区域公共信息资源共享的博弈分析
公共政策的博弈原理、分析与改进研究

公共政策的博弈论原理、博弈论改进及部分公共政策领域的博弈论分析孟磊(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在公共政策领域,一切活动与选择都具有博弈行为的性质。
由于政策制定者与政策接受者的立场、信息等因素不同,公共政策的实施过程构成了一种特殊的博弈模型。
通过博弈论的数学工具对博弈性质进行的研究与分析可以便于我们理解某项公共政策的原因与结果,并可以指导政策制定者对现有政策进行优化改进,使之实现社会总效用的最大化。
本文大致从原理描述、改进范例、分析领域三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究。
关键词:博弈论;政策改进;政策分析The Game Theoretical Principle & Improvement of Public Policy and the GT Analysis in some Public Political FieldsLevy Mencius ( Meng Lei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 , Hubei Province , 430074 , China)Abstract:In the domain of Public Policy , all activities and choices possess the nature of Game Theoretical behaviors . As Policy-makers and Policy-receivers share diverse standpoints and information , the execution process of Public Policy constitutes a special Game Theoretical model . Studying and analyzing the nature of Game Theoretical behaviors with mathematical instruments can make us a convenience to understand the origin and outcome of a certain public policy , so as to guide the Policy-makers to optimize and improve the current public policies to realize the maximization of total social utility . It is generally researched in three aspects –principle description , reformation instance , and policy analysis .Key Words:Game Theory ;Political Improvements ;Political Analysis目录摘要: (I)Abstract: (I)目录: (II)引言: ....................................................................................................................... .1正文:. (1)一、公共政策的博弈性与改进可能: (1)1.1 公共政策的博弈性概述: (1)1.2 公共政策的改进可能概述: (2)二、公共政策的博弈论改进实例: (3)2.1关于取消国有银行之间小额本地跨行转账费的讨论: (3)2.2关于火车站增设“免等窗口”的讨论: (4)三、对部分公共政策领域的博弈探讨: (4)3.1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公共政策博弈: (4)3.2 从分配领域谈公共政策博弈: (6)3.3 房地产泡沫的博弈分析: (6)3.4 形象工程营建的博弈分析: (8)四、其他形式的公共政策: (9)4.1 公共政策的基础——法律: (9)4.2 公共政策的补充——道德: (10)结束语 ....................................................................................................................... .12 致谢 ...................................................................................................................... ..12 参考文献 ....................................................................................................................... .12引言:作为社会科学中最重要的三大理论(博弈论、运筹学、决策论)之一,博弈论思想在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中应用广泛,博弈论模型常常能很好地反映实际情况,尤其是人与人之间直接利益或间接利益的冲突与交互。
公用资源利用博奕问题

作者简介 : 张雪 绸 ( 9 9 ) 女 , 西 周 至 县 人 , 师 。 主 要 研 究 方 向 : 济 学 。 16 一 , 陕 讲 经
一
5 — 3
维普资讯
统 计 与信 息 论 坛
学 家开 始 将 注意 力 由价格 制度 转 向非价 格 制度 时 , 弈论 逐 渐 成 为经 济学 的基 石 。 博
博 弈 论 (a h oy , 研 究 决 策 主 体 的 行 为 发 生 直 接 相 互 作 用 时 的 决 策 以 及 这 种 决 策 g met er ) 是
的 均衡 问题 , 就是 说 , 也 当一个 主 体 , 如一 个人 或 一 个企 业 的选 择 受 到其 他人 、 譬 其他 企业 选 择 的影 响 , 且 反 过来 又 影 响到 其 他人 、 他企 业 选择 时 的决 策 问题 和均 衡 问题 。博弈 论分 为 合 并 其 作 博弈 和非 合 作 博弈 。博 弈论 进 入经 济 学 , 改变 了经 济学 发 展 的趋 势 : 第 一 , 究趋 向个体 化 , 消 费 函数 、 资 函数 等一 切 从 个人 效 用 函数 及其 约 束条 件 开始 , 研 如 投
【 济 改革 与发 展 】 经
公 用 资 源 利 用 博 奕 问 题
张 雪绸 , 贾 或
( 安 财 经 学 院 经 济 学 院 , 西 西 安 7 0 6 ) 西 陕 1 0 1
摘 要 : 章 在 对公 共 资源 利 用博 弈 问题 分 析 的基 础 上 , 出如何 使 公 共 资源利 文 提
20 0 2年 第 4期
个 人 、 业 或 其 他 组织 拥 有 ; 家都 可 自 由利用 , 如 : 家都 可开 采 的 地下 水 , 自由放 牧 的 企 大 例 大 可
环保行为:公共物品博弈分析

环保行为:公共物品博弈分析随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环保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环保领域,公共物品博弈理论被广泛运用,以分析个体行为对环境的影响。
公共物品是指任何人都可以使用,且一个人的使用不会排斥其他人使用的资源,比如空气、水资源等。
在环保行为中,个体的行为往往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利益,因此需要进行博弈分析,以找到最优的环保策略。
首先,公共物品博弈分析中的主要概念包括合作、背叛、囚徒困境等。
在环保行为中,个体可以选择合作,即采取环保措施,造福整个社会;也可以选择背叛,即不进行环保行为,从而获得个人利益。
然而,如果每个人都选择背叛,最终整个社会都将受到环境破坏的影响,这就是囚徒困境的体现。
其次,公共物品博弈分析中的策略包括纳什均衡、合作均衡等。
在环保行为中,如果每个个体都选择合作,那么整个社会将达到最优状态,实现环保目标;但是如果有人选择背叛,那么其他人的合作就会受到损害,最终导致环保失败。
因此,需要通过合作均衡来促使个体选择合作,从而实现环保的最大化效益。
最后,公共物品博弈分析中的解决方案包括奖励机制、惩罚机制等。
在环保行为中,可以通过建立奖励机制来激励个体选择合作,比如给予环保者税收减免、奖金等;同时也可以建立惩罚机制来惩罚背叛者,比如对环境破坏者进行罚款、处罚等。
通过这些机制的建立,可以有效地引导个体选择合作,从而实现环保的最终目标。
综上所述,公共物品博弈分析在环保行为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个体行为对环境的影响,找到最优的环保策略。
通过合作、纳什均衡和奖惩机制的运用,可以有效地促使个体选择合作,实现环保的最大化效益。
希望未来在环保领域能够更加广泛地运用公共物品博弈分析,共同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公共管理中的政策决策与博弈分析

公共管理中的政策决策与博弈分析公共管理是现代社会运转的关键,决策制定是公共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政策决策的质量和效果直接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然而,在一个复杂多变的社会中,政策决策往往面临着众多利益相关者的博弈与影响。
博弈分析作为一种研究决策制定的方法和工具,在公共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政策决策过程中的博弈可以分为多方博弈和双方博弈。
多方博弈是指在决策制定中存在多个利益相关者,各方通过博弈来争取和保护自己的利益。
双方博弈则是指两个相对独立的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的博弈,比如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公民等。
在多方博弈中,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错综复杂,争议难以调和。
政策制定者需要通过博弈分析,了解各方的利益诉求、优势劣势,以便制定出公正合理的政策。
在双方博弈中,政策制定者需要掌握博弈的策略和技巧,以实现自己的目标。
例如,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博弈中,政府需要权衡企业的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双赢。
其次,博弈分析在政策决策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博弈分析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理解各方的行为动机和期望,从而预测各方可能的博弈策略和结果,有利于制定具有前瞻性的政策。
例如,在环保政策决策中,政府需要考虑到企业的经济利益,通过博弈分析可以找到平衡环境保护和企业发展的最优解。
此外,博弈分析还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评估各种政策措施的可行性和影响,减少决策的风险和局限。
例如,在社会福利政策中,政府可以通过博弈分析评估不同收入分配方案的影响,选择最具公平性和可行性的政策。
再次,博弈分析还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优化决策过程和结果。
决策制定中常常存在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的问题,博弈分析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揭示信息背后的真相,减少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对决策的干扰。
同时,博弈分析还可以通过制定激励机制,引导各利益相关者在博弈中采取符合整体利益的行动,推动政策的顺利实施。
比如,在教育政策中,政府可以通过建立教师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推动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整体教育水平。
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博弈论分析

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博弈论分析博弈论是一门研究决策者在相互作用时行为和决策的学科,其在各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理论。
公共政策制定也是一个博弈过程。
政策制定者需要考虑各方的利益和态度,并考虑这些因素将如何影响政策的成果。
本文将探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博弈论分析。
一、博弈论基础博弈论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决策互动的学科。
博弈论的核心概念是“策略”,即参与者面对可能的情境所采取的行动方案。
每个加入者都是独立的,即没有一个加入者的行动会影响另一个人的选择。
博弈论常用的模型是“囚徒困境”,这个模型通过两个囚犯被捕时分别选择认罪或不认罪向读者展示了合作的益处以及依赖于自我利益的负面影响。
这个模型揭示了协作和自利之间的冲突,是博弈论研究的基石。
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相互作用的行为者也面临这样的决策。
政策制定者必须考虑政策利益的影响,同时还要考虑其他利益相关方。
这种复杂的互动需要局部和全局的博弈论分析。
二、博弈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应用政策制定通常意味着确定一个特定政策的最佳途径。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不同部门或团体的利益可能会发生冲突,进而导致不同意见的碰撞。
博弈论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一种理论框架,以了解这些冲突和不公平的因素,并帮助他们制定最佳决策。
1.博弈论强调合作博弈论的一个主要观点是,当参与者的利益相互补充时,他们将倾向于合作。
在公共政策制定中,合作是必要的。
例如,在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上,社会各层次互相合作,可以集中资源解决问题。
政府和居民之间也需要合作,以确保交通运输的顺畅和可持续发展,这对于各方的利益是有益的。
2.博弈论强调分配博弈论还需要考虑收益的分配。
在公共政策制定中,政策制定者需要考虑不同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利益和权益的分配问题,以寻找最佳平衡点,以保障各方利益。
例如,当政府考虑能源政策时,不同的能源供应商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政权将需要考虑如何在支持一种能源的同时,尊重所有利益相关方的合法利益。
3.博弈论强调信任博弈论强调的另一个概念是“信任”。
公共信息在全局博弈中的作用

问题 的 提 பைடு நூலகம்
在不 完 全信 息条 件 下 , 为人 的收益 不仅 依 赖于 自身行 动 , 依赖 于其 他 人 的行 动 , 行 还 以及 一 些未 知 的经 济
基本值。由于其他人 的行动取决于其 自身所持有 的信念 ,因此 了解其他行为人的信念就尤为必要 。H r ni a ay s (9 8认为 , 16 ) 决策不仅依赖于行为人持有的信念 , 还依赖 于一些 高阶信念( i —re blf Hg o r ee) h d i ——行为人对“ 其 他行为人所持有信念” 的信念等【 C r s 和 V n a m (9 3提 出了全局博弈 ( l M gm ) l as n l lo 。 a m e 19 ) D Go e概念 : b a 行为人不 能完全观测到博弈收益 , 但各 自都能观测到一个关 于收益的噪声信号 , 并且关于噪声信号的分布是共 同知识 , 这样行为人就可以通过噪声信号来推断其他人所持有 的信念[ 2 1 。与完全信息博弈相 比, 全局博弈可 以减少或消 除均衡的多重性 , 而且均衡 的唯一性不依赖于噪声的强度及其具体分 布形式 , 因此全局博弈框架具有广泛 的
收 稿 日期 :0 1 1 - 9 21— 10
基金项 目: 上海海事大学校基金项 目( 0 9 1 8) 2001 作者简介 : 陈 磊 (9 4 。 上海海事大学讲师 。 1 7 一)男。 博士 。 从事跨 国产 业链 、 断对收入分配 的影响研 究。 垄
第1 期
陈
磊 : 共信 息在 全局博 弈 中的作 用 公
公 共信 息在 全 局 博 弈 中的作 用
陈 磊
( 海海事 大学 经济管理学 院 , 上 上海 2 10 ) 0 36
博弈论公地悲剧模型

博弈论公地悲剧模型博弈论公地悲剧模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许多人在面对资源分配时,往往会按照自己的利益行事,而不是考虑公共利益。
这种行为在博弈论中被称为“公地悲剧”。
公地悲剧是指因为资源没有明确的产权或者是共享产权而导致使用者固执地寻求个人利益,最终导致资源过度利用和破坏。
公地悲剧是一种常见的博弈论模型,也是解决环境和资源保护等问题的重要方法。
它的产生源于对有限资源的共享利用问题,而这个问题的复杂性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共享资源的私人利益与社会福利之间的矛盾。
公地悲剧模型的关键点在于“过度利用”与“竞争”,也就是说,每个人都试图获得尽可能多的资源,甚至超过自然资源的生产能力,最终导致资源匮乏并且受到破坏。
例如,如果一个人拥有一个草坪,他需要决定给他的羊吃多少草以及何时让羊歇息,把草生长。
如果他给羊过多的草,那么草就会被剥夺,导致土地变得贫瘠,虫子和疾病也会越来越多,导致资源的衰竭和羊的死亡。
公地悲剧的解决需要分配资源特定的产权,使得个人的利益与社会福利更为平衡。
基本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一旦产权得到明晰,私人利益就会与社会福利更好地配合。
因此,为了解决公地悲剧问题,政府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
首先,政府可以在资源分配过程中制定相关法规,用于规范关于资源使用、保护和处理的具体规定。
通过法律,能够确保公共资源的保护和使用,使每个人都不能再获得额外的好处,以便为公共资源的长期保护和使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政府可以采取“税收”和“贸易”政策,以促进资源的效率和合理使用。
例如,通过对个人收取相应的税费,可以有效地控制资源的过度利用。
并通过实施贸易政策,消除跨国界地带对资源的竞争,进而减少过度利用的可能性。
最后,政府可以提供教育和信息,并激励个体更深入地了解公共资源的必要性。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公共资源的特点和紧急性,以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从而减少对资源的浪费。
总之,公地悲剧的解决需要综合多种措施,寻求公共资源的平等分配和合理利用。
图书馆投资和资源共享博弈分析

总成 本 为 4 , 两 个 图 书馆 在 不 投 入而 共 享 资 源的 博 弈
图书馆 作为公 共 物 品 , 具 有 非排 他 性 和 非 竞 争
性 。公 共物 品 的非排 他性 特 征决定 其 是被社 会 公 众 共 同享用 , 不能排斥他 人享用 ; 公 共 物 品 的 非 竞 争 性特 征 使 公 共 物 品 提 供 的福 利 为 社 会 大 众 所 共
No v .. 2 01 3
图书馆投 资和 资源共享博弈分析
姚 伟 文
( 广西北 海 市 图书馆 广西 北 海 5 3 6 0 0 0 )
摘要: 通 过 阐述 图书 馆具 有 公 用物 品 的属 性 , 对其 引进投 资和 资 源共 享进 行 博 弈 分 析 。分析 了小型 图书馆之 间投 资 与资 源共 享的 “ 囚徒 困境 博 弈” , 大型 图 书馆 之 间投 资 与 资 源共享 的“ 斗 鸡博 弈” 以及 大型 图书馆 与 小型 图 书馆 共存 时投 资 与资 源 共 享的 “ 智 猪博
弈” , 并提 出一 系列 改善 图 书馆 制度 的措 施 。
关 键词 : 图书馆 ; 投资; 资 源共 享 ; 博 弈
中图 分类 号 : G2 5 0 . 7 4 文献 标识 码 : A
1 引 言
图书 馆作 为社 会 公 共 服务 机 构 ,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可 以实 现 信 息 服 务 社 会 效 益 最 大化 。然 而 图 书 馆 作 为公共 物 品 , 在 提 供 信 息 服务 时难 免 存 在 一 些 问
图书馆对 利 益 的博 弈 表 现在 两 个 方 面 , 一 方 面 希 望 通 过减少 自身 承担 的 成 本 和 义 务 , 即减 少 投 资 , 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丰富 区域 内的公 共信 息资 源 , 升 区域 信 息 服 务 的质 量 什 均 衡 使 得 两 市 人 民 的 福 利 都 得 不 到 提 高 。 如 果 两 市 政 府 提 两 和水平 。依 托资源 共享 网络 , 以优化 组 合 区 域 公共 信 息 从 长 远 考 虑 , 市 居 民 的 福 利 状 况 则 又 不 同 。 下 面 具 体 以 可
0个 进 一 步 假 设 参 与 人 ( 州 市 政 府 和 佛 山 市 政 府 ) 的 博 1 单 位 的 收 益 。 广 问 作 为理 性 的 经 济 人 , 佛 两 市 政 府 对 区 域 内 信 息 资 源 广 弈 足 静 态 博 弈 。参 与 人 对 信 息 资 源 建 设 和 配 置 态 度 的 选 择 是 离 散 的 , 双 方 同时 行 动 , 者 说 做 出 决 策 之 前 都 不 知 道 建 设 策 略 的 选 择 依 据 依 然 是 收 益 的 大 小 。 在 重 复 博 弈 的 情 且 或 况 下 , 方 为 了使 各 自能 够 持 续 稳 定 发 展 , 州 市 政 府 和 佛 双 广 对方 的行动 。 两 个 参 与 人 在 进 行 本 市 信 息 资 源 建 设 和 配 置 时 会 面 临
山市政府在静态博 弈模 型和重 复博 弈模 型 中对信息 资源 建
由 不 ( 以下 三 种 情 况 : 方 都 共 享 、 方 只 有 一 方 共 享 、 方 都 不 设 的态度 发生 了明显变化 , 当初 的“ 共享 ” 对 区域 内信 双 双 双 息 资 源 建 设 不 够 热 心 和 投 入 ) 变 为 “ 享 ” 积 极 、 心 支 转 共 ( 热 共 享 。 两 市 政 府 在 经 济 活 动 中 , 择 “ 享 ” 示 能 从 信 息 选 共 表
No 0 , 0 2 . 1 2 1
现 代 商 贸 工 业 Mo enB s e rd d s y d r ui sT a e n ut ns I r
21 第 1 0 2年 期
区域公共信息 资源共 享的博弈分析
姚。 军
( 南 师 范‘ 学 经 济 与 管 理 学 院 , 东 广 州 5 0 0 ) 华 大 广 1 0 6 摘 要 : 共 信 息 资 源 配 置 的 目标 是 提 高信 息 资 源共 享 效 率 。 主 要 讨 论 区域 公 共 信 . 资 源使 用 主 体 间 的 共 享 与 配 置 , 公 g -
该物 品的使用 。公 共信息 资源 的非排 他性 来 源于 信息 资源 效 用 最 大 化 。所 有 局 中人 策 略 构 成 一 个 策 略 组 合 ( t tg Sr ey a
rfe 。纳 什 均 衡 指 的 是 这 样 一 种 战 略 组 合 , 种 策 略 组 l 这 本 身具有 的共享 性 , 要说 明公共 信 息 资 源 的效 用 在 于公 P oi ) 主
。 使 广 资 源 配 置 和 共 享 中 得 到 4个 单 位 的 收 益 , 进 行 信 息 资 源 持 区 域 内信 息 资 源 的 投 入 和 建 设 ) 利 益 的 驱 动 , 得 “ 但 佛 同城 ‘ 区域内各经济体 对信息 资源 配置 态度 发生 了 由“ 不 的 建设 需 耗 费 2个 单 位 收 益 。选 择 “ 共 享 ’ 示 各 自愿 意 不 表 到 共 的转 变 。 维 持 现 状 , 持 获 5 单 位 的 既 得 收 益 ( 于 投 资 收 益 具 有 共 享 ” “ 享 ” 维 个 由 上 述 “ 态 博 弈 纳什 均 衡 模 型 ” “ 复 博 弈 模 型 ” 属 静 和 重 均 滞 后 性 , 这 里 假 设 既 得 收 益 比共 享 后 初 次 收 益 大 ) 其 博 故 ,
这标 志着广 东“ 广佛 同 城 ” 正 式 启 动 。 在 “ 佛 同 城 ” 设 的 广 建 增 加 , 者 至 少 是 一 方 的 利 益 增 加 , 另 一 方 的 利 益 不 受 损 或 而
因而整个 社 会 的利 益 有所 增 加 。合 作博 弈 研究 人 们 达 规 划 当 中 , 州 和 佛 山两 市 将 打 破 行 政 壁 垒 , 行 区 域 一 体 害 , 广 进 即 化建 设 , 届时两 地 的教 育信 息 资 源 、 学 研合 作 、 育竞 赛 成 合 作 时 如 何 分 配 合 作 得 到 的 收 益 , 收益 分 配 问 题 。 产 体 资源 , 市各级 政府 的 政务 信 息 ( 府 文 件 、 府 公 报 等) 两 政 政 ,
20 0 9年 3月 , 东 省 广 州 市 和 佛 山 市 在 城 市 规 划 、 通 博 弈 赢 利 的 加 权 平 均 值 。 广 交 合 作 博 弈 , 称 正 和 博 弈 , 指 博 弈 双 方 的 利 益 都 有 所 又 是 基础 设施 、 产业 协作 、 境保 护 等 4个 领 域 签署 对 接 协 议 , 环
都投 资兴 办公用事业 , 开发公共 信息 资源 , 广 佛” 则“ 区域 内 利 。③ 双方 对信 息 资 源建 设 的 态度 抽 象为 两 种理 想情 况 :
作 者 简 介 : 军 ( 9 6 ) 男 , 东广 州 人 , 士 研 究 生 , 南 师 范大 学经 管 学 院 , 究方 向 : 息 资 源 配 置 、 子 商 务 与 信 息 经 姚 18 - , 广 硕 华 研 信 电
广 为 运 以 资源 , 为发展 区域经 济提供完 善 的信息 资 源服 务 , 接带 动 “ 佛 同城 ” 例 , 用 博 弈 模 型 来 找 出 局 中 人 的 均 衡 , 期 直
有 以及 相关 制度 的 区域 经济发展 和促 进 区域 经 济格 局 的 变化 , 以有 利地 方 经 对 区域间公共 信息 资源合理 、 效地 配置 ,
弈 矩 阵 如 表 1所 示 。
表 1 静 态 博 弈
运 用博 弈论 的方法分析 区域合作各 主体 间信 息资 源共 享与 配置深层 次的原 因, 同时以“ 广佛 同城” 实例 分析 , 出优化公 为 提 共 信 息 资 源共 享 与 配 置 的 建 设 性 措 施 。
关 键 词 : 共 信 息 资 源 ; 息 资 源 配 置 ; 弈 分 析 公 信 博 中 图 分 类 号 : 5 G2 3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3 9 ( 0 2 0—0 70 17 —1 8 2 1 ) 10 4 —2 所 有 市 民 相关 的 福 利 都 会 增 加 。 但 问 题 是 : 果 广 州 市 投 如
共信 息资源将 在两地 得到更大 范围 、 大程度 的共享 。 更 析 的 方 便 , 里 局 中 人 假 设 为 “ 州 市 政 府 ” “ 山 市 政 这 广 和 佛
。② 假设广州 市政府 和佛 山市 政府均 为理 性 的经济 人 , 如 上所述 , 共 信 息 资源 属 于公 共物 品 的范 畴 。在 经 府 ” 公 济学 中 , 公共 物品 的供 给是一 个 囚徒 困境 问题 , 即个体 理性 即双方都是独 立决 策 、 不影 响 , 都 是精 于 判 断和 计算 , 互 且 与集 体理 性的矛 盾 。在“ 佛 ” 样一 个 区域 内 , 广 这 如果 两市 力 图以最小 的 经 济代 价 去追 求 和 获 得 本 市居 民 的最 大 福
济。
现代 商贸工业 Mo enB s e rd n ut d r ui s T aeId s y ns r
共 宁或 不 共 享 。
2 3 博 弈 模 型 建 立 与 扩 展 . 2 3 1 静 态 博 弈 模 型 . .
21 第 1 0 2年 期
“ 享 ” 为 有 利 ; 理 , 佛 山 市 政 府 选 择 “ 享 ” , 州 共 更 同 当 共 时 广 市 政府最有利策 略也是选择 “ 享” 共 。表 2中 的 纳 什 均 衡 策 略 为 ( 享 , 享 ) 双 方 得 到 比既 得 的 5个 单 位 收 益 更 大 的 共 共 ,
() 提 假 设 。① “ 佛 同 城 ” 息 资 源 配 置 涉 及 的 主 2前 广 信
包 各 企事 业单 位 、 政策 法规信 息( 布的地方 政策 、 律 法规 等) 为社 会各 界 体 较广泛 , 括两市 的各 级政 府 、 职能 部 门、 发 法 , 甚 至 个 人 等 等 。根 据 对 公 共 信 息 资 源 特 征 的 分 析 , 以及 分 服务 的信息 ( 经济信 息 、 计信 息 、 统 科技 与 人才 信 息等 ) 等公
建 共 享 网 络 , 提 高 地 区 信 息 化 程 度 , 足 地 区 信 息 资 源 需 弈 。纳 什 均 衡 : 设 有 n个 局 中 人 参 与 博 弈 , 给 定 其 他 人 以 满 假 在 每 个 求为 目的信息 化活动 。公共 信息 资源 具有 非 排他 性 和外部 策 略 的 条 件 下 , 个 局 中人 选 择 自己 的 最 优 策 略 ( 人 最 优 , 性 。非 排他性指 无 法将 某 种 物 品据 为 己有 , 而排 除别 人对 策 略 可 能 依 赖 于 也 可 能 不 依 赖 于 他 人 的 战 略 ) 从 而 使 自己
阶段 的博弈不会 改 变后 一 阶段 博 弈 的结 构 ; 所有 参 与人 ②
2 区域公 共 信息 资源 配置 主体 间的 博弈 分 析
2 1 实 例 背 景 介 绍 — — 以 “ 佛 同 城 ” 例 . 广 为
都观测 到博弈过 去 的历 史 ; ③参 与 人 的总赢 利 是所 有 阶段
往往 易导 致市场 无 效 或低 效 。 因此 , 共信 息 资 源 的 配置 任何人有 积极性 打破这 种均衡 。 公
可 能会 出现无效 率 的情 况 , 说 明公 共信 息资 源 的配 置策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