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佛教哲学与佛教文化概论
佛教基本原理概论
佛教基本原理概论
是一种源自印度并广泛传播至亚洲各地的宗教思想体系。
其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四圣谛
- 苦谛:生命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痛苦和困扰,人们应该正视并从中认识到苦的本质。
- 集谛:痛苦的形成源于欲望和执着,如果能够明白欲望是导致痛苦的根本原因,就能够寻找到走出痛苦的方法。
- 灭谛:通过摆脱欲望和执着,个人可以实现对痛苦的解脱。
- 道谛:通过遵守八正道的原则和实践,个人可以实现灭谛的目标。
2. 八正道
八正道是中实现解脱的方法论,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 正视:正确理解苦的存在和本质。
- 认识:深入认识导致苦的欲望和执着。
- 语言:运用正确和积极的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
- 行为:拥有道德和善行,遵守道德准则。
- 职业:拥有养活自己的合法方法。
- 努力:通过努力和多方面的修行,增进自己的修养和智慧。
- 念头:培养正确的思维和意识。
- 冥想:通过冥想和专注,达到深层次的洞察和觉醒。
3. 无我思想
强调个体存在的虚幻性,认为个体是由五蕴(色、受、想、行、识)组成的,而无实质的独立个体存在。
通过认识和体验无我思想,个人可以超越自我和个体观念的束缚,实现对世界的觉醒和解脱。
4. 因果律
认为一切现象都有其因果关系,个人的行为会带来相应的果报。
因此,倡导个人要善行善念,避免恶行和恶念,以积累善缘,获得
正向的果报。
的基本原理概论涵盖了以上几个方面,它们指导着徒的和行为,帮助人们寻找内心的平静和解脱。
佛教哲学 ppt课件
佛教的基本教义
缘起性空的哲学基础 悲智双运的实践品格 超凡脱俗的人生境界
•一个中心 成佛作祖
•二个基本点
放下、随缘、自在
缘起论、业力论 •三项基本原则(三法印)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行无常 诸法无我
真理是简单的
涅槃寂静 •四条教义总纲(四谛)
(三岁孩童说得,八十老翁行不得)
研究方向:1.佛教哲学 2.宗教学原理
主要著作:《摩诃止观释译》、《中国文化辞典·宗教编》、《中国思想 家传记汇诠》、《中国学术名著提要·宗教卷》、《禅与西方思想》、 《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宗教卷。
个人研究风格:不尚空谈,不作违心之论,力图以史料和事实表达对中 国佛教的反省与前瞻。
佛教哲学
一、佛法、佛学、佛教
“常乐涅槃,从实智慧生;实智慧从一心禅定生。” “静处生定,获得实智慧以度一切。”(大智度论卷17) 对佛弟子言,修学佛法虽以正见为先,依正见 (闻思慧)
而起正信,依正见而修戒定,但最后仍以 (现) 证慧而 得解脱。所谓“先知法住智,后知涅槃智”是。佛教不离 禅定,不执着于禅定,在定与慧的关系上,更强调正见与 智慧的作用。但佛教的“见”、“慧”是在定的基础上的 直觉智慧,这是我们考察佛教哲学的基本前提。
甸、泰国、柬埔寨、
老挝等国。亦称巴
利语系佛教。
• 北传以大乘为主,
主要以陆地经帕米
尔高原传入我国,
再传入朝鲜、日本、
越南等国。
• 佛教真正成为世界
性的宗教,可以隋
唐佛教的全盛时期
为标志。北传佛教
分二支,即梵汉语
佛教哲学
系和藏语系佛教。
中国大乘 八大宗派
律宗
密宗
佛学入门的概论
佛学入门的概论
佛学入门是一个涵盖了多个方面的概论,以下是一些关键内容的概述:
1. 信仰与理解:佛学入门首先强调对佛法的信仰。
信佛是对佛法生起信心,是学佛的基础。
若没有信仰,则无法真正理解佛法的深意。
然而,仅有信仰并不足够,还需要深入经藏,用心学习佛法理论。
2. 理论与实践:在佛学入门中,学习佛法理论是至关重要的。
这包括对佛法的基本概念、修持方法等有足够的了解。
例如,四圣谛、五蕴、十二因缘等是佛教的基本教义。
同时,学佛不仅仅是理论学习,还需要在生活中实践,如在家居士如何学佛等。
3. 修行与成就:修持方法是佛学入门的重要部分。
学佛的目标是获得解脱和觉悟,这就需要修行。
修行的次第和方法是学佛的关键,包括各种修行技巧和实践方法。
通过修行,人们可以达到不同的成就层次,最终成为觉悟者。
4. 佛教历史与文化:佛学入门还包括对佛教历史和文化的了解。
这包括佛教的起源、发展、传播以及佛教文化等方面。
了解佛教的历史和文化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佛法的内涵和意义。
总之,佛学入门是一个全面而深入的学习过程,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信仰与理解相统一。
通过深入学习佛法,人们可以获得心灵
的解脱和成长,实现生命的真正意义。
佛教哲学史
一、佛教传入诸传说
(一)佛教传入诸传说 可参考《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和《中国 佛教史》。略。 (二)佛教传入中国的途径和特点
(一)佛教传入诸传说之一
永平求法。 汉明帝永平年中,遣使 往西域求法,是为我国 向所公认的佛教传入中 国之始。 东汉末年牟子作《理惑 论》对此有所说明:
佛灭度之后,有一次佛说的结集。主持人 是迦叶。一个人背诵,大家审定。 长阿含:篇幅大,针对六师外道。 中阿含:大小适中,便于深入学习。 杂阿含:讲禅定。主要对内。 增一阿含:广泛宣传。
原始佛学要点:
初转法轮:法轮是比喻,印度传说。 1、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 (身口意),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2、四谛: 染(苦集) 净(灭道) 苦应知;集应断;灭应证;道应修。 苦已明;集已断;灭已证;道已修。
儒释关系
儒释关系: (1)经典教条问题; (2)夷夏之辨; (3)礼的经与权变; (4)因果报应和轮回。
第二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佛学
一、前期格义学和六家七宗
格义学: 所谓格义就是量度经 文,正明义理,也就 是用中国固有哲学的 概念、词汇和观念来 比附和解释印度佛教 经典及其思想,由此 也就形成了格义佛教 哲学,后面所讲则是 玄学化的大乘般若学。
第一章 印度佛教哲学略史
第一节 创始人 悉达多· 乔答摩 大约生活在公元前566年-前486年。 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城),今天的尼泊尔南部。 父亲是净饭王,母亲是摩耶夫人,由姨母养大。 妻子觉善王女儿耶输陀罗,儿子罗睺罗。 释迦是种姓名;牟尼是尊称合起来是“释迦族的 圣人”
史料。 巴利文体系:前3-2世纪传入缅甸东南亚大部分 国家和我国云南、巴基斯坦。属于小乘上座部。 汉语体系:公元前后中国西域传入,朝鲜、日本、 蒙古、越南等国家。大藏经(971-1923)年间 有17次刻本。 藏语体系:我国藏族等部分少数民族和尼泊尔、 锡金、蒙古、苏联西伯利亚和印度北部等地。
佛教哲学知识点总结
佛教哲学知识点总结佛教哲学是一种关于人生意义、存在、真理和解脱的哲学体系,它源于古印度,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成为世界上主要的宗教和哲学之一。
佛教哲学包含了许多重要的概念和原则,其核心思想是关于生命和解脱之路的探索,本文将就佛教哲学的一些关键知识点进行总结和介绍。
1. 四圣谛佛教哲学的核心教义是四圣谛,即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
苦谛指生命中的苦难和痛苦,集谛指苦难的根源在于人的欲望和执着,灭谛指通过戒、定、慧来消除欲望和执着,从而达到解脱,道谛指解脱的方法和途径,即八正道。
2. 八正道八正道是佛教中的解脱之道,包括正见、正思维、正语、正行为、正生计、正精进、正念和正定。
通过修行八正道,人们可以逐渐摆脱欲望和执着,最终达到解脱的目的。
3. 缘起因果佛教哲学强调缘起因果的概念,即万事万物都有因果关系,一切都是由因缘所生。
人们要明白自己的行为和思维会产生什么样的因果,从而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遵守因果规律,积善行德,消除恶果。
4. 无我佛教哲学认为万事万物都是无常的,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包括人的自我也是如此。
因此,佛教强调无我的理念,即人们应该超越自我的困扰,找到自己与整个宇宙的联系,实现真正的解脱。
5. 般若波罗蜜多般若波罗蜜多是佛教中的智慧修为,包括对事物的洞察和了悟。
佛教哲学认为,要达到解脱的境界,必须具备智慧,通过般若波罗蜜多的修行,人们可以超越世俗的迷惑,认识到真实的本性和真理。
6. 涅槃涅槃是佛教中的至高境界,意为灭尽烦恼,达到歇止和解脱的境界,是人们在修行中追求的终极目标。
涅槃表示脱离轮回的苦难,得到永恒的安宁和解脱。
7. 慈悲与菩萨慈悲是佛教中的重要品质,菩萨则是以慈悲为本性的高僧,他们以大慈大悲心救度有情,忍辱负重,无私奉献,成为众生的慈母慈父,被认为是众生的福音。
佛教强调慈悲的重要性,并鼓励人们学习菩萨的榜样,培养慈悲心和利益他人的精神。
8. 中道佛教哲学提倡中道,即避免两极端,追求平衡和和谐。
中国文化中的佛家思想与哲学
中国文化中的佛家思想与哲学佛家思想源自印度,在中国的引入和传播始于汉朝。
佛教被视为一种文化和哲学,既具有宗教属性,又具有哲学性质。
在中国文化中,佛家思想和哲学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中国哲学思想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中国文化中的佛家思想与哲学。
一、佛教的核心理念佛教的核心理念是四大真理和八正道。
四大真理分别是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
苦谛强调人类生命中的苦难和痛苦,集谛阐述了痛苦的根源和成因,灭谛提出了超越痛苦和苦难的方法,道谛说明了痛苦的终极救赎和大涅槃。
八正道是佛教修行的重要方法,包括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摆脱苦难和痛苦,获得内心的真正平静和快乐。
二、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佛教的传入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佛家思想给中国提供了一种达到心灵上的升华的方式。
在古代社会,文化传统主要依赖于孔子和老子。
而佛教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局面,提出了一种使人们内心得到自我净化的途径。
其次,佛教以其平等和慈悲的思想形塑了中国文化中的某些价值观。
佛家强调人以仁慈和宽容的态度看待世界和生命,表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而这一精神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文化价值。
最后,佛教对中国的艺术、语言和生活方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大量的佛教文献和中国古代医学文献使用巴利文、梵文和梵文衍生的语言等等。
三、佛家思想对中华哲学的影响佛教对中国哲学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首先,佛教的认识论思想影响了中国哲学的思考方式和逻辑。
佛家哲学中的“中道”、“中观”、“即观”等思想对中国哲学的历史演进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其次,佛教的伦理思想对中国哲学的道德思维产生了影响。
佛家强调自省和饮食、睡眠的合理换生活方式,以便得到精神上的幸福和内心上的平静。
最后,佛教对中国哲学的美学思想和审美意识也影响深刻。
佛教强调处于自然和内在平静的内心状态,认为这种状态可以最大限度地感受世界中的美。
“以心观心”和“心似清凉湖水”等佛家思想建立了中国古代美学的核心意涵,对中国美学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佛教文化概论
受、苦受、不苦不乐受。是名为
缓皱。衰熟损坏。身脊伛曲黑黶
受。受缘爱者。
间身。喘息奔急。形貌偻前。凭
云何为爱。爱有三种。谓欲
爱、色爱、无色爱。是名为爱。
爱缘取者。
据策杖。惛昧羸劣。损减衰退。 诸根耄熟。功用破坏。诸行朽故。 其形腐败。是名为老。
云何为取。谓四取。一者欲
取。二者见取。三者戒禁取。四
古印度,佛陀降生前为一生补处菩
萨,住兜率天内院,以因缘成熟,
而降生于迦毗罗卫国,以国王净饭
王为父。王后摩诃摩耶为母,经典
记载佛陀化乘六牙白象,象口含白
色莲花,从摩耶夫人的左肋入胎,
住胎十月,根据当时的风俗,摩耶
夫人回娘家分娩,途经兰毗尼园,
于无忧树下诞下太子悉达多。据记
载太子自摩耶夫人右肋而出,下地
愍摩顶众生之德。
□象马阴藏相:男根密隐于体内,如马阴之相。此相是由断除邪婬、救护怖畏大众而感得,表示寿命长远,得多弟
子之德。
□身广长等相:佛身纵广左右上下,其量全等,周匝圆满,如尼拘律树。以其常劝众生行三昧,作无畏施而感此德
相,表示无上法王尊贵自在之德。
□身毛上靡相:佛一切发毛,由头至足都向右旋,其色绀青柔润。此相是由行一切善法而有,能令瞻仰的众生心生
总略为一。合名名色。是谓名色。
名色缘六处者。
云何六处。谓六内处。一眼内处。
二耳内处。三鼻内处。四舌内处。
五身内处。六意内处。是谓六处。
六处缘触者。
云何为触。谓六触身。一者眼触。
二者耳触。三者鼻触。四者舌触。
五者身触。六者意触。是名为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哲学与智慧佛教思想简介
哲学与智慧佛教思想简介哲学和佛教是两个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领域,它们都探索着关于人类存在、意义和智慧的问题。
哲学作为一门学科,探讨人类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伦理原则。
而佛教则是一种宗教和哲学体系,强调通过智慧和觉知来解决痛苦和追求幸福。
一、哲学的起源和发展哲学这一概念源于古希腊,在古代希腊意味着“人类思维的爱好”。
哲学家们致力于思考人类存在的意义和真理,并通过逻辑推理和理性思考来研究这些问题。
在古希腊哲学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众多学派,如柏拉图学派、亚里士多德学派等。
这些学派探讨了诸多哲学问题,包括道德伦理、政治理论和宇宙观等。
二、佛教的起源和基本教义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由悉达多·乔答摩(释迦牟尼佛)创立。
佛教强调追求解脱和智慧,主张通过打破贪欲、痛苦和迷惑的循环,达到涅槃的境地。
佛教认为痛苦的根源在于欲望,通过修行和内观,个体可以超脱世俗的束缚,获得智慧的觉醒。
三、哲学与佛教的关系哲学和佛教都试图回答人类存在和意义的问题,但它们的方法和立场略有不同。
哲学强调逻辑分析和理性思考,通过推理和辩论来寻求真理。
而佛教则强调通过内观和禅修来培养智慧和觉知,认为真理是通过直接体验而非抽象推理获得的。
哲学和佛教对于伦理问题也有不同的探讨。
哲学通过道德哲学研究人类行为和价值观,提出了各种道德理论,如功利主义和德性伦理等。
而佛教则通过戒律和慈悲为基础的行为准则,指导信徒追求无我和利他的境地。
四、智慧佛教思想的核心概念智慧佛教思想中的核心概念包括“缘起性空”和“中道”。
缘起性空是指一切现象都是由无数的因果缘起而存在的,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
中道即指通过超越极端的方式,寻找事物的真实本性和平衡之道。
五、智慧佛教思想的实践方法实践是智慧佛教思想的核心。
通过禅修、内观、戒律和慈悲等实践方法,人们可以培养智慧、增长觉知,并逐渐摆脱痛苦和迷惑的循环。
六、哲学与智慧佛教思想的应用哲学和智慧佛教思想对于个体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的佛教文化与哲学思想
中国的佛教文化与哲学思想随着时代的变迁,佛教文化与哲学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及应用方式也在不断的演化,成为了沉淀在中华文化中的一部分,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观、价值观和方式方法。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探寻中国的佛教文化与哲学思想,从历史、文化、艺术和社会角度全面呈现。
一、佛教文化在中国的历史渊源佛教起源于印度,公元1世纪传入中国,经历了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传承和发展。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有走丝绸之路的官方外交和贸易传播方式,也有由禅师传道授徒传播的方式。
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民族文化,佛教及其所涉及的宗教哲思和文化内容也被中国文化所吸收和融合。
二、佛教文化关于人生的价值观和人生意义佛教文化认为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必然境遇,而佛教律与菩萨般若心提供了面对生死的一种生机和弥补,教育人们克服苦难,不断抱持正向思维,修善积德。
同时,以“无为而治”、“因缘发生”、“万法归一”的思想,表现了佛教文化重视自然和理性的倡导。
佛教对人性、伦理、道德等各个方面都有深入的探讨和认识,并且在强调个人脱离险恶世界不断追求完善性的同时,强调个人与社会的联系,让人心中懂得博爱、理解和宽容。
三、佛教文化的艺术表现佛教文化的艺术表现丰富而多样,不仅反映了佛教文化的精神和思想,也代表了中国的文化艺术水平和生活礼仪。
其中,佛像是佛教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佛像造型多样、风格独特,在中国的佛教文化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佛教文化里还有许多古籍和佛经,这些古籍已经成为中国文化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即便随着技术的改变和现代化手段的出现,这些古籍仍然可以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和应用,为人们带来启迪和智慧。
四、佛教文化对于中国社会的影响佛教文化已经融入了中国文化中,并对中国社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最明显的例子便是“中国侨界心理辅导员”一项工作中佛教平和、宽容、慈悲之精神得到普遍应用;此外佛教还对中国文艺、哲学、宗教领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佛教哲学教程(一)
佛陀72岁那年发生
? 提婆达多其人简介:慢心很重
? 原因分析:
? 阿阇世王软禁其父频吡婆罗国王
自立为王
? "新佛新王"
第九节 释迦牟尼涅盘
? 释迦牟尼的遗言:
⑴僧团要依戒为师
但细微法(戒)可舍弃
⑵依四念处安住:身
又名无忧王
是孔雀王朝第三代王
㈠. 阿育王宏法措施分析:
? 1. 亲自巡视印度各地
瞻仰胜迹
修寺建塔
树立宏法石碑
颁刻昭令
宣称征服不应假手于战争
? 2. 派遣传教士到邻近各国
甚至远道亚洲
北非
东欧等地
其王子与公主作为使臣被派往斯里兰卡和尼泊尔传教
㈣.僧团迅速发展的原因分析:第五节 释迦牟尼理想中的僧侣生活
㈠. 僧团的经济生活- 基本精神:不自扰
不扰人
? 佛教常说:"四缘具足,安心得道",四缘既是指衣、食、住、药
释迦牟尼理想的僧侣生活四个方面的依靠
⑴乞食:比丘每日于午前乞食一次以充饥
比丘原意即为乞士
⑵着百衲衣:
外道
外教徒
佛教自称内道
称其他教派为外道
1
邪命外道
2
顺世论
3
积集论
4
不可知论
5
耆那教
总结:
? 在佛教产生前后,印度思想界极其活跃,"六师外道"学说只是其中最有代表性和影响最大的,可见当时对宗教哲学问题的探索是多么激烈,这些学说在当时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冲击了旧的传统观念,解除了束缚人们的精神枷锁.
佛教文化授课大纲
佛教文化本章教学目的:1、了解佛教文化发展的历史概况。
2、认识佛教文化的基本思想内涵。
3、把握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学时分配:9学时教学环节:课堂讲授主要内容:第一节印度佛教发展略史一、佛教的创立和历史背景社会背景思想背景二、释伽牟尼的生平和创教活动释伽牟尼的生平释伽牟尼的创教活动三、原始佛教的基本思想四谛十二因缘三法印第二节部派佛教一、佛教的根本分裂及部派的分化佛教根本分裂的原因佛教的主要部派二、部派佛教与原始佛教、大众部与上座部的主要分歧宗教实践方面宗教理想方面哲学理论方面三、大乘佛教(一)佛教大乘与小乘的分裂及其异同1、大乘与小乘的分裂2、大乘与小乘的主要分歧对佛的看法的分歧最高理想的分歧修持方法的分歧理论学说的分歧3、大乘佛教对小乘佛教的批判继承(二)大乘佛教的主要派别1、大乘中观学派大乘中观学派的形成大乘中观学派的基本思想2、大乘瑜伽行派大乘瑜伽行派的形成大乘瑜伽行派的基本思想四、密教1、密教的形成2、密教的基本特点五、印度佛教的向外传播1、北传佛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2、南传佛教第二节中国佛教略史一、佛教的传入1、佛教传入中国内地的时代2、佛教传入中国内地的路线陆路海路3、佛教传入中国内地后的基本情形佛教与中国传统固有文化的冲突佛教与中国传统固有文化的依附二、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佛教思想的发展(一)两晋之际的大乘般若学思潮1、两晋之际的大乘般若学的兴起社会背景分析思想背景分析2、六家七宗本无宗本无异宗心无宗识含宗幻化宗缘会宗即色宗3、僧肇对"六家七宗"的批判总结(二)晋宋之际的大乘涅pan学1、从大乘般若学向大乘涅pan学的转向社会原因理论自身的逻辑发展大乘《涅pan经》的翻译2、竺道生与涅pan学3、南北朝时期的中国佛教学派涅pan师毗昙师成实师三论师地论师摄论师楞伽师三、隋唐时期中国佛教宗派的创立(一)从学派到宗派1、宗派与学派的异同2、中国佛教宗派形成的历史条件社会背景分析佛教寺院经济的独立与发达佛学思想的成熟与中国化(二)中国佛教的主要宗派1、天台宗天台宗的创始人智yi。
佛教文化概论
从小时候我略懂事开始,脑海里对佛教的认知就存在一种和许多人一样的误解,那就是佛教等于拜神,等于迷信,而我们是在红旗下长大的孩子,应该崇尚科学,抵制迷信!这么多年也一直坚持着这种观念,就算有读过一些佛教的名言,如六祖慧能的悟禅之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以及在电视小说常出现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等,也只是照着人云亦云的解法去理解,有时候就像佛教所讲的执念,我们由于一直被所谓的现实所迷惑,不能真正明心见性,也因此我对佛教的偏念存在了那么久,以致于不能正确看待佛教。
真正用心去了解佛教是从大学二年级开始,有一段时间很痴迷古文小说,我喜欢的一个作者把自己与佛教的因缘写到了她的小说中,慢慢地,我也发觉佛教是一门很强大的学问,于是偶尔会到图书馆去翻阅有关佛教的书籍,但参透佛法何其难,只是略懂一些也让人内心富足。
谈及佛教,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佛陀或者观音菩萨,但我们大多数人对这两者的解读都只是略知一二,甚至是一无所知。
老师说,佛教其实是主张无神论的,佛陀不是叫我们去迷信他,或求他保佑,而是通过对人们的指点迷津,让他们顿悟人生,改变困境。
有关这一点,通过阅读老师介绍的书籍《正信的佛教》也可以找到同样的观点,在我看来,芸芸众生,除了皈依佛门的弟子,还是很少有人能真正看透这一点,没有一个对佛教正确的宣传,人们对佛教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拜拜佛和菩萨就能解救他们这种错误的思想,人们领悟佛法这条路将更艰难。
其实我更感兴趣的是佛教的因缘说。
老师说,今生的果是前世的因所造成,今生的因又会成为后世的果。
我其实没有真正信仰佛教,只是对它有兴趣,所以我并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前世来生一说,当然,大多数人都对三生石上记载了他们的前世今生和来世感兴趣,也有很多人宁愿相信有来世,因为今生欠下的债可以来世再还,但我始终认为这只是一种逃避现实的说法。
我们都强调活在当下,或许我们这一刻承受的一切真的是有原因的,那也是你这一生所起的因,就像为什么小时候我们只是单纯的小学生,长大之后有人上了大学,有人没读大学就去工作了,甚至还有人因为犯事进了监狱判了死刑,这一切都是前世造的孽吗?我认为不是的,相由心生,小时候的我们都是同一起跑线上的,可是因为长大的过程,我们内心的选择不同,我们所家庭影响或者自己影响而选择了我们现在所处的境界,这大概也是一种因缘说。
佛教文化概论
佛教文化概论学习心得体会时光荏苒,短短一个学期的佛教文化概论课程即将结束,在梁红老师详细地讲解下,我们对佛教有了基本的了解与认识。
最后一节课上还有幸听了纯祥法师的讲解,是我们对于佛有了更深层的领悟。
我觉得佛教是一种文化,而不是迷信。
也可以说它是一门高深的哲学,其中蕴含了许许多多的人生哲理与生活哲理,今天在世界各地,都有许许多多的信众,有的法师学者更是将佛教在当今社会誉为佛陀教育。
经常会有人问道,你信佛吗?每当有人这么问我,我都会反问一句,何为佛呢?不错,何为佛呢?这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深思的!既然我们学习佛,我想首先我们就要去了解所谓的“佛”。
佛教中最广为流传的一句话是:“南无阿弥陀佛”,那么好了,我们就从这句大家都很熟悉的句子入手,来看一看“佛”到底是何意思呢。
“南无”翻译过来是皈依,敬投的意思,“阿弥陀”是无量无边无穷的意思,那么“佛”则译为觉悟者的意思。
连起来就是我们要皈依敬投无量无边的觉悟者。
通俗一点来说,就是要像觉悟者,拥有很多智慧的觉悟者学习。
那么“佛”究竟是不是由人变成的呢?所以经典上说。
一切法由心想生,心即是佛。
佛即是心。
若是一个人的内心清静,那么他也自然是慈悲的、平等的、无私的、自在的、一个字来表达,那就是所谓的“佛”。
有的人学佛很多年, 然而却迷信了。
佛其实不是别人你若是善良慈悲热爱帮助别人宽容孝顺, 仁爱, 你即是佛. 有的人整天满口佛言名理.试问有几个真正懂得真正的含义佛是来源于生活的,是在生活中感悟的.。
只要我们一心向善,在生活中磨难挫折中,只要用心体会感悟,总有一天会觉悟的,什么是佛呢,说复杂很复杂说简单很简单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在高深的境界,也是从生活中慢慢修行而达到的。
所以说只要一心向善不管是谁总有一天会快乐。
不管怎么样,我们每天都应该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和良好的情绪,没事经常笑一笑。
正如不管你是考高级证书也好,考公务员也好,也许你努力了考上了,也许你努力了却没考上,但没有什么过不去的,把心放宽,什么事情用心尽力去争取了就不要太执着结果了。
传统文化概论 佛教
2、佛教在中国的流传
最著名的佛经翻译家是印度名僧鸠摩罗什(生活 在我国南北朝时期)。在佛经的翻译过程中有大 量的儒家和道家学者参加,所以在佛经的语言和 解释中就融入了中国的儒家和道家文化思想。 南北朝时期还有其它的一些印度佛教派别,如禅 宗祖师菩提达摩来到中国。达摩在嵩山少林寺隐 居面壁九年的故事在中国广泛流传。
第三节 佛教的中国化
5、新中国的“人间佛教”
“四摄”——皈依佛道应做的四事:
(1)布施摄---向众生施舍财物等 (2)爱语摄---对众生要好言相劝
(3)利行摄---做有利众生的善事
(4)同事摄---与众生相处并教化
第三节 佛教的中国化
一行(身业) 一思(意业) 皆在作业
是造成种种痛苦的原因
惑(无明):
一是坚信有实实在在 的“我”的存在—— “我执”;
二是坚信外界事物有 其实在的存在——
六道轮回:
天
人 阿修罗
地狱
饿鬼
“法执”
畜生
一、四圣谛(苦、集、灭、道)
灭谛:
断灭苦的根源,消除业与惑, 进入涅槃境界
佛教认为,人生尽管是苦海无边,但绝非没有 希望,其出路就在于断绝苦的根源,不再进入 生命的六道轮回,从而断灭一切烦恼,得到彻 底解脱,达到永恒的寂灭。
第三节 佛教的中国化
3、隋唐时期的繁荣
隋唐时期佛教主要宗派:
天台宗 华严宗 净土宗 三论宗 律宗 密宗 唯识宗 禅宗 藏传佛教(喇嘛教)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如傣族)佛教,主要 是小乘佛教
第三节 佛教的中国化
39
3、隋唐时期的繁荣
• 玄奘(600—664)唯识 宗创始人 • 公元629年西行取经, 征程5万里, • 奔波17年,取回657部 佛典 • 代表作:《成唯识论》
佛教的哲学思想及其文化传播
佛教的哲学思想及其文化传播佛教是一种蕴含了深刻哲学思想的宗教。
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的印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佛教逐渐流传到整个亚洲,成为一种强大的文化和哲学传统。
它的教义和智慧对世界上各种文化和哲学思潮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了许多国家的文化传承。
佛教的哲学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关于人生的思考和探究。
它强调人与自身和他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和宇宙之间的连续性。
佛教强调自我觉醒和独立思考,而这两个思想在哲学上具有非常的意义。
佛教对人性的观察是与现代社会匹配的。
佛教从一个非常理性的角度来看待人性,他们认为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之间应该找到一种平衡。
佛教教导人们不要对幸福寄予太多的期望,并理性看待失去的事物。
佛教思想也非常注重个体之间的相互联系,教导人们不要总是寻找个人利益,而要寻求与他人之间的合作。
佛教强调了人性的自我觉醒和自我与宇宙之间的连续性。
佛教认为人在生命的进程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意识到宇宙万物之间的连续性。
每一个人都应该去探寻自己的真实本质,并且通过对自我的观察来更好地认识自己。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应该尝试清除自己的所有恶习和错误的行为,以达到无量的目标。
佛教思想的传播极为广泛,对亚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给亚洲文化带来了非常有益的智慧,令人心生敬仰。
佛教在中国、日本、韩国、越南等地都有广泛的传播,成为了这些国家的重要文化和哲学传统。
它与当地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相结合,创造了多元化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佛教的文化传播不仅仅是通过教言和文字,更加多的是通过寺庙文化传承。
在亚洲的寺庙,常常能够看到佛教的经典、雕像、画像和其它艺术品,其文化内涵深刻而美妙,非常具有审美价值。
这种寺庙文化的传承使得人们在聆听、学习和体验佛教精神的同时,也学会了感受和欣赏这种优秀艺术。
总的来说,佛教思想是一种非常深刻的哲学思想,它的重点在于人生的思考和探究。
佛教强调个体和宇宙之间的连续性,教育人们清理恶习,追求真正的幸福和无量的目标。
中国佛教哲学
《中国佛教哲学》教学大纲李虎群 编写615目录前言 (619)一、本课程性质、编写目的、课程简介 (619)二、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619)三、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619)序论中国佛教特色与学习方法 (620)第一节宗教的基础和宗教学研究 (620)一、宗教的基础 (620)二、宗教研究的基础 (620)第二节 中国佛教的特色和学习方法 (621)一、中国佛教的特色 (621)二、学习方法 (622)复习与思考题 (622)拓展阅读书目 (622)第一章印度佛教思想源流 (623)一、小乘兴盛时期 (623)二、大乘兴盛时期 (623)三、密咒兴盛的时期 (623)复习与思考题 (623)拓展阅读书目 (623)第二章 中国佛教思想源流 (624)第一节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及中国佛教的特点 (624)一、取决于佛教自身的开放、含容性质。
(624)二、取决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制约和融摄。
(624)三、中国佛学至少有如下四个特点 (625)四、佛教在适应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优良传统的同时,也屈从了其中的消极面,付出了影响至今的负面代价。
(625)第二节源流 (626)一、首先是传入阶段 (626)二、传播阶段 (626)三、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发展的第三阶段,也是中国佛教的鼎盛时期 (627)第三节中国佛教主要宗派介绍 (628)一、三论宗 (628)二、天台宗 (628)三、华严宗 (628)四、唯识宗哲学 (629)五、禅宗哲学 (629)复习与思考题 (629)拓展阅读书目 (629)第三章佛教基本理论 (630)第一节缘起性空 (630)616一、“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世间灭。
” (630)二、缘起法和人生的关系 (630)三、性空与修学 (630)第二节四圣谛 (630)一、苦 (630)二、苦集 (631)三、苦灭。
苦灭道 (631)第三节《般若心经》解读 (631)复习与思考题 (631)拓展阅读书目 (631)第四章佛教修持法门(上):解脱道 (632)绪论 (632)一、佛法并不是一种在理论上单独存在的东西。
佛教基础知识PPT课件
-
21
三界
欲界、色界、无色界 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居住的世界,上有六欲天,中有人畜所居住的四 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 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想的众生所居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 无色界,是色想俱无但识心住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居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
-
31
一、比丘,梵语比丘,华言乞土。谓上乞法以资慧命,下乞食以资以色身也。亦 名苾刍,盖苾刍,雪山香草名,草有五义,以喻比丘五德(五义五德者,一体性 柔软义,喻比丘折伏身语粗犷之德;二引蔓旁布义,喻比丘度人不绝之德;三馨 香远闻义,喻比丘戒香芬馥之德;四能疗疼背义,喻比丘能断烦恼之德;五不背 日光义,喻比丘常向佛日之德。亲近承佛事佛法也。)
-
4
佛教的生命观:十法界 佛教把生命层次分为十个等级:十法界 其中四种圣人和六种凡夫
-
5
六道凡夫简称“六凡” 通常所说的六道轮回,也指的是这六道
六凡
天 道
阿
人
修
道
罗
道
畜
饿
地
生
鬼
狱
道
道
道
-
6
十法界
佛法界: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之境界 菩萨法界:自觉、觉他,觉行未圆满之境界 缘觉法界:修十二因缘而达到解脱生死之境界 声闻法界:以佛之声教修四谛观法解脱生死之境界
二、比丘尼,(亦名苾刍尼),梵语尼,华言女。大智度论云:尼得无量 律仪,故应次于比丘。又佛以仪法不便,故在比丘之后。
三、沙弥,梵语沙弥,又云室利摩理洛迦,华言息慈。谓止息世染之情, 慈济群生也。以初入佛法之时,多存俗情,故须息恶行慈,是名沙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佛学的基本理论:
灭谛:佛教把人生的趋向分为流转和还灭 两种。所谓灭谛,阐述的就是人生苦难的 灭寂和解脱的道理。涅槃是佛教来标明解 脱的最高理想的一个境界。涅槃是梵文的 音译,意译为灭度(鸠摩罗什)或圆寂 (唐玄奘)。灭度即灭除生死因果,灭除 烦恼,圆寂即圆满而不可增减,寂静而不 可变坏。因而所谓涅槃体周遍一切,真性 湛然。
三、佛学的基本理论:
(3)涅槃寂静:所谓寂静,乃是涅槃的 状态,远离烦恼,断绝相累,寂然常住, 就是涅槃寂静。这是佛教的最终理想境界。
三、佛学的基本理论:
1,四圣谛说: 苦谛:第一义谛,包括人在内的众生的生命、生 存就是苦,一切都是变迁不息、无常的,众生不 能自我主宰,为无常患累所逼,因此没有安乐性, 只有痛苦性。最常见的说法又把苦:生、老、病、 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取(执著)蕴 (所有的痛苦的汇合点,色受想行识)
二、佛学的流派:
从历史上看,大乘是约公元一世纪兴起的一种全新的佛教思潮,与 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有不少差别。一般说,小乘把释迦牟尼视为教 主,大乘则提倡三世十方有无数佛。小乘追求个人解脱,灰身灭智, 证得阿罗汉果作为最高目标,大乘主张大慈大悲,普度众生,把成 佛度世,达到常乐我净、建立佛国净土作为最终目标。在义学上, 小乘以解释人生现象为主,说四谛、五蕴、十二缘起,否定人我的 实在性(众生空),大乘扩大为解释世界一切现象,将缘起归诸于 性空或唯心,进而否定法我的实在性(法空)。在修习上,小乘着 重于三十七道品德宗教道德、神通等修养,大乘则倡导以六度为基 本内容的菩萨行。大乘经主要有《般若经》、《维摩诘经》、《法 华经》、《华严经》、《无量寿经》等。小乘经典主要是后来在各 部派中形成的经律论三藏,如汉译最早的《无量寿经》等。
(2),业报轮回说:轮是车的轮盘,回 指车的转动,所谓轮回是比喻众生的生死 流转,永无终期。释迦牟尼的特点是从主 体的行为和道德责任的角度出发,把业力 说和轮回说结合起来,阐发了业报轮回说。 业力是众生所受果报的前因,是众生生死 流转的动力。
三、佛学的基本理论:
佛教轮回的六道(也称六趣,道为途径,趣为趋 向):地狱(根本地狱,近边地狱,孤独地狱); 鬼(恐怯多畏,依赖子孙的祭祀或拾取人间遗弃 的实物而生活);畜生(傍行的生类);阿修罗 (本在天国,但失去了天的德性,被逐出了天 界);人(人类);天(清净光明,指一般的 神)。此六道都是众生,都未能超拔轮回。前三 道为三恶道,后三道为三善道。最低的最痛苦的 是地狱,最高最清净的是天。修善的随福业而上 升,作恶的随罪业而下堕。生生延续,世世升沉, 轮回流转,永无了期
第一讲 佛教哲学与佛教文化概论
一、佛教、佛法与佛学
1,佛教是指包括教主、教义、教徒组织、戒律、仪轨制度和情感 体验等复杂内容的综合体。 佛教三宝:佛、法、僧。是佛教三大支柱,各国佛教共同信奉。 2,佛法:佛教的各种教义和学说。既是轨则,也是道理。 佛法分为四种:教法(佛教的全部典籍)、理法(教典中阐明的义 理)、行法(修习和践行,即依理法而进行的戒定慧三行)、果法 (修行圆满后所证得的菩提、涅槃等圣果)。与之相应的是佛教常 说的信、解、行、证四法。 佛法是论证如何从痛苦中解脱出来的理论,是解脱论。 3,佛学:指戒、定、慧三学。依戒资定、依定发慧、依慧断除妄 念,显发真理。包含理论与践行两个方面。
二、佛学的流派:
1,空宗与有宗:佛教哲学的两大基本流派。空宗:一切皆空,一 切事物和现象都无实体,无自性,甚至连佛教追求的最高境界涅槃 也是空的。有宗:肯定一切现象都有最后的实体即“识”存在,肯 定涅槃的存在。空宗也讲“有”,即真空俗有,有宗也讲“无”, 即内有外无。 2,大乘与小乘:乘,指乘载,也有道路的意思。大乘,梵文意译, 音译为摩坷衍那,因自称能运载无量众生从生死大河之此岸达到菩 提涅槃之彼岸,成就佛果,故名大乘。小乘,是梵文Hinayana的意 译,音译希那衍那,原是大乘佛教对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的贬称, 学术界沿用之,无贬义。小乘亦称“二乘”,即“声闻乘”、“缘 觉乘”。鸠摩罗什《大乘大义章》卷下说:有二种论,一者大乘论, 说二种空,众生空,法空。二者小乘论:说众生空。一般以此说作 为在理论上区分大小乘高下的标准。
三、佛学的基本理论:
集谛:所谓集,即集合之意。集谛的意思 是指一切存在都是由条件集合而成,而探 求苦谛的原因、根源,就是集谛的内容。 集谛说的展开主要是十二因缘说。 十二因缘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处、 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十二因缘的理论枢纽是无明、识,有。
三、佛学的谛:道即途径与方法,所谓道谛就是引向灭除 痛苦、证得涅槃的正道。佛教最重要的道谛是八 正道和三学: 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当的行 为),正命(正当的生活),正精进(正确的努 力),正念,正定(正确的禅定)。 三学:戒学指佛教为出家和在家的信徒制定的戒 规,有所谓止持戒和作持戒之分,定学,即禅定, 定是梵文意译,音译为“三昧”,意思是心专注 一境而不散乱的精神状态。慧学:为培养、增加 佛教智慧而进修,
三、佛学的基本理论:
(2)诸法无我:这里的法指事物,东西,存在。佛教 把因缘和合而存在的事物称为有为法,把并非因缘和合 而生的事物成为无为法,如虚空、涅槃等。诸行无常中 的诸行不包括无为法,而此法印中的诸法则包括无为法 在内,是现象与超现象、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的总称。 “我”是主宰和实体的意思,既无集合离散,又无变化 生灭。所谓诸法无我,就是说一切存在都没有独立的实 体或主宰者,一切事物都没有起着主宰作用的我或灵魂。 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的、相对暂时的。 佛教宣传我有两种,人我与法我。
三、佛学的基本理论:
2,三法印说:原始佛教的三个基本命题,大小 乘佛教共同遵守的三大理论纲领,整个佛学中的 理论枢纽,佛法中不可动摇的根本原则。 (1),诸行无常:行本是迁流转变的意思,在 这里是指世间一切迁流转变的事物和现象。佛教 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所以, 世间一切造作而生的现象,包括各种物质现象、 心理活动和形式概念,无一不是迁流转变,不遑 安住的。世界上没有湛然常住,永恒不变的事物。 华严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 电,就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