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哲学论文

合集下载

论中国佛教哲学的几个特点

论中国佛教哲学的几个特点

论中国佛教哲学的⼏个特点论中国佛教哲学的⼏个特点 公历纪元前,印度佛教开始由印度传⼊中国,洛阳⽩马寺⼀直被佛门弟⼦同尊为“释源”,即中国佛教的发源地,经长期传播发展,⽽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的中国佛教。

下⾯是⼩编为⼤家整理的论中国佛教哲学的⼏个特点,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中国佛教哲学思想家围绕追求智慧、以求得⼈⽣解脱这个佛教主题,如何浅论中国佛教哲学的⼏个特点? 佛教作为世界三⼤宗教之⼀,是其中历史最悠久、思想最博⼤精深的教派。

长期以来,在哲学和宗教学研究上,很多⼈认为"宗教就是唯⼼主义",这并⾮完全正确。

汤⽤彤先⽣曾说:"佛法,亦宗教,亦哲学",佛教也包含哲学,它不只有唯⼼主义,在很⼤程度上,它包含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辩证法的思想,佛教哲学是哲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之⼀。

佛教⾃汉代传⼊中国后,与中国固有⽂化和思想逐渐相融合,演变成中国化的佛教,并与中国固有的哲学相互交流、渗透,形成了中国佛教哲学。

中国历代佛教思想家阐发富有哲学性和思想性的概念,如缘起、因果、平等、解脱等,充分涉及⼈⽣观、价值观、宇宙观和认识论、实践论等哲学问题。

研究中国佛教哲学,不仅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且对现实意义重⼤。

1、中国有⾃⼰的佛教哲学 学术界曾对中国历史上有没有形成佛教哲学存在争议。

佛教⾃汉代传⼊中国后,印度佛教哲学与中国固有⽂化和哲学相互碰撞、融合,⽇趋中国化,形成了中国佛教哲学的新学说。

现今已形成学界共识。

中国佛教哲学是中国古代最庞⼤、最复杂的宗教哲学体系,属于中国哲学,也是佛教哲学,它既与中国传统哲学不同,也不是印度佛教哲学的翻版。

(⼀)中国佛教哲学与印度佛教哲学不同 佛教⾃东汉传⼊中国,在这上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受中国本⼟⽂化、思想、习俗的影响很深,吸取了⼤量的儒、道两家的哲学思想。

⽐起印度佛教,中国化的佛教更加主张在现实⽣活中去追求精神解脱,表现的更加圆融。

印度佛教追求超越现实的⼈⽣和世界,争取在来世进⼊极乐世界。

中国文化中的佛家思想与哲学

中国文化中的佛家思想与哲学

中国文化中的佛家思想与哲学佛家思想源自印度,在中国的引入和传播始于汉朝。

佛教被视为一种文化和哲学,既具有宗教属性,又具有哲学性质。

在中国文化中,佛家思想和哲学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中国哲学思想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中国文化中的佛家思想与哲学。

一、佛教的核心理念佛教的核心理念是四大真理和八正道。

四大真理分别是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

苦谛强调人类生命中的苦难和痛苦,集谛阐述了痛苦的根源和成因,灭谛提出了超越痛苦和苦难的方法,道谛说明了痛苦的终极救赎和大涅槃。

八正道是佛教修行的重要方法,包括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摆脱苦难和痛苦,获得内心的真正平静和快乐。

二、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佛教的传入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佛家思想给中国提供了一种达到心灵上的升华的方式。

在古代社会,文化传统主要依赖于孔子和老子。

而佛教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局面,提出了一种使人们内心得到自我净化的途径。

其次,佛教以其平等和慈悲的思想形塑了中国文化中的某些价值观。

佛家强调人以仁慈和宽容的态度看待世界和生命,表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而这一精神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文化价值。

最后,佛教对中国的艺术、语言和生活方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大量的佛教文献和中国古代医学文献使用巴利文、梵文和梵文衍生的语言等等。

三、佛家思想对中华哲学的影响佛教对中国哲学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首先,佛教的认识论思想影响了中国哲学的思考方式和逻辑。

佛家哲学中的“中道”、“中观”、“即观”等思想对中国哲学的历史演进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其次,佛教的伦理思想对中国哲学的道德思维产生了影响。

佛家强调自省和饮食、睡眠的合理换生活方式,以便得到精神上的幸福和内心上的平静。

最后,佛教对中国哲学的美学思想和审美意识也影响深刻。

佛教强调处于自然和内在平静的内心状态,认为这种状态可以最大限度地感受世界中的美。

“以心观心”和“心似清凉湖水”等佛家思想建立了中国古代美学的核心意涵,对中国美学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哲学与文化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哲学与文化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哲学与文化的影响佛教是一种起源于印度的宗教,自公元1世纪传入中国并在此融合发展。

随着时间推移,佛教的思想逐渐渗透到中国哲学与文化中,影响了中国人的信仰、价值观、行为方式等方面。

本文将从思想、艺术、社会等多方面探讨佛教对中国哲学与文化的影响。

思想方面佛教对中国的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

佛教思想强调生命的无常性、痛苦性和空性等,为中国哲学提供了新的视角。

例如,佛教所提出的涅槃概念,与儒家、道家等传统思想的神仙成仙不同,强调个体自我消亡、解脱生死之苦的重要性,促进了中国人的解脱意识。

佛教中唯心主义的色即是空和空即是色,也影响了中国哲学的理解和认识方式。

此外,佛教还推崇戒律、修行等实践方法,这种实践精神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佛教思想中的“诸行无常”,教导人们要珍惜眼前的生命,注重即时的修持,这也契合了中国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心存正念”的观念,形成了新的生活方式。

艺术方面佛教与中国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例如,建筑方面,佛教在中国的兴盛期间,宫殿、佛塔、庙宇等建筑形式在都城建设中独具特色,融合了印度和中华文化的特点。

佛教雕塑是中国艺术中的重要部分,如大雁塔、洛阳龙门石窟中的佛像,既表现了佛教信仰,又体现了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高超技艺和精湛工艺。

书法、绘画中也不乏佛教主题的表现。

禅宗画家如南宋僧人释道信、南明僧人虚谷,精于用墨传达自己的禅境感悟,表现了诗意性、境意性与神秘性结合的文化价值。

佛教艺术风格的影响也体现在了中国民间艺术中,例如说唱艺术莲花落,讲述的是佛教经典故事,反映了民间生活和信仰的各种方面。

社会方面佛教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诸如宗教、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影响。

佛教入华的历史为中印相互交流奠定了基础,这种交流也体现在了演化论和佛教的学识传承上。

佛教信仰的兴盛和发展对中国的宗教信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而促进了中国文化和其他东亚国家文化的交流。

而就在文化领域,西方思想传入中国的同时,佛教本身也充当了文化之间的“中介人”,促进了文化交流的深入和文化交融的加速。

佛教的智慧与和谐如何运用佛教哲理解决现实问题

佛教的智慧与和谐如何运用佛教哲理解决现实问题

佛教的智慧与和谐如何运用佛教哲理解决现实问题佛教的智慧与和谐:运用佛教哲理解决现实问题导言:佛教作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宗教之一,秉持着智慧与和谐的核心价值观。

本文将探讨佛教哲理如何应用于解决现实问题,以期为人们带来更深入的思考和启示。

1. 无常与变化的智慧佛教教义中重要的一条是“诸行无常”,即万事万物皆在不断变化。

这一智慧告诉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都是暂时的,不论是喜悦还是苦难。

当我们面对挫折与逆境时,我们可以通过理解这一佛教哲理来调整心态,接受现实,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案例学习:在职场中遇到挫折在职场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

当我们意识到这一切只是暂时的一瞬间,我们就能够更好地应对问题。

通过思考自己的行为和态度,我们可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也能够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和谐。

2. 舍弃执着的智慧佛教哲理教导我们舍弃执着,释放心灵。

执着于物质财富或者对他人的情感绑架会给我们带来无尽的痛苦。

只有通过放下执着,我们才能体验到内心的自由和和谐。

案例学习:处理感情问题在处理感情问题时,我们常常陷入执着的陷阱中。

而佛教哲理告诉我们,只有舍弃执着,放下过去的伤害和情感包袱,我们才能够进入和谐的关系。

通过理解佛教哲理中的舍弃执着的智慧,我们可以更好地解决感情问题。

3. 善与利他的智慧佛教教义强调善的行为和利他的精神。

通过关注他人的需求,并以善意和慈悲心态去帮助他人,我们能够建立和谐的关系,带来积极的影响。

案例学习:建立和谐社区在社区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如何运作的直接体现。

通过运用佛教哲理中的善与利他的智慧,我们可以建立起和谐的社区。

通过关爱他人,理解他人的需求,我们可以创造一个共同发展和融洽相处的社区。

4. 悟性与觉知的智慧佛教鼓励我们通过悟性与觉知来提升自我认知和理解。

只有掌握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人,并与之建立真正的和谐关系。

案例学习:解决人际冲突在面对人际冲突时,佛教哲理中的悟性与觉知的智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的需求,从而化解冲突。

对佛教思想的看法总结作文

对佛教思想的看法总结作文

对佛教思想的看法总结作文佛教思想历史悠久,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我看来,佛教思想是深邃而宽广的,具有启迪人心、提升人性的积极作用。

它强调亲善、慈悲和智慧,并以解脱苦难为最高追求。

在世俗社会中,佛教思想为人们提供了宝贵的智慧,使得人们对生活和人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佛教思想的核心是度化众生。

佛陀根据自己的悟道经验,教导人们如何通过修行和发展自我来摆脱世间的痛苦。

佛教注重个人修行,通过打破贪欲、嗔恨和愚痴的束缚,使人们内心平静,达到心灵的解放。

佛陀认为,通过修行可以达到解脱和成佛的境界,从而彻底超越生死的轮回。

佛教思想的核心教义是“四谛八正道”。

四谛指的是苦、集、灭、道,从揭示人生苦难的本质,到指出苦难的根源和原因,再到提供超越苦难的方法和道路,佛教给予了人们面对现实生活困境的宝贵指引。

八正道则是指导人们在生活中修行的具体方法和道德准则,如正见、正思维、正语言、正业等。

这些教义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指导方针,帮助人们摆脱痛苦和困境。

佛教思想还强调智慧和慈悲。

智慧是佛陀所强调的重要品质,他认为只有通过深入思考和观察,人们才能认识到世间所谓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真实本性。

佛教思想强调个体的觉悟和自由思考,提倡人们遵循自己的内心声音,而不是机械地遵循传统和权威。

同时,佛教思想还强调慈悲和宽容,认为人们应该对他人怀有善意和同情心,并以慈悲为出发点对待一切众生。

佛教思想对于塑造个人品质和促进社会和谐有着重要作用。

佛教强调个体的内禀价值和自由意志,引导人们以宽容和慈悲的态度对待他人。

这种价值观不仅能够帮助个人修行成佛,还能在社会中培养出包容和宽容的氛围,化解矛盾,促进和谐与发展。

尤其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和挑战,佛教思想给予了人们希望和指导,提醒人们要慢下脚步,审视内心,关注内在的幸福和平静。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佛教的影响力逐渐减弱。

现代社会注重物质追求和功利主义,人们更多地忽视了内心的追求。

佛教哲学与人生意义

佛教哲学与人生意义

佛教哲学与人生意义佛教哲学是一种追求内心清净、平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个充满智慧的哲学体系。

它的理论基础是四圣谛、八正道等说法,通过人们对自己的内心、自己的行为、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等方面的思考,引导人们得到自我救赎,达到“涅槃”的境界。

在佛教哲学中,人生意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这也是我们所探讨的主题。

佛教中人生意义的根本观念是:生老病死、苦乐皆因因果报应。

在佛教的眼中,人生是短暂的、无常的、苦难的。

有形之物都是会逝去的,生命终究会走向死亡,而人生之中的苦难也是不可避免的。

在佛教看来,这些苦难是因缘果报的结果,既然苦难是不可避免的,那么人们应该通过正觉的修持,获得涅槃境界,从而摆脱轮回、解脱苦难。

佛教对于人生的常识解析也有着很深刻的理解。

佛教认为,所有人都处于同一痛苦之中,而这种痛苦的根源,是人在对于自我存在的错误认识上。

人们通常认为自己是独立的、单一的存在体,但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佛教认为,人类的生命根源是对于万物的信赖,因此,人们在看待问题时应该有更宽广的视野,更为深刻的体认。

人们应该明白,自己的存在是相互联系的、相互依存的。

佛教认为,生命意义的根源不仅在于追求内在的平静,还在于贡献。

人们应该尽力为他人的幸福发声,这样才能获得快乐、自由的状态。

佛教所阐述的“大自在”观念,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佛教认为,“大自在”不仅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无尽的境界,是所有人所追求的境界。

这个境界并不是仅仅属于宗教性的概念,而是所有人所能真正追求、得到的完美境界。

通过佛教的思想体系,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身存在的含义,体悟到生命中存在的真正价值所在。

这些思想是在日常生活中,实行修行的执行力来源。

在佛教的眼中,通过消除偏见和执着,从而逐渐智慧开发、提升境界,体验到生命中的快乐与自由。

在这过程中,快乐和自由就是生命的一种意义。

最后,佛教哲学对于人生意义的关注,是极其重要的。

通过不断地修行,消除自我的执着,才能在涅槃境界实现一种真正的自由、快乐。

佛学论文

佛学论文

何谓“佛”?何谓“佛”?佛教的佛祖——释迦牟尼说过“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是否意味着“佛”是神呢?是否可以主宰人类的吉凶祸福,操纵万物的生死荣辱呢?恐怕并不是这样的。

佛是人而不是神。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中的“我”指的并不是释迦牟尼本人,而是全人类中的每个人。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宰,决定自己的命运,不必听命于他人,或是一个“神”。

释迦牟尼主张“要收获什么,就先要栽种什么”,这就是说明了,佛并不是神,不能点石成金,要想收获必须要有付出。

这也意味着成佛是要通过付出才能成功的,而且没有捷径的,只有经过点滴的修行,通过毅力、智慧、恒心。

佛不是独一无二的,佛是对觉悟者的通称。

人人皆可成佛,处处都可以有佛,人在佛中,自然成佛。

机智地辩证出了佛就是自然,而自然就是万万千千,包括花草树木,人鬼禽兽,即便纵然是魔,只要放下屠刀,也可成佛。

而人若想成佛则需自然,万万不可急于求成,要心如止水,要破除贪,嗔,痴三毒。

只有这样就会自然而然,顺理成章立地成佛。

其外,不只这个世界有佛,宇宙中无数个星球上都可以有佛。

佛是个平凡的人,并非是生而知之者。

释迦牟尼本人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他有痛苦有烦恼。

他在菩提树下苦思悟道才成了佛。

这说明佛是历经了点点点滴滴的修行,不断的思考与领悟之后,觉悟成的。

佛与我们的不同,不是地位,名誉上的不同,而仅仅是一个“觉”字的不同,佛的觉悟远高于我们众人。

佛是真平等者。

佛学主张无缘大慈和同体大悲。

无缘大慈指的是不但对跟自己有关系的人要慈爱,如自己的父母、亲戚、朋友等;同时对跟自己没有亲戚、朋友关系的人也要慈爱,如跟我从不交往或素不相识的人,也一样地关怀爱护。

“无缘大慈”用儒家的话来说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也就是《礼运大同篇》所说的“不独亲其亲、子其子”的意思。

同体大悲就是一种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精神,把宇宙间一切众生看成人我一体,休戚与共、骨肉相连。

儒家所说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中国哲学:情识论——佛教哲学论

中国哲学:情识论——佛教哲学论

中国哲学:情识论一一佛教哲学论题注:本文基于对意识与情感的关系的研究:基于元关系,意识是前思想,情感是前意识。

宗教与哲学不同在于宗教处于情感、意识层次,而哲学处丁•意识与思想的层次。

一、佛教、佛法、佛学1.佛教是一种基于个人存在意识而追求人性终极性的宗教,佛、法、僧(三宝)为本体,“戒、定、慧”(三修)为行为,佛即慧,法为定,僧行戒;佛教的神职与基督教不同,信徒更有区别,对于基督教而言,不受洗入教则为异教徒,佛教则在僧尼之外具有广泛的信众,作为宗教的本质的超验性,佛教重在超验的过程性而不重在彼岸存在性,婆罗密虽然是指达到彼岸,但要义是超脱,基督修于信,因信得救,佛教修于觉,佛即觉者,因此出世成为了佛教最主要的宗教表现行为,在这些意义上,佛教是一种立基社会的个人宗教,佛教之所以有大、小乘之分,根源丁•此。

2.佛法视色、我、法、空为相,从哲学上理解,相是情识的元境域,化相就是智慧(般若)。

智慧与知识不同,知识是以系统和学术理论方式形成和表达的,以客观、逻辑和形式为自己的本质,智慧则在于对峙和策应中的把握,所以智慧不是外在的控制而是互动的变易,佛教以人为境,通过修持,易易为不易(定),“能持自相故名法”,佛法就是相、法自持的智慧,表达为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寂静涅槃。

从意识论出发,万有即有情,苦、烦恼就是最初的情觉,情觉自持的最高境界是无持,即无执、无我。

3.佛学与儒学相似,提供一种元学的论域,即不同于宗教本身,也不同于实证分析的理论工具,因此佛学也可以说是佛教的哲学,佛学与佛法、怫教当然是一致的,由于宗教意识本身就是视域与境域的重叠,因此佛学所具有的哲学性质上的困难与佛教、佛法相同。

佛教文献非常丰富,四圣谛(苦、集、灭、道)是佛教理论的体系性框架,缘起论是佛学的机制理论。

二、佛教与中国文化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是融入中国文化的过程,佛教之所以能与中国本土宗教相容,最终能与儒家达到相互融洽、相互吸取,正是由于两者都基于人的内在性——心性,儒家重理智的心性,佛教重意识的心性,中国的本土宗教重身心合一,故有三教同心之说。

中国佛教文化论文

中国佛教文化论文

系别:控制科学与工程系专业班:自动化0904班学号:u200914359 姓名:刘剑佛教论文国父孙中山曾说:“佛教乃救世之人,佛教是哲学之母,学习佛学可佐科学之偏。

国民不可无宗教思想,盖教有辅政之功,政有护教之力,政以治身,教以治心,相得益彰,并行不悖。

”一代领袖毛泽东也曾说:“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主张普度众生,是代表受压迫的人讲话。

”近代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提到“如果有一个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又能与科学相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

”……从这些名人的眼中,我们不难看到佛教对于各时期、各领域、各阶级的社会生活的影响。

在传介到我国的大量佛教经典中,《金刚经》是译介最早、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经典之一。

禅宗是与《金刚经》结缘最深的中国佛教宗派。

《金刚经》全文没有一个“空”字,但通篇讨论的是空的智慧。

经文开始由号称佛陀十大弟子中“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发问“当众生立定志向要达到无上圆满的佛陀觉智时,应该将发心的目标定在哪里?如果在实践过程中心不能安住,应该如何降服”即如何使心灵平和地安住在终极关怀,如何在走向终极目标的过程中,对各种错误认识和患得患失的心理进行克服?这一开始的发问便饱含了值得我们积极思考的深刻人生内涵。

现在我们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各种现代化的事物层出不穷,各种社会变化应接不暇,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为了生存,人们已渐渐麻木,渐渐缺少人生的思考,但是这种思考却是我们自古至今一直都需要的。

如果缺少了思考,人们便很容易陷入思想的恐慌。

那么,到底该如何使心灵平和地安住在终极关怀了?首先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世界上的一切事都如梦、如幻,如水面的气泡,转瞬即逝。

我们平时所看到的一切事物的形相,世界上真正的形相是“无相”。

这样,世界上的一切便都不值得执着。

不执著,无念系,就可以达到真正的解脱。

虽然在现实生活我们每个人很难做到真正的无欲无求,然而我们可以告诫自己不必太执着于俗世的种种“沽名钓誉”,学会有所“放弃”,一切随心所至就好。

佛学哲学论文

佛学哲学论文

关于佛学哲学论文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我国,至南北朝隋唐,达到了发展的鼎盛时期,其后即走向衰落。

以下是店铺分享的佛学哲学论文,欢迎阅读! 佛学哲学论文篇一佛学与中国近代哲学本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以大量史料揭示了佛学在近代中国思想界、学术界的广泛影响,认为探讨佛学与近代中国哲学的关系,是一个极重要的课题。

第二部分从把佛学与西学相附和,强调佛学的哲理性,提倡佛学应务救世的实际作用,以及唯识学的复兴和发展等方面,分析了近代中国佛学的主要特点。

最后部分,作者结合近代佛学得以振兴的原因,从理论意义和社会实际作用两方面,探讨了如何正确评价近代佛学的问题。

在谈到近代中国哲学时,人们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及哲学社会科学,即所谓“西学”、“新学”的传入,对近代中国哲学发展所发生的重大影响。

因此学术界对于西学与近代中国哲学关系的研究比较多。

诚然,西学对近代中国哲学所发生的影响是巨大的,需要进行深入广泛的研究,而且就目前情况看,研究也还是不够的。

但是,我认为,在探讨近代中国哲学时,也还必须充分注意到佛学对近代中国哲学发展的影响。

大量的历史资料说明,佛学在近代中国哲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并对近代中国哲学的发展有着广泛和深刻的影响。

中国近代佛学的开展,并不是中国古代佛学的简单延续,而是伴随着西学的输入而重新振兴起来的。

它受到当时西方研究佛学风气的影响,是在相当程度上揉和了西学内容和方法的佛学。

近代佛学的兴起,最初为一部分思想家看作“西学”可接受的某种理论上的联接点。

他们一方面或认为西学的某些理论内容和方法,包含在佛学中,与佛学相一致,而佛学则是我国人们所熟悉的传统文化(如梁启超曾说:“我们国学的第二源泉就是佛教。

”《治国的两条大路》)。

另一方面或认为,佛学的某些理论和方法比之西学更为丰富和深刻,因而可用之于改造和发展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

佛教文化论文

佛教文化论文

佛教文化与行善的影响佛教的文化源于婆罗门教的生死轮回和因果报应的思想,但是它反对人依照出生种姓等级而认定命运,而是相信人人都可以通过自身的修行来达到成佛——正所谓“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

圭峰宗密禅师也说过“一切众生无不具有觉性,灵明空寂,与佛无殊”。

所以佛教比其他宗教更加注重自己的修养,比较适应于东方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所以在东方世界得到广泛的传播。

近代以来,佛教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已不仅局限于古老的东方和中国,而且对西方文明的影响也日益深刻。

佛教文化具有的宽容性与开放性,不仅应当体现在尊重其它文化的合理成分上,也应当体现在容纳其它文化的合理成分,比如科技文化和其它宗教文化中的合理成分上。

佛教确实应当发展成为一种“非宗教非哲学”的价值观念体系,在人类文明今后的发展中,起到一种引领潮流的作用。

因为,正如众多有识之士所提出的,人类文明如果向穷究物质、征服自然的外向途径发展,则肯定是没有出路的,这也是当今西方文明面临诸多危机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人类文明的发展,应当是由外求转向内求,以改善人类身心素质、挖掘人类生命自身的潜能为方向,由修心、修身而实现自身生命的变革,使人类的精神面貌和社会面貌焕然一新,进而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与生存环境,并最终走向和谐。

以下就是我对佛教文化的个人理解以及看法。

我想从“行善”这个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角度来解释佛教文化的影响。

首先,从外在层次上说,“行善”指不做损人害人之事,成就别人做成好事。

而从内在层次上说,“行善”指从内心上追求真善美,从精神上进行道德约束。

而佛教是一种有关“心”的宗教。

它认为人的意念从心中生,善恶由心中发。

真象征知识与理性,而善代表道德,因此真未必善,而善也未必真。

我个人认为,善更重要些,康德说过:一个人可以没有知识,但不能没有道德,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有道德。

一个人只有拥有真与善,他才肯能被称作美。

真善美,是人的理想追求。

佛家对行善积德的释义为:行善积德就是通过各种对治方法将内心的污染消除,使自己内在美好品德得以显现,内在的清净功业得以开发.比如说人的贪欲就是污染,有污染就会产生弊病造成无尽的痛苦,用布施这个对治方法去消除,这样我们清净性德才能得以显现,才能使人更加的快乐.具体的内容就要看自己哪方面的污染比较严重了。

浅析佛教中的中观思想

浅析佛教中的中观思想

浅析汉传佛教中的中观思想摘要:中国的佛教哲学融合了中国的儒学、道学、玄学,对佛教宗教唯心主义哲学体系进行了特有的论证、解释和发挥。

它继承了佛教哲学的论证方法,利用抽象的思维,在相对的现实的现象界背后设置一个绝对的超现实的“本体”,或说“真如”,或说“实相”、“佛性”。

它运用“缘起论”等进行相对主义的论证,借以揭露万物之间的关系和人类认识的矛盾,否定客观世界的实在性和人的主观认识能力的可靠性。

在论证、解释过程中,中国佛教哲学突出了它的思辨性的特点。

Abstract:The Chinese buddhist philosophy, combine the Chinese Confucianism, Taoism and metaphysics, to the buddhist religious idealistic philosophy system of special demonstration, explain and play. Encyclopedia malluddhist philosophy argument method, using the abstract thinking, in the reality of the world of relative phenomenon behind set a absolutely surreal "ontology", or "really like the" said, or said "reality", "Buddha". It USES "origin theory" of relativism argument, so as to reve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ll of human knowledge and the contradiction, deny the reality of the objective world and the subject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iability of the ability. In the argument, interpretation process, the Chinese buddhist philosophy, highlighted its argument characteristic.关键词:唯心真我思辨性一,佛教的起源在世界三大宗教中,佛教是传入我国最早的宗教,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佛教论文

佛教论文

公选课佛教与中国文化期末论文学院: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专业:信息工程学号:***********姓名:***浅析佛教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佛教已有二千五百年历史,比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更早。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

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法号为释迦牟尼(意为仁慈的人、清静寂默的人)。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西汉未,自印度传入中国。

在我国,佛教又叫“释教”,人们称和尚为“释子”。

要研究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必须先弄清楚什么是佛教。

那到底什么是佛教?广义地说它是一种宗教,包括它的经典、教法、仪式、制度、习惯、教团组织等等;狭义地说,它就是佛所说的言教。

如果用佛教固有的术语来说,应当叫做“佛法”。

佛法的基本内容可以用“四圣谛”来概括。

一是苦谛。

佛教认为,人生一切皆苦,人生就是苦海,“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而人生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客观地说,这迎合了那些曾经苦难和正在经受苦难的人的心理!二是集谛。

集,就是集合的意思,集谛是说苦难集合、苦难招致的原因。

佛教认为,人有苦难,首先源于一个“贪”。

另一个就是业报轮回,即根据前生的“业”来决定来世轮回的幸福程度。

比如有的人为什么幸福?那是他前生修行积德的结果。

与业报轮回相呼应的是“六道轮回”,指轮回有六个等级,人以上是阿修罗和天,人以下是畜生、饿鬼和地狱,修行越高来世越有可能是阿修罗,以此类推,最低一级就是地狱。

三是灭谛。

指消灭痛苦的方式,如修行、吃斋、念佛。

四辊道谛。

即达到极乐世界的途径。

四圣谛所依据的根本原理则是缘起论。

佛教的所有教义都是从缘起论这个源泉流出来的。

所谓“缘起论”,就是指一切事物或一切现象的生起,都是由相待得互存关系和条件决定的;离开关系和条件,就不能生起任何一个事物和现象。

因、缘一般地解释,就是关系和条件。

佛教作为一种世界性的宗教, 它的存在与发展对整个人类精神和气质以及对整个人类文化都产生了长远而巨大的影响,显示了其文化学意义的广度和深度。

佛教哲学论文

佛教哲学论文

佛教与生活佛教,这个起源于印度,在中国发扬光大的宗教,似乎离我们很近,但又似乎离我们很远。

从小学到高中,我们接受的都是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教育,佛教被当做是对整个世界的歪曲看法和解释,是唯心主义的产物。

这使得我们长期对佛教存在着一些偏见。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生活中又处处都有佛教的影子,我们使用的语言,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佛教,如:解脱、方便、献身、习气、障碍、觉悟、面壁思过等等。

离开了这些词,恐怕我们的日常交流都会有障碍。

人活在世上,就不会一帆风顺,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于是就产生了种种苦恼、不安、悲观、失落的情感。

但是这些问题并不都是外界带来的,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我们的内心,来自于我们的本惑,即贪(贪爱五欲)、嗔(嗔恚无忍)、痴(愚痴无明)、慢(憍慢自大)、疑(狐疑猜忌)、不正见(不正的见解)。

正是由于这些本惑,于是会有人郁闷,会有人纠结。

佛教对社会人生以及自然环境所作的价值判断,认为世俗世界一切本性皆苦,我们要通过修行从而获得解脱。

而要获得解脱,就得先摆脱“五蕴”,即色(物质)、受(感受)、想(想像)、行(意志和行为)、识(了别与认识)对人的困扰,回归人的本性。

但是获得解脱又是很困难的。

试想在利(令人得意的事)、衰(令人失意的事)、毁(背后被人毁谤)、誉(背后被人称誉)、称(当面被人称誉)、讥(当面被人讥讽)、苦(身心的各种痛苦),乐(身心的各种快乐)这八风面前,我们有多少人能够安之如怡,淡定自若呢?其实,现实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唯一能保持不变的就是我们的本心,而恰恰我们在这八风面前最容易失去我们的本心。

等到一切如过眼云烟,灰飞烟灭的时候,我们才猛然发现,我们的本心已经被“五蕴”束缚住了。

功名、金银、富贵、权势,这些世俗生活中的追求羁绊着我们。

但是甄士隐在《好了歌》解注中说的好:“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人人都想成佛,但是要跳出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界,还需要信奉佛法修行而成,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

浅析佛与人生论文

浅析佛与人生论文

浅析佛与人生【摘要】:现代社会节奏飞快,压力无处不在,人们往往来不及多想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盼望。

如何在繁芜的快生活节奏中,保持心境的豁达和明澈,可以影响到我们的人生道路,或者影响到我们人生的某一个时期,抑或是影响我们一生。

其实,我们每一个生活于时间的凡夫俗子们都有一颗明净的心,只是在世俗的尘埃中迷失了方向,迷失了自己。

那么,佛在哪里?净土又在何方?当我们苦思冥想扪心自问时,豁然间会发现:净佛,其实就在我们心里。

【关键词】:佛,佛法,心态,人生,价值【正文】:世人都很关注相貌和身体的美,但是,那种美是非常短暂,十年,二十年,抑或说三十年,都不是长久地。

所谓红颜易老,青春难驻,从佛法角度来看,世间一切都是无常的。

我们的一生,色身从小到大,由盛而衰,其间种种变化,就像时光的脚步,不曾停息。

所谓长生不老,所谓永葆青春,不过是一场注定失败的梦想,因为那是在和自然规律抗争。

几千年来,多少人为驻颜有术而费尽心机,但迄今为止,所取得的最大成功,不过是延缓衰老的速度罢了。

对于外在身相来说,内在美才是最重要的,这种内在美就是人格的美,心灵的美,生命品质的美。

从佛法来看,内在美的至高境界就是佛菩萨。

那么,对于一个人的人生来说,怎样达到内在美,又是怎样理解佛法与佛菩萨呢?一、佛与佛教佛,既是佛陀,源于梵语的音译。

其意义是指觉者或智者,觉知各种事物的原理,而能了解分明,就想睡梦中觉醒一般,称作觉悟。

自己觉悟之后,又能使他人觉悟的,智慧圆满,功德无量,这才叫做“佛”。

悉达多太子断绝一切烦恼,悟道成佛之后,即自号为释迦牟尼佛。

大乘佛教认为,释迦牟尼佛只是众多过去、现在、将来三世诸佛中的一位。

在大乘佛教的理论里,只要人能断除烦恼、悟彻心性本源,都能成佛,因此,佛不是特指释迦牟尼。

依据宋代高僧普济的《五灯会元》所列的释迦牟尼佛传的记载,佛陀生活的年代为公元前566年——前486年,他与孔夫子是同时代的人。

佛陀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也就是说,身体每个部位都是圆满而无可挑剔的。

佛教与中国文化论文

佛教与中国文化论文

佛教与中国文化论文第一篇:佛教与中国文化论文佛教与中国文化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中最古老的宗教。

中国文化是世界人类三大文化中光辉灿烂的一支。

佛教自公元一世纪传入中国,在长达2000年中,中国与佛教的有机结合产生了极为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其影响扩大到亚洲其他国家,促进了各国民族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近2000年来,佛教逐渐与中国的本土文化道家和儒家相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在中国社会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今天,研究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对于如何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问题,促进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具有重大意义。

佛教原产生于古印度,于东汉永平十年,即公元67年传入我国,迄今已经有1935年的历史了。

佛教在印度本土的流行约有1800年的历史。

佛教的发展大致可分三期:前六百年,为部派佛教形成时期;中六百年,为显教大乘发展时期;后六百年,为秘密佛教流行时期。

初期佛教以上座、大众两部为主,三四百年中分化为十余种部派。

其中上座部,分为南、北二传。

中期的大乘佛教,于公元二世纪中传人中国汉地,公元七世纪起又自汉地和印度传入西藏。

公元十一世纪起,印度后期逐渐盛行的秘密佛教,又大量传入西藏。

印度这后二期的佛教,又在中国形成汉语系和藏语系两大系统的佛教。

在长达两千年的历史时期中,中国传入了印度佛教三个时期的全部内容,形成了三大语系的佛教。

我们从阇那崛多、玄奘和阿底峡的传记及译经史实得知,大乘显密经论的原本中国保藏最多,其中不少重要经论,印度本土反而没有全部流行,如《华严经》、《大集经》、《大智度论》等。

中国佛教的丰富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为典籍的浩瀚,二为宗派的繁多。

在汉语系佛教中,现存译典一千四百八十二部,五千七百零二卷,除去重译本还约有四千四百卷,其中声闻乘三藏约一千四百卷,大乘经论约三千卷,全部约合梵文二百五十万颂。

另有历代汉文著述一万余卷,折合梵文七、八百万颂。

中国佛教文化论文

中国佛教文化论文

中国佛教文化论文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历经两千余年的演变,逐渐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佛教文化。

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佛教不仅丰富了我国的文化内涵,还对民众的道德观念、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1. 佛教传入中国的初期佛教传入中国初期,主要在宫廷和士大夫阶层传播。

东汉末年,楚王刘英首开官方信佛之先河,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随后,佛教逐渐向社会各阶层扩散,尤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得到了迅速发展。

2.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佛教在传播过程中,不断吸收儒家、道家等传统文化元素,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

如佛教的因果报应观念与儒家的伦理道德相结合,使得佛教更加符合中国人的价值观。

同时,佛教的修行方法也为道教所借鉴,促进了三教合一的发展趋势。

3. 佛教宗派的兴起随着佛教在中国的深入发展,各种宗派相继兴起。

主要有禅宗、净土宗、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等。

这些宗派各具特色,为佛教文化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其中,禅宗和净土宗对后世影响尤为深远,成为我国佛教文化的两大主流。

二、中国佛教文化的特点1. 重视修行实践中国佛教文化强调修行实践,认为修行是达到解脱的关键。

各宗派都有独特的修行方法,如禅宗的参禅打坐、净土宗的念佛往生等。

这些修行方法旨在帮助信徒净化心灵,实现生命的升华。

2. 倡导慈悲为怀慈悲是佛教的核心价值观。

中国佛教文化倡导慈悲为怀,强调关爱众生,尊重生命。

这种精神在我国传统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对民众的道德观念产生了积极影响。

3. 融合多元文化中国佛教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融合其他文化元素,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

如佛教艺术、佛教建筑、佛教音乐等,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 传承与创新并重中国佛教文化在传承过程中,既注重保持传统,又不断进行创新。

各宗派在继承前人教义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发展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佛教思想。

这使得佛教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至今仍在我国乃至世界各地发挥着重要作用。

佛教的哲学

佛教的哲学

浅评佛教哲学中的“方便”说(转)摘要:方便在佛学中的概念是指引众生入真实法而设的灵活法门,是佛学重要的度化设施。

方便思想还构成联结佛学体系的筋脉,可以平息经典之间的分歧。

久而久之,方便更成为佛门中一种独特的行为文化,正,可以行中正之道,广利众生;反,可以排斥异己,文过饰非。

总之,方便是属于佛学核心层的重要指导思想,支撑起佛学的浩大体系。

关键词:方便因人施教权巧反面作用“方便”是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与之相对应,方便的原则也是僧人(居士或教众)处理日常事务的重要原则。

佛教用语“方便”的原意应是指以灵活方式因人施教,使觉悟佛法真义,《维摩经·法供养品》:“以方便力,为诸众生分别解说,显示分明。

”《坛经·般若品》:“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

” 《五灯会元·章敬晖禅师法嗣·荐福弘辩禅师》:“方便者,隐实覆相,权巧之门也。

被接中下,曲施诱迪,谓之方便。

”这种方便又可称为“权假方便”、“善巧方便”,系指善于引诱众生入真实法而设的法门(当然,佛学喜细微的思辨,如慧远、窥基等对于方便概念的甲乙丙丁类之罗列不在本文的讨论之列)。

此处再换用佛学外语言来表述,“方便”在佛学中的第一要义是指一种点播、教化手段,也是一种传法的高水平功夫和师徒之间密切呼应的功夫,是佛家实现其宗旨的重要途径。

佛法深奥,“方便”才是佛法与大众接触的面,这足以说明“方便”对于佛门是须臾不可离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从历史演化的角度来看,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它自古印度传入中国后不断中国化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不断“方便”的过程。

在宗派佛教中,较多地保留了印度佛学形态且不能够方便设教的律宗、法相宗流传范围不广,而简便易行、大胆剥落繁琐教义的禅宗、净土宗则得以发扬光大。

“方便”其实也是一种双向互利的行为,不仅教众可以因此证悟佛法,提升思想境界,教门亦因“方便”而扩大兴盛,获得朝野重视。

“方便”说扩大了佛学和佛教的根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分______
日期______湘潭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自修课
专题读书论文(体会)
(封面)
课程名称__佛教哲学___________
专题读书论文(体会)__我心中有关佛的记忆_________
指导老师___王丽梅___________
姓名__高玉雪__________
学号_2011650511__________
班级名称__生物工程班__________
学院名称___化工学院_________
交阅时间____________
湘潭大学教务处制
佛教,这个起源于印度,在中国发扬光大的宗教,似乎离我们很近,但又似乎离我们很远。

我是一个无神论者,但是我始终觉得学习佛学可以净化人们的心灵,让浮躁的心在尘世间寻找一个心灵的港湾。

佛教不仅能教人摆脱外在的束缚和烦恼,求得精神上的安慰和自由,从而将人从世俗的灾难和痛苦中解脱出来,还有一定的伦理教化,净化社会风气的作用。

例如佛教所提倡的四无量心,即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

《观无量寿经》说:“佛心者,大慈悲是也,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如果人人都能由此四无量心,则何愁社会不和谐,天下不太平。

由于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现在越来越少的人关注佛教。

暂且就认为是这个原因导致的吧。

从小学到高中,我们接受的都是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教育,佛教被当做是对整个世界的歪曲看法和解释,是唯心主义的产物。

这使得我们长期对佛教存在着一些偏见。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生活中又处处都有佛教的影子,我们使用的语言,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佛教,如:解脱、方便、献身、习气、障碍、觉悟、面壁思过等等。

离开了这些词,恐怕我们的日常交流都会有障碍。

佛教经典是历代佛学大师对生活的领悟和尘世的感慨,汇聚了几代人智慧的结晶。

‘悟’——不是向外悟到了什么大道理,而是彻底认识了永恒的自己。

佛学的永恒的立脚点是自身,从自身找问题,不断完善自我,来达到自身修养的提高。

佛教对社会人生以及自然环境所作的价值判断,认为世俗世界一切本性皆苦,我们要通过修行从而获得解脱。

而要获得解脱,就得先摆脱“五蕴”,即色(物质)、受(感受)、想(想像)、行(意志和行为)、识(了别与认识)对人的困扰,回归人的本性。

与佛教其他宗派相比,禅宗更注重的是立于尘世之上,脱于执念之外,运群动以至重而不有,廓大象于未形而不灭, 无思无为而无不为,般若空观的思想贯彻终始。

借用《坛经·般若品》中的一句解释:“般若三昧,即是无念。

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

”无所念、无所住、无所言,便是禅宗思想的基石。

此外,六祖慧能还强调“顿悟”的思想。

所谓“顿悟”,也便是在不知不觉中,假借某种因缘际会,在某一刹那“明心见性”,答案或许从未存于身外,而是寓于身内。

所以也只有“反求诸己”,才有可能将自身生命的有限付诸时空的无限,从而超脱六道之外,寓形宇内于斯时。

禅宗这种将一切苦乐羁绊都看作般若空的思想,不仅存在于形而上的哲学层面,在现实中它也给予人们一种崭新的生活态度与处事准则:花开花落花自知,浮云飞鸟两相忘。

菊前一壶清酒,便淡释了功名利禄哀怨情仇;波间一叶扁舟,便送去了宦海沉浮红尘过往。

当人们陷于“戚戚于贫贱,汲汲于富贵”的俗务中感到疲惫不堪,他们惊喜的发现,禅宗的思想为他们提供了这样一片供心灵休憩的精神腴原——薄暮空谭,清歌绕梁,安禅方能制毒龙。

纵观古代的诗人词客,大凡超脱飘逸的不群之人,多多少少都能从他们身上找到禅的影子。

从古至今,心灵对于安宁的向往从未中断。

所谓禅机,便是人们在这种追求中所寻到的一条道路。

它并不是要求我们无所为而终至寂灭,而是一种无所不为的大悟后的无所为的心态。

也就是说,我们并不应该结庐人境之外而孤灯伴影苦心参禅,而应该积极地去体验世事的艰辛苦乐,“在家习得忘家禅”。

王谢堂前,柴扉庐下,世事沉浮的悲喜交加最终将在荏苒的代序
春秋中化为历史的镶嵌,在体味了亲历亲为的刻骨铭心后,所有的经历回忆的沉淀将让禅者在冷眼看穿后处于世中而游于室外。

世人长迷,处处贪著,名之为求,圣者清心解脱自在,名之为悟。

悟道之人,逢苦不忧,甘心甘受都无冤诉。

一切境界,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于道。

智者一语,能令众生,破迷启悟,转凡成圣,即心即佛,即俗即真,方便即是究竟,语言文字即是圣者心要,惟愿有心人善用之。

我们人人都有佛性,因此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

只要我们能像佛印禅师一样“心中有佛”,那么生活中的烦恼和痛苦便会烟消云散,最终得到解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