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word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史上最全)
人文景观的差异 差异原因
农耕
制度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或
两年三熟
一年两至三熟 气候
2
第六章北方地区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 地理位置
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1、商品粮基地的发展条件
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2、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1东北三省由于纬度较高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的需要。
2东北平原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
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黄土地”
3、 “黑土地”与“黄土地的自然差异”
黑土地 黄土地
位置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自然条件 地形 东北平原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温度带 中温带和寒温带 暖温带
干湿区 湿润和半湿润区 半湿润和湿润区
生态环境问题 黑土流失、土层变薄
第七章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 气候湿热的红土地
1、 位置与范围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临东海和南海。
2、地形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部与西部的差异明显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
平原、低山和丘陵。沿江有面积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
青藏地区和其他三大地区分界线是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即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史上最全)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一、地理差异显著1、自然地理差异(1)气温差异:在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多。
(3)地势差异: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地理差异(1)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西牧东耕、南稻北麦。
(2)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差异:东密西疏。
(3)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东部高,西部低。
(4)饮食习俗的地区差异:苏州人、无锡人、上海人喜欢吃甜,山东、河北以及东北三省的居民口味偏咸,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重庆等地的居民多喜辣,江西人口味偏酸,以能吃醋闻名。
饮食口味差异形成的原因:与当地气候、水质等自然条件有一定关系。
3、划分地理差异的界限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1月0℃等温线;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二、四大地理区域1、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等。
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⑴划分依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
⑵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⑶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
青藏地区和其他三大地区分界线是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即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三、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1、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一、位置、气候、地形1.称谓: 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2.东北三省包括:A黑龙江省,B吉林省和C辽宁省3.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4山环:由D大兴安岭E长白山F小兴安岭如马蹄形分布着K东北平原,5.水绕:1黑龙江2.乌苏里江与俄罗斯为临,3.图门江4.鸭绿江与朝鲜为临,5辽河,河流6松花江注入黑龙江6.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由于纬度较高,又紧邻着冬季风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史上最全)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一、地理差异显著1、自然地理差异(1)气温差异:在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多。
(3)地势差异: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地理差异(1)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西牧东耕、南稻北麦。
(2)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差异:东密西疏。
(3)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东部高,西部低。
(4)饮食习俗的地区差异:苏州人、无锡人、上海人喜欢吃甜,山东、河北以及东北三省的居民口味偏咸,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重庆等地的居民多喜辣,江西人口味偏酸,以能吃醋闻名。
饮食口味差异形成的原因:与当地气候、水质等自然条件有一定关系。
3、划分地理差异的界限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1月0℃等温线;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二、四大地理区域1、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等。
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⑴划分依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
⑵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⑶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
青藏地区和其他三大地区分界线是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即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三、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2、北方与南方的人文差异第六章北方地区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一、 地理位置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二、 地形特征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八年级(下册)地理主要知识点复习提纲_人教版
、地理区域可为很多种类型:其中常见的有自然区域、经济区域、行政区域。有的地理区域兼有多重身分
我国南、北方的差异
主要地形类型
一月均温
年降水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主要气候类型
河流流量
冰期
植被类型
主要粮食植物
传统运输方式
传统民居特点
耕地类型
园林特点
4、位于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交界处的河是淮河,山脉是秦岭,湖泊是洪泽湖
32、傣族人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主要的民族文化有泼水节、竹筒饭、孔雀舞、傣家竹楼,本区主要支柱是旅游业。西双版纳被称为“热带动物王国”
33、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是黄土高原,它东起太行山,南到秦岭,西至乌鞘岭,北抵长城,跨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省区。
34、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降水量在400mm以上的山区,我国除黄土高原外,还有云贵高原,四川盆地等。
42、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人口众多,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低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43、21世纪的世界,是一个经济走向全球化的世界。人类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
11、北京旧城格局呈“凸”字形,形成于明、清两代,城内建筑排列成棋盘状。
12、我国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所在地是中南海,世界名城中最大的广场是天安门广场,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是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
13、随着北京城市规模的扩大,构建的快速路系统是环路和放射状路组成。
14、北京已成功地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承办权。
30、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毗邻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与东南亚隔海相望,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为我国的沿海经济开放区之一,本区有珠海、深圳两个经济特区和广州沿海开放城市。形成以轻工业为主的外向型经济。外资70%以上来源于港澳地区,与港澳形成“前店后厂”的独特合作模式。
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部分) 新人教版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一、气候湿热的红土地1、位置与范围: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临东海和南海。
2、地形: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部与西部的差异明显,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平原、低山和丘陵。
沿江有面积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
3、气候:南方地区属于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3、土壤:由于水热充足,这里植被常绿。
在湿热的环境中发育了红色的土壤,因此南方地区被称为“红土地”。
四川盆地有紫色土。
云贵高原被称为“喀斯特高原“4、河流:水量大、汛期长二、重要的水田农业区1、南方地区气候湿热,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优越。
2、南方地区耕地多为水田,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3、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湖密布,灌溉条件良好,水田集中连片,山区水田零散分布在河谷和缓坡。
4主要农作物(1)粮食作物:主要种植水稻,也种植小麦。
(2)经济作物:棉花,油菜,茶,竹,甘蔗,橡胶,以及柑橘,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3)三种常见的食材:莲藕、椰子、竹笋。
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一、江海交汇之地1.地理位置和范围(1)位置: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范围: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温和湿润。
2.“鱼米之乡”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3.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沿江沿海港口众多。
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同时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1、古都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1)古都城市:南京、杭州。
(2)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扬州等。
2、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的核心城市,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最重要的综合型工业城市。
该城市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且随着浦东的开放开发,该作用进一步增强。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一、中国的交通1. 火车运输1.1 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1.2 铁路货运的作用和现状2. 汽车运输2.1 自私、公交、出租车的特点2.2 道路网络、交通堵塞和解决办法3. 水运输3.1 河流运输的特点3.2 中国内河主要航道及其区位优势4. 管道运输4.1 中国的管道运输和石油化工业4.2 天然气管道和输油管道二、地球环境与资源1. 地球资源的类型及其分布1.1 能源类资源1.2 水资源1.3 矿物资源2. 地球环境的变化2.1 酸雨及其成因2.2 气候变化的影响2.3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三、经济地理1. 城市与乡村1.1 城市的特征与分类1.2 中国城市化进程2. 产业和经济区位2.1 第三产业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2.2 中国行省间的产业区位优势3. 国际贸易3.1 贸易类型和概念解释3.2 中国的对外贸易四、地理综合实践1. 社区调查1.1 调查的目的、方法与组织1.2 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呈现2. 地图制作与使用2.1 制图的五个步骤2.2 地图的要素及其意义3. 旅游规划3.1 旅游市场的发展概况3.2 景点市场调查和旅游规划的制定五、地理科研1. 地理学科的研究范围1.1 地球的构造特征和物理地理1.2 地理信息技术与地理统计学2. 自然灾害预警与防灾减灾2.1 灾害类型与特点2.2 灾害预警、监测和防灾减灾技术以上是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的复习提纲,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回归,可以更好地复习和加深对地理课程的理解。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史上最全)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一、地理差异显著1、自然地理差异(1)气温差异:在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多。
(3)地势差异: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地理差异(1)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西牧东耕、南稻北麦。
(2)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差异:东密西疏。
(3)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东部高,西部低。
(4)饮食习俗的地区差异:苏州人、无锡人、上海人喜欢吃甜,山东、河北以及东北三省的居民口味偏咸,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重庆等地的居民多喜辣,江西人口味偏酸,以能吃醋闻名。
饮食口味差异形成的原因:与当地气候、水质等自然条件有一定关系。
3、划分地理差异的界限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1月0℃等温线;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二、四大地理区域1、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等。
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⑴划分依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
⑵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⑶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
青藏地区和其他三大地区分界线是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即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三、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1、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2、解决措施:采取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措施,发展节水农业。
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一、位置、气候、地形1.称谓: 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2.东北三省包括:A黑龙江省,B吉林省和C辽宁省3.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史上最全)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一、地理差异显著1、自然地理差异(1)气温差异:在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多。
(3)地势差异: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地理差异(1)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西牧东耕、南稻北麦。
(2)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差异:东密西疏。
(3)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东部高,西部低。
(4)饮食习俗的地区差异:苏州人、无锡人、上海人喜欢吃甜,山东、河北以及东北三省的居民口味偏咸,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重庆等地的居民多喜辣,江西人口味偏酸,以能吃醋闻名。
饮食口味差异形成的原因:与当地气候、水质等自然条件有一定关系。
3、划分地理差异的界限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1月0℃等温线;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二、四大地理区域1、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等。
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⑴划分依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
⑵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⑶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
青藏地区和其他三大地区分界线是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即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三、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1、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2、解决措施:采取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措施,发展节水农业。
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一、位置、气候、地形1.称谓: 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2.东北三省包括:A黑龙江省,B吉林省和C辽宁省3.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史上最全)
基础义务教育资料欢迎使用本资料,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愿同学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早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奉献自己的力量。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一、地理差异显著1、自然地理差异(1)气温差异:在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多。
(3)地势差异: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欢迎使用本资料,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
愿同学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早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奉献自己的力量2、人文地理差异(1)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西牧东耕、南稻北麦。
(2)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差异:东密西疏。
欢迎使用本资料,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
愿同学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早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奉献自己的力量(3)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东部高,西部低。
(4)饮食习俗的地区差异:苏州人、无锡人、上海人喜欢吃甜,山东、河北以及东北三省欢迎使用本资料,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
愿同学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早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奉献自己的力量的居民口味偏咸,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重庆等地的居民多喜辣,江西人口味偏酸,以能吃醋闻名。
饮食口味差异形成的原因:与当地气候、水质等自然条件有一定关系。
3、划分地理差异的界限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1月0℃等温线;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二、四大地理区域1、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等。
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⑴划分依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
⑵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⑶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1、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反映了我国自然环境的差异显著。
(1)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3)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
(1)我国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2)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3)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3、秦岭—淮河一线就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以北和以南地区均有明显的差异。
(1)秦岭——淮河以北农田多为旱地,以种植小麦、大豆为主,一年收获一次或两年收获三次。
交通运输以陆路运输为主,;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2)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农田多为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等为主,一年收获二至三次。
水运仍然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3)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以北地区主要植被不同的原因:气温和降水的影响(气候);河流流量不同的原因:降水的影响(4)秦岭—淮河一线是温度带中(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是干湿地区中(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四大地理区域1、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重点记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和名称)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黄土地?黑土地1、位置: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地形: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3、气候: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属于半湿润区。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
4、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一、地理差异显著1、自然地理差异(1)气温差异:在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3)地势差异: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地理差异(1)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西牧东耕、南稻北麦。
(2)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差异:东密西疏。
(3)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东部高,西部低。
(4)饮食习俗的地区差异:苏州人、无锡人、上海人喜欢吃甜,山东、河北以及东北三省的居民口味偏咸,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重庆等地的居民多喜辣,山西人口味偏酸,以能吃醋闻名。
饮食口味差异形成的原因:与当地气候、水质等自然条件有一定关系。
3、划分地理差异的界限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1月0℃等温线;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二、四大地理区域1、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等。
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⑴划分依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
⑵四大地理区域: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⑶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导因素是降水的影响。
青藏地区和其他三大地区分界线是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即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一二三、气候1、气候类型: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2、气候特征: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下,夏季炎热,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0摄氏度以上。
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400~800毫米,属于半湿润区。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
四、黑土地和黄土地1、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2、黄土高原被深厚的黄土所覆盖,黄河、海河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下游地区堆积,形成了广阔的华北平原。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一、地理差异显著1、自然地理差异(1)气温差异: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多。
(3)地势差异: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地理差异(1)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西牧东耕、南稻北麦。
(2)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差异:东密西疏。
(3)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东部高,西部低。
(4)饮食习俗的地区差异:苏州人、无锡人、上海人喜欢吃甜,山东、河北以及东北三省的居民口味偏咸,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重庆等地的居民多喜辣,江西人口味偏酸,以能吃醋闻名。
饮食口味差异形成的原因:与当地气候、水质等自然条件有一定关系。
3、划分地理差异的界限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1月0℃等温线;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二、四大地理区域1、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等。
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⑴划分依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
⑵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⑶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
青藏地区和其他三大地区分界线是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即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三、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1、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2、解决措施:采取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措施,发展节水农业。
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一、位置、气候、地形1.称谓:“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2.东北三省包括:A黑龙江省,B吉林省和C辽宁省3.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山河大势。
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复习提纲(人教版)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四大地理大区域的划分地理区域不仅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而且同一区域,还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尺度或不同级别。
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有的是自然区域,如长江三角洲,有的是经济区域,如工业区,农业区,经济特区;有的是行政区域,如某某维吾尔自治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我国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划分为四大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看书本P5活动1、2、3)活动1: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400mm等降水量线,接近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所以界线A确定的主导因素是季风。
活动2: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800mm等降水量线,0℃等温线,与秦岭淮河的分布大体一致,界线B确定的主导因素是气候(气温和降水)。
活动3:界线C与我国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基本吻合,界线C确定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是以秦岭----淮河为分界线的。
北方地区的位置X围: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黄海。
主要省区有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某某省东南部和某某、某某省的北部。
年降水量低于800mm;主要地形是高原,平原,山地为主,包括黄土高原、华北高原、东北高原。
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植被类型是温带落叶阔叶林,河流流量小,划分依据:是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北部地区,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北。
南方地区的位置X围: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南部临东海、南海。
主要省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南部沿海和西南各省(市、自治区)。
年降水量高于800mm, 主要地形是高原,盆地,平原,丘陵,包括某某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云贵高原、东南丘陵。
气候类型是湿润的亚热带的热带季风气候;植被类型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河流流量大。
划分依据:是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南部地区,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一、地理差异显著1、自然地理差异(1)气温差异: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多。
(3)地势差异: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地理差异(1)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西牧东耕、南稻北麦。
(2)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差异:东密西疏。
(3)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东部高,西部低。
(4)饮食习俗的地区差异:苏州人、无锡人、上海人喜欢吃甜,山东、河北以及东北三省的居民口味偏咸,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重庆等地的居民多喜辣,江西人口味偏酸,以能吃醋闻名。
饮食口味差异形成的原因:与当地气候、水质等自然条件有一定关系。
3、划分地理差异的界限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重点):①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与我国冬季1月0℃等温线大体一至;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二、四大地理区域1、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等。
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⑴划分依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
⑵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⑶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
青藏地区和其他三大地区分界线是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即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三、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1、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2、北方与南方的人文差异章北方地区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一、地理位置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 东临渤海和黄海。
二、地形特征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 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三、气候1、 气候类型: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5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2、 气候特征: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下,夏季炎热,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0摄氏度以上。
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400~800毫米,属于半湿润区。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
四、黑土地和黄土地人文景观的差异差异原因 农耕制度作物熟制一年一熟或 两年三熟 一年两至三熟 气候耕地类型 旱地 水田 气候、地形粮食作物 小麦 水稻 气候 油料作物 花生 油菜 糖料作物 甜菜甘蔗 经济作物 棉花、谷子、大豆等 棉花 传统民居坡度较小,墙体较厚屋顶坡度大, 墙体高气候1、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2、黄土高原被深厚的黄土所覆盖,黄河、海河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下游地区堆积,形成了广阔的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黄土地”3、“黑土地”与“黄土地的自然差异”黑土地黄土地位置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自然条件地形东北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温度带中温带和寒温带暖温带干湿区湿润和半湿润区半湿润和湿润区生态环境问题黑土流失、土层变薄,肥力下降,沼泽湿地,森林破坏严重严重的旱涝、盐碱、风沙危害水土流失严重五、重要的旱作农业区(一)自然条件1、北方地区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2、北方地区降水偏少,耕地多为旱地。
(二)主要作物1、北方地区的粮食作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谷子等。
2、北方地区的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等。
(三)自然灾害1、灾害及成因: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
2、解决措施:采取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措施,发展节水农业。
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一、位置、气候、地形1.称谓:“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2.东北三省包括:A黑龙江省,B吉林省和C辽宁省3.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山河大势。
4山环:由D大兴安岭E长白山F小兴安岭如马蹄形分布着K东北平原,5.水绕:1黑龙江2.乌苏里江与俄罗斯为临,3.图门江4.鸭绿江与朝鲜为临,5辽河,河流6松花江注入黑龙江6.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由于纬度较高,又紧邻着冬季风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
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1、商品粮基地的发展条件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2、最大的商品粮基地(1)东北三省由于纬度较高,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的需要。
(2)东北平原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3、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问题(1)在春秋季节,由于经常受寒潮的影响,容易发生低温冻害。
(2)由于大面积开荒,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
三、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1、重工业基地的发展条件东北三省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在全国有重要的地位。
2、比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依托丰富的资源,东北三省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学工业为主导,包括煤炭、电力、建材、森林等工业部门的比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
3、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20世纪90年代,由于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东北重工业基地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
国家明确提出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一、文明的摇篮1.称谓:文明的摇篮黄土风情:窑洞,白羊肚头巾,信天游,。
2.黄土高原上奔流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如华夏始祖炎黄二帝。
3.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科学家曾经提出过许多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物质是从中亚和蒙古高原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4范围:黄土高原东起A太行山、西至B乌鞘岭、北连C长城、南抵D秦岭。
跨越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省区。
5、黄土地貌景观:流水侵蚀使得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沟壑纵横,形成塬(残留的高原面)、梁(长条状的山梁)、峁(孤立的馒头状山丘、川(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地地区)等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景观。
二、严重的水土流水1、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2、水土流失的原因(1)自然原因:黄土土质疏松,多空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缺乏植被保护;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2)人为原因: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等。
3、水土流失的危害(1)严重的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了农田和村庄,使得自然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2)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巨大困难。
4、水土保持的措施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
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
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一、区域全貌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40°N,116°E海陆位置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角,西面和北面背靠群山。
温度带暖温带。
干湿地区半湿润地区。
邻省东南与天津相邻,三面被河北省包围。
自然环境地形平原为主。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二、现代化的大都市1、北京的重要功能区:主要包括中央商务区、中关村科技园区、金融街、王府井商业街等。
2、北京的交通网络(1)北京已经形成了航空、公路、铁路四通八达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
(2)北京市区形成了环形加放射状的快速道路网。
(3)城市轨道交通也很发达,并且已初步建设成网。
(4)北京是全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港。
3、北京在城市建设中,十分重视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和环境质量的改善,目前,正朝着“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目标迈进。
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一、气候湿热的红土地1、位置与范围: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临东海和南海。
2、地形: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部与西部的差异明显,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平原、低山和丘陵。
沿江有面积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
3、气候:南方地区属于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3、土壤:由于水热充足,这里植被常绿。
在湿热的环境中发育了红色的土壤,因此南方地区被称为“红土地”。
四川盆地有紫色土。
云贵高原被称为“喀斯特高原“4、河流:水量大、汛期长二、重要的水田农业区1、南方地区气候湿热,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优越。
2、南方地区耕地多为水田,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3、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湖密布,灌溉条件良好,水田集中连片,山区水田零散分布在河谷和缓坡。
4主要农作物(1)粮食作物:主要种植水稻,也种植小麦。
(2)经济作物:棉花,油菜,茶,竹,甘蔗,橡胶,以及柑橘,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3)三种常见的食材:莲藕、椰子、竹笋。
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一、江海交汇之地1.地理位置和范围(1)位置: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范围: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温和湿润。
2.“鱼米之乡”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3.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沿江沿海港口众多。
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同时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1、古都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1)古都城市:南京、杭州。
(2)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扬州等。
2、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的核心城市,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最重要的综合型工业城市。
该城市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且随着浦东的开放开发,该作用进一步增强。
3、城市群不同城市间的“同城效应”(1)依据条件:交通的发展,主要指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
(2)生活方式: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工作和生活,就想是在同一座城市一样。
第三节“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12⑴祖国内地:廉价劳动力、厂房、生产生活用水、能源、日常生活消费品。
⑵香港: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
3、港澳祖国内地的合作模式(1)改革开放初期——“前店后厂”(2)目前——先进制造业+现代化服务业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1、位置:西北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2、地形:西北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主要是内蒙古高原,西部高山和盆地相间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