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诽谤的举证责任有哪些
诬陷诽谤罪立案标准
诬陷诽谤罪立案标准
1.具有强烈社会危害性或者严重损害被害人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和肖像权的,作
出被告立案判决。
2.违反《民法总则》第一百一十六条第三款开展活动的,以及在法律范围内造成显著
的社会危害或者损害被害人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或者肖像权的,作出被告立案判决。
3.被害人申诉案件被处以拘留、羁押、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根据相关证据确定
被害人实施了诬陷诽谤行为,作出被告立案判决。
4.除上述情形外,涉嫌非法实施诬陷诽谤或者涉嫌有其他违法嫌疑的,也可以依法作
出被告立案判决。
(二)诬陷诽谤案件立案的证据要求
1.被告系有关法律法规的故意行为:指当实施诬陷诽谤活动时,被害人已明确了被告
与具体行为的关系;被告实施诬陷诽谤行为已达到其应有的水平,可以认定其具有有效故意;行为结果与行为之间存在充分的因果关系;被告实施的相关行为已经超出正常的范围。
2.依据被害人自述或者他人及其它调查证据证明:有充分的证据、基本确定的证据;
或者由受害人报告、行政机关处理的逆向跟踪证据;或者法官补充调查获取的证据;表明
有证据证明被告实施了诬陷诽谤行为。
3.被害人遭受损害的程度:被诬陷诽谤行为而遭受损害的被害人肉体、财产、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以及肖像权等各方面受损的程度,以及其所受到的损失程度,应反映在证
据中;其损失的客观性应符合民事诉讼法中相关规定的标准。
4.犯罪人归责:结合案件实际和证据,证明犯罪人对案件具有明确而有实质性的归责,表明犯罪人具有诬陷诽谤行为;在所向披靡的证据情况下,有实质性的证据证明犯罪人有
犯罪倾向。
法律如何处理恶意诽谤行为
法律如何处理恶意诽谤行为恶意诽谤,作为一种危害社会秩序和个人声誉的行为,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维护公平正义和保护个人权益,法律对于恶意诽谤行为有一系列的处理规范和制度。
本文将从法律的角度探讨如何处理恶意诽谤行为,以保障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一、恶意诽谤的定义恶意诽谤是指以故意捏造事实、散布谣言和诽谤性言论,对他人的名誉、声誉和形象进行恶意攻击和诽谤的行为。
恶意诽谤行为经常会损害被诽谤人的声誉,给当事人带来心理压力和财产损失,同时也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二、恶意诽谤的危害恶意诽谤行为不仅对个人的名誉造成伤害,还可能导致社会蔓延的恶劣风气。
恶意诽谤行为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损害个人声誉和名誉,导致精神痛苦和财产损失;2.破坏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导致社会不信任;3.影响媒体的公信力和社会评价体系,干扰社会的正常运转。
三、法律对恶意诽谤的处理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平稳发展,法律对于恶意诽谤行为有一系列的处理办法和程序。
下面将介绍最常见的三种处理方式:1.刑事责任追究恶意诽谤行为涉及到人身攻击和侵犯他人权益,因此刑事追究是最严厉的处罚手段。
根据法律规定,恶意诽谤行为可能触犯“诽谤罪”,对于刑事诽谤行为,公安机关、检察院和法院有权对其追究刑事责任。
2.民事诉讼维权被恶意诽谤人有权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民事诉讼的途径可以包括公证、调解等,目的是通过法律手段追究恶意诽谤者的侵权行为,并获得经济赔偿和名誉恢复。
3.行政处罚和行政救济恶意诽谤行为也属于违反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因此相关行政机关也有权对恶意诽谤行为进行行政处罚。
当受害人认为自己的权益受到了侵害,可以向相关行政机关申请行政救济,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四、防范恶意诽谤的建议除了采取法律手段处理恶意诽谤行为之外,个人也可以采取一些防范措施,减少被恶意诽谤的可能性:1.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社交网络;2.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特别是敏感信息;3.避免参与恶意攻击和谣言传播,共同营造良好社会氛围;4.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恶意诽谤行为,保护自身权益。
网络名誉诽谤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网络名誉诽谤的法律责任是什么网络暴力现在已经成为了一种无形的杀手在摧毁着很多人的精神意志,例如现在很多“键盘侠”,他们就像米虫一样在网络上随意捏造不存在的事实对他人的名誉进行诽谤,而本质可能就是因为之间存在微不足道的矛盾。
因为可能到现在还有人不清楚网络名誉诽谤的这种做法有可能是属于民事侵权,但情节严重的话就是要被量刑的。
网络暴力现在已经成为了一种无形的杀手在摧毁着很多人的精神意志,例如现在很多“键盘侠”,他们就像米虫一样在网络上随意捏造不存在的事实对他人的名誉进行诽谤,而本质可能就是因为之间存在微不足道的矛盾。
因为可能到现在还有人不清楚网络名誉诽谤的这种做法有可能是属于民事侵权,但情节严重的话就是要被量刑的。
▲一、网络名誉诽谤的法律责任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在中国,诽谤行为可能构成违反民法,诽谤行为人被追究民事责任;也可能违反刑法,构成犯罪,诽谤行为人要负刑事责任。
也就是说,诽谤行为既可能构成侵权(民事的),也可能构成犯罪(刑事的)。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最高三年有期徒刑;最低管制一个月。
▲二、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等规定,对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第一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一)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二)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
网络谣言的法律处置措施有哪些
网络谣言的法律处置措施有哪些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谣言如同病毒一般迅速传播,给社会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从扰乱社会秩序到损害个人名誉,从误导公众认知到破坏市场环境,网络谣言的危害不容小觑。
为了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公共利益,法律对于网络谣言的处置有着明确而严格的措施。
首先,行政法律处置是常见的手段之一。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行政机关在发现网络谣言后,会进行调查核实。
如果确认属于违法行为,将依法对造谣者给予行政处罚。
这一措施能够迅速制止谣言的传播,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
其次,民事法律处置也是重要的一环。
当网络谣言侵犯了公民的名誉权、隐私权等民事权利时,受害者有权依据《民法典》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造谣者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以及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例如,如果某人在网络上散布关于他人的虚假谣言,导致其名誉受损,受害者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要求造谣者公开道歉、赔偿精神损失等,以恢复自己的名誉和权益。
再者,刑事法律处置是最为严厉的手段。
对于一些情节严重、社会危害性大的网络谣言,可能会触犯刑法。
比如,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依照刑法规定,以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定罪处罚。
此外,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以诽谤罪定罪处罚。
那么,在法律实践中,如何认定网络谣言呢?这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是信息的真实性,即所传播的内容是否与客观事实相符。
如果是毫无根据的虚构或者歪曲事实,就很可能构成谣言。
其次是传播的意图,是故意传播还是无意为之。
“网络诽谤”刑事案件如何判?——解读两高关于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五大焦点
长期 以来 ,何谓 “ 情节严重”一直是诽谤 罪认 定中
的一大难题 。 “ 现在 ,司法解释予 以了明确。这就意味 着凡是利用信息 网络恶意发表诽谤他人信息 ,达到上述
研 究 中心 副主任 谢望 原 、 中国青 年政 治学 院副 院长林 维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院长曲新久 、清华 大学
权利的充分保 障和社会秩序 、国家利益 的维护 。 “ 解 释对该 问题作 出了适当的规定 ,既保证 了公 民
血 公民与法治 2 0 1 ]- 1 n 口
热点艰察\ 法 保证 国家刑事司法权 的适 度介 入 ,使 得 刑事 司法 权能 够作 为最 后 的保 障适 时介 入 ,维持信息 网络 秩序 的健康发展 。”林维说 。
法 治聚焦\ 热点颜察
《 最高人 民法 院、最高人 民检察 院关 于办理利用信 息网络实施诽谤 等刑事案 件适用 法律若 干问题 的解释 》
9 月9 日公 布。针对 司法解 释中的五大焦 点问题 ,最 高人 民法 院新 闻发言人孙军工 、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
又诽谤他人 的 ; ( 四) 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重 ”分别予 以了明确 。
( 一 )引发群体 性 事件 的 ; ( 二 )引发公 共 秩序混 乱 的; ( 三 )引发 民族 、宗教冲突的 ; ( 四 )诽谤多人 ,
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 ( 五 )损害 国家形象 ,严重危害 国家利益 的; ( 六 )造成恶劣 国际影响 的; ( 七 )其他 严重危害社会 秩序和国家利益 的情形 。 林维说 : “ 考虑到 网络诽谤行为 的匿名性 、智能性
解 释规 定 ,具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应当认 定 “ 情节
严重”: ( 一 )同一 诽谤 信息 实际 被点击 、浏 览次 数
诽谤罪立案标准
诽谤罪立案标准诽谤罪是我国刑法中的一种侵权行为,指的是以虚构事实或者对真实事实进行歪曲、捏造,公开传播,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
在我国,对于诽谤罪的立案标准是有一定的规定的,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诽谤罪立案的标准。
首先,诽谤罪的立案需要具备的条件是,被告人故意捏造事实或者歪曲事实,公开传播,造成他人名誉损害。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被告人的行为必须是有意识的,也就是说是故意的行为,而不是无心之失。
同时,传播的方式也需要是公开的,比如在公共场所、网络平台等传播,而不是私下传播。
其次,对于损害他人名誉的程度也是诽谤罪立案的考量标准之一。
在我国刑法中规定,对他人名誉的损害必须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构成诽谤罪。
这就需要对被告人传播的内容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评估,看其是否足以损害他人的名誉,如果只是一些无伤大雅的言论,可能并不构成诽谤罪。
另外,诽谤罪的立案还需要考虑到事实的真实性。
被告人传播的内容必须是虚构或者歪曲事实,而不是真实的情况。
如果传播的内容是真实的,即使对他人名誉造成了一定的损害,也不构成诽谤罪。
因此,在立案时需要对传播的内容进行核实,确保其属实性。
最后,诽谤罪的立案还需要考虑到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
在一些情况下,即使被告人的行为构成了诽谤罪,但由于其传播的内容对社会公共利益有一定的正面作用,可能不会立案追究。
比如在揭露某些不法行为或者保护公共利益的情况下,可能会对诽谤罪的立案产生一定的影响。
总的来说,诽谤罪的立案标准是比较严格的,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对被告人的行为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确保其行为符合诽谤罪的构成要件,才能依法立案追究责任。
同时,也需要注意保护言论自由的同时,对于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进行严格打击,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个人合法权益的平衡。
网络造谣会犯法吗,网络造谣需要什么证据
一、网络造谣会犯法吗
网络造谣会犯法的,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一般处最低五日、最高十日的拘留,可并处最高五百元的罚款。
如果造谣的行为构成犯罪,可以构成侮辱罪、寻衅滋事罪等,就需要承担一定的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的规定,侮辱罪一般处拘役、管制、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最高三年有期徒刑。
二、网络造谣需要什么证据
网络造谣需要的证据包括物证、书证、视听材料等,如果是通过网络造谣的,当事人可以通过网络截图的方式收集证据。
证据内容要能够证明侵权者采取捏造、夸大、扭曲事实的方法对被害人实施言辞上的人身攻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
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
证据包括: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法律快车提醒您,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三、网上造谣怎么维权
在网络制造谣言的,公民维权是可以直接向公安机关举报,也可以通过打110的方式向公安机关举报,如果谣言是诽谤行为的,可直接向法院起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浅析网络诽谤犯罪的法律规制
浅析网络诽谤犯罪的法律规制网络诽谤是指在互联网平台上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对他人进行不实、恶意的攻击、诋毁、诽谤的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会对被诽谤的人造成严重的精神伤害,还可能波及到被诽谤人的家人、朋友和社会形象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针对网络诽谤犯罪,我国法律进行了一系列的规制。
我国《刑法》对网络诽谤犯罪实行了明确的规定。
《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规定:明知是虚假事实,诽谤他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较轻的,处或者并处管制、拘留。
该条规定颇具操作性,明确了网络诽谤犯罪的构成要件,即必须是虚假事实,并且行为人需要具备明知虚假事实的故意犯罪心态。
因此,在判断网络诽谤犯罪时,需要对有关网络内容进行严格的分析和审查,以确保定性属实。
另外,该条规定规定了具体的刑罚,对网络诽谤犯罪形成了有力的威慑力。
二、《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对网络诽谤犯罪的规制我国《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对网络诽谤行为亦有明确规制。
该办法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依法对其提供的信息内容负责,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信息内容。
如构成违法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该条规定从提供互联网信息服务的角度,明确了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的责任和义务。
在提供互联网信息服务的过程中,相关的信息内容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否则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这更加强调了网络诽谤行为的违法性和严重性,及时地防止网络诽谤行为的发生和持续。
三、相关案例分析网络诽谤罪是一种比较新的罪名,在司法实践中也出现了不少相关案例。
比如,2012年某网民在网上发布“杭州喜来登酒店女艺人宿舍随意出入,艺人整容酒店保密等信息”,造成了不良影响。
该网民因此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的刑罚,并处罚金。
此案中,行为人先是在互联网上发布了虚假信息,进而诋毁了酒店和艺人的形象,给他人造成了不良影响。
在涉及网络诽谤行为时,行为人的故意及所发布的信息是否属实,是关键的判断点。
网络侵权维权流程及法律责任
网络侵权维权流程及法律责任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侵权问题也愈发突出。
为了维护自身权益,许多人选择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权。
本文将对网络侵权维权的流程以及相关法律责任做介绍。
一、网络侵权维权流程1. 侵权事实确认首先,当您发现自己的网络权益受到侵害时,需要确认侵权事实。
这涉及到对侵权行为的细节做出准确的描述和了解。
2. 收集证据在确认侵权事实后,您需要收集充足的证据来支持您的维权行动。
证据可以包括截图、聊天记录、文章链接等,这些证据将有助于进一步证明侵权的存在。
3. 联系侵权方一旦您收集到足够的证据,您可以选择与侵权方进行沟通。
在此阶段,您可以通过私信、邮件或电话等方式与侵权方取得联系,详细陈述您的诉求并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
4. 发送律师函如果与侵权方沟通无果,您可以考虑委托专业律师起草律师函。
律师函是一种正式的法律文件,通常包含侵权行为的确认、要求停止侵权的要求以及可能追究法律责任的警告等内容。
5. 追究法律责任如果侵权方仍然无视您的维权行动,您可以选择向法院提起诉讼来追究法律责任。
在诉讼过程中,您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来证明侵权事实,并要求法院对侵权方做出相应的赔偿或其他补救措施。
二、网络侵权的法律责任我国相关法律对于网络侵权行为给予了明确的规定,并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网络侵权行为及其法律责任:1. 侵犯著作权网络上存在大量未经授权的转载、复制等侵犯著作权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将面临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等法律责任。
2. 侵犯商标权网络上存在使用他人商标进行虚假宣传、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侵犯商标权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侵犯商标权的行为将面临停止侵权、赔偿损失、销毁侵权商品等法律责任。
3. 侵犯名誉权网络上存在散布虚假信息、恶意诽谤他人等侵犯名誉权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犯名誉权的行为将面临停止侵权、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法律责任。
网络诽谤案举证责任配置问题探析
第41卷第1期2022年1月哈尔滨学院学报JOURNAL OF HARBH UNIVERSHYVol.41No.1Doe.2022[文章编号]1004—5856(2020)1—0068—00网络诽谤案举证责任配置问题探析杜嘉陵(贵州财经大学文法学院,贵州贵阳550225)[摘要]在自诉人提起的网络诽谤案中,多数案件在一审和二审的裁判中都被以证据不足为由驳回诉讼请求或不认定为构成犯罪,举证困难是问题的关键。
因此,有必要通过举证责任倒置,合理分配自诉案件当事人的证明责任,有效保障自诉人应有的'济权益。
[关键词]网络诽谤;自诉人;举证责任倒置[中图分类号]D924.34[文献标识码]A-、网络诽谤案举证责任配置问题的源起221年9月,作家李枫在微博中发文控诉郭敬明曾对其有过性侵,该文章迅速被大量网友浏览、转载。
随后郭敬明以诽谤罪起诉李枫,但一审和二审均被以罪证不足为由判决郭敬明败诉。
分析《郭敬明诉李枫诽谤二审刑事裁定书》发现,尽管郭敬明举示的证据能够证明涉案文章的转发、浏览次数达到了法律规定的构成诽谤罪的要求,但法院依旧认为举示的证据不足,没有证明被告人有捏造并散布涉案文章的故意,判决郭敬明败诉。
此案比较典型地突出了网络诽谤案中自诉人举证困难的问题,究其根源则是举证责任的配置问题。
一般情况下,诽谤罪属于自诉类案件,即“不告不理”。
网络诽谤案中,自诉人举证困难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难以确定犯罪嫌疑人的真实身份;二是自诉人难以证明被告人具有捏造并散布虚假信息的犯罪故意。
在“邓永和诉科学网用户诽谤案”中,两审法院都认为自诉人提供的证据不能证明被告人的真实身份,均判其败诉;在“朱海玉、周巧云诽谤案”中,法院认为,自诉人现有证据不能证明网帖信息系被告人本人或他人发表,也不能证明网帖内容属于捏造事实,指控被告人的证据不足;“张某、doi:1.3969/j.issn.1064-5856.0022.141夏某等诽谤案”中,法院认为,自诉人举示的证据仅能证明被告人注册网名“爱打抱不平”时使用了被告人的手机号码和身份信息,现有证据不能证明“爱打抱不平”网名的实际发帖人身份。
什么是诽谤罪
什么是诽谤罪诽谤罪是指在公众场合,以口头或书面方式故意对他人进行虚假的贬低、攻击或诋毁,损害其声誉或名誉,造成社会影响的行为。
诽谤罪属于我国刑法中侵犯名誉权的犯罪行为,旨在保护公民的名誉权和社会的公序良俗。
一、构成要件:要构成诽谤罪,必须具备以下三个要件:1. 虚假:诽谤罪的主要特点是以虚假的事实来中伤他人。
虚假不单纯指与事实不符,而是指谣言、不实的传闻或伪造的事实。
真实的批评、评论或者证实的事实并不会构成诽谤罪。
2. 公众场合:诽谤罪的犯罪形态,是指在公众场合进行虚假的贬低、攻击或诋毁他人的行为。
公众场合不仅包括媒体、互联网等公共平台,也包括社交场合、聚会、职场等具有公众性质的地方。
3. 损害名誉:诽谤罪犯罪行为的直接后果就是对他人的名誉造成一定的损害。
被诽谤的对象必须是具有名誉的自然人或法人,被告知诽谤行为后感到伤害并提出告诉,并且存在名誉受损的事实。
二、举证责任:在诽谤罪案件中,原告需承担举证责任,即提供证据证明被告所发表的言论属于虚假、损害原告名誉并且在公众场合发表。
被告则有辩护权,可以辩解言论的真实性或者言论不属于诽谤行为。
被告还可以辩称言论属于合理批评、新闻报道、学术争鸣等正当言论。
三、诽谤罪的法律后果: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有诽谤罪的可被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诽谤罪的严重程度,判处的刑罚可轻可重,最高可追究刑事责任。
除了刑事追责外,被害人还可以请求民事赔偿,要求恢复名誉、消除影响,并承担造成损害的经济赔偿责任。
另外,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网络诽谤问题也日益突出。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我国还出台了《网络安全法》,规定了对网络诽谤行为的处罚和监管措施。
四、如何防范诽谤罪:1. 保持自我修养:做一个讲道德、守规矩的公民,尊重他人的名誉和隐私权,不故意传播不实的信息或表达过激的言论,避免因个人情绪导致的冲动行为。
2. 加强法律教育和意识:加强对诽谤罪的了解和认识,知晓何种言论可能构成诽谤罪,并引导他人正确对待言论自由和名誉保护的关系。
浅析我国刑事法律对网络诽谤的规制
浅析我国刑事法律对网络诽谤的规制作者:金艳来源:《大经贸》 2020年第4期金艳延边大学吉林延吉 133000【摘要】网络凭借大数据作为传播载体,为犯罪分子提供特有的犯罪空间。
我国颁布了《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为《解释》),而且在《刑法修正案(九)》中,对我国现行《刑法》的第246条和第291条增设条款,正式的将网络诽谤犯罪纳入刑事法律规制的范围内。
但仅凭这些规定很难实现高效的运作,实际收效一般。
因此,本文结合《解释》和《刑法修正案(九)》,详细探讨我国目前对网络诽谤犯罪的刑事法律规制和存在的刑事法律争议问题,并提出相对应的完善建议。
【关键词】网络诽谤刑法规制完善意见《解释》和《刑法修正案(九)》在第246条和第291条增设条款,为办理网络诽谤等刑事案件提供了法律依据,较为具体的规范网络诽谤。
但单以《解释》和《刑法修正案(九)》关于诽谤罪的规定显得有些滞后,难以适应司法实践的需要。
一、我国网络诽谤犯罪刑法规制的现状及缺陷(一)我国网络诽谤犯罪的刑法规制的现状网络诽谤犯罪是指在网络平台上,行为人主观故意的进行杜撰臆造虚假的、莫须有的事实,广为散播,借此来损害、侮辱他人名誉权的,并情节严重的违法行为。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对诽谤罪的规定,诽谤罪只有达到情节严重,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解释》的第二条,被认定“情节严重”的标准可归纳为:(一)数量标准。
在网络上的散播的诽谤他人信息被网络用户在线浏览5000次,转发500次。
(二)危害后果标准。
网络诽谤犯罪行为人因为在平台上恶意侮辱、诽谤他人,对受害人及其近亲属的身心健康及个人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和后果的。
(三)主观恶意标准。
网络诽谤犯罪的行为人主观是恶意的,并且,两年前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但现在仍再犯的。
《刑法修正案(九)》的第十六条对《刑法》第 246 条增设条款,在网络诽谤案件中,若受害人却有困难,无法凭借自己的力量进行取证,以此不能提起自诉的,在法院核实情况以后,并且认为确有必要提起诉讼的,公安机关可以协助受害人进行调查及证据收集工作。
法律分析诽谤案例(3篇)
第1篇一、引言诽谤是指捏造并散布有关他人的虚假事实,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
在我国,诽谤行为严重侵犯了公民的名誉权,是法律所禁止的。
本文将以某知名企业家诽谤案为例,对诽谤案件的法律分析进行探讨。
二、案情简介某知名企业家甲因涉嫌贪污被警方调查。
在调查过程中,甲被指控利用职务之便非法侵占公司财产。
然而,甲对此坚决否认,并称这是一场针对他的诽谤。
随后,甲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诽谤者乙赔偿名誉损失。
乙在案发后,通过社交媒体散布了关于甲贪污的虚假信息,导致甲的名誉受到了严重损害。
甲在收集证据后,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乙停止侵害、赔礼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
三、法律分析1. 诽谤行为的构成要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的规定,诽谤行为的构成要件包括:(1)捏造并散布虚假事实;(2)虚假事实足以损害他人名誉;(3)行为人明知或者应当知道虚假事实。
在本案中,乙通过社交媒体散布关于甲贪污的虚假信息,符合诽谤行为的构成要件。
2. 名誉权的法律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名誉权是人格尊严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侵犯他人名誉权的行为都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在本案中,乙的诽谤行为严重损害了甲的名誉,甲有权依法维护自己的名誉权。
3. 诉讼请求的确定甲在起诉乙时,提出了以下诉讼请求:(1)停止侵害,即要求乙停止散布关于甲贪污的虚假信息;(2)赔礼道歉,即要求乙公开向甲赔礼道歉,消除影响;(3)赔偿经济损失,即要求乙赔偿因诽谤行为给甲造成的经济损失。
4. 举证责任分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在本案中,甲作为原告,需要证明乙的诽谤行为及给其造成的损害。
而乙作为被告,需要证明自己没有实施诽谤行为或者虚假事实不足以损害甲的名誉。
四、判决结果法院审理后认为,乙在社交媒体上散布关于甲贪污的虚假信息,已构成诽谤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的规定,乙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什么叫诽谤罪
什么叫诽谤罪引言:在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与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
在这个过程中,言语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可以通过言辞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但是有时候也有人故意使用虚假的言辞来损害他人的声誉。
这种行为就被法律界定义为诽谤罪。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什么是诽谤罪,以及它与其他相关概念之间的区别。
一、什么是诽谤罪诽谤罪是指个人在言辞上故意制造、散布不实信息,损害他人声誉的行为。
通常情况下,诽谤罪是通过口头言辞或书面文字来实施的。
这些言辞或文字可能包含虚假的陈述、恶意的评论或其他贬低他人形象的内容。
诽谤不同于正常的批评或不同意见的表达,它需要满足以下几个要素:1.事实不真实:诽谤罪的核心要素是言辞所传达的事实不真实。
即使用虚假信息诬蔑他人,损害其声誉。
事实真相是评判是否构成诽谤罪的关键因素之一。
2.恶意散布:诽谤罪要求散布虚假信息的人具有明显的恶意。
这意味着被告故意使用不真实的信息来损害他人的名誉,并且有意识地将信息传播给他人。
3.造成损害:诽谤罪需要证明虚假信息的散布对被害人造成了实际的损害。
这种损害可以是被害人的名誉受到严重影响,社会地位遭到破坏,或者造成经济、心理上的损失等。
二、与诽谤罪相关的概念在了解诽谤罪的定义之前,有必要理清与之相关的一些概念,以便更好地理解其含义和应用。
1.诽谤与侮辱:诽谤罪与侮辱不同,侮辱是指以言辞或行为贬低或侮辱他人的尊严和尊重。
与诽谤罪不同,侮辱通常不涉及事实的真实性。
然而,如果侮辱的言辞涉及不真实的事实并满足其他要素,则可能构成诽谤罪。
2.诽谤与言论自由:作为一项基本权利,人们有言论自由的权利。
然而,言论自由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散布虚假信息来损害他人的声誉。
诽谤罪的存在是为了平衡言论自由和保护个人名誉之间的冲突。
因此,滥用言论自由可能会导致对他人的不当伤害和法律责任。
三、诽谤罪的法律后果在很多国家和地区,诽谤罪都被视为犯罪行为,受到法律的制裁。
根据不同法律体系和司法实践,违反诽谤罪的人可能面临以下一些法律后果:1.民事责任:如果诽谤行为导致他人名誉受损,被害人有权向法庭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损失。
网络侮辱、诽谤在定罪、举证与审理上的新变化——从《刑法修正案(九)》第16条说开去
2015年第6期法治研究网络侮辱、诽谤在定罪、举证与审理上的新变化*——从《刑法修正案(九)》第16条说开去李晓明** 摘 要:《刑法修正案(九)》第16条对《刑法》第246条进行了修订,突破了侮辱罪、诽谤罪的举证责任和审理程序,加之此前《“网络诽谤”解释》)第2条第1项在网络诽谤构罪标准上的突破,带来了此类案件审理上的一些新变化。
本文认为,网络诽谤构罪标准上变化早已是一个司法操作上的难点,此次又规定网络侮辱罪、诽谤罪的举证可由公安机关协助,甚至由此也必然导致审理过程与程序上的新变化。
本文针对这些司法操作与法理上的困惑与难点,提出了完善《“网络诽谤”解释》第2条第1项的建议,并探讨了利用网络侮辱、诽谤他人案件的举证由“公安机关提供协助”,分析了在审理过程与程序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以利于《刑法修正案(九)》第16条的具体操作与贯彻执行。
关键词:《刑法修正案(九)》 网络侮辱 诽谤案件 定罪 举证 审理 新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以下简称《刑法修正案(九)》)第16条规定:在刑法第246条中增加1款作为第3款:“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1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众所周知,在《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是“侮辱罪”和“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显然,这是根据现代网络技术,对“侮辱罪”和“诽谤罪”更加严格的规定。
其实,早在2013年9月9日最高法和最高检就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网络诽谤”解释》)。
其中第2条第1项就规定:“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即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所规定的“情节严重”,从而确立了认定“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的构罪标准,显然这是对“侮辱罪”和“诽谤罪”传统构罪标准的*本文系2014中国法学会重大研究项目“网络反腐法律机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CLS(2014)A01。
诽谤罪由原告举证还是被告
诽谤罪由原告举证还是被告根据相关的法律知识我们知道,诽谤案件属于⾃诉案件,诽谤⾔论的传播通常是⼝⼝相传,所以搜集相关证据⽐较困难。
鉴于诽谤罪的性质,当事⼈不向法院提起诉讼的话,法院是不会⽴案审理的。
对于诽谤罪的举证问题,⼤多数⼈还不清楚,那么诽谤罪由原告举证还是被告,下⾯店铺的⼩编为您整理了相关内容,来为您解答。
诽谤罪⼜原告举证还是被告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
所以是原告举证。
对所散布内容是否属实的举证责任。
《刑法》规定的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某些虚构的事实,⾜以破坏他⼈名誉,损害他⼈⼈格,情节严重的⾏为。
按此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对此罪的主体、主观⽅⾯、客体要件规定得都很明确,对客观⽅⾯要件中的内容也作了规定:A、要有捏造某种事实的⾏为。
即诽谤他⼈的内容必须是捏造和虚构的。
即要求“被散布的内容必须不是客观存在”,如果散布的内容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的⼈格,也不构成本罪,⽽是名誉侵权⾏为。
B、要有散布捏造事实的⾏为。
C、诽谤⾏为是针对特定⼈所进⾏的。
由于诽谤涉及的内容通常是不公开的,隐秘的,往往不为⼈所知,在审判实践中对该内容是否属“虚构”的认定往往⽐较困难。
其中如男⼥关系,按通常理解,⾮婚姻的男⼥之间交往密切尚不能指责他们有男⼥关系,只有在他们之间存在不正当性关系时,才是⼈们通常所说的男⼥关系。
但证实这种男⼥关系,除了有⼈证实亲眼所见、或⽤照相、录相、录⾳等⼿段固定证据、或对所⽣⼦⼥进⾏DNA鉴定等来认定外,其他诸如风⾔风语的传闻、⼈们感觉中的想象等都不能成为法律上的事实。
⽽要证实男⼥关系是否存在却是⽐较困难的;指控⽅⼀般很少能拿到确凿的证据,⽽另⼀⽅似乎也难能证实⾃⼰的清⽩,因为证实⾃⼰清⽩的⽅式只是⾃⼰及被指为男⼥关系的另⼀⽅都声明⾃⼰是清⽩的,但⾃⼰本⾝作为利害关系⼈的辩⽩,所具有的证明效⼒⼜有限;针对那些没有指明具体时间、地点等细节的诽谤,⽆法通过其他旁证⽤排除法来证明,法院⽆法采信。
什么是网络诽谤?
什么是⽹络诽谤?近年来,随着⽹络的普及,利⽤互联⽹发布公民隐私、⽋⽂明甚⾄诽谤⾊彩⾔论的⽹络诽谤⾏为时有发⽣。
这样的⾏为,⽆疑是没有公德⼼和道德素质的⾏为。
轻的构成民事侵权,严重的可能触犯刑法,构成诽谤罪。
当您遇到这样的情况时,您可以向店铺律师咨询。
⽹络诽谤的定义:⽹络诽谤是指借助⽹络等现代传播信息⼿段,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名誉的⾏为。
⽹络与传统诽谤相⽐,有其更为鲜明的特性,因为对⽹络诽谤的管制更容易产⽣公民⾔论⾃由和公民名誉权的价值冲突。
司法实践中,如何在打击⽹络诽谤的同时保障公民的⾔论⾃由,以衡平国家、社会、个⼈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个难题。
构成要件:⼀般来说,中国有关⽹络诽谤的民事侵权成⽴,须具备以下个要件:1、要有损害⾏为。
就是指⾏为⼈为通过⽹络传播了有损特定⼈名誉的⽂字、图⽚或语⾔。
2、⾏为⼈主观上存在过错。
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形式。
⾏为⼈明知传播内容必然或可能会对他⼈名誉造成损害却希望和放任结果发⽣的,为故意。
⾏为⼈应当预见⾃⼰的⾏为可能损害他⼈的民事权利但因为疏忽⼤意⽽没有预见,或者虽然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结果导致他⼈的名誉受到损害的,为过失。
责任承担:在⽹络诽谤案件中,有可能涉及诽谤责任的主要有三⽅,即⽹络服务商、公告板服务商及图⽚及⽂字的作者。
如果有⼈在报刊上撰写⽂章诽谤别⼈,不仅作者可能被起诉,编辑、报刊出版机构也可能被起诉。
由于法律规定不同,在有的国家印刷商也有可能被起诉。
如在中国清未的报律就规定,如涉官司,作者和印刷者要共同负责。
在⽹际⽹络上,⽹络服务商就像印刷商那样的⾓⾊,⽽公告板服务商就好像编辑和新闻机构。
那么如果有⼈在⽹络上撰写⽂章、散布谣⾔诽谤他⼈,⽹际⽹络服务商(ISP)是否也须负法律责任呢?⼀般来说是不⽤的,这就好像在中国的新闻官司中,印刷单位⼀般不负责任,因为印刷单位只负责印刷技术⼯作。
对于⽹络服务商不负诽谤责任这⼀点,在有的国家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诽谤案件管理办法
诽谤案件管理办法一、引言诽谤是指公开散布虚假事实,对他人进行贬损和攻击的行为,严重侵犯了被诽谤者的名誉权。
为了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对诽谤行为进行有效管理和处理,制定了本《诽谤案件管理办法》。
二、立案条件1. 被诽谤者必须提供确凿的证据,证明自己受到了虚假事实的诬陷和攻击。
2. 诽谤行为必须是公开的,即通过媒体、网络等途径对被诽谤者进行攻击。
3. 被诽谤者必须能够明确指出诽谤者的身份。
三、立案程序1. 被诽谤者可以向公安机关或法院递交书面申请,要求立案。
2. 公安机关或法院对申请进行审理,核实立案条件是否满足。
3. 如果申请符合立案条件,公安机关或法院会指派专人负责该案件的调查和处理。
4. 在调查和侦破过程中,公安机关或法院有权对涉案人员进行询问、搜查等必要的措施。
四、处理措施1. 一旦诽谤行为成立,诽谤者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行政处罚和民事赔偿。
2. 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等,具体处罚幅度根据诽谤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而定。
3. 民事赔偿根据被诽谤者遭受的损失进行计算,包括名誉损害赔偿金和精神损害赔偿金等。
4. 同时,诽谤者在社会上的声誉也将受到极大损害,可能会遭受社会公众的误解和厌恶。
五、诽谤案件的举证责任1. 在诽谤案件中,被诽谤者享有推定事实真实的权利,即诽谤者必须提供充分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言论的真实性。
2. 诽谤者如果无法提供充分的证据,将不能有效辩护,进而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六、防范和教育措施1. 加强社会法律宣传,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让更多人了解诽谤行为的危害和后果。
2. 增加对媒体从业人员和网络企业的监管力度,加强对虚假信息的查处和惩罚。
3. 加大对诽谤案件的处理力度和速度,维护公正和公平的司法环境。
七、总结本《诽谤案件管理办法》的出台,为有效管理和处理诽谤案件提供了依据和规范。
希望通过加强法律宣传和教育,引导公民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增强社会公正和正义的力量,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网络诽谤纠纷诉讼程序
网络诽谤纠纷诉讼程序一、立案阶段网络诽谤纠纷诉讼程序始于侵权方(被告)被告知其在网络平台上发布的内容涉嫌诽谤,导致对方(原告)声誉受损并提起诉讼。
原告需在相应法院提起诉讼,并向法院提交以下相关材料:1. 原告身份证明:原告须提供有效身份证明文件,如身份证复印件等;2. 侵权事实证据:原告需提供与被告实施网络诽谤行为相关的证据材料,如网络聊天记录、截图、文字、图片等;3. 侵权损害证据:原告需提供与网络诽谤行为相关的损害证据材料,如损失报告、声誉受损的证明材料等;4. 诉讼请求:原告需清晰陈述其诉求,比如要求被告删除侵权内容、赔偿损失等;5. 原告联系方式:原告需提供有效的联系方式,以便法院与其进行沟通。
二、受理阶段法院收到原告的起诉材料后,将对其提交的材料进行初步审查。
如果提交的材料符合诉讼条件,满足起诉要求,法院将正式受理案件。
在受理阶段,法院会进行以下程序:1. 受理通知:法院将向原告发出受理通知,通知原告案件受理的日期和法院的联系方式;2. 被告通知:法院将向被告发出传票或通知书,要求其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答辩状或进行辩护;3. 答辩阶段:被告需在法院规定的时间内提出答辩状,说明其观点和辩护意见;4. 举证阶段:原告和被告可在规定期限内提供自己的证据材料,以支持自己的主张;5. 庭前调解:法院可依情况进行庭前调解,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协议;6. 法庭开庭:如果调解失败或一方不同意调解,法院将安排庭审时间,双方在法庭上陈述自己的观点和证据;7. 判决阶段:法院将根据案件的事实和法律依据做出相应的判决。
三、执行阶段如果在庭审过程中法院判定被告有网络诽谤行为,并判决被告承担相应法律责任,被告需履行判决结果,即删除侵权内容、向原告赔偿损失等。
执行阶段主要包括以下程序:1. 判决生效:法院的判决一旦生效,即法律生效,成为具有强制执行力的文件;2. 解除被告侵权行为:被告须根据判决结果,删除侵权内容,并停止进行网络诽谤行为;3. 履行赔偿:被告需按照判决结果向原告支付赔偿款项;4. 强制执行:如果被告不按判决结果执行,原告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将采取措施追究被告的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诽谤的举证责任有哪些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在互联网上对变造虚假事实对他人名誉、人身等进行侮辱、诽谤、造谣的行为,一般称之为网络诽谤。
而这种行为只有在达到情节严重的时候,才能构成诽谤罪,然后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此时需要受害人或公诉人对网络诽谤进行举证,那么这个举证责任有哪些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具体介绍,仅供参考。
▲一、网络诽谤的举证责任有哪些
(一)、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
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本罪。
(二)、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
所谓散布,就是在社会公开的扩散。
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言语散布;另一种是文字,即用大字报、小字报、图画、报刊、图书、书信等方法散布。
所谓“足以贬损”,是指捏造并散布的虚假事实,完全可能贬损他人的人格、名誉,或者事实上已经给被害人的人格、名誉造成了实际损害。
如果散布虚假的事
实,但并不可能损害他人的人格、名誉,或无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则不构成诽谤罪。
(三)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从诽谤的内容上知道被害人是谁,就可以构成诽谤罪。
如果行为人散布的事实没有特定的对象,不可能贬损某人的人格、名誉,就不能以诽谤罪论处。
(四)、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本罪。
虽有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但没有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则不能以本罪论处。
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名誉严重损害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恶劣影响的;诽谤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导致被害人自杀的等等情况。
▲二、网络诽谤罪与治安违法行为、民事侵权行为的界限
构成诽谤罪的诽谤行为,必须是情节严重的,而违反治安行政法规的诽谤行为,必须局限于尚不够刑事处罚的。
民事性质的名誉侵权行为,不仅在违法程度上轻于诽谤犯罪行为以及违反治安行政法规的诽谤行为,而且还具有以下不同:
(1) 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
如果散布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但不构成诽谤罪。
而名誉侵权行为,即使所述的内容是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