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经济生活1.3.1学案

合集下载

《经济生活》学案、教案教师版

《经济生活》学案、教案教师版

2013~2014届马塘中学高一政治国庆自习检测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1.“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居民将废旧物品卖给回收站,这里的“废旧的物品”是A.商品B.劳动产品C.交换媒介D.一般等价物2.“酒逢知己千杯少,好友相逢莫言醉。

”6年前北京侯姓工程师随意注册的“莫言醉”白酒商标,因莫言获奖而升值到税后1000万元人民币,是当初注册花费1000元的一万倍。

这里的1000万元A.是超前消费B.是按劳分配C.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D.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3.对于金钱,要用之有度。

主要是指A.通过合乎道德和法律的正当途径挣饯B.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地方C.花钱要有所节制,要分轻重缓急D.挣钱要善于经营,要抢抓机遇4.有人说:金钱不能当饭吃,但它可以购买到食品。

这说明货币的本质是A.商品B.一般等价物C.价值符号D.使用价值5.2012年9月21日,IPhone5正式登陆香港市场。

16G的IPhone5官方价是5588港元。

网上订购中签者拿到手机后,这里的“5588港元”执行的货币职能是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世界货币6.下列关于信用卡的说法,正确的是A.信用卡在任意场所都可以刷卡消费 B.信用卡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箅、査询于一体C.信用卡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但不安全D.信用卡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可以任意透支7.2012年8月1日,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是1:6.4442,2013年8月1日,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是l:6.3721。

这种变化表明A.美元汇率升高B.美元汇率降低C.人民币汇率升高D.人民币汇率降低8.下列观点对图1、图2认识正确的是A.图1表明市场处于买方市场,物价上涨B.图2表明市场处于卖方市场,物价下跌C.图1表明市场处于供大于求的情况D.图2表明市场处于供小于求的情况9.在同一时空下,生产同样的商品,不同的生产者有的赚钱有的赔本,其根本原因在于A.生产技术条件不同B.出售产品的价格不同C.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不同D.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同10.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价值规律表现形式的是11.假定当甲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时,甲商品需求变动量为20单位;当甲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10%时,甲商品需求变动量为30单位。

经济生活学案一.doc

经济生活学案一.doc

第一课第一框解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编制:秦冬梅审核:王丽教师寄语: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

一.课前预习:1.冏品的含义:。

2.货币的产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3.—般等价物的含义:。

4.贵金属金银的特点:j5.货币的含义:o 本质。

基本职能:>。

货币除了基本职能以外,还具有、、等职能。

6.货币所具有的和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作价值尺度。

货币充当的职能,叫作流通手段。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作其公式是:。

7.纸币是。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

二;易错易混点1.商品与货币同时产生,是一对挛生兄弟。

(X)(货币的出现比商品晚得多,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2.不同的商品能够交换,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使用价值。

(X)(不同的商品能够交换,是因为它们都是劳动产品,生产它们都耗费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3.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体现。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其根本原因在于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V )4.生产者要为消费者着想,生产质量上乘的商品是因为质量越好,价格越高。

(X)(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值决定价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影响价值的实现。

)5.纸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

(X)(纸币的本质是价值符号,不具备价值尺度职能,可以行使流通手段职能。

)6.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发行量,国家可以规定每种面值纸币代表多少价值(纸币的购买力(X)(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无法规定纸币的购买力)7.金银纪念币的本质是商品(X)(金银纪念币是商品,是货币,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8.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物价下跌就是通货紧缩。

(X)(通货膨胀(紧缩)的主要原因是纸币发行量超过(小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会引起物价全面持续上涨(下跌),本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小于)社会总供给造成的。

所以物价上涨不等于通货膨胀,物价下跌不等于通货紧缩。

)二:跟踪训练1.在伦敦奥运会官方网站上,一套奥运吉祥物毛绒玩具售价23英镑。

《1.3.1二项式定理(第一课时)》学案

《1.3.1二项式定理(第一课时)》学案

《1.3.1二项式定理(第一课时)》学案香河一中 秦淑霞 2012、8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1、问题:今天是星期五,那么7天后的这一天是星期几呢?若15天后的这一天呢?若1008 天后的这一天呢?2、回顾]: 在初中我们曾学过完全平方公式如: 2222)b ab a b a ++=+(思考:右边这个展开式当时是怎么得到的,合并同类项之前有多少项,每一项的结构特征如何?学生:利用多项式乘法依次展开,遇到同类项加以合并得到的。

共有2*2=4项,每一项都是a 2-k *b k (k=0,1,2)形式二、探究新知(1)对2)(b a +展开式的分析))(()(2b a b a b a ++=+ 展开后其项的形式为:考虑b ,每个都不取b 的情况有1种,即 ,则2a 前的系数为 恰有1个取b 的情况有 种,则ab 前的系数为 恰有2个取b 的情况有 种,则2b 前的系数为 所以(a+b)2=2、类似地 322332233_______33)(b ab b a a b ab b a a b a +++=+++=+ 思考:))()()(()(4b a b a b a b a b a ++++=+=?3、问题:1).4)(b a +展开后各项形式分别是什么?学生:2).各项前的系数代表着什么?学生:各项前的系数 就是在4个括号中 3).你能分析说明各项前的系数吗?学生:每个都不取b 的情况有 恰有1个取b 的情况有恰有2个取b 的情况有恰有3个取b 的情况有恰有4个取b 的情况有 则 4322344_____________)(b ab b a b a a b a ++++=+(2)展开(a+b )5 = ,由以上具体问题观察展开式中的项数、指数变化以及系数变化,你发现了什么?由此猜想(a+b)n 的展开式中项数,指数变化及系数变化又如何呢?并试着写出他们的展开式。

(让学生通过特例去观察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以及不同之处的处理方法,从而提出猜想。

学案2:1.3.1 推出与充分条件、必要条件

学案2:1.3.1 推出与充分条件、必要条件

1.3.1推出与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学习目标1.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定义.2.会求某些简单问题成立的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3.能够利用命题之间的关系判定充要关系或进行充要条件的证明.知识梳理知识点一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当命题“如果p,则q”经过推理证明判定为真命题时,我们就说,由p可推出q,记作p⇒q,并且说p是q的条件,q是p的条件.这几种形式的表达,讲的是同一个逻辑关系,只是说法不同而已.2.若p⇒q,但q⇏p,称p是q的条件,若q⇒p,但p⇏q,称p是q的条件.知识点二充要条件1.一般地,如果p⇒q,且q⇒p,就记作p⇔q,此时,我们说,p是q的条件,简称充要条件.p是q的充要条件,又常说成q当且仅当p,或p与q等价.2.从集合的角度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若A⊆B,则p是q的充分条件,若A B,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若B⊆A,则p是q的必要条件,若B A,则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若A=B,则p,q互为充要条件若A⊈B且B⊈A,则p既不是q的充分条件,也不是q的必要条件学习案例题型一充分、必要、充要条件的判断例1下列各题中,p是q的什么条件?(指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分、充要、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1)p:x=1或x=2,q:x-1=x-1;(2)p:m>0,q:x2+x-m=0有实根;(3)p: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q: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反思感悟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两种常用的判断方法(1)定义法:①确定谁是条件,谁是结论;②尝试从条件推结论,若条件能推出结论,则条件为充分条件,否则就不是充分条件;③尝试从结论推条件,若结论能推出条件,则条件为必要条件,否则就不是必要条件.(2)命题判断法:①如果命题:“若p,则q”为真命题,那么p是q的充分条件,同时q是p的必要条件;②如果命题:“若p,则q”为假命题,那么p不是q的充分条件,同时q也不是p的必要条件.跟踪训练1下列各题中,试分别指出p是q的什么条件.(1)p:两个三角形相似,q:两个三角形全等;(2)p:f(x)=x,q:f(x)在(-∞,+∞)上为增函数;(3)p:A⊆B,q:A∩B=A;(4)p:a>b,q:ac>bc.题型二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应用命题角度1由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求参数范围例2已知p:-2≤x≤10,q:1-m≤x≤1+m(m>0),若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反思感悟由条件关系求参数的取值(范围)的步骤(1)根据条件关系建立条件构成的集合之间的关系.(2)根据集合端点或数形结合列方程或不等式(组)求解.跟踪训练2(1)“不等式(a+x)(1+x)<0成立”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2<x<-1”,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2)已知P={x|a-4<x<a+4},Q={x|1<x<3},“x∈P”是“x∈Q”的必要条件,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命题角度2探求充要条件例3求关于x的一元二次不等式ax2+1>ax对于一切实数x都成立的充要条件.反思感悟求一个问题的充要条件,就是利用等价转化的思想,使得转化前后的两个命题所对应的解集是两个相同的集合,这就要求我们转化的时候思维要缜密.跟踪训练3 直线x +y +m =0与圆(x -1)2+(y -1)2=2相切的充要条件是m =________.充要条件的证明典例 求证: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有一正根和一负根的充要条件是ac <0. 证明 充分性(由ac <0推证方程有一正根和一负根),∵ac <0,∴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的判别式Δ=b 2-4ac >0,∴原方程一定有两不等实根,不妨设为x 1,x 2,则x 1x 2=c a<0, ∴原方程的两根异号,即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有一正根和一负根.必要性(由方程有一正根和一负根推证ac <0),∵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有一正根和一负根,不妨设为x 1,x 2,∴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x 1x 2=c a<0,即ac <0, 此时Δ=b 2-4ac >0,满足原方程有两个不等实根.综上可知,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有一正根和一负根的充要条件是ac <0.[素养评析] (1)一般地,证明“p 成立的充要条件为q ”时,在证充分性时应以q 为“已知条件”,p 是该步中要证明的“结论”,即q ⇒p ;证明必要性时则是以p 为“已知条件”,q 为该步中要证明的“结论”,即p ⇒q .(2)通过论证数学命题,学会有逻辑地思考问题,探索和表述论证过程,能很好的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品质.达标检测1.“-2<x <1”是“x >1或x <-1”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D .充要条件2.设命题p :x 2-3x +2<0,q :x -1x -2≤0,则p 是q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θ=0”是“sin θ=0”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记不等式x2+x-6<0的解集为集合A,函数y=lg(x-a)的定义域为集合B.若“x∈A”是“x ∈B”的充分条件,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5.“a=0”是“直线l1:x-2ay-1=0与l2:2x-2ay-1=0平行”的________条件.参考答案知识点一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充分必要2.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分知识点二 充要条件1.充分且必要 学习案例题型一 充分、必要、充要条件的判断例1 解 (1)因为x =1或x =2⇒x -1=x -1,x -1=x -1⇒x =1或x =2,所以p 是q 的充要条件.(2)因为m >0⇒方程x 2+x -m =0的判别式Δ=1+4m >0,即方程有实根,方程x 2+x -m =0有实根,即Δ=1+4m ≥0⇏m >0,所以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3)p 是q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跟踪训练1 解 (1)∵两个三角形相似⇏两个三角形全等,但两个三角形全等⇒两个三角形相似,∴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2)∵f (x )=x ⇒f (x )在(-∞,+∞)上为增函数,但f (x )在(-∞,+∞)上为增函数⇏f (x )=x ,∴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3)∵p ⇒q ,且q ⇒p ,∴p 是q 的充要条件.(4)∵p ⇏q ,且q ⇏p ,∴p 是q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题型二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应用命题角度1 由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求参数范围例2 解 p :-2≤x ≤10,q :1-m ≤x ≤1+m (m >0).因为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所以q 是p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即{x |1-m ≤x ≤1+m }{x |-2≤x ≤10},故有⎩⎪⎨⎪⎧ 1-m ≥-2,1+m <10或⎩⎪⎨⎪⎧1-m >-2,1+m ≤10,解得m ≤3. 又m >0,所以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m |0<m ≤3}.跟踪训练2 (1)【答案】 (2,+∞)【解析】 不等式变形为(x +1)(x +a )<0,因为当-2<x <-1时不等式成立,所以不等式的解集是-a <x <-1.由题意有(-2,-1)(-a ,-1),所以-2>-a ,即a >2.(2)【答案】 [-1,5]【解析】 因为“x ∈P ”是“x ∈Q ”的必要条件,所以Q ⊆P ,所以⎩⎪⎨⎪⎧ a -4≤1,a +4≥3,即⎩⎪⎨⎪⎧a ≤5,a ≥-1, 所以-1≤a ≤5.命题角度2 探求充要条件例3 解 由题意可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不等式ax 2+1>ax 对于一切实数x 都成立, 等价于对于方程ax 2-ax +1=0中,⎩⎪⎨⎪⎧a >0,Δ<0⇔0<a <4. 跟踪训练3 【答案】 -4或0【解析】 由题意知,直线与圆相切等价于圆心(1,1)到直线x +y +m =0的距离等于半径2, 即|2+m |2=2,得m =-4或0. 达标检测1.【答案】 C【解析】 ∵-2<x <1⇏x >1或x <-1,且x >1或x <-1⇏-2<x <1,∴“-2<x <1”是“x >1或x <-1”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答案】 A【解析】 命题p :1<x <2;命题q :1≤x <2,故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3.【答案】 A【解析】 由于当“θ=0”时,一定有“sin θ=0”成立,反之不成立,所以“θ=0”是“sin θ=0”的充分不必要条件.4.【答案】 (-∞,-3]【解析】 由于A ={x |x 2+x -6<0}={x |-3<x <2},B ={x |y =lg(x -a )}={x |x >a },而“x ∈A ”是“x ∈B ”的充分条件,则有A ⊆B ,则有a ≤-3.5.【答案】 充要【解析】 (1)∵a =0,∴l 1:x -1=0,l 2:2x -1=0,∴l 1∥l 2,即a =0⇒l 1∥l 2.(2)若l 1∥l 2,当a ≠0时, l 1:y =12a x -12a ,l 2:y =1a x -12a. 令12a =1a,方程无解. 当a =0时,l 1:x -1=0,l 2:2x -1=0,显然l 1∥l 2.∴a =0是直线l 1与l 2平行的充要条件.。

经济生活教学案

经济生活教学案

《经济生活》教学案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编号____设计者____________审核者___________主讲教师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①知道商品的含义②了解由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交换的必然性③知道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④理解货币的本质⑤理解货币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⑥了解价格的含义⑦知道货币还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⑧理解纸币的含义及其优点⑨知道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2、能力目标:①透过现象认识商品、货币的本质的能力②历史地看待货币产生和发展的能力③综合认识货币职能的能力④正确判断、识别有关商品和货币的经济现象的能力⑤认识商品—货币—货币职能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增强平等意识②在了解货币作用的基础上,增强努力发展生产、增加财富的情感③培养作为商品生产者为用户着想的利他意识④增强爱护人民币的情感和辨别假币假钞的意识⑤憎恶制造假币、扰乱金融秩序等违法行为,增强法治意识⑥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1、商品的含义2、货币的本质3、货币的基本职能【教学方法、学法点津】1、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演示法2、学法点津运用比较法,掌握知识。

通过对货币的五种职能、货币和纸币、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等知识的比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进而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教后反思】答案:1、C2、A3、B4、B5、B6、A《经济生活》教学案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2信用工具和外汇编号____设计者____________审核者___________主讲教师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①了解两种结算方式②信用卡的优点③知道两种支票的用途④懂得外汇的含义⑤理解汇率的变化⑥了解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2、能力目标:初步掌握使用信用卡和支票的实践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在生活中使用信用工具的意识1、信用卡2、外汇3、汇率【教学方法、学法点津】1、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演示法2、学法点津列表法。

经济生活教案

经济生活教案

经济生活教案经济生活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经济生活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2.理解经济生活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3.掌握经济生活中的基本经济活动和经济制度。

4.培养学生的经济意识和经济能力。

二、教学重点:1.经济生活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2.经济生活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经济生活的基本经济活动和经济制度。

2.培养学生的经济意识和经济能力。

四、教学方法:1.讲授结合实例分析2.小组合作讨论五、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新课教师用一个图画展示经济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讨论在这些场景中可以看到哪些经济活动。

Step 2:概念解释教师解释经济生活的概念,包括经济活动和经济制度。

Step 3:经济活动教师介绍经济活动的基本内容,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

Step 4:经济制度教师讲解经济制度的概念和种类,包括市场经济制度和计划经济制度。

Step 5:经济生活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教师让学生讨论经济生活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包括经济发展、财富分配、就业等方面。

Step 6:培养经济意识和经济能力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设计一个经济活动,包括产品的生产、分工、交换和消费等环节。

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完成设计,并展示给全班。

Step 7: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经济生活的重要性和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六、教学评价:1.适时进行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情况。

2.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3.通过小组展示和课堂讨论,了解学生对经济生活的认识和了解的深度。

《经济生活》教案

《经济生活》教案

《经济生活》教案总体目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帮助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知道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知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认识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经济现象,获得参与现代经济生活的必要知识和技能,理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珍惜诚信的价值,增强法律意识,培养进取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

(摘自《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教学要求:(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经济现象,获得参与经济活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

(2)正确看待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树立创新思维。

(3)感悟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明确中国应以积极的姿态参与世界经济之中。

(4)积极投身于经济建设,不断在实践中提高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水平。

教材体系:教材框架结构的整体设计为:第一单元,引导学生从看似平常的消费现象出发,揭示其隐藏于背后的经济学道理:从揭开货币神秘的面纱,到认识多变的价格、多彩的消费,初步回答“为何生产”的问题。

第二单元,将学生的关注目光由消费引向“生产”,引导学生思考生产在经济生活中的中心地位和决定性作用:通过对生产的基础(基本经济制度)、生产活动的微观主体(企业、公司、劳动者)、生产活动必备的要素(资本、投资方式的选择)等问题的分析,回答了“怎样生产”的问题。

第三单元,集中介绍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正确理解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准确了解我们国家是如何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从而认识到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回答了“为谁生产”的问题。

第四单元,分别从我国当前的经济体制、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发展要求、所处的国际经济大环境和发展趋势等方面入手,帮助学生进一步全面地了解我国的经济活动,回答了“在什么样的背景下生产”的问题。

经济生活课教案

经济生活课教案

经济生活课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经济生活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激发学生对经济生活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经济生活的定义和特点经济生活的重要性经济生活的基本原则1.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经济生活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经济生活的概念。

讨论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经济生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1.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参与和提问情况。

学生理解度:通过学生的提问和回答,了解学生对经济生活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个人财务管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个人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2 教学内容个人财务管理的定义和重要性收入和支出的管理储蓄和投资的方法2.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个人财务管理的定义和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个人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个人财务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2.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参与和提问情况。

学生理解度:通过学生的提问和回答,了解学生对个人财务管理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消费与消费者权益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消费和消费者权益的基本概念。

培养学生保护自身消费者权益的意识。

3.2 教学内容消费的定义和特点消费者的权益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方法和途径3.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消费和消费者权益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消费和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性。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消费经验,并了解如何保护自己的消费者权益。

3.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参与和提问情况。

学生理解度:通过学生的提问和回答,了解学生对消费和消费者权益的理解程度。

第四章:就业与创业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就业和创业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念和创业意识。

4.2 教学内容就业的定义和重要性创业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就业和创业的挑战和机遇4.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就业和创业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就业和创业的重要性。

《经济生活》教案共3篇

《经济生活》教案共3篇

《经济生活》教案共3篇《经济生活》教案1一、教学目标1. 了解经济生活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 了解经济生活的组成部分;3. 掌握经济生活的规律和特征;4. 培养学生关注和参与经济生活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经济生活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 经济生活的组成部分;3. 经济生活的规律和特征;4. 如何参与和建设经济生活。

三、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法:通过PPT和黑板等多种方式,向学生全面阐述经济生活的概念及其重要性、经济生活的组成部分、经济生活的规律和特征等;2. 互动答疑法:在讲授的过程中,及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断引导学生思考,发现问题,并在课堂上进行解答和讨论;3. 观摩法:通过实地观察和听取专家讲解,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经济生活,增强参与和建设经济生活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 了解经济生活的概念及其重要性,掌握经济生活的组成部分;2. 掌握经济生活的规律和特征;3. 如何参与和建设经济生活。

五、教学内容及进度时间|内容-|-第一课时|经济生活的概念及其重要性1.1 经济生活的概念1.2 经济生活的重要性第二课时|经济生活的组成部分2.1 农业与工业2.2 服务业第三课时|经济生活的规律和特征3.1 效率与效益3.2 单位成本和经济规模第四课时|如何参与和建设经济生活4.1 经济行为4.2 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六、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1. 讲授PPT和黑板;2. 观察和参观企业和商场;3. 进行小组讨论和思维导图。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询问:随机抽取几名学生进行提问;2.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课后报告;3.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积极参与、课后作业及考试成绩。

《经济生活》教案2一、教学目标1.了解经济生活的概念和特征。

2.认识生产要素及其作用。

3.了解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

4.认识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区别及特点。

5.掌握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1.经济生活的概念和特征。

经济生活学案31

经济生活学案31

《经济生活》第三课多彩的活动单1、教学目标描述几种消费心理;比较消费行为的差异;辨析消费观念的变化,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消费心理,如从众心理、求异心理、追求时尚等;消费行为,女口“租赁消费” “贷款消费”等。

*针对消费观念的变化和冲突,讨论“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意义”。

*主张“量入为出、理性选择、转变观念”的意义。

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的知识:影响消费的因素。

消费类型的三种主要分类及其含义。

消费结构的含义。

恩格尔系数的含义。

消费心理的种类。

(2)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的知识:过去、当前和未来收入的高低与消费水平的关系。

收入分配状况与消费水平的关系。

物价变动对人们消费的影响。

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的异同点。

恩格尔系数变化的意义。

怎样看待、评价各种消费心理。

为什么要坚持四大消费原则。

艰苦奋斗精神在今天并不过时。

(3)通过教学,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根据理智消费的原则,模拟一份家庭消费计划,并结合个人行为,说说怎样才算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收集资料,看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并初步说明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原因。

通过本课教学,向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政治教育。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树立环保和绿色消费的理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影响消费的因素、贷款消费、消费的结构、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教学难点:贷款消费、消费心理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三、本课知识体系「居民的收入广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彳I物价水平r按产品类型: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消费及其类型〈消费类型彳按交易方式: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I按消费目的: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含义』肖费结构彳恩格尔系数L恩格尔系数与消费结构的关系四、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特点、教材特点,主要采用如下几种教学方法:1 •多媒体教学法。

利用多媒体展现大量图文资料,使教学更直观、更感性。

【K12学习】《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复习教案3

【K12学习】《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复习教案3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复习教案3五、单元综合练习一、选择题I。

每小题2分,共26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问题奶粉”事件发生后,人们谈“奶”色变,许多居民改变了饮食奶制品的习惯.现在,不少居民改喝牛奶为喝豆浆,表明牛奶和豆浆①是互补商品②需求量会发生变化③价值量相等④互为替代品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货币之所以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是因为A.货币是劳动产品B.货币能用于交换c.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D.货币具有使用价值3.小冯一家是低收人家庭,近日采用银行按揭贷款方式购买售价为26万元的经济适用房,首付现金6万元,然后在20年内付清银行贷款20万元及利息3万元。

这里的26万元、6万元、3万元体现的货币职能分别是A.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B.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c.流通手段、支付手段、价值尺度D.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4.美国劳工部发布数据显示,08年11月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环比下降1.7%,为1947年以来最大月降幅,美国学者预言全球将出现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表现为物价全面持续下跌,通常伴随着A.经济高涨出现B.货币贬值出现c.经济衰退出现D.商品短缺出现5.XX年12月2B,纽约市场油价跌破每桶47美元,创下三年半来新低,这主要是由于美国及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而导致了国际市场原油需求下降。

由此可以看出A.生产决定消费,供求关系影响价格B.价格与需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c.商品的价格处于不断的波动中,无规律可循D.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6.下表是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收集的当地XX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XX同比的涨幅情况。

通过研究该表,这个小组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同比6.3%8.2%7.5%8.0%7.2%6.6%6.2%4.3%3.8%2.6%1.7%1.9%①当地居民的消费能力下降了②XX年当地物价同比XX年仍是上涨的③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④XX年下半年当地的物价同比明显下降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价值规律表现形式的是由于票价较高,首列京沪卧铺动车并没有出现想象中爆满的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第一框消费及其类型
【课标要求】描述几种消费心理;比较消费行为的差异;辨析消费观念的变化,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学习目标】
理解居民收入水平和物价总体水平对消费水平的影响;明确消费类型的划分;理解恩格尔系数的含义。

【学习重难点】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及对消费的影响
【自主阅读梳理结构】
一、影响消费的因素
1.根本因素是。

2.主要因素是、。

(1)居民收入是消费的。

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

②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的影响。

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大小有密切的关系。

(2)物价总体水平。

一般来说,物价,人们的购买力普遍降低,会对商品的消费量;物价,人们的购买力普遍提高,会对商品的消费量。

二、消费的类型
1.按照交易方式分为
2.按照消费对象分为

3.按照消费的目的分为
、、
其中消费满足较低层次衣食住行的需要,是最的消费。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会越来越追求和,这时资料和资料的消费将逐渐增加。

三、消费结构
1.消费结构的含义是。

2.消费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
消费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的发展,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3.恩格尔系数
含义
恩格尔系数越大表明恩格尔系数越小表明
【合作探究1】
张三饭店服务员月收入1000元、李四国企工程师月收入20000元、王五私企老板一般情况下每月盈利在10万左右。

1、三人的消费水平高低如何排列?如何提高居民收入?
2、谁对未来的收入更乐观?如何提高人们的预期收入?
3、从三人的收入水平看社会的贫富差距是否悬殊?对社会总体消费有影响吗?
【合作探究2】
一位中国老太太攒了一辈子钱,临去世时才买到一套住房;一位美国老太太年轻时贷款买了住房,去世前还清了贷款;一对在外国读书的夫妇花钱租了一套公寓,四年后学成回国。

两个老太太及那对夫妇的消费分别属于什么消费类型?
【合作探究3】
恩格尔系数含义是什么?图中表明了什么经济现象?
【巩固练习】
1、东部地区人们的消费水平相对于西部地区来说要高,这主要取决于
A.东部地区人们的收入水平相对较高B.东西部地区人们的收入差距大C.东部地区人们的过去和未来的收入水平高D.东部地区人们的消费观念超前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居民纷纷利用“十一”长假外出旅游。

这里的旅游消费属于
①劳务消费②生存资料消费③发展资料消费④享受资料消费⑤租赁消费A.①④⑤B.①②⑤C.①④D.③④⑤
3、目前,汽车消费成为人们消费的一大热点,这说明
①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在发生变化②我国人民的消费水平在提高
③人们的消费结构正在向享受型转变④人们正在高消费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4、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许多企业,特别是外向型企业停产、半停产,失业的可能性增加,人们开始“捂紧钱袋子”过日子,许多商品价格一再降低,但仍然难以卖出。

这说明,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是
A.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B.物价水平
C.收入水平D.世界金融危机
5、要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最根本的是要:
A、发展经济,降低消费品的价格
B、发展经济,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
C、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的价值
D、提高商品的质量,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6、近年来,我国新的消费热点持续升温,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汽车、通信器材、商品房等一些新的消费热点升温。

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的根本原因是:
A、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B、近年来物价水平的下降
C、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D、国家实行刺激居民消费的政策
7、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的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居民耐用消费品的档次开始升级换代。

这:
A、说明生产对消费具有决定作用
B、表明家庭消费开始向享受型转变
C、说明居民的消费水平明显提高
D、意味着居民消费已达到小康水平
8、张先生一家三口人。

张先生是民营企业家,收入水平很高,妻子是大型企业的主管,女儿是一家大公司的技术顾问,收入也很高。

他们在一著名小区购买复式住房两套(一次性付款)。

在节假日,一家三口常雇佣一辆舒适的旅游车在导游的引导下观光旅游,家中一切杂务由保姆处理。

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先生一家的消费状况。

答:①我国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呈下降趋势,表明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得到改善,消费层次、消费质量不断提高。

②农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高于城镇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说明农民生活水平低于城镇居民生活水平。

(1)居民消费水平的高低,受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张先生一家收入水平高,决定了其消费水平高。

(2)从消费的交易方式看,张先生一家一次性购买住房属于钱货两清的消费,亦属于对有形商品消费和生存资料消费。

(3)张先生一家雇佣旅游车观光属于享受性消费。

(4)张先生家中保姆消费属于劳务消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