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专业课程教学中的问题设计研究
《统计》说课设计范文
这是一篇关于《统计》的说课设计范文,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相关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好的成效。
一、课程背景《统计》是一门重要的应用数学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大量数据中的规律性和不规律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统计方法来进行市场调查、社会调查、环境监测以及医学诊断等等。
在教学中,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够理解常见的统计概念和方法,能够应用统计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我们也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统计结果,避免随意解释、误导和误判。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以下内容:1.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如何描述数据。
3. 统计量的计算和应用,如何检验假设。
4. 常见分布的特征和应用,如正态分布。
5. 统计应用的实例分析,如社会调查。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下:重点:1. 如何定义数据,搜集数据,整理数据;2. 对数据进行描述,分析和理解数据;3. 统计思想和方法的应用。
难点:1. 检验的方法的理解和适用;2. 数据的处理和描述;3. 如何正确的表述结论和解释统计结果。
四、教学方法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课堂讲解法:教师将课件呈现于黑板,注重解释基本概念和方法。
2. 举例教学法:教师通过举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应用方法。
3. 小组讨论法:老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了解和体会统计思想。
4. 实践教学法: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掌握统计思想和方法,对于理解和应用统计成果至关重要。
五、教学内容与教学流程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流程如下:一、教学内容:1. 统计概念与方法1.1 参量与统计量1.2 总体与样本1.3 参数与估计1.4 统计推断与假设检验2. 数据的描述与分析2.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2.2 统计数据的标题和横纵坐标2.3 频数分布表的制作和解读2.4 频数分布图的绘制和解读3. 统计应用实例分析3.1 社会调查3.2 市场调查3.3 医学诊断二、教学流程:1. 开场:1.1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1.2 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2. 统计概念与方法:2.1 用举例说明什么是参量和统计量2.2 解释总体与样本的区别,分析参数和估计的概念2.3 通过实例解释什么是统计推断和假设检验3. 数据的描述与分析:3.1 分析数据收集方法3.2 解读专业文献中的数据标题和横纵坐标3.3 用数据举例说明频数分布表的制作和解读3.4 通过图解方法阐述频数分布图的绘制和解读4. 统计应用实例分析:4.1 介绍社会调查的意义和方法4.2 审视市场调查的意义和方法4.3 学习医学诊断的统计方法3. 讲解结论的表述和统计结果的解释3.1 确定结论的步骤和原则3.2 解释统计结果避免误导6. 作业布置:阅读相关专业文献后,让学生解答相关问题七、教学手段为了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将使用以下教学手段:1. 讲解:通过讲解PPT呈现的相关知识和应用,引导学生了解和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浅析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浅析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摘要】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统计学专业教学目标分析、实践教学内容设计、实践教学方法选择、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构建以及实践教学体系与校企合作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通过建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可以有效衔接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也包括更深入的校企合作、更贴近实际需求的教学内容设计等方面的探索和努力。
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一环,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
【关键词】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教学体系构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校企合作、重要性、未来发展方向、背景和意义1. 引言1.1 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性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性在于其能够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全面、更深入的学习体验。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统计学原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实际操作的技巧。
实践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还能够促进学生与社会实践结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建立完善的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对于培养高素质统计人才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对统计人才的需求,推动统计学专业的发展与进步。
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能力培养,更在于促进统计学教育的教学质量和专业发展。
1.2 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不断变革,统计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更多实践能力来适应市场需求。
而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是保障学生培养综合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围绕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展开研究,探讨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应对社会的需求。
统计学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设计
我们知道 , 现代统计学主要是关于数据的采集、
存储 以及 以数据 为 依 据研 究 事 物 数 量 关 系 、 势 和 趋 规 律 的理论 和 方法 。同 时 , 计 方法 在 各 种 学 科 领 统 域 的应 用 已成 为统计 创新 的主要方 式 。现代 统计 方 法 主要包 括 : 抽样 技 术 、 元 统 计 分 析 、 间序 列 分 多 时
中图分类号 :4 0 G 2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号 :62 4 0 (0 9 0 — 0 3 0 17 — 3 5 20 )6 0 2 — 3
De i n n fe p rme t lt a h n n sait a r f s i n lc u s s sg i g o x e i n a e c i g i t tsi lp oe so a o r e c
方法 , 发 从 到 的理论 和知 识 , 养学 生 运 用 统 计 知 识解 决 实 际 培 问题 的能力 和 实事求 是 的工作 态度 。而要 达到训 练 的 目的 , 程实 验 的设 计 成 为 教 学 中一 个 相 当重 要 课 的环节 。
统计 学类 专业课 程 相对 于其 它经 济管 理类 专业 课程 而 言 , 更强 调方 法 的应用 , 必须 强调 学生 实践 故
方法 等 ¨ 。而 统 计 方 法 的掌 握 一 般 都 要 依 赖 于 实 J
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的培养 , 以及与实际应用 的衔 接 。通过 实验 教会 学生 正确 理解 和运 用统 计理 论和
!=
CNl 2—1 5 /N 32
实
验
室
科
学
第 6期
20 0 9年 1 2月
LA B0RAT0RY S ENCE CI
突出实践与创新能力的统计学专业课程建设研究
突出实践与创新能力的统计学专业课程建设研究摘要:本文从国外统计教育现状分析入手,围绕“育人为本、理论为基、应用为重、特色为先”的教育思想,搭建了突出实践与创新能力的“统计理论授课体系、统计实践教学体系、统计素质教育体系”三个教学平台。
提出在深化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的同时,对统计学课程体系进行重组、优化,将统计学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素质能力提高结合起来。
具体做法是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开展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实践;创新能力;统计学;课程建设21世纪经济全球化对统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统计教育已由过去单一的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向多层次、多规格、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转变,这对统计学的专业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国外统计教育现状和发展趋势美国和加拿大统计学专业设置的特点:一是招收统计学研究生的院校多于本科生的院校,说明北美对统计高层次人才有较大的需求;二是本科生阶段统计学专业方向宽泛,研究生阶段专业方向分得更细一些;美国统计学会为统计学专业大学本科设置的课程体系分为统计方法、统计理论、应用统计、专业选修课,统计项目教学环节要求学生研究一、二个实际的统计问题。
英国是统计教育的发源地。
在现有的115所大学中,有50多所大学设有统计学专业。
其比重远高于我国(不足20%),统计高等教育相当普及。
总而言之,国外统计教育发展的趋势有三个特点,一是统计知识越来越普及,统计学作为一门应用方法科学及数据的科学受到学生重视和欢迎;二是网络成为统计教育的重要工具,发达国家统计教育经历了从理论向应用教学模式的转变;三是重视对学生统计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参与。
国外统计教育的现状对我国统计教育改革有多方面的借鉴之处,结合吉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的具体情况,我们对统计学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研究,具体总结有以下几方面的实践体验,旨在抛砖引玉。
研究生统计学教学的案例分析
研究生统计学教学的案例分析1. 引言1.1 概述在当今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统计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研究生统计学教育对于培养高级统计专业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和科技进步的不断推动,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教育目标。
因此,本文旨在通过案例分析,探讨研究生统计学教学中如何运用创新教育手段以及提高教学效果。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主要部分。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文章的背景和目标,并概述文章的结构。
其次,在研究生统计学教学的案例分析部分,我们将详细探讨教学目标与内容安排、教学方法与手段选择以及效果评估与改进措施三个方面。
第三和第四部分将通过具体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效果评估和改进建议。
最后,在结论与讨论部分,我们将对整个研究进行总结归纳,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建议进行展望。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研究研究生统计学教育中如何应用创新教育手段,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案例分析方法,我们将具体探讨教学目标与内容安排、教学方法与手段选择以及效果评估与改进措施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希望能够为其他类似背景下的教育机构和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从而促进研究生统计学教育水平的提升。
同时,本文还将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对研究结果进行解释和讨论,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给出展望和建议。
2. 研究生统计学教学的案例分析2.1 教学目标与内容安排研究生统计学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统计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和解决。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学内容需要包括基本的统计原理和方法、常用的统计软件使用、以及实际案例的讲解和实践操作。
在教学内容安排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深入浅出地介绍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数据收集与整理、描述性统计、概率与随机变量、假设检验等。
- 引入常用的统计软件工具,如SPSS、R或Python等,通过讲解和实践操作帮助学生掌握数据处理和分析技能。
统计学课程内容
统计学课程内容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分析和解释的学科。
它提供了一些重要的工具和技巧,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现实世界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
本文将介绍统计学课程的一些主要内容。
一、数据收集数据收集是统计学的基础,它涉及到如何有效地收集和整理数据。
在统计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各种数据收集方法,包括调查问卷、实验设计、抽样等。
我们还学习了如何设计有效的调查问卷和实验,以及如何避免常见的数据收集偏差。
二、描述统计学描述统计学是统计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
它涉及到如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总结和描述。
我们学习了各种描述统计学方法,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标准差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数据的分布和变异程度。
三、概率论概率论是统计学中的重要理论基础。
在统计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概率的基本概念、概率分布、随机变量等。
我们还学习了如何使用概率来解决实际问题,如概率模型、概率分布函数等。
概率论为统计学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工具,用于研究和分析随机现象。
四、统计推断统计推断是统计学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涉及到如何根据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推断和预测。
在统计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点估计、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等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从样本数据中推断出总体的特征,并对推断结果进行验证和评估。
五、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统计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用于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
在统计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简单线性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数学模型,预测和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相关性分析。
六、实验设计实验设计是统计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
它涉及到如何设计和分析实验,以确定因果关系。
在统计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完全随机设计、区组设计、因子设计等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控制实验条件,减少干扰因素,并得出可靠的实验结论。
七、贝叶斯统计贝叶斯统计是统计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用于处理不确定性和主观性问题。
在统计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贝叶斯定理、贝叶斯网络等基本概念和方法。
《统计学》课程思政典型案例
《统计学》课程思政典型案例摘要:本文以《统计学》课程为例,简要阐述课程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思路,分享两个课程思政典型案例,并对教学效果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总结,以期为统计学课程授课教师进行课程思政元素的设计提供参考,为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字:统计学课程思政典型案例一、课程基本情况《统计学》是财经类、经济类及管理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该课程也是经济学、管理学学科相关专业分析经济数据、财务数据的理论基础。
本课程坚持以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为指导,遵循“以学生为中心、以职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基本原则,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用统计学的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结合基本统计软件,能运用描述统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能运用推断统计的理论方法对软件输出结果进行简单的推断统计分析,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技能,以适应市场经济中各类问题的实证研究、科学决策和经营管理的需要。
二、课程思政教学整体设计思路本课程遵循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思路围绕实现立德树人。
"育人"先"育德",注重传道授业解惑、育人育才的有机统一,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注重加强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本课程坚持“理论够用,重在方法应用”的原则,突出统计分析方法的操作性和应用性,重视统计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实际应用,重在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内容方面着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应用方法的讲解。
在培养实践能力方面着重统计调查的开展及数据分析方法的应用训练。
统计学实践课程设计
统计学实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统计学基本概念,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等,并能够运用这些概念进行数据描述和分析。
2. 培养学生运用图表、频数分布直方图等方法整理和展示数据的能力,了解数据背后的信息。
3. 使学生掌握概率的基本原理,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统计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
2. 提高学生运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技能,如Excel、SPSS等。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提高问题解决效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统计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其认识到统计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具有客观、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数据和分析结果要有批判性思维。
3.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运用统计学知识对社会问题进行理性分析和思考,提高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课程,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特点:针对高中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对统计学有一定了解,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指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对课程目标进行有效分解和落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统计学基本概念: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等,结合教材第二章内容进行讲解。
2. 数据整理与展示:频数分布表、频数分布直方图、饼图等,引用教材第三章案例进行分析。
3. 概率初步:概率的定义、计算方法,条件概率,结合教材第四章内容进行教学。
4. 统计推断: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引用教材第五章实例进行讲解。
5. 统计软件应用:Excel、SPSS等软件在数据处理和分析中的应用,结合教材第六章内容进行操作演示。
小学数学统计教学的论文
小学数学统计教学的论文第一部分: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一、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统计学作为数据分析的重要工具,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
在我国,小学数学课程中统计学内容的设置,旨在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统计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兴趣不足等。
因此,本研究立足于小学数学统计教学现状,探讨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二、问题提出1. 小学数学统计教学现状分析:分析目前小学数学统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教学方式、教学资源、教师专业素养等方面。
2. 小学数学统计教学策略研究:探讨适应小学生认知特点的统计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3. 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研究如何通过小学数学统计教学,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和能力。
4. 教学评价与反馈机制:构建合理的教学评价与反馈机制,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1. 研究目的(1)揭示小学数学统计教学的现状,为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2)探索适应小学生认知特点的统计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3)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 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丰富小学数学统计教学的理论体系,为教学实践提供指导。
(2)实践意义:改进小学数学统计教学现状,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对小学数学统计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深入研究。
1. 文献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小学数学统计教学的研究现状,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 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对一定范围内的小学生、数学教师进行调查,了解小学数学统计教学的现状。
3. 访谈法:针对问卷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对部分教师进行访谈,深入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
4.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小学数学统计教学案例,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为教学改进提供借鉴。
统计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统计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分析、解释和推论的学科。
它不仅在学术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也在实际问题的决策和解决方案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统计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通过实例来说明其重要性。
一、市场调研市场调研是一项用于收集和分析市场数据以了解消费者需求和偏好的方法。
统计学技术可以帮助确定合适的样本规模和抽样方法,从而在调研中获得可靠的结果。
例如,一家电子产品公司想要了解他们产品在不同年龄段消费者中的受欢迎程度。
他们可以使用统计学方法来根据不同年龄段的人口比例设计代表性的样本,并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二、医学研究在医学研究中,统计学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临床试验是评估药物疗效的重要方式,统计学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设计合适的试验方案,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例如,一项药物试验需要确定药物对患者的疗效是否显著。
研究者可以使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试验结果,通过计算患者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来判断药物的疗效。
三、财务分析统计学在财务领域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股票市场上,统计学技术可以帮助投资者分析股票价格的波动,并预测未来趋势。
另外,统计学还可以用于对公司财务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财务风险。
这些分析可以帮助投资者做出明智的决策,选择合适的投资项目。
四、社会调查社会调查是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趋势的重要手段。
调查问卷通常是收集数据的主要方式,而统计学方法可以帮助分析这些数据,从而得出结论和趋势。
例如,一项关于婚姻状况和离婚率的社会调查可以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得出不同因素对婚姻稳定性的影响程度。
这样的研究可以为社会政策的制定提供重要的依据。
总结起来,统计学在实际问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市场调研、医学研究、财务分析还是社会调查,统计学技术都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通过合理地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统计学为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统计学的学习和应用,并将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统计学》课程设计指导书
《统计学》课程设计指导书统计学课程设计是在学习了《统计学》课程之后,进行此课程设计,是对这门课程的全面复习,是整个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
一、目的和任务通过统计学课程设计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以统计学课程和理论知识为基础,通过课程设计的实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加强学生对所学相关课程的理解、掌握,训练并提高其使用统计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其运用EXCEL、SPSS、WORD和PPT等计算机应用能力,提高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要求:1、时间要求:本课程设计安排在《统计学》课程教学之后进行,设计时间为2周(10天)。
(1)熟悉和掌握SPSS软件的操作和主要功能。
包括:SPSS的数据管理功能、SPSS描述性分析、SPSS的均值比较分析、SPSS方差分析、SPSS相关与回归分析等等。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程设计。
可以采用:a)选择有意义的课题,确定调研题目,设计调查问卷,进行实地调研,对搜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撰写调研报告。
b)根据前期论文阅读或其他相关材料,确定有意义的研究课题,通过国家统计局网站,选择多个变量,搜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总结设计过程,撰写并提交一份统计分析报告,并附支撑数据。
(4)课程设计答辩。
2、设计资料要求:尽可能选用具有说服力,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或校园情况的数据为本课程设计的基础内容。
3、工作量要求:学生以2-4人为一组,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本课程设计。
小组成员必须明确独立完成的工作量,并参与和了解其他成员的内容,使每名学生工作量均饱满。
4、成果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课程设计的全部任务,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字数不少于6000字。
并按时、按质、按量提交格式规范的设计成果。
包括Word电子版和打印版,每个小组要上交1份纸质版课程设计存档。
5、课程设计评分标准:课程设计报告70%课程设计选题有意义(10)课程设计内容有深度,思路清晰,层次性较强,分析详细(20)数据真实,数据分析方法得当(20)格式正确,无错别字(20)阐述流利,时间控制合理(10)课程设计答辩30%回答问题正确(20)6、Word打印版的要求:(见文件最后的模版要求)课程设计参考题目(也可以自拟题目)一、问卷调查部分●选择你最感兴趣的现象或市场问题,设计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结合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相应的调查问卷;●将调查资料整理与分析后,撰写出统计调查报告。
《统计学》教学反思
《统计学》教学反思教学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通过教学能够传递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作为一名《统计学》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挑战,同时也有了一些反思和改进的想法。
首先,我发现学生对于统计学的学习兴趣不高。
在我进行知识讲解的过程中,有些学生显得不够专注,他们缺乏对统计学的实际运用和应用的认识。
因此,我意识到在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兴趣。
其次,我注意到学生对于数学基础不够扎实。
统计学作为一门数学科目,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作为支撑。
然而,有些学生在数学基础方面存在欠缺,这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因此,我决定在下次教学中加强对数学基础知识的复习,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理解概念。
另外,我意识到在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统计学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思辨和探究能力。
在我之前的教学中,我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下次教学中,我会采用更多的案例分析、问题引导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
此外,我还在教学中发现了一些小问题,例如教学内容的组织不够清晰,导致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存在困难;另外,有些学生在课堂上不够活跃,缺乏与老师和同学的互动。
对于这些问题,我会在下次教学中加以改进,通过优化教学内容的结构,设计更多的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通过对本次教学的反思,我认识到了自身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可以改进的地方。
我将根据这些反思和想法,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和知识传递。
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不断地学习与提高,我相信通过反思和改进,我能够成为一名更好的《统计学》教师。
通过这次教学反思,我意识到了教学的重要性以及自身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巩固数学基础,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采用更加清晰和有趣的教学方式。
统计学实验课程设计
统计学实验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统计学是数据分析的重要工具,在各种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而统计学实验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学知识和应用的重要环节。
因此,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让学生参与实验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统计学的原理和应用。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 - 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掌握统计学的基本应用方法 - 能够使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三、实验设计1.随机抽样通过随机抽样方法来了解样本的特征,如样本均值和方差。
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数据进行计算和图形分析,从而更好地了解随机抽样的原理和应用。
2.假设检验本实验旨在让学生掌握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研究问题,根据研究问题的特征和数据类型,选择合适的假设检验方法,并进行计算和分析。
3.方差分析通过方差分析方法,了解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问题,根据问题的性质和数据类型,进行方差分析,进一步了解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4.回归分析本实验旨在让学生掌握回归分析的原理和应用。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问题,根据问题的性质和数据类型,进行回归分析,从而更好地了解回归分析的基本原理。
5.时间序列分析通过时间序列分析方法,了解时间的趋势和周期性。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研究问题,根据研究问题的性质和数据类型,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并进一步了解时间序列分析的应用。
四、实验要求1.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统计学知识和方法。
2.学生需要独立完成实验,并准备实验报告。
3.实验报告应该包含实验目的、实验方法、实验结果、结论和参考文献等内容,并应该有严格的学术规范和标准。
五、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在实验中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同时,为了保证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掌握程度,老师会定期检查和指导学生的实验报告和计算结果。
六、实验评价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20%,实验报告占实验成绩的70%,报告的撰写和格式占实验报告的总分30%。
高职统计学教案课程设计
高职统计学教案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的分类、排序、图示和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
2. 掌握概率论的基本原理,理解随机变量、概率分布、期望和方差等核心概念。
3. 掌握抽样分布、估计理论、假设检验等统计推断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分析,并绘制相应的统计图表。
2. 能够运用概率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事件的概率、预测随机变量的值等。
3. 能够根据实际数据,进行合理的统计推断,为决策提供依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统计学的兴趣,认识到统计学在日常生活和职业领域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数据敏感性,使学生具备善于发现、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统计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严谨、客观、批判性的思维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本课程针对高职学生特点,注重实践性和实用性,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教学。
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在掌握统计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统计学基本概念与数据整理- 教材章节:第一章 统计学基本概念- 内容:数据的分类、排序、图示;频数与频率分布;描述性统计分析。
2. 概率论与随机变量- 教材章节:第二章 概率论基础;第三章 随机变量- 内容:随机事件及其概率;条件概率与独立性;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期望、方差和协方差。
3. 统计推断- 教材章节:第四章 抽样分布;第五章 估计理论;第六章 假设检验- 内容:抽样分布;点估计与区间估计;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单样本与双样本检验。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1. 第1周:统计学基本概念与数据整理2. 第2-3周:概率论基础与随机变量3. 第4-6周:统计推断在教学过程中,将结合实际案例和统计学软件,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教案《统计分析》教学设计
教案《统计分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统计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能够应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和解释;3.培养学生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实际问题求解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科学分析思维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1.统计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
教学难点:1.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和应用;2.实际问题的统计分析思路和解决方法。
教学准备:1.教材:《统计分析》;2.讲义:包括相关知识点的概念、原理和方法。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知1.提问:你知道什么是统计分析吗?它有什么作用?2.通过学生回答和讨论,引入统计分析的定义和作用。
3.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进行统计分析?4.提出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学习统计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分组讨论: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对统计分析的基本概念进行总结,并进行展示和讨论。
2.结合讲义,对统计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进行详细讲解。
第三步:学习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1.教师针对常见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讲解和示范。
2.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请同学们选择一个实际问题,并运用所学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和解决。
3.学生展示和讨论:每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问题,进行统计分析方法的展示,并与其他组进行讨论和比较。
第四步:实践探究1.学生个人或小组进行实践探究项目,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问题,并运用所学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探究。
2.学生书面报告:每位学生或每个小组根据实践探究项目,撰写一份综合报告,包括问题的提出、数据收集和处理、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和结果的解释。
3.学生展示和评价:每位学生或每个小组进行实践探究项目的展示和评价,互相学习和分享。
第五步:课堂总结1.进行课堂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
2.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对学习的反思和展望。
教学手段: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能力。
2.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彼此交流和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统计学原理与数据分析教学案例
统计学原理与数据分析教学案例在现代社会中,统计学原理与数据分析已经成为重要的技能和知识。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对统计学与数据分析的需求越来越大。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许多学校和机构都开设了相关的课程,并采用了各种教学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统计学原理与数据分析的方法。
教学案例一:调查问卷分析在一所大学的社会科学课程中,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每个小组设计一个调查问卷,并对所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这个案例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调查问卷的设计和数据分析的基本原理。
学生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研究问题,并设计问题,然后通过实地调研或网络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
收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整理和清洗,然后使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如频数统计、平均数计算、相关系数分析等。
最后,学生需要根据分析结果进行解释和总结,得出结论并报告给教师和其他同学。
教学案例二:商业数据分析在一所商学院的数据分析课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分析一家公司的销售数据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这个案例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应用统计学原理和数据分析方法解决实际的商业问题。
学生首先需要了解公司的业务模式和销售数据的背景,然后对数据进行整理和清洗。
接下来,学生需要使用统计方法和模型,如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来揭示销售数据中的规律和趋势。
最后,学生需要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并将分析过程和结果呈现给教师和其他同学。
教学案例三:医学数据分析在一所医学院的统计学课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分析一项临床研究的数据并给出相应的结论。
这个案例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应用统计学原理和数据分析方法来辅助临床研究。
学生首先需要了解研究的背景和目的,然后对研究数据进行整理和清洗。
接下来,学生需要使用统计方法和模型,如生存分析、ANOVA分析等,来探究研究数据中的关联和差异。
最后,学生需要根据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并将分析过程和结果报告给教师和其他同学。
通过以上教学案例,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和分析,深入理解统计学原理和数据分析的方法。
统计学教学工作计划 统计学教学设计方案大全(五篇)
统计学教学工作计划统计学教学设计方案大全(五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
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方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方案策划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统计学教学工作计划统计学教学设计方案篇一《统计学》是财经院校经济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设置旨在培养学生对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为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定性和定量的统计分析方法。
《统计学》是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表现和数量关系的方法论科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明确统计这个认识工具的特点、作用;掌握统计学的各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尤其是各种定量分析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对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研究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更好地掌握《统计学》课程,除课堂教学应有的54课时外,要求学生做到课前预习、课后总结,重视本课程作业练习这一环节,以实现本课程的既定目标。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及总的教学要求、重点、难点教学目标及总的要求:社会经济统计学是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表现和数量关系的方法论科学。
通过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明确统计这个认识工具的特点、作用;掌握统计学的各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尤其是各种定量分析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在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研究时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为进一步学习各专业课程提供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教学的重点: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统计总体、总体单位、标志、变量、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及其相互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统计调查的意义,统计调查的分类。
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填报单位和调查表、调查时间等概念。
统计报表制度的意义、作用和内容。
各种专门调查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统计整理的意义、步骤。
统计分组的概念、作用和形式。
分配数列的概念和种类。
分配数列中的名词概念,尤其是组中值的计算。
研究生统计学教案
研究生统计学教案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统计思维;-培养学生的数理逻辑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2.教学内容:-统计学概述:统计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等;-描述统计学:数据的整理与描述、数据的图形表示、概率与统计、常见分布及其性质等;-推断统计学: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质量控制、市场调研、医学实验设计等。
3.教学方法:-讲授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和实际案例,使学生理解统计学的概念和方法,并能运用于实际问题中;-问题导向学习:引导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统计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教学评价:-统一考试:通过期末考试检测学生对统计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课堂互动: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提问和参与讨论情况,评估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实践项目:要求学生完成一项实践项目,综合运用所学的统计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评估学生的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
5.教材与参考资料:-参考资料:6.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统计学概述;-第二周:数据的整理与描述;-第三周:数据的图形表示;-第四周:概率与统计;-第五周:常见分布及其性质;-第六周:参数估计;-第七周:假设检验;-第八周:方差分析;-第九周:回归分析;-第十周:统计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第十一周:复习备考。
7.教学资源:-教室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实践项目需要的数据集、软件工具。
8.教学重点:-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的原理和应用;-实践项目的设计和数据分析。
9.教学难点:-推断统计学中的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原理;-实践项目的设计和数据分析方法。
10.实践项目:-题目:市场调研与产品定价;-内容:学生需设计一项市场调研项目,并采集数据;然后利用所学的统计学知识,分析市场调研数据,确定产品的最佳定价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专业课程教学中的问题设计研究
作者:孙荣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5年第19期
摘要:基于问题设计的教学方法依据建构主义理论,提出学习的起点是问题,以问题作为学习者学习内容的主轴,强调以学习者的主动学习为主。
本文依据统计专业特点,对相关专业课程的问题及目标体系设计、主题探究学习方法、评价体系设计等进行了分析,从教学实践效果看,它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增进了师生友谊,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专业课程问题设计;建构主义;主题探究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0 ; ; 文献标志码:A ; ;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9-0179-02
一、引言
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简称PBL)于1969年由Haward Ban.ows博士发明,是一种新的课程研究开发和讲课授课方法,让学生通过现实、无结构的问题,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发挥重要作用,以此来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认知和技能,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
我们教育教学的目的就是让每个学生都成才,所以我们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而不应该本末倒置,让教师一直在课堂教学中处于支配地位,从而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统计学专业课程传统的教学特点是:一是教师成为了教学的主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切都由老师进行安排;二是学生以学习、接收知识为主体,和老师进行的交流较少,是单向交流并非双向交流。
三是学习氛围紧张、学习环境封闭,老师和学生所学和所讲的知识仅限于书本,范围狭窄。
传统的教学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成了教学活动的主体,忽视了学生为教学的主体性,阻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应该鼓励学生对老师和课本提出自己的质疑,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看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奴隶。
第二,教学手段与方式单一,课堂教学局限性大。
第三,教师和学生互动、交流较少,忽略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价值引导,造成教学主体错位,人文素养薄弱的现象。
沟通不仅仅培养了师生间良好的关系,有助于培养师生友谊,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等教育一直致力于把科学的、全面的经济知识传授给学生,以此希望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把所学到的原理和概念体系,用来理解、分析和解决现实的问题。
基于问题设计的教学方法以建构主义理论为理论基础,以问题作为学生学习的起点,设计布置真实任务,将学习情境设计到有意义、繁复的意境中,使学习者通过通力合作和主动探究来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方法学习到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知识,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沟通协作的能力。
这些能力的提高对学生今后的长远发展是十分有利的,综合能力的提高以前往往得不
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这种只重视书本知识的掌握,不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的做法,应该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
统计学作为一门文理交叉的学科,其专业课的知识涉及到数学、经济学等相关课程,本人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发现传统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不甚理想,教学效能未充分发挥,而关于基于问题设计的教学方法对统计学专业课程教学的研究目前还比较少,故提出基于问题设计的统计学专业课程教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二、问题设计
问题设计的教学方法涉及以下三个方面的设计。
1.问题及目标体系设计。
将“问题”作为学习的起点。
PBL最大的特点是在课程启动时将问题作为中心,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把问题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应该像一名向导,指引学生,并为学生常设问题情境。
PBL效果的好坏取决于问题的设计。
本课题组成员分别对《抽样调查技术》等课程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依据建构主义原则对问题及目标体系设计。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
由于事物存在多样性、复杂性,学习的情感具有特殊性,个人的学习存在差异性,所以说每个学习者对事物的构建是不一样的。
如《经济计量分析》课程,紧紧抓住其教学目的,围绕“模型的建立、参数的估计、模型的检验、模型的应用”四个方面提出问题与目标体系。
《抽样调查技术》课程围绕抽样方法、估计方法等提出问题与目标体系。
2.主题探究学习方法设计。
主题探究学习亦称研究性学习,这是一种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方式,这是建立在发现式学习和有意义学习的经验基础之上的。
学习者就是问题的解决者,PBL教学模式赋予了学习者自我学习的能力和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精神。
如在《抽样调查技术》等课程的实验教学环节中,通过实验小组来体现自主性实验教学模式,在实验教学中按照自愿原则成立实验小组,每个小组在实验以前选好一个实验课题,可以鼓励学生从生活中、社会上的热点问题或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选择,自主确定案例。
在探讨问题之前,每组推选出一名小组长,让小组长负责日常的工作,例如:上机实验、教学软件的学习、实验报告的撰写以及在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及时与老师进行协调、沟通。
这种小组分配制度有很多的优点,其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其二,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评价体系设计。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学生学习的风向标,构建以培训学生综合能力为中心,重视过程性学习的评价标准体系,指标体系不仅要反映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具体情况,还可以评价学生的综合表现能力:既要能在静态方面反映学生的知识结构,又要能在动态方面反映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表现。
本课题组对《统计预测与决策》和《抽样调查技术》等统计专业主干课程分别设计了学生学习评价指标体系。
并对这种指标体系设置了一些基本的原则,我们要坚决遵守这些原则。
(1)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
①公正平等:采取可操作性、详细的评价指标,对学生平等对待,减少主观评价分。
②注重过程:注重在过程中进行评价,从各方面进行评价,如:选题、自主学习能力、小组讨论、自主学习报告的书写、课堂回答问题各方面综合评价。
③能力考核: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知识的获得、团队合作意识、自主学习
能力、创新能力、专业技能等多方面,不以分数定能力。
④指标量化:使用能够真实反映学生能力、操作性强的、具体化的标准。
(2)评价指标构成体系:在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时,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说明:平时成绩占10%,主题探讨学习成绩占30%,考试成绩占60%。
①试卷考核:在试卷考核时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减少一些死记硬背的知识,多出一些综合性、灵活性的题型,革新出题思路和内容,避免出题时只着重于知识记忆,多增加应用知识解决案例的分值。
②主题探究学习评价:将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考核标准。
例如:学生的团队意识、学习态度、知识获取能力、能力提高等方面进行评价。
在小组中学生进行无记名相互评价、组长给每一位成员评分、学生自我评价、指导老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分,并监督学生评价的公平性。
指标体系见表1。
三、结论
基于问题设计的教学方法依照建构主义理论,提出学习的起点是问题,以问题作为学习者学习内容的主轴,突出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学习者在教学中的主体性。
统计学各专业课程都是以数据分析为主要内容的课程,需要解决数据分析的现实意义,本身强调与社会实际的结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就需要统计学专业学习者有很强的自我学习能力,而问题设计的教学方法正是突出了这一主体性,通过对统计学相关课程问题设计教学实践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对比问卷调查发现,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获取、能力培养等的教学效果看都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明显改善。
所以说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还是有很大帮助的,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应该引起广大教师的注意和重视。
参考文献:
[1]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2]余峰彬.建构主义指导PBL问题设计[J].医学教育探索,2007,(7).
[3]冯华.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评价[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