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中考物理基础提高总复习学案 第10讲 机械运动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 机械运动学案
机械运动一、复习目标1.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选用适当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2.知道:机械运动,举例说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3.理解:能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二、复习重点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3.速度和平均速度的计算三、复习难点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四、知识梳理(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符号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和。
2. 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符号是;测量时间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
3. 值与值之间的差别叫做误差,误差不是错误,误差避免,只能尽量减小;错误_____避免。
4. _________________、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
(二)运动的描述1.我们把物体的随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我们在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时,首先要选定某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物体叫做_______。
3.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静止是相对的。
我们观察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________,这就是说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______。
(三)运动的快慢1.在物理学中,把_____与_____之比叫做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用符号来表示。
2.速度的计算公式为______,单位:m/s、km/h (1 m/s =____km/h)。
3.物体沿着_____且_____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一个定值,与路程、时间无关。
4.变速运动的快慢用_________来表示,它只能粗略反映物体整体的运动快慢程度。
(四)测量平均速度1.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是。
2.主要器材:小车、木板、垫块、金属挡板、和等。
3.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金属挡板的作用是为了便于测量时间。
五、巩固练习1.图中所列仪器用于测量时间的是()2.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3.下列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一节物理课的时间为45s B.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为6m/sC.我们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 D.一份中考物理试卷的质量约为100g4.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6m、12.35cm、12.7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A.12.45cm B.12.34cm C.12.35cm D.12.36cm5.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A.山B.船C.房屋D.河岸6.如图为“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时的示意图,成功对接后,若认为“神舟十一号”处于静止状态,则选取的参照物可能是()A.地球 B.月球C.太阳D.“天宫二号”7.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A.7~20秒钟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0~5秒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C.第10秒钟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D.经过5秒钟,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10.如图,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测量的;(2)斜面的作用是;实验中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填“大”或“小”),原因。
(完整word版)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讲义_机械运动
专题二 机械运动一、知识要点1。
机械运动(1)定义: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2)参照物: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事先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对于一个物体处于运动状态还是静止状态跟选取什么样的参照物有关.通常情况下在研究地面上运动的物体时是选取地面或者是固定在地面上的某一物体,如树木、房屋等为参照物。
2.速度(1)定义: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
(2)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3)公式:tsv =(4)单位:①基本单位:m/s;②常用单位:km/h 、cm/s 等; ③换算关系:1m/s=3.6km/h, 1m/s=100cm/s 。
3。
运动的分类(1)按运动快慢分:可以分为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
(2)按运动路线分: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4。
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特点: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在相等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都相等;对于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v 是不随s 与t 的改变而改变的恒量,即s 与t 的比值 ts是恒定不变的。
5.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2)物体在做变速直线运动时,在相等的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并不相等,变速运动的快慢可用平均速度粗略地描述。
(3)平均速度:⎪⎩⎪⎨⎧==⇒=vs t t v s t s vv 是指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物体在前半段时间速度为v 1,后半段时间速度为v 2,则全程221vv v +=时一物体在前半段路程速度为v 1,后半段路程速度为v 2,则全程vv vv v 21212+=路 可以证明:v 时≥v 路。
(作差、通分、配方)(4)意义:平均速度表示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时运动快慢的大致情况,同一物体在做变速直线运动时,在不同的时间段或路程段内平均速度一般是不同的,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算术平均值。
机械运动教案
机械运动教案篇一:机械运动第一章常见的运动第1节机械运动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1)明白机械运动的概念;(2)明白参照物的概念,明白推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需要选定参照物;(3)明白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2、过程与方法(1) 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2) 在观察现象、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才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点1、机械运动的概念2、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教学难点1、参照物的概念2、认识物体运动的相对性3、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说到运动,我们并不陌生,我们四周的一切物体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运动着,没有运动,就没有世界,没有运动,也就没有我们。
下面这段录像是我在我们家的阳台上拍下来的一段公路上的情景,请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放录像材料)在这段录像中。
有运动的汽车、行驶的自行车、步行的行人,有静止的楼房、树木、地面……,如何推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仍然静止的?如何样描绘物体的运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一章常见的运动中的第一节——机械运动二、新课教学(一)机械运动1、提出征询题:在刚刚我们观看的录像中:有运动的汽车、行驶的自行车、步行的行人,有静止的楼房、树木、地面……,你是如何推断汽车、自行车、人是运动的?如何推断楼房、树木、地面是静止的?运动的物体有什么特点?静止的物体有什么特点?2、总结归纳:在物理学里,我们把一个物体相关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板书)。
(二)参照物1、平常我们观察物体是否运动时是相关于什么物体而言的呢?请同学们观察课件:(1)小孩在公路上跑步。
(2)飞机在空中飞行(3)汽车在公路上行驶(4)小船在河水中行驶小结:我们推断上述物体的运动时,是它们相关于地面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因此它们是运动的2、当我们座在行驶的汽车里,观看车外的景物时,会有什么感受?(1)请同学们接着观看录像,这段录像是我乘校车回密云的途中拍下来的一段。
初中物理机械运动教案3篇
初中物理机械运动教案3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物理机械运动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物理机械运动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和时间的单位;2.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3.知道测量有误差及减小误差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长度和时间的方法;2.通过实验,学习刻度尺和停表的正确使用方法.3.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了解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简单的测量知识,体会测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养成细致、严谨的学习习惯;2.认识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养成对科学技术的热爱.【教学重点】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使用停表测量时间.【教学难点】测量长度时读取估计值.【教学准备】教师用:习题及图形(事先写或画在后黑板上)、刻度尺(量程0~1m,分度值1cm)、钢卷尺(量程0~2m,分度值1mm)、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石英钟、电子手表、J1202机械停表(精确度0.1s)、J1202电子停表(精确度0.01s)等.学生用:刻度尺(量程0~15cm或0~20cm,分度值1mm)、铅笔、金属块、J1202机械停表(精确度0.1s)、J1202电子停表(精确度0.01s)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课件导入【展示课件】展示几个有趣的“视觉错视”实例.1.图甲中两根紫色的线是直的吗?2.图乙中红色的线哪根长?【过渡语】靠我们的感觉器官去判断,很难精确,而且有时会出错.所以,要作出准确的判断,得到精确的数据,必须用测量仪器来测量.【设疑引题】尺、秤、钟表、温度计等是我们熟悉的测量工具或仪器.它们都有刻度,测量时需要正确使用它们,正确记录测量结果.那么如何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呢?(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感觉不可靠,测量有必要,从而引出课题.)1.学生相互谈谈自己的感觉,并请2~3名同学回答感觉的结果.2.去掉背景后,再次观察,发现:甲图中两根紫色线都是直的;乙图中红色线一样长.3.认识到感觉不可靠,要想获得准确结果,应该进行测量.二、新课讲授1.长度的单位(1)长度单位的符号(2)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3) 了解一些物体的长度2.长度的测量(2)实验:用刻度尺测量长度【过渡】测量任何物理量都必须首先规定它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布置自学】1.阅读P15科学世界“国际单位制”.2.阅读“长度的单位”部分(P10-P11).(时间2分钟)【提出问题】1.在小学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2.现在又知道长度有哪些新的单位?它们同米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反馈练习一】指导学生完成下列问题:1. 在下列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单位:①中学生身高大约15.7②一支铅笔直径约为102、完成单位换算:③人头发直径约7×10-5m= μm④一张纸的厚度约10-4m= nm【温馨提示】要注意换算格式,正确的格式是数字不变,把相应的单位作等量代换,示范如下:7×10-5m= 7×10-5×106μm=70μm。
中考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学案
中考物理复习学案第一章《机械运动》基础知识总结: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
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
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 )、纳米(nm)。
1km=103m ;1dm=0.1m ;1cm=10-2m ;1mm=10-3m ;1μm=10-6m ;1nm=10-9m 。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
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
1h=60min 1min=60s 。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
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
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最新教案-中考物理学复习机械运动 精品
机械运动一、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
在研究机械运动时,常选择一个假定不动的物体作为标准,这个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
但在实际选取参照物时,要使问题简便。
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常选择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
二、速度是矢量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物理量可以分为矢量和标量。
凡是既要用大小又要用方向才能完全描述的物理量叫做矢量。
只用大小就可以完全表示出来的物理量叫标量。
长度、面积、体积、质量、密度、时间等物理量是标量。
速度、力、磁感强度等物理量是矢量。
三、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它所通过的路程跟所用时间的比是一个不随时间改变的量,这个比值的大小可以用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我们把这个比值叫做速度。
用数学式表达是。
速度的单位是米/秒,它是复合单位。
我们还可以利用图像来描述匀速直线运动。
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它的速度不随时间变化。
它通过的路程跟时间成正比。
表示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叫做速度——时间图像。
表示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叫做路程——时间图像。
1.速度——时间图像横轴ot表示时间,纵轴ov表示速度。
由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不随时间而改变,所以它的图线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
如图2—1中所示的MN。
根据速度——时间图像可以求出物体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在时间轴上找出时间P,过该点作时间轴的垂线NP,它与速度图线MN交于N,所围的长方形面积恰好就是运动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如图2—1中斜线所示的面积。
这和由公式S=vt算出是相符的。
2.路程——时间图像横轴ot表示时间,纵轴os表示路程。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路程跟时间成正比,因此,路程——时间图像是一条过原点O的倾斜直线,如图2—2所示的OA直线。
由路程——时间图像可算出物体的运动速度,在图线上任取一点B,由B点分别向时间轴、路程轴上做垂线,垂足分别为C、D,用D点所对应的路程除以C点所对应的时间即可得到物体的运动速度。
《机械运动》的优秀教案
•••••••••••••••••《机械运动》的优秀教案《机械运动》的优秀教案作为一名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机械运动》的优秀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机械运动》的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知道机械运动2、知道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
目标:1、观察实验能力:能从生活中观察到物体机械运动的实例。
2、能力:判断和分析机械运动,结合参照物的知识分析运动和静止的情况。
3、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释、判断自然界中的运动现象。
情感目标:1、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的。
2、培养科技意识,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思想。
3、利用地球同步卫星的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材分析教材从实例中引出了物体运动的问题,并称物体位置的变化为机械运动,再推广到自然界的实例中。
参照物的概念也是由实例引出,并联系实际分析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实例,要求学生会联系实际判断已知参照物的情况下物体的运动情况和由运动情况分析所选的参照物。
在此基础上,感性的分析了匀速直线运动,并说明学研究问题的一种,即从简单的问题入手,逐渐深化,最后分析我国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并思考一些问题。
教法建议尽量不加深课本上的内容,而应当多联系实际,提高学生自主能力和由实践习的习惯,加深一些物理方法的体会。
通过讨论引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直接界定物理学中的机械运动,对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学习,应当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并由此引出参照物的概念,关于参照物的问题要由学生列举实例,学生分析,可以做评价,最后总结分析的一般方法。
在本内容的教学中可以使用适当的媒体,例如可以用课本的配套录像带"运动的相对性"并回答本节的练习。
匀速直线运动的教学,观察和分析课本上的实例,说明这是近似的匀速直线运动,由学生思考生活和自然界中近似的匀速直线运动,加深学生对匀速直线运动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给出定义。
《机械运动》物理课堂教案
《机械运动》物理课堂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机械运动的概念,知道机械运动的基本形式。
2. 让学生掌握参照物的选择,能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
3. 让学生了解机械能的转化,能运用机械能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运动的概念及基本形式2. 参照物的选择与运动状态的判断3. 机械能的转化及其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机械运动的概念,参照物的选择,机械能的转化。
2. 教学难点:机械能的转化及其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机械运动的相关问题。
2. 利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理解机械运动的概念和机械能的转化。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运动和力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机械运动的概念及基本形式:讲解机械运动的概念,介绍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基本形式。
3. 讲解参照物的选择与运动状态的判断:讲解参照物的选择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
4. 讲解机械能的转化及其应用:讲解机械能的定义和转化原理,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机械能的转化在生活中的应用。
5.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机械运动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了解学生对机械运动概念、参照物选择和机械能转化的理解程度。
2. 练习题:布置一些有关机械运动的练习题,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七、教学拓展1. 介绍机械运动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如交通工具、机械设备等。
2. 引导学生关注机械能转化在环保和节能方面的意义。
八、教学资源1. 教学PPT:制作包含图文并茂的PPT,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机械运动的相关概念。
《机械运动》教案【优秀3篇】
《机械运动》教案【优秀3篇】篇一:初中物理《机械运动》经典教案篇一一、参照物(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
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二、机械运动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2)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3)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
4、分类(根据运动路线):(1)曲线运动;(2)直线运动Ⅰ匀速直线运动:A、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计算公式: v=s/t 变形 t=s/v,s=vtB、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 m/s 运输中单位km/h 两单位中m/s 单位大。
换算:1m/s=3.6km/h 。
人步行速度约1.1m/s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人匀速步行时1秒中运动1.1m直接测量工具:速度计速度图象: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机械运动Ⅱ变速运动:A、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B、平均速度:= 总路程÷总时间(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C、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D、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方法:用刻度尺测路程,用停表测时间。
2016中考物理冲刺复习 第一章 机械运动课件 新人教版
考点梳理
一、长度的测量
刻度尺 1.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 . m 2.长度的国际单位: 米 ,符号: . 3.刻度尺的使用: (1)使用前,应该观察 零刻度线 ① 是否磨损,若磨损则要从后面清 晰的刻度开始量起. 量程 ② :便于选择合适的刻度尺进行测量. ③ 分度值 :便于快速准确地进行测量.
(2)使用时 ①会放:把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 歪斜 且与被测物体保持平行,不能 . 垂直 ②会看: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尺 , 不得斜视. 一 ③会读:一定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 位. 单位 (3)记录:要记录数据和 ,测量结 估读值 果由准确值、 和 单位 组成.
测量平均速度 例题 小明在利用图1进行“测平均速度”的实 验. 刻度尺 (1)原理: . (3)实验时斜面应控制很小的坡度.
(4)小明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请根据图1和表 格中的数据把表格填写完整.
15
2 7.5 12.5
10
(5)分析表中的数据,小车在斜面上的全程运动 不是 是否匀速? ;原因:
四、运动的描述
物体位置 1.物理学里把 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同一个物体,是静止, 还是运动,取决于所选的 参照物 相对 ,这就是静止和运动的 性.
五、速度及其单位
运动快慢 1.速度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 的 物理量. 路程 时间 2.定义:把 与 之 比叫做速度. v=s/t 3.公式: . 4.单位 m/s (1)国际单位: ;(2)常用单位: km/h ;(3)换算关系:1 m/s= 3.6 km/h 1.2 ;(4)人步行速度约 m/s,它表 人每秒步行的路程是1.2米 示的物理意义是 .
2.(2015•衡阳)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 上沿直线跑道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 的路程和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6所示,则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C )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前2 s内,小华跑得快 D.全程中,小华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
1、物理中考一轮总复习学案 第一章 机械运动(备考指南+知识详单+易错警示+知识精讲) 学生版
第一章 机械运动考点分布考查频率 考点内容命题趋势1.长度的测量 ★★★★1.了解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换算、估测及单位换算.2. 了解测量有误差,明确误差和错误的区别,掌握减小测量误差的方法. 3.了解参照物和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4. 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区别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5. 了解速度的概念、单位以及速度单位的换算.6. 运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长度和时间的估测、运动的相对性、速度公式的运用是历年中考的必考内容,在中考中一般为2-3道题,分值为2-6分,多以选择、计算、实验形式出现,长度和时间的估测、速度计算是历年中考的热点2.时间的测量 ★★★3. 运动的描述 ★★★★4. 运动的快慢★★★★★知识点一:长度的测量1. 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符m. 常用的长度单位由大到小排列为千米(km )、米(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μm )、纳米(nm ).它们的换算关系:1 km= 1 000 m ,1 m= 10 dm= 100 cm= 1 000 mm= 106μm= 109nm.2. 测量长度的工具:刻度尺.3. 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步骤:(1)认: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2)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
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3)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也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4. 误差:误差是真实值和测量值的差别,只能减小,不能避免. 误差不是错误. 错误是指由于实验方法不正确或实验时违反操作造成的.知识点二:时间的测量1.时间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秒表。
2. 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主单位是秒 s ,常用单位有小时(h),分钟(min)3. 停表的使用方法:(1)认识秒表:一般的秒表(停表)有两根针,长针是秒针,每转一圈是30S;短针是分针,每转一圈是15 min。
《机械运动》教案
《机械运动》教案《机械运动》教案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机械运动》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机械运动》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什么是参考系,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质点是用来代替实际物体的有质量的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知道是否能把研究对象看作质点要根据研究的问题决定。
3、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区别与联系。
4、理解位移的概念,知道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矢量,能够区别位移和路程。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训练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学会使用打点计时器,并会通过分析纸带上的数据得出相应的结论。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有以下一些概念:机械运动,参考系,质点,时刻和时间间隔,位移和路程,重点是质点和位移的概念,难点是位移概念。
教材在本章开始处列举了大量的实例,给出机械运动的概念,在本节一开始,也是通过生动的实例,给出参考系的概念,接着从研究对象的角度,学习质点的概念,渗透理想化思维方法;再进一步学习时刻与时间,位移和路程等概念。
每一小节重点突出,又相互关联,实例鲜明,配图恰当,便于学生的接受,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教法建议本节教材的特点是概念较多,很多知识初中时学过,并且这些知识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建议让同学自学讨论的方法进行,可让同学提前预习或课上给出时间看书,教师提出一些问题,或让同学看书后提出问题,展开讨论,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并结合多媒体资料加深理解和巩固.教学设计示例教学重点:质点和位移的概念教学难点:位移概念的引入与理解主要设计:一、参考系:(一)提出问题,引起思考和讨论。
1、什么叫机械运动?请举一些实例说明。
机械运动复习教案
机械运动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机械运动的概念及其分类;(2)掌握描述机械运动的方法,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3)了解不同类型的机械运动,如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匀速运动、变速运动等;(4)学会应用物理公式和图形分析机械运动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2)运用数学方法解决机械运动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3)通过小组讨论、实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实事求是的精神;(3)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机械运动的概念及其分类;(2)描述机械运动的方法,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3)不同类型的机械运动的特点及应用。
2. 教学难点:(1)机械运动问题的数学建模;(2)复杂机械运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汽车的启动、降落伞的下降等,引导学生思考机械运动的概念;2. 知识讲解:(1)教师讲解机械运动的概念及其分类;(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学习描述机械运动的方法,如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3)教师通过示例,讲解不同类型机械运动的特点及应用。
3. 课堂练习:(1)学生自主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教师选取部分练习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解题方法。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机械运动的概念及其分类;2. 复习描述机械运动的方法,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3.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3. 练习题解答:分析学生在练习题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解题能力。
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作者:成际秋来源:《试题与研究·中考物理》2016年第04期一、考情分析《机械运动》这一专题近年中考考查的主要知识点有:参照物的选择,长度、时间的测量,速度、路程、时间的计算,长度、时间、速度的估测,实验测量做变速运动的物体的平均速度等。
主要题型有选择、填空、实验探究题。
2016年中考“机械运动”部分试题绝大多数省市都以基础题出现,注重将考查内容置身于实际问题的情境之中,突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但也不乏一些考查学生能力的中档题。
速度—时间图象、路程—时间图象题是历年中考都会出现的,2016年也不例外,玉林、连云港市对图象题的考查进行了挖掘、创新,希望同学们多多研究。
可以预见,2017年中考机械运动类考题,会在继承以往考查风格的基础上,力求创新,紧跟时代脉搏,创新问题情境,还会挖掘新的考查内容、考查形式,出现使人眼前一亮的精品。
二、考点演练【基础强化】图11.(2016·东营)东营园博园是全省自然与文化的缩影,是休闲旅游的好去处,小明和妈妈在园博园骑双人自行车游玩,如图1所示,以妈妈为参照物,小明是(填“运动”或“静止”)的;若骑行2.7 km路程,用了0.5小时,则平均速度为m/s。
2.(2016·钦州)环卫工人驾驶着洒水车以9 km/h的速度在市区道路上行驶,进行路面洒水工作,通过2.25 km道路所用的时间为h。
洒水车1 s行驶的路程是m。
3.(2016·滨州)图2甲中,物体的长度是cm;图2乙中,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m/s。
(2016·枣庄)如图3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填“A”或“B”),测出该物体的长度是cm。
(2016·兰州)如图4是某物体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前5 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是m,在5~15 s内物体运动的速度是m/s。
6.(2016·泰州)“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2016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1 机械运动复习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章【复习目标】1.能通过日常生活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
2.能根据日常经验和自然现象进行粗略估测时间,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
3.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能对物体的运动状态进行正确地分析与判断。
4.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并进行简单地计算。
5.正确理解平均速度的含义,能用刻度尺、秒表测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学生自主完成学生用书中的知识梳理,并要求熟记基础知识。
归纳总结:1.使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前要仔细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使用时要“放好”“看准”“估对”“记全”。
2.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特殊方法:等量替代法、化曲为直法、以轮代尺法、累积法。
3.记录测量结果应包括:准确值、估读值、单位。
方法指导:1.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是绝对的,它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整个宇宙都在做机械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我们所说的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是相对于一个事先假定不动的物体作为标准而言的。
2.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可以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也可以是相对于地面运动的物体,但不能选择被研究物体本身。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对照复习目标,回顾本章知识要点,想想自己对哪些知识的掌握还不够熟练?(自主梳理知识,构建本章知识结构图)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板块一长度与时间的测量1.常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球的直径。
转动球体测得球的直径D的示数如下表所示,则球的直径应取1.81cm。
2.如图所示,停表的读数是6min35s 。
知识板块二 参照物3.如图是“辽宁号”航母指挥员正在用“走你”动作指挥飞机起飞的情景。
飞行员看到指挥员向后退去,是以飞机(或飞行员自己)为参照物。
4.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国人的登月梦终将实现。
以地球为参照物,月球是运动(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知识板块三 速度及其测量5.如图所示是公路上的一个交通标志,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这个标志牌到南大桥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需18min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物质世界与运动和力第10讲机械运动【中考考点及考查角度系统复习】考点一:长度、时间及其测量1.长度的单位: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符号是。
长度的常用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2.长度的测量工具是。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是:(1)使用前观察刻度尺的;(2)使用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靠被测物体,刻度尺和被测物体的长度;(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4)记录数据由和组成,且数据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时间:时间的国际制单位是,常用单位是。
测量工具是。
如图所示是常见的计时工具,其中甲表是;乙表是。
若再体育课上要测量400m 跑的时间,应使用表;若要测量一场电影的放映时间,应使用表。
甲乙4.误差:与之间的差异。
减小误差的方法:(1);(2);(3)。
提示:①误差不是错误,错误可以避免,误差不可以避免,只可以减小;②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③平均值的有效数字与测量值的有效数字应相同。
5.长度的特殊测量(1)累积法:测出多个相同微小量的总长度,除以个数即可。
(2)化曲为直法:用无伸缩的棉线与曲线完全重合,作好两端标记,然后将棉线拉直,用刻度尺拉直棉线上两个标记间的长度即为曲线长度。
(3)平移法:物体表面凹凸不平或几何体形状不规则时,采用平移法来测量,如测量小球直径和圆锥体的高,如图所示。
考查角度1:长度、时间的估测【例1-1】下列符合实际的是()A.上自习课时,同学们脉搏跳动的平均时间间隔约为0.3秒B.初三同学一拃(张开的拇指和中指指端之间的距离)的距离约为20厘米C.一瓶矿泉水的体积约50升D.我们平常使用的笔的质量约为0.5千克变式1-1:关于对考场内一些物理量的估测,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课桌高度约为80cm B.考场内的气温约为50℃C.一份理化试卷的质量约为80gD.一块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所用时间约为5s考查角度2:长度的测量【例1-2】如图所示,两种不同规格的刻度尺测量同一只铅笔的长度,图1中铅笔的长度是cm,图2中铅笔的长度是cm.变式1-2:小超为了检验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下列几种尺子哪种最合适()A.量程15cm,分度值0.5mm B.量程10m,分度值1dmC.量程30cm,分度值1mm D.量程3m,分度值1mm考点二: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物体叫做机械运动。
提示:机械运动是一种常见的运动,宇宙万物都在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运动着。
2.参照物:在研究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时,被选作。
运动:相对于参照物位置;静止:相对于参照物位置。
提示:(1)参照物选定后我们就假定该物体是静止的;(2)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但不能讲研究的物体作为参照物;(3)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物理学中一般选择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考查角度1: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例2-1】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坐在车上的人相对于汽车来说是的.(填“静止”或“运动”)变式2-1-1:校车在行驶过程中,以司机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是的,要求学生系好安全带,是为了防止由于现象而发生的伤害事故.变式2-1-2: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向西快速行驶,一个人沿该公路的人行道向西散步,以人为参照物汽车()A.向西运动B.向东运动C.静止不动D.无法确定考查角度2: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选择参照物【例2-2】汽车站并排停放着两辆大客车,甲车突然相对地面向后行驶,乙车仍相对地面静止,这时乙车上坐在座椅上的乘客却觉得乙车在向前行驶.则该乘客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A.乙车B.甲车C.房屋D.树木变式2-2:2012年6月18日“,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为即将对接时的模拟图,成功对接后,“神舟九号”内的航天员看到“天宫一号”纹丝不动,地球在缓缓转动,则航天员选择的参照物是()A.太阳B.地球C.“天宫一号”D.“神舟九号”考点三:速度及其计算1.速度:速度是表示的物理量。
速度等于。
速度的计算公式:。
速度的单位:、,1m/s= km/h。
提示: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发生改变的运动。
2.速度的常见值:(1)人步行的速度:;(2)自行车的速度:;(3)真空中的光速:。
3.平均速度的测量: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目的练习用刻度尺和停表测量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原理器材斜面、小车、刻度尺、停表、小木块、金属片装置设计实验结论小车在斜面上做运动,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考查角度1:匀速直线运动【例3-1】小球从左向右运动,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到的照片如下图,其中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B.C.D.变式3-1:沂河某大桥全长约1.7km,晓军骑摩托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通过此桥,需s,以摩托车为参照物,晓军是的.考查角度2:速度及其计算【例3-2】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2m/s,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某同学家距学校600m,他以此速度从家步行至学校需要的时间是s;以该同学身上背着的书包为参照物,他是的(填“运动”或“静止”).变式3-2: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通过的路程是200m,则通过这段路所用的时间是()A.1h B.5min C.50s D.10s考查角度3:平均速度的测量【例3-3】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如图),斜面应选择较小坡度,这样设计是为了实验中便于测量.若秒表每格为1s,则该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变式3-3:小华同学每天步行上学,他很想知道从自家到学校的距离,进行了如下探究.(1)小华在学校跑道上以上学步行速度步行100m,测得用时80s,则他步行速度为m/s.(2)小华步行上学需20min,则他家到学校的距离是m.为了保证测量结果比较准确,除计时准确外,还必须控制步行不变.【中考综合·应用·探究培优拔尖】拔尖角度1:交通运输中的速度计算问题【例1】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早上7:30从甲地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求:(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变式1:小明一家双休日驾车外出郊游,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小明同学观察了一下速度及里程表盘如图甲所示,此时汽车的行驶速度为,汽车行驶了半个小时后,表盘的示数如图乙所示,那么这段时间内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拔尖角度2:运动图像分析【例2】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A.7~20秒钟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0~5秒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C.第10秒钟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D.经过5秒钟,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变式2:如图,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两物体由同一位置O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②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m处;③从第3s开始,v A>v B,5s末A、B相遇;④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A.只有①④正确B.只有③④正确C.只有①③正确D.只有②③正确【中考复习集训过关检测】一、选择题1.2014年5月24日,中俄在东海举行联合军演.为了刺探我国军情,日本军机与我国军近距离对峙,当时两军机之间保持的距离仅约30m.日本的这种挑衅行为引起我国人民的强烈愤慨.以下列哪个目标为参照物.可以认为对峙时我军飞行员是静止的()A.日本军机B.海面上的军舰C.海面D.海岸2.当甲车突然向前开动时,与之并排停放的乙车驾驶员感觉自己的车在向后退,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地面B.甲车C.乙车D.路灯3.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6cm、12.35cm、12.7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A.12.45cm B.12.34cm C.12.35cm D.12.36cm4.小明同学对物理课本进行了测量,记录如下:长为25.91cm,宽为18.35cm那么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A.1mm B.1cm C.1dm D.1m5.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B.经过6s,甲在乙前面1.2m处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D.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6.2013年4月20清晨,雅安芦山发生强烈地震,距灾区105km的某驻军部队接到命令立即驱车赶往灾区救援.出发50min后中途遇山体滑坡道路阻断,经2h抢通道路,继续前进40min到达指定地点.救援部队全程平均速度应为()A.126km/h B.70km/h C.52.5km/h D.30km/h7.甲、乙两车分别从P、Q两点同时同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a)、(b)所示,经过6秒甲、乙相遇.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P、Q间的距离为s,则()A.v甲>v乙,s=16米B.v甲>v乙,s=8米C.v甲<v乙,s=16米D.v甲<v乙,s=8米8.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秒末的速度为9.0m/s,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4.5m/sB.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m/sC.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m/sD.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1m/s二、填空题9.某次测量如图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是cm.10.如图是某住宅小区内的场景.(1)图中A是禁鸣标志,禁鸣是在处控制噪声.(2)图中B是汽车限速标志,它表示的含义是,按规定,汽车在小区内行驶100m至少需要s,行驶过程中,以汽车为参照物,标志牌是.(3)图中C是摄像头,它的内部有光学元件,其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小区内的景物通过它所成像的性质是倒立、_________的_________像.11.如图是苹果下落过程中拍摄的频闪照片,相机每隔0.1s曝光一次,由此可判断苹果的运动是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照片上A与B的间距,所对应的苹果的实际运动路程为57cm,则苹果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m/s.12.一辆长10m的大货车,以36km/h的速度驶进一个隧道,从车头进入隧道到车尾离开隧道所用的时间为20s,则隧道长为m.三、实验探究题13.如图所示是同一木块先后两次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时在相等时间内连续拍摄的“频闪”照片.第二次木块从A点运动到B点的距离是cm;由图可知,两次实验中木块的速度,木块所受拉力的大小(均选填“相等”或“不相等”).四、计算题14.一列长为l=1500m的货运列车,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运动中所受阻力为f=4×105N.在要通过某长度为L=600m的跨江大桥时,为提醒大桥上铁轨两旁的行人注意,处于车头的司机在机车到达桥头时拉响汽笛,位于车尾的押运员经过t1=4s听到汽笛声,已知空气中声速为v1=340m/s,求:(1)列车机车提供的牵引力F;(2)列车的行驶速度v2;(3)列车通过大桥的时间t2.15.研究发现:人在饮酒后驾车的应急反应时间是未饮酒时的2~3倍.反应时间是指司机从看到意外情况到踩刹车需要的这段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如图所示,某人酒后驾车沿马路直线行驶,车头中央距马路边沿3m,车在到达某位置时,发现一人正从路边出发闯红灯过人行横道,此时汽车的速度为15m/s,距离人的行走路线为30m,若该司机的反应时间为1.2s,刹车后汽车由于惯性还要继续行驶,再经过1s刚好驶到人的行走路线.(1)求这辆汽车的反应距离是多少?(2)若人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走,请计算说明汽车是否有撞上行人的可能?(提示:该车的宽度约1.8m)(3)请你为驾驶人和行人各提出一条文明交通的警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