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芸201101010328中国考古学通论1

合集下载

中国考古学通论笔记1(考研版)(可编辑)

中国考古学通论笔记1(考研版)(可编辑)

中国考古学通论笔记1(考研版)中国考古学通论参考书目:张昌倬主编《文物与考古基础知识》(高等教育出版社)张之恒著《中国考古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新中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出版)苏秉琦著《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三联书店)宿白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大考古发现》(文物出版社)刘庆柱主编《二十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考古学概论》结构第一章:考古与文物基本理论、第二章:石器时代考古第三章:夏商周考古、第四章:战国秦汉考古第五章:魏晋隋唐宋元明清考古、第六章:古器物与考古专题第一章考古与文物基本理论第一节考古与文物基本涵义一、考古学的名称与定义:1、“考古学”名称的由来:(1)“古学”:在中国,东汉(1~2世纪)时已有“古学”的名称。

《后汉书》中说马融“传古学”,贾逵“为古学”,桓谭“好古学”,郑兴“长于古学”,这里所谓“古学”是专指研究古文经学。

(2)“考古”:北宋中叶 11世纪 ,吕大临编撰《考古图》一书,将“考”与“古”联系起来,“考古”一词最早出现。

但其研究的是“金石学”,其研究对象限于古代的“吉金”(青铜器)和石刻,并不等于考古学,要经过系统化以后才可成为考古学的一部分。

因此我国古代出现的“考古”与现代科学意义上的考古学有较大区别。

(3)科学上的“考古学”:科学上的“考古学”这一名词,也就是我国要学的考古学这门学科,是从欧洲文字翻译过来的。

Archaeology.考古学是一门近代才形成的崭新的科学,它发祥于欧洲,以后普及到世界各国。

具体说,在欧洲19世纪中叶以后,在我国则是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的。

它包含史前考古学、历史考古学和田野考古学等分支,并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领域内的许多学科以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的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

2、考古学的定义:我国考古学家夏鼐在《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是这样表述考古学定义的:“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科学。

中国考古通论

中国考古通论

中国考古通论中国考古通论第一章概论考古学的任务是根据古代人类所遗留下来的文化遗物和文化遗迹研究人类古代历史。

作为一门科学的近代考古学,以田野调查和考古发掘为基础。

考古学有其完整和严密的方法论,其基本规则是考古发掘中的地层学和考古资料整理中的器物形态学。

第一节考古学的基本含义一.考古学的定义考古学是用实物资料研究人类古代历史的一门科学,考古学研究的对象是实物资料,考古学只研究古代人类文化遗存,近现代文化遗存不属于考古学的研究范围。

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考古学研究的实物资料包括遗迹和遗物两部分,遗迹和遗物又统称为文化遗存。

遗迹通常分为房屋、水井、陶窑、村落、运河、墓葬等人工建筑和设施,它是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不可移动的文化遗存。

遗物按其用途可分为……,按其质料可分为……。

作为考古学研究的实物资料必须是由人类创造,或者与人类活动有关的。

三.考古学对研究古代社会的重要作用证史:证明史书记载的正确性正史:纠正文献资料中的错误补史:补充文字产生之前人类的历史;补充历史时期史书记载的不足第二节考古学文化一.考古学文化的基本涵义考古学文化是指代笔同一时代,分布于共同地区,并具有一群有特征性的文化遗物和遗迹的文化遗存。

作为一个考古学文化其必须具有一群特征性的文化遗存,单一的文化因素不能称为一种文化。

同一文化共同体亦即同一考古学文化,属于某一特定的社会集团,这一社会集团有着共同的文化传统,所以其在文化遗物和遗迹方面有着共同的特征。

由某一社会集团创造的考古学文化是其物质文化的体现。

研究考古学文化的发生演变以及不同地区的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助于人们了解当时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

二.考古学文化的命名1.以首次发现的典型遗址所在地的地名座位考古学文化的名称。

如中国旧石器时代的周口店文化、丁村文化、小南海文化等;新时期时代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等。

2.以遗址的名称作为文化名称的,如中国旧石器时代的观音洞文化和山顶洞文化。

我国考古学通论笔记[考研版]

我国考古学通论笔记[考研版]

中国考古学通论参考书目:昌倬主编《文物与考古基础知识》(高等教育)之恒著《中国考古学通论》(大学)《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卷》(中国大百科全书)《新中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文物1984年出版)秉琦著《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三联书店)宿白主编《中华人民国重大考古发现》(文物)庆柱主编《二十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中国社会科学)《考古学概论》结构第一章:考古与文物基本理论、第二章:石器时代考古第三章:夏商周考古、第四章:战国汉考古第五章:晋隋唐宋元明清考古、第六章:古器物与考古专题第一章考古与文物基本理论第一节考古与文物基本涵义一、考古学的名称与定义:1、“考古学”名称的由来:(1)“古学”:在中国,东汉(1~2世纪)时已有“古学”的名称。

《后汉书》中说马融“传古学”,贾逵“为古学”,桓谭“好古学”,兴“长于古学”,这里所谓“古学”是专指研究古文经学。

(2)“考古”:北宋中叶(11世纪),吕大临编撰《考古图》一书,将“考”与“古”联系起来,“考古”一词最早出现。

但其研究的是“金石学”,其研究对象限于古代的“吉金”(青铜器)和石刻,并不等于考古学,要经过系统化以后才可成为考古学的一部分。

因此我国古代出现的“考古”与现代科学意义上的考古学有较大区别。

(3)科学上的“考古学”:科学上的“考古学”这一名词,也就是我国要学的考古学这门学科,是从欧洲文字翻译过来的。

Archaeology. 考古学是一门近代才形成的崭新的科学,它发祥于欧洲,以后普及到世界各国。

具体说,在欧洲19世纪中叶以后,在我国则是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的。

它包含史前考古学、历史考古学和田野考古学等分支,并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领域的许多学科以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

2、考古学的定义:我国考古学家夏鼐在《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是这样表述考古学定义的:“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科学。

考古学通论常见疑难问题解答

考古学通论常见疑难问题解答

《考古学通论》课程常见问题答疑《考古学通论I》1.考古学的性质和特点是什么?答:从学科总体目标来讲,考古学属于社会科学或人文科学。

但从研究理论、方法来说,则基本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因此考古学具有边缘科学或交叉科学的性质。

考古学的特点是由它所研究的资料和目标所决定的。

考古学研究的资料是实物遗存,是古代社会遗留下来的残缺不全的、局部的、极少量的遗存,大部分可能已经消失,又大部分被掩埋在地下,存在一个如何寻找和获取的问题。

获取的资料又要根据其自身特点进行研究,以将无序变为有序。

随着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会有无限多的信息从实物中提取常来,但从大的目标和性质上来讲,它还是属于历史科学。

2.考古学与狭义历史学有怎样的关系?答:考古学和狭义历史学(以文献资料为主研究人类历史)同属历史科学,是历史学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历史学科的高级阶段。

Childe说,考古学引起了历史科学的变动,扩大了历史科学的空间范围,像用望远镜扩大了空间视野一样,它把历史视野向古代延伸了成百上千倍;像显微镜为生物学揭示了巨大生物躯体内的微小的细胞,又如放射性研究给化学带来的变化一样,改变了历史科学的内容。

史前考古学补充了文献记载所无的绝大部分内容;历史考古可改正文献记载的错误,又大大增加了历史学的内容。

3.考古资料应当怎样进行分类?答:考古资料的文化遗存区别于自然遗存。

经过人工制造、建造或被使用,有着人类活动印记的,都可称为文化遗存(文化是人类特有的)。

反之,未经人类活动参与,与人类本身活动无关的都可称为自然遗存。

考古学研究的对象是文化遗存,但人是生存在自然环境中的,随着自然科学技术的应用,许多自然遗存也成了考古学研究的一部分。

文化遗存通常以遗址的形式存在。

遗址有多种多样:村落、洞穴、矿冶、军事、桥梁、关卡、栈道等交通遗址、宗教遗址。

广义的遗址还可包括墓地,狭义则泛指非墓地的遗址。

遗址中一般包括遗迹、遗物和遗痕。

遗迹指遗址中不可搬动的遗存,有时与土连在一起,如宫殿、住宅、寺庙、作坊、都市、城堡、坟墓、灰坑、窖穴等。

关于中国考古的书籍

关于中国考古的书籍

关于中国考古的书籍摘要:1.引言2.中国考古的概述3.书籍《中国考古学通论》的内容简介4.《中国考古学通论》的评价与影响5.结论正文:《中国考古学通论》是一本关于中国考古学的专业书籍,作者是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张宏志。

本书从学科史、理论方法、技术手段、研究成果等方面,系统全面地介绍了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

在引言部分,作者简要阐述了中国考古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和学科特点。

中国考古学主要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遗物、遗迹和遗址,以期揭示古代社会的生产、生活、文化、宗教等方面的信息。

接下来,作者从学科史的角度,详细梳理了中国考古学的发展脉络。

从20 世纪初开始,中国考古学经历了从萌芽到逐渐成熟的发展过程。

在此过程中,涌现出一批杰出的考古学家和重大的考古发现,如北京周口店的北京人遗址、陕西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等。

在理论方法和技術手段方面,作者介绍了中国考古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地层学、类型学、文化因素分析等。

同时,还详细介绍了各种技术手段在考古发掘中的应用,如遥感技术、放射性碳测年法、文物保护技术等。

在研究成果方面,作者重点介绍了新石器时代、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各个历史时期的考古发现和研究进展。

这些成果不仅丰富了我们对古代文明的认识,也为现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中国考古学通论》自出版以来,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和广泛关注。

本书被认为是中国考古学的经典之作,对于推动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和普及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本书也为我们更好地认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总之,《中国考古学通论》是一本内容丰富、论述严谨、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书籍。

中国考古学通论

中国考古学通论
初期南庄头遗址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
玉蟾岩遗址大龙潭一期10000+-
庙岩遗址
一.初期。距今约12000~9000年前。开始使用磨制石器
二、早期。约距今9000~7000年前。磨制石器的使用已普遍,
三、中期。约距今7~5千年前。磨制石器已有局部磨光向通体磨光过渡。
第三节、新石器时代文化区系的分布
一、东北地区的新时期文化
泾水上游关中地区
新石器时代晚期晚期桥村类遗存客省庄文化三里桥类遗存王湾三期文化后岗二期文化龙山文化齐家文化小河沿文化石家河文化良渚文化昙石山文化4500~4000
早期常山下层文化案板三期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大河村五期?大汶口文化马家窑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峡文化5000~4500
中期晚期仰韶文化西王村期秦王寨文化大司空一期文化大地湾仰韶晚期红山后文化大溪文化崧泽文化金兰寺下层5500~5000
树木年轮木1万年以内
氨基酸外消旋骨数年至数百万年
黑曜石水含黑曜岩制品几十万年以内
铀系碳酸岩、骨、牙、贝壳数千年至45万年
二、;勘测技术的应用
空中摄影:遥感技术。地下勘探:
三、分析鉴定技术的应用。
X射线荧光分析”、“发射光谱分析”“红外线吸收谱分析”“穆斯堡尔谱分析”和“热分析”
第四节、中国考古学简史
3.晋西南的陶寺文化。陶寺墓地的大、中型墓出土有琮、钺、彩绘陶龙盘、鼓、磬等礼器,
二、商文化的分期与分布。商共历17代30王,据《夏商周年表》,商始于前1600,灭于前1046,延续近600年。以盘庚迁殷为界,可分为前、后二期,前期以郑州二里岗遗址为代表,后期以殷墟为代表。
1;前期(前1600~前1300),这一时期的商文化以河南郑州商城及二里岗遗址、偃师尸乡沟商城、河北藁城台城西村遗址、湖北黄陂盘龙坡等为代表,青铜时代文化开始进入兴盛时期。其中,郑州二里岗文化遗址具有典型性,故早商文化一般也叫“二里岗期文化”。

考古学通论的名词解释

考古学通论的名词解释

考古学通论的名词解释考古学是一门关注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学科,通过对过去人类活动的遗迹和物质文化的研究,可以揭示远古时期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社会结构等。

本文将对考古学中的一些重要名词进行解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学科。

1. 遗址:遗址是指人类活动留下的历史遗迹,包括建筑物、墓葬、遗物等。

考古学家通过对遗址的发掘和分析,可以还原出过去的人类活动情景,了解各时期人类文明的变迁。

2. 出土文物:出土文物是指考古学家在遗址中发现并挖掘出来的具有历史价值的物品,如陶器、青铜器、石器、金银器等。

这些文物可以为研究者提供关于古代社会与文化的重要线索。

3. 碳14测年法:碳14测年法是一种常用的考古学测年方法,通过对有机样本中的碳14同位素进行测量来确定样本的年代。

由于碳14同位素的半衰期为5730年左右,因此可以通过测量样品中碳14的含量来估计样品的年龄。

4. 田野调查:田野调查是考古学研究的重要环节,主要通过对地表遗迹的观察和测绘来收集信息。

考古学家将使用地质图、遥感影像等工具,以及实地考察,在特定区域进行系统观察和记录,为后续的发掘和研究提供基础。

5. 考古学分类:考古学可以根据研究的对象划分为不同的分类,包括史前考古学、历史考古学、城市考古学等。

史前考古学主要研究史前时期的人类活动和文明,历史考古学则侧重于历史时期的文化遗产,城市考古学则关注城市的历史与文化。

6. 遗传学在考古学中的应用:遗传学的进步为考古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通过对古代人类的DNA进行分析,考古学家可以进一步了解人类的迁徙、亲缘关系以及遗传疾病等方面的信息。

这为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古代人类社会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7. 三维重建技术:最近几十年来,三维重建技术在考古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对考古遗址的数字扫描或摄影,结合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可以实现对历史建筑或遗迹的高精度三维重建。

这为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提供了新的手段。

8. 考古学的意义:考古学的研究对人类历史、文化和社会的理解有着深远的影响。

《考古学通论讲义》第一章:导论

《考古学通论讲义》第一章:导论

第四节 考古学的分支
• • • • 一、史前考古学与历史考古学 二、田野考古学 三、几种特殊门类的考古学分支 四、考古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树木年轮测年法断代技术样品物质测年范围放射性碳素碳14含碳物质动植物遗体5万年以内古地磁粘土3万年以内热释光tl陶器烧土100万年以内数百万年以内钾氩kar火成岩10万年以上裂变径迹ft火山灰玻璃石器陶器数千年至数百万年树木年轮1万年以内氨基酸外消旋数年至数百万年黑曜岩水合法黑曜岩制品几十万年以内碳酸岩骨牙贝壳数千年至45万年电子自旋共振贝壳珊瑚骨骼牙齿硫酸盐和磷酸盐数百年至数百万年整个第年代测定方法表三考古学年代的分期根据各种不同的分类法考古学将古代人类社会分为几个不同的时代
2.遗址的发掘 • 探沟法:一般用于小面积的试掘,或者对某一古 建筑物或城墙遗迹进行解剖。探沟的长度和宽度 依需要而定,一般是宽2米,长10米。 • 探方法:最适合于发掘一整片遗址,其布方方法 是在遗址已确定发掘的地方划好方格,方格的大 小与遗址堆积层的深度有关,一般是5 x 5米的正 方。
考古调查
文化遗物
地面遗迹:埃 及神庙(左)
地下遗迹:五官村大 墓(右)
柬埔寨吴哥窟遗址(左)
文化遗址 仰韶文化遗址(右)
研究范围
• 时间范围,考古学所研究的时间范畴是人类古代 历史,包括史前时代、原史时代(文字刚出现的 时代)和历史时代,不包括近代和现代。
• 空间范围。考古学研究的是实物资料。
三、遗迹与遗物被埋藏的原因及 “文化层”的形成
考古学通论
授课人:王新春
参考书目
栾丰实、方辉、靳桂云:《考古学:理论· 方法技 术》。 俞伟超:《考古学是什么》。 严文明:《走向21世纪的中国考古学》。 张忠培:《中国考古学:九十年代的思考》。 张忠培:《中国考古学:实践、理论、方法》。 [英]丹尼尔著;黄其煦译:《考古学一百五十年》。 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 张之恒:《中国考古学通论》。 杜斗成、段小强《考古学通论》。

中国历史考古学论集

中国历史考古学论集

中国历史考古学论集《中国历史考古学论集》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历史考古学论集的相关信息,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中国历史考古学论集本书是徐苹芳先生将中国考古学与历史文献相结合的四十篇学术论文,囊括徐苹芳先生五十几年来的考古生涯中的主要研究成果,内容涉及多个方面,如中国文明起源之探讨、中国考古学的建设与发展、中国古代墓葬制度研究、中国简帛文书档案整理、宋元明考古考察、中国城市考古研究以及魏晋铜镜、唐代戏弄俑、宋元杂剧等等。

其中既有精彩的具体考古个案分析,也有高瞻远瞩的深层思考。

本书系徐苹芳文集之一,这是其多年来已经发表但非常分散的重要学术论文的一次集结。

作为文集的第一本,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徐先生的学术轨迹和考古学研究方法,读者必从中受益匪浅。

中国城市考古学论集2015年12月,继《中国历史考古学论集》《明清北京城图》之后,徐苹芳先生在中国大陆的第三本历史考古学方面的文集——《中国城市考古学论集》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这是一部研究中国城市考古学的专著,其中收录了徐先生历年来发表的有关城市考古、城市史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共计30篇,几乎囊括了徐先生已经发表过的此领域的全部论文。

它记录了中国考古学的一个分支——城市考古学,特别是历史时期古今重叠型城市考古学的探索历程,是当代中国考古学研究中一项丰硕的学术成果。

徐苹芳先生的城市考古学研究,是从他的城市考古实践出发的。

徐先生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入南开大学历史系任助教,1956年调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由此拉开了他从事城市考古实践与研究工作的序幕。

他曾参加过隋唐洛阳城的考古勘察,主持过元大都与明清北京城、辽南京与金中都、南宋临安城和唐宋扬州城等一系列重要城址的考古勘察和发掘工作。

直至2011年徐先生去世前不久,他仍在筹划力量组织编写《中国古代城市考古》,以填补学术界尚无一部中国古代城市考古通论性著作的空白。

考古学通论

考古学通论

二、考古学在中国的诞生



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兴起,始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20 年代。 北宋时出现了对古物进行一定系统研究的“金石学”。 清代,金石学更加发达,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研究成果。 它是我国考古学的前身。 欧洲考古学的传入,我国学者开始对欧洲考古学的研 究成果加以运用和介绍,如梁启超的《中国史叙论》。 1898年在安阳小屯村发现带字甲骨,引起金石学家王 懿荣和高鹗等人的注意。 1900年又在敦煌石窟发现大量古代写本方书和其他文 物的藏经洞。这两项重大发现成为中国考古学诞生的 前兆。 1921年瑞典人安特生发掘河南渑池县仰韶村,被公认 为是中国考古之始。 20世纪20年代末,李济、梁思永等从海外学成归国,

二、中国境内的旧石器时代文化



1、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 300万年前是早期的开端,距今大约20万年至15万年 前后是早期结束的年代。此时代大约相当于古人类发 展阶段中的直立人(或称猿人)阶段。 直立人可分为早期直立人和晚期直立人两个发展阶段。 我国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化石和石器文化大 多属于晚期直立人阶段。 直立人的体质特征:头骨扁平,骨壁厚,脑量从早期 800毫升左右增加到晚期的1200毫升。 中国是发现旧石器早期文化和直立人化石很丰富的国 家。地点分布多达80余处。 主要有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及其文化

发掘的具体方法要看发掘的对象而定。 开探方(或探沟)的方法是发掘的主要方法。此方法 用于对居住遗址、墓葬的发掘。


2、资料的整理分析
就是把田野调查发掘所得的资料进行系统的梳理,写 成报告,予以公布。 包括检阅核对调查发掘记录和绘图、照片,清洗出土 遗物,修补复原、挑选典型器物和典型地层,分类排 队,分析文化性质、断代定年等。 考古学文化:用以表示考古遗迹中(特别是原始社会 遗迹中),属于同一时期、有地方特征的共同体,即 同一文化的遗存,有着同样形式的生产工具、用具和 相同的制作技术等。

关于考古的书

关于考古的书

关于考古的书籍推荐与介绍一、引言考古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学科,通过对人类活动遗存的发掘、分析和研究,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大量的考古知识,但是如何找到一本好的考古书籍,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本文将为大家推荐几本优秀的考古书籍,并简要介绍它们所涉及的内容。

二、《中国考古学通论》《中国考古学通论》是中国著名考古学家李济所著,该书系统地介绍了中国考古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对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各自特有的文化进行了详细阐述。

该书分为两卷,共计40章。

第一卷主要介绍了中国考古学的起源、发展以及基本理论和方法;第二卷则着重讲述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遗址、墓葬、器物等方面的发现及其文化价值。

三、《世界考古》《世界考古》是英国著名考古学家布莱恩·福斯特所著,该书介绍了世界各地的考古遗址和文化,包括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

该书内容涵盖了人类历史上的许多重要事件和文化现象,如金字塔、长城、印第安人等。

该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了这些遗址和文物的魅力,不仅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还能够启发读者对于人类历史和文明的思考。

四、《中国历代宫殿建筑》《中国历代宫殿建筑》是中国著名建筑专家李学勤所著,该书详细介绍了中国历代宫殿建筑的演变过程和特点。

该书分为三卷,共计45章。

第一卷主要介绍了中国传统宫殿建筑的基本概念、构造和形式;第二卷则着重讲述了明清两代宫殿建筑的特点;第三卷则介绍了近现代以来宫殿建筑在设计理念、材料使用等方面的变化。

五、《考古学》《考古学》是美国著名考古学家科林·伦内尔所著,该书介绍了考古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并对世界各地的考古遗址和文物进行了详细阐述。

该书涵盖了人类历史上的许多重要事件和文化现象,如尼安德特人、埃及金字塔、印第安人等。

该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了这些遗址和文物的魅力,不仅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还能够启发读者对于人类历史和文明的思考。

考古学通论

考古学通论

中国考古学通论导论考古学及其研究对象考古学的定义。

1.“考古”一词的来源。

“考古”这一名词,在汉语中出现很早,如北宋时期的学者吕大临就曾著《考古图》(1092)一书,但当时所谓“考古”,仅限于对一些传世的青铜器和石刻等物的搜集和整理,与近代意义上的考古学含义有很大的区别。

2.“考古学”一词的来源。

中国近代“考古学”一词,可能是从西文Archaeology一次翻译而来的。

Archaeology一词源于希腊语,义为“研究古代之学”,在17和18世纪,一般是指对含有美术价值的古物和古迹的研究,到了19世纪,才泛指对一切古物的研究。

3.考古学的定义。

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学科。

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

主演对象是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实物资料。

这里指的实物资料,一般应是古代人类有意识加工过的人工制品。

如工具、武器、用品等,或是人类修造的房屋、坟墓、城堡等建筑等。

若是未经人类加工的自然物,则必须确定其与人类活动有关,或是能够反映人类的活动。

如用于修筑房屋用的自然石块和采集渔猎活动所遗留的动植物遗存等,这些也属于考古学研究对象。

1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具有可移动性的器物。

遗物一般以器物的原料或用途功能进行分类。

如以器物的原料可分为木器、石器、玉器、陶器、骨器等;以用途或功能可分为工具、武器、生活用具、装饰品、艺术品等。

2古代人类活动而遗留下来的具有不可移动性的迹象。

遗迹一般依据其功能或用途分类并命名,如储物的窖穴、埋葬死者的墓穴、房屋废弃后的基址、防御性的城墙或壕沟、汲水的井等。

一般遗迹中,均包含有数量不等的遗物。

这些遗物有些是当时人们无意识地丢弃的,如在废弃的窖穴或壕沟中倾倒的生活垃圾和破损的陶器、工具等。

有些则是人们有意识地放入的,如墓葬中的随葬品等。

3古代某一社群居民日常生活、居住范围内遗留的连续分布的遗迹、遗物集合体。

古代遗址大部分是有各种性质、功能不同的房屋及防卫、经济设施等组成的村社聚落或城址的废墟。

考古学通论笔记

考古学通论笔记

中国考古学通论导论考古学及其研究对象考古学的定义。

1.“考古”一词的来源。

“考古”这一名词,在汉语中出现很早,如北宋时期的学者吕大临就曾著《考古图》(1092)一书,但当时所谓“考古”,仅限于对一些传世的青铜器和石刻等物的搜集和整理,与近代意义上的考古学含义有很大的区别。

2.“考古学”一词的来源。

中国近代“考古学”一词,可能是从西文Archaeology一次翻译而来的。

Archaeology一词源于希腊语,义为“研究古代之学”,在17和18世纪,一般是指对含有美术价值的古物和古迹的研究,到了19世纪,才泛指对一切古物的研究。

3.考古学的定义。

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学科。

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

主演对象是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实物资料。

这里指的实物资料,一般应是古代人类有意识加工过的人工制品。

如工具、武器、用品等,或是人类修造的房屋、坟墓、城堡等建筑等。

若是未经人类加工的自然物,则必须确定其与人类活动有关,或是能够反映人类的活动。

如用于修筑房屋用的自然石块和采集渔猎活动所遗留的动植物遗存等,这些也属于考古学研究对象。

1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具有可移动性的器物。

遗物一般以器物的原料或用途功能进行分类。

如以器物的原料可分为木器、石器、玉器、陶器、骨器等;以用途或功能可分为工具、武器、生活用具、装饰品、艺术品等。

2古代人类活动而遗留下来的具有不可移动性的迹象。

遗迹一般依据其功能或用途分类并命名,如储物的窖穴、埋葬死者的墓穴、房屋废弃后的基址、防御性的城墙或壕沟、汲水的井等。

一般遗迹中,均包含有数量不等的遗物。

这些遗物有些是当时人们无意识地丢弃的,如在废弃的窖穴或壕沟中倾倒的生活垃圾和破损的陶器、工具等。

有些则是人们有意识地放入的,如墓葬中的随葬品等。

3古代某一社群居民日常生活、居住范围内遗留的连续分布的遗迹、遗物集合体。

古代遗址大部分是有各种性质、功能不同的房屋及防卫、经济设施等组成的村社聚落或城址的废墟。

考古学

考古学

中国考古学通论复习题第一章概论1、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资料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科学。

实物资料包括各种遗迹和遗物。

其三大方法论是地层学、类型学和年代学,考古学的工作流程是收集资料(考古调查、考古发掘)、室内整理、编写报告。

田野考古学就是以科学的方法在野外实地考察挖掘、收集实物资料,从事考古活动的一门学科。

其主要内容包括野外调查、田野发掘、室内整理和编写发掘报告。

田野考古学是考古学的基础,没有田野考古,考古学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田野考古学对中国历史的贡献巨大,使中国的信史上推至夏代、商代。

2、遗迹: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痕迹。

包括遗址、墓葬、灰坑、岩画、窑藏及游牧民族所遗留下的活动痕迹等。

其中遗址又可细分为城堡、宫殿、村址、居址、作坊址等;防卫性的设施如壕沟、栅栏、边塞烽燧、长城等也属此类。

3、遗物:古代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生产工具、武器、日用器具及装饰品等。

遗物的分类方法较多,按其材质可分为石器、陶器、骨角器、金属器、玉石器等;按用途分则有生产工具、生活用具、随葬品等。

一种遗物之下则可按类型学方法分为若干型式。

4、考古学的工作流程:收集资料(即考古调查、考古发掘)——室内整理——编写报告考古发掘报告经过室内整理分析,对遗址、遗迹、遗物的文化面貌有了初步的了解,编写出报告予以揭示。

考古报告内容分为三部分:(1)序论。

包含位置、地理环境、古今地理沿革、发掘历史、发掘单位、人员等。

(2)正文。

文化层堆积情况、遗迹、遗物描绘。

(3)结论。

文化遗存的年代、文化性质、分期、发掘收获和尚需解决的问题。

5、考古发掘的具体方法是什么?一般发掘方法有两种,正方形的叫探方:一般取每边长5米的正方形,进行发掘,相邻两方之间要留0.5~1米的隔梁,直到发掘完成后再挖掉,是最常用的方法,优点较多;长方形的叫探沟:挖一条狭长的沟,从沟壁的垂直断面上,可以观察较长的文化层,也就是遗址的地层剖面,适合时间很短的试掘。

考古学通论笔记

考古学通论笔记

中国考古学通论导论考古学及其研究对象考古学的定义。

1.“考古”一词的来源。

“考古”这一名词,在汉语中出现很早,如北宋时期的学者吕大临就曾着《考古图》(1092)一书,但当时所谓“考古”,仅限于对一些传世的青铜器和石刻等物的搜集和整理,与近代意义上的考古学含义有很大的区别。

2.“考古学”一词的来源。

中国近代“考古学”一词,可能是从西文Archaeology一次翻译而来的。

Archaeology一词源于希腊语,义为“研究古代之学”,在17和18世纪,一般是指对含有美术价值的古物和古迹的研究,到了19世纪,才泛指对一切古物的研究。

3.考古学的定义。

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学科。

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

主演对象是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实物资料。

这里指的实物资料,一般应是古代人类有意识加工过的人工制品。

如工具、武器、用品等,或是人类修造的房屋、坟墓、城堡等建筑等。

若是未经人类加工的自然物,则必须确定其与人类活动有关,或是能够反映人类的活动。

如用于修筑房屋用的自然石块和采集渔猎活动所遗留的动植物遗存等,这些也属于考古学研究对象。

1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具有可移动性的器物。

遗物一般以器物的原料或用途功能进行分类。

如以器物的原料可分为木器、石器、玉器、陶器、骨器等;以用途或功能可分为工具、武器、生活用具、装饰品、艺术品等。

2古代人类活动而遗留下来的具有不可移动性的迹象。

遗迹一般依据其功能或用途分类并命名,如储物的窖穴、埋葬死者的墓穴、房屋废弃后的基址、防御性的城墙或壕沟、汲水的井等。

一般遗迹中,均包含有数量不等的遗物。

这些遗物有些是当时人们无意识地丢弃的,如在废弃的窖穴或壕沟中倾倒的生活垃圾和破损的陶器、工具等。

有些则是人们有意识地放入的,如墓葬中的随葬品等。

3古代某一社群居民日常生活、居住范围内遗留的连续分布的遗迹、遗物集合体。

古代遗址大部分是有各种性质、功能不同的房屋及防卫、经济设施等组成的村社聚落或城址的废墟。

考古学通论笔记

考古学通论笔记

中国考古学通论导论考古学及其研究对象考古学的定义。

1.“考古”一词的来源。

“考古”这一名词,在汉语中出现很早,如北宋时期的学者吕大临就曾着《考古图》(1092)一书,但当时所谓“考古”,仅限于对一些传世的青铜器和石刻等物的搜集和整理,与近代意义上的考古学含义有很大的区别。

2.“考古学”一词的来源。

中国近代“考古学”一词,可能是从西文Archaeology一次翻译而来的。

Archaeology一词源于希腊语,义为“研究古代之学”,在17和18世纪,一般是指对含有美术价值的古物和古迹的研究,到了19世纪,才泛指对一切古物的研究。

3.考古学的定义。

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学科。

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

主演对象是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实物资料。

这里指的实物资料,一般应是古代人类有意识加工过的人工制品。

如工具、武器、用品等,或是人类修造的房屋、坟墓、城堡等建筑等。

若是未经人类加工的自然物,则必须确定其与人类活动有关,或是能够反映人类的活动。

如用于修筑房屋用的自然石块和采集渔猎活动所遗留的动植物遗存等,这些也属于考古学研究对象。

1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具有可移动性的器物。

遗物一般以器物的原料或用途功能进行分类。

如以器物的原料可分为木器、石器、玉器、陶器、骨器等;以用途或功能可分为工具、武器、生活用具、装饰品、艺术品等。

2古代人类活动而遗留下来的具有不可移动性的迹象。

遗迹一般依据其功能或用途分类并命名,如储物的窖穴、埋葬死者的墓穴、房屋废弃后的基址、防御性的城墙或壕沟、汲水的井等。

一般遗迹中,均包含有数量不等的遗物。

这些遗物有些是当时人们无意识地丢弃的,如在废弃的窖穴或壕沟中倾倒的生活垃圾和破损的陶器、工具等。

有些则是人们有意识地放入的,如墓葬中的随葬品等。

3古代某一社群居民日常生活、居住范围内遗留的连续分布的遗迹、遗物集合体。

古代遗址大部分是有各种性质、功能不同的房屋及防卫、经济设施等组成的村社聚落或城址的废墟。

考古学通论复习重点

考古学通论复习重点

考古学通论复习重点Chapter 1 概述一、考古学1、学科归属:人文科学,是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文献历史学一起支撑起了历史科学2、定义及研究对象:用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古代历史的一门科学,只研究古代人类文化遗存,包括遗迹和遗物两部分。

注意近现代文化遗存不属于考古学研究范围3、考古学对于历史研究的意义证经补史二、考古学文化1、定义:同一时代,分布于共同地区,并具有一群有特征性的文化遗物和遗迹的文化遗存。

不同时代、不同地区遗迹单一的文化因素均不能称为考古学文化2、类型划分:同一个“考古学文化”因分布地域不同,在其文化面貌上有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就需要“文化类型”来区分,亦即属于同一文化的不同“类型”(1)发现初期,人们对于同一文化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存的先后顺序还不了解,常用不同的文化类型来区分。

如仰韶文化中的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2)某一文化遗存在其发现初期很难确定是否属于一种独立的文化,有时也被命名为某一“文化类型”,一旦这类文化遗存被较多地发现,并被考古学界所公认,原来称作“类型”的文化遗存就改称为“某种文化”。

3、命名原则:(1)首次发现的典型遗址所在地的地名(乡镇名、村庄名)——最常用(2)遗址的名称,如山顶洞文化(3)某一遗址的某一期典型文化遗存,如庙底沟二期文化(4)具有特征性的遗物,如彩陶文化——易混淆、不再采用(5)族名,如巴蜀文化、吴越文化等4、形成: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生产活动、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三、考古学的分支三大分支:史前考古学、历史考古学、田野考古学两大理论支柱:考古地层学、考古类型学——相对年代确定,局限在于无法确定绝对年代1、史前考古学和历史考古学从研究的年代范围来划分,可分为史前考古学和历史考古学两大分支。

前者研究的年代范围是文字未出现前的历史阶段,主要研究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后者研究有了文字记载以后的人类历史,主要研究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的文化遗存。

2、田野考古学20世纪初,欧美科学家开始注重田野调查和发掘以及发掘技术,田野考古开始成为独立学科。

考古学通论笔记

考古学通论笔记

中国考古学通论导论考古学及其研究对象考古学的定义。

1.“考古”一词的来源。

“考古”这一名词,在汉语中出现很早,如北宋时期的学者吕大临就曾着《考古图》(1092)一书,但当时所谓“考古”,仅限于对一些传世的青铜器和石刻等物的搜集和整理,与近代意义上的考古学含义有很大的区别。

2.“考古学”一词的来源。

中国近代“考古学”一词,可能是从西文Archaeology一次翻译而来的。

Archaeology一词源于希腊语,义为“研究古代之学”,在17和18世纪,一般是指对含有美术价值的古物和古迹的研究,到了19世纪,才泛指对一切古物的研究。

3.考古学的定义。

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学科。

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

主演对象是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实物资料。

这里指的实物资料,一般应是古代人类有意识加工过的人工制品。

如工具、武器、用品等,或是人类修造的房屋、坟墓、城堡等建筑等。

若是未经人类加工的自然物,则必须确定其与人类活动有关,或是能够反映人类的活动。

如用于修筑房屋用的自然石块和采集渔猎活动所遗留的动植物遗存等,这些也属于考古学研究对象。

1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具有可移动性的器物。

遗物一般以器物的原料或用途功能进行分类。

如以器物的原料可分为木器、石器、玉器、陶器、骨器等;以用途或功能可分为工具、武器、生活用具、装饰品、艺术品等。

2古代人类活动而遗留下来的具有不可移动性的迹象。

遗迹一般依据其功能或用途分类并命名,如储物的窖穴、埋葬死者的墓穴、房屋废弃后的基址、防御性的城墙或壕沟、汲水的井等。

一般遗迹中,均包含有数量不等的遗物。

这些遗物有些是当时人们无意识地丢弃的,如在废弃的窖穴或壕沟中倾倒的生活垃圾和破损的陶器、工具等。

有些则是人们有意识地放入的,如墓葬中的随葬品等。

3古代某一社群居民日常生活、居住范围内遗留的连续分布的遗迹、遗物集合体。

古代遗址大部分是有各种性质、功能不同的房屋及防卫、经济设施等组成的村社聚落或城址的废墟。

中国考古学通论

中国考古学通论

中国考古学通论(摘要)第一章考古学概论考古学属于人文科学,是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任务是根据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文化遗存,以研究古代历史。

第一节考古学的基本涵义一.考古学的定义考古学是用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古代历史的一门科学。

考古学研究的中国古代历史包括史前时代和王朝时代。

考古学是用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古代历史的一门科学。

考古学研究的中国古代历史包括史前时代和王朝时代。

二,考古学研究的对象作为考古学研究对象的实物资料包括遗迹和遗物两大部分。

遗迹和遗物又统称为文化遗存。

遗迹通常分为房屋、村落、道路、运河、墓葬等人工建筑和设施。

遗物按其用途可分为生产工具、武器、生活用具、艺术品和礼器等。

按其质料可分为石器、玉器、铜器、铁器、金银器、陶器、瓷器、骨器、角器、牙器、贝器、竹器、木器、漆器和丝棉织物等。

三、考古学研究的作用对于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文字未出现的史前时代的研究,完全依靠考古资料。

对于文字出现后的王朝时代,考古资料既可补充文献资料的不足,又可纠正文献资料中的错误。

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的历史,文献资料少有记载,更需依赖考古资料。

第二节考古学文化一.考古学文化的基本涵义考古学文化是指代表同一时代,分布于共同地区,并具有一群特征性明显的文化遗存。

二.考古学文化的命名以首次发现的典型遗址所在地的地名(乡镇名、村名)作为考古学文化的名称,是考古学文化命名中最常见的做法。

三.考古学文化的研究考古学文化研究的内容,包括考古学文化的分布范围、文化面貌及特征;文化的渊源和发展演化;文化时代和分期;相邻文化之间的关系;文化内涵所反映的社会经济形态等。

第三节考古时代的划分考古学根据生产工具的变革将人类古代社会分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

石器时代又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中国的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基本上是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原始社会(史前时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相并行的。

一.石器时代(一)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大约从300万年前开始,结束于距今约1、2万年至1万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考古学的认识
姓名:徐芸
学号:201101010328
课程:中国考古学通论
指导老师:耿纪朋
日期:2013.5.6
在我看来,考古学是一门很值得学习的课程,因为它涉及到的方面,知识很广,很全面。

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可学习的,可增强我们知识面,开阔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的鉴赏能力,全面发展我们的综合能力。

让我在学好自己本专业的同时,丰富我的知识圈,充分利用宝贵的大学生活,充斥我的大学生活,为我的专业打好坚实的基础。

所谓“考古学”,最初泛指古代科学,后又改指对古物和古迹的研究。

到19世纪初,考古学又被泛指对一切古物和古迹的研究。

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了各种可移动性的器物,待后人去发掘它,去研究它,去探讨古人先前的思想,先前的文化,这必将是我们如今文化的一个推动器,一个值得借鉴参考的内容,值得我们取其精华,弘扬其文化内涵及底蕴。

想要深深地体会考古学的内容概况,就应该知道其内涵:是考古研究所得的历史知识,有时还可引申为记述这种知识的书籍;是借以获得这种知识的考古方法和技术,包括资料的收集和保存,以及资料的审定、编排、整理和考证等方法和技术;是理论性的研究和解释,包括阐明包含在各种考古资料中的因果关系,并论证其存在于
古代社会历史发展中的规律等。

总而言之,就是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资料,以研究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科学。

马克思也曾在《资本论》一书中谈到“要认识已经灭亡的动物物种的身体组织,研究遗骨的构架是重要的。

要判别已经灭亡的经济社会形态,研究劳动手段的遗物,有相同的重要性。

而且指出“劳动手段不仅是劳动力发展的分度尺,并且也是劳动所在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

”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马克思对考古学资料也有一定的深层研究,他也在研究已经灭亡的经济社会形态过程中提出了自己很高的评价,值得后人深思。

总之,考古学对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有着它特殊的作用和意义,它所反映的历史内容是更广泛、更实际、也更有说服力。

所以它是一门值得推敲的课程,我们要学会善于观察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善于总结问题。

唯有这样我们才会对考古学有一定的鉴赏力,一定的自我辨别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