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5)-仇保兴-传承与超越——中西方原始生态文明观的差异及对现代生态城的启示

合集下载

生态文明建设与中西方文化传统的比较分析

生态文明建设与中西方文化传统的比较分析

生态文明建设与中西方文化传统的比较分析第一章:引言随着人口的增加,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恶化,我们已经意识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然而,在全球范围内,各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却有很大的差距,其中不同的文化传统是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本文将从中西方文化传统的角度比较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的不同模式,以期给我们的未来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第二章:中西方文化传统的比较分析2.1 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中西方文化传统的最大区别在于对自然的理解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

在西方,对自然的认识基于科学的理性思维,强调的是主宰自然和改变自然的能力。

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被视为是存在于人类和自然之间的一个动态平衡的系统。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与自然关系是一种依存、互动和平衡的关系。

2.2 中西方文化传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中西方文化传统的不同认识论和人类观念决定了它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不同影响。

在西方,源自于对自然的理性认识的主导地位,其理性思维和技术手段成为生态环境的主要决策方式。

一方面,由于对生态环境的重视,西方社会在发展技术手段的同时提出了环境保护的概念,推动了环保思潮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因为其技术手段和经济利益的驱动,西方未能实现完全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之间的平衡。

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体系,尊重自然、融入自然、顺应自然是中华文化的最重要的基石之一。

尤其是儒家思想,更是对“天人合一”、“天命所归”、“顺应自然”等理念推崇有加,以达到追求人、自然、社会的和谐为命题。

这种追求和平衡的思想传承至今,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价值无可替代。

第三章:中西方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案例比较3.1 西方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案例分析纽约市垃圾处理中心—Fresh Kills LandfillFresh Kills Landfill是位于纽约市史泰登岛的一个垃圾处理中心。

1986年,该地被关闭,之后通过数十年的治理,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成为了世界典型的生态文明建设案例之一。

西方生态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间的区别与联系

西方生态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间的区别与联系

西方生态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间的区别与联系一.定义生态社会主义作为20世纪70年代重要的适合社会思潮之一,以资本主义的工业革命为社会背景,在其基础上产生和发展,从字面意思上看,生态社会主义包含两个概念,即生态和社会主义的概念,生态可以理解为整个生态系统,社会主义则是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互对立反对剥削,消灭私有制的一种社会制度。

综合来讲,生态社会主义就是一种产生于发达国家且将社会主义纳入生态运动中的价值取向,其中社会主义就是解决日益严重生态问题的手段,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可以简单理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之间的结合,它植根于我国的基本国情,主要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生活与环境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是指,中国共产党立足于对中国环境的保护以西方国家生态理论为实践为借鉴,从国内基本生态环境现状出发,以解决国内现实问题为目的的理论与实践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以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为指导的生态文明,在特定历史时期为我国,提供强大的生命力。

二.西方生态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生态文明之间的联系(一)背景之间的联系生态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产生的背景的根源是生态危机的出现,生态危机的本质是生态平衡遭到破坏,52年伦敦发生严重的空气污染事件,英国工业革命的推进拉开了生态危机的序幕,英国作为最早开始工业革命的国家,大机器生产代替了传统手工生产,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对资自然资源开采过度,自然破坏严重,生态危机仅仅跟随工业革命在世界范围内推进,虽然生态系统在工业革命发生之前一直处于相对稳定并且平衡的状态,但是随着人类过度开采对生态的干扰不断超出生态自我调节与恢复的能力限度,造成了对生态平衡的破坏。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革命的推进,持续性的世界性,生态危机的出现,给个国家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及就业困难问题,各个政府开始出台一些,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全球性生态危机为背景,西方生态社会主义思潮逐渐兴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也是在生态不断恶化的背景下产生的,国内由于追求经济社会发展而忽视了环境问题,过度的工业化以及土地开采使得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在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中,中国也选择了由环境保护为主,都以可持续发展为主,再到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的渐次提升的道路,来解决生态危机问题。

仇保兴中国应对城化的策略

仇保兴中国应对城化的策略

仇保兴: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和各位有个交流。

女士们、先生们,现在我们要讨论的是中国的城镇化。

中国的城镇化也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课题。

它不仅决定中国自己的进程,同时也会影响到全世界。

所以我想今天讲的是“挑战与希望”。

一共包括三个题目:第一个是全球三次城镇化的浪潮和中国的城镇化。

第二个是中国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第三个是我们应对挑战的主要的策略是什么。

从我们全世界三次城镇化的浪潮来看,第一次城镇化发生在英国。

英国和欧盟的城镇化基本上用了两百年的时间完成的。

而美国的城镇化是用一百年的时间完成的。

紧接着是拉美和其他发展中的国家。

但是他们城市化的时间更短。

而中国的城镇化预计时间比美国更短。

在城镇化过程中,这三次城镇化实际上都遇到了不同的问题,比如说第一次城镇化的时候人口规模不是十分大,而第二次就比第一次更大了,第三次就超过了10亿人。

仅仅中国的城镇化,就有6到8亿人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是世界上单个城镇化转移人口最多的国家,第二城镇化的速度越来越快。

第一次城镇化英国和欧盟用了两百年,美国用了一百年,拉美用了50年,中国从现在算起来可能有30年的时间就可以完成城镇化了。

更重要的是有一个对外移民的数量。

第一次城镇化的时候去英国和欧盟。

而美国城镇化的时候,从其他国家有大量的移民。

在拉美进行城镇化的过程中,仅仅是墨西哥这个国家向美国就进行了4000万城市的移民。

中国是唯一一个世界上的大国,是关起门来进行城市化的,所以对外的移民数量就比较小。

第四个特点是能源的价格。

第一次城镇化的时候能源价格非常低,但是到了第二次城镇化的时候我们的石油价格就非常低,到中国进行城镇化的时候,资源和能源价格非常高昂,中国也没有什么人民币可以拿到廉价的资源,也不可能向殖民地输出产品。

所以中国这两方面的压力非常大。

中国的城镇化的动力更加复杂,既有工业化的推动,全球化的影响,更有信息化,同时中国又处于一个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所以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许多力量复杂地发生。

仇保兴:中国城镇化不可逾越的五条底线

仇保兴:中国城镇化不可逾越的五条底线

仇保兴:中国城镇化不可逾越的五条底线导读:2018年4⽉,国务院参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仇保兴在央视举办的“中国经济⼤讲堂”做了⼀场《城镇化,我们如何规避误区?》的演讲,阐明了中国城镇化不可逾越的五条底线,不管你认不认同他所说的,但因为他的观点代表着官⽅观点,也就意味着中国是按照他所说的思路来分配资源,建设城市的,所以,这个讲话极其重要,值得反复研读。

⼈物简介仇保兴,国务院参事、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党组成员。

他从县长到市长再到部长,三⼗多年来他⾝体⼒⾏地探索着中国的城镇化之路,对我国城乡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污染防治、绿⾊建筑和⽣态城市等⽅⾯有着深⼊的研究。

不管多忙,既然打开了这篇⽂章,建议看看原视频⽐下⾯的⽂字精彩、全⾯中国的城镇化为什么会影响⼈类⽂明的进程?作为全世界城镇化发展最快、规模最⼤的国家,中国的城镇化与世界各国相⽐,⼜有哪些独到之处?在全⾯建成⼩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推进城镇化,我们有哪些底线不能触碰?从世界各国的城镇化发展进程来看,城市发展带动了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建设也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

然⽽,城镇化并⾮只有积极的⼀⾯,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城市群布局不合理、千城⼀⾯等问题都是城镇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和挑战。

那么在推进健康城镇化的过程中,我们怎么梳理出⼏条最紧要的底线来把握它呢?在《中国经济⼤讲堂》演讲时,仇保兴认为应该有两个选择标准——第⼀个选择标准:这⼀个底线性错误如果被触犯以后,会不会造成后⼈难以纠正的缺点?如果这个缺点是后⼈难以纠正的,那么我们最好不要触动它;第⼆个选择标准:⼀种错误是不是会引发第⼆种错误,造成连锁反应?如果会造成连锁反应,像滚雪球⼀样把错误放⼤,我们也最好不要去触碰它;根据这两个标准,他归纳出在推进城镇化的道路上要坚守五条底线↓⼀、⼤中⼩城市和⼩城镇须协调发展;⼆、城市和农村须协调互补发展;三、要保持城市的紧凑发展;四、防⽌空城⼤规模出现;五、保护好⾃然和⽂化遗产。

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西方生态主义的比较

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西方生态主义的比较

知识文库 第19期248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西方生态主义的比较王绚灏“生态文明”并不是一个新颖词汇,只是基于当下时代的快速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受到威胁,才逐渐被人们所热议。

实际上,在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就生态而言已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但是不同时代背景下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不同,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西方生态主义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比较进行深入探究。

“生态文明”的建设是当下发展的必经之路,发展前进的步伐需要理论依据作为坚实后盾来支撑前行,不同制度体系不同国情下又面临着不同的生态文明战略部署,这些问题都是时代背景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1 西方生态主义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比西方生态主义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需要在充分了解两者的前提下,对于理论产生的背景、历史意义等做详细分析才能进行科学辩证的对比。

1.1 西方生态主义简析西方生态主义实际上比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出现的时间稍晚,本质就是围绕生态危机进行探究分析的生态中心主义,其核心思想指出,生态危机出现的根源与制度无关,并非资本主义制度或共产主义制度造成,而是与全人类息息相关。

它认为人作为能够进行生产活动的主观对象,对于自然有着直接的伤害。

西方生态主义归根究底就是在强调人与生态的关系,并且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其辩证思维甚至存在“反人类”的理论内容。

西方生态主义是围绕生态中心主义开展的,对于绿色生态文明社会建设存在乌托邦式美好愿望的唯一性理。

1.2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简析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中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资本主义发展中资本积累矛盾长期堆积所造成的必然现象,随着人类频繁的社会生活和生产,资本的不正常累积对于自然造成的危害显而易见,在此基础上,以自然和社会共同角度来看,生态危机的解决。

生态学马克思理论更加系统、全面的看待问题,从根源上剖析造成生态危机出现的原因,并指出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与生态危机出现的必然性,进而提出理论性的指导思想。

试析人类历史的新文明——生态文明

试析人类历史的新文明——生态文明
商界论坛
前沿探 索

摘 要 :理论界一直将人 类的文明历经界定为 “ 渔猎 文明、农业文 明、工业 文明与生态文 明” ,对此部分 学者提 出了 质疑 ,笔者从此角度 出发 ,分析 了文明与生态文明的 内涵以及 生态文明的本质 ,在进一步的论证 中得 出了生态文明是一种
果人类还不能很好 的体现其 人性 ,那 只能 显示出我们 在寻求文
明的探索阶段。 二、 什 么是 生 态 文 明 ? 关于生态文 明 的概念 界定 ,仁 者见 仁 ,大致 有 以下 几种 : 生态文 明是人类历史文 明发展 中所 呈现 的一个 新阶段 ,其是人 类遵循人 、自然、社会 和谐 发展这一 客观规律而 取得 的物质 与 精神 收获 的结 晶 ,其是 以人 与 自然 、人与人 、人与社会 和谐共 参考文献 : 生、 良性循环 、全 面发展 、持续 繁荣为基本 宗 旨的文 化伦理形 [ 1 ] 徐 海红 :“ 生 态文 明的历 史定位 ” ,《 道德与 文明》 2 0 1 1 态。 ④ 从人与 自然和谐建设 角度来看 ,生态文 明是 人类为保 护和 年第 2期。 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 得的物质 成果、精神成果 和制度成果 的 [ 2 ] 霍尔 姆斯 ・ 罗尔 斯顿 :《 哲 学走向荒野》 , 2 0 0 0年版。 汇总 ,其是贯穿 于经济建设 、政 治建设 、文化建 设、社会建设 [ 3 ] 仇保兴 :“ 传承与超越—— 中西方原始 生态文明观 的差异 全过程和各方面 的系统 工程 ,其反 映了一个社会 的文 明进 步状 及对现代 生态城的启 示” ,《 城 市规划》2 0 1 1 年第 5期 。 态。 有 的学者认 为生态 文明是继渔猎 文明、农业文 明、工 业文 明之后 的又一种新 的文 明形 态 ,对于此种 观点 ,有的学者 提出 了质疑 ,笔者 与其他学者持 同种意见 ,即对 “ 生态文 明是 继渔 猎文明、农业文 明、工业文 明之 后的又一 种新的文 明形态 ”持 有异种观点。首先 ,渔猎文 明、农业 文 明、工业文 明是否 均是 完全的文明形态 ,在前文中 ,笔者对于文 明的本质进行 了分 析 , 注解 文 明的根本是人性 ,而 在渔猎 a i k e .b a i d u .c o n r / v i e w / 1 7 7 8 8 .h t m。 续进行论证 ;其次 ,将渔猎 文明、农 业文 明、工 业文 明与生态 ② 徐 海红:“ 生态文明的历史定位” ,《 道德 与文明》2 0 1 1 年 文 明进行并列是否科 学?能否很好 的突 出各 种文 明形 态的演变 第 2期 ,第 1 2 9—1 3 0页。

中西方生态文明观比较分析

中西方生态文明观比较分析

中西方生态文明观比较分析
王天海
【期刊名称】《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8(000)006
【摘要】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提出“地球村”概念.在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快速崛起和高速发展时期,“地球村”理论不可避免地打上资本主义国家的深刻烙印.在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中,“地球村”视角下的生态体系是为资本逻辑服务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的全球治理观,以尊重世界生态文明多样性为前提,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以超越性、总体性、国际性、实践性、科学性为主要特征,根本旨趣在于树立一种世界大同的意识,各国本着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基础,在事关全球各国人民切身利益的生态问题上消除冷战思维与零和博弈,求同存异,化异为同,以平等协商合作的态度和方式共同应对全球生态危机.
【总页数】7页(P62-68)
【作者】王天海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01
【相关文献】
1.传承与超越(上)——中西方原始生态文明观的差异及对现代生态城的启示 [J], 仇保兴
2.传承与超越(下)——中西方原始生态文明观的差异及对现代生态城的启示 [J], 仇保兴
3.传承与超越——中西方原始生态文明观的差异及对现代生态城的启示 [J], 仇保兴
4.比较视域中的生态文明观—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有机马克思主义的比较分析[J], 左路平
5.中西方贵族婚礼服饰比较分析 [J], 蔡知含;杨媛翔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全国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全国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全国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同志们:继2006年8月份在新疆召开全国节约型园林绿化现场会以来,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已经在全国各地城市建设中形成了一定的共识,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今天,我们在嘉峪关市再次召开全国节约型园林绿化经验交流会,贯彻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任务,对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的重要意义、科学内涵、实现形式、贯彻落实等方面进一步研究讨论并落实到全国各地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去。

为了切实做好这项工作,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的重要意义首先,节约型园林绿化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共识所决定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建设节约型社会就是要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以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财、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特点,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推动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科技和教育等多种手段,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全面地节约资源,加快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建立节约型的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城市发展模式,务求建设节约型社会尽快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和明显的成效。

第二,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中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

园林绿化是城市唯一有生命力的基础设施,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主要载体,也是重要的城市公益事业。

城市园林绿化有防灾、生态、社会公益、增强人民身心健康的功能,也有旅游娱乐、节能减排等10多项功能,这些功能都突出体现了园林绿化是城市最重要基础设施之一,也是唯一的具有生命力的基础设施,是一个城市经济、社会、生态是否协调发展的主要标志。

这也正是现在许多城市都在创建园林城市,并进一步争创生态园林城市的核心动力。

城市园林绿化是否遵循节约之路也是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

浅析西方生态文明理论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

浅析西方生态文明理论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

浅析西方生态文明理论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作者:李楠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4年第03期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文明的和谐发展,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给人们的生活质量带来了极大的提升,同时我们的生存环境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我们应当为目前所处生态环境负责,停止追求资源透支下的虚假繁荣。

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逐渐被国家有关部门所重视,西方生态理论是进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指路明灯,为我国经济文化建设如何与自然生态环境和睦相处奠定了理论的根基,从西方的生态文明的新思维里看到了环境治理的希望和力量。

虽然人类仅仅是大自然当中的部分生物,却自认为拥有着控制和支配自然界资源的权力。

直到西方生态文明理论的诞生,伴随着西方社会工业革命枪声的打响,预示着人类的生态环境意识正在逐渐的觉醒,借助一种新思潮的涌现和当时西方政治的力量的推进,将这种生态文明理论延续至今,使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得到启迪。

一、西方生态文明理论的核心和历史演变过程(一)西方生态文明理论的核心思想西方生态理论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关系,在西方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也针对资本主义文明带有一定的批判色彩。

西方生态文明理论指明了社会核心价值的新思路,对于人类社会形态的演变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开辟了人们对生存环境关注的新视角,并且作为当前东西方学界钻研生态文明课题时不可或缺的理论依据。

(二)西方生态文明的演变过程简析最初,人类对于土地的依赖和霸占行为在西方社会形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引发社会群体矛盾,进而间接引爆了工业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卓力发展经济,社会资本集中在少数的阶层手中,资本主义形态在西方社会得以确立,但同时蕴含危机重重,正如恩格斯所提到的:“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恩格斯的话抨击了西方资本主义现状,隐约让我们看到了当时社会中人民贪婪和恶性争夺的丑态。

《新常态 新绿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仇保兴在第十一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做主题报告

《新常态 新绿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仇保兴在第十一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做主题报告

《新常态新绿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仇保兴在第十一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做主题报告24日上午,第十一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主论坛上,国务院参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仇保兴紧扣本届大会主题——提升绿色建筑性能,助推新型城镇化,做了题为《新常态新绿建》的主题报告。

会上,仇保兴理事长介绍了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

他提到,近年来,我国绿色建筑的数量逐年提升,尤其是三星、二星级绿色建筑的增长幅度都将近1倍以上,2014年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已经超过了1亿多平方米。

2008-2014年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数量2008-2014年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面积随后,仇保兴理事长展望了新常态下,绿色建筑的发展前景。

未来前景之:让民众可感知仇保兴指出,我国绿色建筑目前发展已到了瓶颈,大众化、普及化是关键。

下一步,如何让绿色建筑走出设计室,让民众可感知、可监督,激发居住者节能、节水的积极?那么,就要让民众清楚地知晓绿色建筑能够给生活带来的改善,经济性和健康性是两个重要的方面。

在设计上,还需要更加注重性能的可视性。

绿色建筑物业同样不容忽视,尤其是可再生能源、雨水收集、垃圾分类回用等方面。

此外,激发民众参与绿色建筑设计、管理和改造的积极性同样能够增加其对绿色建筑的感知。

未来前景之:互联网+绿色建筑未来,要发展互联网+绿色建筑。

怎么实现呢?要提供免费软件,收集基础数据,并设计能够将国内数量庞大的基础软件整合起来的云计算软件。

同时,要在建筑的新部品、新部件、绿色建材、新型材料、新工艺上互联网化。

此外,标识管理要实现互联网化。

仇保兴透露,中国城科会将于两个月内推出绿色建筑标识的申请咨询监测评估网络系统,且提供免费软件,实现申请、咨询、监测、性能评估、管理一体化。

施工物联网化,可以实现零库存、低污染、高质量施工。

而运营阶段引入互联网思维,就能够像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一样,利用手机操控自己的住宅。

甚至可以将绿色建筑设计放到互联网上,让大众与设计师合作,设计自己的家园。

《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四大策略》

《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四大策略》

《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四大策略》日前,墨西哥绿色建筑协会组织专场演讲会,邀请正在墨西哥参加联合国世界水论坛的中国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就中国的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的发展发表演讲。

仇保兴在演讲中详细介绍了中国绿色建筑发展对世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发展目标和基本策略。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仇保兴指出,能源和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

建筑建造及其使用运行、既有建筑改造和建筑寿命终结后处理对全球能源和环境带来的巨大影响,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推行建筑节能,发展绿色建筑,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共识。

仇保兴在演讲中结合我国冬天湿冷、夏季闷热的气候特点,面对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城市人口和人均住房面积迅速增加而带来的建筑规模不断扩大的压力,以及中国是一个能源短缺的国家,同时又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的现实国情,全面阐述了我国政府推进建筑节能和发展绿色建筑的决心。

仇保兴说,近年来,中国每年约新建20亿平方米建筑,现有的420亿平方米存量建筑,绝大部分属于高耗能建筑。

中国建筑单位面积采暖能耗是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的2~3倍,不仅会过多地消耗能源,同时严重污染了环境,致使国家能源消耗和生态的临界点提前到来。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住房需求和对建筑舒适性的要求进一步增加,建筑能耗将继续快速增长。

xx年,全国建筑能耗3.5亿吨标准煤。

xx年,建筑使用能耗占全部能耗的比例已达27.5%,今后每年将提高1个百分点。

如果建筑节能工作仍维持目前状况,到2020年,中国建筑能耗将达到10.89亿吨标准煤,为xx年的3倍以上。

如果从现在开始全面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既有建筑逐步推行节能改造,预计到2020年,每年可节约4200亿度电和2.6亿吨标准煤,减少co2等温室气体排放8.46亿吨。

走出西方生态主义思潮误区

走出西方生态主义思潮误区

走出西方生态主义思潮误区作者:张秀芹张翔来源:《前线》2023年第10期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正确处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等重大关系。

这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创新。

而西方生态主义思潮主张将生态环境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之上,片面强调生态保护,存在一定的现实局限性。

我们要以批判的眼光辩证地看待,着眼新的时代条件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观指导新时代实践。

西方生态主义思潮的主要观点生态主义思潮发展演变是个长期过程,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环境保护运动,到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由于人口增长、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加剧,生态主义思潮开始在西方兴起。

20世纪末期,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其逐渐扩散到世界各国并产生影响。

生态主义思潮最先表现为保护主义和环境主义,后发展出动物解放及权利论、生物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生态后现代主义等理论形态。

保护主义和环境主义是在现代文明不断推进的背景下由美国人率先提出。

19世纪爱默生、梭罗等思想家开始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对自然予以保护和尊重,塞拉俱乐部成立以及美国国家公园建立是保护主义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20世纪吉福德·平肖、奥尔多·利奥波德等人是现代环境主义的先驱,蕾切尔·卡逊1962年出版的《寂静的春天》,被认为是现代环境主义诞生的标志。

动物解放及权利论代表人物是澳大利亚哲学家彼得·辛格,其《动物解放》一书在西方掀起了动物权利运动。

这种理论致力于把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原则扩展应用到人之外的动物的生活中,把动物奴隶的观念埋葬在历史的坟墓中。

生物中心主义主张,不仅动物,所有生物都应是人类道德关怀的对象。

仇保兴:中国城镇化道路必须避免走美国模式

仇保兴:中国城镇化道路必须避免走美国模式

仇保兴:中国城镇化道路必须避免走美国模式
佚名
【期刊名称】《小城镇建设》
【年(卷),期】2012(000)008
【摘要】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基调演讲上指出,中国的城镇化道路必须避免走美同的模式,要转变城市发展模式,将城镇化与生态文明转型结合,走出一条绿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据悉。

美国是当今世界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截止到目前美国的城镇化率已达到90%以上。

【总页数】1页(P6-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
【相关文献】
1.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必须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 [J],
2.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特"在何处--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解读十六大报告 [J],
3.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J], 欧定余;李显芬
4.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阐释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特点 [J], 无
5.仇保兴指出: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2003可持续发展城市化战略国际会议在威海举行 [J], 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仇保兴:中国生态城建设拒绝虚假排斥“山寨”

仇保兴:中国生态城建设拒绝虚假排斥“山寨”

仇保兴:中国生态城建设拒绝虚假排斥“山寨”
佚名
【期刊名称】《小城镇建设》
【年(卷),期】2011(000)010
【摘要】在9月24日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天津滨海)国际生态城市论坛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以《现状、问题、对策,中国生态城发展的回顾与展望》为题发表演讲。

他表示,中国生态城市建设要拒绝虚假成分,排斥“山寨版”生态城。

【总页数】2页(P6-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
【相关文献】
1.仇保兴在第二届中国(天津滨海)国际生态城市论坛发表主旨演讲——中国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J],
2.关注生态城建设促进两型社会发展——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 [J], 林凤鸣;
3.中国第一次经济普查拒绝虚假 [J],
4.依法加强环境治理突进生态之城建设——沧州生态之城建设的思考 [J], 姚磊;黄春霞
5.依法加强环境治理突进生态之城建设——沧州生态之城建设的思考 [J], 姚磊;黄春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聚焦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答记者问

聚焦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答记者问

聚焦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答记者问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住宅设施》
【年(卷),期】2007(000)003
【摘要】2007年1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引起了中外媒体的广泛关注。

发布会上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就当前我国的绿色建筑与节能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

【总页数】5页(P20-2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023
【相关文献】
1.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诠释国际先进理念--节能与绿色建筑中国路线 [J], 古春晓
2.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姜伟新、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答记者问 [J],
3.中国绿色建筑发展和建筑节能的形势与任务——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 [J], 林凤鸣
4.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月23日举行节后第一场新闻发布会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谈中国的节能与绿色建筑 [J], 林思超;
5.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月23日举行节后第一场新闻发布会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谈中国的节能与绿色建筑 [J], 林思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西方生态文明观

中西方生态文明观

传承与超越仇保兴【摘要】从古文化自然观、古建筑美学、城镇选址模式、城市空间结构、园林文化等五方面分析了中西方原始生态文明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指出中国的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必须扬弃西方现代主义的不良影响,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原始生态文明理念,重建“人类——城市——自然”的共生关系,重建“人类——城市——历史文化”的共生关系。

【关键词】生态文明;中西方文化;差异;重建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differencesof origin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between easternand western culture from aspects of ancient culturaland natural concept, ancient architectural aesthetics,ancient town site selection, ancient urban spacestructure, landscape culture. Based on the analysis,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China’s eco-city planningand development must abandon negative influenceof western modernization, absorb original ecologicalcivilization concept from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rebuild symbiotic relationship among human, cityand nature, and symbiotic relationship amonghuman, city and history and culture.KEYWORD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astern andwestern culture; differences; rebuild 从人类文明史来看,生态城市是全新的城市发展模式。

仇保兴—统筹城乡发展的若干问题

仇保兴—统筹城乡发展的若干问题

一、关于城乡发展模式的差异性
统筹城乡发展要深刻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 1.防止以城市的办法、观念来建设农村。近几年,有些地 方盲目撤村并户,大拆大建,集中建设“新农村”,让农民住上 城市般的住宅小区,却没有给农民带来实惠,反而造成农村畜 牧业衰退和农民收入下降。这是因为农村政策的最终决策者 往往是城市人,难免会锁定在“农村生产和生活模式必须以 城市来取代”的“一厢情愿”的习惯思维之中。 2.防止以工业的思路来改造农业。纵观我国农村发展的 历史,诸如大办食堂、人民公社、大炼钢铁、机械化、电气化、 农业学大寨等冒进的政策,其结果都是劳民伤财或不了了之。 众多历史经验表明,那种认为城市发展和工业生产模式是先 进的,应无条件适合于农村、农业就会犯冒进式的错误。 3.防止以城郊农民的现状来要求所有的农民。我国农村 发 展十分不 均 衡,可分为三个“世 界”,即 富 裕城 郊农 村、一 般 农 村、贫 困 农 村,它们 之 间的差 别 比 城 市 间 更 大。但我们 想问 题、出政 策,又常会“ 就 近”从“ 第一世 界”农 村的 现 状 出发,其结果往往会忽视占农村人口90 %以上的“二、三世 界”农村和农民的实际情况。后两者才是我们真正需要加以 关注的领域。 4. 城乡一 体化 发 展,要 尊重城乡不同的发 展 规 律,尊重 差异性互补发展。现代城市规划的奠基人霍华德总结英国城 市化 的经 验 教 训 之 后 提 出了“田园 城 市”的 理 念,并 强调 指 出:“ 城 市 和 农 村必 须像 夫 妇 那 样互补发 展,这 样一 个 令人 欣喜的结合将 会 萌生 新的希望、焕 发 新的生机、孕育 新的文 明。”城市、工业与乡村、农业之间的固有差异是巨大的(见
视点 高端研究
■栏目编辑 / 王 雷
统筹城乡发展的若干问题

南京大学举行城市与区域规划学科35周年庆典

南京大学举行城市与区域规划学科35周年庆典

出版物刊名: 城市规划
页码: 31-31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10期
主题词: 城市规划学;南京大学;学术会议;学术报告;生态文明;仇保兴;副部长;建设部
摘要:2011年9月19日至21日,南京大学举行城市与区域规划学科35周年庆典,并举行了"城市规划学科发展"圆桌会议、"欧盟FP7-ECURBS项目"学术会议等系列活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博士应邀访问南京大学,并做了题为《传承与超越——原始生态文明的启示与现代生态城规划要点》的学术报告。

出席庆典的有历届校友的代表,还有来自法国.荷兰、英国.俄罗斯等国的专家、学者。

生态文明时代乡村规划建设要坚持六大原则

生态文明时代乡村规划建设要坚持六大原则

生态文明时代乡村规划建设要坚持六大原则要制止简单套用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的模式来推进城乡“同质化”的乡村建设,坚持生态文明观的乡村规划建设原则,提高乡村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可持续性,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

这是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7年度业务交流会上所作的学术报告中提出的要求。

在题为《生态文明时代乡村建设的基本对策》学术报告中,仇保兴从机遇与挑战、经验与教训、问题与成因、对策与模式、方法与机制等方面阐述了我国在发展生态文明背景下乡村规划建设的基本原则与对策,与规划界的专家们交流探讨了生态文明时代与乡村建设这一学术界和实践者们都感兴趣的新课题。

仇保兴在报告中说,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处在城镇化、工业化、市场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开展的,面临着如何实现有序健康的城镇化、生态环境的退化、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耕地和水资源短缺、粮食和基本农产品价格上涨过快、务农劳动力过度流失等许多挑战。

但同时也迎来了如生物质能源的发展、碳汇林的大规模开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迅猛发展的“农家乐”、可再生能源在农村的推广与复兴等许多新机遇。

这些新的机遇是在构建生态文明的框架之下,重新考虑农业、农民、农村问题的解决思路所带来的,也是构建我国整体健康发展的生态屏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已经实践了两年,在此过程中,成绩是巨大的,但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一是盲目撤并村庄,片面理解城镇化;二是盲目对农居进行改造,片面追求“新形象”;三是盲目地进行牲畜的集中养殖,片面地进行人畜分离;四是盲目进行城乡无差别化的能源系统建设;五是盲目安排村庄整治的时序。

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因素有,我国传统封建文化中的“为民做主”、“替民办事”,扼杀了农民创业自信心和民主意识的提高;决策者以城里人所拥有的东西才是现代化的,才是优越的;片面追求政绩和偏好“大工程”、大规模生产的习惯性思维;片面理解“城乡二元经济”,盲目追求“一元化”;片面追求GDP,忽视农民真实富裕程度的提高和人文素质的发展。

抢鲜|仇保兴部长在第十三届绿建大会上的主旨演讲

抢鲜|仇保兴部长在第十三届绿建大会上的主旨演讲

抢鲜|仇保兴部长在第十三届绿建大会上的主旨演讲2017年3月21日,第十三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盛大开幕,参会代表五千余人。

国务院参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同志在大会主论坛上做主题报告,报告题目为:立体园林——体现人文精神的绿色建筑以下为演讲PPT:我想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不但要研究今天中国的城市,而且要考虑到21世纪的中国城市该是什么样的城市。

所谓21世纪,那是信息革命的时代了,由于信息技术、机器人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灵境技术和遥作的发展,人可以坐在居室过信息电子网络工作。

这样住地也是工作地,因此,城市的组织结构将会大变:一家人可以生活、工作、购物,让孩子上学等都在一座摩天大厦,不用坐车跑了。

在一座座容有上万人的大楼之间,则建成大片园林,供人们散步游息。

这不也是“山水城市”吗?钱学森1995年10月6日1.“立体园林”之渊源1)水泥都市中的几抹亮绿2)米兰的实践3)中国文人与山水城市的桃源梦境“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

钱学森提出“山水城市”构想。

“人离开自然又返回自然”4)中国园林“阴阳抱合”的启示中国园林现了专情山水、园林建筑共生的天人合一的设计观念。

5)解决中国城镇化难题的钥匙立体化的城市功能和空间将成为解决问题和保持城市紧凑发展的有效途径。

6)汇集新技术的新生物圈立体园林建筑将结合主动式、被动式低能耗建筑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的多角度利用等生态节能创新技术,形成未来城市的新生物圈。

7)“立体园林”造就甲天下的山水城市2.“立体园林”之结构1)适应不同气候区的围护结构2)结构之一:混凝土整体方案3)结构之二:钢结构整体方案4)结构之三:装配式方案5)绿色植被6)新型窗结构7)能源多样化结构微能源——建筑从单纯耗能到产能8)绿化、饲养鱼类一体化结构3.“立体园林”之功能功能1:不占地的园林让城市绿起来功能2:让古典园林拥抱现代城市高楼功能3:使城市中心重拾魅力功能4:立体园林可削减空气污染功能5:创造四季景色变幻的新地标功能6:“职住平衡”的新生态系统功能7:实践微循环的新载体功能8:增加城市生物多样性功能9:外加玻璃的立体园林功能10:延续“田园之乐”的新桃源微农场——都市农业的多重功能功能11:具有生物智慧的现代楼宇小结1. 立体园林体现了国人的人文精神,将职、住、商、娱乐的多功能综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传承与超越——中西方原始生态文明观的差异及对现代生态
城的启示
作者:仇保兴, QIU Baoxing
作者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刊名:
城市规划
英文刊名:CITY PLANNING REVIEW
年,卷(期):2011(5)
1.刘奇志.朱志兵.LIU Qizhi.ZHU Zhibing武汉与澳门城市规划体系比较研究[期刊论文]-城市规划2011(5)
2.刘永亮.LIU Yongliang置疑中国最优城市规模[期刊论文]-城市规划2011(5)
3.于亚滨.马双全.YU Yabin.MA Shuangquan面向世界的哈尔滨发展战略定位与空间格局[期刊论文]-城市规划2011(6)
4.王兴平.涂志华.戎一翎.WANG Xingping.TU Zhihua.RONG Yiling改革驱动下苏南乡村空间与规划转型初探[期刊论文]-城市规划2011(5)
5.信息动态[期刊论文]-城市规划2011(5)
6.雷诚.LEI Cheng"法律界限"视角下城乡规划公共政策法制化探讨——基于规划基本法演进的启示[期刊论文]-城市规划2011(5)
7.何明俊.HE Mingjun作为复合行政行为的城市规划[期刊论文]-城市规划2011(5)
8.魏薇.王炜.胡适人.WEI Wei.WANG Wei.HU Shiren城市封闭住区环境和居民满意度特征——以杭州城西片区为例[期刊论文]-城市规划2011(5)
9.唐绍均.TANG Shaojun论《城乡规划法》第64条的明确与细化[期刊论文]-城市规划2011(5)
10.徐海红.Xu Hai-hong生态文明的历史定位——论生态文明是人类真文明[期刊论文]-道德与文明2011(2)
本文链接:/Periodical_csgh201105002.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