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2单元 古典馨香 第7课 陈情表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5
课时作业7:第7课 陈情表

第7课陈情表一、基础积累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险衅.(xìn)祚.薄(zuò)床蓐.(rù) 茕.茕孑立(qiónɡ)B.洗.马(xǐ) 逋.慢(bū)拔擢.(zhuó) 终鲜.兄弟(xiǎn)C.优渥.(wò) 期.功(qī)闵.凶(mǐn) 逮.奉圣朝(dài)D.伪.朝(wèi) 矜.悯(jīn)郎署.(shǔ) 猥.以微贱(wèi)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门衰祚薄..祚薄:福分浅薄B.沐浴清化..清化:清明的教化C.察.臣孝廉察:考察D.形影相吊.吊:安慰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至于成立..成立:成人自立B.沐浴..清化沐浴:蒙受C.拜臣郎中..郎中:医生的古称D.岂敢盘桓..盘桓:犹疑不决的样子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一个远涉重洋、寄身美国、茕茕孑立....的中国弱女子,要控告有钱有势的美国地头蛇是何等艰难!B.在已经气息奄奄....的暮年,他坐在公园的石凳上沉思往事,突然发现自己所崇拜的偶像不过是个华而不实、自私自利的小人。
C.当一名人质实在是太累了,太紧张了,太朝不虑夕....了。
D.孤苦伶仃....的石家母子,冒着生命危险,把这把七星刀一直保存到解放。
5.下列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译:到了晋朝建立,我又蒙受清明政治的教化。
B.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译:从前太守名逵的考察推举我为孝廉,后来刺史名荣的又举荐我为秀才。
我因供养祖母之事没人来做,表示辞谢,没有接受任命。
C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译:陛下特地下达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国家的恩典,不让我再给太子洗马。
D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课时作业21:第7课 陈情表

第7课*陈情表一、基础达标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通“悯”,怜悯。
B.零丁..孤苦通“伶仃”,流离失所的样子。
C.常在床蓐.通“褥”,垫子。
D.非臣陨.首所能上报通“殒”,死。
解析A项,应为“可忧患的事”;B项,应为“孤独的样子”;D项,不是通假字。
答案 C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听.臣微志听:听从。
B.门衰祚.薄,晚有儿息祚:家门,家庭。
C.而刘夙婴.疾病婴:绕。
D.不矜.名节矜:矜持。
解析A项,应为“准许,成全”。
B项,应为“福分”。
D项,应为“自夸”。
答案 C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全不同的一项是()①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②零丁孤苦,至于成立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④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⑤岂敢盘桓,有所希冀..⑥乌鸟私情..,愿乞终养⑦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⑧庶刘侥幸..,保卒余年A.①③⑤⑦B.②④⑥⑧C.①②④⑥D.③⑤⑦⑧解析 ①“不行”古义指不能走路,②“成立”古义指成人自立,④“告诉”古义指申诉,⑥“私情”古义指个人的感情。
答案 C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薄.雾浓云愁永昼 世情薄.,人情恶 B.主人何为言少.钱 少.壮工夫老始成 C.当.窗理云鬓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D.纸上得来终.觉浅 衣带渐宽终.不悔 解析 D 项,均为副词,终究,终归。
A 项,形容词,不厚/形容词,浅薄;B 项,形容词,不多/形容词,年轻;C 项,动词,对着/介词,在。
答案 D5.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B.⎩⎨⎧州司临门,急于.星火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C.⎩⎨⎧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D.⎩⎨⎧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解析 A 项,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看见。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第七课《陈情表》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doc

《陈情表》同步练习一、基础检测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险衅.(xìn)闵.凶(wén )优渥.(wò )茕.茕孑立(qióng )B床蓐.(rù )陨.首(yǔn)逋.慢(bū )猥.以微贱(wěi)C矜.育(qīn)拔擢.(zhuó )洗.马(xiǎn)门衰祚.薄(zuò )D夙.遭(sù )期.功(qī ) 日笃.(dǔ )气息奄.奄(yǎn)2、选出与“朝不虑夕”的“朝”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逮奉圣朝B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C且臣少让伪朝D朝济而夕设版焉3、下列加点词古今异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至于成立..B零丁..孤苦C臣之辛苦..不许..D则告诉4、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B臣密今年四十有四C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D臣以险衅,夙遭闵凶5、理解性默写。
(1)李密《陈情表》中“,,,。
”表明家门冷落,人丁稀少。
(2)形象刻画自己幼年寂寞、孤独惨境的句子是“,,,。
”(3)作者以乌鸟反哺作比表达孝道的句子是“,。
”(4)《陈情表》中李密申言自己的苦衷是人神共鉴的句子是“,,。
”(5)李密形象表明自己是否应诏,进退两难的句子是“,:,。
”二、阅读提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李密传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
父早亡,母何氏醮①。
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
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
刘氏有痰,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
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②。
少仕蜀,为郎。
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
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陈情表》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
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
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
”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
高中语文 第2单元 古典馨香 第7课 陈情表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5

陈情表一、基础夯实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息:子 B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逮:及、至 C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除:废除 D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具:详尽 解析: 除:授予官职。
答案: C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①臣之.进退,实为狼狈②报养刘之.日短也B.⎩⎪⎨⎪⎧ ①州司临门,急于.星火②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C.⎩⎪⎨⎪⎧①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②但以.刘日薄西山 D.⎩⎪⎨⎪⎧ ①则.刘病日笃②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解析: C .均为介词,因为。
A.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
B.介词,比/介词,给。
D.转折连词,但/连词,表顺承,就、便。
答案: C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九岁不行..B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C .实为狼狈..D .岂敢盘桓..解析: A .“不行”,古义:不能走路。
今义:不可以或能力不够。
B.“成立”,古义:成人自立。
今义:(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理论、意见)有根据,站得住。
C.“狼狈”,古义:形容进退两难的情状。
今义: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样子。
D.“盘桓”,古今意义一致,均为“犹疑不决的样子”。
答案: D4.下列句式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A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B.而刘夙婴疾病C.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D.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解析:A项是判断句,例句与其他三项是被动句。
答案: A5.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夙遭闵凶B.零丁孤苦C.常在床蓐D.犹蒙矜育解析:A.“闵”通“悯”;B.“零丁”通“伶仃”;C.“蓐”通“褥”。
答案: D6.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李密的《陈情表》中的“情”可以作如下注解:情况(事实),衷情(孝情、忠情),情理(忠孝之道)。
2021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第7课陈情表同步习题新人教版必修5

陈情表一、课内双基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导学号( B )不准A.欲苟顺私情,则告知..无主,辞不赴命B.臣以供养..C.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D.零丁孤苦,至于成立..【解析】A.古义:申述苦处;今义:说给人听,令人知道。
C.古义:不能走路;今义:不可以。
D.古义:成人自立;今义: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
2.下列关于“表”这种文体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 B )A.“表”是纪传体史书中的一种文体,犹如现代史书的大事纪年表,比如《史记》就有“十表”。
B.“表”是臣下向皇上言事的一种文体,表有分条陈述之意。
C.“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多用于臣向君告白心迹,陈请谢贺。
D.“表”还有一种是向敌对一方发的宣战书,称作“战表”。
【解析】无分条陈述意。
3.下面6句话分编为4组,全能够表现李密孝顺祖母....的一项是导学号( B )①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育②臣侍汤药,不曾废离③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④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⑤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⑥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A.①④⑥B.②③⑤C.①③⑥D.②④⑥【解析】①与④,主角是祖母,不是李密。
4.下列关于姓名称呼的讲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 B )A.“字”,又称“表字”;前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成心义上的联系。
“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呼,对同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重。
B.“平民”指麻平民服,代指老百姓,在古文中黎首、黔首、百姓、庶民、孤、孺人都有百姓的意思。
C.“姬”姓,中华上古八大姓之一,得姓始祖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黄帝因长居姬水,以姬为姓。
D.前人有姓和氏之分,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出名无氏。
【解析】孤是君主的自称,《老子》:“贵必以贱为本,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为孤,寡,不谷。
”而孺人是妇人的称号,《礼记》:“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妇人,庶人曰妻。
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陈情表练习含解析必修5 试题

心尺引州丑巴孔市中潭学校陈情表(时间:45分钟 分值:45分)一、根底稳固(27分)1.对应一课一考点 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外无期功..强近之亲〔穿满一年孝服〕而刘夙婴.疾病〔从小的时候〕 B.⎩⎨⎧沐浴清化..〔清明的教化〕臣以供养无主..〔没有主人〕 C.⎩⎨⎧辞.不赴命〔致辞〕当侍东宫..〔太子〕 D.⎩⎨⎧责臣逋慢..〔逃避,怠慢〕那么刘病日笃..〔一天比一天重〕 解析:选D 。
A 项,期功,古代丧服的名称,指期服和功服;婴,缠绕。
B 项,无,没有;主,主持,做。
C 项,辞,辞谢。
2.对应一课一考点 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与现代汉语最接近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B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C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D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解析:选D 。
A 项,沐浴,此为“蒙受恩泽〞,今为“洗澡〞;B 项,上报,此为“向上报答〞,今为“刊登在报纸上或向上级报告〞;C 项,秀才,此为“优秀的人才〞,今为“泛指读书人〞;D 项,与现代同。
3.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完全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B.⎩⎨⎧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感君区区..怀 C.⎩⎨⎧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君既假设见.录,不久望君来D.⎩⎨⎧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上堂拜舅.姑 解析:选C 。
A 项,前“又〞,后“使……结束〞;B 项,前“拳拳,形容感情恳切〞,后“诚挚〞;C 项,均为偏指一方“我〞;D 项,前“舅父〞,后“公公〞。
4.以下各句中,加点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①臣以.供养无主 ②臣具以.表闻 ③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④但以.刘日薄西山 ⑤谨拜表以.闻 ⑥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A .②③④B .④⑤⑥C .①④⑥D .②④⑥解析:选C 。
①④⑥介词“因〞,②③介词“用〞,⑤连词“来〞。
精品2019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古代抒情散文 7 陈情表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5

7 *陈情表一、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荀崧,字景猷,颍州临颍人,崧志操清纯,雅好文学。
龆龀时,族曾祖见而奇之,以为必兴家门。
弱冠..,太原王济甚相器重,以方其外祖陈郡袁侃,谓侃弟奥曰:“近见荀监子,清虚名理,当不及父,德性纯粹,是贤兄辈人也。
”其为名流所赏如此。
与王敦、顾荣、陆机等友善,赵王伦引为相国参军。
王弥入洛,崧与百官奔于密,未至而母亡。
贼追将及同旅散走崧被发从车守丧号泣贼至弃其母尸于地夺车而去崧被四创气绝至夜方苏葬母于密山。
服阕,族父籓承制,以崧监江北军事。
元帝践阼,征拜尚书仆射,使崧与协共定中兴礼仪。
从弟馗早亡,二息序、廞,年各数岁,崧迎与共居,恩同其子。
太尉、临淮公荀国胤废绝,朝廷以崧属近,欲以崧子袭封。
崧哀序孤微,乃让封与序,论者称焉。
敦表以崧为尚书左仆射。
及帝崩,群臣议庙号..,王敦遣使谓曰:“豺狼当路,梓宫未反,祖宗之号,宜别思详。
”崧议以为:“礼,祖有功,宗有德。
元皇帝天纵圣哲,光启中兴,德泽侔于太戊,功惠迈于汉宣,臣敢依前典,上号曰中宗。
”既而与敦书曰:“承以长蛇未翦,别详祖宗。
先帝应天受命,以隆中兴;中兴之主,宁可随世数而迁毁!敢率丹直。
询之朝野,上号中宗。
卜日有期,不及重请,专辄之愆,所不敢辞。
”初,敦待崧甚厚,欲以为司空,于此衔之而止。
苏峻之役,崧与王导、陆晔共登御床拥卫帝,及帝被逼幸.石头,崧亦侍从不离帝侧。
贼平,帝幸温峤舟,崧时年老病笃,犹力步而从。
咸和三年薨,时年六十七。
赠侍中,谥.曰敬。
升平四年,崧改葬,诏赐钱百万,布五千匹。
(节选自《晋书·荀崧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贼追将及/同旅散走/崧被发从车/守丧号泣/贼至/弃其母尸于地/夺车而去/崧被四创/气绝至夜/方苏/B.贼追将及/同旅散走/崧被发从车/守丧号泣/贼至/弃其母尸于地/夺车而去/崧被四创/气绝/至夜方苏/C.贼追将及/同旅散走/崧被发/从车守丧号泣/贼至/弃其母尸于地/夺车而去/崧被四创/气绝至夜/方苏/D.贼追将及/同旅散走/崧被发/从车守丧号泣/贼至/弃其母尸于地/夺车而去/崧被四创/气绝/至夜方苏/解析:B 原文标点:贼追将及,同旅散走,崧被发从车,守丧号泣。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课时作业第2单元第7课

第二单元第7课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晚有儿息.:子形影相吊.:安慰B.逮.奉圣朝:及,至未曾废.离:停止C.寻.蒙国恩:寻找除.臣洗马:授予官职D.刘病日笃.:病重不矜.名节:自夸【答案】C【解析】寻:不久。
2.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慈父见.背曹刿请见.B.日薄.西山门衰祚薄.C.寻.蒙国恩未果,寻.病终D.是以区区..之地..不能废远然秦以区区【答案】C【解析】A.助词,用在动词前面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拜见。
B.迫近,靠近/浅薄。
C.均为副词,不久。
D.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小小的。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句子“刘病日笃”中的“日”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谨拜表以闻.B.非臣陨首所能上.报C.外.无期功强近之亲D.内.无应门五尺之僮【答案】A【解析】A.动词的使动用法。
其他选项与例句为名词作状语。
4.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而.刘夙婴疾病拔剑撞而.破之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猥以.微贱,当侍东宫C.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臣之.进退,实为狼狈D.州司临门,急于.星火零丁孤苦,至于.成立【答案】C【解析】A.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
B.介词,因为/介词,凭借。
C.均为结构助词,的。
D.介词,比/介词,到。
5.下列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表是一种奏章,用于臣下向君主陈请谢贺。
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B.在古代,“拜”是授予官职之意,而“除”则是免去官职之意。
“东宫”指代太子,因为太子居于东宫,故称。
C.“孝廉”是指善侍父母、品行方正的人。
从汉武帝开始,令郡县每年经考察而推举孝、廉各一人,晋时仍保留。
D.“期功”是古代服丧的名称。
期,服丧一年。
功,分大功和小功。
大功服丧九个月,小功服丧五个月。
服丧的长短可表明亲属关系的远近。
【答案】B【解析】“除”也指授予官职之意,或称“到……当……官职”。
二、文本阅读阅读课文全文,完成后面的题。
高中语文 第7课 陈情表(二)课时练新人教版必修5

第 7 课陈情表(二)1. 下列各项中加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是 ( )①全面优化服务,出台扶持企业的举措及系列配套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到长沙创新创业,解决企业家的后顾之忧。
②杰出的工匠是最顶级的专业高手,对工作一丝不苟,崇尚完美和极致,每一项程序都严格按最高标准来完成。
③我们要努力将这些成果体现到学雷锋活动的具体实践之中,唱响时代主旋律,弘扬社会正能量,让雷锋传人寥若晨星。
④只有将诗词的熏陶融汇到国民教育的各个环节,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与社会生产生活深度融合,这些优秀的精神财富才能摆脱昙花一现的命运。
⑤政府安土重迁,拨给搬迁的农民一笔拆迁费,使他们在建设新家园后,还有足够的生活费用。
⑥虽然有数百篇的小小说佳作被选入多种典藏版或选入语文教材,但真正被社会认可的小小说作家,可能会被写进文学史的实属雪泥鸿爪。
A.②③④B.①⑤⑥C.③④⑥D.③⑤⑥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针对“AI机器人会抢美国工人饭碗”,新版路线图指出,过去五六年里美国新增约60万个制造业岗位。
B.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带入太空芒果幼胚细胞,在科研人员的精心培育下,已经长出全新组织并且成活。
C. 今年该论坛的主题是“雷锋精神与职业道德”,这一主题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和现实意义,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D. 企业向政府申请科研项目,政府拿出科研经费让企业研发技术,成功后去申请属于自己的专利技术,用纳税人的钱研发技术再去赚纳税人的钱,逻辑上是行不通的。
3.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您约我明天去贵处谈我班同学光临贵公司参观一事,因我有急事,现只好改期再谈。
B. 令郎在这次数学奥数竞赛中获得满分,多亏老师您的精心指导,我们全家十分感激。
C. 有位长辈给侄儿写信说:“此事一时难以定夺,望你钧裁。
”D. 拙作奉上,自己总惶恐不安,望哂笑之余,不吝赐教。
4. 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前后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高中语文 第7课 陈情表课堂学案 课后活页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5

第7课 陈情表一、实词1.通假字(1)夙遭闵.凶(通“悯”,指可忧患的事,多指疾病死丧) (2)零丁..孤苦(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3)常在床蓐.(通“褥”,垫子) (4)四十有.四(通“又”) (5)五尺之僮.(通“童”,童仆) 2.古今异义(1)舅夺.母志(古义:改变;今义:强取,抢。
) (2)九岁不行..(古义:不能走路;今义:不可以或能力不够。
) (3)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古义:优秀人才;今义:明清两代生员的通称。
) (4)零丁孤苦,至于成立..(古义:成人自立;今义:组织、机构等正式建立。
) (5)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古义:申诉苦衷;今义:说给别人听,让人知道。
) (6)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古义:辛酸悲苦;今义:身心劳苦。
) (7)臣欲奉诏奔驰..(古义:快速上任;今义:驾车快跑。
) (8)除.臣洗马(古义:授予官职;今义:除去。
) 3.一词多义(1)薄⎩⎪⎨⎪⎧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形容词,浅)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动词,迫近)儿已簿.禄相,幸复得此妇(形容词,少)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动词,轻视) (2)息⎩⎪⎨⎪⎧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名词,子)北山愚公长息.曰(动词,叹息)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动词,休息)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气息) (3)寻⎩⎪⎨⎪⎧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副词,不久)无故寻.愁觅恨(动词,寻找)(4)除⎩⎪⎨⎪⎧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动词,授予官职)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动词,清除,去掉)(5)行⎩⎪⎨⎪⎧ 行.年四岁(动词,经历)九岁不行.(动词,走路)(6)矜⎩⎪⎨⎪⎧ 犹蒙矜.育(动词,怜惜)不矜.名节(动词,自夸)愿陛下矜.悯愚诚(动词,怜悯)4.词类活用(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外、内,名词作状语,在门外、在家里) (2)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形容词用作动词,远离) (3)但以刘日.薄西山(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4)历职.郎署(名词用作动词,做官) (5)非臣陨首所能上.报(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 (6)臣具以表闻.(使动用法,使……知道) 二、虚词1.以⎩⎪⎨⎪⎧ 臣以.险衅(介词,因为)臣以.供养无主(介词,因为)谨拜表以.闻(连词,“来”,表目的)猥以.微贱(介词,凭)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介词,用)臣具以.表闻(介词,用) 2.于⎩⎪⎨⎪⎧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介词,比)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介词,给)三、句式1.而刘夙婴疾病(省略句、被动句,省略了表示被动的介词“于”,应为“婴于疾病”)2.臣具以表闻(状语后置,即“臣以表具闻”)3.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无以:没有用来……的方法。
2019高中语文 第2单元课时分层作业 7 陈情表 新人教版必修5

单元课时分层作业 7 陈情表一、基础运用层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B.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C.臣密今年四十有四D.臣以险衅,夙遭闵凶B[A项,“蓐”通“褥”;C项,“有”通“又”;D项,“闵”通“悯”。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拜臣郎中..郎中:尚书省的属官B.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秀才:优秀人才C.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告诉:转达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区区: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C[“告诉”的意思是“申诉(苦衷)”。
]3.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未曾废.离②是以区区不能废.远③不矜.名节④愿陛下矜.悯愚诚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A[“废离”与“废远”的“废”都当“废止”讲,都是动词。
“不矜”的“矜”当“自夸”讲,动词;“矜悯”中的“矜”当“怜恤”讲,动词;两个“矜”字意义不同。
]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外无期功强近之.亲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B.州司临门,急于.星火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D.岂敢盘桓,有所.希冀若属皆且为所.虏B[A项,结构助词,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B项,均为介词,表比较。
C项,连词,况且/连词,表让步,尚且。
D项,与后面的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与“为”放在一起表被动。
]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活用类型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②虽然,犹有未树.也B.①非臣陨首所能上.报②雄州雾.列,俊采星驰C.①臣具以表闻.②屈.贾谊于长沙D.①是以区区不能废远.②宾主尽东南之美.D[A项,①②均为名词活用为动词;B项,①②均为名词活用作状语;C项,①②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D项,①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远离、离开;②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才俊。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古代抒情散文 7 陈情表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5

陈情表第一课时 基础巩固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臣以险衅.(xìn) 夙遭闵.凶(mǐn) 终鲜.兄弟(xiǎn) 常在床蓐.(rù) B .猥.以微贱(wěi ) 责臣逋.慢(fǔ ) 犹蒙矜.育(jīn ) 宠命优渥.(wò ) C .岂敢盘桓.(huán ) 有所希冀.(yì ) 日薄.西山(bó ) 除臣洗.马(xiǎn ) D .逮.奉圣朝(dǎi ) 过蒙拔擢.(zhuó ) 门衰祚.薄(zuò ) 更.相为命(ɡēnɡ ) 解析:B 项,“逋”应读bū;C 项,“冀”应读jì;D 项,“逮”应读dài。
答案:A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B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C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D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解析:A 项,“蓐”通“褥”;C 项,“有”通“又”;D 项,“闵”通“悯”。
答案:B3.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谨拜表以.闻 B.⎩⎪⎨⎪⎧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及其所之.既倦C.⎩⎪⎨⎪⎧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D.⎩⎪⎨⎪⎧州司临门,急于.星火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解析:C 项,均为“互相”。
A 项,介词,用/连词,来;B 项,助词,的/动词,往,这里可解释为“得到”;D 项,介词,比/介词,给。
答案:C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至于成立..成立:成长,能自立 B .沐浴..清化 沐浴:蒙受润泽 C .拜臣郎中..郎中:医生的古称D.岂敢盘桓..盘桓:犹豫不决的样子解析:“郎中”在文中是官职名称。
答案:C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门衰祚薄..,晚有儿息祚薄:福分浅薄B.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听:准许C.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察:考察D.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吊:安慰解析:“察”意为“考察和推举”。
近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第7课 陈情表(第1课时)针对性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5(2021年整理)

2017高中语文第2单元第7课陈情表(第1课时)针对性训练新人教版必修5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高中语文第2单元第7课陈情表(第1课时)针对性训练新人教版必修5)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高中语文第2单元第7课陈情表(第1课时)针对性训练新人教版必修5的全部内容。
第7课陈情表(第1课时)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错误!( B )A.险衅.(pàn)闵.凶(mǐn)悯.臣孤弱(mǐn) B.躬.亲(ɡōnɡ)祚.薄(zuò)终鲜.兄弟(xiǎn)C.期.功(qī)床蓐.(rù)茕茕孑.立(jié) D.孝廉.(lián)诏.(zhào)书逮.奉圣朝(dǎi)【解析】A.衅:xìn;C。
期:jī;D。
逮:dài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错误!( B )A.夙.(早晨)遭闵凶悯.(怜惜)臣孤弱躬.(亲自)亲抚养B.九岁不行..(不能走路)至于成立..(成人自立)终鲜.(没有)兄弟C.晚有儿息.(媳妇)门衰祚.(福分)薄期功强.(勉强)近D.五尺之僮.(童仆) 茕茕孑.(孤单)立形影相吊.(哀悼)【解析】A.夙:早时;C.息:子;D.吊:安慰3.下列句子中的“见"字,与例句中的“见”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错误!( D )例:生孩六月,慈父见.背A.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C.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D.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解析】D与例句都是称代性副词“我”,AB被,C看见4.下列成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错误!( A )①零丁孤苦:孤单困苦,无依无靠。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练习:第二单元第7课陈情表 Word版含答案 (1)

第7课陈情表忠义与亲情,面对命运的抉择,他毅然选择了后者。
虽为“亡国贱俘”,却不卑不亢,甘于清贫,婉拒帝王之邀,只为报答祖母的养育之恩。
虽说“乌鸟私情”,实则为至孝之举。
李密是幸运的,崎岖艰难的人生路上有祖母的精心呵护;祖母是幸福的,疾病缠身的晚年有李密的不离不弃。
《陈情表》用孝义和恩情交织出一个个爱的闪光点,为我们诠释了爱的真谛。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是花儿的感恩。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这是鸟儿的感恩。
【课内挖掘】课内素材李密从小父丧母弃,伶仃孤苦;祖母含辛茹苦,促其成才。
他一度沦为亡国之奴,归家供养祖母终老。
后来他因孝被举荐,屡被征召;祖母却日薄西山,朝不虑夕。
尽忠还是尽孝,李密进退维谷。
侍奉新君,焉知福祸,且远离祖母,情何以堪?辞命尽孝,报养祖母,却逆君美意,横祸将至。
李密思量再三,婉转陈词,恳请皇帝准许他先尽孝后尽忠。
他十分睿智,避而不谈转事新君的忧惧及不满,却大肆渲染自己对祖母的感情与孝情。
“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李密用婉转恳切之辞感动了皇帝,得以报答祖母养育之恩,且避免了拒任新朝的罪过。
李密机警善辩,以退为进,既赡养了祖母,又保全了自己。
[运用角度]“孝”“亲情”“美德”“感恩”等。
精彩运用片段一:孝更绝伦足可矜小时候,这根布带是母爱,妈妈用它背着你。
长大了,这根布带是儿子的深情,你用它背着妈妈。
有一天,妈妈的记忆走远了,但爱不会,它在儿女的臂膀上一代代传承。
这是2013年感动中国人物——陈斌强的颁奖辞。
陈斌强,38岁,浙江磐安县冷水镇中心学校的初中语文教师。
他用行动注解孝德,坚持五年用背带背患病母亲上下班,为年轻人做出榜样。
在工作与孝心的天平上,没有谁重谁轻,陈斌强任劳任怨,为母亲尽心尽孝,这种爱心、孝心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
片段二:施恩不是为了回报,也不是为了感谢,真正施恩的人会忘记自己对别人的恩惠。
感恩于心不是获得恩惠后的甜言蜜语,也不是得到好处后的装腔作势,真正感恩于心的人会将恩惠藏在心底,日后慢慢回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情表一、基础夯实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息:子 B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逮:及、至 C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除:废除 D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具:详尽 解析: 除:授予官职。
答案: C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①臣之.进退,实为狼狈②报养刘之.日短也B.⎩⎪⎨⎪⎧ ①州司临门,急于.星火②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C.⎩⎪⎨⎪⎧①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②但以.刘日薄西山 D.⎩⎪⎨⎪⎧ ①则.刘病日笃②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解析: C .均为介词,因为。
A.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
B.介词,比/介词,给。
D.转折连词,但/连词,表顺承,就、便。
答案: C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九岁不行..B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C .实为狼狈..D .岂敢盘桓..解析: A .“不行”,古义:不能走路。
今义:不可以或能力不够。
B.“成立”,古义:成人自立。
今义:(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理论、意见)有根据,站得住。
C.“狼狈”,古义:形容进退两难的情状。
今义: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样子。
D.“盘桓”,古今意义一致,均为“犹疑不决的样子”。
答案: D4.下列句式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A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B.而刘夙婴疾病C.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D.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解析:A项是判断句,例句与其他三项是被动句。
答案: A5.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夙遭闵凶B.零丁孤苦C.常在床蓐D.犹蒙矜育解析:A.“闵”通“悯”;B.“零丁”通“伶仃”;C.“蓐”通“褥”。
答案: D6.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李密的《陈情表》中的“情”可以作如下注解:情况(事实),衷情(孝情、忠情),情理(忠孝之道)。
B.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其实是为自己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
C.晋武帝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催逼甚紧,于是李密写下了《陈情表》这篇表文,再次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理由婉言辞谢。
D.《陈情表》本于宗法人伦之至常,措词委婉,无一字虚言藻饰,情真意切,感人至深,一向为人所传诵。
解析: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并不是为其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他是真心因终养祖母才难能应诏的。
读完全篇,我们可以清楚地体会到,他的孝心不是抽象的,而是充满了孙儿对祖母的一片真情。
答案: B二、阅读鉴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1题。
泷冈阡表(节选)□ 欧阳修呜呼!惟我皇考崇公卜吉于泷冈之六十年,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非敢缓也,盖有待也。
修不幸,生四岁而孤。
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
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
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为我累’。
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以庇而为生。
吾何恃而能自守邪?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
自吾为汝家妇,不及事吾姑,然知汝父之能养也。
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
吾之始归.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
’间御酒食,则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何及也!’始吾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
既而其后常然,至其终身未尝不然。
吾虽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
汝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
吾问之,则曰:‘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
’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矧求而有得邪?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
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
’回顾乳者剑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叹曰:‘术者谓我岁行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
’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故能详也。
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邪。
呜呼!其心厚于仁者邪,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
汝其勉之!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
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
”修泣而志.之,不敢忘。
先公少孤力学,咸平三年进士及第,为道州判官,泗、绵二州推官,又为泰州判官。
享年五十有九,葬沙溪之泷冈。
太夫人姓郑氏,考讳德仪,世为江南名族。
太夫人恭俭仁爱而有礼,初封福昌县太君,进封乐安、安康、彭城三郡太君。
自其家少微时,治其家以俭约,其后常不使过之,曰:“吾儿不能苟合于世,俭薄所以居患难也。
”其后修贬夷陵,太夫人言笑自若,曰:“汝家故贫贱也,吾处之有素矣,汝能安之,吾亦安矣。
”[注] 本文是欧阳修在其父下葬六十年后所写的一篇追悼文章。
泷(shuānɡ)冈(今江西省永丰县)是地名,阡是墓道,表就是墓碑。
阡表是记叙死者事迹、褒扬其功德的文体。
文成之后,刻在坟前的墓碑上,以供后人瞻仰。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 克:能够 B .吾之始归.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 归:出嫁 C .修泣而志.之,不敢忘 志:记下 D .其居于家无所矜.饰 矜:怜悯 解析: 矜:矜夸。
答案: D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①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B.⎩⎪⎨⎪⎧①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②定乎内外之.分 C.⎩⎪⎨⎪⎧ ①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②长于.臣D.⎩⎪⎨⎪⎧ ①后当以.我语告之②去以.六月息者也解析:B .结构助词,的。
A.①动词,做;②介词,替。
C.①介词,在;②介词,比。
D.①介词,把;②介词,凭借。
答案: B9.下列句子中,能直接表明“汝父之能养”的一项是( )A .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B .毋以是为我累C .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D .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解析: B 项是表现其父的清廉,C 、D 两项都说审判案卷的。
答案: A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欧阳修的父亲在公堂审理刑事案件“屡废而叹”,表现了他在执法中既怀仁德之心,又严格依法办事。
B .欧阳修的父亲为人乐善好施,不留余财;奉养父母很孝顺,在父母去世后还常涕泣感念;对孩子寄予厚望,叮嘱夫人将来要把自己留下的话告诉孩子。
C .欧阳修的母亲在年轻时就失去了丈夫,她在贫困中抚养教育欧阳修,常把丈夫生前事讲给他听;在他为官后仍不忘母亲教育他的为官处世的正确态度。
D .欧阳修能够成为宋朝名臣、文学家,是与他经受艰难困苦的生活磨炼,以及母亲的言传身教分不开的。
解析: “在公堂审理”错。
答案: A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吾儿不能苟合于世,俭薄所以居患难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母亲发誓守节,生活贫困,自己操持生活,抚养我,教育我,使我长大成人。
(2)我的儿子在世上不能无原则地附和他人,节约俭朴,是为了准备过将来患难的日子。
唉!我的父亲崇国公在泷冈占卜吉地安葬六十年之后,他的儿子修才能够在墓道上立碑,这并不是敢有意迟缓,而是因为有所等待。
我不幸,生长到四岁就失去了父亲。
母亲发誓守节,生活贫困,自己操持生活,抚养我,教育我,使我长大成人。
母亲告诉我说:“你父亲做官,清廉自守却喜欢帮助人,又喜欢接待宾客。
他的俸禄虽然微薄,也常常不让它有余。
他说‘不要因为这财物使我受累’。
所以他死的时候,没有留下一处房屋,一块田地可以依托维持生活。
我靠什么能够自己守节呢?对于你父亲,我略微知道他一点,因此对你有所期待啊。
我自从做了你欧阳家的媳妇,没有赶上侍奉我的婆婆,可是我知道你父亲能孝养父母。
你没了父亲,年纪又小,我不能知道你必定有什么成就,但是知道你父亲一定会有好的后代。
我刚嫁过来的时候,你父亲服完母丧才过一年。
逢年过节祭祀,就总是流着泪说:‘祭祀时再丰厚还不如在生前供养微薄呢!’偶尔用些好酒好饭菜,就又流泪说:‘以前常不足现在却有余,可是怎么来得及奉养父母呢!’我开始看见几次,以为他新近免除丧服,偶然这样罢了。
后来经常这样,直到他去世,没有不是这样的。
我虽然没赶上侍奉婆婆,却凭这一点就知道你父亲是能孝养父母的。
你父亲做官时,曾经晚上点灯烛,批阅案卷,屡次停下叹息。
我问他,就说:‘这是死罪的案子,我想寻他的生路却办不到啊!’我说:‘可以给死囚寻生路吗?’你父亲说:‘想寻生路救活他却做不到,那么死者和我都没有遗恨了;况且确实有想为他求生路而能够找到生路的。
因为有求到生路的情况,所以便知道不为他求生路而被处死的人有遗恨啊。
常为死囚求生路,还有失误被处死的,可是世上有的人却总是想方设法把人处死呢。
’那时你父亲回过头来,看见奶妈抱着你站在旁边,因而指着你,叹息着说:‘算命的人说我在戌年就要死去。
如果他的话说对了,我就来不及看见儿子自立成人了,今后应当把我的话告诉他。
’他平时教育其他的晚辈,也常用这些话,我听熟了,所以能够记得很详细。
他在外做的事,我不能够知道;他住在家里没有一点虚假做作的地方,所做的事情都是这样。
这是真正发自内心深处的啊!唉!他的心是十分仁道的啊!这就是我知道你父亲一定会有好的后代的原因。
你可要用这些勉励自己。
奉养长辈不一定要衣食丰厚,最重要的是孝顺;对人有利的事虽然不可能遍及每一个人,最重要的是心里重视仁道。
我没有什么教导你,上面说的这些是你父亲的期望呀。
”我流泪记住了这些话,不敢遗忘。
我父亲小时候便死了父亲,勤奋读书,在咸平三年考中进士,做过道州的判官,泗、绵两州的推官,又做过泰州的判官,终年五十九岁,葬在沙溪的泷冈。
我母亲姓郑,她的父亲名叫德仪,世代都是江南地方有名的大族。
我母亲恭敬勤俭,宽仁慈爱,待人有礼,起初封福昌县太君,后来进封号为乐安、安康、彭城三郡太君。
在我家贫穷的时候,她勤俭节约地持家,后来总是不让超过这个限度,说:“我的儿子在世上不能无原则地附和他人,节约俭朴,是为了准备过将来患难的日子。
”后来我被降职做夷陵县令。
我母亲谈笑自如,她说:“你家里本来贫穷,我过习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