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外科常见引流管护理(超全)
医院神经外科各种颅脑引流管患者护理常规
医院神经外科各种颅脑引流管患者护理常规颅脑手术后常用的引流有脑室引流、创腔引流、囊腔引流及硬脑(脊)膜外、下引流。
一、脑室引流:经侧脑室放置引流管,将脑脊液引流至体外1.目的:抢救因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所致颅内高压;注入造影剂进行脑室系统的检查,明确诊断和定位;注入抗生素控制感染;脑室内引流术后安放引流管,引流血性脑脊液,减少粘连及降低颅内压。
2.观察及护理(1)正确放置病人,固定引流袋,观察引流液:术后在无菌条件下连接引流袋,将引流袋悬挂于床头,引流管需高于脑室平面10~15cm(平卧时以耳屏为基线,侧卧位时以正中矢状面为基线),以维持正常的颅内压。
引流出液体为血性时,引流袋应低于脑室水平,清亮后立即将引流袋挂高。
(2)观察引流的速度,切忌引流过快过多。
(3)控制脑脊液引流量:每日引流量以不超过500ml为宜,合并颅内感染,脑脊液分泌增加,而引流量相应增加,同时注意电解质平衡。
(4)观察脑脊液的性状: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无沉淀。
术后1~2日可略带血性,以后转为橙黄色;若术后脑脊液中有大量鲜血,或术后血性脑脊液的颜色逐渐加深,提示脑室内出血;颅内感染后,脑脊液浑浊,呈毛玻璃状或絮状物。
(5)保持引流通畅:引流管不可受压、扭曲、成角。
术后病人头部活动适当限制,翻身及护理操作时,避免牵拉引流管,防止引流管滑脱。
若术后无引流液流出应查找原因,如:将引流袋放低,观察有无脑脊液流出,确定低颅压所致,应仍然将引流袋放在正常高度;若怀疑引流管被堵塞,可在严格消毒后,用无菌注射器轻轻向外抽吸,切不可高压注入生理盐水,以免将堵塞物冲入脑室系统,引起脑脊液循环梗阻;若引流管放置过深或管口吸附于脑室壁,可将引起流管轻轻旋转或缓缓向外抽出至有脑脊液流出后,重新固定,如果上述处理无效,应更换引流管。
(6)每日定时更换引流瓶,记录引流量,严格无菌操作。
(7)拔管:脑室引流一般不超过3~7天,拔管前试行抬高引流袋或夹闭引流管观察有无颅内压增高的表现;拔管后观察有无脑脊液漏出。
脑外科常见引流管护理
脑外科常见引流管护理脑外科手术是一种高风险的手术,需要进行密切的护理。
其中,脑外科引流管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脑外科引流管的作用是排除脑部手术后产生的血肿、脑脓肿、脓肿液、脑脊液等,在保护脑组织免受损害的同时,也有助于术后恢复。
下面将详细介绍脑外科引流管的常见护理措施。
1.护理前准备在患者进行脑外科手术前,护士应根据医嘱准备好引流器械,并对其进行检查,确保引流管畅通,并确认引流胶囊的储液量。
护士还应核对医嘱的内容,如引流液量、引流胶囊更换时间等。
2.引流器械的固定和保护手术用引流管通常由医生放置在手术中,护士需要保证引流管的固定和保护,以防止其意外移动或受到撞击。
可以使用透明敷料覆盖引流器械,以便日常观察引流情况,并防止引流管受到外界污染。
引流松紧带应固定在患者的头部,以便保持引流管的位置稳定。
3.引流胶囊的更换引流胶囊根据引流程度来判断是否需要更换。
一般情况下,当引流胶囊内容物达到胶囊容积的70%以上时需要更换。
更换引流胶囊的时间一般在早晨患者起床、过午不食前后。
更换引流胶囊的步骤如下:(1)戴上洗手盆和手套;(2)用温生理盐水清洗患者的引流胶囊处;(3)拧松固定在患者头上的引流松紧带;(4)小心地取下引流胶囊,注射生理盐水清洗一次;(5)取出新的引流胶囊,将其连接到引流管上,并用固定带固定;(6)检查引流管畅通并进行标记,记录引流量、引流液的性状和颜色。
4.引流管的护理引流管是连接引流器械和引流胶囊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定期护理:(1)每日更换引流器械连接管,避免管道堵塞;(2)在换引流器械连接管时,应注意不要使引流管脱出或移位,以免引起感染或引流阻塞;(3)定期检查引流管是否松脱或过长,若有需要及时更换或修整;(4)避免用力牵拉引流管;(5)记录引流管的引流量、颜色和性状等。
5.引流液的观察和记录护士应每日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并及时记录。
正常的引流液一般为鲜红色,易凝固,少许水样液体,不宜过于稀薄和浑浊。
神经外科常见引流管的管理
蛛网膜下隙引流管护理
• 及时拔管 在蛛网膜下隙持续外引流中.随着脑脊液色泽的清亮 ,蛋白含量的下降,细胞计数的减少.脑脊液漏停止,应及时拔除 引流管。否则,尽管每天行局部的消毒和更换敷料,仍有可能诱发 或加重感染。拔管前先试行夹管24~48 h,观察意识、瞳孔、生命 体征的变化,如无异常,则可拔除引流管。拔管后除仍注意意识、 生命体征的观察外,还注意置管处有无脑脊液漏。拔管后置管部位 有脑脊液溢出,给予缝合1针加压包扎,严格卧床。
• • • • •
血肿腔引流管——管道护理
• 保持管道通畅,防止扭曲受压,注意引流液的颜色和流量,多为暗 红色陈旧性积血,若有新鲜血液引出,应考虑为再出血,及时复查 CT。 • 管道接头固定牢固,避免牵拉引流管,以免造成引流管脱松。引流 不畅时,应严禁冲洗,以免造成颅内感染。 • 保持局部敷料干燥清洁,引流管保留时间一般为3—4天,最长不超 过7天。 • 引流袋放在床旁,低位引流,低于穿刺部位20cm • 血肿破入脑室,为防止颅压过低,引流袋最高点需高于穿刺点15— 20cm • 若患者突然出现头痛加剧,呕吐等颅压增高的表现,应立即放低引 流袋,打开夹闭的引流管
脑室引流管护理
(1)取平卧位,保持安静。对意识不清、躁动不安患者,应予约束,防止患 者自行拔出引流管而发生意外。搬运病人时:暂夹闭引流管。 (2)引流管的开口需高出侧脑室(外耳道水平)10-15cm以维持正常颅内压( 成人颅内压力0.7-2.0kpa儿童0.5-1.0kpa),侧卧位时以正中矢状面为基 线,高出15-18cm。脑室引流早期要特别注意引流速度,切忌引流过速、过 快。因患者原处于颅内高压状态,骤然减压会使脑室塌陷,导致硬膜下血 肿。 (3)术后早期:控制引流速度,若引流过快过多,易出现低颅压性头痛、恶 心、呕吐此时抬高或暂夹闭引流管。引流液<500ml/d。 (4)颅内感染:引流量可适当增多,注意电解质补充。
常见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
供给性管道
通过管道将氧气、 能量、水分或药液源 源不断补充到体内。
给氧管 鼻饲管 输液管 输血管
4
排出性管道
通过专用性管道 引流出液体、气体等, 常作为治疗、判断预 后的有效指标。
胃肠减压管 留置导尿管 引流管
5
监测性管道
放置在体内的观 察哨和监护站。
中心静脉测压管 动脉监测管
6
综合性管道
具有供给、排出、 监测的多重功能,在 特定的情况下发挥特 定的功能。
低危管道:导尿管、普通胃管、普通氧气管
管道标识
导管滑脱危险因素评估表
评估内容
1分
2分
3分
年龄
7-70岁
>70岁或<7岁
/
意识
昏迷
嗜睡
模糊/谵妄
精神
恐惧
焦虑/认知障碍/痴呆
烦躁/抑郁
活动 管道种类
不能自主活动 三类(低危)
使用助行器/行动不稳/偏瘫 有约束指征已约束
二类(中危)
术后3天内 有约束指征未约束
进食
胃管 减压
监测出血的速度和量
7
临床管道按风险程度分类
高危管道: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套管、T管、脑室引流管、胸腔引流管、 动脉留置管、CVC、吻合口以下的胃管、鼻胆管、胰管、腰大池引 流管、透析管、漂浮导管、鼻肠管、前列腺及尿道术后的导尿管等
中危管道:三腔二囊管、各类造瘘管、腹腔引流管、外周静 脉留置等
一类(高危)
疼痛 有不适,可耐受
/
不适明显,难以耐受
沟通
一般,能理解
/
差,不配合
管道评分
轻度风险:<8分,有发生导管滑脱的可能(防 管道滑脱标识贴绿色标记)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7个要点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7个要点脑室引流管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设备,用于治疗脑积水、脑出血等疾病,是神经外科患者必不可少的辅助设备之一。
然而,由于脑室引流管使用范围广泛,且需要长期留置,因此在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许多细节。
下面介绍脑室引流管的护理7个要点,希望对护理人员有所帮助。
一、保持引流管通畅引流管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被脑组织、血块、脑脓等物质堵塞,导致引流不畅,甚至引起感染。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每天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如发现引流不畅及时处理,并定期更换引流管。
二、定期更换引流袋引流袋是收集脑脊液的器具,定期更换引流袋可以避免细菌感染的产生。
一般情况下,引流袋需每天更换一次,如引流量大可增加更换次数。
三、保持引流管口干燥引流管口的湿度容易滋生细菌,因此需要保持引流管口干燥。
护理人员在更换引流袋时,应将引流管口处擦干净,并用干纱布包裹引流管口,以保持其干燥。
四、定期检查引流管位置引流管的位置不正确,容易引起脑组织损伤、脑脊液渗漏等并发症。
因此,护理人员需定期检查引流管位置是否正确,并及时调整。
五、注意感染预防脑室引流管的留置时间较长,容易引起感染。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注意感染预防,定期更换引流袋、保持管口干燥、勤洗手等都是预防感染的措施。
六、注意患者体位患者体位的改变会影响脑脊液引流的畅通情况,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注意患者体位的调整。
患者体位的改变应逐渐进行,以避免引起头痛、恶心等不适症状。
七、注意患者情绪患者在使用脑室引流管时,可能会出现精神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综上所述,脑室引流管的护理是一项细致、繁琐的工作。
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护理要点进行操作,保持引流管通畅、干燥,定期更换引流袋,注意感染预防等,以确保患者安全、舒适。
同时,护理人员还需注意患者体位、情绪等方面的护理,以全面保障患者的康复。
脑外科常见引流管的护理(超全)
常见脑部引流管
脑室引流管 硬膜下引流管 硬膜外引流管 创腔引流管(瘤腔引流管) 腰大池持续引流管(蛛网膜下隙持续引流管) 血肿腔引流管 囊腔引流管
A、脑室引流管
1、经颅骨钻孔或椎孔穿刺侧脑室,放置引流管将脑 脊液引流至体外
2、是颅脑术后常用的降低颅内压、排出脑室积血、 降低伤口脑脊液漏的治疗措施之一,同时用于各种 原因脑室出血
2、注入尿激酶灌注溶凝后夹闭引流管数小时,引 流袋位置应低于血肿腔位置。(同前)
3、出血量较多血肿破入脑室时,会有脑脊液引流 出,拔管后如有脑脊液漏出,应通知医生妥为缝 合。
申香梅. 颅内引流管的护理[J]. 北方药学, 2011, 8(3):122-123
YL-1一次性粉碎性锥颅穿刺针
G、囊腔引流管
血
脑
液
脊
液
脑 组 织
颅腔内容物(cranial cavity matter)
10%
11% 80%
脑组织、脑脊液、血液 脑组织占80%以上(1150~1350m
脑脊液占10%(100~150ml)
血液占2~11%
颅腔容积 1400~1500ml
脑内压(重点)
正常值:成人:
0.69~1.96kpa(70~200mmh20) 儿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推迟拔管时间(最长2W),重新开放引流(额角→枕角 →颞角→分流术))
B、硬膜下引流管
慢性硬膜下血肿(>3w,硬与蛛之间,具有包膜)是最常见的颅内 血肿,占颅内血肿的10%,占硬脑膜下血肿的25%。
特点:外伤轻微、出血缓慢、缓解期时间长 CT一旦确诊伴颅内高压症状立即行:颅骨钻孔 引流或血肿清除引流术
(因脑水肿已至高峰期,引流不畅将影响脑组织膨胀,死腔不能消失,局部积液的占位性也可引起颅内高压)
常见术后引流管如何护理
害性较大,患者极易因引流管脱落造成严重影响,从而延长
患者的住院时间与恢复时长。 护理人员可将引流管置于皮
肤 5cm 左右,并采用 3M 贴膜予以粘贴,保证患者能够在日
常改变体位时不会牵拉引流管。 另外,护理人员应记录患者
引流量、颜色及性质,保障引流管的畅通性,引流容器需始终
张胆道的效果。 在接受肝胆外科手术后,患者往往需要卧床
休养,应针对其管路进行有效固定,应用敷贴将其管路固定
在腹壁,并把引流袋挂置于床边。 由于胆道引流管路相对较
细,因此,发生扭曲、反折等可能性较高,故在临床护理期间,
随时对患者的胆道引流管畅通情况进行评价。 在日常护理
中,协助患者改变体位、护理操作等均会导致管路不通,需对
其胆道引流管实施保护。 如患者已经发生胆道引流管阻塞
问题,可应用 0.9% 氯化钠注射液对其管路进行冲洗,需保证
其冲洗操作的轻柔,防止对患者造成损伤。 除此之外,需对
患者引流液量、颜色和性质进行记录,一般而言,胆汁引流量
约为 25 ~ 75mL / h 左右,引流液量增加极易造成患者发生水
电解质紊乱现象。 同时,对于胆结石患者而言,可针对其废
腔管等,材质包括硅酮、硅胶、聚氯乙烯等。 在临床护理方
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注意事项:其一,胃肠减压引流管功能
护理,在正常情况下,胃肠减压引流早期液量较多,随着留置
时间的延长,其液量逐渐减少,如果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正
常,其引流量可能会急剧降低。 因此,在临床护理期间,需对
其胃肠减压引流液量进行观察与记录,从而明确患者胃肠功
保持在创腔之下,提升患者引流安全性,防止引流不良事件
的发生。 另外,针对患者及其家属需加强其健康教育宣传工
各种引流管的护理
1.保持胃肠减压管固定; 2.定时挤压,引流管无反折,扭转,定时抽胃液 3.观察引流物的量、色、性状,常规记录吸出量,每班及时倾倒引流物; 4 .保持胃管持续负压,负压一般为6-8kpa, 每2小时冲洗胃管使其通 畅;
5.每天更换引流负压器。
三: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一)目的
1、引流胸腔内积气、积血和积液。 2、重建胸腔内负压,保持纵隔的正常位置。 3、促进肺膨胀。
每日引流量不超过500ML为宜。术后脑脊液
略带血性,以后转为橙黄色,脑室引流管一般 不超过3-4天,拔管时先试夹管1-2天,观 察无颅内压增高症状,即可拔管。
一般护理
绝对卧床休息,床头抬高15°~30°,以利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
保持病房内清洁卫生及空气流通。加强对患者生活护理及心理护理以
及口腔、皮肤等的护理。对于小儿、神志不清、躁动的患者应有专人
4. 引流瓶每日更换,更换时注意无菌操作。
5.
需负压引流者,应注意维持负压状态,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时,负
压可达20kpa可减少腹腔内腔隙和清除积液。
6. 如用引流管注入抗生素等药物或作管腔冲洗,应严格执行无菌操
作原则。
7. 观查引流物可能引起的并发症,如压迫组织坏死出血、继发感染、 疼痛等应及时与医生联系,及时拔管或换管。
拔管指征
黄疸消退、无腹痛 、无发热、大小便 正常、胆汁引流量 逐渐减少,颜色呈 透明黄色或黄绿色 ,无脓液、沉渣及 絮状物可考虑拔管
X线下经T管行胆道 造影,了解胆道下 端是否通畅,若胆 道通畅,可夹管3天 ;若无发热、腹痛、 黄疸,即可拔除T
型管
拔管后1周内,应警惕胆汁外漏,甚至发生腹膜炎,观察体温有无 变化,有无黄疸和腹痛发作,以及时处理
脑外科常见引流管的护理
脑外科常见引流管的护理脑外科手术后,患者可能需要留置引流管以便排除血液、脑脊液和其他体液。
引流管是一种管状装置,通过放置在手术切口或脑室内来排除体液。
下面是脑外科常见引流管的护理措施。
1.检查引流管的位置和通畅度。
护士应定期检查引流管的位置是否正确,以及引流管是否通畅。
如果引流管位于不正常的位置,应及时调整;如果引流管不通畅,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如进行冲洗或更换引流管。
2.保持引流管的固定。
引流管需要固定在患者的身体上,以防止其移位或脱落。
护士应使用适当的固定制剂,如胶布或绷带,来固定引流管。
同时,护士还需定期检查引流管的固定情况,确保其牢固不松动。
3.保持引流管通畅。
为保持引流管的通畅,护士需要定期冲洗引流管。
冲洗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或其他适当的液体。
冲洗的频率和方法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来决定。
在冲洗引流管之前,护士需要先准备好所需的设备和液体,并采取洁净操作,以避免感染风险。
4.监测引流液的性状和量。
护士应定期检查引流液的性状和量。
引流液的性状可以反映患者的病情和手术效果。
一般来说,引流液的颜色应为清亮或淡黄色,不应有血块或异味。
引流液的量应保持稳定,如引流液量明显增多或减少,应及时报告给医生。
5.防止感染。
引流管是一项侵入性操作,易受感染。
因此,护士需要加强感染控制措施。
护士应定期更换引流管固定制剂,保持切口及引流管周围的清洁,避免皮肤破损,确保洁净环境,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6.定期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除了对引流管进行护理外,护士还需及时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
如发现患者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发热、意识状态改变等异常症状,应及时报告给医生。
7.给予必要的营养支持。
脑外科手术后,患者可能需要较长时间的休养和康复。
护士需要给予患者必要的营养支持,保证患者的营养需求,促进伤口愈合和组织修复。
8.提供心理支持。
脑外科手术对患者来说是一次较大的生理和心理创伤,可能会对患者产生恐惧、焦虑和其他负面情绪。
关于脑外科常见引流管的护理经验总结
关于脑外科常见引流管的护理经验总结引言脑外科手术后,常常需要进行脑室引流、硬膜外引流等操作,引流管的放置和护理是手术后患者恢复的关键步骤之一。
本文旨在总结脑外科常见引流管的类型和护理经验,以提高护理人员对引流管的管理水平。
常见引流管类型脑室引流管脑室引流管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引流管类型,用于清除脑室内的积液,防止脑积水。
技术操作1.洗手消毒后,逐步放置引流管,应先选择一个恰当的位置。
一般放置在患者头侧,较易插入脑室。
2.可根据针及引流管的长度尺寸,选择合适的深度进入脑室,在针头顶部设置止步器帮助进入深度不超过12厘米。
3.正确插入后,应旋紧外部插件而固定引流管,并确认无漏液现象,或者液流不畅等情况。
日常护理1.定期观察引流液量的情况,以及液体性状、颜色等,如果出现不正常情况,要及时告知医生。
2.在日常护理中,应保持引流管清洁,定期更换引流系统。
3.避免抽取过多的脑脊液,避免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硬膜外引流管硬膜外引流管也是很重要的引流管类型,可防止颅内出血、脑肿胀、脑积水。
技术操作1.确定插管的位置:多数Insert针在皮肤上,确定之后,应进一步确认穿过骨皮质到达硬膜下的位置。
2.插入引流管:把Insert针拿出来,保持导管插入的角度,并把硬膜外导管顺利穿过Insert针通道上限到达硬膜下;在导管接头处将连接系统的盖子拧紧并附上adapter.3.确认引流-流量、压力及脑脊液的外观。
恰当取下adapter, 将引流管装入脑脊液采集管或试管中,保存并送检。
日常护理1.定期观察引流液量和外观,记录气压,便于汇报值班医生。
2.避免剧烈移动患者,避免拉扯导管。
3.保持导管外干燥和清洁,每日换药巾,避免感染。
护理操作注意事项无论是什么类型的引流管,在护理过程中,都应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碰撞:避免引流管受伤或者拉扯,切勿抽出管道或拨动引流。
2.防止感染:引流管常与外界相通,需要保持加强消毒、保护导管外袋,定期更换引流系统。
脑外科常见引流管观察与护理培训
脑外科常见引流管观察与护理培训引流管是脑外科手术中常见的一种便捷的引流排液装置,具有减少血肿、降低颅内压力和保持脑组织正常代谢等作用。
引流管观察与护理是脑外科护理中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本次培训将从引流管的观察与护理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引流管的观察:引流管应保持通畅,不得产生堵塞现象。
观察引流管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引流液颜色和量。
应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正常情况下引流液为淡黄色或无色透明,量逐渐减少。
若引流液颜色变浑浊、变红或增多,应及时报告医生,并给予相应处理。
2.手术部位渗液。
应观察手术部位是否有渗液,若有渗液应及时更换敷料。
3.引流管周围皮肤情况。
注意观察引流管周围的皮肤是否有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若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
4.引流管是否固定牢固。
应注意观察引流管是否牢固固定在患者身体上,若引流管脱落或松动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固定。
引流管的护理:引流管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正确的护理能够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以下是引流管的护理措施:1.保持畅通。
保持引流管的通畅是护理的首要任务,在护理过程中要保持引流管的通畅,如发现引流管有堵塞现象,应立即冲洗引流管,恢复通畅。
2.定期更换引流袋。
引流袋应定期更换,一般每24小时更换一次。
更换引流袋时要注意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避免感染的发生。
3.清洁引流管周围。
应定时清洁引流管周围的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感染的发生。
清洁时要注意选择无刺激性的皮肤清洁剂,避免引起过敏或刺激。
4.观察引流液。
定期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若引流液颜色变浑浊、变红或增多,应及时报告医生,采取相应护理措施。
5.录入引流液情况。
每日必须记录患者引流液的颜色、量、性状等数据,便于医生及时评估患者病情。
总结:脑外科常见引流管观察与护理培训对于提高护士的护理水平和保障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培训,护士应加强对引流管的观察和护理知识的学习,提高对异常情况的判断和处理能力,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为患者的康复做出贡献。
关于脑外科常见引流管的护理经验总结
关于脑外科常见引流管的护理经验总结概述脑外科手术后患者常常需要留置引流管,以排出脑部过多的液体。
引流管的护理十分重要,不仅直接关系到患者康复状况,也影响到医院的治疗效果。
在护理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病人是否出现感染、颅压升高等情况。
•引流管有无脱落,液体是否正常排出。
•病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摔倒等意外情况。
•护理过程中是否遵守消毒规范,是否用药和清洗工具正确。
总的来说,引流管的护理要求我们严谨、细致、耐心,才能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系统化护理在引流管的护理中,我们可以采用“7S”系统化护理法:1. Clean 环境干净整洁:病人平时生活的环境一定要干净整洁,保持病人的卫生和环境的卫生,减少引流管的感染风险。
2. Suction 放置引流管:放置引流管前必须做好准备工作,清洁引流口,并正确选择引流管的尺寸,以确保引流管口径能够很好地匹配引流口,并能够达到引流的效果。
3. Stability 稳定:因为引流管的应用场景比较特殊,需要考虑手术后卧床时间长,病人生活动作受限等因素,所以我们应该确保引流管的稳定性。
4. Secure 安全:引流管的安全对病人的健康至关重要。
必须确保引流管的安全,避免引流管与外缘摩擦,发生破溃或脱落现象。
5. Speed 速度:引流管流量过慢会影响治疗作用,过快则可能形成漏斗状骨折,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引流管排液的阻塞、溢流等,因此在引流管的使用过程中,流量需要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
6. Skin 皮肤护理:皮肤的损害常常是引流管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副作用之一。
因此,保护病人的皮肤对于引流管的使用与护理至关重要,护理人员应注意贴合与清洁,避免压迫或擦破。
7. Support 患者支持:在日常的治疗护理工作中,我们应该认真倾听病人的治疗感受、康复建议,并尽自己的所能,用良好的态度和专业的技能支持患者的需求。
具体操作步骤主要步骤有以下几个:1. 引流管拆线。
护士应该始终保持手部的清洁和反复洗手,然后用规定的方法一步一步,把引流管拆开,检查流量、温度和液体质量。
脑外引流管的护理PPT课件
护理
• (1)术后早期引流袋放于头部创腔保持 一致 • (2)速度:术后48小时可将引流袋稍 放低 • (3)引流量:术后早期引流量多时适当 抬高,引流袋维持正常脑内压位原则 • (4)拔管:置管3到4日脑脊液转清即 可拔管
持续腰大池引流的护理
适应症与禁忌症
• 适应症:颅内血肿已清除,脑室系统与 脊髓蛛网膜下腔相通,头颅CT上可见基 底池为腰大池持续引流的前提。 • 禁忌症:对病人不配合,脑室系统与脊 髓蛛网膜下腔不相通,严重脑肿胀,中 线移位>1cm,有引起枕骨大孔疝的可 能则为腰大池持续引流的
目的
• 抢救因脑脊液循环受阻所致颅内高压危 机状态 • 脑室检查以明确诊断和方位 • 脑室术后引流脑脊液,减少脑膜刺激及 蛛网膜粘连术后早期控制脑内压 • 经脑室引流管冲药控制颅内感染 • 颅内肿瘤合并颅内高压,术前可先行脑 室引流术降低颅内压,避免开颅术中颅 压骤降引发脑疝
脑室引流管护理要点
(一)引流袋高度
术后护理
4、妥善固定运送病人时双钳夹管,下床活动时,引流瓶位置应 低于膝关节,保持密封。 5、观察记录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水柱波动范围,并 准确记录。手术后一般情况下引流量应小于80ML/h,开始 时为血性,以后颜色为浅红色,不易凝血。若引流量多,颜色 为鲜红色或红色,性质较粘稠,易凝血,则疑为胸腔内有活动 性出血。每日更换水封瓶。作好标记,记录引流量。如是一次 性引流瓶无需每日更换。 6、脱管处理若引流管从胸腔滑脱,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 消毒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协助医生做进一步处理。如引 流管连接处脱落或引流瓶损坏,立即双钳夹闭胸壁导管,按无 菌操作更换整个装置。
• 穿刺方向:穿刺针在椎间隙以垂直背部 的方向刺入。见脑脊液流出后,腰大池 管向上放入腰椎管蛛网膜下腔管内 4~6cm。 • 脑脊液流出通畅后,在针眼处用3M透明 胶布固定硅胶管,另用3M纸胶布沿着脊 椎向头颈方向继续固定20cm左右。
神经外科各种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
神经外科各种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引流管是神经外科手术中常用的一种装置,用于引流血液和液体等物质,以保持手术创面的清洁和干燥。
不同类型的引流管需要进行不同的观察和护理,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几种引流管及其观察和护理方法。
一、胸腔引流管胸腔引流管用于排除胸腔内积液或气体,常见的有胸腔闭式引流管和胸腔负压引流系统。
观察及护理:1.定期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数量,如出现鲜红色、增多、减少或停止流出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
2.定期测量引流液量,记录并观察流量的变化,如有显著减少可能是引流管阻塞,需及时清理。
3.注意保持引流系统的密封,避免气体进入胸腔。
4.定期更换引流瓶,保持系统通畅和负压稳定。
二、脑室引流管脑室引流管用于排除脑室内积液,常见的有外引流管和内引流管。
观察及护理:1.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数量,如出现鲜红色、增多或停止流出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
引流管阻塞,需及时清理。
3.注意保持引流系统的密封和无菌,避免感染。
4.定期更换引流袋,保持引流通畅。
三、脑室旁引流管脑室旁引流管用于排除脑室旁血肿或血液,常见的有硅胶管和负压引流系统。
观察及护理:1.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数量,如出现鲜红色、增多或停止流出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
2.定期测量引流液量,记录并观察流量的变化,如有显著减少可能是引流管阻塞,需及时清理。
3.注意保持引流系统的密封和无菌,避免感染。
4.定期更换引流袋,保持引流通畅。
四、脑膜外引流管脑膜外引流管用于排除脑膜外积血或血液,常见的有硅胶管和负压引流系统。
观察及护理:1.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数量,如出现鲜红色、增多或停止流出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
引流管阻塞,需及时清理。
3.注意保持引流系统的密封和无菌,避免感染。
4.定期更换引流袋,保持引流通畅。
以上是常见的几种引流管的观察和护理方法。
在进行观察和护理时,护士应严格按照医嘱和操作规范进行操作,保持引流系统的无菌和通畅,及时观察和报告异常情况,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恢复。
头部引流管的护理解读
脑脊液循环通路 脑
脊 液 循 环 通 路
神经系统引流管
分类 脑室引流、硬膜外引流 、 硬膜下引流、 创腔引流 、 腰大池持续引流 、 皮下引 流 引流管位置 安置时间 引流管护理
脑室引流管
经颅骨钻孔等穿刺侧脑室,放置引流管 将脑脊液引流至体外,是颅脑手术后 常用的控制颅内压、引流脑室积血、 降低伤口脑脊液漏的治疗措施之一。
腰穿持续外引小于或等于10滴/min一 般2—5滴/min为宜.引流袋低于创口15—20 ㎝为宜,引流袋置于床下低于脑脊髓平面,一 般引流液控制在40—350ml/d。 颅内低压综合征头痛的特点是:在抬高床 头或坐立时,头痛加重,平卧后头痛减轻。 给予放低床头及停止、放侵引流速度的处 理后,头痛得到缓解 严密观察病人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 正确区分颅内高压与颅内低压性头痛。
减少了患者的综合医疗费用。
matter)
脑组织占80%以上(1150~1350ml)
脑脊液占10%(150ml) 血液占2~11%
颅腔容积 1400~1500ml
脑室引流管 (一)适应症
脑脊液循环受阻所致的颅内高压危急态。 颅内肿瘤或其他病变形成梗阻性脑积水。 术中作脑室穿刺放出侧脑室脑脊液,便于 手术操作。 对脑室出血或脑出血破入脑室者,可行脑 室穿刺吸出部分血液后,行脑室引流作为 治疗措施。 开颅手术后引流血性脑脊液,减轻脑膜刺 激症状。
(二)护理 位置 创腔引流瓶放于头旁枕边,高度与创 腔保持一致。特别是位于顶枕部的创腔, 术后48h内,不可随意放低引流袋,否则腔 内液体被引出后,脑组织将迅速移位,导 致脑血管破裂,引起颅内血肿。 术后24~48h后,可将引流袋逐渐放低,可 以较快引流出创腔内液体。 与脑室相通的创腔引流,及时拔除引流管, 以免形成脑脊液漏。一般创腔引流管于术 后3~4天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