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家的科举命运
蒲松龄的科举之路
有时朋友可怜他,给他一点吃的。但他离家千里,有家难归,靠乞讨 生活又怎能长久?恐怕不久就会葬身荒野……考生的境况如此,录取 情况又如何呢?蒲松龄进一步写道:……独自至般阳,妄听怒嘲啁。 云此有关节,案名一笔勾。佳文受特知,反颜视若仇。黜卷久束阁, 凭取任所抽。颠倒青白眼,事奇真殊尤。贤守为宽譬,拗怒无夷瘳。 良士亦何辜?陷此壑谷幽!芹微亦名器,掷握如投骰!翻覆随喜怒, 吸呼为弃收。古来仅一见,闻者心骇忧……这次“高考”,蒲松龄又 名落孙山。他心灰意冷地回到家乡淄川,听到乡亲们议论纷纷:有人 行贿打通了门子,考官便营私舞弊,把原定录取的人一笔勾销,把原 来赏识的文章视若寇仇,再从已被废弃的试卷中抽出“照顾者”的卷 子,作为录取对象。他们如此颠倒黑白,委实世所罕见。当知县前来 劝慰蒲松龄时,他仍抑制不住内心的愤怒。他实在想不通,一个贤良 的读书人有何罪,受此沉重打击?这些考官把录取看得像掷骰子般轻
难,“落榜”的打击让他们痛不欲生:“万人被黜落,道路涕纷纷。 旋里无颜色,志士死不存。”成千上万的考生名落孙山,他们悲观失 望,哭声载道,感到无脸回家见亲人,有些人甚至想以死了之……这 是何等的悲惨!写了这些,蒲松龄意犹未尽。他把考不上的直接原因 归之为考官太贪太黑,他对他们恨之入骨:收录仍弃捐,悲悯怨落拓。 乃复被拘留,旅食待敲扑。不得赵孟贵,徒苦赵孟恶。赵孟设身处, 无乃太酷虐!怨毒至终身,安能遽忘却?自谓矢清公,道路为一噱。 本来可被录取的却终遭黜弃,这已让人悲观失望,可是还需羁留异乡, 遭受考官的打骂;来应考不但没被考官提拔,反受到他们的凌辱。如 果这些考官能设身处地地为考生想一想,就应感到自己太残酷暴虐了。
由于毕家的优越条件和厚待,蒲松龄能在教书并处理杂物之余,得 以安心预习举业,以图博得一第。但其命运不济终身未能如愿。他参加 乡试的确切次数与不中的原因难以说清,仅就有记载的二次都是因为犯 规而被黜。 第一次在康熙二十六年秋其48岁时,因“闱中越幅(在考场书卷时, 误隔一幅,不相接连)而被黜。其词《大圣乐· 闱中越幅被黜,蒙毕八 兄关情慰藉,感而有作》称:“得意疾书,回头大错,此况何如!觉千 飘冷汗沾衣,一缕魂飞出舍,痛痒全无”。将其在考场发现自己“越幅” 后的震惊状态及颓丧心情表露无遗。 第二次在康熙二十九年秋其51岁时,因故未获终试而被黜。 屡试不第,使他抱恨终生。其诗词及《聊斋志异》的《叶生》、 《王子安》、《贾奉雉》等诸多篇章中对此都有深刻的感受与逼真的描 写。
范进中举
作者是吴敬梓,他是安徽人。
在他的一生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个变化主要表现在生活和思想上。
生活上,他从富裕转入到贫困,这就和鲁迅先生一样了,家道中道,自然更能体会到世态炎凉。
更重要的是他的思想变化,前期他和所有读书人一样,热衷于功名利禄,想通过科举考试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一生大半的时间也消磨在科举考试中了,由于他接触到的都是参加科举考试的士人,所以对这些人热衷功名的利欲熏心的丑恶嘴脸是刻骨铭心,有深刻的体察。
晚年由于自己家道中落的原因,也由于屡次不能中举的原因,使他丧失了通过科举求取功名的信心。
个人的失败,使人看透了当时黑暗的政治和腐朽的社会风气,使他转变为反对八股文,反对科举制,也开始憎恶士人们醉心于科考,热衷功名的习俗。
他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所见所闻,写成一部小说,就是《儒林外史》,成为了我国清代著名的四大讽刺小说之一。
他用的讽刺的手法,对儒士们的丑恶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贯穿于此书核心的就是反对科举,反对封建礼教,讽刺了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气。
这这些内容来看,这本书具有很强烈的现实意义。
科举制度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是从汉朝开始产生,后来兴盛于隋、唐,到了明、清之际,因为写作要求“八股文”,从而成为了禁锢士人思想的工具,成为了奴役士人思想的工具。
但是相较以前的选拔人才的方式它是有很大进步的,在以前主要有三种选拔人才的制度,第一是世袭制,这不存在选拔的问题,只要老子是高官,子子孙孙就可以沿袭这个官位爵位,这是一种很末落的制度,陶渊明所处的时代就是这样的。
后来就有了举荐的制度,既推荐人才,可以举荐别人,如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当然只要有才,也可以自荐,如毛遂。
第三种是上级发现人才,韩愈写的《马说》就是希望上级统治者用慧眼去发现人才。
科举制度相对于以前的三种方式不能不说一个巨大的进步,给普天下有才能的人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
只不过到明清之际,写作要求写八股文,才成为人们思想的禁锢,引起大家的不满,科举制度成为了统治者奴役读书人思想的一种工具。
《儒林外史》中科举制度下的文人图谱
《儒林外史》中科举制度下的文人图谱一、命意在批判科举:《儒》假托明代故事,除楔子写元明易代时王冕故事外,正文从明宪宗成化(1465-1487)末写到神宗万历23年(1595)止;实际展示的是18世纪清中叶的社会风俗画。
以知识分子的精神空虚、道德堕落、才华枯萎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为题材,对封建制度下知识分子的命运进行深刻的思考和探索。
二、科举扭曲的社会和文人:小说第一回,借王冕故事“敷陈大义”,“隐括全文”,借王冕之口痛斥八股科举制度导致知识分子一味追逐功名富贵,“把那文行出处都看轻了”,使“一代文人有厄”;标举王冕不受科举制度牢笼。
(一)王冕之后,作为对比,紧接着写把科举作为荣身之路的可怜又可笑的人物——周进和范进,通过其悲喜剧讽刺科举制度:这种制度并不能选拔人才,周、范的失败和成功完全是偶然的,致力于八股致使精神空虚,知识贫乏;同时着力描写周、范命运转变中周围人物的色相,表现科举制对各阶层人物的毒害,及造成的不良的社会风气。
(二)科举制度的毒害还侵入闺阁中:鲁小姐。
(三)科举制度造成了不顾品行而疯狂追逐功名富贵的社会环境,使人性发生扭曲:使匡超人从纯朴青年而堕落成势利之徒。
(四)少数科举幸运者一旦功成名就,就无厌地贪求财富,压榨百姓,科举制度实际上成为政治F败的根源:出仕多为贪官污吏,如王惠;处乡多是土豪劣绅,如严贡生。
(五)暴露“代圣人立言”的道学儒生的虚伪势利:王仁、王德。
(六)寄生于举业文事,赤诚与愚昧的八股选家马纯上。
(七)科举制度的派生物:一批沽名钓誉的所谓“名士”。
1.娄三、娄四公子的莺脰湖聚会。
2.赵雪斋、胡三公子、景兰江、支剑峰等为首西子湖畔斗方名士。
3.杜慎卿等的“莫愁湖高会”。
(七)由羡慕名士而颠狂痴迷的牛浦郎。
(八)对封建文化的反思,其批判的锋芒指向封建礼教和社会习俗,如王玉辉。
描写蒲松龄的感想随笔:蒲松龄的“科举”
描写蒲松龄的感想随笔:蒲松龄的“科举”编者按:蒲松龄的一生,平凡的不能再平凡,但蒲松龄的一生,平凡的不能再平凡。
蒲松龄的一生,平凡的不能再平凡,在他76年的生命里程中却有着一个乡下落魄知识分子的痛苦和心酸,这其中“科举”的屡试不第,成为了他心灵深处永远抹不去的疤痕。
“科举”的诱惑就像一个美梦,时时刻刻牵引着蒲松龄紧张不堪的神经,一次次的失利,一次次的挣扎,一次次的奋起,就像中国的“堂诘珂德”,可怜、可笑、可痛!虽说蒲松龄的祖上并不是什么豪门望族,自始祖蒲璋到蒲松龄历经十一世,只出过三个县令,进士及第的更是屈指可数。
到了蒲松龄的父亲蒲槃,虽说“博洽淹贯,宿儒不能及也。
”但到头来却连个秀才也未考中,此后便弃儒从商,但却将科举功名的希望寄托于他的四个儿子身上。
在蒲松龄兄弟四人之中,蒲松龄天性最高,“经史子集过目了然”,尤其深得其父蒲槃的钟爱。
因此复兴家族的希望就全都寄托在蒲松龄一人身上。
蒲松龄由此成了他父亲实现理想的惟一希望。
于是他的内心深处时时回荡着一个声音:好好读书,一举成名,光宗耀祖!时机终于来了,蒲松龄初应童子试,便以县、府、道三个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取博士弟子员(即秀才),他只有十九岁。
当时任山东学政的是文学大家施闰章,作为主考官的他见到蒲松龄的文章后击节叫好,于是在试卷上写下了那段著名的批语:“首艺空中闻异香,下笔如有神,将一时富贵丑态,毕露于二字之上,直足以维风移俗。
次,观书如月,运笔如风,又掉臂游行之乐。
”这是蒲松龄科举路上的第一次成功“预演”,没成想竟如此的顺利。
他有些得意忘形,自以为青云路近,前程可唾手可得。
但他没有想到就是这一次的“得意”,竟断送了他一生的“科举”,换得了他一生的“失意”。
因为山东学政施闰章的赞誉一开始就把蒲松龄科举考试写作的路给指“错”了、弄“偏”了。
康熙九年(1670)秋,已经经历过几次科举失败的蒲松龄面临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先是“分家”时的严重不公,接着是几个孩子的相继出世(当时蒲松龄已有二子一女),30岁的他被迫接受了同邑进士、江苏宝应县令好友孙蕙的邀请,南下宝应县署作幕宾,帮办文牍。
范进中举的故事
范进中举的故事
在中国古代,有一个著名的故事,讲述了一个普通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机智,
最终中举成为了一名功名显赫的官员,这就是范进中举的故事。
范进是一个家境贫寒的书生,他从小就对读书有着浓厚的兴趣,对于科举制度
也有着深刻的理解。
他知道,只有通过科举考试,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走上一条官员之路。
因此,范进每天都孜孜不倦地钻研经书,苦心修炼自己的文才。
一天,范进听说县里要举行一次文风考试,他抓住这个机会,积极备战。
他从
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提高自己文学水平的机会,不断地修炼自己的文采,磨练自己的笔墨。
最终,在文风考试中,范进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努力,一举夺魁,成为了全县公认的文学才子。
范进的名声渐渐传遍了整个县城,他成了人们口中的文学奇才。
但范进并没有
因此而骄傲自满,相反,他更加努力地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水平。
后来,范进参加了乡试、会试,最终顺利考中进士。
他以优异的成绩,成为了
一名官员。
范进深知自己的来之不易,因此他更加勤勉,不断提升自己的才能,为国家和百姓做出了许多贡献。
范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才华和努力,就一定能够成功。
范进并不是出身
豪门,他的家境并不富裕,但他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努力,最终成为了一名官员,为国家做出了贡献。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肯努力,就一定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范进中举的故事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让我们明白,只要肯努力,就一定能够
成功。
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迎来成功的曙光。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肯努力,就一定能够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笔记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笔记《范进中举》是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一篇经典小说,讲述了主人公范进参加科举考试并最终中举的故事。
以下是我对这篇课文的笔记,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一、背景介绍《范进中举》是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主要描写了明朝时期的一个小人物——范进。
范进是一个出身贫寒的读书人,他一心想要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却屡次失败。
直到他遇到了一个贵人相助,才终于在晚年考中举人。
二、重点内容分析1、范进的形象范进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读书人,他一心想要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但却屡次失败。
尽管他生活贫困,但他始终不放弃自己的梦想。
范进的形象反映了当时许多读书人的命运和心态,他们为了追求功名利禄而苦读诗书,但往往在考试中遭遇挫折和打击。
2、故事的情节和结构《范进中举》的情节紧凑、结构严谨。
整个故事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范进屡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失败的经历;第二部分是范进遇到贵人相助,开始转运;第三部分是范进终于中举,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每个部分都相互关联、层层递进,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3、讽刺手法的运用《范进中举》运用了多种讽刺手法,如夸张、对比、反讽等。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对比手法的运用。
作者通过对比范进在不同时期的生活状态和命运转折,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虚伪和残酷。
此外,故事中的一些细节描写也运用了夸张和反讽手法,如范进听到自己中举的消息后发疯的场景,以及他岳父为了巴结他而送鸡送鸭的情节。
三、个人观点和感受我认为,《范进中举》是一部非常成功的讽刺小说。
作者通过范进的形象和故事情节,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和人们的虚伪心态。
同时,故事中也表达了对读书人和贫困人民的同情和关注。
在我看来,这部小说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还能够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教育。
四、笔记总结《范进中举》是一部经典的讽刺小说,通过描写范进参加科举考试的经历,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和人们的虚伪心态。
故事情节紧凑、结构严谨,运用了多种讽刺手法,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晚唐道家学者罗隐的生平简介
晚唐道家学者罗隐的生平简介关于罗隐简介是这样的。
他是唐末的一位文学家。
他想要通过科举考试改变命运,但是他考了十来次都没有考上。
在黄巢起义后,他为了躲避战乱隐居了。
等他五十五岁的那年终于完成了当官的梦想。
他依附于吴越王,先后当了郎中等职务。
公元910年,他去世。
小时候他就在乡间很有声名,写得文章和诗都很有水平。
虽然他的才学很出众,但他恃才傲物。
参加科举考试时,他总书写出尖锐的文章。
这显得他很狂妄,所以他不讨考试判官的喜欢。
有一年,他又去参加科举考试,遇上了大旱,皇帝希望通过做法来恳求老天降雨。
这时候罗隐就劝皇上天灾是和天地一样客观存在的,皇帝应该要尽心祈求,这样做的话,灾难再严重百姓也是会非常感激的。
最后,他还来了个总结,认为先皇和前朝臣子都没有成功,现在作法的人又没有名气就更不会成功了,还不如不做。
他的话在皇帝看来有些难听了,皇上没有采取他的建议。
他骂人带着嘲讽的意味使他被众人边缘化,可是他书写散文时带着嘲讽意味反而使他获得了非常大的成就。
在他书写的小品文中不仅抒发了他对现实的抨击还展现出了他优秀的嘲讽才华。
鲁迅对他这一类嘲讽文章给予了确实。
罗隐也很可以作诗,遗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佳句。
传说他本来就是必须当皇帝的,可是玉帝害怕他可以刮起人间的腥风血雨就派遣人剁了他的帝王骨,但由于他在剁骨时呆足了牙关,他的皇帝嘴领了下来,说道得一些事往往能应验。
这就是罗隐概述。
民间流传着不少关于罗隐的故事。
传说罗隐有张皇帝嘴,说的话都能灵验。
当地有个财主,儿媳给他生了个大胖小子,可是他想要多多益善呐。
为了讨一句罗隐的孙子多的吉祥话,他邀请罗隐参加孩子的满月酒。
办酒席的那天,财主家来了很多客人。
主人家叫厨师给罗隐单独做了一大桌酸菜。
财主给罗隐搞这么多酸菜就是寄希望于他能够说道酸多这两字,当地方言酸和孙同音,这两字在听到的人认为也能够认知成孙多。
财主亲自陪着罗隐上桌。
所有的宾客看到这么多不好菜早就已经开始狼吞虎咽了,独独罗隐一动筷,为此财主亲自夹菜。
儒林外史小故事
儒林外史小故事引言儒林外史是清代作家吴敬梓的作品,是一部反映封建统治下士人命运的小说。
故事中,儒生杨继盛在科举考试中失利,随后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展现了他在世俗现实中奋斗的心路历程。
本文将通过几个小故事来探讨儒林外史中的主题和意义。
儒林外史小故事1:科举失利的打击来源于儒生杨继盛的故事1.杨继盛来自一个普通官员家庭,希望通过科举考试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
2.在科举考试中,杨继盛遭遇到了失利,没有考取功名。
3.这次失利对杨继盛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他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和人生的价值。
儒林外史小故事2:世俗现实的残酷来源于杨继盛的经历1.杨继盛失去了在科举考试中获胜的机会,不得不步入世俗职场。
2.在官场上,杨继盛遇到了各种权谋和斗争,他的品行和才能受到了考验。
3.杨继盛一方面面对着世俗的残酷,另一方面他也在尽力保持儒家的道德准则。
儒林外史小故事3:友谊和人情的力量来源于杨继盛与郑之珍的故事1.杨继盛在官场中结识了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郑之珍。
2.郑之珍帮助杨继盛度过了许多困难时刻,他们共同面对世俗现实中的挫折和诱惑。
3.这个故事展示了友谊和人情的力量,它们能够给予杨继盛力量和支持,帮助他在困境中坚持儒家的价值观。
儒林外史小故事4:儒家伦理观的冲突与抉择来源于杨继盛与杨简的故事1.杨继盛在官场中碰到了他的表兄弟杨简,他们有着不同的儒家伦理观。
2.杨简不惜违背儒家的仁义道德,以达到个人的目的。
3.杨继盛在面对这个冲突时做出了艰难的抉择,选择坚守自己的儒家信念。
结论儒林外史通过展示杨继盛在世俗现实中的奋斗过程,探讨了儒家伦理观与现实社会的冲突。
杨继盛在追求个人成就的同时,始终坚守儒家的道德准则,这种坚守让他在困境中保持了内心的清明和高尚。
这部小说通过小故事的形式,揭示了封建社会士人的内心世界,对于深入了解封建社会的人文风貌具有重要意义。
科举制度的废除与中国读书人的命运沉浮
科举制度的废除与中国读书人的命运沉浮科举制度是中国自隋唐以来选拔人才的最基本手段,对维系中央王朝的统治,稳定社会秩序,促进人才流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清末,随着西学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以及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土壤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不断瓦解,科举制度也渐渐趋于消亡。
1905年,清廷接受袁世凯、张之洞等人的吁请,停罢科举。
至此,隋唐以来在中国实行了千余年的科举制度最终被废除。
废除科举也成为清末新政中最具影响力的改革措施之一。
但一项长期存在的制度一旦突然被废除,其后果无疑是多方面的。
过去人们往往认为这一举措使新式学堂在中国得到广泛建立,陈旧的封建思想得到很大程度的消除,有百利而无一害。
但考虑到当时实际的社会状况,废除科举还是带来了一些副作用,这就是传统的士大夫阶级突然没有了,但传统的读书人依然存在。
科举制的废除使知识分子阶层从社会中心沦为边缘,其社会地位尤其是政治地位急剧下降。
他们身份和地位的变化,对清末民初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传统中国社会是一个以士大夫为中心的四民社会,古代社会通过科举制度从社会中选拔精英,保证了等级间的有序流动,也维持了社会秩序的整合和稳定。
士大夫阶级是国家和社会相互联系的中枢和纽带。
他们在朝为官,在野为绅,在乡为地主,是道统和政统的统一。
以士大夫阶级为中心,古代中国的社会和国家浑然一体,表现出有机的整合。
但科举制废除后,“他们不仅疏离了国家,也游离了社会,成为无所依附的自由漂浮者”。
这使得知识分子面临着新的选择。
在当时,一些年轻的知识分子选择进入新式学堂重新开始,或者出洋留学成为西学的代表,但还有一大批已近中年,无力重拾新学的知识分子陷入了生活的困境。
当时曾有山西举人刘大鹏发现许多读书人“无他业可为,竟有仰屋而叹无米为炊者”。
并发出了“嗟乎!士为四民之首,坐失其业,谋生无术,生当此时,将如之何?”的感叹。
这一现象在当时绝非个案。
大批读书人由于缺乏谋生手段,流落街头亦不在少数。
鲁迅笔下那个被残酷地抛弃于社会底层,生活穷困潦倒,最终被强大的黑暗势力所吞没的读书人孔乙己的形象很可能就是当时广大寒门知识分子生活的真实写照。
匡超人拓展之科举制度下的文人图谱
独立思考:匡超人在科举考试中展现出独立思考的能力,启示我们要 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与借鉴
启示:
公平竞争:科举制度提供了一个公平的竞争平台,现代 社会也应该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让每个人都有机 会展示自己的才华。
考试制度的完善:现代社会的考试制度可以借鉴科举制 度的优点,如公平竞争、选拔人才等,同时也要避免其 弊端,如形式僵化、忽视实用技能等。
官场斗争的风险
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的文人,常常面临着复杂的官场斗争。他们可能 因为政治派系、权谋利益等原因受到打压、排挤,甚至丢掉性命。
03
社会变迁的影响
科举制度下的文人,也受到社会变迁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变迁,文人的
地位和角色也在发生变化。一些文人可能因为无法适应新的社会环境而
陷入困境。
文人理想的追求与失落
匡超人在科举考试中展现出卓 越的才华和深厚的学识,得到 了主考官和同僚的认可与赞誉 。
03
匡超人科举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期间经历了许多挫折和困难 ,但他始终坚持不懈,最终实 现了自己的梦想。
匡超人科举经历的背后原因
匡超人科举经历的背后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家庭贫困、个人才华、 刻苦努力以及对功名的渴望等。
科举制度对文人的影响
积极影响
科举制度为文人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得有才华的文人能够脱颖而出,进入官场,实现自己的抱负。
消极影响
科举制度过于强调应试能力,导致许多文人只注重应试技巧而忽略了对学问的深入研究和创新。
文人在科举制度下的生活状态
备考
文人在科举考试前需要经过长时 间的备考,熟读四书五经等经典, 同时还要学习应试技巧。
弊:
从范进中举看科举制度下中国文人的灵魂沦陷
一 沦 陷 的 表 现 .
1.性 格 懒 散 范 进 出 场 时 ,“面 黄 肌 瘦 ,花 白胡 须 ,头 上 戴 一 顶 破 毡 帽 ”,一 副穷酸文人的模样 。他“实年五十 四岁 ”,“二 十 岁 应 考 ”,“考 过 二 十 余次 ”,还是一 位老童 生 。但他 却 一 直 不 死 心 ,一 心 专 注 于 科 举 考 试 ,对 于 家 庭 生 活 的艰 辛 完 全 没 有 要 通 过 自己 的 劳 动 去 改 变 的 意 思 。 当 范 进 因 要 去 乡 试 向岳 父 胡 屠夫 借盘缠 时 ,胡屠 夫给 了他 一 顿 痛 骂 。从 这 段 痛 骂 中 ,我 们 也 可 以看 出一 些 端 倪 。“像 你 这 尖 嘴 猴 腮 ,也 该 撒 泡 尿 自己 照 照 ,不 三 不 四就 想 天 鹅 屁 吃 !趁 早 收 了 这 心 , 明年 在 我们 行 事 里 替 你 寻 一 个 馆 ,每 年 寻 几 两 银 子 ,养 活 你 那 老 不 死 的 老 娘 和 你 老 婆 是 正 经 … … ” 由 此 可 知 ,按 胡 屠 夫 的话 说 ,范 进 从 来 没 有 “正 经 ”地 好 好 想 着 怎 么 用 劳 动 去 承 担 起 一 个 男 人 应 该 承 担 的 家 庭 义 务 ,而 是 整 天 都 沉 沦 在 科 举 高 中 的 幻 想 之 中 。范 进 中 举 的那 天 ,“家 里 已 是 饿 了 两 三 天 ”,“家 里 没 有 早 饭 米 ”,范 进 的 母 亲 吩 咐 他 “生 蛋 的 母 鸡 去 集 市 卖 了 ,买 几 升 米 来 煮 餐 粥 吃”,他 的母 亲此 时 已是 “饿 得 两 眼 都 看 不 见 了 ”。 在 集 市 上 时 ,他 也 是 “抱 着 鸡 ,手 里 插 个 草 标 ,一 步 一 踱 东 张 西 望 ”,他 的 这 副 神 情 ,旁 人 一 看 便 知 是 不 会 劳 动 的 “主 儿 ”。
十二地支与中国传统古代科举制度才子与进士的命运
十二地支与中国传统古代科举制度才子与进士的命运十二地支与中国传统古代科举制度才子与进士的命运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选拔官僚和士人的主要途径。
与此同时,中国传统的十二地支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命运。
本文将探讨十二地支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才子与进士的命运之间的关系。
一、古代科举制度简介中国的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盛行于唐、宋、明、清等朝代。
它通过举行科举考试,选拔具备才学的士人进入官僚阶层。
这个制度堪称中国古代社会流动性的一大标志,也是中国古代士人追求成功和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
二、十二地支的意义十二地支是中国古代的纪年系统,按照十二生肖分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每个地支都代表了一种符号和象征,被广泛运用于占卜、命理和风水等领域。
三、十二地支与命运的关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相信地支与个人的命运有着紧密的联系。
根据十二地支的出生年份,人们可以推算出一个人的命运、性格和运势。
例如,出生在子年的人,被认为有机智聪慧的特质,并且可能有较高的学术成就。
而出生在亥年的人,则被认为有坚持不懈的毅力和较大的潜力。
四、地支与才子中国古代的才子通常指的是有卓越才华和学问的文人。
十二地支对于才子的命运也有一定的影响。
依据地支的特点,我们可以了解到才子们的聪明才智、悟性和智慧。
以戊寅年(寅年)为例,这一地支被认为是聪明机智、善于思考的象征。
出生在戊寅年的才子,可能具备这些特质,对于提升自己的学问和智慧有着独特的潜力。
五、地支与进士的命运在中国传统古代科举制度中,进士是最高级别的科举考试合格者,也是仅有少数士人可以进入官僚体系的人。
而地支对于进士的命运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根据出生地支的不同,进士的命运和职业生涯也可能存在差异。
以辰年和午年为例,辰年被认为是聪明能干的象征,而午年则代表着热情和冒险的特质。
因此,出生在这两个地支的进士,可能在官场上有更大的施展空间和更高的成功率。
六、地支与科举制度的结合地支对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才子和进士的命运有所影响,但并不是命定的。
关于科举的诗句古诗词
关于科举的诗句古诗词
哎呀,说起科举,那可真是古代文人命运的转折点啊!“春风得意
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这句诗不就生动地展现了科举中榜后
的狂喜吗?你想想,就像咱们现在中了大奖一样,能不兴奋得跳起来?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这是多少读书人的梦想啊!早上还在
田间劳作,晚上就有可能进入皇宫朝堂,这变化简直是天壤之别!这
不就好比一个穷小子突然变成了大明星,让人惊叹不已。
“皇榜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这句诗多让人无奈啊!落榜
的滋味肯定不好受,就好像满心欢喜去参加派对,结果人家不让你进门,多失落呀!
在我看来,这些关于科举的诗句,有的充满喜悦,有的饱含失落,
它们都是古人科举之路的真实写照,让我们能真切感受到那个时代人
们的悲喜。
这不正说明了科举在古代社会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吗?。
教案欣赏范进中举的讽刺艺术
教案--欣赏范进中举的讽刺艺术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范进中举》是我国著名文学家吴敬梓所写的一篇讽刺小说,通过讲述范进这个人物在科举制度下的命运起伏,揭示了当时社会风气的丑恶和科举制度的弊端。
本课程旨在通过欣赏《范进中举》的讽刺艺术,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科举制度,认识社会风气对个人命运的影响,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1.2 教学目标1. 了解《范进中举》的作者、背景及故事梗概。
2. 分析小说中的讽刺手法,理解其对社会现象的揭示。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升人文素养。
第二章:《范进中举》故事梗概2.1 故事背景故事发生在我国明朝时期,讲述了范进这个贫穷书生通过科举考试,一路艰辛,最终中举的故事。
2.2 故事情节范进是一个贫穷的书生,他热衷于科举考试,希望通过中举改变自己的命运。
在考试过程中,他经历了种种艰辛,甚至因为贫穷而差点放弃考试。
但在亲友的帮助下,他终于如愿以偿,考中了举人。
中举后的范进却因为社会的风气和自身的弱点,陷入了更加困境的境地。
第三章:讽刺手法的分析3.1 对比手法作者通过对比范进中举前后的生活状况,揭示了科举制度对个人命运的改变。
范进中举前贫穷潦倒,受人欺凌;中举后虽然地位有所提高,但却陷入了更加困境的境地。
这种对比手法使读者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科举制度的弊端。
3.2 夸张手法作者在描述范进中举后的遭遇时,运用了夸张手法,如范进因为贫穷而吃不起饭,却还要装作有钱人;他在街上被人嘲笑,甚至被狗咬。
这些夸张的描述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范进当时的尴尬和痛苦,从而对科举制度和社会风气产生质疑。
第四章:社会风气对个人命运的影响4.1 范进中举前的生活困境在科举制度下,贫穷的书生范进因为没有钱送礼,受到官场的排挤,生活陷入困境。
4.2 范进中举后的遭遇中举后的范进因为社会的风气,陷入了更加困境的境地。
他为了面子,不得不装作有钱人,结果反而更加丢脸;他在街上被人嘲笑,甚至被狗咬,使他的生活更加艰难。
范进中举故事梗概300字左右
范进中举故事梗概300字左右摘要:1.故事背景及主人公介绍2.范进参加乡试及中举的过程3.中举后范进的家庭和社会地位变化4.范进中举对周边人物的影响5.故事结局及寓意正文: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一篇脍炙人口的小说《儒林外史》,其中的故事情节让人捧腹大笑,又引人深思。
本文将对该小说中的经典故事——范进中举进行简要概述,以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部作品。
故事发生在明朝时期,主要讲述了普通书生范进参加科举考试,历经艰辛终于中举的励志过程。
范进原本是一个贫穷的读书人,全家靠他父亲做卖豆腐生意维持生计。
虽然生活困苦,但范进的母亲始终鼓励他努力学习,希望通过科举考试改变命运。
在母亲和妻子的支持下,范进孜孜不倦地苦读,终于有机会参加了乡试。
乡试期间,范进因为长时间读书,精神紧张,导致病情加重。
考试过程中,他一度因为过于紧张而晕倒。
然而,在众人的帮助下,范进坚持完成了考试。
当公布考试成绩时,范进意外地中了举人,成为了全家的骄傲。
得知消息的范进激动不已,竟然高兴得发了疯。
在亲朋好友的关爱和治疗下,范进逐渐恢复正常。
中举后,范进的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受到了官府的表彰,家乡的百姓纷纷前来道贺。
范进的母亲和妻子也因为他的中举而受到了尊重。
此时,范进意识到科举考试并非人生唯一出路,开始关注民间疾苦。
他决定为家乡做些实事,带领百姓改善生活。
范进中举的故事不仅改变了他自己的人生,还对周边人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他的成功激励了身边的朋友继续努力,也让更多的人看到了通过科举考试改变命运的希望。
范进的故事成为了一个传颂千古的佳话,寓意着只要努力拼搏,总会有收获。
最终,范进在官场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他始终不忘初心,关心民生,为百姓谋福祉。
故事以范进一家幸福美满的结局收尾,让人感受到了真诚、善良和励志的力量。
通过对《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故事的概述,我们可以看到古代读书人在科举制度下的艰辛历程,以及他们为了改变命运所付出的努力。
范进中举
明朝江南四才子之一 的徐渭,考科举连战连败, 郁闷之下自杀了九次,用 利斧击破脑袋,用利锥刺 破双耳,均自杀未遂。后 来发狂要杀老婆,被逮进 监牢关了七年。老了后没 钱,只有一只狗做伴。
作业布置
发挥想象,续写故事。(不少于200字)
提示:胡屠户紧紧攥着范进给的银子,千恩万谢,低着头, 笑眯眯的回去了。过了没多久,忽然又一报录人飞马而至, 叫道:“报错了!中举者非此范进,而是邻县范进。”(请 大家展开大胆的想象,来说说自己的设想。)
乡邻们的变化说明了他们是一群什么样的人?表现 了什么样的社会风气?
嫌贫攀富,趋 炎附势,足见 封建社会的世 态炎凉。
1.张乡绅是个怎么样的人?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圆滑世故、趋炎附势、道貌岸然、 老奸巨猾。 他和范进称兄道弟,为的是攀附范 进宗师周学道和杨知县,来巩固和 扩大自己的权势,好为将来仕途发 展作铺垫。
范进中举
新知导入
知识改变命运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一士登甲科,九族光彩新。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古代科举考试的真实写照
吴敬梓(1701—1754),字 敏轩,号粒民,晚年自号文木老 人,全椒(今属安徽)人,清代 小说家。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儒 林外史》,是我国清代第一部现 实主义讽刺小说。
疯跑 跌倒
疯跑集上
2.文中运用了哪些描写来刻画范进的疯态?运用了何种修辞?有 何作用?(找出关键的词语)
夸 张
范
语言 多层次细 正面描写
进 的 疯 态
范进
动作 节描写
神态
老太太的慌
——
烘托范进 昏厥怕人
众人 报录人、邻居的
烘托范进飞 侧面描写
吓了一跳
范进中举的科举制度与人性扭曲
范进中举的科举制度与人性扭曲吴敬梓先生所著的《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这一章节犹如一面清晰的镜子,映照出了古代科举制度的种种弊病,以及其对人性的扭曲和摧残。
范进,一个穷书生,年逾半百,家中贫困潦倒,却一心追求科举功名。
他的生活充满了艰辛与困苦,家人跟着他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
在周围人的眼中,他是一个毫无出息的落魄书生,备受冷眼和嘲讽。
科举制度,在当时被视为读书人改变命运、飞黄腾达的唯一途径。
然而,正是这种极度单一的价值取向,让无数像范进这样的读书人陷入了疯狂的追求之中。
他们皓首穷经,将自己的一生都押在了那几场考试上。
在未中举之前,范进的生活可谓悲惨至极。
他的岳父胡屠户对他百般辱骂和欺凌,认为他是个没出息的“现世宝”,连带着他的妻子和老母也跟着受苦。
范进每日忍气吞声,却依然坚持不懈地参加科举考试。
这种执着,看似是对理想的追求,实则是被科举制度所禁锢的无奈之举。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范进中举了。
这一消息传来,瞬间打破了他原本平静而悲惨的生活。
周围人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胡屠户前一刻还在破口大骂,这一刻却开始阿谀奉承,称范进是“天上的文曲星”。
乡邻们也纷纷前来巴结,送钱送物,帮忙操办各种事务。
这种前后的巨大反差,揭示了人性的丑陋和虚伪。
人们并不是真正尊重范进的才华和品德,而是看中了他中举后所带来的地位和财富。
在科举制度的影响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如此功利和冷漠。
范进本人在中举后,也陷入了一种癫狂的状态。
他喜极而疯,这一情节深刻地反映出了科举制度对他心灵的长期压抑和扭曲。
多年的苦读和期盼,在一瞬间得到实现,他的精神承受不住这样巨大的冲击。
从范进的经历可以看出,科举制度不仅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让他们只读四书五经,不关注实际的知识和技能,还扭曲了人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为了功名利禄,人们可以不择手段,甚至失去自我,丧失人性中的善良和正直。
再看当时的社会风气,整个社会都弥漫着对科举功名的狂热追求。
学校里,先生只教学生如何应试,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综合素质。
高适的三次出塞和晚年入仕
高适的三次出塞和晚年入仕高适的三次出塞和晚年入仕在盛唐诗坛众多才华横溢的诗人中,高适是一颗耀眼的明星。
论诗歌造诣,他是与岑参齐名的边塞诗人的代表;论作为,他屡平叛乱,匡扶社稷,是大唐位列封疆的重臣。
后人评价,“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矣。
”高适的一生就是一首跌宕起伏的诗。
他少年时胸怀大志,却命运多舛,怀才不遇,倍尝艰辛。
直到50岁以后才时来运转,获得了实现抱负的舞台,仕途上春风得意,十年十迁。
是什么机缘促成了他人生命运的巨大转变?考其一生,他的三次出塞经历,可以说是他为实现理想而不断求索的生动写照,也是诗人用一生写就的厚重诗篇中的华彩乐章。
首次出塞唐玄宗开元19年(731)的秋天,萧瑟的北风吹卷着漫山的红叶,30岁的高适第一次踏上塞外的土地。
他望着雄奇的塞外风光踌躇满志,襟怀顿时为之开阔,仿佛自己渴望的美好前程正在向他招手。
高适的祖籍在渤海蓨县(今景县),这是一个世代靠军功跻身上层集团的显赫家族。
自从他的先祖高洪在东汉时期任渤海太守而举家迁居蓨县以来,在绵延五六百年的时间里,从这个家族走出的王侯将相如过江之鲫。
尤其是高洪的16世孙高洋还建立了北齐王朝,使蓨县高氏家族一跃成为北方的皇族。
高适的曾祖高佑,隋朝时任散骑常侍,入唐后任宕州别驾;他的祖父高侃,勇猛善战,在战斗中曾生擒突厥车鼻可汗,以军功官至陇右道持节大总管、安东都护;他的父亲高从文也非布衣之士,可惜英年早逝,在高适幼年死在广东韶州(今曲江)长史任上。
高适本生在这样一个世代簪缨之家。
然而,父亲的早逝使家道突然中落,使他在少年时期就体验到了世态炎凉和生活的艰辛。
家庭的变故没有消磨高适的斗志,反而砥励他更加刻苦攻读,习文练武,渴望“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有朝一日也像祖辈那样建功立业,重振家风。
开元11年(723)的夏天,20岁的高适认为书剑学成,可以凭之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了,于是只身来到繁华的长安,拿着自己的诗篇拜谒在京城做官的父辈的故交,希望得到他们引荐,然而却没有成功。
柳永名词解释
柳永名词解释柳永(987年-1049年),字景云。
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和政治家,被誉为宋词的创始人和“盛唐之后最有风骨的人”。
下面是对柳永这一名词的解释。
柳永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词人,他的词创作以优美的语言、细腻的形象描写和哀怨的情感表达为特点,被后来的文人誉为“情词之祖”。
柳永的名字“柳”是他的姓氏,“永”是他的名字,这个名字正是他不平凡人生的写照。
他出身寒微,却拥有才华横溢的文学和音乐才能。
他从小喜爱音乐,自学琴棋书画,屡次在科举考试中失利,但他并没有放弃追求,最终通过科举考试,成为一名官员,受到朝廷的重视。
柳永的词作以爱情和离别为主要主题,表达了他对命运的无奈和对爱情的深情厚意。
他的词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独到的情感表达方式,深受当时文人的喜爱。
他的作品让人感受到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同时也透露出他对命运和爱情的苦闷和忧伤。
柳永的词作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影响,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词以其独特的音乐感和情感表达方式,成为了后世文人竞相传承和学习的对象,为后世的词坛蒙上了厚重的一层影响。
柳永的词作被誉为宋词的开山之作,他的创作让宋词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后代的文学创作影响深远。
他的作品表达了对生活的矛盾和追求的思考,让读者在欣赏词作的同时也得到了情感的滋养和启迪。
总而言之,柳永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词人,他的词作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沉的情感表达方式,成为后世文人学习和传承的对象。
他以“情词之祖”而著称,对宋词的发展和后世文学创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词作跨越时空,流传至今,在当下仍然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和情感的触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家的科举命运
作者:韩士奇
来源:《闽南风》2009年第02期
自从我们祖先创科举以来,考取功名几乎成了每一个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人生大事,多少人为此而青春作赋,皓首穷经。
其中,作为高层次代表的文学家也不例外,他们当中许多人热衷科举仕途,有夺魁中状元的、中进士的,但更多的人惨遭落第,终身潦倒。
科举是一种官员选拔制度。
中国古代经历了漫长岁月重血统的“世袭制”和重门第的“荐举制”。
到了隋炀帝,开科取士是个了不起的创举,终于实现了科举制度,为官员选拔提供了一处相对公开、公平、公正的竞技舞台,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袭断,使平民百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变为现实。
科举在中国延续长达1300年,直至清末1905年才废除,曾涌现出777名状元、约10万名进士和上百万名举人,平均每年出进士90多人、出举人1000人,构成中国一千多年间的文化活动主力,民族兴衰都和他们密切相关,在中国历史上起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不愿走科举入仕之路,而是寄希望于风云际会,“平交王侯”而“立抵卿相”,尽管他被奉召入京,后被供奉翰林,但仅当一名闲官。
伟大诗人杜甫35岁参加由李林甫操纵的一次进士考试,落入骗局,无人及第,落第后又向韦济等人献诗,希求汲引,也都落空。
与王维齐名的大诗人孟浩然,玄宗想起用他,但他有点傲骨,不肯当面奉承玄宗,结果终其一生未能及第。
诗人王昌龄参加进士考试,本来成绩优异,被初定为状元,但考官看他只有20岁,就把他黜落了。
王维20岁时带着诗篇拜见岐王,得到岐王推荐,并由公主出面指示考官将王维取为第一,因而少年王维中了状元。
写有“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名诗的贺知章,是盛唐状元,与李白、书法家张旭等人为“饮中八仙”。
大书法家、诗人柳公权也是状元,他的字是“颜柳欧赵”四大楷书中的“柳体”,享誉千古。
南宋诗人王十朋,绍兴27年中状元,官至吏部侍郎;南宋辛(弃疾)派词人先驱、书法家张孝祥,与苏轼一样同属天才型诗人,曾与秦桧的孙子秦埙同年参加殿试中状元,使秦埙落为第三名;秦桧怀恨在心,便陷害张孝祥,以致张孝祥37岁就忧愤去世。
南宋著名诗人陈亮,主张抗金,其词以气势见长,他51岁中状元,授官,未至而病逝。
写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名诗的南宋民族英雄、诗人文天祥是状元,在元军南侵危难之际出任丞相,组织军民抗战,兵败被俘,视死如归,写下名作《正气歌》,千古传诵。
明代著名诗人杨慎,正德六年中状元,后来,他写有诗、文、经、史著作117种,成为明代大学者。
明代“前七子”文学复古流派的著名诗人康海也是状元,杂剧《中山狼》是他的名作。
清初作家马世琪是康熙元年状元,清代书法家翁同和也是状元,他工诗文、书法追求遒劲,为同治道光年间书家第一。
状元虽然受到人们的赞叹与艳羡,但他们在政治文化上的贡献未必比没中过状元的人多。
一千多年来,科举制度选拔了一大批有真才实学的文学家为进士,成为治国安邦的人才。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是进士,诗传中外,任中书舍人等官,政绩卓著。
写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名诗的诗人陈子昂、大书法家颜真卿、诗人上官仪、写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名诗的诗人王勃、写有“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名诗的诗人刘禹锡、与白居易齐名的诗
人元稹、中唐诗人张籍、苦吟诗人孟郊、晚唐诗人杜牧、顾况、李益、皮日休、韩偓、施肩吾、卢延让等,都是唐代进士,他们的作品千古不朽。
“唐宋八大家”将中国古文创作推向艺术顶峰。
除了宋代苏洵外,唐代文豪韩愈、柳宗元,宋代文豪欧阳修、苏轼、王安石、苏辙、曾巩全都是进士。
韩愈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认为他“文起八代之衰”,其诗开创韩孟(郊)诗派;柳宗元的杂文、山水游记文情并茂,其诗清隽明秀。
欧阳修是北宋古文运动领袖,苏洵、王安石受到他的引荐,而苏轼、苏辙、曾巩更是他一手识拔的后起之秀。
苏轼号东坡居士,是中国最为天才作家之一,其文纵横恣肆,其诗清新豪健,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为宋代“苏黄米蔡”四大家之一。
苏辙诗文汪洋淡泊,与父洵、兄轼合称“三苏”。
王安石,著名政治家,曾任丞相,推行变法,影响深运;其文雄伟峭拔,其诗遒劲清新。
曾巩,散文平易舒缓,长于叙事说理。
苏轼的门生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都是进士,人称“苏门四学士”,黄庭坚开创江西诗派,有“点铁成金”之论,书法为宋代“苏黄米蔡”四大家之一;秦观长于词,婉丽精密;张耒、晁补之散文流畅,亦工诗词。
著有《资治通鉴》的大历史学家、散文家司马光、写有《岳阳楼记》的作家范仲淹,诗人、著名丞相寇准同为北宋进士。
写有“万紫千红总是春”名诗的大理学家朱熹、大理学家王守仁,都是宋代进士,朱熹集北宋以来理学之大成,对文学、史学都有贡献,名播中外。
宋代大诗人陆游,绍兴中应礼部进士考,为秦桧所黜,宋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
宋代著名诗人柳永、杨亿、梅尧臣、晏殊、张先、蔡襄、宋祁、文同、周必大、李纲、宗泽、苏舜钦、吕本中、叶梦得、范成大、杨万里、尤袤、赵师秀、汪元量、叶适、刘克庄、陈文龙等、皆为进士,他们都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金代最重要诗人元好问,元代作家萨都刺、诗人杨维祯,都是进士。
明代前七子文学复古流派作家李梦阳、何景明、后七子文学复古流派诗人王世贞、李攀龙、诗人李东阳,皆为进士,其中王世贞文学成就最显,影响最大。
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科考中屡考屡败,直到万历11年才以第三甲第211位的排名中进士,后来创作了《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紫钗记》,合称“临川四梦”。
一些中外学者将他与莎士比亚进行比较,认为这两位大师在16世纪与17世纪之交的东西方剧坛上都作出了泽惠人类的卓越贡献。
写有“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民族英雄、诗人于谦,晚明公安派代表作家袁宏道、袁宗道、诗人钱谦益、吴伟业也都是进士,他们的诗文,具有清新轻逸的风格。
清初大词人纳兰性德是康熙进士,这位满族贵族子弟,官至一等侍卫,但他的词哀郁凄婉、真挚自然,《蕙风词话》说他是“国初第一词人”。
清初著名诗人王士禛、查慎行、主张“性灵说”的诗人袁枚、著名散文家姜宸英、诗人翁方纲、诗人、书画家郑板桥、书法家何绍基、桐城派作家姚鼐,作家沈德潜、赵翼、戴名世、张惠言,写有“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诗人龚自珍,皆为进士,都是中国文学史上很有影响的文学家。
近代伟大民族英雄、诗人林则徐、著有《海国图志》、中国第一个全面介绍西方世界的作家魏源、散文家、一代名臣曾国藩、诗人张维屏,皆为清道光进士;著名思想家、政论家康有为、诗人丘逢甲、陈三立、沈曾植、作家、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同为清光绪进士。
科举制度也有其荒唐的一面,它没有随着历史前进步伐而调适自身,推行“独尊儒术”、拒绝接纳自然科学,以及后来科举的腐败,因而,再聪明的读书人也只得在“八股”文泥潭中打
滚,结果那些迂腐书生常被金榜题名,而那些富有创造力的奇才反被排斥在科场龙门之外。
如唐宋两代265名状元中,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柳宗元、苏轼、王安石、陆游等文化巨人竟没有一人能摘状元桂冠。
著有《水浒传》的施耐庵、著有《三国演义》的罗贯中、著有《红楼梦》的曹雪芹,著有《西游记》的吴承恩,中国四大古典小说的作者连进士都不是;曹雪芹,只是经过县级考试的拔贡,吴承恩屡试屡败,约40多岁,始补岁贡生。
著有《聊斋志异》的蒲松龄,大半生在科举中挣扎,直到年逾古稀才得岁贡生;著有《儒林外史》的吴敬梓,只考取了秀才。
以上这些中国文化史上的天才文学家,都曾在科举上失意,这一极为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至今仍是困惑人们的古文化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