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知识点 初一数学知识点下册 初一数学知识点: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初一下册数学知识梳理
初一下册数学知识梳理
初一下册数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梳理:
1. 数的认识与运算:认识自然数、整数、有理数等,并学习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基本运算法则和性质。
2. 分数与小数:认识分数和小数的概念,学习分数和小数之间的相互转化、加减乘除等运算。
3. 几何图形:认识平面几何图形中常见的点、线、面,学习如何绘制和命名线段、角、平行线等。
4. 单位换算:学习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如长度、时间、质量等的换算。
5. 数据统计与概率:学习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了解统计时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统计图表的制作与解读。
6. 代数初步:了解代数字母的表示和运算规则,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7. 函数:初步了解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图形和函数的性质。
以上仅为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的大致范围,具体的知识内容可能会根据不同教材和学校的设置而有所不同。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理解概念,掌握基本运算方法,培养解题思维和数学思维。
七年级下册数学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七年级下册数学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是统计学中的基本过程。
数据的收集是指从总体中获取数据的过程。
数据的整理是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排序和编码等操作。
数据的描述是将整理好的数据以表格、图表等形式呈现出来。
数据的分析是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
知识结构统计调查有两种方式: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
全面调查是对总体进行调查,抽样调查是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
全面调查的优点是可靠、真实,抽样调查的优点是省时、省力,减少破坏性。
在进行数据处理时,基本过程是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数据的表示有两种基本方法,一是统计表,二是统计图。
常见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全面调查全面调查是指对总体进行调查的方式。
在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中,全面调查包括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和得出结论。
其中,数据的整理和描述可以使用统计表和统计图的方式进行。
统计表可以清楚地找出数据分布的规律,统计图则可以更直观地反映数据的规律。
常见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是指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的方式。
抽样调查只考察总体中的一部分个体,因此它的优点是调查范围小,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
但是,抽样调查得到的结果往往不如全面调查得到的结果准确。
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调查结果,抽样时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
在统计中,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其中从总体中抽取的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
表示数据的两种基本方法表示数据的两种基本方法是统计表和统计图。
统计表可以清楚地找出数据分布的规律,统计图则可以更直观地反映数据的规律。
常见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用圆代表总体,圆中的各个扇形分别代表总体中的不同部分,扇形的大小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的大小。
人教版 数学 七年级 下册 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知识点
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一、知识结构二、统计调查1、全面调查: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叫做全面调查.2、抽样调查:只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数据推断全体对象的情况.3、有关概念:要考查的全体对象称为总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查对象称为个体,被抽取的那些个体组成一个样本,样本中个体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相等机会被抽到的抽样方法是一种简单随机抽样;将总体分成几个层(如年龄段),然后再在各层中进行简单随机抽样,这是一种分层抽样. 与简单随机抽样相比,分层抽样更具有代表性.全班同学最喜爱节目人数统计表(划记法)扇形的大小是由圆心角的大小决定的.根据各项所占的百分比就可以算出对应扇形圆心角的度数.节目类型 人 数 百分比 A 新闻 4 10% B 体育 10 25% C 动画 8 20% D 娱乐 18 45% 合 计40100%301020400娱乐 动画娱乐节目类别如新闻:360°×10%≈36° 折线统计图三、直方图七年级准备从63名同学中挑40名参加广播体比赛。
收集身高数据如下(单位:㎝) 158 158 160 168 159 159 151 158 159 168 158 154 158 154 169 158 158 158 159 167 170 153 160 160 159 159 160 149 163 163 162 172 161 153 156 162 162 163 157 162 162 161 157 157 164 155 156 165 166 156 154 166 164 165 156 157153165159157155164156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极差) 172-149=232、决定组距与组数把所有的数据分成若干组,每个小组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组内数据的取值范围)称为组距。
作等距分组(各组的组距相同),本例取组距为3㎝(从最小值起每隔3㎝作为一组). 232733最大值-最小值==组距将数据分成8组:149≤x <152,152≤x <155,…,170≤x <173.注意:①根据问题的需要各组的组距可以相同或不同;②组距和组数的确定没有固定的标准,要凭借经验和所研究的具体问题来决定;③当数据在100个以内时,按照数据的多少,常分成5~12组.3、频数分布表对落在各个小组内的数据进行累计,得到各个小组内的数据的个数(叫做频数)。
七年级下数学知识点总结[优秀范文5篇]
七年级下数学知识点总结[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七年级下数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主要包括相交线与平行线、平面直角坐标系、三角形、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和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述六章内容。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七年级下数学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七年级下数学知识点1第一章相交线与平行线一、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1.邻补角: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2.对顶角: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叫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像这样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3.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
4.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5.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同位角:∠1与∠5像这样具有相同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内错角:∠2与∠6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同旁内角:∠2与∠5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
6.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
7.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8.对应点:平移后得到的新图形中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样的两个点叫做对应点。
9.定理与性质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10垂线的性质: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11.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12.平行线的性质: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3.平行线的判定: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3: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本章使学生了解在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相交与平行的两种位置关系,研究了两条直线相交时的形成的角的特征,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所具有的特性,两条直线平行的长期共存条件和它所有的特征以及有关图形平移变换的性质,利用平移设计一些优美的图案.重点:垂线和它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和它的性质,平移和它的性质,以及这些的组织运用.难点:探索平行线的条件和特征,平行线条件与特征的区别,运用平移性质探索图形之间的平移关系,以及进行图案设计。
七年级下册数学整理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数学整理知识点数学是一门极富挑战性的学科,也是许多学生较为害怕的科目之一。
为帮助广大七年级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我们整理了七年级下册数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复习和学习有所帮助。
一、小数小数是介于整数和分数之间的数值形式,主要分为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在实际应用中,小数广泛用于日常生活中计算货币、度量长度、时间等方面。
在小数的运算中,加减乘除均为基本运算符号。
其中乘法和除法涉及到小数点的移动和补零操作,需要掌握基本的移位规则和技巧。
二、代数式代数式是由变量、常数和运算符号组成的数学表达式,代数式可以用来表示各种实际问题中的数值关系。
常见的代数式形式包括一次方程式、二次方程式和多项式等。
对于代数式的计算,需要掌握基本的同类项合并、分配律等运算规则。
在解二次方程等问题时,需要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求根公式等基本解法。
三、几何几何是数学的重要分支之一,旨在研究空间中的形状、大小、位置等属性。
七年级下册数学中,几何主要涉及线段、角度、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运用。
在线段的表示和计算中,需要掌握线段的长度计算和复合线段的分割等基本技巧。
在角度的认识和测量中,要掌握基本的角度度量单位和角度计算公式。
在平面图形的认识和计算中,需要掌握圆的性质、矩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等基本知识。
此外,还需要掌握平移、旋转和对称等基本的几何变换方式。
四、数据统计数据统计是数学中的实用分支之一,主要涉及数据的收集、整理、展示和分析。
在七年级下册数学中,数据统计主要涉及到图表的认识和应用。
在图表的认识中,需要掌握柱状图、折线图、饼状图等基本图表的形式和特点。
在应用中,需要能够分析图表中的数据,提取有效信息,作出正确的判断和推论。
五、概率概率是数学中的一门重要分支,旨在研究随机事件的发生规律和可能性。
在七年级下册数学中,概率主要涉及到事件的认知和计算。
对于概率的认知,需要掌握基本的事件和样本空间的概念,了解概率的定义和性质。
2024年七年级数学的知识点归纳总结(二篇)
2024年七年级数学的知识点归纳总结七年级数学是中学数学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打下数学基础的关键阶段。
在七年级数学学习中,有很多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掌握。
下面将对七年级数学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代数基础1.整数的概念:正整数、负整数、自然数的概念及其表示;2.数轴与整数之间的关系:数轴上点的位置、两点之间的距离;3.相反数与绝对值:相反数的概念及其性质、绝对值的概念及其性质;4.数的比较:比较大小的方法、使用绝对值比较大小;5.加法与减法:整数的加法及其性质、减法的概念及其性质、与零的关系;6.乘法与除法:整数的乘法及其性质、零的乘除法性质、自然数和负整数的乘除法。
二、分数与小数1.分数的概念:分数的定义及其性质、分数线、分数的大小比较;2.分数的加减法:相同分母的分数的加减法、化简分数;3.分数的乘法与除法:分数的乘法及其性质、分数的除法及其性质、分数与整数的运算;4.小数的概念:小数的定义及表示、小数的大小比较;5.小数的加减法:小数的加减法及其性质;6.小数与分数的转化:小数转化为分数、分数转化为小数。
三、平方根与立方根1.平方根的概念:平方根的定义及表示、平方根的性质;2.开平方与平方:开平方的性质、平方的性质;3.立方根的概念:立方根的定义及表示、立方根的性质;4.开立方与立方:开立方的性质、立方的性质;5.运算和化简:带根式的加减法、乘法和除法、化简根式;6.实数的概念:有理数与无理数的关系。
四、比例与比例应用1.比例的概念:比例的定义及其性质;2.比例的计算:比例的相等、比例的化简;3.比例的应用:比例的延伸、比例的求解。
五、图形的认识与运算1.点、线、面的概念:点的特征、线的特征、面的特征;2.图形的分类:凸多边形、凹多边形、正多边形、一般多边形;3.直角与直角三角形:直角的判定、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正弦定理;4.四边形与其特征:平行四边形、矩形、正方形、菱形;5.三角形与其特征:三角形的分类、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
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将对七年级下册的数学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对同学们学习和巩固这些知识有所帮助。
一、整数运算1. 整数的加减法:同号相加减,异号相减取符号。
2. 整数的乘法: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3. 整数的除法:同正得正,同负得正,异号得负。
二、分数与小数1. 分数的基本运算:分数的加减乘除。
2. 分数的化简与比较:找最大公约数化简分数,大小比较时通分。
3. 小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点对齐,按位相加减,按规则相乘除。
三、代数式与方程1. 代数式的定义:由数字、字母和运算符号构成的式子。
2. 代数式的加减法:合并同类项,去括号。
3. 一步方程的解法:加减法逆运算,乘除法逆运算。
4. 两步方程的解法:先去项,再去系数。
四、图形与几何1. 平面图形的分类: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等。
2. 周长与面积:计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3. 相似与全等:相似图形对应边成比例,全等图形对应边和角相等。
4. 空间几何体:立体图形的分类、体积的计算。
五、数据与统计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问卷调查、数据表格。
2. 数据的图表表示:折线图、柱状图、饼图。
3. 数据的分析与解读:找规律,进行推理。
六、概率与统计1. 事件与概率:事件的发生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
2. 几何概率与理论概率:通过几何形状计算概率,根据概率的规律计算概率。
七、函数与方程1. 函数的概念与表示: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
2. 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曲线的走势、单调性和奇偶性。
3.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y=kx+b,解一元一次方程。
八、几何变换1. 平移、旋转、翻转和对称:图形的位置和方向变化。
2. 平移、旋转和翻转的性质:保持图形的大小和形状。
以上是七年级下册的数学知识点总结。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复习和巩固这些知识点,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更好地应对学习和考试的挑战。
加油!。
初中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一、实数1. 实数的概念: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2. 实数的分类:有理数(整数和分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3. 实数的性质:稠密性、连续性、有序性。
4. 实数的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乘方、开方等。
二、代数式1. 代数式的概念:用字母表示的数或数量关系。
2. 代数式的分类:整式、分式。
3. 代数式的运算: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等。
4. 代数式的化简:合并同类项、因式分解、分式化简等。
5. 代数式的值:求代数式的值,需要将字母替换为具体的数值。
三、方程与不等式1. 方程的概念: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2. 方程的分类: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分式方程等。
3. 方程的解:使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4. 方程的解法:代入法、消元法、配方法、公式法等。
5. 不等式的概念: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
6. 不等式的分类:一元一次不等式、二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等。
7. 不等式的解集:满足不等式的所有未知数的值所构成的集合。
8. 不等式的解法:代入法、消元法、图解法等。
四、函数与图像1. 函数的概念:两个变量之间的一种对应关系。
2. 函数的表示:函数表达式、函数图像。
3. 函数的性质: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等。
4. 函数的分类: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等。
5. 函数的应用:求函数值、求函数的最值、求函数的零点等。
6. 函数图像的绘制:描点法、五点法等。
7. 函数图像的分析:观察图像的变化趋势、分析图像的特征等。
五、几何图形与空间几何1. 几何图形的概念:由点、线、面等基本元素组成的图形。
2. 几何图形的分类: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等)、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
3. 几何图形的性质:对称性、相似性、平行性等。
4. 几何图形的计算:周长、面积、体积等。
5. 空间几何的概念:研究三维空间中的几何图形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有理数。
1. 有理数的概念。
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2. 有理数的加减法。
同号两数相加或相减,取绝对值相加,符号不变;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相减,符号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
3. 有理数的乘法。
同号两数相乘,取绝对值相乘,结果为正;异号两数相乘,结果为负。
4. 有理数的除法。
有理数的除法可以转化为乘法,即分子乘以倒数。
5.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需要根据运算法则进行计算,注意运算符的优先级。
二、代数。
1. 代数式的概念。
代数式是由数字、字母及运算符号组成的式子,可以进行运算。
2. 代数式的加减法。
同类项相加减时,保持字母部分不变,进行系数的加减运算。
代数式的乘法遵循分配律,即先分别乘后再相加。
4. 代数式的除法。
代数式的除法需要将除数化为乘法的倒数,再进行乘法运算。
5. 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是指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一的方程,可以通过逆运算求解。
三、平面图形。
1. 三角形。
三角形的分类、性质及计算方法。
2. 四边形。
四边形的分类、性质及计算方法。
3. 圆。
圆的相关性质及计算方法。
四、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1. 调查与统计。
调查是收集数据的过程,统计是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2. 数据的表示。
数据可以通过表格、图表等形式进行表示,便于分析和比较。
五、函数。
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关系,每个自变量对应唯一的因变量。
2. 函数的图像。
函数的图像可以通过坐标系进行表示,便于观察函数的性质。
六、几何变换。
1. 平移。
物体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保持形状和大小不变。
2. 旋转。
物体绕某一点或某条线旋转一定的角度,保持形状和大小不变。
3. 对称。
物体关于某个点、某条线或某个平面对称,保持形状和大小不变。
总结,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包括有理数、代数、平面图形、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函数、几何变换等内容,通过本文的总结归纳,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
初一数学的知识点总结大全
初一数学的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内容综述初一数学是中学数学的基础阶段,涵盖了数与代数、几何图形、统计与概率等多个领域的知识点。
在这个阶段,学生将接触到更为广泛和深入的基础数学知识,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数与代数方面,初一数学主要包括有理数的概念与运算、代数式的初步认识、方程与不等式的解法等。
学生需要掌握数的四则运算,了解正负数的概念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代数式的学习为后续函数的学习打下基础,方程与不等式的解法则涉及到数学中解决问题的核心策略。
在几何图形方面,初一数学涉及到图形的认识与分类、图形的性质与证明等。
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几何概念,如点、线、面、角、三角形等,并了解它们的性质与证明方法。
这一阶段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统计与概率方面,初一数学涉及到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统计图表的认识与绘制、概率的初步认识等。
学生需要了解如何收集和处理数据,掌握统计图表的基本绘制方法,并了解概率的基本概念及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初一数学的知识点总结大全涵盖了数与代数、几何图形、统计与概率等多个领域的基础知识。
学生需要在这个阶段打好基础,为后续的学习做好准备。
也需要通过实践和应用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 简述初一数学的重要性初一数学是中学数学学习的开端和基础阶段,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这一阶段的数学学习对学生建立坚实的数学基础、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初一数学所涉及的知识点,如代数、几何、数论等,不仅是中学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生日后学习更高级数学知识的基础。
学好初一数学,不仅关系到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更对其未来的学术发展和日常生活能力产生深远影响。
在这一阶段,学生需要认真对待每一节课程,熟练掌握每一个知识点,为将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2. 概括初一数学的主要知识点初一数学是中学数学的基础阶段,涵盖了丰富的知识点。
七年级数学下册重要知识点
七年级数学下册重要知识点数学是一门需要一步步打基础的学科,因此对于初中生而言,需要仔细学习每个知识点,扎实掌握每种方法。
下面是七年级数学下册的重点知识点:
一、代数基础知识
1.1 代数式及其运算
1.2 代数方程及其解法
1.3 代数不等式及其解法
二、几何与图形
2.1 各类角的认识和测量
2.2 直线与角等基础概念
2.3 平面图形和空间图形的认识
三、数与测量
3.1 分数与小数的认识及其互化3.2 百分数和比的应用
3.3 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四、函数初步
4.1 函数及其概念
4.2 函数的图象
4.3 线性函数的应用
五、统计与概率
5.1 统计中的集合
5.2 数据的整理和表示方法
5.3 概率初步应用
以上是七年级数学下册的重点知识点,每一项知识点都是非常
重要的基础知识。
掌握这些知识点,才能更好地为高中数学学习
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需要注重计算方法的掌握和数学
思维的培养。
一方面需要严谨的计算规律、正确的公式推导方法;另一方面需要锻炼自己的数学感觉,增强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
这些知识点的学习不光是为了数学考试,更是为了将来面对生
活和社会问题时,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处理和解决问题。
希望各
位同学能够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并刻苦钻研,努力掌握这些知
识点。
(完整版)初一数学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知识点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0.1统计调查一、统计调查1、数据处理的过程(1)数据处理一般包括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等过程。
收集数据的方法:a、民意调查:如投票选举 b、实地调查:如现场进行观察、收集、统计数据 c、媒体调查:报纸、电视、电话、网络等调查都是媒体调查。
注意:选择收集数据的方法,要掌握两个要点:①是要简便易行,②要真实、全面。
数据处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生活中的现象,对未知的事情作出合理的推断和预测。
2、统计调查的方式及其优点(1)全面调查:考察全体对像的调查叫做全面调查。
(2)划计法:整理数据时,用正的每一划(笔画)代表一个数据,这种记录数据的方法叫划计法。
例如:统计中编号为1的数据每出现一次记一划,最后记为“正正一”,即共出现11次。
(3)百分比: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
注意:①调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全面调查,另一种是抽样调查。
②划计之和为总次数,百分比之和为1。
③划计法是记录数据常用的方法,根据个人的习惯也可改用其他方法。
全面调查的优点是可靠,、真实,抽样调查的优点是省时、省力,减少破坏性。
*3、抽样调查(1)抽样调查是这样的一种主法同,它只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数据推断全体对象的情况。
(2)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调查结果,抽样时要注意样本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即采取随机抽查的方法。
*4、总体和样本总体:要考查的全体对象称为总体。
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
样本:从总体当中抽出的所有实际被调查的对象组成一个样本。
样本容量:样本中包含的个体的数目叫样本容量(不带单位)。
*10.2直方图1、数据频数(数据表格)数据的频数分布表反映了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出现的频数,从而反映了在数据组中各数据的分布情况。
要全面地掌握一组数据,必须分析这组数据中各个数据的分布情况。
*2、(频数)直方图(统计各个数据出现的次数,即频数,并用图像展示出来)为了直观地表示一组数据的分布情况,可以以频数分布表为基础,绘制分布直方图。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10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知识点归纳
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知识点归纳一、知识结构图二、知识要点1、统计调查的一般过程:收集数据(问卷调查)、整理数据(列统计表)、描述数据(画统计图)、分析得出结论。
2、数据收集过程中,调查的方法通常有两种: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
3、全面调查:为特定的目的对全部考察对象进行的调查,叫做全面调查。
全面调查有时也叫普查(如:人口普查)。
全面调查收集到的数据全面、准确,但一般花费多、耗时长,而且某些调查不宜用全面调查。
4、抽样调查: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根据调查数据推断全体对象的情况叫抽样调查。
所要考察的全体对象叫总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个体,被抽取的那部分个体组成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这个样本的容量(样本容量没有单位)。
抽样调查具有花费少、省时的特点,但抽取的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直接关系到对总体估计的准确程度。
注:①抽样调查要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即样本容量要恰当;②抽取的样本要有随机性。
5、除了文字叙述、列表、划记法外,还可以用条形图、折线图、扇形图、直方图来描述数据。
条形统计图特点:①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中的具体数目;②易于比较数目之间的差别。
扇形统计图特点:①用扇形的面积表示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②易于显示每组数据相对于总数的大小。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①能清楚的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②显示数据的变化趋势。
6、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1)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2)在水平射线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条的宽度和间隔;(3)在与水平射线垂直的射线上,根据数据大小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4)按照数据大小,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并注明数量。
7、扇形统计图的制作的一般步骤:(1)根据有关数据先算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得百分比,百分数=100%,在计算各部分部分数据总体数据⨯的圆心角的度数,公式:各部分扇形圆心角的度数=部分占总体百分比360°;(2)按比例取适当的半径画圆;(3)按求得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用量角器在圆内量出各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4)在各扇形内写上相应的名称及百分数,并用不同的标记把各扇形区分出来。
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重点难点知识总结: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doc
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重点难点知识总结: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一、目标与要求1.了解全面调查的概念;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掌握划记法,会用表格整理数据;会画扇形统计图,能用统计图描述数据;经历统计调查的一般过程,体验统计与生活的关系。
2.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模拟过程,了解抽样调查、样本、个体与总体等统计概念;学会从样本中分析、归纳出较为正确的结论,增强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3.理解频数、频数分布的意义,学会制作频数分布表;学会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
二、重点学会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分层抽样的方法和样本的分析、归纳;抽样调查、样本、总体等概念以及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全面调查的过程(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
三、难点绘制扇形统计图;样本的抽取;分层抽样方案的制定;确定组距和组数。
四、知识点、概念总结1.数据的整理:我们利用划记法整理数据,如下图所示,2.数据的描述:为了更直观地看出上表中的信息,我们还可以用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来描述数据。
如下图所示:3.全面调查: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方式叫做全面调查。
4.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从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中,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据以对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作出估计和推断的一种调查方法。
显然,抽样调查虽然是非全面调查,但它的目的却在于取得反映总体情况的信息资料,因而,也可起到全面调查的作用。
5.抽样调查分类:根据抽选样本的方法,抽样调查可以分为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两类。
概率抽样是按照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原理从调查研究的总体中,根据随机原则来抽选样本,并从数量上对总体的某些特征作出估计推断,对推断出可能出现的误差可以从概率意义上加以控制。
习惯上将概率抽样称为抽样调查。
6.总体:要考察的全体对象称为总体。
7.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
8.样本:被抽取的所有个体组成一个样本。
初一下数学所有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一下数学所有知识点归纳总结初中数学作为学生学习的一门基础学科,涵盖了较广泛的知识点。
下面将对初一下学期数学的所有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数与计算1. 自然数的概念及性质2. 整数的概念及性质,包括正整数、负整数、零3. 分数与小数的介绍和转换4. 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计算规则5. 简便计算方法,如整数的乘法口诀、计算乘积相同时的加减法等6. 分数的加减法、乘法、除法的计算7. 小数的加减法、乘法、除法的计算8. 百分数的介绍和运算9. 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和两位的计算二、倍数与公约数1. 倍数的概念和判断方法2. 公约数的概念和判断方法3. 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及最小公倍数4. 奇数与偶数的性质和判断方法三、代数式与方程式1. 代数式的概念及基本运算2. 方程的概念及解方程的基本方法3.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4.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四、图形的性质与计算1. 平面图形的分类和性质,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2.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性质和计算3.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计算,如勾股定理的运用4. 圆的概念、性质和计算5. 角度的概念和计算6. 一次函数的图像、性质和计算五、统计与概率1. 数据的搜集和整理2. 各种频数的计算3. 两个数据集的对比和分析4. 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六、应用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1. 知识点的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2. 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3. 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以上是初一下学期数学的所有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也要多进行实际应用题的训练,提高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练习,相信大家能够掌握初一下学期数学的知识点,取得优异的成绩。
第10章+数据的收集知识点总结及思维导图+2023—2024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第10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思维导图】10.1统计调查【知识点】1.在统计调查中,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利用表格整理数据,利用统计图描述数据,通过分析表和图来了解情况.2.统计图通常有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3.扇形统计图反映的是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条形统计图能反映出各部分的具体数目,折线统计图反映了变化趋势,据此可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描述数据.4.扇形统计图的制作步骤:(1)根据有关数据先算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数,即部分数据×100%;再算出各总体数据部分圆心角的度数,公式:各部分扇形圆心角的度数=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360°;(2)按比例取适当半径画一个圆;(3)按求得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用量角器在圆内量出各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4)在各扇形内写上相应的名称及百分数,并用不同的标记把各扇形区分开来.5.统计调查的方法有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 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叫做全面调查,也叫普查.全面调查收集到的数据全面、准确,但一般花费多、耗时长,而且有些调查不宜用全面调查.6.只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数据推断全体对象的情况,这种调查方法叫做抽样调查,抽样调查中,抽取的样本必须具有代表性、广泛性和机会均等性.抽取的样本要有随机性,为了使样本能较好的反映总体的情况,除了有合适的样本容量外,抽取时还有尽量使每一个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7.要正确选择合理的调查方式,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全面调查、全面调查的意义和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全面调查.8.要考察的全体对象称为总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被抽取的那些个体组成一个样本,样本中个体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9.样本考察对象是物体某一方面的特征数据,不是物体本身,样本容量是一个数,不带单位.10.抽取样本的过程中,总体的每一个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像这样的抽样方法是一种简单随机抽样.10.2直方图【知识点】1.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的一般步骤是:(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2)决定组距和)(3)列频数分布表;(4)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组数;(组数= 最大值−最小值组距【注意】(1)一般每组数据取值含左端点,不含右端点;(2)由组距确定组数时,当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不能被组距整除时,组数要加1. 同样由组数确定组距时,组距也要增加.2.一般地,数据越多,组数也越多,当数据在100个以内时,按照数据的多少,常分成5-12组.3.把所有数据分成若干组,每个小组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组内数据的取值范围)称为组距.4.各个小组内数据的个数叫做频数,常采用划记法进行累计.5.为了更直观形象地看出频数分布情况,可以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 频数分布直方图是= 频数)来反映数据落在各个小组内的频数的大小,小长以小长方形的面积(=组距×频数组距方形的宽为组距,小长方形的高是频数与组距的比值. 为了画图与看图方便,一般画等距分组的频数分布直方图,直接用小长方形的高表示频数.各组频数之和等于数据的总个数.习题练习一、选择题1. 为了解某校九年级40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从中抽查了50名学生的体重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指()A. 400名学生B. 被抽取的50名学生C. 400名学生的体重D. 被抽取的50名学生的体重2.某校要调查七、八、九三个年级1200名学生的睡眠情况,下列抽样选取最合适的是()A.选取该校100名七年级的学生B.选取该校100名男生C.选取该校100名女生D.随机选取该校100名学生3.下列调查中,适合用全面调查方式的是()A.了解某班学生的身高情况B.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C.了解目前中学生的睡眠情况D.了解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4.下列问题中,适合采用全面调查的是()A.中央电视台《开学第一课》的收视率B.某城市居民6月人均网上购物的次数C.调查全班同学最想去的春游目的地D.了解全国中学生的睡眠时间5.某住宅小区六月份1日至6日每天用水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那么这6天的平均用水量是()A.30吨B.31吨C.32吨D.33吨6.汽车的“燃油效率”是指汽车每消耗1L汽油最多可行驶的公里数,如图描述了A,B 两辆汽车在不同速度下的燃油效率情况.根据图中信息,下面4个推断中,合理的是()①消耗1L汽油,A车最多可行驶5km;①B车以40km/h的速度行驶1h,最少消耗4L 汽油;①对于A车而言,行驶速度越快越省油;①某城市机动车最高限速80km/h,相同条件下,在该市驾驶B车比驾驶A 车更省油.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①7.某班主任老师想了解本班学生平均每月有多少零用钱,随机抽取了10名同学进行调查,他们每月的零用钱数目是(单位:元)10,20,20,30,20,30,10,10,50,100,则该班学生每月平均零用钱约为()A.10元B.20元C.30元D.40元二、填空题8.已知一组数据有40个,把它分成六组,第一组到第四组的频数分别是10,5,7,6,第五组的频率是0.2,则第六组的频率是9.某校抽查部分学生1分钟垫球测试成绩(单位:个),将测试成绩分成4组,得到如图所示的不完整的频数直方图(每一组含前一个边界值,不含后一个边界值).已知在120~150 组别的人数占抽测总人数的40%,则1分钟垫球少于90个的有名.10.为了解某产品促销广告中所称中奖率的真实性,某人买了100件该商品调查其中奖率,那么他的做法是(填“全面调查”或“抽样调查”).11.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20,若确定组距为3,则分成的组数是.三、解答题12.学校图书馆有励志、文学、科技及漫画四类图书.为了了解学生上周图书借阅情况(每人仅限借阅一本),图书管理员统计后绘制了如图不完整的扇形统计图,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解答以下问题:(1)借阅人数最少的是类图书;(2)求借阅文学类图书人数是多少?(3)如果借阅漫画类图书的人数占全校学生总人数的2%,那么全校学生总人数是多少?13.某九年级制学校围绕“每天30分钟的大课间,你最喜欢的体育活动项目是什么?(只写一项)”的问题,对在校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从而得到一组数据.图1是根据这组数据绘制的条形统计图,请结合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校对多少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2)本次抽样调查中,最喜欢篮球活动的有多少人?占被调查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3)若该校九年级共有200名学生,图2是根据各年级学生人数占全校学生总人数的百分比绘制的扇形统计图,请你估计全校学生中最喜欢跳绳活动的人数约为多少?14.育才中学现有学生2870人,学校为了进一步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拟调整兴趣活动小组,为此进行一次抽样调查,根据采集到的数据绘制的统计图(不完整)如下,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问题:(1)图1中“电脑”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为多少?(2)在图2中,将“体育”部分的图形补充完整?(3)爱好“书画”的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百分数是多少?(4)估计育才中学现有的学生中,有多少人爱好“书画”?。
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概览
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概览初一数学知识点涵盖了多个方面,以下是详细的知识点总结:一、有理数1.有理数的分类: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整数又分为正整数、0和负整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可以表示有理数。
3.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4.绝对值: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5.有理数的四则运算:o加法: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o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o乘法: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o除法: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二、整式的加减1.单项式:在代数式中,若只含有乘法(包括乘方)运算或虽含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字母的一类代数式叫单项式。
2.多项式:由若干个单项式的和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多项式。
3.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4.合并同类项:将同类项的系数相加作为结果的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三、一元一次方程1.一般形式:ax+b=0(x是未知数,a、b是常数,且a≠0)。
2.解法步骤:整理方程、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得到方程的解。
四、图形的认识初步1.直线公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角的概念:两条射线绕它们的端点旋转形成的图形叫做角。
4.角的和与补:两个角的和等于直角,这两个角互余;两个角的和等于平角,这两个角互补。
五、相交线与平行线1.相交线:两条直线相交,形成4个角,其中邻补角互补,对顶角相等。
2.垂线: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3.平行线:两条直线不相交,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互为平行线。
4.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o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初一数学下册知识总结
初一数学下册知识总结初一数学下册知识总结初一数学下册主要包含了有理数、平面图形与尺规作图、数据与概率三个单元的内容。
一、有理数1. 有理数的定义:有理数包括整数、分数和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都是有限或循环小数的数。
2. 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可以统一为加法。
- 加法原则:符号相同,求绝对值之和并保留原符号;符号不同,求绝对值之差并取绝对值大的数的符号。
3. 有理数的乘除运算: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可以统一为乘法。
- 乘法原则:符号相同,绝对值相乘;符号不同,绝对值相乘再取相反数。
- 除法原则:除以一个非零有理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4.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两个有理数比较大小可以转化为两个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二、平面图形与尺规作图1. 平面图形的认识:点、线、面。
- 点:没有大小和形状,用大写字母表示。
- 线:由多个点连成,没有宽度和厚度,用小写字母表示。
- 面:由多个线连成,有形状和大小。
2. 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点在线上、线在面上、点在面上、线与线相交等。
3. 平面图形的性质:等边、等角、对称等。
4. 尺规作图:构造线段、平行线、角等。
三、数据与概率1. 数据的统计:调查数据,整理数据,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和推断。
2. 数据的处理:数据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
3. 数据的图表表示:折线图、柱状图、饼图等。
4. 概率的认识:事件的发生与否的可能性。
- 样本空间:试验所有可能的结果组成的集合。
- 事件:样本空间的一个子集。
- 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频率是某种事件发生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当试验次数无限多时,频率会逐渐接近于概率值。
以上就是初一数学下册的知识总结。
初一数学下册主要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平面图形的认识和性质,尺规作图的方法和技巧,以及数据的统计与处理、图表表示和概率的概念、计算与应用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以提高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进一步学习高中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点: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是初一下学期学习的最后一章,本篇知识点总结了关于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的知识结构图、有关基础统计学的知识定义和经典例题参考。
通过实际参与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经历统计的一般过程,感受统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增强学习统计的兴趣,初步建立统计的观念,培养重视调查研究的良好习惯和科学态度。
一、目标与要求
1.了解全面调查的概念;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掌握划记法,会用表格整理数据;会画扇形统计图,能用统计图描述数据;经历统计调查的一般过程,体验统计与生活的关系。
2.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模拟过程,了解抽样调查、样本、个体与总体等统计概念;学会从样本中分析、归纳出较为正确的结论,增强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3.理解频数、频数分布的意义,学会制作频数分布表;学会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
二、重点
学会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分层抽样的方法和样本的分析、归纳;
抽样调查、样本、总体等概念以及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全面调查的过程(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
三、难点
绘制扇形统计图;
样本的抽取;
分层抽样方案的制定;
确定组距和组数。
四、知识框架
五、知识点、概念总结
1.数据的整理:我们利用划记法整理数据,如下图所示,
2.数据的描述:为了更直观地看出上表中的信息,我们还可以用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来描述数据。
如下图所示:
3.全面调查: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方式叫做全面调查。
4.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从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中,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据以对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作出估计和推断的一种调查方法。
显然,抽样调查虽然是非全面调查,但它的目的却在于取得反映总体情况的信息资料,因而,也可起到全面调查的作用。
5.抽样调查分类:根据抽选样本的方法,抽样调查可以分为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两类。
概率抽样是按照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原理从调查研究的总体中,根据随机原则来抽选样本,并从数量上对总体的某些特征作出估计推断,对推断出可能出现的误差可以从概率意义上加以控制。
习惯上将概率抽样称为抽样调查。
6.总体:要考察的全体对象称为总体。
7.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
8.样本:被抽取的所有个体组成一个样本。
为了使样本能够正确反映总体情况,对总体要有明确的规定;总体内所有观察单位必须是同质的;在抽取样本的过程中,必须遵守随机化原则;样本的观察单位还要有足够的数量。
又称“子样”。
按照一定的抽样规则从总体中取出的一部分个体。
9.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
10.频数:一般地,我们称落在不同小组中的数据个数为该组的频数。
也称次数。
在一组依大小顺序排列的测量值中,当按一定的组距将其分组时出现在各组内的测量值的数目,即落在各类别(分组)中的数据个数。
如有一组测量数据,数据的总个数N=148最小的测量值
Xmin=0.03,最大的测量值Xmax=31.67,按组距为△x=3.000将148
个数据分为11组,其中分布在15.05~18.05范围内的数据有26个,则称该数据组的频数为26.
11.频率:频数与数据总数的比为频率。
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了n次试验,在这n次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次数n(A)称为事件A
发生的频数。
比值n(A)/n称为事件A发生的频率,并记为fn(A).用文字表示定义为: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是频率。
(1)当重复试验的次数n逐渐增大时,频率fn(A)呈现出稳定性,逐渐稳定于某个常数,这个常数就是事件A的概率.这种“频率稳定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统计规律性。
(2)频率不等同于概率.由伯努利大数定理,当n趋向于无穷大的时候,频率fn(A)在一定意义下接近于概率P(A).频率公式:频数\
总体数量=频率
12.组数和组距:在统计数据时,把数据按照一定的范围分成若干各组,分成组的个数称为组数,每一组两个端点的差叫做组距。
13.频数分布直方图
14.列频数分布表的注意事项
运用频数分布直方图进行数据分析的时候,一般先列出它的分布表,其中有几个常用的公式:各组频数之和等于抽样数据总数;各组频率之和等于1;数据总数×各组的频率=相应组的频数。
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目的,是为了将频数分布表中的结果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其中组距、组数起关键作用,分组过少,数据就非常集中;分组过多,数据就非常分散,这就掩盖了分布的特征,当数据在100以内时,一般分5~12组。
15.直方图的特点
通过长方形的高代表对应组的频数与组距的比(因为比是一个常数,为了画图和看图方便,通常直接用高表示频数),这样的统计图称为频数分布直方图。
它能:①清楚显示各组频数分布情况;②易于显示各组之间频数的差别。
16.制作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步骤
(1)找出所有数据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算出它们的差。
(2)决定组距和组数。
(3)确定分点。
(4)列出频数分布表。
(5)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三、经典例题
例1 某班有50人,其中三好学生10人,优秀学生干部5人,在扇形统计图上表示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人数的圆心角分别是( )
A.720,360
B.1000,500
C.1200,600
D.800,400
例2某音乐行出售三种音乐CD ,即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为了表示这三种音乐唱片的销售量的百分比,应该用( )
A.扇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条形统计图
D.以上都可以
例3在一次抽样调查中收集了一些数据,对数据进行分组,绘制了下面的频数分布表:
⑴已知最后一组(89.5-99.5)出现的频率为15%,则这一次抽样调查的容量是________ .
⑵第三小组(69.5~79.5)的频数是_______,频率是________.
例4如图,是一位护士统计一位病人的体温变化图:根据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病人的最高体温是达多少?
⑵什么时间体温升得最快?
例5在一次抽样调查中收集了一些数据,对数据进行分组,绘制了下面的频数分布表:
⑴已知最后一组(89.5~99.5)出现的频率为15 %,则这一次抽样调查的容量是________ .
⑵第三小组(69.5~79.5)的频数是_______,频率是________.
本文档由中国最大型的数学教师培训集团深本数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