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建筑文化
世界遗产中的宗教建筑信仰与文化的交汇
世界遗产中的宗教建筑信仰与文化的交汇世界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它们不仅仅是具有历史意义的物质遗迹,更是人类文明的见证。
在众多世界遗产中,宗教建筑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精湛的工艺和深厚的宗教意义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历史爱好者。
这些宗教建筑既展现了人类信仰的力量和智慧,又承载着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深入探讨世界遗产中的宗教建筑信仰与文化的交汇,揭示它们在传承人类文明和推动文化多样性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建筑风格的多样性世界遗产中的宗教建筑涵盖了众多信仰体系,如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
每个宗教拥有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反映了当地文化传统和信仰方式。
例如,基督教的教堂建筑通常采用高耸的尖顶、彩色玻璃窗等元素,展现出宏伟和庄严的气势。
而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则以穹顶、尖塔和棱拱门为主要特点,体现了伊斯兰教建筑独特的装饰风格和几何构图。
宗教建筑的多样性不仅仅体现在建筑风格上,还表现在宗教仪式和信仰实践中。
不同宗教有着各自独特的仪式和祭祀方式,这些仪式和祭祀活动往往与宗教建筑紧密相连。
例如,佛教寺庙中的殿堂和塔院是供奉佛像和进行法会的重要场所,而基督教教堂中的祭坛和圣餐台则是举行弥撒和领受圣餐的场所。
宗教建筑通过提供合适的场所和设施,为信徒的信仰实践提供了场所和便利。
二、宗教建筑与文化传承宗教建筑不仅仅是宗教信仰的场所,更是文化传承和社会凝聚的载体。
宗教建筑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湛的工艺,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
通过考古发掘和历史记录,我们可以了解到宗教建筑的兴衰和演变,以及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
宗教建筑还通过艺术品和文物的收藏和展示,传承和弘扬了当地的艺术和文化。
许多宗教建筑内部布满了壁画、雕塑、书法和绘画等艺术品,展示了宗教信仰与当地文化的融合。
例如,云冈石窟中的佛像雕塑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不仅展示了佛教艺术的精湛技艺,也记录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思想。
三、宗教建筑与文化多样性世界遗产中的宗教建筑反映了世界各地独特而丰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宗教建筑特点
三、佛教建筑
1
中国佛教建筑 泰国佛教建筑 印度佛教建筑
2
3
4
其他各地佛教建筑
一、中国佛教建筑
• 佛教建筑包括佛寺、佛塔 和石窟。佛教建筑在初期 受到印度影响的同时,很 快就开始了中国化的过程。 • 明、清佛寺的布局,一般 都是主房、配房等组成的 严格对称的多进院落形式。 在主轴的最前方是山门— —整个寺院的入口。山门 内左史两侧分设钟、鼓楼。
伊斯兰教建筑
3、纹样: 伊斯兰的纹 样堪称世界 之冠。建筑 及其它工艺 中供欣赏用 的纹样,题 材、构图、 描线、敷彩 皆有匠心独 运之处。 • 动物纹样虽是 继承了波斯的 传统,可脱胎 换骨产生了崭 新的面目;植 物纹样,主要 承袭了东罗马 的传统,历经 千锤百炼终于 集成了灿烂的 伊斯兰式纹样。
2、罗马式
• 建士圆西两隔方堂及是教罗 在主形端侧的形形早仿堂马 东持圣有窄长的式期照普帝罗 端仪坛一称廊大的基古遍国马 ,式,半侧,厅建督罗采的式 教地前圆廊中,筑教马用国教 堂方为形。廊内。“长的教堂 门。祭拱大较有巴巴方建以是 开后坛顶厅宽两西西形筑后基 在来,,东称排利利会式,督 西,是下西中柱卡卡堂样一教 端拱传有向厅子是”式。些成 。顶教半,,分长教样它大为
二、伊斯兰教建筑
• 特点: • 1、穹隆:伊斯兰建筑 尽管散布在世界各地, 几乎都必以穹隆而夸 示。这和欧洲的穹隆 相比,风貌、情趣完 全不同。欧洲建筑的 穹隆如同机器制品一 样,虽精致但乏雅味。 伊斯兰建筑中的穹隆 往往看似粗漫但却韵 味十足。
伊斯兰教建筑
• 2、开孔:所谓开孔即 门和窗的形式,一般 是尖拱、马蹄拱或是 多叶拱。亦有正半囿 拱、囿弧拱,仅在不 重要的部分罕用。
泰国佛教建筑
• 泰国的佛教建筑文化 不中国佛教建筑文化 均源于坟文化。泰国 佛塔不中国的南传佛 教塔就有其相似之处。 泰国佛塔由四部分组 成:塔刹、覆钵、塔 身、基座。覆钵为圆 形锥状,塔身由下至 上逐层收分。基座一 般为折角亚字形台面。
中外建筑史总结知识点.
古代希腊建筑一、古代爱琴海地区建筑:公元前3世纪出现于爱琴海岛屿、希腊半岛和小亚细亚西海岸地区,以克里特岛和希腊半岛的迈西尼为中心,又称克里特——迈西尼文化。
克里特、克里特岛的建筑全是世俗性的、著名的克诺索斯的米诺王宫。
空间高低错落。
依山而建,规模很大;建筑风格精巧纤丽、房屋开敞、色彩丰富。
宫殿西北有世界上最早的露天剧场。
迈西尼。
其文化略晚于克里特,主要是城市中心的卫城。
迈西尼卫城及泰仑卫城。
风格粗犷,防御性强。
迈西尼卫城的城门因其雕刻得名为“狮子门”。
二、古代希腊建筑: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古希腊建筑是欧洲建筑的先河,范围包括巴尔干半岛南部、爱琴海诸岛屿、小亚细亚西海岸,以及东至黑海,西至西西里的广大地区。
历史分期古风时期:世纪,希腊文化传播到西亚、北非,并同当地传统相结合。
石梁柱结构体系的演进及神庙制型早期的建筑是木构架结构,以后用石材代替柱子、檐部,从木构过渡到石梁柱结构。
型制脱胎于贵族宫殿的正厅以狭面为正面并形成三角形山墙。
为保护墙面而形成柱廊。
庙宇只有一间圣厅、平面为长方形,以其窄端为正面。
布局制型有端墙列柱式、端柱式、围柱式(包括双重围柱式、假围柱式等。
古希腊柱式古希腊的庙宇除屋架外全部用石材建造。
柱子、额枋、檐部的艺术处理基本上确定了庙宇的外貌。
希腊建筑在长期的推敲改进中稳定了一整套做法后即形成了不同的柱式(Order盛期的两大柱式,各有自己强烈的特色。
爱奥尼(Ionic柱式产生于小亚细亚地区,特点是比例较细长,开间较宽,柱头有精巧如圆形涡卷、柱身带有小圆面的凹槽,柱础为复杂组合而有弹性,柱身收分不明显,檐部较薄,使用多种复合线脚。
总体上风格秀美、华丽,具有女性的体态与性格。
晚期成熟的科林斯(Corinthian柱式柱头由毛茛叶组成,宛如一个花篮,其柱身、柱础与整体比例与爱奥尼柱式相似。
美学思想与风格特征反应出贫民的人文主义世界观。
认为“美是由度量和秩序所组成的”,而人体的美也是由和谐的数的原则统辖着,故人体是最美的。
意大利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天主教的圣地
意大利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天主教的圣地意大利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天主教的圣地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位于意大利罗马市中心,是天主教会的象征性建筑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宏伟壮丽的教堂之一。
这座迷人的建筑不仅代表着宗教信仰的力量和力量,更是人类艺术与文化的奇迹。
本文将带您探索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的历史、建筑和文化意义。
一、历史背景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在公元4世纪建成之前,这个地方是一个石窟墓地,传说中是圣彼得殉教的地点。
公元313年,基督教合法化后,由于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的援助,梵蒂冈开始兴建大型圣殿,以纪念圣彼得。
然而,这座早期教堂在公元9世纪被火灾摧毁。
于是,在公元16世纪,教宗尼古拉斯五世下令重建圣彼得大教堂,并延续到17世纪。
如今的教堂成为一座宏伟而壮丽的建筑,吸引了全球信徒和游客的关注。
二、建筑风格与特点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融合了文艺复兴和巴洛克两种建筑风格,展现出无与伦比的宏伟和精美。
教堂以巨大的圆顶和长方形的平面设计为特点,这是米开朗基罗在1547年提出的建筑方案。
圆顶高达136米,成为罗马市天际线的重要标志之一。
内部拥有许多宝贵的艺术作品,包括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圣母像》和贝尔尼尼的雕塑《圣彼得的主教座椅》。
三、文化意义与重要事件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不仅仅是一个宗教场所,而且是世界性的文化遗产。
每年,成千上万的游客涌向梵蒂冈,感受它独特的氛围和艺术价值。
教堂内的圣彼得广场是天主教重要的庆典和活动场所,例如选举新教皇的秘密会议。
此外,教堂还保存了许多宗教文物,如圣经的手稿、教宗的冠冕和宝座等。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还是天主教信仰的中心。
作为天主教会的宗座圣殿,教堂内设有宗座殿堂,供教皇举行重要弥撒和宗教仪式。
每年的复活节和圣诞节期间,教皇会在这里向全世界信徒进行讲道。
此外,天主教国家中的最高领导——教宗也在这里举行就任典礼。
四、游览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的经验如果您打算参观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以下是几点经验分享。
哥特式建筑和文化影响
哥特式建筑和文化影响哥特式建筑是中世纪欧洲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不仅代表了建筑风格的一种发展,也代表了中世纪欧洲人的文化信仰和审美情趣。
哥特式建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2世纪,它在欧洲广泛流传了三个世纪,最终演变成了各种纪念碑性建筑和宫殿。
哥特式建筑的主要特征是尖拱形的拱顶、细长的窗户、精细的装饰和高大的尖塔。
这些元素有助于创造出一种神秘、宏伟和庄严的氛围,对于中世纪基督教徒来说,这种气氛是他们信仰的体现。
哥特式建筑在设计上也更注重自然光线的利用,兴建在较大的空间内,营造出一种开放、透明和轻盈的感觉。
哥特式建筑的文化影响也是巨大的。
在中世纪,它是基督教艺术的一个重要分支,不仅在教堂、修道院和寺庙中广泛运用,也逐渐涉及到城市规划、广场、桥梁和城墙等方面的建筑设计。
哥特式建筑的美学理念和艺术手法也影响到了当时的文学、音乐、绘画和雕塑等艺术领域。
文学方面,哥特式建筑的影响表现在了中世纪诗歌和故事中。
比如,德国作家高尔德的《青年维特的烦恼》中的故事和人物就都弥漫着哥特式建筑的气息。
这个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情感复杂、思想敏锐而内向的青年,他和自然、社会和自己的内心产生了冲突。
小说中的场景和氛围也被描述得非常具有哥特式建筑的特点,塔楼、拱形门和窗户、尖顶等设计元素成为了小说中的重要符号。
音乐方面,哥特式建筑的影响表现在了近代流行音乐中。
20世纪初,日尔曼民谣运动中流行起了一种名为“哥特”的音乐风格,它主要借鉴了哥特式建筑的神秘、诡异和幽暗的氛围。
这种音乐风格的标志是吉他、低沉的男声和惊恐的声音效果,它在德国和英国等地广受青年人欢迎,成为了现代哥特文化的奠基之作。
绘画方面,哥特式建筑的影响表现在了中世纪之外,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艺术当中。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从哥特式建筑中汲取了诸多灵感,他们把拱形和穹顶等元素运用到了自己的绘画中,营造出一种压抑、紧张和神秘的氛围。
一些大师级别的艺术家如达芬奇、拉斐尔以及鲁本斯等都是可以在他们的作品中看到哥特式建筑的影子的。
基督宗教建筑
基督宗教建筑一、基督宗教及建筑在世界发展与文明中的地位在欧洲、在西方或全球,基督宗教(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教)在包括建筑及艺术、建筑文化的许多领域,都有作为与重要贡献。
英国诗人T、S、艾略特说:“一个欧洲人可以不相信基督教信念的真实性,然而他的言谈举止却都逃不出基督教文化的传统------如果基督教消失了,我们的整个文化也将消失。
”他说,欧洲文化统一的基础是基督教,它是西方文化发展的精神动力和创造源泉,西方的成就主要归因于这个一致的精神。
①“教会在保存和发展文化方面的作用,尤其是和宗教关系密切的建筑艺术和一些实用艺术在中世纪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而在中世纪晚期形成的城市、同业行会、大学等也都和教会的庇护有着各种各样的关系。
”“进入11世纪以后,西方就开始了文化全面复兴的历程-------作为现代文明的核心要素之一的城市是在中世纪兴起的”。
②显然,城市及壮大、发展,和建筑、建筑艺术、建筑技术与建筑文化等密切相关。
发源于基督教的罗马式建筑、哥特式建筑等在世界建筑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原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在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的演讲里说:“西方文明是以基督教文明为基础的”;“过去几个世纪里,西方文化对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极大。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工业革命、科技革命、信息革命、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发展,都是西方文明对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所做出的贡献。
西方世界走在人类的前列,全世界都学习西方。
”③香港学者吴雷川在《基督教与中国文化》里也指出:“这一千九百年以来,先是亚洲的西部,后是欧洲,后是美洲,所有国家的政治制度,社会的风俗礼仪,以及学术思想、文学艺术,差不多都混合于基督教之中。
再推至全世界各地方的演进,也无不与基督教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世界若没有基督教,就没有进行到现在的世界,世界整个的历史,几乎可以说就是基督教的历史。
我们生在这世界之中,怎能抹杀了它在世界历史上的价值?”该书录下了德国学者、不信基督教的考茨基的一段话:我们“承认它(基督教——引者)是人类历史中一种最伟大的现象”,我们对于“基督教会,不能不表仰慕之意”。
中世纪欧洲的基督教文化
中世纪欧洲的基督教文化中世纪欧洲,基督教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论是在社会、艺术还是思想方面。
基督教信仰贯穿了整个社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围绕中世纪欧洲的基督教文化展开论述。
一、基督教的传播与影响在中世纪欧洲,基督教的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基督教的教义和教规,被传教士们传遍了整个大陆。
神职人员不仅在教堂中布道,还通过各种手段传教,弘扬基督教信仰。
这种传播方式的成功,使得基督教逐渐深入人心,成为社会的主流信仰。
基督教的传播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宗教信仰,也对社会结构产生了影响。
教会成为了重要的宗教和政治力量,具有世俗权力和影响力。
教会通过宗教仪式和活动,将信徒们凝聚在一起,使得欧洲社会形成了一种凝聚力和共同认同感。
二、教堂与艺术中世纪欧洲的教堂建筑是基督教文化的重要体现。
大教堂的建造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展现了当时人们对信仰的虔诚和敬畏之情。
尖拱形拱顶、雕刻精美的壁画和彩色玻璃窗,都是中世纪欧洲教堂建筑的典型特征。
艺术也是基督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世纪的艺术作品往往以宗教题材为主题,反映了人们对基督教信仰的虔诚和敬畏之情。
壁画、雕塑和书法等艺术形式,在中世纪欧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这些艺术作品不仅富有美感,也传递了基督教的教义和价值观。
三、基督教的思想影响中世纪欧洲的基督教文化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基督教教义强调人类的原罪和救赎,使得人们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和目的。
基督教的敬虔信仰以及对伦理和道德的要求,塑造了中世纪欧洲人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基督教文化也对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中世纪欧洲,教堂和修道院成为了教育的中心。
教会通过教育培养神职人员,传播宗教知识和价值观。
教会学校为人们提供了学习阅读和写作的机会,培养了一批知识渊博的人才,为欧洲知识的积累和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
总结起来,中世纪欧洲的基督教文化在社会、艺术和思想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基督教的传播使得宗教信仰成为社会的主流,教会成为世俗权力的重要力量。
教堂文化
圣特提恩修道院 夏 东 大 教 堂
圣 莫 特 教 堂
圣 彼 得 大 教 堂
巴黎圣母院始建于公元1163年,一直到 年 巴黎圣母院始建于公元 公元13世纪才全部建成 世纪才全部建成。 公元 世纪才全部建成。 从巴黎圣母院 的正面看,纯粹的尖拱形建筑已形成。 的正面看,纯粹的尖拱形建筑已形成。 整个平面还是十字架形的, 整个平面还是十字架形的,但东西长于 南北向。底部是凹进去的, 南北向。底部是凹进去的,显的颇有贵 代替罗马式建筑 罗马式建筑的典型巨塔是十字 感。代替罗马式建筑的典型巨塔是十字 形交叉点上的小尖塔, 形交叉点上的小尖塔,它的高耸使整个 建筑显得更加巍峨。 建筑显得更加巍峨。 圣母院西边正面有两座高耸的巨塔, 圣母院西边正面有两座高耸的巨塔, 塔有三层,下面一层设有国王画廊; 塔有三层,下面一层设有国王画廊;第 二层中央是一个 象征天堂的玫瑰花形的 大圆窗;第三层是可穿行的回廊。 大圆窗;第三层是可穿行的回廊。 雕刻是圣母院中不可缺少的装饰, 雕刻是圣母院中不可缺少的装饰, 有植物图案和幻想的怪物; 有植物图案和幻想的怪物;还有彩色玻 璃大窗, 璃大窗,使建筑形 成一种恍惚的神的幻 加强了教堂神圣的宗教色彩。 境,加强了教堂神圣的宗教色彩。
德国的科隆
德国的乌尔姆市教堂
欧洲的教堂大致分为四种建筑风格:罗马风格、哥特风格、 欧洲的教堂大致分为四种建筑风格:罗马风格、哥特风格、巴 洛克风格和现代主义教堂。 洛克风格和现代主义教堂。
11世纪前后建造的教堂受意大利影响,几乎全为罗马风格(Romanik)。 11世纪前后建造的教堂受意大利影响,几乎全为罗马风格(Romanik)。其 世纪前后建造的教堂受意大利影响 特征为圆形拱顶,从教堂的门或者窗户可以大致区别出来。 特征为圆形拱顶,从教堂的门或者窗户可以大致区别出来。圆形的拱顶表现了 当时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宇宙是圆形的。 当时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宇宙是圆形的。 哥特(Gotik)风格最初出现在法国现今世界最大的哥特教堂是米兰大教堂。 哥特(Gotik)风格最初出现在法国现今世界最大的哥特教堂是米兰大教堂。 12世纪后逐渐流传于欧洲并风靡一时 其特征为瘦高型, 世纪后逐渐流传于欧洲并风靡一时。 12世纪后逐渐流传于欧洲并风靡一时。其特征为瘦高型,外表有许多像竹笋一 样瘦长型的装饰物,象征着摆脱了束缚,奔向天国。 样瘦长型的装饰物,象征着摆脱了束缚,奔向天国。拱顶也随之有了橄榄型的 小尖。随着玻璃的应用,窗户被装饰得色彩斑斓。 小尖。随着玻璃的应用,窗户被装饰得色彩斑斓。往往一个窗户就画了一个圣 经故事。 经故事。 17、18世纪后的教堂多为巴洛克 Barock)风格的建筑。 世纪后的教堂多为巴洛克( 17、18世纪后的教堂多为巴洛克(Barock)风格的建筑。其特点是不注重 外表,但内部华丽,有的用了大理石砖和大理石柱,配有彩画和雕塑。 外表,但内部华丽,有的用了大理石砖和大理石柱,配有彩画和雕塑。室内一 改老式教堂的黑暗、凝重和神秘,采用浅色涂料,加上彩色装饰, 改老式教堂的黑暗、凝重和神秘,采用浅色涂料,加上彩色装饰,让人感到轻 似有一种清香味。 松,似有一种清香味。 由于当前的时代背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 由于当前的时代背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现代教 堂的建筑形式也更多倾向于现代主义风格,用木材、玻璃、金属、 堂的建筑形式也更多倾向于现代主义风格,用木材、玻璃、金属、混凝土等进 行一种全新的设计,开窗形式不拘一格,结构关系更趋标准化, 行一种全新的设计,开窗形式不拘一格,结构关系更趋标准化,各个部分的象 征意义减少。代表作品有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 征意义减少。代表作品有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的光之教 堂、迈耶的罗马千禧教堂等。 迈耶的罗马千禧教堂等。
教堂建筑
教堂建筑教堂建筑一直以来都是人类艺术和宗教信仰的结合体。
这些宗教建筑物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起到了传递信仰和凝聚人心的作用。
教堂建筑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个象征,反映着宗教信仰的根基和文化传统。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教堂建筑的历史、特点和意义。
教堂建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
在古埃及和古希腊时期,人们建造了一些供奉神祇的神庙。
这些神庙不仅仅是宗教信仰的场所,也是社会活动和政治集会的中心。
然而,真正意义上的教堂建筑起源于基督教的出现。
早期的基督教并没有固定的教堂建筑,信徒通常在家中或地下墓穴中进行礼拜。
直到罗马帝国皈依基督教,才出现了具有宏伟建筑风格的教堂建筑。
从拜占庭式风格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到哥特式风格的巴黎圣母院,教堂建筑的风格多样而独特。
拜占庭式风格的教堂建筑以圆顶和金色摩西克风格的壁画为特色,寓意着天堂的存在。
这种风格在东罗马帝国的教堂建筑中非常流行,如圣索菲亚大教堂、圣乔治大教堂等。
该风格反映了拜占庭帝国的繁荣和对宗教的热诚。
随着中世纪的到来,哥特式风格开始盛行于欧洲的教堂建筑中。
这种建筑风格以尖拱形的拱顶、高而细长的尖顶和窄长窗户为特点。
哥特式教堂建筑在法国、英国和德国得到了广泛应用。
巴黎圣母院就是一个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其尖顶和飞扶壁成为此风格的代表。
在文艺复兴时期,教堂建筑的风格逐渐转向了新古典主义。
这种风格强调对古希腊和罗马建筑的模仿,并注重对称和比例。
伦敦圣保罗大教堂是一个著名的新古典主义教堂建筑。
除了风格上的变化,教堂建筑也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有所不同。
古代的教堂建筑多使用大理石和花岗岩等耐久材料。
而中世纪的教堂建筑则多使用石灰石和砖石等材料。
现代教堂建筑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许多教堂采用了玻璃幕墙和太阳能等技术。
除了建筑风格和材料的变化,教堂建筑还具有许多共同的特点。
首先,教堂建筑通常以十字架的形状设计,象征着基督教的基础。
其次,教堂建筑经常具有高耸的尖顶和宽敞的内部空间,以容纳更多的信徒。
建筑与文化——圣家族教堂
绝大多数机关、企业、商店每天分两段办 公或营业:上午9点或9点半至12点或下午 1点半;下午4点半或5点开始至晚上7点半 或8点半。银行对外营业时间多为上午8点 半至下午2点,下午不对外营业。商店一 般周一至周六营业,周日和节假日不营业
由于气候温和,日照时间长,西班牙人的生活习惯比较特 殊,喜欢晚睡晚起。
城市
旅游胜 地
充满宗 教色彩
生活精 致
圣家 堂
奎尔 公园
兰布 拉大 道
03 风土人情
城市色彩
欧式风格建筑上覆盖的 色彩斑斓的瓷砖,让整 个城市到处闪耀着诱人 的光芒,奠定了巴塞罗那
浪漫的基调。
历史色彩
哥特区(Barri Gotic)是 巴塞罗那老城区的核心,
因保存有很多13 世 纪到15 世纪的哥特式
重礼仪
仪态礼仪;相见礼仪; 餐饮礼仪;喜丧礼仪; 商务礼仪;旅游礼仪。
生活习惯
在圣诞节前有相互送礼 的习惯。赠送礼品很注 重包装并有当面拆包赞 赏的习惯。赴约一般喜 欢迟到一会儿,尤其是 应邀赴宴。餐桌上一般 不劝酒,也无相互敬烟 的习惯。
生活方式
05 生活方式
早餐 午餐 晚餐 总结
8:00-9:00 14:00 22:00-23:00
01 历史背景
Antonio Gaudi
安东尼·高迪(Antoni Gaudi)1852-1926:自然主义建筑大师,建筑设计充满梦幻色彩,多件作品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高迪 作品分为三个时期,其一是早期的东方风格,其二是新哥特主义及现代主义风格,其三是令他成为独一无二的大师的自然主义风 格。在高迪看来,自然界没有直线,而是一系列弯曲和旋转的组合。他还认为自然之美是最和谐、最实用的。这种对自然的崇拜 融入他的作品中,就体现为斑斓的色彩、充满运动感的曲线和梦幻的主题,以及对空间最大限度的利用和节约。这些与现代极简 主义风格背道而驰的建筑,成功地证明了美并无一定之规,装饰与实用可以兼得。 自然主义关键词:绝对客观、对自然的模仿、重视细节。 高迪自1 883年开始主持该工程 直至1926年去世,为修建大教堂工作了43年,用传教士般的热情和信仰为上帝工作。在生前的 最后12年,他完全谢绝其他工作,全身心的投入这一教堂的建造工作。教堂由于资金等种种原因发展缓慢,修筑的经费全部来自 四牙和世界各地的教徒是供的捐助,为了筹集资金,高迪生前曾亲自在街头托钵求捐,他自己更是耗尽毕生的财富和精力。
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基督教的圣地
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基督教的圣地罗马圣彼得大教堂是基督教的圣地,它坐落在意大利罗马梵蒂冈城内。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教堂之一,圣彼得大教堂以其宏伟壮丽的建筑风格和宗教意义而闻名于世。
下面将介绍该教堂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以及对基督教信仰的重要意义。
一、历史背景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4世纪。
当时古罗马是众多宗教的汇集地,包括古希腊神话、罗马神话以及一些东方宗教。
基督教的传播慢慢在罗马帝国获得了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最终成为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颁布的《米兰敕令》承认的宗教之一。
为了庆祝基督教的胜利,君士坦丁大帝在公元324年选址在罗马城的“Vaticanum”丘上兴建了一座宏伟的教堂,即现在的圣彼得大教堂的前身。
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最早的教堂已经无法找到了,今天的大教堂是在16世纪后修建的。
二、建筑特点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的建筑风格混合了巴洛克和文艺复兴风格,展现了意大利建筑的艺术精髓。
教堂外观呈十字型状,拥有一个巨大的穹顶和两座钟楼。
穹顶是教堂的标志性建筑,高达136米,从远处就能看到它壮观的轮廓。
教堂内部装饰精美,壁画、雕塑和彩色窗户构成了宏伟的艺术画卷。
圣彼得大教堂的中央礼拜堂供奉着使徒彼得的遗骸,而周围的小堂则供奉着其他重要的基督教圣人。
在教堂的顶端,游客可以登上圣彼得广场,欣赏到罗马市区的壮丽景色。
三、基督教意义罗马圣彼得大教堂作为基督教的圣地,具有重要的宗教意义。
在基督教的传统中,彼得是耶稣的门徒之一,也是基督教最早的领导者之一。
因此,该教堂以彼得的名字命名,象征着基督教的起源和发展。
每年,数以百万计的基督徒和游客来到圣彼得大教堂朝圣。
他们来到这里,不仅是为了参观教堂的美丽建筑和珍贵艺术品,更是为了追寻他们对基督信仰的虔诚和敬仰。
教堂内的仪式和庄重的氛围也为信徒们提供了一个安静祷告和默想的场所。
此外,圣彼得大教堂还是罗马天主教教廷的总部所在地,教皇也在此举行重要的宗教仪式和活动。
因此,该教堂在全球基督教徒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重要性,代表着教廷的权威和影响力。
基督教教堂建筑论文
基督教教堂建筑论文基督教教堂建筑论文作为基督教信仰的重要场所之一,教堂建筑在基督教历史与文化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基督教教堂建筑的历史、特点、设计以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
一、基督教教堂建筑的历史早期基督教没有专门的教堂,信徒们通常在家中或公共场所进行礼拜。
随着基督教向世界各地传播,教堂建筑也应运而生。
在欧洲中世纪,教堂建筑成为了一种艺术形式,呈现出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意味。
古代罗马时期的巴西利卡(Basilica)是教堂建筑的先驱,最早用于政治和商业活动,后来被基督教引入建筑。
在罗曼式教堂(Romanesque)时期,教堂的建筑风格发生了很大变化,建筑多采用拱形和穹顶结构,体现了建筑师对神圣的敬畏之情。
13世纪到15世纪是哥特式教堂(Gothic)时期,教堂的设计更加注重高度,建筑基本上都采用穹顶和拱形结构,营造出神圣而庄严的氛围。
二、基督教教堂建筑的特点1. 地位崇高基督教教堂建筑在基督教信仰和文化中地位极为崇高,代表着信仰和敬畏之情,同时也象征着社会和文化的进步和发展。
教堂的建筑设计需要考虑到它的崇高感和庄严感,建筑风格应当符合基督教信仰。
2. 建筑风格多样基督教教堂建筑风格多样,包括罗曼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巴洛克式等。
每种风格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魅力,不同的风格也反映了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3. 所处环境重要教堂建筑的所处环境也非常重要,因为它不仅仅是一个宗教场所,同时也是一个社交和文化中心,应当与周围的环境相呼应。
三、基督教教堂建筑的设计1. 教堂的平面设计平面设计是基督教教堂建筑的最基本的设计要素之一,可以通过平面设计营造出教堂的独特氛围和特色。
教堂平面设计通常呈十字形,表示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形状。
每个区域应当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包括主教堂、祭坛和教堂侧廊等。
2. 采光设计和色彩搭配为了让教堂建筑更加庄严而又神秘,采光设计和色彩搭配是十分重要的。
教堂内部采用柔和的自然光线,同时也需要注意各个区域的色彩搭配,从而营造出更佳的氛围和突显神圣的感觉。
埃塞俄比亚的古代基督教文化
埃塞俄比亚的古代基督教文化埃塞俄比亚是非洲东北部的一个国家,拥有着悠久而独特的文化遗产。
在这个以多元文化而闻名的国家中,古代基督教文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自公元4世纪以来,基督教在埃塞俄比亚的传播和发展对该国的历史、艺术和日常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基督教的传入与发展公元4世纪初,基督教传入埃塞俄比亚,成为该国民众信仰的主要宗教之一。
据传说,公元341年,国王埃努迪甘第一世接受了基督教洗礼,从而成为全球第一个承认基督教的统治者。
此后,基督教成为埃塞俄比亚宗教、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核心。
基督教在埃塞俄比亚的传播和发展主要依赖两个方面:一是国内的宣传和布道,二是与其他国家的交流。
埃塞俄比亚自古以来便是交通枢纽,与阿拉伯、非洲和地中海地区有着广泛的贸易和文化交往。
这些交往不仅促进了埃塞俄比亚与其他地区的基督教联系,也推动了基督教信仰在埃塞俄比亚的传播。
二、埃塞俄比亚历史悠久的基督教建筑埃塞俄比亚的古代基督教文化得以保存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其独特的建筑风格。
在埃塞俄比亚的许多地方,人们可以看到许多古老的基督教教堂、修道院和修道士住所。
拉利贝拉是埃塞俄比亚最重要的古代基督教建筑群之一。
这座城市被视为埃塞俄比亚基督教和艺术的瑰宝。
拉利贝拉教堂建于11世纪,由玄武岩雕刻而成,外观宏伟壮丽。
教堂内壁上雕刻着许多基督教故事和象征,展示了埃塞俄比亚基督教文化的独特之处。
此外,与拉利贝拉教堂齐名的还有阿克苏姆圣玛丽亚大教堂。
这座教堂被认为是埃塞俄比亚最古老的教堂之一,传说中埃努迪甘国王的儿子在第4世纪将圣十字架带回了埃塞俄比亚,使其成为瞩目的基督教圣地之一。
三、基督教在埃塞俄比亚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基督教在埃塞俄比亚的历史和文化发展中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宗教节日、宗教仪式和宗教艺术成为埃塞俄比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伊索大教堂是埃塞俄比亚基督教的最高管辖机构,它在埃塞俄比亚社会和政府中拥有重要的影响力。
每年的基督教节日,大量的人们会涌入教堂参加宗教仪式,向上帝祈祷庇佑。
建筑风格知识:罗曼式建筑的浪漫风情——神秘又典雅
建筑风格知识:罗曼式建筑的浪漫风情——神秘又典雅罗曼式建筑的浪漫风情——神秘又典雅建筑是文化的载体之一,体现了社会的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特点。
其中,罗曼式建筑便是一种充满神秘又典雅的建筑风格。
本文将带您一探罗曼式建筑的特点、历史和艺术魅力。
一、什么是罗曼式建筑罗曼式建筑起源于11世纪,是中世纪欧洲教堂建筑的代表。
该风格最初出现在意大利,并迅速在整个大陆传播。
在欧洲中世纪时期,基督教占据了主导地位,而罗曼式建筑中的教堂、修道院、城堡等,都是与宗教信仰和骑士精神紧密相连。
罗曼式建筑以其独特的构造、装饰和细节处理,形成了典型的风格。
该风格代表了一种强大的文化传统,体现了罗曼式时期欧洲社会的宗教信仰和神秘的文化情感。
二、罗曼式建筑的特点1.外观罗曼式建筑的外观通常非常壮观、浑厚,以材料的坚固和开放的空间感为主要特征。
该风格的外观常常使用拱形、柱子、方形塔楼等。
2.构造罗曼式建筑的构造以大量使用半圆形的拱门、圆顶、拱形天花板等为主,它们赋予建筑物强大的抵御力和支撑力。
拱形采用象征清晰的半圆形,反映出罗曼式建筑中强调对称和和谐的特征。
3.细节罗曼式建筑的细节很注意,多使用圆形的拱门,上部分经常斜切,外表饰以粗大的拱头。
拱门上方常常悬挂着雕刻精美的贝雕或者壁龛。
它们的原始雕饰主要源于古罗马艺术和宗教传统,形式多样,充满神秘色彩。
4.艺术罗曼式建筑以其专业艺术性,刻意为可见光线而设计而造,使建筑物在白天的阳光落差效果、暗角的强调,尖阁的破斜线,以及大胆构思的宏伟,展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
三、罗曼式建筑的历史在中世纪时期,罗曼式建筑在欧洲迅速流行。
该风格的建筑物遍布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
在不同国家的区别主要在于使用材料和装饰品的种类和风格。
14世纪后,罗曼式建筑逐渐拥抱文艺复兴,其装饰陈设也逐渐朝着更为精细和装饰状态的方向发展。
然而,罗曼式建筑始终保留了其神秘而典雅的特色,成为欧洲建筑史上的一笔重要财富。
早期基督教建筑与拜占庭建筑(ppt)
建筑实例 备注
君士坦丁 堡的圣索 菲亚大教 堂。
发展了古 罗马的穹 顶结构和 集中式型 制,创造 了穹顶支 撑在四个 或更多的 独立柱上 的结构方 法和穹顶 统率下的 集中式型 制建筑。 彩色镶嵌 和粉画装 饰艺术。
思考题 以索非亚大教堂为代表的拜占庭建筑结构与空间发展。
3.1.3 拜占庭建筑的风格特征
建筑风格特征: 1、屋顶造型,普遍使用“穹窿 顶”。早期为集中式大穹顶,后 期为穹窿群。 2、整体造型中心突出。在一般 的拜占庭建筑中,建筑构图的中 心,往往十分突出,体量既高又 大的圆穹顶往往成为整座建筑的 构图中心,围绕这一中心部件, 周围又常常有序地设置一些与之 协调的小部件。形成集中式构图 形制。 3、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独立方 柱上的结构方法和与之相应的集 中式建筑形制。 4、色彩的使用上,外观朴素、 内部豪华。既注意变化,又注意 统一,使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立 面显得灿烂夺目。
帆拱、鼓 座、穹顶 相结合的 做法
希腊十字式教堂的特点 教堂平面为十字形,于中央
穹顶平衡的四面筒形拱等长; 或四臂用穹顶代替筒拱,外观 为以中央为主的五个穹顶,如 威尼斯的圣马可教堂。 东欧等东正教国家的教堂 采用改进了的拜占庭式风格。 一般教堂规模都较小,其特 点:外部造型多为饱满的穹顶 高举在拉长的鼓座之上,统率 整体形成中心垂直轴线,形成 集中式构图。
伊 斯 坦 布 尔 的 阿 里 苏 丹 清 真 寺
伊 斯 坦 布 尔 的 苏 里 曼 耶 清 真 寺
意大利威尼斯的圣马可教堂(平面图、剖面图)
意 大 利 威 尼 斯 的 圣 马 可 教 堂 主 立 面
3.1.4 穹顶与集中式形制
• 拜占庭建筑的主要成就是穹顶结构技术和集中型。
• 罗马帝国末期,东西罗马流行巴西利卡式教堂,拱顶规模不大,东 正教宣扬信徒之间的亲密一致,这样集中型制教堂增多,为解决集 中型制的大空间问题人们发明完善了穹顶结构。
基督教文化与西方建筑
圣索菲亚大教堂
三、巴洛克建筑
巴洛克一词的原意是“扭曲的珍珠”,古典主义者用它来 称呼这种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建筑风格。这种风格在反对 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和表达世俗情趣等 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对城市广场、园林艺术以至文学艺术 部门都发生影响,一度在欧洲广泛流行。是17~18世纪在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 格。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 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意大利 文艺复兴晚期著名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维尼奥拉设计的罗 马耶稣会教堂是由手法主义向巴洛克风格过渡的代表作, 也有人称之为第一座巴洛克建筑。是16世纪晚期欧洲的一 种艺术风格。其主要特点是追求怪异和不寻常的效果,如 以变形和不协调的方式表现空间,以夸张的细长比例表现 人物等。建筑史中则用以指1530~1600年间罗马耶稣会教 堂意大利某些建筑师的作品中体现前期巴洛克风格的倾向。
对太阳的崇拜和对光的追求
最初,基督教接受了古代民族太阳崇拜的习俗,将教堂布局改为坐东 朝西,祭坛设在建筑物的东端,教堂的大门开口朝西,使信徒们礼拜 时能朝向东方,以后教堂大门朝西成为惯例,即使开口不朝向西方的 教堂,也把正面叫做西面。 中世纪基督教艺术中,对上帝之光的追求,成为建筑和艺术的主题之 一[2]。哥特式教堂内部裸露着近似框架式的结构,窗子占满了支 柱之间的整个面积,而支柱又全由垂直线组成,几乎没有墙面,雕刻、 壁画之类无立足之地。对光的追求是哥特式建筑的初衷,窗户的尺寸 大大增加,从而允许空前规模的采用彩色玻璃窗画[4]。由于彩色 玻璃能够依靠光线的穿透而清晰,光线通过图案各异、色彩斑斓的玻 璃窗透入,照亮教堂的上部以及整个唱诗班的席位。这一结构设计, 使教堂内部不再空空荡荡,而是浴满了光线。神学家认为明亮的教堂 应该像天堂一样,从天上射进的阳光,像“神启”进入信徒的心灵。 通过圆花窗上的七彩玻璃射入的光线,产生了特别动人的色彩效果, 好像圣灵穿过圣母的身体照亮教堂,形成一种飘忽的氛围,使人们忘 却现实的痛苦,唤起人们心灵的回应。
基督教知识-天主教教堂的建筑风格
天主教教堂的建筑风格在西方建筑史中,天主教的教堂建筑始终影响着人们的信仰和思想。
天主教建筑文化构成了西方历史上艺术创作的主体。
许多世纪以来,它以独特的文化底蕴深深地影响着世界基督宗教的教堂建筑文化。
东正教教堂的建筑样式多为拜占廷式或斯拉夫式。
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拜占廷式)莫斯科红场的瓦西里升天大教堂(斯拉夫式)天主教教堂多为罗马式或哥特式。
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罗马式)意大利的比萨主教堂(罗马式)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哥特式)德国科隆大教堂(哥特式)罗马式教堂建筑采用古罗马的拱顶结构和拉丁十字。
它的特点是,轮廓富有变化,而且墩柱以圆柱形为特征,把教堂平面建构为十字架格局,主堂与廊的交叉部分为穹窿覆顶,支撑着整个建筑,与辅助勒拱结合,使内部空间显得很宽广。
成为后来天主教教堂建筑严格遵守的建筑形式。
它的外形像封建领主的城堡,以坚固、沉重、敦厚、牢不可破的形象显示教会的权威,形式上带有复古继承传统的意味。
教堂的一侧或中间往往建有钟塔。
屋顶上设一采光的高楼,从室内看,这是唯一能够射进光线的地方。
教堂内光线幽暗,给人一种神秘宗教气氛和肃穆感及压迫感。
哥特式教堂为天主教建筑文化提供了建筑艺术所呈现出的高超技术,突出表现了坚韧的宗教信念。
它具备三个特点:以肋架为拱顶承重构件,重力传递明确;采用独立的飞扶壁,支撑承重墙中的侧向水平推力结构;使用尖券调节起券角度,达到同一高度,减少侧推力,有向上的态势。
从外部就可看出它高而尖的顶。
哥特式以粗犷奔放、灵巧上升的力量体现教会的神圣精神。
它的直升的线条,奇突的空间推移,透过彩色玻璃窗的色彩斑斓的光线和各式各样轻巧玲珑的雕刻的装饰,综合地造成一个“非人间”的境界,给人以神秘感。
人们的视觉和情绪随着向上升华的尖塔,有一种接近上帝和天堂的感觉。
哥特式教堂的庄严与堂皇,能激起心灵的伟大思想和情感,把人们投向赞叹与神往之中。
从审美的层面看,罗马式建筑较宽大雄浑,但显得闭关自守,而哥特式建筑表现出一种人的意念的冲动,它不再是纯粹的宗教建筑物,也不再是军事堡垒,而是城市的文化标志。
大教堂名词解释
大教堂名词解释1. 引言大教堂是世界各地宗教建筑中最具规模、壮丽和庄重的建筑之一。
它们承载着宗教信仰、文化遗产和建筑艺术的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大教堂进行全面详细的解释,包括其定义、历史、建筑特点以及在社会中的作用。
2. 定义大教堂是基督教中一种重要的宗教建筑,用于举行重要礼拜和仪式。
它通常是一个大型石头或砖砌的建筑物,具有特殊的形式和功能。
大教堂通常由中央祭坛、侧祭坛、祭司席位以及供奉圣像和圣器的小堂组成。
3. 历史大教堂起源于罗马帝国时期,受到罗马寺庙和巴西利卡的影响。
最早的基督教聚会场所是地下墓穴或私人住所,后来发展成为类似于罗马巴西利卡式样的公共聚会场所。
在中世纪,大教堂成为基督教宗教权威的象征。
许多大教堂的建造是由当时的国王、贵族或教会机构资助,以显示他们对基督教的支持和权威。
4. 建筑特点大教堂的建筑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4.1 建筑风格大教堂采用了多种建筑风格,如罗曼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等。
不同的地区和时期对于大教堂的建筑风格有不同的偏好和发展。
4.2 整体结构大教堂通常是长方形或十字形平面布局,具有中央祭坛、圆顶或尖塔、钟楼等特点。
内部通常由中殿、侧廊和穹顶组成,以容纳更多的信徒。
4.3 装饰艺术大教堂内部和外部都充满了各种装饰艺术,如壁画、彩色玻璃窗、雕塑等。
这些装饰艺术既起到了美化空间的作用,也传达了宗教故事和价值观。
4.4 壁画和彩色玻璃窗大教堂的壁画和彩色玻璃窗是其最具特色的装饰元素之一。
壁画通常描绘了圣经中的故事,而彩色玻璃窗则通过光线的折射创造出神圣而庄严的氛围。
5. 社会作用大教堂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5.1 宗教仪式大教堂是基督教信仰中重要的仪式场所,包括弥撒、婚礼、洗礼等。
它提供了一个庄严而神圣的环境,使信徒能够与上帝进行沟通和参与宗教仪式。
5.2 文化遗产保护大教堂作为历史悠久的建筑物,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
它们代表了不同时期和地区的建筑艺术和工艺技术,对于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基督教第一次分裂
罗马帝国的分裂 The split of the Rome Empire
六、基督教第一次分裂
六、基督教第二次分裂
六、基督教第二次分裂
六、基督教各教派分布
六、基督教各教派信教比例
西什库教堂和广东湛江维多尔天主教堂。
一、基督教建筑艺术-发展进程
(一)地下墓窟和宅邸 教堂 基督教成立初期,罗马 皇帝对基督徒进行宗教 迫害,大批基督徒因此 丧生。为逃避杀戮,教 徒们的集会都是在墓窟 中秘密举行的。 (三)罗马式教堂 5世纪以后教堂建筑出现 了新的形式,即中心穹 窿形式。它仿造古罗马长 方形会堂建筑风格,参照 早期“巴西里卡”教堂形 式,体现出一种宏伟的观 念和高超的技艺,风格多 以抽象含混为主。 (二)巴西里卡式教堂 基督教被拥立为国教后, 教会随之由地下转移至地 上,最初的祈祷场所,是 对原来异教神庙或宽敞的 建筑物加以改建,由长方 形会堂改建而成的,在古 代被称为巴西里卡式。
二、基督教建筑艺术-罗马式特点总结
朴素的中厅与华丽的圣坛形成对比,中厅与侧廊较大
的空间变化打破了古典建筑的均衡感。
随着罗马建筑的发展,中厅愈来愈高。为减少和平衡 高耸的中厅上拱脚的坠力,并使拱顶适应于不同尺寸和形 式的平面。罗马式建筑作为一种过渡形式,它的贡献不仅 在于把沉重的结构与垂直上升的动势结合起来,更在于它
乌尔姆大教堂 Ulm Cathedral
手法形成有机整体。
三、基督教建筑艺术-哥特式
沙特尔主教堂
三、基督教建筑艺术-哥特式
三、基督教建筑艺术-哥特式
沙特尔大教堂 Chartres cathedral
三、基督教建筑艺术-哥特式特点总结
一、尖塔高耸、尖形拱门
二、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
三、束柱,多根柱子合在一起,强调垂直线条 四、浮雕,教堂外部入口大量浮雕,美感很强
二、基督教建筑艺术-罗马式特点总结
拱券技术是罗马建筑最大的特色、最大的成就, 是它对欧洲建筑最大的贡献。罗马建筑典型的布局方
法、空间组合、艺术形式和风格以及某些建筑的功能
和规模等等,都同拱券结构有血肉的联系。正是出色 的拱券技术才使罗马无比宏伟壮丽的建筑有了实现的 可能,使罗马建筑那种空前大胆的创造精神有了物质 的根据。
Architecture of Christianity
基督教建筑艺术
Department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Zhuning
引子
朴素版-最后的晚餐 The Last Supper
引子
豪华版-Paolo Veronese 《利未家的宴会》
引子
五、基督教教派与建筑风格
Catholicism
Orthodox
Protestantism
五、基督教教派与建筑风格-天主
天主教教堂(罗马公教)- 传统建筑形式,多为哥特式, 巴洛克式,平面采用传统拉 丁十字式作为整体布局,平 面图呈“十字架”形状。后 殿一般分为左右两室、小祭 堂,前殿则分为大祭台和教
徒座席。建筑多雕刻,华丽,
威严。顶部设钟楼(单钟或 双钟),如:法国巴黎圣母
巴黎圣母院 Notre Dame Cathedral
院,德国科隆大教堂,巴塞 罗那大教堂等等。
五、基督教教派与建筑风格-东正
正教教堂(东正教),公元395年,东西
罗马帝国分裂,正教所影响区域多为东欧 各国,因此,教堂建筑形制受到东方拜占 庭风格的影响,延续巴西立卡式风格,多 为圆顶穹顶,顶部逐渐变尖,呈洋葱状, 一般教堂顶部会设铸铁铁公鸡雕像,作为 其特征。延续了传统罗马公教对教堂形制
四、基督教建筑艺术-拜占庭式
“拜占庭”原是古希腊的一
个城堡,公元395年,显赫 一时的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
两个国家,西罗马的首都仍
在当时的罗马,而东罗马则 将首都迁至拜占庭,其国家
也就顺其迁移被称为拜占庭
帝国。拜占庭建筑,就是诞
圣索菲亚大教堂 Hagia Sophia
生于这一时期的拜占庭帝国
的一种建筑文化。
小汉斯·霍尔贝因 《最后的晚餐》
老卢卡斯·克拉纳赫 《最后的晚餐》
一、基督教建筑艺术-概况
教堂是基督教(天主教,新教,东正教)等举行弥撒礼拜等宗教事宜
的地方,按照级别分类有主教坐堂,大教堂(大殿),教堂,礼拜
堂等。世界著名的教堂有圣彼得大教堂、米兰大教堂、塞维利亚大 教堂、巴黎圣母院和莫地那大教堂等。中国著名的教堂有临沂教堂、
的特殊要求,繁琐,奢华,气势宏大又不
失细节与柔美。如:哈尔滨圣索菲亚大教 堂(中国仅存的正教教堂)希腊阿索斯山 有个a Church in Harbin
正教教堂修院组成,建筑形式也多如上所 述。
五、基督教教派与建筑风格-新教
基督新教是从天主教(罗马公教)分离出来,抛弃旧时传统礼仪与祭 司仪式,崇尚一切为新,在建筑形式上,也化繁为简,多采用现代建 筑形式,有意与天主教教堂区分,平面及建筑外观无特定设计要求, 更加时尚,简约。十字架也简化为简单的横竖两条直线直角相交,去 掉了十字架上的耶稣基督苦像。如:日本安藤忠雄所设计的光之教堂, 北京海淀镇的新教教堂等。
二、基督教建筑艺术-罗马式
二、基督教建筑艺术-罗马式
二、基督教建筑艺术-罗马式特点总结
一、线条简单、明快,造型厚重敦实、注重内部空间 二、窗口窄小,在较大的内部空间造成阴暗神秘气氛
三、内部,中厅大小柱子有韵律地交替布置
四、采用拱券技术、火山灰混凝土的使用 五、门宙洞口用同心多层拱券,以减少沉重感
四、基督教建筑艺术-拜占庭式
四、基督教建筑艺术-拜占庭式
四、基督教建筑艺术-拜占庭式特点
一、屋顶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顶”
二、整体造型中心突出,即圆穹顶为建筑构图中心
三、创造了把穹顶支撑在独立方柱上的结构方法 四、色彩的使用上,既注重变化,又注重统一
四、基督教建筑艺术-拜占庭式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拜占庭建筑是在 继承古罗马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 时,由于地理关系,它又汲取了波斯、两河流 域、叙利亚等东方文化,形成了自己的建筑风 格,并对后来的俄罗斯的教堂建筑、伊斯兰教 的清真寺建筑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二、基督教建筑艺术-罗马式
意大利比萨大教堂
Cathedral of Pisa, Italy
十一世纪时,欧洲各封建领 主热心于在自己的领地上修 建规模壮观的修道院和教堂。 教堂建筑采用典型的罗马式 拱券结构。它是从古罗马时 代的巴西利卡式演变而来。 建筑史上称这种建筑形式称 为“罗曼内斯克”即罗马式。 罗马式教堂的雏形是具有山 形墙和石头的坡屋顶并使用 圆拱。它的外形像封建领主 的城堡,以坚固、沉重、敦 厚、牢不可破的形象显示教 会的权威。但又不同于古代 的写实风格。
在建筑史上第一次成功地把高塔组织到建筑的完整构图之
中。
三、基督教建筑艺术-哥特式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
半叶起源于法国,12~
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 种建筑风格。主要建于 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 俗建筑。 哥特式教堂的内部空间 高旷、单纯、统一。装 饰细部也都用尖券作主 题,使建筑风格与结构
德国科隆大教堂 Cologne Cathedral
(四)哥特式教堂 哥特式教堂是12-15世纪 时继罗马式建筑后出现的 一种独特的建筑体系。哥 特式教堂仍采用砌体结构, 抛弃了罗马式教堂的半圆 形穹,代之以线条轻快的 尖形拱门,广泛地运用线 条轻快的尖拱劵。
基督教堂的建筑风格主要有:罗马式、哥特式和拜占廷式三种。
Three main architectural styles of the Christ Church: Rome style, Gothic and Byzantine style.
三、基督教建筑艺术-哥特式赏析
兰斯主教堂 Lance Cathedral
亚眠主教堂 Amiens Cathedral
三、基督教建筑艺术-哥特式赏析
博韦主教堂 Beauvais Cathedral
三、基督教建筑艺术-哥特式经典之作
一、米兰大教堂:位于意大利米兰市,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尖塔 建筑; 二、乌尔姆主教堂:位于德国,在教堂正面建一座很高钟塔的 哥特式教堂。 三、科隆主教堂:位于德国,最早的哥特式教堂之一。 四、索尔兹伯里教堂:英国教堂中海拔最高的教堂。 五、圣丹尼教堂:位于法国巴黎郊区,世界上第一座真正的哥 特式教堂。 六、亚眠主教堂:位于法国,哥特式建筑盛期的代表作,是哥 特式建筑成熟的标志。 七、兰斯主教堂。八、沙特尔主教堂。九、博韦主教堂。 十、巴黎圣母院:位于法国,早期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作,它是 欧洲早期哥特式建筑和雕刻艺术的代表,集宗教、文化、建筑 艺术于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