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铁》(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李文红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电磁铁》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电磁铁》教学设计课题电磁铁单元 4 学科科学年级 6学习目标一、科学概念目标1.电磁铁的磁性强弱是可以改变的。
2.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有关:线圈匝数多磁性强,线圈匝数少磁性弱。
3.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有关:电流大磁性强,电流小磁性弱。
二、科学探究目标1.完整、深入地经历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2.能够识别变量设计对比实验,会控制变量检验线圈匝数、电流大小对磁性强弱的影响。
3.能够用实验数据论证自己的观点。
三、科学态度目标1.体验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
2.体会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善于借鉴他人的实验数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重点能控制变量检验线圈圈数和电流大小对磁性强弱影响。
难点设计并完善电磁铁磁力和线圈圈数以及电流大小关系的实验。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观察电磁起重机的工作过程,你知道其工作原理吗?播放视频。
电磁起重机工作原理:电磁起重机通电时,电能转换为磁能,可吸起钢铁;断电时,磁能消失,钢铁就会落下。
2、电磁起重机的磁性强到可以吸引一辆汽车,我们自制的电磁铁却只能吸引几个大头针。
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观看视频,回答对比,思考以电磁起重机导入,引导学生与自制的电磁铁进行对比,提出“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
讲授新课一、作出假设1、回顾电磁铁结构和磁性产生的条件电池铁芯线围2、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可能与哪三个方面有关?明确:①线圈、②铁芯、③电流3、推测:我们制作的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预测:回顾交流推测利用已有的经验进行推测,为下一步实验设计做准备。
A.C.板书电碰起垂机通电时,电能转换为碰能,可吸起钢铁;断电时,磁能消失,钢铁就会落下能量转换电能转换为磁能板书设计电磁铁验证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曲匝教有关验证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有关建议线围匝数为20图40图,60图.围数间隔较大。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电磁铁》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电磁铁》教案一. 教材分析《电磁铁》这一节内容是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的一部分,主要向学生介绍电磁铁的原理及其应用。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电磁铁的工作原理,掌握如何制作电磁铁,并能够运用电磁铁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于电流、磁铁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电磁铁的原理及其应用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思考等方式,逐步理解电磁铁的原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电磁铁的原理,学会制作电磁铁,并能够运用电磁铁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思考等方式,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了解电磁铁的原理,学会制作电磁铁,并能够运用电磁铁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2.问题驱动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电磁铁实验器材、PPT等。
2.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笔记本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个电磁铁制品,如电磁铁钓鱼器,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个电磁铁是如何工作的吗?”让学生思考电磁铁的原理。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电磁铁的原理图,向学生讲解电磁铁的工作原理。
同时,教师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观察电磁铁的原理。
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电磁铁,并观察电磁铁的工作原理。
教科版科学六上《电磁铁的磁力(一)》参考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上《电磁铁的磁力(一)》参考教案一. 教材分析《电磁铁的磁力(一)》这一课时,教科书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电流大小和铁芯的关系,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已具备了一定的电磁学基础知识,如电流、磁场等。
但对于电磁铁的磁力与线圈匝数、电流大小和铁芯的关系,可能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这些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电流大小和铁芯的关系。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电磁铁的磁力与线圈匝数、电流大小和铁芯的关系。
2.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的技巧。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观察和操作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磁铁的磁力与线圈匝数、电流大小和铁芯的关系。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3.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电磁铁、铁芯、线圈、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等。
2.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3.教学资源:相关论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PPT展示电磁铁的日常生活应用,如电磁铁吸铁、电磁起重机等,引出本课主题。
2.呈现(10分钟)介绍电磁铁的磁力与线圈匝数、电流大小和铁芯的关系,展示相关论文和视频,为学生实验探究提供理论支持。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电磁铁的磁力与线圈匝数、电流大小和铁芯的关系。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电磁铁的磁力与线圈匝数、电流大小和铁芯的关系。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电磁铁的磁力与线圈匝数、电流大小和铁芯的关系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如电磁铁的优缺点、电磁铁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等。
《电磁铁(一)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五四制》
《电磁铁(一)》导学案
一、导入
1. 本节课我们将进修电磁铁的原理和应用。
2. 请同砚们回顾一下什么是电磁铁?电磁铁有什么特点?
3. 你知道电磁铁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吗?
二、知识点讲解
1. 电磁铁的原理:当电流通过螺线管时,会在螺线管周围产生磁场,使螺线管成为一个具有磁性的铁器。
2. 电磁铁的特点:可以通过控制电流的大小和方向来控制磁场的强弱和方向。
3. 电磁铁的应用:电磁铁广泛应用于电磁吸盘、电磁阀、电磁搅拌器等领域。
三、实验操作
1. 实验一:观察电磁铁的吸力
材料:电磁铁、铁钉
步骤:将电磁铁接通电源,将铁钉放在电磁铁上方,观察铁钉被吸引的情况。
2. 实验二:控制电磁铁的吸力
材料:电磁铁、电源、开关
步骤:通过控制开关的开闭,调节电磁铁的吸力大小,观察结果。
四、拓展应用
1. 利用电磁铁原理制作一个简单的电磁吸盘。
2. 探究电磁铁在电磁阀中的应用原理。
五、教室小结
1.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电磁铁的原理和特点。
2. 电磁铁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可以通过控制电流来控制磁场的强度和方向。
3. 下节课我们将进修更多关于电磁铁的知识。
六、课后作业
1. 思考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并写出你的理解。
2. 搜索了解电磁铁的更多知识,做一份电磁铁的简要介绍。
3. 完成《电磁铁(一)》课后习题。
(新)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第1课时 电磁铁》公开课(教案)
第1课时电磁铁【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电磁铁,知道电磁铁的特性和工作原理.2.了解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3.了解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电磁铁的过程,体会控制变量的方法.2.在评估的过程中,体验评估和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形成乐于探究的意识和敢于创新的精神.2.体验探索科学的乐趣,养成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精神.【教学重点】1.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2.电磁铁的优越性与应用实例.【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对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做出科学猜想.2.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电磁铁磁性与影响因素的关系.3.如何引导学生将电磁铁应用于生活和生产中,让学生感知学以致用,即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教具准备】干电池两节,螺线管,小磁针,铁棒,大铁钉两枚,导线(两根〕,大头针适量,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开关,导线,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课时】1.5课时【稳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局部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稳固.【新课引入】师上一节课,我们做实验时,通电螺线管磁场的磁性比拟弱,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方法使它的磁性变强呢?生:增大电流;螺线管绕密些;给螺线管中间参加铁芯.师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实验.演示实验:先将小磁针放在螺线管的两端,通电后观察小磁针偏转的程度,再将铁棒插入螺线管,通电后观察小磁针偏转的程度.生:插入铁芯的通电螺线管磁性明显增强.师这种加了铁芯的通电螺线管就叫做电磁铁,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进行新课】知识点1电磁铁及其应用师我们把插有铁芯的螺线管叫做电磁铁.这种磁体,在有电流通过时有磁性,没有电流时就失去磁性.为什么插入铁芯后,通电螺线管的磁性会增强呢?原理:铁芯插入通电螺线管,铁芯被磁化,也要产生磁场,于是通电螺线管的周围既有电流产生的磁场,又有磁铁产生的磁场,因而磁场大大增强了.用多媒体播放文件:生活及生产中电磁铁的应用实例.师从视频中可以看出电磁铁在生活中的用途很广泛.请大家列举一下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应用?生:电磁起重机、自动控制系统中的电磁阀门、电铃、听筒、电磁继电器等等.随堂演练教师引导学生做《状元成才路•创优作业》P15页“考点1电磁铁及其应用〞中的题目〔教师可选取局部题目请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并针对性地讲解局部题目.知识点2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师既然电磁铁的磁性相对来说比拟强,那么,你认为是哪些因素决定了它的磁性强弱呢?学生进行猜想.对学生的猜想进行归纳,最后可以得到:电流的大小、匝数、铁芯可能会影响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师我们怎样验证自己的猜想呢?生:通过实验.师在实验时磁场的强弱怎么判定?生:大头针.(提醒生:有这么多变量都可能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强弱,那么我们采用什么方法进行探索?在探究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师由于受器材的限制,先来探究电流和匝数这两个变量对电磁铁磁性的影响.将学生按座位分为A、B两个大组,分别分配任务进行探究实验.引导学生制定方案与设计实验,并提出设计要求.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文件“制定方案与设计实验〞为例子,并讲解.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设计方案,并对学生实验方案进行优化.教师指导学生按设计方案的需求,领取实验器材.引导学生发现器材中缺少电磁铁,并提出以小组为单位,按探究目的绕制一个电磁铁,时间为3分钟.课件展示:电磁铁的绕制方法〔慢放〕.教师充分调动每位同学积极参与,要求学生按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并巡回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指出学生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不标准的操作,使学生实验顺利进行.(提示:学生对制作的电磁铁的性能进行测试前方可连入电路.)指示首先完成实验的小组将实验数据填入教师设计的表格中〔粘贴在黑板上〕.待大局部学生完成实验后,引导学生对实验所得数据仔细思考,分析并表述发现的规律.引导学生准确、科学、标准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实验完毕,引导学生对所完成的实验进行评估:〔1〕操作中有没有什么失误?〔2〕测量结果如果不准确,原因是什么?学生讨论、交流.师拿出条形磁铁,请同学们说出电磁铁与永磁体相比有哪些优越的地方.生:①电磁铁磁性有无,可用通断电来控制;②电磁铁磁性强弱,可用电流强弱和匝数多少来控制;③电磁铁的极性变换,可用电流的方向和线圈的绕法来实现.【教师结束语】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电磁铁的有关知识,了解到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知道插有铁芯的螺线管就是电磁铁,它的磁场强弱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有关,电流越大,线圈匝数越多,则电磁铁的磁场就越强.所以电磁铁比永久性磁铁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它的磁性有无可以由通电的有无来控制,它的磁性强弱可以由电流的大小来控制,它的磁极可以由电流的方向来控制,这大大地方便了人们对不同磁性的.1.本节课课堂教学以学生的探究为主,教师只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表达了新课标的精神.2.考虑到探究实验课的弊端:即拖沓,冗长,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等因素,采取在一定的探究环节中规定时间的方法,刺激学生的好胜心,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利用时间,提高课堂效率.3.在评估交流中,给学生提供一定的空白时间,让学生充分讨论、自由交流,生生对话、师生对话时有出现.4.课堂富有时代气息,与学生零距离探究,给学生创设平安、自由的思维想象空间,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自主探究的全过程.第2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2.通过上网查阅《气候与热污染》的相关资料,了解利用比热容解释海边与沙漠昼夜温差问题,并了解一下“热岛效应〞.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教学难点】应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知识来解释自然现象、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准备】铁架台、电炉子〔或酒精灯〕、石棉网、火柴、干沙子、水、煤油、天平、温度计、手表、大烧杯、大试管、玻璃棒等.【教学课时】1.5课时【稳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课时所学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局部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稳固.【新课引入】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中央电视台一天的天气预报的录相片段,播放前提醒学生特别注意观察我国各省内城市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看看能不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学生思考、讨论,发表各自的看法.师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内陆的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大呢〞?大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后,你就会明白.好,下面我们开始探究吧.【进行新课】知识点1认识比热容1.探究水吸收的热量跟哪些因素有关教师提出问题:咱们同学当中有谁帮助妈妈烧过水?烧水时,水吸收的热量的多少跟哪些因素有关?有怎样的关系?请用你的生活经验来支持你的观点.〔这种设置问题的方法,比直接提问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是什么关系,更具开放性,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学生回忆并思考,发表各自建议:①水多些时,加热时间要长些;水少些时,加热时间要短些.②加热时间长时,温度升高多些;加热时间短时,温度升上下些……教师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对答复不完善的地方可补充完善、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板书:〔1〕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大吸收热量越多.〔2〕水吸收的热量与水温升高多少有关,水温升高越多吸收热量越多.2.探究物体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种类有关——比热容师是不是只要物体的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同,它们吸收的热量就相等呢?或者说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是否还跟其他因素有关?学生猜想: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还可能与物质的种类有关.教师引导学生制定方案与设计实验:〔1〕引导学生选择器材:教师为同学们提供了水、食用油或沙子三种物质,同学们可任意选择.〔2〕引导学生拟定方案:怎样确定水和食用油〔或沙子〕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学生经过讨论认为: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确定.教师强调:必须保证热源相同且较稳定.〔运用“转换法〞把比较吸热多少转换为比较加热时间长短,更易于操作〕〔3〕让学生合作交流、设计方案.教师参加学生的小组讨论之中,了解学生的思路,适时点拨.各小组学生派代表表述自己的设计思路.教师收集、整理,点评引导,择优确定比较合理的设计方案,让学生实验.方案一:用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如沙和水〕,让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实验装置如下列图,注意使两个装置的热源相同且较稳定.〕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方案二:用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给它们加热相同时间,比较温度升高的多少〔实验装置上图同样适用〕.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在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教师适时提出学生设计、交流时容易忽略的问题,如:a.你们怎样获得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或沙子〕?b.你们怎样使食用油〔或沙子〕内、外温度到达一致?c.你们采用的热源是否稳定,怎样改进更好?〔4〕学生根据交流情况,适当修正自己的方案.教师提醒实验时要注意的问题:①为节省实验时间,每小组所采用的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要适当的少一些,假设是选用热水做热源的小组可用暖瓶里初温较高的热水;②如果两种物质的初温不相等,可通过加热的方式调整一下.〔5〕学生选取自己方案中所需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收集数据.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实验中出现的困难及时给予帮助、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6〕分析与论证:各小组根据实验收集的数据分析归纳,进行交流,得出结论.根据实验数据学生不难得出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种类有关的结论.师为了表示不同的物质,质量相同时,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的多少,物理学中引进物理量——比热容.注意:要在相同条件下比较,即必须让质量相同,温度升高度数也相同,故质量都取单位质量〔1kg〕,温度都取升高1℃,比较起来最为方便.〔让学生类比密度的定义方法,用比值定义法给比热容下定义〕板书:(1)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或降低〕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c 表示.(2)单位: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J/(kg·℃).3.比热容是物质的属性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2页《小资料》并思考,可以发现有什么规律?学生分析、讨论答复: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不同;水与冰的比热容不同;水的比热容最大;泥土比水的比热容要小……板书:比热容是反映物质自身性质的物理量〔即是物质的属性〕,物质种类不同,比热容一般不同.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我们已经知道哪些物理量可以反映物质的自身性质,它们有什么特点?生:密度,密度不随物质的质量、体积的多少而改变,也不随位置变化而改变.师既然比热容是物质的属性,那么,它同样也具有与密度相似的性质.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质的质量、体积多少无关〔特别提醒,它还与温度变化无关〕.那么请大家思考:把一盆水倒掉三分之一,比热容有无变化?把这盆水由20℃加热到100℃,比热容有无变化?生:〔齐声答复〕不变.课堂演练完本钱课时对应课堂练习.知识点2水的比热容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由之前探究煤油〔或沙子〕和水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生1:由表一数据可知水的吸热能力〔或比热容〕比煤油〔或沙子〕强,要让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则需对水加热久一些.生2:由表二数据可知加热相同时间时,水的温度变化慢些,煤油〔或沙子〕温度上升得快些.师同学们答复得很好,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2页的《小资料》和P13页的《想想议议》,说说在生活、生产中如何应用水的比热容.生思考、分析、发表看法:因为水的比热容与其他的液体相比要大得多,这样水在降低相同温度时,放出的热量多些.生活中汽车用水作为冷却剂.春天,农民伯伯育秧苗,每到黄昏往田间灌水,防止秧苗在夜间被冻坏;而白天放出秧田里的水,便于晒田,促进秧苗生长.师真棒!大家分析得很对,请大家课后阅读教材P12~P13页的最下面两段文字,思考为什么内陆地区的温差比沿海地区的大.课堂演练完本钱课时对应课堂练习.【课堂交流、小结与延展】师同学们,我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理解了比热容的概念,学会了利用比热容知识解释一些自然现象,还明白了比热容与我们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你们还有哪些收获呢?请相互交流、讨论.生1:通过学习,我明白了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不同,水的吸热本领最强.生2:通过学习,我们明白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种类、质量和升高的温度有关.生3:表示不同物质的吸热或放热能力用比热容这个物理量.比热容是反映物质自身性质的物理量,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它与温度、质量、体积都没有关系.生4:在生产、生活中,为什么经常用水作为取暖剂〔或冷却剂〕,原因是水的比热容最大,在质量相当,变化相同的温度时,水与其他物质相比,水吸收热量多;换句话说,降低相同的温度时,水放出的热量要多些.生5:质量相当的沙子和海水,接收太阳光的照射吸收的热量相同时,由于沙子的比热容大约只有水的1/4,因此,沙子升高的温度大约是水升高温度的4倍.所以,炎热的夏天,我们赤脚走在海滩上,感觉沙子热烫热烫的,而海水却是凉凉的,就是这个道理.生6:为了保护大自然,为了保护我们人类的生存环境,防止热污染,我们要提倡低碳生活,树立节能环保意识.同学们,行动起来吧!……【教师结束语】同学们,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收获了不少知识.我们知道了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不同,知道了物质吸热的多少取决于物质的种类、质量和变化的温度.而且明白了水的比热容较其他物质的比热容大,这点在生产、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自然界中不同地区的气候变化与这有着很大的关系.大家深深体会到,物理是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一门学科.只要大家平时多关注生活、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勤于思考,就会轻松地学好物理.好,谢谢大家!课后作业完本钱课时对应课后练习.1.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方法让学生体会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在设计此课时,从市民极为关心的天气预报入手,引入新课;紧接着让学生联系他们极为熟悉的烧水现象,探究出影响物体吸收热量多少的两个因素;最后又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自然界的一些现象,这些会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无处不蕴含着物理知识,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2.纵观本节课的设计,不难发现每个环节都是从提出问题入手展开教学的,这一个个精心设计的问题,组成一个步步攀升的台阶,引领学生走向科学知识的殿堂.3.在不违背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对教材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如问题的提出方式,探究方案的设计等等.这些设计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为帮助学生理解比热容的概念,努力使本节的教学活动源于生活,效劳于生活,帮助学生构建“物理在身边〞的理念,从而顺利突破教学难点.在推导热量计算公式时,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具体数据到归纳计算公式,这样学生容易理解和记住.利用水的比热容大来冷却或取暖〔1〕水冷系统的应用人们很早就开始用水来冷却发热的机器,在电脑CPU散热中可以利用散热片与CPU核心接触,使CPU产生的热量通过热传导的方式传输到散热片上,然后利用风扇将散发到空气中的热量带走.但水的比热容远远大于空气,因此可以用水代替空气作为散热介质,通过水泵将内能增加的水带走,组成水冷系统.这样CPU产生的热量传输到水中后水的温度不会明显上升,散热性能优于上述直接利用空气和风扇的系统.热机〔例如汽车的发动机,发电厂的发电机等〕的冷却系统用水作为冷却剂,也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2〕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水稻是喜温作物,在每年三四月份育苗的时候,为了防止霜冻,农民普遍采用“浅水勤灌〞的方法,即黄昏在秧田里灌一些水过夜,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候,再把秧田中的水放掉.根据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在夜晚降温时,使秧苗的温度变化不大,对秧苗起了保温作用.〔3〕热水取暖冬季供热用的散热器、暖水袋.。
《电磁铁》(教案)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小学科学《电磁铁》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能量这一章节第5课《电磁铁》,主要介绍了电磁铁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电磁铁的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电磁铁的基本应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电磁铁的构成和工作原理;(2)掌握电磁铁的基本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2)通过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情感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2)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电磁铁的构成和工作原理;(2)电磁铁的应用。
2.教学难点:(1)电磁铁的工作原理;(2)电磁铁的应用。
四、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小学六年级上册的一节科学课,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
但是,学生对电磁铁的认识和了解较少,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深入了解电磁铁的构成和工作原理,进而掌握电磁铁的基本应用。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新课导入1.教师出示图片或实物,让学生猜测这是什么,并引导学生思考电磁铁的作用。
例如,教师出示一个电磁铁模型,让学生猜测这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电磁铁的作用,如电磁铁的制动、电磁铁的吸附等。
2.教师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状态。
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上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引导学生回忆和总结。
第二环节:讲解电磁铁的构成和工作原理1.教师通过图片或模型,让学生了解电磁铁的构成,包括铁芯、线圈等。
例如,教师可以出示电磁铁的图片或模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电磁铁的构成。
2.教师讲解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即通过电流在线圈中产生磁场,使铁芯具有磁性,从而实现电磁铁的吸附和释放。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图示或实物演示,让学生了解电磁铁的工作原理。
第三环节:实验操作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电磁铁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电磁铁,观察电磁铁的吸附和释放。
教科版科学六上《电磁铁的磁力(一)》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上《电磁铁的磁力(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电磁铁的磁力(一)》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以及电磁铁的极性与电流方向的关系。
通过实验和观察,学生能够掌握电磁铁的原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电磁学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验技能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电流、磁场等基础知识,对于实验操作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电磁铁的原理和磁力的大小与方向可能还存在着一些疑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实验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电磁铁的原理和特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电磁铁的原理,掌握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以及电磁铁的极性与电流方向的关系。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于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电磁铁的原理及其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电流方向的关系。
2.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如何正确地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感受电磁铁的原理和特点。
2.讲解法:对于电磁铁的原理和特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电磁铁、铁钉、导线、电流表等。
2.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PPT,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电磁铁的磁力。
引导学生思考电磁铁的原理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感受电磁铁的原理和特点。
同时,教师讲解电磁铁的原理,解释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电流方向的关系。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电流方向的关系。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技能。
《电磁铁1》优秀教案
学生假设
学生实验
学生汇报
板书设计:
5、电磁铁
1、电磁铁和永久磁铁的相同点是:(都能吸铁)、(都有磁性)、(都有磁极)、(都能指示方向)。
2、电磁铁和永久磁铁的不同点是:电磁铁的(磁性)、(磁力大小)和(磁极的方向)可以控制和改变,磁铁却不可以。
学生制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玩电磁铁。
给装置起名。
学生提出研究问题。
讨论制定实验方案。
引导学生用指南针检验。
学生验证假设。(教师指导实验)
学生讨论汇报,对不同答案进行分析。
教学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时间
分配预设
四、归纳总结
五、拓展探究
谈话:在本课的学习中,你们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呢?
如果电磁铁帽是北极,那么,改变缠绕方向和电池的正负极以后,电磁铁的铁帽是什么极了?
教学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时间
分配预设
一、导入新课
二、制作电磁铁
三、分辨电磁铁的两极
1、演示磁铁吸大头针。
2、提问:铁钉能吸铁吗?
3、演示电磁铁装置,并做吸大头针实验。
提问:你能比较磁铁和电磁铁的异同吗?
1、谈话:你对电磁铁有感兴趣的问题要研究吗?
2、指导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回答问题。
指导制作电磁铁。
课题
5、电磁铁
课型
新授
课时
1课时
教
学
目
标
1、知道什么是电磁铁;
2、能够根据所给的材料制作一个电磁铁;
3、知道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的电量、导线缠绕的圈数有关。
4、积极主动地研究电磁铁,体会探究的乐趣。
小学科学第15课电磁铁(一)教案
小学科学第15课电磁铁(一)教案电磁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一种实用工具。
它利用电流在导线中产生的磁场,从而使导线具有磁性。
在小学科学第15课中,学生将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电磁铁的原理和应用。
本文将就此展开详细介绍。
首先,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证明电磁铁的存在。
实验前我们需要准备一根绝缘导线、一个电池、一根铁钉和一颗灯泡。
首先,将一根导线两端接通电池的正负极,然后用绝缘导线将铁钉包裹住,形成一个导线圈。
将灯泡的两个金属触点分别与导线圈的两端相连。
当将导线圈靠近电池时,灯泡会亮起,说明电磁铁产生了磁场。
反之,当导线圈远离电池时,灯泡将熄灭。
接下来,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导线中会产生磁场。
电流的流动会产生磁场,这是由安培法则所决定的。
当电流通过导线时,导线周围会形成一个闭合的磁场,而形成磁场的方式,正是由于导线中的电子在电流作用下产生了运动。
这个磁场可以使得导线具有磁性,从而将铁钉吸引住。
进一步,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探究电磁铁的工作原理。
当电流通过导线时,磁场会形成一个环形磁力线。
这些磁力线在靠近铁钉时会发生弯曲,并在铁钉表面形成一个极端。
这个极端会吸引铁钉的金属离子,使得铁钉与导线之间产生吸引力。
通过实验和观察,学生们能够深入理解电磁铁的工作原理。
在学生对电磁铁的原理有了初步了解后,我们可以引导他们思考电磁铁的应用。
电磁铁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运用。
例如,在汽车的喇叭中,就运用了电磁铁的原理。
当司机按下喇叭按钮时,电流通过导线圈,产生磁场,吸引了铁片,从而发出了声音。
此外,电磁铁还被应用于垃圾清理机器人中。
这些机器人通过底部装备的电磁铁吸附金属垃圾,使得清扫更加高效。
电磁铁也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机、舞台音响和化学实验中。
除了生活应用外,学生还可以在实验中进一步探索电磁铁的应用。
例如,可以通过改变导线圈的圈数、电流的大小等条件,观察对电磁铁磁力的影响。
这样的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电磁铁的工作机制。
教科版科学六上《电磁铁的磁力(一)》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上《电磁铁的磁力(一)》教案一. 教材分析《电磁铁的磁力(一)》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电磁铁的磁力产生原理,掌握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以及如何改变电磁铁的磁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电磁铁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电流的基本概念、电路的组成以及简单电路的连接。
他们对电路有一定的了解,但关于电磁铁的知识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逐步探究电磁铁的磁力特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电磁铁的磁力产生原理,掌握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学会改变电磁铁磁极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电磁铁磁力产生原理的理解。
2.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的探究。
3.改变电磁铁磁极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探究、小组讨论、教师讲解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电磁铁的磁力特性,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教师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电磁铁、铁钉、电路连接器、电流表、电池等。
2.教学课件:相关知识点、实验操作步骤、动画演示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电磁铁实验现象,引发学生对电磁铁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电磁铁的磁力产生原理的动画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磁铁磁力的形成。
同时,讲解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如电流的大小、线圈的匝数、铁芯的有无等。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电磁铁的磁力特性。
实验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变电磁铁的磁极,并给予解答。
4.巩固(5分钟)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电磁铁》教学设计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电磁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电磁铁》这一课是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电磁铁的原理和应用。
教材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电磁铁的极性和电流强度对其磁性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对电流和磁铁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电磁铁的原理和应用,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实验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电磁铁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电磁铁的原理和特点,知道电磁铁的极性和电流强度对其磁性的影响。
2.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和动手实验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电磁铁的原理和特点2.电磁铁的极性和电流强度对其磁性的影响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问题驱动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通过实验和观察,引导学生发现和探究电磁铁的原理和应用。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实验器材2.电脑和投影仪3.实验报告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电磁铁的实例,如电磁起重机、电磁继电器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介绍电磁铁的原理和特点,让学生了解电磁铁是利用电流产生磁场的一种装置,它的磁性的强弱、极性取决于电流的方向和电流强度的大小。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观察电磁铁的极性和电流强度对其磁性的影响。
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4.巩固(5分钟)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电磁铁的原理和特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5.拓展(5分钟)通过展示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磁起重机、电磁继电器、电磁锁等,让学生了解电磁铁的实际应用价值。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电磁铁的原理和特点,以及电流强度和极性对其磁性的影响。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教科版科学六上《电磁铁》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上《电磁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电磁铁》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电磁铁的原理和特点,以及如何制作和应用电磁铁。
内容主要包括电磁铁的构造、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极性的判断等。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电磁铁的基本知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电磁学有一定的初步了解。
他们在学习本章内容时,需要将已有的知识与新的知识进行衔接,形成体系。
同时,学生需要通过实验和操作来加深对电磁铁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电磁铁的构造和原理,知道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受哪些因素影响。
2.学会制作简单的电磁铁,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电磁铁的构造和原理。
2.电磁铁的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
3.制作和应用电磁铁。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验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电磁铁的特性,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电磁铁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
2.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笔记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电磁铁实验,引导学生思考电磁铁的原理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讲解电磁铁的构造和原理,介绍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受哪些因素影响。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和观点。
3.操练(2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制作简易的电磁铁,观察和记录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电流大小、铁芯的关系。
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电磁铁的特性。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
教师进行点评,强调重点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磁起重机、电磁继电器等。
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电磁铁的原理、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以及应用。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电磁铁》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电磁铁》教案一. 教材分析《电磁铁》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节重要课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电磁铁的原理,掌握制作电磁铁的方法,并能运用电磁铁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实验和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电磁铁的特性,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基础,对电磁学有一定的初步了解。
但学生在学习电磁铁这一课时,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深入探究。
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呈现和操练环节,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电磁铁的制作方法和实验操作技巧。
在巩固和拓展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电磁铁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电磁铁的原理,掌握制作电磁铁的方法,能运用电磁铁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电磁铁的原理,制作电磁铁的方法,运用电磁铁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直观地观察电磁铁的特性。
2.探究法: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自主发现电磁铁的规律。
3.小组合作: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电磁铁实验器材、电流表、导线、铁钉等。
2.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笔记本、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个电磁铁吊起铁钉的实验,引发学生对电磁铁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提出问题:“你们想知道电磁铁是如何工作的吗?”引导学生思考。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电磁铁的原理,引导学生关注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的关系。
接着,教师演示如何制作一个简单的电磁铁,并讲解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教科版科学六上《电磁铁》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上《电磁铁》教案一. 教材分析《电磁铁》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六上册的一部分,主要向学生介绍电磁铁的原理和特性。
教材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电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从而理解电磁铁的工作原理。
教材还介绍了电磁铁的应用,如电铃、电磁起重机等,让学生了解电磁铁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电流、磁场等基本概念。
他们对电流通过导线产生的磁场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电磁铁的原理和应用还不够清楚。
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磁铁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电磁铁的原理和特性;2.能够运用电磁铁的原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4.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电磁铁原理的理解和应用;2.电磁铁实验的操作和观察;3.电磁铁特性的一致性和变化规律。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电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从而加深对电磁铁的理解;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电磁铁的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3.讲解法:教师对电磁铁的原理和特性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4.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现象和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电磁铁、铁钉、导线、电源等;2.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3.参考资料:相关电磁铁的实验报告、论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电磁铁实验,让学生观察电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引发学生对电磁铁的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向学生介绍电磁铁的原理和特性,让学生对电磁铁有更深入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电磁铁在不同电流强度下的吸引和排斥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关于电磁铁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电磁铁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巩固学生对电磁铁的理解。
小学科学32《电磁铁》(教案)
小学科学32《电磁铁》(教案)电磁铁(教案)引言:在小学科学课程中,电磁铁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它能帮助学生理解电流与磁场之间的关系。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电磁铁的原理和构造,并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一、教学目标:1. 理解电磁铁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电磁铁的构造和工作方式;3. 能够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电磁铁的定义和基本原理;2. 电磁铁的构造、工作方式和应用。
三、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例如:“你知道什么是电磁铁吗?它是如何工作的?”2. 知识讲解(10分钟):a. 电磁铁的定义和基本原理:通过图示和实例解释电磁铁是由带有电流的导线绕成的螺旋形线圈,当电流通过线圈时,产生一个磁场,使得铁磁性材料被吸引。
解释电磁铁的优点,如它的吸力可以通过改变电流大小来控制。
b. 电磁铁的构造:通过示意图解释电磁铁由铁芯、线圈和电源组成。
3. 实验演示(20分钟):a. 利用一个小型的电磁铁模型,展示它的工作原理和效果。
通过接通和断开电源,让学生观察铁磁性物质被吸引和释放的现象。
b. 引导学生思考:电磁铁是如何产生磁力的?电磁铁的吸力是否有变化?4. 实验操作(30分钟):a. 让学生分组,每组提供一套电磁铁实验装置(包括铁芯、线圈和电源),并给予指导。
b. 学生根据实验操作指导,自主设计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例如,探究电流大小和吸力变化之间的关系,或者探究不同铁芯材料对电磁铁吸力的影响等。
5. 数据分析与讨论(20分钟):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与讨论。
指导学生总结实验现象、发现规律,并引导他们用科学术语解释结果。
例如,对于电流大小与吸力的关系,学生可以得出结论:电磁铁的吸力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增大。
6. 拓展延伸(10分钟):a. 通过讨论电磁铁的应用,如电磁起铁器、电磁继电器等,引导学生思考电磁铁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电磁铁_电磁继电器》第一课时优教教案
电磁铁电磁继电器第一课时教案第1课时电磁铁教学目标知识要点课标要求1.电磁铁能描述电磁铁,说明电磁铁的特点和工作原理。
知道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2.电磁铁的磁性能通过实验,得出电磁铁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教学过程优教提示:教师登陆优教平台,发送预习任务,学生完成本节课的预习任务,反馈预习情况。
新课引入如图所示为电磁起重机,它能够灵活的将笨重的钢材吸起,卸下来。
你知道电磁起重机的工作原理和构造吗?它为什么有巨大神奇的力量?这节课我们就揭开这个谜底!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电磁铁活动1:桌面上提供导线、滑动变阻器、开关、电源、铁钉、曲别针。
自己设计一个能够吸引起曲别针的电路。
小组之间先讨论、交流。
展示:以组为单位,展示自己设计的电路。
老师归纳总结。
总结:活动2:大家设计这些电路能否都能够吸引起曲别针,吸引的曲别针个数是否相同?根据自己设计进行实验,并记录吸引曲别针的个数。
活动3:根据实验情景,汇报实验结果。
并逐一点评异同的原因。
归纳总结:(1)把一根导线绕成螺旋管,再在螺旋管内插入铁芯,当有电流通过时,它有磁性,没有电流通过时,没有磁性。
这种磁体就叫电磁铁。
(优教提示:请打开素材“实验演示:绕制电磁铁”)(2)工作特点:有电流通过时,有磁性,没有电流时就失去磁性。
探究点二电磁铁的磁性活动1:根据我们所制作的电磁铁,同学们猜想一下,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有哪些?同学们交流、讨论。
总结:猜想1: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没有磁性猜想2: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它的磁性越强猜想3:外形相同的螺线管,线圈的匝数越多,它的磁性越强(优教提示:请打开素材“新知讲解: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活动2:根据我们的猜想,同学们进行交流、讨论,分析出探究的方法和实验方案,设计出电路图。
活动3:各小组之间交流,展示自己的答案。
老师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方法:转换法。
实验中通过吸引曲别针的多少来反映电磁铁磁性的强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磁铁》(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思茅五小李文红
【教材简析】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电和磁铁的基础上来认识电磁铁的,引导学生认识电磁铁与电和磁的关系。
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有四个部分:
第一,制作一个电磁铁。
第二,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
第三,研究电磁铁的两极变化。
第四,了解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处理】
根据我以往的教学经验,我认为“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这一部分教学内容因为要通过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来进行探究,比较费时,所以在课时安排中我将“制作一个电磁铁”“研究电磁铁的两极变化”这两个内容放在第一课时,而将“了解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这两部分内容放在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道什么是电磁铁。
2. 能够做一个电磁铁并能发现电磁铁与永久磁铁的异同点。
3. 认识电磁铁的基本性质。
4. 能够设计实验探究电磁铁的磁极变化规律。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电磁铁的基本性质。
难点:设计实验探究电磁铁的磁极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
为每组学生准备:磁铁、电池、铁钉、电线、大头针、指南针。
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关于(永久)磁铁的性质。
师依次出示相关图片,生回答相关的磁铁性质。
(设计目的:为后面比较永久磁铁和电磁铁的异同点作铺垫。
)
2. 提问:我们知道磁铁能吸铁,那铁钉能吸铁吗?
学生会提到上节课刚学过的磁化现象,如用磁铁在铁钉上沿同一方向摩擦多次,铁钉就能吸铁。
3. 师:(出示一颗铁钉)老师能用另外一种方法使这颗铁钉吸铁。
图片出示所需材料,同时用事先做好的电磁铁作吸引大头针的演示实验,告诉学生这一装置叫电磁铁,从而引入新课。
二、制作电磁铁
1. 学生取出实验盒中的实验材料,逐一认识。
2. 教师播放链接在PPT中的制作电磁铁的微视频,指导学生制作电磁铁的方法,并相机强调注意事项。
3. 学生(二人小组)制作并玩电磁铁,师巡视并相机指导。
4. 引导学生比较磁铁和电磁铁的异同点。
指导学生边实验边记录。
5. 小组交流并展示记录单,汇报实验中的发现。
6. 师生一起归纳电磁铁的基本性质:电磁铁通电产生磁性,断电磁性消失。
三、探究铁钉电磁铁的南北极与哪些因素有关?
1. 通过刚才和磁铁的性质相比较,我们知道电磁铁在通电状态下也有南北极。
接下来你对电磁铁还有感兴趣的问题要研究吗?
(在分辨电磁铁的南北极时,细心的同学会发现自己小组的钉尖、钉帽的南北极和别的小组不一样,或发现有些小组的钉尖是南极,钉帽是北极;而有些小组的钉尖是北极,钉帽是南极。
所以学生能顺理成章地提出为什么两个电磁铁的南北极会不同。
)
2. 师生一起确定出将要研究的问题:铁钉电磁铁的南北极与哪些因素有关?
3. 讨论探究活动的方法及步骤。
前后左右四个二人小组联合活动,一起观察四个电磁铁的不同特点,并再次分辨不同电磁铁的南北极。
(通过活动,同学们会发现导线的缠绕方向不同,电磁铁的南北极也不同;改变电池的正负极接法,电磁铁的南北极也会不同。
)
4. 导学生探究铁钉电磁铁的南北极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作好活动记录。
5. 师生一起归纳小结:铁钉电磁铁的南北极与导线的缠绕方向和电池的正负极接法有关。
四、简单介绍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出示有关电磁铁在生活中应用的图片,简单介绍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不作研究,只为提出下节课要研究的问题作铺垫。
)
五、归纳总结
1. 谈话:在本课的学习中,你们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2. 生交流汇报。
【板书设计】
5. 电磁铁
电磁铁的基本性质:
通电产生磁性,断电磁性消失。
电磁铁的磁极可以改变:
改变电池正负极方向或绕线方向都能改变电磁铁的磁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