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读书笔记模板

合集下载

乌托邦读书笔记精选5篇

乌托邦读书笔记精选5篇

乌托邦读书笔记精选5篇《乌托邦》,英国古代作家托马斯莫尔的作品,被认为是共产主义的某种体现,或者说是外国的“桃花源”。

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乌托邦读书笔记,方便大家学习。

乌托邦读书笔记1托马斯.莫尔出身于伦敦的一个法学家庭,喜好文学却迫于父亲的压力改学法律从事律师行业,后来当了法官大臣, 1535年因反对亨利八世兼任教会首脑而被处死。

1886年,在莫尔去世三百多年后,被罗马天主教会的教皇庇护十一世册封为圣人,在1980年与主教费舍尔一起被John Paul II尊为守护上帝的殉道者。

他的父亲约翰·莫尔(JohnMore)曾担任过皇家高等法院的法官,是一位勤俭持家、正直明达的人,对儿子要求极为严格,这对莫尔一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所以说,莫尔对社会底层的人们有着很深的了解,并且有着深深的同情之感。

所以为他写《乌托邦》奠定了基础。

莫尔在书中虚构了一个航海家航行到一个奇乡异国“乌托邦”的旅行见闻。

在那里,财产是公有的,人民是平等的,实行着按需分配的原则,大家穿统一的工作服,在公共餐厅就餐,官吏由秘密投票产生。

他认为,私有制是万恶之源,必须消灭它。

在《乌托邦》中,莫尔首次用“羊吃人”来揭露罪恶的“圈地运动”,并提出了公有制,讨论了以人为本、和谐共处、婚姻自由、安乐死、尊重女权、宗教多元等与现代人生活休戚相关的问题。

他创造了“乌托邦”一词,开创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其思想也成为现代社会主义思潮的来源之一。

书中不仅可以看出莫尔的让人如沐春风般的语言,也可以看出他的远见,他远在十六世纪就看出了当时的社会和未来社会的弊病,因此,在他眼中的乌托邦是一个没有等级、阶级的社会,大家按需分配。

在当时他就看出,未来的人类盲目追求物质生活,从而忽略了精神世界的补充,也就是现在社会上出现的人们被繁重的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而精神世界匮乏的现象。

此外他还看出了宗教之间的斗争,这是多么难得的预见,因此他提出宗教自由的主张。

书中的这些理念,在现代的社会也是值得提倡和推广的,莫尔的真知灼见真是值得敬佩。

《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读书笔记

《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读书笔记

《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读书笔记诺齐克的这本书也是一部经典性的著作,他把自由主义的权利理论论述得淋漓尽致,把个人权利作为对国家行为的最高和最后的道德约束,从而加深了我们对自由主义国家观的认识。

这一理论对于个人权利概念十分模糊、个人权利意识十分淡薄的我们国家来说,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

我们可以从其论证中汲取许多智慧和启示。

特别是其中许多的论述是非常精彩的,所举的许多例子是非常生动的,我们可以从中学到许多东西。

诺齐克理论的出发点和罗尔斯理论的出发点是不同的。

诺齐克的出发点是:“个人拥有权利。

有些事情是任何他人或团体都不能对他们做的,做了就要侵犯他们的权利。

这些权利如此强有力和广泛,以致引出了国家及其官员能做些什么的问题。

”而罗尔斯的出发点则是:“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每个人都拥有一种基于正义的不可侵犯性,这种不可侵犯性即使以社会整体利益之名也不能逾越。

”“由正义所保障的权利决不受制于政治的交易或社会利益的权衡。

”“作为人类活动的首要价值,真理和正义是决不妥协的。

”诺齐克是以个人对权利的拥有为前提的,因此其着眼点即是对已拥有的东西不能因外部的损害而丧失。

因此,国家只能保护而不能以任何名义损害个人的权利。

而社会合作则表现为个人之间的自愿交换。

通过每个人的自愿给予而使每个人感到他所得到的比付出的更多时,社会合作就可以成立了。

而这种合作不是在整个社会中而是在不同的团体中实现的。

相反,罗尔斯论证的前提是每个人将从生活中得到什么。

也就是说是以不持有为前提的,也可以说是对既定的、当下的持有抱怀疑态度的。

只承认按照正义原则分配之后的那种持有。

因此,社会正义就具有首要的价值。

而这种社会正义就是分配的正义。

诺齐克把个人的特性绝对化了,也就是把人们之间的差别绝对化了。

这种绝对化的结果是使任何个人之间的合作实际上变成不可能。

因为任何一种社会合作都意味着对人们的某些限制。

也就是说,为了适应某些共同的规则,每个人必须要限制自己的某些特性。

《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读书笔记

《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读书笔记

个人拥有权利,而且有一些事情是任何人或任何群体都不能对他们做的,做了就要侵犯他们的权利。

这些个人权利是如此强有力和广泛,以至引出了它们向人们提出了国家及国家官员可以做什么的问题。

(天赋权利)【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1】关于国家的理论:最弱意义上国家(minimal state:即能够得到证明的是一种最低限度的国家(minimal state),其功能仅限于保护人们免于暴力、偷窃、欺诈以及强制履行契约等;而任何功能更多的国家都会因其侵犯到个人而不能被强迫做某些事的权利而得到得不到证明。

(最小国家原则)【同上1 】因此推导出两个原则:“国家不可用它的强制手段去迫使一些公民去帮另一些公民,也不能用强制手段来禁止人们从事推进他们自己利益或者自我保护的行为”(对罗尔斯的正义原则的一个回应)【1】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在批评无政府主义时为最低限度国家提供了辩护;第二部分主张,没有任何更多功能的国家(more extensive state)可以得到辩护。

在此Nozick阐述了一种正义的资格理论(entitlement theory),并批评了Rawls的平等主义的分配正义理论;第三部分转向了乌托邦理论,认为最低限度国家恰恰是乌托邦传统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在批评无政府主义时为最低限度国家提供了辩护;第二部分主张,任何更多功能的国家(more extensive state)都无法得到辩护。

在此Nozick阐述了一种正义的资格理论(entitlement theory),并批评了Rawls的平等主义的分配正义理论;第三部分转向了乌托邦理论,认为最低限度国家恰恰是乌托邦传统中合理的因素。

在前言的最后,Nozick说自己“并没有展示出关于个人权利之道德基础的精确理论。

”理论。

”第一章为什么要讨论自然状态“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一个先于国家应如何组织至问题的问题,是任何国家是否应该存在。

为什么不是无政府呢?”(IBID 11页)“如果没有国家我们会生活得更好;任何国家都必然侵犯人们的道德权利,从而本质上都是不道德的。

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

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

后无政府主义希望一困境约翰洛克的政治哲学起源于这样的假设:人对于其自身有绝对的、唯一的统治权。

对这个假设的解释是,人生而平等、自由、独立,没有人可以高人一等。

这个解释目前看来是没有任何一个政治理论敢于明目张胆地否定的(但暗中的、无意识的否定层出不穷)。

但是,如果这一假设可以被理解为“可以统治个人的只有他自己”的话,那么就必然面临国家的合法性问题。

不管是王权国家还是民主国家,都意味着某个高于个人的系统对个人的统治。

这就是无政府主义的论述基础所在。

当然,王权国家或者福利国家意味着类似家长制的统治,这在古典自由主义看来也是不合法的。

然而即使是受到古典自由主义支持的“守夜人”国家、最弱意义上的国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质疑。

何谓“最弱意义上的国家”?国家有两个特点:1,对暴力的垄断。

国家宣称,在其统治范围内只有它自己有使用和监督使用暴力的权利,而且这一权利一般被认为是合法的。

2,对所有人的保护。

国家(理论上)会承诺为处于其统治范围内的所有人提供保护。

最弱国家即有且只有以上这两条特征的国家。

一般认为,这种国家只会为个人的消极自由提供保护,而不像当今世界的国家一样或多或少地提供一些福利(积极自由)。

但是无可否认,最弱国家也拥有警察、法院与军队,这些机构代替个人,惩罚那些侵犯他人权利的人。

而这是对暴力的垄断,意味着个人的惩罚权利被剥夺了。

同时,“对所有人的保护”也是与原始假设相矛盾的:国家为穷人和富人、付得起钱的人和付不起的人提供相同的服务,但维持这一功能(包括以上所说的警察军队等机构)需要税收,而税收就意味着再分配,就意味着对个人财产权的侵犯。

个人要付钱为他人提供的服务,这确实是不道德的。

以上分析揭示了个人自由与国家统治之间令人困惑的矛盾。

面对这些矛盾,有些学者声称它们是不可解决的:要么否定国家的合法性,要么否定原始假设。

无政府主义选择了前者;而左派理论则迫不及待地选择后者,制造出许多以“平等”代替“自由”之优先性的奇特理论。

《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读书笔记

《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读书笔记
I
(2)国家应该保护所有人的权利 。而“支配性保护社团 ”为了保护一个地区的社会 安定 ,将禁止任何个人的报复行动,由它自己垄断全部惩罚和索赔的权力。但是在私人 保护性社团体系下,不实行任何道德上不合法的行动,缺少独占的因素,并且“只有 那些为保护付了钱的人才能得到保护,进一步说,有不同等级的保护可供购买。”如此 看来,“支配性机构”都并非一个国家,他们只是似是而非的现象。
支配性保护社团的合法权利是成员移交给这一社团的个人权利的总和,是个人权 利的转移和让渡,这并没有侵犯任何个人的权利。因而,从自然状态到“超弱意义国 家 ”的过渡,在道德上是合法的。但是,“超弱意义的国家”依靠强力获得的对使用 强力的垄断权却又是不合法理的。因为仅仅根据“独立者”强行正义的危险性来禁止 他们使用报复保护自己,这种理由既不充分,也损害 了“独立者”的利益。因此诺齐 克提出,“超弱意义的国家”要使自己的“禁止”和强力垄断成为合法的和合乎道德的, 就必须给予“独立者 ”的损失以赔偿,而非再分配。诺齐克认为唯有历史性且非模式 化的分配才是可以被接受的而其他的分配是对个人劳动的掠夺,是对个人权利的侵犯。 诺齐克用“赔偿 ”方式来捍卫个人权利,另一方面又用它来证明国家的合理性、合法 性和合道德性。而赔偿“独立者”的最省钱的方式就是对他们也提供保护服务,这种 既有强力垄断权,又能为全体公民提供保护的机构就是诺齐克所想的“最弱意义的国 家”。
诺齐克认为最弱意义的国家之所以有吸引力鼓舞人们为之奋斗,原因不在于最弱 意义国家是一个“所有可能的世界中最好的世界”,而在于他为每个人自由实现其个人 权利提供了理想框架。
在传统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中,国家和乌托邦是相互对立的。而诺齐克将两者统 一起来,宣布“我们描述的这种乌托邦框架就等于是‘最弱意义的国家’”。最弱意义 的国家可以被看作是一种乌托邦,但更正确地说,它是“一种元乌托邦”它提供了一 种人们乐于生活其中的“一种乌托邦的结构”,不包含个人价值的体现,而是一个不具 有内容的形式,所有的善和价值的内容都存在于“共同体”之中。其包含三个层次: 一是作为强力独占者的国家。国家的基本职能是保护整个社会的安全、稳定和秩序, 在所有个人或共同体之间保持中立与公正 的立场,除此之外,国家不能干涉个人事务, 限制个人自由,侵犯个人权利。二是共同体 ,国家的数量只有一个,而共同体的数量可 以无限。三是个人。只有个人才有独立的生命,才是至高无上的,才是最终目的。

乌托邦读书笔记

乌托邦读书笔记

乌托邦读书笔记乌托邦读书笔记(通用13篇)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这时最关键的读书笔记不能忘了哦。

到底应如何写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乌托邦读书笔记,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乌托邦读书笔记篇1如果说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是以古希腊罗马作为原型的话,那么乌托邦的首都亚马乌勒特城就在很多方面与雅典全盛时期一样了。

莫尔的乌托邦是公有制社会,这一点与柏拉图的“理想国”相同。

可能犹太人的弥赛亚盼望也影响了莫尔对乌托邦的构想,这一点可从后文乌托邦国的人对基督教很快就能领会、接受就能看出来。

同样有意思的是,乌托邦人对古希腊的作品和思想感兴趣。

文中说,乌托邦语与古希腊语很相近,而且文中主人公就怀疑乌托邦人是古希腊人的众后裔之一。

显然,莫尔的乌托邦是两希文明下的乌托邦,和古代中国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理想人格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人生理想中的“学优则仕”很不相同。

乌托邦人爱好辩论,兴趣则在于文学、艺术和哲学。

这里可以看出古希腊文明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只是乌托邦人并不明白古希腊人探讨世界的本源——那些天上的哲学和被拉到人间的哲学,这一点和希伯来文明相似。

乌托邦人认为,信仰和理性一样,为幸福提供基础。

而且他们还认为,理想首先要唤醒沉睡在人们灵魂深处中对于上帝的信仰。

他们也争论善、灵魂、幸福等等,但认为至善就是符合自然规律的生活。

这一点和儒家、道家不同,却令人想起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中对于自然法的研究。

乌托邦人擅长音乐、修辞学、数学以及几何,尤其积累了丰富的天文学知识,这一点跟古代埃及和巴比伦相似。

他们对哲学和逻辑学却没兴趣,或者准确点说,他们压根就没考察过这些问题。

乌托邦人衣着简朴,对珍珠、黄金、白银、绫罗没什么兴趣,因为它们都是给犯人准备的,在这里,犯人的镣铐就是用黄金做的。

写到这里,我们会疑惑,甚至会怀疑乌托邦社会还比较初级吧?他们这么好的审美修养和鉴赏力,竟没有发现金银玉器、绫罗绸缎的审美价值吗?!想一想,我们社会中有多少精美的艺术品是用它们做成的啊!菲迪亚斯的雅典娜像眼睛是用象牙做的,宙斯像全身是用精金包裹,古犹太人的金柜、金灯台也是用精金包裹。

《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读后感

《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读后感

《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读后感对诺齐克国家理论的理解与反思——《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读后感罗伯特·诺齐克是20世纪杰出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也是二战战后至今重要的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是诺齐克极为重要的一部政治哲学作品,诺齐克在其中详细表达了其自由至上的国家理论,并也以此书奠定了在自由世界与罗尔斯比肩的重要地位。

在《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中,可见诺齐克的思想能追溯到洛克,卢梭等人关于自然状态的理解,其批判继承了这种理解,同时提出与西方古典自由主义者相异的国家理论,基于对古典自由主义者的重新理解和反思,提出了一套“反契约论”或可称为“弱契约论”的体系,通过这种逻辑推论,诺齐克提出了自己的国家理论即“最低限度国家”,并认为这是国家形态中的最理想状态。

对于理解《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这种政治哲学著作,应先明晰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即一个先于有关国家应如何组织之问题,是任何国家是否应当存在的问题。

如本书作者的若干发问,为什么国家一定存在,而不是无政府呢?如果国家并不存在,那么是不是一定要将它发明出来呢?在阅读《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时,这些问题引起我的注意。

关于政治哲学基本问题的关键在于,一个国家的建立是为了某种目的所必须的。

同时又提出理论来支持组成的国家并不会违背任何道德的原则。

在本书的第一部分中,作者对无政府主义的理论进行了理解和进一步阐述。

无政府主义者坚持认为国家必然会侵犯到个人的道德权利,因此是不道德的。

诺齐克通过论证来构建了自身对于国家形态生成的理论,证明国家的生成是由某种组织形成的,是并不需要任何违背道德的存在。

一、支配性保护社团对于自由主义者来说,首先要完成的是对于国家必要性的建构,于此之后,国家模型便是对这种必要性的设定。

再者,想要完成国家的理性建构,自然状态是一个很好的理论模型。

在此书的第一部分中,诺齐克提出一种自然状态理论,先行论述了何为“自然状态”,以及人们在自然状态中的最初权利,但由于缺乏一个统一裁判的机构,人们之间和很难解决发生的矛盾。

乌托邦读书笔记5篇

乌托邦读书笔记5篇

乌托邦读书笔记5篇乌托邦读书笔记1托马斯.莫尔出身于伦敦的一个法学家庭,喜好文学却迫于父亲的压力改学法律从事律师行业,后来当了法官大臣,1535年因反对亨利八世兼任教会首脑而被处死。

1886年,在莫尔去世三百多年后,被罗马天主教会的教皇庇护十一世册封为圣人,在1980年与主教费舍尔一起被JohnPaulII尊为守护上帝的殉道者。

他的父亲约翰·莫尔(JohnMore)曾担任过皇家高等法院的法官,是一位勤俭持家、正直明达的人,对儿子要求极为严格,这对莫尔一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所以说,莫尔对社会底层的人们有着很深的了解,并且有着深深的同情之感。

所以为他写《乌托邦》奠定了基础。

莫尔在书中虚构了一个航海家航行到一个奇乡异国“乌托邦”的旅行见闻。

在那里,财产是公有的,人民是平等的,实行着按需分配的原则,大家穿统一的工作服,在公共餐厅就餐,官吏由秘密投票产生。

他认为,私有制是万恶之源,必须消灭它。

在《乌托邦》中,莫尔首次用“羊吃人”来揭露罪恶的“圈地运动”,并提出了公有制,讨论了以人为本、和谐共处、婚姻自由、安乐死、尊重女权、宗教多元等与现代人生活休戚相关的问题。

他创造了“乌托邦”一词,开创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其思想也成为现代社会主义思潮的来源之一。

书中不仅可以看出莫尔的让人如沐春风般的语言,也可以看出他的远见,他远在十六世纪就看出了当时的社会和未来社会的弊病,因此,在他眼中的乌托邦是一个没有等级、阶级的社会,大家按需分配。

在当时他就看出,未来的人类盲目追求物质生活,从而忽略了精神世界的补充,也就是现在社会上出现的人们被繁重的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而精神世界匮乏的现象。

此外他还看出了宗教之间的斗争,这是多么难得的预见,因此他提出宗教自由的主张。

书中的这些理念,在现代的社会也是值得提倡和推广的,莫尔的真知灼见真是值得敬佩。

我们的社会离“乌托邦”又有多远呢?社会主义国家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而我们国家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远不及乌托邦式的美好社会,而在书中提及的社会不平等、人们工作压力大、宗教信斗争在当今社会也是屡见不鲜,那我们该怎样逐渐达到乌托邦的标准呢? 我想,最重要的应该是社会制度问题,像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首先权力得到有效的制约与平衡,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当代西方政治哲学读后感

当代西方政治哲学读后感

当代西方政治哲学读后感近来,我读了《代政治哲学名著导论》的第二章关于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

现在就个人权力的优先性来谈谈我的感想。

针对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平等”与“自由”的矛盾,诺齐克提出他的个人权力思想,个人权利思想贯穿于他的《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也是他理论的出发点。

文章就其理论中最弱意义上的国家,道德边际约束,资格理论和个人天赋等方面探讨了诺齐克的这一思想。

在诺齐克的整个论述中,关键的概念就是“最弱意义的国家”,这也就是诺齐克所提倡和赞成的国家。

诺齐克首先用这种国家来反对个人主义的无政府主义者,认为这种最弱意义的国家处在他们的攻击之外——即处在国家侵犯个人的权利的攻击之外。

该书对个人要说的是,你有权尊重你公民的权力是国家的天然义务。

对个人的权力是保护,还是侵犯,是衡量国家及其行为正当与否的最高道德标准,同时也对国家及其行为构成道德约束。

当然这种约束是消极意义上的约束,诺齐克称之为道德的“边际约束”,及权利保护不是国家的母的,但却是在一旁永远对国家起监督作用的道德标准。

在诺齐克这样的个人主义者看来,个人的权利优先于国家的权力。

国家只能作用于属于个人权利之外的活动空间,而不是个人享受国家权力之外的活动空间;是个人的权力决定国家的性质,合法权及其职能,而不是国家的性质。

合法性和职能决定个人享受多少权利。

按照这一标准,任何侵犯个人权利的国家行为都是不正当,非正义的。

在诺齐克的政治哲学中,在国家的作用与个人的权力之间,个人权利居于更为优先,更为根本的地位。

是个人的权力的权利和自由决定国家的性质和职能,而不是国家自身的需要,决定公民个人享受与否或享受多少权利和自由。

既然国家是由人格上平等的个人构成的。

国家在所有的个人之间就必须保持中立,不能为了一部分人的利益去强行剥夺另一部分人,哪怕其动机是善意的也不行。

任何利益和福利的转让只能基于自愿的原则,否则最善意的动机将导致最卑鄙的恶行。

所以,个人权利和自由是诺齐克的政治哲学全部出发点,也是其国家学说的核心。

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读书笔记

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读书笔记

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读书笔记《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读书笔记在罗尔斯发表著作《正义论》三年后,诺奇克发表了一本同样影响深远的著作《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来回应罗尔斯的主张,并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即重视权利,主张自由。

诺奇克在书中的第一句话便是:“个人拥有权利,而且有一些事情是任何人和任何群体都不能对他们做的(否则就会侵犯他们的权利)。

”他对权利的重视和捍卫贯穿《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一书的始终,成为他论证的最基本前提。

他认为,“不得侵犯权利”是对所有行为的“边界约束”,这也是源于康德的义务论:个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因此,个人是不可侵犯的,不能以任何方式来利用他人。

这就反驳了功利主义以及罗尔斯的平等自由主义。

因为个人是唯一的实体,国家、社会都不是实体,所以不能为了国家、社会的利益牺牲个人的利益,否则就意味着为一些人的利益牺牲另一些人的利益,个人就成了他人的手段。

因此,权利只属于个人,不属于群体。

个人的权利绝不得侵犯。

诺奇克提出了最低限度的国家的概念,这个最低限度的国家的功能仅限于保护人们免于暴力、偷窃、欺诈以及强制履行契约等等。

他认为,只有这种最低限度的国家才没有侵犯任何人们的权利,是正当的,是最理想的。

而且,这种国家的诞生也并非源于契约,而是诞生于一种“看不见的手”的过程,是自然而然的过程,而个人依然保有个人的权利。

诺奇克关于分配的观点也是十分独特的。

对于持有的正义性,他首先提出了资格理论。

他认为持有正义包括三个论题,一是持有的原初获得,对无主物的占有,二是从一个人到另一个人的持有的转让,三是对持有的不正义的纠正。

如果一个人根据获取和转让的正义原则或根据不正义的矫正原则对其持有是有资格的,那么他的持有就是正义的;如果每一个人对该分配中所拥有的持有都是正义的,那么这种分配就是正义的。

这是一种历史原则,因为一种分配是否正义,依赖于它是如何发生的。

与之相对的是目的—结果原则,包括即时原则,它只关注谁最终得到了什么,关注的是模型。

有关乌托邦的读书笔记

有关乌托邦的读书笔记

有关乌托邦的读书笔记篇一:《乌托邦》读书笔记作者托马斯·莫尔。

托马斯.莫尔出身富裕家庭,喜好哲学(或是文学)却迫于父亲的压力改学法律从事律师行业,后来当了法官大臣,莫尔对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充满了深深的同情,即使是罪犯也表现出宽容,他并没有像别的律师法官一味指责罪犯的道德品行,绝大多数人是迫于生计才挺尔走险,从社会制度来看待犯罪问题。

他为人公正、宽容、廉洁,他为了理想不惜违背自己的利益,甚至牺牲生命,仅凭莫尔的品格足以令人敬重,这也是我读这本书的力量。

莫尔认为贫穷是一切罪恶的起源,贫穷是社会不公引起的,而社会不公是私有制引起的,这种思想是奠定他写《乌托邦》这本小说的基础,在当时可谓是“离经叛道”的先进思想,但却让人佩服在那样的时代下思考了一个连现代社会都无法实现的问题,这与他丰富的阅历和刚正不阿的性格是分不开的,这更增加了我对他的尊敬。

《乌托邦》一书共分两部。

第一部分对15、16世纪的英国乃至整个欧洲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作了辛辣的讽刺与批判,对封建的君主专制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他以锐利的眼光,透视了英国封建制度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他深刻地认识到了君主国家的实质.认为君主制国家是压迫人民的工具,为贵族、富豪所操纵,国家实质上成为保护其私财和奴役劳动者的机构。

而法律只不过是“把他们的阴谋规定成大家必须遵守的东西”。

那些统治者们所关心的只有两件事情:要么疯狂地掠夺人民的财产,为此他们可以耍尽各种手段,设下最阴险而卑鄙的圈套;要么挑起掠夺性战争,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们可以寻找种种借口,不惜牺牲人民的性命或致他们于伤残。

根本无正义可言。

贵族、富人穷奢极欲,挥金如土,挥霍无度。

而穷苦老百姓终年劳作,却不得温饱。

是他们的劳动为社会创造了财富,然而生活却不如牛马。

这种社会现实是极其丑恶的。

第二部分,莫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空想社会主义的理想国画卷。

与柏拉图的“理想国”不同的是,莫尔的“乌托邦”不是一个消费性的共产主义,而是一个人人劳动、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

《乌托邦》读书笔记

《乌托邦》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姓名学号专业序号书、篇名《乌托邦》著者托马斯·莫尔(戴镏龄译)出版或发表时间2009年出版社商务印书馆摘要乌托邦是由托马斯·莫尔于1516年写成,当时处于地理大发现时代即资本主义正在诞生的时代。

通过杜撰的博学多才、机智幽默的航海家拉斐尔向莫尔讲述了自己一生航海的所见所闻,由莫尔将其转述为此著作。

该书主要分为两部分。

莫尔在该书中结合当时英国社会的理想,一方面真实地揭露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广大劳动群众的苦楚生活,深刻批判了资产阶级和封建统治者的血腥罪恶;另一方面,经过对一个虚拟的“乌托邦”岛国的细致描写,表达了他的理想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制度的杰出想象。

莫尔为当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英国劳苦民众慷慨陈词,他指出了造成这种痛苦的根源是私有制和商品经济,并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和措施。

文章结构背景:地理大发现时代,新的航路,新的陆地,新的人民,一齐涌现出来,使欧洲人眼界顿开,打破了成见,解放了思想。

资本主义还处于萌芽状态,资产者和无产者的矛盾开始产生。

在这样的气氛中,莫尔从一位他杜撰的航海家口拉斐尔里叙出了莫尔理想的乌托邦。

《乌托邦》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谈到一个不合理的社会,熟悉英国这个时期历史的人一望而知,这指的是莫尔置身其中的英国社会。

这一部分抨击了英国政治和社会的种种黑暗:当局以严苛的刑罚对待下层群众,盗窃犯被处死的比比皆是,而贪婪的贵族和乡绅还在不断进行“羊吃人”的圈地运动。

然而作者点染巧妙,隐约其词,运用虚实相生的影射手法,使得倔强固执的英王也无从问罪作者。

第二部分主要描绘乌托邦这个理想国,它同第一部分的内容形成鲜明的对照。

莫尔将自己对人类美好国家制度的憧憬投射在他所假想的乌托邦岛上。

他系统的描述了理想社会乌托邦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社会生活、宗教、对外关系等方面的主要特征。

1.政治乌托邦的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民主。

其具有完备的官员制度,只有深明事理的哲学家和学者担任政府官员;乌托邦社会自由是由公民和奴隶构成,乌托邦不存在律师,主张个人事实陈述;乌托邦的法律简单明了,人人懂法。

《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读书笔记资料

《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读书笔记资料

个人拥有权利,而且有一些事情是任何人或任何群体都不能对他们做的,做了就要侵犯他们的权利。

这些个人权利是如此强有力和广泛,以至引出了它们向人们提出了国家及国家官员可以做什么的问题。

(天赋权利)【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1】关于国家的理论:最弱意义上国家(minimal state:即能够得到证明的是一种最低限度的国家(minimal state),其功能仅限于保护人们免于暴力、偷窃、欺诈以及强制履行契约等;而任何功能更多的国家都会因其侵犯到个人而不能被强迫做某些事的权利而得到得不到证明。

(最小国家原则)【同上1 】因此推导出两个原则:“国家不可用它的强制手段去迫使一些公民去帮另一些公民,也不能用强制手段来禁止人们从事推进他们自己利益或者自我保护的行为”(对罗尔斯的正义原则的一个回应)【1】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在批评无政府主义时为最低限度国家提供了辩护;第二部分主张,没有任何更多功能的国家(more extensive state)可以得到辩护。

在此Nozick阐述了一种正义的资格理论(entitlement theory),并批评了Rawls的平等主义的分配正义理论;第三部分转向了乌托邦理论,认为最低限度国家恰恰是乌托邦传统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在批评无政府主义时为最低限度国家提供了辩护;第二部分主张,任何更多功能的国家(more extensive state)都无法得到辩护。

在此Nozick阐述了一种正义的资格理论(entitlement theory),并批评了Rawls的平等主义的分配正义理论;第三部分转向了乌托邦理论,认为最低限度国家恰恰是乌托邦传统中合理的因素。

在前言的最后,Nozick说自己“并没有展示出关于个人权利之道德基础的精确理论。

”理论。

”第一章为什么要讨论自然状态“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一个先于国家应如何组织至问题的问题,是任何国家是否应该存在。

为什么不是无政府呢?”(IBID 11页)“如果没有国家我们会生活得更好;任何国家都必然侵犯人们的道德权利,从而本质上都是不道德的。

优秀著作《乌托邦》读书笔记

优秀著作《乌托邦》读书笔记

优秀著作《乌托邦》读书笔记优秀著作《乌托邦》读书笔记1“乌托邦”一词是从希腊文ou(没有)和topos(地方)两字组合,构成一个新词,取其意为“乌有之乡”。

看完《乌托邦》这本书深深地为乌托邦这个完美国家所震撼。

乌托邦,如果作为一个小说中的国度存在,那它是一个十分完美的国度,然而如果从构建未来社会的角度说,其制度的是不可行的,许多问题莫尔并没有从本质上解决。

事实也正是如此,乌托邦的图景虽然美好,却终究只是托马斯·莫尔的愿望。

乌托邦终究是乌有之乡。

书的第一部分写作者与航海家拉斐尔的对话,他们讨论了许多当时英国社会的现实问题。

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作者在引导读者反思现实从而引出第二部分对那个理想社会的描写。

将书中第一、第二部分结合来看,其实乌托邦是作者虚构出来用以解决当时社会上存在的种种问题的。

托马斯·莫尔希望能通过自己对于社会的看法和设想来引起统治阶级的注意,来改善黑暗、混乱的社会。

而莫尔为改变社会现状所构建的乌托邦终究只是他一个人的设想,它的存在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许多制度还缺乏可行性,还是有许多问题没有从本质上解决。

乌托邦美丽得有些虚幻,虚幻得有些不真实。

这样一个丰衣足食,人人依靠劳动而获得快乐,所有财产完全公有的社会,其实有很多东西仔细想想莫尔先生并没有给我们交代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很强的空想性。

乌托邦是一个极度集体主义的社会,个人几乎被消解于集体之中,从而事实上会打击个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无法实现制度的最大合理化,从而在事实上阻断了真正的国民幸福和社会和谐的制度目标的达成。

而且因为只有在人性善的前提下,人们才可能完全为社会献身。

然而,人性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东西,绝对的纯粹的人性善在现实生活中真的是很难实现。

莫尔在书中并没有说明这种高尚的精神感召是如何满足人们的世俗需要,因此在现实中人们总要先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这一过程就很难保证人们能够一直保持善良的本性。

然而对于整个人类来说,乌托邦彰显了人类无限的想象潜能,是对现实政治生活的不满和批判,是对正义、自由、美德等一系列美好事物的向往,是对美好人生的追求。

《乌托邦》读书笔记

《乌托邦》读书笔记

《乌托邦》读书笔记《<乌托邦>读书笔记》读了《乌托邦》这本书,真的让我仿佛经历了一场奇妙的思想之旅。

在书中,作者托马斯·莫尔描绘了一个理想中的美好社会,那是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的世界。

刚开始读的时候,我就被这个新奇的构想给吸引住了。

书中提到的乌托邦社会,所有的财产都是公有的。

这和我们现实生活可太不一样啦!想想看,在我们的世界里,每个人都为了自己的财富和利益奔波忙碌,有时候甚至会不择手段。

可在乌托邦里,大家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成果,不存在谁比谁富有,谁比谁贫穷。

这种平等的状态,让我忍不住去想,如果我们的社会也能这样,那该多好啊!还有一个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地方,就是乌托邦的工作制度。

在那里,人们每天只需要工作六个小时。

这对于我们这些每天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人来说,简直就是天堂般的存在。

而且,工作并不是按照职业来划分的,而是大家轮流去做不同的工作。

这就意味着,一个人不会一辈子被困在一个单调的工作里,能够有机会去尝试各种各样的事情,从而发现自己真正喜欢和擅长的。

另外,乌托邦里的教育也很特别。

孩子们从小就接受全面的教育,不仅学习知识,还注重品德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他们不会被繁重的课业压得失去了童年的快乐,而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成长和学习。

这让我想起了我们现在的教育,孩子们背着沉重的书包,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作业和上不完的补习班。

真希望我们也能借鉴一下乌托邦的教育理念,让孩子们能够更健康、更快乐地成长。

我还记得书里描写的乌托邦的居住环境。

城市规划得井井有条,房屋整齐美观,街道干净整洁。

到处都是绿树和花草,空气清新,让人心情愉悦。

而反观我们生活的城市,高楼大厦虽然越来越多,但是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有时候走在大街上,都觉得心情压抑。

不过,在读的过程中,我也会忍不住想,这样的乌托邦社会真的能够实现吗?虽然它看起来很美好,但似乎也有点过于理想化了。

毕竟,人性是复杂的,人们都有自己的欲望和私心。

《乌托邦》读书笔记

《乌托邦》读书笔记

《乌托邦》读书笔记《乌托邦》是英国杰出的人文主义者托马斯·莫尔的不朽巨著,这部作品以其深邃的思想和对理想社会的描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书中,莫尔通过主人公拉斐尔·希斯拉德的讲述,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名为“乌托邦”的完美社会。

这个社会没有私有财产,一切财产公有,人们按需分配。

这一理念直接挑战了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私有制,让我不禁思考财产所有制对社会公平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乌托邦的人们从事着不同的工作,但工作时间相对较短,且工作分配合理,使得每个人都能在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同时,享受到充足的休闲时光。

这让我意识到合理的劳动分工和工作时间安排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是多么重要。

与我们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长时间高强度工作却难以获得相应的满足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教育方面,乌托邦重视全民教育,无论男女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而且教育内容丰富多样,注重培养人们的品德和实践能力。

这使我深刻认识到教育的普及和全面发展对于一个社会的进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反观现实,我们仍在为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而努力,部分地区的教育水平仍有待提高。

乌托邦的政治制度也十分独特。

官员由民众选举产生,且能被罢免,以确保权力始终为民众服务。

这种民主的政治模式让我思考起现代社会中民主制度的运行和完善,如何更好地保障公民的权利,让权力真正为人民所用。

然而,乌托邦并非毫无缺陷。

比如,它的构想过于理想化,在现实中可能面临诸多难以实现的问题。

例如,完全消除私有财产可能会削弱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但这并不意味着乌托邦的理念毫无价值,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社会问题的新视角,让我们不断反思现有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

莫尔所处的时代,社会充满了种种不公和黑暗。

他通过《乌托邦》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批判和对美好社会的向往。

这部作品让我明白,我们不能对现实中的问题视而不见,而应该积极思考、努力探索,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

尽管乌托邦可能永远无法在现实中完全实现,但它所蕴含的精神和理念却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追求。

乌托邦读书笔记3000字

乌托邦读书笔记3000字

乌托邦读书笔记3000字乌托邦人认为,信仰和理性一样,为幸福提供基础。

而且他们还认为,理想首先要唤醒沉睡在人们灵魂深处中对于上帝的信仰。

他们也争论善、灵魂、幸福等等,但认为至善就是符合自然规律的生活。

下面是小编整理关于乌托邦读书笔记3000字的文章。

欢迎大家阅读!乌托邦读书笔记3000字《乌托邦》一书成书于16世纪初,是英国著名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莫尔的一部不朽著作,书的全名原为《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利益又有趣的全书》。

在早已得知空想社会主义的弊端之后,我便抱着批判的态度试图去认同先人的观点。

然而,当我读完最后一章后,我忍不住开始羡慕这个小岛上的人们,并且开始向往这样一个国度。

在我看来,莫尔本人的乌托邦是一个完全理性的共和国。

《乌托邦》,以一个旅客拉斐尔的见闻,描述假想岛屿国家乌托邦的政治制度。

他在书中描绘了一个他所憧憬的美好社会。

那里一切生产资料归全民所有,生活用品按需分配,人人从事生产劳动,而且有充足的时间从事科学研究和娱乐,那里没有酒店、妓院,也没有堕落和罪恶。

在战争时期它雇佣临近好战国家的雇佣兵,而不使用自己的公民。

当我第一次得知这部书写于十六世纪的时候,我不禁对作者产生了无比的崇敬,毕竟在那样一个还没有进行宗教改革的中世纪时期,言论尚不能自由,更何况这种社会主义的憧憬了。

莫尔用小说作为手段描述了一个虚构的国家,自由讨论现实中倍受争议的事务。

乌托邦对宗教的自治来源于圣经自治。

然而,乌托邦将现实中的欧洲国家与完全有序合理的国家乌托邦进行对比。

在乌托邦,私有财产不存在,存在着绝对的宗教宽容。

作品的主要内容反映在社会对秩序和纪律的需要,而不是自由。

乌托邦能够容忍不同的宗教习俗,但不会容忍无神论者。

认为如果一个人不相信上帝或来世,他绝不能被信任的,因为,从逻辑上讲,他将不会得到任何部门的承认。

这样的思想,也客观反映了当时的实际情况——神权政治一统天下。

我的这篇读书笔记并不对这个理想的国度发表评论。

《乌托邦》读书笔记

《乌托邦》读书笔记

《乌托邦》读书笔记《乌托邦》是托马斯·莫尔的不朽之作,这本书以其深刻的社会思考和对理想社会的描绘,给我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和启发。

在书中,莫尔通过主人公拉斐尔·希斯拉德之口,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名为“乌托邦”的完美社会。

这个社会的基础是公有制,所有的财产都归全体公民共同所有,没有私人财产的概念。

这与我们现实世界中私有制为主导的经济模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乌托邦里,人们不再为了财富的争夺而勾心斗角,也不会因为贫困而陷入绝境,因为财富的公平分配保障了每个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乌托邦中的劳动制度也令人印象深刻。

所有的公民都必须参与劳动,无论是农业生产还是手工业制造,没有人可以游手好闲。

但这种劳动并非是沉重的负担,而是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和特长进行合理分配的。

而且,每天的劳动时间并不长,人们有足够的闲暇时间去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进行学术研究。

这让我不禁思考,在我们如今的社会中,劳动是否也能变得更加合理和人性化,让人们既能通过劳动创造价值,又能享受到生活的乐趣。

教育在乌托邦中也被视为至关重要的事情。

从儿童时期开始,教育就贯穿了人们的一生。

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品德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锻炼。

这种全面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出有智慧、有道德、有能力的公民,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反观我们的教育体系,虽然一直在不断改革和完善,但在某些方面是否还存在着过于注重应试而忽视了综合素质培养的问题呢?乌托邦的政治制度同样引人深思。

那里没有专制和压迫,官员是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并且能够被随时罢免。

这种民主的政治模式,确保了权力真正掌握在人民手中,政府的决策能够充分反映民众的意愿。

对比现实中的政治体制,我们或许可以从中汲取一些有益的经验,不断推进民主制度的发展,让民众的声音得到更充分的表达。

然而,乌托邦虽然美好,却也让我产生了一些疑问和思考。

首先,这样一个完全公有制的社会,在现实中是否真的能够实现?人类的本性中是否存在着对私有财产的渴望和追求,这会不会成为实现公有制的障碍?其次,乌托邦中的社会秩序和规范几乎是完美的,但在现实世界中,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往往会导致各种矛盾和冲突,这样的完美秩序是否过于理想化?尽管存在这些疑问,但不可否认的是,《乌托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审视现实社会的全新视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人拥有权利,而且有一些事情是任何人或任何群体都不能对他们做的,做了就要侵犯他们的权利。

这些个人权利是如此强有力和广泛,以至引出了它们向人们提出了国家及国家官员可以做什么的问题。

(天赋权利)【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1】关于国家的理论:最弱意义上国家(minimal state:即能够得到证明的是一种最低限度的国家(minimal state),其功能仅限于保护人们免于暴力、偷窃、欺诈以及强制履行契约等;而任何功能更多的国家都会因其侵犯到个人而不能被强迫做某些事的权利而得到得不到证明。

(最小国家原则)【同上1 】因此推导出两个原则:“国家不可用它的强制手段去迫使一些公民去帮另一些公民,也不能用强制手段来禁止人们从事推进他们自己利益或者自我保护的行为”(对罗尔斯的正义原则的一个回应)【1】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在批评无政府主义时为最低限度国家提供了辩护;第二部分主张,没有任何更多功能的国家(more extensive state)可以得到辩护。

在此Nozick阐述了一种正义的资格理论(entitlement theory),并批评了Rawls的平等主义的分配正义理论;第三部分转向了乌托邦理论,认为最低限度国家恰恰是乌托邦传统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在批评无政府主义时为最低限度国家提供了辩护;第二部分主张,任何更多功能的国家(more extensive state)都无法得到辩护。

在此Nozick阐述了一种正义的资格理论(entitlement theory),并批评了Rawls的平等主义的分配正义理论;第三部分转向了乌托邦理论,认为最低限度国家恰恰是乌托邦传统中合理的因素。

在前言的最后,Nozick说自己“并没有展示出关于个人权利之道德基础的精确理论。

”理论。

”第一章为什么要讨论自然状态“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一个先于国家应如何组织至问题的问题,是任何国家是否应该存在。

为什么不是无政府呢?”(IBID 11页)“如果没有国家我们会生活得更好;任何国家都必然侵犯人们的道德权利,从而本质上都是不道德的。

”【5】如果能从一种人们有理由期望的最好的无政府状态开始,能够表明,“国家甚至将会比这种最好的无政府状态更加优越,是在现实中能够期望的最好的东西…那么这就为国家的存在提供了一种理论基础,就为国家提供了正当的辩护。

”【5】(对无政府状态进行了批驳,从侧面论证了国家存在的必要性)(IBID 13页)诺齐克说,从自然状态开始的对政治领域的解释是一种基本的潜在解释(基本和潜在是两个专门术语),而这种解释则从洛克的自然状态开始。

第二章洛克的自然状态个人处于一种完善的自由状态,在其中,自然法约束“任何人都不应该侵犯另一个人的生命、健康、自由和财产”。

,每个人都有对于侵犯自己这些权利的人都拥有惩罚的措施,但也有种种不便:私人和个人执行自己的权利会导致无休止的争端,而且个人也可能缺少力量来强行自己的权利。

这时候,“由个人组成的群体可以形成相互保护的社团”【13】,即私人保护机构,而将所有侦查、拘捕、罪行的司法判决、惩罚和索取赔偿的功能都移交给私人保护机构。

随着竞争,很快出现了支配性的保护性社团那么这样一个支配性的保护性社团与国家有何不同?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Nozick先区分了“看不见的手的解释(invisible hand explanation)”和“隐蔽的手的解释(hidden-hand explanation)”,在前者中,“那些看起来是人们有意设计的东西,并不是由任何人的意图所产生的”【23】;而在后者中,“那些看起来纯粹是一对互不相关的事实,则是个人或群体有意设计的产物。

”【23】支配的保护性社团却似乎不同于最低限度的国家:1、按照马克斯.韦伯的传统,国家声称保有境内对强力的垄断权,而保护性机构则并没有做出这样的宣告,“它看起来也不具有做出这种宣告的道德合法性。

”【30】,因而保护性机构缺少垄断因素;2、在国家中,生活在地理界线内的每个人都得到了或有资格得到保护,而保护性社团却只保护那些付钱购买保护的人。

但Nozick说,这两点理由只是表面的,骗人的,都可以被克服,虽然需要一个复杂的论证。

第三章Nozick说,在私人的保护性社团制度和守夜人式的最低限度国家(minimal state)之间,还存在一种社会安排叫做超低限度的国家(ultra-minimal state):它“保持着对所有强力适用的垄断权,从而排除了私人(或机构)对侵害进行报复和索取赔偿。

但是,它只向那些购买了它的保护和执行保险的人提供保护和执行服务。

没有向这个垄断机构付钱以得到保护契约的人则得不到保护。

”【32】而最低限度国家就等于超低限度国家加上一个明显再分配的、由税收支持的,所有人享有的代金券制度,用以支付从超低限度国家购买保险。

Nozick的这个区分是从道德上辩护最低限度国家的一个步骤。

Nozick认为,可以用两种方式看待权利(right):或者纳入道德目标,即使得侵犯权利达到最小化的end-state;或者把权利当作对行为的一种边界约束(side constraints),“其他人的权利决定了对你的行为施加的约束。

”【35】就诺齐克支持的后一种方式而言,其支撑的理论来自康德主义的根本原则:“个人是目的,而不仅仅是手段;没有他们的同意,他们不能被牺牲或被用来达到其他的目的。

个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37】因此,边界约束其实表达了个人的神圣不可侵犯性。

为什么不能主张:为了社会的整体利益,一些人应承受一些代价以使得其他人们获得更多的好处呢?“并不存在拥有利益的社会实体(social entity)…存在的只是个体的人”【39】Nozick说,“存在着不同的个人,他们拥有个别的生命,所以任何人都不可以为了他人而被牺牲,这是一个根本的理念。

这个根本理念是道德边界约束之存在的基础,…也导向一种禁止侵害别人的极端自由主义的边界约束。

”【40】接下来Nozick进一步考虑了边界约束的位置和含义。

人基于什么理由才具有不可侵犯的权利?那么动物是否也能享有不可侵犯的权利呢?涉及到动物的时候,或许常识会推荐一种“对动物的功利主义和对人的康德主义”的混合方案;通过体验机器(experience machine)的例子,Nozick认为,“我们想望的东西是在于实在的接触中过我们自己的生活。

”【54】道德理论存在不确定性,譬如康德主义的边界约束观跟精英主义的等级约束观对人们实际的处境可能给出完全相同的道德判断。

就Nozick坚持的康德主义的边界约束而言,其理由何在呢?道德约束关涉到的个人特性的备选答案是:感觉和自我意识,理性,自由意志,道德主体,灵魂。

除掉最后一项,Nozick猜测,这些因素和“按照所选择的某种整体观念来调节和指导其生活的能力”合在一起,可以构成对生活的意义的一种理解:“一个人按照某种计划塑造其生活,就是以一种方式来赋予他的生活以意义;一个人只有拥有如此塑造其生活的能力,才能拥有富有意义的生活或者为富有意义的生活而努力奋斗。

”【61】这是Nozick最基本的道德哲学观念。

“章4禁止、赔偿和风险”为了确定支配的保护机构可以如何对待独立者,本章研究了禁止风险的行为。

权利存在道德空间中,在什么条件下越界或侵犯才是被允许的?Nozick设定自愿的同意为越界打开了大门【70】。

那么,充分赔偿(状况停留在无差异曲线上)条件下可以么?充分赔偿是一个武断的标准,是不公正的,远远没有通过谈判确立的市场赔偿好。

并且除了赔偿价格的公平性外,反对“赔偿就可以越界”还有其他理由,譬如,有些能够加以赔偿的行为会产生恐惧,甚至是普遍的恐惧。

由此有些行为就基于会带来普遍恐惧而应该被禁止。

还有另外一些理由禁止越界行为,“一种制度只要给予赔偿就允许越界,表明它把人用作手段…某些伤害可能是无法赔偿的;或者超出赔偿者的能力。

”【84】那么为何不禁止没有经过事先同意的所有越界行为,并对所有越界行为进行惩罚呢?因为这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大量的风险和不安全因素。

有意外导致的越界,有时候事先同意也是难以获得的。

在确定哪些(满足赔偿条件后)可允许的越界行为时,恐惧、交换利益和交易费用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但这还不够形成方案。

但总之,存在某些只要给予赔偿就能被允许的风险行为。

越界的风险行为可能带来伤害,而当伤害概率达到某个阀限就可能引发恐惧。

因此如何禁止一部分行为以保证总体阀限不被越过?或许,那些不具有赔偿能力的人就应该被禁止某些风险行为。

但这里的关键原则是:“人们应该为其被禁止的某些风险行为而得到赔偿。

”【99】“章5国家”在绕了那么大一个圈子做了些理论准备之后,Nozick回到了支配的保护机构如何对待独立者的问题,也即是国家产生的问题。

独立者私人执行权利和正义可能是高度风险的:“他的程序包含了惩罚无辜者或过重惩罚有罪者的更高风险,或者是因为大家不知道他的程序是不是具有风险。

”【105】那么禁止如何进行呢?Nozick首先排除H. Hart的“公平原则”作为可选项。

关键在于程序性权利即罪行的公共证明和确认犯罪的程序的选择。

“每一个个人都确实拥有要求获得公共的信息或他可以得到的信息的权利。

这些信息足以表明将用于他的正义程序是可靠的和公平的。

”【121】而且个人拥有抵制不正义程序的权利。

同时,任何人都没有权利使用相对不可靠的程序。

这里Nozick给出了一个认识论的讲法“许多程序性的权利不是来自受动者的权利,而是来自关于行动者的道德思考。

”【128】:“如果从事行为A会侵犯Q的权利,除非条件C得到满足,那么某个人若不知道C是否得到满足则不可以做A。

”【127】在上述背景下,支配的保护性社团虽然没有宣称垄断权,却因其权力而占有特殊地位:对其它人的正义程序进行强行禁止。

它只禁止任何人对其委托人使用实际上有缺陷的程序就行。

“由于自己的力量,它对自己的委托人处于一种作为终极强行者和终极审判者的实际地位。

”【129】因此它拥有一种事实上的(de facto)垄断权。

支配性的保护机构的领地并没有扩展到非委托人之间的争执。

但它禁止独立者对其委托人强行权利。

“既然这种禁止使得独立者不可能有效地以惩罚来威胁侵犯了他们权利的委托人,所以它使独立者在他们的日常行动和生活中无法保护自己免于伤害和严重损失。

”【131】依据赔偿原则,独立者应该从委托人处获得赔偿,而费用最低的方式则是由支配性的保护机构为独立者提供保护服务。

此处“禁止者需要支付的赔偿数额仅仅为,禁止所造成的损失额减去被禁止者在不被禁止的状况下也要负担的费用。

”【132】由此,支配性的保护机构满足了成为国家的两个必要条件:对地域内的强力使用拥有必要的垄断权,一切保护该地域内的所有人的权利。

“从超低限度的国家到最低限度国家(“再分配”因素)的过渡在道德上也是合法的而且也没有侵犯任何人的权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