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精神教育
论大学教育的人文精神
植。
导, 发掘蕴于中国传 统文化 中的人文精神与思想, 努力提高大学人文精神教育的实效 。
关 键 词 :大学教育 ; 人文精神; 传统文化; 改革 教育 中图 分 类 号 :6 24 G 4 .1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 号:02 28 (09 1 - 1 4 -3 1 0m 59 2 0)1 - 0 -0 - 5
中国是一 个具有悠 久历史和重视 哲学理 念的文 明古
风气 。 这里的“ 大学之道” 典型地 反映 了中国古代为人 、 , 为 教、 为学 的“ 学” 念 , 大 理 体现着一种 强烈 的人文意识 和人
国,生过重要影响 , 对当代中国的社会 现代 化和教 育现代化更具有直接 的 、 十分特殊的价值 。以儒家文化为 中心 的中国传统教育文化 , 有诸多层 面和复杂的内容。传
从 以上分析不难看 出, 从孔子 的“ 己” 为 之学 到蔡 元培
的教育期望 等等 ,便形成 儒教社会 的一 种特质 和精神面
貌。 而对于中国传统高等教育的精神则深刻体现于《 大学》
之开篇 :大学之道 , 明明德 , “ 在 在亲 民, 在止 于至善 。” 意即 大学 的精 神在于发扬人性 之善 , 培养健全 人格 , 良社会 改
J i UY a nJ aoY
☆ 教 育 研 究
人为教育的根本 目标 , 相当于现在的“ 德育” 。但德育在现 在的大学事实 上已经蜕化成 为政治教育 , 而政治教育不是 德育 , 也代替不了德育 , 以说德育早就边缘化了。 可 现在有 的学校提倡修身 , 开设修身课 , 有这种意识当然很好 , 不过 提出的思想基础 、 出发点 、 实施方式和效果值得怀疑 , 因为 德育 需要 建立在传统文化 和传统 教育长期积 累的优 秀成 果上的 , 是人 的普遍 价值 的民族性体现 , 不能 离开文化 的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与当今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
[ 关键词 】传统人文精神 ;现代性 ;人文教育 ;全面发展 [ 中图分类号]G 4 60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 编号】 17 - 1 (0 0 0 . 1-5 6 20 7 2 1 ) 10 00 7 - 0
随着 我 国 高等 教 育 改 革 的深 入 ,大 学 人 文 教
完整 的思 路 与切实可 行 的实施方 案 ,对 于大学 人文 教 育 的中国化 的本质 属性 的研究就 更加不 够 了 。 在 当今 ,中国大学 的人 文教育 ,既要 与 国际教 育 的基本特 点趋 于一致 ,又要 与 中国大学 以及 中国
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形态。古代儒家朴素 的人道 主义 思想 ,道 家对人 的生命 的重视 ,都 具有
代 中国大学人 文教 育 的重 要组成 内容 。
《 周易 ・ 贲卦 ・ 彖传》 ,日: “ 刚柔交错 ,天文也 ; 文 明以止 ,人 文 也 。观 乎 天文 ,以察 时变 ;观乎人
文 ,以化成 天 下 。 … 三 国时 期 魏 国王 弼 对 此 解 释 ”
一
、
中 国传 统 人 文精 神 的本 质
要] 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要在吸收借鉴现代先进 教育理念 的同时 ,高度重 视中 国传统 人文精神 ,重
视这种精神的养成教育 ,重视深厚民族文化 和民族精 神 的继 承和发扬 。必须 将 中国传 统人 文精神 的精华 注入现 代社会的教育体系之 中,创造出既具 有深厚文 化底 蕴和 内涵 ,又具有现 代特色 的人文 教育模式 ,让学 生真正成 为健康成 长 、全面发展的人。
l l
行 ,以察 四时之 速改 也 。人 文 ,人理 之 伦序 ,观 人
特征 。“ 正心 、 身 、 家 、 国 、 天 下 ”的人 生 理 修 齐 治 平 想 与 “ 则 独 善 其 身 则 兼 济 天 下 ” 穷 达 的人 生 态 度 , 成为 几千 年 中影 响始 终不 衰 的 中国古代 知识 分 子 的 人 生哲 学 。 “ 天 下之 忧 而忧 , 天 下 之 乐 而乐 ” 先 后 和 “ 位卑 未敢 忘忧 国 ” 精 神浸 透在 无 数 知识 分 子 的 等 心 灵 中 。以他 们为 代表 形成 的这 一 文化传 统 源远 流 长 , 响广 泛 。而 又 因 为 中 国 知识 分 子 在 社 会 中处 影 于特 殊 的地位 , 们 始 终 是 中 国传 统社 会 的文 化 精 他 英 和 观念 载体 , 是 中 国传 统 文 化价 值 观念 的创 造 也 者、 承担者 和 维护 者 , 就 更强 化 了这一 文化 传统 的 这
人文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完善感情。 人文教育帮助大学生在现实人 生实践中积极思考 人生真正 的意 义 , 从整体 上建 构其 丰富的精神世界 , 特别注 重现代 自由人文精神所具有 的超越性 , 执着于对生命意义的 追求 , 寻求高 尚的人生 信仰 和理想 , 深刻而全面理解社会 , 理
解人类历史 。人文教育是通过教育的方式普及人文知识 , 提
立开拓进取 的人生观 、 价值观与远大崇高的人生理想 , 激发
湖 北 社 会科 学 2 0 0 8年第 1 0期
人文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张 晓 寒
( 武汉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 院,湖北 武汉 4 0 7 ) 30 0
摘要 : 高等教 育人 才培养 目 与模 式面 临着挑 战 , 传统 标 当代 大 学生人 文 素质状 况不 容 乐观 , 导致部 分 大学 生人 文精神 缺失。 高校人 文教 育要 以马克思主 义理论和 现代教 育理 论 为指导 , 贯彻现 代教 育理念 , 引入精 神动
关 键词 : 文教 育 ; 学生 ; 文精神 人 大 人 中图分 类号 : 6 1 G 4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 3 8 7 (0 8 1— 1 7 0 10 — 4 7 2 o )0 0 6 — 3
爱国主义精 神。 人文素质是指 由知识、 能力 、 观念 、 情感 、 意志 人文精神 以正确 的理想信念 、 价值取 向、 人格模 式、 审美 情趣为基本内涵 , 的 自由追 求、 是人 创造能力、 超越意识和思
作 者 简介 : 寒 (9 9- , , 汉理 工大 学土木 工程 与建 筑 学院助 理研 究 员。 张晓 16_ ) 男 武
・
1 7・ 6
生文化素质的重要环节 ,可 以帮助学生形成健全 的心理素
人文精神与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当代 教育 , 该是 一 种 素 质 教育 。所 谓 的 素 应 质 教育 , 仅仅 是 要 求 教 育对 象 具 有 合 乎 社会 发 不 展 需 要 的知 识结 构 , 以及较 高 的认知 和创 新 能力 , 而 且要 求教 育对 象具 有健全 的人 格 。 因为人格 教 育 不仅 事关 教育对 象 的品质 、 操等 , 情 而且 对 于素 质 教育 中的知识教 育 等方 面也有 着极 为重 要 的关 联作 用 。一 般认为 , 人格 结构 包括 五个 方 面 内容 : 个性 倾 向 ( 要 、 需 动机 、 趣 、 度 、 值 观 ) 个 性 兴 态 价 、 心理 特征 ( 能力 、 性格 、 质 ) 心 理过 程 ( 识 、 气 、 认 情 感 、 志 ) 心 理 状 态 和 自我 调 节 系 统 等 H 。其 意 、 J 中, 机、 趣、 度、 动 兴 态 价值 观 、 性格 、 意志 和心 理状 态、 自我调 节等 属 于个 性 的 因素 都 会 直 接 或 间接
我 国近代高 等教育 是 面对西方 列强 的坚 船 利
地 区文 化个 性 的核心 内容 ; 是衡 量一个 民族 、 一个
较为坚强的意志, 教育对象就难 以克服学习过程 中出现 的种 种 困难 , 获取 丰 富 的文化 知识 ; 没有 个 性, 教育对象也就不可能具有一定 的创新意识和 能力 。因而人格 教育 是素 质 教育 的一个 重 要组 成 部分。加强学生 的人格教育 , 对于培养合乎现代 化所需 要 的优 秀人才 , 具有 极 为重 要 的意义 】 。
20 0 8年 .
许 多人 同在 其 中 , 心周 边环境 , 不关 不关 爱 周围 的
一
、
当代大 学 人 文 精神 的缺 失现 状
大学生如何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3)
大学生如何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3)大学生如何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创新思维扎根于文化修养,现代科学教育的典型特征是以教科书为教学依据,所有人接受同样的知识体系。
教科书是现代教育中最有效的学习工具,它是经编排而成的知识体系。
只要从头到尾接受它的灌输,循序渐进,就可以全面而完整地掌握这个学科。
但是,人们在把握以先辈们的智慧荟萃成的知识体系的同时,常常忘记了它的反面:因为省略了这个学科漫长的发展过程,把人们在生生不息的探索过程中的不同思路、不同表达方式、还有不完善或错误统统去掉了,留下来的虽然是目前为止这个领域里最正确的知识,但它的生命却凝固了。
人们通过教科书掌握知识、应付考试,用它解决具体问题,但人们也被它禁锢了思想,把它当成真理的标准,难以发现它所有的缺陷,就导致难以永远走出它的思维框架。
克服教科书教育的缺陷,一方面要从课程教学本身着手,课程应当更多,增加个人的选择余地;上课应当更多对话,更多的思考;教科书应当多一些学科历史,多一些前沿领域的最新进展,多一些问题,包括还没有解决的问题。
另一方面要从课程之外着手,学校不仅是上课的地方,还是自修、研究、对话、交流、游戏、实践的园地。
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现实,但教育不是由过去或今天的教科书去规定、控制和支配明天,而是昨天、今天和明天对话。
教育不仅是文化的传承、扩散和推广,也是文化的创造和再生。
科学精神立足于特定的哲学、信念,并依托广泛的文学、艺术修养,专业研究不是科学探索的全部内容。
科学创造力的源泉在于广泛的文化修养,其中主要是人文修养,而不是单纯的科学知识本身。
任何学科,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都是通向自由的阶梯。
一切思想在它最终的状态下是一致的,共通的。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最深处是一体的。
活生生的科学精神浸透着人的主观能动性,它是人的信仰、好奇、直觉、想象、联想、试错以及执著精神的产物。
科学的每一重大发展都与非科学的滋养有关。
哲学构成各种文化形式、各门学科内在的思想基石。
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
浅议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摘要】:重视和加强人文精神的教育,这是新的历史时期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
本文从人文精神教育的意义入手,运用了逻辑分析和讲道理的方法,阐述了提高人的文化素养、构建完整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灵敏的感悟和深刻的体验能力、设置综合课程、使教学过程艺术化、重视优秀民族文化传统教育等加强学生人文精神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人文精神文化素养教学目标体验能力重视和加强人文精神的教育,是新时期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
人文精神的教育目的是使学生养成适应社会需要的人生观、审美观、价值标准、伦理道德等,促进其自我发展进入真、善、美的精神境界,进而通过社会个体传递人类优秀文化价值观念。
因此,现代教育中,加强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实质上是一种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
一、提高文化素养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基础文化素养与人文精神是密切相关的,这是因为人文精神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通过长期文化实践,逐渐积淀、升华而成的反映人的文化价值理想及其主体性社会意识,是全部人类文化中最根本的精神。
它以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和谐发展为终极目的。
因此文化是人文精神的载体和基石,人文精神是文化的灵魂。
人文精神是主体对一定文化要义的切己体察。
然而,文化的积累和人的文化素质的培养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主体持之以恒地学习和感悟人类文化遗产,积极捕捉和把握其中的文化要素。
文化与知识是有区别的,在塑造人文精神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
知识是由一定的逻辑构建起来的有关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一定的逻辑关系和实证性是其基本特征。
文化则是隐含在知识和各种可以被证实的逻辑关系与现象世界中的一条红线,表现为在创造知识和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实践主体必然要把自己的价值观、情感、态度、理想等融于其中。
因此,知识是文化的外显,而文化是知识的灵魂。
因此,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不能仅仅停留在读几本世界名著,听几首世界名曲,或懂一点琴棋书画,而应当寓深远的意旨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传播中。
大学人文教育重在养成人文精神
收稿日期—5—作者简介张晓梅(—),女,山西万荣人,硕士,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
教育就是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养成人文精神。
大学人文教育不仅要给学生传授人文知识,还要以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为目标,即要促进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成为做人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
大学人文教育最终目的就是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加强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是提高其人文素质的必要条件。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汉语“人文”与“天文”相对,人文是指区别于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人与社会的事务,其核心是贯穿在人们的思维与言行中的信仰、理想、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审美趣味,亦即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简单讲就是包含在人文科学中的共同东西———凝结为人的价值理性、道德情操、理想人格和精神世界,包含着信念、理想、人格、道德等基本内容。
大学人文精神是一个内涵稳定、外延宽泛、蕴涵深广的概念。
一般地,人们认为大学人文精神就是指大学所弘扬的在处理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所持的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建立在这种价值观基础上的行为规范。
具体说,大学人文精神的内涵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高扬人的价值,追求人自身的健全和理想的达成;谋求个性解放,建立自由、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秉承理想原则和主体意识;重视终极追求,执着探索超越现实的理想世界和理想人格;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以及永恒的道德精神;倡导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大学生人文精神教育的目标就是使每个受教育的大学生成为整体素质全面发展的现代文明人。
二、大学人文精神的失落大学以培养“人”为天职,人是它的立足点和归宿点,关心“人的解放、人的完善、人的发展”是大学的本质。
大学之所以为大学,不仅在于它是一种客观存在,更因为它是一种精神的存在,这种大学精神最重要的内涵就是其人文精神。
大学人文精神是在大学的发展演绎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显示着大学不同于其他机构的气质特征。
正如纽曼所说:“大学不是诗人的生地,但一所大学如果不能激起年轻人诗心的回荡,一些对人类问题的思索,那么,这所大学之缺少感染力是无可置疑的。
大学教育中如何发扬人文精神
大学教育中如何发扬人文精神大学教育一直被视为高等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众所周知,大学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帮助学生继续完善并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此外,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也是帮助其为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然而,这种教育过程中,我们经常忽略人文精神,这是我们应该强调和重视的方面。
人文精神指的是人类文明的恰当价值和成就,它涵盖了广泛的学科和领域,这种精神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我们所处的世界,以及我们作为个人应该如何在其中生存和发展。
发扬人文精神意味着要强调人类的文化、历史和道德观念,大学应该在这些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启发。
在当前高科技时代,每个人都要面对着工作、生活和交往方面的各种复杂问题。
一个提供人文教育的大学,应该在如何合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面提供支持和帮助。
第一,了解文化历史学生学习人文精神,无需遵循特定的经典或限制,他们可以学习文化遗产、历史背景和哲学思想,并且从中获得深入的认识,同时也获得一丝恬静和安宁。
不同的学校有着不同的人文内容,一些学校强调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文学,而另一些学校则更注重非西方文化和文明的内容。
无论学校在人文教育方面的特色是什么,最重要的是在这些内容上,我们必须教会学生如何分析和理解,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社会和人类心理。
第二,鼓励学生表达道德观念大学应该是一个道德价值观的富源,因此在这里,我们应该努力教授学生好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人文主义强调个人价值和意义,这对于现代社会极其重要。
大学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去思考他们自己的道德观念等方法帮助学生来发扬这种精神。
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尽可能地与教育者、同学和社区成员建立联系,从而更好地了解社会风气和文化价值观。
第三,支持基础教育在人文精神的支持下,传统的基础教育也将存活下来。
尽管在互联网时代,一些东西显得过时、无关紧要,但在人文科学如语言和文学的教育下,我们能更好地发达自己的视野和判断力。
基础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在多领域掌握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
大学教育中的人文教育重要性
大学教育中的人文教育重要性在当今社会,大学教育的目标不仅是传授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
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人文教育在大学教育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有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还有助于培养出更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的人才。
首先,人文教育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
通过学习人文科学知识,例如哲学、历史、文学和艺术等方面,学生能够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以及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这种丰富的知识可以让学生具有更广泛的思考和审视问题的能力,拥有更宽广的视野和更开放的思维方式。
同时,人文教育还能培养学生对于多样性的包容和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和沟通能力。
其次,人文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指对人类价值、和谐共处和社会公正的关注和追求。
通过学习人文科学,学生能够接触到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艺术作品以及伟人的思想和行为,从而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意识。
这种关注和追求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情商和人际交往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此外,人文教育还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
人文教育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和思考各种不同的理论、观点和思想。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批判性思考和挑战,学生能够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这种批判思维的培养对于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未来的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人文教育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面对挑战的能力,这对于现代社会中快速变化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人文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
通过学习人文科学,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同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从而形成自己独立而合理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大学时期是学生人生观念形成的关键期,通过人文教育的引导和熏陶,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我、了解世界,并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和目标。
综上所述,大学教育中的人文教育具有重要性。
它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以及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
大学教育更应该注重培养科学精神还是大学教育更应该注重培养人文精神?辩论赛 反方发言稿
大学教育更应该注重培养科学精神还是大学教育更应该注重培养人文精神?辩论赛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反方辩词一辩发言稿: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我代表反方一辩,就大学教育更应该注重培养人文精神这一观点发表我的看法。
首先,人文精神是人类文明的基石。
大学教育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使他们具备广阔的人文视野和深厚的人文修养。
人文精神强调人的尊严、价值和情感,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可以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关怀他人,培养同理心和社会责任感。
这对于建设和谐社会、推动社会进步至关重要。
其次,人文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人文学科如文学、哲学、历史等,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思维,使他们具备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这种能力对于解决现实问题、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精神固然重要,但单纯追求科学技术的发展可能会忽视人文关怀和伦理道德的考量,导致一些不可预见的问题。
最后,人文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
大学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人文精神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在社会中更好地适应和融入。
综上所述,大学教育更应该注重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人类文明的基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思维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
我们应该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使大学教育更加全面和有意义。
谢谢!反方辩词二辩发言稿: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我代表反方二辩,就大学教育更应该注重培养人文精神这一观点发表我的看法。
首先,科学精神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大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使他们具备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科学精神强调逻辑思维、实证研究和问题解决能力,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造力至关重要。
科学精神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在未来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时能够做出理性和科学的决策。
其次,科学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
论人文精神的实质与当前大学生人文教育
作 为 高 等 学 校 的 教 师 ,我 们 应 该 清 醒 地 意 识 到 当 前 大 学 生 人 文 精 神 教 育 的境 况 ,以 高 度 负 责 的态 度 对 待 高 等 教 育 事 业 , 待 自己 的学 生 , 其 是 作 为 高 校学 生 思 想 对 尤
政 治 教 育 工 作 者 更 应 该 如 此 。 者结 合 自己 的教 学 实践 , 笔
现 人 的价 值 的最 大 化 发 挥 ,使 大 学 生 的成 长 和 成 才 走 向
科 学 发 展 的道 路 。
的挑 战 。 值 观 、 德 观 、 理 观 和 信 仰 观 在 不 断 地 发 生 价 道 伦 变化 。过 去 的 传 统 人 文 精 神 被 市 场 经济 的 巨 大 浪 潮 所 冲 击 , 是 千 百 万 人 都 活 跃 起 来 , 向经 济 大 潮 , 向 权 利 于 奔 奔
认 为 当前 我 们 必 须做 好 以 下 几 点 ,才 能 唤起 大 学 生 人 文
精 神 的复 兴 。
(. 航空 技术 高等 专科 学校 思政 部 , 1 西安 陕西 西 安 7 0 7 ;. 航空 技术 高等 专科学 校动 力系 , 1 0 72 西安 陕西 西 安 7 0 7 ) 10 7
摘
要 : 文 精 神 是 一 种 普 遍 的人 类 自我 关 怀 , 现 为 对 人 的 尊 严 、 值 、 运 的 维护 、 求 和 关 切 。 从 某 种 人 表 价 命 追
大 学 生 人 文 精 神 的 重 要 渠 道 。不 同 的 人 所 反 映 出 的 人 文 精 神 是 不 同 的 ,这 从 一 个 侧 面 反 映 了 人 的素 质 之 间 的 差
别 。 为二 十 一 世 纪 的 大 学 生 。 负 着 建 设 社 会 主 义 现 代 作 担
突出校园人文精神 充实学生生命内涵
突出校园人文精神充实学生生命内涵2000字校园人文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是高校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校园人文精神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实学生的生命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增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公民意识。
本文将从学校组织的课程、活动、社团、志愿和校园文化氛围等方面,探讨如何突出校园人文精神,充实学生的生命内涵。
一、组织有深度的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课程是学生校园生活最主要、最基础的部分,课程的教学是大学教育的核心。
一个好的教学课程可以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手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组织有深度、专业的课程,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能为学生提供多元、开放的学习机会,引导学生发展自身兴趣爱好、培养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拓展学生视野大学是一个社交平台,通过组织各种丰富多样的活动,可以拓展学生视野,增强学生综合素质。
开展体育比赛、文化节、艺术展、学术讲座等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体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展社会实践、国际交流、志愿服务等活动,可以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熏陶学生思想校园文化氛围是学生发展成长的重要因素。
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探索、发现乐趣,形成正面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
学校可以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校园文化活动、社团活动等,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增加学生的文化素养。
解决各种学生困难,加强心理卫生教育,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在强化全校师生公民观念、学习意识的同时,形成和谐、创新、奉献的校园文化氛围,熏陶学生的思想,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四、建设丰富多彩的社团,发扬学术精神学生社团是学校拓展学生特长、增强文化素养的主阵地。
学校要建设丰富多彩的社团,涵盖学术、文化、运动、艺术等多个方面。
学生在社团中可以进行学习、交流、发现,锻炼自己的思维、创意、组织、领导等能力。
学校可以建设学术科研团队、文艺团队、运动队、志愿服务团队等,引领学生发扬学术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浅谈新时期大学生人文精神教育
为方式及心理定约 关系代替 了人身依附关系; 自 由、平 等的竞争 意识代 替了过 去的宗亲 、宗法 关
系……但 在利益的驱动下所 产生的一些负面效应 也 日益显露 出来 ,如拜金主义、利 己主义以及极端
中央到地方都开始重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大力推 进素质教育,积极推进科学教育是当务之急。科学
关键词:人文精神;教育;知识经济
中图分类号 :G6 1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3 1(0 6 50 0 .3 0 83 9 2 0 )0 —1 30
中共 中央 、国务 院下 发 的 《 于进一 步 加强和 关
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了加强人 文环境和 自然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 ,其落脚 点和着 眼点放在校园文化建设上 。人文素质的培养是新时 期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人才培养 新阶段 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高校教育工作的主要任 务有两个方面:一是对跨世纪的各类人才进行专业 知识以及与此相关的基础知识的传授,培养其强烈 的求知欲和获取各种专业知识与社会知识能力;二 是对跨世纪各类人才进行理想、道德、价值 观、人
知识是客观世界的知识,人文知识是精神世界的知 识。培养大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才能提高大学生 的综合素质 ,增强其创新能力。
主义所 导致的社会 人情 的冷漠 和精神生活的平庸
是衡量一个民族 、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 个人的人文精神体现了一个人的文化底蕴、道德
一
人本身及人与 自然、社会之间关系的探询;培养人 文精神的月标是追求善和美 ,其核心是以人 为本。 人文精神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在科学层面,是对知 识、科学 、真理的重视;在道德层面,是对道德行 为、道德修养、道德信念和道德人格的看重 ;在人
大学教育中的人文素养与人文精神
自古以来,人文精神一直是人类文明的核心之一。
人文素养作为人文精神的具体呈现,在大学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大学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使他们成为具有担当和创造力的全面发展的人。
人文素养包括文化修养、品德修养、社会责任感和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的能力。
大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使他们具备广泛的人文知识,能够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的差异,并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同时,大学教育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使他们具备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此外,大学教育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能够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做出贡献。
此外,人际交往能力也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使他们能够与人进行良好的交流和合作。
除了培养人文素养,大学教育还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指关心人类命运、追求人类全面发展的精神状态。
大学教育应该通过课程设置、教育方式等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使他们具备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关心环境的意识。
大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深刻理解社会问题的根源和解决之道,激发他们关心社会、改善社会的积极性。
同时,大学教育也要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使他们具备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和政治事务,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学教育中的人文素养与人文精神是相辅相成的。
人文素养是人文精神的基础,而人文精神则是人文素养的体现和推动力量。
大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使学生能够获取广泛的人文知识和社会经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
同时,大学教育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通过引导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激发他们对社会发展和人类命运的关注和思考,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公民意识。
浅析人文精神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
浅析人文精神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导言: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当代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不仅需培养专业知识与技能,还需要注重培养人文精神。
本文旨在分析人文精神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并思考如何在大学教育中推动人文精神的培养。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人文精神是指人类智慧和情感的结晶,是对人类文明传承和发展的关怀与尊重。
它包括人的尊严、普世价值观、人情关怀、审美情趣等多个方面。
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性1. 丰富内在世界:人文精神强调人的内在追求、情感表达、思考和创造力,可以引导大学生深入思考人文关怀、哲学思辨和美学创作,从而丰富自己的内在世界,拓宽人生视野。
2. 增进人际关系:人文精神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培养大学生的人情关怀、同情心和善良品质,帮助他们构建和谐、积极的人际关系,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3. 培养社会责任感:人文精神着眼于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它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解决的动力,塑造担当社会责任的意识。
4. 提升综合素养:人文精神倡导全人教育,强调学会问问题、思辨和创造,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养,使他们具备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三、大学教育中培养人文精神的策略1. 设计富有人文关怀的课程:大学课程应重视人文关怀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共情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可以引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艺术欣赏等内容,从而激发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回应能力。
2. 丰富的社团活动: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文化艺术、公益慈善、传统文化等相关的社团活动,提供个人成长和实践锻炼的机会。
同时,加强社团指导,引导学生团结合作、培养领导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3. 培养人文素质的教师队伍:大学教师应具备广阔的学科视野和深厚的人文修养,注重引导学生发现知识背后的人文意义,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教师们的言传身教,能够在课堂上把学科与人文精神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大学与人文精神
大学与人文精神当我看到“大学与人文精神”这几个字的时候,我就在想大学是什么,什么是人文精神。
学长岑经告诉我们,“大学”是很难参透的,恐怕只有当你离开学校的时候才能明白。
高中老师曾经对我们说:“你们现在好好努力,多用点功,将来只要考上大学,那就轻松啦,到时候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没有人会管你!”于是我们心中憧憬着大学:“或许我们还能找到生命中的另一半。
”然而现实的大学对我们说:“大学并不是你们想像的轻松,你们也有很多东西去学,去接受科学技术教育,在图书馆里陶冶自己的情操,健全自己的人格。
”蔡元培先生一语道破大学内涵:“大学是人格养成之所,是人文精神的摇篮,是理性和良知的支撑。
”我这才知道对我们有多重要。
我身边的一些人一些事也在践行大学的目的。
我拉着行李第一次走进大学,突然冲上来一个人说要帮我提行李,接着就带着我去办理入学手续,他一路陪着我在这陌生的大学里穿梭,因为他的身影我减少了几分陌生感,反而增添了校园的温暖与和谐之感。
他就是我们漂亮的学长学姐们。
又因为有了春晖,我们的军训减少了几分辛苦。
他们踩着三轮车,车上的瓶子里装满的全是他们对学弟学妹们的关怀。
在这里,我看到了大学的人文关怀,他们用实际行动教会做人的道理。
《大学》里提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它阐明了大学的目的,即大学在于教人道理,净化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情操,培养人们善良美德,使人们达到真善美的最高境界。
还有的学者把大学内容界定为三件:①教会学生如何做人;②教会学生如何思维; 教给学生必要的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以及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的能力。
我认为这也应该是现代大学应该持有的理念。
在我国最出现“人文”一词的《易·贲》中说:“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查时变;观乎天文,以化成天下。
”这里的“人文”主要指礼教文化,所谓“文明以止”就是要求人们内以践行道德理论,以至于有所“明”;外以恪守立法制度,以至于行有所“止”。
当代大学生的使命传承与弘扬人文精神
当代大学生的使命传承与弘扬人文精神在当代社会中,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承载着时代赋予的使命。
而在这个信息爆炸、竞争激烈的时代,怎样传承与弘扬人文精神成为了大学生们思考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教育培养、社会关怀、公益行动三个方面来探讨当代大学生使命传承与弘扬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一、教育培养教育是人才成长的摇篮,也是传承人文精神的关键环节。
大学生作为接受教育培养的阶段,应该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
首先是学科知识。
大学课程设置中要注入适当的人文内容,让学生在各自专业领域中了解传统文化的精华,如哲学、文学、历史等。
其次是思维方式。
要倡导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人文思考和文字表达能力,让他们在面对问题时能够从人文角度出发进行思考和解决。
最后是全人教育。
大学要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提供多元化的发展机会,使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充实自己的非学科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社会关怀当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也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压力。
大学生要发挥自己作为社会一员的作用,关心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体现出人文精神的价值。
首先是关心老人。
大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所学技能,开展志愿活动,为老年人提供社区服务,陪伴他们度过晚年。
其次是关心留守儿童。
大学生可以组织带领学生志愿者团队,建立留守儿童关爱协会,关注他们的成长和健康,与他们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问题。
最后是关心弱势群体。
大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为贫困地区的居民提供帮助,为残疾人和失学儿童捐赠物资,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
通过这些社会关怀和帮助,大学生不仅能够弘扬人文精神,也能够锻炼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三、公益行动公益行动是大学生传承与弘扬人文精神的重要方式之一。
大学生可以通过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首先是参与环保行动。
大学生可以组织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倡导绿色出行、减少塑料污染、垃圾分类等环境保护行动,加入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列。
大学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塑造
标题:大学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塑造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大学教育中人文精神塑造的重要性及其具体实践。
我们首先明确了人文精神的定义,接着讨论了它在大学教育中的角色,最后分析了在塑造人文精神的过程中,学生、教师和学校各自的角色和责任。
一、人文精神的定义和重要性人文精神是一种重视人性、情感、文化和精神生活的价值观,它关注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对人类命运的关怀。
在大学教育中,人文精神塑造对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增强其社会责任感,以及提升其批判性思考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学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实践1.课程设置:大学教育应注重人文学科的设置,如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这些学科不仅是知识的宝库,更是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
这些课程能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多元性,培养他们的文化敏感性和包容性。
2.校园文化: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人文精神。
学校可以组织各类文化活动,如艺术展览、讲座、研讨会等,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人文精神的魅力。
3.师生关系:教师应以身作则,通过自身的言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4.实践环节:大学教育不应只停留在理论学习上,还应注重实践环节,如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实习等,这些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实践能力。
三、学生、教师和学校的角色和责任1.学生:学生应积极参与到人文精神的培养中来,通过学习人文学科,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以及实践环节等方式,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2.教师:教师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应注重自身的人文素养的提升,以身作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学校:学校应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优化课程设置,组织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提供实践机会,为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学生创造条件。
四、结论大学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塑造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通过优化课程设置,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以及提供实践机会等方式,我们可以有效地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大学与人生导论范围[内附参考答案]
外招生《人生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资料(仅为客观题,占44%)基本概念:1、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是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2、人文教育:是指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价值理想或终极理想的执着追求。
主要表现为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其要旨在于尊重人的价值,肯定人的作用,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它提供方法论和对人生的终极关怀。
3、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
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
4、大学:大学是具有选择、批判、传承和创造人类文化职能的文化社会组织,它通过文化的手段创设教育环境来达到教育目的和影响教育效果。
5、人生目的: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
6、人格:所谓人格,是指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
7、道德: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8、道德品质:道德品质也被称作德性,它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是一个人在一系列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待征和倾向。
9、道德修养: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来教育自己,改造自己,形成自己的道德品质,提高自己道德境界的一种实践活动。
10、爱国主义:就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菜誉感的统一。
11、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大学文化 与传承 U N I V E R S I T Y C U L T U R E A N D H E R I T A G E
・
3 4・
高
等
农
业
教
育
第 6期
教育” , 重 在培养 “ 情感 态度 与价值 观 ” , 是精 神教 能力 , 从 而培养心智健全的具有适应社会能力的高素 育[ 。 质劳动 者 。而人 文精 神 教 育 的 内涵 及 其 目标 价值 取
的 价值 理想 为 核 心 , 以人 的 全 面 发 展 为 终 极 目的 。 ” 与人 之 间关 系 的本质 , 所 以人文 精神 的教 育本质 是一
叶 朗则 把人 文 精 神 理 解 为 “ 一 种 普 遍 的 人 类 自我 关 种融世界观、 人生观 、 价值观于一体 的教育 , 是“ 做人
基金项 目: 上海海洋 大学 教学管理与教学改革研究项 目: 本科教学运行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研究 ( A一0 2 0 9—1 3— 0 3 0 0— 3 1 )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1 1 . 2 0 作者简介 : 孙琛 ( 1 9 6 5一) , 女, 经济管理学院 , 教授 , 博士 。研究方 向 : 高等教育管理 , 农 业经济问题。
中图分类号 : G 6 4 0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2 — 1 9 8 1 ( 2 0 1 4 ) 0 6 - 0 0 3 3 — 0 4
人文精神是大学精神之“ 源泉” , 人 文 精 神 教 育 怀 , 表现 为对人 的尊严 、 价值 、 命 运 的维 护 、 追 求 和 关 是 大 学之本 质 与最 高境 界 。如今 大学 人 文教 育缺 少 、 切, 对一 种全 面发 展 的理 想 人格 的肯 定 和塑 造 ” 。王 人 文 精神 失落 , 大 学生 人文 精神 缺失 严重 。有 人 曾著 啸 从人 文精 神 的社 会 功 能 强 调 “ 人 文 精 神 是 一 种 对 文归 纳 了“ 媒 体 眼 中的 大 学 生 七 宗 罪 ” , 有 知识 无 教 人 类 的反思 , 它要 求关 怀人 生 的终 极 意义 , 弘扬 道 德 养成 为 大学 校 园一 “ 景” I 1 J 。人 文精 神 教 育 已成 为 我 价 值和 审美 价 值 , 培养健全的人格” 。 _ 2 纵 观 以上 观 国学 界广 泛关 注 的问题 。
高等农 业教 育 , 2 0 1 4 — 6 , 6: 3 3 — 3 6
Hi g he r Ag r i c u l t u r a l Ed u c a t i o n, 201 4— 6, 6: 3 3— 3 6
大 学 的人 文 精 神和 人 文 精 神教 育
孙 琛, 黎 江
价值 、 意义 的理解 和把握 , 以及对 业革命后助推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高度文明, 而且在 命 存在 和人 的尊严 、 。人 类 在 今 天 成 为全球 不 同 民族 、 不 同国度在 发展 自己独具 个 价 值理 想和 终极 理 想 的执 着 追 求 的 总 和 J 性 的社会 价 值观 和社 会文 明体 系过 程 中的趋 同范 本 。 自身 生存 、 发 展 过程 中 自我 价值 理念 的觉 醒和把 握是 王一 川 指 出 , 人 文精 神 “ 主 要 是一 种 追 求 人 生意 义 或 人 文精 神 的实质 。因而 , 人 文精 神是 在能 够把握 科学 价值 的理 性 状态 ” 。孟 建 伟认 为 : “ 所 谓 人 文精 神 , 应 的 同时做 到融会 贯通 自然 科学 和人 文科 学 , 发 现人文 当是 整 个人类 文 化所 体 现的根 本精 神 , 或者 说是 整个 教育 的价值 所 在 。人 文 精 神 教 育 不 仅仅 是 人 文 科学 人类 文化 生 活 的 内在 灵魂 , 它 以追求 真 、 善、 美等 崇 高 教 育 , 而是让 大 学生 能够认 识人 与 自然 、 人与社会 、 人
( 上海海洋大学 , 上海 2 0 1 3 0 6 )
摘要 : 人 文精神 是 大 学精神 之 “ 源泉 ” , 人 文精神 又是 大 学可持 续发 展 的 动 力所在 , 也 是 大 学文
化发展 的使命所在 , 更是 民族文化传承的命脉。人文精神教 育是大学内涵建设 的一项 中心任 务, 人 文 精神教 育是 大学教 育之 本质 与灵魂 。从 高度 专业化 的传 统教 育模 式 、 现代 社会 市场 经 济 的 负面影 响和 大 学管理 的泛行 政化 三 个方 面分析 大学人 文精 神 严 重 “ 滑坡 ” 的原 因, 并对 强 化 大 学人 文精 神教 育的可行 路 径进行 探 讨 , 主要 包括 创 新 办 学理 念 , 建 立 现代 大学 制度 ; 摆 脱 传统惯性 , 重塑人 文精 神 的文化 内涵 ; 积 极 营造 大 学精神 家 园, 切 实体 现人 文 关怀 。 关键词 : 大学; 人文精神 ; 人文精神教育
一
点不难看 出, 所谓人文精神 , 是 以人道主义为基本 内 涵的人文理念 , 是一种 以人的主体性为价值主导的 自
虽 然东 方文 化与 西方 文化存 在很 大 的差异 , 但在
、
人文 精神 与人 文精 神教 育
目前 , 对 人文 精神 的内涵并 没有 一个 十分 明确 的 由 、 平 等和 民主精 神 。
二、 人 文精神 是大 学 内涵建 设 的核心 驱动 力
界定 , 不 同学 者从 不 同角度 对其 加 以诠释 。周 国平 认
t 益 趋 同。人 文 精 神是 人 类 对 人生 的理 为, 人文 精神 指 的是 由西方 哲学 所 培育 出来 的那种 欧 人 文精 神上 E
洲的精神文化传统。这样 的精神文化传统不仅在工 解 和把 握 , 是 以人 为 本 的 文化 价 值 取 向 , 是 对人 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