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佛教基本要义和向外传播
佛教(第二章)
瑜伽行派的理论论述过于繁琐( 瑜伽行派的理论论述过于繁琐(尤其因明 ),对中国佛教的影响 除唯识宗外( 对中国佛教的影响, 学 ), 对中国佛教的影响 , 除唯识宗外 ( 玄 奘法师创立),远不如大乘空宗. ),远不如大乘空宗 奘法师创立),远不如大乘空宗.
《中论》曰诸法实相即是涅槃. 中论》曰诸法实相即是涅槃. 后来禅宗的佛法在世间. 后来禅宗的佛法在世间. 青青翠竹皆是涅槃. 青青翠竹皆是涅槃.
(二)瑜伽行派(有宗) 瑜伽行派(有宗) 瑜伽行派的创立者据说是弥勒,而最著名者 瑜伽行派的创立者据说是弥勒, 则是无著和世亲(同胞兄弟) 则是无著和世亲(同胞兄弟)瑜伽行派的主要 理论有 万法唯识论 五位百法论 宇宙三 性论 五姓分别论等
2
两种真理,即胜义谛和世俗谛, 二谛论 两种真理,即胜义谛和世俗谛, 前者为绝对真理,后者为假设的真理. 前者为绝对真理,后者为假设的真理.
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八不中道 中观派以中道观察世界. 中观派以中道观察世界.中道就是不偏不 不落两边. 倚,不落两边.两个极端的中间道路或观 点方法. 点方法. 八不即 不生亦不灭 不常亦不断 不一亦不异 不来亦不去. 不来亦不去.
即自己思考而觉悟的人, 2 独觉种姓 即自己思考而觉悟的人 , 可 修得辟支弗(独觉) 修得辟支弗(独觉)果. 3 如来种姓 具有证佛果的无漏种子, 可 具有证佛果的无漏种子 , 修成佛. 修成佛. 可修成罗汉. 辟支弗, 4 不定种姓 可修成罗汉 . 辟支弗 , 也可 修成菩萨. 修成菩萨. 无性有情.只有有漏种子, 5 无性有情.只有有漏种子,受业报轮回 的束缚.即使苦心修持,也不能修成正果. 的束缚.即使苦心修持,也不能修成正果.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第二章 佛教在印度的演化 部派(小乘) 第一节 部派(小乘)佛教时期 部派佛教时期(约前370---公元1世纪中叶) 部派佛教时期(约前370---公元1世纪中叶) 370---公元
第二讲 佛教基本知识
这两个瓦尔纳是职业世袭、内部通婚、不准外人参与的社会集团。 后来,雅利阿种姓又派生出婆罗门、刹帝利和吠舍三个种姓,加上达 萨(又叫“首陀罗”),共四个种姓,即四个社会等级。第一等级婆 罗门,即僧侣,地位最高,他们认为自己是创造宇宙的主宰(即天神 “梵天”)的代表,掌握神权,规定凡大小事情都要举行宗教仪式, 一律由其主持,否则就不合法,是人民精神生活的统治者。第二等级 刹帝利,即武士,担任国王或文武官职,掌握政治和军事实权,是古 印度国家的世俗统治者。第三等级吠舍,即农民、牧人、手工业者和 商人,赋有交纳租税和服徭役的义务。第四等级首陀罗,是奴隶、杂 工和仆役。他们替主人耕牧、做家务,没有任何权力,备受压迫和剥 削,社会地位最低。 以上四个等级界限分明,壁垒森严,他们的社会地位、权利义务、 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都不相同,而且是世袭的。
太子像这样参访了数年,毫无成就。乃想到真正悟道,还是在 自己精进,于是就到尼连禅河西岸,优楼频罗村外的苦行树中, 静坐苦思。他每天或仅食一米,或仅食一麻,废寝忘食苦修了六 年之久,最后身形消瘦得不像样子,但对解脱之道仍无所得,他 自想,“这样饥饿苦修与外道有何分别?还是应该接受饮食,别 求修持的方法吧!”于是便到尼连禅河洗净了身躯,并接受了林 中牧女供养的乳糜。这时随太子苦修的五个从者,看到这种情形, 以为太子已没有了修道的初心。便心生去意,一同离开太子自行 到波罗奈国麂野苑中修苦行去了。 太子见五从者离去,他便独自到尼连禅河外十里之遥的一棵 毕波罗树——即菩提树下,在一块大石上敷上了吉祥草,结跏趺 坐,并发誓说:“不成正觉,誓不起座。”于是就以金刚不坏的 勇气追求大道。如此经过了四十八天,于十二月七日夜里,诸恶 魔——也就是内心妄念的化身横来侵扰,太子现大威力,降伏恶 魔,然后即便入定,思惟真谛,得大解脱。于初夜时,观见三世 实相,洞见三世因果,获得无漏的正智。于第四十九日——十二 月八日的早晨,明星出时,豁然大悟,证得一切种智,成就无上 正等正觉——这时太子已三十岁。 据佛经上记载,太子悟道的时候,大地震动,诸天云集,天华 飘坠,天乐鸣空,赞颂释迦牟尼成就佛道。
佛教基础知识
六度
六种行之可以从生死苦恼此岸得度到涅槃安乐彼岸的法门,即布施、持戒、忍辱 、精进、禅定、般若。 布施能度悭贪,持戒能度毁犯,忍辱能度嗔恚,精进能度懈怠,禅定能度散乱 ,般若能度愚痴。
四摄
布施摄 爱语摄 利行摄 同事摄
六根
根是能生之义,以能对外境产生感知认识,所以叫做“根”根有六种: 一、眼:能见色者是。以能对色产生认识,故谓眼根。 二、耳:能闻声者是。以能对声产生认识,故谓耳根。 三、鼻:能嗅香者是。以能对香产生认识,故谓鼻根。
四、舌:能尝味者是。以能对味产生认识,故谓舌根。 五、身:能感触者是。以能对触产生认识,故谓触根。 六、意:能知法者是。以能对法产生认识,故谓意根。 此六根,又有“六受”、“六入”、“六处”等名。
三界
欲界、色界、无色界 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居住的世界,上有六欲天,中有人畜所居住的 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 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想的众生所居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 无色界,是色想俱无但识心住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居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
此三界都是众生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以跳出这三界为目的。
六根清净
六根清净,既六种感官与外境想对时,不于境中生起欢喜或不欢喜之 念,就是对种种外境无动于心,但心中了了分明。这在佛教中是相当 高的境界。 六根不清净
即对境生心,为境所转。从这一点来说,众生莫不如此。
佛教的原素论——四大、五蕴 四大
地大、水大、火大、风大
地以坚硬主性,水以潮湿为性,火以温暖为性,风以流动为性。世间的一切 有形物质,都是由四大所造,如人的毛发爪牙,皮骨筋肉等都是坚硬性的地 大;唾涕脓血,痰泪便利等是潮湿性的水大;温度暖气是温度性的水大;一 呼一吸是流动性的风大。
佛教的起源与传播
例如对玄奘这个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翻译家、旅行家、语言 家、佛学大师,在西方学者的世界史著作中都给他留下了 应有的篇章。在印度他的名字更是家喻户晓,印度前总理 尼赫鲁把他列为历史上四大伟人之一。但在中国,人们反 而只知《西游记》 而只知《西游记》中的唐僧,不知中国文化史中的玄奘。 今天,当你在旅游活动中遇到众多的佛教文化景观 时,你了解她们的独特含义与价值吗?能充分欣赏吗;作 为一名导游,特别在佛教旅游资源如此丰富的河南,你能 把我们为之骄傲的宗教旅游资源展现在八方游客面前吗? 通过本章对佛教起源和发展简史,佛教教义教理和佛教供 奉诸神,以及旅游活动中常遇到的佛教文化艺术的介绍, 希望能为大家打开一扇通向灿烂宗教文化之旅的大门。
悉达多驱逐魔女 太子的威光惊动了六欲天上的魔王宫殿, 魔王波旬心惊胆颤,害怕太子圆成佛道。 便派了三个妖冶美丽的魔女去迷惑太子。 魔女来到太子跟前,扭动着窈窕的身子, 露出妩媚的笑容,挑逗太子情欲,而太子 毫不动念!闭目静坐,稳如泰山。三个魔 女自惭形秽,狼狈遁去。
菩提树下悟道 悉达多太子独自一人,走到一棵枝叶繁茂 的毕钵罗树下,拾了一些草叶铺了一个座 位,面向东方,盘腿静坐。当时发下誓愿: 我若不能证到无上正觉,宁让此身粉碎, 永不起此座!” 永不起此座!”终于,在十二月初八日的 凌晨,大彻大悟。 我今若不证,无上大菩提,宁可碎此身, 终不起此坐。七七四十九天
罗睺罗“小沙弥” 罗睺罗“小沙弥” 佛陀回国省亲,讲经说法,王室宗亲纷纷 披剃出家。就连净饭王的爱孙罗睺罗也随 佛陀出家做了“小沙弥” 佛陀出家做了“小沙弥”。过了两年,佛 陀的姨母带着耶轮陀罗及五百宫女要求随 佛陀出家,佛陀慈悲让她们出家为比丘尼, 并且特制《八敬法》 并且特制《八敬法》戒律,要求比丘尼众 遵守。
佛教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中国佛教哲学在当代社会,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还有没有价值?若果有,又有什么样的现代价值?这是研究中国佛教哲学必须回答的问题。
传统只有经过价值重建才富有鲜活的生命力,我们又需要通过怎样的现代转换工作,以建构中国佛教哲学的现代价值,进而发挥其现代作用?这是研究中国佛教哲学现代价值必须说明的问题。
佛教,作为对人类的终极关怀提供的解脱之道,是一个庞大复杂的信仰体系、哲学体系,也是价值体系。
佛教逐渐成为亿万人民的精神信仰,已延续2500多年,在中国也有2000多年的漫长历史,这表明佛教的持久活力与恒久价值。
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佛教在未来社会如何重建价值,发挥作用,既是一个艰巨而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严肃而迫切的实践问题。
佛教的命运决定于对社会的关怀,佛教的现代价值决定于对21世纪人类社会的作用。
自从人猿相揖别以来,人类社会取得了空前的进步。
当代人类在不断取得进步的同时,又拥有毁灭地球、毁灭自然的手段。
人类社会的进步应归功于人类自身,人类社会的问题了出自人类自身,威胁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敌人也是人类自身。
同时我们还应当看到,现代化涉及物质生活、制度和思想观念诸多层面,当前人类社会存在的信仰危机、道德堕落、良心丧失等负面现象,表明人文精神的严重失落,这为具有宇宙整体理念、追求生命超越的宗教人文精神的佛教哲学,提供了调整人的心灵,进而调整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空前的历史契机。
我们认为,要对中国佛教哲学进行重估、重建,阐发其现代价值,就需要深入分析当代人类社会的基本特点,以及未来社会的基本走向;需要深入厘清中国佛教哲学资源,揭示其对当前和未来的社会具有真实意义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则;需要把佛教哲学基本原理与社会实际结合起来,进而对当代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的解决方向、方法提供有意义的参照意见。
这也正是我们在结语部分要论述的内容。
一、21世纪人类社会的基本特点与基本矛盾自从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以来,以机械化、电气化为特点,以工业化为标志的现代化,在世界各国的发展极不平衡,有的国家已完成或基本完成工业化,实现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有的则取得了进展,也有少数国家仍处于传统农业社会。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佛教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情况佛教以其强大的生命力传播于世界各国,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有力地推动着世界宗教的发展。
佛教自古印度传入中国以来,不断吸收西域和印度新兴学说和学派成果的基础上,通过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充分结合和发展,形成了汉语、藏语和巴利语三大系统的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中国佛教,同时又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人民的日常生活。
可以说它是人类历史上延续时间最久,传布范围最广,影响深远,包罗万象的思想运动和文化运动。
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历程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它既是佛教史上一件大事,也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件大事。
佛教在中国大地上的广泛传播、流行并最终中国化,对于中国的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反过来对佛教的义理和组织形式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因此,对于这一历史过程,有学者称之为“佛教征服中国”。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一说法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佛教征服中国”还有一个佛教的中国化的问题。
接下来主要阐述佛教东传中国及其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历史。
(一)汉晋:佛教的输入及其广泛传播1、佛教初传中国内地的时间与汉代佛教佛教是何时传入中国内地的?这一度成为佛教学术界研究探讨的一个热点问题。
目前,有关佛教初传中国内地的纪年,主要有两种论点:第一,“伊存授经说”(汉哀帝元寿元年,即西元前2年),第二,“永平求法说”(汉明帝永平十年,即西元67年),二说相距69年,大约有三代人的时间。
1998年,由中国佛教协会和中国宗教学会共同确认1998年为佛教传入中国2000年的纪念年。
近年来的一些考古研究表明,中国佛教还应有由海上丝绸之路传入的另一系,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在汉代,传入中国的佛教被视为道术之一种(方术),它与汉代流传的黄老道家学说搅合在一起的。
如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信奉佛教的贵族——楚王刘英,就是“学为浮屠”,且“更喜黄老”。
另外,汉代佛教僧人,皆为西土人士,他们食酒肉,蓄妻子,无统一制度。
佛教的起源与传播从印度到东亚的宗教文化交流
佛教的起源与传播从印度到东亚的宗教文化交流佛教作为一个追求解脱和智慧的宗教,起源于古代印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传播到东亚地区。
这个过程中,佛教与印度以及东亚各国之间的宗教文化交流起到了关键作用。
本文将从佛教的起源、传播途径,以及印度和东亚各国之间的宗教文化交流三个方面来探讨佛教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性。
一、佛教的起源佛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
它的创立者是释迦牟尼佛,他于公元前5世纪时在印度北部的吠舍离城悟道成佛,并开始传授佛法。
佛教的核心思想是四圣谛和八正道,强调通过舍弃人世间的欲望和培养慈悲心来达到解脱和涅槃的境界。
二、佛教的传播途径佛教在印度传播了几个世纪后,开始扩展到印度周边地区,包括今天的尼泊尔、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等国家。
而佛教传播到东亚,则主要依靠两个传播途径:陆路传播和海路传播。
陆路传播主要通过印度与中国之间的丝绸之路进行。
丝绸之路作为东西方贸易的重要通道,也是佛教传播的要道。
在丝绸之路上,佛教经过中亚地区逐渐传入新疆、西藏,再往东传入中国内地。
当时的中国社会正处于动荡不安的战国时期,佛教的慈悲思想和稳定秩序的理念深受当时的统治者和民众的追求。
海路传播则主要通过印度洋和南海进行。
佛教从印度有直接的航线可以抵达东南亚的马六甲海峡、印尼等地,然后再通过海上贸易络绎不绝地传到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
海路传播的优势在于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使佛教在东南亚地区得到蓬勃发展,并最终传入中国的福建、广东等省份。
三、宗教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佛教的起源与传播离不开印度与东亚之间的宗教文化交流。
在佛教传入东亚的过程中,宗教文化的交流和互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这种交流不仅体现在佛教教义的传承和演变,还涉及到佛教艺术、哲学和社会制度等方面。
首先,在佛教教义的传承和演变中,印度与东亚的宗教学者经常进行学术交流。
佛教经典的翻译是其中一项重要任务。
早期,印度的佛教经典和注释被翻译成汉语、梵语和其他东亚各国的语言,以适应当地信众的需求。
第四章 佛教文化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古印度,后来传播到亚洲各地,是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伊斯兰 教、基督教)。创始人是被佛教徒尊称为释迦牟尼(圣人)的悉达多(公元前565—约公元前486 年)。佛教由佛教徒及其组织、佛教思想文化、佛教仪式制度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系统结构,它 既是一种信仰实践,又是一种社会力量,还是一种文化现象。
(一)佛教基本教义
创世说 佛教徒对创世归于神秘、超自然的“业力”,是业(佛教名词,身、口、意三方 面的活动,分为善与不善、非善非不善三种,它会引来善恶因果)与惑(烦恼)结合在 一起构成创世本原,有情界与自然界都是它的产物。《起世经》构设出了“小千世界”、 “中千世界”、“大千世界”,(又有“三界”之说——一、欲界——“食色,性也”; 二、色界——不具生命的;三、无色界——非物质的精神。)这三千世界受众生业力的 支配,按成、坏、复成、复坏的公式循环周转,在此劫难中众生要经历三灾、(风、火、 水)、三劫(刀兵、饥饿、疾疫)——“世界者,由众生业而成”。《杂阿含经》。 缘起和轮回说 缘起说 释迦牟尼认为,一切事物都由因缘和合而成,都生于因果关系。人的痛苦、生命和 命运,都是自己造因、自己受果。在佛教看来,缘起的意义是指事物的因果关系。 “此有则彼有,此生则彼生,此无则彼无,此灭则彼灭。”这是缘起思想最概括的表述。 佛教的缘起说,主要以人生问题为中心展开。它认为人生由十二个环节(十二因缘)构成 : 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前两个指前生的(过去 的);中间八个是指今生的(现在的),而前五个又指现在的果,后三个指现在的因;最后 两个是指来生的(将来的)。在人生流转轮回过程中,十二因缘涉及过去、现在、将来三 世。十二因缘中,涉及两种因果,总括为三世两重因果。三世两重因果的次序,可从顺 逆两方面加以考察。
佛教教义及其现实意义
佛教和谐思想诠释及其当代意义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从成立至今已经过2500多年的历史。
在佛教的庞大的教义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是今天我们用来建立和谐文化和促进亚洲、世界和谐的宝贵的思想文化资源之一。
在世界广大民众诚心希望建立和平、和谐的国际秩序的时刻,对佛教中的和谐思想进行挖掘、阐释和应用,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笔者以下仅对佛教中的和谐思想及其在当代的现实意义试作诠释和论证,提出自己的见解,希望得到诸位学者的补充和修正。
一、佛教教义和伦理规范中蕴含的和谐思想佛教发源于公元前6、5世纪的古印度,在向国内外的传播过程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
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在教义上同属一个体系,被后来兴起的大乘佛教统称为小乘。
大乘意为大的运载物,谓能运载无量众生从生死的此岸到达觉悟解脱的彼岸;小乘意为小的乘载物,大乘说它只能运载少量众生到达涅槃彼岸。
现在一般把它们看作是佛教发展的两大阶段、两大类佛法,而舍弃原来含有的褒贬意义。
在佛教向世界各国、各民族传播过程中又形成很多风格各异的佛教学派或宗派,无论在教义、教制和修行、活动方式等方面都得到很大的丰富和发展,反映佛教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适应性。
从佛教经过的漫长历史和流传世界广阔的地域国度来看,佛教所具有的崇尚和平、和谐、慈悲、劝善、饶益众生等的性格和价值取向是十分明显的。
佛教的这种性格和价值取向体现在它的基本教义和伦理、戒规的理念与规范之中。
笔者在这里仅围绕这个侧面进行考察。
(一)四谛与十二因缘中的和谐思想小乘佛教(原始佛教、部派佛教)以四谛、八正道及围绕生死的因果缘起学说为基本教义。
四谛是对造成人生苦恼的原因及摆脱人生藏苦恼途径的总的说明,是原始佛教及部派佛教教义中的核心内容,包括苦、集(因)、灭(灭除苦恼,达到解脱)、道(灭苦的途径)。
苦谛是说人生充满各种痛苦,归纳为八种: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与自己所怨恨的人不得已而相会或结合;不能自由脱离自己所憎恶的环境或遭遇)、所求不得苦、爱别离苦(与自己相爱的人分离;离开自己爱恋的环境或年华、际遇等)、五盛阴苦(五阴指色、受、想、行、识,概指一切身心之苦)。
佛教
佛教由斯里兰卡传入泰国约在12世纪左右。13世纪,泰国素可泰王朝宣布奉佛教为国教。
派系
中国藏、蒙等地区佛教都奉行说一切有部律,有些寺庙还订立清规。如格鲁派拉萨三大寺(甘丹寺、哲蚌寺、 色拉寺),都有自家的清规,它们设有“堪布”(相当于汉地丛林的“住持”)、“翁则”(负责领众念诵修持, 相当于汉地丛林的“维那”)、“格贵”(蒙族佛教叫“格斯贵”,俗称“铁棒喇嘛”,监察僧众勤惰,相当于 汉地丛林的“僧值”)、“涅巴”(管家,职掌库房财务等)、“强佐”(管理扎仓行政事务和财产)等职分司 各事。
主要节日
主要节日有佛诞节(亦称浴佛节)、成道节(亦称佛成道日、腊八节)、涅槃节、观音节(中国汉族地区于 农历二、六、九三个月的十九日为纪念观音菩萨的节日)、世界佛陀节(亦称卫塞节,即南传佛教将释迦的诞生、 成道、涅槃并在一起纪念的节日)、驱鬼节和跳神节(藏族地区佛教节日)、泼水节(傣族佛教节日)、佛牙节 (斯里兰卡的佛教节日)等。其中有些节日已成为民俗。
教义与经典
基本教义
经典
基本教义
原始佛教的主要教义有四谛、缘起、五蕴以及无常、无我等。公历纪元前后,大乘佛教兴起,陆续出现一批 阐发大乘思想的经典,在理论上发挥了空、中道、实相、六度的学说,对教义有所发展。其中主要的有无住涅槃、 缘起性空和唯识说。
佛教传入中国后,教义上有许多创新。主要的有三谛圆融、一念三千以及顿悟、十玄、六相和三观等。
派系
佛教传播到每一个地区以后,由于受到当地社会、政治、文化的影响,形式和内容都有相应的变化,形成许 多宗派。
初三佛教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三佛教知识点总结归纳佛教,作为世界四大宗教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影响力。
在初三的学习中,我们也学习了一些关于佛教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初三学习的佛教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知识。
一、佛教的起源和创始人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Siddhartha Gautama),也被称为佛陀。
佛陀出生在尼泊尔现境内的兰菲尓地区,他的成佛经历是一个寻求解脱的过程,最终他在菩提树下达到了觉悟,并传授了佛法。
二、佛教的核心教义1. 四谛:佛教的核心思想是四谛,分别是生老病死、痛苦的原因、痛苦的终结和通向终止痛苦的道路。
四谛表达了佛教对于人类存在的认知和对于解脱的追求。
2. 八正道:八正道是佛陀在《大论》中提出的修行方法。
它包括了正确的观念、正确的意念、正确的语言、正确的行为、正确的生计、正确的努力、正确的念和正确的集念。
通过八正道的修行,人们可以走向解脱和成就涅槃。
三、佛教的佛教经典佛教经典是佛教教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被用于学习和研究佛教知识。
以下是一些初三学习的佛教经典:1. 罗马尼林是初四课程中介绍的一部佛教经典,其中记载了佛陀的教诲和经验。
2. 《心经》是佛教中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它强调了般若智慧的重要性。
3. 《金刚经》是佛教经典中最长的一部,内容涵盖了诸多佛教教理和修行方法。
四、佛教的流派和寺庙佛教在传播过程中分化出了多个流派和教派,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教义和修行方式。
以下是初三学习的一些佛教流派和寺庙:1. 南传佛教:南传佛教主要分布在斯里兰卡、泰国、缅甸等地,其代表性教派有上座部派。
2. 北传佛教:北传佛教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韩国等地,其代表性教派有禅宗、净土宗和华严宗等。
佛教寺庙是佛教信仰和修行的重要场所,其中一些寺庙也成为了旅游景点。
例如中国的少林寺和泰国的大皇宫。
五、佛教的影响和现代价值佛教作为一种哲学和生活方式,对于人类社会和个人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佛教文化概述-李熙灿-第2章 佛法的基本思想
2.5 涅磐时
① 说极圆教
声闻乘 缘觉乘 菩萨乘
最后7年,佛将入灭,故不讲权宜之 法,只说绝对真实之法,开权显实, 汇三乘归于一佛乘,其说极圆融
② 代表经典 妙法莲华经、大般涅槃经、佛遗教经 等
本章总结
佛法
华严时 阿含时 方等时 般若时 涅槃时
② 代表经典 维摩诘经、楞严经、解深密经、圆觉经 等
2.4 般若时
① 般若,解脱生死之大智慧。佛22年讲般若,结 为600卷 大般若经 ② 主旨:此前佛说各种道理与法门,恐凡夫落入 其中。故般若经不断否定,不立一法。当一切现象, 及我法二执,均荡除尽净时,自性即现前,此名般 若。简言之,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③ 代表经典: 金刚经、心经 等
集谛:人的烦恼(迷惑)积集,是产 生苦谛的根源
灭谛:灭尽诸苦之因(烦恼、迷惑), 即得解脱
道谛 :灭苦获得解脱之方法
2.2 阿含时
④ 缘起论
缘起性空 :世上没有永恒不变,绝对独存 性东西,一切都是因缘和合(条件具足) 所生起,称缘起;因缘和合生起之假有, 其性本空,称性空
性空缘起:因为性空,所以缘起
2.2 阿含时
三世因果循环链条
⑧ 十二因缘
1无明 缘 2 行 缘 3识 缘 4名色 缘 5 六入 缘 6 触 缘 7受 缘 8 爱 缘 9 取 缘 10 有 缘 11 生 缘 12老死
2.2 阿含时
归向 投靠
⑨解脱道
佛弟子皈依之对象:三宝 修学之纲领:三学 修学之路径:三十七道品
修学之果位:四圣果
2.2 阿含时
① 阿含,意为法归、 无比法、传等。因佛于 鹿野苑说,又名鹿野苑时,历12年。包括 增 一阿含经、 长阿含经、 中阿含经、 杂阿含 经,盛行于东南亚 ② 主要宗旨
道次第略论第二讲内容整理
道次第略论第⼆讲内容整理第2讲序论如济迦⿇罗喜罗寺说法之轨则序论的主题是说法轨则。
宗喀巴⼤师依照的是印度济迦⿇罗寺的说法轨则,当时印度说法⽐较著名的有济迦⿇罗寺和那烂陀。
不同的寺庙有不同的宗风、有⾃⼰的⼀套教育,说法轨则也代表着⼀种教育⽅式。
先须讲明作者之重要与法之重要,及如何说听彼法之三事说法的轨则,在讲法之前需要讲明三点:⾸先要说明作者的重要;其次要考察法的重要性——就是要说的这个法的重要;第三点就是说听的规则。
于此菩提道次第之引导分四:⼀、为明法源清净故,释作者之重要。
⼆、为于教授⽣敬信故,释法之重要。
三、于具⾜⼆种重要之法,应如何听受讲说。
四、如何是以正教授引导弟⼦之次第。
第⼀点就是讲作者的重要,为什么重要呢?主要是要考察法的来源问题,法是从哪⾥来的?源头清净不清净?所以说作者重要主要是要说明法源的清净,传承的法来源是正的,我们现在学⾃然也就是正的。
《菩提道次第论》的作者是宗喀巴⼤师,可是我们现在这⾥所讲的作者是阿底峡尊者。
为什么呢?因为《菩提道次第⼴论》主要是依据阿底峡尊者的《菩提道炬论》作的。
所以宗喀巴⼤师在介绍作者的时候就介绍阿底峡⽽不是介绍⾃⼰,这也体现了宗⼤师的谦虚。
关于作者的重要从⼏个⽅⾯来说:第⼀讲他的⽒族、家族,阿底峡尊者的家族;第⼆讲阿底峡尊者的求学经历,求学经历也就是他所接受的教育;第三就是阿底峡尊者所成就的功德;第四就是阿底峡尊者所做的事业。
共有四个⽅⾯。
本论总依弥勒菩萨之《现观庄严论》,⼜以别依《菩提道炬论》,故《道炬论》之作者,即是本论之作者,其名燃灯吉祥智⼤阿闍黎,别号具德阿底峡。
《道次第》总依是《现观庄严论》,《现观庄严论》是弥勒菩萨解释般若经的。
《道次第论》的建构就是把下⼠道、中⼠道都作为上⼠道的⽀分,作为菩萨不仅仅要学习菩萨道,同时也要学习声闻道、解脱道,这种思想就是来⾃于《现观庄严论》——般若经的思想。
别依,就是特别地依,《道炬论》在西藏的历史上是⼀部⾮常重要的论典。
佛教的哲学思想及其文化传播
佛教的哲学思想及其文化传播佛教是一种蕴含了深刻哲学思想的宗教。
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的印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佛教逐渐流传到整个亚洲,成为一种强大的文化和哲学传统。
它的教义和智慧对世界上各种文化和哲学思潮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了许多国家的文化传承。
佛教的哲学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关于人生的思考和探究。
它强调人与自身和他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和宇宙之间的连续性。
佛教强调自我觉醒和独立思考,而这两个思想在哲学上具有非常的意义。
佛教对人性的观察是与现代社会匹配的。
佛教从一个非常理性的角度来看待人性,他们认为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之间应该找到一种平衡。
佛教教导人们不要对幸福寄予太多的期望,并理性看待失去的事物。
佛教思想也非常注重个体之间的相互联系,教导人们不要总是寻找个人利益,而要寻求与他人之间的合作。
佛教强调了人性的自我觉醒和自我与宇宙之间的连续性。
佛教认为人在生命的进程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意识到宇宙万物之间的连续性。
每一个人都应该去探寻自己的真实本质,并且通过对自我的观察来更好地认识自己。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应该尝试清除自己的所有恶习和错误的行为,以达到无量的目标。
佛教思想的传播极为广泛,对亚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给亚洲文化带来了非常有益的智慧,令人心生敬仰。
佛教在中国、日本、韩国、越南等地都有广泛的传播,成为了这些国家的重要文化和哲学传统。
它与当地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相结合,创造了多元化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佛教的文化传播不仅仅是通过教言和文字,更加多的是通过寺庙文化传承。
在亚洲的寺庙,常常能够看到佛教的经典、雕像、画像和其它艺术品,其文化内涵深刻而美妙,非常具有审美价值。
这种寺庙文化的传承使得人们在聆听、学习和体验佛教精神的同时,也学会了感受和欣赏这种优秀艺术。
总的来说,佛教思想是一种非常深刻的哲学思想,它的重点在于人生的思考和探究。
佛教强调个体和宇宙之间的连续性,教育人们清理恶习,追求真正的幸福和无量的目标。
古代的佛教传播与信仰
古代的佛教传播与信仰佛教是一种起源于印度的宗教,早在公元前6世纪,它就开始传播到中国及其他东亚地区,并在当地深深扎根。
古代的佛教传播与信仰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体系,其中包括了佛教的教义、传播途径、信徒的信仰行为等方面。
本文将探讨古代的佛教传播与信仰,并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阐述。
一、佛教的起源与传播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由释迦牟尼创立。
随着时间的推移,佛教开始向中国及其他东亚地区传播。
佛教的传播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是通过僧侣的传教活动,他们以身作则,传授佛教教义;二是通过佛经的翻译和传播,将佛教教义以文字的形式传达给信众。
在佛教传播的过程中,中原地区如今的中国大陆成为了主要的传播中心。
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使佛教文化能够顺利地传播到中国。
而在中国的南海地区,佛教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日本、韩国等地。
佛教的传播在中国及东亚地区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和信仰,形成了独特的佛教文化。
二、古代信徒的佛教信仰古代的佛教信仰深深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思想方式。
佛教提倡无私、慈悲、舍己为人等思想,这些价值观成为信徒信仰行为的核心。
古代信徒通常会前往寺庙或道观朝拜,燃香虔诚祈祷。
他们相信佛祖能够保佑自己和家人平安,可以解除病痛、消除灾难。
另外,佛教讲究修行,信徒们通过参加僧人的法会、诵经、念佛等方式来积累功德,希望在今生或来世获得更好的回报。
他们相信通过善行和修行,可以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此外,佛教中还有一些特殊的信仰形式,例如观音信仰、药师佛信仰等,这些信仰形式在古代得到了广泛的流传和崇拜。
三、佛教文化的影响古代的佛教信仰对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佛教教义的传播使得人们思想上产生了重大的变革。
佛教强调解脱生死的迷茫,追求心灵的平静与智慧,使得许多信众在佛教的指导下摆脱了迷信、残酷的礼教,认识到生命的真谛。
佛教文化还对艺术、建筑等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著名的佛教石窟、寺庙等建筑物充满了精美的雕刻和壁画,展示了佛教文化的独特魅力。
佛教价值观的六个基本要义
Six Basic Concepts in the Values of Buddhism 作者: 孙伟平
作者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北京100732
出版物刊名: 河北学刊
页码: 38-42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6期
主题词: 佛教;价值观;慧解脱;涅粜
摘要:佛教价值观是中国文化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
依据价值观的基本理论结构,在“缘起说”、“四圣谛”、“涅榘说”等佛教义理的基础上,本文尝试将佛教价值观概括如
下:“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一切皆空”的“超主体(人)”意识;“一切皆苦”、克己忍耐、业报轮回的价值取向意识;虚无性、相对性、差异性的善恶标准和评价标准;“止持戒”与“作持戒”相辅相成的价值规范意识;注重获得“慧解脱”的修习、践行等的价值实践意识;断除妄惑、灭尽烦恼、求得“涅榘”的价值理想境界。
当代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建设,须在汲取佛教价值观的“合理性精华”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道谛:
• 道谛是指消除烦恼与苦痛 得到解脱的途径和方法, 包括“三学”和 “八正 道”;
二、什么是“三学”和“八正道”
• “三学”和“八正道”是早期佛教徒修行内 容的理论概括。 • 早期佛教十分重视对人生问题的探讨和对 人的解脱的实际追求,而并不重视对抽象 哲理的研究; • 释迦牟尼有感于人生的种种痛苦而致力于 追求超脱苦海的极乐,为此建立了一些摆 脱烦恼痛苦的实践方法和途径,“三学” 和“八正道”就是全部内容的理论概括。
北方多闻天王
• “多闻”意为颇精通佛 法,以福、德闻于四方。 • 身为绿色,穿甲冑,左 手卧银鼠,右持宝伞 (或作宝幡),有两义: • 一:伞盖代表要保护自 己的内心不受外面环境 染污; • 二、用以制服魔众,护 持人民财富。又名施财 天,是古印度的财神。
(二)缘起产生世界——十二因缘
• 缘起论是佛教的核心理论。 “缘”是指事物 存在的原因或条件, “ 起”就是依照一定的条 件而生灭变化; “ 缘起”是指世界上所有事物都处在一种相互 依存的关系之中,世界就是在这种关系之中依 据一定的条件而生灭变化的。 《中阿含经》说: 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 若此无则彼无,若此灭则彼灭。 佛教为了说明人生现象,在缘起的基础上提出 了十二因缘论。
第三,涅槃寂静。
• 佛教所倡导的教义以及它所提出的种种修 行的方法,最终都是为了涅槃。 • 涅槃能够了脱离生死轮回,证得不生不灭寂静 安乐境界。 • 涅槃一词的本意是熄灭,也可以称为解脱。 它的主要含义是指摆脱了轮回,熄灭了所有痛 苦和烦恼之后所达到的一种境界。
(四)佛教的终极目标是涅槃 ——四圣谛
• 5、正命,即符合佛教戒律规定的正当合法 生活。 • 6、正方便,即按照佛教的修道方法去止恶 修善,精进不懈。 • 7、正念,即正确的信念。 • 8、正定,即正确的禅定,专注一境,消除 杂念,洞察四谛之理。
三、大乘佛法与小乘佛法的区别
• 首先,在对于佛陀释迦牟尼的看法上,小乘
佛教一般把他看做是一个教主、导师,是一个达 到彻底觉悟的人。大乘佛教则把释迦看做是一个 威力广大、法力无边、全知全能的佛,并且认为 除释迦牟尼佛外,在三世(过去、现在、未来) 十方(东南西北,四维上下)还有无数的佛。
一、佛教的基本教义
• • • • (一)世界的本质——“空” (二)缘起产生世界——十二因缘 (三)世界存在的形式——三法印 (四)佛教终极目标是涅槃——四圣谛
(一)世界的本质——“空”
• 1、世界的本质是空 • 2、世界并非神所创造
1、世界的本质是空
• 佛教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会永恒 地存在,都是依照一定的条件生存和毁灭 的,都要经历一个“成、住、坏、空”的 过程。在人生上就表现为生老病死,这种 状态就是空。 • 空是事物不断变化的状态或本性,人们 对事物的观念在本质上不具备完全的真理 性,这种认识也是空。
• 在佛教中,慧不是一般的知识或智慧,而是特指 圣者所具有的一种超脱的观照能力和色空安然的 “般若”智慧。 • 由于佛教认为“慧”能洗掉众生烦恼之污垢,故 将能断烦恼之剑为“智慧剑”;能破愚痴之暗为 “智慧灯”;能烧烦恼之薪为“智慧火”。
(二)“八正道”基本内容
• “八正道”是指八种合乎正理的正确的解脱 道路。 • 1、正见,即符合佛教教里的正确、真实的 见解。 • 2、正志,即正确的思维,远离主观偏执。 • 3、正语,即合乎佛法的语言,具体来说就 是不妄语、不两舌、不恶语、不绮语。 • 4、正业,即符合佛法道理的正确行为;如 善业有三,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
东方持国天王
西方广目天王
• “广目”意为能以净 天眼随时观察世界, 护持人民,故名广目 天王。 • 身身为红色,穿甲冑, 手缠一条龙或是蛇, 表世间多变之意,另 一手上拿着宝珠,表 内心不变之意。
南方增长天王
• “增长”意为能传令众 生,增长善根,护持佛 法,故名增长天王。 • 身为青色,穿甲冑,手 握宝剑,有两义:一、 宝剑象征智慧,慧剑斩 烦恼;二、为的是保护 佛法,不受侵犯。
十二因缘就是从无明到生死彼此成为条件或因果联系的12 个环节,是涉历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因果的链条,认为 众生之所以有生死轮回种种痛苦烦恼,根源在于无明,只 要破除无明,就可以灭除生死轮回的痛苦而获得解脱 。
(三)世界存在的形式——三法印
• 第一,诸行无常——一切事物生灭不定 • 第二,诸法无我——一切事物皆无主宰 • 第三,涅槃寂静——超越生死烦恼为清 净永恒第一, Nhomakorabea行无常。
• “无常”一词出自《杂 阿含经》,就是每一 个事物都会经历:成、 住、坏、空四个阶段。
• “无常”是指世界上的 一切事物都不会一成不变, 都会经历从生到灭的过程, 联系到人生现象就是说生、 老、病、死。
第二、诸法无我
• “无我”是指一切事物 不仅形体不会永存,而且 精神也会随之消灭,即不 存在一个常恒的精神主体。 • 世俗之人由于无知,错把 “无常”与“无我”的东 西当成有常、有我的东西 来追求,这就必然陷入痛 苦。
佛教虽然主张无神,但实际上又存在着许 多的护法神,其中最常见的要算四大天王了。
• “持国”意为慈悲为怀, 保护众生,护持国土, 故名持国天王。 • 身为白色,穿甲胄,手 持琵琶,有两义:一、 弦乐器松紧要适中,太 紧则易断,太松则声不 响,表行中道之法; • 二、是主乐神,表明他 要用音乐来使众生皈依 佛教。
第二讲 佛教基本要义 和向外传播
参考书
• 1、孙昌武:《佛教与中国文学》(第2版),上 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 2、陈允吉:《佛教与中国文学论稿》,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2010. • 3、杜继文:《佛教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8. • 4、洪修平,许颖:《佛学问答》,北京: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2009. • 5、刘艳芬:《佛教与六朝诗学》,北京:中国社 会科学出版社 ,2009. • 6、李小荣:《佛教与中国文学散论》,南京:凤 凰出版社,2012.
• 南天竺人,婆罗门种姓,印 度古代佛教哲学家、逻辑学 家,印度大乘佛教中观派 (空宗)的奠基人。 • 龙树不仅通晓婆罗门教的经 典,而且对天文、地理、各 种道术很有研究; • 他在原始佛教缘起说的基础 上,发展了大乘缘起性空说, 创立了空宗哲学系统,即后 来所谓中观派哲学。其核心 部分是“缘起性空”、“二 谛中道”和“八不”辩证模 式。
中观学派主要观点
• 1、“三是偈”被认为是中观学派对中道空 观的经典概括。 • “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 亦是中道义”。 • 他们认为,只有排除各种因缘关系,破除 执著名相的偏见,才能悟得最高的真理— —空或中道。
(二)瑜伽行派主要思想
• “瑜伽”在梵语中含意为“结合”或“和 谐”,指观照体悟真理的修行方法; • 大乘瑜伽行派因强调瑜伽的修行方法而得 名,因其理论主张“万法唯识”、“识有 境无” 又被称为大乘有宗; • 他们的理论经典有:《解深密经》、《瑜 伽师地论》、《摄大乘论》、《唯识二十 论》 • 代表人物是无著与世亲兄弟
• 其次,在修持方法上,小乘佛教主张修戒、 定、慧“三学”和“八正道” ;大乘佛教则 除了“三学”、“八正道”外 ,还注重“菩 萨行”; • 所谓菩萨,即指立下弘大誓愿,要救渡一切 众生脱离苦海,从而得到彻底解脱的佛教修 行者 。
• 第三,在教义学说上,小乘佛教一般主张 “我空法有”,即否定个人的主观精神主 题,承认客观事物的存在,带有唯物思想 倾向。大乘佛教则主张“人法两空”,既 否定人的主观精神主题,也否定客观事物 的存在,他们认为对外部存在的认识并不 是通过“分析”方法得到的,而是“缘起 性空”,即一切“法”都是由因缘和合而 成。
无 著 • 无著,约生活于公元4
世纪,古代印度佛教 高僧。 • 他和弟弟世亲是印度 瑜伽行唯识学派(即 印度唯识宗)创始人。 • 在整个佛教历史中拥 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世 亲
• 瑜伽行派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由人 们精神总体—— “识”转变而显现出来的, 识外没有真实之境,即所谓“万法唯识”、 “唯识无境”。 • 瑜伽行派的理论学说经玄奘西行求法而系 统引进中国,形成了中国佛教的法相唯识 宗。
三、什么是中观学派和瑜伽行派
• 从公元二、三世纪开始,大乘佛教先后形 成了“中观学派”和“瑜伽行派”两大派 别;中观学派着重本性世界的“空”,瑜 伽行派重点分析现象世界的“有”;两者 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相反相成,共 同构成了大乘佛教波澜壮阔的思想画卷。
(一)中观学派基本思想
• 中观学派主要阐发般若类经典思想《大品 般若经》、《中论》、《十二门论》、 《百论》为主,其核心思想是“一切皆 空”,因而又被称为大乘空宗;代表人物 是龙树和提婆。
• 四圣谛即佛教所讲绝对正确的四个真理。 这四圣谛分别为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 (1)苦谛: • (2)集谛: • (3)灭谛: • (4)道谛:
1、苦谛:
• 苦谛是指现实世界中充满了苦。 • 佛教将人生之苦总结为八种; • 肉体上遭受的四种痛苦:生、 老、病、死 • 精神上遭受的四种痛苦:(1) 碰到自己所憎恨的人或事情, 怨憎交加是苦;(2)与自己所 爱的人或事情离别会痛苦;(3) 自己的欲望得不到满足而带来 的痛苦;(4)人对永恒生命追 求而不得所产生的痛苦。
•
• • •
十二因缘法
• 一,无明:无明烦恼,晦昧空境,即是迷,是分段生死与变易生死的根 源。 • 二,行:行是业行妄执有法。因有我法二执 。 • 三、识:看到现前欲境,生起一念爱心而为胞胎。 • • • • • • • • • 四、名色:众生的身心。 五、六入:六入就是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 六、触:它就能够感受和触对六尘境界 七、受:接受所触对的尘境 八、爱:对于称意的就欢喜,便生贪爱之心,不称意的就生烦恼厌恶之 心。 九、取:既爱了所贪的五欲境界,就想尽办法把它攫取过来即是取 十、有:即是因果不昧之有 十一、生,出世投生。 十二、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