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共资金绩效审计难点及对策
公共工程投资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4 6—
李福荣 : 共工程投资绩效审计存在的 问题及解 决措施 公
采用哪一种审计技术 和方法 。由于绩效 审计 的对 象千差万 别 ,而对不 同的审计对象 又不 可能使 用统 一 的审计 方法 , 审计人员 只能根据其 自身的经 验和知 识结 构 , 主观地 判断 并选择 与被 审计事项相适 应 的审计方 法 , 这使得 审计 风险
我 国在公 共工 程投 资领 域 还存 在 一些 不 容忽 视 的 问题 。 主要 表现在低水 平重 复建设 、 失浪 费严 重 、 资绩 效 不 损 投 理想 、 经济 犯罪 等 问题 , 对这 些 问题 , 计机 关 不仅 要 面 审
以审计的资料作为审计依据, 审计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环境友好型社会 , 推动建立健全政府绩效管理制度 , 促进 提高政府绩效管理水平 和建立健全政府 部门责任追究
制 。到 21 年 , 02 每年所有 的审计 项 目都 开展绩效 审计 ” 的 新要求 。可见 , 绩效审计 是我 国政 府 审计 的发展 方 向 , 也
是我 国政府审计 与世界 接轨 的重要 途 径 。这 为 开展公 共
是财政支 出的重要组成 部分 。 着我 国经济 的发展 , 国 随 我
( 审计方式存在不足 二) 我国开展的公共工程投资绩效审计长期局限于竣工
决算 审计 , 眼于微 观上 的造 价审 核 , 着 很少从 制度 上找 问
政府投资的重点逐渐退出竞争性、 盈利性投资领域, 转向
了基础设施 、环保 工程 、社 会公 益 性设施 等公 共工 程领
第 21 年 第 1 00 期 ( 总第 31 ) 4期
商 业 经 济
S HAN EJN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GY I I
浅谈公益性岗位补贴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审计对策
和公众期望的满意度。
三、财政绩效评价与绩效审计的衔接建议综上所述,首先,绩效评价与绩效审计之间有相同点,但更多的是差异。
这两者与已经存在的财务控制监督检查和独立财务信息审计体系之间其实也有很多区别。
因此,它们在实践中体现为相辅相成又各有所长。
财政部门与审计部门共同建立了一套评价或审性,并与部门下一年度的预算编制挂钩,塑造了财政收支的效率和有效的氛围。
两个部门之间要建立信息共享交流制度,将在评价和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和结果相互沟通,提高评价结果的应用价值,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经过一系列分析来看,它们不仅是更新和完善政府治理的重要工具,也是深化行政监管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
在更广泛的意义上,绩效评价和绩效审计是益性岗位安置人员个人银行账户”的规定。
针对这一疑点,审计人员在对相关财务资料进行进一步审核后发现,该单位支付给公益性岗位安置人员补贴资金的来源为部分公益性岗位安置人员的银行账户,且发放金额低于国家标准。
为了查明具体原因,审计人员联合财政、人社等部门,利用大数据比对等手段,对该单位多年来公益性岗位的岗位设置、人员招录、就业专项资金收支、补贴资金发放等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摸排检查。
审计人员通过调查了解掌握了哪些情况?在公益性岗位补贴资金的管理与使用中还存在什么问题?导致出现类似问题的原因又是什么?下面将结合该审计实例,对公益性岗位补贴资金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探讨,并找出对公益性岗位补贴的审计重点及突破口。
二、公益性岗位补贴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一)公益性岗位招录程序执行不严格部分用人单位在公益性岗位的招录过程中,未能按照规定,认真执行公开发布招聘信息、组织报名、资格审查、拟用公示等流程,未按要求及时为公益性岗位安置人员办理聘用手续、签订劳动合同,未按规定向当地人社部门进行登记和备案,“先用人、后招录”“只用人、无合同”“无公示、无合同、无备案”等乱象时有发生。
例如:经过审计人员的调查了解,发现H 市该被审计单位补贴资金发放名单中的人员多为临时聘用人员,不符合公益性岗位招聘条件,且未按照相关规定向人社部门进行申请与登记备案。
绩效审计开展难点及对策
绩效审计开展的难点及对策摘要:绩效审计不是医治百病的灵丹妙药,绩效审计的开展也存在着自身的限制范围和局限性。
文章从法规制度建设滞后、绩效审计评价标准难以确定和统一、审计技术方法落后和审计队伍力量薄弱等四个方面深刻分析当前军队开展绩效审计存在的难点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军队顺利开展绩效审计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绩效审计问题对策绩效审计是一种将经济监督与经济管理结合起来,对经济活动的节约、效率和效果进行综合考核和评价的审计方法。
军队开展绩效审计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一种科学审计理念,是在新形势下提高审计能力、强化审计监督的一个必然选择,无论是从理论上或是从实践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开展绩效审计将大力推动军队审计理论的发展与研究,从而丰富审计理论,提高审计理论研究的水平。
但当前在军队开展绩效审计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难点问题,严重制约着军队绩效审计的顺利开展。
因此,加强对军对绩效审计开展难点的分析和研究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一、当前军队开展绩效审计的难点问题(一)绩效审计法规制度建设滞后由于绩效审计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军队乃至全国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法规体系适用于绩效审计,已出台的法律、法规中涉及绩效审计的内容较少,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现行的审计规范主要是针对真实性和合法性审计,对如何实施绩效审计及绩效审计的具体对象和范围等并无明确的规定,真正适用于绩效审计的审计准则尚未建立。
作为军队审计工作的母法《中国人民解放军审计条例》,虽然有”对效益进行审计监督”的要求,但在具体执行中没有详细的实施细则。
目前军队开展绩效审计缺乏衡量军费使用效益的指标体系,对于各项经费使用的军事经济效益很难进行量化评价,也无法评价绩效审计质量的优劣。
(二)绩效评价标准难以确定和统一评价标准是关乎绩效审计能否深入有效进行的最直接的因素,是完整意义上的绩效审计必不可少的技术要件,其作用在于为保证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的一致性和客观性提供指南。
浅谈公共资金绩效审计难点及对策
浅谈公共资金绩效审计难点及对策(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公共资金绩效审计是在财政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计的基础上,审查政府部门履行其职责时财政资金使用所达到的经济、效率和效果程度,并进行分析、评价和提出审计建议的专项审计行为,其目的就是要对政府财政支出的资金节约度进行监督,通过绩效审计揭露问题、促进管理、推动改革、规范秩序、提高效益。
一、公共资金绩效审计具有的特征1.审查范围的广泛性。
公共资金绩效审计的被审计单位含义比较广泛,它不仅包括政府部门及其所属单位,而且包括其他使用公共资金的单位。
由于政府部门的业务活动及对各种资源的运用,操作起来具有很广的辐射面,审计时需同时涉及诸多单位。
因此,绩效审计的对象既包括物质生产部门,也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还有对投资项目的审计等;既包括被审计单位各项业务活动,也包括其他非经济范畴的管理活动。
它除了通常的政府机构财政收支和公共工程审计之外,还包括对政府投资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必要的审查。
2.审计标准的多样性。
绩效审计往往缺乏明确的法律制度或指标作为评价的标准。
非盈利机构业务活动的绩效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的衡量可运用价值指标,而社会效益难以从数量上概括,需运用定性标准。
这就需要考虑分析各个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定。
3.审计过程的延续性。
公共财政资金的绩效,有些可以马上体现出来,有些业务活动的绩效则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表现出来。
特别是公共工程项目,难以在短期内见到可以数字描述的效益。
因此,在进行绩效审计时只对当期业务活动的直接绩效进行审查,难以在获得充分的审计证据来全面评价其绩效。
所以要进行追踪审计,即对业务活动的滞后性效益进行审查。
4.审计方法的多样性。
审计内容的变化性决定了审计方法的灵活性。
政府绩效审计不仅采用传统的、通用的财务审计的方法(如顺查法、逆查法、详查法、抽查法等),而且更多的是采用分析法、论证法、评价法等。
我国开展绩效审计的主要障碍与对策
政 府机构 的规模 不断扩大 ,管理和控制活动不断增
强, 其开支也与 日俱增 。在这种 情况下 , 授予政府使用 和
要进行绩效 审计 。我们知道 , 假如没有政府职能部门等行 政事业机构 , 济建设 就无人来协调 , 经 国民经济 就不可能
面绩效审计。随着社会的发展, 原有的审计方式 、 方法和
从实际出发, 试验性的绩效审计可以选择审计资源比
范围已不能适应 社会 的需求 , 必须综 合多学科 、 多领域 的 较集 中 、 财政资 金充裕 的大城 市开始 , 比如直辖 市 、 计划 技术和方法 , 运用数量化的统计 、 计量分析。因此 , 开展公 单列市和省会 城市等 , 这些地方审计 覆盖面不大 , 相对来 共资金使用 的绩 效审计和定向与定量相结 合灵活多样 的 说 , 供选择 的审计项 目 丰富 , 可 政府运作 较为规 范 , 立法
被审事项绩效的好坏 。由于 我国政府现行的绩 效审计缺
和分析 ,才可 以把特定 的绩 效审计项 目有 把握 地纳入年
度计划并做 出审计 方案 。为 了避免出现事倍功 半的审计
对 其财务成 果的分析上 ,而对经济 活动审计评价的深度 展 比较 迅速的 国家那样 进行全面 的绩 效评估 。绩效审计
和广度均不够 , 定量审计多 ,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审计方 的范围主要是财政资金 ,以促进财政资金的管理水平和
式少 , 几乎没有开 展经济性 、 率性 、 果性相结 合的 全 使用效益 。 效 效
各
抒
己
见
刘 宏 洲
此, 由专业 审计人员 实施绩效 审计 , 提供客观公正的反馈
一
、
我国开展绩效审计的十大难点
我国开展绩效审计的十大难点我国审计署在《2003至2007年五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尝试开展效益审计,并把效益审计作为未来几年的三大任务之一,这是我国审计工作同世界接轨的充分体现。
那么,在现阶段,我国开展绩效审计会遇到哪些困难与障碍呢?笔者认为,主要面临以下十大难点:难点一:对绩效审计的认识不到位由于法制观念等诸多因素影响,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还不强,加之对绩效审计的宣传力度不够,人们对绩效审计的认识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首先,在我国理论界对绩效审计有两种片面的认识:一种观点认为经济效益只是对于物质资料的生产领域而言,而对于非生产领域的政府部门和非盈利组织机构不存在经济效益的问题,因此,我国政府审计也就无需进行绩效审计。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我国目前政府审计工作的重点是真实性审计,开展绩效审计会妨碍真实性审计。
其次,在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审计人员对绩效审计的认知还存在着局限性,大多数还停留在对国外有关情况的介绍。
甚至有些人认为,绩效审计是西方人搞的理论,其理论神秘莫测、高不可攀,在中国没有实施的基础。
再加之操作过程复杂和理论上的模糊,一些程序、标准未制定,根本无法搞,因而驻足不前。
最后,有的权力机关、公共管理部门及其负责人认为,依法审计就是审计我违反法律法规没有,至于决策、体制、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是改革、发展中的问题,并不违法,因而不是审计的事,也不能审计。
这种对绩效审计认识的滞后和不到位已经严重障碍了绩效审计工作在我国的顺利开展。
难点二:绩效审计的基础比较薄弱绩效审计的基础是要求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资料数据(包括财务资料数据和非财务资料数据),以此来对被审计单位的绩效进行评价。
任何绩效评价都离不开基础数据和资料的支持,否则一切评价都将失去意义。
绩效审计必须建立在基础数据和资料是真实、合法的基础上,即在完成对被审计对象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审计并对其不真实、不合法事项进行调整的前提下,才能实施绩效审计,按有关绩效评价标准和方法对被审计对象进行比较分析、评价和建议。
我国绩效审计的困难和解决办法
我国曾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一段时间开展过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审计,总结了一些经验,但对政府绩效审计却极少论及。目前,除了国家审计署近两年来搞了少量的带有绩效审计色彩的专项资金调查(比如2001年组织的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程资金审计、农村电网资金审计以及2002年组织的重点机场审计,这些审计项目虽然包含了一些财务审计的内容,但主要还是解决资金使用效果和政策、决策的合理性有效性问题,即从资金支出效果或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来评价资金使用绩效)及深圳市审计局开展的为数不多的绩效审计试点外,极少再有类似的实践。从整体上看,目前我国审计机关仍主要以真实性和合法性审计为主,绩效审计工作尚未普遍展开。另外,绩效审计范围的广泛性,审计目标的全面性、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及审计评价标准艰难性等多因素的组合,要求从审人员具备多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尽管我国审计已有二十余年的发展,这类专业审计人员仍十分缺乏。加之绩效审计实践活动很少,绝大部分审计人员无绩效审计从审经历和从审经验,这势必影响广大审计人员开展绩效审计工作的信心。绩效审计的目标是寻求提高绩效的途径并鼓励和帮助被审计单位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改进系统及控制措施。因此,在绩效审计实施中,审计人员要检查确定政策目标以及实施方法所依据的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完整性;评价实现目标的经济性、效率及效益,包括未预见的副作用等问题。可见绩效审计工作涉及面广,头绪纷繁,这就要求审计机关必须具备多种专业的优秀人才,诸如经济学、社会科学、法律、财会与工程方面的专业人才。绩效审计要求审计人员非常深入地工作,即要掌握一定的宏观经济决策、经济管理等方面专业的知识。目前,审计机关的审计人员知识结构较单一,缺少训练有素、能熟练运用绩效审计知识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由于政府绩效审计范围广泛,审计标准、方法多样,审计结论具有建设性等,所以政府绩效审计的实施,对我国审计人员的素质有较高的要求:(1)较高的审计技术水平。(2)较高的专业水平。(3)较广泛的知识面,包括丰富的管理知识和相关法律知识。(4)较高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5)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具有良好的工作作风。但是目前我国审计队伍的结构和素质尚未达到上述的要求。具体表现如下:
乡镇政府公共资金绩效审计浅析
() 1环境效益指标 。 环境效益是指建设项 目运行或专项资金支 出所需 达到 的环境治理和保护 的效果。 包括污染集中处理率 、 林木 覆盖率 、 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率等。
() 2 社会效益指标 。 社会效益是指建设项 目运行或专项资金支 出所要达到的满足社 会进 步 、 发展 、 明等方面所要达到 的效果 。 文
的为农村的发展建设服务。这就要求审计机关必须 以全部政府性
资金审计为主线 ,把绩效审计 的理念和方法引入到对农 村公共资 金 的审计工作 中去 , 紧紧抓住项 目和资金两大渠道 , 真实性 、 在 合 法性审计的同时 , 重点关注资金使用与管理的效益性 。
二、 乡镇 政 府 公 共 资 金绩 效 审 计 的 系统 设 计
理 我 国农村正在发生新 的变革 ,我 国农业参与国际合作 和竞争
正面临新的局面 ,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具备许多有利条件 , 也面对不
社会效益指标主要包括 : 义务教育程度 、 新增 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 限( 5 )乡村居 民健康指标 、 1年 、 公共卫生设施建立 、 口和计划生 人 育、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 农村居 民人均纯收人 、 农村居 民消费价格 上涨 、 就业率 等。 () 3 经济效益指标 。 经济效益是指所要达到 的经济效果 。 投资
面对国家财政越来越大的资金投入 ,农村集体 经济财力的不断增 长和积 累, 能不能管好 、 用好这些资金 , 把财政支农资金切实用在
新农村建设上 ,保 留农村社会的公平正义 ,使农 民得到真正的实 惠, 是审计监督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新任务和新挑战。
( ) 二 公共 资金绩效 审计推进农村 改革、 优化农村公共 资金 管
下列指标来指定 。
( ) 一 公共资金绩效审计是落实“ 三农” 策的保证 在新农村 政
关于公共资金绩效审计的探讨
关于公共资金绩效审计的探讨作者:邢大为来源:《中国市场·营销研究方向》 2014年第15期邢大为(黑龙江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50)[摘要]本文通过研究公共资金绩效审计发展现状,分析公共资金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提出提升公共资金绩效审计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公共资金;绩效审计;经济效益[中图分类号]F23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52-0104-02公共资金是国家为了扶持某项事业的发展而为其专门设立的资金。
公共资金具有无偿性与及时性的特点。
近些年来,为拉动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来源,公共资金的投入已经成为各级政府资金使用的重头。
因此,加强对公共资金绩效的审计,对政府整体绩效审计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1我国现行公共资金绩效审计的现状1.1我国现行的审计监督管理体制效率低我国现行的审计体制是政府主导型模式,政府进行宏观调控。
审计机关是政府的一个组成部门,国家审计事实上就是政府的“内部审计”,只适合中国本土的审计,不具有国际化。
在一些绩效审计中没有跟外界接轨,也没有应用先进的审计方法。
其次,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高层管理能力、单位的规章制度、人员综合能力、领导执行分析能力等一些监督管理体制不完善,所以限制外部组织机构和人员进行内部审计服务,仅在近几年才开始探讨内部审计外部化问题。
1.2公共资金绩效审计尚没有明确适用的绩效标准在政府绩效审计过程中必须有一个指导审计活动、衡量审计事实、鉴定经济效益质量的标准,这就是绩效标准。
1999年6月1日,财政部等联合印发的《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操作细则》,以及同年6月29日财政部印发的《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指标解释》(后均经修订),可以看成是绩效审计的配套法规。
除此之外,目前尚无绩效审计的具体规定,审计人员还没有一个公认可接受的适用于各种情况的审计标准可供利用,在这种情况下,就造成了对绩效的评价无据可依,审计往往会中断或者结果不具有可信性,无疑会影响绩效审计的质量和审计结论的真实性。
公共工程投资项目绩效审计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公共工程投资项目绩效审计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作者:孔祥霞来源:《科学与财富》2011年第08期[摘要] 长期以来,公共工程投资项目审计一直局限于竣工决算审计,主要是对工程决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准确性进行审核。
这种审计方式在规范造价管理、遏制高估冒算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 工程投资审计问题1、我国推行公共工程投资项目绩效审计面临的问题1.1竣工决算审计模式阻碍绩效审计目标的实现(1)从审计内容看它着眼于微观上的造价审核,以查错防弊为主,而不是从宏观决策和管理的体制上、机制上找问题,难以体现绩效审计的建设性。
(2)从审计方式看它以事后监督为主,缺乏事前预防和过程监控。
由于公共工程投资项目规模大,管理环节多,建设程序复杂,使得在建设过程各个环节中既有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的勾结,又有施工单位与施工单位的“默契”(如招投标过程中的“陪标”、“串标”等),既有施工单位与设计单位的“密切协作”(如恶意提高标准和变更设计方案),又有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的“沆瀣一气”。
可以说是“步步荆棘、步步陷阱”。
(3)从审计依据看在工程竣工验收后实施审查,审计人员对工程建设当时的施工情况、市场物价等信息难以准确把握,常常只能将有关签证单、验收单、进货单等本应加以审计的资料作为审计依据,“这本身就意味着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的幕后交易的默认”,从而放纵了违规违纪行为,由此承担了大量的审计风险,审计质量也就难以保证。
1.2传统审计方法缺乏前瞻性和系统性由于传统审计范围狭窄,目的单一,审计人员只是围绕财务收支状况进行审计。
审计人员受传统公共工程投资审计思维模式的束缚,在开展绩效审计时依然习惯性地使用合规性审计的方法,主要还是就违纪查违纪,就项目审项目,就资金审资金,习惯于审查几个具体的问题,查几个案件,收缴一点资金,很少从宏观全局着眼,从机制上、体制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根本措施,致使投资审计依然缺乏前瞻性,缺乏系统性。
1.3审计人员的素质未能适应绩效审计的需要国外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开展绩效审计需要多元化和创新的方法,调查研究的方法贯穿于绩效审计全过程,而统计分析方法则贯穿于调查研究之中。
公共部门财务审计中的问题与对策
公共部门财务审计中的问题与对策公共部门财务审计是确保公共部门资金使用合规、透明和有效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常常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公共部门财务审计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审计资源不足的问题公共部门财务审计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但在现实中,审计资源往往不足。
这可能导致审计工作的延误和质量下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增加审计资源投入。
政府应该增加对审计工作的投资,提供更多的人力和物力资源,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加强审计人员培训。
通过加强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效率,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
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公共部门财务审计中,信息不对称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公共部门往往掌握着大量的信息,而审计机构往往无法获得足够的信息来进行审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加强信息共享。
公共部门应该主动向审计机构提供必要的信息,确保审计机构能够充分了解公共部门的财务状况和资金使用情况。
2. 建立信息披露制度。
公共部门应该建立健全的信息披露制度,向公众和审计机构公开相关信息,增加审计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三、内部控制不健全的问题内部控制是保证公共部门财务安全和合规的重要手段。
然而,许多公共部门的内部控制存在不健全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加强内部控制建设。
公共部门应该加强对内部控制的建设,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确保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2. 强化内部审计。
公共部门应该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对内部控制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四、违规行为的问题在公共部门财务审计中,违规行为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一些公共部门存在贪污、浪费和滥用职权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加强监督和问责。
政府应该加强对公共部门的监督和问责,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2. 提高公众参与度。
绩效审计的难点和对策思索
绩效审计的难点和对策思索审计作为经济监督的一种工具,其最终的目的也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
但在很长的时间里,审计通常在单纯的财务审计基础上,通过查错防弊来间接地提高经济效益。
直到二十世纪中后期,随着受托责任理论和绩效审计理论的发展,西方一些企业开始注重健全自身的管理体制,大力推行职能管理和行为科学管理,以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内部工作效率。
企业管理者对审计工作也有了新的要求,要求审计工作的重心从传统的查账转到健全和完善企业管理机制,提高经济效益的轨道上来,由此相继产生各种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的审计形式,如管理审计、业务经营审计、效益审计、综合审计等,这些审计各有侧重,但是核心都是以经营管理活动为对象,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这些审计在我国通常称为绩效审计,可定义为:独立的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利用专门的审计方法,依据一定的审计标准,就被审计单位的业务经营活动和管理活动进行审查,收集和整理有关审计证据,以判断经营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评价经济效益的开发和利用途径及其实现程度。
(二)缺乏具有针对性的指标评价标准。
我国的《审计法》及其它相关的审计制度仅仅指出审计要达到效益性的目的,而对如何具体开展绩效审计并没有定论,即没有绩效审计方面的指标评价标准。
虽然年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了关于经济性、效果性、效率性审计的第25、26、27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在此三项具体准则中对经济性、效果性、效率性审计的内容、方法和评价标准作出了一般规定,但具体准则同时说明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应当选择适当的效率性审计评价标准,由于绩效审计的对象千差万别,衡量审计对象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标准难以统一,甚至是同一项目,会有多种不同的衡量标准,采用不同的衡量标准,得出的结论会有天壤之别,因此审计机构和人员如何选择适当的指标评价标准存在很大的困难。
(三)绩效审计没有统一的方法和技术。
由于评价的对象不同,审计职业界不能为绩效审计提供一个统一的方法和技术。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审计工作难点与对策解析
价值工程0引言随着我国经济建设速度的提升和规模的扩大,政府实施了更多的公共财政资金项目,公共管理所涉及的领域范围更加广泛。
这既需要对政府的资金使用绩效进行详细准确的审计,这样才能确保资金能够创造最大的效益和价值。
目前,由于我国的政府绩效审计工作开展时间尚短,在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与不足,从而导致该项工作依然具有较大的改进和提升空间,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1地方政府绩效审计工作开展重要性1.1适应政府职能要求在我国,地方政府拥有财政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权限,是政府用以维护社会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一直以来,政府对财政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是公民广泛关注的事情。
政府所具备的财政资金管理能力、态度和实践表现,将直接决定着财政资金的管理效果的好快,进一步涉及到政府“为民人服务”宗旨的贯彻落实以及政府的形象。
因此,开展地方政府绩效审计工作,可以有效的促进政府行政服务能力和形象的提升,为打造廉洁型政府、高效型政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与保障。
1.2构建国家法理体系近年来,党和国家对财政预算工作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并重点强调要通过绩效管理工作的扎实开展来作为提升财政预算水平的有力抓手。
针对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转型升级,财税体制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此背景下,政府的公共资源使用的效率和效果如何,则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这就需要审计部门来更好地发挥“防火墙”的职能作用,对政府在公共资源管理过程中存在着的风险和问题全面细致地查找出来,这样才能更好地改进和提升,从而为国家现代化治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打下坚实基础。
1.3实现人权充分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权利的制约和监督是党中央密切关注的问题。
这些年,政府在保障民生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为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公民的权利也得到了切实的尊重。
公民在行使自身权利参与到公共事务中来的过程中,必然会将关注的重点放在政府的履职、公共资源管理等事务上来。
公共工程投资绩效审计的问题及措施
公共工程投资绩效审计的问题及措施摘要:公共工程投资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开展一项重要素,近几年人们加强了对该项内容的重视与研究。
公共工程投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较多,绩效审计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虽然我国已经逐步开始了对公共工程绩效审计的推广,但是从实际执行情况来看,与期望的效果相比存在的差距较大,因此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要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公共工程;绩效审计;解决措施公共工程的主要投资者是政府,建设公共工程的目的就是为社会提供效劳或产品。
政府投资与非政府投资存在的差距较大。
如,工程建设周期长、投资多,并且具有一定的公益性。
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公共受托也存在较为严重的弊端,最直接的表达就是工程工程绩效水平偏低,工程质量差,自身消耗大,这都会工程的施工质量造成不良影响,由此可见,必须要做好工程绩效审计工作。
1公共工程投资工程投资绩效审计的必要性政府投资工程主要从本质来说,是通过政府代表公众利益,并且依据公众的意愿,提供市场机制难以提供的公共物品,从而满足社会中多数人们的需求。
简单的说,就是用众人的钱,办众人的事。
审计结构以独立第三者角度向公共资源的所有者,提供客观、准确的信息,这也是确保公共工程投资合理的一项主要措施。
现代设计的范围逐渐扩大,审计目的也得到了进一步延伸,审计手段变得逐渐多样化,这些内容都很好的说明了,随着科技和经济的不断开展,审计也得到了快速开展。
尤其是在新经济局势下,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改变给审结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1】。
面对这些挑战,在工作中,要不断创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当尽快构建体系,从而确保审计行业的健康开展。
2公共投资工程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从被审计者、委托者、审计者三的关系来看,被审计的地方政府、国务院各个部门与设计者都是委托审计者的领导,具有共同利益,该关系的存在,将会导致审计机关的独立性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由此可见,我国政府审计工作的开展只能算政府机构的内部审计,因此无法像欧美等国家一样,充当地会议报告审计结果的审计角色,这也导致绩效审计"外部监督";职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公共工程绩效审计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公共工程绩效审计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作者:杨海荣来源:《现代审计与经济》2011年第01期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即公共工程属国家拥有,并为社会公众共同享用,其建设是否经济,效率和效果如何,受到社会各界关注。
因此,对此类工程进行绩效审计和评价是政府审计的重要职责,也是传统投资审计的深入和发展。
这一方面体现了政府适应公共工程建设要求,对审计范围的拓展,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审计风险。
本文拟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
一、存在问题1、公共工程绩效审计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健全。
国家制定的统一政策,部门或行业制定的办法以及被审计单位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制定的相关制度和管理办法等是审计处理、处罚的依据,所以最大限度地掌握被审计对象所属行业管理的政策及方法,是正常开展工作的必要条件。
目前,各个部门在立项、财政支持、勘察、招投标管理、施工及其预决算、采购、供货、后续管理各个环节,各自都有一套管理办法。
对于一个具体的项目来说,政策牵涉面非常大,各行各业都可能涉及到,有的政策分属于不同的主管部门进行制定和管理,有些政策互相不配套,各行其是,相互制肘,造成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健全的局面。
同时,行政管理体制下的我国执法机关,在执法手段上也受到一定制约,影响着审计执法的法律威慑力,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绩效审计的开展。
2、缺少职业准则。
从世界各国绩效审计的发展来看,凡是绩效审计开展得比较好的国家都较早地制定和颁布了绩效审计准则及相关的规范。
我国国家审计署自1989年起开始着手制定我国政府审计准则,1993~3月,印发了《审计工作规范化建设规划方案》,1996年底发布了38个国家审计规范,1997年颁布了《审计法实施条例》,2000年对《国家审计基本准则》进行了修订,2010年9月公布新的国家审计准则等,这些文件中先后提到要实行绩效审计,但真正适用于绩效审计的审计准则尚未建立。
3、审计队伍的现状不能满足需要。
我国现有审计专业人力资源状况是影响我国开展公共工程绩效审计一个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审计队伍业务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专业人才缺乏等。
浅议公共资金绩效审计
浅议公共资金绩效审计公共资金绩效审计是指对政府或公共机构使用的财政资金及其运作过程进行全面审查,以评估政府部门绩效和效率的一种审计方式。
公共资金的使用对于保障人民的福利和提升整体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其进行审计能够揭示其中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并提供改进建议,以提升公共资金的使用效益。
1. 公共资金绩效审计的意义公共资金绩效审计的意义在于促进政府部门的透明度与效能,加强公共资金的管理。
通过对公共资金的绩效进行审计,可以发现可能存在的浪费和滥用,保证公共资金的正确使用,增加财政的可持续性。
同时,公共资金绩效审计还能够提供决策依据,帮助政府合理调配资源,优化政策和项目的执行,提升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水平。
2. 公共资金绩效审计的流程公共资金绩效审计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2.1 制定审计计划制定审计计划是公共资金绩效审计的第一步。
审计机构需要根据政府部门或公共机构的需求和特点,制定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审计方法和审计时间表等。
审计计划的制定需要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审计规范,确保审计过程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2.2 收集和整理数据在进行公共资金绩效审计时,审计机构需要收集和整理与审计有关的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来自于政府部门或公共机构的财务报表、预算执行情况、绩效评估报告等。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需要严格按照审计流程和规范进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3 进行审计实地调查和核实审计机构需要进行实地调查和核实,以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这可以通过观察和询问相关部门和人员,查阅文件和记录,参观项目和设施等方式进行。
实地调查和核实是公共资金绩效审计的重要环节,它能够揭示隐藏的问题和风险,为审计提供实质的依据。
2.4 进行绩效评估和分析绩效评估和分析是公共资金绩效审计的核心内容。
审计机构需要对审计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评估政府部门或公共机构的绩效和效率水平。
这需要通过定量和定性方法进行,结合相关指标和标准进行评估,以揭示各项绩效指标的优劣和影响因素。
公共工程投资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公共工程投资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随着国家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投资主体多元化已经形成。
但是目前,我国在公共工程的施工中,在评价标准、评价体系、审计方法、审计人员素质等诸多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为了公共工程投资取得最大社会效益,需要创新审计模式,健全内控制度,提高审计人员素质,以期为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发挥积极的作用。
公共工程是指以政府投资为主体,为国家拥有并为社会大众所共同享有的项目。
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
一般应同时具有两个属性:一是由政府出资或管理,二是以服务社会公众为目的。
公共工程主要包括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公益事业工程项目,能源、交通工程项目等。
公共工程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是公共投资绩效审计的主要目标。
公共工程投资绩效审计,是指审计机关或机构以及审计人员对由政府出资或管理的、以社会公众为受益人的工程建设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所进行的检查和评价。
它具体内涵包括:受托审计机关既可以是国家审计机关也可以是社会审计组织,审计客体是政府投资的公共工程项目,不包括其他的建设项目;它是一种监督的活动,通过监督提高政府部门的执政能力。
一、公共工程绩效审计问题的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投资的重点逐渐退出竞争性、盈利性投资领域,转向了基础设施、环保工程、社会公益性设施等公共工程领域。
在公共工程上的投资比例越来越高,政府投资形成的固定资产数量在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前期公共工程不考虑高投资下带来的效益,造成了工程建设资金浪费、使用率低、社会效益差。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资源量少,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一定要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率。
我国公共工程投资审计表明,我国在公共工程投资领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低水平重复建设、损失浪费严重、投资绩效不理想、经济犯罪等问题。
通过开展绩效审计,揭露政府部门因决策不科学、不合理造成的无效投资及损失浪费等问题,促进政府部门加强对建设资金的的管理,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形成一个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增强公众对政府执政能力的信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公共资金绩效审计难点及对策
下文为大家整理带来的浅谈公共资金绩效审计难点及对策,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公共资金绩效审计是在财政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计的基础上,审查政府部门履行其职责时财政资金使用所达到的经济、效率和效果程度,并进行分析、评价和提出审计建议的专项审计行为,其目的就是要对政府财政支出的资金节约度进行监督,通过绩效审计揭露问题、促进管理、推动改革、规范秩序、提高效益。
一、公共资金绩效审计具有的特征
1.审查范围的广泛性。
公共资金绩效审计的被审计单位含义比较广泛,它不仅包括政府部门及其所属单位,而且包括其他使用公共资金的单位。
由于政府部门的业务活动及对各种资源的运用,操作起来具有很广的辐射面,审计时需同时涉及诸多单位。
因此,绩效审计的对象既包括物质生产部门,也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还有对投资项目的审计等;既包括被审计单位各项业务活动,也包括其他非经济范畴的管理活动。
它除了通常的政府机构财政收支和公共工程审计之外,还包括对政府投资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必要的审查。
2.审计标准的多样性。
绩效审计往往缺乏明确的法律制度或指标作为评价的标准。
非盈利机构业务活动的绩效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的衡量可运用价值指标,而社会效益难以从数量上概括,需运用定性标准。
这就需要考虑分析各个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定。
3.审计过程的延续性。
公共财政资金的绩效,有些可以马上体现出来,有些业务活动的绩效则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表现出来。
特别是公共工程项目,难以在短期内见到可以数字描述的效益。
因此,在进行绩效审计时只对当期业务活动的直接绩效进行审查,难以在获得充分的审计证据来全面评价其绩效。
所以要进行追踪审计,即对业务活动的滞后性效益进行审查。
4.审计方法的多样性。
审计内容的变化性决定了审计方法的灵活性。
政府绩效审计不仅采用传统的、通用的财务审计的方法(如顺查法、逆查法、详查法、抽查法等),而且更多的是采用分析法、论证法、评价法等。
审计人员必须根据审计对象、目标的不同制订不同的审计方案,选择适当的审计方法。
5.审计结论的有效性。
政府绩效审计已扩展到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它通过全面评价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和业务活动的“经济”和“有效”程度,揭示影响绩效高低的问题所在,向被审计单位提出改进建议,指出进一步提高绩效的具体途径和办法,有效性作用尤为突出。
审计的全过程始终着眼于指出问题所在、
挖掘潜力这一中心,着眼于提高效率和增强效果。
二、开展公共资金绩效审计难点
(一)选项难、找准切入点难。
由于负责管理和使用公共资金的政府部门职能各异、涉及部门多、资金分布散,再加上目前公共财政不健全、公共财政体系尚不完善,政府越位、错位和缺位现象仍然存在,对公共资金绩效性如何开展审计,从哪些部门、哪些领域或哪些资金着手进行审计较为困难。
(二)审计评价难。
应该说对于企业绩效审计的评价我们已有了一定的评价系统,如《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操作细则》、《企业效绩评价标准》、《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等。
但是,对于政府公共部门的绩效审计,目前尚没有一个明确的规范,既没有绩效审计方面的指标评价标准,也没有绩效审计方面的准则性质的可操作性指导文件,由于缺乏具有针对性的制度规范,导致政府绩效审计难以深入。
(三)审计转变观念难,由于长期对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性审计,审计人员已经形成了传统的审计方法、审计手段和审计理念,对于绩效审计往往只是一个模糊概念,如何操作、涉及哪些内容、哪些领域等均无经验可借鉴,有的也是与我们不甚配套的西方审计观念,目前仍处于摸索、探索阶段,要转变观念需要一个过程。
(四)审计建议难。
公共绩效审计突出了政府性资金的绩效性,但是由于目前的政府运作体制造成公共资金的投入在短时间内是无法产生效益或无法达到一定的社会目标,审计手段的有限性,审计人员知识的局限性,往往也造成对效果、效率、效益性的评价存在偏差,要提出切实可行的审计意见或建议更是难上加难。
(五)绩效审计发展难。
虽然我国的政府体制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政府职能尚未完全转化,许多机构仍在大范围大力度的配置社会资源;缺乏科学的政府绩效考核机制,政府办事效率低下;政府部门的职权交叉,管理效率低下;政务活动的公开透明度不高;行政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健全;存在官僚主义、腐败现象。
同时,我国的公共财政体系尚不完善,政府越位、错位和缺位现象仍然存在,人们对公共财政的认识不足,导致在实践中存在偏差。
随着公共受托责任观念的不断增强,公众对政府审计的要求不再只停留于对财政收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审计上面,他们更关心的是财政支出的效果。
但是公共财政体制不完善,将使得政府审计对财政收支的效果性审计力度不够,重点仍集中在财政收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审计上面,这也就从根本上制约了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
三、审计对策
(一)结合同级审,探索绩效审计的切入点。
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必然要增加公共领域的投入,投入主体多元化、投资项目多样化都要求审计机关选择项目时,主要抓住对社会效益有长远或重大影响的重点项目、群众关心、人大关注、政协委员提案的热点难点问题和财政投入大的项目,并充分考虑审计力量和审计人员的基本素质,选择业务部门有能力完成或者能够基本完成的审计项目开展工作。
在绩效审计选点实践中,可以将绩效审计与同级审和专项资金审计结合起来,既监督财政收支活动执行相关的财政政策,正确行使各种财政手段的情况,又强化财政活动的效果和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以同级审的基础作为绩效审计切入点,审计人员熟悉项目基本情况和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能以比较快的速度收集进行审计的项目资料,节省在选点上花费的时间。
1.抓财政支出分配审计。
财政支出分配环节直接影响到财政支出的效益,它是财政支出的源头,财政资金使用的好坏、效益的高低首先在于财政资金分配环节。
对财政资金分配审计,重点审查预算编制中对财政支出结构安排情况,是否按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要求编制与安排财政资金;是否有效解决财政支出缺位与越位的矛盾,分配是否体现成本效益原则;审查有无人为因素导致分配不公或财政资金分配浪费现象。
2.抓公共部门行政管理成本审计。
行政成本的过度增长,不
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
通过审查与机关部门运行成本有关情况,对行政成本有关的人财物进行审计监督,综合评价其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最终通过部门决算审签,促进降低公共部门行政管理成本。
3.抓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审计。
一是看转移支付是否规范、是否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支出的要求;二要看转移支付数额确定依据是否科学;三要看转移支付是否有严格明确的依据和规范的分配方法,分配过程中是否存在随意性,特别是部分项目的论证是否充分。
4.抓专项资金审计。
主要审查各类专项资金的预算安排是否符合公共财政原则,资金拨付、使用及管理等各个环节是否存在资金不专款专用、截留、挪用资金或浪费资金等情况,同时还应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效果进行分析评价。
5.抓公共投资建设项目审计。
公共投资建设项目具有资金数量大、工期长、社会关注、领导关心等特点。
我们应从效益角度,审查项目前期决策工作、设计、投资估算、概算及预算编制等全过程监督审计,突出项目立项的科学性、项目建设的进度、资金管理使用及建设成本等方面审计,促进决策科学化、程序规范化、操作透明化,减少投资决策失误造成损失浪费现象,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财政资金绩效审计建议应掌握以下原则。
1.谨慎性原则。
由于审计程序针对的大多数证据都是间接性的,审计建议是审计人员对客观事实的主观反映,因此,存在审计风险。
虽然审计建议只是一种指导性建议,但可能会被审计单位误导采取错误的举措,恶化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因此,审计建议应当保持谨慎性原则,把握不准的不轻易发表意见和建议,对事实和结果因果关系不清的不要随便发表意见和建议。
2.审计建议应建立在事实清楚、分析透彻的基础上。
针对被审计单位出现的问题,审计人员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事实的认定要清楚,找出差距、分析原因,排除干扰因素,找到根本原因,对症下药。
3.审计建议要建立在客观实际的基础上,具有政策上可操作性,并且符合国家法律和国家的产业政策,有利于社会各项政策的协调发展和总社会效益的提高。
审计建议的提出应建立在被审计单位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脱离实际的建议被采纳必然会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和扰乱正常行政职能的发挥,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