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环境经济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借鉴作用_李永东
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摘要:日本是最早提出和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国家,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其循环经济的发展展现出法律体系健全、发展模式先进、经济扶持力度大等特点。
而我国正处在循环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各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因此,认识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先进做法和经验,为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带来启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日本;循环经济;启示1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特点日本循环经济的发展起步于二战后,目前已形成法律体系健全、发展模式先进、经济扶持力度大等特点。
①法律体系健全。
日本关于循环经济的法律体系分为基本法、综合法和专项法三个层次。
基本法指2000年颁布的《推进循环型社会形成基本法》,该法从法律上明确了未来日本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方向;综合法指《废弃物处理法》和《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这两部法律对废弃物的妥善处理和资源的高效利用给予了法律指导;专项法包括《容器包装回收再利用法》等五部法律,其明确指出了日本政府、企业和公民在经济生活中的环保义务。
这种覆盖面广、责任明确、层次清晰的法律体系,为日本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②发展模式先进。
日本拥有在企业、区域和社会三个层面发展循环经济的先进模式。
企业层面,日本要求在企业内部改变“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丢弃”的生产模式,寻求新型生产模式,在企业间形成“上家废料成为下家原料”的闭合产业链条;区域层面,日本重视生态工业园区、循环社区和生态城市的建设,对其给予大力的政策扶持,如对全国23个园区的40多个静脉企业均给予财政支持;社会层面,日本选择废物处理领域为突破,改变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传统模式,在全社会树立了“最佳生产、最佳消费、最少废弃”的新型发展理念。
③经济扶持力度大。
日本还在税收、奖励、金融等方面对循环经济的发展给予了大力的经济支持。
如日本规定,对于在使用年度内的废塑料再生设备,除普通退税外,还按价格给予14%的特别退税、对废纸脱墨装置,还可退还3年的固定资产税;日本还在许多城市设立了资源回收奖,如大阪市规定,市民回收100个铝罐可获得100日元的奖励;日本政策银行还为“新阳光计划”等节能环保项目提供长期低息融资,这极大的刺激了日本循环经济技术项目的研发。
日本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摘要] 本文以循环经济发达国家日本为例,总结了绿色政府采购、财政投资、财政补贴等支出性财政政策及绿色税收、一般废弃物处理收费及预付押金等收入性财政政策对循环经济发展的促进,同时又分别从日本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支出性财政政策与收入性财政政策的角度提出了对我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 循环经济日本收入性支出性财政政策作为循环经济发展相对领先的国家,日本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也分为两类,一类是支出性财政政策,主要包括绿色政府采购、财政投资、财政补贴等财政政策;另一类是收入性财政政策,主要包括税收政策、一般废弃物处理收费政策及预付抵押金政策等政策。
当然,在具体操作上,日本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也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日本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经验(一)支出性财政政策1.绿色政府采购1995年,根据环境基本法和环境基本计划,日本政府制定了《国家作为事业者和消费者,率先实施环境保护的行动计划》,规定国家在政府采购、政府消费、政府建筑物建设和管理领域,都要优先考虑环境保护计划和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同年,日本政府又颁布了《绿色政府运作法案》,制定了有关绿色政府采购的原则,并拟定出了具体时间表,要求必须在2000年以前付诸实施。
2001年4月,日本政府实施了的《绿色采购法》,进一步明确了政府等单位或部门优先购买环保产品的义务,并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主要措施:一是实行环境标识制度,建立完善的绿色政府采购信息网络;二是规定绿色政府采购商品的品种以及评判标准,绿色政府采购商品品种以办公设备、文具和汽车等为对象,数量由2001年的101种扩展到了2005年的201种,在此基础之上,又指定了与公共事业相关的55种绿色政府采购商品;三是要求国家各机关采取各种措施,加强绿色政府采购,公布年度绿色政府采购的实际情况,并赋予环境大臣对这项工作进行监督、督促的权力。
日本环境保护政策
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水污染问题,促进全球 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04
CATALOGUE
土壤保护政策
土壤污染防治措施
制定严格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
日本政府制定了《土壤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明确了土壤污染的定义、防治原则和措 施。
建立土壤污染监测网络
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土壤污染监测网络,定期对土壤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治 理土壤污染。
政责任。
政策实施与监督
01
02
03
实施机构
日本政府设立了环境省等 机构,负责制定和实施环 境保护政策。
监督机制
通过定期检查、审计和执 法等手段,确保政策的有 效实施和达成预期效果。
社会参与
鼓励公众参与环保活动, 设立环境基金,支持环保 项目等。
02
CATALOGUE
空气污染防治政策
排放限制与标准
环保教育与宣传推广活动
加强环保教育
日本政府将环保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通过学校、社区、媒体等多种渠道普 及环保知识。
开展宣传推广活动
水质标准制定
日本政府制定了严格的水质标准,确保水源的安 全和清洁。
水质监测网络
建立了全面的水质监测网络,对水源地进行定期 监测和评估,确保水质符合标准。
信息公开与透明
政府及时公开水质监测结果,加强公众对水质的 了解和监督。
水资源管理措施
节约用水
推广节水技术和措施,提高公众节水意识,减少水资源浪费。
日本环境保护政 策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15
contents
目录
• 日本环境保护政策概述 • 空气污染防治政策 • 水资源保护政策 • 土壤保护政策 • 自然生态保护政策 • 环境保护国际合作与交流政策
日本、韩国能源发展政策及借鉴意义
日本、韩国能源发展政策及借鉴意义日本、韩国十分重视研究本国经济增长、能源发展、环境保护之间的关联状况。
两国都从本国的经济状况、环境制约条件等因素出发,综合制定了能源长期发展政策。
在较为完善的能源政策体系的指引下,不仅保持经济持续稳步增长,能源的利用效率也达到较高水平,大大减少了能源废弃物的排放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这对我国完善能源发展政策具有借鉴意义。
一、日本的能源发展政策(一)立足发展常规能源项目,大力推行能源构成多样化。
日本除大力发展火电、水电、燃油、燃气等常规能源项目外,还注重利用太阳能、风能、光能、燃料电池、氢能、超导能等新能源,积极开展潮汐、波浪、地热、垃圾等发电项目的研究工作。
同时,逐步加大核电在国家能源中的比重。
2002年,日本一度爆发核电站信任危机,但并未改变政府发展核电的决心。
政府重新调整能源开发促进税、调高石油和煤炭发电税而大幅减轻了核电税。
目前,日本共有51座核反应堆,发电量占发电总量的近40%。
(二)能源开发计划推陈出新,能源供应、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三者并举。
1973年的石油危机驱使日本采取政府、企业和大学三者联手的方式,协同解决能源开发问题。
1974年制定“新能源开发计划”(即阳光计划);1978年实施“节能技术开发计划”(即月光计划);1989年又推出“环境保护技术开发计划”。
1993年三个计划合并为“新阳光计划”,其主要任务是致力于能源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以实现能源、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2003年又颁布《电力设施开发利用新能源特别措施法》,强制各电力公司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并强调必须满足环保要求。
(三)实行节能措施,大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979年日本颁布《合理使用能源法》及实施细则与执行标准,明确各行业的节能目标。
1993年制定《节能支持法》,以促进能源合理利用和可再生资源利用。
日本无论国有企业、私人企业从1998年起都要完成每年提高1%能源利用率的政策性指标。
此外,政府对企业安装节能设备、采取节能措施、改进能源管理技术等,提供一定的支持性补贴和减税优惠。
日本农业补贴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农业补贴政策对中国的启示【摘要】日本农业补贴政策在日本农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农民提供了经济支持,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该政策的内容包括直接支付、价格支持和农业保险等多种形式。
这些政策带来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如提高农民收入和保障粮食安全,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资源浪费和市场扭曲。
借鉴日本农业补贴政策的启示,中国可以通过建立更加有效的农业支持体系,提高农产品市场化水平和推动农业现代化。
在未来,中国农业政策应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和优化资源配置,以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学习日本的经验,中国可借鉴其成功经验,不断完善和优化自身的农业政策,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致富的目标。
【关键词】日本农业补贴政策、中国、启示、背景、重要性、内容、影响、优势、不足、借鉴、意义、农业政策、发展方向。
1. 引言1.1 日本农业补贴政策的背景日本农业补贴政策的背景可以追溯至二战后日本经济的重建阶段。
在此期间,日本政府为了支持农业产业的发展和保障农民的利益,实施了一系列的补贴政策。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补贴政策逐渐成为日本农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日本农业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由于日本农业的特殊性和农业从业人口的减少,日本政府也不断调整和完善补贴政策,以应对日益严峻的挑战和问题。
日本农业补贴政策背景的形成是为了维护农业产业的稳定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
1.2 日本农业补贴政策的重要性日本农业补贴政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农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对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农民生计、促进农村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实施补贴政策,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农业生产投入,促进粮食生产和农产品质量的提升,进一步提高农业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农村地区是国家重要的人力资源和市场,扶持农业发展不仅可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乡村振兴,还可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日本农业支持保护和金融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
日本农业支持保护和金融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作者:暂无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7年第40期日本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演变日本是根据农业产业的弱质性较早对农业实行特殊保护的国家。
长期以来,日本政府根据农业产业自身特点和在经济发展中地位的变化以及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具体要求,因势利导,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农业保护制度和规则。
二战后到上世纪中叶的农业恢复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基本劳动力锐减,加上农业在战争期间遭受严重破坏,致使日本农业完全处于衰退境地。
因此,这一时期日本农业的主要任务是恢复生产、增加农产品供给,农业支持保护的政策目标是调整、保护和促进农业发展。
主要措施包括:1946 年进行“土地改革”,消灭寄生地主制度;1952 年制定了《农地法》,建立了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颁布了《粮食管理法》,对粮食实施直接统治;先后出台了《农业改良助长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等,促进现代农业技术的开发和农业机械化的普及等。
通过上述措施,日本农业不仅很快恢复到战前水平,而且农业装备水平大为提高,新经营体制得到确立。
1960 年到1970 年的农业发展期。
进入20 世纪60 年代以后,日本经济进入长达18 年的高速增长期,日本农业开始向现代化方向迅速转变。
农业政策的基本目标也从解决粮食不足、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向解决粮食过剩、提高农民收入和农业生产力水平转变。
1961 年,日本制定了《农业基本法》,这标志着日本工业剩余开始回流农业,农业保护进入了新阶段。
《农业基本法》将农业现代化作为农业生产发展方向,把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缩小工农收入差别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两大目标,通过有选择地扩大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业经营者收入,缩小农业与其他产业部门间发展差异。
同年11 月,又出台了《农业现代化资金助成法》,用以辅助《农业基本法》目标实现。
实践表明,在《农业基本法》及相关法律带动下,日本农产品价格迅速提高,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农户收入持续增长,农业现代化技术不断改进,农产品竞争力逐渐增强。
日本环境保护政策
02
03
04
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改 善环境质量。
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 境。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参 与度。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 对全球环境问题。
02
日本的空气污染控制政策
空气污染控制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制定空气质量标准
日本政府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 准和本国实际情况,制定了严格 的空气质量标准,明确了各类污
染物的浓度限值。
设立排放标准
针对不同行业和设施,日本政府制 定了具体的排放标准,限制各类污 染源的排放量。
实施监管和执法
政府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负责监 督企业、交通工具等是否遵守排放 标准,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空气污染控制的主要措施
工业污染治理
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对废气进行治 理,减少污染物排放。
能源结构调整
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降低燃煤电厂的发电比例。
交通污染控制
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限制高排放车辆进入 市区,建设公共交通设施等。
城市规划与绿化
合理规划城市布局,增加绿地和植被覆盖面 积,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日本环境保护政策
汇报人: 2023-12-26
目录
• 日本环境保护政策概述 • 日本的空气污染控制政策 • 日本的水资源保护政策 • 日本的垃圾处理政策 • 日本的生态保护政策 • 日本环境保护政策的国际合作
01
日本环境保护政策概述
环境保护政策的发展历程
1960年代
1970年代
日本开始重视环境保护,制定了一系列的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预防为主
强调在源头上预防环境污染和 生态破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Hale Waihona Puke 综合治理对环境污染进行综合治理,包 括大气、水质、土壤、噪音等 方面的治理。
日本产业政策及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产业政策及对中国的启示产业政策是一个国家通过干预产业或部门间的资源配置、以及干预某一特定产业内部的组织结构,来影响该国经济发展的政策。
纵观全球,产业政策在日本的经济政策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从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产业政策,明确各个时期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有效地推动了日本经济的复兴、发展、高速增长,引领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日本的产业政策愈来愈引起西方世界各国的重视,也对于当前阶段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一、日本实施的主要产业政策1、“倾斜生产方式”产业政策(1945-194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败的日本国民经济基本上陷入瘫痪状态,当时的首要任务是稳定经济、恢复生产,通过大力扶持基础工业部门,为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提供物资设备和能源的支持,带动其他行业恢复生产。
煤炭和钢铁是当时最为重要的基础产业部门,政府在这一时期主要采取了优先发展煤炭和钢铁两个部门的“倾斜生产方式”产业政策。
“倾斜生产方式”的主要内容:努力增加煤炭生产,并将其重点分配给钢铁部门,以增加钢材生产;然后又将钢材重点分配给煤炭部门,进而增加煤炭生产;以这两个基础工业部门相互促进、循环恢复和扩大生产规模为核心,为其他工矿业的恢复生产提供物质基础,再以此逐步推动电力、农业化肥、运输等其他基础工业部门的恢复,逐步带动整个工业以及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倾斜生产方式”的效果:国民经济得以恢复好转,重要基础工业部门产量明显增长,由此形成了基础雄厚、扎实发展的基础工业部门,为改变日本落后的经济水平和经济结构创造了物质前提条件,对下一阶段采取的产业政策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应当说是比较成功的产业政策。
2、“产业合理化”的产业政策(1950-1955年)1949年后日本经济重新出现了不稳定局面,“倾斜生产方式”宣告结束。
日本学术界通过展开“开发主义”和“贸易主义”以及“静态国际分工理论”和“动态国际分工理论”两场大争论,确立了“贸易立国”发展战略。
日本力促环保产业推动经济转型的经验与启示
日本力促环保产业推动经济转型的经验与启示日本环保产业大力发展主要得益于建立起完备的环保立法体系并严格执行,实施倾斜性的产业技术政策,中央和地方积极共建环保城,建立科技园区培育先端产业以及公众及民间组织的配合与努力。
这些经验为经济发展模式艰难转型中的中国提供了借鉴现阶段,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突出,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任务艰巨。
日本在工业化中后期重化工业加速发展时期,也曾遇到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强度不断上升的矛盾,但最终还是通过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推动了重化工业生态化转型,改善了城乡环境质量,大幅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基本摆脱了资源环境压力。
2009年笔者参加了日本财团法人组织的资源循环型经济研修项目,从法律保障体系、产业支持政策、市场诱致措施、园区典型示范、公众组织参与等诸多方面,对日本以资源循环产业为中心的环保产业的发展成效和经验进行了全面了解。
日本力促环保产业发展的5大经验一、建立起完备的环保立法体系并严格执行日本在环保产业方面之所以能取得巨大的成果,首先应该归功于政府建立起了完备的法律体系并严格执法。
1971年,日本出台了废物处理法,之后又出台了再生资源利用促进法、包装容器再生利用法等,2000年颁布和实施了《循环型社会形成推动基本法》《废弃物处理法》(修订)《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修订)《建筑材料循环法》《可循环食品资源循环法》《绿色采购法》6部法律,形成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最完备的环保及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如表所示,从效果看,法律对产业发展的强制保障作用明显。
一是法律法规明确界定了国家、地方政府、企业、协会、公众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强制各方开展资源循环利用。
比如法律规定企业有对资源进行恰当处理的产出者的责任,产品、容器等的设计研究、回收、循环利用等扩大生产者的责任,为建立回收、处理、再资源化网络体系提供了保障?二是强制收费制度使得回收处理企业可以盈利。
据介绍,报废汽车处理工厂在《汽车再利用法》实施前,盈利比较困难,主要靠出售部分较好的零部件获利。
日本依靠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借鉴
日本依靠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借鉴摘要:本文旨在分析日本政府依靠科技创新及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借鉴。
日本在短短几十年里,以“工业化、信息化、社会化”为主要方向,借助强大的科技力量,实施了科技驱动型的改革,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
通过科技进步和制度改革,日本不断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科技投入更加精准,并积极应对国际经济竞争的挑战。
本文总结了日本科技驱动的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经验借鉴,可以为国内经济改革带来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 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调整、日本经验正文: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作为发达国家,日本在短短几十年中,以“工业化、信息化、社会化”为主要方向,借助强大的科技力量实施了科技驱动型的改革,在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
因此,国内政府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尤其是通过政策刺激、行政改革和科技投入等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
日本政府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方面下了巨大力气。
一是政策刺激,鼓励企业投资研发,用政府投资计划和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在技术研发、产品开发、新品种研制等方面投入资金,同时也为新兴产业提供资金支持,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商业化应用;二是行政改革,日本采取的行政改革政策也有助于改善产业结构,政策将相关部门的职能整合到综合课题处,让经济排放物和促进经济成长的政策互相协调;三是科技投入,日本将投入巨大的人力资源,研发机构实体重组,采用精准技术投资,利用大数据支持科技创新,提高竞争力。
综上所述,通过政策刺激、行政改革和科技投入,日本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成就,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重要经验,我国可以借鉴日本的经历,制定出合理的产业政策,投入更多的资源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科学创新,以提高竞争力,应对国际经济竞争的挑战。
日本政府采取“大学-企业-政府”的模式,实施高层次创新。
将科技成果与市场有机联系起来,形成行业生态系统,实施“先导技术”政策,活跃企业创新,扩大共享技术的范围,改造单一的技术创新模式。
现代日本经济发展历程及其对于中国的借鉴意义
现代日本经济发展历程及其对于中国的借鉴意义一、现代日本经济发展历程1、二战后日本经济状况及其发展两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军事经济畸形发展,随着日本被击败,遭到美国的空袭,二战结束时日本经济陷于濒临崩溃的边缘:以东京为首,全日本119个城市严重被炸被毁,战争的轰炸破坏的40%的城市建筑,船舶的吨位从战前630万吨下降到135万吨,煤产量减少了一半。
此外,由于战败,日本对外贸易业几乎中断了,1947年出口下降为7%,进口下降为14%。
结果在国内农业等产业生产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就出现了严重的物资不足,进而通货膨胀愈演愈烈,以1934~1936年间的消费物价指数为100,1947年就上升到了10910,提高了108倍。
1946年人均实际国民收入只是战前的55%,城市就业人口人均收入只是战前的31.2%。
在此起点上,1946-1955年的10年间日本一方面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另一方面将战时经济改组为平时经济。
恶化的经济从1947年开始好转,几经曲折逐步上升,农业生产开始恢复,粮食危机解除,工业生产恢复的同时恶性通货膨胀结束。
实际GNP增长了1.16倍,年均增长8.9%,工矿业增长4.5倍,年均增长18.2%,农业水产业生产年均增长6.3%,城市居民家庭消费水平提高1倍。
战后日本经济濒临崩溃,但是日本经济有战前积累的较好基础,同时有美国的扶持,以及朝鲜战争的刺激,加上政府较好的政策引导,使其在10年间就将经济恢复到了战前的最好水平。
对我们的启示是:要有效利用自己的优势和长处来发展经济,同时要把握好发展机遇,因为这样的机遇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才会产生,而且政府正确的引导会对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2、日本经济的黄金时期日本经济企划厅1956年的白皮书有一句名言:“现在已经不是战后了”,标志着日本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但此时,日本GDP仅为美国1/15,第一产业比重仍较大,此后日本开始赶超欧美,在1956-1973年日本经济进入了高速增长时期,日本由此走向了经济现代化。
日本的环境保护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的环境保护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摘要:到过日本的人,大概都不会忘记日本自然环境的恬静和优美。
郁郁葱葱的森林、清澈蜿蜒的小溪、辽阔淡然的田野、整洁安静的城市......可以说,一家普通的小酒馆的干净发亮的桌子,都能影射出日本对于本国环境的重视。
因此,对于环境日益严峻的中国而言,日本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措施,确实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关键词:政府立法制度保障企业个人经验那么,日本到底是如何保护环境的呢?一、立法是日本环境保护的基本手段20世纪60年代以前,日本倾力于国内的经济恢复与发展,对环境保护并不重视。
从60年代开始,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期,能源消耗量大增,公害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日本“三大公害病”的出现,使人们逐步认识到“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作代价”。
由此,1958年,日本制定了“水质保护法”和“工厂废物控制法”;1962年,制定了防止空气污染的“烟尘规则”;1967年,通过了“环境污染控制基本法”。
从上世纪60年代起,日本的环境污染受害市民进行了大规模的法律诉讼,媒体也参加进来追踪报导有关污染事件,日本许多地区还成立了专门的反对污染环境的民间组织。
1970年,日本反对只发展经济不考虑环境保护的市民人数第一次以45%对33%的比例占据社会主流。
内阁成立了专门的防止和治理污染机构,该内阁也因此被称为“公害内阁”。
在“公害内阁”期间,通过了14项环境保护法案。
一方面,中央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环境质量标准以保护人的健康和生存环境;另一方面,地方政府根据地方情况制定地方法规,细化标准。
日本通过法律规定环境保护的基本政策和基本环境计划,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责任。
20世纪70年代,日本逐步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估制度等政策机制,建立和形成一些有竞争力的生产环境保护设备的企业,人们的观念从防止公害转变到保护环境,从而进入到环境保护时代。
这一时期,政府颁布了“公害对策基本法”等法律规章,设立了由总理大臣直接领导的“日本环境厅”,在一系列缓解污染的政策实施下,日本的环境状况有所改善。
日本崛起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日本崛起对中国的借鉴意义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一直以稳定的经济增长和高度的科技创新而闻名于世。
作为亚洲经济体中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日本在现代化和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这种成功可以成为中国今后发展的借鉴。
在日本的成功背后,有很多值得中国深思的经验和教训。
第一,高度的自我要求和持续不断的改进。
日本企业对于自身的要求非常严格,经常以“客户至上、不断改进”的原则为导向。
这种自我要求可以使企业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提高效率,节约成本,最终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第二,高度的创新精神。
日本企业拥有强大的创新能力,能够在高速市场环境中不断开发新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
这种创新态度可以激励企业快速适应市场变化,保持领先地位。
第三,注重人才培养。
日本的企业文化中注重人才培养的观念深深融入其中。
企业不仅会对于员工进行工作方面的培训和学习,还会向他们提供支持和指导,使员工能够在自己的领域中有所作为。
这种注重人才培养的方式同样适用于中国。
第四,没有将眼光局限在国内市场,而是面向全球。
日本的企业大多在全球市场拥有竞争力。
他们能够迎合全球市场需求,适应各个国家的文化和消费习惯,将自身的产品推向世界。
这为企业的转型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五,企业之间的竞争促进了整个产业链的提高。
日本的企业间存在激烈竞争,这种竞争鼓励企业互相借鉴和学习,推动整个产业链的提高。
这种合作和竞争的方式使得日本的产业链更为先进。
通过借鉴日本的成功经验和教训,中国可以在自己的发展中快速实现现代化,并取得更大的成就。
当前,中国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面对着复杂的内外部环境。
面对这种局面,中国政府需要推出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在市场经济的框架下加强企业创新,提高生产效率,提升制造业整体竞争力。
与此同时,政府也需要加大对于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投入,促进人才流动和有序的市场竞争,使得中国的产业链更为系统完整,也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总之,在现代化和经济发展的旅程中,日本的成功可以为中国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参考。
日本农村污水治理经验对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借鉴
(一)日本农村污水治理的责任管理体系 日本的农村污水处理主要由下水道、农业村落排 水设施、净化槽三种建设方式构成,分别归属国土交 通省、农林水产省和环境省管辖,在城市规划区域和 农业村落排水设施之间涉及自然公园区域以及对水 质有特殊要求的区域设定了特定环境保护公共下水
20 WORLD ENVIRONMENT 2018年第2期 总第171期
排放到农业用水水路和小河川,作为农业用水加以循 环利用,污泥则通过还田等也能再利用,实现地区内资 源循环。
(三)日本农村污水治理规划统筹设计 《都道府县构想》推动三个部门负责的三类项目的 整合。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以这三大项目为核心展开, 其基本思路是由地方政府参考各种方式的特点、经济 性等因素,结合地方的实际情况选取最为合理的方式 通过编制《都道府县构想》来实施。《都道府县构想》是 三个部门联合编制的经济性研究手法,通过这种规划 设计,三种建设方式在实践中得以有效整合。在《都道 府县构想》制定过程中,都道府县以整个地区为对象, 以市町村的计划和构想为基础,进行合理的统筹安排, 综合考虑经济性、维护管理、紧迫性等因素。都道府县 充分征求市町村、社会团体和民众的意见。
19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农业振兴地区
净化槽 农业村落排水设施 城市规划区域
农业村落 排水设施
城市化区域
城市调整区域
下水道
特定环境保护 公共下水道
净化槽
图1 日本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分类及适用区域划分示意图
道,归国土交通省管辖。 其适用区域有明确的地域划分,见图1。 三种类别的污水处理方式适用于不同的法律及对
浅谈日本近现代经济及其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浅谈日本近现代经济及其对中国发展的影响作者:万戬来源:《海外文摘·学术版》 2019年第8期万戬(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四川成都 610213)摘要:201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的《中国经当调查报告(2017)》提出,要实注当下中国经济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建议开展更多工作,推进以增效率、稳发展、提高包客性为重点的结构性改革。
在世界经济发展体系中,日本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经济发展历程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经验与教训。
如何分析日本近现代经济,正确认识其对中国发展的影响,保证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是我们在此讨论的问题。
现阶段,世界经济逐渐复苏,但是整体发展水平有下滑的倾向,诸多国家共同构成了庞大的世界经济体系,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关键词:日本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中图分类号:F1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9)08-0065-021 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情况1.1 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进行分析1945年~1955年是日本经济逐渐出现缓和的时期,日本政府为了挽救其垄断企业,在投降之前政府就隐藏了大量的军需物资,之后用来向黑市抛售,以牟取暴利。
战前日本的大财阀在生产、流通、金融等各个领域,具有绝对的支配地位[1]。
在美军接管日本后,日本政府对市场和经济采取了放任自由的方针,开始将经济转向“去军事化”,分解大财阀,释放大量资金。
在美国扶持和日本政府的努力双重作用下,日本经济一点一点地摆脱泥沼并开始复苏。
1955年是日本经济开始高速增长的开端,同一年的9月份,日本加入关税贸总协总(也就是今天的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1964年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12条款国升至第八条款国,同年又成为经合组织成员。
在贸易和资本自由化进程中,日本充分利用关贸总协定框架下所能提供的保障条款和优惠政策,采取一系列贸易、产业政策,趋利避害,不仅有效地缓解了实行开放经济后对日本经济的冲击,还避免了经济的剧烈震荡,而且成功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迅速转变,加速了经济的发展,真正实现腾飞。
日本环境产业发展研究及对中国环境产业的启示
用 。在 美 国称 为 “ 环境产业” , 在 日本 称 为 “ 生态产业” 或
“ 生态商务” 。通 俗 一 点 讲 就 是 跟 环 境 有 关 的 各 行 各 业 , 在保护环境 、 服 务 人 民 的 同时 创 造 一 定 的价 值 。
2 . 2 日本 环 境 产 业 的发 展 历 程 2 O世 纪 6 O年 代 , 随着 经 济 的高速 增 长 , 日本 的 环
境 状 况 也 急剧 恶 化 , 日本 在 经 济 领 先 全 球 的 同 时 , 环 境 污染 问题 也 成 为 了其 另 一标 志 , 日本 国 民 深 受其 害 。到
[ 4 ]梁 晓 辉 , 李光明 , 黄菊文 , 等. 上 海 市 电子 废 弃 物 产 生 量 预 测 与 回
摘要: 指 出 了全 球 环 境 问 题 日益 凸显 , 已成 为 当前 国 际社 会 的 焦 点 问题 , 以 日本 环 境 产 业 为 例 , 分 析 了 日本
环境 产业现状及发展历程 , 探 讨 了其 对 中 国环 境 产 业发 展 的 启 示 。
关键词 : 环境产 业; 污染 ; 温室; 治理 ; 借 鉴
入 大 量 的人 力 物 力 , 然 而 环 境 问 题 并 没 有 因 此 得 到 改 善, 相 反 随着 日本 的生 产 、 生 活方 式 向 大量 生 产 、 大量 消 费、 大 量 废 弃 的类 型 转 变 , 环 境 日益 恶 化 , 终 于让 日本 政 府 认 识 到 建 立 可 持 续 经 济 发 展 的 重 要 性 。 日本 的 环 境 产 业 也 不 再 仅 仅 局 限于 防止 环 境 公 害相 关 的产 业 部 门 , 而 是 扩 大 到 所 有 与 增 加 环 境 负 荷 相 关 的各 个 产 业 部 门 ,
日本工业化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工业化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日本是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
20世纪80年代,日本不仅在经济规模上成为世界第二大国,而且在工业技术装备、高精尖产品加工能力、产业结构等方面均居世界前列。
进入21世纪,日本经济出现低迷,GDP增长率明显下降。
但增长速度下降并不等于经济实力下降,日本作为世界经济第二强的地位并未动摇。
日本工业化的发展经验,对于加速我国工业化发展的步伐,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标签:日本;工业化;发展;经济日本是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日本工业化发展的初期,这一时期日本的工业得到较快发展并奠定了一定基础。
二战后,日本工业遭到重创,但经过战后十年的恢复和发展,工业经济重新复苏。
20世纪中叶,日本工业经济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在历史上日本称为“经济高度成长期”。
70年代末,由于能源短缺、环境制约、商品生产能力过剩,工业发展步伐放缓。
这一时期,日本政府开始着手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日本工业很快走出低迷,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进入21世纪,日本经济出现低迷,GDP增长率明显下降。
但从经济实力来讲,日本作为世界经济第二强的地位并未动摇。
日本工业化的发展经验,对于加快我国的工业化发展步伐,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1 日本工业化发展的成功经验1.1 政府重视科学技术立国自1868年明冶维新起,日本就将教育发展确定为学习西方,赶超西方发达国家目标的重要战略。
为提高日本国民的素质,进行教育改革,建立近代教育体制。
1871年明治政府成立了文部省,统一管理全国的教育,开始逐步建立了小学、中学和大学三级教育体制。
教育的发达使日本国民的平均素质得到提高,使日本民族成为了世界上最勤奋的民族之一。
可以说,教育是日本经济强大的重要基础。
20 世纪70 年代中期,日本逐步确立了科学技术立国的新战略,通产省在《80 年代通商产业政策构想》中明确提出了技术立国的的方针。
中国与日本对于环境保护的政策有何异同?
中国与日本对于环境保护的政策有何异同?环境保护是全球性难题,各个国家在制定政策时,考虑到本土生态、经济、社会等因素,所制定的环保政策也有所不同。
中国与日本这两个相邻的亚洲大国,在环保政策上也有一定的异同。
1. 政策目标中国:我国一直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内容,制定了一系列环保政策。
在政策目标上,中国重点关注环境保护、生态保护以及大气、水、土壤等污染治理。
日本:日本政府一直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作为重要的国家政策,制定了一系列的环保政策。
在政策目标上,日本致力于在节能减排、降低生态对环境污染等方面做得更好。
2. 政策措施中国:我国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鼓励企业建立环保设施,促进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政府还采取了严格监管和处罚措施,对违规排放污染物的企业进行重罚。
日本:日本实行了一系列的绿色环保政策,如绿色采购、循环经济、生态工程、节能减排等。
此外,日本政府还对聚集垃圾和回收垃圾的处置作出了严格限制,有关部门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3. 公众意识中国:我国的环保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完善中,但在环保意识方面还有待提高。
国家正在加强环保教育,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知识,促使公众自觉参与环保事业。
日本:日本的公众意识非常重视环保,民间环保组织和志愿者们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和生态保护,有利于推动政府对于环保问题的关注和投入。
4. 国际角色中国:我国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缔约国,已经制定了2030年碳减排承诺。
同时,我国正在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合作,推动世界各国的环境保护。
日本:日本一直吸收世界各国的环保经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日本政府还设立了环境部,加强了对海外倡议和国际合作的支持。
5. 经济发展中国:我国对环保事业的投资已经逐渐增加,同时,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创新环保技术,并对符合国家标准和环保要求的企业予以支持和奖励。
日本:日本依托其先进技术,绿色环保产业也走在了世界前列。
政府对环保企业给予了重要支持,建立了绿色基金、环保贷款等政策。
中国的环境保护政策与日本的有何不同?
中国的环境保护政策与日本的有何不同?在当前全球饱受环境危机之苦的时代背景下,各个国家的环保政策也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
中国与日本作为亚洲经济大国,其环保政策各有不同,以下就是中国环保政策与日本环保政策的不同之处:一、政策目标不同中国政府在加强环境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其中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目标是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
而日本政府则侧重于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方面的问题,出台了《温室气体减排特別措置法》、《资源循环利用促进法》等政策,旨在实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推广循环经济等目标。
二、政策内容不同中国的环保政策重点在于打击企业生产中的污染、建立排污许可制度等。
例如:1、污染排放标准:中国实施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低于日本,并且处罚力度更强。
2、排污许可制度:中国对于企业的排污许可制度,进行了全面升级,要求企业必须要取得排污权许可证才能排污。
而日本的环保政策则更重视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透明度,如:1、循环经济制度:日本政府较早的出台了节约能源数量等的节能标准制度。
2、实体负责原则:日本政府对家电、建筑物等的环保处理已经达到全球领先水平,要求企业在生产流程中要实行产品环保论证及回收重利用。
3、全国性环境政策:日本不仅提出自己的环保政策,还会联合其他国际组织,共同完成全球环境保护事业。
三、政策执行不同中国在改善环境方面介入了大量的政府资金,也建立了一系列的行政机构来执行环境保护政策。
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环保政策的实施。
然而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存在环保成效不佳、责任不清、处罚不力等问题。
而日本在执行环保政策方面,更多的采用的是自律性,即企业和个人自觉遵守政府的环保法规,达到减少资源浪费和污染等环保目标。
并且日本人的环保意识非常普遍,自觉性十分高,因此政策的执行效果也相对卓越。
总之,中国和日本的环保政策各自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中日环境保护政策比较分析
中日环境保护政策比较分析【摘要】目前我国社会发展亟需转型,合理把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摆在我国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环境保护政策及其有效执行是影响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通过对我国与日本环境保护政策产生背景、政策体系、政策实施机制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总结日本环保政策的有益经验,对我国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政策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中日;环境保护;政策比较一、中日环境保护政策产生背景日本的环境保护政策是在20世纪50、6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重化工业急剧发展引发公害事件频繁发生、公众诉讼接连不断的情况下制定的;到了70年代公害事件得到有效解决,日本逐步进入全面的环境保护阶段,80年代日本面对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挑战,1994年正式通过《基本环境法》并制定了面向21世纪的一系列新的环境政策,特别是提出了建立循环经济和循环型社会的政策目标,使日本的环境政策向着国际一体化的方向深入发展。
总的看来,日本国内对待环境保护的态度大致可以分为经济发展优先,环境与经济并重时期以及可持续发展优先、确立循环型社会理念三个阶段。
我国的环保事业起步较晚,建国初期,环保问题并未得到足够重视,环保政策的制定也没有像日本那样具有迫切的现实需求。
70年代中国环境保护刚刚起步,1972年6月,中国派团参加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
以此为契机,1973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并审议通过了中国第一个具有法规性质的环境保护文件《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环境保护事业开始兴起。
环境政策从片面的强调经济发展向经济发展兼顾社会发展转变,并逐步渗入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
经济与环境协调统一发展原则成为环境政策基本原则。
80年代,我国迎来了经济高速发展与环境问题的两难抉择,科学发展观与发展循环经济被相应提出。
然而,21世纪初,我国在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循环型社会的实践方面仍存在很大差距,在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排污交易方面仍处在探索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第6期现代日本经济No. 6. 2007 (总第156期)Contemporary Economy of Japan (VoI.156)日本的环境经济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借鉴作用李永东1 路 杨2(1.新疆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2.河南大学 经济学院, 河南 开封 475004)摘要:日本环境与经济双向优化发展模式为世界瞩目,完善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和执行保障体系完美结合是其主要原因。
日本环境经济政策具有环境整治的立法手段与经济手段并重,着眼资源长期利用、注重循环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特点。
日本环境经济政策对我国的主要借鉴作用是:强化环境治理立法和执法,建立环境质量管理监督体系;科学分析环境价值,建立环境事故损失补偿机制;充分发挥公共财政作用,大力扶持环保产业发展;在环境经济政策中充分反映民意,充分借助民间力量推行环境经济政策;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增加环境规划,使环境质量改善与经济快速增长相协调。
关键词:日本;环境经济;环境价值;环境规划;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F133.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335X(2007)06—0012—05Lessons from Japan’s Environmental Economic PolicyLI Yong-dong1 LU Yang2(1. Institute of Economic and Management, Xinjiang University, Urumuqi, Xin Jiang, 830046, China;2.Institute of Economic,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Henan, 475004, China)Abstract:Great interests are drawn on Japan’s integrating of environment and economy, which is facilitated by the Japanese environmental economic policies as well as an execution guarantee system. It can be found that both legislative and economic measures are taken for environmental reparation, and the focuses are on the long-term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ircular economy. Several lessons can be learned from the Japanese environmental economic policies: firstly, environmental legislation and executio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and an effective environmental quality monitor and control system should be set up; secondly, environmental value should be scientifically analyzed, and a compensation mechanism for environmental accident should be built; thirdl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ies should be supported in the framework of public finance; fourthly, public opinions should be considered to ensure the participation of private sectors; at last, environment should be included in th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programming, to integrate 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 into economic growth.Key Words:Japan;Environmental Economy;Environmental Value;Environment Programming;Sustainable Development由于国土面积等资源的强力约束,日本的整体环境承载力较差。
日本曾经发生了极为严重的环境事故,并造成恶劣影响。
[1]然而,通过实施一系列环境经济政策,日本在进入经济发达国家之列的同时,拥有了工业大国中最高的人均寿命、森林覆盖率、最发达的环保产业、最完善的环境法规体系以及最显著的污染治理成果。
[2]日本政府具有前瞻性和针对性的环境经济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可以说,日本是迅速从环境公害严重的国家转变为公害治理先进国家的典型,其做法值得世界各国借鉴。
一、日本环境经济政策的总体分析(一)日本环境经济政策的建立过程根据对日本环境管理立法进程的分析,可以总结出日本环境经济政策所经历的如下阶段:污染及治理阶段(1945-1975);政策协调规划阶段第6期 李永东,路 杨:日本的环境经济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借鉴作用 13(1976-1989);环境政策国际化阶段(1990-)。
[3]日本较早进行了环境管理的系统立法,并且立法先行一直是日本环境经济政策的显著特点。
[4]日本政府于1958年制定了《公共水域水质保全法》和《工厂排污规制法》,1962年制定了《烟尘排放规制法》等,正式拉开了日本全国性环境保护的序幕。
日本1967年制定了《公害对策基本法》,1968年又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止法》和《噪音规制法》,这是日本解决公害问题的开始。
20世纪90年代,面对日趋严峻的地球环境问题,日本政府于1993年11月制定了《环境基本法》,这是一个在《公害对策基本法》和《自然环境保全法》基础上,全面体现政府环境政策的新法。
该法不仅详细规定了政府环境政策的基本理念、基本政策和经济措施,而且对制定实施环境基本计划和环境综合计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等,也都做出了具体规定。
日本2000年5月制定发布了《推进形成循环型社会基本法》。
这是一个基本框架法,共包括:《废物管理和公共清洁法》、《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容器和包装再循环法》、《家电再循环法》、《建筑工程材料再资源化法》、《食品再生利用循环法》和《促进绿色购买法》7项法律。
[5] 完整、及时的环境治理立法,为日本推进环境经济综合治理提供了基础性保障,成为日本取得环境治理成就的首要原因。
(二)日本环境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1.PPP理论与实践PPP(Polluter Pays Principle)即污染者负担原则之所以成为国际性的政策原理,是由于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的政策建议。
日本早在明治末年就实行了污染者负担原则,但是日本的PPP原则与其他各国有所不同。
日本的理论并未局限于将污染者负担原则运用于市场机制这一狭隘的经济理论框架中,而是以公害对策的正义和公平为原则,并且对于公害的防治也不仅仅停留在最适污染水平上,而是将其放在整个环境对策领域来考虑。
[6]日本的PPP原则之所以取得显著成果是因为对污染制造者的严格责任追究。
日本将把握环境事故受害的实际状态和探明原因(包括明确责任),为防止和消除公害而进行必要的管制,削减因社会资本和土地利用计划而导致的污染,保持舒适性作为环境经济政策的原则性问题来处理。
2.公害补偿和公害税公害健康损害补偿和公害防止事业企业者负担制度是日本关于受害救济和复原的典型制度性规范。
根据特定地区、特定对象、疾病类型和居住条件等因素,日本设计了不同等级的公害损伤补偿标准。
日本于1975年制定了《公害防止事业企业负担法》,在世界上首次将运用PPP原则消除蓄积性公害的问题加以制度化。
[6] 在日本,受害者请求环境损害补偿的制度可分为法院的司法裁判、诉讼外纠纷处理的调解或调停以及行政的补偿制度。
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是日本特别建立的一个法律制度,即在中央设置公害等调整委员会,主要处理一些比较大的事件,在都道府县设立审查会,通过斡旋得到的调解或和解是建立在当事人之间的协议、合意基础上解决的。
行政补偿制度具体针对的是公害受害者,是对被认为患有公害病的受害者给予补偿的制度。
关于行政上的公害健康损害制度,在日本有专门的《公害健康损害补偿法》。
日本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于2007年1月开征了环境税。
日本环境税主要是根据对环境造成的负荷(指化石能源中的碳含量)进行纳税,通过激励纳税者和大企业进行自主研发,最终引导依赖于化石能源的社会经济体系和产业结构进行变革。
日本实施环境税主要有价格效应、宣传效应和财源效应。
3.产业调整和国土规划日本将环境保护、产业调整和国土资源开发有机统一。
《日本国土综合开发法》规定,国土综合开发规划应包含5方面内容:1)关于土地、水和其它自然资源的利用;2)关于火灾、风灾及其它灾害的防除;3)关于调整城市和农村的规划及布局;4)关于产业的合理布局;5)关于电力、运输、通讯和其它重要公共基础设施的规模和配置,以及文化、福利、旅游相关资源的保护和设施的规模及配置。
[7]日本在国土规划中最大限度地考虑了环境整治问题,通过国土规划,调整了产业空间布局,优化了产业区域结构,将环境事故限制在局部范围之内,有效制止了环境污染的扩散。
实际上,日本环境政策具有很强的预防性,这通过成本效益分析、环境影响评价和国土规划等步骤来实现。
4.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受《京都议定书》生效和原油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环境技术已形成世界市场竞争格局,对有关国家的宏观经济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近3014 现代日本经济 总第156期年来,日本的环境方针、政策、环境法制、标准等环境措施不断加强,导致环境产业、绿色清洁消费开始风靡。
环境产业从特定的污染型产业转向全部的产业,从官方的需要转到民间的需要,从城市向各地域辐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日本环保产业市场需求总额有望在2020年达到58.4万亿日元。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供的相关信息,日本环境省做出预测,包括垃圾回收和处理在内的日本环保产业市场总额将在2010年增长到47.2万亿日元,预计到2050年环境相关产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60万亿日元。
日本环境经济政策取得了显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