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护理高职教育中核心能力教育理念带来的启示分析

合集下载

高职教育理念学习心得体会

高职教育理念学习心得体会

高职教育理念学习心得体会作为一名高职教育的学生,我在这段时间里对高职教育理念进行了深入学习,并且思考了自己在高职教育中的角色和责任。

在此,我将分享一些我对高职教育理念的理解和学习心得。

首先,高职教育的理念是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

高职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需求,更好地为社会做出贡献。

在实践课程中,学生会接触到丰富的实际案例和技术知识,通过实践操作和实验检验学到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而在课外活动中,学生有机会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和实习,进一步锻炼自己的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这种通过实践来培养学生能力的方式,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并且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其次,高职教育强调职业导向和就业创业。

高职教育旨在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强调学生在学习中要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和职业规划,并通过实践和实习来提前接触和适应职业环境。

在高职教育中,学生会学到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并且有机会参与实际案例和项目,从而了解职业市场的需求和变化。

此外,高职教育还注重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培养,通过职业素质教育和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

这种以职业导向和就业创业为核心的教育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并加强自己的职业准备和适应能力。

再次,高职教育注重创新和实践。

高职教育追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和实践,并为学生提供创新的平台和机会。

在高职教育中,学生会学到创新思维和方法,学会运用创新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学生也会有机会参与各种创新实践和科研项目,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这种强调创新和实践的教育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此外,高职教育还强调素质教育和人文关怀。

高职教育不仅仅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格修养。

职业核心能力对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启示

职业核心能力对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启示
维普资讯
叠拳曩 l
26 第3 0/ 总 2 期 01 2 9
张 志 华 ( 昌职业放术学院, 许 河南 ’ 昌 许
4 10 ) 60 0
摘 要 : 国的 高等职业教育主要 是为社会输送 大批的“ 我 实甩型” 、技能 型 的职业技术人才。因此 , 怎样才能使我们 所培 养出的学生能够更好地为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高等职 业教育必须考虑的一十重要 问题 关链词 : 高职教 育; 素质教育; 职业核 心能力 中国分类号 : 7 8 5 0 1 . 文献标识码: B
维普资讯


收 稿 日期 :0 6— 2一】 20 0 5
作 者 简 介 : 志 华 (9 7一) 士 , 南许 昌人 , 昌 职 业技 张 】7 , 河 许
术学院讲师, 主要从 事教 育理论研 究
要任 务是 为社 会 输 送 大 批 的 “ 用 型 ” “ 能 型 ”的 实 、技 职业技 术人才。 因此, 职业核心能力对我国正在进 行 中的高职素质教育具有非 常重要的启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 一) 所谓 素质教育就是 提高人 的素质进而服务 于 社会 为 目的的教育 ,或者就是 以提高 国民素 质实现 社会 发展 目标 为宗 旨的教育 。素质教 育的核心是涪 养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 《

业社会化过程 中的职业投机行为 ,即大学生只有两 份力 , 但却在寻找三份钱的工作 , 导致大学生的职业 不 良跨越发展 ,为 日后的职业心理闸题和职业跳槽 埋下 了隐患。 大学生的另一个误 区,以为考取更多的职业 资 格认证就代表职业能力的增 强, 即使 酉前用不上. 但 于深 化教 育改革全 面推行素 质教 育的决定》 明确提 学 了总是有用的 这种学 习的心理是对的, 但大学 生 出:高等教育实施 素质教育 要以培养 学生的创新 精 这种学 习行为 忽略 了职业 自我的适合性和职业核 心 神和 实践 能力为重点 , 要让学生巷受、 理解知 识产 生 能力的专注性。 和发 展的过程 ,培养 学生的科 学精神和创新 .维 习 思 () 德素质 2道 惯. 重视培养 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获取 新知识 高职生具有较高的思想政 治素质 , 执爱祖 国。 对 的匏力、 分析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语言文字表达 能力 党有着深厚的感情 ,坚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 展 以及 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中国。 高职学 生的道德思想与我国教育思想、 教育 方 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旅 的传统美德, 具有 高 国家教 委也提 出 7 在高 职院校 中实藏素质教 育 针相符合 , 的计划, 素质教育一般包 括: 1 文化素质教育 ; 2 尚的 道 德 品质 。 () () 但 大 学 生 少 有 职 业理 想 , 视 职 业 道德 。 职 业 轻 在 道德 素质教育 ; 3 身心素质教育;()审美 素质教 () 4 育;5 劳动素质教育 , () 由德 、 体 、 劳五育组成. 素养 的五大 因素中,职业道德是大学生最轻视的因 智、 曩、 树立职业理想 、 它们 既相 互独立 、 相互 区别 , 又相互渗透 . 成一个 素。大学生要谋求更大的职业发展 , 构 有机 统一体。 内化职业遭德是必不可少 的方面。 () 3 身心素质 从 上我们 可以看出.素质 教育的基本 目 就 标 大 多数学 生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 ,能够正确处 是使 大学生 “ 学会学 习 “ 、 学会研究” 学会 关心 ” 、 、 “ 学会负责” 实施素质教 育, 。 就是要使大学生不仅具 理发 生在 自己身边的各种事情,能够处理好各种关 系, 他们的身体素质比较好 , 但太 学生曲抗挫折能力 备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 要具 备较 强的社 会 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主要表现在 : 在校 园里 , 因承 实践能力 受不 了挫折 ( 人际关系、 习、 学 恋爱等) 而采取过激行 ( ) 二 高职 院校 素 质 教 育 现 状 分 析 f) 1文化素质 为的大有人在 ; 在工作岗位中, 因承 受不了挫折 ( 人 而言行偏激的大 孽 高职学生的人文 素质欠缺 , 对历史、 艺术知识知 蔷 . ■ ■ 等) ■ ■ ■ ■ 际关 系、 ■ 竞争 ▲ ■ ■工作 ■ - ■ ■ ■有人在。 二、职业核心能力对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 之甚少, 文学知识不 高 没有 掌握职业技能, 缺失职 业袄心竞争力 大学生都有学习职业知识 的观念 , 启 示 但 ( ) 业 核 心 能 力 一 职 还没有形成掌握职业技能的观念 ,职业技 能是需要 定的操作练 习才能掌握的职业能力,是衡 量个人 职业核心 能力是指任何职业或行 业工作都需要 职业素质的重要固素。观念 、 知识 、 经验、 技能 、 的、具有 普遍 适用性且在 职业活动 中起支 配和主导 道德 计 是职业素质的五大 因素,而职业技能是职业核心竞 作用 的技 能。 它主要包括 : 划和组织活动的能力、 学 心理 素 争力的核心部分 , 没有掌握职业技能 , 就很难达到职 交往 与合作 的能力、 习和运用技术的能力、 事业心与责任嬉、 社会价值 观和职业 业上的不可替代 性, 从而很难成为企业的核心 员工 , 质和承 受能力 、 并且这种状况会持续广泛地影响个人 日后的职业生 道德 。 通过 对职 业核心能力 的分析 . 我们发 现: 它恰恰 涯发展。大学生职业技能的缺失会导致大学生在职 体现 了高职教 育的培 养 目标,即高等职业教育的主

新职业主义下高等职业教育核心能力的培养

新职业主义下高等职业教育核心能力的培养

【 关键 词]新 职 业主 义 ;职 业核 心能 力 ;职 业核 心 能力培 养 策略
纵 观 世 界 高 等 职业 教育 ,非 常 注 重 核 心 技 能 的 培 养 。近 年来 各 国进 行 的能 力 本 位 教育 改 革 ,也 越 来 越 关 注 一 般素 质 的核 心 技 能 ,认 为核 心 技 能 正 是 提 高 劳
钥匙 ” ,是 关 键 的 能 力 。 … 二 、 新 职 业 主 义 的 新 理 念
把 职业 核 心 能 力 划 分 成 :问题 解 决 、交 流 、人 际关 系 技 能 、数 字 、信 息 技 术 和现 代 语 言 。美 国 劳 动 力 委 员 会 的观点 是 :职 业核 心 能 力必 须 具备 以下 三方 面 技能 : ( ) 基 本 技 能 。 包 括 读 、写 、算 、数 学 、说 、 听 。 1

除 的 主要 原 因是 自身 素 质 和道 德 修 养 不 高 。 这 个事 例
三 、职 业 核 心 能 力 的 新 理 念
比较 典 型 ,反 映 了我 们 的 职业 人 才 专 业 对 路 ,但 不 少
毕业 生核 心 能 力 弱 ,价 值 观错 位 ,职 业 起 步 就 遭 受 失 败 。我 们 从 各 行 各 业 的 职场 中发 现 ,那 些 职 业 能 力 较 强 的 大学 生 平 时 很 注 重 自己适 应 性 的培 养 ;善 于挖 掘 自己从 事 岗位 工 作 的 潜 力且 能 自觉 地 按 预期 目标 开 发
・ ‘ 螽


新职 业 义下 高 业教 育核 心 能 力的培养 主 等职
刘朝 晖
[ 摘 要 】职业 核 心 能 力是适 用于 各种 职 业 、伴 随终 身 的 可持 续 发展 的 关键 能 力 、基 础 能 力 。文 章 通 过剖 析 毕 业 生在 工作 中存在 的主要 问题及 新 职 业 的职 业特 征 , 阐述 了新 职 业 下职 业 核 心 能 力培 养 的 意 义 , 并 结合 高职 教 育 实践 ,提 出职 业核 心 能力 培 养的 有效 途径 。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教育改革思考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教育改革思考
一 一
工作 任务 所需 的知识 、 力 和 素质 , 能 对课 程 设 置 、 教 材选 用 、 时安排 、 学 内容及 学生 实践 教学 的形 式 课 教 等 方面进 行 一定 的改 造 , 力求 充 分 突 出课 程 的 针 对 性及 适用 性 , 实现 理论 与职 业技 能训 练相 结合 , 凸显 高职 教育 特 色 , 而 提 升学 生 的职 业 素 养 和 职 业 能 从 力 。例如 : 校 的营养 与食 品卫 生专 业 , 我 在广 泛征 求 专家 和用 人 单 位 意见 的基 础 上 调 整 和 优 化 专 业 设
大 学 本科 , 授 , 究 方 向 为 高 职 教 育 教 学。 教 研
42 一
置, 针对学生在医学基础知识方面相对薄弱 , 以及在 营养保健和营养咨询当中涉及到的预防医学专业知 识相 对欠 缺 的 问题 , 照专 业基 础相 关 、 按 内在 联 系紧 密 , 向营养 与食 品卫 生专业 的岗位 群 , 面 我们适 时 对 营养 与食 品专 业 的课 程 进 行 了改 选 , 仅 开设 了 基 不 础 医学解 剖 、 生理 和生 化等课 程 , 同时开 设 了临床 营 养学 、 中医 营养学 、 幼营养 学 和预 防医 学等 专业 课 妇 程 , 且还 开设 了烹 饪 营 养 学 、 饪 原料 和工 艺 学 、 并 烹 餐饮 管理 等课 程 。这 些 课 程 的学 习 , 学 生 在 营 养 为 专业 知识 的学 习 掌 握 和 实 际 应 用 上 起 到 了促 进 作 用 , 为学 生今 后 在 就 业 方 向上拓 宽 了 范 围。 彻底 并 打破 了学 科体 系 的束 缚 , 以职 业 岗位 能 力 培 养 为 并 核心 , 形成 了新 的人 才 培 养 方 案 。积 极 提 倡 任 课 教 师根 据地 方经 济 的需 要 , 着 提 高 学 生 综 合 素 质 和 本 可持续 发 展 的宗 旨, 照相关 的职业 资格 标准 , 紧 参 紧 围绕 培养 学生 的职 业能 力进 行合 理 的课 程教学 设 计 和教 学 内容 的改造 , 以必需 够用 为度 , 统筹 考 虑和 选 取 教学 内容 , 既要考 虑 已有 的课 程 内容 与 学 生 未来 从 事 工作 的相 关性 , 又要 符 合 学 生 认 知 水 平 和 实 际 学 习的能 力 。 同时也 要 对 教 学 方 法 进 行 改造 , 意 注

关键能力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现状对培养高职高专护生的启示

关键能力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现状对培养高职高专护生的启示


8 ・ 6
J u n lo o r a fNurig S inc M a .2 1 Vo. 6 No 5 Ge rlM e iie sn ce e r 01 12 . ( nea dcn )
学、 合作 学习等教学 方式 , 以讨论 、 讲 、 论 、 会调 演 辩 社
的能力 F 。国 内外 专家 学 者对 关 键 能 力 均 作 了相 应 x ] 研究 , 并提 出 了各 自的观点 _ 。国 内 以姜 大源 l 为 代 2 ] 3 表的学 者则把 关键 能力 称为综 合 职业 能 力 , 即当劳 动
组 织 发 生 变 化 或 者 当 职 业 发 生 变 更 的 时 候 , 种 能 力 这
理专业教 师 目前 “ 师 ” 双 型教 师 比例 已达 到 9 % , 5 特 别是 临床护理 课 程教 学 均 为临 床经 验 丰 富 的副 主任 护师 以上职称教 师担任 , 为护 生关键 能力 的培养 提供
了有力保 证 。 4 3 坚持 教学 改 革 , 善 教学 手 段 高 职高 专 护理 . 完 教 育 以“ 须 、 用 ” 原 则 , 键 能 力 培养 目标是 针 必 够 为 关 对特 定职业 岗位或 岗位群 必须 的“ 面 的职业能 力” 全 ,
生 的 关 键 能 力 。 而 国 内 实 践 者 则 多 是 对 自身 的 实 践 经 验 的 总 结 。 如 张 桂 杰 ] 为 , 养 学 生 的 关 键 能 o认 培 力 应 从 教 学 、 理 、 动 三 个 方 面 人 手 。卢 晓 春 等 口 管 活 妇 在 教 学 设 计 上 , 隐 性 的 关 键 能 力 目标 、 作 学 习 的 从 合 教 学 策 略 、 力 发 展 的 教 学 评 价 等 方 面 , 结 了 培 养 能 总 高 职 学 生 关 键 能 力 的 经 验 。岳 振 海 口 则 注 重 在 高 职

培养职业核心能力,启示人文素质教育——对高职院校构建人文价值体系的思考

培养职业核心能力,启示人文素质教育——对高职院校构建人文价值体系的思考

值观的培养包括真善美判断标准等因素。
2 .智育功 能。这一功能我们 可以分解 为知 识积 养 肯定是行不通 的, 因为通过系统 的人文课程进行潜 累、 能力增加 和智力提高功能 。 知识积累是指相应的 移 默化式 的教学 方法 对人文能力 的培养 与形成其作 人文知识在量上 的增加 ;能力增加是 指通过显 在和 用是不确定 的, 同时学制与课时也不允许这样大量开
目前 已为国内教育界 所公认 。近年来 , 高职院校 的人 能力等 。 3 . 美育功能 。 人文素质课程本身蕴含着丰富的美
通过人文课程 的学 习 , 可以培养学生对美 的 部分 旨在提高学生人文 素质的课 程 ,由于高职 院校 育 因素 , 理解 能力 和创造能力 。 以技术应用能力为 主要教育 目标 ,体 现在课程设置 感受能力 、
潜在课程对学生读 、 、 、 写 说 交际等能力 的提高 ; 智力 课 。所 以我们需要设 置能够显在地作用 于学生 的人
提高是指通过人文课程 的学 习 ,在心理层 面上 提高 文能力 的培训课程 , 以及相关 的对能力进行测定 的考

维普资讯
能力 、 际交往能力 , 人 这就是我们分 解综合后 的高职 这样 内涵丰富的功能 , 对高职院校的人 文素质教

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 目标及功能定位
高职人文素质课程 比起普通 高校 的人文素 质课 人 文素 质教育所应实现的功能。 程来说 , 学时学分 比例少 , 规模小 , 学科 系统性 差 ( 由 于学校学科结构所 限 )所 以其 目标 比普通高校 的人 育来说是难 以达 到的 , , 必须 经过一定 的改革 , 将其 中
去 寻找 呢 ?
二 、 业核心能 力考评体 系对高职 人文素质教 育 职

高职院校加强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浅析

高职院校加强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浅析

高职院校加强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浅析【摘要】高职院校就业压力大,关键是要提高专业核心竞争力。

目前,高职院校对于专业核心能力培养,认识上有差异、行动上不平衡。

如何加大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高职;核心能力;培养提高就业竞争力是当代国际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主流趋势,是国家倡导的能力本位的有效载体,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核心能力”是企业管理学科领域的一个概念,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c.k.prahaiad)和哈默尔(gary harnel)于1990年首次在《哈佛商业评论》提出,核心能力是能给一家公司带来特色的、成文或不成文的技巧、能力以及知识组合,它具有独特和不易模仿的特点,能给顾客创造巨大的价值,给公司创造良好的效益。

核心能力是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和新事业发展的基础。

从上世纪70年代起,一些发达国家就开始致力于研究探索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推行的能力本位教育体系中。

核心能力(关键能力)的培养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养重要核心能力或关键能力,已经成为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政府、行业组织、职业培训机构人力资源开发的热点,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

一、加大对高职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认识高校扩招在促进高职院校发展壮大的同时,也使得高职院校出现教育质量下滑、学生整体素质下降的现象。

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加强高职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这也是提高高职竞争力、体现高职教育目标和特色的关键高职就业压力大,关键是要提高专业核心竞争力。

目前,高职院校对于专业核心能力培养,认识上有差异、行动上不平衡。

有相当多的高职院校已经认识到了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且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开展核心能力的教学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是。

仍有许多高职院校对于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在认识上有误区,认为核心能力可有可无、可轻可重,甚至还有人并不知道专业核心能力为何物。

在行动上存在着重职业行业通用能力的培养,轻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现象。

医校融通学做一体理念下高职护理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

医校融通学做一体理念下高职护理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

医校融通学做一体理念下高职护理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作者:费鸿来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年第31期摘要:“医校融通、学做一体”是我国高职学校最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充分体现了工学结合培养护理人才的职业教育精神,对早期培养护生的职业情感、提升护生的学习自觉性及临床应变能力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医校融通学做一体理念高职护理核心能力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a)-0069-01关于护理的概念,1980年美国护士协会给护理下的定义是:“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存在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所产生的反应。

”南丁格尔说:“护理工作的对象不是冷冰冰的石块、木头和纸片,而是有热血和生命的人类。

”特别强调心理、社会护理在护理中的重要性。

护理学就是研究社会条件、环境变化、情绪影响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对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探求正确的护理方式,消除各种不利的社会、家庭、环境、心理等因素,以促进病人康复。

概括地说,护理的含义应是通过护理工作使病人处于最佳状态,使病人感到舒适,为病人恢复健康提供理想的环境和支持。

上述对护理概念的解释,都突出了护理的社会性。

1 护理学发展的社会动因(1)护理学的产生与发展根源于社会的需要,其中防病治病的基本需要及实践,决定了护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社会发展生产、保护劳动力的需要,是推动护理学发展的根本动力,它为卫生保健工作开辟新的领域,决定医学与护理学发展的方向,也为其发展提供经济支持和技术装备;而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进一步促进了护理学的发展。

(2)技术革命的发展是制约护理学发展的重要社会因素。

技术革命特别是第四次新技术革命,对护理学发展具有积极与消极的双重影响。

其积极影响在于:①促进了人们对人体生命本质认识的深人和护理思维方式的更新。

②促进了临床护理的现代化。

提高了护理工作的质坛;节约了人力资源;使对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提高;促进了护士学习的主动性。

我国护理专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与思考

我国护理专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与思考

我国护理专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与思考摘要:在回顾我国护理专业发展与护理教育现状基础上, 结合我国当前临床护理人员的素质需求, 阐述了我国护理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需明确树立新的教育市场观,尽快对我国护理专业进行学科定位,加强护理教育基础建设, 确立专门的教育评价机构, 以满足社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护理专业; 护理教育;发展思路Abstract Based on reviewing the development status quo of nursing profession and nursingeducation in China, combining with the current demand for the quality o f clinical nurses, it ex pounded the development t rend of nursing education in the future in China. It put forward that one should establish anew concept o f the educat ion market clearly and give a scientific lo cat ion for nursing profession in China as so on as possible. One should also strengthen the basic const ruction of nursing education, establish specialized educational assessment agencies so as to sat isty the demand of so ciety for nursing personnel.Key words nursing profession; nursing education; development ; thinking前言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日趋交叉渗透, 护理学科也呈现综合化发展趋势。

护生健康管理核心胜任力和自我效能现状及相关性分析

护生健康管理核心胜任力和自我效能现状及相关性分析

通讯作者 Email:snzhaoshan@126.com●教育管理护生健康管理核心胜任力和自我效能现状及相关性分析杨睿博,张丽丽,王 岚,赵 岳,许婧睿,赵 珊(天津医科大学,天津300070)[摘要] 目的:调查本科护生健康管理核心胜任力和一般自我效能水平,探讨两者相关性。

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选取天津医科大学护理学专业2016级113名学生进行健康管理核心胜任力和自我效能水平调查,根据学生是否参与健康管理学课程及实习进行分组,分时期调查学生健康管理核心胜任力和自我效能水平。

结果:试验组学生健康管理核心胜任力、一般自我效能水平在不同时期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学生胜任力水平与自我效能水平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生健康管理核心胜任力总分及各维度与自我效能得分间呈正相关关系。

结论:护生健康管理核心胜任力受自我效能影响,在本科理论及实践教学中适当添加健康管理学内容可有效提升学生健康管理核心胜任力。

[关键词] 护生;健康管理;核心胜任力;一般自我效能DOI:10.3969/j.issn.1002-1701.2023.03.007[中图分类号] G46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2-1701(2023)03-0016-03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预防保健、疾病早期筛查及对疾病信息的掌握,可有效地避免疾病发生并改善疾病的治疗效果。

近年来,我国经济、物质生活水平虽逐步提高,但由于国内人口基数较大,医疗资源方面仍存在紧缺情况,利用现有资源做好居民健康管理逐渐成为医疗首要目的。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6年审议通过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指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1]。

同年,教育部在高校专业目录中加入了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2],健康管理学科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3],本文从天津医科大学护理学专业开设的健康管理学课程及健康管理实习着手,分析高校学生健康管理核心胜任力与自我效能现况,探讨健康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策略。

新形势下护理教育的核心分析

新形势下护理教育的核心分析

新形势下护理教育的核心分析【摘要】在新形势下,护理教育应该把素质教育作为核心,不仅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思考,而且还要让学生学会如何生活、如何做人,把学生培养成为21世纪合格的新型护理人才。

【关键词】新形势;护理教育;核心在新形势下,素质教育是护理教育的核心,素质教育对护理教育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文将详细分析素质教育在护理教育中的重要意义,探讨在护理教育中如何贯穿素质教育以及怎样实现素质教育和护理教育的有机融合。

1 在护理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必要性素质教育不仅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和思考,而且也要求学生学会生活和做人。

而护理有着很强的实践性和服务性,要成为一名高素质的护理人才,除了拥有专业的知识和操作能力之外,还应该具备一定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学会独立思考,而这两项恰好是素质教育的体现,所以素质教育对于护理教育来说,也十分重要。

在新形势下,护理教育应该以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和科学地考评,全面地推进素质教育,从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认知教育、政治思想教育、职业规划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爱心教育,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素质。

2 在护理教育过程中贯穿素质教育的方法在护理教育中,为了更好地开展素质教育,必须将素质教育贯穿于学生学习的每一个过程,从学生刚开始入学,到学生参加临床实习,再到学生毕业分配,都要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2.1 新生入学阶段在新生入学阶段,学生对学习护理的兴趣并不是很浓烈,也并不是把护理当做终身的事业来看。

一些学生选择护理,并不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填写的,而是遵从家长的意见填的。

还有的学生对护理也不是很了解,填的时候只是盲目填了一个志愿,至于以后会不会从事这个职业,他们也没想过。

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学校一定要加大对学生的素质教育,通过素质教育转变他们的思想,让他们干一行、爱一行,将心思投入到护理的学习中来,让他们喜欢上护理。

学校可以请一些护理方面的资深专家给学生们做演讲,讲述他们从事护理生涯的感受和贡献,给学生分析未来护理专业的发展前景,让学生更加坚定学习护理的信心,提高他们的使命感、责任感,让他们自觉、主动地学习护理知识,热爱护理行业。

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及意义

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及意义

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及意义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及意义尤莉莉自1990 年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和英国学者哈默首次提出了/ 核心能力理论0 以来, 核心能力理论便受到广泛关注。

在2003 年教育部办公厅和卫生部办公厅联合颁布的关于5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指导方案6 中首次提出了中国护士的核心能力, 要求护理专业教育指导思想应遵循能力本位原则, 需/ 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 贯穿于在校教育的全过程。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鼓励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课程形式, 加强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 以技术应用能力为支撑制定人才培养方案0。

由此可见培养护士核心能力的重要性。

1 护士核心能力的概念护士核心能力是从事临床工作必须具备的综合能力[ 1] , 它是护士知识、技能和特质的综合反映, 是护理教育应着重培养的、护理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的最主要的能力。

2003 年世界护士会(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Nurses, ICN) 首次提出的护士核心能力框架被命名为通科护士的核心能力框架。

其定义是/ 以护理专业起点为基线, 是指完成了基本护理教育课程, 并被相应的法律法规允许在其国家内从事护理工作, 有能力和能自主地在所有照顾病人机构中参与三级保健0 。

许多国家和地区在通科护士的核心能力框架上对护士核心能力进行了细分。

有些以不同的层次衡量, 如中国教育部、卫生部等6 个部委2003 年12 月联合制定的5中等职业学校和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6 和香港医管局的不同级别护士的核心能力。

有些按专科区分, 如助产士、临终关怀护士和恶性肿瘤疼痛控制护士的核心能力。

归纳起来, 这些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为病人和社会人群提供护理服务, 并为病人提供相应的健康指导、健康咨询, 促进其康复和提高自我生活照顾、健康管理的能力; 二是对同业的护理人员提供专科领域的信息和建议, 指导和帮助其他护理人员提高对病人的护理质量; 三是开展本专科领域的护理研究, 并将研究的结果应用于本专业领域的实践; 四是参与临床护理管理。

高职“四强四能”卓越专业教师培育模式总结报告

高职“四强四能”卓越专业教师培育模式总结报告

高职“四强四能”卓越专业教师培育模式总结报告1 引言1.1 高职教育背景及现状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高职教育作为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主渠道,其教育质量和培养效果备受关注。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在规模扩张的同时,也面临着教育质量、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挑战。

为此,加强高职教育改革,特别是教师队伍建设,已成为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关键。

近年来,国家在政策层面大力支持高职教育发展,通过实施“双一流”建设、“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等一系列措施,推动高职教育质量提升。

然而,在实际运行中,高职教师队伍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专业实践能力不强、教育教学观念滞后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职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1.2 “四强四能”卓越专业教师培育模式提出的意义针对当前高职教育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提出“四强四能”卓越专业教师培育模式,旨在培养具有较强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以及国际化素养的高素质专业教师。

这一模式对于深化高职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四强四能”卓越专业教师培育模式以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为核心,关注教师专业发展,有助于推动高职教育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变。

此外,该模式还有利于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专业素养和社会服务能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 “四强四能”卓越专业教师培育模式概述2.1 “四强四能”定义与内涵“四强四能”卓越专业教师培育模式,简而言之,指的是专业教师在教学与实践中应具备的四大核心能力和四大实践技能。

其中,“四强”是指:强大的专业理论知识、强大的教学能力、强大的实践指导能力和强大的科研创新能力;“四能”则是指:能设计课程、能开发项目、能服务社会、能进行专业评价。

•强大的专业理论知识:教师需对所教授的专业理论知识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能跟上学科发展的前沿。

•强大的教学能力:教师应具备优秀的课堂教学和课程设计能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OBE理念下的高职教育“课程思政”改革

OBE理念下的高职教育“课程思政”改革

OBE理念下的高职教育“课程思政”改革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才培养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高职教育的改革成为了当务之急。

在当前OBE(基于能力的教育)理念下,高职教育需要更加注重课程思政,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本文将就OBE理念下的高职教育“课程思政”改革进行探讨。

OBE,即基于能力的教育,是一种注重培养学生能力的教育理念。

在OBE理念下,教育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使他们具备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

高职教育是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在OBE理念的指导下,高职教育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工作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1.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职教育中,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思政”改革中。

教育部提出,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教育全过程,包括教学内容、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等方方面面,通过课程思政,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创新课程体系在课程思政改革中,要注重创新课程体系,设计符合OBE理念的课程。

高职教育要紧密结合实际需求,设置具有时代特色的课程,同时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注重职业伦理和社会责任教育在高职教育中,要通过课程思政改革加强对学生的职业伦理和社会责任教育。

培养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能够自觉遵守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培养遵纪守法的意识。

通过课程思政,加强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引导他们担当社会责任,做合格的公民。

4.拓宽思维和文化视野在课程思政改革中,要注重拓宽学生的思维和文化视野。

高职教育要注重多元文化的研究,开设多元文化的课程,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和全球化视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课程设计,引导学生了解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分析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分析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分析【摘要】希望在我国人才的竞争环境日益竞争激烈严峻的就业环境条件下,作为全国一所成人高等职业教育医学院校,加强提高对我国高职至护生专业(以下简称护生)培养职业核心能力工作的全面认识,探索适应高职学校护生综合职业能力建设的特色培养工作对策。

【关键词】高职护理;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分析职业核心能力教育是新世纪职业人才学生综合实践素质综合培养模式的一大重点,加强其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系统性培养,是当前我国高校目前应用型职业教育高层次人才培养目标的一大发展与趋势,在中国当前高职就业紧张的就业新发展形势影响下,不断巩固提高广大高职实习护生人员的相关职业核心能力,加强我校高职护生人才的相应职业素质建设及岗位就业导向能力刻不容缓[1]。

1、高职护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职业核心能力也是个人职业能力素质的一重要的组成因素部分,即个人职业能力素质中包含的各种综合应用职业能力。

人自身的核心职业能力主要分为了三个大层次:职业领域特定核心能力、行业领域综合应用能力层次和职业核心能力。

进入至21世纪,护士技能的专业核心竞争力已经逐渐开始被全面引入于我国各个护理等专业领域。

2003年12月,世界卫生组织教育部组织和中国卫生部办公室联合起草发布实施了行业标准《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指导方案》规范,首次全面提出阐述了我国中国标准护士体系的主要核心竞争力,指出中国护士队伍的四个核心能力主要应包括批判性思维能力、沟通技巧与国际合作协调能力、实践和操作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2]。

2、我国目前高职医学护生岗位核心能力素质培养现状2.1学校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高职课程现已全面被学校纳入为专科职业教育体系的专业范畴。

高等卫生职业教育一般介于医学中专本科教育阶段和大专本科函授教育课程之间,其教学内容更多地是"医学"而不是"护理"。

我国当前大多数本科医学院校专业开设过的医学护理学课程都由本科公共护理课程体系、基础医学课程体系和基础护理技术课程体系和三大护理知识体系部分组成。

跨专业教育的研究进展及对我国高职护理教育的启示

跨专业教育的研究进展及对我国高职护理教育的启示

跨专业教育的研究进展及对我国高职护理教育的启示孔丽萍基金项目: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ZYB50)作者单位:210038㊀江苏㊀南京,南京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㊀护理系通信作者:孔丽萍,女,硕士,讲师,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护理教育㊁慢病管理㊁德育管理,Email:583915389@qq.com㊀㊀ʌ摘要ɔ㊀作者综述了跨专业教育(IPE)在国内外护理教育中的研究进展,提出我国护理教育研究者应该积极学习先进的跨专业教育理念和方法,拓展教育教学视野㊂通过分析我国高职护理在跨专业教育研究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几点实施建议,为高职护理教育者开展跨专业教育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思路㊂ʌ关键词ɔ㊀跨专业教育IPE;㊀高职护理;㊀研究进展;㊀启示doi:10.3969/j.issn.2096⁃501X.2020.03.007ʌ文章编号ɔ㊀2096⁃501X(2020)03⁃0172⁃05EnlightenmentofinterprofessionaleducationonhighervocationalnursingeducationinChina㊀KONGLiping.(SchoolofNursing,NanjingVocationalHealthCollege,Nanjing210038,China)Correspondingauthor:KONGLiping,Email:583915389@qq.comʌAbstractɔ㊀Thisarticlesummarizestheresearchprogressofinterprofessionaleducation(IPE)innursingeducationathomeandabroad.AdvancedideasonIPEshouldbecognizedtoexpandthevisionofeducation.SolutionsfortheproblemsencounteredinthestudyofIPEinourcountrywillbeintroducedinthisarticle.ʌKeywordsɔ㊀InterprofessionaleducationIPE;㊀Highervocationalnursing;㊀Researchstatus;㊀Enlightenment㊀㊀为应对全球日益增长的患者健康需求㊁逐渐加重的卫生经济负担㊁医护人员的短缺以及对医疗行业专业从业者重要性认知的不足,跨专业教育(In⁃terprofessionalEducation,IPE)应运而生㊂世界卫生组织及其合作伙伴确定将IPE与合作实践作为一种创新战略[1]㊂通过在医疗活动中进行跨专业合作㊁互相学习㊁共同工作和尊重彼此的观点,多学科团队可以更有效地工作并改善患者的结局[2]㊂过去的医学各类专业的教育方式基本都是按学科独立进行的,导致学生之间存在专业偏见,缺乏跨专业沟通和跨专业团队合作的机会与能力,而失败的沟通㊁低效的团队合作是导致医疗差错的重要原因之一㊂IPE可以提高参与者的沟通协作能力,培养医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来分析并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他们的整合医学思维[3]㊂促进IPE发展已经成为很多医学院校的办学目标之一,很多研究也已经证明了在医学领域实践IPE的有效性㊂本文通过梳理IPE的相关文献及最新实践进展,分析IPE在高职院校实施的困难并提出解决方案,为尚未开展IPE实践活动的高职护理领域提供有益的思路㊂1㊀国内外跨专业教育(IPE)的研究进展1.1㊀概念定义㊀目前最广为接受的对IPE的定义源自英国IPE促进中心(CAIPE),即两种或两种以上专业互相向对方学习以改善合作和服务质量的教育过程[4]㊂澳大利亚教育家比格斯的3P(presage⁃process⁃product)模型理论框架逐步被IPE研究者认可,该框架认为IPE的实施与评价包括学习预备(presage)㊁学习过程(process)和学习结果(product)3个方面㊂各类理论模型的主旨都是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了解各自的专业特色,最终实现在临床实践中的有效合作[5]㊂美国医学研究院(IOM)研究表明[6],当医疗相关专业人员互相理解各自角色,并能进行有效地沟通和合作时,患者更易获得安全的㊁高质量的服务㊂医学专业学生必备的5大能力之一就是在跨专业团队中有效工作的能力[7]㊂2010年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IME)指出:21世纪的医学教育应该是跨专业的教育㊂IPE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健康结局,降低医疗差错的发生率[8⁃9]㊂跨专业合作组织(IPEC)在2011年和2016年发布的文件中提出并强调了IPE的4个核心能力及其重要性,分别是跨专业价值认同能力㊁角色认知能力㊁沟通能力㊁合作能力㊂这4个核心能力是IPE实践的根本所在,是设置课程框架和内容的根本依据[10]㊂1.2㊀组织机构㊀部分发达国家自1960年开展IPE项目以来,其研究成果已经逐渐证实了IPE的有效性,相应的IPE组织和机构在2003年之后陆续成立并初具规模,如加拿大跨专业健康合作组织(CIHC)㊁英国跨专业教育促进中心(CAIPE)㊁欧洲跨专业实践和教育网络(EIPEN)㊁日本跨专业教育协会(JAIPE)㊁美国西密歇根跨专业教育组织(WMIPEI)和澳大利亚跨专业教育和实践网络(AIPPEN)等[1]㊂1.3㊀研究对象㊀IPE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本科生和研究生,在所有卫生学科中,护理学科是开展IPE项目最多的学科,其次是临床医学㊁药学和牙科㊂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42个国家医学院校的调查,护理和助产专业学生数量在IPE学习者中占16%,位列第一[5]㊂研究表明,女生对于IPE的态度优于男生,护理专业女生基数大,为IPE在学校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先决条件[5]㊂一项调查通过研究临床和护理专业的本科生发现,护理专业学生认为 实际的沟通能力 对他们将来的工作更重要,且他们更愿意接受跨专业学习和实践[11]㊂1.4㊀教学内容㊀研究生级IPE项目主要涉及儿童姑息治疗㊁牙科护理㊁社会工作㊁老年学,本科生的IPE项目包括跨学科合作㊁卫生保健和团队合作㊁危机管理㊁姑息性肿瘤护理㊁伦理道德和专业培训等㊂大多数高校的IPE模块内容更多地侧重于技能而非价值观㊂研究表明,健康教育工作者应把价值观和伦理作为职业的一个要素,这些价值观和道德规范是以患者为中心的,以社区人群为导向,以共同目的为基础,以支持卫生保健的质量,从而建立更安全㊁更有效的护理体系[1]㊂1.5㊀教学方法㊀目前IPE实践中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基于虚拟情境㊁高仿真模拟(HFS)㊁基于问题的学习(PBL)㊁标准化病人(SP)㊁使用真实病历[9]㊁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BL)等[12]㊂在高年级学生当中,应用最多的是情景模拟[5]㊂近几年,跨专业情景模拟的研究数量呈积极的增长趋势,但仍需进一步研究以填补护理教育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跨专业模拟有效性的空白[13]㊂有研究表明,单一的基于短时模拟的IPE计划不足以促进学生准确的角色认知[14]㊂1.6㊀组织形式㊀美国㊁英国㊁加拿大等国家开展IPE较早,相关机构已提出具体政策促进其推广,其中英国已将IPE作为医疗及社会服务工作者注册前培训的一项必修内容[9]㊂2007年,加拿大政府延伸了IPE概念,将患者纳入医疗卫生合作中,此计划被定义为以患者为中心的协同实践的IPE[15]㊂跨专业教育的组织形式灵活多样,有分析指出应由教室延伸到实践场所,为学生提供更为真实的环境[9]㊂瑞典隆德大学以病房为基础由护理㊁医学和理疗学生组成IPE小组[16]㊂目前随着网络及信息化手段的深度应用,有项目为高级实践护理专业的学生(APRN)创建了一个基于网络的㊁跨专业自我指导的课程,涉及医学㊁护理学和药学,解决了知识的差异和差距[17]㊂一项由美国卫生资源和服务管理局(HRSA)支持的项目研究表明,IPE在异步远程教育中是可以实现的,学生的自我效能有着显著的变化[18]㊂加拿大为国际教育健康专业人员设计了在线跨专业教育课程,该在线课程经评估后结果是,参与者在角色澄清和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领域下所有项目的干预后信心得分显著增加,在团队运作㊁协作领导和大多数问题上得分也有所增加[19]㊂另一个研究项目采用网上模块结合面对面研讨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互动㊁解决问题和增加人际沟通知识与技能的机会[20]㊂1.7㊀评价方法和工具㊀常用的经典IPE量性评价工具有:跨专业学习准备量表(RIPLS)[21⁃22]㊁跨专业合作学习感知量表(IEPS)[23]㊁沟通和团队工作技能评估工具(CATS)[24]㊁Kirkpatrick培训评估模型[25]㊁Stufflebeam的CIPP模型[26],西英格兰大学跨专业问卷(UWE⁃IP)[27]等㊂基于修正的Kirkpatrick模型分为4级,从反应到学习经验(等级1)㊁感知/态度的变化(等级2a)㊁协作知识/技能的获得(等级2b)㊁个人行为的变化(等级3)㊁服务交付的变化(等级4a)和患者护理的改进(等级4B)[8]㊂学习连续体模型旨在通过扩大医学硕士课程的IPE经验来加强学生教育,该模型建立在Kirk⁃patrick的培训模型之上,用于识别短期和长期的学习结果:反应㊁态度感知㊁知识技能㊁合作行为和实践表现[28]㊂Mahler等[29]研究指出RIPLS缺乏现代心理测量学的证据㊂此外还有跨专业能力量表(CICS29),该量表包含29个观察变量和6个潜在变量,有令人满意的信度和效度水平[30]㊂在质性评价方面,英国基尔大学的IPE活动,用到焦点小组讨论,提交报告,制作海报来描述与他们的案例相关的关键问题[16],鼓励学生参加研讨会或会议陈述,教师通过现场观察来对跨专业沟通和团队合作进行评估验证[27]㊂对IPE的评价可以结合已经验证的量性和质性方法来进行混合评价,开发IPE评估工具也是促进科学㊁全面评估的重要措施[10]㊂1.8㊀效果㊀研究指出,IPE是培养和训练医护专业人员在跨专业临床实践中具备核心能力的基础,这些能力包括价值观/伦理㊁角色/责任㊁跨专业沟通以及团队合作[31]㊂参与IPE的学生在相关领域的认知㊁态度㊁信心㊁自我效能,以及专业技术㊁团队合作能力均有提高,且大部分学生对IPE持积极态度,满意度较高㊂天津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对二年级临床医学和护理专业的学生实施了IPE实践教学,发现参与IPE学习后,学生在医护合作㊁职业认同等方面均表现出了较高的积极性,并能更加积极的应对自己的角色和职责[32]㊂一项研究将IPE应用到医院新护士岗前培训中,结果显示培训3个月后,研究组护士的护理综合能力和核心能力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33],提示IPE有利于提高新护士的综合素质㊂一项访谈研究调查了参与跨专业学习的儿科护理专业的学生㊁授课讲师以及儿科临床护士,结果发现儿科护理的学生在与其他专业(包括药学㊁放射学㊁营养㊁口腔专业等)的沟通合作中对自己的角色和责任有了更深的理解,多数学生对案例学习持积极态度并且相互协作,让他们更坚定了自己的职业选择[34]㊂另一项调查也表明参加跨专业学习前后,护理专业学生对IPE的态度有显著变化,学生变得更加积极[35]㊂近年来,国内在护理专业中开展IPE的研究势头明显上升㊂一项对来自不同等级和规模医院的专业医护人员的问卷调查结果证明IPE受到广泛欢迎,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向,可以培养医学院校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整合医学思维[3]㊂2㊀影响跨专业教育(IPE)实施的因素2.1㊀专业偏见㊀在护理IPE项目的调查研究中会发现一些共同的现象,如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彼此和自身专业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定型观念,护理专业学生认为自身专业水平不够,药学专业学生认为护理人员缺乏领导力等[36]㊂研究发现学生之间存在隔阂问题,即由于专业不同㊁角色不同而产生的分离感,尤其护理专业,被临床专业学生描述为 不常提问,不愿意参与或起主导作用 [37]㊂2.2㊀学科差异㊀跨学科的课程结构的差异使得学生很难在课堂环境中一起学习,不同专业课程的时间表差异也很大,妨碍了跨学科的合作[27]㊂能力差异是阻碍学生在跨专业学习中互动的重要因素,会影响学生在跨专业合作时的关系,可能会对学习产生负面影响[38]㊂因此,跨专业沟通的技巧和角色理解将是改进协作的主要先决条件[39],IPE实践也应该在临床工作之前开展[40]㊂2.3㊀等级观念㊀跨专业合作在实践中进展缓慢部分归因于医疗行业之间固有的等级因素,性别和职业上的不平等仍然存在,护理与医学的历史从属关系与持续的性别差距可能导致不利于合作的行为㊂因此,需要将变革型领导能力融入护理教育,将有助于培养未来护士在协作实践中的领导作用,以应对与其他专业合作的挑战[41]㊂2.4㊀高职护理跨专业教育的困难㊀一是师资力量不足㊂IPE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思路,在我国医学教育中还未广泛开展,因此教师缺乏IPE经验㊂目前,国内护理专业的教师多数未经过IPE系统培训,可能由于自身专业水平受限而影响IPE教学的开展和实施效果㊂二是在开设专业限制上有困难㊂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临床医学类专业开设数量有限,缺乏在实际临床工作中与护理合作最紧密的临床医学专业,单一的护理知识和技能无法满足现代医疗体系和社会健康的需求[10]㊂三是高职学生认知和实践能力有限㊂高职医学专业的学生综合理论水平较薄弱,学习能力普遍低于本科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不足,而IPE需要学生前期做一定量的准备工作,更多地依赖于学生的自主学习㊁沟通和相互协作能力,因此在IPE中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的要求和效果㊂3㊀启示3.1㊀高职护理的发展要有国际视野和前瞻性㊀2018年国际护士节的主题是 引领之声 健康是一项人权 ㊂面对当前变得越发复杂的医疗环境,护理从业者更应该紧跟国际发展趋势,注重自身的发展,从操作型走向技术专业型㊂我国护理学科在2011年由国家学位管理委员会及教育管理委员会确定为一级学科,中国护理自此走向高等教育行列㊂虽然目前国内外的IPE研究在高职护理层面尚无依据可寻,但作为高职层次的护理人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需要紧跟行业的发展,提高执业的自信心,胜任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包括养老㊁慢病管理等各类护理岗位,逐步成为专家型㊁复合型护理人才,融入未来的跨专业合作团队并发挥应有的作用㊂3.2㊀培养具有护士岗位胜任力的高职护理人才㊀护士岗位胜任力由显性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和隐性的人格特质㊁动机及自我概念组成㊂显性的部分易于改变和完善,隐性的部分难于发现和测量,是鉴别能力的关键因素[42]㊂高职护理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但往往专业定位不明确,人文素养和再学习能力欠缺,而IPE实践的兴起,对高职护理人才培养起到了很好的指引作用㊂3.3㊀整合有效资源,迎难而上㊀高职层次开展IPE将面临诸多困难,但基于前述两点启示,就应该勇于创新,敢于尝试,迎难而上㊂针对师资力量不足,学校从顶层设计给予政策支持和财务保障,积极鼓励教师参加IPE相关培训㊁探索实践IPE的项目㊂授课教师可通过与专业课㊁基础课教师集体备课㊁交叉听课㊁教学轮转㊁校内外培训以及临床专业实践等多元化㊁综合性培养方式,来加强授课教师的IPE理论㊁技能知识储备,提高教师们的跨专业教学能力[31]㊂针对专业开设不足,首先在校内依托专业群,在有限的专业间积极探索IPE课程的开展;其次,加强与同类院校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共同进步;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加强与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开设医院课堂,有效整合资源,为IPE实践创造条件㊂对于高职学生跨专业学习能力不足的问题,要正确评估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能力,根据自身专业特色开发跨专业课程[10]㊂在评价上,可以参考有效评估案例,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和评价量表㊂高职护理专业教师在实施IPE时,必须设计出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需求,对学生有效的跨专业学习内容㊂4㊀小结IPE可以提高参与者的沟通和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从而帮助改善患者结局㊂目前我国大专毕业生仍然是临床一线护理人员的主力军,每年庞大的护理岗位缺口均需要靠相关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来补充,而这些年轻的护士刚毕业就要面临复杂的临床情境,很多人会出现不适应㊁不知如何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情况㊂IPE虽然契合了现代医学 以患者为中心 的照护观,但在高职院校内要生根发芽,会有一个长期探索和实践的过程㊂希望本文的文献梳理和观点阐释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我国高职护理教育者充分认识到IPE的意义,认真学习IPE发展的前沿教学理念,积极推动IPE在我国高职护理领域的发展㊂参考文献:[1]㊀HerathC,ZhouY,GanY,etal.Acomparativestudyofinter⁃professionaleducationinglobalhealthcare:Asystematicreview[J].Medicine(Baltimore),2017,96(38):e7336.[2]㊀VisserC,KetJ,CroisetG,etal.Perceptionsofresidents,medi⁃calandnursingstudentsaboutInterprofessionaleducation:asys⁃tematicreviewofthequantitativeandqualitativeliterature[J].BMCMedEduc,2017,17(1):77.[3]㊀吴明妍,吴伟,刘淑英,等.跨专业医学教育与实践能力拓展的启发[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35):22⁃23.[4]㊀Interprofessionaleducation⁃adefinition.CentrefortheAdvance⁃mentofInterprofessionalEducation(CAIPE)[R].London:CAIPE,2006.[5]㊀胡韵.跨专业团队合作教育的应用现状[J].中国护理管理,2014,(4):337⁃339.[6]㊀Nickol,DevinR.Interprofessionaleducation:what snow,andwhat snext?[J].JournalofInterprofessionalEducation&Prac⁃tice,2015,1(1):1⁃2.[7]㊀LeeB,ShinozakiH,BouphavanhK,etal.AplanforembeddinganinterprofessionaleducationinitiativeintoanexistingprogrammeinaSoutheastAsianuniversity[J].JInterprofCare,2016,30(3):401⁃403.[8]㊀ReevesS,FletcherS,BarrH,etal.ABEMEsystematicreviewoftheeffectsofinterprofessionaleducation:BEMEGuideNo.39[J].MedTeach,2016,38(7):656⁃668.[9]㊀于海容,姜安丽.国际医学领域跨专业教育研究的文献分析及对护理学的启示[J].护理学报,2015,(22):1⁃6.[10]㊀王荣华,张艳,张倍倍,等.国外护理跨专业教育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教育,2018,15(1):66⁃69.[11]㊀WoermannU,WeltschL,KunzA,etal.AttitudetowardsandReadinessforInterprofessionalEducationinMedicalandNursingStudentsofBern[J].GMSJMedEduc,2016,33(5):Doc73.[12]㊀BuhseM,DellaRattaC.EnhancingInterprofessionalEducationWithTeam⁃BasedLearning[J].NurseEduc,2017,42(5):240⁃244.[13]㊀TrishaLH,JenniferO R,BetteM,etal,AnIntegrativeReviewofInterprofessionalSimulationinNursingEducation[J].ClinicalSimulationinNursing,2018,22:5⁃12.[14]㊀WangJN,PetriniM.ChineseHealthStudents PerceptionsofSimulation⁃basedInterprofessionalLearning[J].ClinicalSimula⁃tioninNursing,2017,13(4):168⁃175.[15]㊀BainbridgeL,NasmithL,OrchardC,etal.Competenciesforin⁃terprofessionalcollaboration[J].Journalofphysicaltherapyedu⁃cation,2010,24(1):6⁃11.[16]㊀Levett⁃JonesT,BurdettT,ChowYL,etal.CaseStudiesofIn⁃terprofessionalEducationInitiativesFromFiveCountries[J].JNursScholarsh,2018,50(3):324⁃332.[17]㊀RoK,WeilandC,SinMK.AnInterprofessionalWeb⁃BasedTeachingModuletoEnhanceCompetencyoftheAdvancedPracticeNursingClinicalEducationintheEmergencyDepartment[J].AdvEmergNursJ,2018,40(2):127⁃130.[18]㊀CannistraciP,KehmB,PieperBB,etal.DifficulttoDoable:InterprofessionalCollaborativePracticeinDistanceEducation[J].JNursEduc,2018,57(4):225⁃228.[19]㊀ArainM,SuterE,HeppS,etal.InterprofessionalCompetencyToolkitforInternationallyEducatedHealthProfessionals:Evalua⁃tionandPilotTesting[J].JContinEducHealthProf,2017,37(3):173⁃182.[20]㊀RosslerKL,BuelowJR,ThompsonAW,etal.EffectiveLearningofInterprofessionalTeamwork[J].NurseEduc,2017,42(2):67⁃71.[21]㊀KerryMJ,WangR,BaiJ.AssessmentoftheReadinessforInter⁃professionalLearningScale(RIPLS):Anitemresponsetheoryanalysis[J].JInterprofCare,2018,32(5):634⁃637.[22]㊀蔡福临,陈秀凤,钱志刚.护理学和临床医学研究生跨专业学习态度调查研究[J].护理研究,2018,32(8):1284⁃1286.[23]㊀OrchardCA,KingGA,KhaliliH,etal.AssessmentofInterpro⁃fessionalTeamCollaborationScale(AITCS):developmentandtestingoftheinstrument[J].JContinEducHealthProf,2012,32(1):58⁃67.[24]㊀FrankelA,GardnerR,MaynardL,etal.UsingtheCommunica⁃tionandTeamworkSkills(CATS)Assessmenttomeasurehealthcareteamperformance[J].JtCommJQualPatientSaf,2007,33(9):549⁃558.[25]㊀KirkpatrickDL.EvaluatingTrainingPrograms:AmericanSocietyforTrainingandDevelopment[M].NewYork:McGraw⁃Hill,2000.[26]㊀StufflebeamDL.InternationalHandbookofEducationalEvaluation[M].Dordrecht:KluwerAcademicPublishers;2003:31⁃62.[27]㊀KolbS,VasilakisT,SteinB,etal.Attitudesandpreferencesconcerninginterprofessionaleducationoffirst⁃yearstudentsandexperiencedmedicalandnursingstaff[J].JInterprofCare,2017,31(2):164⁃166.[28]㊀BeckerH,TimmermanGM,DelvilleC,etal.AMultifacetedModeltoEvaluateInterprofessionalEducationinClinicalNurseSpecialistPrograms[J].ClinNurseSpec,2017,31(5):243⁃251.[29]㊀MahlerC,BergerS,ReevesS.TheReadinessforInterprofessionalLearningScale(RIPLS):Aproblematicevaluativescalefortheinterprofessionalfield[J].JInterprofCare,2015,29(4):289⁃291.[30]㊀SakaiI,YamamotoT,TakahashiY,etal.Developmentofanewmeasurementscaleforinterprofessionalcollaborativecompetency:TheChibaInterprofessionalCompetencyScale(CICS29)[J].JInterprofCare,2017,31(1):59⁃65.[31]㊀DuffyPA,RonnebaumJA,StumboTA,etal.DoesIncludingPublicHealthStudentsonInterprofessionalTeamsIncreaseAt⁃tainmentofInterprofessionalPracticeCompetencies?[J].JAmOsteopathAssoc,2017,117(4):244⁃252.[32]㊀庄淑梅,丰小庆.跨专业教育在临床医护操作技术课程中的实施[J].中华护理教育,2015,12(8):577⁃580.[33]㊀曹红军.跨专业理论教育培训在新护士岗前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7,31(17):2117⁃2119.[34]㊀WhitingL,CaldwellC,AkersE.Anexaminationofinterprofes⁃sionaleducationinapre⁃registrationchildren snursingcourse[J].NursChildYoungPeople,2016,28(6):22⁃27.[35]㊀DelunasLR,RouseS.Nursingandmedicalstudentattitudesaboutcommunicationandcollaborationbeforeandafteraninter⁃professionaleducationexperience[J].NursEducPerspect,2014,35(2):100⁃105.[36]㊀ThurstonMM,ChessonMM,HarrisEC,etal.ProfessionalSter⁃eotypesofInterprofessionalEducationNaivePharmacyandNursingStudents[J].AmJPharmEduc,2017,81(5):84.[37]㊀PrenticeD,EngelJ,TaplayK,etal.InterprofessionalCollabo⁃ration:TheExperienceofNursingandMedicalStudents Inter⁃professionalEducation[J].GlobQualNursRes,2015,2:2333393614560566.[38]㊀EngelJ,PrenticeD,TaplayK.APowerExperience:APhe⁃nomenologicalStudyofInterprofessionalEducation[J].JProfNurs,2017,33(3):204⁃211.[39]㊀HomeyerS,HoffmannW,HingstP,etal.Effectsofinterprofes⁃sionaleducationformedicalandnursingstudents:enablers,bar⁃riersandexpectationsforoptimizingfutureinterprofessionalcol⁃laboration⁃aqualitativestudy[J].BMCNurs,2018,17:13.[40]㊀IversonL,BredenkampN,CarricoC,etal.DevelopmentandAssessmentofanInterprofessionalEducationSimulationtoPromoteCollaborativeLearningandPractice[J].JNursEduc,2018,57(7):426⁃429.[41]㊀GoldsberryJW.Advancedpracticenursesleadingtheway:Inter⁃professionalcollaboration[J].NurseEducToday,2018,65:1⁃3.[42]㊀谢丽娇,刘长节.护士核心能力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103⁃104.[收稿日期:2019⁃10⁃13][本文编辑:朱吉鸽]。

卫生类高职院校职业核心能力训练的研究———以江苏建康职业学院

卫生类高职院校职业核心能力训练的研究———以江苏建康职业学院

卫生类高职院校职业核心能力训练的研究———以江苏建康职业学院《职业核心能力训练-问题解决能力》选修课为例作者:葛萍,童佳红,何江阳来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本科》 2017年第4期[摘要]为了适应卫生类高职院校的发展,提升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拓展学生的职业发展道路,我院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核心能力为导向,以《职业核心能力训练-问题解决能力》选修课为例,开创实施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模式,以期提升学生的就业质量。

[关键词]卫生类;高职院校;职业核心能力[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17)10-0010-02现如今人才招聘时,除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具备通用能力。

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1998 年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明确提出了开发职业核心能力培训认证体系,即自我学习、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与人交流、解决问题、外语应用及革新创新,其中明确提出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在工作、生活中除了专业岗位所要求的能力之外要取得成功所必备的基本能力。

“众多院校的实践证明,科学合理的职业核心能力训练对即将走入职场的毕业生来说,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并使他们更快地适应职场不断变化的需求。

”[1]为了适应卫生类高职院校的发展,提升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我院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核心能力为导向,以《职业核心能力训练-问题解决能力》选修课为例,开创实施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开展职业核心能力训练的意义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等核心能力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就业质量。

从事学生就业工作多年的实际来看,学生在实习期间由于不善于沟通,每年都有学生在实习期间遇到问题,严重者甚至会终止在实习单位的实习。

从就业来看,不少学生的操作和理论考试都没有问题,但是在面试环节会失败。

由此可见,在学生的职业发展过程中,不论是面试还是职务晋升,核心能力都是需要的。

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意义

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意义

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意义摘要:职业核心能力是适合所有职业活动的一些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各种岗位,是需要每个人终身学习、提高的能力。

德国、澳大利亚称之为“关键能力”;美国称为“基本能力”“软技能”。

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劳动者的积极配合,从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时期进行长期地、有意识地培训。

关键词:职业核心能力;基本能力;软技能;操作方法1972年德国人第一次提出“关键能力”一词,指的是工作者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需要的基本能力,比如,人际交流、自主创新、与人合作等。

在我国,它被称为“职业核心能力”。

1998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把职业核心能力分为八项,包括: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八项核心能力”。

1职业核心能力概述我国对职业核心能力的定义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

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个人的职业能力被分为三个层次,即: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

职业特定能力是适合某个职业特有的职业能力,适应面窄,专业性强,是个人从事某种职业的基本要求。

同时,从培训的角度而言,只要进行科学的、全面的、有步骤的培训,职业特定能力是普通学生或其他的受训个体都可以学习和掌握的。

行业通用能力是在对各种具体职业进行行业划分的基础上,从职业活动中抽象出来的基本能力,如:对服装色彩的搭配能力是服装设计师、服装加工制作师、服装销售人员都需要具有的能力,只是要求程度不尽相同。

通用能力的总量虽然比职业特定能力小,但它有更广泛的适应范围,通过普通的培训获得的程度是有限的,更多的是靠经验积累,甚至天赋。

职业核心能力是适合所有的职业活动的一些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各种岗位,是需要每个人终身学习、提高的能力。

德国、澳大利亚称之为“关键能力”;美国称为“基本能力”“软技能”。

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劳动者的积极配合,从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时期进行长期地、有意识地培训。

高职护理专业通识教育与关键能力培养浅析

高职护理专业通识教育与关键能力培养浅析

高职护理专业通识教育与关键能力培养浅析摘要:随着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对现代护理人员的知识、技能、心理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决定了高职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不仅仅是培养护理专业技能,还要重视对护生关键能力的培养。

通识教育是培养关键能力的一种途径,本文通过护理关键能力和通识教育的辨析,探讨如何通过通识教育培养高职护生的关键能力。

关键词:关键能力通识教育护理职业教育护理人员的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了专业能力与关键能力两个方面,高职护理院校对专业能力的培养和专业课程的改革更为重视,相较之下,对于关键能力和通识教育则重视度偏低,研究起步较晚。

然而随着现代护理模式由“以疾病为中心”转为“以病人为中心”,决定了护理人员仅有精湛的护理技能不再能满足现代护理的要求。

高职护理在培养护理人才时,不仅要培养良好的护理专业知识技能,还应提高如学习适应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这样的护理关键能力。

而这些能力需要专业课程之外的方法进行培养,通识教育就是其中一条途径。

一、护理关键能力的内涵关键能力最早由德国社会教育家梅腾斯(Mertens)于1974年提出,他将其定义为:与一定的专业实际技能不直接相关的知识、能力和技能,也有不同国家学者称之为“核心能力”、“通用能力”、“关键技能”等。

关键能力具有相通性和可转换性,存在于一切职业中,从事任何工作都需要,如自我学习能力、交流沟通能力、洞察反思能力、外语和计算机能力等,都属于关键能力,总的来说,关键能力是一种跨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随着卫生事业的发展,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不断涌现,与其它学科的交叉越来越明显,护理模式也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这些发展特征对护理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的关键能力培养也日益得到教育界的重视。

我国教育部办公厅和卫生部办公厅在2003年联合颁布《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指导方案》中,提出护士应具备的一般能力(即关键能力)为:沟通能力、健康评估的能力、进行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指导的能力,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较熟练的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

我国护理高职教育中核心能力教育理念带来的启示

我国护理高职教育中核心能力教育理念带来的启示

我国护理高职教育中核心能力教育理念带来的启示护理高职教育是高等院校护理教育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护理专业的不断发展和医学学科的持续变化,21世纪的护理高职生必然要承担起更富有挑战的重要使命,从而促进高职护理学科得到新的发展,进而提升与强化护理专业的地位。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更加注重提升人的全而素质以及综合能力。

在护理高职教育中,十分有必要借鉴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积极推进以核心能力教育为主体的教育模式。

自从20XX年国际护士会提出了护士核心能力的框架之后,美国、加拿大以及澳大利亚等国都建立了适合本国国情的护士核心能力体系,并全而贯穿高等教育的全过程,通过有效培养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从事该行业一定要具备的核心能力,有效推进本国护士总体能力的提高。

有鉴于此,要更加深入地探讨我国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应当具有的核心能力以及这一理念所带来的启示,从而更加有的放矢地培养高素质护理专业人才。

一、核心能力理论阐述在如今的高职教育发展改革进程中,高职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是教育模式的中心内容,各不相同的高职教育模式必然体现课程模式之差异。

高职教育模式是不是能够切实有效地遵循高等教育的规律,是不是能够贯彻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方针,而且又能符合高职教育之特点,完全取决于其是不是具有正确的课程教育模式。

自从20世纪80年代末加拿大国际开发署(CIDA)资助的中加高中后职业教育项目第一次把能力本位教育引入我国。

其后,能力本位高职思想成为了学术界的共识。

同时,核心能力理论在商业领域的极大成功更是让全球职教界高度关注,英、美、德、澳等国均提出要将培养人才的核心能力作为本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二、护理高职教育中核心能力分析具体到护理教育领域,全球多个国家对护士职业的核心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实施了相应研究。

其中,美国对于护士职业的核心能力研究最为深入,在美国的护理职业教育领域中早就用到了核心能力理念,并以此培养与评价护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 ] 姜泓冰“ . 慕课” 搅动 大学课 堂Ⅱ ] . 人民 日报 , 2 0 1 3 , ( 1 5 ) .
关键词 : 护理 ; 高职教育 ; 核心能力 ; 教 育理念 中图分类号: G 7 1 0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4 - 9 3 2 4 ( 2 0 1 4 ) 4 4 - 0 2 4 8 - 0 3
护理高 职教育 是高等 院校护 理教育 中十分 重要 的组成部分 ,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护理专 业的不断发展 和 医学学科 的持 续变化 , 2 1 世纪 的护理 高职生必然要 承担起更 富有挑 战的重要使命 , 从而促 进高职护理学
2 014 年 10 月 第 4 4 期
教 育 教 学 论 坛
ED U CA TI ON TE A CH I N G F ORU M
Oc t . 2 01 4
N0 . 44
我国护理高职教育中核心能力教育理念带来的启示分析
周春玲 ( 荆 州职业技术学院 , 湖北 荆州 4 3 4 0 2 0 )
当前 ,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更加注重提 升人的全 面素质 以及综合 能力。在护理高职教育 中 , 十分有必要借鉴 西方 国家的先进经验 , 积极推进 以核 心能力教育 为主 体 的教育模式 。自从2 0 0 3 年 国际护士会提 出了护士核 心能力 的框架之后 , 美国、 加拿 大 以及澳大利 亚等 国 都 建立了适合本 国国情 的护士核 心能力体系 , 并 全面 贯 穿高等教育的全过程 , 通过有 效培养高职护理 专业 学生从事该行业一定要具备 的核心能力 , 有效 推进本 国护士总体能力 的提高 。有鉴 于此 , 要更加深入 地探 讨 我 国高职护理 专业 学生应 当具有 的核心 能力 以及 这一理念所带来 的启示 , 从 而更 加有的放矢地 培养高 素质护理 专业人 才。

提升公众认知度 , 使MO O C s 成为促进我 国职业教 育乃 至高等教育 的研究热点 , 将会 有力地促进提 升我 国的
国民教育水 平。
参考文献 :
[ 1 】 杰 弗里 . MOOC的希 望与 困境 【 l 】 . 郭凯 声 , 译. 光 明 日报 ,
2 0 1 3 , ( 5 ) .
思维能力 , 四是人际交往能力 , 五是管理能力 , 六 是领 导才能 , 七 是教育 能力 , 八是知识综合能力 。国内外进 3 . 提高MO O C s 宣传力度 。我国关 于MO O C s 的研究 刚刚起 步 , 许 多老师 , 同学 , 公 众对 M O O C s 并 不熟 悉 ,
护理学院的L o r i n g 教授对护理核 心能力进行 了深 入研 究, 提 出护理核心能力主要应 当包 括八个不 同方 面的 能力 : 一是评估与干预能力 , 二是 交流能力 , 三是 评判

核 心 能 力 理论 阐述
在如今 的高职教育发展改 革进程 中 , 高 职课程建
设和课程改革是教育模式 的中心 内容 , 各不 相同 的高 职教育模式必然体现课 程模式 之差异 。 高职教育模式 实训真实情景 , 共 同组成 教学 团队等多种灵 活方式来 深化校企合作。 职业院校第一批选 择构建 M O O C s 的实 践课程应侧重于 民生需求 紧密的应用型职业 或 岗位 ,
摘要 : 由于现代 医学模式 以及健 康观念 、 人 口结构 等方面出现变化 , 社会对于护理人 才从 内容到工作质量 、
服务范围等均提 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与此 同时 , 由于医学知识 的发展与更新进程不断加快 , 护理 学科也 变得
愈加健全完善 , 从 而让核心 能力教育成为护理 高职教育 中的重要 内容 。本文在介绍核 心能力理论的基础上 , 分
如装 配钳工操作 、 酒 店服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员技能 培训等课 程 , 可采 取 院校老师 负责课程设 计 、 组织过 程教学 、 后期 技术
处理 ; 企业专 家负责 提供真 实生产 环境 , 真实 演示生 产过 程 , 操作 重难点 讲解 等形式 , 后期 通过企 业员工 培养进修 ,教 师课 堂教学对资源进行更新 的方式 , 灵 活 整合校企 资源 , 实现优 势互补 , 从而 实现更 高 的社 会价值 。
析 了护理高职教 育中的核心能力 , 结合我 国护理 高职教育发展现状 , 对护理高职 学生核心教 育理 念所 带来的启
示 进 行 了研 究 。 通 过核 心 能 力的 教 育 教 学 方 法 、 师 资 队伍 建设 以及 评 价 方 法 的 引入 , 持 续发 展 护 理 高职 教 育 , 从 而进 一 步提 升 护理 高职 专 业 人 才 素质 。

具体 到护理教 育领域 , 全球多个 国家对护士 职业 的核 心能力提 出了明确要求 , 并实施 了相应研究 。其 中 ,美 国对 于护士职业的核心能 力研 究最为深入 , 在
美 国的护理职业 教育 领域 中早 就用 到 了核 心能力 理
念, 并 以此培养与评价护士 。近些 年来美 国科 罗拉多
科得 到新 的发展 ,进而提升与强化护 理专业 的地位 。
是不是能够切实有效地遵 循高等教育 的规 律 , 是不是 能够贯彻 国家 的高 等职业 教育方针 , 而且 又能符合高 职教育之特点 , 完全取决 于其是不是具有 正确的课程 教育 模式 。 自从2 0 世纪 8 0 年代末 加拿 大国际开 发署 ( C I D A)资助 的中加高 中后职业教育项 目第一次把能 力本位教育 引人我 国。其后 , 能力本位 高职思想成 为 了学术界 的共识 。同时 , 核心能力理论 在商业领域 的 极 大成功更 是让全球 职教界 高度关 注 , 英、 美、 德、 澳 等 国均提 出要将 培养人 才 的核 心能力 作为本 国职业 教育 的重要 目标之一 。 二、 护理高职教育 中核心能力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