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新媒体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一、新媒体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一)信息传播的开放性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平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教育从业者利用正能量的、生动多样的信息,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以及日常行为造成正面影响,并进行熏陶和培养的过程。
[1]而新媒体有着信息内容丰富,信息传播速度快,开放性强且覆盖面广,有着之前的传播技术和交流工具所无法企及的优势和高度。
这大大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并为其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
且新媒体与电视等传统媒体相比,显然前者占据着更加强大的信息优势。
尤其在信息传播方面享有很大的优势,它时效性强,能够实现信息的流动报道,收集广泛的信息资源,提供多种信息形态,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具体表现为:一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搭建了全新的平台;二是为了解党的政策、路线、方针提供了更丰富多样的信息渠道;三是为传播我国主流文化拓展了有益的空间。
(二)信息交流的双向性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新媒体的信息交流是双向的、互动的,这大大改变了传统的教育中的一刀切、单项传递的教育现象,使得教育模式可以更加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从而转变成为双向的甚至多向的直接的互动和交流,切实做到以学生为本。
同时也使得传统的说教式、命令式、灌输式,转变为以新媒体为载体,多种媒体并用、教育内容丰富多彩、教学形式多种多样、平等双向的传递双方的情感和思想的新型模式。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能够通过校园网络的BBS栏目、教学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了解相关信息,并自主发表自己的言论,提出自己的意见,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在学习中化被动为主动。
且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以往时空的限制,使原本有限的现实教学场地转变成为了开放的、虚拟的教学场所,从而使学生们能够在任意时间任意场所去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并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选择学习内容,并积极参与其中,极大地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三)信息传播的平等性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信任度实践证明,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信任度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带来很大的影响,师生之间存在良好的信任感,学生便会尊敬和信任教师,其教育质量也必然会大大提高。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研究
《装备维修技术》2021年第12期—55—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研究荣 利 刘 彬 高发亮(滨州学院,山东 滨州 256600)Research on the Strateg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Universities in the New Media EraRONG Li LIU Bin GAO Faliang (Binzhou University,Binzhou,256600,China)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一些问题和难题,如何破解,如何突破,如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优化,这是当前高校必须要面临的挑战。
高校需要审时度势,高屋建瓴,整体规划,抓住先机,抢占新阵地,新平台,传播主旋律,弘扬正能量,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真正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实、做细、做活、做美[1]。
1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媒体,具有单向性、灌输性、滞后性的特点,而新媒体如QQ、微信、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等,具有共享性、交互性、便捷性、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等优点,克服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媒体的束缚。
传统的教育方式更多地偏向于师生面对面的说教,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和厌恶,甚至是抵触。
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这些条条框框的限制,可以以匿名的方式,与老师进行真心地沟通和交流,有利于高校有的放矢地教育和引导。
新媒体时代到处充斥着各种复杂的信息,有些不法分子善于利用社交平台、校园贷、网络刷单等,引诱学生上当受骗,尤其是一些西方敌对势力宣扬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思想,善于包裹在和善的外衣之下,对于涉世未深、单纯的大学生来说,很难分辨这些信息的真伪,容易受到网上的一些错误信息的误导而出现崇洋媚外等偏激心理。
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中西方意识形态斗争日趋激烈、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凸显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巨大挑战,需要积极应对,才能让学生在眼花缭乱的信息纷扰当中,找到正确的方向。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要]新媒体时代的信息渠道更加多元,网络监管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在这样的环境下,网络中的不良信息对大学生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
大学生将成长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帮助大学生群体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应对方案。
[关键词]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新型模式[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18)19-0006-01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①左明霞(南京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00)一、新媒体为高校思政教育带来的挑战(一)信息渠道难以监管我国高校传统的信息渠道较为单一,学生通常会在课堂以及主流媒体中获取重要信息。
同时,在这一时期的监管较为严格,因此主流媒体与高校思政工作的论调较为一致,学生的价值观也始终保持在主流价值体系内。
但在新媒体时代,信息渠道更加多元,监管工作难以开展。
这一问题,给高校的思政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
影响监管工作有序开展的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首先,当下的网络世界中,数据信息高速增长,传统的分析系统已经难以适应这一变化。
其次,网络用语与生活用语存在较大的不同,部分不良信息的表述方式也极为隐晦。
这些问题使监管工作的难度不断增加。
(二)信息内容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新媒体背景下,微博、微信以及QQ 等通信工具得到了广泛使用。
但在这些信息平台中,充斥着诸多不负责的言论和不良信息。
这些信息为学生的价值观建设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首先,由于政策的影响,我国大学生的心智普遍不够成熟,多数学生并不具备抵御不良信息的能力。
当诸多不合理的信息形成连贯的内容时,学生的价值观必然会受到影响。
其次,当下的大学生已经适应了网络用语,但我国高校的思政教育,仍然沿用较为僵化的专业性用语。
这一问题,严重降低了思政教育的有效性。
(三)学生的思想问题难以及时发现传统的高校教学模式中,学生表达意见的渠道较为有限,因此学生的思想动态,可被思政教师及时掌握。
略谈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创新
思政研究略谈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创新阳丹(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湖南衡阳421001)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伏化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是通信行业与网络有机结合的一个标志,不仅让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还促进媒体行业的发展。
网络信息会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一定的影响,给高校思政教育增加一些困难。
本文主要讨论新媒体时伏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应该如何开展,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1.引言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新媒体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如今被广泛应用到教育和商业等多个领域,可以说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随时能看到新媒体的影子。
对于我国各大高等院校教学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要想使其更好地顺应时代快速发展的要求,必须结合时代发展需求不断优化与创新,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为国家发展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
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就成了迫切需要高校研究的一个问题,下面就该方面内容作一定的论述。
2.新媒体的特点P.戈尔德马克提出了新媒体的概念。
把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做比较,会发现新媒体获得信息的速度更快、更方便,因为它应用了数字技术。
而且新媒体能够无视地域限制,真正意义上实现信息的共享,主要具有以下特点:2.1消息内容多样化传统媒体大多通过报纸、期刊、广播等传递信息,新媒体传递信息方式非常多,例如图片、视频、文字等。
另外,新媒体传播的信息更全面,能充分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因此很受人们的欢迎。
2.2消息发布快速新媒体运用了网络技术,信息的发布不仅可以突破地域的限制,发布的速度也很快。
而且人们在家里就可以发出消息、接受消息,还能对热门话题进行评论,大大充实了人们的生活⑴心)。
2.3便捷了信息检索现代网络技术非常发达,想要了解某一方面的知识,使用者可以直接通过新媒体搜索,大大节约了时间。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路径研究——评《新媒体视角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探索》
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学生爱国情怀、优化学生思想价值观等诸多方面扮演着不可忽略的角色,这是一个基础性的命题,而当前新媒体时代语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是一个具有紧迫性的宏观性命题,需要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持续探究。
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采取了相对差异化的教育教学策略,积极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在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伟大事业中实现个体生命价值的升华,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教学成绩,积累了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这些既有经验一定意义上构成了当前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实基础,而就当前社会经济语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化创新这一宏观性命题而言,如何实现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与现代化新媒体技术的有机融合是一个核心命题,具有重要意义。
简要梳理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到,事实上对当前新媒体时代语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化创新这一特定研究主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特别是学界的青睐,很多学者致力于这一主题的研究,先后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专题研究成果,而杨娉老师的《新媒体视角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探索》一书体系完整、论述清晰,是一本值得关注的理论著作,本文将对该作品进行系统性的评述。
《新媒体视角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探索》一书是2018年10月由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主题研究作品,全书紧密围绕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特定命题,重点考察了当前新媒体时代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改革,提出了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策略,是一本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优秀主题研究文本。
《新媒体视角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探索》一书的作者杨娉,作为目前学界较为活跃的青年学者之一,多年来致力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主题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先后发表过《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 2004年03期)、《高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时间教学研究》(《新西部》,2011年10期)等多篇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专题论文,而《新媒体视角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探索》一书是杨娉老师目前为止最为重要的学术研究成果之一,是作者多年专题研究的结晶,在目前学术界多元化的主题研究成果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相关主体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参阅,一定会有所收获和启发。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初探
前沿视点QIAN YAN SHI DIAN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初探刘枭大连工业大学 (辽宁省大连市 116034)摘 要:科技与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造就了新媒体时代。
当代大学生可以说是新媒体世界的原住民,他们的学习、生活、娱乐与新媒体环境密不可分,新媒体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分析了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指出新媒体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隐藏的问题,并提出了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个要点。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思想政治;教育方法1 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1.1 新媒体是大学生新的学习途径传统的教育是课堂的教育、书本的教育,学生能够接触到的教师、教学内容、学习资源都是有限的。
新媒体的出现与发展不仅改变了媒体行业的生存与发展,也极大的推进了教育的改革与进步,教育研究者将新媒体与教学相结合,开发出微课、慕课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大学生能通过不同的新媒体平台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与技能。
1.2 新媒体是大学生日常交流的主要方式新媒体的发展过程就是大学生交流方式的发展过程,在没有新媒体的时代,大学生交流主要依靠短信与电话,随后发展到QQ、微博,再之后是微信与各大直播平台的兴起。
新媒体的每一次发展都极大的推动了大学生的交流方式,现阶段的大学生社交生活几乎无法离开新媒体。
2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2.1 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平台高校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从理念更新、渠道方法创新到教育教学模式革新,做到线上与线下相打通,采取线上交流互动、线下教师引导相结合的模式,将理论学习同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深度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要义,实现知行合一。
高校要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教师与学生都参与到新媒体平台的建设工作中,依托相关专业招募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平台的开发和运作,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在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通过互动性、话题性特点进入学生的人际网络,形成扩散效应;要通过实时性、灵活性特点进入学生的掌上生活方式,形成日常效应;要通过与就业指导、日常管理等工作相结合,进入学生的个人成长目标,在更深层次完成“三观”教育引导,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更加深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创新路径研究 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创新路径研究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数字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的应用日益普及。
新媒体具有超时空性、开放性、交互性和虚拟性等特点,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独具优势。
大学生思维活跃、接受新生事物快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是使用新媒体最频繁、最主要的群体,也是受其影响最深刻的群体[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和把握新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有利机遇,努力探索在新媒体背景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新媒体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机遇1.新媒体环境的交互性、平等性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双方的沟通交流长期以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灌输式”“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已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难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说理育人的目的。
在新媒体环境中,交流的主客体之间都是平等的信息受众,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处在平等的地位,双方可以在一个比较宽松、自由的环境中沟通交流,更大程度上消除了学生的戒随着网络、另外,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
备心理,智能手机等新媒体技术的普及,很多大学生都喜欢利用QQ、微博、微信等公众平台记录自己的生活状态和心情状况,这也为教育者更准确地把握和了解教育对象的思想动态,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2.新媒体传播信息的海量性、广泛性有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借助于新媒体提供的海量信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得以更新和发展,教育双方的视野得以进一步开阔。
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中俯拾即是的大量有效资源,制作集声频、音频、动画、图片于一体的多媒体课件,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吸引力,使学习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学生也可以利用互联网上丰富的学习资源不断充实自身,加强对相关知识的深入了解和巩固。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思考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思考葛勋随着我国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逐渐迎来了新媒体时代,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我国大学生的教育工作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教学方式、教学理念等方面取得了更为完善的发展。
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如何做好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并促使大学生健康成长、蓬勃发展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因此,本文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做了几方面的思考。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与思考使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更加完善。
1 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概念大学生思政教育是指高校教育工作者用科学的、系统性的、易于理解性的理论、言论、行为、事件等,对大学生的思想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引导、教育,进而促使他们树立起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的崇高信念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一种实践性活动,是以政治教育为核心的教育体系。
2 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科技、渠道乃至教师的生活无时无刻的不在发生着变化。
大学生思政教育由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口口相传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时代。
如今的大学生们生长于中国飞速发展的90年代、网络高速发展的00年代,在时代、教育、环境、经济条件下,他们与70后、80后有着明显的差异,随着这些学生一步步的成长,一步步的步入大学的校园,如何有针对性的对他们进行思政教育这一问题也迎来了新的思考,对待新一代的年轻人,教师的思政教育工作在方式、方法上该有如何的转变、如何让新的一代的大学生理解思政教育下传递的知识进一步去接受信任,从而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信念,成为一种值得关注的问题。
2.1大学生接受新思想、新理念的渠道因互联网等科技的发展,大学生接触社会的渠道多之又多。
来自国内外的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像潮水一样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改变了大学生对社会世界的看法,扩宽了大学生的眼界。
这是互联网的优势,但是与此同时,互联网带来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
不可否认,糟粕与精华往往如影随形,如何能够让当代大学生在如潮水般的渠道信息中汲取有价值的观念思想,以帮助其自身建立一个符合现今国情的理念与价值观,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微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研究
188思想政治教育微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研究大学生是一个即将要踏入社会的群体,但是如果没有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容易被社会上不良因素误导,因此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随着“微时代”的发展进行不断的创新不断的改革,把握新时代的特征,创新新教学方式,全方面发展和完善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行改变。
下面就微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研究,进行相关研究和探讨。
微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研究阐述微网络环境表现形式。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现在人们的生活环境可以被称为微网络环境,微时代之风。
以及蔓延日常离不开微工具的使用,常见的有微博、微公益、微信、微管理、微小说、微电影等。
微博和微信几乎是每一位成年人每天都会接触到的工具,通过微博微信去获取时事热点、去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
微公益也是这几年非常流行的献爱心方式,在网络就上就可以进行募捐、集资给需要帮助的人,多种“微”字号的新事物的到来,使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快了。
微网络环境的基本特点。
微网络下的信息传播相比传统信息传播更便捷、更速度、更迷你,加剧了时代的发展传播便捷。
随着时代不断地发展,互联网和高科技已经完全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日常如果需要获取什么知识或者信息,只需要动一动手指在互联网上进行搜索,就可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传播方式更迷你。
在以前如果想要传播什么信息都需要用喇叭广播、登报纸、收音机等多种笨重地方式进行传播,但是在微网络环境下,传播信息只需要一张小小的芯片,就可以将信息快速广泛地传播,使媒介变得更迷你。
传播更及时。
在以前想要给某某某传播信息,都需要去邮局以寄信的方式进行传播,需要好几天才能被看到。
但是在微网络环境下可以通过微工具随时随地,无时无刻地将自己发生的事情、想要说的事情或者正在发生的事情进行传递。
传播理念个性化。
微网络环境下在主体大众化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传播理念的个性化,充分尊重个体[2],改变了传统“被传播”的现象,在微网络环境下群众在物质上和学习上更加的自由,在交际和交流上更加的自主。
新时期高校利用新媒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大学(思政教研)University(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search)2020年12月Dec.2020总第491期Vol.491新时期高校利用新媒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索与思考何晓卉(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91)摘要:新媒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型”前沿阵地。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入新媒体技术可以快速提升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和效度,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的紧迫要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时代任务。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创新路径设计、强化队伍建设、加大环境保障,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导权,提升思政育人力度,夯实高校意识形态和青年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
关键词:新时期;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高校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0)45-0097-03新媒体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普及和应用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需要。
新媒体以其新颖的形式、便捷的交流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多元立体化工作拓宽了空间、带来了机遇,也以其特有的去中心化功能挑战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
高校作为培育和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阵地,在新媒体时代如何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值得深思和把握的B。
一、新媒体的内涵概念及时代特点《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达61.2%,手机网民规模达&47亿。
高校中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覆盖率基本达到100%。
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设备的发展,促进了以智能手机、电脑为媒介平台的微博、微信、手机小程序等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帮助他们拓宽了掌握世界的途径、畅通了沟通交流的思维方式和手段,打开了创作表达的广阔天地。
新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与影响
125周刊课堂聚集|教法实践摘 要: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对高校学生群体的学习和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
新媒体形式多样且覆盖范围大,通过新媒体能够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有着非常高的教育价值,基于此,本文阐述了新媒体对思政教育的作用和影响,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影响引言: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发展,新媒体逐渐成为了现阶段高校学生最受欢迎的传播媒介,同时国家和政府也非常重视新媒体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让思政教育工作和信息网络技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提升思政教育的时代感。
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如何利用新媒体技术,更好的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是高校思政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新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校园新媒体是移动互联网深入发展的产物,借助于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网络上逐渐诞生了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兴媒体,其传播形式和传统的媒体具有一定的区别,新媒体传播内容是双向的,具有效率高且实效性强等优点。
思政教育课程是高校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受限于传播媒介的制约,导致渗透力以及吸引力不强,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新媒体的出现,则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借助新媒体能够有效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渗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时间的累计往往蕴含着重大的能量,在现阶段要想提升思政教育活动的渗透力,就需要在教学互动中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得学生群体能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到思政教育,让思政教育犹如空气一般,在无形中对学生群体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现阶段学生群体的生活环境以及学习环境来分析,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发展,移动智能终端也在逐渐普及,信息数据的生产方式以及接收方式相比较过去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社交逐渐受到了学生群体的青睐,并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新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媒介,其传播的内容和学生群体的生活以及学习息息相关,因此深受学生群体的喜爱,因此新媒体能够对学生群体的思想价值观念产生影响,也能将思政教育内容通过新媒体渗透到学生群体的生活和学习中去,从学生群体的心理特征以及年龄特征来看,现阶段的学生群体都生活在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他们往往思维活跃且容易接受新事物,在心理层面以及思想层面和过去的学生群体存在区别,他们往往敢于挑战权威,同时具有怀疑精神以及批判精神。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路径探究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路径探究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愈来愈广泛,特别是在5G通信技术的商用背景下,作为源源不断为国家输送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的高校,新媒体技术也出现在教学过程中。
同时课程思政作为向大学生进行隐性思政教育的主要阵地,单纯依靠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当下的通过专业课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需求了,这时就需要新媒体技术的大力加持。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课程思政1新媒体概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媒体在人民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对于“新媒体”这个名词的定义始终没有一个较为明确的答案,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新媒体”做出了自己的解释。
有的学者认为新媒体是传播形态的一种,可以使用计算机网络或无线通信网向使用用户传播信息和服务。
有的学者认为新媒体其实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信息传播的媒介平台,并不是“媒体”。
互联网实验室对“新媒体”的定义为:新媒体是基于现有的科学技术所有的工具为渠道(如数字广播、互联网等),以终端使用工具如电脑、手机等媒体,能够实现信息在个体间的相互传播。
总之,新媒体是一种与传统媒体相比更为先进的信息传播方式。
2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改革面临的挑战2.1教师的作用被边缘化或者弱化传统课堂教学,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首要渠道,由老师备课时进行内容的选择,课中给学生讲解。
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不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可以说教师执教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效果。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模式发生了变化。
以及新媒体语境下,老师的传授已经不是学生求知的惟一渠道,学生借助新媒体能够进行自主学习。
因此,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教师也越来越重视教学手段的创新与改革,尤其是多媒体辅助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的教学实践。
老师在上课时给学生们呈现各种课件或者录像,使学生根据需要,有选择的学习知识。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事业的需要了,因此教师必须要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和专业水平,才能适应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路径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路径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新媒体正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
对于高校而言,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思政教育的创新成为摆在教育者们面前的课题。
高校思政教育的使命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在新媒体时代,思政教育的创新路径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融入多媒体互动,增强互动性传统的思政教育往往受限于教室内的课堂教学,学生们容易产生学习疲劳和抵触情绪。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可以利用各种形式的多媒体资源,如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直播等,打破传统的单向教学模式,增强互动性。
通过设置在线讨论、互动答题、线上问答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到思政教育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构建网络平台,拓展教育空间新媒体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极佳的传播平台,高校可以构建属于自己的在线教育平台,打破时空限制,让思政教育走进学生的生活。
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发布各种形式的教育资源,如在线课程、教育视频、互动游戏等,不仅可以拓展教育空间,还可以使思政教育更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提高教学的接受度和有效性。
引入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创新精神在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可以引入一些创新的教学模式,如项目式教学、案例教学、问题解决式教学等,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思政知识,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借助新媒体平台,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的创新实践活动中去,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创新评价机制,激发学习动力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政教育也需要建立创新的评价机制,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
可以引入学生评教、同行评议、自评互评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提升,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也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学生清晰了解自己的学习状态,进而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路径需要与时俱进,积极拥抱新技术,实现思政教育的有效传播和实践。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已成为教育改革的迫切需求。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教育的需求,需要我们不断地开展深入的探索与研究,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和现状1.背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现代化教育需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整,以保证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思想等各方面实现全面发展。
2.现状然而,在实际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中。
学生普遍缺乏对学科的热情和兴趣,而学校的急于求成,快速完成考试,只是一种让学生死死地念课程,而忽视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
1.时代要求:新时代的背景下,时代发展推动了教育改革,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新的思政教育模式。
2.学生群体:未来的学生群体信息丰富,思想更加成熟,需要更加注重交互式教学,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3.社会需求:社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高提出了更高需求,需要我们不断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以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求。
1.推行实践教育。
实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只有学生真正感受生活,才能更好地体会文化价值和社会环境变化。
2.强化团队合作。
团队合作会激励大家合作,多方面展示学生的思想,通过具体的事例加深学生对团队的理解和认识,进而达到更好的思想政治教育。
3.使用新媒体教育。
利用新媒体,通过多视角、多维度展示统一性,来引发学生思考、交流和创新。
通过互联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的能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1.促进学生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我们需要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控制技巧等领域。
2.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有利于国家的科技发展、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
3.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意识。
新型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而是贯穿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培育高尚的思想和品格。
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开展
定 的 侵 入 趋 势 。 而 新媒 体 的这 种 快速 发 展 为 高校 的 虚拟世 界中责任 的逃避 ,不经过任何考虑 的发表言论 ,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工 作 带 来 一 定 的挑 战 。 从我 国 新媒 体 使 大 学生 的责任 意识 有所 降低 ,在 现 实 中缺 乏最基 本 的 发 展 与 变 迁 可 以看 出, 新媒 体对 社 会 主 义 文 化 大 繁 荣 、 大 发 展 ,存 在 很 大 的推 动 作 用 ,积 极 的发 挥 着 传 播 主 流价 值 观 的作 用 。_ 1 但 我 们 也 可 以 清醒 的 看 到 , 新媒 体 的 发 展 过 程 中,存 在 着 许 多 “ 不 同 的 声 音 ”。价 值 观 的 多元 化 、 负 面 的消 极 信 息 广 泛 传 播 等 ,这 些 信 息对 于 缺 少 社 会 经 验 、 自制 力 较 差 、 没 有 清 晰辨 别 能 力 的大 学 生产 生 了 深刻 的影 响作 用 , 对 大 学 生 正 确 人 生 观 、 世 界 观 、价 值 观 的形 成 ,起 的社会 责任 感 。这 也对 高校 的思想 政 治教育 工作 带来
教 育观 察
论 新媒体环境下 高校 思政教 育 的开展
冯新 刚
摘要 :近 些年 来 ,随着 网络 与信息 技 术 的发展 ,
以及传播 速度的加快 ,学生作为 网络社会信息 的发布者
到 了 阻碍作 用 ,不利 于社 会 的稳 定发展 。
新媒体 能够 呈现 丰 富 的内容 ,并且拥 有新 颖 的视
最 初 的信息 接受 者 ,可 以相 应 的转换 成信 息 的发布 者 提 出了一定要求 。 与 评论 者 。新媒体 是 意识 形态 工具 的一种 ,并 且传 播 新 媒体 在 发展之 初 ,就 以虚拟 性、 多样性 、随意 性等特 点而 闻名 。并且在网络平台中 ,可 匿名与他人进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
2021年12期168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王 斌(湖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摘要:信息技术冲击下,新媒体快速发展,高校也开始进行新媒体网络技术教学,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契机,新媒体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对学生的思想和学习状态进行影响,也为新时代发展下学生健康三观的形成提供了新的机遇。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对于教育界来说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对于高校教育来说,可以优化教学形式,营造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但是对于学生来说,也会影响学生的认知和思想,因此需要高校趋利避害、迎接挑战,主动利用新媒体下的积极教育环境,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开展。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一、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内涵新媒体是一种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媒体趋势,新,主要是针对于传统的信息交流和传播方式而言的,新媒体也被称为第五媒体,它是可以促进所有人交流和沟通的一种方式,可以促使社会中的人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且可以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也有所变化。
例如,目前常见的微信平台、直播平台、线上软件等。
新媒体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改变师生角色地位,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思政教育现代化发展,促进思政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高校思政教育是一种意识形态方面的教育,新媒体网络教育基地是国家重点倡导的教育要求之一,因此,网络媒体下的教育对大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新的体验和挑战[1]。
二、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作用(一)新媒体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首先,新媒体可以促进高校思政工作平台和途径的创新。
在传统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教师采用的是课堂上思政的方式,并在课堂上适当地开展一些实践活动,这种教学方式,形式单一、内容简单,缺乏创新性,因此也不利于学生多样性的选择和学习。
新媒体发展趋势下,高校需要在引进新媒体教育途径和方法的基础上延伸教学内容,既要发挥出传统教学的优势和长处,也需要利用新媒体技术实现思政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探析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
探析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作者:君毅,俞美香,龙蕊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 2015年第9期基金项目:苏州市职业大学校级重点课题“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2014SZDSZZ01)。
收稿日期:2015—03—12作者简介:蒋君毅(1981—),男,安徽阜阳人。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生工作处,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俞美香(1988—),女,江苏苏州人。
苏州市职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龙蕊(1989—),女,江苏苏州人。
苏州市职业大学艺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蒋君毅,俞美香,龙蕊(苏州市职业大学,江苏苏州215104)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已经进入了以QQ、微信等为代表的即时通讯工具及各类社交网站广泛流行的新媒体时代。
新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应用广泛,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以及沟通交流的重要途径。
如何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是各大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通过案例并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基于三位一体模型的新媒体平台构建,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有效途径。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案例DOI:10.16083/ki.22-1296/g4.2015.09.005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9—0011—02一、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案例分析近期,某高校学生在宿舍违规使用电热毯,被宿舍管理员没收,其本人当时并不在宿舍,宿管按照学校规定下发了违纪整改通知书并留在了该同学书桌上。
事后,该同学多次在“百度贴吧”等校外社交网站里发布帖子,抗议学校没收其电热毯的行为,并声称学校侵犯了其隐私权和财产权。
此帖吸引了众多网友跟帖,博得了很多网友的同情,导致舆论几乎一边倒地声讨学校、支持学生,似乎该生成了“民权斗士”的化身,整个网络舆论对学校十分不利。
新媒体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新挑战与新举措探究
新媒体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新挑战与新举措探究摘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迎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新媒体是信息时代的衍生物,高校思政教师应该紧紧抓住新媒体的优势,创新思政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强化大学生对思政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本文立足于分析在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所面临的相关问题,围绕新媒体同思政教育融合教学模式,研讨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提高高校思政教学的延展性和时效性。
关键词:新媒体;思政教育;新举措引言新媒体视域的持续推进对高校思政教学来说,不仅能够丰富思政教学内容,还能够为思政教师提供更多新的教学角度和教学方向,体现传统教学课程与先进科学技术的融合发展,有效提高高校思政教学效率。
高校思政教师应该正确理解新媒体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在思政教学创新过程中,牢牢抓住新媒体所带来的教学机遇,全面推进思政教学的均衡发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向、积极的价值观念。
一、新媒体视域下思政教育的挑战(一)思政教学内容陈旧,学生积极性不高新媒体时代的蓬勃发展,对各行各业在运营模式和生产方法等方面都产生相对应的重要变化。
传统的高校思政教学以思政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来进行相关的教学工作,不利于提高大学生对思政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也没有机会来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而新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使大学生在生活方式和学习习惯上都有所改变。
更多学生选择通过社交网络平台来发表自己对事件的看法。
而高校思政教师的新媒体技术能力和信息素质较为薄弱,无法及时更新和完善思政教学内容,使多元文化高校思政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思政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学习效率低新媒体视域下的高校思政教学工作主要体现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变化上,但大多数高校的新媒体教学技术利用率不高,教学模式仍以传统的课堂教学和思政教材内容为主。
大学生作为新媒体时代的主要受众群体之一,在搜集信息和探索世界的方式上也更侧重于借助新媒体平台来进行。
部分不法分子便会将有害信息进行侵入,影响大学生树立正向、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研究———以成都理工大学为例
师 说 新 语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研究以成都理工大学为例王思颖 高如意 李 健 林 莹(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00) ʌ摘要ɔ 基于大学生视角,通过对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新媒体的运用程度以及效果展开调查研究,发现新媒体的思政功能以及现存问题㊂同时利用新媒体技术的优势,探究增强大学生思政教育效果的方法,为高校提供若干可行的建议㊂ʌ关键词ɔ 新媒体;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 ʌ中图分类号ɔG 641 ʌ文献标识码ɔA ʌ文章编号ɔ1003-9619(2019)35-0068-02 1 绪论随着各种数字技术㊁电子设备的全面普及,新媒体环境日益复杂化㊁多元化,给高校思政教育教学带来机遇的同时,重重挑战也接踵而至,如何在日渐复杂的教学环境中提升思政教学的实效性成为思政教育者的重大研究课题㊂因此,研究小组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考察了高校思政课上新媒体的运用情况以及学生对思政课上新媒体运用的满意度和学习收获㊂此次调查的高校为成都理工大学,该校以理论课程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模式开展思政教育,在课程中普及了 多媒体 ㊁ 学习通 等新媒体工具的使用,因此以成都理工大学为调研对象具有较高的研究意义㊂本次问卷调查的总受访人数为404人,采取线上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数据,通过各种数据分析和归纳总结得出调查结论㊂2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育运用现状分析经过数据分析,对提取信息进行梳理,针对学生新媒体在思政课中运用情况,梳理出以下几点结论㊂2.1 思政课教学内容能够依托新媒体快速更新 在受访的404人中,74.8%的受访同学表明思政教学内容能够依托网络资源及时更新㊂对于高校教师而言,只需要在网上搜索课程的关键词,就能获取各种相关信息来更新教学的课件㊂(潘李芳,2013)[1]新媒体具有丰富的信息量,是新时代为师生提供海量教育教学资源的巨大平台㊂所以,教师通过对网上的信息进行筛选和甄别,可以随时更新思政课的教学内容㊂2.2 新媒体能提高思政课知识的理解度 调查显示,69.6%的受访者认为新媒体能使思政知识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㊂新媒体包含的大量信息,使得大学生能够通过它获取全方位的资源和学术知识㊂网络的普及化也使得大学生思想活跃㊁见解独到,对于各类社会突出问题,他们在思政课堂中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㊂(肖爱平,2015)[2]大学生对新生事物的兴趣极大,教师可以将一些时政热点剖析到思政课程教学中,帮助他们理解课程内容㊂(潘李芳,2013)[1]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偏好新媒体,主动使用新媒体学习思政相关知识,这也大大提高了思政课堂的效率㊂2.3 师生交流在新媒体环境下延伸到了课堂之外 在调查的人群中,67.8%的受访者认为新媒体把师生交流延伸到了课堂之外㊂可见,大学生对于在课堂之外通过新媒体平台和老师进行沟通是很乐意的㊂研究表明,大学生在Q Q ㊁微信等交流平台的使用人群占据极大的比例㊂在新媒体环境下,师生交流突破了传统的面对面交流㊁写信沟通等方式,转变成线上的Q Q ㊁微信等交流方式㊂在线上交流,不仅仅局限在师生单独交流,还可通过组建Q Q 群和微信群实现师生多人一起交流㊂(王通,2018)[3]通过这种线上交流的方式,师生可以畅所欲言,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㊂2.4 教师使用新媒体的教学能力还需提高 调查数据显示,74.1%的同学希望思政老师能够经常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丰富的课堂活动,66.6%的同学希望老师的多媒体技术运用水平能够提高㊂随着网络新媒体的产生,学生获取信息变得十分方便快捷,学习和娱乐的方式也更加丰富多彩,这些变化都使得学生对思政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㊂2.5 学生价值判断容易受到新媒体中的错误思想影响 调查中,59.8%的受调查者认为,网络中的错误信息容易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判断㊂网络新媒体信息传播没有屏障性,新媒体中的信息良莠不齐,别有用心者在言论自由的掩护下,在一些平台发表不良言论,传播消极的思想㊂大学生无法完全过滤不良信息,一些学生将此类信息信以为真,由此产生一些错误思想,甚至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判断㊂2.6 学生对时政热点的学习需进一步加强 时政热点反映了一定时期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建设成果,是思政理论知识的现实体现㊂大学生了解学习时政热点,有助于他们更好的把思政理论知识同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助于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㊂从数据来看,84.3%的同学认为,对时政热点的进一步学习有助于思政学习㊂87.2%的同学认为,关注时政热点问题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㊂66.5%的同学表示自己经常关注时政热点问题,59.3%的同学会对时政热点做进一步思考㊂从以上数据可以反映出,近85%的同学都认同时政热点的学习是有意义和价值的,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能够主动关注和思考时政的同学比例却低于85%,即说明部分同学认为学习时政热点有意义但不能够主动去学习和思考㊂因此笔者认为,目前大学生对时政热点的认识较为正确,但就切实推动促进学生学习和思考时政热点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㊂3 新媒体环境下对高校思政课教育运用的相关建议在现阶段的调查研究中,本文发现思政教师的媒介素养不足㊁网络中错误思想的弥漫㊁学生的时政学习欠缺这三个因素制约新媒体进一步发挥作用㊂为更好地推进新媒体技术与高校思政教学的融合,进一步提升思政教学的实效性,本文提出如下四点建议㊂3.1 将新媒体的使用纳入学生的成绩考核机制中 系列调查研究证明,新媒体的运用对思政教育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并且其广泛应用已经形成良好态势㊂因此,高校可以出台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将新媒体的使用纳入到学生的考核中来,从而推动思政教学中新媒体运用的制度化㊁常态化㊁持续化和深入化发展㊂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将新媒体的使用纳入成绩考核中(如利用学习强国A P P 等进行思政知识学习,以学习积分作为考核依据),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得学生主动学习思政知识㊁了解国内外时事政治,从而培养学生的政治情操㊁家国意识以及良好的价值观㊂3.2 进理论教育与实践环节的结合 高校要做好做优思想政治教育,除了注重系统的理论教育,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之外,还应注重推动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行动,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㊂一方面,思政教育工作者应保持对理论教育的重视,并不断改进和优化教学的方法,以促进学生将思政知识内化于心;另一方面,提高对实践环节的重视,加大社会实践的创新力度,并通过新媒体加强师生互动,如鼓励学生以微视频㊁P P T 等方式进行实践成果的分享,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其实践能力,实现由 知 到 行 的转变㊂高校应落实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从而达到 内化于心 与 外化于行 的有机统一㊂3.3 加强正面舆论引导,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 研究表明新媒体为思政教育教学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得主流意识形态在传播过程中受到各种错误思想和观点的冲击与影响㊂因此,加强正面舆论引导成为当下刻不容缓的任务㊂从社会层面看,所有新闻媒体在各方各面都要立场坚定地批驳谬误,客观公正地摆事实讲道理,旗帜鲜明地坚持真理㊂从高校层面来看,高校要时刻关注社会中的虚假信息或谣言,了解学生可能出现的疑惑,在第一时间直面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思想,利用正确理论讲清其错误的实质,使其免受不良信息影响㊂通过引领学生对谬误的判断,加强学生对正确理论的内涵领悟,提升其对错误观点的辨别能力㊂3.4 利用时政热点推进思政教育 数据表明,(下转第69页)师 说 新 语浅谈小学生自信心的培养闫晓东(沈河区社会事务服务与行政执法中心 辽宁 沈阳 110000) ʌ中图分类号ɔG 455 ʌ文献标识码ɔA ʌ文章编号ɔ1003-9619(2019)35-0069-01 1 文章结构自信心是个体心理长期发展的产物,它反映了一个人的个性特征与生活态度㊂小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帮助小学生树立自信心,让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是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㊂1.1 对学生一鼓励为主,唤起自信心1.2 设立适中的数学目标,让学生产生自信心1.3 教会学生辨证的分析㊁比较问题,发展自信心1.4 班主任应创设一个欣赏㊁信任学生的环境激励自信心1.5 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增强自信心 自信心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间接地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教师要树立全面育人观念,把培养学生自信心摆到教育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去㊂自信心是个体心理长期发展的产物,它反映了一个人的个性特征与生活态度㊂俗话说:信心多一分,成功多十分㊂儿童的自信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活动㊂缺乏自信心,往往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制约学生的行为,束缚学生的思维,使学习有始无终㊂小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帮助小学生从小树立自信心,让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是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㊂建立自信心必须有两个条件:(1)相信自己能行;(2)自己的能力被别人欣赏㊁承认,生活在被欣赏的环境中㊂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2 对学生以鼓励为主,唤起自信心教师的 评价语言 尽量以正面鼓励为主,通过简洁㊁中肯的评价,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唤起学生的自信心㊂平时,要尽可能地表扬每一个学生,细心留意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把握时机,如在学生取得成绩时,学生做好事时,特别是后进生取得了进步时等㊂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教师对他的了解和重视㊂3 设立适中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产生自信心确定教学目标时,应注意适应因材施教的需要㊂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水平,选择有关的教学内容和确定教学目标㊂教学目标太高,教学内容难度大,学生听不懂,多次努力,几经挫折,还是没有收获,学生就会丧失自信心,学习成绩下降,从而产生厌学情绪㊂反之,教学目标太低,不能让学生产生求知欲学生也会产生不良情绪㊂因此,教师在设立教学目标时要适中,要让学生 跳一跳 才能获得知识,达到目标,产生成功后的喜悦感,从而形成积极的心理特征,相信自己的能力,产生自信心㊂4 教会学生辨证地分析㊁比较问题,发展自信心儿童的自信心往往是在通过与他人比较的基础上产生的㊂以同学㊁伙伴的优点与自己的缺点相比,这样就越比越泄气,但不能拿自己的长处与他人的短处相比,这样不仅无益于培养自己的自信心,反而会造成自傲或自负等缺点㊂应当让学生明白,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㊂我们应该学会辨证的分析比较,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㊂长处发扬广大,短处应设法弥补,在才是认识自己,评价自己的正确态度!才有利于自信心的良好发展㊂5 班主任应创设一个欣赏㊁信任学生的环境,激励自信心一个人的自信心是自我意识长期发展的结果,它与自我认识㊁自我评价密切相联㊂在儿童时期,对自我的认识与评价是根据成人和伙伴的态度来确定的㊂作为班主任,首先应该创设一个欣赏他们,信任他们的环境㊂要创设这个环境,须做好四方面工作:家长㊁同学㊁任课老师以及学生自己㊂其中,家长的态度直接关系到学生自信心的建立,要让家长对子女采取信赖㊁欣赏的态度,对子女的缺点错误要及时指出,但要注意教育语言㊂建议多用鼓励式的语言,如:只要你能坚持多观察㊁多阅读㊁勤练笔,你的作文水平就会很快提高㊂对子女不说泄气话,更不说讽刺挖苦的话㊂同学与同学之间,要互相信任,以友好的态度对待对方㊂6 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增强自信心 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成功的动力 ㊂教师应利用这一点,根据学生的兴趣㊁爱好,组织开展各种活动,设法让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在活动中展示才能,创造各自成功的机会,学生在获得成功体验,享受成功体验的同时,又转化为进一步学习的强大动力㊂这种切身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觉得 我能行 ㊂从而,在困难面前,坚持自己有能力去克服困难,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战胜困难㊂研究表明,学生具有较高的自信水平,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心理素质㊂自信心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间接地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教师要树立全面育人观念,把培养学生自信心摆到教育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去㊂(上接第68页)基于新媒体的发展,时政已成为多数学生的关注热点,并影响着学生价值观的建立,这与思政教育的目的有相通之处㊂在此基础上,高校应提倡以新媒体为载体,时政热点同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推动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㊂从思政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应聚焦学生关注的时事热点,凝练其蕴含的思政教育价值,将其融入课程教学中,并利用新媒体技术,以声㊁光㊁图㊁色的形式将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通过讲解学生感兴趣话题,进一步激发其情感共鸣,启发学生对时事政治的深度思考,提高学生对思政知识的接受能力和掌握程度㊂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可利用多个新媒体平台,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时事政治,例如使用学习强国A P P ,或关注人民日报㊁新华社㊁共青团中央等官方媒体,参与网络讨论来深入学习时政知识,进而提升自身的思想水平和道德修养㊂4 总结基于调查分析可知,当代大学生对新媒体传播方式的接受程度颇高,融入了新媒体的㊁更多元化的思政教育方式是他们更为认可和期待的㊂面对新媒体环境以及学生群体信息接受方式的变化,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更为重视和提高对新媒体技术的掌握,主张高效运用新媒体技术并结合时政热点以丰富思政课堂㊂与此同时,高校也必须意识到新媒体时代的特点,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的同时严格做好相应的风险规避,提高学生对网络信息的鉴别力,将思政教育工作做细做实㊂另外,笔者发现学生在高中时期的文理分科对在思政课堂的现状㊁感受以及对时政的关注程度等方面具有显著影响㊂但现阶段关于此类调查研究还相对较少,希望能为其他学者相关调查提供思路参考㊂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新媒体环境变化将持续影响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㊂高校思政课要贴近学生,就应顺应新媒体时代发展,优化课程内容,推动思想政治传统教育优势同新媒体技术高度融合,增强其时代感和吸引力㊂参考文献[1] 潘李芳.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与对策[J ].前沿,2013(18):199-200.[2] 肖爱平.新媒体背景下高校 思政 课教学实效性研究[J ].教育观察(上半月),2015,4(12):89-90.[3] 王通.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 ].吉林农业大学,2018.。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载体探究
2021年第!期(总第890期)丈敖冬科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载体探究陆书梁迎娣(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浙江杭州311215)摘要: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传统媒体运营模式,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的载体建设面临一定的机遇与挑战。
本文从新媒体与思政教育的关系入手,分析存在的具体困难和问题,提出搭建新媒体环境下思政教育载体的策略,为有效提高思政教育质量和效率打好基础,牢牢把握“最后一公里”的教育阵地。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思政教育载体新时代带来新发展,现在的中国已进入全民信息时代,随之而来的是信息技术的普及、信息内容的开放、信息覆盖范围的扩大、信息传播速度的提升等%在这一发展环境下,新媒体正影响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树立,给高校思政教育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挑战m(15515))。
一方面,思政教育的地点不再局限于校园和课堂,方式不再是单纯的讲授,新媒体环境下,教育突破了时间、地点、媒介的限制,学生树立主体,通过不同“圈子”展开学习和交流。
另一方面,思政教育内容来源不再单一,只要通过网络,学生就可以随时随地搜寻想要的信息和内容,信息的和传教育一的影响。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信息技术的,全方新媒体,方式,高的思政教育体。
一、新媒体对高校思政教育的作用(一)新媒体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新平台高校的思政教育中在教课堂、课交流学习、校内社团活动、校外实践活动等渠道上,教育资源比较单一,且集中在校园内%在新媒体环境中,思政教育的开展式,如基于交传的“信”、基于信息发的“”、于新传的“”、基于直播吸粉的“花椒”、基于内容的“抖”等传方式,这的大普及于思政教育的传播和,还符合当代(00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习惯%发现,98.1%的学生有微博、信、抖音等新媒体账户,40.51%的同学每天使用新媒体上网时间在4小时以上,上网时间在2小时以下的只占12.66%。
(二)新媒体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新内涵看出,当代大学生对书本上的思政教育内容存在刻板单一、枯燥乏味等印象,影响学习兴趣和动力,有58.72%的学生认为当前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单调、缺乏创新,57.38%的学生认为教学过程比较形式主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析
( ~ )新 媒 体 是 思 政 教 育 受 教 主体 主 要 的信 息 传 输 方
式
制 ,尤其 是思 想活跃 的高 校 ,受其毒 害 的程度 较深 。 因
此 ,高校必须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 方式 ,提升 在新媒体环
f 作者 简介 】王梦 ,河 南大学商学院助教。
* 一
碡
≥ 新闻 播 ・ _ ÷ 蠢
与方法亟待创新与发展 ,本文立足于新媒体 与高校思政教 育 的发展趋势与规律 ,探 索新 媒体环境 下高校 思政教育创 新 发展 路径 ,具 有较 大的理论价值 与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
、
新 媒体 环境下高校思政教 育创新发展 的必要性分
布病毒与 负面虚假消息 的工具 ,并且 许多不明真相的人 民
7 . 3 l 亿 ,手机 网民达 6 . 9 5 亿 ,其 中用户使用率前五 的应用
转变思政教育观念、探求引导式思政教育思路是 提升 高校思想政 治教育 实效性 的核 心前提与 重要基础 。 自由、 共 享、开放是新媒体 的重要精神 内涵 ,高校思 想政治教 育
应 该 充 分 地 吸 取 新 媒 体 的 有 利 之 处 ,要 由 “ 灌 输 型 ” 的 教
可见 ,当前新媒体 已是思政 教育受教主体主要的信息传输
方式 , 因此 实 效 性 偏 低 的 高校 思 政 教 育 必 须 顺 应 形 势 ,注 重 思 政 教 育 观 念 、 方 式 的创 新 ,不 断 提 升 思 政 教 育 的 实效
性与时效性 ,最终提高想政治教育 的有效性。 ( 二 )新 媒体是互联 网时代 各种意识 形态较量 的主战
【 关键词 】新媒体 ;高校 ;思政教 育;创新发展 ;路径研 究
、 1一 入 2 1 世 纪 , 以 网 络 媒 体 、 移 动 媒 体 、 数 字 传 媒 等
1 , -
软 件 分 别 为微 信 、 Q Q 、 淘 宝 、 手 机 百 度 和 支 付 宝 。 由 此
为 代 表 的 新 媒 体 在 数 字 化 技 术 不 断 突 破 与 互联 网 技 术 快 速 普 及 的 背 景 下 得 到 迅 猛 发 展 ,逐 步成 为 人 们 最 为 常 用 的 信 息 传 播 方 式 ,对 人 们 的 思 想 影 响 颇 深 ,尤 其 在 思 想 活 跃 、 接 收 新 事 物 能 力强 的 高校 , 新 媒 体 的 传 播 与 推 广 就 更 加 活 跃 与 灵 活 ,微 博 、微 信 、Q Q、脸 书 、推 特 等 通 讯 软 件 在 高 校 的流 行 就 充 分说 明 这 ~ 点 。 当 前 高 校 思 想 政 治
课 堂 是 传 统 思政 教 育 的核 心 渠 道 与 方 式 ,但 当 前 灌输 境 下 对 正 义 、 理 性 、 健 康 的思 想 政 治 理 论 的宣 传 力 量 与 效
型 的思 想政治课 堂教育模式 已造成 了高校思政教 育实效性
偏 低 的被 动 局 面 ,甚 至 引 发 部 分 学 生 的反 感 与敌 视 ,认 为
能 ,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 有力支撑。 二、新媒体 环境 下高校思政教 育创 新发展路径探 究
( 一 )转 变思 政 教 育 观 念 ,探 求 引导 式 思 政 教 育 思 路
是 一种 纯粹 的洗脑行 为 ,这有悖于 思想政 治教育 的初 衷。
2 l 世纪是 网络 新媒体 的时 代 ,根 据 中国互联 网络信 息 中 心 ( C N N I C)2 0 1 7年在 京发布 第 3 9 次 《 中 国互联 网络 发 展状 况统计 报告 》显示 ,截至 2 0 1 6 年 中 国网 民规模 达 到
由于新媒体 的迅速普及 与发展 ,其逐步成为各种社 会 舆论传 播 的集散 中心 ,许 多思潮 为了扩大 自身的影响 力 ,
也 开 始 将 新 媒 体 当做 他 们 宣传 的 主 战 场 。 毫 无 疑 义 ,新 媒
体是 一把双 刃剑 ,一 方面积 极宣传 了许多社 会的正 能量 ,
如 赈 灾 活 动 的宣 传 、打 击违 法犯 罪 的 推 动 、 网 络 问政 的 官 民互 动 等 等 , 这 些都 是 新媒 体 在 社 会 治 理 层 面 发 挥 的积 极 作 用 。但 是 ,另 一 方面 新媒 体 又是 各 种 “ 水军” 、“ 推 手” 、“ 阴 谋 家 ”制 造 话 题 、诬 陷他 人 、诋 毁 政 府 形 象 、 散
场
教育面临着实效性偏低 、时效性 不强、有效性不高的被动
局 面 ,并 且 各 种 意 识 形 态 与思 潮 利 用 新 媒体 的 传 播 力 量 在 高 校 宣 传 反 动 思 想 ,传 统 高校 思政 教 育 已处 于 生 死 存 亡 的 境 地 。 总 而 言 之 ,随 着 互 联 网技 术 的普 及 与 发 展 ,新 媒 体 已成 为 意 识 形 态 交 流 的主 战场 ,传 统 高 校 思 政 教 育 的 观 念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王 ( 河 南大 学 商学院 梦 开封 4 7 5 0 0 0 )
【 摘 要 1提升 高校 思政教育 实效性是建设社会 主义文化强 国的必然要 求 、是 维护 我 国意识形 态安全的有效举措 、是 买
现我 N. / - . 4 - 强国 目标的根 本性保障 。随 着互联 网技 术的普及 与发展 ,新媒体 已成为意识形 态交流 的主 战场 ,传 统高校 思政 教育的观念 与方法亟待创 新与发展 。基 于新媒体 的特征现状 与我 N高校 思政教育的发展 态势 ,文章认 为高校 恩政教 育应该 转 变思政教 育观 念、丰富思想教育手段 、注重思想教 育宣传 ,进而 实现思政教 育思路 、方式及 宣传模 式的创新发展 ,最终 达到提升我 国高校 思想政 治教 育实效性 与有效性的最终 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