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建筑九大评价指标

合集下载

《绿色建筑》读书心得报告--资料

《绿色建筑》读书心得报告--资料
去追求灵感,去挖掘“地方风格“、 “乡土特色” 。 ● “生态建筑”:生态建筑思想脉动可以说是对机械文明提出严重控诉的环境设计理论,
萌芽于1960年代的生态学,受到生物链、生态共生思想的影响,对过分人工化、设备化环 境提出彻底的质疑。“生态建筑”强调使用当地自然建材,尽量不使用近代能源及电化设 备。
本书是作者绿色建筑研究的精华,作者希望的绿色建筑应该是更便宜、更自然、 更有效益、更无公害的生活智慧,让人类能享受更久的朝日夕阳,让子孙的明天
更有希望。本书是建筑设计人员、房地产开发商以及政府官员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
本书适用于建筑设计人员、规划师、房地产商、政府官员以及相关专业师生。
作者自序 》》》》
本书简介 》》》》
绿色建筑是当今全球建筑界最流行的议题,但许多人对绿色建筑仍有很深的误解。 本书包含了大量亚洲和世界各国生态气候与耗能的案例分析,使内容更具地方特色与
国际视野。本书以古西洋神话Ouroboros神兽传说为序幕,展开生态 气候的绿色建筑理论,最后以当今许多绿色建筑政策追求高科技与 商业化的陷阱为隐忧,提出理想的绿色建筑发展远景。
林宪德,成功大学建筑系教授,1977成功大学建筑系毕
业,1984获日本东京大学建筑工学博士。 近来对于建筑 省能、绿色建筑的研究与推广不遗余力,目前则
将研究领域扩展至都市层面,致力于城乡生态的 研究。 其研究内容多已落实于建筑相关法令 ( ENVLOAD、
PACS、绿建筑九大指标等 ),同时,也将绿色建筑的理念落 实于建筑设计之中 (嘉义市228纪念馆、射日塔等),是兼具科 技及人文素养之建筑学者。
1986「非洲传统建筑」 1988「被历史遗忘的建筑」 1989「建筑秏能评估之研究」 1990「为您的住宅把脉」 1994「现代人类的居住环境(生活环境科学之一)」 1994「建筑节能设计规范的解说与实例」 1996「热湿气候的绿色建筑计画(生活环境科学之二)」 1997「建筑节能法规的解说与实例专辑」 1997「建筑风土与节能设计-亚热带气候的建筑节能计画(生活环境科学之三)」 1997「建筑空调系统节能设计-空调系统耗能系数PACS (生活环境科学之四)」 1999「城乡生态」 2000「绿建筑设计技术汇编」 2002「旧有建筑物屋顶隔热节能改善工程设计手册」 2002「旧有建筑物外遮阳节能改善工程设计手册」 2002「绿建筑解说与评估手册2003年版」 2002「建筑节能法规的解说与实例专辑2003年版」 2003「建筑节约能源设计规范与实例2003年版」 2003「热湿气候的绿色建筑」 2004「永续校园的生态与节能计画」

中国建筑行业的九大至尊奖项

中国建筑行业的九大至尊奖项

中国建筑行业的九大至尊奖项一、鲁班奖鲁班奖是中国建筑业的“奥斯卡”,每个优秀工程都向往的奖项,全称为“建筑工程鲁班奖”。

1987年由中国建筑业联合会设立,1993年移交中国建筑业协会。

主要目的是为了鼓励建筑施工企业加强管理,搞好工程质量,争创一流工程,推动我国工程质量水平普遍提高。

鲁班奖由建设部、中国建筑业协会颁发,每年评选一次,奖励数额为每年45个。

二、詹天佑奖1999年设立的“詹天佑奖”全称为“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大奖”,是中国土木工程设立的最大奖项。

该奖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詹天佑土木工程科技发展基金会联合设立。

主要目的是为了推动土木工程建设领域的科技创新活动,促进土木工程建设的科技进步,进一步激励土木工程界的科技与创新意识。

因此,该奖又被称为建筑业的“科技创新工程奖”。

詹天佑奖每两年评选一次。

三、梁思成奖“梁思成奖”是经国务院批准,以中国近代著名的建筑家和教育家梁思成先生命名的中国建筑设计国家奖。

设立“梁思成奖”是为了激励中国建筑师的创新精神,繁荣建筑设计创作,提高中国建筑设计水平,表彰奖励在建筑设计创作中拥有重大成绩和贡献的杰出建筑师。

“梁思成奖”被提名者,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注册建筑师和中国建筑学会会员,在中国大陆从事建筑创作满20周年。

四、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是建设系统以社会力量办奖形式设立的建设行业科学技术奖。

设奖机构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承办机构为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决策机构为建设行业有关单位组成的奖励委员会。

分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四个等级。

五、绿色建筑创新奖由建设部设立,由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负责实施,日常管理由建设部科学技术司负责。

绿色建筑奖设立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三个等级,每两年评选一次。

绿色建筑奖的奖励对象为在推进建设事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中,对发展绿色建筑有突出示范作用的工程和有积极作用的技术与产品,以及做出重要贡献的组织和人员。

绿色建筑一星标准

绿色建筑一星标准

绿色建筑一星标准绿色建筑一星标准是指建筑物在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符合一定的环保要求,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室内环境质量的一种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一星标准的实施,旨在推动建筑行业向着更加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为人们创造更加舒适、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首先,绿色建筑一星标准要求建筑物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节能和资源利用效率。

比如,在建筑设计中要合理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减少对人工照明和通风系统的依赖,降低能耗。

同时,建筑材料的选择也要符合环保要求,尽量选用可再生材料或者回收利用的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此外,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也要注重节能减排,采用高效的能源设备和系统,减少能源浪费,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其次,绿色建筑一星标准要求建筑物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要考虑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

建筑物的布局和造型要尽量减少对周围自然环境的影响,保护周围的植被和水体,减少土地开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同时,建筑物的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也要得到充分考虑,减少城市雨洪对自然水循环的干扰,保护地下水资源。

另外,绿色建筑一星标准还要求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要提高室内环境质量,保障居民的健康和舒适。

建筑物的室内装饰和家具要尽量选用环保材料,减少有害气体的释放,保证室内空气质量。

此外,建筑物的通风系统和空调系统也要合理设计,保证室内空气流通畅通,温度适宜,湿度适中,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总的来说,绿色建筑一星标准是建筑行业向着更加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的重要标志。

通过实施绿色建筑一星标准,可以降低建筑物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室内环境质量,为人们创造更加舒适、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建筑物符合绿色建筑一星标准,为我们的城市环境和生活质量做出更大的贡献。

全球9大绿色建筑标准

全球9大绿色建筑标准

全球9大绿色建筑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绿色建筑标准是指为了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保护人类健康而设定的一系列指导原则和标准。

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建筑项目开始关注绿色建筑标准,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这些标准涵盖了建筑设计、材料选择、能源利用、水资源管理、室内环境质量等方面,以确保建筑在使用阶段具备环保、节能、舒适的特点。

绿色建筑标准的引入旨在促进全球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为居住者提供更健康、更舒适的生活环境。

本文将介绍全球9大绿色建筑标准,其中包括领先的国际认证标准,如美国绿色建筑协会(USGBC)的LEED认证,以及其他重要的绿色建筑标准,如德国绿色建筑委员会(DGNB)的认证和中国绿色建筑评估标准(GBAS)。

通过对这些标准的详细介绍和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全面了解各国在绿色建筑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实践经验。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了解全球绿色建筑标准的发展背景和重要性,深入了解不同标准的主要内容和评估方法,并对如何应用这些标准进行战略性决策提供指导。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分享,能够进一步推动全球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建筑师、设计师和业主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启示。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介绍全球9大绿色建筑标准,文章结构如下:2. 正文2.1 绿色建筑标准12.2 绿色建筑标准22.3 绿色建筑标准32.4 绿色建筑标准42.5 绿色建筑标准52.6 绿色建筑标准62.7 绿色建筑标准72.8 绿色建筑标准82.9 绿色建筑标准9在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全球范围内九个重要的绿色建筑标准。

每个标准将包括其定义、特点、应用范围、主要原理等内容的介绍。

这些标准代表了全球绿色建筑行业的最新发展和最高要求。

3. 结论3.1 总结3.2 展望在结论部分,将总结全文内容,提炼出各个绿色建筑标准的关键点,并探讨其未来发展的趋势和可能的改进方向。

展望部分将对绿色建筑标准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指出可能出现的新的绿色建筑标准,并对绿色建筑行业的未来发展提出令人期待的展望。

全球9大绿色建筑标准

全球9大绿色建筑标准

全球9大绿色建筑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全球9大绿色建筑标准是指在建筑设计、施工、使用和拆除阶段都采用了环保、节能、资源回收等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建筑标准。

这些标准旨在通过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绿色技术和材料的应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提高建筑的能源效率和舒适性。

以下是全球9大绿色建筑标准的介绍:1. LEED(美国绿色建筑评估系统):LEED是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推出的一套绿色建筑评估和认证体系,包括能源与大气、材料与资源、水资源、室内环境以及创新与设计过程等五个方面。

LEED通过对建筑的设计、施工和运营过程进行评估,并根据评级标准为建筑提供相应的认证。

5. Living Building Challenge(生命建筑挑战):Living Building Challenge是一个更为严苛的绿色建筑标准,要求建筑实现零排放、零碳足迹、零污染、零能耗和零水浪费的目标。

Living Building Challenge通过对建筑的生态系统性能、社会与文化价值、生态卫生、资源利用和运营等方面进行评估,为建筑提供生命建筑认证。

8. Minergie(瑞士绿色建筑标准):Minergie是瑞士联邦政府推出的一套绿色建筑标准,旨在提高建筑的能源效率和室内舒适性。

Minergie标准主要关注建筑的能源消耗、空气质量和照明等方面,并通过对建筑的设计、施工和运营过程进行评估,为建筑提供Minergie 认证。

全球9大绿色建筑标准是为了引导和推动建筑行业朝着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通过对建筑的设计、施工和运营过程的评估,为建筑提供绿色认证,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更多的建筑都能符合这些绿色建筑标准,为地球环境和人类未来提供一个更加可持续的生活空间。

第二篇示例:全球绿色建筑标准的相关规范已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些标准旨在促使建筑行业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绿色数据中心相关标准规范-2023

绿色数据中心相关标准规范-2023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科技标准处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 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解释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8)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工业 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提出,全国能源基础与 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0)归口。 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绿色事业认证公 司(GBCI)
中国通信学会 中关村现代能源环境服务产业联盟
相关标准规范
简要说明
明确提出我国绿色数据中心评价要求,指引了数据中心的绿色低碳建设路径,填补了我国绿色数据中心无评价国家标准的空 白。该标准用于指导数据中心自我评价、第三方评级及数据中心服务采购的选择性评价。
作为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适用于民用建筑绿色性能的评价)的补充,本细则总结了国外近年来绿色 数据中心建筑评价的经验与成果,借鉴了国际和国内互联网通信行业数据中心建设的经验。
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应由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5类指标组成,且每类指标均包括控制项和 评分项;评价指标体系还统一设置加分项。绿色建筑划分应为基本级、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4个等级。
为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提供更加规范的具体指导,为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提供更加明确的技术原则,为绿色建 筑创新奖的评审提供更加详细的评判依据,从三个层面推进绿色建筑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与创新。
Uptime Institute
The Green Grid 绿色网格(中国)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
中国建筑学会
中国电子学会
中国电子学会节能减排工作推进委员会、广州赛宝认 证中心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信部新闻宣传中心、开放数 据中心委员会(ODCC)、绿色网格(中国)共同开 展,中国信通院云大所具体承担 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ODCC)、工信部新闻宣传中 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开展,中国信通院云大 所具体承担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 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数据中心分会 北京国信天元质量测评认证有限公司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节能与能源利用:评估建筑物的能源效率和能源消耗情况,包括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能源系统和设备的能效等。

2.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评估建筑物的水资源利用情况,包括节水设备、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等。

3. 室内环境质量:评估建筑物的室内环境质量,包括空气质量、热环境、照明等。

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评估建筑物的材料利用情况,包括材料的可再生性、可回收性、环保性等。

5. 室外环境:评估建筑物周边的环境,包括绿化、景观、噪声等。

6. 运营管理:评估建筑物的运营管理情况,包括节能、节水、绿化等方面的管理措施和效果。

具体的评价标准可能因地区、国家或行业而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为了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建筑物的环境友好性、资源利用效率和居住舒适度。

台北市立图书馆北投分馆

台北市立图书馆北投分馆

台北市⽴图书馆北投分馆台北市⽴图书馆北投分馆—钻⽯级绿⾊建筑⼀、简介台北市⽴图书馆北投分馆是⾸座绿⾊建筑图书馆,座落于林⽊茂密、⽣态环境丰富的北投公园,与温泉博物馆⽐邻,地下⼀层,地上⼆层,建筑占地⾯积1989m2。

北投分馆历经了被检测出是海砂屋⽽遭拆除,重新以绿⾊环保的姿态矗⽴在台北市民⾯前。

新的北投分馆由九典建筑师事务所设计规划,美国Team Oregon提供建议于原址重建,于2006年11⽉17⽇隆重开幕。

⼆、⽓候条件台北属副热带季风⽓候,年平均⽓温22.4℃,年降⾬量2100多毫⽶。

5⽉底⾄9⽉为夏季,⽓温炎热潮湿,温度约为25.2℃-28.6℃。

10-11⽉为秋季,温度约为22.2℃-24.2℃。

12⽉⾄2⽉为冬季,⽓候较冷,温度约为15.3℃-18.5℃。

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寒冷多⾬,但很少有低于零度的⽓温出现。

三、项⽬基本信息台北市⽴图书馆北投分馆位于北投温泉亲⽔公园,北侧紧邻北投溪,南侧与光明路相接,车流量⼤,噪⾳⼤。

东北侧是北投温泉博物馆,西邻溜冰场。

基地位于拥有⾃然⽣态的公园,是该馆得天独厚的景观优势,设计者企图将绿⾊建筑的观念实践在图书馆设计中,将图书馆融⼊北投公园⽣态、历史⽂化环境中,成为⼤⾃然中的⼀本书。

北投分馆由美国俄勒冈州专家及九典建筑师事务所规划设计,为与北投公园⾃然环境相融合的⽣态建筑,建筑以⽊构造为主,搭配钢材,外观仿佛⼀座⼤型⾼架树屋,达到⼈性化与环境友善的设计。

⼯程总造价1.29亿台币,占地8970m2,,建筑采⽤钢筋混凝⼟、⽊构建造,地⾯三层、地下⼀层,建筑占地⾯积1989m2。

因为原建物计划拆除重建,重建建筑须配合台北市即将新建的亲⽔公园规划。

本建筑结合了北投温泉特⾊采⽤⽊构造搭配钢材,是⾸座采⽤最⾼9项指标建设的绿⾊建筑图书馆。

建筑⼀层为主要⼊⼝,设服务台、期刊报纸区、电脑查询区;⼆楼为图书区、讨论室、会议室;地下⼀楼则为⼉童室、视听室及说故事区。

四、建筑设计师资料台北市⽴图书馆北投分馆由美国俄勒冈州专家及九典建筑师事务所规划设计,主建筑师郭英钊1959年⽣,美国UCLA建筑硕⼠、国⽴成功⼤学建筑学⼠,现任九典联合建筑师事务所主持建筑师、科技⼤学建筑系兼任讲师。

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分析

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分析

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分析张玉菊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河北邢台054035)摘要 综述了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不同评估方法,并指出不同评估体系的共同点。

关键词 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可再生能源中图分类号 T U -0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09)07-03336-02作者简介 张玉菊(1975-),女,天津人,讲师,从事土木工程方面的研究。

收稿日期 20082122181 英国BREEAM 评估方法[1]英国建筑研究组织环境评价法最早是由英国建统研究组织(BRE )和一些私人部门于1990年共同制定的。

目的是为绿色建筑实践提供权威性的指导,以期减少建筑对全球和地区环境的负面影响。

从1990年至今,BREE AM 已经发行了《2/91版新建超市及超级商场》、《5/93版新建工业建筑和非食品零售店》、《环境标准3/95版新建住宅》以及《BREE AM ’98新建和现有办公建筑》等多个版本,并已对英国的新建办公建筑市场中25%~30%的建筑进行了评估,成为各国类似评估手册中的成功范例,BREE AM ’98是为建筑所有者、设计者和使用者设计的评价体系,以评判建筑在其整个寿命周期中,包含建筑设计开始阶段的选址、设计、施工,直至最终报废拆除所有阶段的环境性能,通过对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包括建筑对全球、区域、场地和室内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价,BREE AM 最终给予建筑环境标志认证。

BREE AM 认为根据建筑项目所处的阶段不同,评价的内容相应也不同。

评估的内容包括建筑性能、设计建造和运行管理3个方面。

其中,处于设计阶段、新建成阶段和整修建成阶段的建筑,从建筑性能、设计建造两方面评价,计算BREE AM 等级和环境性能指数;属于被使用的现有建筑或是属于正在被评估的环境管理项目的一部分,从建筑性能、管理和运行两方面评价,计算BREE AM 等级和环境性能指数;属于闲置的现有建筑或只需对结构和相关服务设施进行检查的建筑,对建筑性能进行评价并计算环境性能指数,无需计算BREE AM 等级。

绿色建筑科普

绿色建筑科普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

绿色建筑的主要特征包括节约环保、健康舒适和自然和谐。

1. 节约环保:绿色建筑要求在构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尊重生态和减少污染,将人类在构建和使用活动中对地球环境与环境所造成的负荷以及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和生态的再造能力范围之内。

2. 健康舒适:绿色建筑要求在构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全过程中,强化对使用者健康和舒适的关注,注重室内空气质量、水质、声光热环境等以人为本、利于健康的有关指标要求,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适用和高效的活动空间。

3. 自然和谐:绿色建筑要求在构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全过程中,亲近、关爱与呵护人与建筑物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将认识自然、关爱自然、适应自然和谐地统一起来,做到人、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

绿色建筑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
1. 围护结构保温系统:在外墙、屋面、与外界接触的楼板、外窗系统等采用保温措施,降低传热系数,减少室内外温差,提高建筑的节能性能。

2. 绿色建筑材料:选用环保、可再生、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减少对环境的负担。

3. 高效节能设备:采用高效的空调、照明、电梯等设备,降低能源消耗。

4. 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收集雨水用于绿化、冲厕等非饮用用途,减少水资源浪费。

5. 绿色景观设计:采用本土植物,减少绿化用水,营造生态景观。

通过以上措施,绿色建筑能够实现节能、环保、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为人们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中国台湾乡林绿建筑简报

中国台湾乡林绿建筑简报
壹.
前言,
贰.
中国台湾绿建筑标章
9大评估指标
(EEWH)
九大评估指标
绿化量 基地保水 日常节能 二氧化碳减量 废弃物减量 室内环境 水资源 污水垃圾改善 生物多样性
Green Water Energy Co2 Reject Indoor Resource
Organism
八项评估基准
确实反应资材、能源、水、土地、气候等地球环保要素。 要有量化计算的标准,未能量化的指标暂不纳入评估。 项目不可太多,性质相近的指标尽量合并成一指标。 要平易近人,并与生活体验相近。 暂不涉社会人文方面的价值评估。 必须适用于台湾的亚热带气候。 应能应用于小区或建筑群整体的评估。 应可作为设计时间前的事前评估,以达预测控制的目的。
• 若有运动设施、俱乐部等建筑物的专用浴室,必须将杂排水管确实接管至 污水处理设并施或污水下水道。
• 当地政府设有垃圾不落地等清运系统。 • 设有充足垃圾储存处理运出空间。 • 有绿美化或景观化的专用垃圾集中场。 • 设有厨余收集利用。 • 设有资源垃圾分类回收系统。 • 设冷藏、冷冻或压缩等垃圾前置处理设施或卫生密闭式垃圾箱。
然绿地的乔木。 • 绿地减少种人工草坪、花圃,对空气净化无帮助。 • 利用多年生蔓藤植物攀爬建筑立面,争取绿化量。 • 尽量在屋顶、阳台设置防水排水良好的计人工花台加强绿化。
小区入口
1-1、绿化量 小区入口,种植乔木,间距3.5公尺以下
1-2、绿化量 种植草皮
1-3、绿化量 种植灌木,需4株/㎡以上
– 建筑工地设有施工车与机具专用洗涤措施,而清洗污水与地下工程废水排水设有污泥沉 淀、过滤、去污泥、排水之措施。
– 车行路面全面铺设钢板或打混凝土。 – 土石运输车离工地前覆盖不透气防尘塑料布。 – 结构体施工后加装防尘罩网。 – 工地四周筑有1.8m以上防尘围篱。

绿色建筑简介

绿色建筑简介


地下室采光技术(光导管、天井、采光窗等)

绿色建筑增量成本
绿色建筑增量成本
何为增量成本?
增量成本(Incremental Cost)是从边际成本概念发展而来的,其经济学定 义是指在现有技术和生产水平条件下,企业增加特定产出量(容量或业务量),所 导致的成本增加额。它是决策时重要的成本概念,即强调决策的相关成本只限于
绿色建筑概念
绿色建筑发展背景
绿色建筑的国际定义
绿色建筑定义: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 50378-2014中定义:在建筑的全寿命周
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 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从概念上讲,绿色建筑主要包含了三点, 节能,这个节能是广义上的,包含了上面所提到的“四节”,主要强调减少各种资源 的浪费; 保护环境,强调的是减少环境污染,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满足人们使用上的要求,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
世界流行的绿色建筑标准——LEED
LEED的收益: 经济、环境、社会 社会:
绿色建筑可以提升…
2 特色案例介绍
特色案例介绍
绿色实例介绍 ——上海中建广场项目
中建广场作为一个商办综合体项目,除拥有成熟的商业中心外,还建有2座国际5A超甲级 写字楼,面积共3.8万平米。背靠世界500强中建集团的专业技术及严格标准,两栋写字楼 建筑规格极高,获得美国LEED金级建筑认证、绿色建筑三星级设计标识,生态、健康、环 保是中建广场写字楼的特色标签。
绿色建筑概念
世界流行的绿色建筑标准——LEED
LEED的增量成本比较
绿色建筑概念
世界流行的绿色建筑标准——LEED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名类 称别
编号
标准条文
达标判定
4.5.1
每套住宅至少有1个居住空间满足日照标准的要求。当有4个以上居住空间时,至少有2个居住空间满足日 照标准的要求。

4.5.2
卧室、起居室(厅)、厨房设置外窗,窗地面积比不小于1/7。当一套住宅设有1个以上卫生间时,至少有 一个卫生间设有外窗。
室制
对建筑围护结构采取有效的隔声、减噪措施,卧室、起居室的允许噪声级在关窗状态下白天不大于45 dB

4.3.5 采用节水器具和设备,节水率不低于8%。

4.3.6 合理规划地表与屋面雨水径流途径,降低地表径流,采用多种渗透措施增加雨水渗透量。

4.3.7 绿化用水、景观用水等非饮用水采用非传统水源。
水 资 源 利
一 般 项
4.3.8 绿化灌溉采取微灌、渗灌、低压管灌等节水高效灌溉方式。
4.3.9

4.5.6 居住空间开窗能有良好的视野,且避免居住空间之间的视线干扰。
一 4.5.7 围护结构的热工设计符合《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的规定。
般 4.5.8 设采暖和(或)空调系统(设备)的住宅,运行时用户可根据需要对室温进行调控。
项 4.5.9 采用可调节外遮阳,防止夏季太阳辐射透过窗户玻璃直接进入室内。
内 项 4.5.3 (A声级),夜间不大于35 dB(A声级)。楼板和分户墙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45dB,楼板的计权

标准化撞击声声压级不大于70dB。外窗和户门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30dB。

4.5.4 居住空间能自然通风,通风开口面积不小于该房间地板面积的1/20。

4.5.5 室内空气质量符合《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的规定。

“GREEN BIM”的九大应用指标

“GREEN BIM”的九大应用指标

所需的挖填方计算,也能透过3D模型 提供较2D工程图更准确的估算,而有 利土方平衡。且在施工阶段应用BIM模 型,更能因精确计算工程材料之数量 而降低超量备料,以及因
对象尺寸计算更精准而减少边角料之 废弃量。 健康面向上的室内健康与环 境、水资源、污水垃圾改善等三指标: 在室内健康与环境指标(包括室内污 染控制、室内空气净化、生
实际执行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及更积 极地整合工程生命周期的各项作业, 当然就能有效地降低成本与错误,并 掌握工程的成果、质量、效率与安全, 是近年来建筑、土木与建造工程
领域快速发展的技术。因此,应用BIM 技术对于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乃 至于施工及后续营运维护,都有很大 的帮助与效益,于是就有人提出 GreenBIM概念,强调BI
交互式的辅助设计与规范检讨。 节能 面向上的日常节能指标: 建筑节能上 的设计与分析,因牵涉到建筑方位、 对象与空间之安排,例如:开口率、、风向与气流之运用、空调与 冷却系统之运用、能源与光源之管理 运用,以及太阳能之运用等。3DBIM模 型的应用,大大地提升建
水铺面、景观贮留渗透水池、贮留渗 透空地、渗透井与渗透管、人工地盘 贮留)上,则可以应用3DBIM模型,搭 配套装或自行开发之软件工具,以协 助设计所需之计算分析与规
范检讨,及模拟施工方法与过程。在 绿化指标(包括生态绿化、墙面绿化、 墙面绿化浇灌、人工地盘绿化技术、 绿化防排水技术和绿化防风技术)上, BIM技术则能提供可视化且
浇灌节水)上,BIM的管线设计技术, 也能与管流分析仿真软件搭配,以供 设计水的回收循环再利用系统;在污 水与垃圾改善指标(包括雨污水分流、 垃圾集中场改善、生态湿地
污水处里)上,BIM的3D可视化优势, 则可于设计时间考虑相关指标的要求, 及利于检讨设计成果。

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

浅议绿色建筑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及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关乎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之下,绿色建筑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理论也应运而生。

本文阐述了绿色建筑概念,西方绿色建筑的发展状况及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绿色;建筑;西方;中国;发展随着社会经济及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关乎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资源能源的枯竭,环境的恶化等问题己威胁到人类目前及子孙万代的生存。

在此背景下,绿色建筑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理论也应运而生。

建筑活动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环境影响最大的活动之一。

一般来讲,建筑活动使用了人类所使用的自然资源总量的40%,能源总量的40%,而造成的建筑垃圾也占人类活动产生的垃圾总量的40%。

因此,在建筑领域中,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将对人类生活环境起着积极作用。

1、什么是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是指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工作、居住、活动的空间,同时实现最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

它是实现“以人为本”、“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

所谓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规划、设计、施工、运行、拆除,再利用)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它源于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在建筑选址、设计、施工、运营管理、废弃的全过程中,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在不影响环境基本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又能满足人类安全、健康、效率、舒适地居住,达到人与建筑和环境和谐统一。

2、西方国家绿色建筑发展状况国际上对绿色建筑的探索和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

1969年美国风景建筑师麦克哈格(mcharg)在其著作《设计结合自然》一书中,提出人、建筑、自然和社会应协调发展并探索了建造生态建筑的有效途径与设计方法,它标志着生态建筑理论的正式确立。

我们以英国和澳大利亚为例来分析西方国家绿色建筑的发展状况。

发展“绿色建筑”建设“绿色北京”

发展“绿色建筑”建设“绿色北京”
的使 用 空 间 .与 自然 和 谐 共 生 的 建
住小 区 3 0万 户 居 民 。
计标准》 。经 过 三 次 分 阶段 提 高 节 能 标 准 .北 京 市 的建 筑 节 能 已 经 取 得
了 明 显 的 改 观 和 进 展 . 9 8年 至 今 18
为 了引导农 民在 建筑 中使
护、 资源可持续利用 、 绿色 环保建 材 ,
形成 了一 批 以科 技 为先 导 、 能 减 排 节 为重 点 、 能 完 善 、 色鲜 明 、 有 辐 功 特 具 射 带 动 作 用 的 “ 色 建 筑 ” 范 工 程 绿 示 和低 能 耗 建 筑 示 范 工 程 。 运会 结 束 奥 作 为 “ 色 北 京 ” 设 的 一 个 重 绿 建 要 方 面 . 京 的“ 色 建 筑 ” 得 到更 北 绿 将
在 内 的 建 筑 能 耗 业 已超 言之 , 展 “ 换 发 绿 色 建 筑 ” 建 筑 节 能 , 证 建 筑 物 在 和 保
节 能 设 计 标 准 的 既 有 建 筑 进 行 改造 . 在 20 并 0 8年 和 2 0 0 9年 连
“ 色 建 筑 ” 广 工 程 是 《 绿 色 绿 推 “ 北 京 ” 动 计 划 (0 0 2 1 行 2 1- 0 2年 )提 》 出 的 九 大 “ 色 工 程 ” 一 。这 份 行 绿 之 动 计 划 要 求 。三 年 内 建 设 一 批 主 题 鲜 明 的 “ 色 建 筑 ” 范 , 备 条 件 绿 典 具
后 发 布 了 节 能 标 准 为 3 % 、0 和 0 5%
及供热面积 5 0 70万平方米 。老
网节 能 改 造 9 0公 里 . 及 3 0 0 涉 0
何 谓“ 绿色建筑 ” ?大体 而言 , 它 6 %的 《 5 居住 建 筑节 能设 计标 准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綠建築九大評估指標1.生態多樣性指標使基地裡的物種多樣化..包括動物..植物..目的~避免因建築導致物種滅絕方法~生態綠網..生態水池..生態水域..濃縮自然..等2.綠化量指標顧名思義就是在基地內綠化..因為植物有吸取二氧化碳的功能目的增加二氧化碳固定量..固定在植物體內方法多種植喬木..避免草坪..立面及屋頂綠化3.基地保水指標將雨水保存在基地內目的~由於都市不透水層居多..增加透水舖面可減少都市洪荒方法~使用透水舖面..儲留空地...等4.日常節能指標減少人工設備使用率..以達到減少消耗能源目標目的減少空調使用量..善加利用照明使用..將減少用電量方法建築物配置節能..外遮陽..浮力通風..空調分區..照明方式..建築能源管理等5.CO2減量指標建築物建造時減少混凝土使用..減少CO2產生目的~混凝土製造時會產生大量CO2..以簡單的方法可減少產生量方法~鋼構造..木構造..結構輕量化..構造簡單化...等6.廢棄物減量指標建築物施工或拆除時減少不必要的廢棄量目的~建築設計時多使用自動化即模矩工法..可減少施工和拆除時的廢料方法~預鑄工法..使用可回收建材..自動化工法...等7.水資源指標將與水和雜排水再利用..以減少自來水使用量目的~利用簡單的設施將雨水儲存..污染較少的排水重新處理..運用在不需清潔度的地方..來節省用水方法~雨水再利用..中水在利用...等8.污水與垃圾改善指標將污水與垃圾統一管理目的~目前建築長把污水合流..導致河川容易污染..將其統一管理可改善自然環境方法~油脂節流器..雨污水分流...等9.室內環境指標改善室內環境..避免危害人體健康目的~運用簡單的設計方法..以及自然的建築材料..防止危害健康方法~室內通風..使用綠建材..調濕材料...等1.1何謂生物多樣性所謂「生物多樣性」係在於顧全「生態金字塔」最基層的生物生存環境,亦即在於保全蚯蚓、蟻類、細菌、菌類之分解者、花草樹木之綠色植物生產者以及甲蟲、蝴蝶、蜻蜓、螳螂、青蛙之較初級生物消費者的生存空間。

過去許多人談到生態,就以為是要去保護黑面琵鷺、台灣彌猴或梅花鹿等樣版動物,殊不知生活於我們屋角石縫下的蟾蜍、蜈蚣,或長於枯樹上的苔蘚菇菌均是貢獻於生態的一環。

然而,唯有確保這些基層生態環境的健全,才能使高級的生物有豐富的食物基礎,才能促進生物多樣化環境。

1.2生物多樣性的目的本指標的目的主要在於提升大基地開發的綠地生態品質,尤其重視生物基因交流路徑的綠地生態網路系統。

本指標鼓勵以生態化之埤塘、水池、河岸來創造高密度的水域生態,以多孔隙環境以及不受人為干擾的多層次生態綠化來創造多樣化的小生物棲地環境,同時以原生植物、誘鳥誘蝶植物、植栽物種多樣化、表土保護來創造豐富的生物基盤。

1.3生物多樣性指標簡易評估法生物多樣性指標係指大區域的生物棲息地與活動交流之基盤,因此僅適用於大型基地之開發評估。

有鑑於此,目前暫時規定2公頃以上的基地規模才適用於本指標,小於2公頃之基地免於接受本指標之監督。

詳細評估方法請參閱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出版之「綠建築解說與評估手冊」內容規定。

2.1何謂生物多樣性所謂「生物多樣性」係在於顧全「生態金字塔」最基層的生物生存環境,亦即在於保全蚯蚓、蟻類、細菌、菌類之分解者、花草樹木之綠色植物生產者以及甲蟲、蝴蝶、蜻蜓、螳螂、青蛙之較初級生物消費者的生存空間。

過去許多人談到生態,就以為是要去保護黑面琵鷺、台灣彌猴或梅花鹿等樣版動物,殊不知生活於我們屋角石縫下的蟾蜍、蜈蚣,或長於枯樹上的苔蘚菇菌均是貢獻於生態的一環。

然而,唯有確保這些基層生態環境的健全,才能使高級的生物有豐富的食物基礎,才能促進生物多樣化環境。

2..2生物多樣性的目的本指標的目的主要在於提升大基地開發的綠地生態品質,尤其重視生物基因交流路徑的綠地生態網路系統。

本指標鼓勵以生態化之埤塘、水池、河岸來創造高密度的水域生態,以多孔隙環境以及不受人為干擾的多層次生態綠化來創造多樣化的小生物棲地環境,同時以原生植物、誘鳥誘蝶植物、植栽物種多樣化、表土保護來創造豐富的生物基盤。

2.3生物多樣性指標簡易評估法生物多樣性指標係指大區域的生物棲息地與活動交流之基盤,因此僅適用於大型基地之開發評估。

有鑑於此,目前暫時規定2公頃以上的基地規模才適用於本指標,小於2公頃之基地免於接受本指標之監督。

詳細評估方法請參閱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出版之「綠建築解說與評估手冊」內容規定。

3.1何謂基地保水基地的保水性能係指建築基地內自然土層及人工土層涵養水分及貯留雨水的能力。

基地的保水性能愈佳,基地涵養雨水的能力愈好,有益於土壤內微生物的活動,進而改善土壤之活性,維護建築基地內之自然生態環境平衡。

3.2 基地保水的目的以往建築基地環境開發常採用不透水舖面設計,造成大地喪失良好的吸水、滲透、保水能力,減弱滋養植物及蒸發水分潛熱的能力,無法發揮大地自然調節氣候的功能,甚至引發居住環境日漸高溫化的「都市熱島效應」。

此外,過去的都市防洪觀念,都希望把建築基地內的雨水盡速往鄰地排出或引流至都市公共下水道系統,造成都市公共排水設施極大的負擔,形成低窪地區每到大雨即淹水的窘境。

綠建築之「基地保水指標」即是藉由促進基地的透水設計並廣設貯留滲透水池的手法,以促進大地之水循環能力、改善生態環境、調節微氣候、緩和都市氣候高溫化現象。

3.3 基地保水之規劃設計基地保水指標僅針對透水性較好的粉土,沙土土壤而評估:至於透水性不良的黏土土壤,則因其保水性能惡劣,實施相關保水設計並無實質意義。

加強基地保水性能的手法,大致可分為四大類:增加土壤地面-可增加雨水的直接入滲效果,通常土壤地面用來作為種植植栽的綠地,屬於最自然、最環保的保水設計。

增加透水舖面-一般良好透水鋪面的透水性能相當於裸露土地,可以增加透水鋪面積。

貯留滲透設計-就是讓雨水暫時貯存於水池、低地,再慢慢以自然滲透方式滲入大地土壤之內的方法,是一種兼具防洪功能的生態透水設計。

花園雨水截留設計-指設置於建築物屋頂、陽台及有地下室地面等人工地盤上的花園植栽槽,採用截留雨水的設計,以達到部分保水的功能。

3.4如何達到合格標準為了達成符合指標基準的要求標準,基地保水設計上可善加運用的手法列舉如下︰基地開發應盡量降低建蔽率,並且降低地下室開挖率。

至少保有法定空地一半以上未開挖地下室才容易達成基準要求。

盡量將空地全面綠化,並盡量將車道、步道、廣場等人工鋪面設計成透水鋪面,只要有法定空地之八成做成透水鋪面即可達成。

可利用裸露空地上之綠地造園融入「景觀貯留滲透水池」設計。

大面積社區開發時,可利用露天停車場、廣場、遊戲場、綠地設計成「貯留滲水低地」。

對於屋頂、陽台、地下室之地面層,可盡量做成花園以涵養雨水。

4.1何謂日常節約能源建築物的生命週期長達五、六十年之久,從建材生產、營建運輸、日常使用、維修、拆除等各階段,皆消耗不少的能源,其中尤以長期使用的空調、照明、電梯等日常耗能量佔最大部分。

由於空調與照明耗能佔建築物總耗能量中絕大部分,綠建築之「日常節能指標」即以空調及照明耗電為主要評估對象,同時,將「日常節能指標」定義為夏季尖峰時期空調系統與照明系統的綜合耗電效率。

4.2日常節約能源法令的實施規則目前我國的「建築技術規則」中已納入建築節能設計法規。

預計實施二十年後至少可降低16﹪的建築空調尖峰用電量,相當於7﹪的全國尖峰用電容量,相當於2座的大型火力發電場,或全國所有的水力發電場,或一部大型核能機組。

就全年的累積效果而言,每年可節約空調用電量約46億度,約相當可減少七百萬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減緩地球氣候溫室化效應,對於地球環保有莫大的貢獻4.3日常節約能源指標與基準而綠建築的「日常節能指標」的評估,更要求建築外殼耗能的合格基準比現行節能法規約嚴格20%,由於空調與照明耗能佔建築物總耗能量中絕大部分,此項指標同時也加強對空調設備及照明系統的節能要求,對於建築的節能設計設定更高的目標。

主要評估項目為建築物外殼熱負荷比、空調效率比、照明節能比值等,另外對於採用再生能源的比例,評估時提供一定的獎勵係數,以鼓勵再生能源的推廣應用。

4.4如何達到合格標準綠建築之「日常節能指標」是以最大耗電部分的空調與照明用電的節能設計為重點,並將節能評估重點設定在建築外殼節能設計、空調效率設計及照明效率設計等三大方向。

建築外殼節能設計重點包括︰建築外殼開窗率、開口部的外遮陽設計、建築物之座向方位、避免全面玻璃帷幕之外殼設計,屋頂的隔熱處理等。

空調節能效率設計重點(以中央空調為對象)︰建築空間應依空調使用時間實施空調區劃、依據實際熱負荷預測值選用適當適量的空調系統、選用高效率熱源機器。

照明節能重點:建築室內牆面及天花板採用明亮設計、採用高效率燈具、盡量採自然採光設計及利用自動晝光節約照明控制系統。

5.1何謂溫室氣體所謂「溫室氣體」就是會造成氣候溫暖化的大氣氣體,地球氣候高溫化是現在最嚴重的地球環保課題,而氣候高溫化最主要的因素在於大氣的溫室氣體增加。

大氣中最主要的溫室氣體為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亞氮(N2O) 等三種,以CO2氣體對全球氣候溫暖化影響最大。

在建築產業的溫室氣體排放主要是起因於能源使用,建築產業的耗能則包括空調、照明、電機等「日常使用能源」,以及使用於建築物上的鋼筋、水泥、紅磚、磁磚、玻璃等建材的「生產能源」。

5.2二氧化碳減量的目的地球氣候高溫化的問題是當前地球環保最迫切的課題。

從1992年「地球高峰會議」制訂的「全球氣候變化公約」到1998年「京都議定書」,各國無不積極進行二氧化碳排放減量的工作。

過去國內建築產業採行高耗能、高污染的構造設計,對地球環境破壞甚大,目前台灣新建建築物中,有95﹪為鋼筋混凝土構造,除了每年80﹪盜採自河川砂石及高耗能水泥生產能源之外。

未來混凝土建築拆除解體時,其廢棄的水泥物、土石、磚塊又難以回收再利用,造成環境莫大負荷,因此必須從建築物之規劃設計及構造進行改善,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5.3二氧化碳減量指標與基準建築物軀體的CO2排放量指標為 E CO2,必須由其建材的實際使用量及建材之單位CO2排放量累算求得。

E CO2指標計算值越小,象徵此建築物使用越經濟的建材,而其CO2排放量越少,對地球環境的傷害越少。

5.4如何達到合格標準為了達成CO2減量指標的基準要求,建築物的建材使用計畫應善加配合之規劃原則包括:結構輕量化─建築物的輕量化直接降低了建材使用量,進而減少建材之生產耗能與CO2排放。

最具體的做法,即為推行「鋼構造建築」以及「金屬帷幕外牆設計」。

合理的結構設計─為了降低建材的使用量,首重合理而經濟的結構系統設計,亦即盡量使建築物的跨距設計合理化,保有均勻對稱的平面、立面、剖面等設計,減少不必要的造型結構荷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