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物理打印1
初二物理第一章知识点归纳
初二物理第一章知识点归纳一、机械运动。
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 长度单位。
- 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 常用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 换算关系:1km = 1000m;1m = 10dm;1dm = 10cm;1cm = 10mm;1mm = 1000μm;1μm = 1000nm。
- 长度测量。
- 测量工具:刻度尺(如直尺、三角尺等)。
- 正确使用刻度尺:- 选:根据测量要求选择合适量程和分度值的刻度尺。
- 放: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
- 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 读: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 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 时间测量。
- 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 常用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
换算关系:1h = 60min,1min = 60s。
- 测量工具:停表(机械停表和电子停表)。
2. 运动的描述。
- 机械运动。
- 定义: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 参照物。
- 定义: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例如,坐在行驶汽车中的乘客,以汽车为参照物是静止的,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是运动的。
3. 运动的快慢。
- 速度。
- 定义: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用符号v表示。
- 公式:v = (s)/(t),其中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
-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m/s),常用单位还有千米每小时(km/h)。
换算关系:1m/s = 3.6km/h。
- 匀速直线运动。
- 定义: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 特点: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 变速直线运动。
- 定义:物体做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发生变化的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 平均速度: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来表示物体在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
初中物理第一章
第一章声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一切发声物体都在(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考钟振动发声,等等);2、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3、发声体可以是体、体和体;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传播所需的物质叫介质. 体、体和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损耗最少(在固体中传的最远,铁轨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体中传得最快,体中最慢(软木除外);2、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交谈;3、声音以的形式传播;注:有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 ;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m/s;声速的影响因素:介质的,介质的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s以上(教师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距离:S=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四、怎样听见声音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5、双耳效应:生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亦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听见立体声);五、声音的特性包括:、、;1、音调:叫音调,物体振动越.频率越高,音调越(频率:,表示物体振动的,单位是)2、响度: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3、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发的声靠音色)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六、超声波和次声波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Hz~Hz,高于Hz叫超声波;低于Hz叫次声波;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声波;七、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噪声:从物理角度上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都是噪声;2、乐音:;3、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
初二物理第一章
初二物理第一章
【原创版】
目录
1.初二物理第一章概述
2.第一章的主要内容
3.第一章的重点难点
4.如何学好第一章
正文
初二物理第一章概述
初二物理是初中物理学习的一个重要阶段,它为学生打下了扎实的物理基础。
在初二物理的第一章中,我们将学习一些基本的物理概念和定律,包括物质的性质、测量和密度、力、重力、简单机械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一章,学生可以对物理学科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一章的主要内容
1.物质的性质:包括物质的分类、物质的组成、物质的性质和物质的相互作用等。
2.测量和密度:包括长度、时间、质量、温度等物理量的测量,以及密度的概念、计算和测量。
3.力:包括力的概念、分类、作用效果和测定等。
4.重力:包括重力的概念、计算和重心等。
5.简单机械:包括杠杆、滑轮、斜面等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
第一章的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物质的性质、测量和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掌握力的概念和作用效果,理解重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了解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
2.难点:理解力的作用效果和测定,掌握重力的计算方法,以及简单机械的应用。
如何学好第一章
1.认真阅读教材,理解概念和定律,掌握公式和计算方法。
2.参加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3.多做练习题,尤其是重难点部分的题目,通过做题来巩固和提高物理知识。
4.结合实际生活,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提高物理学习的兴趣。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点整理汇总(共100个)(直接打印每生一份熟记)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点汇总电学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金属导体里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规定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
2.电流表不能直接与电源并联。
3.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安全电压应不高于36V,家庭电路电压220V。
4.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玻璃温度越高电阻越小)。
5.能导电的物体是导体,不能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错,“容易”,“不容易”)。
6.在一定条件下导体和绝缘体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7.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温度有时不考虑)。
8.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都是靠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9.利用欧姆定律公式要注意I、U、R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
10.伏安法测电阻原理:R=U/I伏安法测电功率原理:P=UI。
11.串联电路中:电压、电功、电功率、电热与电阻成正比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功、电功率、电热与电阻成反比。
12.在生活中要做到: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13.开关应连接在用电器和火线之间。
两孔插座(左零右火),三孔插座(左零右火上地)。
14.“220V100W”的灯泡比“220V40W”的灯泡电阻小,灯丝粗。
15.家庭电路中,用电器都是并联的,多并一个用电器,总电阻减小,总电流增大,总功率增大。
16.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保险丝熔断,产生的原因有两个:①短路②总功率过大。
17.磁体自由静止时指南的一端是南极(S极),指北的一段是北极(N极)。
磁体外部磁感线由N极出发,回到S极。
18.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19.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20.磁场的方向:①自由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②该点磁感线的切线方向。
21.奥斯特试验证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电生磁、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磁生电、发电机)。
22.电流越大,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有铁心比无铁心磁性要强的多)。
九年级物理试卷打印图片
九年级物理试卷打印图片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光的折射?A. 镜子中的倒影B. 水中的鱼看起来更浅C. 彩虹D. 钟表的指针影子2. 关于电流,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 电流是由电压引起的B. 电流的方向是由正电荷向负电荷流动C.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D. 电流与电阻成正比3. 下列哪种物质是导体?A. 玻璃B. 水C. 铜线D. 橡胶4. 关于能量守恒定律,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 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B. 能量可以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消失C. 能量可以从无到有D. 能量不能从一种物质转移到另一种物质5. 下列哪种运动是直线运动?A. 圆周运动B. 抛物线运动C. 匀速直线运动D. 自由落体运动二、判断题1. 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正确/错误)2.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正确/错误)3.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正确/错误)4. 温度越高,物体的分子运动越快。
(正确/错误)5. 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
(正确/错误)三、填空题1. 光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是______。
2. 电流的单位是______。
3. 物体的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称为______。
4. 温度的单位是______。
5. 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与物体的______成正比。
四、简答题1. 简述牛顿第一定律。
2. 什么是光的折射?3. 电流是如何产生的?4. 简述能量守恒定律。
5. 什么是电阻?五、应用题1.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10牛的力,摩擦系数为0.5,求物体的加速度。
2. 一个电阻为20欧姆的电阻器,通过它的电流为0.5安培,求电压。
3. 一个物体从10米的高度自由落体,求落地时的速度。
4.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5米/秒,求10秒内的位移。
5.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10牛的力和15牛的力,两个力的方向夹角为60度,求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初中物理 第1章
第1节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一、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1.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它是一种理想化模型.2.参考系: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选定用来作为参考的物体.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通常以地面或相对于地面不动的物体为参考系来研究物体的运动.3.坐标系: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二、位移和路程三、速度和速率1.平均速度:运动物体的位移和运动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v-=ΔxΔt,平均速度是矢量,其方向跟位移的方向相同.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过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瞬时速度能精确描述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运动快慢.3.平均速率: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不一定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4.瞬时速率:简称速率,等于瞬时速度的大小,是标量.四、加速度1.定义式:a=ΔvΔt;单位是m/s2.2.物理意义: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3.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4.物体加、减速的判定(1)当a与v同向或夹角为锐角时,物体加速.(2)当a与v垂直时,物体速度大小不变.(3)当a与v反向或夹角为钝角时,物体减速.[自我诊断]1.判断正误(1)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只能选择静止的物体作为参考系.(×)(2)“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只是诗人的一种臆想,没有科学道理.(×)(3)研究花样游泳运动员的动作时,不能把运动员看做质点.(√)(4)电台报时说“现在是北京时间8点整”,这里的“8点整”实际上指的是时刻.(√)(5)平均速度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6)子弹击中目标的速度属于瞬时速度.(√)(7)物体的速度很大,加速度不可能为零.(×)(8)甲的加速度a甲=2 m/s2,乙的加速度a乙=-2 m/s2,a甲>a乙.(×)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参考系必须是固定不动的物体B.参考系可以是变速运动的物体C.地球很大,又因有自转,研究地球公转时,地球不可视为质点D.研究跳水运动员转体动作时,运动员可视为质点解析:选 B.参考系是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而人为选定作为参照的物体,参考系可以是不动的物体,也可以是运动的物体,A错误,B正确;地球的公转半径比地球半径大得多,在研究地球公转时,可将地球视为质点,C错误;在研究跳水运动员身体转动时,运动员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不可忽略,不能被视为质点,D错误.3.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方向为正时,速度一定增加B.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C.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D.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解析:选 B.速度是否增加,与加速度的正负无关,只与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是否相同有关,A错误;“速度变化得越快”是指速度的变化率ΔvΔt越大,即加速度a越大,B正确;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可能变,也可能不变,当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时,v=0以后就反向运动,C错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尽管加速度在变小,但物体仍在加速,直到加速度a=0,速度达到最大值,D错误.考点一对质点和参考系的理解1.建立质点模型的两个关键点(1)明确题目中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质点是对实际物体科学地抽象,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对实际物体进行的近似,质点实际上并不存在.(2)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能忽略不计时,可将物体视为质点,并非依据物体自身大小来判断.2.参考系的选取(1)参考系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但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假定它是静止的.(2)比较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同一参考系.(3)选参考系的原则是观测运动方便和描述运动尽可能简单.1.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被看成质点B.质点是用一个点来代表整个物体,不包括物体的质量C.在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做质点D.在研究地球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做质点解析:选 C.质点是一个有质量的点,将物体看做质点的条件是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对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者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并不是根据本身体积大小来判断,选项A、B错误;在研究地球自转时,不能把地球看做质点,选项D错误,C正确.2.甲、乙、丙三个观察者同时观察一个物体的运动.甲说:“它在做匀速运动.”乙说:“它是静止的.”丙说:“它在做加速运动.”这三个人的说法()A.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对B.三人中总有一人或两人的说法是错误的C.如果选择同一参考系,那么三个人的说法都对D.如果各自选择自己的参考系,那么三个人的说法就可能都对解析:选 D.如果被观察物体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甲、乙、丙相对于地面分别是匀速运动、静止、加速运动,再以他们自己为参考系,则三个人的说法都正确,A、B错误,D正确;在上面的情形中,如果他们都选择地面为参考系,三个人的观察结果应是相同的,因此C错误.“质点模型”的三点感悟(1)物体能否看做质点并非以体积的大小为依据,体积大的物体有时也可看成质点,体积小的物体有时不能看成质点.(2)质点并不是质量很小的点,它不同于几何图形中的“点”.(3)同一物体,有时可看成质点,有时不能.考点二对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理解1.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平均速度与位移和时间有关,表示物体在某段位移或某段时间内的平均运动快慢程度;瞬时速度与位置或时刻有关,表示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运动快慢程度.(2)联系:①瞬时速度是运动时间Δt→0时的平均速度.②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瞬时速度等于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2.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区别平均速度的大小不能称为平均速率,因为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它与平均速度的大小没有对应关系.1. 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Δt .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Δx ,用Δx Δt 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使Δx Δt 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 )A .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B .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C .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D .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解析:选A.由v =Δx Δt 可知,当Δt →0时,Δx Δt 可看成物体的瞬时速度,Δx 越小,Δt 也就越小,Δx Δt越接近瞬时速度,A 正确;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只能提高测量平均速度的准确度,不能使平均速度更接近瞬时速度,B 错误;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滑块通过光电门的速度更小,时间更长,因此C 错误;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如果滑块离光电门近,也不能保证滑块通过光电门的时间短,D 错误.2. (多选)如图所示,某赛车手在一次野外训练中,先用地图计算出出发地A 和目的地B 的直线距离为9 km ,实际从A 运动到B 用时5 min ,赛车上的里程表指示的里程数是15 km ,当他经过某路标C 时,车内速度计指示的示数为150 km/h ,那么可以确定的是( )A .整个过程中赛车的平均速度为180 km/hB .整个过程中赛车的平均速度为108 km/hC .赛车经过路标C 时的瞬时速度为150 km/hD .赛车经过路标C 时速度方向为由A 指向B解析:选BC.赛车运动的位移为9 km ,赛车运动的路程为15 km.赛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计算公式为v =x t =108 km/h ;指针显示赛车经过路标C 时瞬时速度的大小为150km/h ,方向应沿C 点切线而非A →B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三点注意(1)求解平均速度必须明确是哪一段位移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2)v =Δx Δt 是平均速度的定义式,适用于所有的运动.(3)粗略计算时我们可以用很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来求某时刻的瞬时速度.考点三 对速度、速度变化和加速度的理解1.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对比2.a =Δv Δt 是加速度的定义式,加速度的决定式是a =F m ,即加速度的大小由物体受到的合力F 和物体的质量m 共同决定,加速度的方向由合力的方向决定.[典例] (多选)有下列几种情景,请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对情景的分析和判断的正确说法( )①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 ②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 ③运行的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 ④太空的空间站在绕地球匀速转动A .①因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B .②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C .③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很大D.④尽管空间站匀速转动,但加速度不为零解析点火后虽然火箭速度为零,但由于气体的反冲力很大而使火箭具有很大的加速度,A错误;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B正确;一个物体运动速度大,但速度不发生变化,如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它的加速度为零,C错误;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发生了变化,速度就发生了变化,所以一定有加速度,D正确.答案BD1.(多选)下面所说的物体运动情况中,可能出现的是()A.物体在某时刻运动速度很大,而加速度为零B.物体在某时刻运动速度很小,而加速度很大C.运动的物体在某时刻速度为零,而其加速度不为零D.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当物体加速度减小时,它的速度也减小解析:选ABC.物体以很大的速度做匀速运动时,加速度为零,A可能;火箭开始发射时速度很小,而加速度很大,B可能;竖直上抛到最高点的物体速度为零,而其加速度不为零,C可能;物体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D不可能.2.如图所示,小球以v1=3 m/s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碰一墙壁经Δt=0.01 s后以v2=2 m/s 的速度沿同一直线反向弹回,小球在这0.01 s内的平均加速度是()A.100 m/s2,方向向右B.100 m/s2,方向向左C.500 m/s2,方向向左D.500 m/s2,方向向右解析:选C.设水平向左为正方向,由a=ΔvΔt得,a=v2-(-v1)Δt=2-(-3)0.01m/s2=500 m/s2,方向与v2方向相同,水平向左,故C正确.课时规范训练[基础巩固题组]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运动员“大力扣篮”过程进行技术分析时,可以把运动员看做质点B.“和谐号”动车组行驶313 km从成都抵达重庆,这里的“313 km”指的是位移大小C.高台跳水运动员腾空至最高位置时,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D.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且周期为24 h的卫星,不一定相对于地面静止解析:选 D.在对运动员“大力扣篮”过程进行技术分析时,运动员的动作特别关键,不能把运动员看成质点,A错误;313 km指的是路程,B错误;高台跳水腾空至最高位置时,速度为零但加速度不为零,C错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且周期为24 h的卫星不一定是同步卫星,所以不一定相对地面静止,D正确.2.飞机着地后还要在跑道上滑行一段距离,机舱内的乘客透过窗户看到树木向后运动,乘客选择的参考系是()A.停在机场的飞机B.候机大楼C.乘客乘坐的飞机D.飞机跑道解析:选 C.飞机着地后在跑道上滑行时,乘客以自己乘坐的飞机为参考系,会看到窗外的树木向后运动,C正确.3.根据材料,结合已学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为我国派出的军舰护航线路图,总航程4 500海里,总航程4 500海里指的是位移B.图甲为我国派出的军舰护航线路图,总航程4 500海里,总航程4 500海里指的是路程C.如图乙所示是奥运火炬手攀登珠峰的线路图,由起点到终点火炬手所走线路的总长度是火炬手的位移D.如图丙所示是高速公路指示牌,牌中“25 km”是指从此处到下一个出口的位移是25 km 解析:选B.军舰航程是指其运动路径的总长度,指路程,A错误,B正确;奥运火炬手所走线路的总长度是火炬手的路程,C错误;高速公路指示牌中“25 km”是指从此处至下一个出口的路程为25 km,D错误.4.(多选)科学研究表明,在太阳系的边缘可能还有一颗行星——幸神星.这颗可能存在的行星是太阳系现有的质量最大的行星,它的质量是木星质量的4倍,它的轨道与太阳的距离是地球与太阳的距离的几千倍.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幸神星质量太大,不能看做质点B.研究幸神星绕太阳运动时,可以将其看做质点C.比较幸神星运行速度与地球运行速度的大小关系时,可以选择太阳为参考系D.幸神星运行一周的位移要比地球运行一周的位移大解析:选BC.物体能否看做质点与物体的质量无关,A错误;幸神星的形状和大小相对其到太阳的距离来说属于次要的因素,因此可以看做质点,B正确;比较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要选择同一参考系,C正确;幸神星运行一周的位移和地球运行一周的位移均为零,D错误.5.(多选)三个质点A、B、C均由N点沿不同路径运动至M点,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平均速度相同B.三个质点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都相同C.三个质点任意时刻的位移方向都相同D.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位移相同解析:选AD.位移是指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在任意时刻,三个质点的位移方向不同,只有均到达M点时,位移方向相同,C错误,D正确;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v=x t可知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平均速度相同,A正确;质点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沿轨迹的切线方向,故三个质点的速度方向不会在任意时刻都相同,B错误.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B.速度改变量Δv越大,加速度就越大C.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加D.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解析:选D.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量Δv与所用时间Δt的比值,描述的是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的大小只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不能反映速度的大小,故加速度大,速度可能很小;加速度小,速度可能很大,A 错误,D 正确;当速度的变化量Δv 很大时,若时间Δt 也很大,由a =Δv Δt 可知a 不一定大,B 错误;物体有加速度,只表明其速度在变化,它可以变大,也可以变小,也可以只有速度的方向改变而大小不变,C 错误.7.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沿正方向运动,a 甲=4 m/s 2,a 乙=-4 m/s 2,那么对甲、乙两物体判断正确的是( )A .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B .甲做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减速直线运动C .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变化快D .甲、乙在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可能相等解析:选B.两物体加速度大小相等,故速度变化快慢相同,A 、C 均错误;由Δv =a ·Δt 可知,两物体在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D 错误;由于甲物体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乙物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故甲做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减速直线运动,B 正确.[综合应用题组]8.为提高百米赛跑运动员的成绩,教练员分析了运动员跑百米全程的录像带,测得:运动员在前7 s 跑了61 m,7 s 末到7.1 s 末跑了0.92 m ,跑到终点共用10.8 s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运动员在百米全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是9.26 m/sB .运动员在前7 s 的平均速度大小是8.71 m/sC .运动员在7 s 末的瞬时速度大小为9.2 m/sD .无法精确知道运动员在7 s 末的瞬时速度大小解析:选C.根据平均速度公式v =x t 可知选项A 、B 正确;根据瞬时速度定义v =Δx Δt 可知选项C 错误,选项D 正确.9.研究表明:加速度的变化率能引起人的心理效应,车辆的平稳加速(即加速度基本不变)使人感到舒服,否则感到不舒服.关于“加速度的变化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从运动学角度的定义,“加速度的变化率”的单位应是m/s 2B .加速度的变化率为0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C.若加速度与速度同方向,如图所示的a-t图象,表示的是物体的速度在减小D.若加速度与速度同方向,如图所示的a-t图象中,已知物体在t=0时速度为5 m/s,则2 s末的速度大小为8 m/s解析:选D.类比可知,加速度的变化率为ΔaΔt,单位为m/s3,A错;加速度的变化率为零,就是加速度恒定,是匀变速运动,B错;加速度与速度同向,速度增大,C错;a-t图象中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表示增加的速度,故D对.10.如图所示,一小球在光滑的V形槽中由A点释放,经B点(与B点碰撞所用时间不计)到达与A点等高的C点,设A点的高度为1 m,则全过程中小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为()A.23 3 m,23 3 mB.23 3 m,43 3 mC.43 3 m,23 3 mD.43 3 m,1 m解析:选 C.小球通过的路程为小球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则小球的路程为s=2l AB=2×1sin 60°m=43 3 m;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则小球的位移大小为x=l AC=1sin 60°m=23 3 m.选项C正确.11.(多选)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当t=0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12 m/s,方向向东,当t=2 s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8 m/s,方向仍向东,则当t为多少时,物体的速度大小变为2 m/s()A.3 s B.5 sC.7 s D.9 s解析:选BC.物体的加速度a=ΔvΔt=v-v0t=8-122m/s2=-2 m/s2,且t′=v′-v0a,当v′=2 m/s时,t1=5 s;当v′=-2 m/s时,t2=7 s,B、C正确.12.一质点沿直线Ox 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 点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 =5+2t 3(m),它的速度随时间t 变化关系为v =6t 2(m/s).该质点在t =0到t =2 s 间的平均速度和t =2 s 到t =3 s 间的平均速度大小分别为( )A .12 m/s,39 m/sB .8 m/s,38 m/sC .12 m/s,19.5 m/sD .8 m/s,12 m/s解析:选B.平均速度v =ΔxΔt ,t =0时,x 0=5 m ;t =2 s 时,x 2=21 m ;t =3 s 时,x 3=59 m ,故v 1=x 2-x 02 s =8 m/s ,v 2=x 3-x 21 s =38 m/s ,B 正确.13.(多选)沿直线做匀变速运动的一列火车和一辆汽车的速度分别为v 1和v 2,v 1、v 2在各个时刻的大小如表所示,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A.B .汽车的加速度较小 C .火车的位移在减小 D .汽车的位移在增加解析:选AD.由表中数据可得,火车的加速度大小a 1=0.5 m/s 2,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 2=1.2 m/s 2,故A 正确、B 错误;因火车和汽车的速度方向均不变,它们的位移均随时间增加,D 正确、C 错误.14.(多选)如图所示是某质点运动的速度图象,由图象得到的正确结果是( )A .0~1 s 内的平均速度是2 m/sB .0~2 s 内的位移大小是3 mC .0~1 s 内的加速度大于2~4 s 内的加速度D .0~1 s 内的运动方向与2~4 s 内的运动方向相反解析:选BC.根据v -t 图象可知,质点在0~1 s 内的位移x 1=12×2×1 m =1 m,1~2 s 内的位移x 2=2×1 m =2 m ,故0~1 s 内的平均速度v 1=x 1t 1=1 m/s,0~2 s 内的位移x =x 1+x 2=3 m ,A 错误、B 正确;0~1 s 内的加速度a 1=2-01 m/s 2=2 m/s 2,2~4 s 内的加速度a 2=0-22 m/s 2=-1 m/s 2,负号表示a 2和v 方向相反,故a 1>|a 2|,C 正确;0~1 s 内与2~4 s 内的速度均为正值,表示物体都沿正方向运动,D 错误.第2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1.匀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2)分类:⎩⎨⎧匀加速直线运动:a 与v 同向.匀减速直线运动:a 与v 反向.2.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v =v 0+at . 3.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x =v 0t +12at 2.4.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式:v 2-v 20=2ax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 1.平均速度公式:v -=v =v 0+v 2.2.位移差公式:Δx =x 2-x 1=x 3-x 2=…=x n -x n -1=aT 2.可以推广到x m -x n =(m -n )aT 2. 3.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比例式(1)1T 末、2T 末、3T 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v 1∶v 2∶v 3∶…∶v n =1∶2∶3∶…∶n . (2)1T 内,2T 内,3T 内……位移之比为:x 1∶x 2∶x 3∶…∶x n =1∶22∶32∶…∶n 2. (3)第一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 内,……,第n 个T 内位移之比为: x Ⅰ∶x Ⅱ∶x Ⅲ∶…∶x n =1∶3∶5∶…∶(2n -1).(4)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t 1∶t 2∶t 3∶…∶t n =1∶(2-1)∶(3-2)∶…∶(n -n -1).三、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拋运动的规律 1.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1)速度公式:v =gt .(2)位移公式:h=12gt2.(3)速度—位移关系式:v2=2gh. 2.竖直上拋运动规律(1)速度公式:v=v0-gt.(2)位移公式:h=v0t-12gt2.(3)速度—位移关系式:v2-v20=-2gh.(4)上升的最大高度:h=v20 2g.(5)上升到最大高度用时:t=v0 g.[自我诊断]1.判断正误(1)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2)匀变速直线运动是速度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是均匀增加的.(×)(4)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速度一定小于该段时间内位移中点的速度.(√)(5)物体由某高度由静止下落一定做自由落体运动.(×)(6)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上升阶段与下落阶段的加速度方向相反.(×)2.滑板爱好者由静止开始沿一斜坡匀加速下滑,经过斜坡中点时的速度为v,则到达斜坡底端时的速度为()A.2v B.3vC.2v D.5v解析:选A.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中间位置的速度公式v x2=v20+v22,有v=0+v2底2,得v底=2v,所以只有A项正确.3.(多选)在某一高度以v0=20 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当小球速度大小为10 m/s时,以下判断正确的是(g取10 m/s2)()A.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15 m/s,方向向上B.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5 m/s,方向向下C.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5 m/s,方向向上D.小球的位移大小一定是15 m解析:选ACD.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当小球的末速度大小为10 m/s、方向向上时,v t=10 m/s,由v=v0+v t2得v=15 m/s,方向向上,A正确.当小球的末速度大小为10 m/s、方向向下时,v t=-10 m/s,由v=v0+v t2得v=5 m/s,方向向上,B错误,C正确.由于末速度大小为10 m/s时,球的位置一定,距起点的位移x=v20-v2t2g=15 m,D正确.考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1.运动公式中符号的规定一般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与初速度同向的物理量取正值,反向的物理量取负值.若v0=0,一般以a的方向为正方向.2.多过程问题如果一个物体的运动包含几个阶段,就要分段分析,各段交接处的速度往往是连接各段的纽带,应注意分析各段的运动性质.3.解决运动学问题的基本思路画过程示意图→判断运动性质→选取正方向→选公式列方程→解方程并讨论1.如图所示,某“闯关游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8 m设有一个关卡,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的时间分别为5 s和2 s.关卡刚放行时,一同学立即在关卡1处以加速度2 m/s2由静止加速到2 m/s,然后匀速向前,则最先挡住他前进的关卡是()A.关卡2B.关卡3C.关卡4 D.关卡5解析:选C.关卡刚放行时,该同学加速的时间t=va=1 s,运动的距离x1=12at2=1 m,然后以2 m/s的速度匀速运动,经4 s运动的距离为8 m,因此第1个5 s内运动距离为9 m,过了关卡2,到关卡3时再用时3.5 s,大于2 s,因此能过关卡3,运动到关卡4前共用时12.5 s,而运动到第12 s 时,关卡关闭,因此被挡在关卡4前,C 正确.2.一旅客在站台8号车厢候车线处候车,若动车一节车厢长25米,动车进站时可以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他发现第6节车厢经过他用了4 s ,动车停下时旅客刚好在8号车厢门口,如图所示.则该动车的加速度大小约为( )A .2 m/s 2B .1 m/s 2C .0.5 m/s 2D .0.2 m/s 2解析:选C.设第6节车厢刚到达旅客处时,车的速度为v 0,加速度为a ,则有L =v 0t +12at 2 从第6节车厢刚到达旅客处到列车停下来,有 0-v 20=2a ·2L , 解得a ≈-0.5 m/s 2或a =-18 m/s 2(舍去),则加速度大小约为0.5 m/s 2,故C 正确. 3.短跑运动员完成100 m 赛跑的过程可简化为匀加速运动和匀速运动两个阶段.一次比赛中,某运动员用11.00 s 跑完全程.已知运动员在加速阶段的第2 s 内通过的距离为7.5 m ,求该运动员的加速度及在加速阶段通过的距离.解析:根据题意,在第1 s 和第2 s 内运动员都做匀加速运动.设运动员在匀加速阶段的加速度为a ,在第1 s 和第2 s 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x 1和x 2,由运动学规律得x 1=12at 20①x 1+x 2=12a (2t 0)2②式中t 0=1 s ,联立①②两式并代入已知条件,得 a =5 m/s 2③设运动员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 1,匀速运动的时间为t 2,匀速运动的速度为v ;跑完全程的时间为t ,全程的距离为x .依题意及运动学规律,得t =t 1+t 2④v =at 1⑤ x =12at 21+v t 2⑥设加速阶段通过的距离为x ′,则x ′=12at 21⑦ 联立③④⑤⑥⑦式,并代入数据得x ′=10 m 答案:5 m/s 2 10 m求解多阶段运动问题的三点注意。
人教版2023年初中物理九年级第1节 两种电荷教案(一)打印版
人教版2023年初中物理九年级第1节两种电荷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知道摩擦起电现象及实质2.知道电荷量及单位3.知道两种电荷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4.知道验电器的构造、原理及作用5.了解原子结构及原子呈电中性原因6.了解导体和绝缘体及导体导电原因二、教学重点1.电荷间相互用2.原子结构三、教学难点1.摩擦起电的实质2.原子结构四、教具:不同类型验电器两个、丝绸、玻璃棒、毛皮、橡胶棒、碎纸片、通草球等。
五、教学教程设计(一)导入新课学生看课本P32-35。
引入:电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我们生活在电的世界里,所有的用电器只有电才能工作,那么我们天天提及的“电”到底是什么东西呢?从这一章开始我们就来学生和电有关的知识,今天我们从最基本的电荷开始电学的学习。
(二)摩擦起电问题1:橡胶棒是否带电?怎么证明?物体带上电和没有带电有什么区别?1.对比演示:(1)不带电和带电的橡胶棒和玻璃棒吸引碎纸片和通草球;(2)吸引的纸片有一部分“弹开”。
(如果学生发现了可以提出,否则可以不讲。
)问题2:橡胶棒和玻璃棒带电了吗?用的什么办法让它带上了电?一个物体如果带上电有什么的性质?总结:(1)带电性质:吸引轻小物体;(2)可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2.生活中的摩擦起电的例子:(1)冬天脱衣服冒火花;(2)梳头时头发跟梳子一起;(3)毛衣容易脏;(4)电视电脑屏幕容易吸灰;(5)油灌车下面拖着一条铁链;(6)纺织工厂要保持空气潮湿;(7)买食物时,薄塑料袋容易沾在手上甩不掉等。
(三)电荷及其相互作用1.两种电荷引入:橡胶棒和玻璃棒都可以通过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上电,都可以吸引轻小物体,它们带的电性质是不是一样的呢?科学研究表明,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1)丝绸←→玻璃棒带正电:记+,“丝玻正”;(2)毛皮←→橡胶棒带负电:记-,“毛胶负”。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引入: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带正电可以吸引轻小物体,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也可以吸引轻小物体,那么把带正电的玻璃棒和带负电的橡胶棒放在一起会不会相互吸引呢?得出结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020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达标试卷(A4可打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达标试卷(A4可打印)(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1、我们现在使用的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A .30μmB .30 mmC .30 cmD .30 dm2、以下长度的估测中最接近3m的是()A .物理课本的宽B .课桌的高C .教室的高D .中学生的身高3、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B .误差是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产生的C .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 .选用精密仪器测量可以减小误差4、小明用一刻度尺对某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多次测量,测量值分别是36.3cm、36.4cm、39.4cm、36.4cm,此物体的长度应记作()A .37.1cmB .36.3cmC .36.37cmD .36.4cm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使用精密的仪器进行测量时能减小误差B .只要物体振动了,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C .光发生折射时,折射角始终小于入射角D .我们能用手准确的感受出水的温度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是减小误差的唯一办法B .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以避免误差C .我们用“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也可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D .光年是时间的单位7、正确使用测量工具是做好物理实验的前提。
下列关于测量工具使用说法正确的是()A .该温度计示数为17℃B .量筒测体积时俯视读数会造成数据偏大C .物体的长度为3.50cmD .演示天平的使用方法是可行的8、小明同学为学习方便,预备网购一台“喵喵机迷你口袋打印机”,卖家提供照片如图所示,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估测口袋打印机的宽度约为()A .B .C .D .9、用分度值为毫米的刻度尺直接测量一张纸的厚度测不出来,这时可将许多相同的纸叠起来,使之有足够的厚度,用刻度尺测出总长度除以张数,就可间接测出一张纸的厚度了,在下列测量中,与这一方法类似的是()A .用三角板和刻度尺测一圆锥体的高度B .用天平测量100ml水的质量C .用刻度尺测细铜丝的直径D .测地图上某段曲线的长度10、物理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A .某中学生的身高为170cmB .一张普通白纸的厚度约为1mmC .一个中等大小苹果的质量大约为1500gD .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以100m/s的速度正常行驶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只要测量方法正确就不会有误差B .误差是难免的,所以减少误差是不可能的C .选用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减少误差D .如果测量次数非常多,取平均值,误差就不存在了12、以下估测值中,最符合实际的是()A .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50gB .中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1.5mC .人体体温的变化范围约为0~42℃D .人正常步行时的速度约为15m/s13、某同学对预防新冠肺炎措施中使用的一些物品进行了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 .“测体温”:一个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B .“勤洗手”:一瓶家用洗手液的质量约为50kgC .“要消毒”:一张消毒湿巾的厚度约为20mmD .“戴口罩”:一只长方形口罩受到的重力约为1N14、下列关于小明同学的估算正确的是()A .锻炼后能举起5000N的杠铃B .在1000m跑的平均速度可达10m/sC .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104PaD .在立定跳远时跳出了8m的成绩15、小明对预防新冠肺炎采取的一些措施进行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 .“测体温”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42℃B .“少出行”正常成年人行走的速度是5m/sC .“要消毒”一张消毒湿巾的厚度约为20mmD .“戴口罩”一只长方形口罩的面积约为180cm216、小梅同学对预防新冠肺炎措施中使用的一些物品进行了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 .“测体温”:一只测温枪的质量约为3gB .“勤洗手”:一瓶家用洗手液的质量约为50kgC .“戴口罩”:一只长方形口罩的面积约为180cm2D .“要消毒”:一张消毒湿巾的厚度约为20mm17、下列关于中考体育测试所估测的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 .测试所用实心球的质量约为2kgB .测试立定跳远满分成绩约为4mC .1000m测试所用时间约为50sD .某同学800m测试后心脏每秒跳动约为70次18、世界上有很多古老文明会利用人的身体丈量世界。
2023年初中物理九年级第三章达标测试卷(一)打印版含答案
2023年初中物理九年级第三章达标测试卷(一)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小明某早晨测量体温时,示数为36.3 ℃,他应该判断自己的体温() A.偏低了B.属正常C.偏高了D.无法确定2.下列物体属于晶体的是()A.钢铁B.玻璃C.蜡块D.沥青3.夏天,小明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几个冰块,放入盛有常温矿泉水的杯中,过一会儿,他用吸管搅动冰块,发现这几个冰块“粘到一起了”,如图所示,其主要成因是()A.冰的熔化B.水的凝固C.冰的升华D.水的汽化4.下列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5.北方的冬天,可以看到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
清晨,人们有时会看到路边的草或者树叶上结有露珠。
这些都是()A.汽化现象B.液化现象C.升华现象D.凝华现象6.生长在沙漠中的仙人掌的叶子为针状,有助于减少水分的() A.蒸发B.升华C.液化D.沸腾7.缺水已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因此我们要珍惜每一滴水,海水淡化是解决缺水问题的方法之一。
现在所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蒸馏法,即先将海水中的水汽化而把盐留下,再将水蒸气冷凝为液态的水。
关于以上过程涉及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先升华后凝华,先吸热后放热B.先汽化后凝固,先放热后吸热C.先汽化后液化,先吸热后放热D.先汽化后液化,先放热后吸热8.装有半杯水的封闭玻璃杯,放入冰箱被冷冻较长时间,取出后用干毛巾擦干玻璃杯表面,放一会儿,玻璃杯表面会变湿。
这是由于()A.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霜造成的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造成的C.玻璃杯中的冰升华成水蒸气造成的D.玻璃杯中的冰熔化成水造成的9.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酒精在标准大气压下熔化和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固态酒精是非晶体B.在-117 ℃时,酒精处于液态C.酒精温度计可以用来测量沸水的温度D.酒精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10.在一部动画片里,雷公公询问起“雾、露、霜、雪”四姐妹的出身由来,你认为她们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雾说:我是水汽化而来B.露说:我是水蒸气凝固而来C.霜说:我是水蒸气凝华而来D.雪说:我是水升华而来11.被太阳晒热的自行车坐垫,用湿抹布擦一下就很快凉了下来,主要原因是()A.水凝固放热B.水液化放热C.水蒸发吸热D.水液化吸热12.2020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八届“世界水日”,提高节水意识,培养良好的用水习惯,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初三物理打印练习题
初三物理打印练习题1. 以下是初三物理打印练习题,共有五道题目,每题有四个选项,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将答案标示在括号内。
(1) 物体在水中浸泡时,其重量会改变吗?为什么?A. 不会改变,因为水对物体的重力没有影响。
B. 会增加,因为水的浮力会对物体产生向上的作用力。
C. 会减小,因为水的密度大于空气,对物体的压力会减小。
D. 会减小,因为水的抗力会对物体的运动产生阻碍。
( )(2) 将一块铁和一块木头同时放在水中,哪个物体会有更大的浮力?A. 铁块B. 木块C. 两个物体的浮力相同D. 视物块大小而定( )(3) 下列哪个现象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A. 彩虹的形成B. 镜子中人的影像C. 太阳的升起和落下D. 东西透过玻璃时会产生倒影( )(4) 如果你用右手握住一根导线,大拇指指向电流的方向,其他四指和手心的方向分别表示以下哪些方向?A. 磁场的方向B. 电子流动的方向C. 电阻的方向D. 电压的方向( )(5) 在下列选项中,哪个是电流的单位?A. 欧姆B. 秒C. 安培D. 瓦特( )2. 请简答以下问题:(1) 解释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
(2) 什么是能量转化?举例说明。
(3) 解释以下术语:反射、折射、折射率。
(4) 简述发电厂中的汽轮机原理。
(5) 简述并行电路和串联电路的区别。
3. 解答题:解答以下两个问题:(1) 请说明物理学中的牛顿三定律。
(2) 简述电路中的电流分流和电压共享原理。
注意:文章结束处不用再次重复题目或其他内容。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卷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B.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C. “低声细语”中的“低”,指声音的响度小D. 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答案:C。
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所以A、D错误;物体振动发出声音,但人耳听到声音还需要满足其他条件,如频率范围等,所以B错误;“低声细语”指声音小,也就是响度小,C正确。
2. 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的是()A. 初春,冰雪消融B. 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C. 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D. 冬天,湖水结成冰答案:A。
解析:冰雪消融是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露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湖水结成冰是液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固。
3.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摩擦力为10N,则它受到的拉力为()A. 大于10NB. 小于10NC. 等于10ND. 无法确定答案:C。
解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在水平方向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拉力为10N。
4.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 光的反射现象中,入射角等于反射角C. 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D.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答案:A。
解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5. 关于家庭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空气开关“跳闸”一定是出现了短路B. 工作的用电器越多,总电阻越大C. 电能表是测量总电功率的仪表D. 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是并联的答案:D。
解析:空气开关“跳闸”可能是短路也可能是总功率过大;家庭电路中用电器越多,总电阻越小;电能表是测量电能的仪表;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是并联的。
2023年初中物理九年级期末达标检测卷(一)打印版含答案
2023年初中物理九年级期末达标检测卷(一)打印版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估测是我们在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下列是几个同学估测的数值,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正常人的体温约为40 ℃B.老师正常讲课时声音的响度约为120 dB C.普通人的身高约为2.0 m D.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 m/s 2.外卖小哥正骑着电动车穿行于大街小巷,相对于什么参照物而言,可以认为他是静止的()A.来来往往的行人B.迎面而来的车辆C.他所骑的电动车D.街道两边的房屋3.有关声音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演奏古筝时按压不同的弦是为了改变其响度B.用大小不同的力击打鼓面是为了改变其音调C.摩托车安装消音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能分辨出《二泉映月》是用二胡演奏的,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声时音色不同4.如图所示,医生通过听诊器来了解患者心肺的工作情况,听诊器运用的物理原理是()A.改变发声响度,使响度变大B.增大振幅,从而增大响度C.减少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D.缩短人耳与发声体之间的距离,使响度更大5.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为非晶体B.该物质的熔点是80 ℃C.在第5 min时物质已全部熔化D.第10 min时物质处于液态6.古诗《立冬》中,有诗句“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
诗中所说的“霜”,其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属于()A.凝华B.凝固C.汽化D.液化7.坐公交车时,看到同方向行驶的轿车玻璃窗上出现连续横移的字,拍摄了其中两字,如图。
关于这两字写在哪辆车上,从车头向车尾看,字的顺序是() A.轿车上、中兴B.轿车上、兴中C.公交车上、中兴D.公交车上、兴中8.中国的诗词歌赋蕴含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中明月倒影是光的折射B.“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阴晴圆缺的月亮是自然光源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共赏的天上明月是平面镜所成的像9.如图所示的现象与光的色散有关的是()10.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一个力的作用,不一定有另一个施力物体存在
B.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但不一定是受力物体
C.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但不一定是施力物体
D.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有两个物体存在
2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带电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轻小物体并不吸引带电体
B、指南针能够指南北,说明有些物体受力不一定有施力物体
C、相互接触物体,一定有力作用
D、如果物体形状发生了改变,则物体一定受到了力作用3.下列物体中物重接近20N的是()
A.一本物理课本B.一支铅笔C.一名初二学生D.一只公鸡
4.g=9.8N/kg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A.1kg=9.8N B.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kg C.物体受到的重力是它质量的9.8倍D.质量为1kg的物体重9.8N
5.下列各种情况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是()
A.小朋友正在荡秋千B.雨滴从空中竖直匀速下落
C.汽车匀速转弯D.在草地上向前滚动的足球
6.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可见到的几种现象:(1)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2)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3)用力握小皮球,球变瘪了;(4)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A.(1)(2)B.(2)(3)C.(3)(4)D.(2)(4)
7.用绳子吊住一个重为10N的石块第一次以0.5m/s的速度匀速向上提,所用拉力为F1;第二次以1m/s的速度匀速向上提,所用拉力F2,则()
A.F1、F2都大于10N,且F1>F2B.F1、F2都大于10N,且F1<F2
C.F1、F2都等于10N D.F1>F2
8.下列事例中,哪个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 )
A.在机械的转动部分加装滚珠轴承B.在自行车把套上做出凹凸花纹
C.给自行车的轴加润滑油D.气垫船行驶时在船体与水面间形成高压空气层9、跳远运动员都先跑一段距离才起跳,这是为了()
A、增大惯性
B、减小惯性
C、克服惯性
D、利用惯性
10、如图为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的示意图,关于小球的受力情
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不受力
B、小球受平衡力
C、小球受非平衡力
D、小球只受重力
11.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B.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D.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物体就会慢慢停下来
12.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
规律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4s-8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0-8s内.甲乙两同学运动的路程相等
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13.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滑块自顶
端出发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
此过
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
A.10cm/s B.9cm/s C.8cm/s D.7cm/s
14.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
种尺最合适()
A. 量程3m,分度值1mm
B. 量程10m,分度值1dm
C. 量程30cm,分度值1mm
D. 量程15cm,分度值0.5mm
15.甲、乙两辆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上的乘客看乙车在向南运动。
乙车上的乘客看到甲车和树木都向南运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车可能都向南运动 B.甲乙两车可能都向北运动
C.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 D.甲车一定在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16. 人站立在磅秤上,下面几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人的重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持力
B、人对磅秤的压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持力
C、磅秤的重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持力
D、人的重力与地球对磅秤的支持力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越大, 它受到的力也越大;
B、若物体不受力的作用, 它必然静止;
C、要维持物体的运动, 必须对物体施加力;
D、若运动的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 它必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18、下面关于力学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书本静止在课桌上,是因为书本的重力与书本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人用力推车,车未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C.小孩从滑梯上自行下滑,是因为他受到惯性的作用
D.小球在空中下落得越来越快,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二、填空题
19.弹簧测力计是用来测量仪器,它是利用弹簧受到拉力越大,弹簧就越长的道理制成的,
20.一弹簧在没有挂物体时长20厘米,当挂上一个重0.49牛的钩码时,弹簧伸长的长度是2厘米。
若在弹簧下端再挂上2个0.49牛的钩码时,弹簧伸长的长度将是______厘米。
若将所有的钩码取下,用手拉弹簧下端,使弹簧长度变为28厘米(在弹性限度内),则手的拉力为______牛。
21.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开始进行PM2.5环境监测,PM2.5是指大气中直
径小于或等于2.5 (填长度单位)颗粒物,也称之为可入肺颗粒物。
22、如右图所示,物体A重30N,用F等于50N的力垂直压在墙上静止不
动,则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是N;物体B重30N,受到F等于20N的水平推力静止不动,则物体B所受的摩擦力是N。
23.例举自行车上的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实例各三个---------------------------。
24.例举利用惯性和防止惯性的实例各三个
-------------------------------------。
三、作图题
25.如图A中用与水平方向成300角大小为50N的力F1向右拉物
体,请画出F1的示意图。
如图B中,重为100N的物体放在斜面
上,请画出重力示意图。
26. 读数题:(1)图中木块的
长度是____ ;(2)用天平测
物体质量时的读数如图示,则
物体的质量是;(4)从
表中可知该汽车此时的速度为
km/h,合____m/s。
27.自2007年4月18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已进行第六次大提速.这次大提速全国主要中心城市将新开
min?(2)它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28.以下几幅图片展示的是福娃小运动健将在进行奥运比赛,请你观察图片,想象图片中运动项目比赛的情景,提出两个物理问题,并其中的一个物理问题尝试解答。
问题1:
问题2:
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