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word版】.doc
江苏省田家炳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语文第二次学情调研考试试题卷
江苏省田家炳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语文第二次学情调研考试试题卷命题人:审题人: 2018.05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成为文化世家的必要条件是家庭有着▲的文化底蕴。
北宋最著名的文化世家非苏氏一门莫属,父亲苏洵发奋苦读、勤于笔耕的美名▲,而苏轼和苏辙两兄弟在文坛的影响更是超过了父亲,真可谓▲。
A.深厚家喻户晓长江后浪推前浪B.深厚不言而喻这山望着那山高C.深重不言而喻长江后浪推前浪D.深重家喻户晓这山望着那山高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当睁只眼闭只眼的“差不多先生”,还是做敢于亮剑的“啄木鸟先生”,不仅关乎党性原则,更关乎个人作风,那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想法可以休矣。
B.我市挂牌“新三板”的电商企业“温都猫",先后与中国石化、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国企建立战略伙件关系,在产品销售、平台建设、用户开发展开多种形式的合作。
C.谁也无法否认,今天我们人类已经再度处于能源革命的前夜,这将是一场以煤炭和石油为代表的化石能源的减量革命,同时,也会是一场化石能源本身的绿色革命。
D.作为一名干部,为人情所困,为利益所惑,怕结怨树敌,怕引火烧身,都是私心杂念在作怪所致,其实质是一种精致的利己主义,一种不作为、不担当的言僚主义。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我们总是埋怨这世界太喧闹,让我们静不下心来专注一个目标、一项事业。
怎样才能静下心来?▲。
▲,▲。
▲,▲,▲。
这世界的一切喧闹,原本都是心闹。
①世界再喧闹我们也要听得见自己内心的声响②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③静得听得见一根针掉落的声音时④关键看我们的内心⑤我们才能听得见内心的梦想和希望⑥只有当我们的心静了A.①②⑥③⑤④ B.①⑥②③⑤④C.④①②⑥③⑤ D.④⑥③⑤②①4.与“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2017-2018学年江苏省田家炳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 解析版
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调研高二英语试题第一卷 (选择题共85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20 分)第一节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does Miss Jamison think Ted should do?A. Drive faster.B. Leave sooner.C. Check the weather forecast.2. How often do Janet’s parents call her?A. About twice a week.B. Around once a month.C. About twice a month.3. Where will the man probably write his paper?A. At home.B. In a computer lab.C. At the library.4.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A. At the gym.B. At a movie theater.C. At school.5. What is the conversation mainly about?A. Taking math class.B. Borrowing notes.C. Visiting the amusement park.第二节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at goes on the second line in the center?A. The sender’s district.B. The receiver’s address.C. The receiver’s name.7. What does the woman still need to buy?A. A postage stamp.B. A proper envelope.C. Airmail insurance.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题。
高中语文复习提升-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年级语文期末考试答案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题1. A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信息的筛选整合能力。
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B项,“肯定需要”说法绝对。
文中说“对各民族不同的文化艺术类型,应根据传承下来的形式加以保护”,“制定相关法律进行约束”只是针对有些需要用法律手段进行保护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而言的。
C项,“是人们对科技信息感兴趣造成的”以偏概全。
文中说的是“主要是因为人们对于现阶段新鲜科技的信息比较感兴趣”,且还有“对于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了解不深人,没有感受到中国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魅力”。
D项,“都可以被吸收和借鉴”错误,文中说“这些文化艺术当中有一部分是不能够借鉴和发扬的”故选A。
2. D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把握,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
D项,本文应该是总分总结构。
文章第一段表明观点—应以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为基础进而发展群众文化;接着,第二至五段分析论证了为什么和怎么样以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为基础发展群众文化;最后一段总说,再一次强调“将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群众文化结合起来”的重要性。
故选D。
3. B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B项,“否则我们的社会就无法稳定发展下去”说法错误,从第四段来看,这样做只是有利于“社会在历史文化的基础上稳定发展下去”选项中的说法过于绝对。
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18——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将答案填写到答题卡上。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人会说,幸福这个东西很难说,好像是很主观的感觉,很难有统一的标准。
确实是这样,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但是,你若深入地问为什么会不一样,其实还是有标准的。
一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从大的方面来说,其实是体现了价值观的,就是你究竟看重什么。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幸福是我们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做所有的事情其实都是手段。
一个人想要赚钱赚得多一点,这本身并不是目的,他是为了因此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
有人可能就要反驳了:我不要那么多钱,也可以幸福。
比如说我读几本好书,就会感到很幸福。
其实对后一种人来说,读书就是他获得幸福的手段。
对于什么是幸福,西方哲学史上主要有两种看法、两个派别。
一派叫做“快乐主义”,其创始人是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
近代以来,英国的一些哲学家,如亚当·斯密、约翰·穆勒、休谟对此也有所阐发。
这一派认为,幸福就是快乐。
但什么是快乐?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烦恼。
身体健康、灵魂安宁就是快乐,就是幸福。
他们还特别强调一点,人要从长远来看快乐,要理智地去寻求快乐。
你不能为了追求一时的、眼前的快乐,而给自己埋下一个痛苦的祸根,结果得到的可能是更大的痛苦。
另一派叫做“完善主义”。
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或者说道德上的完善。
他们认为人身上最高贵的部分,是人的灵魂,是人的精神。
你要把这部分满足了,那才是真正的幸福。
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苏格拉底、康德、黑格尔等,包括马克思,他们强调的是人的精神满足。
这两派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都十分强调精神上的满足。
如伊壁鸠鲁强调,物质欲望的满足本身不是快乐,物质欲望和生命本身的需要是两码事。
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高二语文试题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姓名、县(市、区)、考生号填写在答卷规定的位置。
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
3.除选择题外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須写在答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2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文化中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①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精神,也是一个最重要的特征。
中国的文化不是靠一个外在的神或造物主,而是靠人自己道德的自觉和自律,强调人的主体性、独立性、能动性。
中国家庭秩序和社会秩序的维护依靠人的道德的自觉和自律,这就是中国文化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②对于中国这样一种文化的形成及其特点,我们一定要知道中国文化中的两个优秀传统。
一个是“以史为鉴”,一个是“以天为则”。
关于“以史为鉴”,唐太宗说:“以铜为鉴,可正衣冠。
以古为鉴,可知兴替。
”强调历史经验的重要性。
也正因为如此,中国每个朝代等到政权相对稳定以后,第一件做的事情是制礼作乐,第二件做的事情就是修前朝的历史。
中国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就是通过“以史为鉴”总结出来的,是这个传统的一个成果。
③西周初期人们反思夏商两代兴亡的原因。
通过对历史的观察,他们看到夏代之前是大禹治水。
当时天下洪水泛滥,民不聊生。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把水灾治好,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大家拥护他才建立了夏朝。
可是夏朝最后一个君主夏桀却是荒淫暴虐,商部落在成汤的带领下终于推翻了夏朝,建立起商朝,老百姓歌颂他把人们从水深火热中解救了出来。
江苏省常州市省常中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常州市省常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
(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孙犁在给贾平凹的散文集《月痕》作的序中,更是地指出:文艺之途正如人生之途,过早的金榜、骏马、高官、高楼,过多的花红热闹,鼓噪喧腾,并不一定是好事。
人之一生,或是作家一生,要是能经受得和寂寞,忍受污蔑和凌辱。
要之,在这条道路上,冷也能安得,热也能处得,风里也来得,雨里也去得。
在历史上,到头来退却的,或者说是的,常常不是坚定的战士,而是那些跳梁的小丑。
这样的文字,不啻为人为文的至理名言。
A. 一语破的清贫偃旗息鼓B. 一针见血清苦销声匿迹C. 一语破的清苦偃旗息鼓D. 一针见血清贫销声匿迹【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一针见血,比喻说话直截了当,切中要害。
一语破的:一句话就说中要害。
一般不带宾语。
清苦的范围比清贫广,更符合语境。
偃旗息鼓:放倒旗子,停止敲鼓。
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
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
意思与前面的“退却”重复。
销声匿迹,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
这与“退却”构成递进关系,符合语境。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史记》是一部体系完整、规模宏大、视野广阔、见识超群的百科全书式的历史巨著,,。
从这部书中,,;从这部书中,,。
①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博大心灵跳动的节律②领悟到泽被后世的文章大宗③蕴含着深邃的哲理④瞻仰到一位中国古代良史的楷模⑤融汇着民族的精神⑥我们可以感受到司马迁天才的语言艺术A. ③⑤①④⑥②B. ③⑤①②⑥④C. ⑤③①④⑥②D.⑤③①②⑥④【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的连贯能力。
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有时选用关联词语,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
高二下(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7-2018 学年下学期期末高二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20 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君子之道“智”“仁”“勇”周可真君子文化不仅是儒家文化之精华,而且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
《论语•宪问》中的一段描述最能反映孔子对君子的人格定位:“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 从现代认知心理学角度来看,在认知过程中,“智”所涉及的是事实关系,它表现为事实判断;“仁”所涉及的是价值关系,它表现为价值判断;“勇”所涉及的是行为关系,它表现为行为判断。
其中,行为判断是认知过程的最高阶段,是根据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来作出行为决定。
行为判断得当与否,取决于事实判断的正确与否和价值判断的合理与否。
故行为判断是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集中反映与综合体现。
这意味着“勇”集中反映与综合体现着君子人格特征。
根据孔子“见义不为,无勇也”的解说,“勇”的含义就是“见义而为”,其意义要素包括“义”和“为”,而“义”是“勇”的核心意义,“为”之为“勇”是由“义”决定的,当且仅当“义为”时,才是“勇”。
荀子谓:“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是俗人也。
”“无正义”的意思就是“人不行正路”。
按荀子“礼”“法”并重的思想,他所谓“无正义”实际是指行为不合“礼义” “法度”。
要之,“正义”的基本意义就是“人应遵守的行为规则”。
具体而言,“正义” 又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制定行为规则所依据的一定原理或原则(属于价值范畴),一是依据一定原理所制定出来的具体行为规则(属于制度范畴)。
在儒家看来,前一种意义的“正义”就是孔子所谓“人而不仁,如礼何”的“仁”,后一种意义的“正义”就是“克己复礼为仁”的“礼”。
进而言之,“仁”是正义原则,“礼”是正义标准。
就其二者的关系而言,“仁”是“礼”的价值依据,“礼”是“仁”的制度表现。
常州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常州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8高二上·会泽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天坛,不仅因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祭天建筑群而著称,其形态各异、历史悠久的古柏群也________。
天坛名柏很多,以干纹奇特优美而驰名的“九龙柏”就是其中的代表。
“九龙柏”是明永乐十八年所植,如今巍然屹立在回音壁外西北侧,它高达18米,树干周长达3.8米。
它的奇特之处在于躯干上布满了突出的干纹,从上往下扭结纠缠,像数条巨龙绞身盘绕。
细细品味,________。
然而这既不是人工雕琢,也不是画工彩绘,却是树体本身天长日久________!“九龙柏”之所以生长成这样,据林学家考证看,可能是因表皮细胞分裂不均造成的结果。
除了“九龙柏”,天坛还有“迎客柏”“问天柏”“莲花柏”“卧龙柏”等一大批有名柏树。
()?这是因为,柏树常青长寿,其木质芳香,经久不朽,人们视其为吉祥昌瑞之树,在天坛大量种植。
每年定期为古树施肥复壮,在地面打孔通气,改良土壤,增加保护设施,加强树周施工监管……多措并举之下,近几年,天坛公园没有一棵古树病亡。
众多古树虽已数百岁高寿,至今仍是枝繁叶茂、苍翠挺立,把天坛点缀得________、生机盎然。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举世瞩目惟妙惟肖浑然天成美轮美奂B . 举世闻名栩栩如生巧夺天工美轮美奂C . 举世闻名栩栩如生浑然天成古色古香D . 举世瞩目惟妙惟肖巧夺天工古色古香(2)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据林学家考证,可能是因表皮细胞分裂不均造成的。
B . 据林学家考证看,可能是因表皮细胞分裂不均造成的。
C . 据林学家考证看,可能是表皮细胞分裂不均造成的结果。
D . 据林学家考证,可能是因表皮细胞分裂不均造成的结果。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为什么在天坛里种这么多柏树呢B . 为什么在天坛里种品种繁多的柏树呢C . 为什么在天坛里种有名的柏树呢D . 天坛里种这么多的柏树有什么好处呢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0分)2. (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2017-2018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查高二年级英语试卷2018.4 说明:1.请将答案填写在答卷上。
2.本卷总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90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听下面五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后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day is it today?A. Monday.B. Tuesday.C. Wednesday.2. What did the woman do on Saturday?A. She had a picnic.B. She played tennis.C. She cleaned her car.3. Where are the speakers now?A. At a garage.B. At the station.C. At a friend’s house.4.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A. The concert starts at 7:30.B. The man may go with Betty.C. She has been to the concert.5. How much can the man save?A. $20.B. $50.C. $80.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听第6段材料,回答6、7题。
6. What is the man busy doing?A. Looking for a designer.B. Working on a project.C. Doing some shopping.7. What troubles the man about his job?A. The partner.B. The work hours.C. The stressful atmosphere.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9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州市“12校合作联盟”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调研高二语文试题注意:本试卷共6页,19小题,满分16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按照题号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将答案直接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格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这环绕北京的城墙,从艺术的观点看来,是一件▲壮丽的杰作,它质朴无华的结构,单纯▲的体形,反映出为解决某种需要经由劳动血汗、劳动精神与实力而进行的技术上的创造。
它不只是一堆平凡叠积的砖堆,它是大胆的建筑▲物。
用粗暴的态度对待我们的历史遗产,是典型的▲。
A.雄伟强壮祭奠忘恩负义 B.雄浑强壮纪念忘恩负义C.雄浑壮硕祭奠数典忘祖 D.雄伟壮硕纪念数典忘祖2、下列语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3分)(▲ )A.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B.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C.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D.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3、下列诗歌所写的季节都是..秋天的一组是(3分)(▲ )①归来得问茱萸女,今日登高醉几人。
②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③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④东风一夜折梅枝,舞蝶游蜂都不知。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①③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精神的丰富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智力生活,另一个就是情感生活。
▲ ,▲ ,▲ 。
作为一个人,▲ ,▲ ,▲ 。
①你不但要运用你的思考能力去做事②还要运用你的感受能力去体验世界的美和人生的意义③不只是爱情、亲情、友情这些具体的情感形态④而是对于世界和人生的情感体验⑤这里说的情感是广义的⑥那样才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在生活A.①②⑥⑤③④B.⑤①②③④⑥C.⑤③④①②⑥D.③④⑤①②⑥5、下列对南京书展徽标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标志下方有“南京书展”四个汉字,下面又有对应的英文翻译,表明此次书展中外书籍齐全。
B.标志右上方文字是繁体字“書”的艺术变体,说明此次展览主体是书籍,同时表示书籍繁多。
C.标志左上方图形由“南”字拼音首字母化入,似打开的城门,展现南京书展欢迎包容的姿态。
D.该标志图文结合,疏密有致,寓意丰富,在和谐统一中传达出南京的历史特色和文化气息。
二、古诗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文先生者,初名璧,字徵明。
寻以字行,更字徵仲。
八九岁语犹不甚了了,或疑其不慧,温州公独异之曰:“儿幸晚成,无害也。
”先生既长,就外塾,颖异挺发,日记数百千言。
尝从温州公官于滁,以文贽.庄郎中昶,庄公读而奇之,为诗以赠。
归为邑诸生,文日益进。
年十六,而温州公以病报,先生为废食挟医而驰,至则殁三日矣。
恸哭且绝,久之乃苏。
郡僚合数百金为温州公赙.,先生固谢不受曰:“劳苦诸君,孤不欲以生污逝者。
”先生服除..,益自奋励,下帷读,恒至丙夜不休。
俞中丞谏者,先生季父同年..也。
念先生贫而才先生,欲遗之金,谓曰:“若不苦朝夕耶?”先生曰:“朝夕饘粥具也。
”俞公故指先生蓝衫曰:“敝乃至此乎?”先生佯为不悟者,曰:“雨暂敝吾衣耳。
”俞公竟不忍言遗金事。
一日,过先生庐,而门渠沮洳①,俞公顾曰:“通此渠,若于堪舆②言,当第..。
”先生谢曰:“公幸无念渠,渠通,当损傍民舍。
”宁庶人者,浮为慕先生,贻书及金币聘焉。
使者及门,而先生辞病亟.,卧不起,于金币无所受,亦无所报。
人或谓:“王,今天下长者。
朱邸,虚其左而待,若不能效枚叔、长卿曳裾乐耶?”先生笑而不答。
亡何,宁竟以反败。
于是尚书李公荐先生于朝,吏部试而贤之,特为请超授..翰林待诏。
先生为待诏,可二年,修国史,侍经筵。
岁时上尊饩币,所以慰赐甚厚。
然居恒邑邑不自得,上疏乞归,寝不报。
又一年,再上疏乞归,又不报。
至三上疏,得致仕。
先生归,杜.门不复与世事,以翰墨自娱。
诸造请户外屦常满,然先生所与从请,独书生、故人子属、为姻党而窘者,虽强之,竟日不倦。
其他即郡国守相连车骑,富商贾人珍宝填溢于里门外,不能博先生一赫蹏③。
而先生所最慎者藩邸,其所绝不肯还往者中贵人,曰:“此国家法也。
” 前是,周王以古鼎古镜,徽王以金宝缻、他珍货直数百镒贽,使者曰:“王无所求于先生,慕先生耳。
盍为一启封?”先生逊谢曰:“王赐也,启之而后辞,不恭。
”竟弗启。
注:①沮洳(jùrù):低湿。
②堪舆:风水。
③赫蹏(tí):原指西汉末年流行的一种小幅薄纸,这里比喻片纸只字。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先生辞病亟.,卧不起急忙B、以文贽.庄郎中昶赠送C、郡僚合数百金为温州公赙.以财物助人办理丧事D、杜.门不复与世事堵塞7、下列对文中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服除:旧时指守丧期满,去掉孝服。
B.同年:科举时代指同年考中的或是同年龄的人。
C.当第:指应当能考中科举。
第,科举时代考试合格列入的等第,也指取得功名。
“及第”指科举考中,“落第”“不第”指科举没考中。
D.超授:旧时指升迁,亦指越级授官。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1)然居恒邑邑不自得,上疏乞归,寝不报。
(5分)(2)王无所求于先生,慕先生耳。
盍为一启封?(4分)9、根据第二、三段内容,概括文徵明的形象特征。
(4分)三、古诗词鉴赏(10分)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望江南·幽州九日汪元量官舍悄,坐到月西斜。
永夜角声悲自语,客心愁破正思家。
南北各天涯。
肠断裂,搔首一长嗟。
绮席象床寒玉枕,美人何处醉黄花。
和泪捻琵琶。
注:幽州,元大都所在地,即现在的北京一带。
作者在1276年(元世祖至元十三年)的初秋,随同太皇太后被元兵遣送到了这里。
九日,农历九月九日。
(1)请概括上片写景的特点(3分)。
(2)词人“思家”的原因有哪些?(3分)(3)请赏析结尾句“和泪捻琵琶”的表达效果。
(4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不堪盈手赠,▲。
(张九龄《望月怀远》)(2)▲,莲动下渔舟。
(王维《山居秋暝》)(3)人生得意须尽欢,▲。
(李白《将进酒》)(4)回首向来萧洒处。
归去。
▲。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5)▲,寂寞沙洲冷。
(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6)一川烟草,▲,梅子黄时雨。
(贺铸《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7)三十功名尘与土,▲。
(岳飞《满江红·写怀》)(8)▲,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五、现代文阅读(一) (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父亲的电话芦芙荭父亲真是老了,耳朵越来越聋,你在他耳朵旁扔个炮仗他都不会有任何反应。
以前,闲下来时,他会到村口的老槐树下,和大家说些家长里短,听听村子里的大情小事。
或者一个人泡一缸子老茶,抱着收音机,坐在院子里听花鼓戏,听秦腔。
一声狗叫,他都能分清是谁家的狗。
可现在,他的耳朵什么也听不进去了,好像在里面修了铜墙铁壁。
树上的鸟不再叽叽喳喳了,鸡不鸣,狗不叫了。
世界于他来说,只有一个字:静。
那时,母亲的身体还好。
我们给家里打电话时,就打给她。
然后,母亲再把我们通话的内容及问候,借助手势以及他们一起生活几十年的经验,传达给父亲。
父亲耳朵聋,口齿却非常清晰。
他声音洪亮。
母亲比画一句,他就会嗯,哦,唉,呀地说一句,以表示母亲转述的话他听明白了。
末了,他就会对母亲说,告诉儿子,我们啥都好着哩,放心吧。
”自从父亲的耳朵聋了之后,我们几乎很少和他说话了。
许多时候,他总是答非所问。
和他说话,说了等于没说。
但父亲并不是不说话了。
比如喂猪,喂羊,喂鸡时,父亲就会情不自禁地和它们说:“狗东西,这么好的吃食,还挑挑拣拣的。
”或者说:“别抢呀,都有份的。
”这样的话,他能絮絮叨叨说上半天。
父亲年轻时,脾气不怎么好,而母亲呢爱唠叨。
两个人常常因一些鸡毛蒜皮的事,一言不合就吵吵起来。
那时候父亲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烦不烦呀,整天就跟个麻雀似的叽叽喳喳个没完。
现在,父亲的耳朵聋了,母亲一下子也安静了下来,母亲说什么父亲都听不见,就不说了。
倒是父亲说什么,她都言听计从,像个小媳妇似的。
有一次过节回家,我们和母亲开玩笑说:“娘,你看爹现在的样子像不像个领导,说啥你都听,他让你干啥你就干啥。
”母亲说:“你以为他能?我是让着他。
现在,他什么都听不见了,和他吵他听不见,骂他他也听不见。
他现在就剩下一张嘴了。
”父亲的耳朵聋了,家里的氛围却是越来越和谐了。
过年时,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又说又笑的,父亲坐在那里,虽然听不见我们说什么,但见我们笑,他也跟着笑。
他将他的孙子抱在怀里,掏出一个红包塞进孙子的手里。
孙子拿着红包,将嘴凑近他的耳朵说,谢谢爷爷。
这一次,父亲竟然听懂了,说,不用谢!我们大家都笑,说父亲这句话是胡蒙对的。
春天的时候,母亲病了。
中风。
事先没有一点征兆。
一切都来得很突然。
从医院里出来时,母亲留下了后遗症。
说话口齿不清,每说一句话都相当费力。
她坐在轮椅上,经常为要一件东西,或者要办什么事,憋得脸红脖子粗。
而我们却不知所云。
倒是父亲,母亲说什么,他一下子就听懂了。
父亲说,你娘说,她出院了,这病一时半会儿不会死,也好不了多快。
她说你们都耽误了这长时间了,你们都有自己的工作,该回去上班了。
听了父亲翻译过来母亲的话,我们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说真的,我们去上班了,家里怎么能放心得下?母亲能听见我们说的话,却表达不出来,而父亲能表达,却听不见我们说什么。
这以后,就是给家里打个电话,也是个问题。
父亲见我们愣在那里,似乎明白了我们的意思,他说:“你们放心上班去吧。
我虽然耳朵背,可我身体好着呢。
我能照看你娘的。
你们也别担心,你母亲说不了,可耳朵灵,我呢,听不见,却还能说。
以后你们打电话了,我们两个人合起来接听。
”为了证明这种办法可行,我们进行了一项模拟实验:我们将母亲的手机放在了她的轮椅旁,拨响了电话,母亲听见电话铃声响起时,通过肢体动作将这个信息传递给了父亲。
父亲拿起电话接通后,直接放到了嘴边。
他说,你娘好着呢,我也好着呢,放心吧。
然后挂了电话。
回到城里,每次给家里打电话时,那个画面一直就在我的脑子里,像电影一样。
而且,每次电话接通,父亲永远都是那句话:“你娘好着呢,我也好着呢,放心吧。
”而我,几乎什么也不用说。
(摘编自《百花园》)12、请简要分析在“父亲”耳聋后,“家里的氛围却是越来越和谐”的原因。
(6分)13、请简要概括父亲与母亲的共同形象。
(4分)14、请结合全文,理解“而我,几乎什么也不用说”的含义。
(4分)15、结合全文,探究以“父亲的电话”为题的好处。
(6分)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