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探究-周南中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探究
长沙市周南中学蔡灿飞
高中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可见,《课程标准》特别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技能的同时,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本文从实施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性和实施探究式教学的主要途径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教学体会,供专家同行参考。
一、实施探究式教学是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1、有利于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好奇心。
李远哲说过:科学家就是充满好奇心的长不大的儿童。这至少说明两点,一是说儿童的天性是好奇,二是说好奇在科学发现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丁肇中也说过:对于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要有好奇心,对自己做的事情要感兴趣,要为之而勤奋与不懈地工作。”同样的道理,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原动力主要应该来自于对物理学的兴趣与好奇心。如果学生仅仅是依靠功利目标(如为了上一所好大学,为了将来谋一份工作等)指向而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只有功利目标指向的学习很少会有学习的乐趣,更多的是感到枯燥。
传统的教学任务是传道、授业与解惑。在今天,传道、授业与解惑仍然是需要的,但又是不全面的,至少还应该有激趣、启奇和求疑。探究性教育理念指导下的物理教学过程才可能是激趣、启奇和求疑的过程。
2、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并理解科学知识。
按照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学生的知识是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由学生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主动建构的。诚然,传统的教学方法也能够使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但是,这种知识结构大多是靠教师“灌”、学生“背”形成的,这种机械式的接受式学习建立的知识结构往往是暂时的、脆弱的,也是不深刻的,而通过学生主动建构产生的知识结构才是牢固的、持久的与内化的。
怎样才能让学生主动地建构起科学的完整的物理学知识体系呢?探究性的教学思想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提供了较好的平台。在探究性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教师通过创设挑战性的问题、提供必要的背景、演示生动的实验、设置简化的模型等情境,让学生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走进物理世界,在愉悦的环境下通过独立思考或合作学习等方式建构物理学知识,在熟悉的生活背景与社会背景下运用物理知识。这样的学习方式无疑是有意义的和有效的学习。
3、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及建构物理知识的基本能力。
能够再生知识的知识就是力量。因为知识是人们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工具。但单纯地强调知识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学习的目标应该是多元的(或多维的),比接受知识更重要的目标应该是,知识是从哪里来的?知识是怎样来的?知识的作用是什么?知识是怎样联系的?知识是怎样发展的?等等。
科学方法的载体是知识。学生的物理思想方法应该在学生建构物理知识,分析与解决实际物理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而物理学科能力应该是学生在掌握物理学科方法基础上的内化,方法则是能力的外显。方法获取与能力提高的主要渠道是科学的训练与心理的感悟,而感悟应该贯穿于探究的过程和探究后的反思。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品质,实现智力与非智力的协调发展。
非智力品质是什么?一般认为非智力品质包含:意志、毅力、信心、态度、情感等。当今,相当一部分中学生的非智力品质不够健全,原因固然很多,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重视接受式学习,甚至太多地采用了“灌”、“填”的教学方式。在物理教学中,丰富多彩的物理学往往被简化为枯燥的概念和条文式的定理,物理教学则被异化为高度抽象的物理解题,长此以往必然会严重地压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热情。
意志、毅力等与人先天的因素有关,但后天的环境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探究性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学习主动性与自觉性的培养与激发,突出了老师指导下的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激发。当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挫折与困难有时反而可能会激发起他战胜困难的信心和求知的勇气。
5、有利于使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科学教育的任务是要使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科学的本质在于求真、探究与创新。科学发展的进程就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进行不懈地探究创新的过程。物理学的历史同样反映了无数物理学家对物理学的探究与创新。
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科学知识是经验的积累,是对事实、规则的认识等。科学思维则是逻辑的。而科学方法是研究自身的正确方法。科学态度就是求真的态度,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精神就是敢于追求真理,对科学事业的执著和顽强,尊重客观世界,具有怀疑的态度、批判性的思维和创造性的精神。
科学教育中还含有人文素养的培养。要将物理科学上升到文化的高度去认识,物理科学本身是一种文化,物理科学发展的历程更是一部充满神奇的文化发展史。教育培养的人既要有知识,更要有文化。
今天的中学生就是未来科学的探究者,探究性教学的实施有利于让他们在学习物理学的过程中理解科学的本质而立志献身科学事业,有利于对学生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培养。
二、实施探究式教学的主要途径
《课程标准》指出:“高中阶段的物理课程要在提高科学探究的质量上下功夫。……一方面把探究活动的方式引向多样化,如文献探究、网络查询等方法均可适当引入高中物理教学;另一方面加大研究性学习的力度,为较深入的科学探究奠定基础。”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着力倡导探究式教学,强调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提倡将科学探究渗透在教学过程的各个部分.
观察实验、抽象思维与数学方法相结合,是物理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教科书要引导高中学生从科学探究中得到感悟和体验。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可以采用不同的探究方式。
1、以演示实验为主要形式的引领探究
这里所说的“以演示实验为主要形式的引领探究”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演示实验教学,它需要在教师的启发引领下,由学生完成对问题的探究,而不是由教师直接告知学生。
如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提出问题——加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加速度与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控制变量法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气垫导轨、光电门控制
分析与论证——微机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评估——误差分析
交流与合作——采用其他方法
2、以分组实验为主要形式的合作探究
这种小组合作探究方式以学生分组实验为主要形式,一般先由教师提出一个探究主题,并作适当点拨,然后分组进行探究,最后集中评估交流。各小组的探究过程往往不尽相同,通过小组间的评估交流,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路。
如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提出问题——如何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猜想与假设——教师点拨,分组讨论(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出发,实验桌上提供电压表、电流表、电阻箱、滑动变阻器等实验器材)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分组实验
评估、交流与合作——集中讨论(伏安法、伏欧法、安欧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