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江苏省苏州市为例探析农民持续增收的路径
农村农民收入增加的途径与措施
农村农民收入增加的途径与措施农村农民收入增加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农村农民收入增加的途径与措施。
一、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农村农民收入主要依赖于农业产业,通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可以实现农产品附加值的提升,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首先,发展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如有机农产品、绿色农产品等,通过品牌推广和产地保护,提高产品的价格和市场竞争力。
其次,加强农产品深加工,通过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益。
最后,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进一步增加农民的收入。
二、发展农村旅游产业,创造就业机会农村旅游产业是农村农民收入增加的重要途径之一。
以乡村自然风光、传统文化和特色农业为基础,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吸引游客,推动农村旅游业的发展。
通过发展农家乐、农业观光、民宿等乡村旅游项目,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的收入。
此外,政府可以加大对乡村旅游产业的扶持力度,提供相关培训和技术支持,促进农村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三、推广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种集体经济组织形式,通过农民自愿参与、自主经营、共同分享收益的方式,提高农业经营效益。
政府可以鼓励和支持农民组建合作社,通过规模经营、资源共享和市场营销等方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增加农民的收入。
同时,推广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农民的经营水平和综合素质。
四、促进农民转移就业,拓宽收入渠道农村农民收入增加的另一个途径是促进农民转移就业,拓宽收入渠道。
一方面,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民转移就业的扶持力度,提供职业培训和就业创业指导,帮助农民融入城市就业市场,增加工资收入。
另一方面,发展农村产业和农村企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增加农民的收益。
总结:农村农民收入增加的途径与措施包括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旅游产业,推广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以及促进农民转移就业等。
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一、引言农民增收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对于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探讨了促进农民增收的几种有效途径,旨在为农村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1.发展特色农业发展特色农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
农业资源丰富的不同地区可以根据条件发展适合本地区的特色农产品,如绿色有机农产品、优质水果等,通过提高品质和附加值,赢得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的收入。
2.推进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是一种有效的农业经营模式。
通过农业产业化,可以整合农业资源,提高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和加工水平,增加农民的收入。
政府可以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政策支持和经济投入,引导农户加入农业合作社,共同发展农业产业,实现农民与市场的有效对接。
三、提升农产品附加值1.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建设农产品品牌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农产品的加工、包装和营销等环节进行规范和优化,打造具有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品牌,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使农民更好地分享农产品增值效益。
2.加强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深加工是提高附加值的重要途径。
通过将农产品加工成更高级的产品,延长农产品的价值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利润空间。
政府可以鼓励企业投资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提供相关支持和优惠政策,引导农民参与农产品深加工,增加收入来源。
四、推动农村产业发展1.发展农村电商农村电商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电商平台,打破地理限制,农民可以将自己的农产品和农副产品直接销售给城市消费者,去除中间环节,提高农产品利润。
政府可以加大农村电商的培育和扶持力度,提供相关培训和技术支持,推动农民参与农村电商平台,增加收入来源。
2.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旅游是促进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利用农村独特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民俗文化资源,吸引城市居民前往农村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从而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民收入增长路径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民收入增长路径研究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了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构建以城乡融合为特征的新型城乡关系,从而推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
在这一战略背景下,农民收入增长问题显得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乡村发展和社会稳定。
研究农民收入增长路径,首先需要明确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
农民收入的构成主要包括农业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生产性经营收入,及财产性收入。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多元化的发展,农民的收入来源也日益多样化。
对于实现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农业现代化与农民收入的提高推动农业现代化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农业现代化主要体现在科技的应用、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农产品附加值的提升。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借助现代化的农业科技,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比如,推广精准农业技术,通过无人机、传感器等高科技手段,提高田间管理水平,最终实现增收目标。
加强农产品深加工同样至关重要。
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最终实现农民的增收。
比如,如果能够将农民所种植的蔬菜、水果等经过冷链物流和深加工后进行销售,必然会大幅提升其盈利水平。
在此过程中,政府可以通过提供技术支持、设立加工企业等手段,引导农民参与到农产品加工中来。
二、发展农村产业,拓宽收入渠道传统观念中,农业是农村唯一的收入来源,但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农村产业逐渐多样化。
发展农村特色产业、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能够有效拓宽农民的收入渠道。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既保护了农村生态环境,又能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在推进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农民不仅可以依靠出租民宿、提供餐饮服务等直接获得收益,还可以通过农产品销售、展销等附带服务,进一步提升经营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注重规划与管理,确保可持续性,避免短期行为导致环境破坏和资源枯竭。
休闲农业的兴起同样为乡村增收提供了新机遇。
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现状及对策——以苏州市吴江区为例
村乡科技XIANGCUN KEJI8XIANGCUN KEJI 2020年12月(上)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现状及对策——以苏州市吴江区为例王冬(苏州市吴江区委党校,江苏苏州215200)[摘要]为打造乡村发展升级版,做好典型引路和样板示范,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需要聚焦高质量发展目标,加快打造苏州市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标杆。
本文分析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的意义,总结吴江区的实践做法和存在的不足,并就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示范区;高质量;吴江区[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909(2020)34-08-3为打造乡村发展升级版,做好典型引路和样板示范,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需要聚焦高质量发展目标,加快打造苏州市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标杆,以高质量的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并引领乡村全面振兴,谱写新时代吴江乡村振兴新篇章。
1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的现实意义1.1率先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历史任务,而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路径和必然之选。
没有农村小康,也就没有全面小康。
无论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是“强富美高”新吴江建设,其主要任务在农村,深厚基础在农村,最大潜力和后劲在农村。
因此,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正是以农村小康实现高水平全面小康的重要保证。
1.2引领乡村全面振兴和示范升级的真招实策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补短板、拉短腿,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一步。
而建好乡村振兴示范区,通过以点带面、点线面联动发挥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正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务实举措和精准之策。
示范区建设有利于引领乡村全面振兴,有利于吴江区、苏州市乃至江苏省作为发达地区对全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1.3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重要发力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安排是协调契合的,以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朝着更高质量方向协调健康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和题中应有之义。
苏州城乡一体化改革的财政政策调研与思考
民的集体 土地 、 承包土地 、 宅基地以及
房屋产权 不明晰、 不固化 , 民依然离 农 不开对农 村土地 的依赖 ,城乡一体化 进程无法深入 ,农村第二次产权制度 改革呼声 日益 强烈 。
( ) 村 合 作 经 济 组 织 的税 收 负 五 农
政策文件 ,鼓励农民将 集体 资产所有
权 、 承包经 营权 、 基地及住房置 土地 宅
农村合作 医疗保 险制度 向基本医疗保 险制度过 渡 ,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 率达 9 %, 7 人均 基 金 3 7元 , 本 实 4 基 现农 民持 医保卡就诊看病 。
( ) 化 “ 大举 措 ” 加 快 了城 六 强 三 ,
金 。一是设立城乡一体化发展专项资 金。 在市级财政安排一定的专项 资金 , 重点 推进 “ 七位一体 ” 服务 中心 、 村 农
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公共服务建设和 农村居 民集中居住点 建设 。二是落实 改 革试 点启 动资 金 。 明确要 求各 市 ( ) 区财 政 , 20 7 县 、 从 0 9 年起 , 安排 当 年 土地拍卖净 收益 的 1%, 为改革 5 作 试点启动资金。 三是增加补助资金 , 支
( ) 二 实现 “ 个 置 换 ” 探 索 了 农 三 ,
求, 合理 配置公共财政 资源 , 并从政 策
和投入上 , 尽可能 向农 村倾斜 , 逐步实 现公共财政农村全覆盖 。三是合理配
次 、 风险 5 承保 4亿元 。农业担保 累计 担保金额达 4 5亿元 ,居全 国同类第
一
。
在全 省率先对粮食规模经营户实
宅基地复垦补贴等 。四是 充分发挥财
政支农专项资金作用 ,加 强农 田基本
工作报告分析农村农民收入增长的途径
工作报告分析农村农民收入增长的途径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农民收入也得到了大幅增长。
然而,我们也不可忽视农村收入增长的不平衡问题。
为了更好地推动农村农民收入的增长,本文将从不同方面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
一、加强农民职业培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要加大对农民的职业培训力度,提高其技能素质和就业能力,使其能够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同时,也需要加强农村培训机构的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培训资源。
二、拓宽农民就业渠道除了农业生产,农村也需要拓宽农民的就业渠道,使其可以从事非农产业。
可以通过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农家乐、乡村旅游等方式,增加农村就业机会,提升农民收入。
三、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农产品的附加值决定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因此,加强农产品加工和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是非常重要的。
政府可以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农民从事农产品深加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四、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产权制度不完善是阻碍农民增收的重要原因之一。
要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明确农民的土地产权和权益,优化土地资源配置,鼓励农民参与土地流转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
五、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农村金融服务不完善限制了农民增收的空间。
要加大农村金融服务的力度,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农民创办农业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和农业科技等。
同时,也需要加大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力度,提高农民融资的便利性和成本效益。
六、发展农村电商农村电商的发展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新的途径。
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电商平台的支持力度,提供物流等配套服务,帮助农民将农产品通过电商渠道销售,降低交易成本,增加农民的收入。
七、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是农村贫困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要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农民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障体系,减轻农民的社会风险,增加他们的收入稳定性。
八、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民发展的重要保障。
乡村振兴战略视阈下农民可持续增收路径探析
(三)农民可持续增收是实现“乡风文明”的重要物质
缩,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呈下降态势,另一方面也会进一步使 基础。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智力保障。乡风文明是指农民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一些以出口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面 群众广泛认可和遵从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审美价值理念
临转型升级的压力,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必然会加剧 不断完善,是农村教育、科普、文化、卫生、体育和民族宗
智来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村产业的。因此,只有不断创新和完 业是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在我国传统二、三产业发展乏力
善相关制度体系,扶持具有一定弱质性的农业及相关产业, 的大趋势下,促进农民增收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催生大量与农
使农民的务“农”收入持续增长,才能真正让农民留下来, 业相关的产业,第二项任务就是要让这些产业发展的好处能
(二)经济的转型发展及逆全球化的抬头,制约了农民
现以农村内生力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来自非农收入的持续增长。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增速放缓且下
一、我国农民增收的传统动力乏力,农民持续 行压力愈来愈大,经济增长方式正在由数量扩张主导向提高
增收难度增加
质量和效率主导转变,经济增长动力也由外需转向内需,由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但与此相伴 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产业结构已经从传统的劳动力密集
国民生产总值到 2020 年时达到 12000 美元还需更多的努力。 的角度来说,农业作为弱质性和公益性产业,离不开政府的
可见,农民的生活富裕还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短 大力扶持,必须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其次,政府要加强对与
板之一。因此,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 农业为核心的相关产业发展的规划,实现不同地区产业的差
(四)农民可持续增收是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稳定的重要
促进农民增收工作调研报告
促进农民增收工作调研报告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当前经济生活的一个突出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农村的安定稳定,而且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良好运行,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
近年来,X区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农村改革等方面下功夫,推动农业农村工作再上新台阶。
为进一步拓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渠道,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近日对我区农民收入状况进行了调研,并提出了促进农民增收的措施。
一、我区农民收入现状X区辖X个涉农镇街道X个行政村,X个村民小组,共X户,X人。
其中,农业户X户X人,非农业户X户X人。
其中耕地面积X.X万亩(确权面积X.X万亩),荒地面积X.X 万亩。
X年X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X元,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X元,年均增长率达到了X.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X元,破万元大关;X年、X年、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X元、X元、X元,增幅平稳保持在X%以上。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一)抓产业,推进农业发展提质增效。
一是做精做优特色产业。
围绕瓜菜、生态水产、休闲农业三大优势产业,实施“特色农业提升工程”。
推进瓜菜产业优化升级,坚持设施与露地并重、产加销一体化发展,全区瓜菜产业面积稳定在X亩,其中设施蔬菜X亩,供港菜X亩,其它露地蔬菜X亩,近三年年均实现产值X万元;持续拓展水产增值空间,大力推广稻鱼综合种养等模式,引进推广鳜鱼、河蟹等X多个名特优品种,成功打造生态渔业品牌,X年水产养殖面积达X.X万亩,实现产值X万元;加快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全力打造X个特色小镇和X个美丽家园,着力培育星级休闲农业龙头企业,成功命名自治区休闲农业示范点X个,X星级休闲农业企业X个,三星级休闲农业X个。
固定资产投资X 万规模以上休闲观光农业经营户发展到X家,年接待游客X.X万人,实现营业收入X余万元。
二是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
对标高新技术企业及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标准,组织多家农业企业开展培训培育工作;举办科技专家助力脱贫攻坚行动需求征集活动,组织X家企业申报科技需求专项项目;面向农户积极推广无土栽培、秸秆生物反应堆、水肥一体化示范推广、水产苗种繁育等先进实用农业技术,实现科学技术带动产业增产,农民增收。
农村农民收入增加途径研究
农村农民收入增加途径研究近年来,中国农村农民收入不断增加,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和挑战。
如何进一步拓展农民收入增加的途径,已经成为一个亟待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展开讨论,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
首先,农村农民可以通过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来增加收入。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特色产业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市场。
比如发展农村旅游、特色农产品加工等,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其次,农村农民可以通过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来增加收入。
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往往效率低下,收益有限。
采用现代化、科技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引进高效农业机械和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
另外,农村农民可以通过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来增加收入。
土地流转可以集约化利用土地资源,形成规模经营,并通过农业合作社等方式进行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也能增加农民的收入。
同时,政府可以通过出台扶持政策,支持农村农民增加收入。
比如加大对农业产业化、农村合作社、农村电商等的扶持力度,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收途径。
此外,农村农民还可以通过发展农村金融来增加收入。
建立健全的农村金融体系,发展农村信贷、保险等金融服务,为农民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而农村劳动力转移也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从事非农业工作,这不仅丰富了农民的收入来源,也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
此外,发展乡村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也是重要的途径。
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可以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
农村农民还可以通过发展乡村电商、物流等新兴产业来增加收入。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物流业的发展,农村也有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机会,为农民提供了新的增收途径。
最后,加强农民培训和技能提升也是非常重要的。
提高农民的技能水平,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增加自身的竞争力,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之一。
综上所述,农村农民收入增加途径有很多,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共同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实现乡村振兴目标。
苏州大学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奖名单
一类新型EGFR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其作为抗肿瘤药 李斯宁、于高健 物的可行性研究 新媒体在团学组织建设中的应用与创新研究(以江苏 胡婷、张瑞琳、王亚萍、邱晨、 徐沈俊杰、李玉玲、孙慧、顾佳 省内的独立院校为例) 榕、沈莹、魏雯、徐明明、田静
应用技术学院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高校科研档案管理系统
成浩、冯益渭、孙杰、郁培程
暑期社会实践“昌邑小分队”关于“柳疃丝绸”的调 王耀蓉、范雪原、王慧宇、窦晓 查报告 宇、梁启繁、王梦、朱晓葛 暑期社会实践“嘉祥小分队”关于“彩印花布”的调 任敬霞、梅锦秾、陶文浩、李翔 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 查报告 、孙玉萍、蒋碧玉、黄雨枫 机电工程学院·沙钢 回转式多工位自动拉伸柔性单元关键技术 杨阳、倪劲成、刘波 钢铁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 How much delay has to be tolerated in a mobile 张浩军 院 social network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 WSN智能无线插座的设计与应用 王小宁 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 基于机器视觉的防疲劳驾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赵成强 院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优秀流动儿童(初中生)的 殷晟、马媛、杨佩佩、刘艳琴、 教育学院 心理韧性特质及其形成 赵安、沈嘉伟 教育学院 教育学院 教育学院 教育学院 教育学院 教育学院 教育学院 进化心理学发展的现实意义 就业环境变革视野中的本科教学研究 美国大学校长群体特征研究综述 心智绘图与摘要策略对阅读困难学生干预成效研究 一个孤独症儿童的游戏治疗 中职学生消费行为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昆 山市三所中职学校在校生的调查 社交焦虑障碍研究进展 杨帆 胡怡媛、徐菊、张仁君、钟帅 徐文玥 朱江容 陈冰月 董筱文 盛思宇 赵静、曹雯、吕林飞 杜扬
基于旅游动机的城市居民春节出游行为特征差异和影 胡昕、陈文玉、耿兴宜、过晨华 响因素分析——以苏州市为例 、黄洪铭、陈海芳 绿色消费与绿色创业演化博弈研究 外来人口融入苏州的研究——以“五老”人群为对象 新时期农村养老的需求维度研究——以吴江江村为例 学术史视野下的宋代庄园问题再考察——兼论“中国 传统社会:多元的结构”说的学术启示 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调查分析——以苏大为例 苏州全民健身体育场地、场馆及配套设施现状调查与 发展对策研究 惠栋《毛诗古义》研究 浅析利玛窦《交友论》对其传教成功之影响 基于英语议论文的高中生思辩技能研究 当代澳大利亚土著文学的新思考:解读吉姆•斯科特 及其作品 “实用理性”与“天学”的应用:我国农民法律信仰 培育的新思路——乌坎事件所展现的契机 我国社团登记管理改革立法完善的思考 中国传统择日术对现代司法活动的意义 《南宋杂事诗》诗史功能的双重研究 《郑风》爱情诗中的女性心理及审美价值 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文学界比亚兹莱热潮的合理 性 魏臻、顾涵硕 伞文枰、王逸伦、张钰 王晓冬、江蓓、李慧敏、朱佩莹 、彭洁、张焘、沈希、魏臻 吴立群、田艺 文柯 颜廷锴 王宇林 顾鸣轩、田艺、王酋艳 李雪霞 滕菲 姚良正 王敏、保娅、冼泳珊、林秋玲、 邱海娟、严峰 唐思佳、潘妤、张亚琴、卢丹、 朱国培、俞纯嫣 戴鸿飞 李晶晶 吴燕
从农民收入的来源挖掘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
—
皇 全
余 新
40 0 ) 5 0 1
—
—
从农 民收入的来源挖掘 增加农 民收入 的有效途径
( 州 大 学 新校 区 河 南 郑 州 郑
摘 要 :稳 步提 高我 国农 民的 收 入 , 系到 我 国 国 民 经济 发 展 全 局 , 关 同时 也 是 农 业 和 农 村 经 济 发 展 的 出发 点 和 归 宿 。 当前 我 国处 于农 业和 农 村 经 济 发展 的 新 阶段 , 关键 是 要 寻 找 农 民 增 收 的 出路 。本 文 就 如 何从 农 民 的 收入 来 源进 行 分 析 , 图挖 掘 增加 农 民收 入 的 有 效 途径 。 试 关 键 词 :农 村 剩余 劳动 力 ; 加 农 民收 入 增 中 图 分 类 号 :6 8 1 6 3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6 3— 9 2(0 0)9— 1 6一 2 17 0 9 2 1 0 0 1 O
同时 , 现金纯收入占全部纯收入 的比重 由 20 0 2年 7 . %提高到 20 67 0 7年
的 8 .% , 高 r 85个 百分 点 。 52 提 . 随 着 近 年来 我 国城 镇 化 和 : 化 的 推 进 , 民 的兼 业 化 程度 加 强 , 业 农 工
资 性 收 入 主 要表 现 在 作 为 劳 动 者 外 出务 工 的 收 入 , 已 经 成 为 农 民从 事 其
一之 间 的收 入 拉 大 。 由 于 我 国 幅 员 辽 阔 , 西 部 的 自然 禀 赋 不 . 东
同 , 济 发 展 基 础 不 同 , 同地 域 的农 民在 收 入 上 存 在 的差 距 既 有 自然 条 经 不
件的原 因、 历史的原因 , 也存在现有的制度性 困境 。特殊的农业结 构和 自 然资源布局 , 使得我 国东西部农民收入差距有逐渐拉火的趋势。 3 可持续增加农 民收入充满变数。在新的历史 时期 , 三农 ” . “ 问题再 次面临一个新关 口, 与农村经济相伴随的是越来越 突出的矛盾 : 农业发展 缺乏动力 , 农村发展缺乏亮点 , 农民增 收缺乏支撑 。尤其从这次金融危机 冲击带来 的国际大环境 的变化 , 我国存 自然灾害频发 年份宏观 经济 的调 整和经济利益格局整合 的形势看 , 民靠 政策性增 收的空 间有限… 。同 农 时 , 国农 村 土 地 的 开 发 和 农 民 的 种 田积 极 性 已经 接 近 最 大 化 , 一 切 必 我 这 将 造成 农 产 品成 本 上 升 , 业 相 对 劳 动 生 产 率提 高变 缓 。 农 4 与城 镇 居 民收 入 差 距 不 断 拉 大 。近 年 来 ( 0 4~ 0 8 , 乡 居 民 . 20 20 )城 年收入差距仍在不断扩大。首先 , 乡居 民人均可 支配收入差距 不断扩 城 大 , 6 8 . 扩 大到 10 4冗 , 乡 收 人 比有 32 : 由 4 52元 12 城 . 1 1扩 大 到 3 3 :. .21 其次 , 98年来 的 1 自19 1年问 , 村居民人均纯 收入实 际增 长率为 9 9 , 农 .% 低 了 4 3个 百 分 点 , 乡 居 民 收入 差距 不 断 拉 大 。再 次 , . 城 由于 农 业 的 弱 势 产业 特 征 , 受 市 场 和 自然 环 境 的 双 重 制 约 , 民收 入 的增 加 相 对 于 在 国 并 农 家政策强力保障下的城镇居民收入有更大的不确定性 。 总之 , 当前 影 响 我 国 农 民增 收 的 因 素 除 了 长 期 以 来 便 已存 在 的 二 元 体 制 、 业 和 农 村 经 济 底 子 薄 弱 、 市 化 进 程 系 统 性 推 进 不 到 位 等 顽 疾 农 城
合作改革带民富
10近年来,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香溪社区积极整合资源、凝聚合力,不断探索新模式壮大集体经济,实现了集体经济多方发力、多点开花,带动当地百姓走上致富道路。
股份合作,铺就农民增收致富路要让农民富起来,村集体当好火车头是关键。
一是量化集体资产,分享集体收益。
合并前的金星村党委将村集体经营性净资产按股量化给村民,成立全省首个社区股份合作社。
二是盘活闲散资金,增加资本收益。
社区村集体牵头成立投资性物业股份合作社,每年可实现8%~10%的分红收益。
三是扶助弱势群体,实现就业增收。
针对生活困难的本村农民,社区成立金星村劳务专业合作社,安排相应服务岗位,增加了他们的收益,改善生活质量。
创新发展,打造农民增收聚宝盆社区充分利用村级资产的拆迁资金,不断创新发展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一是实施跨区域发展。
社区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先后建成四大工业小区。
二是招商选资优质发展。
社区积极引进发展势头好、高效环保型的朝阳企业,目前已形成了一批优质企业集群。
三是一、二、三产联动发展。
确立工业载体建设为基础、三产用房扩展为动力、一产经营为补充的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引进现代服务商业主体,发展现代高效农业。
健全机制,实现农民持续增收梦社区通过健全科学决策、阳光监督、持续发展三大机制,保障农民实现持续增收。
一是统筹决策,降低风险。
凡涉及建立村级工业小区、对外回购资产等项目,均要通过董事会和社员代表大会研究决定,保障其投资的科学性。
二是强化监督,管理效益。
村级资产出租全部纳入区镇资产交易监管平台,提高村民参与监督便捷度,增加资产管理效益。
三是开发创新,持续惠民。
近年来,社区成立了创业投资专业合作社,由村民出资入股,加上村级自有资金,收购了邻镇的集翔电子,实现8%的投资回报。
同时在镇区建设约7000平方米的宾馆,有效提升效益,进一步促进村级经济发展和村民持续增收。
(吴 天)合作改革带民富致富新貌ZHIFUXINMAO 编辑:陆洋(****************)创业富民新发展。
农民收入增加的途径
农民收入增加的途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收入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然而,与城市居民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如何增加农民的收入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一些可行的途径,以促进农民的收入增长。
一、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农民的土地资源是一项潜力巨大的财富。
为了增加农民的收入,可通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首先,鼓励农民进行农田水利建设,提高灌溉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农田良性循环。
其次,推广耕地土壤改良技术,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农作物产量。
此外,积极开展农田综合治理,提高土地质量,增加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二、农业生产的科技创新农业科技创新是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手段。
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探索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的新品种和新种植技术,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此外,加强农产品的加工和营销环节,提高附加值,推动农产品从原始农业生产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发展特色农业和农村旅游发展特色农业和农村旅游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通过培育农村特色产业和品牌,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例如,发展绿色、有机农业,推广无公害农产品,满足城市居民对健康农产品的需求。
此外,通过发展农村旅游,提供观光、休闲、农业体验等服务,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四、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农民合作社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组织形式。
通过合作社的方式,农民可以共同投资、共同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和效益。
农民合作社还可以推动农产品的销售和加工,提供农业生产资讯和技术支持,促进农民的收入增长。
五、农民教育和职业培训农民教育和职业培训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性工作。
通过提供现代农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生产水平和经营能力。
此外,加强农村技术推广,提供农业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帮助农民解决实际生产问题,提高效益。
综上所述,农民收入的增加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更需要农民自身的努力和创新。
通过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推行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特色农业和农村旅游,培育农民合作社,提高农民教育和职业培训等多种途径的综合利用,可以有效地促进农民的收入增长,实现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苏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瓶颈制约和对策建议
苏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瓶颈制约和对策建议苏州位于中国东部,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城市,也是江苏省的一个重要城市。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人口的外流,苏州的乡村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为了促进乡村振兴,苏州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瓶颈和制约。
本文将就苏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瓶颈制约和对策建议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瓶颈制约分析1. 资金匮乏乡村振兴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然而目前苏州的农村资金来源主要依靠财政补贴、银行贷款和土地流转等方式,这些资金渠道存在较大的限制和不足,造成了乡村振兴资金匮乏的现象。
2. 人才流失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农村人口外流导致了乡村人才的流失,很多优秀的人才留在城市发展,乡村的人才储备持续下降,这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造成了一定的制约。
3. 乡村基础设施落后苏州市的许多乡村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如道路、供水、供电等,这直接影响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4. 农村产业结构单一苏州市的农村产业结构多年来一直以传统的种植业、畜牧业为主,存在着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
二、对策建议1. 完善资金支持体系苏州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乡村振兴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乡村振兴领域,同时提供补贴和贷款等支持措施,加大对乡村振兴的资金支持力度。
2.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苏州可以采取鼓励农村人才回乡创业的政策,提供创业支持和补贴措施,同时可以开展农村人才培训,提升乡村人才的整体素质。
3.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苏州可以制定专门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加大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乡村的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为乡村振兴创造良好的条件。
苏州可以加强对农村产业的扶持和引导,鼓励发展多种经营,推动农村产业的多元化和高端化发展,实现农村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5. 强化乡村治理和社会组织建设苏州可以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完善村民自治机制,培育和支持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工作,增强农村社会组织的服务能力和治理水平。
提高动迁居民收入的对策研究——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
作者简介: 王敏杰(1964—)女,籍贯:江苏宜兴,职务:教授,研究方向 : 行政管理。 · 56 ·
Public Management
公共管理
才等多方积极性,针对新生代动迁居民 域品牌建设为导向,深入实施“商标富 保动迁农民拥有长期稳定的租赁收入。
的特点,采取政府组织办班、技能领军 农”工程,不断提升品牌价值。要注重 利用互联网 + 手段,打造物业出租平台,
在城镇化、区域一体化建设过程中, 体经济组织后劲不足、弱势群体增收难 等信息,分类开展就业信息提供、岗位
由于城市规划、土地开发等,出现了大 度较大、公共服务配套仍不完善等。
推荐等就业援助服务,促进动迁居民实
量动迁居民,如苏州工业园区(以下简
持续增加动迁居民收入是一项长 现顺利就业。建议组织开展“就业援助
迁 5.4 万户约 16 万人,累计撤并 132 个 性功能,更要有效激发动迁居民致富增 道开展结对帮扶、公益性岗位开发,国
行政村 813 个自然村,建成 49 个动迁 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必须以 有企业、市政物业、绿化种养等领域优
社区 123 个动迁安置小区,实现了农村 鼓励创业、扩大就业为主要抓手,以提 先录用动迁居民,确保动迁居民的稳定
额贷款贴息、创业场所等方面予以扶持, 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不断 盖。要进一步健全被征地农民征地保养
为创业搭平台。
增加动迁居民收益。要稳步推进集体资 金标准增长机制,与企业职工养老金增
要优化创业环境。要严格落实“放 产清产核资工作,加强对集体量化资产 长机制挂钩,确保增长幅度在全市保持
管服”改革各项举措,推进市场准入便 招商招租、物业服务和运行监管,有效 领先水平。根据苏州市低保动态增长机
苏州村集体经济经验思考
苏州村集体经济经验思考苏州村集体经济经验是指苏州市在村级组织中发展集体经济的一系列经验和做法。
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苏州村集体经济的成功经验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是政府的支持和引导。
苏州市政府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和专业指导等方式,积极推动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其二是村民的积极参与和合作。
苏州市的村民普遍具有创业意识和合作精神,他们积极参与集体经济项目,共同分享发展成果。
其三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苏州市注重发展高附加值的产业,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培育新兴产业,提升了村集体经济的竞争力。
其次,苏州村集体经济的经验值得思考的地方包括以下几点。
其一是村级组织的建设和管理。
苏州市注重加强村级组织的建设,提高村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加强组织管理,确保集体经济项目的顺利运行。
其二是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
苏州市注重产品的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通过加强宣传推广和品牌打造,提升了村集体经济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其三是创新和科技支撑。
苏州市鼓励村集体经济项目的创新,推动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提高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此外,苏州村集体经济的成功经验还可以从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在社会效益方面,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增加、社会稳定等积极影响。
在环境效益方面,苏州市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通过推动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减少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苏州村集体经济的经验值得借鉴和思考。
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村民的积极参与和合作、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等因素都对其成功起到了关键作用。
此外,村级组织的建设和管理、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创新和科技支撑等方面也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最后,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还带来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为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苏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瓶颈制约和对策建议
苏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瓶颈制约和对策建议苏州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城市,素有"人间天堂"之称。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发展差距也日益凸显。
为了实现乡村振兴,苏州市政府积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举措,但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些瓶颈和制约。
本文将就苏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瓶颈制约和对策建议进行深入分析。
一、瓶颈制约1. 生态环境保护不到位苏州的乡村地区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生态环境而著称,但由于长期的开发建设,部分乡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了破坏。
土壤污染、水质污染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乡村振兴发展。
2. 人才流失与乡村留守问题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少乡村青年纷纷外出谋生,导致乡村人口大量外流。
由于农业生产工作繁重,老年人不愿意继续在乡村生活,这导致了乡村留守问题的严重加剧。
3. 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这严重制约了农村产业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4. 乡村产业结构单一目前苏州乡村的产业结构仍然以传统农业为主,缺乏多样化的产业发展,乡村经济的活力较弱。
而且,由于产业结构单一,乡村居民的收入水平较低,无法吸引更多的农民返乡创业就业。
5. 政策扶持不到位尽管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乡村振兴的政策,但由于实施力度不够大、政策执行不够到位,乡村振兴进展缓慢。
二、对策建议1.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为了有效解决乡村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政府可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加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严格控制农村环境污染,保护好乡村的生态环境。
2. 实施人才引进政策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人才引进政策,鼓励城市青年和留学生到乡村创业就业。
加大对乡村人才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居民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3.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政府可以加大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修建更多的乡村道路、提升供水供电设施,改善乡村的生活环境,进一步提升农村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
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调研报告
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调研报告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调研报告一、前言乡村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村发展的重要举措。
为了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需要通过有效的衔接工作,将各方资源整合起来,形成合力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
本报告将通过对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进行调研分析,探讨如何促进各方资源的整合,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有效实施。
二、乡村振兴的战略意义乡村振兴是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旨在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构建美丽乡村。
乡村振兴既是一项经济工程,也是一项社会事业,涉及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的综合解决。
乡村振兴的战略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可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农民的生产能力和综合素质;二是可以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三是可以加强农村与城市之间的互动和协调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乡村振兴的有效实施需要通过衔接工作,将各方资源整合起来,形成合力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
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政策衔接: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乡村振兴政策的研究与制定,确保各项政策之间的衔接性和协同性,实现政策的有机整合。
2.产业衔接:农村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内容,需要实现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的深度融合,促进产业链的延伸和完善。
3.资金衔接:乡村振兴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需要各方资源的整合和互动,依靠政府、企业和社会资本的联动,实现资金的有效衔接。
4.人才衔接:乡村振兴需要人才的支持,需要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机制和引才引智政策,吸引更多有志于乡村振兴的人才加盟。
5.文化衔接:乡村振兴需要传承和弘扬乡村传统文化,倡导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尊重乡土风情的价值观念,形成乡村振兴的文化底蕴。
四、乡村振兴的衔接工作实践在乡村振兴的实践过程中,各地区都在探索并推进衔接工作,积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常熟理工学院 , 江苏常熟 2 1 5 5 0 0 )
摘 要: 以苏州农业现代化为背景 , 从发展现代农业 和提高农 民收入的客观要求入手 , 指出现 阶段影 响农 民增收的 制 约因素。实现农 民持续增收应逐步建立农 民增 收长效机制 , 必须加快农村剩余 劳动力转移就业 , 积极促 进农业产业 升级 ; 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 加强农村合作经 营 ; 实现农业装备 现代 化 , 加速推动农 业科技 化和农业 产业化 ; 不断 完善农 村社会保 障体 系 , 促进农村居 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的全 面改善 和提高。
关键词 : 农业现代化 ; 农民; 持续增收 ; 苏州
中图分 类号 : 2 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 1 0 0 2—1 3 0 2 ( 2 0 1 3 ) o 4— 0 3 9 5—0 2
当前 , 苏州正处于巩 固小康成果 、 提升小康 水平 , 逐步 向
入的比重为 6 6 . 4 %, 人均家庭经营性收人 中来 自于第一产 业 的收入 占比为 2 7 . 1 %、 来 自于第二 、 第三 产业 的收入 占比为
农村 科技投入 , 提升农村人力资源 素质 , 提 升农 村科技水平 , 帮助农 民增收和改善村级财政 , 具有紧迫性客 观 要 求
待打破 。受金融政策 的影响 , 农 村信 用社 的支农 贷款存在 诸 如单笔 贷款数 额低 、 难 以满足种 植与养 殖需要 、 贷 款周转 期 短、 与农户生产周期不吻合及 贷款利率 高等 问题 , 一定程度 上
江苏农业科学
邱 慧萍 , 童举希 , 施
2 0 1 3年第 4 1 卷第 4期
. - — —3 9 5- - — —
杨.以江苏省苏州市为例探析农民持 续增收的路径 [ J ] .江苏农 业科 学, 2 0 1 3 , 4 1 ( 4 ) : 3 9 5— 3 9 7
以江苏省 苏州市 为例探析农 民持续增 收 的路径
发展现代农业前期投入较 大 , 生产效益有待不断提升 , 仅 凭政府单方 面投入仍 显薄 弱。 目前 , 苏州农业科技 投入 以政 府 为主 , 生产型道路、 沟渠 、 大棚、 网栽等农业设施建设基本 由
地 方财政 承担 。按照 现代农业 发展要求 , 地方 政府、 农 民、 专 业合作 化组织 、 金融机构参 与的多层 次、 多形式 、 多元化 的农 业科技 投入体 系尚未完 全建立 , 农业科 技投入 单一化格局 有
次党代会也 明确指 出, 未来五 年苏州经济社会 发展 的 目标
地区 , 部分农 民仍 满足 于“ 打工经 济” , 收入 增长 缓慢 。如 何 在既定 的人 口条件下 依托 现代农业 , 培养造就 有文 化、 懂 技 术、 会经营 的新型农 民, 增 强广 大农 民投资意识 、 创业 意识 、 风 险意识 以及驾驭市场 的能力等综合素质是主导农村经济发展 的决定 因素之一 , 为农 民收入提高提供新的增长点。
收入、 家庭经营性收入 、 财产 收入 、 转移性收入 实现 同步增 长。
1 . 3 城 乡居 民收 入 差 距 缩 短 的客 观要 求
按 照城 乡一体化 的发展 目标 , “ 十二 五” 末 苏州城镇居 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 到 5 0 0 0 0元 , 农村 居民家庭人均 纯收入
达到 2 5 0 0 0元 , 城 乡居 民收入 比控制在 2: 1 。作为经济发达
升, 对又好又快地实现苏州 “ 第二个率先” 意义重大 。
1 现 阶段苏州促进农 民持续增收的客观要求 1 . 1 农 民收入稳步提 高的客观要求
当前 , 苏州正在向率先基本现代化的 目标前进 。当然 , 基
本实现现代化 , 最艰 巨的任务在农 村 , 最薄 弱的环节在农业 ,
最大的难点在农 民持续增收。“ 十一五 ” 末, 苏州农 民人均 纯 收入 达到 1 4 4 6 0元 。随着苏州土地面积 的持续 减少 , 加快 推 进现代农业 , 积极促进农村 结构 由注重外延增长 向注重 内涵 发展 , 是未来一个 时期 的主要 任务 。在新 的发展 时期 , 发 挥产业政策对现有农村发展 的调控机制 , 依托 现代农业加 大
7 2 . 9 % 。人均财产性收入和转 移性 收入 快速增 长 , 分别 占纯 收入 比重的 6 . 6 %和 6 . 7 %。通过发展现代农业 , 加快农业 向
基本实现现代 化迈进 即 “ 第二个率 先” 的关键 时期。农业 现 代化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 加快推进农业 现代化 、 持
“ 十二五” 末, 农 民人 均年纯 收入达 2 . 5万元左 右 , 村 级集 体 经济年收入平均 达到 6 0 0万元 J 。2 0 1 1年 9月苏 州市第 十
一
二产、 三 产的渗透 , 提高农业整体 效益 、 加快农 民剩余 劳动力 转移 , 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配置与充分利用 , 确保农 民工资性
2 现 阶段苏州促进农 民持续增收亟待解决的问题 2 . 1 农业科技投 入 体 系尚未 完全 建立 , 农 民增收 效果 不够
明 显
之一是人 民幸福指数要走在 全国 的前列 , 城 乡居 民收入 实现
6年倍增 。如何发挥苏州综合优 势 , 以现代农 业为支撑 , 加快
发展农村经济 , 确保农 民收入持续增长、 农 民生活质量稳步提
续提高农 民收入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根据苏州率
先实现现代化 的要 求和 苏州经济 社会 发展 的实 际, 苏州“ 十 二五” 经济社会发展任务之一是 坚持农业“ 生态、 生产 、 生 活、 生物” 的功能定位 , 以提高农 产品供给水 平 、 增加 农 民收入 和 绿色低碳 为 目标 , 大力发展设施农业 、 精 准农业 、 有机农业 、 休 闲农 业、 都市农业 等现 代高效 农业 , 做 优苏 州农业 特 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