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对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一点看法[论文]
对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一些看法(论文)
对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一些看法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适合电脑初学者的基础课程,它是其他计算机类课程的基础,初学者在学习这门课中会出现了些问题,教师在讲课时也会遇到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是完善这门课程教学和学习的关键。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应用能力改革优化在这个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社会,计算机已经不再是单纯的高科技产品,而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当中。
所以每个人都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操作,能够使用一些软件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其基本应用就成了全国各大职业学校所有专业的公共必修课。
一、课程现状和问题在教学当中,本课程的内容都要给学生全面细致地教授。
虽然要一学年的时间完成该课程的学习,但是还是会出现课时少、内容多的现象,尤其是上机实训的课时,尽管现在在教学方式上不断改革优化,但问题还是没有完全得到解决。
以下是和教学相关的几个事项的分析:1.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内容的分析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有计算机的基础知识、Windows、Word、Excel、PowerPoint、网络基础知识等。
有部分内容专业性很强,大部分的学生都不太感兴趣。
对有些使用较多的应用,如Office,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表现得比较轻松,但往往操作得不是很熟练。
2.对教学对象的分析在我校中职生都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因学生的能力层次不同,教学内容的深度也是不同的,部分学生有抵制学习的情绪,他们在学习的时候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外力的影响,他们的学习甚至是被动的。
在一个学校学生都是来自四面八方的,同为中职生,由于家庭因素的影响,学生在接触电脑的时间上都是不一致的。
有些学生对电脑的接触比较早,他们在学习本课程时相对要容易些;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他们对本课程的学习不重视,有消极的学习情绪。
3.对教学方式的分析教师教学的方式一般都是先讲解知识点,然后运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演示操作,最后上机对学进行以辅导。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5篇)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5篇)第一篇: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策略现今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互联网计算机的应用技术,中职技术学校作为培养技术型人才的摇篮,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方面的教育教学应该更加符合社会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
对此,本文针对当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状况,探讨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改革和改进。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中职学校公共必修课,可以在中职各项专业教学中都有所渗透,所以计算机教师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讲授过程中,要贴近专业课学生的特点,既能培养学生操作计算机的技能,又能将所学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技能更好的服务于专业。
但从目前我国大部分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来看,仍存在很多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职生计算机素质的培养,改革创新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方式方法迫在眉睫。
一、当前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公共必修课,是培养中职生计算机应用技能的重要教学课程,也是未来中职生就业岗位的基础技能需求,所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程之一。
但是在现实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会暴露出很多的问题,如由于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公共必修课,不必参与笔试考试,所以很多中职学校学生对这门课程忽视,在课堂上出现上网、打游戏之类的娱乐活动更是屡见不鲜。
同时,计算机不属于专业课,大部分同学对系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重视程度不够,对计算机课程中娱乐性较差的办公辅助以及工具软件的学习和使用兴趣不大,能主动学习教材及相关资料并将所学技能用到平时的学习中的学生更少。
种种不良教学效果反映出大部分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并不理想,直接影响着中职计算机教学水平的提升,更是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不能更好的培养出具备计算机应用技能的综合素质人才。
二、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当前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可以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中职生自身特点及教学的方式方法等四个方面进行问题分析,具体分析如下:(一)教学理念陈旧我国很多中职学校由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是公共课,所以在教学上并不注重,忽视了计算机与其他专业课的衔接,面对新课改的大力推广背景下,专业性的课程都相继进行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但是却忽视了《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课的教学改革,教学设备不完善,计算机软件不更新,没有迎合社会对综合素质人才的需求,直接影响着《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课的教学质量。
浅谈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
浅谈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职学生必修文化基础课程。
教学中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从事《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
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在让学生如何掌握、融会贯通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此谈点自己的体会。
一、培养兴趣,创设情境赞科夫说过,“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保尔朗格朗也说过,“如果学习使人有兴趣,就必须能满足某种欲望”,学生学习动机来源于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对所学内容兴趣,因此教学中应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的特点,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充分考虑各个教学环节,把知识性和趣味性融合在一起,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在讲WORD文件保存一节设置文件密码时,因以前经常有学生的文件被别的班的同学改动,教师问:“你们想把自己的文件加上密码吗?”学生回答的声音很响亮:“想”,在这种气氛下,教师开始演示,学生都屏住呼吸,教室里安静极了,等操作完毕后,学生才长出一口气,接着教师又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很快学生就通过上机实际操作并回答出来了,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种情境,鼓励学生动脑又动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也因此变得相当活跃,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自然也高涨起来。
二、精讲多练,学以致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大都简明、图文并茂,大部分学生都能看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讲解是贯通点拨的作用,我们只需讲一些难懂,易错的地方以及一些更快更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更全面的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提高自学能力,绝不能让学生总是处于枯燥的理论讲解之中。
如在Excel电子表格的教学过程中,理论课只讲一些难懂的如相对地址、绝对地址、复杂的函数等。
而那些文字的录入与处理、边框的设置及一些简单的函数,由于学生有Word文档的基础,所以可以少讲,留给学生课后去自学并上机实际操作。
在授课时更不能满堂灌,要留下一些时间解答学生在上机中可能遇到的难题。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看法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看法中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中等应用型专门人才和劳动者,使之既要有专业知识,更要有实践技能。
因此,职业教育应结合市场经济,突出实践性教学及技能训练,强调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本位的指导思想。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中职学校中作为公共基础课开设,如何顺应时代主流而积极进行课程改革呢,根据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采用直观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由于现在的各种计算机软件使用起来,操作直观、便捷,这些软件的应用与操作在黑板上是很难向学生讲解明白的,需要使用演示设备向学生讲解,即现在的计算机课程,应该以“演示+操作+讲解”的授课方法。
因而,建设较为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采用先进的工具,利用大屏幕投影进行直观教学,在教学中实现师生互动,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二、精选合适教材,合理组织教学(一)选用合适的教材选择适宜的教材对于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非常重要,由于中职的培养目标是突出实践和技能训练,课程应选择为中职学校编写的内容新、适用性强、浅显易懂的适合中职学校教学特点的教材。
(二)实用的教学内容在内容上以实用为原则,对日常工作和学习中需要经常使用的知识和技能重点介绍,着重讲解。
如: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是最重要的,应该重点介绍。
对于网络方面局域网和因特网已经成为现代“计算机环境”必不可少的部分,这方面的正确使用和简单维护非常必要,需要让学生理解、掌握。
(三)教学的组织实施教学的实施以实例教学为模式,在每个章节的开始给出有代表性的实例,使学生一开始就能从“可视化”的实例中对学习目标有一个整体认识,随后,以实例为主介绍相关的知识。
实践证明,这样的授课方式受到学生所欢迎。
(四)培养自学能力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计算机知识更新加快,一个人只有通过自己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知识,才能跟上发展的步伐。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在学生认知水平能够承受的前提下安排一些适合自学的内容,从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探讨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
探讨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计算机基础知识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该课程以计算机硬件知识、操作系统、office软件操作和计算机网络知识为教授内容。
内容简单基础,却又很实用。
面对如今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的中职学生来说,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高教学效率,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现就如何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谈谈以下几点体会:一、重视学生在计算机应用水平存在的差异由于受到地域经济条件限制、学生自身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不同,使得中职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了解参差不齐。
一些学生入学前就组装过计算机,而一些学生还不知道如何打字,更有甚者,连计算机都没有接触过。
因此对学生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如果无视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的差异搞一刀切,就会造成有的学生产生厌烦情绪,而有的学生难以消化。
我们在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习上必须正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才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所谓多媒体技术,就是具有集成性、实时性和交互性的计算机综合处理声音、文字、图像的多种媒体信息的技术。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愈发广泛,使得多媒体教学成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一种重要的、先进的教学手段,它具有传统教学所达不到的直观、形象生动和交互性等优点,使教学过程更富多样性,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少了教师的重复性劳动。
它表现为:(1)如果教师是用黑板来讲解《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像菜单、窗口、复制粘贴等操作步骤时,就会显得很抽象、枯燥和难于理解,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但如果教师改在安装有广播教学软件或投影仪的多媒体教室里上课就不一样了,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屏幕或投影来向全体学生进行演示每一步操作,还可以对每一步操作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强调应注意的细节,教学直观、形象、生动、而且图文并茂,不仅学生容易理解,还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对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思考
对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思考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基础知识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在工作岗位上还是日常生活中,都需要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有所了解和掌握。
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里,我们将就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进行一些思考和探讨。
第一,计算机基础教学需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在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需要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和实际应用,让学生学习到的知识能够真正应用到工作和生活中。
这就需要教师及学校深入了解社会和行业的发展需求,结合就业市场的实际需求,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第二,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理论知识的授予是必要的,但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
只有经过大量实际操作,学生才能真正掌握计算机的使用技能和编程能力。
中职学校应该注重设置实践环节,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
计算机时代需要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学校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实践,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创新创业的项目,组织学生参与各类技术竞赛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第四,注重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计算机基础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技术知识,更需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了解相关职业的发展前景、行业标准、职业道德等方面,促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之余了解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第五,注重对学生的终身学习意识的培养。
计算机技术更新迭代非常快,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需要注重对学生终身学习意识的培养。
学校可以通过培训和讲座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学习新知识的重要性和方法,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学校、教师、学生甚至是企业都应该共同参与促进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不断提升。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既要有专业知识,更要有实践技能。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它鲜明地有别于其它学科,实践性教学和技能训练尤为重要。
那么,要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挖掘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快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师面临的问题之一。
一、中职学生学习现状(一)学生的学习起点普遍偏低就目前中职学校的生源看来,高校的扩招对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一些家长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孩子上"普高"高人一等,日后会有更大前途。
这样一来,中等职业学校不得不降低入学门坎,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多数是中考失败者和无人看管的问题学生,由于学生年龄偏小,无法就业又不能闲散在家,家长为防止小孩变坏,于是选择了职业学校作为"托儿所",希望学校为自己管孩子,让孩子度过飘摇不定的成长期。
这些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普遍较差,综合素质和知识储备量明显偏低,没有较强的学习积极性,根本不知道如何学习,对书本知识特别是理论知识不感兴趣,实践过程中又懒的动手,只会被动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
(二)学生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受计算机在城市与农村普及的程度和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 致使学生已有的计算机知识结构大不相同。
有资料表明,入学新生未接触过计算机的城、乡学生的百分比为:城市5%~30%,乡村70%~90%。
就已在初中接受过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学生而言,他们的基础也是参差不齐的,只有部分学生掌握了简单的基本技能,例如能够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和进行文字编辑、上网以及收发邮件等,但多数同学对知识的理解还是不够透彻,对技术的掌握也不够熟练。
教学对象计算机水平的较大差距也给《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以实践为主的学科教学带来了更大的难度。
(三)学科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也是现实存在的主要问题。
浅谈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
本人 在从事《计 算机应用基 础》课 的教学 中体会 到如下教 学思路 , 要在 明确教学 目标 的基础上 ,合理 选择上机教学 的基 本程序 ,实施综合 性 的教学方案和教学评价手段 ,以培养学生能力 为主线 ,在实践环节上 下 功 夫 。
一 、 教 学 目标 应 建 立 在 “纯 ”应 用 的教 学 理 念 上 在 6O一7O年代搞计算机应用 的需 具备“计算方法 ”和 “程 序语言”知 识 ,通 过 建 模 型 、选 定 算 法 、编 程 、调 试 ,利 用 计 算 机 来 做 人 不 容 易 做 到
弄 精 通 ,新 的 又 出来 了 ,即 使 精 通 了 ,能 说 清 楚 了 ,也 只是 “打 ”计 算 机 专 业 的基 础 ,而 怎 么用 ,怎 么 用 活 的 基 础 并 没 打 下 ,也 就 是 说 要 求 学 生 在 短 时 间 内 掌 握 计 算 机 应 用 全 部 内 容 几 乎 是 不 可 能 的 。因 此 ,应 该 是 精 选 内容 并 提 出 “纯 ”应 用 的 教 学 大 纲 的 时 候 了。本 人 认 为 :按 照 职 业 技 术 学 校教学内容应该具有基础性 、实用性 的特点 ,《计算机应用基础 》课 的教 学 目标可定位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为计算 机文化基础 ;第二 为计 算机 应 用 基 础 。
浅谈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
、
中职 学 校 学 生 的 特 点
1 . 基 础 知 识 水 平偏 低
中职学校 的学生 , 文化基础 知识水平 偏低 。有 的初 中没 毕业 就选择 了职校 , 有 的虽 读完 了初 中, 但 是基 础 知识差 , 对英 语 2 6 个 字母 都记 不全 。中职 学校 为 了保
证生源, 通常来者不拒 , 客观上造成了生源质量差的现状 。
分层教学 即根 据学 生 的 实 际情 况 , 将 学 生 分 成几 组, 布置课程基础较好 的学生担任小组长 , 指 导和帮助该 组基础 薄
弱 的学 生 。在 任 务 的驱 动 下 , 教 师 引 导 学 生 进 行 自主 探
究 和小组 合作 学 习, 充 分 发挥 小 组合 作 学 习 的互 帮 互 学、 相互促 进作 用 , 既调 动学 习基 础好 的学生 的学 习积
比如网页设计课 程 , 它需要 学会 P h o t o s h o p以及 j 3 v a 等 编程语言 , 这样可以先让学 生学会 P h o t o s h o p , 完成 这个
的初 中学校 由于条件 限制 , 没有 足够 的设备或 因为其他 原因, 计算机没有正 常开课 , 学生缺乏计 算机基 础知识 ,
的计算机基础知识 , 计算机基 本操作也 比较熟 练。而有
着任务去学 习思考 , 计算机教师把课 堂教学 目标 分解 为 个个“ 任务 ” ( 这些 “ 任 务” 具 有可 操作 性) 。如 办公 自 动化 软件 的使用 、 网站建设 、 网页设计 、 平 面设计等 。在
一
这些课程 的教学 中, 可 以恰 当地把 教学 内容 分解为若 干 任务 , 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 , 达 到学 习某一 知识 的 目的。
浅谈中职计算机应用教学
浅谈中职计算机应用教学中职计算机应用教学是中等职业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具有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和信息技术能力的功能,并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就业。
本文将从教材选择、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方面,对中职计算机应用教学进行浅谈。
一、教材选择教材是中职计算机应用教学的基础,要选择与时俱进、内容全面的教材,以使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在教材选择上,可以参考国家规定的中职计算机应用教学大纲和各地市场需求情况,结合企业实际,选择相应的教材进行教学。
在选教材之前,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审查,确保教材内容科学合理,符合课程要求和教学目标,同时要适应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际需求。
对于一些经典的教材,可以进行适当的改编和更新,以符合当前的教学需要。
二、教学方法中职计算机应用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教学方法应以实践为主导,结合理论学习,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和应用的机会。
可以采用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将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让学生通过项目实践,学习到实际应用的技能。
除了实践教学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和研讨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
三、实践环节中职计算机应用教学的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应注重实践环节的设置和实践环节与理论学习之间的结合。
可以通过实验课、实习课、实训课等方式,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和应用。
实践环节可以与企业合作,让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或实训,亲身体验企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增强他们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
同时,还可以通过开展各类技能竞赛和实践项目,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四、师资队伍建设中职计算机应用教学的质量与师资队伍的素质直接相关,要重视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建设。
可以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和研修,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同时,还应关注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使教师能够真正掌握计算机应用的最新技术和发展趋势。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核心课程之一、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学生可以系统学习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以及计算机网络等知识,为日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对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进行探讨。
首先,教学目标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重要指导。
这门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
具体包括基本的硬件组成、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与操作、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等。
通过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应该能够独立利用计算机完成常见的办公任务,处理常见的计算机问题,并能够合理选用与运用计算机工具,提高工作效率。
其次,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内容。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包括计算机的基本原理与操作、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和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等内容。
其中,计算机基本原理与操作是全面了解计算机硬件组成和处理信息的基本过程;计算机网络是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网络结构和网络安全等知识;操作系统是了解常见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安装与使用等;常用办公软件是熟练掌握Word、Excel、PPT等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和实践,学生能够全面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
然后,教学方法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重要环节。
教学方法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
可以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讲授与学生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在理论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以及案例分析等方式,将计算机基本原理、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等知识点传递给学生。
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操作、实际案例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项目实践,通过实际操作检验学生的应用能力。
也谈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
也谈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摘要】: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对于学生学习计算机技能具有重要性,有助于提升其就业竞争力。
本文从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教师的角色与能力要求、学生的学习态度及方法、课程改革与教学体验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结合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现状与展望,提出了提升教学质量的建议,包括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和讨论,可以更好地了解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重要性和发展方向,为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教师角色、能力要求、学生学习态度、方法、课程改革、教学体验、教学现状、展望、提升教学质量、建议。
1. 引言1.1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重要性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在于为中职学生提供了基础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工具之一,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这门课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信息化素养,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学生可以更加熟练地运用办公软件、浏览网络等基本技能,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这门课程还有助于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历史发展、基本原理和最新技术,培养他们对计算机领域的兴趣和热情。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中职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2 教学内容及目标教学内容及目标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基本知识、操作系统、办公软件应用、计算机网络基础、网页设计和程序设计等方面。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希望能够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本功,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造力,使他们能够胜任实际工作中的计算机应用任务。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现状浅析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现状浅析1. 引言1.1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重要性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重要性在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计算机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工具,几乎涉及到各行各业,因此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了解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安全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相关岗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可以为学生未来就业提供更多选择和机会。
这门课程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必修科目,更是他们未来职业发展的基石。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匹配。
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高度重视这门课程的教学,加强对学生的培养,为他们的未来铺平道路。
【字数:231】1.2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现状的意义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现状的意义在于为中职学生提供了必要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基础,有助于他们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信息化需求。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因此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意义日益凸显。
通过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学生可以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高数据处理、信息管理和办公效率,为未来就业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适应社会变革和发展的能力。
2. 正文2.1 教学内容与方法的问题教学内容与方法的问题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是一个关键的方面。
目前,一些学校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存在着不合理和过时的问题。
由于计算机科技的快速发展,教材内容可能无法及时更新,导致学生学习的知识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在教学方法方面,一些老师可能还停留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缺乏互动与实践性,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难以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现状浅析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现状浅析1. 引言1.1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现状浅析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作为中职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对当前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现状进行浅析,探讨课程设置情况、教学资源与设备现状、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案例分析以及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分析和探讨,旨在总结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现状,为未来的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
关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现状,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也有助于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推动中职教育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2. 正文2.1 现阶段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设置情况目前,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设置情况呈现出多样化和灵活性的特点。
根据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课程设置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般来说,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办公软件应用、网页制作与设计、数据库应用、计算机网络基础等内容。
这些课程的设置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了解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等基础知识,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更新换代,一些学校还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进行了更新和调整,增加了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云计算等前沿内容,以适应当前社会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
一些学校还在课程设置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加强课程与实际工作场景的对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就业做好准备。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设置情况在不断优化和完善,致力于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和实用的计算机应用知识,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希望未来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能够更加贴近实际需求,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2.2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资源与设备现状目前,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资源与设备现状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现状浅析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现状浅析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作为应用广泛的一门学科,计算机应用基础在中职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是培养学生计算机基本技能,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的重要途径。
目前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行深入分析,以便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的计算机技术人才。
一、教学资源不足中职学校通常条件有限,计算机设备和软件资源不足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由于预算限制、设备老化等原因,许多学校只能使用较为陈旧的设备进行教学,很难满足学生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习的需求。
一些学校的软件资源也不够丰富,无法提供全面、深入的应用软件学习内容,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些中职学校的教师队伍也存在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
部分学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师水平不高,无法有效指导学生学习,这也是教学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教学内容陈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内容也应该不断更新。
目前部分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内容还停留在较为陈旧的阶段,无法满足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需求。
部分学校的教学内容还停留在基础的文字处理、数据处理等方面,缺乏对最新的应用软件、计算机技术发展趋势等内容的介绍,这也限制了学生在计算机应用基础领域的深入学习和实践。
三、教学方法单一一些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主要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缺乏实际操作和实践环节。
这样的教学方法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不够深入。
由于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一些学校也无法提供足够的实践环境,学生难以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评价不够科学部分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评价方式比较单一,主要以考试成绩为核心,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
这样的评价方式容易导致学生只注重对知识点的死记硬背,缺乏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应该加强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现状浅析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现状浅析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需求的增加,计算机应用基础已经成为了现代职业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中职教育中,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一直受到广泛关注。
目前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浅析,同时提出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教学资源不足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资源相对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实验设备和软件资源不足。
许多学校的计算机教室设备老旧,配备不足,很难满足学生的实验需求。
软件资源方面,因为技术更新换代快,学校很难及时更新软件版本,导致学生学习的软件与实际工作中使用的软件不太一致。
2.教师队伍不足。
很多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由非专业的教师来承担,这就导致了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教材资源不足。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快速更新换代,目前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教材很多都已过时,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针对以上问题,中职学校可以通过加大投入,更新设备和软件资源,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引进高水平的专业人才,以及编写和采购最新的教学教材来改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资源短缺问题。
二、课程设置单一目前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课程设置比较单一,主要针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领域的迅速发展下,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
针对这一问题,中职学校可以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增加相关实践课程和创新创业教育,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能够更好地应用到工作中。
三、教学内容缺乏实用性目前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内容主要着眼于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编程能力的传授,缺乏与实际工作相关的教学内容。
这导致了学生学完课程后很难直接投入到相关工作中,需要通过一段时间的培训才能胜任相关工作。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职学校可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使之符合企业的招聘需求。
浅谈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
致力于打造高品质文档浅谈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中职学校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各专业的必修课程,对于学生的其他课程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如何教好这门课程是一个必须面对的课题。
因此,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术已经成为人们必备的技能。
为了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笔者在教学中对《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进行以下尝试。
一、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习兴趣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由于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教师的教学工作需要从教学模式入手,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强调学重于教,目的在于体现教育应满足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需求,体现顺应市场、服务社会、服务学生的价值取向。
因此,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在教学中应起组织、引导、答疑的作用,从知识的传授者、教学的组织领导者转变成为学习过程中的咨询者、指导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学生学习的茫然性主要来源于对所学技能在以后工作和生活中重要性认识缺失,所以,我们要把计算机课程与就业紧密的结合起来,将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以就业为导向融为一体,形成根据客观的教学规律和以面向就业为教学指导思想的教学策略体系。
二、精心设计教学,体现学生个性现代教育要求教师重点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其创新能力。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中,按教学安排应先学习Windows操作系统,再学习文字处理软件Word。
但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对于没有基础的学生来说,操作系统中的窗口、对话框、文件和文件夹、文件的复制和移动等概念学生不易理解,而对那些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却学之无味,结果出现了学习效率都很低的情况。
为了改善教学效果,我采取了实践理论实践的方法。
即先进行Word的学习(实践),让学生掌握制作简历、报告、电子板报、宣传广告等,对于这些形象直观、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实用性强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高;通过这些实践,他们理解了文件、文件夹、窗口、对话框等概念(理论),而在实践中遇到文档的备份、改名等操作时,自然而然就要求学习文件的复制与移动、删除、重命名、查找等操作了(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淡对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一点看法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而做为当代的中职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及其操作技能,是衡量其基本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
因此,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已成为中专学校每个专业都必须开设的一门公共课。
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为学生从事各项实际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本文通过探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寻求适合中专学生的教学方法,培养出技能型、应用型的人才。
【关键词】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应用教学方法
一、在中职学校中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现状
(一)学生的生源不同会导致计算机基础水平也不同
不同的生源掌握的计算机基础水平有着差异。
如来自城镇的学生,大多对计算机有一定的基础,如基本的文字录入、排版、电子表格简单使用等,但对计算机的认识和操作不够系统、深入、全面;来自农村的学生相对弱些,有的接触过计算机,但只限于上网玩游戏或玩玩腾讯,有的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对于计算机有点恐惧感,怕操作不对会严重地影响到计算机,所以不敢放胆去操作,对学习计算机基础应用这门课产生了心理的压力。
(二)应试教育下的弊端
由于中职学校的学生要考取一个计算机统考证方可毕业,而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和授课时间的限制,学校又为了学生都能通过考
试,任课老师就充当了一个“灌书筒”的角色,恨不得把所有涉及到考试的内容一下子讲解完,但对于不考试的内容而以后从事工作后会用到的内容就往往不给予讲解,这就导致所学到知识面窄。
(三)教学方法的问题
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是十分的好。
因为综合素质较好的学生都会进入普通高中读书为了考取一个好的大学,相对于综合素质较低的学生就会进入到中职学校读书,以求学到一门手艺或技能以便日后容易找到一份好工作,但是这些学生自身的知识储备、学习理解能力,特别是自我学习能力一般比较差。
而在上课时,老师总喜欢将他们对作是成绩好的学生来授课,讲授新知识时总喜欢讲述两三次。
或是有些老师会觉得反正是差的学生鉴于上述的原因任课老师总喜欢在讲新知识时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而是直接告诉结果,这就形成了学生不爱动脑筋的习惯。
二、教学的策略
(一)老师要转变观念
虽然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不强,但他们也有着求知欲,上课时学生也有尝试着认真听明白。
老师也应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要给予学生鼓励,耐心地教导学生。
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特点和能力特点进行备课,尽量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如在上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这门课时,老师应先做一个模拟人是如何工作的flash动画,然后慢慢地过渡到计算机是如何工作的这个知识点。
这样老师上课不会觉得吃力,学生也容易理解。
(二)由生源特点的不同要求老师要分层教学、个别辅导
由于学生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所以要采用分层教学、个别辅导这样的学习方法。
教师应采取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以理论教授为辅,以上机实际操作为主的教学方法。
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在上机时应辅以笔头记重点的“笨方法”巩固计算机知识,中等学生应以多上机操作多做教师编制的操作练习题为主,适当给予时间上的约束;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则应外延深度,在广域上给予扩充,别人能用一种方法操作的知识点,对他们可以多要求几点,在练习题上给予适当延伸,使他们不会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感到“就那么回事”,并且教师也应抱着一种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态度,与学生进行探讨。
在这种氛围下,那些基础差的学生和中等学生也会乐于加快脚步,成为班里的“电脑通”。
(三)利用任务驱动法的方法进行教学
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充分地体现了老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
地位,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都是围绕一个目标,基于一项或多项任务来完成的,适合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相对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它要求学习到某一阶段,老师通过巧妙设计,将要讲授的知识蕴含于任务之中,要求学生在一定期限内完成,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并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经过实践将问题解决。
如学习文档的排版知识时,老师先展示别人的作品,粗略地讲解要用到知识点,然后对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去完成任务。
通过这种模式可以充分调
动学生的积极性,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及创造能力。
(四)教学时应深入浅出,循序渐进
将课程内容的难度简化,运用最简单的方式来教授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开发学生动手机会和能力,只有学生在运用中感受到了计算机知识的趣味性,才会更好的学习它,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在讲授五笔字型输入法的时,老师应用说一下五笔输入法与拼音输入法的区别,说明五笔的好处。
要求学生记住“万事开头难”,不要老拿五笔与拼音作比较,拼音已经学习了九年十年了,五笔才开始学,现阶段来讲它们之间是有差距的。
然后要求学习先把字根记好,老师要不定时地进行抽查。
再次教会学习输入技巧,提供一些简单的字先学生练习,如一级简码、键名字根,先让他们尝试到学有所成的喜悦,激起学生向更复杂的知识学习的兴趣。
当把所有有关五笔的知识学完后,要求学生完成一段文字,并进行打字测速度,这样在班里就形成了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
在学习excel这章时,知识点比较多,如何情况下用板的教学方式只能让学生勉强学会方法,记忆力不深刻,也不会对excel这门技术感兴趣。
这时候我会给出班上四十多位同学期中考试的各科成绩表,但没有计算总分、平均分、名次的。
要求学生计算总分、平均分、排名次还有筛选出英语成绩大于等于九十分的同学。
以这样方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他们也会比较容易记住excel的这几个功能。
讲到名次这个知识点时,先教会学生用“排序”这种简
单的功能来排名次,然后再教会学生用rank这个函数来排序,并要求学生说出它们之间的区别。
用这种循序渐进的方法来教学,学生更有兴趣去掌握难度深的知识,挑战学生的思维。
三、结束语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
人才,我们应该不断更新观念、与进俱进,通过教学,提高学生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使其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全面的复合型人才,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吉庆.计算机教育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7
[2]李红波.现代教育技[m]术.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赵伶俐.课堂教学设计与操作技术[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