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认识正负数》评课稿

合集下载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认识正负数》评课稿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认识正负数》评课稿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认识正负数》评课稿《认识正负数》评课本节课,老师紧紧抓住正数和负数是一组相反的量进行教学,时间分配合理,合作交流适当,突破了难点。

学生能正确运用各种方法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比如:用正、负数表示盈亏、电梯楼层、游戏输赢等。

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既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又使学生在体验、交流、拓展的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丰富的体验,使学生学得轻松,理解深透。

一、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课例借助气温这一现实素材,利用温度计这个教具“做足文章”,把抽象的理解蕴涵到直观的可操作性的活动中。

例如从温度计上读出温度;尝试写出温度-3℃、13℃;在温度计上找出指定温度;引导学生发现零上3度和零下3度离0的距离都是3格等等,这些都为学生认识正、负数提供了非常形象的依据,学生学习起来有具体的事例做依托,抽象的概念就容易理解。

在活动中学生不仅动手做,而且动脑思考问题,再通过交流就能使学生掌握重要的数学的思想和具体的学习方法,这样的数学活动实效性明显。

整个教学过程努力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从现实的、有意义的生活情景中抽取出数学问题,并在熟悉的情景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最终又通过广泛举例,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价值。

二、从具体到抽象,揭示概念的本质在概念教学中,老师善于为学生创造条件,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思考、探求概念的含义,沿着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过程去掌握概念。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大大增强。

比如“借助温度计理解-3的意义;以-3为切入点,进一步感知负数的意义;通过广泛举例理解负数的意义;借助数轴深化正负数的意义”,教学中教师有梯度的设计,在逐步的感知理解的过程中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使概念内化。

三、借助现实素材,实现“0”的突破本节课中的一个难点是“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感知0的分界点作用。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认识正负数》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认识正负数》教学设计

《认识正负数》教学设计及反思一、导入:师:小朋友们喜欢看冰雕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非常好看的图片,想不想看啊?生:想。

师:请小朋友们一边看一边想,为什么冰雕能够在室外长期保存?(播放科件:《中国的热极——认识正、负数》)引入谈话:在生活中,有许多类似的意思相反的情况存在,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研究如何用数学的方法表达这些内容。

二、初步认识负数,教学读写方法:1、创设情境引入:同学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盆地素有“火洲”之称。

下面我们就一起去领略一下那里的奇异风光。

(课件展示)提问:你能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学生交流。

2、零上温度、零下温度及0度的含义。

师:信息中用了很多数据来说明吐鲁番的气候特点,我们先来看这两个温度。

(零上13摄氏度和零下3摄氏度)知道生活中用什么工具测量温度吗?师:(出示教具温度计)上面的1小格是1度,中间红色的纸条代表温度计的液柱,你能找出零上13摄氏度和零下3摄氏度吗?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从0度开始往上数13个格是零上13摄氏度,从0度开始往下数3个格是零下3摄氏度。

)师:为什么零上13摄氏度要往上数,零下3摄氏度要往下数?生:因为零上13摄氏度比0摄氏度高,所以是从0摄氏度开始入上数13个格;零下3摄氏度比0摄氏度低,所以是从0摄氏度开始往下数3个格。

师:零上8摄氏度怎样找?零下5摄氏度呢?师结:也就是说,找零上温度从0摄氏度开始往上数,找零下温度从0摄氏度开始往下数。

0摄氏度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线。

3、探究正负数的表示方法:师:像零上13摄氏度和零下3摄氏度这种表示方法看起来有点麻烦。

你能用一种更简洁的方式表示吗?下面请同学们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找到一种更简洁的表示方法。

学生交流。

师:你们想法与数学家的一模一样,也是用“+”“—”表示。

(板书:+13℃、—3℃)以0度为分界线,零上温度用正数表示,零下温度用负数表示。

“+ 13”这个数读作正十三,书写这个数时,只要在以前学过的数13的前面加一个正号;“- 3”这个数读作负三,书写时,在3前面加一个负号。

【2019年整理】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认识正负数》教学实录与评析

【2019年整理】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认识正负数》教学实录与评析

《认识正负数》教学实录【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信息窗。

【教材简析】本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自然数、小数和分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单元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素材,以“中国的热极—吐鲁番”为现实背景,从温度的表示方法入手,借助温度计来学习正、负数的知识,并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新知。

认识正负数是对数的认识的又一次扩展,是今后学习有理数及其运算的基础。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会正确读写正、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经历负数意义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3.感受正负数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正、负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体会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同学们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些地方?生:去过北京。

师:祖国的首都,你能介绍一下吗?生:去过内蒙古大草原。

师:很美的地方,请你给同学们介绍一下。

师: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地方——新疆的吐鲁番,一起来随我看一下美丽的画面(播放课件图片)。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师:关于吐鲁番,老师还搜集到一些信息,谁来读一下?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生:零上13℃和零下3℃。

【设计意图】通过喜欢旅游吗?这一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并带领学生欣赏美丽的图片,自然的引入新课的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1.探索零上13℃和零下3℃的表示方法。

(1)师:零上13℃和零下3℃是什么意思?生①零上13℃是比0大13℃,零下3℃是比0小3℃生②零上13℃温度高,零下3℃温度低。

师:刚才同学们从身体的感觉,甚至是借助温度计来解释了这两个温度,都可以,那这两个温度应该怎么表示,你能把它记录下来吗?交流展示:师:老师收集了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生1: 师: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生:13℃比0℃高所以写在0的上面。

数学《认识负数》评课稿

数学《认识负数》评课稿

数学《认识负数》评课稿《认识负数》是一堂极具启发性的数学课程,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和生动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并认识负数概念。

本次评课稿将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三个方面对《认识负数》进行评价。

首先,教学目标明确。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负数概念,能够运用负数进行计算和问题解决。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合作探究,学生能够理解负数的概念是数学思维的延伸,并且能够解释负数的意义和运算规律。

其次,教学过程设计合理。

本课采用了多种教学策略,如启发性问题、小组探究、教师引导和学生展示等。

课前,教师通过引入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负数的现实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探究,通过比较正数和负数的大小、运算规则等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同时,教师还采用了示例分析和练习巩固的方式,帮助学生逐步理解负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最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再次,教学效果显著。

经过本次课的教学,学生对负数概念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并且能够熟练运用负数进行计算。

在小组展示环节,学生展示了不同的解题方法和思路,体现了学生对负数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在课堂练习中,学生能够正确运用负数进行计算,并能够解答出较为复杂的问题。

通过课堂观察,学生的参与度高,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和思考,体现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总的来说,《认识负数》这堂数学课程既有丰富的教学内容,又采用了多元化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从理论到实践逐渐认识和掌握了负数概念。

通过课堂教学,学生不仅提高了对负数的理解能力,还培养了合作意识、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堂课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数学思维,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希望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保持这种启发性的教学策略,继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认识正负数》教案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认识正负数》教案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单元第1课时《认识正负数》教案认识正负数教学内容:青岛版⼩学数学五年级下册2-7页信息窗1 第1课时教学⽬标1、结合具体情境感受负数产⽣的必要性,理解正负数可以表⽰⽣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及表⽰的⽅法。

2、0的再认识,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培养学⽣分析、概括、总结、归纳知识的能⼒。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正、负数的作⽤,感受负数与⽣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正负数可以表⽰⽣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及表⽰的⽅法。

教学难点:0的再认识,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负数的意义,初步学会⽤正、负数来描述⽣活中的相反现象。

教学难点:能⽤正、负数来描述⽣活中的相反现象。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温度计模型等。

学⽣准备: 温度计图⽚.教学过程⼀、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师谈话: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今天我们⼀起来领略⼀下中国热极——新疆吐鲁番盆地的奇异风光。

课件出⽰情境图:师:从情境图中你看到了那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引导学⽣仔细观察情境图,认真阅读信息,提出与本节课学习有关的数学问题,师有选择板书:1、零上13℃与零下3℃什么意思?怎样表⽰?2、“⽐海平⾯低155⽶”是什么意思?怎样表⽰?师:我们今天就⼀起来研究这两个问题。

⼆、⾃主学习,⼩组探究。

师谈话:同学们,要想知道“零上13℃与零下3℃什么意思?”,我们需要先来了解⼀下温度计,仔细观察你⼿中温度计模型,有⼏部分组成?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到零上13℃与零下3℃吗?引导学⽣观察温度计模型,了解温度计的组成特点,适时出⽰:活动要求:①找⼀找: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到零上13℃与零下3℃的位置吗?②说⼀说:你是怎样找到的?③画⼀画:你能⽤你喜欢的符号更简洁地表⽰出这两个温度吗?④⽐⼀⽐:⼩组内交流,看谁的表⽰⽅法更简洁?⑤试⼀试:⽤这个符号表⽰出“⽐海平⾯低155⽶”和“⽐海平⾯⾼831.7⽶”。

学⽣开始探究,教师巡视指导,并收集有价值的交流素材。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认识正负数》教案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认识正负数》教案

认识正负数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2-7页信息窗1 第1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感受负数产生的必要性,理解正负数可以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及表示的方法。

2、0的再认识,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正、负数的作用,感受负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正负数可以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及表示的方法。

教学难点:0的再认识,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负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用正、负数来描述生活中的相反现象。

教学难点:能用正、负数来描述生活中的相反现象。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温度计模型等。

学生准备: 温度计图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师谈话: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今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中国热极——新疆吐鲁番盆地的奇异风光。

课件出示情境图:师:从情境图中你看到了那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认真阅读信息,提出与本节课学习有关的数学问题,师有选择板书:1、零上13℃与零下3℃什么意思?怎样表示?2、“比海平面低155米”是什么意思?怎样表示?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研究这两个问题。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师谈话:同学们,要想知道“零上13℃与零下3℃什么意思?”,我们需要先来了解一下温度计,仔细观察你手中温度计模型,有几部分组成?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到零上13℃与零下3℃吗?引导学生观察温度计模型,了解温度计的组成特点,适时出示:活动要求:①找一找: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到零上13℃与零下3℃的位置吗?②说一说:你是怎样找到的?③画一画:你能用你喜欢的符号更简洁地表示出这两个温度吗?④比一比:小组内交流,看谁的表示方法更简洁?⑤试一试:用这个符号表示出“比海平面低155米”和“比海平面高831.7米”。

学生开始探究,教师巡视指导,并收集有价值的交流素材。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1、交流零上13℃和零下3℃的找法。

《认识正负数》(教案)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认识正负数》(教案)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教案:《认识正负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正负数的概念,掌握正负数的表示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正负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正负数的概念2. 正负数的表示方法3. 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负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 教学难点: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计、海拔高度等,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其中的正负数。

2. 探究新知1. 正负数的概念通过实例引入正负数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2. 正负数的表示方法讲解正负数的表示方法,如“ ”表示正数,“-”表示负数。

3. 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例讲解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温度计、海拔高度等。

3.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正负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5.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与正负数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正负数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正负数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六、板书设计1. 正负数的概念: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2. 正负数的表示方法:用“ ”表示正数,用“-”表示负数。

3. 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温度计、海拔高度等。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这个细节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正负数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详细补充和说明如下:一、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1. 温度计:温度是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最常见的应用之一。

温度计上的温度分为正数和负数,正数表示高温,负数表示低温。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 认识正负数 教案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 认识正负数 教案
②讨论确定什么情况下用正数表示?什么情况下用负数表示?
③交流得知。习惯上一般将进货、盈利等用正数表示,与之相对应的出货、亏损就用负数表示。
2.自主练习第6题()
①引导学生观察标签(课前要准备好标签)
②组织学生对“1500±25毫升”和“500±10克”表示的意思充分发表见解。
五、总结收获,评价提高。
谈话: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你能谈谈自己的感受吗?
个性修改:
板书设计:
认识正负数
1500±25毫升
500±10克
教学反思:
参与研讨人员: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谈话:上节课我们就知道吐鲁番三月份平均最低气温在零下3℃左右,冬季则到零下10℃左右。
(谈话:很好,那么你知道哪个温度更低一些吗?)
出示第三个红点问题:—3℃与—10℃哪个温度更低?
同学们先来猜一猜,并说说为什么。
讨论: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比较?
借助温度计比较:学生会发现—10℃表示的温度低。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难点:体会正、负数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
学Hale Waihona Puke 分析:一、师生谈话,复习导入。
谈话: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领略了我国的热极—吐鲁番盆地的奇异风光,从中你都收获了些什么?
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上节课我,们不仅学习了正负数的知识,还丰富了自己的课余知识,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正、负数,好吗?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自主练习第2题
(这是一道用正、负数表示温度并比较大小的题目)
集体交流,引导学生说出比较的办法。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认识正负数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认识正负数
-3~3。C,它的确切含义是什么?这一天北 京的温差是多少?
这天的最高温度是零上3。C,最低温度是 零下3。C,温差是6。C。
2.有三个队参加的足球比赛中,红队胜黄队(4:1), 黄队胜蓝队(1:0),蓝队胜红队(1:0),如何 确定三个队的净胜球数与排名顺序?
2.有三个队参加的足球比赛中,红队胜黄队(4:1), 黄队胜蓝队(1:0),蓝队胜红队(1:0),如何 确定三个队的净胜球数与排名顺序?
• 净胜球数与排名顺序:两队比赛,积分高的 队排名在前;两队积分相同,净胜球多的队排名 在前;两队积分,净胜球都相同;进球多的队排 名在前。
3.某机器零件的长度设计为100mm,加工图纸标注
的尺寸为100 ±0.(5 mm),这里的 0.5代表什
么意思?合格产品的长度范围是多少 ?
3.某机器零件的长度设计为100mm,加工图纸标注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刘仁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现实情境,加深了正、 负数的意义;强调了正、负数表示一些日 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能借助温度 计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在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具 有相反量的过程中,体会正、负数的作用。
3.情感与态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 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写出5个正数和5个负数
正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负数

0是自然数,也是
偶数.
×
0可以看作正数, 也可以看作负数.

海拔-155米表示
比海平面低155米.
×
如果向南走记为+ 那么-10米表示向 北走-10米.
×
温度0 C就是没有 温度.
开动
脑筋
甲地海拔高度10米,乙 地海拔高度-10米,丙地 -20米,( )最高,( )最 低,它们相差( )米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认识正负数》教学设计.doc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认识正负数》教学设计.doc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认识正负数》教学设计.doc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认识正负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第2-3页,认识正负数。

【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情况,了解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地读写正、负数。

2.使学生在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中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3.感受正负数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享受创造性学习的乐趣,培养数感。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情境串说明】本节课以到吐鲁番旅游为主题,创设了以下几个情境,将认识正、负数的学习都融入到这一大情境之中。

情境一:走进吐鲁番给学生提供几组有关吐鲁番盆地温度的信息,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最简洁的方式来记录,经历数字化、符号化的创造过程,感悟正负数的意义,体会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从而实现对数学认识的又一次飞跃。

情境二:游览火焰山借助火焰山和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让学生积极思考,打开思维,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表示它们的高度,在多组数据的分析后揭示正数、负数的概念,使学生进一步感悟正数负数的意义。

情境三:游览葡萄沟通过用正负数表示乘车人数、车站附近的一些景点及艾丁湖水位,在葡萄沟里参观库尔班大叔的葡萄园,了解产量、收入等,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体会正负数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理解正负数的意义,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1.谈话:同学们喜欢旅游吗?都到过哪些地方?去过吐鲁番吗?今天我们到新疆的吐鲁番去看看欣赏一下那里的奇异风光,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出示第一组信息请同学们默默地读一读,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引导学生交流。

2.小结:吐鲁番是中国最热的地方,堪称中国的热极。

吐鲁番的气温还有一些特点,想知道吗?我们继续来研究。

[设计意图:通过喜欢旅游吗?这一感兴趣的话题很自然地引入新课的学习,提供第一组数据引发学生旧知,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

【精品文档】认识负数评课-推荐word版 (7页)

【精品文档】认识负数评课-推荐word版 (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认识负数评课篇一:认识正负数评课《认识正负数》评课听了王宏华老师的这节《生活中的负数》,使我不禁想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也应服务于生活,的确是这样,在实际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认识到数、符号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重要语言。

1、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引发学习动机。

课的开始用配音图片资料介绍吸引住学生,让学生在观赏吐鲁番美丽风光的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借助气温初步理解负数的意义,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安排了各种不同的具有现实背景的相反意义的量的实例,每个情境恰到好处地蕴涵着“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数学来源于生活,引导学生结合身边实际,举出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的例子,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认识正、负数是学生对数的认识的又一次扩展。

借助没有标明刻度的情况下,学生面对13℃和-3℃,再次产生认知冲突,唤起了更深层面的思考:要在温度计上表示温度,首先要确定0℃的位置。

通过一系列的操作、观察、讨论,学生在思维的碰撞和互动中明确感悟到:0℃是区分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比0℃高的温度用正数表示,比0℃低则用负数表示,实现了对0℃的再认识。

2、在教学中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如学生认识了负数后,让学生说正数和负数时,教师启发学生说不完时用什么符号表示,引出了省略号,通过小小的省略号充分体现无限的观念、集合的思想,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3、注重渗透情感教育。

适时地向孩子介绍数学史的产生和发展历程,尤其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的智慧结晶,对于孩子来说,既是知识上的积累,眼界的开阔,更是一次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可谓一举多得。

4、教师的语言具有鼓励性和亲和力。

当学生的回答失误时,教师总是用他那富有鼓励性的语言去激励学生,这样不会伤害到孩子的自信心,我想这也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尊重。

《认识正负数》评课稿片区教研

《认识正负数》评课稿片区教研

《认识正负数》评课稿片区教研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有幸和大家一起聆听了余轩老师执教的《认识正负数》一课,受益匪浅,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正负数的意义,教学难点是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的数量。

因此,本节课我力图通过大量丰富的生活素材让学生来认识正负数,体会正负数的意义,并且会用正负数来表示一些生活中的问题,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想法。

1、学习氛围浓厚,师生和谐融洽。

余老师注重了联系生活实际课上学习氛围浓厚,师生和谐融洽,学生情绪饱满,学习状态好,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他们积极思考问题,大胆发言,课前学习充分,表达得体,在教师的引导下快乐地学习,学习效果好。

2、教学基本功扎实。

余老师整节课以真诚的语言、亲切的语调,鼓励的言辞、温和的表情、友善的微笑、期待的目光、宽容的态度来有效地调控教学过程,使学生犹如坐春风、沐春雨,课堂总是勃勃有生机。

3、层层设问、积极引导。

余老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达到了教学目标。

4、以教材的信息窗作为切入点。

通过猜地名——自主观察——集体交流,让学生感受到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然后让学生试着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出零上13℃和零下3℃,让他们初步体会到正负数是具有相反意义的两种量,为后面的教学做好准备。

5、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余老师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是新课改的重要一环,余老师的课,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引导学生养成自动、自学、自得地寻求知识,获得知识。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进步!6、关注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思维特点。

注重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体现教学设计的问题性和实效性,“凸显”出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在平实中让学生享受课堂的真实。

7、以比较为主线,以师生互动。

余老师让数学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原有经验,使学生主动学数学,“探究”学数学,快乐学数学,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以学定教”的结构模式,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

数学《认识负数》的评课稿

数学《认识负数》的评课稿

数学《认识负数》的评课稿关于数学《认识负数》的评课稿(精选6篇)评课是指评者对照课堂教学目标,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变化进行价值的判断。

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数学《认识负数》的评课稿,希望对你有帮助!数学《认识负数》的评课稿 1听完张齐华老师执教的《认识负数》一课,我为他匠心独具的教学设计、精彩的语言而叹服。

这节课没有用任何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只靠一根粉笔,几幅学生自己绘制的图,就形象的理解了负数的具体含义,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是一节真正的生态课。

课堂上,张老师直接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负数,你在哪儿见过负数?”学生说出:温度计、电梯、海拔、玩游戏时完成得分是负数;还有一名学生说到透支卡里有,张老师紧接着追问:“如果我的透支卡里是负数,说明我的财富状况怎样?”让学生初步体会负数表示的含义。

在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上,张老师让学生到黑板上写写负数,学生写了-1层、-5℃ 、-185米,当写到-50元时,张老师对学生说:“够了,刚才这位学生想给我写-5000元呢。

”学生偷笑,同时对负数的大小有了一定的感知。

这节课最精彩的地方就是研究负数的阶段。

张老师就以学生写的这四个负数为研究对象,让小组讨论它们的具体含义,在讨论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把讨论的结果画下来。

值得我学习的是张老师对细节的把握,他指导学生一人画,两人讨论,这样就对小组员的分工与合作有了明确要求,提高合作效率。

在学生到黑板前面讲解时,他也指导学生侧过身,不要挡黑板,回答完请站在一边看有没有提问,再交流。

这种要求训练了学生们回答问题的好习惯,并激发起其他学生积极思辨的态度。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在黑板上示范画了-1层、 -5℃ 、 -185米、-50元。

围绕着这几个学生代表的发言,学生之间展开了积极的讨论,学生们不断完善自己画的图,力求更好的表示出这几个负数的实际含义。

张老师则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数学上把地面叫“0”,生在指导下在1层和-1层之间画上了0分界线。

正负数评课

正负数评课

高段数学组
周四,高段数学组老师进行了教研活动,张建梅老师执教了《正负数》一课。

参与教师:曹佩英、方应连、郎明仙、陈素颜、沈海美、袁曙、高思明、高旭峰、沈国明、徐丽敏、朱连弟、陆培锦、于方。

张建梅老师说课:
认识负数是学生数概念的进一步拓展,也是学生学习有理数的启蒙阶段。

学习这部分内容,可以拓宽学生的数概念,培养数感,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在学习负数时,应紧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让学生在直接感受和体验当中形成对负数意义的理解。

把握教学中突出“抵消”的思想,当然也要考虑各种不能抵消的实际情况。

听课老师的观点:
这节课张老师曾经上过一次,但这次明显有了突破性的提高,特别是在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上更能体现。

教学中,让学生联系生活,进一步认识负数,既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又渗透了相反意义量的关系,有助于其辩证思维的发展,这就是为什么能用抵消思想的真实意义。

最后,让学生初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负数,使他们初步认识数模型,为今后学习打下基础,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实际问题不能用抵消的方法,要会在数轴上找数据。

这样的设计效果让学生在几次活动后建立对了对负数意义的理解,较好地运用正、负数的知识认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值得商讨的地方:
在教学素材的应用上整体性可以把握的更强一些,能够用的素材要用够用透用足。

最后方校长同时也转达了郎校长对张建梅老师的高素质教学能力和水平的赞赏和高段数学教研组教研效果的肯定。

认识正负数评课

认识正负数评课

《认识正负数》评课听了王宏华老师的这节《生活中的负数》,使我不禁想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也应服务于生活,的确是这样,在实际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认识到数、符号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重要语言。

1、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引发学习动机。

课的开始用配音图片资料介绍吸引住学生,让学生在观赏吐鲁番美丽风光的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借助气温初步理解负数的意义,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安排了各种不同的具有现实背景的相反意义的量的实例,每个情境恰到好处地蕴涵着“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数学来源于生活,引导学生结合身边实际,举出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的例子,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认识正、负数是学生对数的认识的又一次扩展。

借助没有标明刻度的情况下,学生面对13℃和-3℃,再次产生认知冲突,唤起了更深层面的思考:要在温度计上表示温度,首先要确定0℃的位置。

通过一系列的操作、观察、讨论,学生在思维的碰撞和互动中明确感悟到:0℃是区分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比0℃高的温度用正数表示,比0℃低则用负数表示,实现了对0℃的再认识。

2、在教学中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如学生认识了负数后,让学生说正数和负数时,教师启发学生说不完时用什么符号表示,引出了省略号,通过小小的省略号充分体现无限的观念、集合的思想,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3、注重渗透情感教育。

适时地向孩子介绍数学史的产生和发展历程,尤其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的智慧结晶,对于孩子来说,既是知识上的积累,眼界的开阔,更是一次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可谓一举多得。

4、教师的语言具有鼓励性和亲和力。

当学生的回答失误时,教师总是用他那富有鼓励性的语言去激励学生,这样不会伤害到孩子的自信心,我想这也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尊重。

整节课的教与学,始终以“学生”为本,体现数学是生活所需,实际所需,从而产生要学数学,要学有用的数学的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正负数》评课
本节课,老师紧紧抓住正数和负数是一组相反的量进行教学,时间分配合理,合作交流适当,突破了难点。

学生能正确运用各种方法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比如:用正、负数表示盈亏、电梯楼层、游戏输赢等。

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既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又使学生在体验、交流、拓展的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丰富的体验,使学生学得轻松,理解深透。

一、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课例借助气温这一现实素材,利用温度计这个教具“做足文章”,把抽象的理解蕴涵到直观的可操作性的活动中。

例如从温度计上读出温度;尝试写出温度-3℃、13℃;在温度计上找出指定温度;引导学生发现零上3度和零下3度离0的距离都是3格等等,这些都为学生认识正、负数提供了非常形象的依据,学生学习起来有具体的事例做依托,抽象的概念就容易理解。

在活动中学生不仅动手做,而且动脑思考问题,再通过交流就能使学生掌握重要的数学的思想和具体的学习方法,这样的数学活动实效性明显。

整个教学过程努力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从现实的、有意义的生活情景中抽取出数学问题,并在熟悉的情景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最终又通过广泛举例,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价值。

二、从具体到抽象,揭示概念的本质
在概念教学中,老师善于为学生创造条件,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思考、探求概念的含义,沿着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过程去掌握概念。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大大增强。

比如“借助温度计理解-3的意义;以-3为切入点,进一步感知负数的意义;通过广泛举例理解负数的意义;借助数轴深化正负数的意义”,教学中教师有梯度的设计,在逐步的感知理解的过程中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使概念内化。

三、借助现实素材,实现“0”的突破
本节课中的一个难点是“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感知0的分界点作用。

老师通过创设不同的情境,首先借助找温度计上的-3,让学生明确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所具有的相反意义,领悟出零度是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分界线,使学生初步体会“0”的意义。

而后借助教材中提供的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这一现实素材,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0可以作为一个标准存在,深刻体会0既不
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拓宽了学生对数的认识范围,为今后学习有理数打好了基础。

整节课老师都是紧紧地环绕着学生为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去完成,学生的回答也非常积极主动。

在知识和技能方面学生认识了负数,并且用负数表示生活中意义相反的数,在数学思考方面,学生能对现实生活中的有关数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会用负数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

在解决问题方面,学生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

在情感与态度方面,学生能体验负数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负数来解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