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苗族“花鼓舞”——以《黛帕》为例

合集下载

苗族鼓舞艺术特征及发展论文

苗族鼓舞艺术特征及发展论文

苗族鼓舞艺术特征及发展论文苗族鼓舞艺术特征及发展论文一、湘西苗族鼓舞形成的文化历史背景苗鼓是苗家供奉的圣物,是苗族部落的象征。

据说远古时代,苗族从黄河到西南群山大迁徒的路上,无论丢掉什么东西,都会保留着一面鼓……,苗家每逢遇到生死存亡的大事要决策,一定会举行一场盛大的“吃牛合鼓”仪典,一面鼓代表苗族的一个系或部落。

百面鼓齐响,象征着万众一心,同仇敌忾。

湘西苗族人民长期生活在地势险峻、贫瘠的山区,过着自耕而食、自织布衣的生活,文化知识和生产力水平低下。

劳作之余的人们为了提高精神生活,才击鼓作乐,逐渐形成了有自己独特风格的“苗族鼓舞”艺术。

苗族鼓舞为自娱性群众舞蹈,所以舞蹈动作大多都与生产劳动和巫术祭祀活动息息相关,如收割打谷、耕种插秧、纶麻织锦等。

有些舞蹈动作则是通过模仿动物的动作和习性编创出来的,如黄牛摆尾、大鹏展翅、公鸡啄米等动作。

还有反映战争性动作的,如“雪花盖顶”、“懒姑挑水”、“打四方”等。

这些舞蹈动作都比较完整地保留了生活的原形和动态,既反映了苗族人民热爱自然、生活的喜悦之情又体现了他们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

鼓舞是苗族人民生产、生活劳动画面的再现,它的形成、发展都与人民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1]随着社会的发展,苗族同胞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鼓舞的作用再也不是驱逐猛兽或是召唤同胞作战,然而苗家人却依旧承继并发扬了它团结民众、凝聚人心的艺术魅力。

苗家爱鼓,村村寨寨,苗鼓随处可见,鼓声处处可闻。

苗家人从学说话时起,就学会了唱苗歌;从学走路时起,就学会了打苗鼓。

苗家“无鼓不节,无鼓不庆”,并且“惜鼓如金、爱鼓如命、敬鼓如神”。

以至世界各地,凡有苗胞集聚的地方,也都依旧保持着打苗鼓的习惯。

湘西苗族鼓舞发展至今,其种类已经多达数十种,最为常见的主要有花鼓舞、猴儿鼓舞、女子单人鼓舞、男子单人鼓舞以及团圆鼓舞等。

、二、湘西苗族鼓舞的艺术特征苗族鼓舞种类繁多,表演形式多种多样,按照其表演的形式可以分为单、双、四人鼓舞等,共有六六三十六套鼓路。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以湖南古丈县苗族花鼓为个案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以湖南古丈县苗族花鼓为个案
文史艺术 2 0 1 4年 4月 ( 中)

国家非物 质文化遗产 的保护 与传承
以湖南 古丈县苗族花鼓为个案
高若 英
( 西南民族大学,四川 成都 6 1 0 2 2 5 )
摘要 :湖南省古丈县苗族花鼓是 苗族历 史与文化相 结合所形成的独具风格 的舞蹈形式,是一种综合性的歌舞 艺术。本文通过对古丈县 苗族花鼓的历史溯源 . 从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对苗族花妓保 护与传承进行 深入研 究。

活 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 是最 常见 、最普 遍的大众娱乐活动 , 无论是在婚庆、节 庆、 丰收等时节都是表演花鼓舞 。由此看见苗族 人 民对花鼓舞的认同性 和广泛 的参与性 , 成 为 了激发 民族认同感 的催化剂 , 使在 民众中 传播 了民族历史 , 传递 了民族 文化 ,弘扬了 民族精神 。 从而更多的满足了苗族人 民的审 美需求 、 精神文化的需求和更加凝聚 了民族 精神 。
关键词 :苗族花鼓 ;非物质文化 遗产 ;保护 ;传承
1 苗族花 鼓 的历史 溯源 苗 族花鼓 的存 在是 随着苗 族 的存在 而 存在 的, 与苗族人民的生产 、 生活密切相关 , 是人们在劳作过程 中的艺术结晶。有历史记 载, 苗族花鼓源于汉代 以前 , 产生在苗族祭 礼活动 中。随着时代 的发展 ,苗族花鼓不单 单 只是满足祭祖活动 , 还通过对民间 日常生 活和生产 的取材 。 从古 自 今, 中 国作为一个 农业 大国 ,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 ,逐渐形成 了 中国独有的农耕文化 , 而苗族花鼓舞就是在 这种农耕文化 的渗透下 , 惟妙惟 肖的刻画出 插秧 、 耕种、 纺织、 收割等农耕生活的细节 。 随着时代 的变迁 , 湘西苗族花鼓流产在 湖南 省湘西 土家族苗 族 自治州境 内的古丈 县 、凤凰县 、吉首县等。现今 , 主要流行 于 古丈县 , 凤 凰县等 ,多在春节前后, 四月八 、 六月六 、赶秋 、跳 ( 调) 年 、百狮会 等节 日 里 表演 。形式有 2男、2 女 、或 1 女 1 男 的双 人花鼓舞和 4 女 、4 男 的四人花鼓舞两种 、 双人花鼓舞是二人各 打鼓 的面 ,同时打鼓起 舞 。要求鼓 点一致 ,二人动作对称一致。也 有二人同打一端的 , 一人打鼓一人陪衬 , 动 作完全一样。四人花鼓舞 ,即甲乙各打鼓一 端, 丙 丁则敲鼓 的左右两侧 , 四人鼓点相 同 , 动作完全一致。一个动作 , 各在原位 打鼓起 舞 ,动作 打完后 过渡鼓点时 ,四人顺 ( 或逆) 时针方 向转 圈换位 ( 敲边 的转 到打鼓 面) 。鼓 点与双人花鼓舞相 同。 2 苗 族花 鼓保护 与传 承 的重 大意义 苗族花鼓作为苗族人 民心中的圣物 。自 古 以来 , 花鼓舞的演绎蕴含着苗 族人民精 神 信仰 。保 护和传 承好苗族 花鼓 舞对 苗族 文 化 、历史 、宗教、风俗 习惯有着重 大意义 。 2 . 1 体现的中国软实力 非 物质 文化遗产 作 为人类 生存 与繁 衍 过程 中创造力 、 想象力 、智慧与劳动的集 中 体 现 的结 晶 ,是人 类文 化多 样性 的生动展 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与人之间密切关系 及人们之问进行交流沟通 的重要要 素。 新世纪 以来 。 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 争 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 明显。非物质文化 遗产 的传承有力地弘扬了中华文化 , 推进了 我 国从文化资源大国到文化创新 国的迈进 , 增强 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 响力 。 为在新 世纪 迎 接 中华 民族伟 大复兴 奠定 了坚实 的文 化 基础 。 2 . 2 承载着苗族人 民的精神 力量 花鼓 舞是 在特定 的历 史时 期和 地点 产 生 的, 表现 了苗族人 民长期以来对生活的热 爱和美好 向往。它不仅仅是一种文化 ,更是 种精神 。一种力量 ,承载着苗族精神 内涵 的舞 , 凝 聚着苗族长久历史发展过程 中的点 点滴滴 。这样具有 民族特色 的舞蹈 ,成为 了 激励 年轻 一代苗 民继 承和发 扬 民族 精神 的 财 富。 古 丈县 苗族花鼓 舞 已成 为古 丈人 民生

花鼓灯舞蹈的传承与发展——浅谈舞蹈《花鼓佬》

花鼓灯舞蹈的传承与发展——浅谈舞蹈《花鼓佬》

花鼓灯舞蹈的传承与发展——浅谈舞蹈《花鼓佬》————————————————————————————————作者:————————————————————————————————日期:花鼓灯舞蹈的传承与发展——浅谈舞蹈《花鼓佬》-新闻学花鼓灯舞蹈的传承与发展——浅谈舞蹈《花鼓佬》张小春淮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又是中国南北方的地理分界线。

作为中国南北文化的主要交融地,千百年来,淮河两岸的人民用辛勤的劳动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花鼓灯。

花鼓灯艺术在淮河流域繁衍生息,流传发展,逐渐形成了风格不同的各种流派,他们都有着自己的风格特点,个性鲜明,人才辈出。

为安徽乃至全国的舞蹈艺术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随着时代的发展,领导的重视,安徽民间舞蹈得到了大力弘扬,花鼓灯艺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普及与提高。

安徽花鼓灯无论是从动作技巧还是表演形式上都有很大的突破与创新,不但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舞蹈表演人才,同时还创作出了许多精彩的原创剧目,对扩展花鼓灯的动作语汇,丰富其表演力,满足社会生活的需要,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舞蹈《花鼓佬》作为2013 年创作出的优秀花鼓灯独舞剧目,在继承花鼓灯原有的动作韵律和表演风格的同时,在动作语汇和舞蹈结构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

在舞蹈表演上,也超越了传统的花鼓灯单纯的情绪舞和动作语汇累积的状态,在塑造人物角色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先后获得了全国“荷花奖”的表演银奖、全国文华优秀表演奖、安徽省艺术节舞蹈比赛表演、创作一等奖和首届安徽省专业舞蹈大赛的表演一等奖,创作二等奖的好成绩,在花鼓灯舞蹈的传承和创新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传统的花鼓灯舞蹈表演一般可以分为大花场和小花场。

“大花场”是集体表演的情绪舞。

人数一般为单数,有七人、九人、十一人等,第一人为“伞把子”,其余“鼓架子”、“兰花”各占一半。

表演时,“武伞把子”舞罢,奔至上场门,高喝一声“唉”,引出群舞演员。

苗族舞蹈的特点

苗族舞蹈的特点

苗族舞蹈的特点一、颠簸动律苗族聚居地多为山路崎岖地带,人在行走的过程中难免会有颠簸或者晃动的感觉。

因为有了这些经验,苗族人才创造产生了苗族舞蹈中的颠簸动律。

其动律特点是:以胸腰为中心,上下翻动,上下起伏,并且保持翻动的连贯性和链条性。

其颠簸动律通过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如肢体的幅度大小,面部的表现,力度的大小,节奏的变化快慢等来表现出复杂的感情波动。

例如苗族舞蹈《黛帕》就表现出这一动律。

演员随着柔和的音乐,双手上下晃动至脖颈前方,配合胸腰的起伏和双脚的行走。

二、赶鸭动律苗族地区山环水绕,他们常常在河边玩耍,也会在水中养鸭子等生物。

苗族人民通过观察鸭子走路时点头、身子摇摆的特点,将其融入舞蹈动作中,形成独特鲜明的赶鸭动律。

其动律特点是:多人成行、双手手掌上翘放于身体两侧划动,上下小幅度点头;同时脚向前蹭走,整个身体出现一种摇曳的律动。

例如苗族舞蹈《走苗山》中,一群苗族女子行在走山水间。

表现出苗族人民对自然的热爱。

三、一顺拐儿动律由于苗族人民居住的地区气候都极为湿润,所以常年都会有雨,人们出门的时候会带雨伞和蓑衣,以为挡雨。

并且在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时候,苗族人会经常将孩子或者其他物品背在身上抱在手上,双手在日常生活中几乎都没有空闲。

但是当他们看到喜欢的人或者风景的时候,常常会手舞足蹈。

这就形成一顺拐儿的韵律风格。

其动律特点是:同手同脚,同手同头,上半身和下半身的运动方向相同。

苗族喜欢白色,即爱好银饰。

越多越好看,越重越好看。

比如具有代表性的脖颈银饰——项圈。

日常生活中,银项圈会随着身体的运动而晃动,就产生了以腰为发力点,身体的上下半身左右晃动的荡腰特点。

荡腰也会因为不同的方向和动作有着“正反”的不同。

比如在苗族舞蹈《水姑娘》里面的荡腰动作一样,展现出苗族姑娘的水蛇一般的腰和流线身型。

五、点荡动律这个特征来源于苗族身上佩戴的银铃和银制腰带,在日常生活中人的身体只要有晃动,它们就会发出悦耳的声音,所以苗族人喜欢颤动自己的身体,让银器发出声音。

浅谈湘西苗族鼓舞

浅谈湘西苗族鼓舞

浅谈湘西苗族鼓舞作者:王翠平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3年第03期摘要:本文主要从湘西苗族鼓舞的历史起源、艺术特征及传承与发展三方面展开研究。

苗族鼓舞的形成历史悠久,起源于原始社会苗族人们的劳动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具有一定的宗教祭祀性、休闲娱乐性和竞技性。

苗族鼓舞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主要表现为种类繁多、表演形式活跃、舞蹈动作独特多样、服装艳丽等,因而成为苗族人民最喜爱的舞蹈形式。

关键词:苗族鼓舞;民间艺术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9-0157-01一、湘西苗族鼓舞的起源对于苗族鼓舞真正的起源,至今尚无定论。

有的说苗族鼓舞最早起源于远古的黄帝时代,在一次南北战争中,黄帝利用鼓战胜了南方,从此,苗族人民认识了鼓,后来便产生了鼓舞。

还有的说苗族鼓舞起源于苗族自己的祖先,传说中,一对武艺高强的苗族夫妇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消灭了一只魔王怪兽。

苗族人民为了欢庆除魔制胜,于是用怪兽的皮做成一面鼓,人们敲着鼓,尽情的舞蹈,从而产生了鼓舞。

除此之外,史籍上记载说苗族鼓舞起源于汉代以前,产生在苗族祭祀活动中。

关于湘西苗族鼓舞起源的说法确实很多,但谁也抹灭不了“一切艺术源于生活”的真理,舞蹈艺术更是如此。

因此,鼓舞的起源与湘西苗族人民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鼓舞是他们生活劳动所创造出来的艺术结晶。

二、湘西苗族鼓舞的艺术特征(一)湘西苗族鼓舞的分类及特点湘西苗族鼓舞的种类繁多,大约有几十种,各式各样,缤纷多彩。

生活中我们最常见而又最具特色的有:猴儿鼓舞、花鼓舞、女子(男子)单人鼓舞、团圆鼓舞等。

《猴儿鼓舞》是一种技巧性较强的男子表演性舞蹈,节奏明快,动作灵活多变,滑稽风趣,十分协调。

《花鼓舞》有男女、单双之分。

《女子花鼓舞》多为柔美、洒脱、温婉,动作轻盈妖媚。

而《男子花鼓舞》却为豪放洒脱、刚健有力。

还有男女混合的《男女双人鼓舞》动作特点多为屈膝矮梭,舞动全身,男子动作粗犷,刚健有力,女子温婉含蓄,而又舒展大方,男女配合默契,表演十分协调。

湘西苗族最喜爱的舞蹈——苗族鼓舞

湘西苗族最喜爱的舞蹈——苗族鼓舞

湘西苗族最喜爱的舞蹈——苗族鼓舞湘西苗族鼓舞源于汉代以前,早在商周时期,就已发展到相当程度。

据《战国策·魏策》记载,“延敷文德,舞于羽于两阶”。

据传该时期就已产生苗族鼓舞并有了传习鼓舞的“鼓社”及一年一度的“鼓节”。

历史上有关苗族击鼓歌舞的文字记载,较早的可见于唐代《朝野佥载》卷十四:“五溪蛮,父母死,于村外闾其尸,三年而葬,打鼓路歌,亲戚饮宴舞戏一月余日。

”的记述。

说明“鼓舞”早在唐代就盛行于苗族民俗之中,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苗防备览·风俗考》云:“刳长木,空其中,冒皮其端以为鼓。

使妇人之美者跳而击之,择田女善歌者,皆衣优俗王彩衣,或披红毡,戴折角巾,剪五色纸两条垂于背,男左女右旋绕而歌,迭相和唱,举手顿足,疾徐应节”,名曰:“跳鼓藏”。

这是记述苗族“椎牛”时“读浓义”的打鼓形式,多在晚间举行,有的可通霄达旦跳,历时四天三夜。

《贵州通志·舞赋》中云:“眄般鼓则腾清晖,吐哇咬则发皓齿。

摘齐行列,经营切,仿佛神动,回翔辣峙。

击不致夹,蹈不顿趾。

翼不悠往,开复辍已。

及至回身还入,迫于急节。

浮腾累跪,跗蹋摩跌。

纤形赵远阴折纤谷蛾飞,纷犬若绝超越乌集,黎收而拜,曲虔究毕”。

这段是描写清朝时的宫庭鼓舞,李头号注:“眄般鼓则腾清晖”。

其注去:“般鼓之舞,载籍无丈,以诸赋言之,似舞人更蹈之而舞节”。

古《新成安乐辞》曰:“七盘陈于广庭,时人严琪齐俟;揄皓袖以振策,辣并足轩踌,邪睨鼓下,伉音赴节:安翘足徐击,顿身而倾折”。

卡兰《许昌宫赋》曰:“振华足以蹈,若将绝而复连:鼓震动而不乱,足相继而不并:婉转鼓侧,婉蛇丹庭”。

般鼓舞,至唐代已绝,李善虽作记载,但只能说其大概。

汉代石该鼓舞画像至今犹存。

如清代毕沅,阮元同撰的《山左金志》,近代孙文清编《南阳汉画像汇存》有鼓舞图四幅(民国二十七年金陵大学文化研究所出版)。

现代,凌纯声、芮逸夫合著的《湘西苗族调查报告》一节中,有南阳石刻鼓舞图两幅。

苗族花鼓的体育传承价值与发展研究

苗族花鼓的体育传承价值与发展研究
2 . 苗族 花鼓 的技 术 动作 分析
关节 、韧带都得到 良好 的锻炼。长期进行花鼓 的训练 , 还能增强体质 ,发展力量 、耐力 、灵敏 、柔韧等素质 。 苗族花鼓适合不 同的年龄 阶层锻炼 ,它的运动强度 因套 路而异 ,适宜 的运动强度和时间能够对不 同人群起到有 氧锻炼的效果 。丰富大众健身活动 ,服务社会 ,提高我
1 . 引言
美 的,是一种全身性 的健身运动 ,能够使全身 的肌 肉、
苗族是我国古老且具有悠久历史 的民族 。苗族人民 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 中创造了本 民族优秀的传统体育
文化 ,苗族花鼓以其独特 的文化内涵 、多样 的活动表现 形式、突出的社会功能和独特的艺术个性 ,成 为我 国众
多 民族体育文化的一支奇葩 。苗族花鼓是舞蹈和体育 的 结合 ,究其起源 ,众说纷纭 ,有的认 为起源于 “ 轩辕” 时代 ,有的认为起源于 自己的祖先 ,有 的认为起源 于汉 朝【 1 】 。虽 起源于何 时何地还有待 考察 ,但苗族 花鼓具 有独特的体 育健身价值 ,对苗族花鼓 的体育价值进行研 究 ,有利于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民族体育文化 。
4 . 苗 族花 鼓传 统 体 育项 目的 未来 发展 之路
3 . 苗 族 花鼓 文 化传 承 的体 育价值
3 . 1 苗族花鼓独特的身心健康价值 苗族花鼓是苗家人平 时 白娱 自乐 ,集生活 、劳动和 情感为一体 的活动方式 ,其动作套路一百多种 ,这些套 路既有表现男子 阳刚之美 的 ,也有表现女性细腻秀柔之
2 0 1 3 年2 月
第2 期
体育 世 界
S p o r t s W o r l d N O . 2 . F e b . 2 0 1 3
苗族 花鼓 的体 育传 承价值 与发展研 究

试论苗族舞元素在广场舞中的应用——浅析苗族广场舞《银铃声声》

试论苗族舞元素在广场舞中的应用——浅析苗族广场舞《银铃声声》
和欢 迎 ,并 一举 夺 得 2 0 1 4年 贵 州省 群 众 广 场 舞 大 赛 一 等
服 装 也 要 进一 步 简 化 , 取 其 精 华并 具 有 代 表性 。 四是 苗 族 舞善于使用芦笙 、 木鼓 、 银铃等道具 , 特别是芦笙舞 , 演 员
不仅能边吹边跳 。 还 能 做 出如 “ 倒立吹 ” 等高难度技巧 ; 而
力 。 因为 简 单 , 动作 要 求会 更 精 美 , 更精 炼 、 更 具有 代 表 舞 的异 同
苗 族 舞 与 广 场舞 的最 大 共 同点 是 轻 快 、 活泼 、 灵动 、 自 由。 但不 同点 却 有 着 鲜 明 的对 照 。 首 先是 苗 族 舞 有 着深 厚
和典型性 。 看似人人都能编的广场舞 , 其 实 对 编 导 提 出 了 更 高更 难 的 要 求 , 特别是参赛广场舞 , 既 不 能 编 成 舞 台 表 演 的舞 蹈 , 又 不 能编 得 太 简单 , 如 何 掌控 “ 恰 到 好处 ” , 是 广
大 编导 面 临 的难 点 和 痛 点 。也是 广 大 编导 者在 积 极 探 索
关键词 : 苗 族舞 广场舞 元 素应 用
中图 分类 号 : J 7 2 2 . 9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 ] 0 0 8 — 3 3 5 9 ( 2 0 1 6 ) 2 3 — 0 0 2 3 — 0 3
由贵 州 省 文 化 馆 风 韵 艺 术 团创 作 演 出 的苗 族 广 场 舞
来 才 发 展 起 来 的新 舞 种 。其 次是 苗 族舞 队 形 变 化 丰 富 多 样 ,并 且 带 有 很 强 的 图腾 印迹 ;而广 场 舞 队形 却 相对 固 定, 即 使要 变 化 也 是 做 大线 条 的 简单 变化 。三是 苗 族 舞 服

追溯古朴情怀重温针脚记忆

追溯古朴情怀重温针脚记忆

追溯古朴情怀重温针脚记忆作者:暂无来源:《科学之友》 2017年第5期手工布鞋,在我国有着悠久历史,是一项既实用又极富文化艺术价值的传统手工技艺。

穿越汉唐风雨,历经朝代更迭,手工布鞋在民间长盛不衰,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世界鞋史上经久不衰的艺术瑰宝。

象征爱情美满幸福布鞋在湘西有一个非常优美的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大山深处古老的山寨里生活着一位美丽的姑娘,名叫黛帕斯,她勤劳善良,心灵手巧,擅长针织女工。

在一年传统的赶秋节对山歌的时候,她遇上了自己心仪的阿哥,为了表达心中的情意,于是把自己亲手做的、收藏了多年的布鞋和绣花鞋垫送给阿哥。

阿哥穿上布鞋,刚好合脚,不长也不短,心喜是先祖安排的良缘,于是与黛帕斯结成伴侣,过着幸福生活。

此后,湘西地区便一直有着婚嫁必送布鞋和鞋垫的习俗。

在侗族的村村寨寨,每当农闲或劳动空隙,便常看见姑娘们三五成群,聚集在鼓楼上、岩坪边、田头地尾或火塘边,一边唱着优美的侗族歌谣,一边飞针走线地纳鞋底、绱鞋蓬、团鞋边??她们还互相比赛,看谁做得快,做得好。

布鞋最大的优点就是吸水性强,穿上它干燥舒适,暖和无臭,走路时贴脚轻便,是胶鞋、皮鞋、塑料鞋所不可比拟的。

但在侗家看来,布鞋除了这些实用价值之外,还有更深一层的含意。

人们常以会不会做布鞋、做得好不好来衡量一个姑娘的手脚是否灵巧,为人是否聪明。

侗族男女青年的恋爱是含蓄的,他们从不使用“我爱你”这种直白的语言,他们绵绵的情愫和炽热的感情常常隐蔽在行动里。

如双方的感情发展到十分密切融洽的时候,女方便把一双手艺精巧的布鞋悄悄地送给男方。

送布鞋是侗族姑娘传情的一种方式,姑娘的千言万语尽在其中。

侗家办婚事向来都是俭朴的。

男方无须备什么彩礼,女方也无嫁妆陪送,但新娘过门时,布鞋却万万不能缺少。

往往是几双、十几双乃至几十双。

布鞋做得越多越漂亮,越说明新媳妇能干、勤快、贤慧。

然而,这么多布鞋送给谁呢?首先是公、婆,其次是堂伯、堂叔,再次是舅父、舅母、姑父、姑母。

解读彝族花鼓舞

解读彝族花鼓舞

解读彝族花鼓舞作者:王娟来源:《大观》2020年第03期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脚步加快,很多地区、民族的风俗习惯也发生了改变。

彝族花鼓舞作为一种仪式灵舞,其本质是一种对先祖的慰藉仪式演述,通过后人模拟先祖归途中踩踏尖刀草来达到“送灵归祖”的意义。

可见彝族花鼓舞在诞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具备强烈的历史意义、艺术价值和鲜明的神圣特征,在历史、宗教、民俗和人文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但是随着我国殡葬制度的改革,花鼓舞的表演也失去了最原始的功能,其价值和发展趋势也发生了改变。

文章从花鼓舞的历史源流、主要特征和多重价值方面进行解读。

关键词:彝族;花鼓舞;价值《笃慕拢细则兜》是峨山县民宗局藏明朝中期手抄五言体彝文的一本经书,经过相关人员的研究对其完成了初步翻译,长期困扰我国对于彝族花鼓舞研究的很多问题也都得到了相应的解释。

想要对其進行更加深入且合理的研究,不仅需要综合了解彝族的风俗习惯和历史沿革,更需要能够结合现代学者的相关学术成果和理论,尤其是对于其族属的考辩、花鼓舞所展现出来的艺术特征和仪式特征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

一、彝族花鼓舞的历史源流彝族花鼓舞的起源,首先不能够单纯从其名称进行考证,花鼓是汉语,花鼓舞的命名也是汉人学者对其进行的形式上的总结。

同时,在考证其历史源流的过程中,也不能够单凭现存的鼓的形制进行参考。

五言诗体彝文古籍《笃慕拢细则兜》是流传于滇中、滇南彝族民间的一部丧葬祭祀经书,后世学者将其直译为“笃慕尖刀草踩”,或者意译为“笃慕创世纪”。

彝族民间口头流传有具备特殊唱调和仪式的舞蹈,曲调深沉肃穆,唱词有固定形式,舞步庄严多变,可以确定是彝族花鼓舞的形式源头。

二、彝族花鼓舞的主要特征想要更好地研究彝族花鼓舞的特征,就需要对其存在以及独特的运行方式进行了解,同时还需要分辨其和其他相似事物之间的外在形式区别。

彝族花鼓舞的主要特征能够从其意义、内涵、类型价值等方面进行解构,同时还需要通过对彝族花鼓舞的分析研究其学术价值,并对比其他民俗活动进行分析。

苗族鼓舞中的文化符号

苗族鼓舞中的文化符号

苗族鼓舞中的文化符号作者:欧艳君来源:《教师·上》2013年第05期在苗族雄厚璀璨的文化中,苗族鼓舞是极具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形式,是苗族祖先在无文字的文化环境中,通过口传心授留传给子民的一种蕴含着苗族同胞几千年生产劳动、生活习俗、审美情感的艺术瑰宝。

苗族花鼓舞又叫打花鼓,是苗族人民最喜爱的民族民间舞蹈。

2006年5月20日,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苗族鼓舞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凤凰县苗族花鼓舞是其中之一),这将提升这一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更有利传承、发展、创新这一民间艺术。

如何认知凤凰苗族花鼓舞,笔者仅就其文化符号作一探讨。

一、凤凰苗族花鼓舞中的文化符号体现形式符号论美学家卡西尔认为:“艺术可以被定义为一种符号语言,在一种认知体系中,符号是指代一定意义的意象,可以是图形图像、文字组合,也不妨是声音信号,建筑造型,甚至可以是一种思想文化、一个时事人物。

”文化符号指一个企业、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独特文化的抽象体现,是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和形式;其中包括文化信息的传递、文化意义的创新、文化的传承、文化间的相互关系等重要问题。

凤凰苗族花鼓舞通过动作、声音、服饰、图形等传承苗族的历史、文化、习俗;传递了苗族几千年的思想、意蕴、精神,彰显苗族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

具体通过视觉、听觉、触觉三种符号形式表现。

⒈视觉符号所谓视觉符号是指人类的视觉器官——眼睛所能看到的能表现事物一定性质的符号。

凤凰苗族花鼓舞具有动态视觉和静态视觉符号两种符号。

(1)动态视觉符号,其表演形式有两种,一种“双人鼓舞”,表演时两女(或两男)同打一端,同时打鼓起舞。

要求鼓点一致,二人动作对称一致。

另一种表演形式是一男一女“双人舞”,此种鼓舞有时两人同打一端鼓,一人打鼓一人陪衬,动作完全一致]。

这种表演形式体现苗族不受拘束、自由浪漫、能歌能舞的传统文化娱乐习俗。

男子鼓舞的动作,如表现犁田、耙田、收割、打铁、锯板子等,敏捷矫健、粗犷有力、雄悍豪放、步伐矫健、气势磅礴,给人一种力量的美感。

以苗族舞蹈《黛帕》为例具体分析人物形象的塑造方式

以苗族舞蹈《黛帕》为例具体分析人物形象的塑造方式

以苗族舞蹈《黛帕》为例具体分析人物形象的塑造方式苗族舞蹈《黛帕》也是一个人物形象鲜明的舞蹈作品,其中所刻画的追求爱情的女子形象被很多人员所称赞,也将苗族女子的性格特征展现了出来。

对其人物形象的塑造方式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把握作品的内涵,提升作品表演的效果。

1.通过主题动作呈现人物形象1.1肢体动作的直接性表现在苗族舞蹈《黛帕》中,主要讲的是美丽苗族女孩以唱跳的方式召唤亲朋好友到家中做客,并遇到心爱男子的故事,这不仅是对苗族爱情文化的演绎,同时也是对年轻女子内心情感的独白。

在舞蹈中有很多富有特色的动作形式,这些主题动作将人物形象深刻展现了出来,提升了舞蹈的表现力。

例如,在舞蹈中的第三部分是鼓点节奏,舞者跟随鼓点而快慢对动作进行变化,在表演中有苗族舞蹈特色的甩臂动作,还有夸张扭胯动作,也有多样化的转圈动作,这将苗族姑娘欢快的心情展现了出来,也将舞蹈推进了高潮。

在观众沉浸于对舞者身影进行欣赏的同时,突然音乐停下来,舞者也停在一个造型中,然后在音乐的逐渐响起中,舞者也开始起身,好像突然看到自己心仪的男子而变得害羞,音乐突然又响起,舞者开始原地转圈,最终戛然而止,舞者停留于一个俏皮的造型中。

由这一系列动作,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害羞又活泼的苗族姑娘形象。

1.2肢体动作的隐喻性体现鼓在苗族人民中具有十分神圣的意义,例如苗族人民认为能够击鼓感恩、击鼓通神、击鼓祭祀、击鼓祀丰年等,相传在古代时期苗族人民就运用击鼓对全族人民的力量进行凝聚,号召人民相互之间进行团结,并共度难关。

一直到当前,每到节日,苗族人民都会敲打一番“花鼓”。

花鼓舞的动作基本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即对生活进行再现的动作类型,例如有洗脸、插画、穿衣等;对植物或者动物进行模仿的动作;对劳作生产进行模仿的动作;对武术或者战争等动作进行模仿。

舞者通常会采用多种动作击花鼓舞,有中击鼓、双花击鼓、交赞击鼓、插杆击鼓等,舞步通常有绞麻花、梭步下山、梭步走雨等。

湘西苗族“花鼓舞”素材在舞蹈作品《翠翠》中的运用与呈现

湘西苗族“花鼓舞”素材在舞蹈作品《翠翠》中的运用与呈现

湘西苗族“花鼓舞”素材在舞蹈作品《翠翠》中的运用与呈现摘要《翠翠》是一部以湘西苗族的“花鼓舞”为素材创作而成的现代舞蹈作品。

通过对苗族“花鼓舞”的深入挖掘,创作者将其独具魅力的舞蹈元素融入到舞蹈作品中,体现了湘西苗族的民俗文化和生命力,同时也将这种传统文化推向了现代舞台,为苗族文化保护和传承做出了贡献。

本文将对《翠翠》中苗族“花鼓舞”的运用和呈现进行深入探讨,并对该舞蹈作品的创作和文化内涵进行分析。

关键词:苗族“花鼓舞”;《翠翠》;舞蹈创作;民俗文化;文化传承Abstract"Cui Cui" is a modern dance work created based on the material of the "flower drum dance" of the Miao ethnic group in Xiangxi. Through the in-depth exploration of the Miao ethnic group's "flower drum dance", the creator has integrated its unique and charming dance elements into the dance work, reflecting the folk culture and vitality of the Miao ethnic group in Xiangxi, and also promoting this traditional cultureto the modern stage, making a contribution to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the Miao ethnic culture. This article will deeply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and presentation of the Miao ethnic "flower drum dance" in "Cui Cui", and analyze the creation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is dance work.Keywords: Miao ethnic "flower drum dance"; "Cui Cui"; dance creation; folk culture; cultural inheritance一、导言舞蹈作品中的文化元素是表达和传递文化信息的重要手段,尤其是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不仅反映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也有助于推广和传承传统文化。

“巴岱”仪式音乐的人文精神(1)

“巴岱”仪式音乐的人文精神(1)

“巴岱”仪式音乐的人文精神苗族“巴岱”仪式音乐是流行于湖南省湘西自治州腊尔山苗族地区的一种民间宗教音乐,在苗族传统宗教祭祀仪式中,它不仅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是不可或缺的表达方式,往往祭祀仪式内容都是通过音乐表现出来。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苗族“巴岱“仪式的音乐内容非常丰富,若以其表演特征、表现形式、意识空间等为依据,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即祭祀类、鼓类、孝歌类。

苗族“巴岱”在举行祭祀仪式时,每一类仪式音乐侧重点各有不同。

比如祭祀类的音乐有着高度的综合性,歌唱、吟诵、乐器、舞蹈并为一体,表演是由“巴岱”和其他乐师共同配合完成。

苗鼓类的音乐以舞蹈、吟诵和击鼓的结合为主,仿佛就是一种曲艺的表演形式,祭祀、叙事是其主要特征。

孝歌也是歌、舞、乐相互结合的综合形式,但孝歌以祭丧为主,在丧葬仪式中“巴岱”配以歌、月表演,笔者认为它是“巴岱”和家人在完成仪式程序的一种领、合关系。

从音乐形态、结构形式以及传承历史来看,苗族“巴岱”仪式音乐属于典型的南方少数民族民间仪式音乐范畴,也是苗族传统音乐的代表,具有明显的山地特征,它承载着上千年的农耕文化和狩猎文化,同时见证了苗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嬗变。

宗教仪式是各个民族礼仪文化的象征符号,它不仅可以约束各个族群社会成员和社会民众的行为规范,而且逐渐成为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行为的准则。

在苗族“巴岱”祭祀仪式中,音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保存着许多苗族文化基因,是苗族人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积淀下来的传统习俗之一,而且成为了苗族文化的一个缩影。

远古时期,苗族人崇拜祖先,认为人活着的时候就有灵魂,死后魂魄便脱离躯壳而独立存在,他们相信“灵魂不灭”,所以要举行一些祭祀活动,让自己的子孙后代得到祖先的“庇佑”。

比如苗族人的椎牛、吃猪、接龙、跳香、还傩愿等,都是苗族“巴岱”举行的一系列祭祀活动。

湖南湘西自治州腊尔山地区的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喜欢唱歌,逢年过节、狩猎耕地、摘果砍柴、娶亲嫁女、老人贺寿、房屋迁移以及丧葬仪式等等都是人们歌唱的最佳场合。

松桃苗族花鼓舞的艺术探源和发展_1

松桃苗族花鼓舞的艺术探源和发展_1

松桃苗族花鼓舞的艺术探源和发展发布时间:2021-07-02T01:24:38.544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1年11期作者:龙晓玲[导读] 本文将从松桃苗族花鼓舞的历史文化价值、多元化功能、审美特征、原生态特征等多个方面对松桃苗族花鼓舞进行探究。

松桃苗族自治县第六完小 554100摘要:花鼓舞融合了舞蹈、体育、音乐等多种艺术元素,盛行于贵州松桃、湘西等地。

松桃苗族花鼓舞是伴随着苗族的存在而存在的,拥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生活气息,是苗族人在长期的适应自然、改造自然、驱邪护正、抵御外敌、团结奋斗的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

本文将从松桃苗族花鼓舞的历史文化价值、多元化功能、审美特征、原生态特征等多个方面对松桃苗族花鼓舞进行探究。

关键词:松桃苗族;花鼓舞;艺术探源引言:2011年,苗族花鼓舞被列为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苗族花鼓舞是苗族地区所特有文化,凝集了苗族人民的智慧。

贵州松桃是苗族人民赖以生存的地方,他们在这里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通过劳动形成了特定的文化,松桃苗族花鼓舞的形成并非偶然,而是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形成的艺术文化。

花鼓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对社会起着很大的作用和影响,同时能够反映现在的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

本文从多个角度出发对其进行深入的艺术探究。

1 历史文化价值花鼓舞是当地的民间风俗。

其中融合了多种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花鼓舞之中反映了一定特殊历史时期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这种舞蹈在苗族中世代相传,并没有因为时代的变迁而被遗忘和淘汰,风行于各个居住地,属于群体性舞蹈。

苗族人民将日常的生活,融入到舞蹈动作之中,体现了民族的特性[1]。

舞蹈本身是以人体动作和姿态作为表现手段的一种艺术形式,对于审美的要求很高。

正是其中所蕴含的美感,才能够真正的吸引人们的欣赏和注意,才能够众多舞种之中脱颖而出。

我国的艺术教育之中,更加的注重教育的作用和成效,从而忽视了艺术的独特性,没有充分发挥艺术的功能和作用,也没有充分的展现出花鼓自身优势和特性,违背了艺术的规律[1]。

湘西苗族花鼓舞的动态传承——以花鼓舞鼓王为例

湘西苗族花鼓舞的动态传承——以花鼓舞鼓王为例

The Analysis on the Dynamic Transmission of Miao Hua Drum Dancing in Xiangxi -Take the Drum King of Hua Drum Dancing as the Example 作者: 龙文波[1]
作者机构: [1]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长沙410205
出版物刊名: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页码: 82-86页
主题词: 湘西苗族花鼓舞;鼓王;传承
摘要:本文以湘西苗族花鼓舞为分析对象,笔者选取两位花鼓舞鼓王为例,对鼓王的生活经历和她们对花鼓舞的个体认知进行分析。

两位鼓王传承形态呈现差异性,说明花鼓舞的传承是
一个流动的过程。

笔者力求通过鼓王的比较分析,阐释花鼓舞传承的动态过程,及其背后的引
导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6
汪 迪:浅谈苗族“花鼓舞”
浅谈苗族“花鼓舞”
——以《黛帕》为例
汪 迪
(黑龙江省歌舞剧院有限公司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摘 要】舞蹈《黛帕》是一部表现了一位苗族姑娘欢迎大家到苗家做客的优秀舞蹈作品。

它是由中央民族大学著名编导张耀中所精心编制的,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张傲子玄所表演的一个少数民族舞蹈作品。

它曾经获得第十届北京市舞蹈比赛二等奖。

“黛帕”在苗语中是指美丽的女孩或是美丽的姑娘。

【关键词】民族舞蹈;花鼓舞;《黛帕》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3-0116-01
舞蹈主要讲了一个美丽的苗族女孩边跳边唱的召唤朋友们到家里做客,然后遇到了自己心爱的男子,展开了一段美丽的爱情故事,它是对苗族特有的一种爱情文化的演绎。

根据这点可以把舞蹈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一开始就是唱苗歌,意思大概是“天亮了,出门走走,欢迎大家来苗寨来玩耍”然后就是一直重复“欢迎大家来苗寨玩”舞者也随着歌词的大意开始跳起来,边走边跳,舞者一下推开窗召唤小伙伴,一下又仿佛走在了石板路上,欢快的跳着。

第二部分是中文歌曲,歌曲特别柔美抒情。

表现的是女孩看到了自己心爱的男子有点害羞起来了,动作由一开始的欢快变得安静下来,这时舞蹈动作也变得很柔美起来。

姑娘看到了自己心爱的男子,想在他面前展现自己最美的一面。

第三部分音乐全是鼓点节奏,舞者也随着鼓点的快慢而变换自己的动作,由静变动。

编导通过大量的苗族舞蹈特色的手臂甩动,胯的夸张扭动,各种各样的转圈,表现了姑娘欢乐的心情,把舞蹈推向了高潮。

当观众们还沉醉在欣赏舞者美丽的身影时,音乐突然停住,舞者也刚好停在一个造型上,随后音乐慢慢起,舞者也慢慢跟着音乐起身。

仿佛突然又看到了自己心爱的男子害羞起来,突然音乐又起,舞蹈变原地转圈,最后戛然而止,舞者停在一个俏皮的造型,整个舞蹈结束。

从这个舞蹈中可以看出苗族姑娘对爱情的态度,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时而害羞时而主动,时而温柔时而奔放,时而踌躇时而欢喜。

舞蹈《黛帕》把苗族姑娘的那种率直,温柔,表现的淋漓尽致。

舞蹈《黛帕》中一开始出场动作就是走三步蹲跳一下,还有在舞蹈高潮时的动作是在地上蹲转,裙摆飞舞非常好看,舞蹈中的大部分跑跳动作都是以腿部微蹲为基础完成的。

丰富多彩的苗族“芦笙舞”是民间流传最广泛的一种舞蹈样式。

它是由“一步舞”“二步舞”“三步舞”“七步舞”“拍手舞”“交叉舞”“敬礼舞”“献花舞”等十多种舞蹈套路组成的舞蹈表演形式。

舞姿端庄稳健,舞者非常注重内在的含蓄和韵味,突出内在气质。

除了这些,舞者在舞蹈时要保持上身松弛,下肢灵活,双腿膝部多见富有弹性的颤动,形成动中有静,静而不止的动作姿态。

舞蹈《黛帕》中第二部分向前边跳边走的动作是要保持上身松弛,下肢灵活的在走动,这也是苗族舞蹈最具特色的舞蹈动作。

苗族“芦笙舞”基本上分为三类:一类是群众性的“芦笙舞”,苗语叫“究给”。

这是一种不限人数的舞蹈形式,男女老少都可以参加,舞蹈动作简单。

男生动作矫健潇洒,女生轻快柔美。

随着身体的跳动,苗族姑娘身上佩戴的银饰就会发出和谐悦耳的声响,体现了浓郁的苗族风格舞蹈。

二类是表演性“芦笙舞”,苗语叫“丢捞比给”。

专门是男子竞技性的舞蹈。

舞曲明快,节奏强烈,要求在快速动作中做跳跃、矮步、旋转、翻滚、顿转、等技巧性动作。

每逢比赛,都会引来很多围观者来观看,情绪十分热烈。

三类是风俗性“芦笙舞”,这是反映青年男女爱情生活的一种舞蹈形式。

这种舞蹈只有未婚男女青年参加,各地的跳法不一样。

其中以黔东南凯里县的“讨花带”和黔中地区的“牵羊”最具特色和代表性。

每到这样的节日时,英俊善舞的小伙子便可以选择自己心爱的姑娘。

但是善良的姑娘之间不会因此而感到不愉快,她们反而会为自己选择优秀的男子而倍感欣慰。

因为她们深知爱情需要公平竞争,结果取决于对方的选择。

这就是苗族姑娘那爽朗的爱情观。

鼓在苗族人民中间具有神圣的意义,它具有击鼓通神、击鼓感恩、击鼓祭祀、击鼓祀丰年的寓意。

相传古代时期他们就用击鼓来凝聚全部族人的力量团结一致,共度难关。

今天,它是与传统习俗密切相关的,每逢传统节日,苗族人民总是要热火朝天地敲打一番“花鼓”。

“花鼓舞”是苗族最具代表性的鼓舞。

主要流传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一带的苗族苗寨里。

舞蹈动作大致分为四类:一类是再现生活的动作,如梳头、穿衣、插花、洗脸;二类是模仿动、植物的动作;三类是模拟劳动生产;四类是战争动作和武术动作。

男女舞者击花鼓的动作主要有绕花击鼓、旁击鼓、插杆击鼓、交赞击鼓、击鼓举旗、双花击鼓、单手击边、中击鼓、掀杆击鼓等,舞步主要有梭步走雨、梭步下山、移步踏花、绞麻花、提步踩田、大小梗步等。

舞蹈《黛帕》中就有很多动作是以“花鼓舞”为基础演变来的舞蹈动作。

如舞蹈一开始的洗脸动作等经过编导的加工很多都是从“花鼓舞”演变来的。

还有舞蹈里面很多动作都是再现生活场景的,比如一开始是在睡梦中醒来伸懒腰,推开窗,边走边跳等这些都是花鼓舞中有的特色。

总之,舞蹈《黛帕》就表现苗族姑娘对爱情态度的敢爱敢恨,不做作。

苗族同胞的芦笙舞涉及出生、劳动、宗教信仰、恋爱、结婚、迎宾、丧葬、逢年过节。

古往今来的苗族舞蹈丰富多彩、根生叶茂、舞态万千、令人叹为观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