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文献资料摘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资料则要

山东医中医药大学博士论文

丁克

便秘(constipation)是由多种疾病的病理过程引起的一种复杂的症状。流行病

学调查证实,便秘与性别、年龄、饮食、职业、遗传、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地理分

布、居住区域、种族、性格等多种因素有关。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就全球而言便秘

的发病率为5%~25%,我国发病率为10%~15%,60 岁以上老年人占发病人群的

18%~23%。发病年龄统计显示第一个高峰出现在30~39 岁,提示发病年龄有年轻

化趋势,男女比例1︰4.59。如果把“排便困难”的主诉作为便秘的评定标准,发病

率可以大大超过50%。在美国,泻剂的年消耗量价值大约 4 亿美元,在我国,老年

人口居世界首位,泻剂消费也占据相当大的费用。便秘是消化道慢性疾病中最常见症

状,长期便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其诸多的并发症,对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称呼:大便难,

1.润肠通便法

润肠通便法是古今治疗便秘的首选和通用方法。最适用于肠燥津亏的便秘,但在

其他类型的便秘治疗中也常辅用此法。此法为仲景所首创。该法又称“增水行舟”法。

10

3.行气通便法

行气通便法是仲景对便秘治疗的又一创举。最适用于气机郁滞而致的气秘。《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

[66]

篇所载“痛而闭者,厚朴三物汤主之。”

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大便秘结源流》

曰:“老年气血虚,津液往往不足,切不可轻用硝黄,恐重竭其津液,致秘结更甚也。”

孙德润《医学汇海·大便闭》

曰:“凡遇老人秘结,不可用猛剂,以伐其本。宜内服滋润之药。”以上均特

别指明了老年人便秘的治疗方法和禁忌。

周学海对轻视便秘诊治的医者提出了忠告,

他在《读医随笔·方药类》指出:“近医燥屎、宿食不分,每以山楂、麦芽治燥屎,致坚而不得下,以大黄、芒硝下宿食,每致洞泄完谷、阳脱而死。此等浅证尚不能辨治,何以医为?”

虞抟《医学正传·秘结》

也指出,对于燥结应取润燥以助传道之势,结散疏通后,“仍多服补血生津之剂,助其真阴,固其根本,庶无再结之患。切弗以巴豆、牵牛等峻剂攻下,虽暂得通快,必致再结愈甚,反酿成病根胶固,卒难调治。或有血虚,脉大如葱管,发热而大便燥结者,慎不可发汗,汗之则重亡津液,闭结而死,此医杀之耳。”

《景岳全书·秘结》

[85]

对便秘禁忌的论述更为详尽:“秘结证,

凡属老人、虚人、阴脏人,及产后、病后、多汗后,或小水过多,或亡血失血,大吐大泻之后,多有病为燥结者,盖此非气血之亏,即津液之耗。凡此之类,皆须详察虚

实,不可轻用芒硝、大黄、巴豆、牵牛、芫花、大戟等药及承气、神芎等剂,虽今日暂得通快,而重虚其虚,以致根本日竭,则明日之结必将更甚,愈无可用之药矣。况虚弱之辈,幸得后门坚固,最是寿征,虽有涩滞,亦须缓治,但以养阴等剂,渐加调理,则无有不润,故病家、医家,凡遇此类,切不可性急,欲速以自取其败而致悔无及也。”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的便秘诊断

标准为:“便秘系因气阴不足,或燥热内结,腑气不畅所致,以排便间隔时间延长,大便干结难解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常指习惯性便秘。”

诊断依据:

①排便时间延长,三天以上一次,粪便干燥坚硬。

②重者大便艰难,干燥如栗,可伴少腹胀急,神倦乏力,胃纳减退等症。

③排除肠道器质性疾病。

(2)国际学会标准罗马Ⅱ标准(1999 年)定义为:在不用泻剂的情况下,在

过去的12 个月内至少有12 周出现下述症状:

①大于1/4 时间排便费力。

②大于1/4 时间粪便是团块或硬结。

③大于1/4 时间排便不尽感。

④大于1/4 时间排便时肛门阻塞感或肛门直肠梗阻。

⑤大于1/4 时间排便需用手。

⑥每周排便小于 3 次。

由此可见排便次数在整个诊断中只是 6 个主要症状中的一个,确诊便秘应包括的症状有:排便费力、硬便、排便急迫感、频率减少、便后不尽感等。其次,除了通常使用的便秘定义外,还包括一种“排便失败”,这对于从概念上理解便秘是一个重要

泻剂的种类很多,现代医学一般分为以下几类:

1)刺激性泻剂:系以炎性介质的形式通过刺激结肠粘膜下肌间神经丛、平滑肌,增加肠道蠕动和粘液分泌而排便,常用药物有大黄、番泻叶、芦荟、何首乌、决明子、酚酞、蓖麻油等。这类药物分为两种,一是为蒽醌类(包括大黄、番泻叶、芦荟、何首乌、决明子、通便灵),由结肠细菌水解成活性成分后发生作用,作用于结肠和远端回肠。二是酚酞类(果导),口服后在肠内与碱性肠液相遇形成可溶性钠盐,对结肠有刺激性。服药后4~8 小时排出软便。部分由胆汁排泄,肠内再吸收形成肠肝循环,故一次给药便可维持3~4 天。蓖麻油口服后至小肠水解,释放出蓖麻油酸钠,刺激小肠主动分泌过程,减少糖吸收,促进肠蠕动,服药后3~5 小时排出稀便。刺激性泻剂可引起严重腹绞痛,长期服用可致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

可损害结肠粘膜、肌间神经及平滑肌的收缩,损害排便反射机制,而致“泻剂性结肠”使便秘加重,加之其结肠黑变病的发生,已引起了临床高度重视,多数学者认为此类泻剂应慎用。

3)渗透性泻剂:口服后不易吸收,使肠腔内渗透压升高,阻止了水分的吸收,致使肠内容物容积增大,肠道扩张而刺激肠蠕动,作用较快,口服后0.5~3 小时起效,此类药有硫酸镁、硫酸钠、乳果糖、甘油、山梨醇、甘露醇、福松等,主要用于急性便秘或肠道准备,灌肠则常用于粪便嵌塞,不能长期使用,腹泻剧烈者可致脱水。

4)软化性泻剂:为表面活性剂,能使粪便中的脂肪与水容易混合,并增加肠道分泌,如辛丁酯酸钠(钙),通常口服,本身不吸收,但可增加其他物质的吸收。因具有肝毒性,只能应用1~2 周,不适用于慢性便秘。

5)滑润性泻剂:如石蜡油。在肠道中不被消化吸收,可包绕粪块,使之容易排出,同时又妨碍结肠对水的吸收,能润滑肠腔,软化大便,口服后6~8 小时发生作用。长期使用可妨碍脂溶性维生素A、D、K 及钙、磷的吸收。不应与表面活性剂同时使用,以免增加矿物油的吸收,本品还易从肛门漏出,引起衣褥污染且口感欠佳,只能短期使用,不适用于慢性便秘。

6)结肠动力剂:西沙比利、莫沙比利、普卡比利、甲基纳曲酮、泽马克、比沙可啶等,可增加乙酰胆碱释放,刺激肠蠕动,副作用可增加中枢抑制性药物的吸收,与其联合应用应慎重。并且延长心电S-T 段,心脏病患者也应慎用,以及肝、肾功能减退者慎用。

(2)治疗原则的进展

对于便秘最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更多地停留在交替选择通便药物上,到90 年代中期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便秘发生率及其并发症的增加,特别是便秘引发的心脑血管突发事件的出现,以及滥用通便药出现的副作用等,将该病的治疗研究再次推向了新的高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