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自然灾害概述单元综合测评(含解析) 湘教版选修5
20152016学年湘教版地理选修5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章末检测
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下列各组灾害中,可能由人为原因诱发的自然灾害就是( )A、滑坡、泥石流B、海啸、地面塌陷C、台风、火山爆发D、环境污染、森林火灾答案 A解析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就是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污染就是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而不属于自然灾害;森林火灾、地面塌陷既有自然原因引起的,也有人为原因引起的。
2、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损失就是( )A、人员伤亡B、财产损失C、社会秩序混乱D、以上都就是答案 D解析自然灾害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中发生的异常现象,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损失或对人类心理与精神造成难以估量的伤害。
3、下列关于自然灾害区域性特点的说法,正确的就是( )A、非洲就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多的大洲B、非洲北部的干旱灾害比南部地区严重C、我国就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D、日本与澳大利亚因地处板块边缘,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都比较高答案 C解析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多的大洲就是亚洲;非洲北部就是沙漠,干旱灾害不严重;澳大利亚属于自然灾害发生频率低的地区。
4、关于干旱灾害叙述正确的就是( )A、我国东部地区的春旱、伏旱都就是因为长时间受单一的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B、各种干旱灾害的出现,都就是冷、暖锋过境后形成的灾害性天气C、西亚、北非沙漠出现的共同原因都就是由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与寒流的影响D、世界有许多地方干旱灾害日益严重,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与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有关答案 D解析A项我国东部地区的伏旱就是因为受到副高控制形成的,而春旱就是因为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造成的。
B项各种干旱灾害的出现就是由于受单一气团控制造成,而锋面易形成降水等天气。
C项西亚、北非沙漠的出现都就是由于受副高控制造成,而没有寒流的影响。
D项大气中CO2含量增加与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导致世界许多地方,特别就是中纬度地区干旱严重。
5、关于风暴潮的说法,正确的就是( )A、多由大气运动引起,属于气象灾害B、按引起的原因可分为热带风暴潮、温带风暴潮与寒带风暴潮三种类型C、海啸就是威力最大的一种风暴潮D、就是一种由热带气旋或温带气旋等大气运动所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答案 D解析风暴潮不属于气象灾害;没有寒带风暴潮这种类型;海啸不属于风暴潮。
(教师用书)高中地理 第一章 自然灾害概述综合检测 湘教版选修5
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分值:100分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6分×10=60分)2010年3月1日晚,一阵狂风暴雨夹杂着冰雹突然袭击了广西龙胜部分乡镇,短短几十分钟几千户村民的房子受到不同程度损坏,粮食作物和其他一些农作物也受到不同程度破坏。
据此完成1~3题。
1.材料中的灾害( )A.属人为灾害B.属自然灾害C.是由人类活动所诱发的灾害D.是战争造成的2.材料中的灾害主要造成的影响是( )A.人员伤亡B.财产损失C.自然资源毁灭D.环境受到污染3.下列不属于造成自然灾害的原因的是A.自然作用B.人类活动C.自然作用和人类活动叠加D.人类和人类社会【解析】材料中的灾害是由暴雨和冰雹造成的,导致灾害发生的原因为纯自然作用,主要造成的影响是财产损失。
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可以是纯自然作用,也可以是人类活动所诱发的自然作用。
【答案】 1.B 2.B 3.D读四种自然灾害持续时间示意图,完成4~6题。
4.①②③④四种灾害分别是( )A.地震、干旱、火山、洪涝B.干旱、洪涝、地震、火山C.地震、火山、洪涝、干旱D.火山、地震、洪涝、干旱5.关于图中自然灾害的正确叙述是( )A.①多分布在板块交界处及板块内部断裂带上B.②目前无法进行有效监测C.③主要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D.④持续时间长,但影响范围小6.蝗灾是危害严重的生物灾害。
图中所示的自然灾害中,与其发生密切相关的是( )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第4题,由图知从①到④灾害持续时间依次增长,而地震、干旱、火山、洪涝中持续时间最短的为地震,其发生往往是瞬间完成,其次为火山,持续一定的时间,洪涝持续时间较长,干旱是典型的渐发性灾害,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最长,故①②③④分别对应地震、火山、洪涝、干旱。
第5题,地震灾害多分布在板块交界处及板块内部断裂带上。
火山喷发可进行监测,洪涝主要造成财产损失;干旱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
第6题,蝗灾的发生与干旱关系密切,有旱蝗之说,若前期干旱少雨,利于雌蝗产卵,而后期多雨又利于蝗虫幼虫成长,蝗灾就会爆发。
高中地理 第1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章末测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5
第一章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44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4分)2015年3月20日,浙江台州遭遇30年不遇特大冰雹灾害。
冰雹造成城市路灯、电信设施及部分房屋受损,部分乡镇农作物和林木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
据此回答1~2题。
1. 材料中的灾害( )A.属于人为灾害B.致灾因子是纯自然作用C.致灾因子是由于人类活动所诱发的自然作用D.是战争造成的【答案】 B2.材料中的灾害主要造成的影响是( )A.人口伤亡 B.财产损失C.自然资源毁灭 D.环境受到污染【答案】 B3.对自然灾害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人们应该与自然为敌,通过“征服自然”来“消灭”自然灾害B.我们应该趋利避害、化害为利,将自然灾害的损害降到最低C.自然灾害和其他事物一样具有双重性,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它D.人类文明是在与各种天灾人祸的抗争中发展起来的【解析】人类应该利用智慧了解自然变化的科学规律,掌握趋利避害、化害为利的本领,将自然灾害的损害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答案】 A2012年8月中旬,四川暴雨不断,导致山谷中发生严重的地质灾害,致使道路损毁中断,同时也给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据此回答4~6题。
4.此次地质灾害是 ( )A.洪水 B.地震C.泥石流 D.暴雨5.四川此次发生灾害的相关因素不包括( )A.暴雨 B.植被破坏C.山高谷深 D.火山喷发6.自然灾害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是( )A.对人类心理、生理的损害B.财产损失C.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D.停工停产、交通通信中断4~6.【解析】第4题,暴雨在山谷地区容易引发泥石流灾害。
而洪水和暴雨不属于地质灾害,地震发生与暴雨无关。
第5题,泥石流的发生与火山喷发无关。
第6题,自然灾害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是对人类心理、生理的损害,此类后果的影响是长期的,有时是难以恢复的。
【答案】 4.C 5.D 6.A读某地理现象移动路径和盛行期频数等值线图,回答7~9题。
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章末综合检测中图版选修5
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章末综合检测中图版选修5(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导致自然灾害的灾情由大到小的因素排列正确的是( )A.孕灾环境: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B.致灾因子:火山、地震、泥石流、滑坡C.受灾客体:残障老年女性、一般老年女性、青壮年男性D.自然环境:南极大陆、亚马孙平原、西伯利亚、马里亚纳海沟解析:选C。
灾情的大小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受灾客体有关,其中致灾因子越强烈,灾情越大;受灾客体越脆弱,灾情越大。
残障老年女性、一般老年女性、青壮年男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越来越强,所以产生自然灾害的灾情由大到小,故选项C正确。
2.影响我国的各种自然灾害在发生时间上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①台风夏、秋季②泥石流(西南地区)冬季③干旱(华北地区)冬季④寒潮冬末春初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选D。
西南地区泥石流多发季节是在多雨的夏季,华北地区的干旱多发生在春季。
3.下列地区及其易发或多发自然灾害组合正确的是( )A.滑坡、泥石流多发区—东南沿海地区B.洪涝多发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C.旱灾多发区—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西南地区D.地震多发区—华北、西北、西南、华中解析:选B。
结合我国的气候、地形作答。
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反映的自然灾害是( )A.洪涝B.泥石流C.风暴潮D.地震5.下列有利于“缩小”该灾害影响的人类活动是( )A.合理利用草场资源B.平垸行洪,不侵占行洪区C.改善作物种植结构D.发展适宜区域农业资源条件的作物解析:第4题,由题图可知该灾害类型为洪涝。
第5题,洪涝灾害是洪水泛滥造成的灾害,减轻洪涝灾害的措施从形成因素看:一是减少洪水径流,可以通过植树造林、修建水库达到此目的;二是分泄洪水,减轻对沿岸重要经济区的危害;三是在洪水高风险区,尽量减少人类经济活动,以“缩小”灾情。
B项符合这些条件,A、C、D三项与减轻洪涝灾害无关。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修五 第一章 自然灾害概述 单元测试-教育文档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修五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沙尘暴属于A. 气象灾害B. 海洋灾害C. 地质灾害D. 天文灾害2.因人类活动给我国南方农业带来灾害性的影响有()A. 湖面萎缩,土壤盐碱化B. 河道淤积,稻田减少C. 毁林开荒,坡地盲目垦耕D. 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贫瘠3.目前,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鼠害严重,在1平方米的范围内就有十几个被老鼠掏空的洞。
被鼠类危害过的草地变成了“鼠荒地”,草皮遭到严重破坏,草场退化甚至沙化。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作为地表生态屏障的草皮,原本就是在冻土地带勉强成活,而现在一只青海田鼠一年就要吃掉60公斤的鲜草。
如不及时治理鼠害,藏羚羊、藏原羚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和保护区的生态链条都将面临严峻的考验。
据此回答:危害该自然保护区的鼠类属于( )A. 喜湿鼠B. 耐旱鼠C. 耐寒鼠D. 喜温鼠4.板块活动可以直接诱发()A. 泥石流B. 干旱C. 洪水D. 地震5.读我国某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分布图。
据此回答问题。
(1)为了减轻上题中所述灾害的损失,以下措施中收效较快的是()A. 建立自然保护区B. 建设水利工程C. 营造海防林D. 建设河流污水治理工程(2)由图中竖线条符号部分分析得知该自然灾害是()A. 寒潮B. 干旱C. 泥石流D. 台风6.下图为我国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受水灾的县域个数与总县域个数的比值)多年平均的月变化图”。
读图回答: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的特点有( )A. 峰值均出现在4~6月B. 峰值出现月份与降水季节变化基本一致C. 峰值出现的时间由北向南逐渐推迟D. 珠江流域的受灾比最大7.蝗灾是重要的生物灾害之一,它们不仅危害农作物和农田,还对草场造成严重威胁。
据此完成:有关我国蝗灾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我国历史上造成过重大灾难的害虫首推蝗虫②由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蝗灾已基本消灭③由于蝗虫有远距离迁飞特征,因而不能用飞机来灭蝗④历史上蝗灾曾经与水灾、旱灾一起并称为三大自然灾害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①④8.三峡水库试验性蓄水后,防洪库容基本形成,三峡工程具备发挥正常防洪功能的条件,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因此由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使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区2 300多万亩农田、1 500多万人民群众的安全得到有效保护。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 第一章 自然灾害概述 单元测试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我国曾在不少地区建有虫神庙。
它是一种可以反映当时自然环境的文化景观,下图是“中国虫神庙分布图”。
据此完成:我国蝗虫灾害严重的地区主要集中在( )A. 南方湿润地区B. 北方半湿润、半干旱地区C. 东北湿润、半湿润区D. 青藏干旱、半干旱区2.第八号台风“莫拉克”给我国浙江、福建、江西、安徽、江苏和上海等省市带来严重的损失,因灾死亡8人,直接经济损失97.2亿元。
台湾更加严重,截止到8月12日,“莫拉克”台风共造成全台湾71人死亡、61人失踪、45人受伤。
据此回答:“莫拉克”带来如此严重的灾害,因它带来的主要灾害有( )①风暴潮②地震③狂风④暴雨⑤沙尘暴⑥洪涝A. ①②③⑤B. ③④⑤⑥C. ①③④⑥D. ①②③⑤3.下列关于我国三大自然灾害带的说法,正确的是()A. 沿海灾害带基本没有地震灾害B. 沿江灾害带以寒潮灾害最多C. 山前灾害带多冰雹灾害D. 滑坡、泥石流只分布在沿江灾害带4. 11月份江西省九江地区发生5.7级地震后,震后调查发现赣、鄂等地有不同的()A. 震源B. 震中C. 震级D. 烈度5.“瑞雪兆丰年”这一农谚反映出的寒潮的益处是()A. 有利于高低纬之间进行热量交换B. 有利于保持物种的繁盛C. 有利于缓解冬季旱情D. 能带来风力资源6.滑坡和泥石流的能量来源于( )A. 太阳重力能B. 地球的内能C. 重力能D. 潮汐能7.下列关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灾情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工业社会的灾情比农业社会小B. 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灾情大C.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灾情越严重D.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灾情不断变化8.可能诱发地震的人为原因是()A. 大型水库蓄水B. 人为产生的环境污染C. 土地资源的过度使用D. 对地表植被的长期破坏9.“不冒烟的森林火灾”是指()A. 森林雷灾B. 乱砍滥伐C. 森林虫灾D. 毁林开荒10.下图为我国洪灾危险程度区划图,以下因素中与洪灾危险程度关系最密切的是()A. 降水强度和降水量多少B. 地势高低C. 城市化水平D. 植被覆盖率11.下列关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灾情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工业社会的灾情比农业社会小B. 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灾情大C.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灾情越严重D.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灾情不断变化12.经核定,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2.9亿人次受灾,1338人死亡(包含森林火灾死亡13人),192人失踪,1109.6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农作物受灾面积2496.2万公顷,其中绝收182.6万公顷;房屋倒塌90.6万间,严重损坏145.5万间,一般损坏282.4万间;直接经济损失4185.5亿元。
2015_2016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灾害概述章末测试湘教版选修5
第1章自然灾害概述一、选择题2012年5月10日,甘肃省定西市山民县、漳县、渭源等地发生大范围冰雹及强降雨,引发严重山洪泥石流灾害。
截至5月12日16时,山洪泥石流灾害已造成该地41万多人受灾,因灾死亡44人,失踪26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34万公顷,倒塌房屋19 543间。
据此回答1~3题。
1.材料中的灾害 ( )A.属人为灾害B.致灾因子是纯自然作用C.致灾因子是由人类活动所诱发的自然作用D.是战争造成的2.材料中的灾害主要造成的影响是 ( )A.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B.生态破坏严重C.自然资源毁灭D.环境受到污染3.关于此次泥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由山洪水流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B.其发生过程具有突发性,不可能有任何先兆信息C.其形成一般有三个因素控制:不稳定的山坡形态、软弱面的存在和破坏平衡的触发作用D.其形成完全是人为因素造成的1~3. 【解析】第1题,材料中的灾害是由暴雨和冰雹造成的,其致灾因子为纯自然作用。
第2题,主要造成的影响是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第3题,泥石流的发生是由山洪引发的,不可能没有任何先兆信息;C项所述为滑坡的发生机制;泥石流的形成,自然因素往往起决定性作用。
【答案】 1.B 2.A 3.A2015年8月湖南连续遭受强对流天气影响,共有369个乡镇遭遇暴雨,超过120万人受灾,暴雨洪灾还导致209国道中断。
结合下图,完成4~5题。
4.图示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是 ( )①地势低洼,曲流多②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③无天然入海河道,泄洪不畅④众多支流汇聚,洪峰叠加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5.该地采取的防洪工程措施是 ( )A.深挖河道 B.修筑大堤C.植树造林 D.退耕还湖4~5.【解析】第4题,图示地区是长江的荆江河段,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变率大;从图中看,荆江河段“九曲回肠”,水流缓慢,且多洼地,易积水。
第5题,深挖河道会破坏河流的输沙平衡、侵蚀大堤,不可取;植树造林、退耕还湖虽然可取,但属于生态措施。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修五 第一章 自然灾害概述 单元测试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修五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沙尘暴属于A. 气象灾害B. 海洋灾害C. 地质灾害D. 天文灾害2.因人类活动给我国南方农业带来灾害性的影响有()A. 湖面萎缩,土壤盐碱化B. 河道淤积,稻田减少C. 毁林开荒,坡地盲目垦耕D. 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贫瘠3.目前,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鼠害严重,在1平方米的范围内就有十几个被老鼠掏空的洞。
被鼠类危害过的草地变成了“鼠荒地”,草皮遭到严重破坏,草场退化甚至沙化。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作为地表生态屏障的草皮,原本就是在冻土地带勉强成活,而现在一只青海田鼠一年就要吃掉60公斤的鲜草。
如不及时治理鼠害,藏羚羊、藏原羚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和保护区的生态链条都将面临严峻的考验。
据此回答:危害该自然保护区的鼠类属于( )A. 喜湿鼠B. 耐旱鼠C. 耐寒鼠D. 喜温鼠4.板块活动可以直接诱发()A. 泥石流B. 干旱C. 洪水D. 地震5.读我国某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分布图。
据此回答问题。
(1)为了减轻上题中所述灾害的损失,以下措施中收效较快的是()A. 建立自然保护区B. 建设水利工程C. 营造海防林D. 建设河流污水治理工程(2)由图中竖线条符号部分分析得知该自然灾害是()A. 寒潮B. 干旱C. 泥石流D. 台风6.下图为我国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受水灾的县域个数与总县域个数的比值)多年平均的月变化图”。
读图回答: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的特点有( )A. 峰值均出现在4~6月B. 峰值出现月份与降水季节变化基本一致C. 峰值出现的时间由北向南逐渐推迟D. 珠江流域的受灾比最大7.蝗灾是重要的生物灾害之一,它们不仅危害农作物和农田,还对草场造成严重威胁。
据此完成:有关我国蝗灾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我国历史上造成过重大灾难的害虫首推蝗虫②由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蝗灾已基本消灭③由于蝗虫有远距离迁飞特征,因而不能用飞机来灭蝗④历史上蝗灾曾经与水灾、旱灾一起并称为三大自然灾害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①④8.三峡水库试验性蓄水后,防洪库容基本形成,三峡工程具备发挥正常防洪功能的条件,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因此由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使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区2 300多万亩农田、1 500多万人民群众的安全得到有效保护。
高考地理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专题练习 (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自然灾害与防治模拟精选题1.(2016·银川二中、九中、育才中学第一次大联考)读“我国某省水稻初霜冻发生概率分布图”(下图),回答问题。
分析图中R地水稻初霜冻发生概率最大的原因,并为该地区水稻冻害提出预防措施。
2.(2016·广东广州普通高中毕业班1月综合模拟)下图为海南岛丝瓜寒害危险性分布示意图。
指出海南岛丝瓜寒害危险性的空间总体分布特点及原因。
3.(2016·河北保定一模)下图为京津冀地区泥石流灾害风险等级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地泥石流灾害高风险区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2)说出为防范泥石流灾害应采取的措施。
4.(2015·山东德州二模)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雷暴和闪电是强对流天气中常见的自然现象,下图为我国“某城市雷暴月均分布图”和“闪电相对频率时间分布曲线图(以平均值100为标准)”。
(1)描述该城市雷暴和闪电时间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原因。
(2)雷暴和闪电易造成生命安全和财产损失,说出防御措施。
5.(2016·河北石家庄一模)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近年来,“一雨即涝”成为我国城市的普遍现象。
在我国一些大都市,城市绿化覆盖率已接近甚至超过发达国家,但绿地高于地面,防雨涝的功能却很低。
下图示意某城市绿地景观。
分析我国城市“一雨即涝”的自然原因并从城市绿地布局与建设方面提出防治措施。
创新导向题命题角度一地质灾害的分布、危害、成因及防御1.(对接2016·课标Ⅰ,43)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尼泊尔是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山地国家,经济以传统农牧业为主。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强震。
当地居民伤亡严重,多支外国登山队的大本营因次生灾害被掩埋。
(1)说明尼泊尔周边地区地震频发的原因及可能产生的次生灾害。
(2)尼泊尔地震强度是我国2008年汶川地震的1.4倍,但造成的损失比汶川地震小,分析其原因。
高中地理 第一章 自然灾害概述章末综合检测 中图版选修5
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导致自然灾害的灾情由大到小的因素排列正确的是( )A.孕灾环境: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B.致灾因子:火山、地震、泥石流、滑坡C.受灾客体:残障老年女性、一般老年女性、青壮年男性D.自然环境:南极大陆、亚马孙平原、西伯利亚、马里亚纳海沟解析:选C。
灾情的大小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受灾客体有关,其中致灾因子越强烈,灾情越大;受灾客体越脆弱,灾情越大。
残障老年女性、一般老年女性、青壮年男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越来越强,所以产生自然灾害的灾情由大到小,故选项C正确。
2.影响我国的各种自然灾害在发生时间上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①台风夏、秋季②泥石流(西南地区)冬季③干旱(华北地区)冬季④寒潮冬末春初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选D。
西南地区泥石流多发季节是在多雨的夏季,华北地区的干旱多发生在春季。
3.下列地区及其易发或多发自然灾害组合正确的是( )A.滑坡、泥石流多发区—东南沿海地区B.洪涝多发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C.旱灾多发区—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西南地区D.地震多发区—华北、西北、西南、华中解析:选B。
结合我国的气候、地形作答。
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反映的自然灾害是( )A.洪涝B.泥石流C.风暴潮D.地震5.下列有利于“缩小”该灾害影响的人类活动是( )A.合理利用草场资源B.平垸行洪,不侵占行洪区C.改善作物种植结构D.发展适宜区域农业资源条件的作物解析:第4题,由题图可知该灾害类型为洪涝。
第5题,洪涝灾害是洪水泛滥造成的灾害,减轻洪涝灾害的措施从形成因素看:一是减少洪水径流,可以通过植树造林、修建水库达到此目的;二是分泄洪水,减轻对沿岸重要经济区的危害;三是在洪水高风险区,尽量减少人类经济活动,以“缩小”灾情。
B项符合这些条件,A、C、D三项与减轻洪涝灾害无关。
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湘教版5同步练习:第一章 自然灾害概述 测评 含解析
第一章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
5分,共50分)2011年初春,甘肃敦煌、玉门等多地遭遇沙尘暴侵扰。
在兰州,天空瞬间变成了灰黄色,城区上空能见度急剧下降;敦煌、瓜州等地最大风力达到九级.宁夏部分地区也出现大风降温强沙尘暴天气,气温持续下降了6~8 ℃。
新疆哈密地区能见度不到100米,外出的市民纷纷戴上了纱巾、口罩等防护用品,车辆也减速慢行。
据此完成第1~3题.1.沙尘暴属于( )。
A。
气象灾害B。
海洋灾害C。
地质灾害D。
天文灾害2。
本次浮尘天气大都出现在夜间,原因是()。
A。
风力较大,沙尘容易吹起B.夜间湿气大,沙尘容易被吸附在地面附近C.建筑工地大都在夜间施工,导致浮尘扩散D.夜间上升气流少,主要是下沉气流,使沙尘从高空降落3。
吸入沙尘量过多容易引起肺部疾病,特别是对儿童危害最大。
主要原因是()。
A。
儿童抵抗能力差B.儿童个子矮,吸进去的都是大颗粒的扬尘C.沙尘对成年人几乎没有影响,但对儿童影响非常强烈D。
儿童贪玩,在野外停留的时间长,吸入的浮尘多解析:第1题,沙尘暴属于气象灾害。
第2题,夜间主要是降温的过程,空气遇冷收缩下沉,使沙尘从高空降落。
第3题,大颗粒的沙尘由于质量重,飘浮在大气的最底层,而儿童个子矮,受到的影响最大。
答案:1。
A 2.D 3。
B4.下图为“台风中心经过我国东沙群岛的某气象站时测量到的风速变化示意图”,则台风中心接近该气象站的时间为( )。
A。
5时B。
11时C。
17时D。
21时解析:17时是台风眼所在,而台风眼位于台风的中心.答案:C读20世纪50~90年代广东省年平均受灾情况统计表,完成第5~6题.5。
广东省突发性气象灾害的发生次数居全国之首,其中最常见的气象灾害有()。
A。
地震、洪涝B.海啸、风暴潮、干旱C。
低温冷害、冰雹、滑坡D.台风、洪涝、暴雨6。
广东省受灾人数逐年上升的原因是()。
A.寒潮灾害频繁B。
人口增长快,经济发展迅速C。
新2015_2016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单元综合检测B新人教版选修5
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B)(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我国旱灾最严重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江淮地区2.世界上最具有危险性的森林虫害是( )A.蝗虫 B.松毛虫 C.泡桐大袋蛾 D.松材线虫3.1969年登陆美国墨西哥湾沿岸的“卡米尔”风暴潮是由________引发的A.热带气旋 B.副热带高压 C.极地大陆气团 D.温带气旋4.关于风暴潮与海啸的说法,正确的是( )A.风暴潮就是海啸 B.风暴潮和海啸的动因是一致的C.风暴潮可以分为热带风暴潮和温带风暴潮 D.海啸都是海底地震引起的右图显示地质灾害在我国某两省区的分布,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的两种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 )A.黄河上游地区 B.长江上游地区C.珠江上游地区 D.淮河上游地区6.图中的甲、乙两城市分别是( )A.西宁兰州 B.贵阳南宁C.郑州合肥 D.成都重庆7.关于我国地质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发生地震灾害的频率不高、范围较小、危害较轻B.江南丘陵降雨充沛,地下水位高,土壤盐碱化十分严重C.滑坡、泥石流多发生在东部,地面沉降多发生在中部D.植被破坏和大规模的工程活动是我国滑坡、泥石流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右图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某灾害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8~9题。
8.图中反映的灾害最可能是( )A.暴风雪 B.飓风C.水灾 D.沙尘暴9.该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砍伐森林 B.过度垦殖C.温室效应 D.大水漫灌2008年5月,中国发射“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可以帮助人们更加准确地预报天气。
据此回答10~11题。
10.7月某日,气象卫星拍射到北太平洋上呈逆时针方向流动的旋涡状云团,关于该云团及其所反映的天气系统,正确的是( )A.该天气系统可能是热带反气旋B.从气压角度看,该系统可能是一个低气压C.该系统中心气流下沉辐散,给当地带来大量降水D.该系统强烈发展就会在长江流域形成梅雨天气11.气象卫星跟踪发现,该天气系统强烈发展影响到浙江宁波,使宁波先吹东北风,后风力加强,伴有暴雨,两天后吹西南风,风力减弱,说明该系统在( ) A.向东南移动 B.向西北移动 C.向西南移动 D.向东北移动读“世界主要自然灾害经济损失(1997~2006)图”,回答12~14题。
高中地理 第1章 自然灾害概述 本章高效整合 单元检测同步导学 湘教版选修5
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灾害概述本章高效整合单元检测同步导学湘教版选修5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据报截,我国江西省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红色荒漠”。
据此判断完成1~2题。
1.“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蚀作用B.水蚀作用C.沉积作用D.风化作用【答案】 B2.“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B.开山取石C.过度放牧D.环境污染【答案】 A(2009年江苏苏州模拟)下图是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河段水能资源丰富,是修建电站大坝的理想地点B.②处地貌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C.该区域在6、7月份进入梅雨季节D.从③至④自然带的变化反映了垂直地域的差异【答案】 D4.在a、b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 )A.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B.瓦斯爆炸和井喷事故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答案】 A2004年8月16日,第14号台风“云娜”在浙江登陆,造成164人死亡,24人失踪,受灾人口达1 299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81.28亿元。
据此回答5~8题。
5.台风登陆后,造成惨重的生命、财产损失,灾害产生的主要成因是( )①强风②风暴潮③特大暴雨④干旱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6.下图是“云娜”过境时气压的变化曲线。
四地中更接近台风中心的是( )7.与洪涝灾害相比,台风的特点有( )①破坏性大②季节性强③可以缓解旱情④复合型特征明显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8.台风登陆后,风力逐渐减弱,最终消失是因为( )①水汽补给越来越少②地面摩擦力越来越大③由低压逐渐演变力高压④中心盛行的上升气流减弱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5题,台风属强烈热带气旋,来势迅猛,伴有狂风、暴雨和风暴潮。
6题,台风属强低压,台风“云娜”势力强大,应选图中心气压低且与周围相比气压差大的图。
7题,洪涝灾害破坏性也很大,且有较强的季节性。
高中地理阶段验收评估一自然灾害概述含解析湘教版高二选修520190518116
阶段验收评估(一)自然灾害概述(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人类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程度。
据此完成1~4题。
1.在人类诞生之前( )A.无自然灾害B.无自然变异C.无自然的力量D.自然灾害类型多2.自然灾害的频率和损失出现加速增长态势的根本原因是( )A.世界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增长B.迅猛的城市化进程C.防灾体系建设的相对滞后D.人类为中心的传统发展模式3.下列人类活动中,可能导致泥石流发生的是( )A.陡坡修筑梯田B.围湖造田C.过度抽取地下水D.内蒙古过度放牧4.长江三角洲城市化速度加快,成为我国重点建设的三大城市群之一,但也发现其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在加大,原因是( )A.寒潮频繁南下B.台风登陆次数多C.人口增长迅速D.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解析:1.A 2.D 3.A 4.C 第1题,从自然灾害的概念可以看出,人类诞生之前没有自然灾害。
第2题,自然灾害的频率和损失出现增长态势的根本原因是传统的发展模式。
第3题,陡坡修筑梯田易造成滑坡、泥石流灾害。
第4题,长江三角洲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增加的原因是人口的迅速增加、经济密度增加。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完成5~6题。
5.图示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是( )①地势低洼,曲流多②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③无天然入海河道,泄洪不畅④众多支流汇聚,洪峰叠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该地采取的防洪工程措施是( )A.深挖河道B.修筑大堤C.植树造林D.退耕还湖解析:5.A 6.B 第5题,图示地区是长江的荆江河段,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变率大;从图中看,荆江河段“九曲回肠”,水流缓慢,且多洼地,易积水。
第6题,深挖河道会破坏河流的输沙平衡、侵蚀大堤,不可取;植树造林、退耕还湖虽然可取,但属于生态措施。
地面下沉,困扰世界很多城市:雅加达在过去的20年里,地面下沉了1.5 m,墨西哥城在过去的100年里,地面下沉了11 m;日本城市集中地区的地面下沉,严重损坏了其自然环境。
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一综合检测(A卷) 含解析
综合检测(A)(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
5分,共50分)下图为2009年10月16日黎明时分出现的水星、金星、土星“三星伴月图”,据此回答1~2题。
1.图中的天体系统级别有()A.1级B.2级C.3级D.4级2.当“三星伴月”出现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分别是()A.北半球,向南移动B.北半球,向北移动C.南半球,向南移动D.南半球,向北移动低碳经济正在成为一场被誉为与工业革命有同样意义的新型产业革命。
目前,我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国和消费国。
读“我国新疆地区略图",完成3~4题。
3.影响新疆太阳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植被C.纬度位置D.海陆位置4.新疆地区太阳能丰富,如果在此建设我国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基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土地租金低,可供利用土地多②科技发达,人才丰富③市场广阔,发展前景好④太阳能丰富,集热容易,发电量大⑤利于我国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⑤D.③④⑤下图为6月22日与12月22日地球表面四地正午太阳高度。
读图回答5~6题。
5.四地按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 )A.甲、乙、丙、丁B.乙、丙、丁、甲C.丙、丁、甲、乙D.丁、甲、乙、丙6.四地自北向南排列,依次是( )A.甲、乙、丙、丁B.甲、丙、丁、乙C.丁、乙、丙、甲D.甲、丙、乙、丁新浪网2010年8月4日消息:昨天南京最高气温达到38.3°C,创下5年来的最高值.预计后天开始将有一次明显降水过程,高温将暂时得以缓解。
结合右图,回答7~9题.7.南京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火炉”之一,其形成原因主要是()A.受沿岸暖流影响B.人口过多C.纬度低、太阳辐射强D.城市热岛效应明显8.下列作用与“后天开始高温暂时得以缓解”有关的是( )①阴雨天气削弱太阳辐射②冷空气侵袭③海洋气流带来冷空气④城市对流增强降温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9.图中四点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A.M B.N C.O D.P 下图是“沿某经线所作的大气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读某山区的自然灾害链示意图,完成第1~2题。
1.与上图中①②③④对应正确的是( )A.滑坡、泥石流、地震、崩塌B.泥石流、地震、崩塌、滑坡C.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D.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2.该示意图所反映的自然灾害特点是( )A.区域性B.联系性C.周期性D.不可避免性解析:第1题,地震所引起的滑坡和崩塌为堰塞湖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暴雨所产生的短时大频率降水使破碎的物质大量运动阻塞河道而形成堰塞湖。
第2题,灾害链现象反映了自然灾害之间具有联系性。
答案:1.C 2.B读下图,完成第3~4题。
3.B处多水灾的原因是( )A.位于印度河三角洲上,排水不畅B.位于河流入海口处,地势低洼C.冬季冰凌阻塞河道,造成决口D.区域内河流多为地上河,容易决堤4.图中A处最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A.洪涝灾害B.泥石流C.干旱D.地震解析:第3题,图中B位于孟加拉国,属于恒河三角洲地区。
造成洪水泛滥的原因主要有:地势低洼;季风气候,降水集中;河流下游,多条支流汇集;海潮顶托,河水水位上涨。
第4题,A处属于印度河平原,位于塔尔沙漠之中,常年降水稀少,而蒸发旺盛,最易发生的自然灾害就是干旱。
答案:3.B 4.C热带风暴“清松”于2013年1月3日20时在菲律宾苏禄海海面上生成,4日凌晨移入我国南海南部偏东海域,4日05时其中心位于北纬8.9度,东经116.5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8级(1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1 002百帕。
据此完成第5~7题。
5.热带风暴登陆后,造成惨重的生命、财产损失,灾害产生的主要成因是( )①强风②风暴潮③暴雨④干旱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6.关于热带风暴的说法,正确的是( )A.热带风暴是一种强烈发展的温带锋面气旋B.热带风暴常发生在秋冬季节C.热带风暴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为8~9级D.热带风暴只发生在西北太平洋上7.热带风暴“清松”是在下列哪种天气系统控制下形成的(①代表风向)?( )解析:第5题,热带风暴能量巨大,具有可怕的摧毁力。
热带风暴的危害主要是由狂风、暴雨和风暴潮造成的。
第6题,热带风暴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为8~9级,常出现在夏秋季节,热带风暴现象可发生在多个海域,西北太平洋是发生热带风暴最多的地方。
第7题,热带风暴是热带低气压形成的,北半球的低气压气流运动方向是由四周向中心逆时针辐合。
答案:5.C 6.C 7.C下图为地震、滑坡两种地质灾害示意图,读图,完成第8~10题。
滑坡8.关于两种地质灾害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地质灾害的形成都是地球内能释放的结果B.两种地质灾害的形成都是外力作用的具体表现形式C.两种地质灾害的发生都与气象灾害存在着关联性D.两种地质灾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9.关于两种地质灾害的分布、危害和治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区分布均不受地形因素影响B.都是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C.地震灾害可以通过监测和预报避免D.恢复植被、保持水土可以减小滑坡的发生频率和强度10.人类在山区进行大规模的工程活动往往容易引发的地质灾害是( )A.地震B.洪涝C.滑坡D.火山喷发解析:第8题,地震的形成是地球内能释放的结果,滑坡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滑坡与气象灾害存在着关联性,即暴雨易引发滑坡;地震的发生也可以引发滑坡,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
第9题,滑坡多发生在坡度较大的山坡,受地形影响;地震是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由于受技术水平限制,目前地震还不能准确地进行预报;恢复地表植被可以降低滑坡的发生频率。
第10题,洪涝属于气象灾害;地震和火山喷发是地球内能释放的结果,一般与人类活动无关;人类在山区进行不合理的工程活动容易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答案:8.D 9.D 10.C下图表示某海域四次地震的发生地、震级和震源深度。
读图,完成第11~13题。
11.该海域地震频发的原因是( )A.板块碰撞B.板块张裂C.岩浆活动D.变质作用12.海啸是一种巨大的海浪。
一般当海底浅源大地震(震源深度小于50千米,震级大于里氏6.5级)造成大洋地壳局部隆起或陷落,并且带动震源上方的深层(水深不小于1 000米)海水做大规模扰动时,就可能发生灾害性海啸。
若图中的四次地震都造成了地壳陷落,则四地中最可能发生灾害性海啸的是( )A.①B.②C.③D.④13.某课外活动小组根据图中①地震发生后的统计资料,绘出了地震发生时的横波与纵波的传播走势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线表示纵波走势,b线表示横波走势B.横坐标向右增大,反映出烈度越来越大C.甲地震级大、烈度大,乙地震级小、烈度小D.两地监测到a与b的时间差距甲小于乙解析:第11题,由图中陆地轮廓及图中“台北”的信息可以判断图中所示的区域位于我国台湾岛及其以东海域,该地区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互碰撞的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多地震。
第12题,根据图中的信息以及题干中所给的发生海啸的条件,可以看出①③两地不符合发生灾害性海啸的水深条件;④地震的震级太低,不符合发生灾害性海啸的震级条件,只有②符合发生灾害性海啸的震级、水深条件,所以②地可能发生灾害性海啸。
第13题,由图中可以看出,a与b相比较,a传播相同的距离所用的时间都比b所用的时间长,根据在相同的介质中纵波传播的速度比横波快的特点,可以判断a为横波,b为纵波。
因为纵波传播速度快、横波传播速度慢,所以传播的距离越长,纵波与横波传播到某一地点的时间差异越大。
答案:11.A 12.B 13.D2013年7月4日晚,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部分地区遭遇百年不遇暴雨袭击,石棉县回隆乡境内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
截至5日20时,泥石流共造成回隆乡境内9人不幸遇难,10人失踪。
据此完成第14~15题。
14.四川泥石流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①连日的暴雨②植被的破坏③没有预警系统④火山的喷发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5.地质灾害的关联性是指( )①一次大地震后可能还会有余震的发生②地震有可能诱发滑坡和泥石流③水库可能诱发地震A.①B.②C.③D.①②③解析:泥石流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暴雨和地表植被的破坏;地质灾害的关联性是指一个地域内的地质灾害可能有若干种,它们在成因上有关联性,如地震可能诱发滑坡、泥石流。
答案:14.A 15.B(2013·天津文综)2009年4月14日晚,渤海沿岸发生了一次较强风暴潮。
这次风暴潮是由低压系统、向岸风共同引起的,海水涌向陆地,给沿岸地区造成较大损失。
读图,完成第16~17题。
4月14日20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16.据上图所示气压分布状况判断,当时受风暴潮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是( )A.甲B.乙C.丙D.丁17.在渤海沿岸,能有效抵御风暴潮的措施是( )A.完善预警系统B.围海造田C.修筑沿海堤坝D.建防护林解析:第16题,依据图中四地的位置可看出,只有乙地处于迎风岸,受风暴潮的影响最严重。
第17题,修筑沿海堤坝能有效抵御风暴潮。
答案:16.B 17.C下图是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和景观图,读图,完成第18~20题。
18.如果人们急功近利,大肆采伐本区林木,则夏季暴雨后最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中,组合正确的是( )①地震②泥石流③滑坡④沙尘暴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②③19.如果该地发生泥石流,受灾最严重的村落可能是( )A.甲村B.乙村C.丙村D.丁村20.当今世界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成灾强度不断增强,主要原因是( )①地壳运动越来越强②人口快速增长③经济密集发展④风化作用加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通过仔细阅读图可知,本区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形起伏大,村落较多,人类对环境影响较大,夏季暴雨后,容易引发滑坡、泥石流灾害;其中乙村位于山谷地带,位于山区降雨的集水区,受泥石流影响最大;当今世界随着人口的增多,人类活动范围强度加大,经济密集发展,自然灾害的频率和成灾强度不断增强。
答案:18.B 19.B 20.B二、综合题(共40分)21.(2013·全国课标文综Ⅰ)(1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所示区域位于我国江南丘陵区。
分析图中居民点易遭洪灾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解析:洪灾的成因应从气候、地形、河流水系特征、居民点位置等方面分析。
针对该区域出现洪涝的原因,措施应从居民点转移和修建水库、大坝两个角度分析。
答案:原因: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多暴雨。
居民点地处谷底河边,其河流上游地区集水面积较广。
暴雨时流水在谷底汇集,河水暴涨,易淹没农田和房屋。
措施:将居民点迁向合理的位置(地势较高、地形起伏和缓,既不受洪水威胁又无地质灾害隐患的地方)。
或修建水库拦蓄洪水,修建沿河防洪堤。
22.(10分)当地时间2012年10月29日,飓风“桑迪”登陆美国本土,登陆时飓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2级以上。
次日来自极地的寒冷气流南下与“桑迪”碰撞,带来大雪天气,造成严重灾害。
下图示意飓风“桑迪”移动路径。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指出本次灾情严重的主要区域,并说明该区域灾情严重的主要原因。
(2)简述为减轻飓风灾害,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解析:第(1)题,自然灾害灾情严重的原因既与自然灾害本身强度的大小有关,又与遭受自然灾害地区的经济密度、人口密度有关。
飓风“桑迪”势力强,破坏力大,又加上北方来的冷空气与“桑迪”交互形成大雪天气,更加重了灾害的危害;美国东北部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密度大,造成的经济损失大,灾情严重。
第(2)题,对台风或飓风的防御措施,一是要加强预报;二是通知海上船只进港避风;三是要加强海堤、房屋等建筑物的抗灾能力;四是要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等。
答案:(1)美国东北部沿海,“桑迪”飓风在此登陆,势力强,破坏力大;来自高纬度的强冷空气与飓风交汇,带来大雪,形成灾害链,东北部沿海经济发达,城市、人口、财产密集。
(2)加强对飓风灾害的监测与预报;加强海岸工程建设(加固海堤);海上船只及时进港躲避风浪;提高房屋的防风防浪能力,及时加固危房;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和自救互救培训;建立健全防灾减灾法律法规等。
23.(10分)北京时间2013年2月6日9时12分,所罗门群岛的圣克鲁斯群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8.0级地震,震源深度不到6千米,并引发了海啸。
下图为地震位置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该处多地震的原因。
(2)此次地震引发了海啸,主要原因有哪些?(3)此次海啸造成的危害有哪些?解析:第(1)题,所罗门群岛的圣克鲁斯群岛附近海域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因此地震频发。
第(2)题,该次地震震级高达里氏8级,震源浅,地壳有大面积的垂直运动,水深大,因此引发了海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