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学生 第一讲音乐美学与音乐欣赏绪论
音乐美学绪论1
绪论音乐美学概论一、音乐美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提起音乐美学,许多人感到陌生,甚至有一点神秘感,不知道它是怎样的一门学科,是研究什么问题的。
的确,以音乐美学命名舶这门学科的性质并不是那么容易说得清楚的,而且它本身也有一个发展过程。
如果把音乐美学看作是一门对于音乐艺术的认识和思考的学问,亦即音乐思想,那么它是自古就有的。
真l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它的历史和音乐本身的历史一样久远,因为人们在创造音乐的同时,也就开始了对它的认识和思考-远古时代关于音乐的种种传说暂且不论,仅就有著述可考的,在我国就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在西方则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到3世纪的古希腊时期,距今都有二千几百年的历史了。
但是,把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看,并且称做音乐美学,那还只不过是近一、二百年的事情,我们知道,美学(Aesthetic)作为一个特指概念,最初是在1750年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提出的,而音乐美学作为美学的一个下属概念,它的现当在此之后。
据考证,第一个使用音乐美学这个概念的是德国诗人、音乐家舒巴尔特(DanielSchubartll739—1791),他写过一本题目叫做《论音乐美学的思想》的书,在作者辞世之后于1806年出版;虽然这本书实际上不过是一本音乐通论式的著作,但是其中提出的音乐美学这个概念却为人们所沿用。
此后,音乐美学,的·旨乐美学条目中,了解一下当今各国学者对于音乐美学研究对象的看法。
“音乐美学,是一般美学的一个分科,是转别把对音乐的内容和形式的探讨,以及关于音乐的表现力和表现方法的问题作为自己的课题的。
——德国《大赫尔德辞典扎931年版“关于音乐美的科学,是一般美学的一个部门。
它的对象范围一方面包括音乐的艺术作品及其丰富而全面的价值内容(作为客观的方面),另一方面包括音乐听觉的接触(体验的方式)(作为主观的方面)。
”——德国《里曼音乐百科辞典01976年第12版"美学通常被解释为美的哲学或者对于美的研究。
《音乐美学》课程教学大纲
音乐美学》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AestheticsofMusic总学时:32实验学时:0学分:2适用对象:音乐学本科班(声乐、器乐特长学生)先修课程:中外音乐史、艺术概论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1、本课程是音乐学本科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2.、开设本门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对音乐美学基本问题的教学,使学生了解音乐的美学基础及其与一般美学的关系,掌握音乐哲学、音乐美学、音乐思想的知识系统和思维方法,了解中西方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性美学流派,从而提高思维思辩能力、音乐认知能力、音乐审美能力和艺术体悟能力,懂得运用音乐批评的基本方法和音乐艺术的基本规律,培养开阔的艺术视野,从而成为人格健全、品性高尚、富于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的,能够全面和谐发展的时代新人。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绪论什么是音乐美学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音乐美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它与哲学、美学以及音乐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密切相关,指导学生掌握音乐美学的理论基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0-1研究有关音乐艺术普遍规律的学科0-2音乐美学研究对象0-3音乐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重点:音乐美学研究对象;音乐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难点:音乐美学研究对象;音乐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第1章音乐的感性材料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音乐的感性材料,音乐材料的基本属性,把握与理解音乐感性材料的非对应性。
1-1音乐材料的基本属性1-2音乐感性材料的非对应性特征1-3音乐感性材料的现实基础重点:音乐材料的基本属性;音乐感性材料的非对应性特征难点:音乐感性材料的非对应性特征第2章音乐的形式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音乐构成的基本要素、音乐的基本组织形式,掌握音乐形式构成的基本组织依据,理解音乐形式美的法则。
2-1音乐形式的构成2-2音乐形式的存在方式2-3音乐形式美的法则重点:音乐形式的存在方式;音乐形式美的法则难点:音乐形式美的法则第3章音乐的内容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内容,了解音乐内容的基本含义及其复杂性;通过音乐欣赏,让学生理解音乐中音乐性内容和非音乐性内容,尤其是音乐中的情感内容。
01 绪论
音乐感性材料的基本属性
一、非自然性——创造性(与自然声音
比较) 所谓创造性是对自然、现实存在基础上 的突破: 音乐的历史就是一部创造的历史; 乐音——单声部——复调——和声—— 曲式
音乐感性材料的基本属性
辨析
1、有些作曲家不费吹灰之力,莫扎特《费加
罗婚礼》仅用六周; 2、音乐中的自然因素也不能抹杀音乐的创造 性属性; 美国先锋派的音乐作品加进了大量的非自然的声 音。 结论:若孤立看这些声音,是自然音,但加进 作品,有了作曲家的主观创造性功能及意图。
所谓表情性指的是音乐是抒情的艺术,它主
要表现的是人类的情感,这种情感是现实生 活的反映: 音乐的情感有着丰富的内涵; 并且和人的其它心理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 辨析:有学者提出音乐表现的是人类的全部 精神生活。
先得弄清楚对应性特征:
何谓对应性特征?
从广义上讲,世界上任何一种声音都具有一定的含 义:
一、音乐感性材料的模仿性
何谓模仿性?
指的是用音乐的音响模仿现实生活、自然界的声音, 也就是通过声音来表现声音:
音乐模仿性的特点: 1、只是针对声音而言,对于颜色、香味则无
法用音乐的声音去模仿; 2、抓住模仿对象的声音属性进行模仿;
闹红 杏 枝 头 春 意
对鸟叫的模一次使用“美学”:希腊词语“埃斯特惕卡” (Aesthetics)
[德]莱布尼兹
精神世界 知:逻辑学 情:? 意:伦理学 情:美学 真 善 美
鲍姆嘉通
1750年,以“埃斯特惕卡”命名《美学》第一 卷 ——“美学”这一术语流行开来。
音乐美学学科的建构
• 第一个使用音乐美学这个概念的是德国 诗人、音乐家舒巴尔特《论音乐美学的 思想》,1806年出版; • 名副其实的音乐美学专著,却是从19世 纪后半叶逐渐问世,到1900年的里曼写 的《音乐美学的要义》,才可以说音乐 美学已经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音乐美学绪论
音乐美学绪论绪论1、音乐美学:音乐美学―艺术哲学的一个分支,同时又是音乐学的一个部门,是一研究音乐艺术的美学规律为宗旨的一门基础性的理论。
它特别把音乐的本质与特性,音乐的形式与内容,音乐的创作、表演与欣赏、音乐功能,音乐的美与审美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2、音乐美学作为美学―艺术哲学的一个分支,需要运用美学―艺术哲学的原理与方法来研究音乐中的美学问题,使自己具有美学―艺术哲学的品格。
另一方面,音乐美学的建设和发展又会使美学―艺术哲学更加充实和完善。
3、音乐美学又就是音乐学的一个部门。
西方通常把它分割为三个小的门类:即为系统的音乐学:或表示体系的或分类的音乐学,它从相同的角度对音乐艺术展开系统性的研究;历史的音乐学:就是按时间的顺序,研究音乐历史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民族音乐学:或表示比较音乐学,主要就是对相同的民主音乐展开系统的河比较性的研究。
4、音乐美学的研究的主要课题:(1)、关于音乐本质的研究;2、关于音乐本体的研究(把音乐的感性材料,音乐的形式和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作为中心来展开的。
);3、关于音乐实践的研究;4、关于音乐功能的研究;5、关于音乐的美与审美的研究;6、关于音乐美学史的研究。
5、音乐美学的研究方法:1、哲学的方法:无论从认识论或方法论的角度来看,音乐美学都就是对音乐所展开的哲学的思索,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道音乐美学就是音乐哲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即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
2、心理学的方法:音乐犯罪行为的心理过程与特征的研究,与音乐美学的关系极为紧密,可以说道就是音乐美学与音乐心理学的融合,既可以把这些研究看做就是音乐心理学的组成部分,也可以看做就是音乐美学的一个方面。
3、社会学的方法。
从方法论上谈,音乐美学主要运用的也还是哲学的思辩的方法,对音乐艺术的美学规律的推论分析和逻辑论证。
4、20世纪现代音乐美学在研究方法上的新拓展:符号学、现代语义学、现象学、拒绝接受美学,此外,还发生了为系统论、社会学和信息论去研究音乐美学的新动向。
音乐美学第一课
看待商周以来的“礼乐”,包括音乐的本
质、音乐与现实生活的关系、音乐与政治
的关系、音乐的社会功能等问题,进行了
热烈的辩论。
儒家:代表人物——荀子、公孙尼子
对于音乐功能的见解:强调礼乐教育、强 调音乐从道德上 “尽善尽美”的感化作用.
强调音乐的形式与内容要统一,推崇“乐而不 淫,衰而不伤”的雅乐,不喜热情奔放或具有 反抗精神的民间俗乐“郑卫之声”,“恶郑声之 乱雅也”。
2、对于本课程的学习扩展内容方面有哪些 建议?
古琴曲:《流水》
古筝曲:《渔舟唱晚》 编钟与乐队:《秦王破阵乐》
西方古代音乐思想
(1)古希腊传说《奥德赛》-奥德修斯
女妖的歌声
(2)“奥菲欧”的故事
音乐的本质论述
毕达哥拉斯:音乐美的本质在于数的和谐,数学比率与音 的和谐具有一致性; 柏拉图 :音乐具有教化作用和道德力量,因而公众的教 育体制应以体育和音乐为其两大要素,音乐有益于心灵, 体育有益于身体;音乐调式与人的伦理情感有密切联系: 多利亚音乐富于男子气,能使人变得坚强而有节制;弗里 几亚音乐使人狂喜;利底亚音乐使人柔弱;混合利底亚音 乐则使人悲伤。 亚里士多德 :美的音乐应是精神享受、道德教育和消遣 娱乐的统一体 。
然在20世纪50年代,但中国自己
的音乐美学研究却开展得很晚,真
正起步是在1978年以后 。
二、音乐美学的性质
一、研究音乐艺术普遍规律的学科
音乐美学既不是研究关于音乐技法的问题,也不 是研究音乐历史的问题,而是涉及到音乐本质的问题, 也就是关于音乐艺术规律性的问题,这就是所谓的美 学问题。音乐美学并不是孤立地对某部音乐作品作出
大学美育课音乐鉴赏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对象:大学本科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鉴赏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2. 通过对经典音乐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3. 引导学生思考音乐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提升文化自信。
教学内容:1. 音乐鉴赏的基本原则2. 音乐作品欣赏:中外经典音乐作品3. 音乐与人生的关系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音乐鉴赏的意义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音乐的喜好和看法。
二、讲授音乐鉴赏的基本原则1. 音乐的审美原则:和谐、对比、节奏、旋律等。
2. 音乐的表现手法:音色、节奏、和声、结构等。
3. 音乐的风格与流派:古典、民族、现代等。
三、欣赏经典音乐作品1. 欣赏《命运交响曲》(贝多芬)- 介绍作品背景和作者- 分析作品的音乐结构和表现手法-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看法2. 欣赏《梁祝》(小提琴协奏曲)- 介绍作品背景和作者- 分析作品的音乐风格和表现手法-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音乐鉴赏的重要性。
2.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解答。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1. 回顾音乐鉴赏的基本原则2. 回顾中外经典音乐作品欣赏二、音乐与人生的关系1. 分析音乐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2. 讨论音乐对个人情感、心理健康的影响3. 分享学生自己在音乐中的成长经历和感悟三、音乐创作实践1.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如编曲、填词等。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和指导。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音乐鉴赏与人生的关系。
2. 学生分享自己在音乐创作中的收获和感悟。
教学资源:1. 音乐鉴赏教材2. 音乐鉴赏视频资料3. 音乐作品音频资料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音乐鉴赏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欣赏经典音乐作品,分析作品的音乐结构和表现手法。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音乐与人生的关系,分享自己的感悟和看法。
绪论音乐美学概述
绪论音乐美学概述音乐美学是研究音乐艺术的美学原理和美学观点的学科。
它涉及到音乐的本质、音乐的形式与结构、音乐创作与表演等方面的问题。
音乐美学是美学的一个分支,它探究的是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所具有的特殊之美。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与其他艺术形式不同的特点。
音乐是一种通过声音和时间的有序组织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
它没有具象的形式,只有抽象的声音,通过声响的演变和声音之间的关系来表达情感。
在这个过程中,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更加简洁明了,因为它不需要通过形象的外在符号来表达内在感受。
音乐的美学原理主要包括音乐的内在结构和形式、音乐的情感表达、音乐的审美体验等方面。
其中,音乐的内在结构和形式是音乐美学的基础。
音乐的内在结构包括音乐的调性、节奏、旋律等元素的组合和关系。
音乐的形式则是指音乐作品中不同部分的组织形式和结构。
音乐的情感表达是音乐美学中重要的内容之一、音乐通过声音的变化和声音之间的关系来表达情感。
音乐可以通过音高的高低、音乐的速度、音乐的音色等方面来表达不同的情感,例如欢愉、悲伤、宁静等。
音乐的情感表达是通过声音的变化和声音之间的关系来实现的,而不是通过语言文字。
音乐的审美体验是音乐艺术的重要方面。
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形式,它能够引发听众内心的共鸣和情感的共鸣。
人们通过听音乐来感受美的存在,享受其中的乐趣和愉悦。
因此,音乐的审美体验是音乐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另外,音乐美学还研究音乐的创作和表演。
音乐创作是音乐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它研究音乐作品的创作过程和音乐创作的美学原则。
音乐表演则是音乐美学中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音乐家的演奏技巧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包括听众对音乐表演的感受和理解。
总之,音乐美学是研究音乐艺术的美学原理和美学观点的学科。
它涉及到音乐的本质、音乐的形式与结构、音乐的创作与表演等方面的问题。
音乐美学通过研究音乐的内在结构与形式、音乐的情感表达和音乐的审美体验来探索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所具有的特殊之美。
论大学生音乐欣赏与审美教育
论大学生音乐欣赏与审美教育引言音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们情感表达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
音乐欣赏与审美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审美能力和提高艺术修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音乐欣赏与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教育方法和措施。
二、音乐欣赏与审美教育的方法和措施1.建立多元化的音乐欣赏课程。
针对大学生的不同音乐兴趣和需求,可以设计多样化的音乐欣赏课程,包括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并结合音乐史、音乐理论等相关知识,使学生能够全面地了解和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
2.开展音乐作品欣赏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音乐会、音乐节等相关音乐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音乐的魅力,增强其对音乐的兴趣和喜爱,培养其对音乐的热爱和热情。
3.加强音乐欣赏与审美教育的实践性教学。
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如音乐作品分析、欣赏演示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和特点,培养其独立欣赏音乐作品的能力,提升其音乐审美品味。
4.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与审美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学习音乐欣赏与审美的方法和技巧,如音乐作品分析、鉴赏技巧等,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提升其音乐审美能力,培养其独立欣赏音乐作品的能力。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音乐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和师范教育,为音乐欣赏与审美教育提供专业的师资支持和保障。
三、音乐欣赏与审美教育的现状与挑战1.音乐欣赏与审美教育存在课程设置不足的问题。
当前大学音乐欣赏与审美教育的课程设置相对单一,主要以音乐理论和音乐技能培训为主,缺乏对音乐欣赏与审美的系统培养。
2.音乐欣赏与审美教育的师资力量不足。
部分高校在音乐欣赏与审美教育的师资力量方面存在不足,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不高,难以满足学生音乐欣赏与审美教育的需求。
3.大学生音乐欣赏与审美教育的学生参与度不高。
由于学生对音乐欣赏与审美的兴趣和认识不足,导致学生对音乐欣赏与审美教育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效果不理想。
(本科)音乐欣赏第一章教学课件
·附点本身并无一定 的长短,其长短由前 面的单纯音符来决定。
·在简谱中,大于四分音符 的单纯音符通常不加记附点, 而用增时线来表示。如:附 点二分音符的记法不是 5 — ·,而是 5 — —。
15
三、音的长短
2. 附点音符
表 1-3 简谱、五线谱中几种常用附点音符的名称、记法、时值对照表
16
三、音的长短
5
一、音的基本概念
1. 音的属性
属性 音高 音值 音量 音色
内容
音的高低,是由物体在一定时间内的振动次数(频率)决定。振动次数(赫兹)多,音则高;振 动次数少,音则低。在音乐中,音的高低是整个音乐的灵魂,音高的变化往往会带来音乐形 象的改变;如果在演唱、演奏中有音不准,就会破坏整个音乐的表现。
音的长短,是由音的延续时间的长短决定。音的延续时间长,音则长;音的延续时间短,音则 短。不同长短的音相互结合起来,就产生了音乐的节奏、节拍,被称为旋律的骨架。所以, 音的长短在音乐中是十分重要的,在演唱、演奏音乐时一定要掌握好音的时值。
名相同但音高不一样。
乐音
音级
音域
3.乐音体系 在音乐中所有使用 的乐音的总和,称
为乐音体系。
5.音级 乐音体系中的各音称为 音级。音级和音不同,音 级专指乐音而言,音则包
括乐音和噪音。
7.音名、唱名 如同人有名字一样, 音乐中的每个音级也 有它们各自的名称,
这就是音名。
9.音域 音域有总的音域和 个别的人声或乐器
大学音乐鉴赏绪论教案模板
教学对象:大学本科生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鉴赏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3. 熟悉音乐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4. 增强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
教学内容:1. 音乐鉴赏的定义与意义2. 音乐鉴赏的基本方法3. 音乐鉴赏的步骤4. 音乐鉴赏的重要性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利用多媒体展示音乐作品,引导学生关注音乐的魅力。
2. 提问:同学们对音乐有什么了解?为什么学习音乐鉴赏?二、音乐鉴赏的定义与意义1. 讲解音乐鉴赏的定义:音乐鉴赏是对音乐作品进行审美评价和思想分析的过程。
2. 强调音乐鉴赏的意义:提高审美能力、培养音乐素养、丰富文化生活、传承民族精神。
三、音乐鉴赏的基本方法1. 聆听法:引导学生认真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美。
2. 分析法: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结构、旋律、节奏、和声等进行分析。
3. 比较法:引导学生比较不同音乐作品的特点和风格。
四、音乐鉴赏的步骤1. 观察作品:了解作品的背景、作者、创作时间等。
2. 聆听作品:感受音乐的情感、节奏、旋律等。
3. 分析作品:对作品的结构、风格、表现手法等进行分析。
4. 评价作品:对作品进行审美评价和思想分析。
五、音乐鉴赏的重要性1. 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
2. 丰富文化生活: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丰富精神生活。
3. 传承民族精神: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六、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音乐鉴赏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欣赏音乐,提高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
七、课后作业1.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进行鉴赏分析。
2. 撰写一篇关于音乐鉴赏的短文,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教学手段:1. 多媒体:展示音乐作品、图片、文字等。
2. 钢琴:播放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3.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发言情况等。
大学生音乐知识与赏析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对象:大学生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包括音乐史、音乐美学、乐器知识等。
2. 学会鉴赏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
3. 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
教学重点:1. 音乐基本知识的掌握。
2. 不同风格、不同类型音乐作品的鉴赏。
教学难点:1. 音乐作品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2. 不同音乐风格和类型之间的区别。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音乐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引导学生思考音乐在生活中的意义。
二、音乐基本知识讲解1. 音乐史:介绍中外音乐发展历程,重点讲解古典音乐、民间音乐、现代音乐等。
2. 音乐美学:讲解音乐美学的基本概念,如音乐的美感、音乐的情感等。
3. 乐器知识:介绍各种乐器的特点、音色和演奏方法。
三、音乐作品鉴赏1. 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如古典音乐、现代音乐等,引导学生欣赏。
2. 分析音乐作品的结构、旋律、节奏、和声等要素。
3. 引导学生思考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引导学生总结音乐作品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音乐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2.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音乐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音乐作品鉴赏1. 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如民族音乐、世界音乐等,引导学生欣赏。
2. 分析音乐作品的文化背景、音乐风格、演奏形式等。
3. 引导学生思考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
三、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取一首音乐作品进行鉴赏。
2. 各小组汇报鉴赏结果,教师进行点评。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引导学生总结音乐作品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评价:1. 课后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音乐作品鉴赏心得。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情况等。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撰写的心得体会,了解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
大学音乐鉴赏绪论教案设计
教学对象:大学一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鉴赏能力;3. 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重点:1. 音乐的基本概念;2. 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历程;3. 音乐与人生的关系。
教学难点:1. 音乐起源和发展历程的脉络梳理;2. 音乐与人生关系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播放一段经典音乐,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2. 提问:什么是音乐?音乐与我们的生活有何关系?二、讲解音乐的基本概念1. 音乐的定义:音乐是一种通过声音表现情感、思想和审美观念的艺术形式;2. 音乐的元素:节奏、旋律、和声、音色等;3. 音乐的种类: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民间音乐等。
三、音乐起源和发展历程1. 介绍音乐的起源:音乐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界声音的模仿和情感表达;2. 概述音乐发展历程:从古代的祭祀音乐、宫廷音乐到现代的流行音乐、电子音乐等;3. 举例说明不同历史时期音乐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四、音乐与人生的关系1. 音乐对个人成长的影响:音乐能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丰富精神世界;2. 音乐对社交和人际关系的促进作用:音乐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拉近彼此的距离;3. 音乐对国家和社会的作用: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五、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音乐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与人生的关系;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音乐,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六、课后作业1. 搜集一篇关于音乐起源和发展历程的资料,下节课分享;2. 观看一部音乐纪录片,了解音乐与人生的关系。
教学手段:1. 多媒体课件:展示音乐起源、发展历程、代表作品等;2. 音乐播放:播放经典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3.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提问、回答问题、讨论等;2.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3. 学生音乐鉴赏能力:通过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大学音乐鉴赏理论概述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鉴赏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音乐鉴赏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教学重点:1. 音乐鉴赏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音乐鉴赏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教学难点:1. 如何运用音乐鉴赏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实际鉴赏。
2. 如何将音乐鉴赏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音乐鉴赏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曾经听过的音乐,思考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这首音乐。
二、教学内容1. 音乐鉴赏的基本概念- 音乐鉴赏是指对音乐作品进行审美评价和艺术欣赏的过程。
- 音乐鉴赏是提高审美素养、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
2. 音乐鉴赏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缓解生活压力。
三、案例分析1. 选取一首经典音乐作品,让学生进行鉴赏。
2. 分析作品的创作背景、音乐风格、表现手法等。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强调音乐鉴赏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音乐鉴赏基本概念和重要性的掌握。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教学内容1. 音乐鉴赏的基本原则- 客观性原则:尊重音乐作品本身的审美价值。
- 主体性原则:发挥个人主观感受和审美体验。
- 比较性原则:将不同音乐作品进行比较,发现异同。
2. 音乐鉴赏的基本方法- 结构分析法:分析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和体裁。
- 主题分析法:挖掘音乐作品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 旋律分析法:关注音乐作品的旋律、节奏、和声等元素。
三、案例分析1. 选取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让学生运用所学原则和方法进行鉴赏。
2. 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感受。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音乐鉴赏,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发言、提问等。
大学生音乐鉴赏教材附教案
一、教材名称:《大学生音乐鉴赏》二、教学对象:大学生三、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鉴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2. 了解中西方音乐发展史,掌握音乐理论常识。
3. 欣赏和解读经典音乐作品,体会作品的思想、背景、情感和精神。
4.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综合素质。
四、教学内容:1. 音乐理论常识2. 中西方音乐发展史3. 中西方音乐作品赏析4. 中西方音乐之美及不同特点五、教学方法:1. 作品赏析贯穿全课,教师进行讲解、分析,学生参与讨论。
2. 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
3. 多媒体教学,运用音响、幻灯片等手段,增强教学效果。
六、教学过程:第一周:绪论1. 教学内容:什么是音乐,音乐的起源,为什么学习音乐。
2. 教学方法:讲解、欣赏3. 教学手段:多媒体音响、幻灯片、图像4. 课后作业:了解音乐的起源,搜集相关资料。
第二周:音乐理论常识1. 教学内容:音阶、和弦、节奏、节拍等音乐基本理论。
2. 教学方法:讲解、案例分析3. 教学手段:多媒体音响、幻灯片、图像4. 课后作业:练习音阶、和弦的演奏。
第三周:中西方音乐发展史1. 教学内容:中国古代音乐、西方古典音乐、近现代音乐等。
2. 教学方法:讲解、案例分析3. 教学手段:多媒体音响、幻灯片、图像4. 课后作业:了解不同时期的音乐特点,搜集相关资料。
第四周:中西方音乐作品赏析1. 教学内容:赏析经典音乐作品,如《月光曲》、《梁祝》等。
2. 教学方法:作品赏析、讨论3. 教学手段:多媒体音响、幻灯片、图像4. 课后作业:撰写赏析文章,分享自己的观点。
第五周:中西方音乐之美及不同特点1. 教学内容:比较中西方音乐的风格、特点等。
2. 教学方法:讲解、讨论3. 教学手段:多媒体音响、幻灯片、图像4. 课后作业:总结中西方音乐之美,撰写心得体会。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积极参与讨论,提出问题,表现自己的观点。
2. 课后作业:按时完成作业,撰写文章,展示自己的鉴赏能力。
大学音乐美学教案范文
课程名称:音乐美学授课对象:大学本科生授课学时:2学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美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美学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3. 增强学生对音乐美学理论知识的掌握,为今后从事音乐创作、表演和教学等工作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一、音乐美学的概念与研究对象1. 音乐美学的定义2. 音乐美学的研究内容3. 音乐美学的研究意义二、音乐美学的基本范畴1. 音乐的形式美2. 音乐的内容美3. 音乐的风格美4. 音乐的意境美三、音乐美学的历史发展1. 古代音乐美学2. 近代音乐美学3. 当代音乐美学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播放一段经典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思考音乐的美学价值。
2. 提问:什么是音乐美学?为什么研究音乐美学?二、讲授1. 讲解音乐美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和意义。
2. 介绍音乐美学的基本范畴,如形式美、内容美、风格美、意境美等。
3. 阐述音乐美学的历史发展,从古代、近代到当代。
三、案例分析1.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分析其美学特点。
2. 引导学生从形式、内容、风格、意境等方面进行鉴赏。
四、课堂讨论1. 针对某一音乐作品,让学生分组讨论其美学价值。
2.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批判性思维。
五、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2. 强调音乐美学在音乐创作、表演和教学等方面的作用。
教学手段:1. 播放经典音乐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音乐的美学价值。
2. 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音乐美学的历史发展、基本范畴等知识。
3. 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等表现。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完成的作业,如论文、报告等。
3. 考试:通过笔试或口试的方式,考察学生对音乐美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学资源:1. 音乐美学教材2. 多媒体课件3. 音乐作品音频、视频资料4. 互联网资源备注:本教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教学环境和学生需求。
大学生美术音乐鉴赏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美术和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2. 通过美术与音乐的结合,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3. 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提升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美术作品与音乐作品的鉴赏方法。
2. 美术与音乐之间的内在联系。
3. 学生鉴赏能力的提升。
教学难点:1. 学生对美术与音乐作品鉴赏的深入理解。
2. 如何将美术与音乐有机结合,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美术与音乐结合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美术与音乐有何内在联系?二、美术鉴赏1. 展示一幅美术作品,如《蒙娜丽莎》,让学生进行初步鉴赏。
2. 引导学生从色彩、线条、构图等方面分析作品。
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作品的鉴赏心得。
三、音乐鉴赏1. 播放一首与美术作品风格相近的音乐,如《蒙娜丽莎》的主题曲。
2. 引导学生从节奏、旋律、和声等方面分析音乐。
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音乐的鉴赏心得。
四、美术与音乐的结合1. 引导学生思考:美术与音乐如何结合?2.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一个结合美术与音乐的作品。
3. 各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思路。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总结1. 回顾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分享各自的鉴赏心得。
2. 总结美术与音乐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实践与创作1. 学生根据第一课时的讨论,选择一个主题,进行美术与音乐的结合创作。
2. 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3. 各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与心得。
三、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教学内容,强调美术与音乐鉴赏的重要性。
2. 学生进行反思,分享自己在鉴赏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
3. 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给予肯定与建议。
教学评价:1. 学生在鉴赏过程中,是否能正确运用鉴赏方法。
2. 学生对美术与音乐作品的鉴赏心得是否深入。
3.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是否能将美术与音乐有机结合。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音乐会等,进一步拓展学生的鉴赏视野。
音乐美学绪论1
绪论音乐美学概论一、音乐美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提起音乐美学,许多人感到陌生,甚至有一点神秘感,不知道它是怎样的一门学科,是研究什么问题的。
的确,以音乐美学命名舶这门学科的性质并不是那么容易说得清楚的,而且它本身也有一个发展过程。
如果把音乐美学看作是一门对于音乐艺术的认识和思考的学问,亦即音乐思想,那么它是自古就有的。
真l 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它的历史和音乐本身的历史一样久远,因为人们在创造音乐的同时,也就开始了对它的认识和思考-远古时代关于音乐的种种传说暂且不论,仅就有著述可考的,在我国就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在西方则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到3世纪的古希腊时期,距今都有二千几百年的历史了。
但是,把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看,并且称做音乐美学,那还只不过是近一、二百年的事情,我们知道,美学(Aesthetic)作为一个特指概念,最初是在1750年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提出的,而音乐美学作为美学的一个下属概念,它的现当在此之后。
据考证,第一个使用音乐美学这个概念的是德国诗人、音乐家舒巴尔特(DanielSchubartll739—1791),他写过一本题目叫做《论音乐美学的思想》的书,在作者辞世之后于1806年出版;虽然这本书实际上不过是一本音乐通论式的著作,但是其中提出的音乐美学这个概念却为人们所沿用。
此后,音乐美学,这门学问便有了一个正式的名称,德文写做Musikästhetik,英文写做Aesthetics Of music,都是由音乐和美学这两个概念组成的复合词,顾名思义,说明音乐美学这门学科是音乐和美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
然而,名符其实的音乐美学专著,却是从19世纪后半叶逐渐问世,到1900年里曼(Karl Wihelm J'ulius Hugo Riemann,1849—1919)出版他的《音乐美学的要义》,才可以说音乐美学已经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由具有高度哲学和美学修养的音乐学家,或由具有精深音乐修养的哲学家和美学家来从事专门的研究和著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乐
历史的音乐学
历史发展过程及其规律
学
民族音乐学
不同的民族的音乐进
行系统的或比较性的
研究
10
音乐美学与音乐欣赏
音
乐
美
二、音乐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学与 法
音
1、哲学的方法
乐 欣
美学研究中的许多问题都牵涉到基本的哲学立场,历赏史上和
当代的音乐美学思想,无不是立足于一定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之基础上的 。
柏辽兹
二、古代的中国音乐
夏、商时期
西周、东周时期
秦、汉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隋、唐时期
宋、金、元时期
明、清时期
三、近现代时期的中国音乐
15
第四节 欧洲音乐的发展
西方音乐的发展史: 古希腊、古罗马音乐、 中世纪音乐、文艺复兴音乐、 巴罗克音乐、古典主义音乐、 浪漫主义音乐、现代时期的音乐等。
16
欧洲音乐的分期
音乐实践活动,包括了三个环节: 一是作曲家创作出乐谱, 二是表演者表现实际音响, 三是听众感受到音乐。
4
一、音乐欣赏的基本特性和不同形式 • (一)音乐欣赏的基本特征 • 音乐欣赏是对音乐的接受与反馈 • 音乐欣赏的主体性与创造性 • 音乐欣赏的审美体验与综合反应
(二)音乐欣赏的不同方式
纯音乐式与综合体验式 纯音乐式是指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音乐的音响形式方面,把
舒伯特
11
音乐美学与音乐欣赏
音
乐
美
2、心理学的方法
学 与
音
在西方具有权威性的德国音乐百科辞典的乐欣音乐美
学条目中,把音乐美学划分为体系的—历史赏的方面
和心理的方面两大并列部分。
3、社会学的方法
4、二十世纪现代音乐美学在研究方法上的新扩展
12
音乐美学与音乐欣赏
三、音乐美学研究的具体课题
1.关于音乐本体的研究
大家好
1
音乐欣赏与音乐美学 邓志伟
2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第一讲 音乐欣赏与音乐美学 导论
第一节 音乐欣赏 第二节 音乐美学 第三节 中国音乐发展概说 第四节 西方音乐发展概说 第五节 音乐语言的基本要素
3
第一节 音乐欣赏
音乐欣赏是指欣赏者通过对音乐作品的聆听和感 受,获得精神的愉快、理性的满足以及音乐美的享受 的活动。
17
近世欧洲的四个分期,可图示如下
18
按照音乐风格划分:
西方音乐史发源于距今约3000年的古希腊,从文艺复兴开始 蓬勃发展。在不同的时期,由于人们的欣赏不同,音乐风格也丰富 多彩,人们把风格大致相同的阶段被归为一个阶段, 简介如下:
一、古希腊罗马时期的音乐
二、中世纪时期的音乐
音乐活动受到基督教影响很大,音乐多以宗教仪式或歌唱颂 歌为主。
1、研究有关音乐艺术普遍规律的学科
托尔斯泰
《如歌的行板》—— 柴科夫斯基
8
音乐美学与音乐欣赏 音 乐 美
2、美学与音乐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学与
音 乐
音乐美学就其性质来说,既可以说是用美欣 学的 观点和方法来研究音乐艺术的美和审美的部赏 门美学, 也可说是音乐学中侧重于研究音乐艺术的基本规律 的一门基础性的理论学科。
(3)代表人物:
A:意大利:科莱里,维瓦尔迪;B:法国:库泊兰和拉莫;
C:德国:巴赫和亨德尔;
21
五、古典主义音乐 1730-1820
(1)古典主义时期的起止: 18世纪中叶,随着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法国大革命的
冲击,欧洲的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艺术已不再仅仅是贵族所欣赏 的高雅艺术,新崛起的中产阶级也成了剧场和音乐厅的观众。因 此,来自民间的喜歌剧和平易生动的器乐音乐大量涌现。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
19
追求人性的解放与对人的内心情感的抒发与表达。这时 的音乐家在人文主义思潮的推动下,对复调音乐进行了发展和 变革,声乐与器乐逐渐分离而独立发展。这一时期五线谱已得 到完善,印刷术也运用到曲谱上,这都使音乐的传播更加便利 和广泛。
尼德兰乐派 、威尼斯乐派 、罗马乐派
20
四、巴洛克音乐 1600—1750
2、音乐欣赏的客观设施
音乐欣赏的客观设施主要有录音录像欣赏、音乐会欣赏、 6
课堂欣赏等类型。
三、如何进行音乐欣赏?
1、作者的生平及其所创作作品的时代背景. 2、音乐的表现手法. 3、音乐的民族特征. 4、音乐作品中的非音乐因素. 5、音乐作品的曲式.
7
音乐美学与音乐欣赏
第二节 音乐美学
一、音乐美学研究的范围和学科定位
(1)巴洛克时期的起止:
1600年歌剧诞生,1750年德国伟大作曲家巴赫去世。人们把这个 时期称为“巴洛克时期”。巴洛克的名字源于葡萄牙语,原指形状不
规则的珍珠,艺术史用于称呼17世纪豪华、精致的建筑风格,后来 却成为了17 世纪新音乐的代名词。
(2)巴洛克时代音乐的特点是: ☆题材上摆脱宗教的束缚,采用富有生活气息和戏剧情节的题材 ☆风格上由肃穆、清高转为感情充沛奔放,富有生活气息; ☆体裁上出现歌剧、清唱、芭蕾及组曲、协奏曲、奏鸣曲、赋格等。
对于音乐本体的研究,是把音乐的感性材料、 音乐的形式和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为中心来 展开的。
2、关于音乐实践的研究
3、关于音乐功能的研究
13
第三节 中国音乐发展概说
一、远古时期的中国音乐 二、古代的中国音乐 三、近现代时期的中国音乐
14
一、远古时期的中国音乐
远古的音乐文化根据古代文献记载具有歌、舞、乐互 相结合的特点
音乐美学作为美学的一个分支,需要运用美学的原理与 方法来研究音乐中的美学问题,使自己具有美学的品格。 另一方面,音乐美学的建设和发展又会使美学更加充实和 完善。
9
音乐美学与音乐学的关系
音响物理学、音乐生理学、音乐
系统的音乐学
美学、音乐社会学、音乐教育学 以及作曲方法、和声学、曲式学、
音
复调和配器等
音乐作为一种流动的音响形式来欣赏。 综合体验式是一种对构成音乐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体验的欣
赏方式 5
二、 音乐欣赏的主观条件和客观设施
1、音乐欣赏的主观条件
(1)基本的听觉感受力 (2)具备必需的音乐、美学及其它各方面有关知识
必备的音乐知识:旋律,节奏,节拍,速度,调式,音 区,和声,复调等.
(3)要有一定的生活经历 (4)要有正确的世界观和审美观
(2)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特点: 这个时期被历史学家和美术学家推崇为“古典”,在音乐领
域,古典的风格表现在艺术上崇尚理性,音乐语言朴素精练,以 严谨和谐的形式表达淳朴真挚的感情。这一时期堪称欧洲音乐史 上辉煌成就,同时也影响着世界各国音乐的发展。
(3)古典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 海顿、莫扎特、贝多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