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是怎样号脉,他基本原理是什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脉诊
沉
中
浮
平脉模式示意图
寸
关
尺
12
10
8
6
4
2
0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一息
“三部有脉,和缓有力”
35
第二节 正常脉象 三、平脉的胃神根
(一)有胃
1. 含义:脉有胃气,是脉搏反映了脾胃运化正 常,营养良好的形象。
2. 特点:脉势不疾不徐,从容和缓。 其中关键是脉来“和缓”
16
第一节 脉诊概述 四、脉诊部位
2.部位
(二)人迎寸口诊法
寸口脉(桡动脉)
人迎脉(颈动脉)
人迎、寸口的诊脉部位
17
第一节 脉诊概述 四、脉诊部位
3.方法
(二)人迎寸口诊法
诊人迎脉
诊寸口脉
18
第一节 脉诊概述 四、脉诊部位
(二)人迎寸口诊法
4.运用 寸口脉——反映内脏;人迎脉——反映体表
(1)正常 ① 人迎、寸口二处脉象相应,变化一致。 ② 春季:人迎脉>寸口脉; 秋季:寸口脉>人迎脉。
指目候脉示意
浮中沉取脉示意
31
第一节 脉诊概述 六、脉象要素
脉位:脉动部位浅深(浮,沉) 脉数:脉动频率(迟,数)和节律(促,结,代) 脉形:脉搏的宽窄(洪,细)、紧缓(紧,缓)
脉搏的大小(大,小)、长短(长,短) 脉势:脉动力量大小(实,虚)和畅涩(滑,涩)
32
第二节 正常脉象
一、平脉的概念 二、平脉的特点 三、平脉的胃神根 四、平脉的生理变异
(肾间动气)之象。 2. 特点:尺脉有脉;沉取不绝。
关键是“尺部有脉”而呈“三部有脉”
40
第二节 正常脉象 三、平脉的胃神根 (三)有根
图解中医脉诊,28种脉口诀,不用拜师就能学会号脉!
图解中医脉诊,28种脉口诀,不用拜师就能学会号脉!脉诊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是我国古代医学家长期医疗实践的经验总结。
《史记》中记载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便是以精于望、闻、问、切的方法特别是以脉诊著名的。
要有效地治疗疾病,首先必须有正确的诊断。
现代医学利用科学技术的有关成就,诊断疾病的手段越来越多了。
但在古代,医生诊病主要靠眼望、口问、耳听、鼻闻、手摸等方法。
这在古代世界许多国家几乎都是这样,而且各国都有自己丰富的经验。
我国古代医学在诊断疾病方面采用的脉诊,是一项独特诊法。
脉诊又叫切脉,是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之一,也是辨证论治的一种不可少的客观依据。
图文解释脉象:脉诊歌1、浮脉:浮在皮毛,如水漂木;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主病】浮脉为阳,其病在表。
寸浮伤风,头疼鼻塞;左关浮者,风在中焦;右关浮者,风痰在膈;尺脉得之,下焦风客,小便不利,大便秘涩。
【兼脉】无力表虚,有力表实。
浮紧风寒,浮迟中风;浮数风热,浮缓风湿。
浮芤失血,浮短气病;浮洪虚热,浮虚暑惫;浮涩血伤,浮濡气败。
2、沉脉:沉行筋骨,如水投石;按之有余,举之不足。
【主病】沉脉为阴,其病在里。
寸沉短气,胸痛引胁;或为痰饮。
或水与血。
关主中寒,因而痛结;或为满闷,吞酸筋急。
尺主背痛,亦主腰膝;阴下湿痒。
淋浊痢泄。
【兼脉】无力里虚,有力里实。
沉迟痼冷,沉数内热;沉滑痰饮,沉涩血结;沉弱虚衰,沉牢坚积;沉紧冷疼,沉缓寒湿。
3、迟脉:迟脉属阴,象为不及;往来迟慢,三至一息。
【主病】迟脉主脏,其病为寒。
寸迟上寒,心痛停凝;关迟中寒,癥结挛筋;尺迟火衰,溲便不禁,或病腰足,疝痛牵阴。
【兼脉】有力积冷,无力虚寒。
浮迟表冷,沉迟里寒;迟涩血少,迟缓湿寒;迟滑胀满,迟微难安。
4、数脉:数脉属阳,象为太过;一息六至,往来越度。
【主病】数脉主腑,其病为热。
寸数喘咳,口疮肺;关数胃热,邪火上攻;尺数相火,遗浊淋癃。
【兼脉】有力实火,无力虚火。
浮数表热,沉数里热。
怎么把脉最简单的方法
怎么把脉最简单的方法概述把脉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触诊人体脉搏的变化,来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
正确认识和掌握如何简单而准确地进行脉诊,对于保护人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来进行脉诊,帮助读者快速掌握这一技巧。
第一步:准备工作在进行脉诊之前,我们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脉诊的准确性。
首先,确保环境安静舒适,以便能够专注地观察和诊断。
其次,确保患者的身体放松,并将手放在患者的脉搏处。
最后,确保自己的手指干净并保持温暖,这有助于更好地感受患者的脉搏。
第二步:触诊脉搏脉搏是人体血液在动脉中的搏动,通过触诊脉搏,我们可以了解人体的脉象情况。
触诊脉搏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使用中指和无名指的第一指节触摸脉搏,避免使用拇指来触摸,因为拇指自身带有脉搏,可能会干扰触诊结果。
2.轻轻地按下脉搏,逐渐增加压力,直到能够感受到脉搏的跳动。
3.注意观察脉搏的频率、节律、力度和形态。
脉搏的频率指的是每分钟跳动的次数,节律指的是脉搏的规律性,力度指的是脉搏的有无力量感,形态指的是脉搏的形状和强弱变化。
第三步:判断脉象脉象是通过触诊脉搏,观察脉搏的变化来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
根据中医理论,脉象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陈脉:脉搏缓慢、弱,节律不齐。
2.实脉:脉搏有力、有节律,但过于紧张。
3.虚脉:脉搏弱,节律不齐,形态较平。
4.滑脉:脉搏顺滑、有力,节律规律。
5.弦脉:脉搏有力,有节律,但过于紧绷。
根据不同的脉象,可以初步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并进一步进行诊断和治疗。
第四步:辨别脉象所代表的意义在判断脉搏的类型以后,我们需要根据脉象所代表的意义来进一步推断人体的健康状况。
根据中医理论,不同的脉象可能与身体的各个脏器有关,具体而言:1.陈脉可能与消化系统功能较差有关,建议注意饮食调理。
2.实脉可能与高血压、心脏病等有关,建议进行相关检查。
3.虚脉可能与体力衰弱、营养不良等有关,建议适当休息和调节饮食。
中医诊脉指法的三个位置
中医诊脉指法的三个位置
医者一般从三个部位诊脉:手背、桡侧(前臂侧)、肘窝(头肩附近)。
一、手背诊脉
从腕部至指尖,在手背沿肌肉轴线方向,用三指(中指、无名指、食指)或两指(小指、无名指)缓缓搓揉,即可感受到每个脉象。
手背有30根以外八经脉病变类型,其中神门脉(桡侧肘窝)用手腕部中指端来诊脉,两潭脉(桡侧肘窝)则用手指端搓揉,故又称“神门脉腰部,两潭脉指端”。
二、桡侧诊脉
桡侧感应则从前臂的中部,直上到头肩的肘窝,即叫桡侧肘窝,用中指和拇指对肘窝缓缓搓揉,即可感受到每个脉象,一般来说桡侧有三种病变:大敦脉、尺属脉、京门脉,其它外五经诊断可从别的部位来感应病变。
三、肘窝诊脉
肘窝诊脉是站立体位时,用手指按压头肩的肘部,亦可比较脉动的大小及频率,但这只能检查上八经的脉象改变。
诊脉时,要观察脉搏浮弱、浮动、数量、脉象、芤响(脉有芤音的就称芤响)癉其它脉象变化,根据不同情况来判断太阳、少阳、少阴。
五脏等病变类型。
中医脉诊原理(即科学机制)
中医脉诊原理(即科学机制)我们知道,西医检查身体和疾病,需要经过很多复杂的设备和程序,或者经过各种各样的化验。
而中医检查身体和疾病,就是“望闻问切”,其中“切”即俗称的“号脉、搭脉、诊脉”,占据重要的地位。
一般的人对中医通过号脉就能诊断疾病感到很神奇,其实,即使中医本行业的人,也不是人人都会号脉,即使会号脉的中医,也不是人人都明了其中的科学原理和机制。
我是业余中医,对号脉有一定的研究,对现代科学也有基本的了解。
这里我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对号脉做一个形象的比喻和说明。
我们知道,在西医的观念里,脉搏就是心脏的搏动节律,当然这种搏动也有几个主要的参数。
中医的“脉象”,与西医的“脉搏”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中医所谓的“脉象”,包含了五脏六腑(甚至整个身体)的阴阳表里虚实寒热等所有信息!那么,为什么仅仅手腕处的脉搏,就能体现出或者说探测到五脏六腑的所有信息呢?这里有一个现代科学的原理或者说依据,就是“全息原理”,即:身体任何一个部位的脉搏,都能体现或者说包含着全身的搏动信息,只不过手腕处的这个位置探测起来更方便而已。
古人最初的诊脉,其实是在全身上、中、下脉搏明显的几处都要诊测的,比如在两侧额头、腮帮探测“天之气(也叫头角之气)”,在腹股沟、足背探测“地之气”,在手腕桡骨处探测“人之气”,后来才简化为单独探测手腕部脉搏,古人叫“独取寸口”,其实根据全息原理,“独取寸口”就足够获得全身的信息了。
打个比方说:一个由大大小小众多河流组成的水系,你在任何一条河流的任何一个位置,都能感觉到水的流动。
而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与地理上的河流水系有相似之处,在任何一处都能探测到全身的血液波动,这一点是比较容易理解的。
但是又有点不同:自然界的河流水系只是平稳流动,而人体血液的流动是阵动或者说波动的,就是俗称的“脉冲、脉动”。
那么,为什么在中医眼里,从这种波动能看出五脏六腑的信息呢?或者说,为什么这种血流的波动携带者五脏六腑的信息呢?我们可以用物理学中的波的原理(包括水波声波无线电波等等)来做比喻说明。
中医号脉的原理
中医号脉的原理
中医号脉的原理是在中医理论基础上,通过对患者脉搏的观察和诊断,判断人体脏腑的功能状态及病变的性质、程度,以及病因病机,从而进行辨证论治。
中医号脉是通过触诊患者的脉搏,观察脉搏的形态、强弱、速度、节律等情况,来获取有关患者身体状况和疾病情况的信息。
根据中医理论,人体内脏和组织的功能状况会在脉搏中反映出来,通过观察和感知脉搏信息,中医医师可以了解到患者整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
根据中医理论,脉搏的形态、强弱、速度、节律等特征与人体脏腑的功能密切相关。
例如,脉搏弦紧有力可能与肝气犯胃、胃实热等病理情况有关;脉象滑数可能与热病、气虚、血瘀等病理情况有关。
此外,还可以通过脉搏的变化来了解病变的性质和程度,例如,脉弦且沉可能与寒邪入里、气血亏虚等病理情况有关。
综合观察脉搏的多个特征,中医医师可以判断出患者的体质、病因病机,以及病变的性质及程度,从而进行辨证论治,制定相应的中医药治疗方案。
中医号脉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助于中医医师对患者的综合判断和个体化治疗。
(医学)教你把脉脉诊图文
沉脉Deep pulse-示意图-浮中沉-如水沉石-脉图贝春花女18岁-脉象特点:举之不足,按之有余-脉位深在,如石投水病:里证,有力里实,无力里虚
相似脉象:伏脉、牢脉
示意图-伏脉-浮中沉-脉图秦学贤女26岁-左上肢无脉症,左动脉触不到,左寸口脉呈伏脉-脉象特点:重手推筋按骨始得,甚则伏而 见-主-病:邪闭,厥证,痛极
示意图-涩脉Uneven pulse-浮中沉-如轻刀刮竹-脉图-劳国光男50岁下壁心梗-脉象特点:往来艰难,涩滞不畅-为轻 刮竹,病蚕食叶-主-病:精伤血少,气滞血瘀-挟痰挟食
桡动脉radial artery-寸一一寸内九分-三部长度-关一一尺寸之间-可诊之脉为-称寸口-寸九分-又称气口-尺一一尺 一寸-脉口-寸关尺部位图-可寸口诊法(寸口脉又分为寸、关、尺三部)
“独取寸口”的原因:-寸口--手太阴肺经原穴(太渊)-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肺朝百脉
2、寸口的脏腑分属-左手-沙心-牙-多-右手:-关醇-尺
二、诊脉的部位-1、诊脉的部位-遍诊法-仲景三部诊法-人迎寸口诊法
太阳上候头角之气-耳门(中)侯耳目之气(上部)-巨婆(下)候口齿之气-人迎-++-寸口(上)候-神门(中)候心-合谷下候中 气::-五里(上)候肝-门(中)候脾(胃)-米一一g-i-中部-神阳-太冲-遍诊法切脉部位示意图-仲进景三部脉祛示意图-三 诊法
平脉的特点是有胃、有神、有根。-正常脉象受人体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相应的生理性变化,如性别、年龄、体-格、情绪、劳逸、饮 、季节气候、地-理环境等因素。桡动脉解剖异常:斜飞-脉、反关脉。
第二节-病理脉象-一、构成脉象的因素及分类
脉位分类:浮脉散脉芤脉-脉紧张度分类紧脉弦脉革脉牢脉-沉脉伏脉-缓脉濡脉-脉率分类:迟脉-脉均匀度分类:促脉-数脉疾脉-结 代脉-常见病脉分类-脉流利度分类:滑脉-脉力度分类:虚脉-涩脉-实脉-脉宽度分类:洪脉-脉长度分类:长脉-细脉弱脉微脉-短 动脉
中医号脉的原理及方法
中医号脉的原理及方法一、中医号脉的概述中医号脉是中医学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触诊人体脉搏的变化来判断人体脏腑功能的状态以及病理变化。
中医号脉作为中医四诊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是中医学的重要特点之一。
二、中医号脉的原理中医号脉的原理是基于中医的脏腑学说和经络学说。
中医认为,人体的脏腑器官通过经络相互联系,脏腑功能的变化会通过经络反映到脉搏上,因此通过触诊脉搏可以获取脏腑功能的信息。
三、中医号脉的方法中医号脉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观察手脉的形态通过观察手脉的形态,可以初步了解患者的体质、脏腑功能的状态以及病理性变化。
常见的手脉形态有浮脉、沉脉、细脉、弦脉等,每种脉象都代表着不同的脏腑功能状态。
2. 触诊手脉的变化通过触诊手脉的变化,可以进一步了解患者的脏腑功能状态以及病理变化。
触诊手脉可以了解脉搏的节律、力度、速度等方面的信息。
3. 辨别脉象的特点通过辨别脉象的特点,可以进一步判断患者的病症。
脉象的特点有很多,如脉率的快慢、脉势的缓急、脉象的有力与无力等,这些特点可以用来判断患者的病理变化。
4. 辨别脉象的强弱通过辨别脉象的强弱,可以判断患者的体内阴阳平衡状况。
脉象的强弱代表着阴阳两极的相对平衡与失衡,通过判断脉象的强弱可以判断患者的阴阳失衡状况。
5. 判断脏腑功能的异常通过判断脉搏的变化,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脏腑功能的异常。
不同的脏腑功能异常会表现在脉象的不同变化上,通过判断脉搏的变化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脏腑功能的异常。
四、中医号脉的意义中医号脉作为中医学的重要诊断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理论意义。
1. 临床意义中医号脉可以用于判断病症的病机,指导中医的治疗方案。
通过触诊人体脉搏的变化,可以了解患者的脏腑功能状态以及病理变化,从而指导中医的治疗方案的制定。
2. 理论意义中医号脉的方法和原理,反映了中医学对人体脏腑功能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研究中医号脉,可以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中医学的脏腑学说和经络学说,为中医学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把脉入门知识详解
把脉入门知识详解
把脉是一种中医诊断方法,通过触诊人体脉搏的变化来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
以下是把脉的入门知识的详解:
1. 把脉的基本原理:中医认为,人体的脉搏反映了脏腑功能的变化和气血运行
的状态。
通过触诊脉搏,可以了解人体的阴阳平衡、气血运行是否畅通以及脏腑功能是否正常。
2. 把脉的位置:常用的脉搏位置有手腕部的尺泽脉、关冲脉、尺骨外侧脉等。
医生通常会在患者的手腕部位寻找脉搏,并通过按压、摸索等方式来感知脉搏的节律、强弱、速度等变化。
3. 把脉的方法:医生在把脉时,通常会使用三个手指(食指、中指、无名指)
轻轻按压患者的脉搏位置,并观察脉搏的变化。
医生可以观察脉搏的弦紧、滑数、虚实、浮沉等特征,来判断患者的体质和疾病情况。
4. 把脉的诊断内容:通过把脉,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体质、脏腑功能、气血状
况等。
医生可以判断患者是否有寒热、虚实、湿燥等病理情况,并进一步确定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把脉是一门需要长期学习和实践的技术,准确的把脉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经验和准确的触诊技巧。
作为患者,如果有需要,应该咨询专业的中医师进行把脉诊断。
把脉又快又准的原理
把脉又快又准的原理对于中医的治疗方法,很多人都赞不绝口,实这些治疗方法都是需要依赖于又快又准的诊断方法,那么中医是如何诊断疾病的呢?答案就是把脉,也称作切脉,就是通过用手轻轻的按压患者的动脉,根据脉象即可知道患者的并且。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中医把脉的原理有哪些!把脉的原理早在公元前五世纪的时候,我国就已经出现了脉诊的例子,并且一直流传到了今天,这可以充分的证明了中医把脉的强大生命力和其重要的科学依据。
现代脉象研究证实,脉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心脏的功能、血管的机能、血液的质和量。
这三方面决定了脉象出现某些形态的改变,即脉动应指的形象,也即脉象。
脉象首先可显示这三方面因素的病变,其次可据其推断其他的病变。
显然,脉象是有其客观存在因素的。
心脏是形成脉象的动力器官,所以脉象首先可反映心脏的病变。
如冠心病、心脏供血不好、心功能低下等可通过脉象有所反映。
如当冠心病形成的时候,心脏可有停跳现象,这时通过脉象就可发现脉搏停跳。
人体血管的舒缩运动,充分的反映了血液中流动的质与量以及速度等信息的变化。
而且血管的本身也存在着一些病变,例如动脉硬化等等都可以反映在脉象上通过把脉诊断出来。
结脉的脉象特征是脉搏缓慢、时有停跳且没有规律。
而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等疾病可出现脉搏停跳。
弦脉的脉象特征是血管紧张度增高,脉体端直、长。
弦脉反映出高血压病,血液流动阻力增高、血管壁硬化。
濡脉的脉象特征是脉象细、位置表浅、无力,即浮细无力。
当人体患有胃肠性感冒(不想吃饭、恶心、呕吐、拉肚子等,摄入不足)、急性胃肠炎,呕吐时,体液减少,气血不足,反映在脉象上就可出现濡脉的特征。
把脉的方法1.选指医师在给患者诊断的时候应该用左手来给患者的右手进行诊断或者用右手给患者的左手进行诊断。
诊断的时候三根手指的指端要一样平齐,手指稍微呈现出弓形倾斜,并且和受诊者的体表保持月45度角为宜,因为这样的角度可以让手指的指目紧紧的贴于脉搏搏动的部位以便于诊脉。
中医把脉的方法
中医把脉的方法中医把脉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观察患者的脉搏情况,可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情的轻重,为后续的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中医把脉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首先,中医把脉的方法包括察脉、闻脉、问脉和切脉。
察脉是通过观察患者的脉搏的频率、节律、力度、形态等情况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情的轻重。
闻脉是通过听诊患者的脉搏声音来了解脉象的情况。
问脉是通过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的病情、生活习惯等情况,从而综合判断疾病的情况。
切脉是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了解其脉搏的情况,包括脉搏的频率、节律、力度等。
其次,中医把脉的方法还包括了按脉、抓脉、推脉和扪脉。
按脉是指用手指按压患者的脉搏,了解其脉搏的情况。
抓脉是指用手指轻轻地抓住患者的脉搏,了解其脉搏的情况。
推脉是指用手指轻轻地推动患者的脉搏,了解其脉搏的情况。
扪脉是指用手指轻轻地触摸患者的脉搏,了解其脉搏的情况。
再次,中医把脉的方法还包括了按脉的部位。
中医把脉的部位有很多,包括了手腕部位、颈部位、踝部位等。
手腕部位是中医把脉最常用的部位之一,通过触摸患者手腕部位的脉搏,可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
颈部位是中医把脉的另一个常用部位,通过触摸患者颈部的脉搏,可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
踝部位是中医把脉的辅助部位,通过触摸患者踝部的脉搏,可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
最后,中医把脉的方法需要经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
中医把脉是一门艺术,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敏锐的观察力,才能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
因此,希望广大医生能够加强对中医把脉方法的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临床技术水平,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总之,中医把脉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掌握好中医把脉的方法对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效果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中医把脉的学习和实践,为中医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医诊断学|脉诊概述
中医诊断学|脉诊概述【含义】脉诊又称切脉,是医生用手指对患者身体某些特定部位的动脉进行切按,体验脉动应指的形象,以了解健康或病情,辨别病证的一种诊察方法。
【沿革】脉诊有着悠久的历史,公元前5世纪的扁鹊首用脉法诊断疾病;脉法具体记载于《黄帝内经》;脉法实践者是东汉张仲景;脉学专著创始者是西晋王叔和(《脉经》);许叔微首绘脉象图及施发的《察病指南》为学习脉法提供了直观教学;推广普及脉法的是明· 李时珍的《濒湖脉学》;创新发展于近现代。
【地位】脉诊是中医学流传至今的一种独特的诊察疾病的方法,是中医诊病,不可缺少的步骤和内容。
其所以重要,是由于脉诊检测方便,信息丰富,通过诊脉可了解人体表里诸多的生理病理变化,为诊断疾病提供重要依据。
诊脉主要依靠医者手指的灵敏触觉加以体验而识别,因此,学习脉诊既要熟悉脉学的基本知识,又要掌握切脉的基本技能,反复训练,仔细体会,才能逐步识别各种脉象,并有效地运用于临床。
诊脉是一种理论性极强、操作极为细致的诊病方法。
因此,它要求医生必须对脉象形成的基本原理、诊脉的部位和方法等问题有一个较为详细的了解。
一、脉诊原理【含义】(1)脉:即脉道,是血液汇聚之处,也是气血运行的通道,脉有约束、控制和推进血液沿着脉道运行的作用。
(2)脉动(脉搏):心气推动心脏搏动,使营血在脉道中运行时产生脉动,因此脉搏的跳动与心脏搏动的频率、节律基本一致。
(3)脉象:手指感觉脉搏跳动的形象,或称为脉动应指的形象。
是血脉脉动所呈现的部位(深浅)、速率(至数,即快慢)、形态(长短大小)、强度(有力无力)、节律(整齐与否)等组成的综合形象。
脉象能够反映全身脏腑功能、气血、阴阳的综合信息。
【原理】脉象的产生,与心脏的搏动、心气的盛衰、脉管的通利和气血的盈亏及各脏腑的协调作用直接有关。
简而言之,脉象是以心脉为主,在各个脏腑和气血的综合作用下形成,所以脉象成为反映全身脏腑功能、气血、阴阳的信息窗口,具有见微知著的作用。
教你中医是怎么把脉的
教你中医是怎么把脉的脉诊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是我国古代医学家长期医疗实践的经验总结。
《史记》中记载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便是以精于望、闻、问、切的方法特别是以脉诊著名的。
要有效地治疗疾病,首先必须有正确的诊断。
现代医学利用科学技术的有关成就,诊断疾病的手段越来越多了。
但在古代,医生诊病主要靠眼望、口问、耳听、鼻闻、手摸等方法。
这在古代世界许多国家几乎都是这样,而且各国都有自己丰富的经验。
我国古代医学在诊断疾病方面采用的脉诊,是一项独特诊法。
脉诊又叫切脉,是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之一,也是辨证论治的一种不可少的客观依据。
我们的手上,以枕后高骨为关脉,前面为寸,后为尺脉,然后浮,中,沉取,左手,寸脉主心,小肠,关脉主肝胆,尺脉主膀胱,肾右手,寸脉主肺与大肠,关脉脾胃,尺脉肾与命门。
在寸,关,尺,上分寸为阳,尺为阴,浮为阳,沉为阴,这样结合浮沉迟数,我们就可以对人体的阴阳,表里,寒热,大致分清了。
在结合有力,无力,有力为实,无力为虚,然后看脉形长短,长为有余,短为不足。
这样就可以把,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分清了。
最后结合部位,看所体现的脉,在脏器分部属于何脏就可以断病了。
知道了这些,我们再把这些脉象再重新组合,因为临床会有很多脉象组合在一起,如,浮迟,浮数,浮长,浮细,同样,沉脉也是,沉短,沉而有力,沉数,都需要我们结合起来细细分析。
举个例子,如左寸沉短而无力,寸关平脉。
首先,左寸主心,病位在心。
短主不足,无力也主不足心脉不足会导致什么病呢,心的功能心主血,心的搏动输送血液到全身,他的不足首先会导致脑供血不足,会出现头晕,记忆力减退,健忘。
全身无力,每天懒洋洋的。
如左尺脉见沉数,沉主里证,主阴,数主热证,在病位在肾与膀胱,那么就是肾与膀胱有热,会出现小便黄,热,手脚发热,腰膝酸软,盗汗等症状。
再如,寸脉浮数,尺脉沉细,寸脉主阳,数主热,浮脉也主阳,尺为阴细为不足,结合起来就是阴虚不制阳,阳浮于上,这样的病人必然会头晕,用药也可补阴潜阳为治。
中医把脉详细操作及各种脉象,值得一看
中医把脉详细操作及各种脉象,值得一看中医看病,肯定会跟你说,来伸一只胳膊给我,然后给你把脉,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判断一个人身体上出现了什么样的病态状况,除了看脸色等变化,诊脉是中医上最常见也是效果最好的诊疗方法,同时也是中医看病的首要环节。
把脉具体操作:【把脉方法】病人手掌向上平放医生以食指,中指和无名指顺序放在病人腕部动脉上,按审脉搏跳动情况,正常人的脉博一呼一吸四次《每分钟约跳60至80次》。
【浮脉】手指轻按,就感到脉在表面这种多是〔表证毛病〕症见怕冷,发热,头痛,肩酸全身不舒,鼻塞,流涕,四肢关节酸痛【沉脉】轻按不明显,重按才感觉,这种脉多是〔里症毛病〕症见烦躁,发热口渴,胸闷,呕吐胁痛,腹痛,便秘或泻泄,舌苔腻。
【紧脉】数又弦疾和成紧,举如转索切绳形。
浮紧表寒身体痛,沉紧逢见腹疼痛。
【迟脉】脉博慢,一呼一吸之间跳2至3次,这种脉多见〔寒症毛病〕症见面色苍白,恶寒,吃凉性食物肠鸣响,脘腹痛与到热食物会减轻,大便溏簿,小便清长四肢冰凉,舌苔白润。
【数脉】脉搏快的意思,一呼一吸6至7次,这种脉多见〔热证毛病〕症见口干渴,身热皮或面红五心烦躁,眼赤眼皮活性不舒,吐黄稠痰,腹胞胀大便秘结,小便黄,唇焦齿燥,舌苔黄。
【疾脉】快过数者脉名疾,载阳又可阳凶升。
【弦脉】轻压按脉博硬而有力,象拉紧的弓弦上,这种脉多见〔肝脏毛病〕症见(1)肝气郁结在胸闷,胁痛,嗳气,胃脘胀痛,腹痛后测泄泻,(2)肝火头晕痛,急躁易怒多吵,面红眼赤,口苦口渴,舌苔红带黄。
【滑脉】脉博流利,象珠子滑滚过去一样,症见这种脉〔有痰毛病〕怀孕时也常见到这种脉博。
【濡脉】浮取极不力,按之随手又空空,主病血虚阳虚症,汗多夜间骨热蒸。
凭脉验证如明镜,学者用心都精通【细脉】脉来细小如线,这种脉多见〔虚证毛病〕症见神疲乏力话少懒言,语言低微小声,头晕眼花,自汗,心悸,虚烦失眠,手足发麻等。
【促脉】数又止促脉乎,进必无生退可生,促脉三焦火焱盛,原因有五细推求。
通俗易懂的把脉原理
通俗易懂的把脉原理常见中医把脉情景:医生手指往患者手腕上一搭,即刻屏息凝神,不消片刻就开方了。
每次看到这种场景心中都在想:“你到底把出来个啥?你是咋把出来的?把脉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呢?把脉又称为切脉,是中医用手按病人的动脉,根据脉象,以了解疾病内在变化的诊断方法。
切脉具有悠久的历史,它反映了中医学诊断疾病的特点和经验。
脉象,可以理解为脉搏的形象。
把脉是由动脉搏动的显现部位(深、浅)、速率(快、慢)、强度(有力、无力)、节律(整齐与否、有无歇止)和形态等方面组成的。
脉象是中医辨证的一个重要依据,对分辨疾病的原因,推断疾病的变化,识别病情的真假,判断疾病的预后等,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由于脉为血之府,贯通全身,所以体脏腑发生病变,往往反映于脉,有时在症状还未充分显露之前,脉象已经发生了改变。
所以,把脉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流传至今。
把脉究竟把哪儿临床主要运用“寸口诊法”,即切病人桡动脉的腕后部分。
《内经》中曾有“遍诊法”和“三部诊法”的记载,近代临床很少运用,故不介绍。
脉诊独取寸口的理论根据有二:一是肺朝百脉,脉会太渊。
即人体各经脉均会集于肺,而寸口为手太阴肺经的循行部位,其上之太渊穴,是脉会之处,所以有“脉会太渊”之说。
二是脾胃为各脏腑气血之源,各脏腑气血之盛衰,与脾胃功能之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手太阴肺经亦起于中焦睥功能之状况。
因此,全身脏腑经络气血之盛衰,都可以从寸口脉上反映出来。
究竟如何把脉01. 把脉运用指腹的力量,而非指尖。
这也是大家在图片或者电视节目中常见到的错误。
02. 医生下指时,先以中指按在桡骨茎突内侧(手腕拇指侧骨节凸出处)动脉处,称为中指定关,然后用食指按在关前定寸,用无名指按在关后定尺,布指疏密适当。
把脉究竟反应哪儿的问题01. 寸口又称气口或脉口。
寸口脉又可以分为寸、关、尺三部。
通常以腕后桡骨茎突为标记,其内侧部为关,关前为寸,关后为尺。
寸关尺三部又可施行浮、中、沉三候。
这就是寸口诊法的的三部九候。
中医“把脉”的原理是什么?
中医“把脉”的原理是什么?在开始之前,我们要先搞清楚两个问题:把脉的正确姿势以及手指所按的位置代表的意义。
把脉不是随便把手指往手腕上一搭就可以,找对位置很关键!下指时,先以中指按在手腕突出位置的内侧(中医叫作“关”),称为中指定关,然后用食指按在关前定寸,和中指紧紧并排在一起,最后用无名指按在关后定尺,中指和无名指不要并紧,稍稍留一条小缝隙,这样就能摸到脉了。
为什么中医把脉要把两只手呢?中医认为,左右手的“寸关尺”所代表的意义是不同的,左手“寸关尺”代表“心肝肾”,右手的“寸关尺”代表“肺脾肾(命门)”,所以中医把脉要两只手都把。
理解了这些,我们就可以开始学习分析脉象啦!中医将脉分为二、三十种,普通人没必要都了解,这里只介绍几种常见的脉象:浮沉、力度、粗细、快慢、停跳。
一、浮沉。
浮沉分两种情况。
一种是把手轻轻地放到脉上,只稍稍用力,就能摸到明显的脉动,这就叫浮。
要是一直摸不着,不断加力,几乎已经按到骨头了,才能摸到明显的脉动,这就叫沉。
如果不用力摸不着,稍加点力往里按,但又不至于按到底,这个就叫不沉不浮,也可以根据用力大小的情况称之为偏沉(用力较多)偏浮(用力较少),统称为中。
另一种就是把脉的时候,只明显感到了寸部的脉动,而关、尺部远没那么明显,这也叫浮;如此类推,寸关不明显而尺明显,也叫沉;寸尺不明显而关明显,也叫中。
为什么脉会有浮沉之别呢?一般来说,人体的保护机能与外邪作斗争,首先想从“表”解决问题,津液气血都集合到这里打仗来了,所以这里气血充足,脉就现浮象;当在这里不能解决问题,邪向里挺进,正气往里退,气血津液又集中到中部(半表半里)了,脉就现中象;邪气再胜再往里进,正气再战败往里退,全退到里面来了,在这里积蓄力量跟病邪作殊死决战,脉就现沉象。
简而言之,正气(津血、气血)在哪集结,就会在脉的相应部位有所反映,守住这一条,观脉就不难了。
二、力度。
找到脉之后,不是按住不动就可以了,医生们会搞一些“小动作”。
中医诊脉的原理
中医诊脉的原理一原理:脉诊以《黄帝内经》为理论依据,结合临床以及经络系统而产生。
以解剖学和经络系统为指导。
脉象从体内向手腕的走行是三条斜行线。
从掌侧桡骨肌内移行处由内向斜上走行到腕部。
正常情况下是三条线又称三条龙同时跃出水平面,三条线指代的内容各不相同,红线代表阳经,黄线代表阴经,中间白线代表三焦之气、冲脉、胃气。
病理情况是五条线。
由于季节的因素,春夏阳气较旺,脉普遍偏上行;秋冬阳气较弱,脉普遍偏下行。
如夏寸浮,冬寸潜。
正常时寸关尺,浮中沉脉象相同。
在不考虑季节的情况下,阳气寸部浮取最强,寸脉侯阳。
阴气尺部沉取最强,尺脉侯阴。
三条线的形成以阴阳离合论和经脉系统为理论基础。
人体十二经脉分为三阴经与三阳经,三条阳经三条阴经分别和成一条阳经一条阴经。
异常时,阴阳分离,一阳有病分三阳,一阴有病分三阴。
三阴三阳各不同各有其名。
如:太阳脉象:浮大而洪;阳明脉象:浮大而长;少阳脉象:弦乍长乍短;太阴脉象:濡、滑;少阴脉象:沉、实、硬;厥阴脉象:弦有力。
病脉寸关尺,浮中沉均取,有三个系统。
桡肌自腕移行分界点1—1.5寸查三焦之气最准。
能把握全身的疾病。
危重病时,寸关尺查不出疾病气象,应加太溪与浮阳脉。
左寸靠手腕部桡侧主膈中之气,若有凹陷表明膈中之气不足。
右寸靠腕部桡侧主膻中之气,若有凹陷表明膻中之气不足。
1、左手:寸、关、尺:左寸红线浮取侯太阳经,颈椎病、头晕等多在此反映;左寸白线主心脏;左寸黄线主血脉,血管阳气是否充足;有涩象考虑心脏病,滑象主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
左关红线主胆经,左关白线侯中焦之气,抑郁时脉弦有力;左关黄线侯足厥阴肝经和肝脏,有滑象时考虑高血脂、脂肪肝肝系统问题多见,有时黄线接近白线信息相似考虑高血压,不干扰白线信息则有郁症。
左尺沉取红线主膀胱经,经气、府气,有时主腰部劳损;尺黄线侯肾阴,若左尺部凹陷说明肾精不足、肾阴虚。
2、右手:寸、关、尺:右寸红线主手阳明大肠经,鼻、咽、喉部疾病多见,有涩象时为痹证;寸白线主宗气;右寸黄线主肺,正常时略带涩象,若脉沉实有力多见忧愁的人群,见滑象主肺炎,如果三线不着脉说明上气不足、心肺不利,鼻部疾病多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是如何号脉的,他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转载)2008-06-01 22:28分类:中医方字号:大中小2008-05-22 17:05你说的是中医的独特的诊病方法——脉诊,即切脉,俗称“号脉”。
切脉诊病,由来已久。
司马迁在《史记》中就记载了医家诊脉治病的内容,而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西汉)墓中出土的简帛医书中,已有“脉法”的内容。
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脉经》产生于晋朝,其中的诊脉方法和理论已相当完备。
早期的切脉方法比较复杂,要切按头颈、手、足等多处部位的脉动。
以后逐渐简化为只切按手腕部的脉搏,称为“寸口”诊法。
在这短短寸许长的脉动部位上,古代医家做足了文章。
他们将腕横纹向上约一寸长的这段脉动分成了三“寸、关、尺”三部。
左右手的寸、关、尺部位分属不同的脏腑,认为可以反映相应脏腑的病变。
其中右寸反映肺的情况,右关反映脾胃,右尺反映肾(命门);左寸反映心,左关反映肝,左尺反映肾与膀胱。
仔细观察,大家可以发现:远端的寸部对应的是人体最上部的心、肺(上焦,呼吸与循环系统);中间的关部,对应肝、脾胃(中焦,消化系统);近端的尺部对应肾、膀胱(下焦,泌尿生殖系统)。
如此,小小的“寸口”,却俨然成为人体五脏六腑的全息窗口。
仅此还不够,在切脉的时候,还要用三种不同的指力去按压脉搏,轻轻用力按在皮肤上为“浮取”;中等度用力按至肌肉为“中取”;重用力按至筋骨为“沉取”。
寸、关、尺三部,每一部有浮、中、沉三候,合称为“三部九候”。
不同手法取到的脉,临床意义不同。
通常,脉浮于外者,病位浅,沉于里者病位深。
切脉时还有许多讲究。
首先,要求安静,包括外环境的安静与医患两者心神的安静。
患者在诊脉前要休息片刻,待安静后方可诊脉。
医者切脉前一定要静心,调整呼吸,并将注意力完全集中于指下,细心切按一分钟以上。
诊脉时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手臂与心脏保持在同一水平位,手腕舒展,掌心向上。
其次,切按时医者用三指定位,即先以中指定好关部,再根据患者身高调整三个手指的疏密。
若患者身材高大,布指宜疏;矮小者,布指宜密,小儿则用一指(拇指)诊脉,不分三部。
学习诊脉,必须先了解正常的脉象。
正常脉称为“平脉”、“常脉”。
每分钟跳动70—80次左右,节律规则,脉型不粗不细,不浮不沉,不刚不弱。
但正常脉象常随季节、年龄、性别、体质等会有差异。
如春、夏、秋季的脉大多偏浮,而且搏动有力;冬季的脉多沉伏于里。
年龄越小脉搏越快,青壮年脉多强而有力,老年人的脉较弱;身材高大的人脉多长,矮小的人脉较短,瘦人脉多浮,胖人脉多沉;饱食后及情绪激动时脉多快而有力,饥饿时脉多软弱。
如果发现相反脉象,如冬天脉浮、胖人脉浮、瘦人脉沉等,提示脉象异常。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异常脉象。
浮脉,是脉动显现部位表浅的一种脉,轻取即得,重按反而变弱。
一般情况下,提示病邪在表。
脉浮而有力者为表实,浮而无力者为表虚。
沉脉,是脉动显现部位较深的一种脉,轻取不得,重按始见。
通常主里证,沉而有力者为里实证,沉而无力者为里虚证。
迟脉,脉来较慢,每分钟60次以下。
多主寒证,因寒可使血流速度减慢。
迟而有力者为冷积实证,迟而无力者为阳虚证。
数脉,脉来较快,每分钟90次以上,来去急促。
多主热证,因热可使血流速度加速,数而有力者为实热证,数而无力者为虚热证。
细脉,又称小脉,脉如细线,软弱少力,但应指尚明显。
是湿证与虚证之象。
因湿邪阻滞脉道或气血虚而不能充盈脉道所致。
洪脉,脉体阔大,充实有力,来盛去衰,状如洪水。
大多主邪热亢盛的实证。
弦脉,脉形端直,如按琴弦。
常见于有肝胆病、痰饮证、疼痛证的患者。
滑脉,脉来流(滑)利,如盘走珠。
是实热证、痰饮证、伤食证,或妊娠的脉象。
涩脉,脉来艰涩不畅,如轻刀刮竹。
为气滞证、瘀血证、精血亏少证之征象。
虚脉,三部脉举按皆无力,隐隐蠕动于指下,为一切无力脉之总称。
是虚证之象,主要为气虚或气血两虚证。
实脉,三部脉举按皆有力,脉来盛而坚实,为一切有力脉的总称。
是实证之象,提示邪气实而正气不虚。
促结代脉,即促脉、结脉、代脉,均为节律异常、有间歇的脉。
促脉为脉来急数而有不规则的间歇,促而有力者为阳热亢盛之证,促而无力者多为气虚将脱之象;结脉为脉来缓慢而有不规则的间歇,有阴盛、气结、寒痰、瘀血等多种主病;代脉为脉来缓慢而有规则的间歇,间歇时间较长。
为脏气衰微或气滞血瘀之证。
脉象还有许多,以上是最主要的几种脉象。
中医临床治病,除了望、闻、问诊外,切脉也非常重要。
唐代名医孙思邈就说:“夫脉者,医之大业也,既不深究其道,何以为医者哉?!”辨证时,脉象常常起决定作用。
如最近治疗一位经常反复腹泻多年的老年患者,就诊时大便一日5 6次,水泻,大便臭味不甚,无脓血,不能进食任何含粗纤维的食品,每日只能吃少量稀饭或烂面条,否则腹泻次数更多。
察其舌淡红,苔薄白腻。
从以上症状看,似无热象。
但患者之脉甚数(每分钟124次,有冠心病史,经常心悸,胸闷等症状)。
辨证认为,患者病程很长,脾气已虚,但夹有火热之邪,火邪下迫大肠则腹泻,上扰心神则心悸。
故用补气的党参等配伍清热泻火的黄连(既能泻大肠火,也能清心火,一举两得)治疗,七剂后复诊,大便减为每日1 2次,心悸症状改善,心率也有所减慢。
当然,疾病的病因与病理变化是非常复杂的,因此临床上所见的病脉往往也很复杂,常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脉象并见,如脉浮数、沉迟、滑数、弦涩等。
还有脉证相符与不相符的问题,不相符时,就须决定是舍症从脉,还是舍脉从症等。
另外,理论上谈脉诊不难,但实际操作中要确定是何脉、解释分析脉与病的关系等不是一日之功。
古人就说:“脉理精微,非言可尽,心中了了,指下难明。
”不经过多年的反复实践,细心体会,不用心去悟、去比较,是不可能真正把握脉诊的。
脉学求索——名老中医焦树德、路志正访谈录2009-04-04 23:50分类:歧黄医道字号:大中小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心病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学术研讨会,于1998年11月1日至3日在北京召开,我有幸参加了这次会议。
焦树德教授为心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路志正教授为副主任委员。
11月2日晚上,我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和求知若渴的愿望敲开了两位老教授的客房门,向二老提出了多年来探索的一个脉学问题,是否高明的中医只凭诊脉便知病情根源,即:“不用病家开口,便知病情根源”应如何理解?二老针对我的疑问,分别畅谈了自己的认识和临床体会,使我茅塞顿开,受益匪浅,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回到自己的客房,已经是夜晚11时了,我却异常兴奋,久久不能入睡,回味着二老的教诲,欣然命笔,整理如下。
1诊病应“四诊合参”,切脉乃“四诊之末”切脉是中医学的独特诊法和宝贵经验。
但是,只凭诊脉去进行辨证论治是不全面的。
因为病情与脉象有相符者,也有不相符者。
故临床时必须把望、闻、问、切四诊得到的材料,互相参考,互相佐证,来详辨证候,才能辨证准确。
明代医家张景岳说得好:“凡值疑似难明处,必须用四诊之法……故《难经》以切居四诊之末,其意深矣”。
“四诊合参”或“四诊互参”、“脉症互参”等等,这是辨证论治时所必须重视的。
临床上虽然有时也“舍症从脉”,但这往往是在特殊情况下,并且也是经过“四诊合参”以后才确定的。
所以千万不要片面地强调“舍症从脉”,以此作为借口而忽略“四诊合参”。
2“持脉有道,虚静为保”,多诊常脉才能知病脉《素问·脉要精微论》有:“持脉有道,虚静为保”,其含义有两个方面:一是诊脉时虚心安静,才可调整医生自己的呼吸,再以此去测定病人脉搏的至数,这就是《素问·平人气象论》所说的“常以不病调病人,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为法”的意思;二是诊脉时虚心安静,才能摒除杂念,全神贯注,这样对复杂的脉象才有较深的体会。
只有这样,才能符合脉诊的要求。
诊脉之法,只有知其常脉,才能辨其病脉。
平时应多体会常人之脉,并可经常体察自己一天的脉象变化。
《素问·脉要精微论》谓:“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
”常人之脉以平旦为最准确,而饭前、饭后、饮酒、喜怒等饮食或情志因素都会影响人体发生变化,切其脉势必会有相应变化,细心切脉,必有体会。
3切脉不仅要诊“脉象”,而且要审“脉神”医生切脉除要详辨浮、沉、迟、数、滑、涩、虚、实……诸脉象外,还要注意详细审脉神。
脉象是指脉来的形象、形体而言,脉神则是指脉象中的神气、气氛、神情而言。
例如一个人虽身体高大魁伟,却目无光彩,精神萎靡不振;另一个人虽然身材不高,但目光炯炯,精神很好。
这表明,两个人的精神状态不同,即神气不同。
以此例彼,说明辨清了脉象,只是诊到了脉来的形象,再细细地体察到脉神,才能深入细致地观察、辨别疾病轻重进退的情况。
所以古人在论诊脉时强调指出“脉贵有神”,“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关于脉神的诊察,可从两个方面去体会:一是指脉象之来,整齐不乱,大小均匀,劲中有柔,软而有根,井然有序,悠扬和缓,与四时气候变化相应(如春微弦、夏微洪、秋微毛、冬微石)者,则可谓有神,也称有胃气;二是指脉象中神气、气氛的静躁而言。
一般说,脉来时,神气躁动不宁者,为病情尚未稳定,还有继续传变、复发、再作之势,必须继续抓紧治疗。
例如有的高热病人,经过治疗,体温虽下降至正常,但如脉来尚疾躁数急不静者,则常常于下午或次日体温又上升,高热复发。
如高热已退,诊其脉来亦宁静者,则体温很少再升高。
汉代医家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也曾指出:“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躁而不静)者,为传也”。
后世医家也常用“脉静身凉”来描述热病向愈的情况。
可见细细诊察脉神,对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等,均有重要意义。
故临床医生必须在详辨脉象的同时,细察脉神的变化,才能更好地进行辨证论治。
当然,脉神的体察与掌握必须经过长期实践才能逐步掌握准确。
此外,切脉除了诊两手寸、关、尺“三部九候”外,必要时还应“切头”(诊人迎脉)、“切足”(诊足背趺阳脉与足内踝太奚谷脉)、切腹(胸腹部的叩、触等),全面切诊,方不致误。
4病家不开口,“三诊”在其中《难经·六十一难》有:“经言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的论述。
这种神、圣、工、巧的功夫务必掌握好,方能探求疾病的因源。
《素问·脉要精微论》谓:“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
这就是说,高明的医生诊察病情,病家不开口,“三诊”在其中。
即把切脉与望诊、闻诊结合起来,三诊相互参合,则病之寒、热、虚、实、轻、重等可大体了然心中。
再结合详细的问诊,则病之在脏在腑、在经在络、痼疾卒病,更可了如指掌矣。
绘画大师三笔两笔便能画得传神,这种高深的功夫,非朝夕可得。
脉学也是这样,“脉理精微,其体难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