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客、幕僚和秘书的异同
苏锡常镇一模文言文《端文顾泾阳先生宪成》详解
![苏锡常镇一模文言文《端文顾泾阳先生宪成》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020183bb83c4bb4cf6ecd13d.png)
5.对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刺.及执政刺:指责
B.扁.所居曰愧轩扁:题字
C.尝言官辇毂
..辇毂:乘车
D.以此为大节目
..节目:关键
【答案】C(辇毂:代指京城)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B.顾宪成听到同僚替他署名为病中的张居正祈福,就快速前去删除自己的名字。
C.顾宪成被革职后创办东林书院,在读书人中产生很大的影响,使朝廷大为忌惮。
D.顾宪成和钱启新认为王阳明无善无恶之说于世有害,作者认为他们错解了该说之意。
【答案】A(张居正没有高度赞赏顾宪成等人的这一行为)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举子业不足以竟子之学,盍问道于方山薛先生乎?
【翻译】科举考试不足以成就你的学问,为什么不去向薛方山先生请教道理呢?
(“举子业”“竞”“盍”“问道”每点1分,句意通顺1分,共5分)
(2)故会中亦多裁量人物,訾议国政,亦冀执政者而药之也。
【翻译】所以集会时也常常评价人物,批评国家政事,也是希望主管政事的人能够把这些当作良药。
(“裁量”“訾议”“嚣”“药”每点1分,句意通顺1分,共5分)
8.简要概括顾宪成“治学”的特点。
(4分)
【答案】①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②讲求实用;③维护儒学正统。
(意思准确即可,答对一点得1分、两点得3分、三点得4分)
【辨析】不惧权贵?。
中国古代的秘书机构和秘书人员
![中国古代的秘书机构和秘书人员](https://img.taocdn.com/s3/m/6528a2d1ad02de80d4d840e6.png)
多赖私学维持 ➢ 隋唐私学发达,王通、孔颖达、尹知章、韩愈
、柳宗元等都收徒讲学,培养了大批人才
•19
剖析是非得失,能切中时弊。是历史上起草
公文最多的秘书官。
13.胡安国
南宋著名学问家。具有民族气节的秘书代表 。担任秘书官职时,力谏皇帝励精图治,
•22
第五节 中国古代对秘书素质 的要求和秘书的培养、选拔
2.征辟是朝廷和高级官员选拔任用属吏的 一种制度,即征召和辟除 ➢ 征召即皇帝慕其才华,礼聘文人名士为官。 多是一些德高望重、学识渊博、名闻遐迩 的人。 ➢ 辟除就是三公九卿、刺史、郡守等高级官员 有权自行聘用僚属。
•23
第五节 中国古代对秘书素质 的要求和秘书的培养、选拔
1.商周时期的太史寮,奴隶制下的官办贵族学 校,也是全国的最高学府。 2.封建社会的官学制度正式形成于汉朝,以汉 武帝创办太学为标志。 3.太学和国子监是国家最高学府,是封建王朝 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
•16
第五节 中国古代对秘书素质 的要求和秘书的培养、选拔
4.历代封建国家还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办学 校系统。郡设学、县设校、乡设庠、聚设序 5.中国封建官办学校的特点: ➢ 不重视自然科学知识的教育,以儒家经典作为 主要教材。 ➢ 培养目标:“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国家培养管 理人才。
•28
第六节 中国古代 著名秘书和当过秘书的名人
3.董狐 春秋晋国的史官,已以秉笔直书而彪炳史册
,被孔子誉为“古之良史” 4.左丘明
春秋鲁国的太史,著名的史学家。相传为 注《春秋》而作《左传》,是一部内容详尽文 字生动的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又作《国语》, 是古代史官“记言”体的典型著作。在我国历史 上开创了利用档案资料编写史书的优良传统。
孙子兵法用间篇原文及翻译
![孙子兵法用间篇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5ca68439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ee.png)
原文:用间第十三孙子曰: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
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而爱爵禄百金,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民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
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
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故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
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人君之宝也。
乡间者,因其乡人而用之;内间者,因其官人而用之;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死间者,为诳事于外,令吾闻知之而传于敌间也;生间者,反报也。
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非圣贤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
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
间事未发而先闻者,间与所告者兼死。
凡军之所欲击,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杀,必先知其守将、左右、谒者、门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间必索知之。
敌间之来间我者,因而利之,导而舍之,故反间可得而用也;因是而知之,故乡间、内间可得而使也;因是而知之,故死间为诳事,可使告敌;因是而知之,故生间可使如期。
五间之事,主必知之,知之必在于反间,故反间不可不厚也。
昔殷之兴也,伊挚在夏;周之兴也,吕牙在殷。
故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
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
译文:用间第十三孙子说:凡兴兵十万,征战千里,百姓的耗费,国家的开支,每天都要花费千金,前后方动乱不安,戌卒疲备地在路上奔波,不能从事正常生产的有七十万家。
这样相持数年,就是为了决胜于一旦,如果吝惜爵禄和金钱,不肯用来重用间谍,以致因为不能掌握敌情而导致失败,那就是不仁到极点了。
这种人不配作军队的统帅,算不上国家的辅佐,也不是胜利的主宰。
所以,明君和贤将之所以一出兵就能战胜敌人,功业超越众人,就在于能预先掌握敌情。
要事先了解敌情,不可求神问鬼,也不可用相似的现象作类比推测,不可用日月星辰运行的位置去验证,一定要取之于人,从那些熟悉敌情的人的口中去获取。
幕僚应对的不只是老总
![幕僚应对的不只是老总](https://img.taocdn.com/s3/m/b7e09b66783e0912a2162ace.png)
幕僚应对的不只是老总《老板身边的人》系列文章中国企业的老板真正遇到问题时,第一时间往往不是寻找那些智库机构,如咨询公司以及各类研究所和事务所,而是去问身边的朋友。
“门客”和“幕僚”其实是这个国家最古老的职业之一。
作者:Jameson 发表时间:2011-03-31中国企业的老板真正遇到问题时,第一时间往往不是寻找那些智库机构,如咨询公司以及各类研究所和事务所,而是去问身边的朋友。
“门客”和“幕僚”其实是这个国家最古老的职业之一。
中国老板的“袁绍”病症很多时候,一个老板做出决策之前,面对的信息往往很多。
身边的幕僚东一个主意西一个主意,令他们莫衷一是。
老板是企业的主人,决策最终还是要靠自己作出。
他们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将各种主意糅在一起,最后作出的决策不伦不类。
一些老板希望将幕僚提出的想法落地,但又不大胆放权,优柔寡断。
三国里的袁绍不正是这样吗?很多谋士提出了很好的方案,最后不是决断慢了,就是心存怀疑。
我还见识过一些民营企业的老板,他们其实不太相信一个人能够“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他们更希望门客出完主意还能携兵带将打胜仗。
简单说来,那些能够帮助企业走向阶段性成功(如上市)的人,一定是有才有德之人,不是那种有了想法和资源就想自己干的人。
他们通常野心很小,否则不会倾囊相助。
诸葛亮如果想当皇帝早当了。
另外,这种人一定是“爱想、敢说、能做”的人,他不仅想得到,关键时候能说出来,最重要的是出的主意能够落到实处。
与成熟商业社会企业家的简单智力诉求不同,很多中国的老板与幕僚谈到战略、管理、创新这些话题时,貌似相谈甚欢,但最终他们会落到“你现在有什么资源?你手上有什么客户?”这些命题上。
当你有可以直接支持到他们的资源时,你所说的管理思想、企业文化及战略上的东西,他们才会认同。
当一个幕僚和老板聊起战略话题,老板认真倾听,脸上浮现若有所思的神情时,他可能只是在想这件事情到底靠不靠谱。
如物联网这样的新事物,很多人意识到3~5年之后会给中国的供应链带来全新的变化,但你拿这样的技术与老板沟通,他们首先问的是这个技术对我确实有帮助吗?成本高不高?划不划算?值不值得?这些问题摆在面前,最终结论通常是再等一等、再看一看。
浅谈古代幕僚与当代高级秘书
![浅谈古代幕僚与当代高级秘书](https://img.taocdn.com/s3/m/2ae01f3f14791711cd79171e.png)
浅谈古代幕僚与当代高级秘书作者:杨娟来源:《文教资料》2013年第35期摘要:中国古代秘书可分为秘书职官和幕僚,秘书职官大多围绕文书典籍工作,而幕僚则参与地方具体事务,出谋划策、顾问咨询、管理行政事务等。
从综合性方面来说,古代幕僚的工作对于当代以辅助决策为工作重点的高级秘书而言更加具有学习和参考价值。
本文就古代幕僚与当代高级秘书在选拔途径、所享待遇、职能、作用、人员素养方面比较异同,通过比较和对古代幕僚研究,为当代高素质文秘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幕僚高级文秘异同比较纵观中华民族上千年的历史长河,在华夏大地上无数次的变革与动荡中,始终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巧舌如簧、足智多谋,而且关注民生、亲近百姓;他们掌权地方、名扬千里,却身无官职,非官非民;他们手持“令箭”,在政府官员的掩护下,一次又一次地充当着关键事件的决策者和执行者——这就是中国的幕僚们。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社会对于文秘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集现代秘书知识技能、沟通协调能力与管理策划能力于一体的新型复合型人才更是受到社会的欢迎。
对于当代的秘书而言,古代秘书职官从公务秘书的角度为其基本职能和属性的考察提供了参照[1],而古代幕僚则是从私人秘书以及高级参谋的角度为当今高级秘书的综合职能的体现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幕僚制度上滥觞于周朝,下流播至民国,是对于中国历史上官僚制度的主要补充,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
幕僚,也被称为幕宾、幕客、幕友、西宾和师爷等。
[2]不同于正式的古代秘书官职,幕僚们是一种依附官员的职业,并不享受正式的“公务员”编制。
然而相较于古代官员体制中的正式秘书职官围绕国家文书典籍来运转,幕僚们主要为主官提出建议、顾问咨询、帮助处理文书档案、管理行政事务,甚至直接替代长官行使权利,在更大的程度上更加集中地反映了秘书活动的重要特征——辅助性,同时也更好地诠释了智囊型高级秘书的内涵。
古代有才之士入幕的原因不外乎两种:一则迫于生计,无奈为之。
浅谈清代幕客与我国国家机关高秘的对比
![浅谈清代幕客与我国国家机关高秘的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54129e97fe4733687e21aae3.png)
浅谈清代幕客与我国国家机关高秘的对比作者:麦欣静来源:《人间》2016年第14期摘要:幕僚现象古已有之,清代是幕僚制度发展最为完善的时期,从业人员众多的幕客,成为各级衙门主官的座上宾,为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清代的幕客与我国国家机关高秘两者间自然存在差异,但也有相同之处。
本文旨在对比分析两者,试图阐述清楚从清代的幕主自聘,到现代的国家统一公开选拔的机关高秘之间的演变,可以从中探视到前者的职能、性质在后者中的延续与变迁。
关键词:幕客;高秘;对比中图分类号:D9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043-02一、古代幕僚的发展“幕”的本意是帷幄;“僚”最初的意思略近于奴仆;秦汉,“僚”演变为僚属。
幕僚最初是指军政大员幕府中的参谋、书记等,后泛指文武官署中的佐助人员。
“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
” ①两汉时期,“公府将幕咸得以辟署宾佐,咨其策划焉。
” ②在东汉,广选文人名士为幕僚更是成为风尚。
据《文献通考》记载“盖东汉时,选举与辟召皆可以入仕。
以乡举里选、循序而进者,选举也,以高才重名、躐等而升者,辟召也,故时人犹以辟召为荣焉。
” ③魏晋南北朝,各方割据势力需要大量幕僚献策,幕主较重视的是有军事策略和武艺非凡的人。
隋初,鉴于唐五代幕僚对于政权的威胁,规定任用幕僚须得到朝廷批准后才可聘用。
唐袭隋制,同时,科举制大大削减了从幕人士的数量。
到了宋朝,政府大力压制幕府的势力,自辟幕僚的方式改为朝廷任命。
幕僚制至清代进入全盛期,幕客成为许多文人的出路,但幕客已演变为幕主的门客,与幕主有了依附关系。
清代幕客与前朝有所不同,督抚及以下的州县官往往是自己组建私人智囊团。
因此,幕客们非官非吏,只是被官员聘请当顾问,是官员的客人,故称“幕宾”。
主官与幕客之间不是上下级关系,而是主宾关系,可视为朋友,故又叫“幕友”。
幕客指点官员如何施政,所以还可尊称为师长,这与前朝有重大区别。
因为此前的幕僚属于官员;而清代幕客不是官员,只需对主官负责。
秘书的名词解释
![秘书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475bb06d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f3.png)
秘书的名词解释秘书是主要从事幕后的、辅助决策的信息和辅助管理工作的人员,在政府中一般被称为“幕僚”或“文秘”。
从狭义上讲,秘书仅指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中由政府任命或聘任,并在其授权范围内履行职责的、不具有人格性质的、专门从事信息和辅助管理工作的人员;从广义上讲,凡是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军事等领域里从事信息和辅助管理工作的人员都属于秘书。
本节所述秘书,就是指狭义概念。
在国家公务员制度中,除了专职从事信息工作的之外,一般秘书都归口在各级党政机关的办公厅(室)、政策研究室、综合经济部门以及需要运用智力服务的部门(如社会科学院、自然科学院等)的办公室等。
所谓“小秘书”,即在这些单位中专职从事信息、辅助管理工作的人员。
狭义上讲的秘书分类,大致可以划分为政务秘书、事务秘书、文字秘书三个方面。
一、政务秘书相关名词解释:参谋机构。
古代对君主进行咨询议论的机构。
《韩非子·五蠹》:“参国计,而群臣是非焉。
”陈奇猷集释:“《新书·百官志序》云:‘秦有石显、杜挚,汉有东平王苍,晋有司空、卫将军解舒。
’是此所谓参国计者也。
《旧书》亦称:‘文帝置上大夫,武帝置左右丞,晋武帝复置中大夫。
’又《唐六典》亦谓之谏官。
又称议官,则《汉书》所载即如此。
”公文。
公务文件。
《汉书·翟方进传》:“大者用法,小者用令,皆署其事名,载其用意,使下因用以施为。
”古代指传达上级指示或命令的文字。
《清史稿·灾异志三》:“所属州县均有送省公文,最为劳弊。
”古代邸报。
旧时呈报给朝廷的重要公文。
《续资治通鉴·宋理宗景定元年》:“廷珪以刘汝言守江州故也,汝言出,廷珪亟以告变,且曰:‘得非刘将叛乎?’时边报至,人情汹惧,汝言固已知之。
廷珪乃具以告,上大怒,欲捕汝言,犹疑未决。
”参谋机构的职责,一是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当好领导的“高参”;二是负责调查研究,当好领导的“外脑”;三是沟通信息渠道,当好领导的“耳目”;四是承担专项事务,当好领导的“勤务员”。
古代秘书的概念
![古代秘书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e2b2ef44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01.png)
古代秘书的概念古代秘书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古代社会中拥有着很高的地位。
古代秘书通常是指负责处理文书、文件、公文及其它重要文件的人员,他们不仅要具备丰富的学识和才华,更要有一定的政治和外交能力。
在古代各国的宫廷和朝廷中,秘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位,他们对于一个国家的治理和外交事务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在中国的历史上,秘书是一个古老而又高贵的职业,他们不仅要处理文书和文件,还要承担起重要的政治和外交任务,可以说是国家重要的幕僚之一。
古代秘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帝王时代,从商汤、周武王时代就有秘书的存在,随着历代封建王朝的兴盛和衰落,秘书的地位和影响力也有所不同。
在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秘书无疑要数《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了,诸葛亮作为刘备的丞相和幕府大帝,承担了重要的政治和外交任务,被誉为中国古代最杰出的政治家和谋士之一。
古代秘书的工作一般包括处理文书和文件,起草公文和奏折,协助领导者处理政治和外交事务,提出重要的建议和意见等。
秘书需要有一定的政治敏感度和外交能力,要善于沟通和协调各方面的利益,还要有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修养。
古代秘书通常需要具备扎实的文化水平和政治素养,对国家的历史和现状有着深刻的了解,还要有一定的外交经验和交际能力。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秘书的地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历代政权的更迭和社会制度的变革,秘书的地位和影响也发生了变化。
在古代中国的不同朝代中,秘书的地位和影响力有高有低,有的朝代秘书崇尚文治,重视文臣,秘书扮演的角色很重要;有的朝代则重视军功,重用武将,秘书的地位相对较低。
但总的来说,秘书在古代中国历史上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职位,他们承担了重要的政治和外交任务,对国家的治理和外交事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另外,在古代中国的宫廷和朝廷中,秘书的地位和影响力也非常高。
在权贵和官僚,富贵之家的朝廷中,秘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他们不仅需要处理文书和文件,还要承担重要的政治和外交任务,甚至有时还要代表国家出使外交,处理国际关系。
游灵岩记姚鼐字词翻译
![游灵岩记姚鼐字词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e62817f5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81.png)
游灵岩记姚鼐字词翻译(1)灵岩:山名,又称砚石山,在江苏苏州西南,春秋末,吴王夫差建离宫于此,有古迹多处。
(2)吴城:吴县县城。
吴县、苏州在同一治所。
(3)纷纷靡靡:众多而富丽。
(4)若:像是。
列:排列在一起。
(5)咸:都。
有异:有特殊之处、与众不同。
(6)节:节省。
行者:路人。
(7)窈(yǎo)然:深远曲折。
(8)西施:春秋末越国美女。
越王勾践把她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夫差最宠爱的妃子。
(9)泓然:形容水量大。
(10)浣(huàn)花池:相传为西施濯花之处。
(11)容:供,让。
栖迟:宿息。
(12)周眺览:向四周远看。
(13)轩(xuān):有廊的房屋。
直:当,对着。
洞庭:山名,在今苏州西南太湖中。
(14)具区:太湖的古称。
(15)用:因此。
号:称为。
(16)“专此”二句:意谓吴郡最美的是灵岩山;灵岩山最美的是奇观阁。
专:独一。
(17)亟(qì):屡次。
甚亟:次数甚多。
(18)每:每每,常常。
匿幽閟(bì)胜:把幽境胜景都隐藏闭塞起来。
(19)莫可搜剔:意谓找不到幽胜佳境,也挑剔不了差错。
(20)“如鄙”句:谓好像灵岩山存心鄙视我这样的浅薄的人。
(21)淮南行省:张士诚在苏州称吴王(1363—1367)后,仿元代行省建制,设淮南行省,地处当今江苏、安徽两省长江以北、淮河以南地区。
参知政事:行省的副长官。
饶公,名介,字介之,自号华盖山樵,临川(今属江西)人,元末自翰林应奉出佥江浙廉访司事,张士诚称吴王后,任饶介为淮南行省参知政事。
吴亡,被俘处死。
有《右丞集》。
客:门客,幕僚。
(22)“升于高”四句:承上二句,意谓由于饶介这位长官来游,灵岩山就大显殷勤,登高山,就让优美山景自然出现;进深山,就让奇石突然出现。
“悠然”,自在的样子。
“奥”,深,指山的深处。
(23)氛岚:山间雾气。
蹇舒:舒展。
(24)杉:杉树,乔木。
桧(guì):也叫圆柏、桧柏,常绿乔木。
(25)幽显巨细:不明显的,明显的,大的,小的。
古人为什么盛行养大批的门客,门客又是什么人?
![古人为什么盛行养大批的门客,门客又是什么人?](https://img.taocdn.com/s3/m/b1d1266a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71.png)
古人为什么盛行养大批的门客,门客又是什么人?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养客习俗盛行。
作为贵族地位和财富的象征,门客的地位与家奴不同。
他们通常没有固定的工作,也不需要做家务,基本不负责工作,每天都有专人负责他们的吃喝住行。
更重要的是,即使国家已经十分贫困,他们仍然能够得到最基本的食物和衣服。
然而,为什么古代的祖先养活这么多门客呢?这些上门的客人为主人家带来了什么好处呢?古人并不会免费供养他们的门客,因此,门客必须拥有独特的技能,能够为他们的主人家提供特殊的服务。
一般来说,门客所承担的任务主要包括:刺杀和暗杀: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种谋杀看起来相似,但执行方式截然不同。
刺杀通常是公开的攻击,可能会采取与目标(我们称其为死士)进行一对一的攻击方式。
相比之下,暗杀则是隐秘的。
虽然速度可能较慢,但成功率大致可靠,风险也不像刺杀那么高。
游说者:游说者是通过口才实现目标的人。
例如,当某国想要通过派遣使者到另一个国家来达成某种目的时,这位客人需要站起来,利用自己的口才帮助主人家实现目标。
虽然游说的风险不算很大,但需要具备勇气和文才,因为他们可能会面临各种挑战和考验。
无论面对怎样的压力和困难,游说者都需要保持沉着冷静的心态,不为所动。
只有这样,才能在游说中获得成功。
文人客:文人客是指为主人家起草文件或传递信函的老师,与前两种职能相比,文人客更像主人家的谋士和导师。
一般来说,文人客的能力越强,主人家的实力也就越强。
上述三种门客职能都是相对高层次的。
此外,主人家还可以雇佣一些不太高层次的门客。
这些人的主要特点是文化水平较低,但工作积极性较高,缺乏展示和表演的机会,其技能也不是特别高端,例如偷盗等。
根据不同的职能,门客们可以分为几个层次。
最低的层次只提供基本的温饱保障,而最高的层次则提供了丰厚的奖励,例如鱼、肉和车。
门客们不仅博学多才,而且种类繁多,实际上是主人家一个人才储备库。
春秋战国时期正值礼乐崩溃,数百个藩国中只有七个国家,即战国七雄。
幕僚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幕僚在古代是什么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fa072c73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81.png)
幕僚在古代是什么意思在古代,幕僚是指向统治者(如君主、将军或统帅)提供决策和行动指导的顾问。
幕僚的地位和作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可能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幕僚是一个重要的职位,对决策者的决策过程和战略规划起到了关键作用。
幕僚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受到了孙子兵法和《太平御览》等经典著作的影响。
在古代中国,幕僚被视为军队或政府的核心团队之一,他们的职责是就军事和政治问题提供有力的分析和建议。
当时的幕僚往往是经过严格选拔的学者、军事家或政治家,他们具备各种技能和知识,能够为统治者提供全面的战略规划和行动计划。
幕僚在古代中国的地位和作用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君主们意识到,单凭个人的智慧和能力很难解决复杂的军事和政治问题。
因此,他们聘请了一些精通军事策略和政治理论的智者,以协助他们进行决策和策划。
这些智者被称为幕僚,他们的存在为古代统治者提供了宝贵的智慧和经验。
在日本古代历史中,幕僚又有不同的含义。
在幕府时代,幕僚指的是幕府将领的高级助手。
幕府将领通常是武士出身,他们需要处理各种政务和军事事务,而幕僚则是他们身边的智囊团。
幕僚负责收集情报、制定计划、指导军事行动,并为将领提供决策建议。
同时,幕僚还充当了将领与其他重要人物之间的联络桥梁,以确保信息的交流和资源的调配。
幕府时代的幕僚在政治、军事和外交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于幕府的统治和维护至关重要。
在西方历史中,幕僚的概念也存在。
例如,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幕僚通常是将军的助手,负责处理军事事务并提供战略建议。
他们通常是具备丰富军事经验和政治能力的人才,能够为将军提供决策上的支持和指导。
幕僚在战争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能够协调部队、制定战略、分析情报,并确保将军的行动符合整体的战略目标。
总的来说,幕僚在古代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通过提供智慧和经验,辅助统治者或将军做出决策,并确保这些决策的有效实施。
无论是在古代中国、日本还是西方,幕僚都是由精通军事、政治和战略的人才组成,并为统治者的决策过程和战略规划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从古代幕僚“朋友圈”看文秘人才综合能力培养
![从古代幕僚“朋友圈”看文秘人才综合能力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2d747d19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55.png)
从古代幕僚“朋友圈”看文秘人才综合能力培养
幕僚是指辅助决策并为领导提供智力支持的人员。
在古代,幕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作用不仅是协助领导制定和执行政策,还包括策划战略、分析情报、协调运作等一系列任务。
幕僚的工作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能力,而文秘人才在现代企事业单位中也承担了类似的角色,因此可以从古代幕僚的“朋友圈”中,看到文秘人才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古代幕僚的“朋友圈”帮助其培养了广泛的知识面。
幕僚需要了解政治、历史、经济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并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决策过程中。
他们与各类人士交往,互相交流,从中获取新的信息和见解,进一步扩大了他们的知识储备。
同样地,文秘人才也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面,以便能够理解和应对各个方面的工作需求。
通过与不同背景和专业领域的人士交流,文秘人才可以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边界,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古代幕僚的“朋友圈”培养了他们的沟通协调能力。
幕僚需要与各种不同的人士进行沟通和协调,如领导、部属以及其他幕僚等。
他们需要了解每个人的观点和需求,并在决策过程中进行整合和权衡。
通过与各类人士的交往,幕僚能够培养出较强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同样地,文秘人才在工作中也需要与各个部门和人士进行沟通和协调。
他们需要理解每个人的需求,并能够有效地传递信息和协调工作。
通过与多方沟通和协调,文秘人才可以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从古代幕僚的“朋友圈”中可以看到文秘人才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通过拓宽知识面、培养沟通协调能力、提升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加强问题解决能力,文秘人才可以在工作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并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古代对食客的称呼
![古代对食客的称呼](https://img.taocdn.com/s3/m/e3a34a59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bd.png)
古代对食客的称呼
古代对食客的称呼有很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称呼:
1. 门客:指古代达官贵人家中养的一些具有特殊才能的人,如谋士、武士、文人等。
2. 幕僚:古代各级官员所聘请的私人行政助理,主要负责协助官员处理政务。
3. 谋士:指为别人出谋划策的人,在古代多指一些有智慧、有才能的人。
4. 食客:指古代豪门贵族家中供养的一些有才能、有学问的人。
5. 宾客:指古代贵族、官僚家中的客人,也包括一些食客。
这些称呼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它们都反映了古代社会中食客这一特殊群体的存在。
1。
幕友·师爷·秘书-论文
![幕友·师爷·秘书-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b88980255270722192ef7a6.png)
《秘书之友》年第期200577理论探讨政府信息存贮管理与内部传递方面的法律;(4)政府信息获取方面的法律。
第六,培养符合电子化政府要求的复合型公务员。
为了提高电子化政府的运转效率和维护网上政府信息的安全,大力培养以下三种公务员专门人才刻不容缓:(1)既懂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又懂系统科学管理、现代商务管理的复合型网络实务人才;(2)具有创新思维的网络服务、网络管理人才;(3)既懂信息安全防护技术,又精通网络信息知识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刘文良等中国政府职能转变问题报告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张成福电子化政府:发展及其前景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张锐昕,黄波政府上网给政府管理带来的机遇、挑战及对策研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毕明,赖江梅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电子化”政府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作者单位:山东科技大学文法系)[1].[M].2003.[2].[J].20003[3].[J].2000(1)[4].[J].2003(2)626古代将士带兵出征常常以幕为府,故称“幕府”,以后在幕府中帮办各类事务的文人学士也就获得幕僚、幕宾、幕友等相应称呼。
自清朝起,一概称幕友为“师爷”。
师爷专门办理刑名钱谷、草拟公文,他们处事老到、经验丰富,与古代幕友和当今千千万万辅助领导工作的秘书尤其私人秘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当代秘书与、有承继关系。
一我国从奴隶社会后期就有秘书工作的记载。
西周时期的“士”接受“官府之学”的教育,掌握了文化知识和一定的统治经验,具有一定的政治见解,善文章、长辞令,属知识分子阶层。
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世袭制逐渐瓦解,旧贵族世家纷纷没落,士的特权丧失,“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私人办学之风盛行,许多平民拜师求学于私门,也成为士,士的数量大增。
他们为了寻求个人出路或实现抱负,投靠、依附于某个国君、贵族或势力集团,陈述政见、贡献方略,以求得到重用。
各国君主在强则存、弱则亡的兼并形势下,纷纷探求富国强兵之道,迫切需要士帮助他们出谋划策,实现强国、统一天下的大业。
幕僚的名词解释
![幕僚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3809234b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77.png)
幕僚的名词解释人们常常听到幕僚这个词,但对于幕僚的具体含义以及其在不同背景下的职能和角色,或许还存在一些模糊和混淆。
本文旨在对幕僚这一概念进行解释和澄清,探讨其在军事、政治和企业等领域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一、幕僚的基本含义幕僚,源于英文的"staff",原意指军队中的参谋机构或参谋部门。
随着社会的发展,该术语逐渐被引申为包括军事以外的领域中,如政治、企业等。
无论在哪个领域,幕僚都意味着一群专业人士的团队,他们通过提供具体的建议、分析和决策支持,为领导者制定政策、规划战略和解决问题提供帮助。
二、军事幕僚的职能与作用在军事领域,幕僚承担着重要的参谋职能。
他们致力于为高级指挥官提供决策支持,并负责编制作战计划、策略和战术,以确保部队在战场上取得胜利。
幕僚团队通常由各个领域的专家组成,例如情报分析师、作战专家、通信专家等,他们通过对情报的搜集和分析,以及对战场态势的把握,为指挥官提供专业建议,协助其制定相应的军事行动。
军事幕僚的另一个重要职责是组织和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合作。
他们负责确保不同军种、不同部队之间的协同作战,并提供必要的联络沟通渠道,促进信息的流动和共享。
三、政治幕僚的职能与作用在政治领域,幕僚被赋予类似的职能和角色。
政治幕僚是政治家或高级官员的顾问和助手,他们为领导层提供建议和决策支持,帮助制定政府政策和方向。
政治幕僚的工作包括为政治家进行研究和分析,整理和解读政策文件,起草演讲稿和政策文件等。
他们还负责组织和协调政治活动,管理政治家的日程安排,并与其他政府机构、党派和利益集团进行协调和沟通。
政治幕僚还需要与媒体进行互动,与记者进行沟通,传达政治家的信息和立场。
他们在政治舞台上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为政治家提供支持和保障,确保政治议程的顺利推进。
四、企业幕僚的职能与作用在企业界,幕僚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与其他领域中的幕僚职能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
企业幕僚团队通常由跨部门的专业人员组成,他们为企业高层提供分析、决策支持和执行咨询。
古代谋士的称呼
![古代谋士的称呼](https://img.taocdn.com/s3/m/9506e571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10.png)
古代谋士的称呼
出谋划策的,在军队里叫军师。
诸葛亮就很长时间都被部下称为“军师”。
其他势力则称别人的军师为军师或谋士。
周朝时期,有幕府,幕府不是一个人,而可能是一个小团队,专门负责出谋划策,也负责一些小事情的处理。
后来这个称呼有些变化,有幕僚、幕宾、幕友等。
春秋战国时期,还有门客,也负责谋划和处理事情。
如信陵君围魏救赵里,他的门客就出力甚多。
当然门客从早期的幕僚,到后面就发展出了谋士和死士两个分支。
如许贡门客,就因刺杀孙策而闻名于世。
再到明清,幕府师爷,这个称呼我们就耳熟能详了。
这样的师爷,不但衙门里有,就商贾之家也有。
县令、知县带的师爷有好几种,如折奏师爷、刑名师爷、钱谷师爷、书启师爷、征比师爷和挂号师爷等类。
古代的秘书及秘书机构
![古代的秘书及秘书机构](https://img.taocdn.com/s3/m/4ca6e4eb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d1.png)
古代的秘书及秘书机构古代的秘书及秘书机构古代秘书的官职贞人这一称呼出现于“甲古文”里,是位首领身边参谋议事制作公文的人,与今天的文书人员有些相似。
内史也称“右史”,西周设的秘书官,也称“作册内史”、“作命内史”,主要是记录大事,掌管着作简册。
太史是春秋时的秘市人员,掌起草文书、记载史事、编写史书,也兼管图书典籍、天文历法、祭祖等。
博士,最早见于战国时期,原指博学通达之士,用来称呼学者。
战国后期齐、魏、秦等国先后设博士官,从此博士成了官职名。
秦统一中国后,置博士掌古今史事,保管书籍,应对皇帝的咨询,相当于皇帝的顾问和秘书。
御史在春秋、战国时期为秘书之职,随王活动,专掌记事。
中国自秦汉以来,历代封建王朝均设有尚书、秘书监、秘书令、秘书丞、秘书郎等官职,掌握大小官员转呈向皇帝递交的奏折,宣布皇帝的诏书等。
尚书的设置在秦朝时就已经有了,《宋书·百官上》说:“秦世,少府遣吏四人在殿中主发书,故为之尚书。
”又说:“秦时有尚书令、尚书仆射、尚书承。
”所谓的“发书”,有两种解释:一说是启发文书,即臣下进呈的奏章,皆由尚书开启审读,向皇帝报告;一说是发布诏制,即皇帝下达的命令文告,都经尚书抄写登记,然后颁发。
不管那种说法,都可以看出:“尚书”是皇帝身边亲近的司秘书之职的官员,或者说是皇帝的私人秘书。
秘书丞为秘书省中的秘书长。
魏时设立,随唐时协助秘书监及秘书少监管理秘书省具体事物的官吏。
秘书郎为魏晋始设,属秘书省,或称秘书郎中,专掌图书收藏及抄写事物。
秘书令是三国时曹操设置的秘书人员。
东汉末年,曹操封魏王,在自己封国内置秘书令,以区别于朝廷的尚书令。
秘书令掌管章奏上书,也兼管图书秘记之事。
长史是秦时为丞相属官,如李斯曾任长史,相当于丞相的秘书长。
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
《出师表》:“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长史”指张裔。
《赤壁之战》“子输者,亮兄谨也,避乱江东,为孙权长史。
门客
![门客](https://img.taocdn.com/s3/m/613f3f4633687e21af45a977.png)
门客门客作为贵族地位和财富的象征最早出现于中国春秋时期,那时的养客之风盛行.每一个诸侯国的公族子弟都有着大批的门客.如楚国的春申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齐国的孟尝君等.门客按其作用不同分为若干级.最低一级只到温饱的程度,最高级别的门客则食有鱼,出有车.门客主要作为主人的谋士保镖而发挥其作用,必要的时候也可能发展成雇主的私人武装.关于霸主的问题,因周朝自夷王起,礼乐不明,诸侯始强大.互相征伐,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一些小的诸侯国屡受少数民族入侵之苦.因此一些大的诸侯国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吸纳一些同盟,形成了以自己为首的政治集团.春秋时期,大国之间,经常为争夺霸权而爆发战争.作为霸主的国家,对其盟国有着统治权.它的属国是要向它进贡的既然在列国激烈的竞争中,得才者胜,失才则亡,作为人材的门客自然就有了与主子讨价还价的资本与资格。
于是,有孟子称病不肯先去朝谒齐王,有颜斤蜀上殿不肯趋前,而敢于对忿然作色的齐王直言“士贵耳,王者不贵!”在一客多主的大背景下,门客为自高身价,往往要求主子给予特殊的甚至与主子“平等”的待遇。
冯谖在孟尝君门下先为“食无鱼”,继为“出无车”,后为老母无人赡养三次弹剑而歌。
在先秦群雄争霸时代,有些门客不仅要求主子给予较高的物质待遇,甚至追求与主子建立精神上的“知己”关系。
得到“国士无双”的尊重,这才肯为之效忠卖命。
豫让曾在范氏、中行氏门下为客,不为他们的灭亡报仇,却以漆身吞炭等方法易容为智伯行刺赵襄子,道出了“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的千古名言。
曹沫、荆轲也是这样的门客,他们的主子都有一副礼贤下士重视人材的面孔。
但中央集权制建立、四海归一之后,门客别无选择,就只能争相讨好一个主子了。
没有了选择自由的门客,便失落了相对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精神(李著称之为“雄豪精神”),再也矜持不起来。
孟子说“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而后世的游士门客服膺的人生信条却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浅谈幕友在明清官场的地位
![浅谈幕友在明清官场的地位](https://img.taocdn.com/s3/m/76a7644b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50.png)
浅谈幕友在明清官场的地位
明清时期,幕友在官场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
幕友指的是官僚们的门客或私人秘书,他们分为内外两班,分别隶属于内阁和各大部委。
幕友有时还可以被赋予一些重要的官职。
在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幕友的地位都有着独特的体现。
首先,在政治上,幕友对官场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
因为他们可以接近权力的中心,能够随时听到各方面的消息和消息,能够影响到官僚们的决策。
同时幕友们的忠诚度往往比较高,可以为主人提供可靠的政治支持和建议。
官僚们一般会在重要职位上安排自己的幕友,这也说明了幕友对于官场的影响力。
其次,在文化方面,幕友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通常受过较高的教育,拥有较高的文化水平,能够为官员们提供文化支持和建议。
一些优秀的幕友,比如纪昀、高启、邹应龙等人,也是文学、艺术领域中的杰出人物,他们以卓越的才华和创造力为明清文化注入了新生的力量。
最后,在社会方面,幕友也有着较高的地位。
他们属于官僚家族或家族的亲戚朋友,有着较为广泛的背景和人际网络。
通过与自己的主人和其他幕友建立关系,他们也可以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资源,对于自己的事业或家庭也可以获得更多的支持。
总的来说,幕友在明清官场的地位十分重要,他们在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方面发挥着作用。
虽然幕友并不掌握实际的权力,但他们的影响作用却不容忽视。
同时,幕友这一集团也表现出较高的凝聚力和团结力,他们不仅为自己的主人服务,也为自己的集团争取利益。
幕友在明清官场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对于研究官场文化和明清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门客、幕僚和秘书的异同
门客,又称食客,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盛行的一种职业,当时身家财产够多的贵族,为了进一步提升政治地位与社会地位,会对外招收各国人才并供养他们,食客为雇主私人的部属,不受任朝廷官职也不受国君指使。
门客所贡献的才能五花八门,如出谋献策、出使游说、唱歌跳舞、行刺暗杀、武力保镳等,甚至连行窃与学动物叫也能当门客。
贵族不论进出都会带一定数量的门客当随从,以便随时差遣。
幕僚,意思是在古代称将军幕府中参谋、书记等,后泛指文武官署中佐助人员(一般指有官职的)。
秘书是指:
1、协助领导人联系接待,办理文书和交办事项的工作人员。
2、指秘书职务。
秘书岗位是与领导岗位相伴生的,有了领导才有秘书的存在。
秘书与领导的关系是一种有别于同事关系的特殊关系。
这种关系处理的好坏事关全局工作的开展和秘书工作的成败。
一般机关单位的秘书皆不是某个领导的专门秘书,是要为整个机关单位领导群体服务的,工作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秘书作为一种职业,伴随着人类管理的需要和社会的发展而产生与发展。
从秘书职位的角度来看,秘书职位经历了从官职向社会职业转变的过程。
当今社会的秘书,在本质上是领导人工作的助手,既不能缺位无所作为,也不能越权胡作非为。
秘书是领导者、主事者身边的综合辅助工作人员和公务服务人员。
他们以辅助决策,综合协调,沟通信息,办文、办会、办事等为主要职能,是领导者、主事者的参谋和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