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日昌全人教育模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日昌全人教育模型
教育贵在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已成为举国上下的共识。

然何谓素质教育却见仁见智,众说纷纭。

窃以为,素质教育的真谛是全人教育。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能独立生存的个体,造就体魄俱健、身心俱健的一代新人。

人是身与心的统一体,身是“硬件”,心是“软件”,好比“人”字的撇和捺,二者缺一不可。

几年前,笔者曾用一个“人”字模型来图解素质教育的内涵。

人的素质可二分为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教育亦可二分为体育和心育。

这里仅讨论心理素质和心育。

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完善的智能和健全的人格。

人的智能可分为实能和潜能(体能亦如是)。

实能是一个人现在懂得什么和能干什么,即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潜能是由一个人的身体和心理条件决定的完成某种活动的可能性。

知识与能力不是对立的,一个无知无识的人必定低能。

对知识的掌握可分为知道、理解、应用、评价四个层次。

知道表现为能再认或再现(记忆的两种水平);理解表现为能解释和说明;初级的应用表现为迁移知识到不同情境解决书本问题,高级的应用表现为通过分析综合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评价表现为有自己的见解和独立的价值判断。

我国传统教育的一个误区是过分强调记忆,忽视较高水平的应用和评价能力的培养。

在发达国家,无论教学或考试均弱化对记忆的要求。

死记硬背的东西太多,是我国学生负担过重的一个主要原因。

技能不单指动手能力,而是体脑的结合。

许多技能是人的生存所必须的,如生活技能、学习技能、工作技能、运动技能、娱乐技能等。

技能的培养主要靠练习和实践;光说不练,学不会任何技能。

重知识、轻技能,重理论、轻实践,是传统教育的又一误区。

实践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积极活动,是知识与技能、智能与体能的有机结合。

实践不但可锻炼能力,而且可陶冶人格。

人的潜能表现在很多方面,几乎是取之不尽的。

潜能的一个源泉是学习能力。

在心理学中,有时把学习能力等同于智力,即聪明程度。

聪明的人通常学得快,学得好,表现出较强的学习能力。

对儿童来说,开发智力的最好方法是游戏。

游戏是儿童的天职,是儿童的实践活动。

广泛多样的游戏和玩耍,不但能锻炼儿童的注意力、感知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能陶冶儿童的情绪、性格,培养兴趣和意志品质,提高挫折承受力。

儿童的群体游戏往往是成人社会的模拟,有助于培养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遵守规则,促进道德行为和习惯的养成。

学习能力的另一个含义是会学习,即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在学习过程中能进行有效的自我监控,并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人类知识在不断膨胀和更新,靠生硬灌输和被动接收永远赶不上科学的飞速发展,只能跟在别人后面爬行。

授人以鱼,仅够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得鱼。

学会学习,终生学习,是现代社会对人的基本要求。

重视知识传授,忽视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我国教育的第三个误区。

潜能的另一源泉是创新意识。

学习是吸收人类所积累的知识经验,创新则是为人类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增添新的财富。

一个缺乏创新意识的人是无所作为的人,一个缺乏创新意识的民族是注定要落后的民族。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创造力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

重视学习,忽视创新,是我国教育的第四个误区。

从家庭、学校到社会,一以贯之,实施的都是我说你服的“听话教育”。

鹦鹉学舌,照本宣科,头脑僵化,墨守陈规,是这种教育的必然结果。

让学生为考试而背书,终日淹没于题海之中,为追求所谓正确答案而不许越雷池一步,这样的教育能不扼杀青少年的创造力吗?又怎么能培养出象比尔·盖茨这样的人才呢?
人格是比智能更重要的心理素质。

健全的人格包括良好的性情和高尚的品德。

性情指的是个人的情绪、性格和兴趣。

品德涉及的是同他人的关系,是将社会规范内化所形成的心理品质。

情绪是人的心理状态。

稳定乐观的积极心态,既能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又有益于个人身体健康。

所以有人提出,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所谓情商又称情绪智力或社会性智力,指的是能否正确地认识和表达个人的情绪,调整或改变自己的不良情绪,设身处地地体会他人的情绪,并与人进行良性而有效的情感交流。

望子成龙心切的父母的打骂和唠叨,恨铁不成钢的老师的过多批评训斥甚至讽刺挖苦,这种过重的精神负担比过重的课业负担对学生心灵的伤害更大,使他们长期生活在压抑、焦虑的消极情绪中,很少体验到成功和快乐,最终导致性格的扭曲。

性格是一个人较为稳定的心理特性和行为风格。

性格的核心是自信心。

成人对孩子期望过高,保护过度,管制过严,特别是负性评价过多,会影响孩子的自我评价,挫伤其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孩子或者胆小退缩,经不起挫折,或者凶狠残暴,对他人和社会充满敌意,表现出极大的攻击性和破坏性。

性格决定命运。

一个缺乏自信的人,很难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但在学习和工作上难以取得成功,在生活上也很难有幸福感。

兴趣指的是人认识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倾向性。

兴趣与情绪特别是美感关系密切,既有强弱之分,又有雅俗之别。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无论兴趣广博或专一,都能激发人的热情,促进学习和工作,改善生活质量。

一个对任何事物和活动都不感兴趣的人,会觉得一切都没意思,一切都毫无意义而悲观厌世,甚至走向绝路。

片面强调思想教育,忽视良好性情的培养,是我国教育的第五个误区。

性情不良非但个人痛苦,而且危害家庭和社会。

人的某些过失行为并非思想问题所致,而是心理障碍使然。

如果说,重视智力开发,忽视品德培养,是许多家庭教育的误区的话,晓之以理多,动之以情少;说教灌输多,倾听启发少;斗争哲学多,以人为本少;强调觉悟多,依靠法制少,则是学校和社会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的误区。

世上之人,大抵可分为四种:无私奉献,造福人类,为理想和信仰奋斗终生的是伟人或圣人,他们代表的是道德的最高境界;讲文明,懂礼貌,爱国家,爱亲人,诚实守信,与人为善,恪守社会公德的是好人;碌碌无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大错误不犯,小毛病不少的是凡人或庸人;违法乱纪,伤害他人,危害社会的是坏人。

思想品德教育不能按理想模式要求所有的人,而应根据不同道德水平因人施教。

要将理想与现实统一起来,使教育要求与人的现有水平差距适度。

人们对大而无当的目标不但会因无法达到而放弃,甚至会因空话、假话泛滥而反感。

对青少年学生来说,首要的是法制教育和公德教育,当然,信仰教育亦不可少。

维护法纪靠强制,维护公德靠舆论,都要借助于外力控制。

信仰是将外在价值准则内化所形成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只有在信仰支配下的行为才是自觉的内控的行为。

信仰有好坏善恶之分,人不能没有信仰,更不能信仰邪恶。

在素质教育的讨论中,经常涉及到德育和心育的关系,有人将二者并列,有人将心育包含在德育中,提法有些混乱。

依笔者之见,心育有广义、狭义之分。

开发智能、塑造人格是广义的心育。

狭义的心育单指培养良好性情,预防心理疾病。

作此区分之后,心育和德育的关系便可一目了然。

要重视心理健康,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识之士已呼吁多年,然收效甚微,直到高层领导发话,红头文件下达,才引起社会普遍关注。

在舆论大哗,媒体热炒中,我们也听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看到了一些令人忧虑的现象。

某些人至今仍采取鸵鸟政策,闭眼不看现实,否认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性,或把心理健康问题归结为思想品德问题、缺乏法制观念等,面对新时期的新问题,坚持老一套作法而不顾其效果。

有的学校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建立个心理咨询室或辅导室应付上级检查,在硬件设施上作文章,搞形式主义的花架子;或只由个别教师面向少数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采取医学模式的治疗取向,而不是教育模式的发展取向。

有的人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化,热衷于编课本,讲概念,考条条,甚至企图通过一年教学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更有些人一哄而起,既不研究又不试验,仓促拼凑所谓教材,追求经济效益。

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家庭、社区及媒体的共同任务,应渗透在学校的各科教学和日常管理中,成为全体教师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活动。

对中、小学生影响最大的是父母的教养方式和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是家庭和学校的心理氛围,而至关重要的是父母和教师的教育观念及心理健康水平。

学校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应采取多种形式,除针对有一般心理问题或轻微心理障碍的学生及家长开展个别辅导与咨询外,还可通过不同类型的小组进行团体辅导。

对有严重心理障碍或精神障碍的学生则应转介到专业机构进行治疗。

至于以预防为主,为弥补各科教学不足而开设的心理健康课,则应以学生互动为主,教师讲授为辅,通过丰富多采的活动,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不需要统编教材,更无需考试.教师可针对本校、本班学生实际和存在问题选择活动内容和形式。

根据我国国情,中、小学的心理健康课可结合德育课、班会、团队活动或其它课外活动进行,可在室内,亦可在室外,活动主持者应以班主任为主,其他教师亦可结合自己所授课程,选择部分内容进行,如结合数学、物理课进行思维训练,结合外语和史地课介绍记忆方法等。

当然,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亦可安排固定课时或配备专任教师从事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对教师的要求较高,除具备一定的理论修养,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外,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有一定的创造性,更要有爱心和奉献精神。

接纳学生,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是心育成功的关键。

以心育德,以德养心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2008-05-23 来源:芜湖师范学校邓明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重视它们之间互为促进的作用,将两者有机地融合形成整体合力,共同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德育与心育的关系
现代教育认为,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政治、思想、道德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心育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心理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使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和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地开发智力潜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其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教育。

德育是从学生品德形成的规律和品德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把社会的道德准则和要求,内化为学生的品德,成为学生的内在素质,使他们成为有道德的公民。

德育强调的是社会道德对学生的要求,促进学生对社会的适应,它以健康的心理为基础。

心育则是相对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等“五育”提出的,是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经验,通过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传授心理调适的方法,给予积极主动的引导,使他们的心理素质
不断完善。

心育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我完善,以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

如何正确认识并处理心育与德育的关系,是学校心育工作者和德育工作者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心育与德育之间的区别
学校心育与德育存在明显的区别,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各自起着独特作用。

1、理论基础不同。

心育以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哲学等理论为基础。

德育主要以辨证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理论指导。

2、教育目标侧重点不同。

心育的核心问题是“发展”问题,着眼于心理健康教育,它关注个人合理的心理需求,通过解决个人的心理问题,重在提高个人的价值感和成就感,以达到塑造完善人格的教育目标,强调的是个人价值。

德育的核心问题是“人生观”问题,按社会要求规范个人行为,通过解决每个人的方向问题,着眼于学生的思想品德问题,着力于提高学生的品德素质,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重在提高个人对国家与社会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以塑造个人完善的道德品行为目标,更强调社会价值。

3、教育内容不同。

心育的内容包括学习心理指导、生活指导、青春期教育、人际交往教育、职业指导、健全人格教育、健康指导和障碍矫治等,主要涉及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和心理适应三大类,没有明显的阶级性和时代性。

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规范及法制等,始终充满着鲜明的阶级性和时代色彩。

4、教育原则不同。

心理健康教育也有价值取向,但不代替学生做价值判断,主要是帮助当事人澄清其价值观念体系中的矛盾,使其自己进行合理的判断,培养其抉择能力。

德育有明确的政治倾向和价值倾向,要求旗帜鲜明。

5、工作方法不同。

心育的主要方法则是谈话、讨论、体验、心理测量、角色转换、行为矫正等方法,通过心理训练、心理辅导等解决问题,强调疏导与宣泄,带有更多主动性的色彩,具有个别性、保密性、科学性等特点。

因此,必须由具备专业技能的人员来从事这项工作。

德育的教育方法主要是谈话、说服、评价、榜样示范,向学生传输德育内容,以使学生内化,具有公开性、广泛性、群众性等特点,强调对受教育者进行自下而上的教导和灌输,注重说服与言传身教。

因此,主要由教育者来承担责任。

6、学生观不同。

心育持“移情性”学生观,即把学生看作一个具体的当事人,把教育者看作帮助者、服务者,在师生关系上重视平等、民主、尊重和理解学生。

因此,在教育性与人性之间更强调人性。

德育多持“评价性”学生观,即把学生当作教育者的塑造对象,在师生关系上重视教育与被教育、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

因此,在教育性与人性之间更强调教育性。

7、教育后果不同。

心育如果失败或失误,更多地会使受教育者出现抑郁、悲观、耐挫力差等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严重者可能轻生、自杀、精神分裂。

而德育工作的一旦失误或失败,会导致受教育者思想品德败坏,甚至走上犯罪道路,严重危害社会。

(二)心育与德育之间的联系
心育与德育虽然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但它们之间的联系也是极为密切的。

1、教育目的有共性。

心育与德育的教育对象都是学生,基本职能都是“育人”,都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都是通过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四个层次进行的,都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为根本宗旨。

2、教育内容有交叉。

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看,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由不成熟到成熟过渡的关键时期。

在学习过程中,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培养情感、发展人际关系、寻找人生意义等各种各样的人生问题,都与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

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对于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而这些则都是心育与德育共同关心的学生成长中的重要问题。

3、教育方式密不可分。

德育过程就是促进学生思想内容矛盾转化的过程。

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在深层次上就体现在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心理因素中,表现为受教育时的心理状态,它在学生把外在的道德要求转化为自身的内在需求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心育的实施为德育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内在发展的环境,从而提高了德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4、教育途径的相互促进。

心育与德育都要通过课程、学科渗透、班主任工作、团队活动、课外实践活动、优化校园环境、家校配合等途径进行实施。

5、遵循一些共同的教育规律。

先进的教育理念、新型的师生关系、坚持教育性、尊重人的价值、重视个性的发展、以正面教育为主、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开展等都是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所共同遵循的规律。

一方面德育需要心育的辅助,另一方面心育也离不开道德观念的指导。

德育与心育的有机整合是学校教育发展的需要。

二、形成心育与德育的整体合力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在我国学校教育中,心育还是德育视野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内容,由学校负责德育工作的部门来具体管理和实施。

无论是从理论上看,还是从实践需求上看,实现心育与德育工作的结合,是学校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与选择。

(一)心育与德育结合的必要性
个体品德的形成是一个道德认知、道德情操、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共同协调发展的过程,其核心就是道德内化,即将新的道德要求变成主体的道德行为。

德育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德育的绩效取决于道德内化程度,而道德内化是道德教育信息通过个体心理素质,进行多方面的选择、分化、融合、顺应的过程。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的发展与变化,青少年学生面临的社会心理适应问题尤为突出,如网络迷恋、独生子女的骄纵、自私、缺乏责任感、性观念淡漠等,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明显。

而具有明显思想政治教育化倾向的传统德育,过于注重说教和灌输,忽视了学生道德心理的培养,致使德育效果欠佳,已经不能完全解决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迫使需要德育的目标和内容不断地主动寻找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交叉点,德育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和补充,而心育正是以其自身的优势弥补了德育的不足。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虽有其特殊之处,但它适当地扩充和完善了德育所需要的目标和内容。

心育为有效地实施德育准备了基础,心育也只有渗透于德育,才能最有效地发挥其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二)心育与德育结合的可能性
心育与德育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二者在总目标上是一致的,都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根本宗旨,基本职能都是“育人”,都是帮助教育对象解决实际问题。

对学生来说,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培养健康心理的基础,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前提,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其立足点是通过教育塑造学生,使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心育和德育目标的一致性,要求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受教育者,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发展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心育与德育在教育内容的相互交叉、教育方式的密不可分、教育途径的互相促进以及共同遵循的一些教育规律和原则等,都充分说明德育需要心育的支持,心育也需要德育的依托。

这种内在的联系就为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提供了理论的可能性。

在学校德育工作改革的实践活动中,也已充分证明:德育与心育的结合是可行的,也是卓有成效的。

三、正确实现心育与德育的有机结合
心育与德育的有机结合是教育实践过程中的面临的重要实践问题。

(一)“以心育德”,实现教育目标、内容、方法的有机结合
在学校教育实践过程中,心育应以德育为引导方向,更新教育观念,努力学习一些德育工作的理论、方法,从德育中吸取有益的成分,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

在注重心育观念的同时,有机地结合一些德育工作的理念,为有效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个背景更为广阔的理论支撑。

真正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作为教育目的和内容之一,把德育的相关内容看作是心育目标和内容的合理延伸和扩展,使心育在重视学生最一般、最基本的心理需求的同时,也适时地关注社会对个人的政治、思想、行为规范方面的要求,从而最终使心育的基础层次目标合理有效地延伸到德育这一较高层次的目标中去。

积极借鉴心育形式多样的活动方式,寓德于乐,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二)“以德养心”,实现教育价值取向的有机结合
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德育从关注社会对个人的政治、思想、行为规范等要求的角度出发,使心育能有一个更为积极的社会效果,在德育的视角中寻找一些合理的思想方法,特别是对班级或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主动地在心育中渗透德育的内容与要求,既能体现出个体良好的心理健康需求,也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并适时地和学生一起进行“价值评判”或者“价值导向”,帮助学生澄清一些似是而非的价值观念,引导他们运用理论推理的方法对自己的内心冲突进行归因,进而帮助学生作出充分理智的合乎社会需要的价值选择,从而使他们心理健康发展具有后劲。

一个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人必定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在人的成长与发展中起着导向和动力作用。

心育是德育的核心和基础,与德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学校教育应将两育有机结合起来,“以心育德,以德养心”,形成一股整体合力,共同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切实落实素质教育,以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