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化教学与高考阅读
03 梳理小说的情节结构(教考衔接教材典例)-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学类文本阅读
【高考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精讲】03 梳理小说的情节结构(教考衔接,教材典例引领)教学目标梳理小说的情节结构教学重点难点熟记小说的情节模式教学过程一小说情节的梳理与分析情节是小说塑造人物、展示手法、表现主题的重要载体。
梳理小说的情节结构,是欣赏小说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
命题人在为小说命题时,也必定以情节为出发点,从整体上设置理解文章内容的试题。
高考对小说情节的考查,主要有梳理情节结构、赏析情节手法、分析情节作用三个题点。
二情节梳理必备知识梳理情节结构情节是指小说中因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人与环境间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一系列事件发生、发展直至解决的整个过程,一般由线索贯穿,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几个部分,按照一定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展开,意识流小说常常以心理意识的演进为顺序展开。
情节包含:情节的构成:(二)情节结构安排常见情节线索类型单线结构单线结构的特点是:从人物上说,这种结构一般有一两个主要人物;从情节安排上说,只有一条线索。
情节的发展过程是由开始—展开—结局直至尾声,链条式展开,环环相扣,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双线结构两条线索同时展开,可使小说充分展示作品的内容,人物形象也会刻画得更丰满、更充分。
(1)主次线:主次偕行,相辅相成。
一条线索占主导地位,起重要作用,这条线索称为“主线”;另一条线索占次要地位,起辅助作用,称为“次线”。
判断线索孰主孰次的标准,不是作者所花笔墨的多少,而是每条线索关涉的情节、人物、场景对于主题表现作用的大小、轻重。
如欧·亨利名篇《最后的常春藤叶》,老贝尔曼描绘藤叶是文章的主线,苏艾帮助琼珊是文章的次线。
(2)明暗线:显隐结合,摇曳多姿。
明暗线是从落笔角度(写法)而言的。
明线是文中直接呈现出来的贯穿始终的线索。
在明线上,故事情节从正面展开,人物活动、场面从正面描写。
暗线则是间接地呈现出来的贯穿全文的线索,在暗线上,人物活动、情节、场面等都从侧面处理。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3 小说(分析叙事艺术)(讲义)
分析叙事艺术[导语]小说是一种叙事文学,讲究如何讲述故事。
当我们的小说复习还在传统的三要素里打转的时候,高考已悄悄为我们开辟了小说学习、复习的新视野——小说叙事学。
小说作为叙事性文学,叙事的切入角度、视角变化、方式、技巧以及节奏等腾挪跌宕之处甚多,理应得到我们的重视,而不仅仅是把“叙事”当作与描写、议论、说明相并列的表达方式。
小说叙事学复习与前面的突破一“分析情节结构”有交叉重复之处,但从高考命题来看,把它拎出来单独复习十分必要。
既如此,就要好好地思考与研究小说的叙事艺术及其答题之道了。
一、叙事人称与叙事视角1.“我”——第一人称——有限视角叙事小说中的“我”有两种。
(1)非“主人公”型:可以是旁观者,也可以是参与者,还可以是旁观者兼参与者。
①旁观者:旁观者置身事件之外,可以用更冷静疏离的方式呈现故事,使故事更加客观、真实;可以观察、点评故事里的各种人物;可以坦白自己的不明白之处,让读者去思考。
②参与者:参与到事件中,与主人公得有某种程度的关联(要考虑到“我”这个参与者的身份作用),可以与主人公直接对话,可以衬托主人公,可以对事件、人物产生影响等。
(2)“主人公”型:带有强烈的抒情色彩,也因此具有一种性格化的意义,且读者容易将自己代入“我”的境地中,拉近与“我”的距离。
用第一人称“我”来叙述,“我”既是故事情节的讲述者,又是其中的参与者、见证者、亲历者。
好处是真实亲切,拉近小说与读者的距离,便于抒发感情,便于展开心理描写。
不足是只能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受到一定的限制,是有限的讲述。
分析“我”的作用、效果时还要考虑叙述者的身份,是参与者、见证者还是亲历者。
2.“他”——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叙事“他”,只是故事情节的讲述者,并非其中的参与者、见证者、亲历者,“他”站在故事的外部,以旁观者的身份讲述故事。
好处是叙述自由,超越时空,无所不知。
不足是叙述缺乏亲切感,使读者与小说产生距离。
值得注意的是:第三人称不全是无限视角,也有有限视角——叙述者只是对某个人物无所不知,而对其他人物却并不了解。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文言文片段练习(共7个片段,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片段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8分)王(指赵武灵王)遂胡服(名词做动词,穿胡服)。
使(让)王孙泄告公子成。
公子成再拜(拜了两次)曰:“中国者,贤圣之所教(教化的地方)也(判断句),仁义之所施(施行的地方)也。
今王释(舍弃,放弃)此而袭(因袭,照样子做)远方之服(服装),畔(通“叛”)学者(圣贤们的教导),臣愿(希望)大王图(谋划)之。
”使者报王。
即之(到)公叔成家自请(请教)之,公子成再拜,乃赐胡服。
赵造谏曰:“隐(隐藏)忠不竭,奸(奸邪,邪恶)之属(类)也;以(因为)私诬(欺骗)国,贼(残害)之类也。
臣虽愚,愿尽其忠,无遁(逃避)其死。
”王曰:“忠不辟(躲避)危,明不距(拒绝)人,子其言乎!”赵造曰:“圣人不易(交换)民而教,知者不变俗而动,臣愿王之图之。
”王曰:“圣人之兴(兴起)也,不相袭而王;夏、殷之衰也,不易(改变)礼(制度)而灭,子其(希望)勿反也。
”(节选自《战国策·赵策二》)(1)今王释此而袭远方之服,畔学者,臣愿大王图之。
(2)隐忠不竭,奸之属也;以私诬国,贼之类也。
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8分)襄王立,田单相(辅佐)之。
过淄水,有老人涉淄而寒,出不能行,坐于沙中(状语后置)。
田单见其寒,欲使后车分衣,无可以分者,单解裘而衣(给……穿)之。
襄王恶(憎恶)之,曰:“田单之施(施恩),将欲以取我国(国家)乎?不早图(谋划),恐后(晚,迟)之。
”左右顾(看)无人,岩下有贯(用绳子穿连成串)珠者,襄王呼而问之曰:“女(通“汝”,你)闻吾言乎?”对曰:“闻之。
”王曰:“女以为何若(“若何”,怎么做)?”对曰:“王不如因(趁机)以为己善。
王嘉单之善(善行),善(赞扬)单之善,亦王之善已。
”王曰:“善。
”乃赐单牛酒,嘉其行。
后数日,贯珠者复见曰:“王至朝日,宜召田单而揖(拱手行礼)之于庭(状语后置),口劳之。
”乃布令(发布命令)求百姓之饥寒者(定语后置),收(收容)谷(用食物供养)之。
新高考小说复习课——回归教材 教考结合
• 1.通过对教材小说单元导语与单元学习提示的梳理和概括,整理小 说阅读教材复习要点,整体把握小说知识点。 • 2.通过对近几年高考语文真题的分析,掌握小说在高考中的考法, 构建答题思路,从容作答。 • 3.通过对教材小说《祝福》的命题,加深对小说知识点及考点的巩 固。
导入新课:
• “鸟从巢中起,水从源头来。”《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明确表示,高 考命题的源头来自教材,要发挥高考对教学的正面引导作用,高考要由 “以纲定教”到“考教衔接”的转变。
单元学习任务
本单元的课文都选自世界文学史上优秀的小说作品,体现了人类对社会的认
识,揭示了人类成长的精神轨迹,带给人们以审美的愉悦。阅读本单元小说,完成 下列任务。 1.本单元小说中的人物,如米考伯先生、玛丝洛娃、聂赫留朵夫、圣地亚哥、布恩 迪亚,都是世界文学画廊中的著名人物形象,有些甚至已成为某一类人物的象征。 这些人物为什么令人如此难忘?选择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结合课文中的具体描写 ,分析他的性格特点和典型意义。 2.狄更斯的小说反映了工业革命时期急遽变革的英国社会的风貌,列夫·托尔斯泰 的小说深刻揭示了沙皇俄国的社会现实,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小说表现了哥伦比亚 乃至整个拉美大陆的社会生活状况……这些作品表现了不同的社会历史和民族文化 特点。阅读本单元课文,结合具体内容,感受和了解不同的民族文化和社会历史风 貌,写一则读书札记。 “把故事讲好”是小说家们共同的任务,讲故事的方法则千变万化。古往今来的小 说家,既继承传统,又推陈出新,丰富了小说的创作手法,也赋予作品以独特的风 格意蕴。研读本单元课文,探究小说的艺术手法,深化对作品的理解,从下列活动 中任选一项完成 1.心理描写在小说中十分常见,是小说塑造人物、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方法。梳理 本单元课文中的心理描写,想一想,不同作品中心理描写的方法及作用有哪些异同 2.环境是小说的基本要素之一,在小说中承担着多重功能。一方面,环境影响、制 约人物的行动和情节的展开,为人物的行动提供依据,也让人物性格在与环境的互 动甚至冲突中更充分地得到展现;另一方面,环境又常常富有暗示性和象征性,能 够烘托气氛,激发读者的情感,隐喻主题。全班同学分组,各选一篇课文,分析其 中的环境描写,理解其复杂意蕴,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三欣赏小说,不仅要品析作品在情节设置、形象塑造等方面的独到之处,更要理解 作者通过作品表现出的对社会人生的认识与思考。同样,创作小说,固然需要学习 典范作品的写作技巧,更重要的还是认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从下列写作任务中 任选一项完成。 1.本单元小说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展示了小说名家的风格特征。选择你喜 欢的一篇细加研读从中选取感兴趣的某一要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赏析文章。 2.只要你认真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存在着不少“小说元素”,或让人感动,或引 人深思,或令人开怀……试着从中采撷一二,以之为基础创作一篇小小说。
高考作文素材:关于读书的片段
高考作文素材:关于读书的片段引言读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培养个人素养和智力的重要途径。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读书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
通过读书,人们可以开拓眼界,拓宽思路,获得知识和智慧。
下面是一些关于读书的片段,希望能够提供一些高考作文写作的素材。
片段一:沉浸在书海中当我打开一本厚重的书籍时,我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字与字之间构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场景,人物故事在我的脑海中生动呈现。
我沉浸在书海中,仿佛置身其中,与主人公一起共同经历他们的喜怒哀乐。
书籍是一个让我自由探索的宇宙,我可以想象自己成为故事中的英雄人物,追随他们踏上冒险之旅。
读书可以帮助我逃离现实的束缚,让我体验到更多的情感和经历。
通过读书,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人性、社会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片段二:读书的益处读书不仅仅是为了娱乐和放松自己,更是为了获取新知识和扩展视野。
通过阅读各种不同的书籍,我能够了解到世界的多样性。
不同的文化、历史和经验都会在书中得以展示,这为我提供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读书还能够提升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会逐渐培养出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总结归纳,并能够将自己的想法通过文字清晰地表达出来。
此外,读书还可以满足我对于好奇心的追求。
无论是科学类的书籍还是文学作品,都会让我探寻到一些未知的领域和感受到作家的智慧。
通过阅读,我不断追求真理,思考人生的意义。
片段三:书籍的力量书籍有着无穷的力量。
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和世界观,甚至可以改变整个社会。
经典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鲁滨逊漂流记》等,深刻地影响了历史上的许多人。
这些作品中的故事和人物形象成为了人们共同的文化记忆,引发了深远的影响。
书籍还可以培养人的情操和品味,提升审美能力。
通过欣赏名著和经典的艺术作品,我能够感受到美的力量和人类创造力的瑰丽。
结论读书是一种有益的习惯,它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内心世界,增加了我们的知识储备。
高中高考满分作文训练(片段练习)
高中高考满分作文训练:作文微写作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大学生小闫发现自家大门外有个鸟窝,和朋友架了个梯子将鸟窝里的12只鸟掏了出来,养了一段时间后把鸟的照片发到网上,没想到有人愿意出价买鸟,两人因此获利1200多元,后来他们又掏了4只。
原来,他们掏的这种鸟叫燕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结果,小闫和他的朋友以非法猎捕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分别被判刑10年半和10年,并处罚款。
此事引发不小的争议。
小闫父亲:儿子对小动物特别喜欢,在我们心里,农村孩子逮鸟抓鱼不用管,没想到会被判得这么重。
热心网友:量刑太重,10年牢狱生活足以毁了人的一生。
法律专家:知不知道燕隼是二级保护动物,以及知不知道因此受到严惩,这叫法律认识,法律认识错误是不免责的,理由就是公民应当知法守法。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微写作1——开头训练要求引用材料,分析材料,提出观点,写成凤头而不是猪头,短小精炼。
第一段:开头01.近日,大学生小闫因私养丙售卖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燕隼而被捕入狱判刑十年。
十年对于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重要的。
但是无情的法却将小闫的人生起点拉入深渊。
许多人为此鸣不平,认为法律不应如此无情。
而我认为,法虽无情,但却有理。
02.大学生小闫因掏自家门前鸟高价出售,但因此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而被捕入狱十年。
十年刑狱毁一生,纷纷扬扬惹众论。
但我认为,法律就是一根高压线,不要轻易触碰。
因为没有人会为你高举的无知买单。
03.大学生小闫因不知自己掏出的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并转手卖给他人而获刑十年半。
这样一个前途无量的大学生,人生由此转入黑暗,不禁令人惋惜。
他真的就应该得到这样的惩罚吗?我认为法律不应该是冰冷的,法律也要有温度。
微写作2——片段练习:(要求运用排比、反问、名言)01.亚里士多德曾说:“法律是不受任何感情因素影响的理性”。
片段阅读的8种题型
片段阅读的8种题型1、主旨类这类题主要考查考生归纳文段的中心思想的表达能力,要求考生在理解文段内容的基础上,用简明的语言将文段的主旨、中心思想以及标题进行归纳、概括。
最后选出表达最恰当的一项。
因此,有关专家指出在做这样类型题的时候,一定要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每一句的句意,最后综合起来,从而判断出文段的中心思想。
这类试题根据提问问题的角度,又可以分为三种,即提炼中心思想类、概括主要内容类、文意推断类。
前两种侧重“言内”之意,最后一种侧重“言外”之意。
(1)提炼中心思想类提问题的形式:对这段文字概括(归纳、总结、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这段文字的主旨是、这段文字的中心思想是、最适合做本段文字标题的是……等。
这属于最原始的概括中心思想类,也是我们最熟悉的一类。
2008年第8题:商业设计也许越来越被赋予艺术创作和欣赏的价值,但它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永远是把产品的特质用艺术的方式展现给顾客。
如果一项商业设计不能让人联想到产品并对之产生好感,即使它再精美、再具创意,也不能算是成功的设计。
说到底,广告在创意之外最重要的还是关联性,我们不想被一个美伦美奂的作品吸引,结果却看不出它与所代言的商品之间存在任何联系。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A.独特的创意并非成就商业设计的绝对要素B.对于设计来说,吸引顾客应该是第一位的C.成功的设计必须能够艺术地展现产品特质D.商业设计应尽量强调广告与产品的关联性(2)概括主要内容类提问问题的形式: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是、这段文字主要阐明的是、这段文字主要谈论的是、这段文字主要说明的是、这段文字主要论述的是、这段文字主要强调的是……等。
2007年第14题:即使社会努力提供了机会均等的制度,人们还是会在初次分配中形成收入差距。
由于在市场经济中资本也要取得报酬,拥有资本的人还可以通过拥有资本来获取报酬,就更加拉大了初次分配中的收入差距。
所以当采用市场经济体制后,为了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就必须通过由国家主导的再分配过程来缩小初次分配中所形成的差距,否则,就会由于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形成社会阶层的过度分化和冲突,导致生产过剩的矛盾。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阅读复习(公开课获奖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阅读复习(公开课获奖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复习目标1.认识小说文体特征。
2.了解考场阅读要求,提高学生快速阅读、整体把握的能力。
重点:1.小说三要素、小说的分类。
2.初步把握小说的情节、环境、形象、主题。
难点:掌握快速阅读、整体把握的方法。
设计思想高考文学类文本小说命题总体上会围绕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主题等要素展开,但从不套路化,非常讲究命题的具体性和文本的针对性,对考生文本阅读要求高,尤其是对文本的速读、整读、细读、深读能力要求更高;对考生的思维素养要求高,要求思考具有严谨性、全面性、清晰性,突出围绕人物形象的设题。
鉴于对文本阅读的高要求,在一轮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改变重做题、轻阅读的习惯,要把复习的重心放在对文本的阅读上。
既要作整体把握阅读训练,如勾画核心句,划分层次,提炼要点,概括主旨,感知形象及特点等,又要作文本局部的精读或深读训练,如局部文字的内部层次,关键词语的含义,以及该文字与上下文的关联等。
教学设计一、认识小说文体特征小说是文学的一大类别,是一种与诗歌、散文、戏剧并列的叙事性文学体裁,它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综合运用语言艺术的各种表现手法,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广泛地、形象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
1.小说三要素无论什么样的小说,都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就是人物、情节和环境。
小说都是重在写人物的,“文学即人学”,小说创作的中心任务就是要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而塑造人物形象一般离不开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一定的生活环境,所以人物、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塑造人物形象,安排故事情节,描写典型环境也就成了传统小说的基本艺术特征。
(1)小说中的人物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典型人物;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他不同于真人真事,“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
(2)小说的故事情节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
2025年高考命题趋势及复习备考建议
2025年高考命题趋势及复习备考建议高考命题不止对老师教学有指导性对高三考生也具有极强的引导性。
根据2024年高考对试卷分析的梳理,总结出高考命题几个趋势。
高考命题的持续深化考试内容改革。
高考命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并融入试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和现代化建设人才选拔,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优化试卷结构和试题形式,高考命题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探究性、开放性和创新性,注重增强试题考查学生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素养,引导培养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品质,注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
持续加强国家教育考试命题和考务工作队伍建设,强化规范管理,完善保障机制,提升工作水平。
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全面发展。
考试命题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和高校选拔人才要求。
突出能力考查,突出情境设计。
加强教考衔接,助力育人方式改革高考内容改革的重点高校选拔人才要求情景设计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科技创新;引导培养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品质人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个人体验情境认知情境社会生活情境生活实践学习探索。
关注阅读理解、信息整理、应用写作、语言表达、批判性思维、辩证思维等关键能力。
转变一:教育功能从单纯考试变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
在教育功能上,实现了高考由单纯的考试评价向立德树人重要载体和素质教育关键环节的转变。
力求运用教育评价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在高考评价中创造性地完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机制性设计,以及与素质教育理念、目标和要求的体系性衔接。
转变二:评价理念从知识能力变为综合评价在评价理念上,实现了高考由传统的“知识立意”“能力立意”评价向“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综合评价的转变。
转变三:评价模式从单一的考查内容变为三位一体评价模式在评价模式上,实现了高考从主要基于“考查内容”的一维评价模式向“考查内容、考查要求、考查载体”三位一体评价模式的转变。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文言文片段重点字词解析练习(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文言文片段重点字词解析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丞相公孙弘习文法吏事,而又缘饰以儒术,上大说之。
弘奏事,有不可,不庭辩之。
尝与公卿约议,至上前,皆倍其约以顺上旨。
是时通西南夷,东置沧海,北筑朔方之郡。
弘数谏,以为罢敝中国以奉无用之地,愿罢之。
于是天子乃使朱买臣等难弘置朔方之便。
发十策,弘不得一。
弘为人意忌,外宽内深。
诸尝与弘有卻者,虽详与善,阴报其祸。
淮南、衡山谋反。
弘病甚,自以为诸侯有畔逆之计,此皆宰相奉职不称。
乃上书曰:“今陛下过意擢臣,封为列侯,致位三公。
臣恐先狗马填沟壑,终无以报德塞责,乞骸骨,避贤者路。
”天子报曰:“古者赏有功,褒有德,守成尚文,遭遇右武,未有易此者也。
朕宿昔庶几获承尊位,惧不能宁,惟所与共为治者,君宜知之。
君不幸罹霜露之病,何恙不已,乃上书归侯,乞骸骨,是章朕之不德也。
” (节选自《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有删改)(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不可,不庭.辩之庭:官署B.皆倍.其约以顺上旨倍:背叛C.自以为诸侯有畔.逆之计畔:反叛D.是章.朕之不德也章:显扬(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弘数谏,以为罢敝中国以奉无用之地,愿罢之。
②诸尝与弘有卻者,虽详与善,阴报其祸。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汉高祖四年冬十月,韩信袭齐,已定临淄,虏齐王广。
韩信使人言汉王曰:“齐伪诈多变,反覆之国也,南边楚,请为假王以镇之。
”汉王发书,大怒,骂曰:“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张良、陈平蹑汉王足,因附耳语曰:“汉方不利,宁能禁信之自王乎!不如因而立之,善遇,使自为守;不然,变生。
”汉王亦悟,因复骂曰:“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春二月,遣张良操印立韩信为齐王,征其兵击楚。
汉五年正月,徙齐王信为楚王。
六年冬十月,人有上书告楚王信反者。
帝以问诸将,皆曰:“亟发兵,坑竖子耳!”帝默然。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知识点及教考衔接整理
《阿Q正传》《边城》 1、《阿Q正传》以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农村为背景,用近乎漫画的夸张手法,描写了 一个无名无姓、无家无业的贫苦雇农阿Q短暂的一生。作品通过阿Q这一典型人物,特 别是他的“精神胜利法”,暴露了旧中国国民的“劣根性”,揭示了民族衰败的根源, 也揭示了普遍的人性弱点,体现了鲁迅深刻的启蒙思想。 2、学习《阿Q正传》,着重分析阿Q这样典型人物的性格特点,挖掘“精神胜利法” 的内涵;从人物形象、叙述语言以及幽默、夸张、讽刺等艺术手法的角度,欣赏作品 的艺术独创性。关注小说喜剧表象下的悲剧意味;还可以探讨阿Q为何具有超越时代、 民族的意义和价值。 3、沈从文《边城》是一篇带有田园牧歌情调的散文化小说,反映了作者对“优美、 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的向往。小说围绕撑渡船的老人和他的孙女 翠翠,描写湘西淳朴的风土人情,展现出人性的善良美好,也写出人性的善良美好, 也写出了人在命运面前的无奈与悲凉。 4、学习《边城》,可以通过比较阅读,看看散文化的小说具有怎样的特点,抓住动 作、语言和心理描写,把握翠翠等人的性格特征;文中有大量的风俗和景物描写,体 会这些描写的作用;还可以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作者的独特人生经历,思考他为什 么写这样一个“世外桃源”式的乡村社会,表达了怎样的社会理想。
选择性必修上 《大卫科波菲尔》《复活》《老人与海》《百年孤独》
单元学习提示 1、置身不同时代,探寻丰富多彩的心灵世界,感受多种多样的文化风 貌。
2、联系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体察小说展现的千姿百态的社会生活, 感受人类文化的丰富多彩。
3、了解小说多样化的风格样式,从主题内容、叙事手法、语言风格等 多方面入手把握作品独特的艺术成就。
2、海明威小说语言凝练而又精当,少有修饰,往往用朴素的语句 之间呈现场景和形象,却充满内在张力,令人印象深刻。
初级中学语文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及答案指导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为人民服务》的作者是()。
A.鲁迅B.茅盾C.老舍D.毛泽东2、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朋友/来了/就/不能/很快/地走B.燕子/去了/,有/人来/。
C.你我/可以/有醉人的情感D.著/此亭子/的/主人3、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高中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A. 尊重个性差异,促进学生健康发展B. 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C. 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D. 强化应试训练,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4、在课文《岳阳楼记》的教学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作者范仲淹的情感,最佳的教学策略是:A. 反复朗读课文,理解字词含义B. 分析文章的结构特点,讲解修辞手法C. 结合历史背景,联系现实生活,讨论作者的情感D. 依照教辅资料,完成大量的练习题5、关于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文学赏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文学赏析应注重学生的个体体验和文本理解B.文学赏析应培养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分析能力C.文学赏析应注重宏大的叙事格局和思想意蕴D.文学赏析应脱离文本,孤立地探讨文学理论6、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运用学生自身的思想、情感和经验,对文本进行理解和评价,属于哪种课堂活动类型?A.概括归纳B.语言训练C.探究式学习D.角色扮演7、【题目】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王说:“我一定会回来的。
”B. 她写道:“明天我还要继续练习。
”C. 小李决定:“放弃这次机会,等待下一次。
”D. 他笑道:“没想到我会这么幸运。
”8、【题目】下列句子表述了错误历史事实的一项是()。
A.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了统一度量衡的政策。
B. 明朝初期为了稳定国内局势,朱元璋实行了一系列“海禁”政策。
C.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淘金热后的经济让人瞩目。
高考非连续性文本(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
层进式 对照式 总分式 并列式
论述内容由此及彼、由浅入深 使用对比的手法论证 一般有“总—分—总”“总—分”“分-总”等形式 用几个分论点来论述中心论点
考生阅读论述类文本时,要确定“论”的具体内容,把握每个分论点的具体 内容以及分论点之间的关系等,从篇章结构出发,分析文本在结构上有何特点。
2020高考模厚情感和美好理想而显得富有诗意,可以称之为
诗化的人物。
孙犁抒情绝少像五四时期郁达夫那样直抒胸臆,而是以间接传达的
方式,将情感充分客观化,融感情于景物和人物描写之中,移情入景, 物我交融,因而他的小说生成了一个又一个别有韵致的意境。小说与诗 毕竟是两种不同文体,在营造意境方面二者是有差别的:诗是抒情文体 ,在一首诗中,意境是统一的、自足的;而小说是叙事文体,人事过程 的展现必须以场面的递进为背景,小说的意境是通过场面来显示的。叶 圣陶先生曾明确指出:“意境不仅指一种深善的情旨,同时还要配合一 个活生生的场面,使那情旨化为可以感觉的。”孙犁的许多小说往往就 是由几个场景连缀而成,而意境就是在一定的场景中刻意创造的。正是 内在于小说深层的诗情诗境,将缺少时间规定性的生活片段连缀贯穿起 来,使得孙犁小说呈现出形散而神聚的散文之美。
它通过分析事理,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点。 因果论证可以用因证果(或以果证因),还可以因果互证。
引用名家名言等作为论据,引经据典地分析问题,说明道理的 论证方法。
(二)论述类文本的结构 论证过程实质是论述类文本的结构安排。论述类文本的基本结构一般由“引论、本 论、结论”三部分组成。常见的形式有: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同样需要对文本有一个整体把握,进而快速准确捕捉 住新闻事件关键要素(指人物,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以及表达出来的 观点态度等)。因为原因探究、事件概括、异同比较等各种题型,基本上都需 要涉及有关事件关键要素的知识点。非连续性文本虽然在其形式上表现为事 件之间的“断”,但是不同材料之间的不同事件之间却是存在着必然的 “联”。事件之间的“联”来自于事件内部要素间的“沟通”。阅读时需要 把事件中隐藏着的各个关键要素找出来,进而能居高临下,更好地结合关键 要素解决问题。
高考小说语言特色教学设计
高考小说语言特色教学设计引言:高考小说是高中阶段语文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阅读和分析高考小说,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本,提升对语言特色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因此,本文将围绕高考小说的语言特色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应的教学设计,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高考小说的语言特色。
一、高考小说的语言特色概述高考小说是指在高考语文阅读理解题目中出现的文学作品,它们的选材广泛,涵盖了不同文学流派,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高考小说的语言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动形象的描写:高考小说通过丰富的细节描写和形象生动的语言,使得人物、事件和环境栩栩如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独特的叙事结构:高考小说常常采用非线性叙事结构,通过回忆、闪回等手法将故事情节串联起来,给读者带来强烈的阅读体验。
3.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高考小说运用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使得作品深入人心,引起读者的共鸣。
二、高考小说语言特色教学设计1.了解高考小说的背景和作者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高考小说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背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语言特色。
学生可以通过文献检索和网络搜索等方式来获取相关信息。
2.分析高考小说的语言特色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指导,分析一些经典高考小说的语言特色。
可以从描写、叙事结构、修辞手法等方面入手,对文本进行深入剖析。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提升学生对语言特色的敏感度。
3.模仿高考小说的语言特色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高考小说片段,并要求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模仿创作。
通过模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高考小说的语言特色,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4.撰写高考小说的语言特色分析文章学生可以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高考小说,撰写一篇语言特色分析文章。
在文章中,学生可以结合具体的文本细节,分析小说所采用的语言特色,并对其在表达方式和作用上进行深入探讨。
5.开展讨论和分享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活动,以加深学生对高考小说语言特色的理解和体会。
谈分析结构、把握思路对解答阅读题的作用
谈分析结构、把握思路对解答阅读题的作用作者:梁晓娜来源:《广东教育·高中》2017年第04期在高考试卷中,阅读是学生的重要得分点。
但在具体的解题过程中,学生常感到比较吃力,其中一个原因是学生在阅读和解题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对文本进行割裂式阅读、片段化阅读,缺乏结构意识、整体意识。
所以在复习时,让学生培养起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意识很有必要。
解题时如果能把握文章的结构和层次,理清文章的思路和内在逻辑,可以让我们正确理解句子含义,快速确定句、段的作用,全面把握人物性格和形象,准确把握主旨和情感。
下面笔者将结合教学实践中的实例,具体谈谈分析结构、把握思路对解答阅读题的作用。
一、明确位置,分析作用,理解句子含义理解文章重要句子的含义有很多方法,其中一个就是通过明确该句在文本中的位置,分析其在文本中的作用,来理解其内在含义。
比如说,总起句往往是总起全文或概括段意的,理解它可以从它领起的那些内容中去找;结尾句往往是作总结的,理解它可以从它的上文中去找;过渡句往往是总结上文、概括揭示下文的,理解它可以从它的上下文中去找。
不管是哪一类句子,关键要先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找准它的“管辖范围”,分析它在“管辖区”内的作用,再从它的“管辖区”当中去搜取相关内容来理解句意。
例如:散文《耕作的诗人》中第(1)题(即2009年高考广东卷第16题)要求分析“踩出深深的凹痕”有何寓意。
要理解句子的寓意,我们首先要理解“凹痕”的意思,它的表面含义是“在土地上留下的印记”,但题目显然不是要求我们理解它的表面义,要理解其深层含义,我们可以找到它所处的段落,明确它在段落中的位置,分析它在段落中的作用。
“踩出深深的凹痕”在文章第⑦段的结尾,第⑦段写托尔斯泰鼻孔里嗅到乡村的气息,眼睛里看到乡村的景象,结尾句是“他转过身,脚下那双粗大的皮靴踩在地上,踩出深深的凹痕……”,分析这段文字的内容后,我们无法确定“踩出深深的凹痕”的作用,也无法理解其寓意。
2023高考新课标一卷语文试卷
2023高考新课标一卷语文试卷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2023年高考将会迎来全新的语文试卷,这份试卷不仅符合最新的语文新课标要求,也注重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发展和文化素养。
以下是2023年高考新课标一卷语文试卷的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阅读理解(共三篇,每篇60分)1. 阐释性阅读文本简介:《呐喊》是莫言的代表作品之一,描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现实的冲突和矛盾。
请阅读一段相关文章,完成以下问题:问题:小说《呐喊》中的主人公孔雀怎样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现实的冲突?3. 整合性阅读文本简介:《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展现了封建中国的家族关系和社会风气。
请阅读一段相关文章,完成以下问题:问题:《红楼梦》中的宝玉和林黛玉如何表现了家族的传统观念和个人命运的悲剧?第二部分:综合能力评价(共四道题目,每题40分)1. 作文话题:写一个关于家庭的故事。
请根据以下提示,发挥自己的创作能力,展现家庭温暖和和谐的一面。
提示:从家人之间的爱、关怀和支持入手,描述一次对家庭重要的经历,让读者感受到家庭的力量和温馨。
2. 阅读与表达阅读一篇关于现代社会现象的文章,从中提取出重点信息,进行概括和归纳,并结合自己的观点进行简短评论。
要求观点清晰,语言流畅。
3. 古诗文阅读阅读一个古代诗文片段,进行朗读,并结合韵律和意境讨论其艺术魅力和审美特点。
希望考生在诗歌赏析中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4. 情景应用根据一幅图画描述场景和故事,并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心情和情感。
要求考生能够灵活运用语言素材,展现创作才华和情感表达能力。
2023年高考新课标一卷语文试卷将会充分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思维发展和文化素养。
希望广大考生能够认真准备,从中感受语文之美,展现自己的才华与潜力。
祝愿所有考生能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第二篇示例: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最新2023高考新课标,语文科目将有一些变化。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适应新的考试内容,我们特别准备了一份2023高考新课标一卷语文试卷,希望能够对考生有所帮助。
英语片段教学优秀教案
英语片段教学优秀教案【篇一:英语片段教学的设计与展示】英语片段教学的设计与展示一、片段教学定义1. “片断教学”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艾伦博士首创,是教师技能训练的“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模式之一? 片段教学通常为15分钟? 教师的指令语言代替学生的活动环节? 用虚拟情景代替实物演示? 保留片段内教学环节的完整性、严密性和层次性二、片段教学要求:1.体现崭新理念——应将新课程理念融入到教学设计中? 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考虑三维目标? 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注意运用自主、合作、探究、任务型和启发式的教学方式? 可依据教材和学生特点采用玩、唱、演等活动方式,体现现代教育理念下的课程观2.确定明确目标? 片段教学的目标设计应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学段教学目标为基准,以单元目标为实施点,以完成课文教学目标为首要任务? 要求教师要熟悉教材、了解编者意图,要依据课型,设定具体目标? 以知识、技能为基础,注意过程与方法,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3.呈现完整结构? 片段教学相对于一节课教学,是其中的一个部分,但又不是从一堂课中切出的一个片段,而是以这个片段作为教学内容,经过设计后,进行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
? 设计片段教学时,应消除歧义,采用完整的结构? 一节完整的英语片段教学,既要有教学导入,又要有教学过程的展现,还要有片段小结,包括:激趣导入——呈现新课——组织操练——拓展延伸——总结归纳——布置作业等环节三、如何进行片段教学:1. 虚境型片段教学特点? 实践性——教学实践活动? 完整性——完整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完整的教学步骤、板书设计? 预设性——眼中有学生、心中有课堂,在设计时要预设师生交流情境 ? 虚拟性——没有实施对象,带有浓重的虚拟色彩2.创设虚拟情境? 在模拟教学情境时,可采用语言转化、角色扮演、板书示范、课堂用语等方面的细节来创设情境。
? 可用提问和模拟学生回答创设虚拟师生交流情境? 可布置两两对话、小组活动,创设生生互动的场面? 可用强化语、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再现真实的教学情境? 还可模拟使用录音机、电脑,变静为动? 高年级还可虚拟争论,虚拟质疑,虚拟辩论,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
中职学生高三语文高考前教学工作计划
中职学生高三语文高考前教学工作计划中职学生高三语文高考前教学工作计划内容(精选7篇)好的中职高三语文高考教学计划是什么样的呢。
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计划了。
以下是作者为大家收集的中职学生高三语文高考前教学工作计划内容(精选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职学生高三语文高考前教学工作计划1一、指导思想结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有步骤地落实民主、开放、人文化的语文教学理念,把课堂的研究性阅读推向深入,争取形成一套与新课标配套的新课型。
二、教材处理1、以单元教学为“点”,以读写实践为“链”,拓展常规教学思路。
新编语文教材以实现不同能力层级目标而划分“单元”,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三个维度编排,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因此,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要注意教学单元的整体性、能力性以及读写结合的“系统性”,还应注意“阅读”部分与“写作、口语”部分的交替式(穿插)教学,避免单一的直线式重复性教学。
2、精讲“教读课”,指导“自读课”,逐步形成探究式能力课型。
每个单元精讲1—2篇“教读课”,以“课”为例,举一反三,侧重能力的全程培养,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努力改变教师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以达“教,为了不教”之目的。
“自读课”必以学生自学为主,强调自学课型的内在特点和学法指导,不可将“自读”与“教读”两课型作简单化“一刀切”的办法处理。
3、重视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增强学生文化底蕴。
本学期的学习重点还是应放在积累文言知识,理解文章内容,增强学生文化功底之上。
计划将文言文单元穿插到现代文单元中进行教学,本学期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抓好诵读和默写指导,并适当为其补充有关文言知识。
4、推荐课外阅读书籍,扩大学生阅读量,不断提高语文积累和素质。
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学生的课外阅读,必须安排一定的课时,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提出具体的阅读意见,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效果,不搞形式,不走过场。
23年新高考一卷语文试卷
23年新高考一卷语文试卷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23年新高考一卷语文试卷】2023年高考语文试卷将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这是每一位备战高考的学子都十分关心的问题。
根据最新消息透露,23年的高考语文试卷将有一些新的变化,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一、试卷结构调整23年高考语文试卷将会调整试卷结构,取消传统的分为阅读理解、完形填空、改错等部分的模式,而是将文章整体呈现,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加强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这样的设计更符合语文教学的本质,也更利于考查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
二、阅读能力考查更加突出23年高考语文试卷将更加突出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考查,不仅会有文学类的文章,还会增加一些现实类的文章,引导学生关注时事热点和社会问题。
这种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也更符合时代的要求。
三、作文题目更具启发性23年高考语文试卷的作文题目将更具启发性,不再是简单的议论文或叙事文,而是更具有思辨性和创新性的主题。
这样的设计能够更好地考查学生的思维深度和表达能力,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思维。
四、提升综合能力的考查23年高考语文试卷将会更多地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不再是简单的语法和词汇考查,而是更注重学生的语境理解和语言运用能力。
这种设计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也更符合高考语文的考查要求。
五、强化名篇阅读和文学鉴赏23年高考语文试卷将会更加强调名篇阅读和文学鉴赏,不再是简单的片段式的文学知识考查,而是更加注重名篇的整体阅读和深度解析。
这种设计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也更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
综上所述,23年的高考语文试卷将会有诸多调整和变化,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考查。
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也更符合时代的教育理念。
希望广大学子能够认真备考,做好各项准备,迎接这场挑战。
祝愿每一位学子都能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第二篇示例:23年新高考一卷语文试卷是考生备战高考的重要一环,它承载着教育部的考试命题理念和教学要求,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一次全面考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片段化教学与高考阅读
作者:邓玉珍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6年第07期
【内容摘要】片段化教学是当前必不可少的重要教学途径,而微课程作为片段化教学的重要载体逐渐受到我国教育界的广泛欢迎。
本文以微课程为切入点,对片段化教学与高考英语阅读教学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希望能够促使高考英语阅读教学质量得到一定的提升。
【关键词】片段化教学微课程英语阅读高考
基于片段化教学理念而形成的微课程教学是一种相对精简、高效的教学途径,教师能够借助微课程视频教学资源对教学活动进行适当的改善,进而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的教学辅助。
对于高考阶段的英语阅读教学而言,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微视频将课堂上涉及到的教学重点进行筛选和压缩,并将最为精华的部分与学生分享,为学生课后的深入学习和知识巩固创造条件,促使高考阅读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和提升。
一、在高考英语阅读教学中引入片段化教学的意义
片段化教学的主要载体就是微课程,具体来说就是在5~10分钟的时间内,能够重点突出课堂教学中相关知识点,或者反映课堂教学中某一特定教学环节、主题的教学活动,相对于传统教学,微课程教学具有片段化教学的特征,内容更为精简,并且教学资源容量相对较小,学生能够根据自身不足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内容,有利于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同时,在高考英语阅读教学中引入微课程教学资源,还能够突破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学生在将视频资源下载后,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英语知识的学习,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强化产生着相应的积极影响。
现阶段,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发展,我国各级教育在高效课堂的构建方面都重视以学生为中心,希望能够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而基于片段化教学思想的微课程能够成为构建高效课堂的最佳切入点,教师在高考英语阅读教学中合理的应用微课程思想,可以最大限度的丰富课堂教学资源,为教学实效的获取创造条件。
同时,将微课程教学引入课堂,还能够利用视频教学趣味性、丰富性等特点激发学生在课堂低沉期的学习兴趣,促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总而言之,在高考英语阅读教学中合理的应用微课程,不仅能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有所丰富,还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从而真正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目标,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二、微课程教学辅助高考英语阅读教学的应用模式
1.在阅读讲解过程中对重点知识进行内化
课堂教学主要是教师为学生解答疑问并进行合作深入分析探究的阶段,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会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干预,引导学生向着正确的学习方向发展。
在此时,教师作为独立引导者在教学引导方面的作用更为重要,教师必须结合具体的阅读教学内容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引导,才能够促使教学效果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升。
而对于教师的教学引导来说,为了提升教学效率,教师同样可以借助微课程的教学手段,在发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后,教师对全体学生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然后以微视频播放的方式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加以讲解,教师在针对个别学生的问题实施单独的指导。
这样,整个班级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都能够得到有效解决,提升教学效率。
同时,从微课程的特点可以看出,教师在对学生实施阅读教学指导的过程中播放微视频教学资源,能进一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产生着一定的积极影响。
在组织学生完成视频的学习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阅读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进行学习成果交流,最终实现对相关知识点的内化,为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2.在课后重点知识的复习中引入微课程教学
学生在课上知识的学习一般会在头脑中形成短时间的记忆,如果不及时进行复习和巩固,这些知识就会被学生轻易的遗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无从谈起。
而将微课程教学引入到学生重点知识的复习中,学生能够在课后时间内随时对教师的讲解进行回放,甚至在课后进行阅读理解训练的过程中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也可以在微课程中获得相应的帮助,进而促使学生在反复的研究和琢磨中,获得良好的复习效果,促使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
3.对零散知识点进行汇总
高考英语阅读教学与普通的教学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不同的知识点进行汇总,让学生对阅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零散知识形成系统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得到一定的强化,为高考中优异英语成绩的获取奠定基础。
因此教师可以将英语阅读相关的零散知识点制作成为系统的微课程视频,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需求对相关知识点进行系统的学习,并经过长期的积累促使学习效果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为学生未来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语
总而言之,片段化教学在高考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优势,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都产生着一定的积极影响,所以教师应该加强对微课程教学的重视,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借助微课程视频资源辅助教学活动的开展,促使英语教学效果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罗良满. 讲究阅读策略,揭开高考英语阅读的神秘面纱[J]. 考试周刊,2014 (49):1.
[2] 陈燕. 高考英语阅读应试策略[J]. 华夏教师,2013(11):65-66.
[3] 姚迎霞. 近年高考英语阅读新动向及其应对策略[J]. 中学课程资源,2015 (7):58-59,24.
(作者单位:江西省宁都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