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2.2反证法学案新人教B版选修1_2
高中数学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2.2反证法教学案新人教A版选修1-2
2.2.2 反证法预习课本P42~43,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1)反证法的定义是什么?有什么特点?(2)利用反证法证题的关键是什么?步骤是什么?[新知初探]反证法的定义及证题的关键[点睛] 对反证法概念的理解(1)反证法的原理是“否定之否定等于肯定”.第一个否定是指“否定结论(假设)”;第二个否定是指“逻辑推理结果否定”.(2)反证法属“间接解题方法”.2.“反证法”和“证逆否命题”的区别与联系(1)联系:通过证明逆否命题成立来证明原命题成立和通过反证法说明原命题成立属于间接证明,都是很好的证明方法.(2)区别:证明逆否命题实际上就是从结论的反面出发,推出条件的反面成立.而反证法一般是假设结论的反面成立,然后通过推理导出矛盾.[小试身手]1.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反证法属于间接证明问题的方法.( )(2)反证法的证明过程既可以是合情推理也可以是一种演绎推理.( )(3)反证法的实质是否定结论导出矛盾.( )答案:(1)√ (2)× (3)√2.应用反证法推出矛盾的推导过程中,要把下列哪些作为条件使用( )①结论的否定即假设;②原命题的条件;③公理、定理、定义等;④原命题的结论A .①②B .①②④C .①②③D .②③ 答案:C3.如果两个实数之和为正数,则这两个数( )A .一个是正数,一个是负数B .两个都是正数C .至少有一个正数D .两个都是负数答案:C.________,假设的内容应是” 3b >3a ,那么b >a 如果“.用反证法证明4 3b≤3a 答案:用反证法证明否定性命题[典例] 已知三个正数a ,b ,c 成等比数列,但不成等差数列.求证:a ,b ,c 不成等差数列.[证明] 假设a ,b ,c 成等差数列,则a +c =2b , 即a +c +2ac =4b .∵a ,b ,c 成等比数列,∴b 2=ac ,即b =ac , ∴a +c +2ac =4ac ,∴(a -c)2=0,即a = c. 从而a =b =c ,与a ,b ,c 不成等差数列矛盾, 故a ,b ,c 不成等差数列.1.用反证法证明否定性命题的适用类型结论中含有“不”“不是”“不可能”“不存在”等词语的命题称为否定性命题,此类问题的正面比较模糊,而反面比较具体,适合使用反证法.2.用反证法证明数学命题的步骤[活学活用]已知f (x )=a x+x -2x +1(a >1),证明方程f (x )=0没有负数根.证明:假设x 0是f (x )=0的负数根, 则x 0<0且x 0≠-1,且ax 0=-x0-2x0+1,由0<ax 0<1⇒0<-x0-2x0+1<1,解得12<x 0<2,这与x 0<0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故方程f (x )=0没有负数根.用反证法证明“至多”“至少”问题[典例] 已知a ≥-1,求证三个方程:x 2+4ax -4a +3=0,x 2+(a -1)x +a =0,x 2+2ax -2a =0中至少有一个方程有实数解.[证明] 假设三个方程都没有实根,则三个方程中:它们的判别式都小于0,即:⎩⎪⎨⎪⎧(4a)2-4(-4a +3)<0,(a -1)2-4a2<0,(2a)2+4×2a<0⇒⎩⎪⎨⎪⎧-32<a <12,a >13或a <-1,⇒-32<a <-1,-2<a <0.这与已知a ≥-1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故三个方程中至少有一个方程有实数解. [一题多变]1.[变条件,变设问]将本题改为:已知下列三个方程x 2+4ax -4a +3=0,x 2+(a -1)x +a 2=0,x 2+2ax -2a =0至少有一个方程有实数根,如何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解:若方程没有一个有实根,则⎩⎪⎨⎪⎧16a2-4(3-4a)<0,(a -1)2-4a2<0,4a2+8a <0,解得⎩⎪⎨⎪⎧-32<a <12,a >13或a <-1,即-32<a <-1,-2<a <0.故三个方程至少有一个方程有实根,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a ⎪⎪⎪a≥-1或a≤-32. 2.[变条件,变设问]将本题条件改为三个方程中至多有2个方程有实数根,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解:假设三个方程都有实数根,则 ⎩⎪⎨⎪⎧(4a)2-4(-4a +3)≥0,(a -1)2-4a2≥0,(2a)2+4×2a≥0,即⎩⎪⎨⎪⎧4a2+4a -3≥0,3a2+2a -1≤0,a2+2a≥0,解得⎩⎪⎨⎪⎧a≤-32或a ≥12,-1≤a≤13,a≤-2或a≥0.即a ∈∅.所以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实数R.3.[变条件,变设问]已知a ,b ,c ,d ∈R,且a +b =c +d =1,ac +bd >1,求证:a ,b ,c ,d 中至少有一个是负数.证明:假设a ≥0,b ≥0,c ≥0,d ≥0. ∵a +b =c +d =1, ∴(a +b )(c +d )=1, ∴ac +bd +bc +ad =1.而ac +bd +bc +ad >ac +bd >1,与上式矛盾, ∴假设不成立,∴a ,b ,c ,d 中至少有一个是负数.用反证法证明“至多”“至少”等问题的两个关注点(1)反设情况要全面,在使用反证法时,必须在假设中罗列出与原命题相异的结论,缺少任何一种可能,反证法都是不完全的.(2)常用题型:对于否定性命题或结论中出现“至多”“至少”“不可能”等字样时,常用反证法.用反证法证明唯一性命题[典例] 求证: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交点.[证明] 假设结论不成立,则有两种可能:无交点或不止一个交点.若直线a,b无交点,则a∥b或a,b是异面直线,与已知矛盾.若直线a,b不只有一个交点,则至少有两个交点A和B,这样同时经过点A,B就有两条直线,这与“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相矛盾.综上所述,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交点.巧用反证法证明唯一性命题(1)当证明结论有以“有且只有”“当且仅当”“唯一存在”“只有一个”等形式出现的命题时,由于反设结论易于推出矛盾,故常用反证法证明.(2)用反证法证题时,如果欲证明命题的反面情况只有一种,那么只要将这种情况驳倒了就可以;若结论的反面情况有多种,则必须将所有的反面情况一一驳倒,才能推断结论成立.(3)证明“有且只有一个”的问题,需要证明两个命题,即存在性和唯一性.[活学活用]求证:过直线外一点只有一条直线与它平行.证明:已知:直线b∥a,A∉a,A∈b,求证:直线b唯一.假设过点A还有一条直线b′∥a.根据平行公理,∵b∥a,∴b∥b′,与b∩b′=A矛盾,∴假设不成立,原命题成立.层级一学业水平达标1.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直线AB,CD是异面直线,则直线AC,BD也是异面直线”的过程归纳为以下三个步骤:①则A,B,C,D四点共面,所以AB,CD共面,这与AB,CD是异面直线矛盾;②所以假设错误,即直线AC,BD也是异面直线;③假设直线AC,BD是共面直线.则正确的序号顺序为( )A.①②③B.③①②D.②③①C.①③②解析:选B 根据反证法的三个基本步骤“反设—归谬—结论”可知顺序应为③①②. 2.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如果a,b∈N,ab可被5整除,那么a,b中至少有一个能被5整除”时,假设的内容应为( )A.a,b都能被5整除B.a,b都不能被5整除C.a,b不都能被5整除D.a不能被5整除解析:选 B “至少有一个”的否定是“一个也没有”,即“a,b都不能被5整除”,故选B.3.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多有一个钝角”时,反设正确的是( )A.三个内角中至少有一个钝角B.三个内角中至少有两个钝角C.三个内角都不是钝角D.三个内角都不是钝角或至少有两个钝角解析:选 B “至多有一个”即要么一个都没有,要么有一个,故反设为“至少有两个”.4.已知a,b是异面直线,直线c平行于直线a,那么c与b的位置关系为( )B.一定是相交直线A.一定是异面直线D.不可能是相交直线C.不可能是平行直线解析:选C 假设c∥b,而由c∥a,可得a∥b,这与a,b异面矛盾,故c与b不可能是平行直线,故应选C.5.已知a,b,c,d为实数,且c>d,则“a>b”是“a-c>b-d”的(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C.充要条件解析:选B ∵c>d,∴-c<-d,a>b,∴a-c与b-d的大小无法比较.可采用反证法,当a-c>b-d成立时,假设a≤b,∵-c<-d,∴a-c<b-d,与题设矛盾,∴a>b.综上可知,“a>b”是“a-c>b-d”的必要不充分条件.6.否定“自然数a,b,c中恰有一个偶数”时,正确的反设是________.答案:自然数a,b,c中至少有两个偶数或都是奇数7.命题“a,b∈R,若|a-1|+|b-1|=0,则a=b=1”用反证法证明时应假设为________.解析:“a=b=1”的反面是“a≠1或b≠1”,所以设为a≠1或b≠1.答案:a ≠1或b ≠18.和两条异面直线AB ,CD 都相交的两条直线AC ,BD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 解析:假设AC 与BD 共面于平面α,则A ,C ,B ,D 都在平面α内,∴AB ⊂α,CD ⊂α,这与AB ,CD 异面相矛盾,故AC 与BD 异面.答案:异面不能为同一等差数列的三项.2,3,1.求证:9 ,d 是某一等差数列的三项,设这一等差数列的公差为2,3,1证明:假设 为两个正整数,n ,m ,其中d n +3=2md,-3=1则 .)m +n (3=m 2+n ,得d 由上面两式消去 为无理数,)m +n (3为有理数,而m 2+n 因为 ,矛盾,因此假设不成立,)m +n (3≠m 2+n 所以 不能为同一等差数列的三项.2,3,1即 10.已知函数f (x )在R 上是增函数,a ,b ∈R.(1)求证:如果a +b ≥0,那么f (a )+f (b )≥f (-a )+f (-b ); (2)判断(1)中的命题的逆命题是否成立?并证明你的结论.解:(1)证明:当a +b ≥0时,a ≥-b 且b ≥-a .∵f (x )在R 上是增函数,∴f (a )≥f (-b ),f (b )≥f (-a ), ∴f (a )+f (b )≥f (-a )+f (-b ).(2)(1)中命题的逆命题为“如果f (a )+f (b )≥f (-a )+f (-b ),那么a +b ≥0”,此命题成立.用反证法证明如下:假设a +b <0,则a <-b ,∴f (a )<f (-b ).同理可得f (b )<f (-a ).∴f (a )+f (b )<f (-a )+f (-b ),这与f (a )+f (b )≥f (-a )+f (-b )矛盾,故假设不成立,∴a +b ≥0成立,即(1)中命题的逆命题成立. 层级二 应试能力达标1.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关于x 的方程ax =b (a ≠0)有且只有一个解”时,反设是关于x 的方程ax =b (a ≠0)( )A .无解B .有两解C .至少有两解D .无解或至少有两解 解析:选D “唯一”的否定是“至少两解或无解”.2.下列四个命题中错误的是( )A .在△ABC 中,若∠A =90°,则∠B 一定是锐角不可能成等差数列11,13,17B. C .在△ABC 中,若a >b >c ,则∠C >60° 是偶数n 为偶数,则2n 为整数且n .若D 解析:选C 显然A 、B 、D 命题均真,C 项中若a >b >c ,则∠A >∠B >∠C ,若∠C >60°,则∠A >60°,∠B >60°,∴∠A +∠B +∠C >180°与∠A +∠B +∠C =180°矛盾,故选C.)(1a+c ,1c +b ,1b +a ,则0),∞-∈(c ,b ,a .设3 A .都不大于-2 B .都不小于-2C .至少有一个不大于-2D .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 ⎛⎭⎪⎫b +1c +⎝ ⎛⎭⎪⎫a +1b ,但6>-1a +c +1c +b +1b +a ,则2假设都大于- C 解析:选,矛盾.6=-2)-(+2)-(+2-≤⎝ ⎛⎭⎪⎫c +1c +⎝ ⎛⎭⎪⎫b +1b +⎝ ⎛⎭⎪⎫a +1a =⎝ ⎛⎭⎪⎫c +1a 4.若△ABC 能被一条直线分成两个与自身相似的三角形,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形状是( )A .钝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锐角三角形D .不能确定 解析:选 B 分△ABC 的直线只能过一个顶点且与对边相交,如直线AD (点D 在BC 上),则∠ADB +∠ADC =π,若∠ADB 为钝角,则∠ADC 为锐角.而∠ADC >∠BAD ,∠ADC >时,π2=BAC ∠=ADC ∠=ADB ∠符,只有当不可能相似,与已知不ACD △与BD A △,ABD ∠才符合题意.>a 是常数,且b ,a 1(+bn =n b ,2+an =n a 的通项公式分别为}n b {,}n a {.已知数列5b ),那么这两个数列中序号与数值均对应相同的项有________个.,*∈N n ,b >a ,由题意n b =n a 使得n 解析:假设存在序号和数值均相等的项,即存在.n b =n a 使n 恒成立,所以不存在1+bn >2+an ,从而bn >an 则恒有 答案:0的一个排列,求证:7,…,,21是7a ,…,2a ,1a .完成反证法证题的全过程.设6为偶数.7)-7a 2)…(-2a 1)(-1a (=p 乘积 均为奇数.因奇数个奇数之和为奇7-7a ,…,2-2a ,1-1a 为奇数,则p 证明:假设数,故有奇数=________=________=0. 但0≠奇数,这一矛盾说明p 为偶数.解析:据题目要求及解题步骤,均为奇数,7-7a ,…,2-2a ,1-1a ∵ 也为奇数.7)-7a (+…+2)-2a (+1)-1a ∴( 为奇数.7)+…+2+(1-)7a +…+2a +1a (即 的一个排列,7,…,1,2是7a ,…,2a ,1a ∵又 ,0,故上式为7+…+2+1=7a +…+2a +1a ∴ 7)-7a (+…+2)-2a (+1)-1a (所以奇数= 0.=7)+…+2+(1-)7a +…+2a +1a (= 7)-7a (+…+2)-2a (+1)-1a (:答案 7)+…+2+(1-)7a +…+2a +1a ( .14不能都大于a )c -(1,c )b -(1,b )a -(1:求证,∈(0,1)c ,b ,a 已知.7 .14都大于a )c -(1,c )b -(1,b )a -(1证明:假设 因为0<a <1,0<b <1,0<c <1,所以1-a >0.由基本不等式, .12=14>(1-a)b ≥(1-a)+b2得.12>(1-c)+a 2,12>(1-b)+c 2同理, 将这三个不等式两边分别相加,得(1-a )+b 2,12+12+12>(1-c)+a 2+(1-b)+c 2+,这是不成立的,32>32即 .14不能都大于a )c -(1,c )b -(1,b )a -(1故}n b {;数列≥1)n 0(<1+n a n a ,2(1+an)1-an +1=3(1+an +1)1-an ,12=1a 满足:}n a {.已知数列8.≥1)n (2n a -2n +1a =n b 满足: 的通项公式;}n b {,}n a {求数列(1) 中的任意三项不可能成等差数列.}n b {证明:数列(2).)2n a -(123=2n +1a -1由题意可知,(1)解: .n c 23=1+n c ,则2n a -1=n c 令 -n ⎝ ⎛⎭⎪⎫23·34=n c 的等比数列,即23,公比为34=1c 是首项为}n c {,则数列34=21a -1=1c 又,1.1-n ⎝ ⎛⎭⎪⎫23·34-1=2n a ⇒1-n ⎝ ⎛⎭⎪⎫23·34=2n a -1故 ,0<1+n a n a ,0>12=1a 又 .1-34·⎝ ⎛⎭⎪⎫23n -11-n 1)-(=n a 故 .1-n ⎝ ⎛⎭⎪⎫23·14=1-n ⎝ ⎛⎭⎪⎫23·34-1-⎣⎢⎡⎦⎥⎤1-34·⎝ ⎛⎭⎪⎫23n =2n a -2n +1a =n b (2)用反证法证明.是}n b {按某种顺序成等差数列,由于数列)t <s <r (t b ,s b ,r b 存在三项}n b {假设数列成立.t b +r b =s b 2,则只可能有t b >s b >r b 的等比数列,于是有23,公比为14首项为 ,1-t ⎝ ⎛⎭⎪⎫23·14+1-r ⎝ ⎛⎭⎪⎫23·14=1-s ⎝ ⎛⎭⎪⎫23·14∴2· .s-t 3r -s 2·2=r-t 2+r-t 3,化简得r-121-t 3两边同乘以 由于r <s <t ,∴上式左边为奇数,右边为偶数,故上式不可能成立,导致矛盾.故中任意三项不可能成等差数列.}n b {数列(时间: 120分钟 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的推理过程是”上是偶函数R 在2x =)x (f 函数“根据偶函数定义可推得.1 A .归纳推理B .类比推理C .演绎推理D .非以上答案 解析:选C 根据演绎推理的定义知,推理过程是演绎推理,故选C. 2.自然数是整数,4是自然数,所以4是整数.以上三段论推理( )A .正确B .推理形式不正确C .两个“自然数”概念不一致D .“两个整数”概念不一致解析:选A 三段论中的大前提、小前提及推理形式都是正确的.3.设a ,b ,c 都是非零实数,则关于a ,bc ,ac ,-b 四个数,有以下说法: ①四个数可能都是正数;②四个数可能都是负数;③四个数中既有正数又有负数.则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 )A .0B .1C .2D .3 解析:选B 可用反证法推出①,②不正确,因此③正确.4.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y a log +x a log =)y +x (a log 则有,类比)y +x (a log 与)c +b (a 把.A B .把a (b +c )与sin(x +y )类比,则有sin(x +y )=sin x +sin yya+x a =y+x a则有,类比y+x a与)c +b (a 把.C D .把(a +b )+c 与(xy )z 类比,则有(xy )z =x (yz ) 解析:选D (xy )z =x (yz )是乘法的结合律,正确.5.已知“整数对”按如下规律排列:(1,1),(1,2),(2,1),(1,3),(2,2),(3,1),(1,4),(2,3),(3,2),(4,1),…,则第70个“整数对”为( )A .(3,9)B .(4,8)C .(3,10)D .(4,9) 解析:选D 因为1+2+…+11=66,所以第67个“整数对”是(1,12),第68个“整数对”是(2,11),第69个“整数对”是(3,10),第70个“整数对”是(4,9),故选D..5>3+2求证:.6 ,都是正数5和3+2证明:因为 ,5>3+2所以为了证明 ,>562+5展开得,2)5>(2)3+2(只需证明 成立.5>3+2所以不等式,此式显然成立,0>62即 上述证明过程应用了( )A .综合法B .分析法C .综合法、分析法配合使用D .间接证法 解析:选 B 证明过程中的“为了证明……”,“只需证明……”这样的语句是分析法所特有的,是分析法的证明模式.}n a {则,2=5a ,为等差数列}n a {若.92=9b …3b 2b 1b 则,2=5b ,为等比数列}n b {已知.7的类似结论为( )92=9a …3a 2a 1a .A92=9a +…+2a +1a .B2×9=9a …2a 1a .C 2×9=9a +…+2a +1a .D .成立D 易知.5a 2=…=8a +2a =9a +1a 有,由等差数列性质 D 选:解析 )}(1+n a +n a {则数列,是等比数列}n a {若数列.8 A .一定是等比数列 B .一定是等差数列C .可能是等比数列也可能是等差数列D .一定不是等比数列na {,时1-≠q 当∴.)q +(1n a =1+n a +n a 则,q 的公比为}n a {设等比数列 C 解析:选一定是等比数列;}1+n a + 此时为等差数列.,0=1+n a +n a ,时1=-q 当 9.已知a +b +c =0,则ab +bc +ca 的值( ) A .大于0 B .小于0 C .不小于0D .不大于0 cb +ac +ab ∴,0=bc 2+ac 2+ab 2+2c +2b +2a ∴,0=c +b +a ∵法一: D 解析:选≤0.a2+b2+c22=- 法二:令c =0,若b =0,则ab +bc +ac =0,否则a ,b 异号,∴ab +bc +ac =ab <0,排除A 、B 、C ,选D.,都成立*N ∈n 对一切c +)b -na (n 3=1-n ×3n +…+34×3+23×3+2×3+1已知.10那么a ,b ,c 的值为( )14=c =b ,12=a .A14=c =b =a .B14=c =b ,0=a .Cc ,b ,a .不存在这样的D 解析:选A 令n =1,2,3, ⎩⎪⎨⎪⎧3a -b +c =1,92a -b +c =7,273a -b +c =34.得 .14=c =b ,12=a 所以 的表达n S 可归纳猜想出,)*N ∈n (n a 2n =n S ,1=1a 且,n S 项和n 的前}n a {已知数列.11式为( )2nn +1=n S .A3n -1n +1=n S .B2n +1n +2=n S .C2nn +2=n S .D=3a ∴,3a 23=3a +13+1;又43=2S ,13=2a ∴,2a 22=2a +1a 得,1=1a 由 A 解析:选;64=32=3S ,16 .85=4S ,110=4a 得,4a 16=4a +16+13+1又 .2nn +1=n S 可以猜想85=4S ,64=3S ,43=2S ,22=1S 由 =1+n x 且对任意的自然数均有,5=0x 满足}n x {数列,定义如下表)x (f 设函数.12)(=2 016x 则,)n x (fx 1 2 3 4 5 f (x )4 1 35 2A.1 C .4D .5 =5x ,5=(4)f =4x ,4=(1)f =3x ,1=(2)f =2x ,2=(5)f =)0x (f =1x D 解析:选 D.故应选,5=4x =2 016x 所以,的数列4是周期为}n x {数列,…,2=(5)f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3.已知x ,y ∈R ,且x +y <2,则x ,y 中至多有一个大于1,在用反证法证明时,假设应为________.解析:“至多有一个大于1”包括“都不大于1和有且仅有一个大于1”,故其对立面为“x ,y 都大于1”. 答案:x ,y 都大于1.________的大小关系是n ,m 则,a +b 2lg =n ,a +b 2lg=m ,>0b ,>0a 已知.14 ⇒b +a >ab 2+b +a ⇒>0ab ⇒>0ab 解析: ⇒a +b >b +a ⇒2)a +b >(2)b +a ( a+b 2.a +b 2>lg a +b 2lg ⇒a +b 2>答案:m >n=4+415,383=3+38,232=2+23已知.15 ,的值b ,a 由以上规律可推测出,均为正实数b ,a ,ab6=6+a b,…,4154则a +b =________.1-26=b ,a b6=6+a b解析:由题意归纳推理得 =35,a =6.∴a +b =6+35=41.答案:4116.现有一个关于平面图形的命题:如图,同一平面内有两个边长都是a 的正方形,其中一个的某顶点在另一个的中心,则这两个正方形重叠其中一个的某,的正方体a 有两个棱长为,类比到空间.a24部分的面积恒为顶点在另一个的中心,则这两个正方体重叠部分的体积恒为________. .a38易得两个正方体重叠部分的体积为,)特殊化(解析:解法的类比 a38答案: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0分)用综合法或分析法证明:;lg a +lg b2≥a +b 2lg 则,>0b ,a 如果(1) 2.+3>210+(2)6 ,ab ≥a +b2有,时>0b ,a 当(1)证明: ,ab ≥lg a +b 2lg ∴ .lg a +lg b 2=ab lg 12≥a +b 2lg ∴ ,2+3>210+6 要证(2) ,22)+3>(22)10+6(只要证 ,这是显然成立的,48>2602即 所以,原不等式成立..…),1,2=n (2an1+an=1+n a ,≠11a ,>01a 若)分12本小题满分(.18 ;n a ≠1+n a 求证:(1) 不要求(n a 观察并归纳出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值5a ,4a ,3a ,2a 写出,12=1a 令(2)证明).,n a =2an1+an即,n a =1+n a 证明:若(1)解: 1.或0=n a 解得,1或0=1a =2a =…=1-n a =n a 从而 ,相矛盾≠11a ,>01a 这与题设 不成立.n a =1+n a 所以 成立.n a ≠1+n a 故 .2n -12n -1+1=n a 由此猜想:,1617=5a ,89=4a ,45=3a ,23=2a ,12=1a 由题意得(2) 19.(本小题满分12分)下列推理是否正确?若不正确,指出错误之处.(1)求证: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证明:设四边形ABCD 是矩形,则它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有∠A +∠B +∠C +∠D =90°+90°+90°+90°=360°,所以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 也是无理数.3+2试证:,都是无理数 3 和 2 已知(2) 必3+2所以,而无理数与无理数之和是无理数,都是无理数3和2证明:依题设是无理数.5+x 2+2x 的方程x 用反证法证明:关于,2)<0+m 1)(+m (2满足不等式m 已知实数(3)无实根.0=2m - <2)+m 1)(+m (2满足不等式m 有实根.由已知实数0=2m -5+x 2+2x 证明:假设方程-∵,4)-2m 4(=Δ的判别式0=2m -5+x 2+2x 的方程x 而关于,12-<m <2解得-,0无实根.0=2m -5+x 2+2x 的方程x 即关于,<0Δ∴,4<2m <14∴,12-<m 2< 解:(1)犯了偷换论题的错误,在证明过程中,把论题中的四边形改为矩形.(2)使用的论据是“无理数与无理数的和是无理数”,这个论据是假的,因为两个无理数的和不一定是无理数,因此原题的真实性仍无法判定.(3)利用反证法进行证明时,要把假设作为条件进行推理,得出矛盾,本题在证明过程中并没有用到假设的结论,也没有推出矛盾,所以不是反证法..23+9=3S ,2+1=1a ,n S 项和为n 的前}n a {等差数列)分12本小题满分(.20 ;n S 项和n 与前n a 的通项}n a {求数列(1) ,)*N ∈n (Sn n=n b 设(2) 中任意不同的三项都不可能成为等比数列.}n b {求证:数列 ⎩⎨⎧a1=2+1,3a1+3d =9+32,由已知得(1)解: ∴d =2..)2+n (n =n S ,2+1-n 2=n a 故.2+n =Snn=n b 得(1)由(2) ,r b p b =2q b 则,成等比数列)互不相等r ,q ,p (r b ,q b ,p b 中存在三项}n b {假设数列 ,)2+r )(2+p (=2)2+q (即 ,0=2)r -p -q (2+)pr -2q (∴ ⎩⎪⎨⎪⎧q2-pr =0,2q -p -r =0,∴,*N ∈r ,q ,p ∵ 0.=2)r -p (,pr =2⎝⎛⎭⎪⎫p +r 2∴ ∴p =r ,与p ≠r 矛盾.中任意不同的三项都不可能成等比数列.}n b {数列∴ +5° 2sin ,32=150° 2sin +90° 2sin +30° 2sin 已知:)分12本小题满分(.21都成立α请你写出对任意角度,述两等式的规律通过观察上,32=125° 2sin +65° 2sin 的一般性的命题,并给予证明.解:一般形式为:.32=120°)+α(2sin +60°)+α(2sin +α2sin +1-cos 2α+120°2+1-cos 2α2证明:左边= 1-cos 2α+240°2]240°)+αcos(2+120°)+αcos(2+αcos 2[12-32= sin -cos 240°αcos 2+sin 120°αsin 2-cos 120°αcos 2+α(cos 212-32=2αsin 240°)=右边.32=αsin 232+αcos 212-αsin 232-αcos 212-αcos 212-32= 也正确32=60°)+α(2sin +α2sin +60°)-α(2sin 将一般形式写成 22.(本小题满分12分)根据要求证明下列各题:;2≤|a|+|b||a +b|求证:,b ⊥a 且,b ,a 用分析法证明:已知非零向量(1) 不可能是一个等差数列中的三项.3,2,1用反证法证明:(2).2≤|a|+|b||a +b|要证,0=b ·a ⇔b ⊥a (1)证明: ,|b +a |2|≤ b |+|a |只需证 ,)2b +b ·a 2+2a ≤2(2|b |+|b ||a 2|+2|a |只需证 ,2b 2+2a ≤22|b |+|b ||a 2|+2|a |只需证 ,≥02|)b |-|a (|即,|≥0b ||a 2|-2|b |+2|a |只需证 上式显然成立,故原不等式得证.∈k ,n ,m (项k ,n ,m 且分别是第,是某一个等差数列中的三项3,2,1假设(2),)*N ,2n -mk -m=1-2即,3-1k -m =2-1n -m =d 则数列的公差 ,为有理数2n -mk -m所以,Z ∈)m -k (,Z ∈)m -n (所以,*N ∈k ,n ,m 因为 是无理数相矛盾.1-2这与,是有理数1-2所以 不可能是一个等差数列的三项.3,2,1所以,故假设不成立。
2019高中数学第2章推理与证明2.2.2反证法学案新人教B版选修1-最新资料.doc
2.2.2 反证法1.掌握间接证明的常见方法(反证法)的推理特点.2.学会写出命题的否定,并以此作条件推出矛盾结论,即学习用反证法证明简单题目.反证法一般地,由证明p q转向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t与假设矛盾,或与某个真命题矛盾.从而判定____为假,推出____为真的方法,叫做反证法.1.反证法适宜证明“存在性,唯一性,带有‘至少有一个’或‘至多有一个’等字样”的一些数学问题.2.应用反证法证明数学命题的一般步骤:(1)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2)做出与命题结论相矛盾的假设;(3)由假设出发,应用演绎推理方法,推出矛盾的结果;(4)断定产生矛盾结果的原因,在于开始所做的假定不真,于是原结论成立,从而间接地证明命题为真.常见的主要矛盾有:①与数学公理、定理、公式、定义或已证明了的结论相矛盾;②与临时假设矛盾;③与公认的事实或自相矛盾等.【做一做1-1】应用反证法推出矛盾的推导过程中可以把下列哪些作为条件使用( ).①结论的相反判断,即假设;②原命题的条件;③公理、定理、定义等;④原结论.A.①② B.①②④C.①②③ D.②③【做一做1-2】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多有一个钝角”时,假设正确的是( ).A.假设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一个钝角B.假设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两个钝角C.假设三角形的内角中没有一个钝角D.假设三角形的内角中没有一个钝角或至少有两个钝角如何理解反证法?剖析:反证法证题的特征:通过导出矛盾、归结为谬误,而使命题得证.反证法的原理是“否定之否定等于肯定”.反证法解题的实质就是否定结论导出矛盾,从而说明原结论正确,即证明命题的逆否命题成立.否定结论:对结论的反面要一一否定,不能遗漏;否定一个反面之反证法称为归谬法,否定两个或两个以上反面之反证法称为穷举法.要注意用反证法解题,“否定结论”在推理论证中作为已知使用,导出矛盾是指在假设的前提下,逻辑推理结果与“已知条件、假设、公理、定理或显然成立的事实”等相矛盾.用反证法证明不等式,常用的否定形式有:“≥”的反面为“<”;“≤”的反面为“>”;“>”的反面为“≤”;“<”的反面为“≥”;“≠”的反面为“=”;“=”的反面为“≠”或“>”及“<”.反证法属逻辑方法范畴,它的严谨性体现在它的原理上,即“否定之否定等于肯定”,其中:第一个否定是指“否定结论”;第二个否定是指“逻辑推理结果否定了假设”.反证法属“间接解题方法”,书写格式易错之处是“假设”易错写成“设”.反证法不是去直接证明结论,而是先否定结论,在否定结论的基础上运用演绎推理,导出矛盾,从而肯定结论的正确性.题型一 命题的结论是否定型【例题1】已知函数f (x )=a x +x -2x +1(a >1). (1)证明函数f (x )在(-1,+∞)上为增函数;(2)用反证法证明方程f (x )=0没有负数根.分析:应用增函数定义证明第一问;第二问的结论是否定型的,适于应用反证法. 反思:在解题过程中,提出假设,分类讨论等都是在合理地增设条件,为解题提供帮助. 题型二 命题的结论涉及至多、至少及存在型【例题2】已知a ,b ,c 都是小于1的正数,求证:(1-a )b ,(1-b )c ,(1-c )a 中至少有一个不大于14. 分析:命题中有“至少、不都、都不、至多”等指示性语句时,应用直接方法证明时难度很大,根据正难则反的思想,应用反证法证明.本题中“至少有一个”的否定是“一个也没有”,然后由假设入手,应用均值不等式证明.反思:反证法证题的实质是证明它的逆否命题成立,反证法的主要依据是逻辑中的排中律,排中律的一般表现形式是:或者是A ,或者非A ,即在同一讨论过程中,A 和非A 有一个且仅有一个是对的,不能有第三种情形出现.题型三 唯一性命题的证明【例题3】求证:过直线外一点只有一条直线与它平行.分析:本题属唯一性的证明问题,用反证法证明.已知:A a ,A ∈b ,b ∥a ,求证:b 唯一.题型四 易错辨析易错点:运用反证法时,第一步否定结论易错.因为有些结论的对立面不易确定,从而导致错误.【例题4】用反证法证明命题“a ,b 为整数,若ab 不是偶数,则a ,b 都不是偶数”时,应假设________.错解:a ,b 不都是偶数.1反证法证题的关键是在正确的假设下得出矛盾.这个矛盾可以是( ).①与已知矛盾;②与假设矛盾;③与定义、定理、公理、法则矛盾;④与事实矛盾.A .①②B .①②④C .①②③ D.①②③④2命题“在△ABC 中,若∠A >∠B ,则a >b ”的结论的否定应该是( ).A .a <bB .a ≤bC .a =bD .a ≥b3“M 不是N 的子集”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A .若x ∈M 则x NB .若x ∈N 则x ∈MC .存在x 1∈M x 1∈N ,又存在x 2∈M x 2ND .存在x 0∈M x 0N4设实数a ,b ,c 满足a +b +c =1,则a ,b ,c 中至少有一个数不小于__________.5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a 2+b 2=0,则a ,b 全为0(a ,b 为实数)”时,应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基础知识·梳理 q r …t q q【做一做1-1】C【做一做1-2】B “至多有一个”的反面为“至少有两个”.典型例题·领悟【例题1】证明:(1)任取x 1,x 2(-1,+∞),不妨设x 1<x 2,则x 2-x 1>0,ax 2-x 1>1,且ax 1>0,∴ax 2-ax 1=ax 1(ax 2-x 1-1)>0.又∵x 1+1>0,x 2+1>0,∴x 2-2x 2+1-x 1-2x 1+1= x 2-2 x 1+1 - x 1-2 x 2+1 x 1+1 x 2+1=3 x 2-x 1 x 1+1 x 2+1 >0. ∴f (x 2)-f (x 1)=ax 2-ax 1+x 2-2x 2+1-x 1-2x 1+1>0. 故函数f (x )在(-1,+∞)上为增函数.(2)假设存在x 0<0(x 0≠-1),满足f (x 0)=0,则ax 0=-x 0-2x 0+1,且0<ax 0<1, ∴0<-x 0-2x 0+1<1,即12<x 0<2,与假设x 0<0矛盾,故方程f (x )=0没有负根. 【例题2】证明:假设(1-a )b >14,(1-b )c >14,(1-c )a >14. ∵a ,b ,c 都是小于1的正数, ∴ 1-a b >12, 1-b c >12, 1-c a >12, 从而 1-a b + 1-b c + 1-c a >32. 但是 1-a b + 1-b c + 1-c a ≤ 1-a +b 2+ 1-b +c 2+ 1-c +a 2=3- a +b +c + a +b +c 2=32, 与上式矛盾.∴假设不成立,即原命题成立.【例题3】证明:假设过点A 还有一条直线b ′∥a .根据平行公理,∵b ∥a ,∴b ∥b ′,与b ∩b ′=A 矛盾.∴假设不成立,原命题成立.【例题4】错因分析:a ,b 不都是偶数包括的情况是:①a 是偶数,b 是奇数;②a 是奇数;b 是偶数;③a ,b 都不是偶数.显然,否定的结论并不是结论的对立面,所以不正确,题目中“a ,b 都不是偶数”指“a ,b 都是奇数”.正解:a ,b 不都是奇数.随堂练习·巩固1.D2.B “大于”的否定是“不大于”,即“小于”或“等于”.3.D 按定义,若M 是N 的子集,则集合M 的任一个元素都是集合N 的元素.所以,要使M 不是N 的子集,只需存在x 0M 但x 0N .选D.4.13 假设a ,b ,c 都小于13,则a +b +c <1. 故a ,b ,c 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13. 5.a ,b 不全为0(a ,b 为实数) “a ,b 全为0”即“a =0且b =0”,它的否定为“a ≠0或b ≠0”,即“a ,b 不全为0”.。
最新人教版高二数学选修1-2(B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1.2 演绎推理
2.2.2 反证法
阅读与欣赏
《原本》与公理化思想
第三章 数引入
3.2.2 复数的乘法和除法
阅读与欣赏
复平面与高斯
4.1 流程图
本章小结
附录 部分中英文词汇对照表
第一章 统计案例
最新人教版高二数学选修1-2(B版)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1.1 独立性检验
最新人教版高二数学选修1-2(B版)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阅读与欣赏
“回归”一
词的由来
最新人教版高二数学选修1-2(B版)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人教版高二数学选修1-2(B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90页 0178页 0200页 0277页 0329页 0401页 0403页 0454页 0530页 0608页 0610页 0672页 0703页
第一章 统计案例
1.2 回归分析
阅读与欣赏
“回归”一词的由来
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
最新人教版高二数学选修1-2(B版)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1.2 回归分析
最新人教版高二数学选修1-2(B版)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本章小结
高中数学1-2 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 2.2.2反证法【教案】
反证法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反证法;(2)了解反证法的思考过程与特点,会用反证法证明数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及简单实例,让学生充分体会反证法的数学思想,并学会简单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反证法的学习,让学生形成逆向思维的模式,体验数学方法的多样性。
提高学生推导、推理能力及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合作探究中找到一种解决生活生产实际问题的新方法。
二.教学重点:了解反证法的思考过程与特点。
三。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运用反证法。
四.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小组合作探究,多元活动。
教学过程:一、课前复习与思考:(1)请学生复习旧知,为本节课夯实基础:直接证明:是从命题的条件或结论出发,根据已知的定义、公理、定理,直接推理证明结论的真实性。
常用的直接证明方法:综合法与分析法。
综合法的思路是由因导果;分析法的思路是执果索因.(2)让学生思考间接证明是什么?它有哪些方法?(初中所学)间接证明:不是从正面证明命题的真实性,而是证明命题的反面为假,或改证它的等价命题为真,间接地达到证明的目的。
反证法就是一种常用的间接证明方法.二、探究新知【新课导引】多媒体课件显示9个白色球.上课时要求学生将9个球分别染成红色或绿色.让学生注意观察现象.提问学生,让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同学们请看,这9个球无论如何染色,至少有5个球是同色的。
你能用数学中的什么方法来证明这个结论吗?【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生阅读完教材后,小组合作探究以下问题:1、什么是反证法?2、反证法的证题步骤有哪几步?3、什么样的命题适合用反证法来证明?4、反证法的应用关键在于什么?【学生展示、交流】(1)反证法概念反证法:假设命题结论不成立(即命题结论的反面成立),经过正确的推理,引出矛盾,因此说明假设错误,从而证明原命题成立,这样的的证明方法叫反证法。
(2)反证法的一般步骤:a、反设:假设命题结论不成立(即假设结论的反面成立);b、归缪:从假设出发,经过推理论证,得出矛盾;c、下结论:由矛盾判定假设不成立,从而肯定命题成立。
高中数学人教版选修1-2 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 反证法
2.2.2反证法[教材研读],思考以下问题预习课本P42~431.著名的“道旁苦李”的故事:王戎小时候爱和小朋友在路上玩耍.一天,他们发现路边的一棵树上结满了李子,小朋友一哄而上,去摘李子,独有王戎没动.等到小朋友摘了李子一尝,原来是苦的.他们都问王戎:“你怎么知道李子是苦的呢?”王戎说:“假如李子不苦的话,早被路人摘光了,而这棵树上却结满了李子,所以李子一定是苦的.”王戎的论述运用了什么推理思想?2.“反证法”的关键是得出矛盾,那么矛盾可以是哪些矛盾?[要点梳理]1.反证法假设原命题不成立(即在原命题的条件下,结论不成立),经过正确的推理,最后得出矛盾,因此说明假设错误,从而证明了原命题成立,这样的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2.反证法常见矛盾类型反证法的关键是在正确的推理下得出矛盾,这个矛盾可以是与已知条件矛盾,或与假设定义矛盾,或与公理、定理、事实矛盾等.[自我诊断]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反证法属于间接证明问题的方法.()2.反证法的证明过程既可以是合情推理也可以是一种演绎推理.()3.反证法的实质是否定结论导出矛盾.()[答案] 1.√ 2.× 3.√题型一用反证法证明“否定性”命题思考:根据反证法的定义如何证明一个命题?提示:反证法证明可考虑以下步骤:①反设;②归谬;③存真.已知f (x )=a x +x -2x +1(a >1),证明方程f (x )=0没有负实根.[思路导引] 此题从正面证明无所适从,可考虑用反证法,即设方程f (x )=0存在负实根.[证明] 假设方程f (x )=0有负实根x 0,则x 0<0且x 0≠-1且a x 0=-x 0-2x 0+1, 由0<a x 0<1⇒0<-x 0-2x 0+1<1, 解得12<x 0<2,这与x 0<0矛盾.故方程f (x )=0没有负实根.用反证法证明否定性命题的适用类型结论中含有“不”“不是”“不可能”“不存在”等词语的命题称为否定性命题,此类问题的正面比较模糊,而反面比较具体,适合使用反证法.[跟踪训练]设函数f(x)=ax2+bx+c(a≠0)中,a,b,c均为整数,且f(0),f(1)均为奇数.求证:f(x)=0无整数根.[证明]假设f(x)=0有整数根n,则an2+bn+c=0(n∈Z),而f(0),f(1)均为奇数,即c为奇数,a+b为偶数,则an2+bn=-c为奇数,即n(an+b)为奇数.∴n,an+b均为奇数,又∵a+b为偶数,∴an-a为奇数,即a(n-1)为奇数,∴n-1为奇数,这与n为奇数矛盾.∴f(x)=0无整数根.题型二用反证法证明“至多”、“至少”型问题思考:什么样的命题证明可用反证法?提示:直接证明情况比较多,不易证明从词语上看含有“至多”“至少”等词语.已知a,b,c∈(0,1),求证:(1-a)b,(1-b)c,(1-c )a 不能都大于14.[思路导引] 从量词角度分析,该命题的否定只含一种情况.[证明] 假设(1-a )b ,(1-b )c ,(1-c )a 都大于14.因为a ,b ,c ∈(0,1),所以1-a >0,1-b >0,1-c >0.所以(1-a )+b 2>(1-a )b >14=12.同理(1-b )+c 2>12,(1-c )+a 2>12. 三式相加得(1-a )+b 2+(1-b )+c 2+(1-c )+a 2>32, 即32>32,矛盾.所以(1-a )b ,(1-b )c ,(1-c )a 不能都大于14.证明时常见的“结论词”与“反设词”[跟踪训练]已知函数y=f(x)在区间(a,b)上是增函数.求证:函数y=f(x)在区间(a,b)上至多有一个零点.[证明]假设函数y=f(x)在区间(a,b)上至少有两个零点,设x1,x2(x1≠x2)为函数y=f(x)在区间(a,b)上的两个零点,且x1<x2,则(x1)=f(x2)=0.因为函数y=f(x)在区间(a,b)上为增函数,x1,x2∈(a,b)且x1<x2,∴f(x1)<f(x2),与f(x1)=f(x2)=0矛盾,假设不成立,故原命题正确.题型三用反证法证明“唯一性”命题已知:一点A和平面α.求证:经过点A只能有一条直线和平面α垂直.[思路导引]用反证法,假设存在另一条直线.[证明]根据点A和平面α的位置关系,分两种情况证明.①如图,点A在平面α内,假设经过点A至少有平面α的两条垂线AB,AC,那么AB,AC是两条相交直线,它们确定一个平面β,平面β和平面α相交于经过点A的一条直线a.因为AB⊥平面α,AC ⊥平面α,a⊂α,所以AB⊥a,AC⊥a,在平面β内经过点A有两条直线都和直线a垂直,这与平面几何中经过直线上一点只能有已知直线的一条垂线相矛盾.②如图,点A在平面α外,假设经过点A至少有平面α的两条垂线AB,AC(B,C为垂足),那么AB,AC是两条相交直线,它们确定一个平面β,平面β和平面α相交于直线BC,因为AB⊥平面α,AC⊥平面α,BC⊂α,所以AB⊥BC,AC⊥BC.在平面β内经过点A 有两条直线都和BC垂直,这与平面几何中经过直线外一点只能有已知直线的一条垂线相矛盾.综上,经过一点A只能有平面α的一条垂线.证明“唯一性”问题的方法“唯一性”包含“有一个”和“除了这个没有另外一个”两层意思.证明后一层意思时,采用直接证明往往会相当困难,因此一般情况下都采用间接证明,即用反证法(假设“有另外一个”,推出矛盾)或同一法(假设“有另外一个”,推出它就是“已知那一个”)证明,而用反证法有时比用同一法更方便.提醒:证明“有且只有”的问题,需要证明两个命题,即存在性和唯一性.[跟踪训练]用反证法证明:过已知直线a外一点A有且只有一条直线b与已知直线a平行.[证明]由两条直线平行的定义可知,过点A至少有一条直线与直线a平行.假设过点A还有一条直线b′与已知直线a平行,即b∩b′=A,b′∥a.因为b∥a,由平行公理知b′∥b.这与假设b∩b′=A矛盾,所以假设错误,原命题成立.1.反证法的证题步骤:(1)反设;(2)推理归谬;(3)存真,即假设不成立,原命题成立.2.用反证法证明问题时要注意以下三点:(1)必须先否定结论,即肯定结论的反面,当结论的反面呈现多样性时,必须罗列出各种可能性结论,缺少任何一种可能,反证都是不完全的.(2)反证法必须从否定结论进行推理,即应把结论的反面作为条件,且必须根据这一条件进行推证,否则,仅否定结论,不从结论的反面出发进行推理,就不是反证法.(3)推导出的矛盾可能多种多样,有的与已知矛盾,有的与假设矛盾,有的与事实矛盾等,推导出的矛盾必须是明显的.1.用反证法证明命题“a,b∈N,如果ab可被5整除,那么a,b至少有1个能被5整除”,则假设的内容是()A.a,b都能被5整除B.a,b都不能被5整除C.a不能被5整除D.a,b有1个不能被5整除[解析]用反证法只否定结论即可,而“至少有一个”的反面是“一个也没有”,故B正确.[答案] B2.“a<b”的反面应是()A.a≠b B.a>bC.a=b D.a=b或a>b[解析]“a<b”的反面即否定,为“a≥b”.[答案] D3.用反证法证明“在同一平面内,若a⊥c,b⊥c,则a∥b”时,应假设()A.a不垂直于c B.a,b都不垂直于cC.a⊥b D.a与b相交[解析]在同一平面a与b平行的否定为a与b相交.[答案] D4.否定“等差数列{b n}中任意不同的三项不可能为等比数列”时,正确的反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假设等差数列{b n}中存在不同的三项成等比数列5.已知a是整数,a2是偶数,求证a也是偶数.[证明](反证法)假设a不是偶数,即a是奇数.设a=2n+1(n∈Z),则a2=4n2+4n+1.∵4(n2+n)是偶数,∴4n2+4n+1是奇数,这与已知a2是偶数矛盾.由上述矛盾可知,a一定是偶数.。
高中数学人教B版教材目录word
高中数学人教B版教材目录
高中数学(B版)必修一
第一章集合第二章函数第三章基本初等函数(Ⅰ)
高中数学(B版)必修二
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第二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高中数学(B版)必修三
第一章算法初步第二章统计
高中数学(B版)必修四
第一章基本初等函(Ⅱ) 第二章平面向量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
高中数学(B版)必修五
第一章解三角形第二章数列第三章不等式
(文)选修1-1
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
选修1-2
第一章统计案例第二章推理与证明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第四章框图
(理)选修2-1
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选修2-2
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第二章推理与证明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选修2-3
第一章计数原理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第三章统计案例。
2019-2020学年高中数学 第2章 推理与证明 2.2.2 反证法学案 新人教B版选修1-2
2.2.2 反证法一、反证法一般地,由证明p ⇒q 转向证明¬q ⇒r ⇒…⇒t ,t 与假设矛盾,或与某个真命题矛盾,从而判定¬q 为假,推出q 为真的方法,叫做反证法.二、反证法常见的矛盾类型反证法的关键是在正确的推理下得出矛盾.这个矛盾主要是指: (1)与假设矛盾;(2)与数学公理、定理、公式、定义或已被证明了的结论矛盾; (3)与公认的简单事实矛盾.1.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反证法属于间接证明问题的方法. ( )(2)反证法的证明过程既可以是合情推理也可以是一种演绎推理. ( ) (3)反证法推出的矛盾不能与已知相矛盾.( )[解析] (1)正确.反证法其实是证明其逆否命题成立,所以它属于间接证明问题的方法. (2)错误.反证法从证明过程看是一种严谨的演绎推理. (3)错误.反证法推出的矛盾可以与已知相矛盾. [答案] (1)√ (2)× (3)×2.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一个不大于60°”,假设正确的是( ) A .假设三个内角都不大于60° B .假设三个内角都大于60° C .假设三个内角至多有一个大于60° D .假设三个内角至多有两个大于60°[解析] 根据反证法的定义,假设是对原命题结论的否定,故假设三个内角都大于60°. [答案] B3.用反证法证明“若x 2-1=0,则x =-1或x =1”时,应假设__________.[解析] “x =-1或x =1”的否定是“x ≠-1且x ≠1”. [答案] x ≠-1且x ≠1(1)求数列{a n }的通项a n 与前n 项和S n ;(2)设b n =S n n(n ∈N *),求证:数列{b n }中任意不同的三项都不可能成为等比数列. [思路探究] 第(1)问应用a n =a 1+(n -1)d 和S n =na 1+12n (n -1)d 两式求解.第(2)问先假设存在三项b p ,b q ,b r 成等比数列,再用反证法证明. [解] (1)设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d ,由已知得⎩⎨⎧a 1=2+1,3a 1+3d =9+32,∴d =2,故a n =2n -1+2,S n =n (n +2). (2)证明:由(1)得b n =S n n=n + 2.假设数列{b n }中存在三项b p ,b q ,b r (p ,q ,r ∈N *互不相等)成等比数列,则b 2q =b p b r , 即(q +2)2=(p +2)(r +2), ∴(q 2-pr )+(2q -p -r )2=0.∵p ,q ,r ∈N *,∴⎩⎪⎨⎪⎧q 2-pr =0,2q -p -r =0,∴⎝⎛⎭⎪⎫p +r 22=pr ,(p -r )2=0,∴p =r ,这与p ≠r 矛盾.所以数列{b n }中任意不同的三项都不可能成为等比数列.1.当结论中含有“不”“不是”“不可能”“不存在”等词语的命题,此类问题的反面比较具体,适合应用反证法.例如证明异面直线,可以假设共面,再把假设作为已知条件推导出矛盾.2.反证法必须从否定结论进行推理,即应把结论的反面作为条件,且必须根据这一条件进行推证,否则,仅否定结论,不从结论的反面出发进行推理,就不是反证法.3.常见否定词语的否定形式如下表所示:1.已知方程f (x )=a x+x -2x +1(a >1),证明:方程f (x )=0没有负数根. [证明] 假设x 0是方程f (x )=0的负数根,则x 0<0,x 0≠-1且ax 0+x 0-2x 0+1=0,所以ax 0=-x 0-2x 0+1. 又当x 0<0时,0<ax 0<1,故0<-x 0-2x 0+1<1, 即0<-1+3x 0+1<1,1<3x 0+1<2,解得12<x 0<2. 这与x 0<0矛盾, 所以假设不成立,故方程f (x )=0没有负数根.【例2】 已知x ,y ,z 均大于零,求证:x +y ,y +z ,z +x这三个数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4.[思路探究] 本题中含有“至少”,不宜直接证明,故可采用反证法证明. [解] 假设x +4y ,y +4z ,z +4x都小于4,即x +4y <4,y +4z<4,z +4x<4,于是得⎝⎛⎭⎪⎫x +4y +⎝⎛⎭⎪⎫y +4z +⎝⎛⎭⎪⎫z +4x <12,而⎝⎛⎭⎪⎫x +4y +⎝ ⎛⎭⎪⎫y +4z +⎝ ⎛⎭⎪⎫z +4x =⎝ ⎛⎭⎪⎫x +4x +⎝ ⎛⎭⎪⎫y +4y +⎝ ⎛⎭⎪⎫z +4z ≥2 x ·4x+2y ·4y+2 z ·4z=12, 这与⎝⎛⎭⎪⎫x +4y +⎝⎛⎭⎪⎫y +4z +⎝⎛⎭⎪⎫z +4x <12矛盾,因此假设错误,即x +4y ,y +4z ,z +4x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4.1.用反证法证明“至少”“至多”型命题,可减少讨论情况,目标明确.否定结论时需弄清楚结论的否定是什么,避免出现错误.2.用反证法证明“至多、至少”问题时常见的“结论词”与“反设词”如下:2.若x >0,y >0,且x +y >2,求证:1+y x 与1+xy至少有一个小于2.[证明] 假设1+y x 与1+x y都不小于2,即1+y x ≥2,1+xy≥2.∵x >0,y >0,∴1+y ≥2x,1+x ≥2y , 两式相加得2+(x +y )≥2(x +y ). ∴x +y ≤2,这与已知中x +y >2矛盾. ∴假设不成立,原命题成立. 故1+y x 与1+x y至少有一个小于2.1.用反证法证明数学命题的步骤是什么?[提示] (1)反设: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即假定原结论的反面为真.(2)归谬:从反设和已知条件出发,经过一系列正确的逻辑推理,得出矛盾的结果.(3)存真:由矛盾的结果断定反设不真,从而肯定原结论成立.2.如何证明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交点?[提示]假设两条直线a,b不只有一个交点,则至少有两个交点A和B,这样同时经过点A,B的直线就有两条,这与“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相矛盾.所以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交点.【例3】已知一点A和平面α.求证:经过点A只能有一条直线和平面α垂直.[思路探究][解] 根据点A和平面α的位置关系,分两种情况证明.(1)如图①,点A在平面α内,假设经过点A至少有平面α的两条垂线AB,AC,那么AB,AC是两条相交直线,它们确定一个平面β,平面β和平面α相交于经过点A的一条直线a.因为AB⊥平面α,AC⊥平面α,a⊂α,所以AB⊥a,AC⊥a,在平面β内经过点A有两条直线都和直线a垂直,这与平面几何中经过直线上一点只能有已知直线的一条垂线相矛盾.图①(2)如图②,点A在平面α外,假设经过点A至少有平面α的两条垂线AB和AC(B,C 为垂足),那么AB,AC是两条相交直线,它们确定一个平面β,平面β和平面α相交于直线BC,因为AB⊥平面α,AC⊥平面α,BC⊂α,所以AB⊥BC,AC⊥BC.图②在平面β内经过点A有两条直线都和BC垂直,这与平面几何中经过直线外一点只能有已知直线的一条垂线相矛盾.综上,经过一点A只能有一条直线和平面α垂直.证明“有且只有一个”的问题,需要证明两个命题,即存在性和唯一性.当证明结论以“有且只有”“只有一个”“唯一存在”等形式出现的命题时,由于反设结论易于导出矛盾,所以用反证法证其唯一性就较简单明了.3.若函数f(x)在区间[a,b]上的图象连续不断,且f(a)<0,f(b)>0,且f(x)在[a,b]上单调递增,求证:f(x)在(a,b)内有且只有一个零点.[证明]由于f(x)在[a,b]上的图象连续不断,且f(a)<0,f(b)>0,即f(a)·f(b)<0,所以f(x)在(a,b)内至少存在一个零点,设零点为m,则f(m)=0,假设f(x)在(a,b)内还存在另一个零点n,即f(n)=0,则n≠m.若n>m,则f(n)>f(m),即0>0,矛盾;若n<m,则f(n)<f(m),即0<0,矛盾.因此假设不正确,即f(x)在(a,b)内有且只有一个零点.1.应用反证法推出矛盾的推理过程中可作为条件使用的是( )①结论的否定;②已知条件;③公理、定理、定义等;④原结论.A.①②B.②③C.①②③ D.①②④[解析]根据反证法的基本思想,应用反证法推出矛盾的推导过程中可把“结论的否定”“已知条件”“公理、定理、定义”等作为条件使用.[答案] C2.实数a,b,c不全为0等价于( )A.a,b,c均不为0B.a,b,c中至多有一个为0C.a,b,c中至少有一个为0D.a,b,c中至少有一个不为0[解析]不全为0即至少有一个不为0,故选D.[答案] D3.命题“△ABC中,若A>B,则a>b”的结论的否定应该是( )A.a<b B.a≤bC.a=b D.a≥b[解析]“大于”的否定是“不大于”,即“小于或等于”,故选B.[答案] B4.用反证法证明某命题时,对某结论:“自然数a,b,c中无偶数”,正确的假设为________.[解析]a,b,c中无偶数,即a,b,c都是奇数,反设应是“a,b,c中至少有一个偶数”.[答案]a,b,c中至少有一个偶数5.若a,b,c是互不相等的非零实数,证明:三个方程ax2+2bx+c=0,bx2+2cx+a =0,cx2+2ax+b=0至少有一个方程有两个相异实根.[证明]假设三个方程中都没有两个相异实根,则Δ1=4b2-4ac≤0,Δ2=4c2-4ab≤0,Δ3=4a2-4bc≤0.相加得a2-2ab+b2+b2-2bc +c2+c2-2ac+a2≤0,(a-b)2+(b-c)2+(c-a)2≤0,∴a=b=c,这与a,b,c互不相等矛盾.∴假设不成立,即三个方程中至少有一个方程有两个相异实根.。
2022-2021学年成才之路·人教B版数学·选修1-2练习:第2章 推理与证明 2.2 第2课时
其次章 2.2第2课时一、选择题1.反证法是导学号 96660885 ()A.从结论的反面动身,推出冲突的证法B.对其否命题的证明C.对其逆命题的证明D.分析法的证明方法[答案] A[解析]反证法是先否定结论,在此基础上,运用演绎推理,导出冲突,从而确定结论的真实性.2.(2021~2022学年度河南新野高二阶段测试)用反证法证明“a+b+c>3,则a、b、c中至少有一个大于1”时,“假设”应为导学号 96660886 ()A.假设a、b、c中至少有一个小于1B.假设a、b、c中都小于等于1C.假设a、b、c至少有两个大于1D.假设a、b、c都小于1[答案] B[解析]“至少有一个”的反面是“一个也没有”,故“a、b、c中至少有一个大于1”的反面是“a、b、c中都小于等于1.”3.应用反证法推出冲突的推导过程中要把下列哪些作为条件使用导学号 96660887 ()①结论相反推断,即假设;②原命题的条件;③公理、定理、定义等;④原结论.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答案] C[解析]由反证法的定义可知为①②③.4.“M不是N的子集”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导学号 96660888 ()A.若x∈M则x∉NB.若x∈N则x∈MC.存在x1∈M⇒x1∈N,又存在x2∈M⇒x2∉ND.存在x0∈M⇒x0∉N[答案] D[解析]按定义,若M是N的子集,则集合M的任一个元素都是集合N的元素.所以,要使M不是N 的子集,只需存在x0∈M但x0∉N.选D.5.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设a、b为实数,则方程x3+ax+b=0至少有一个实根”时,要做的假设是导学号 96660889 ()A.方程x3+ax+b=0没有实根B.方程x3+ax+b=0至多有一个实根C.方程x3+ax+b=0至多有两个实根D.方程x3+ax+b=0恰好有两个实根[答案] A[解析]“至少有一个”的反面是“一个也没有”,故选A.6.用反证法证明命题“a、b∈N,ab可被5整除,那么a、b中至少有一个是5的倍数”时,反设正确的是导学号 96660890 ()A.a、b都是5的倍数B.a、b都不是5的倍数C.a不是5的倍数D.a、b中有一个是5的倍数[答案] B[解析]“至少有一个”的反面为“一个也没有”,即“都不是”.二、填空题7.“任何三角形的外角都至少有两个钝角”的否定应是________.导学号 96660891[答案]存在一个三角形,其外角最多有一个钝角[解析]“任何三角形”的否定是“存在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两个”的否定是“最多有一个”.8.设正实数a、b、c满足a+b+c=1,则a、b、c中至少有一个数不小于________.导学号 96660892[答案]13[解析]假设a、b、c都小于13,则a+b+c<1,“假设错误,故a、b、c中至少有一个数不小于13.”三、解答题9.证明:对于直线l:y=kx+1.不存在这样的实数k,使得l与双曲线C:3x2-y2=1的交点A、B关于直线y=ax(a为常数)对称.导学号 96660893[解析]假设存在实数k,使得A、B关于直线y=ax对称,设A(x1,y1)、B(x2,y2),则有(1)直线l:y=kx+1与直线y=ax垂直;(2)点A、B在直线l:y=kx+1上;(3)直线AB的中点(x1+x22,y1+y22)在直线y=ax上,所以⎩⎨⎧ka =-1, ①y 1+y 2=k (x 1+x 2)+2, ②y 1+y 22=a x 1+x22. ③由⎩⎪⎨⎪⎧y =kx +1,y 2=3x 2-1得(3-k 2)x 2-2kx -2=0. ④ 由②③得a (x 1+x 2)=k (x 1+x 2)+2, ⑤ 由④知x 1+x 2=2k 3-k 2,代入⑤整理得ak =3.这与①冲突.所以假设不成立,故不存在实数k ,使得A 、B 关于直线y =ax 对称.一、选择题1.设a 、b ∈(0,+∞),则a +1b ,b +1a 导学号 96660894( )A .都不大于2B .都不小于2C .至少有一个不大于2D .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答案] D[解析] 假设a +1b <2,b +1a <2,则(a +1b )+(b +1a )<4①.又a 、b ∈(0,+∞),所以a +1b +b +1a =(a +1a )+(b +1b )≥2+2=4,这与①式相冲突,故假设不成立,即a +1b ,b +1a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2.已知x >0,y >0,x +y ≤4,则有导学号 96660895 ( ) A.1x +y ≤14 B.1x +1y ≥1 C.xy ≥2 D.1xy≥1 [答案] B[解析] 由x >0,y >0,x +y ≤4得1x +y ≥14,A 错;x +y ≥2xy ,∴xy ≤2,C 错;xy ≤4,∴1xy ≥14,D 错.3.已知数列{a n }、{b n }的通项公式分别为:a n =an +2,b n =bn +1(a ,b 是常数),且a >b ,那么两个数列中序号与数值均相同的项的个数是导学号 96660896 ( )A .0个B .1个C .2个D .无穷多个[答案] A[解析] 假设存在序号和数值均相等的两项,即存在n ,使得a n =b n ,但若a >b ,n ∈N *,恒有a ·n >b ·n ,从而an +2>bn +1恒成立.∴不存在n ,使得a n =b n .故应选A.4.假如两个数之和为正数,则这两个数导学号 96660897 ( ) A .一个是正数,一个是负数 B .两个都是正数 C .至少有一个是正数 D .两个都是负数[答案] C[解析] 假设两个都是负数,其和必为负数. 二、填空题5.△ABC 中,若AB =AC ,P 是△ABC 内的一点,∠APB >∠APC ,求证:∠BAP <∠CAP .用反证法证明时的假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学号 96660898[答案] ∠BAP =∠CAP 或∠BAP >∠CAP[解析] 反证法对结论的否定是全面否定,∠BAP <∠CAP 的对立面是∠BAP =∠CAP 或∠BAP >∠CAP . 6.设a 、b 是两个实数,给出下列条件: 导学号 96660899①a +b >1;②a +b =2;③a +b >2;④a 2+b 2>2.其中能推出“a 、b 中至少有一个大于1”的条件是________(填序号).[答案] ③[解析] 若a =12,b =23,则a +b >1,但a <1,b <1,故①不能推出.若a =b =1,则a +b =2,故②推不出. 若a =-2,b =-3,则a 2+b 2>2,故④推不出. 对于③即a +b >2,则a ,b 中至少有一个大于1. 反证法:假设a ≤1且b ≤1. 则a +b ≤2与a +b >2冲突.因此假设不成立,故a ,b 中至少有一个大于1. 三、解答题7.已知:非实数a ,b ,c 构成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求证:1a ,1b ,1c 不行能成等差数列.导学号 96660900[证明] 假设1a ,1b ,1c 成等差数列.则2b =1a +1c.∴2ac =bc +ab ①又a ,b ,c 成等差数列,∴2b =a +c ② ∴把②代入①得2ac =b (a +c )=b ·2b ∴b 2=ac .③由②平方4b 2=(a +c )2.把③代入4ac =(a +c )2,∴(a -c )2=0.∴a =c . 代入②得b =a ,∴a =b =c . ∴公差为0,这与已知冲突. ∴1a ,1b ,1c不行能成等差数列. 8.已知a 、b 、c 、d ∈R ,且a +b =c +d =1,ac +bd >1,求证:a 、b 、c 、d 中至少有一个是负数.[证明] 假设a 、b 、c 、d 都是非负数. ∵a +b =c +d =1,∴(a +b )(c +d )=1. 又(a +b )(c +d )=ac +bd +ad +bc >ac +bd . ∴ac +bd <1.这与已知ac +bd >1冲突, ∴a ,b ,c ,d 中至少有一个是负数. 9.已知函数f (x )=a x +x -2x +1(a >1),用反证法证明方程f (x )=0没有负数根.[证明] 假设存在x 0<0(x 0≠-1),满足f (x 0)=0. 则ax 0=-x 0-2x 0+1,且0<ax 0<1,所以0<-x 0-2x 0+1<1,即12<x 0<2,这与假设x 0<0相冲突,故方程f (x )=0没有负数根.。
《反证法》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2PPT课件(第2.2.2课时)
知识要点
反证法主要适用于以下两种情形: (1)要证的结论与条件之间的联系不明显,直接由条件推出结论的线索不够清晰. (2)如果从正面证明,需要分成多种情形进行分类讨论,而从反面进行证明,只要研究一种或很 少的几种情形.
知识要点
用反证法证题时,应注意的事项 : (1)周密考察原命题结论的否定事项, 防止否定不当或有所遗漏; (2)推理过程必须完整,否则不能说明命题的真伪性; (3)在推理过程中,要充分使用已知条 件,否则推不出矛盾,或者不能断定推出的结果是错误的.
矛盾
所以 _假__设__不__成__立 ,即求证的命题正确. 命题成立
l3
P
l1
l2
知识要点
反证法的步骤 一、提出假设 假设待证命题不成立,或是命题的反面成立. 二、推理论证 以假设为条件,结合已知条件推理,得出与已知条件或是正确命题相矛盾的结论. 三、得出矛盾 这与“......”相矛盾. 四、结论成立 所以假设不成立,所求证的命题成立.
∴ ∠ 1 =∠ 2 =∠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 l 3∥ l2(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归纳
l1
l1
l2
P 2
l1
3
请同学们自己比较两种证明方法的各自特点,从中体验反证法的思考过程和特点.
新知探究
结合我们讲过的例子,我们可以得到什么?
思考
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反证法的关键是在正确的推理下得出矛盾,这个矛盾可以是与已知条件 矛盾,或与假设矛盾,或与定义、公理、定理、事实矛盾等.
知识要点
宜用反证法证明的题型
(1)以否定性判断作为结论的命题; (2)某些定理的逆命题; (3)以“至多”、“至少”或“不多于”等形式陈述的命题; (4)关于“唯一性”结论的命题; (5)解决整除性问题; (6)一些不等量命题的证明; (7)有些基本定理或某一知识体系的初始阶段; (8)涉及各种“无限”结论的命题等等.
人教版2019高中数学第2章推理与证明2.2.2反证法学案新人教B版选修2_2
2.2.2 反证法1.掌握间接证明的常见方法(反证法)的推理特点.2.学会写出命题的否定,并以此作条件推出矛盾结论,即学习用反证法证明简单题目.反证法一般地,由证明p q转向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t与假设矛盾,或与某个真命题矛盾.从而判定____为假,推出____为真的方法,叫做反证法.1.反证法适宜证明“存在性,唯一性,带有‘至少有一个’或‘至多有一个’等字样”的一些数学问题.2.应用反证法证明数学命题的一般步骤:(1)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2)做出与命题结论相矛盾的假设;(3)由假设出发,应用演绎推理方法,推出矛盾的结果;(4)断定产生矛盾结果的原因,在于开始所做的假定不真,于是原结论成立,从而间接地证明命题为真.常见的主要矛盾有:①与数学公理、定理、公式、定义或已证明了的结论相矛盾;②与临时假设矛盾;③与公认的事实或自相矛盾等.【做一做1-1】应用反证法推出矛盾的推导过程中可以把下列哪些作为条件使用( ).①结论的相反判断,即假设;②原命题的条件;③公理、定理、定义等;④原结论.A.①② B.①②④C.①②③ D.②③【做一做1-2】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多有一个钝角”时,假设正确的是( ).A.假设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一个钝角B.假设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两个钝角C.假设三角形的内角中没有一个钝角D.假设三角形的内角中没有一个钝角或至少有两个钝角如何理解反证法?剖析:反证法证题的特征:通过导出矛盾、归结为谬误,而使命题得证.反证法的原理是“否定之否定等于肯定”.反证法解题的实质就是否定结论导出矛盾,从而说明原结论正确,即证明命题的逆否命题成立.否定结论:对结论的反面要一一否定,不能遗漏;否定一个反面之反证法称为归谬法,否定两个或两个以上反面之反证法称为穷举法.要注意用反证法解题,“否定结论”在推理论证中作为已知使用,导出矛盾是指在假设的前提下,逻辑推理结果与“已知条件、假设、公理、定理或显然成立的事实”等相矛盾.用反证法证明不等式,常用的否定形式有:“≥”的反面为“<”;“≤”的反面为“>”;“>”的反面为“≤”;“<”的反面为“≥”;“≠”的反面为“=”;“=”的反面为“≠”或“>”及“<”.反证法属逻辑方法范畴,它的严谨性体现在它的原理上,即“否定之否定等于肯定”,其中:第一个否定是指“否定结论”;第二个否定是指“逻辑推理结果否定了假设”.反证法属“间接解题方法”,书写格式易错之处是“假设”易错写成“设”.反证法不是去直接证明结论,而是先否定结论,在否定结论的基础上运用演绎推理,导出矛盾,从而肯定结论的正确性.题型一 命题的结论是否定型【例题1】已知函数f (x )=a x +x -2x +1(a >1). (1)证明函数f (x )在(-1,+∞)上为增函数;(2)用反证法证明方程f (x )=0没有负数根.分析:应用增函数定义证明第一问;第二问的结论是否定型的,适于应用反证法. 反思:在解题过程中,提出假设,分类讨论等都是在合理地增设条件,为解题提供帮助.题型二 命题的结论涉及至多、至少及存在型【例题2】已知a ,b ,c 都是小于1的正数,求证:(1-a )b ,(1-b )c ,(1-c )a 中至少有一个不大于14. 分析:命题中有“至少、不都、都不、至多”等指示性语句时,应用直接方法证明时难度很大,根据正难则反的思想,应用反证法证明.本题中“至少有一个”的否定是“一个也没有”,然后由假设入手,应用均值不等式证明.反思:反证法证题的实质是证明它的逆否命题成立,反证法的主要依据是逻辑中的排中律,排中律的一般表现形式是:或者是A ,或者非A ,即在同一讨论过程中,A 和非A 有一个且仅有一个是对的,不能有第三种情形出现.题型三 唯一性命题的证明【例题3】求证:过直线外一点只有一条直线与它平行.分析:本题属唯一性的证明问题,用反证法证明.已知:A a ,A ∈b ,b ∥a ,求证:b 唯一.题型四 易错辨析易错点:运用反证法时,第一步否定结论易错.因为有些结论的对立面不易确定,从而导致错误.【例题4】用反证法证明命题“a ,b 为整数,若ab 不是偶数,则a ,b 都不是偶数”时,应假设________.错解:a ,b 不都是偶数.1反证法证题的关键是在正确的假设下得出矛盾.这个矛盾可以是( ).①与已知矛盾;②与假设矛盾;③与定义、定理、公理、法则矛盾;④与事实矛盾.A .①②B .①②④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2命题“在△ABC 中,若∠A >∠B ,则a >b ”的结论的否定应该是( ).A .a <bB .a ≤bC .a =bD .a ≥b3“M 不是N 的子集”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A .若x ∈M 则x NB .若x ∈N 则x ∈MC .存在x 1∈M x 1∈N ,又存在x 2∈M x 2ND .存在x 0∈M x 0N4设实数a ,b ,c 满足a +b +c =1,则a ,b ,c 中至少有一个数不小于__________.5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a 2+b 2=0,则a ,b 全为0(a ,b 为实数)”时,应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基础知识·梳理 q r …t q q【做一做1-1】C【做一做1-2】B “至多有一个”的反面为“至少有两个”.典型例题·领悟【例题1】证明:(1)任取x 1,x 2(-1,+∞),不妨设x 1<x 2,则x 2-x 1>0,ax 2-x 1>1,且ax 1>0,∴ax 2-ax 1=ax 1(ax 2-x 1-1)>0.又∵x 1+1>0,x 2+1>0,∴x2-2x2+1-x1-2x1+1=-+--+++=-++>0.∴f (x 2)-f (x 1)=ax 2-ax 1+x2-2x2+1-x1-2x1+1>0. 故函数f (x )在(-1,+∞)上为增函数.(2)假设存在x 0<0(x 0≠-1),满足f (x 0)=0,则ax 0=-x0-2x0+1,且0<ax 0<1, ∴0<-x0-2x0+1<1,即12<x 0<2,与假设x 0<0矛盾,故方程f (x )=0没有负根. 【例题2】证明:假设(1-a )b >14,(1-b )c >14,(1-c )a >14. ∵a ,b ,c 都是小于1的正数, ∴->12,->12,->12, 从而-+-+->32. 但是-+-+-≤-+b 2+-+c 2+-+a 2=3-+b +++b +2=32,与上式矛盾.∴假设不成立,即原命题成立.【例题3】证明:假设过点A 还有一条直线b ′∥a .根据平行公理,∵b ∥a ,∴b ∥b ′,与b ∩b ′=A 矛盾.∴假设不成立,原命题成立.【例题4】错因分析:a ,b 不都是偶数包括的情况是:①a 是偶数,b 是奇数;②a 是奇数;b 是偶数;③a ,b 都不是偶数.显然,否定的结论并不是结论的对立面,所以不正确,题目中“a ,b 都不是偶数”指“a ,b 都是奇数”.正解:a ,b 不都是奇数.随堂练习·巩固1.D2.B “大于”的否定是“不大于”,即“小于”或“等于”.3.D 按定义,若M 是N 的子集,则集合M 的任一个元素都是集合N 的元素.所以,要使M 不是N 的子集,只需存在x 0M 但x 0N .选D.4.13 假设a ,b ,c 都小于13,则a +b +c <1. 故a ,b ,c 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13. 5.a ,b 不全为0(a ,b 为实数) “a ,b 全为0”即“a =0且b =0”,它的否定为“a ≠0或b ≠0”,即“a ,b 不全为0”.。
高中数学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222反证法课件新人教版选修12
5.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如果 a>b,则3 a>3 b时,
假设的内容是________.”
3
3
3
33
3
解析: a与 b的关系有三种情况: a> b, a= b,
3
3
3
3
a< b.所以假设的内容应为 a≤ b.
3
3
答案: a≤ b
类型 1 用反证法证明否(肯)定性命题(自主研析) [典例 1] 设函数 f(x)=ax2+bx+c(a≠0)中,a,b, c 均为整数,且 f(0),f(1)均为奇数.求证:f(x)=0 无整 数根. [自主解答]假设 f(x)=0 有整数根 n,则 an2+bn+c =0 又 f(0),f(1)均为奇数,
解得-2<a<-1,则要使两方程至少有一个方程有
实数,则 a 的取值范围应为 a≤-2 或 a≥-1.
答案:A
归纳升华
1.用反证法证明“至少”“至多”型命题,可减少讨
论情况,目标明确.否定结论时需弄清楚结论的否定是什
么,避免出现错误.
2.用反证法证明“至多、至少”问题时常见的“结
论词”与“反设词”如下:
1.思考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反证法属于间接证明问题的方法.( ) (2)反证法的证明过程既可以是合情推理也可以是一 种演绎推理.( ) (3)反证法的实质是否定结论导出矛盾.( ) 解析:(1)对,反证法是间接证明问题的方法. (2)错,反证法是演绎推理,不是合情推理. (3)对,根据反证法的概念知说法正确. 答案:(1)√ (2)× (3)√
所以(1-2a)+b≥ (1-a)b> 14=12. 同理(1-2b)+c>12,(1-2c)+a>12. 三式相加得 (1-2a)+b+(1-2b)+c+(1-2c)+a>32. 则32>32,矛盾,故假设不成立. 所以(1-a)b,(1-b)c,(1-c)a 不能都大于14.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1-2《二章 推理与证明 2.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2.2.2 反证法》优质课教案_18
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七、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导学案、板书工具。
八、教学过程
教学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
情景创设
小故事:路边苦李
王戎7岁时,与小伙伴们外出游玩,看到路边的李树上结满了果子.小伙伴们纷纷去摘取果子,只有王戎站在原地不动.伙伴问他为什么不去摘?
本节内容在初中就有接触,在高中数学选修1-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也、选修1-2第一章独立性检验也有接触。反证法的逻辑结构并不复杂,但用反证法证明数学问题却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究其原因,主要是反证法的应用需要逆向思维,但在中小学阶段,逆向思维的训练和发展都是不充分的。
所教学生是文科普通班,数学思维一般,对于反证法证明简单命题问题不大。但由于反证法涉及内容广泛,学生对知识遗忘太多,所以解决这个问题还是困难重重。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反证法证明命题的思路方法及反证法证题的步骤,
难点:理解“反证法”证明得出“矛盾的所在”即矛盾依据。
五、教学方法
以探究式教学法为主。引导探究,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在故事情景中引导学生思考反证法证明方式,以问题串方式建构知识生成。
2、通过教学活动,可以看到学生积极性能充分调动起来,在探究概念、典例剖析和归纳步骤阶段基本能自主完成,这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但在当堂检测阶段有少部分学生因不会处理反证法中如何推导矛盾而导致解决不了问题,另外教师对课堂教学时间的把握还是有所不到位,导致后面解决问题时间有些仓促。
证明一般包括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是综合法和分析法,它们是解决数学问题常用的思维方式;“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是反证法,但是反证法的应用需要逆向思维,这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所以,本课的关键是让学生在动脑思考、动手证明的过程中体会反证法的思维过程,建立应用反证法的感觉。
高中数学 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 2.2.2 反证法学案 新人教B版选修22
2.2.2 反证法1.了解反证法的思考过程、特点.(重点、易混点)2.会用反证法证明简单的数学问题.(重点、难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反证法阅读教材P66~P67“例3”以上部分,完成下列问题.1.反证法的定义由证明p⇒q转向证明:綈q⇒r⇒…⇒t,t与________矛盾,或与某个________矛盾,从而判定__________,推出________的方法,叫做反证法.2.常见的几种矛盾(1)与假设矛盾;(2)与__________、定理、公式、定义或____________矛盾;(3)与______________矛盾(例如,导出0=1,0≠0之类的矛盾).【答案】1.假设真命题綈q为假q为真2.(2)数学公理已被证明了的结论(3)公认的简单事实1.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反证法属于间接证明问题的方法.( )(2)反证法的证明过程既可以是合情推理也可以是一种演绎推理.( )(3)反证法的实质是否定结论导出矛盾.( )【答案】(1)√(2)×(3)√2.已知平面α∩平面β=直线a,直线b⊂α,直线c⊂β,b∩a=A,c∥a,求证:b与c是异面直线,若利用反证法证明,则应假设__________.【解析】∵空间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有3种:异面、平行、相交,∴应假设b与c平行或相交.【答案】b与c平行或相交[质疑·手记]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疑问1:解惑:疑问2:解惑:疑问3:解惑:[小组合作型]利用反证法证明否定性命题(1)用反证法证明:“若方程ax2+bx+c=0,且a,b,c都是奇数,则方程没有整数根”,正确的假设是方程存在实数根x0为( )A.整数B.奇数或偶数C.自然数或负整数D.正整数或负整数(2)已知三个正整数a,b,c成等比数列,但不成等差数列,求证:a,b,c不成等差数列.【自主解答】(1)要证明的结论是“方程没有整数根”,故应假设:方程存在实数根x0为整数,故选A.【答案】 A(2)证明:假设a,b,c成等差数列,则a+c=2b,即a+c+2ac=4b.又a,b,c成等比数列,所以b2=ac,即b=ac,所以a+c+2ac=4ac,所以a+c-2ac=0,即(a-c)2=0,所以a=c,从而a=b=c,所以a,b,c可以成等差数列,这与已知中“a,b,c不成等差数列”相矛盾.原假设错误,故a,b,c不成等差数列.1.用反证法证明否定性命题的适用类型结论中含有“不”“不是”“不可能”“不存在”等词语的命题称为否定性命题,此类问题的正面比较模糊,而反面比较具体,适合使用反证法.2.反证法证明问题的一般步骤[再练一题]1.设数列{a n }是公比为q 的等比数列,S n 是它的前n 项和.求证:数列{S n }不是等比数列.【证明】 假设数列{S n }是等比数列,则S 22=S 1S 3, 即a 21(1+q )2=a 1·a 1(1+q +q 2), 因为a 1≠0,所以(1+q )2=1+q +q 2, 即q =0,这与公比q ≠0矛盾. 所以数列{S n }不是等比数列.利用“反证法”“证明”“至少”“至多”等存在性命题已知a ,b ,c ∈(0,1),求证:(1-a )b ,(1-b )c ,(1-c )a 不能都大于14.【精彩点拨】 “不能都大于”的含义为“至少有一个小于或等于”其对立面为“全部大于”.【自主解答】 假设(1-a )b ,(1-b )c ,(1-c )a 都大于14.∵a ,b ,c ∈(0,1), ∴1-a >0,1-b >0,1-c >0. ∴1-a +b2≥1-a b >14=12. 同理1-b +c 2>12, 1-c +a 2>12. 三式相加得 1-a +b2+1-b +c 2+1-c +a 2>32,即32>32,矛盾. 所以(1-a )b ,(1-b )c ,(1-c )a 不能都大于14.应用反证法常见的“结论词”与“反设词”当命题中出现“至多”“至少”等词语时,直接证明不易入手且讨论较复杂.这时,可用反证法证明,证明时常见的“结论词”与“反设词”如下: 结论词 反设词 结论词 反设词至少有一个 一个也没有 对所有x 成立 存在某个x 0不成立 至多有一个 至少有两个 对任意x 不成立存在某个x 0成立 至少有n 个 至多有n -1个p 或q 綈p 且綈q 至多有n 个 至少有n +1个p 且q綈p 或綈q[再练一题]2.已知a ,b ,c ,d ∈R ,且a +b =c +d =1,ac +bd >1,求证:a ,b ,c ,d 中至少有一个是负数.【证明】 假设a ,b ,c ,d 都是非负数, 因为a +b =c +d =1,所以(a +b )(c +d )=1. 又(a +b )(c +d )=ac +bd +ad +bc ≥ac +bd , 所以ac +bd ≤1, 这与已知ac +bd >1矛盾,所以a ,b ,c ,d 中至少有一个是负数.[探究共研型]利用反证法证明唯一性命题探究 【提示】 否定结论、导出矛盾,从而证明原结论正确.已知直线m 与直线a 和b 分别交于A ,B 两点,且a ∥b .求证:过a ,b ,m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精彩点拨】 “有且只有”表示“存在且唯一”,因此在证明时,要分别从存在性和唯一性两方面来考虑.【自主解答】 因为a ∥b , 所以过a ,b 有一个平面α. 又因为m ∩a =A ,m ∩b =B , 所以A ∈a ,B ∈b , 所以A ∈α,B ∈α.又因为A∈m,B∈m,所以m⊂α,即过a,b,m有一个平面α,如图.假设过a,b,m还有一个平面β异于平面α,则a⊂α,b⊂α,a⊂β,b⊂β,这与a∥b,过a,b有且只有一个平面矛盾.因此,过a,b,m有且只有一个平面.用反证法证明唯一性命题的一般思路证明“有且只有一个”的问题,需要证明两个命题,即存在性和唯一性.当证明结论以“有且只有”“只有一个”“唯一存在”等形式出现的命题时,可先证“存在性”,由于假设“唯一性”结论不成立易导出矛盾,因此可用反证法证其唯一性.[再练一题]3.若函数f(x)在区间[a,b]上的图象连续,且f(a)<0,f(b)>0,且f(x)在[a,b]上单调递增,求证:f(x)在(a,b)内有且只有一个零点.【证明】由于f(x)在[a,b]上的图象连续,且f(a)<0,f(b)>0,即f(a)·f(b)<0,所以f(x)在(a,b)内至少存在一个零点,设零点为m,则f(m)=0.假设f(x)在(a,b)内还存在另一个零点n,即f(n)=0,则n≠m.若n>m,则f(n)>f(m),即0>0,矛盾;若n<m,则f(n)<f(m),即0<0,矛盾.因此假设不正确,即f(x)在(a,b)内有且只有一个零点.[构建·体系]1.“自然数a,b,c中恰有一个偶数”的否定正确的为( )A.a,b,c都是奇数B.a,b,c都是偶数C.a,b,c中至少有两个偶数D.a,b,c中都是奇数或至少有两个偶数【解析】自然数a,b,c的奇偶性共有四种情形:(1)3个都是奇数;(2)2个奇数,1个偶数;(3)1个奇数,2个偶数;(4)3个都是偶数,所以否定正确的是a,b,c中都是奇数或至少有两个偶数.【答案】 D2.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多有一个钝角”时,反设正确的是A.三个内角中至少有一个钝角B.三个内角中至少有两个钝角C.三个内角都不是钝角D.三个内角都不是钝角或至少有两个钝角【解析】“至多有一个”即要么一个都没有,要么有一个,故反设为“至少有两个”.【答案】 B3.“x=0且y=0”的否定形式为________.【解析】“p且q”的否定形式为“綈p或綈q”.【答案】x≠0或y≠04.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x2-(a+b)x+ab≠0,则x≠a且x≠b”时,应假设________.【解析】“x≠a且x≠b”形式的否定为“x=a或x=b”.【答案】x=a或x=b5.若a,b,c互不相等,证明:三个方程ax2+2bx+c=0,bx2+2cx+a=0,cx2+2ax +b=0至少有一个方程有两个相异实根.【证明】假设三个方程中都没有两个相异实根,则Δ1=4b2-4ac≤0,Δ2=4c2-4ab≤0,Δ3=4a2-4bc≤0.相加得a2-2ab+b2+b2-2bc+c2+c2-2ac+a2≤0,(a-b)2+(b-c)2+(c-a)2≤0,∴a=b=c.这与a,b,c互不相等矛盾.∴假设不成立,即三个方程中至少有一个方程有两个相异实根.我还有这些不足:(1)(2)我的课下提升方案:(1)(2)。
高二数学选修2-2(B版)(人教版)
第一章 应用
本意小结
导数及其
第一章 导数及其应用
阅读与欣赏
《原本》与公理化思想
3.1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概念
3.1.1 实数系
3.1.2 复数的概念 3.1.3 复数的几何意义
3.2 复数的运算
3.2.1 复数的加法与减法
3.2.2 复数的乘法 3.2.3 复数的除法 阅读与欣赏
第一章 导数及其应用
高二数学选修2-2(B版)(人教版)
演讲人
202X-06-08
目录
01. 第一章 导数及其应用 02. 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 03. 第三章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 04. 附录 部分中英文词汇对照表 05. 后记
01 第一章 导数及其应用
1.1 导数
1.1.1 函数的平均变化率
1.1.2 瞬时速度与导数 1.1.3 导数的几何意义
1.2 导数的运算
1.2.1 常数函数与冥函数的导数
1.2.2 导数公式表及数学软件的应用 1.2.3 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1.3 导数Leabharlann 应用1.3.1 利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1.3.2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 1.3.3 导数的实际应用
1.4
定积分与微积分基本定理
1.4.1 曲边梯形面积与定积分
本章小节
复平面与高斯
02 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
第二章 推理与证 明
03 第三章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
第三章 数系的扩 充与复数
04
附录 部分中英文词汇对照表
附录 部分中英文词汇对照 表
05 后记
后记
一.
感谢聆听
1.4.2 微积分基本定理
第一章 应用
本章小结
人民教育出版社B版高中数学目录(全)
人民教育出版社B版高中数学目录(全)高中数学(B版)必修一第一章集合1.1集合与集合的表示方法1.1.1集合的概念1.1.2集合的表示方法1.2集合之间的关系与运算1.2.1集合之间的关系1.2.2集合的运算整合提升第二章函数2.1 函数2.1.1函数2.1.2函数的表示方法2.1.3函数的单调性2.1.4函数的奇偶性2.2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2.2.1一次函数的性质与图象2.2.2二次函数的性质与图象2.2.3待定系数法2.3函数的应用(I)2.4函数与方程2.4.1函数的零点2.4.2求函数零点近似解的一种计算方法——二分法整合提升第三章基本初等函数(I)3.1指数与指数函数3.1.1实数指数幂及其运算3.1.2指数函数3.2对数与对数函数3.2.1对数及其运算3.2.2对数函数-3.2.3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关系3.3幂函数3.4函数的应用(Ⅱ)整合提升高中数学(B版)必修二第1章立体几何初步1.1空间几何体1.1.1构成空间几何体的基本元素1.1.2棱柱、棱锥和棱台的结构特征1.1.3圆柱、圆锥、圆台和球1.1.4投影与直观图1.1.5三视图1.1.6棱柱、棱锥、棱台和球的表面积1.1.7柱、锥、台和球的体积1.2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1.2.1平面的基本性质与推论1.2.2空间中的平行关系(第1课时)空间中的平行关系(第2课时)1.2.3空间中的垂直关系(第1课时)空间中的垂直关系(第2课时)综合测试阶段性综合评估检测(一)第2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2.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基本公式2.2直线的方程2.2.1直线方程的概念与直线的斜率2.2.2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2.2.3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2.2.4点到直线的距离2.3 圆的方程2.3.1圆的标准方程2.3.2圆的一般方程2.3.3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3.4圆与圆的位置关系2.4空间直角坐标系综合测试高中数学(B版)必修三一章算法初步1.1 算法与程序框图1.1.1 算法的概念1.1.2 程序框图1.1.3 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和框图表示1.2 基本算法语句1.2.1 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1.2.2 条件语句1.2.3 循环语句1.3 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单元回眸第二章统计2.1 随机抽样2.1.1 简单随机抽样2.1.2 系统抽样显示全部信息第一章算法初步1.1 算法与程序框图1.1.1 算法的概念1.1.2 程序框图1.1.3 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和框图表示1.2 基本算法语句1.2.1 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1.2.2 条件语句1.2.3 循环语句1.3 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单元回眸第二章统计2.1 随机抽样2.1.1 简单随机抽样2.1.2 系统抽样2.1.3 分层抽样2.1.4 数据的收集2.2 用样本估计总体2.2.1 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的分布2.2.2 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2.3 变量的相关性2.3.1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2.3.2 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单元回眸第三章概率3.1 事件与概率3.1.1 随机现象3.1.2 事件与基本事件空间3.1.3 频率与概率3.1.4 概率的加法公式3.2 古典概型3.2.1 古典概型3.3 随机数的含义与应用3.3.1 几何概型3.3.2 随机数的含义与应用3.4 概率的应用单元回眸高中数学(B版)必修四第一章基本初等函数(2)1.1 任意角的概念与弧度制1.1.1 角的概念的推广1.1.2 弧度制和弧度制与角度制的换算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2.1 三角函数的定义1.2.2 单位圆与三角函数线1.2.3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1.2.4 诱导公式1.3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3.1 正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3.2 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3.3 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单元回眸第二章平面向量2.1 向量的线性运算2.1.1 向量的概念2.1.2 向量的加法2.1.3 向量的减法2.1.4数乘向量2.1.5 向量共线的条件与轴上向量坐标运算2.2 向量的分解与向量的坐标运算2.2.1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2.2.2 向量的正交分解与向量的直角坐标运算2.2.3 用平面向量坐标表示向量共线条件2.3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2.3.1 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与定义2.3.2 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2.3.3 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运算与度量公式2.4 向量的应用2.4.1 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2.4.2 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单元回眸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3.1 和角公式3.1.1 两角和与差的余弦3.1.2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3.1.3 两角和与差的正切3.2 倍角公式和半角公式3.2.1 倍角公式3.2.2 半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3.3 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单元回眸高中数学(B版)必修五第一章解三角形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1.1.1 正弦定理1.1.2 余弦定理1.2 应用举例复习与小结第一章综合测试第二章数列2.1 数列2.1.1 数列2.1.2 数列的递推公式(选学)2.2 等差数列2.2.1 等差数列2.2.2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2.3 等比数列2.3.1 等比数列2.3.2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复习与小结第二章综合测试第三章不等式. 3.1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3.1.1 不等关系3.1.2 不等式的性质3.2 均值不等式3.3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3.4 不等式的实际应用3.5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3.5.1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3.5.2 简单的线性规划复习与小结第三章综合测试高中数学(B版)选修1-1第1章常用逻辑用语1.1 命题与量词1.2 基本逻辑联结词1.3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命题的四种形式1.3.1推出与充分条件、必要条件1.3.2命题的四种形式第1章综合测试题第2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 曲线与方程2.1.1 曲线与方程的概念2.1.2 由曲线求它的方程、由方程研究曲线的性2.2 椭圆2.2.1椭圆的标准方程2.2.2椭圆的几何性质2.3 双曲线2.3.1双曲线的标准方程2.3.2双曲线的几何性质2.4 抛物线2.4.1抛物线的标准方程2.4.2抛物线的几何性质2.5直线与圆锥曲线第2章综合测试题阶段性综合评估检测(一)第3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3.1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3.1.1 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3.1.2 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3.1.3两个向量的数量积3.1.4空间向量的直角坐标运算3.2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3.2.1 直线的方向向量与直线的向量方程3.2.2平面的法向量与平面的向量表示3.2.3直线与平面的夹角3.2.4二面角及其度量3.2.5距离高中数学(B版)选修1-2目录:第一章统计案例1.1独立性检验1.2回归分析单元回眸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1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2.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单元回眸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1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2复数的运算单元回眸第四章框图4.1流程图4.2结构图单元回眸高中数学(人教B)选修2-1第1章常用逻辑用语1.1 命题与量词1.2 基本逻辑联结词1.3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命题的四种形式1.3.1推出与充分条件、必要条件1.3.2命题的四种形式第1章综合测试题第2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 曲线与方程2.1.1 曲线与方程的概念2.1.2 由曲线求它的方程、由方程研究曲线的性2.2 椭圆2.2.1椭圆的标准方程2.2.2椭圆的几何性质2.3 双曲线2.3.1双曲线的标准方程2.3.2双曲线的几何性质2.4 抛物线2.4.1抛物线的标准方程2.4.2抛物线的几何性质.2.5直线与圆锥曲线第2章综合测试题阶段性综合评估检测(一)第3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3.1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3.1.1 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3.1.2 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3.1.3两个向量的数量积3.1.4空间向量的直角坐标运算3.2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3.2.1 直线的方向向量与直线的向量方程3.2.2平面的法向量与平面的向量表示3.2.3直线与平面的夹角3.2.4二面角及其度量3.2.5距离第3章综合测试题阶段性综合评估检测(二)高中数学人教B选修2-2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1.1 导数1.1.1 函数的平均变化率1.1.2 瞬时速度与导数1.1.3 导数的几何意义1.2 导数的运算1.2.1 常数函数与幂函数的导数1.2.2 导数公式表及数学软件的应用1.2.3 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1.3 导数的应用1.3.1 利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1.3.2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1.3.3 导数的实际应用1.4 定积分与微积分基本定理1.4.1 曲边梯形面积与定积分1.4.2 微积分基本定理本章整合提升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1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2.1.1 合情推理2.1.2 演绎推理2.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2.2.1 综合法与分析法2.2.2 反证法2.3 数学归纳法本章整合提升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3.1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概念3.1.1 实数系3.1.2 复数的概念3.1.3 复数的几何意义3.2 复数的运算3.2.1 复数的加法与减法3.2.2 复数的乘法3.2.3 复数的除法本章整合提升高中数学人教B选修2-3第一章计数原理1.1基本计数原理1.2排列与组合1.2.1排列1.2.2组合1.3二项式定理1.3.1二项式定理1.3.2杨辉三角单元回眸第二章概率2.1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2.1.1离散型随机变量2.1.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2.1.3超几何分布2.2条件概率与事件的独立性2.2.1条件概率2.2.2事件的独立性2.2.3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2.3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2.3.1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2.3.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方差2.4正态分布单元回眸第三章统计案例3.1独立性检验3.2回归分析单元回眸高中数学(B版)选修4-1第一章相似三角形定理与圆幂定理1.1相似三角形1.1.1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1.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1.3平行截割定理1.1.4锐角三角函数与射影定理1.2圆周角与弦切角1.2.1圆的切线1.2.2圆周角定理1.2.3弦切角定理1.3圆幂定理与圆内接四边形1.3.1圆幂定理1.3.2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本章小结阅读与欣赏欧几里得附录不可公度线段的发现与逼近法第二章圆柱、圆锥与圆锥曲线2.1平行投影与圆柱面的平面截线2.1.1平行投影的性质2.1.2圆柱面的平面截线2.2用内切球探索圆锥曲线的性质2.2.1球的切线与切平面2.2.2圆柱面的内切球与圆柱面的平面截线2.2.3圆锥面及其内切球2.2.4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本章小结阅读与欣赏吉米拉•丹迪林附录部分中英文词汇对照表后记高中数学(B版)选修4-4第一章坐标系1.1直角坐标系,平面上的伸缩变换1.2极坐标系本章小结第二章参数方程2.1曲线的参数方程2.2直线和圆的参数方程2.3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2.4一些常见曲线的参数方程本章小结附录部分中英文词汇对照表后记高中数学(B版)选修4-5第一章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证明的基本方法1.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1.2基本不等式1.3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1.4绝对值的三角不等式1.5不等式证明的基本方法本章小结第二章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及其应用2.1柯西不等式2.2排序不等式2.3平均值不等式(选学)2.4最大值与最小值问题,优化的数学模型本章小结阅读与欣赏著名数学家柯西第三章数学归纳法与贝努利不等式3.1数学归纳法原理3.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贝努利不等式本章小结阅读与欣赏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数学归纳法数学归纳法简史附录部分中英文词汇对照表。
高中数学1-2 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 2.2.2反证法【学案】
课题:2。
2.2反证法
课标转述:结合已经学过的数学实例,了解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反证法;了解反证法的思考过程、特点。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P42页内容,了解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
方法-—反证法;
2、通过对例1、例2的讨论学习,了解反证法的思
考过程、特点.
学习重点:会用反证法证明问题;了解反证法的思考过程。
学习过程:
一、复习准备:(小组合作完成)
提问:将9个球分别染成红色和白色,那么无论怎样染,至少有5个球是同色的。
你认为真确么?为什么?(口头展示)
二、新知探索
个人精读反证法的概念并记忆:
三、例题解析:(个人思考后小组讨论)
例1、已知0≠a,证明x的方程b
ax=有且只有一个根.例2、已知直线b a,和平面α,如果α
α⊂
a,,且a∥b,求
⊄b
证:a∥α
四、巩固练习:(个人完成,小组评改,课堂展示)
1、证明:一定是锐角。
∠
∆.
ABC∠
在B
是直角,则
中,若
C
2、求证:,2,3,
5不可能成等差数列。
3、用反证法证明:如果.012,2
12≠-+>x x x 那么
五、本节小结:(从知识与方法,例题与练习方面总结)
六、延伸提高:
已知(01)a b c ∈,,,.求证:(1)(1)(1)a b b c c a ---,,不能同时大于14
.
七、作业:P 44 A 组3题
补充作业:
.21,1.2,0中至少有一个小于试证:且、已知x y y x y x y x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2 反证法
明目标、知重点 1.了解反证法是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2.理解反证法的思考过程,会用反证法证明数学问题.
1.反证法的定义
一般地,由证明p⇒q转向证明:綈q⇒r⇒…⇒t,t与假设矛盾,或与某个真命题矛盾.从而判定綈q为假,推出q为真的方法,叫做反证法.
2.反证法常见的矛盾类型
反证法的关键是在正确的推理下得出矛盾.这个矛盾可以是与假设矛盾或与数学公理、定理、公式、定义或已被证明了的结论矛盾,或与公认的简单事实矛盾等.
3.反证法中常用的“结论词”与“反设词”如下
[情境导学]
王戎小时候,爱和小朋友在路上玩耍.一天,他们发现路边的一棵树上结满了李子,小朋友一哄而上,去摘李子,独有王戎没动,等到小朋友们摘了李子一尝,原来是苦的!他们都问王戎:“你怎么知道李子是苦的呢?”王戎说:“假如李子不苦的话,早被路人摘光了,而这树上却结满了李子,所以李子一定是苦的.”
这就是著名的“道旁苦李”的故事.王戎的论述,运用的方法即是本节课所要学的方法——反证法.
探究点一反证法的概念
思考1 结合情境导学描述反证法的一般模式是什么?
答(1)假设原命题不成立(提出原命题的否定,即“李子苦”),(2)以此为条件,经过正确的推理,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早被路人摘光了”),(3)判定该结论与事实(“树上结满李子”)矛盾,因此说明假设错误,从而证明了原命题成立,这样的证明方法称为反证法.
思考2 反证法证明的关键是经过推理论证,得出矛盾.反证法引出的矛盾有几种情况?
答(1)与假设矛盾;
(2)与数学公理、定理、公式、定义或已被证明了的结论矛盾;
(3)与公认的简单事实矛盾.
思考3 反证法主要适用于什么情形?
答①要证的结论与条件之间的联系不明显,直接由条件推出结论的线索不够清晰;
②如果从正面证明,需要分成多种情形进行分类讨论,而从反面进行证明,只要研究一种或很少的几种情形.
探究点二用反证法证明定理、性质等一些事实结论
例1 已知直线a,b和平面α,如果a⊄α,b⊂α,且a∥b,求证:a∥α.
证明因为a∥b,
所以经过直线a,b确定一个平面β.
因为a⊄α,而a⊂β,所以α与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
因为b⊂α,且b⊂β,所以α∩β=b.
下面用反证法证明直线a与平面α没有公共点.
假设直线a与平面α有公共点P,如图所示,
则P∈α∩β=b,即点P是直线a与b的公共点,
这与a∥b矛盾.所以a∥α.
反思与感悟数学中的一些基础命题都是数学中我们经常用到的明显事实,它们的判定方法极少,宜用反证法证明.正难则反是运用反证法的常见思路,即一个命题的结论如果难以直接证明时,可考虑用反证法.
跟踪训练1 如图,已知a∥b,a∩平面α=A.求证:直线b与平面α必相交.
证明假设b与平面α不相交,即b⊂α或b∥α.
①若b⊂α,因为b∥a,a⊄α,所以a∥α,
这与a∩α=A相矛盾;
②如图所示,如果b∥α,
则a,b确定平面β.
显然α与β相交,
设α∩β=c,因为b∥α,
所以b∥c.又a∥b,
从而a∥c,且a⊄α,c⊂α,
则a∥α,这与a∩α=A相矛盾.
由①②知,假设不成立,故直线b与平面α必相交.
探究点三用反证法证明否定性命题
例2 求证:2不是有理数.
证明假设2是有理数.于是,存在互质的正整数m,n,
使得2=m
n
,从而有m=2n,因此m2=2n2,
所以m为偶数.于是可设m=2k(k是正整数),从而有
4k2=2n2,即n2=2k2,
所以n也为偶数.这与m,n互质矛盾.
由上述矛盾可知假设错误,从而2不是有理数.
反思与感悟当结论中含有“不”、“不是、“不可能”、“不存在”等否定形式的命题时,由于此类问题的反面比较具体,适于应用反证法.
跟踪训练2 已知三个正数a,b,c成等比数列,但不成等差数列,求证:a,b,c不成等差数列.
证明假设a,b,c成等差数列,则
a+c=2b,即a+c+2ac=4b,
而b2=ac,即b=ac,∴a+c+2ac=4ac,
∴(a-c)2=0.即a=c,
从而a=b=c,与a,b,c不成等差数列矛盾,
故a,b,c不成等差数列.
探究点四含至多、至少、唯一型命题的证明
例3 若函数f(x)在区间[a,b]上是增函数,那么方程f(x)=0在区间[a,b]上至多有一个实根.
证明 假设方程f (x )=0在区间[a ,b ]上至少有两个实根,设α、β为其中的两个实根.因为α≠β ,不妨设α<β,又因为函数f (x )在[a ,b ]上是增函数,所以f (α)<f (β).这与假设f (α)=0=f (β)矛盾,所以方程f (x )=0在区间[a ,b ]上至多有一个实根.
反思与感悟 当一个命题的结论有“最多”、“最少”、“至多”、“至少”、“唯一”等字样时,常用反证法来证明,用反证法证明时,注意准确写出命题的假设.
跟踪训练3 若a ,b ,c 均为实数,且a =x 2-2y +π2,b =y 2-2z +π3,c =z 2
-2x +π6
.求证:
a 、
b 、
c 中至少有一个大于0.
证明 假设a ,b ,c 都不大于0,即a ≤0,b ≤0,c ≤0, 所以a +b +c ≤0, 而a +b +c =(x 2
-2y +π2)+(y 2-2z +π3)+(z 2-2x +π6
)=(x 2-2x )+(y 2-2y )+(z 2
-2z )+π
=(x -1)2
+(y -1)2
+(z -1)2
+π-3, 所以a +b +c >0,这与a +b +c ≤0矛盾, 故a 、b 、c 中至少有一个大于0.
1.用反证法证明“在△ABC 中至多有一个直角或钝角”,第一步应假设( ) A.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直角或钝角 B.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直角或钝角 C.三角形中没有直角或钝角 D.三角形中三个角都是直角或钝角 答案 B
2.用反证法证明“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不小于60°”,应先假设这个三角形中( ) A.有一个内角小于60° B.每一个内角都小于60° C.有一个内角大于60° D.每一个内角都大于60°
答案 B
3.“a <b ”的反面应是( ) A.a ≠b B.a >b C.a =b D.a =b 或a >b
答案 D
4.用反证法证明“在同一平面内,若a ⊥c ,b ⊥c ,则a ∥b ”时,应假设( )
A.a 不垂直于c
B.a ,b 都不垂直于c
C.a ⊥b
D.a 与b 相交
答案 D
5.已知a ≠0,证明:关于x 的方程ax =b 有且只有一个根. 证明 由于a ≠0,因此方程至少有一个根x =b
a
.
如果方程不止一个根,不妨设x 1,x 2是它的两个不同的根,即ax 1=b , ①
ax 2=b .
②
①-②,得a (x 1-x 2)=0.
因为x 1≠x 2,所以x 1-x 2≠0,所以应有a =0,这与已知矛盾,故假设错误. 所以,当a ≠0时,方程ax =b 有且只有一个根. [呈重点、现规律] 1.反证法证明的基本步骤:
(1)假设命题结论的反面是正确的;(反设)
(2)从这个假设出发,经过逻辑推理,推出与已知条件、公理、定义、定理、反设及明显的事实矛盾;(推谬)
(3)由矛盾判定假设不正确,从而肯定原命题的结论是正确的.(结论) 2.反证法证题与“逆否命题法”的异同:
反证法的理论基础是逆否命题的等价性,但其证明思路不完全是证明一个命题的逆否命题.反证法在否定结论后,只要找到矛盾即可,可以与题设矛盾,也可以与假设矛盾,与定义、定理、公式、事实矛盾.因此,反证法与证明逆否命题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