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周作业:关于佛教的思考

合集下载

佛学思想感悟心得体会(3篇)

佛学思想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自古以来,佛教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哲理和智慧。

近年来,我对佛学思想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以下是我对佛学思想的感悟心得体会。

一、佛学思想的起源与传承佛教起源于古印度,由释迦牟尼创立。

佛教传入我国后,与我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

佛学思想传承至今,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

二、佛学思想的核心内容1. 四圣谛:苦、集、灭、道。

这是佛教的基本教义,揭示了人生的本质和解脱之道。

2. 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八正道是修行者遵循的准则,旨在引导人们断除烦恼,实现心灵的净化。

3. 无常:世间万物皆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

无常是佛教看待世界的一种态度,教导人们珍惜当下,放下执着。

4. 因果报应:善恶有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因果报应是佛教的核心观点之一,提醒人们要行善积德,以免遭受恶果。

5. 空性:世间万物皆无自性,一切皆为因缘和合而成。

空性是佛教对世界本质的认识,教导人们超越自我,消除烦恼。

三、佛学思想的感悟1. 珍惜当下:佛教教导我们要珍惜当下,放下过去的烦恼和未来的忧虑。

只有活在当下,才能真正体验到生活的美好。

2. 放下执着:世间万物皆无常,我们应学会放下执着,不再为名利、地位、感情而烦恼。

放下执着,才能获得内心的平静。

3. 慈悲为怀:佛教强调慈悲为怀,关爱众生。

我们应该学会关爱他人,以慈悲之心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4. 自我反省:佛教教导我们要时常反省自己,认识自己的不足,努力修正错误。

通过自我反省,我们才能不断进步,实现心灵的净化。

5. 修行实践:佛学思想不仅仅是理论,更是一种修行实践。

我们要将佛学思想融入到日常生活中,通过修行实践,实现心灵的解脱。

四、佛学思想在当代的价值1.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佛学思想强调道德修养,有助于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促进社会和谐。

2. 缓解心理压力:佛学思想教导人们放下烦恼,关注内心,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学佛感悟心得体会(3篇)

学佛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自从接触佛教以来,我深深地被其博大精深的思想所吸引。

在学佛的过程中,我不断地感悟着佛教的智慧,也不断地在心灵上得到了净化。

以下是我学佛的一些感悟心得体会。

一、佛教让我明白了生命的意义在学佛之前,我总是感到人生无意义,迷茫而痛苦。

然而,自从接触佛教后,我逐渐明白了生命的意义。

佛教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追求解脱,摆脱生死轮回的痛苦。

在学佛的过程中,我学会了珍惜当下,珍惜身边的人和事,不再追求物质的享受,而是追求心灵的满足。

二、佛教让我学会了宽容与慈悲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

而佛教则教导我们要宽容待人,以慈悲为怀。

在学佛的过程中,我学会了放下心中的怨恨,不再为过去的事情纠结。

我明白了,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智慧。

只有学会宽容,我们才能在人际关系中保持和谐,才能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美好。

三、佛教让我懂得了因果报应佛教认为,世间万物皆有因果,善恶有报。

在学佛的过程中,我明白了因果报应的道理。

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我们的命运。

因此,我们要时刻保持善良,多做善事,这样才能得到好的回报。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原谅别人的过错,因为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

四、佛教让我学会了自我反省佛教强调自我反省,认为只有不断地反省自己,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才能不断地进步。

在学佛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审视自己的内心,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每当遇到困难时,我都会反思自己的行为,找出问题的根源,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佛教让我懂得了感恩佛教认为,一切皆由因缘和合而成。

在学佛的过程中,我学会了感恩。

我感谢父母给予我生命,感谢亲朋好友的陪伴,感谢老师的教诲,感谢一切给予我帮助的人。

感恩让我学会了珍惜,让我更加热爱生活。

六、佛教让我懂得了放下佛教教导我们要放下一切执着,包括对物质的执着、对权力的执着、对名利的执着。

在学佛的过程中,我学会了放下。

我不再追求物质的享受,不再追求名利地位,而是追求心灵的平静和安宁。

放下让我感到轻松,让我的人生更加美好。

个人学佛感悟心得体会(3篇)

个人学佛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自从接触佛教以来,我仿佛找到了一种心灵的归宿。

在忙碌的生活中,我逐渐领悟到了佛教的智慧,体会到了佛教带给我的安宁与喜悦。

以下是我个人学佛的一些感悟心得体会。

一、信仰的力量佛教让我明白了信仰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而信仰就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有了信仰,我们才能在逆境中保持坚定,勇往直前。

学佛让我明白了,信仰是一种精神支柱,是我们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行的动力。

二、慈悲为怀佛教教人慈悲为怀,关爱众生。

在学佛的过程中,我逐渐学会了宽容和原谅,不再对他人持有偏见。

在与人相处时,我努力做到以慈悲之心对待他人,关心他人的需求,帮助他人解决问题。

这种慈悲的力量让我感受到了内心的平静和喜悦。

三、放下执着佛教教人放下执着,不要过于追求物质和名利。

在学佛的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人生的痛苦往往源于对名利的执着。

放下执着,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快乐。

我开始学会珍惜眼前的幸福,不再为过去的遗憾和未来的忧虑而烦恼。

在放下执着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心灵的净化和升华。

四、修行与感悟学佛需要修行,修行需要感悟。

在日常生活中,我努力践行佛教的教义,通过修行来提升自己的心灵境界。

以下是我的一些感悟:1. 勤奋修行:佛教教人勤奋修行,通过不断努力来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

在修行过程中,我学会了自律,努力克服自己的懒惰和懈怠,使自己不断进步。

2. 珍惜当下:佛教教人珍惜当下,不要过于追求未来的虚幻。

在修行过程中,我学会了活在当下,珍惜眼前的幸福,不再为过去的遗憾和未来的忧虑而烦恼。

3. 修心养性:佛教教人修心养性,培养自己的慈悲、宽容、谦卑等品质。

在修行过程中,我努力培养自己的慈悲之心,学会关爱他人,关爱社会。

4. 看破红尘:佛教教人看破红尘,不被世俗的纷扰所困扰。

在修行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人生如梦,一切皆为虚幻。

看破红尘,才能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喜悦。

五、学佛对生活的启示学佛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关于佛教的人生观的粗浅的思考

关于佛教的人生观的粗浅的思考

关于佛教的人生观的粗浅的思考14341014 刘洋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这次讨论的题目是《佛教人生观的内涵、特点及价值》,内涵、特点两个方面不仅是冯老师课上讲的内容,而且流传下来的佛经都有详细的解说,我区区一愚痴除了重复更不会重新定义其内容,故针对这两个方面无有所书写。

佛教人生观的价值,我想应该有两个方面吧,一是对于佛教本身的;二是对于佛教的受众(或称之为信徒)的,毕竟对于不理睬佛教的人是完全谈不上价值的。

对于前者,我的认为这完善了佛教的理论体系,促进了佛教在人群中的推广,方便佛陀完成拯救众生于苦海中的任务。

对于后者,佛教的人生观帮助了信徒们去靠近成佛的道路,佛教通过对其人生观的阐述向受众们展现出了法眼中的世界,这个世界是一个法轮称为六道轮回,它有六个部分:天道、人间道、修罗道、畜生道、地狱道和饿鬼道,除了佛,即使是天神亦在这个旋转木马中。

它让信徒们相信在这个法轮中一切皆是苦,唯有身为局外人的佛才是真正的快乐——永远的极乐。

在我看来,佛教正是抓住了人本性中最根本的部分——追求快乐并以此为诱饵吸引可怜的众生们前仆后继地走上佛教这条路去追求佛的境界。

而且,佛教的入会门槛极低可以说是没有,因为在佛看来众生即佛性,佛性即众生,这比起其他宗教来说排他性很弱,例如基督教对于异教徒是十分残忍的。

综上所述,佛教对于人生观的阐述很好地建立了信徒的坚实的自信与对佛教的信任。

以上便是我对佛教的人生观价值的思考。

对于其人生观本身,我在说自己的认识之前首先要注明一点,我对于佛教仅仅是研究换言之是认识的态度,就像用心去把玩一件古董以期对其每一个细纹都了如指掌,这并不表明我就要去信佛教。

回到正题,佛教的人生观很好的指出了人性中的丑恶之处,并且正是这些丑恶造就了痛苦,但它却强调我们要脱离痛苦,要摒弃远离那些丑恶,一定要达到极乐。

对于不信这些理论的人,佛教持一种所谓的大慈悲的态度,我认为这种态度源于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可我并不认同这高高在上或是看穿一切的般若,我认为感觉是人认定自己的存在的唯一凭据,若无任何感受便无存在的实感,而佛在我看来只是畏惧这些感受,并自认为身处事外、身处六道之外、练就法眼以使所见非常人所见,便能见到真象。

参观佛教心得体会(实用24篇)

参观佛教心得体会(实用24篇)

参观佛教心得体会(实用24篇)写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己学习和成长过程的反思和总结,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发现问题和改进方法。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别人写的精彩的心得体会吧。

参观佛教心得体会佛教是中国的重要宗教之一,它以“解脱自在”、“渡众生”、“成就佛道”为宗旨,教人如何得到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作为一个不熟悉佛教的人,我很想通过参观佛教寺院的方式了解一下这个宗教的真正含义和信仰。

最近,我有幸参观了一家佛教寺庙,收获了许多关于佛教的心得与体会。

第二段:善缘与馈赠。

在佛教中,人们信奉善缘,即有好事情发生的力量。

因此,在参观寺庙时,我们应该保持谦虚、有礼貌的态度,尊重寺庙和僧侣,以及其它信奉佛教的人。

此外,馈赠也是一种表达敬意和增进善缘的方式。

在我的参观中,我准备了一些礼品来馈赠给僧侣,他们非常友善地接受了,并且传授了我一些有关佛教的知识。

第三段:瞻仰佛像与古建筑。

在佛教寺庙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佛像和古建筑。

佛像是佛教信仰中的重要象征,它们代表着佛教中的各种信念。

我们应该仔细观察佛像,了解它们的含义以及在佛教信仰中的重要性。

古建筑也是佛教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代表着佛教的历史和文化,是佛教信徒的信仰场所。

在参观中,我感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深厚历史底蕴。

第四段:接受禅修与冥想。

禅修和冥想是佛教信仰和修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可以帮助人们减少烦恼和焦虑,培养内心的平静和和谐。

在参观寺庙时,我也有机会接受了禅修和冥想的训练。

虽然我对这种修行方式不太熟悉,但是在这种安静祥和的环境中,我感受到了一种从内心深处涌起的宁静和自在。

第五段:感受与启示。

通过参观佛教寺庙,我收获了很多关于佛教的知识和体验。

我认为佛教教义所表达的思想真正深刻。

它们告诉我们应该如何与自己相处,如何与他人相处,以及如何与自然和谐共生。

佛教信仰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宁静和平静,让我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信仰和价值观。

我相信,这对我以后的人生发展都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佛学修行感悟心得体会(3篇)

佛学修行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自古以来,佛教便以其深邃的智慧、平和的心态和独特的修行方式,吸引着无数追求心灵解脱的人们。

在现代社会,人们面临着种种压力和困惑,而佛学则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在我接触佛学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它的魅力和力量,以下是我对佛学修行的感悟心得。

一、认识佛教佛教起源于古印度,由释迦牟尼佛创立。

佛教的核心教义是“四圣谛”:苦、集、灭、道。

苦是指世间万物皆无常,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等皆属于苦;集是指苦的根源在于无明和贪嗔痴;灭是指通过修行断除烦恼,达到涅槃的境界;道是指八正道,即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二、修行心态佛学修行首先需要培养一颗平和、宽容、慈悲的心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烦恼和困扰,如工作压力、人际关系、家庭矛盾等。

这些烦恼往往源于我们的无明和执着,而佛学修行正是为了帮助我们消除这些烦恼,达到内心的平静。

1. 宽容心态:宽容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智慧。

在面对他人的过错和误解时,我们要学会宽容,不要抱怨和指责。

宽容他人,就是宽容自己,因为我们的心量和宽容程度决定了我们的幸福感。

2. 慈悲心态:慈悲是佛教的核心精神之一。

慈悲心使我们能够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从而在利他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救赎。

在修行过程中,我们要时刻保持一颗慈悲心,关爱身边的人和事。

3. 平和心态:平和心态是修行的基础。

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境时,我们要保持一颗平和的心,不被外界的诱惑和困扰所动摇。

平和的心态使我们能够冷静思考,理智应对各种问题。

三、修行方法佛学修行有诸多方法,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的修行方法:1. 念佛:念佛是佛教修行中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之一。

通过反复念诵佛号,可以净化心灵,消除烦恼。

2. 打坐:打坐是佛教修行中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静坐冥想,可以培养专注力,提高心灵境界。

3. 念经:念经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佛教教义,增长智慧。

在念经的过程中,我们要全心全意,专注聆听。

佛学心得体会及感悟(3篇)

佛学心得体会及感悟(3篇)

第1篇自从接触到佛学以来,我便被其深邃的内涵和丰富的哲理所吸引。

佛学,作为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源远流长,历经千年而不衰。

在阅读、思考和实践中,我逐渐领悟到了佛学的真谛,体会到了内心的宁静与升华。

以下是我对佛学的一些心得体会及感悟。

一、佛学的智慧1. 真正的智慧佛学认为,智慧是解脱烦恼、达到涅槃的关键。

这种智慧并非世间所谓的聪明才智,而是指对宇宙人生真相的洞察。

通过修行,我们可以逐步揭开世间万象的虚幻面纱,认识到事物的本质。

这种智慧让我们不再为世间琐事所困扰,从而达到内心的宁静。

2. 生命的意义佛学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在于修行。

修行并非追求世俗的成功,而是通过修正自己的言行,净化心灵,最终达到涅槃。

在修行过程中,我们要学会放下执着,学会包容,学会感恩。

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生命的意义。

二、佛学的修行方法1. 佛教戒律佛教戒律是修行的基础。

戒律包括五戒、十戒、菩萨戒等。

通过遵守戒律,我们可以约束自己的言行,使心灵逐渐净化。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守时、守规矩、守诚信,以此来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

2. 佛教禅修禅修是佛教修行的重要方法。

通过禅修,我们可以静心、净心,从而洞察事物的本质。

禅修的形式多种多样,如静坐、参禅、念佛等。

在禅修过程中,我们要学会放下杂念,专注于当下,以达到心灵的升华。

3. 佛教慈悲慈悲是佛教的核心价值观。

佛教认为,慈悲是解脱痛苦、消除烦恼的源泉。

我们要学会关爱他人,关心社会,以慈悲之心对待世间万物。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宽容、理解、包容,让慈悲成为我们行为的指南。

三、佛学的感悟1. 放下执着佛学告诉我们,世间万物皆为虚幻,我们要学会放下执着。

放下执着,意味着不再为名利、地位、财富所困扰,不再为过去的错误、失败所懊悔。

放下执着,我们才能拥有一颗宁静、平和的心。

2. 感恩知足佛学教导我们要感恩知足。

感恩让我们懂得珍惜,知足让我们懂得满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珍惜每一次相遇。

对佛教思想的看法总结作文

对佛教思想的看法总结作文

对佛教思想的看法总结作文佛教思想历史悠久,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我看来,佛教思想是深邃而宽广的,具有启迪人心、提升人性的积极作用。

它强调亲善、慈悲和智慧,并以解脱苦难为最高追求。

在世俗社会中,佛教思想为人们提供了宝贵的智慧,使得人们对生活和人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佛教思想的核心是度化众生。

佛陀根据自己的悟道经验,教导人们如何通过修行和发展自我来摆脱世间的痛苦。

佛教注重个人修行,通过打破贪欲、嗔恨和愚痴的束缚,使人们内心平静,达到心灵的解放。

佛陀认为,通过修行可以达到解脱和成佛的境界,从而彻底超越生死的轮回。

佛教思想的核心教义是“四谛八正道”。

四谛指的是苦、集、灭、道,从揭示人生苦难的本质,到指出苦难的根源和原因,再到提供超越苦难的方法和道路,佛教给予了人们面对现实生活困境的宝贵指引。

八正道则是指导人们在生活中修行的具体方法和道德准则,如正见、正思维、正语言、正业等。

这些教义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指导方针,帮助人们摆脱痛苦和困境。

佛教思想还强调智慧和慈悲。

智慧是佛陀所强调的重要品质,他认为只有通过深入思考和观察,人们才能认识到世间所谓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真实本性。

佛教思想强调个体的觉悟和自由思考,提倡人们遵循自己的内心声音,而不是机械地遵循传统和权威。

同时,佛教思想还强调慈悲和宽容,认为人们应该对他人怀有善意和同情心,并以慈悲为出发点对待一切众生。

佛教思想对于塑造个人品质和促进社会和谐有着重要作用。

佛教强调个体的内禀价值和自由意志,引导人们以宽容和慈悲的态度对待他人。

这种价值观不仅能够帮助个人修行成佛,还能在社会中培养出包容和宽容的氛围,化解矛盾,促进和谐与发展。

尤其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和挑战,佛教思想给予了人们希望和指导,提醒人们要慢下脚步,审视内心,关注内在的幸福和平静。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佛教的影响力逐渐减弱。

现代社会注重物质追求和功利主义,人们更多地忽视了内心的追求。

佛教哲学的启示与思考

佛教哲学的启示与思考

佛教哲学的启示与思考佛教哲学,是佛教体系中最基础的学科之一。

其教义以“四圣谛”、“八正道”为核心,涉及诸多方面,如生死轮回、因果报应、无常、缘起、空性等。

而这些概念深刻的阐述和内涵,不仅难以被准确地翻译出来,更为人们带来了极为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缘起的思考缘起,是佛教哲学中最为核心的概念之一。

它指的是一切事物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

在生死轮回的循环中,每一个人或物的存在都是建立在其他事物的基础之上,缘起的理念告诉了我们一种无常的世界观。

从宇宙孕育到生命的诞生、从每个人的生命轨迹到事物的兴衰变化,都是因为缘起。

每个人都是由无数种不同的因素,无论是物质因素、精神因素或者社会因素所构成的,当这些因素之间呈现出恰当的比例时,人才得以呈现在这个世界上。

因此,缘起的思考告诉我们,一切的存在都是有其原因和背景的,我们无须过度的纠结于某些事物单独的存在,而应该关注到其背后的原因和关联。

也许,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在缘起的体系之下,去理解并把握这个世界。

空性的思考空性,是佛教哲学中另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

它指的是一切事物的本质皆为空、无。

而且往往我们会认为真实的存在是必然有形态,但佛教思想告诉我们,每件事情都是相互依存的,或者说是因果的结果。

那么从这个角度来看,“态”也是没有实际存在的。

每件事情都是在特定条件下展现的,而把这个特定条件抽象成“状态”来理解而已。

而且,因为缘起而来的条件框架,同时使所有事物背后的性质本质上是“空”的。

因此,空性的思考告诉我们,我们必须正确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实质。

对于一些过于表面的事物,我们不能只看到它的外在形态,而是需要通过缘起的哲学思想去认知和理解这个事物的本质。

因果的思考因果,是佛教哲学常涉及的又一概念,它告诉我们,每一个因素对于事物都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

按照佛教哲学的理解,每个人的行为都要对应相应的因果,而这种因果并不仅限于此世,佛教教义中生死轮回的概念告诉我们,每个人之前生了怎样的因,就会得到相应的果。

学佛总结感悟心得体会(3篇)

学佛总结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自幼便对佛学有所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佛教文化的兴趣日益浓厚。

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实践,我对佛教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在此,我将结合自己的学佛经历,总结感悟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认识佛教佛教起源于古印度,由释迦牟尼佛创立。

佛教教义博大精深,主要包括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

佛教认为,人生有苦,苦的根源在于无明和贪嗔痴,解脱之道在于修行。

佛教教人慈悲为怀,弘扬正法,引导众生走向解脱。

二、学佛感悟1. 慈悲为怀佛教教人慈悲为怀,关爱众生。

在学习佛学的过程中,我逐渐明白了慈悲的重要性。

慈悲不仅是对他人的关爱,更是对自己的关爱。

当我们心怀慈悲时,便能感受到内心的平静与喜悦。

在日常生活中,我努力做到关爱他人,宽容待人,从而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美好。

2. 修行的重要性佛教认为,修行是解脱之道。

修行包括持戒、修定、修慧三个方面。

在学习佛学的过程中,我明白了修行的重要性。

首先,持戒是修行的基础,它能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品德。

其次,修定是修行的关键,它能让我们在内心深处找到平静。

最后,修慧是修行的目的,它能让我们认识事物的真相,从而达到解脱。

3. 智慧的启迪佛教教人智慧,让我们认识到事物的真相。

在学习佛学的过程中,我明白了智慧的重要性。

智慧能让我们摆脱无明,看清事物的本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被表象所迷惑,无法看清事物的真相。

而佛教教我们用智慧的眼光看待世界,从而避免了很多烦恼。

4. 自我反省佛教教人自我反省,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

在学习佛学的过程中,我明白了自我反省的重要性。

自我反省能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努力改进。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努力做到诚实、善良、宽容。

5. 坚持信念佛教教人坚持信念,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勇往直前。

在学习佛学的过程中,我明白了坚持信念的重要性。

信念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它能让我们在逆境中保持乐观,勇往直前。

三、心得体会1. 学佛让我更加热爱生活通过学习佛学,我明白了生活的真谛,更加热爱生活。

佛法观心感悟心得体会(3篇)

佛法观心感悟心得体会(3篇)

一、引言佛法,即佛教教义,是一种古老的智慧,源远流长。

自古以来,佛教以其独特的思想体系、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邃的哲理,影响着无数人的心灵。

在繁忙的生活中,我通过学习佛法,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下面我将从观心的角度,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二、观心的意义观心,是佛教修行的重要方法之一。

所谓观心,就是观察自己的内心世界,了解自己的思想、情感、欲望等。

通过观心,我们可以认识到自己的烦恼、痛苦、无明等,从而找到解脱之道。

在现代社会,人们面临着各种压力和困扰,观心成为了缓解心灵压力、提升心灵品质的有效途径。

三、观心的实践1. 静坐静坐是观心的基础。

通过静坐,我们可以使内心平静,专注于观察自己的思绪。

在静坐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从而排除杂念,让心灵回归平静。

以下是我静坐的几个步骤:(1)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坐下,调整呼吸。

(2)观察自己的思绪,如行云流水般,不评判、不抗拒。

(3)当思绪纷飞时,将注意力重新集中在呼吸上。

(4)静坐一段时间后,缓缓睁开眼睛,感受内心的平静。

2. 反省反省是观心的关键。

通过反省,我们可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缺点,从而进行改正。

以下是我反省的几个方面:(1)回顾一天的生活,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针对不足之处,制定改进计划,努力改正。

(3)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提醒自己,保持正念。

念佛是观心的辅助手段。

通过念佛,我们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佛号上,从而达到静心的目的。

以下是我念佛的几个要点:(1)选择一个舒适的位置,调整呼吸。

(2)口念佛号,如“南无阿弥陀佛”。

(3)心中默念佛号,感受佛号的加持。

四、观心的感悟1. 痛苦源于内心通过观心,我认识到,痛苦源于内心的烦恼、欲望和无明。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追求物质和名利,却忽略了内心的平静。

当我们学会观心,放下烦恼、欲望和无明,痛苦自然会减轻。

2. 感恩他人观心让我明白,人生离不开他人的关爱和帮助。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感恩他人,珍惜与他人的缘分。

读佛学经典感悟心得体会(3篇)

读佛学经典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自从接触佛学以来,我便对这一博大精深的宗教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佛学经典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它引导我们认识人生、感悟生命,使我受益匪浅。

以下是我阅读佛学经典后的感悟心得体会。

一、认识人生佛学经典中,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的教诲。

这句话揭示了人生的本质,使我们认识到世间万物皆无常,人生充满了苦难。

然而,佛学并非让我们沉浸在痛苦之中,而是教导我们如何面对苦难,如何从苦难中解脱出来。

在《心经》中,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名言。

这句话告诉我们,世间万物都是空性的,色相只是因缘和合的产物。

因此,我们不应执着于事物的表象,而应关注事物的本质。

人生亦是如此,我们不应为名利所累,而应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在。

二、感悟生命佛学经典中,对生命的诠释令人叹为观止。

在《金刚经》中,佛陀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这句话告诉我们,生命如同梦幻泡影,瞬间即逝。

因此,我们应珍惜当下,把握每一个时刻。

在《阿弥陀经》中,佛陀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极乐世界。

那里没有痛苦,没有烦恼,众生皆得安乐。

这让我们明白,生命的真谛在于内心的平静与喜悦。

我们应在现实生活中,努力修炼自己的心灵,追求生命的真谛。

三、修身养性佛学经典中,对于修身养性的教诲颇为丰富。

在《道德经》中,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这句话告诉我们,修身养性应如水一般,宽容、柔和、无私。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学会宽容他人,善待自己,以达到内心的和谐。

在《六祖坛经》中,六祖慧能说:“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这句话告诉我们,修行并非仅仅停留在文字上,更应注重实践。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时刻保持正念,关注自己的言行,使心灵得到净化。

四、利他之心佛学经典中,强调利他之心的重要性。

在《地藏经》中,地藏王菩萨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这句话告诉我们,修行者应以利他之心为出发点,关注他人的痛苦,帮助他人解脱。

在《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中,药师琉璃光如来发愿救度众生,使他们离苦得乐。

学佛心得体会感悟(3篇)

学佛心得体会感悟(3篇)

第1篇自古以来,佛教便以其深邃的哲理和慈悲的情怀,吸引着无数信众。

我自从接触佛教以来,便被其独特的魅力所吸引,逐渐地,我学会了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寻找内心的宁静。

以下是我学佛的心得体会和感悟。

一、认识佛教佛教起源于古印度,由释迦牟尼佛创立。

佛教主张“四圣谛”:苦、集、灭、道。

即人生充满苦难,苦难源于无明和欲望,通过修行可以达到涅槃的境界。

佛教的教义包括五蕴、八正道、十二因缘等,旨在帮助人们认识自己、觉悟人生。

二、学佛的心得1. 慈悲为怀,关爱他人佛教教导我们要以慈悲为怀,关爱他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学会了关心身边的人,尽量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通过关爱他人,我感受到了内心的喜悦和满足,同时也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

2. 修身养性,培养良好的品德佛教强调修身养性,要求信徒们具备良好的品德。

在学佛的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一个人的品德决定了他的命运。

因此,我努力培养自己的道德修养,如诚实守信、勤劳善良、忍辱负重等,使自己在面对困境时能够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

3. 淡泊名利,追求内心的平静佛教教导我们要淡泊名利,追求内心的平静。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被物质和名利所困扰,导致心灵疲惫。

通过学习佛教,我明白了人生的真谛,学会了放下执着,不再为名利所累。

现在,我更加珍惜与家人、朋友的相处时光,享受生活的每一刻。

4. 学会感恩,珍惜当下佛教强调感恩,让我们学会珍惜当下。

在学佛的过程中,我学会了感恩父母、老师、朋友,以及所有关心和帮助过我的人。

同时,我也明白了珍惜当下的重要性,不再为过去的遗憾而纠结,也不为未来的未知而担忧。

5. 勇于面对,接受生命的无常佛教告诉我们,生命是无常的,我们要学会接受生命的起伏。

在学佛的过程中,我学会了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境,勇敢地去解决问题。

当我遇到挫折时,不再轻易放弃,而是坚信自己能够战胜困难。

三、感悟1. 学佛让我更加自信通过学习佛教,我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潜力。

在修行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面对自己的缺点,努力去改进。

佛教活动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佛教活动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佛教活动社会实践心得体会佛教活动社会实践心得体会一、引言佛教活动是指一系列与佛教教义相关的活动,包括佛教经文朗诵、佛教法会、佛教禅修等。

这些活动不仅是佛教信众修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传播佛教思想的重要途径。

在参与佛教活动的过程中,我不仅从中获得了心灵的慰藉和启示,还积累了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

本篇文章将以佛教活动社会实践为主题,总结我参加佛教活动的心得体会。

二、佛教活动对个人的影响1. 正向影响在佛教活动的过程中,我学习到了佛教的基本教义,如四圣谛、八正道等。

这些教义深刻地启发了我的思考,使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明白了人生的苦难是必然存在的,而解脱的途径就在于培养智慧和慈悲心。

这种理念对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我不再为一些无谓的追求而烦恼,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我修行和为人类福祉而努力。

2. 消极影响然而,参加佛教活动也有一些消极的影响。

有时候,我会将佛教活动视为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躲避一些现实中的问题和挑战。

这样的消极影响会导致我放松对于现实问题的解决,而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个人修行上。

这种情况下,我需要警惕自己,认识到佛教活动只是我人生的一部分,不应该成为我逃避现实的借口。

三、佛教活动对社会的影响1. 推动社会和谐佛教活动以慈悲心和智慧为核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通过参与佛教活动,我深刻体验到了慈悲的力量和智慧的重要性。

慈悲心使我对他人的痛苦有更深刻的体察和关切,而智慧使我能够更好地帮助他人解决问题和获得内心的平静。

这种智慧和慈悲心可以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减少冲突和矛盾。

2. 促进社会责任感佛教活动还可以促进个人的社会责任感。

参与佛教活动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很多无私奉献的行为和努力,这使我在内心深处产生了对社会的责任感。

我逐渐意识到,作为一个佛教徒,我应该以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这种责任感不仅影响了我的个人行为,还在我的社交圈中传播开来,影响了更多的人。

佛教“内观”心得

佛教“内观”心得

佛教“内观”心得引言概述:佛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其核心理念是通过内观来实现心灵的觉醒和解脱。

内观是一种深入观察内心和体验的修行方法,通过观察和了解自己的思想、感受和身体感觉,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己、减少痛苦、提升智慧。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佛教“内观”的心得体会。

一、认识自己1.1 观察思想:内观的第一步是观察自己的思想。

我们常常被思维的波动所困扰,而内观可以让我们觉察到这些思维的起伏和变化。

通过观察,我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思维习惯、固定观念和负面情绪,从而有机会超越它们。

1.2 体察感受:除了思想,内观还要观察自己的感受。

我们常常被感受所左右,而内观可以让我们意识到感受的变化和影响。

通过体察感受,我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情绪,从而能够更好地处理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1.3 感知身体:内观还包括对身体的观察。

我们常常忽略身体的感受和需要,而内观可以让我们意识到身体的感觉和变化。

通过感知身体,我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身体状况、健康问题和能量流动,从而能够更好地照顾和调养自己的身体。

二、减少痛苦2.1 观察欲望:内观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和认识自己的欲望。

欲望是我们痛苦的根源之一,而通过内观,我们能够觉察到欲望的起源和影响。

通过观察欲望,我们能够意识到欲望的无常和虚幻性,从而减少对欲望的执着和追求。

2.2 接纳痛苦:内观还可以帮助我们接纳和处理痛苦。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痛苦,而内观可以让我们面对痛苦时保持冷静和觉察。

通过接纳痛苦,我们能够减少对痛苦的抵抗和逃避,从而更好地处理和超越痛苦。

2.3 培养慈悲心:内观还能够培养慈悲心。

慈悲是佛教的核心价值观之一,而通过内观,我们能够观察和了解他人的痛苦和需要。

通过培养慈悲心,我们能够减少自我中心和培养关怀他人的能力,从而减少他人痛苦和提升自己的幸福感。

三、提升智慧3.1 观察无常:内观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和认识无常。

无常是佛教的核心概念之一,而通过内观,我们能够觉察到一切事物的变化和流动。

谈谈我对佛教的认识

谈谈我对佛教的认识

有一种迷信是对佛的迷信一、求佛祖保佑的人,求的并不是真正的佛法世人凡事都想图个捷径,既想得到好处,又不想付出辛苦。

什么是捷径呢?于是大家想起了佛祖释迦摩尼。

既然他老人家佛法无边,就一定能保佑我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于是现在有一种时髦就是烧香拜佛。

朋友们若有时间不妨到寺庙走一走,看一看。

一到那里就会发现:不管什麼时候,总是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烧香的、上供的、拜佛的、求签的。

有想请佛保佑去病驱灾的;有想请佛保佑永结良缘的;有想请佛保佑升官发财的,甚至贪官也想求佛保佑免除牢狱之苦,永葆荣华富贵。

天下之大,形形色色,无奇不有。

我想佛祖释迦牟尼在西天灵鹫峰上见到此情此景也会哭笑不得!佛不是神仙,佛也不是救世主。

在这个世界上,唯一能够解救人们脱离苦海的,是我们自己,是我们自己与生俱来的那颗智慧的本心。

二、佛是什么东西?佛是什麼?佛是觉悟了的人;佛是明白了宇宙人生真理的人;佛是心明眼亮具有大智慧的人。

佛是人们的良师益友;佛是人们的慈父和兄长。

佛是你;佛是我;佛是他;佛是我们大家。

佛和我们一起思考人生;佛和我们一起探索宇宙的真理。

佛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问。

如果说学佛有什么密诀,学佛的密诀就是实践。

读破万卷佛经,不如在普通的生活中为一位需要帮助的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做一件小小的善事。

切莫因善小而不为。

切莫口是而心非。

切莫空谈而不去实践。

佛不在天上,佛不在寺庙里,佛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三、中国人,你对佛教的误解有多深1)现在在中国谈起佛教,常常会受到别样的眼光。

反应常常会是“那是宗教迷信”、“太消极”,“太保守”。

而把佛教作为教育、作为智慧,最起码作为哲学思想来看的,真是少得可怜。

智慧的佛教,教人获得心灵自在的佛教,教人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的佛教,如何落到这步尴尬境地?中国社会对佛教的误解,竟是如此之深!把佛教看成消极的,会说佛教提倡“四大皆空”。

这是误解佛教中“空”的含义。

佛教所谓的“空”,其实并非“空空如也”的意思。

关于佛教的思考

关于佛教的思考

说实话,我对宗教不是很感兴趣,更提不上研究,只知道世界上所有正规的宗教都是劝人向善的。

在西藏旅行,你会感觉到宗教无所不在:从每一座山口的经幡和玛尼堆,到转山朝拜和磕长头,藏民的生活已经与宗教融为一体不可分割。

因此想了解西藏就必须了解西藏的宗教。

稍加留意,你就会发现,几乎每一个村落都有寺庙,每户藏民的家里都供奉着活佛的画像,即使是在藏北无人区内单户游牧的藏民,也会在他们用牦牛毛编织的简陋窝棚边的高地上筑起玛尼堆,人们把自己都舍不得吃的酥油和糌粑无私、快乐地敬献给寺庙......在与藏民的接触中,我惊异地发现这个生活在高原上的民族对宗教的虔诚和依赖是我们所无法想象和理解的!宗教对于藏民来说可以解开他们无法解释的一切的一切,他们长途跋涉、一步一叩首地去朝拜,他们一手捧着酥油,一手摇着转经桶去讼经,为的只是修行一个虚幻的来生,而我们这些所谓的“文明人”也在烧香拜佛,祈祷的却是今生的平安富贵。

藏民们把吃苦当作今生赎罪的快乐,把割肉喂鹰称为“天葬”,当做最高规格的葬礼,相对于我们的怨天尤人,祈求前世来保佑今生,哪一个来的更洒脱?而走的又更从容?带着这些疑问,我开始观察这里的寺庙、僧侣和虔诚的信徒们,怎奈天生愚笨,看不透其中的层层禅机,即使乍现出些许的灵光,也遗憾地随着摄影语言的匮乏而流失!我清楚的知道象我这样走马观花地再去10次西藏也是徒劳,看来我也需要修行到来生再继续参悟了。

牦牛头骨象征着财富,玛尼石象征着虔诚,这二种相对的境界或许只有在高原的寺庙前才能融合。

(托林寺当意识达到某种程度时会被我们称为“境界”。

第一次进藏,很感动,见到什么就拍什么,那是一种用取景器看、用胶片感光的境界,这种境界使我明白了怎么拍比用什么拍更重要,我觉得那时已经认识了西藏的一半。

第二次进藏,依然感动,见到什么却总是迟迟不肯按动快门,有时候甚至不想拿出相机,只想潜移默化地感受、不知不觉去吸纳,那是一种用眼睛取景,用心灵感光的境界,这种境界使我懂得了拍什么比怎么拍更重要,这时我才知道,今生或许再去10次,那里也依然陌生。

我的佛学观

我的佛学观

我的佛教观今天晚上听了一个关于智慧国学的讲座,其中讲到佛教的“空”的思想,即佛家常说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普片认为佛教徒追求的是一种解脱,也有人认为是一种意志消沉的表现。

我认为这些都是错误的观点,我认为佛教并不是为了教你怎么避世,怎么样寻求解脱之道。

同时我还认为佛教的“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什么事都不做的意思,正所谓“无即是有,有即是无”,假如我们从这层意思上考虑的话,空空如也有时也可以说是硕果累累啊!所以我认为佛教的“空”,并不是让我们避开尘世,而是更好的以空的心态面对尘世。

那么究竟怎么理解这个空呢?我觉得应该从两方面来探讨。

第一个方面是究竟是空空如也还是学富五车?我想应该是后者,每个人的心中都装在着太多太多的东西,有些东西是没有用的,有些东西是有用的,毕竟一个人的心灵空间是有限的,在这个本来是空的地方,我们通过自己的成长将里面装满了东西,有时候觉得空间不够了,那么这个时侯就应该讲某些没用的东西去掉,腾出空间来装有用的东西,这时是满的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相信某些事物会融入到你的生活中去,形成你思维的一种体系,那么以前满的那些东西就不是满的了,因为它应经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此时已经不必为了那些曾经让你感觉满满的东西而感到满了,这时你就应该达到“空”的境界了,然而在外人开来,你却是高深莫测,很有学时,外人会觉得你很“有”。

所以,我认为佛教中的空并不是真正的避世的空,而是将思想融入生活的空。

而是一种虚怀若谷的空,让更多的空去承载更多的有。

第二个方面是佛教是教人避世还是更好的入世,佛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这其实就是一种救世观,那么我们可以试想一下,一个避世的人怎么救世呢?所以说佛教是讲究入世的,一个思想上真正空空如也的人怎么能够救世呢?真正救世的是那种思想道德修养高深成熟的人,而这种人是空吗?不是的,你已经从“实”步入了“空”的境界,他已经能够将空发挥到极致,并且能够用一颗“空”的心去容纳万千颗“有”的心,从而让他们能够更好的成为“空”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佛教的思考
——以白马寺参观感受为出发点
本次白马寺之行收获颇多,对于佛教的认识有一定的提高。

虽不能说有多么全面,但较之以前有诸多进步。

农村的环境里,尚有许多“神汉”“神婆”之类“通神”人物的存在。

他们有着一般人所不具备的“能力”,占卜求签、问神医病一类的活动在农村人有很大的市场。

我也在老一辈人笃信“神”的环境中长大,因此,之前对它的认识也就建立在诸如此类的现象之上。

然而,深入了解后发现,农村那些所谓的“神”,并非是佛教,而都是隶属于道教系统,即中国本土的宗教,这也纠正了我一直以来的误区。

“民间劾治恶鬼、躲避死亡的种种迷信手段,如臂悬五彩、悬苇画鸡、桃符桃印、治病驱鬼等也网罗无遗,发展为禁咒、印镜等法术,从而与全力关注'人死后如何'的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不同,道教最关心的是'人如何不死'。

这一致思趋向正是中华民族重现世、重现实的民族性格在宗教观上的体现。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我对于道家的经典著作也视若珍宝,然而了解了这些“表象”之后,我对于佛教的好感徒增。

在白马寺的深入了解,以及与僧侣的交流,让我消除了那种隔河观望的朦胧感和神秘感,取而代之的是深入内心的思想碰撞。

方丈印乐法师在给我们托付的时候说出了“要自尊,自爱,自强”这样的话,让人有种梦幻崩裂的意外以及突入现实的平易。

另一位僧人对于“四禅八定”与人的意识和潜意识的说明以及形式与意义的深入浅出的阐释让人受益匪浅。

“四禅八定”曰初定:即人的浅层主观意识;二定:即人的较为深入的意识;三定:即人的潜意识;四定:较之潜意识更深层次的意识......如此类之递进深入。

虽然“四禅八定”的原意旨远较之此类解释深奥,但起码能让人感觉到佛教教义与常人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只是,佛教教义的境界远远高于常人的精神层面,因而就需要有僧人的角色去教化和普渡众生,将佛教教义推而广之。

就如文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一样,佛教源于人们受到的自然和社会的两方面的压迫,并且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成为劳苦大众精神层面的需要。

本质上它们都是在现实的基础上产生的,然而其中不同的是,文学抑或说文化是入世的思想,佛教抑或说宗教是出世的思想。

而形式与意义则藉由佛经典故中经典的“拈花微笑”来阐释,“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

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付嘱摩柯迦叶。

”佛祖拈花,迦叶会意微笑:拈花只是一个形式,而迦叶却领会了禅的意义,成为西天禅宗的第一祖。

其实,水陆法会也是一种形式,它寄托的是一种为天下苍生祈福的美好意愿。

或许也就如观世音菩萨象征慈悲为怀,文殊菩萨象征聪明智慧一样,任何内在的意义或者任何要倡导出来的价值或者精神都必然要通过一定的物化的媒介来表达。

那么佛教自上而下的整个系统,教义,教仪和教团就可以认为是整个佛教教义的寄托和表现形式。

它通过各种形式来试图完美的解释世界。

宗教就是关于价值关系的学问,其本质就是以虚幻的逻辑形式把各种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系统地联系起来,并使其理论化、现实化、形象化。

佛教同其他宗教一样,都是以偶像的意志为一条逻辑主线,把各种零碎的、具体的道德规范以及各种自然规律和社会法则联系起来、统一起来,这些神秘偶像实际上就是社会利益(特别是统治阶级利益)的化身。

所以,佛教的本质就是用主观的、虚假的形式来反映客观的、真实的自然规律和社会法则,用唯心的外壳来包装唯物的内核。

中国文化向来都具有强大的向心和同化的力量。

禅宗是中国独立发展出的本土三大佛教宗派之一,是原始佛教经过改造后以适应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

禅宗西天第一祖是摩柯枷叶,而在中土始于达摩菩提,盛于六祖慧能。

其核心思想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在中国历史上,禅宗发展可分成四个时期,由菩提达摩至中国开始,至六祖慧能大师大宏禅宗为止,可称为早期禅宗。

由六祖慧能门下,洪州、石头二宗,发展为五宗七派,此为禅宗的发展期,时间约当晚唐至南宋初。

自南宋初年临济宗大慧宗杲起而倡话头禅,曹洞宗宏智正觉倡导默照禅,至于明朝中晚期,此为禅宗的成熟期,又可称为中期禅宗。

至于明朝中叶净土宗兴起,此时佛教的特色为禅净合一,与儒、释、道三教合一,禅净合一源于禅理在世间已经广泛传播,禅理在世间已经不新奇,禅净合一的影响,使得当时的僧人对世间涅槃影响力降低,只能以念佛坐禅为务,禅宗逐渐不被社会需要,为禅宗的衰落期,又称为晚期禅宗,始于晚明至清朝结束为止。

清末民初之际,有鉴于佛教的过于衰微,虚云大师起而中兴禅宗,为近代禅宗中兴之祖。

禅宗的这个“禅”字由梵文“禅那”音译而来,意为“静虑”、“思维修”、“定慧均等”。

它是指经由精神的集中(奢摩他,又译为止、定、禅定、心一境性),以进入有层次冥想(即毗婆舍那)过程。

它是佛教很重要而且基本的修行方法,被称为三无漏学之一,也是大乘六波罗密之一。

但是禅宗所谓的禅并不是指某一种特定的修行方法,而是指证悟到本性的一种状态。

潘国静禅师曰:禅来自于生活,是长期对生活积累时的顿悟,禅不受知识的约束。

自玄学产生起,就和佛教一拍即合,而到了东晋,玄学几乎完全融入佛教之中。

佛教与中国传统思想的结合使佛教得以在普通民众中迅速普及,使劳苦大众在面对频繁的战乱和无力改变的残酷现实时,有了精神上的逃避和慰藉。

而统治者也由此发现了稳固其统治的有效武器,开始大力扶持佛教的发展。

强权阶级的利益需求才是它能够发展的保障。

禅宗的核心思想意指透过自身实践,从日常生活中直接掌握真理,最后达到真正认识自我。

正如慧能所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鹿角。

”通过自身实践,加强对自身心性修养的追求,可以达到顿悟。

这种顿悟思想使教徒的精神追求有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

禅宗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有重要地位。

它对于宋以后儒家理学思想有重大影响,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即脱胎于此。

中国一直有“学诗浑如学参禅”的说法,艺术的创作产生都需要灵感,需要来自精神体验上的顿悟,这与禅宗所说的自性而生的顿悟学说有共通之处。

白居易、王维、苏东坡等唐宋名家,都深受禅学思想熏陶,作品中充满了禅机。

中国的书画等艺术创作,讲究禅味,是绘画从写实性中跳跃出来,着力于对空灵、幽远的画面意境的追求。

这些作品在今天看来来仍然让人拍手称快,借字以写无限,借声以说无响,借色义明无形,诗词的意境远远超越了文字。

事物皆有两面性。

一方面,禅宗宣扬的行善普世、修身养性、崇尚孝道、依靠自我成佛等精神对中国人民性格的塑造有着积极的意义,在其影响下,中国人民呈现出了以和为贵,重视家庭伦理、自强不息的性格;另一方面对于国民性格的形成也有一定的消极影响,禅宗不要求特别的修行环境,而强调某种机缘,偶然得道,获得身处尘世之中而心在尘世之外的“无念”境界,得道者日常生活与常人无异,只是精神生活不同,即凡人与佛只在一念之差,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国人对于自我约束的严谨性产生动摇,对于困难容易采取回避和变通的方式;而禅宗凡事“只可意会,不可说破”的处世方针,也使中国人养成重感觉而轻逻辑的思维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