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对江浙工业经济影响差异分析 论文
金融危机背景下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对策思考

第 三产 业 构成 由 2 o o 0年 的 1 . 5 .:6 03 33 . : 3 4发展 为 2 o o 7年 的 53 . :
5 :0 。至 20 44 . 7 0 7年 , 江第 三产 业 实 现 增 加 值 7 4 . 浙 6 59 7亿 元 . 比
上 年 增 长 2 .%, 1 2 占全 省 生 产 总值 的 4 .%。但 是 , 2 0 07 自 0 2年 以 来 , 江省 第 三 产业 在 生 产 总值 中 的 比重 一 直 在 4 %左 右 徘徊 . 浙 0 只相 当于 低收 入 国 家 的平 均 水 平 。
沿 海 发达 省 市 。 此 . 因 发展 生 产 性 服 务 业 既 有 助 于 浙江 调 整 产业
升 值 因素 , 日增 幅 实 际 增 长 仅 为 9 % ; 出 . 三是 工 业 平 稳 较 快 增 9 长面 临 考验 ,0 8年 浙 江 省 全部 工业 增 加 值 为 13 98亿 元 , 2o 05. 其 中规 模 以 上工 业 增 加 值 为 8 8 0 3亿 元 ,均 比上 年 增 长 1 . , 01 但 % 增 幅 比上年 分 别 回落 63和 78 百 分 点 , 体 发 展形 势 不 容 乐 . .个 整 观 , 别 是根 据 2 0 年 l 月 份 的数 据 , 江 省 规 模 以上 工 业 特 08 浙 企业 亏损 额 增 长 了 6 . 。 分 企 业 在 资 金 紧 张 、 本 上 升 、 09 部 % 成 市 场萎 缩 的 多 重 叠 加 压 力 下 , 现 了 停 工 、 业甚 至破 产等 情 况 , 出 歇
产 性服 务 业 现 状 , 阐述 现 实要 求 与宏 观 规 划 的 差距 , 针 对 具 体 情 况提 出策略 性 建 议 。 并
金融危机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金融危机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近年来,金融危机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中的常态。
金融危机不仅对全球经济造成深远影响,也对各个地方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金融危机对地方经济发展的种种影响。
首先,金融危机对地方经济的冲击较大。
由于大规模金融危机会引发巨额资金迁徙,直接导致市场信心受到极大挫伤。
地方经济往往更为脆弱,更易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
投资者对地方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加,往往会减少对当地企业的投资,导致企业收入下降,甚至倒闭。
尤其对于依赖房地产业的城市,金融危机更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房地产市场的下跌会导致土地出让金减少,税收下降,进而影响到地方经济的发展。
因此,金融危机往往会在较短的时间内打击地方经济,造成一系列连锁反应。
其次,金融危机会改变地方经济的发展模式。
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过去仅依赖一种产业或产品的地方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无法持续。
为了规避金融危机带来的风险,地方政府往往会寻求多元化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很多地方投资者开始寻找新的投资领域,进而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
例如,一些依赖重工业的城市会寻求发展高技术产业、服务业等新兴产业,以减少对传统产业的依赖。
此外,地方政府会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创新创业,提升地方经济的竞争力。
第三,金融危机也为地方经济带来部分机会。
虽然金融危机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但它也为具备一定韧性和创新能力的地方经济提供了一定的机会。
在经济低迷的背景下,地方经济往往能够更加灵活地调整策略,找到新的增长点。
例如,全球金融危机后,一些国内发达城市逐渐意识到环保产业的发展潜力,并将其作为重点发展领域,不仅为当地经济增加了新的动力,还带动了绿色创新的浪潮。
因此,金融危机时期,地方经济也存在着一些积极的发展机遇。
最后,金融危机也加强了地方经济与全球经济的联系。
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是全球性的,地方经济往往无法孤立于全局。
金融危机期间,地方政府通常需要与全球市场进行更紧密的合作,寻求外部资源和市场机会。
从后经济危机影响看中国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国金 融 市 场 的混 乱 。
保 险 行 业 自 身 存 在 的 风 险 问 题 ,可
无异于盐水解渴 。美 国雷曼公 司宣布破产 全 面爆发大幅度 、大范 围的金融灾害 ,这 场 由美 国次 贷危机 引发 的史上屈 指可数的 金 融危机 危害如 此之大 ,令 人瞠 目结舌 ,
经 济 发 展 水 平 还 不 平 衡 ,比如 江 浙 一 带 和 内 地 的落 差就 很 大 。 中 国在 许 多 经济 领域
从 经 危 影 后 济 机 响 看 国融经 发 的进用 中 金 对 济 展 促 作
■ 张 问 ( 南理 工大学 工商管理 学院 华 广州 50 4 ) 16 1 ◆ 中图分类号 :F 3 文献标 识码 :A 80
的形势越来越严重 ,没有人敢存货 ,南 方 省市房价神话被破 灭。贷 款买房者断供者
数 以万 计 ,房 产剧 烈缩水使 跳楼 者剧 增 。
比照美 国政府 的降息等 救济 市场 的政策 , 中 国照 葫芦 化 瓢 的救 治 经济 政 策 收 效 甚 微 ,
金融 杠杆在 2 倍 一 0 , 0 3 倍 但在次贷市场 上
的 附 属 公 司 。一 些 大 的 金 融 机 构也 为 次 级
的一 个高风 险领 域。
( )国有 商 业银 行 呆 坏 账 问题 二
一
因,与 货 币的虚 拟 性是 分 不 开 的 。虚 拟
货 币 的 无 限制 造 能 力 被 国 际 组 织 和 利 益 集 团 无 限制 的 利 用 ,从 而 为 经 济 的 良性 运 行 服 务 ,是 笔 者 主 要 探 讨 的 问
股与流通股产权 关系不清” 流通股 极度 、“
全球金融危机对浙江经济影响严重的原因分析——基于浙苏粤三省面板数据的研究

2 O年 1月 O1
浙 江树 人 大 学 学报
J OURN HE I G S RE NI RS T AL OF Z JAN HU N U VE I Y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Vo .1 No. 1 0, I
J n.2Ol a 0
全球 金融 危机 对浙 江经 济影 响严 重 的原 因分析
的溢 入性 最 大 , 苏其 次 , 东则 表 现 为 溢 出性 。 需求 驱动 力 的差 异 分 析 较 好 地 解释 了在 本轮 金 融 危 机 江 广
中浙 江 经 济 受影 响 严 重 的 原 因 。
关键 词 : 区域 经济 ; 融危 机 ; 江 经济 ; 苏经 济 ; 东经 济 ; 动 力 ; 金 浙 江 广 驱 面板 数 据 中图分 类 号 : 0 1 5 F 6 .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1— 7 4 2 1 ) 1 0 5 O 17 2 1 ( 0 0 0 — 0 8一 5
作为沿 海发达省 份的典 型代表 , 行横 向 比较 , 进 探 讨 20 0 8年世界金 融 危机 爆 发 以来 浙 江经 济 增 长
速度 明显下滑 的原 因。
保证 。 因此 , 者 将 三 省 经 济 增 长 的 比较 主要 笔 着 眼于生 产总值 、 消费 、 投资 和净 出 口。 从 18 9 8年 ~2 0 0 8年 的 统 计数 据 看 , 省 的 三
二 、 苏 粤 经 济 增 长 驱 动 力 比较 浙
P n1 aa模 型 也 称 T / S( i e S r s a e. t d S C Tm e e/ i CosS r s 模 型 , 是把 时间序 列沿 空 间方 向扩 rs ei ) e 它
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

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一、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1)金融危机冲击了我国的实体经济在整个GDP当中,我国的消费只占35%。
而我国制造业的产能占GDP的比重是70%。
也就是说,还有另外35%的产能,是我们消化不了的产品。
这部分生产过剩由于欧美各国传统的负债消费形态,而帮我们吸收掉了。
现在由于国际消费市场的萎缩,冲击到我国的出口,这对于外向型城市如江浙,广东等地的加工制造业影响巨大,企业倒闭,失业人数增加已成定局,我国的出口企业受到严重冲击。
(2)产生了股市泡沫和楼市泡沫,内销企业受到连累我国的危机跟其他国家不一样。
我国今天不但有国际金融危机的压力,本身还有制造业危机,而这种制造业危机在欧美各国是没有的。
我国的股市涨得比别人少,跌得比别人凶,是因为我国经济的基本面出现了问题,2007年起我国制造业面临的投资经商环境不断恶化,因此,我国的企业家将很大一部分应该投资于制造业的钱拿出来炒楼、炒股。
由于制造业的危机挤压出大量的资金,进入楼市和股市,从而造成短期的泡沫现象。
由于股价和楼价的真正决定因素是经济基本面,而我国的经济基本面是以70%制造业为主的基本面。
制造业持续衰退,就会造成股价和楼价的持续下跌。
制造业持续衰退导致大量失业,导致还房贷乏力。
下一步就是跟美国一样,房地产泡沫导致的金融危机。
因此我国是由制造业危机引发的楼市泡沫和股市泡沫,导致楼价和股价大跌,失业严重,造成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又跟美国挂钩。
因此我们是制造业危机加上金融危机,还有国外的金融危机。
这就是我们的股市表现如此之差的原因所在。
同时楼市泡沫和股市泡沫套牢了大多数股民,冲击了我国消费者的信心,国内消费萎缩,继而内销企业同样受到了冲击。
二、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主要行业制造业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制造业跌倒了谷底,产业结构进行了一次大的调整,现在是缓慢复苏的时候;而中国在金融危机之后,影响最小,恢复最快。
在4万亿投资拉动和一系列救助措施的作用力下,宽松的货币政策使经济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金融危机对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

金融危机对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近年来,全球经济不稳定和金融危机频繁发生,给各国的社会经济状况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金融危机对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一、经济衰退:金融危机常常导致经济衰退,这对社会经济状况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经济衰退使得企业生产能力下降,失业率上升,个人和家庭收入减少,购买力下降。
同时,经济衰退还会导致信贷紧缩,企业融资困难,投资减少,进一步加剧了经济的衰退循环。
二、财富再分配不均: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困境不仅对企业和个人产生影响,也会对整个社会的财富再分配产生深远影响。
在危机期间,一些富有和权势的个人和机构往往能够借助其影响力和资源,更好地承受危机的冲击,甚至在危机中获利。
与此同时,较弱势的群体则更容易受到危机的冲击。
这种财富再分配不均会导致社会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加剧社会经济状况的不稳定。
三、金融体系受损:金融危机常常导致银行和金融机构的破产或严重亏损,这进一步削弱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信心。
在金融体系受损的背景下,资金流动性减弱,企业的融资难度增加,金融活动的规范性和透明度也变得更加困难。
这会导致金融市场的不稳定,甚至引发新一轮的金融危机。
四、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加:金融危机的后果往往导致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增加。
在经济衰退和失业率上升的背景下,社会的犯罪率往往会上升。
失去了工作和收入来源的人们可能会感到绝望和愤怒,从而导致社会动荡和不稳定。
此外,政府为了应对危机可能采取紧缩政策,这意味着公共服务的削减、福利的减少,会进一步加剧社会的不满情绪。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对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首先,政府应该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公共支出,促进经济增长,刺激消费需求,减轻经济衰退的冲击。
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强财政监管,并制定相应的金融制度改革方案,以加强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透明度。
其次,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应加强国际合作,采取联合行动应对金融危机。
在立与破之间,浙江经济转型升级 作文

在立与破之间,浙江经济转型升级作文说起浙江经济的转型升级,那可真是一场精彩绝伦的大戏!我先来讲讲我在浙江的亲身经历吧。
几年前,我去浙江的一个小城出差,那里曾经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到处是大大小小的工厂,生产着各种各样的小商品。
走在街头,空气中都弥漫着机油和塑料的味道。
当时我拜访了一家做塑料制品的工厂。
一进大门,机器轰鸣,工人们在流水线上忙碌着。
但仔细观察,就能发现问题。
那些设备看起来有些老旧,生产效率不高,而且产品的质量也参差不齐。
工厂的老板愁眉苦脸地跟我诉苦,说竞争越来越激烈,利润越来越薄,都快撑不下去了。
这就是浙江经济曾经面临的“破”局。
传统的产业模式,粗放的生产方式,在市场的大潮中逐渐失去了竞争力。
然而,浙江人可不会轻易认输!他们开始了大胆的“立”新之路。
还是那个小城,几年后我再次造访,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曾经老旧的工厂区,如今变成了现代化的工业园区。
那家塑料制品厂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老板兴奋地带着我参观他的新厂房,崭新的自动化生产线有序运转,机器人灵活地操作着,几乎看不到几个工人。
他得意地说:“现在靠的是高科技,产量高、质量好,成本还降低了不少!”不仅如此,整个园区还引入了一系列的配套服务企业,有专门的研发机构,帮助企业进行产品创新;有高效的物流企业,确保产品能快速送达全国各地;甚至还有电商服务公司,帮助企业拓展线上销售渠道。
在浙江,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有的企业从单纯的加工制造,转身投入到高端装备的研发生产;有的从传统的外贸代工,转型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在国内市场大放异彩;还有的利用互联网技术,将传统产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创造出全新的商业模式。
在立与破之间,浙江政府也发挥了关键作用。
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创新升级。
还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科研平台,吸引高端人才。
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营商环境,让企业能够轻装上阵。
浙江的老百姓们也积极参与其中。
很多年轻人不再满足于进工厂打工,而是选择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投身到创新创业的大潮中。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对浙江经济的影响

> 文 / 慧 红 > 潘
国际环 境的新变化 , 为浙 江产 业转型升级提 供 了倒逼 机制 , 为浙 江加快 “ 也 引进 来” “ 出去” 、走 开放 发展创造 了难得 的历史机遇
新情况新变化
发 达 国 家经 济 增 长 缓 慢 , 政 赤 字 问题 依然 严 峻 。0 0年欧 财 21 盟 成 员 国政 府 的 财 政赤 字 总额 占 国 内生 产 总 值 的 73 ,远 远 高 . %
1%, 0 欧盟失业率 96 美 国目前失业 率 8 %, 19 万工人失 . %; . 约 30 9
业 ,最 早 到 2 1 0 6年 5月 才 能 恢 复 至 危 机 前 的 就业 水 平 ; 日本
21 0 0年平均失业率为 51 连续两年超过 5 . %, %。现在 , 欧洲 央行 实行极其宽松 的货 币政策 ,0 8 7月以来 欧元 区 1 20 年 7国主导利 率维持在 1 %这一历史最低水 平。今年 4月 7日才将基准利率上 调至 1 5 流动性依然饱 和。 国连续推 出两轮量化宽松政策 , . %, 2 美 共投 放约 23 -万亿美元 , 将联 邦基金利率维持在 0 02 %的低 并 - .5
追 捧 黄 金避 险 , 价 突 破 10 金 50美 元 / 司 , 盎 白银 价 格 突 破 4 0美 元 / 司 。摩 根 士 丹 利 首 席 新 兴 市 场 策 略 师 加 纳 表 示 , 果 油价 盎 如 由于 两 亚 北 非 局 势 动 荡 升 至 10美 元 ,全 球 经 济 可 能 会 再度 陷 2
政 赤 字 占 国 内生 产 总值 的 8 %,0 1 年 赤 字 将 升 至 1 5 亿 . 21财 9 . 万 6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工业企业的影响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工业企业的影响曾昭武前沿•2008年9月份以后,美国次贷危机迅速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并逐渐向实体经济蔓延。
这场金融危机波及范围之光、影响程度之深、冲击强度之大,为上世纪30年代以来所罕见。
外贸依存高达70%的中国,必然难以在这场危机中独善其身。
前沿•事实证明,早先的一些预测,大都低估了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的影响,这不利于企业的战略应对和公共政策措施的制定。
因此,客观分析和评价金融危机对我国工业企业的影响,不仅对企业有积极的参考价值,而且,对于制定适宜的宏观经济政策,确保我国“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战略目标的实现,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的影响•一、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企业影响的总体情况•二、中国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基本特征及其成因分析•三、金融危机对中国企业影响的后势展望•四、总结影响的总体情况•1、宏观经济数据与基本检测指标分析•一国的宏观经济数据直接反映了该国的经济活力和企业运营状况。
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第四季度GDP增速仅为6.8%,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已经显现影响的总体情况•1、宏观经济数据与基本检测指标分析•从工业生产来看,2008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9%,同比减缓5.6个百分点。
•从主要工业产值增速来看,大部分行业产值增速有所减缓,部分行业在11月份以后出现了负增长。
影响的总体情况•1、宏观经济数据与基本检测指标分析•一般而言,金融危机总是从离生活消费端较近的轻工业向稍远的重工业传导。
重工业减速表明金融危机已经触及到实体经济的较深层次。
•以电力指标为例,电力不存在库存问题,因此发电量指标能够及时反映经济发展的真实情况。
又由于工业史电力消耗大户,发电量的消长可以作为工业生产地晴雨表。
影响的总体情况•1、宏观经济数据与基本检测指标分析•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先行指标。
通常,PMI指数在50%以上,反映经济总体扩张;低于50%,反映经济衰退。
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是自1929年经济危机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
这场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不仅许多公司和金融机构倒闭,许多国家的经济也受到严重冲击。
那么,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呢?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金融市场首先,金融危机对金融市场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由于借贷风险增加,许多银行和金融机构遭受了巨大亏损,许多企业也因无法获得融资而倒闭。
此外,由于投资者失去信心,资本流动性受到严重影响,金融市场的运作也不同于过去。
在金融危机期间,许多政府不得不采取措施来稳定金融市场,包括资产购买、债券购买和旨在稳定市场的其他措施。
二、国际贸易和投资其次,金融危机对国际贸易和投资带来了不良影响。
由于许多国家的经济颓势,全球经济增长率急剧下降。
这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也导致出口和进口的数量下降。
许多公司也因此面临巨大困境,丧失市场和利润。
金融危机还促使许多投资者回收资金,导致全球投资活动下降。
这导致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商务活动受到很大的影响,因为它们更加依赖外资和直接投资。
三、就业和收入不平等最后,金融危机对就业和收入不平等造成了巨大影响。
由于公司倒闭,就业岗位减少,许多人失去了工作。
这对于那些靠薪水生活的人而言,也意味着收入减少,生活变得更加困难。
然而,尽管金融危机对就业和收入分配的不公平箱式了一些负面影响,它也为创造更加公平的经济体系提供了机会。
总之,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尽管已经过去了十多年,但人们依然能够看到这次危机留下的社会和经济影响。
许多人认为,这次危机是一个机会——一个要求我们反思过去和构建更好未来的机会。
希望我们可以借着这次危机,对经济体系进行更全面地改革,创造更公平、更可持续的未来。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分析自2007年起,全球经济陷入了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
这场危机由于多个因素的叠加而发生,其主要原因是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导致全球金融市场的大规模动荡,进而引起经济衰退。
在这场危机中,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主要对中国出口型经济造成了重大冲击。
危机爆发后,全球需求大幅下降,进而对中国出口市场产生了严重影响。
特别是由于出口对外贸易总额的占比较大,造成了外贸形势的恶劣,从而影响了国际收支和GDP增长率。
此外,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全球投资信心低落,外资流入量也大幅下降,加之世界经济衰退,中国的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
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也促使中国加强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
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推进既定的经济目标并加快新一轮的经济转型。
这些措施包括降息加强对外贸易依存度,扩大内需支持民间投资,推进产业升级加强经济转型发展,减少对外资依赖,大力发展国内市场,提高资本市场开放程度等。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仍需采取一系列措施以确保经济稳定和持续发展。
首先,中国应积极寻求国际合作,借助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优势把握可能的机遇。
其次,应加强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研发新产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从而,进一步缩小与经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高中国的国际竞争力。
此外,政府还应通过提高民生保障、扩大内需、促进创新创业等方面,增强国内市场的活力,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和消费支出等。
最后,政府应大力推进金融改革与监管,增强市场的透明度和稳定性,妥善应对金融风险,确保整个金融系统的健康发展。
总之,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产生了重大冲击,但也促使中国加强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加快内需拉动、民生保障、产业升级等方面的改革,提高全球规则制定的话语权,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经济转型升级创造新的机遇和动力。
中国在金融危机中的探索论文: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中国在金融危机中的探索论文: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摘要: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遭受的最严重的外部经济冲击,经济增速下滑已经成为中国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
在阐述国际金融危机传染机制的基础上,具体分析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据此提出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措施。
关键词: 金融危机;经济发展;对策研究2007 年底以来,美国次贷危机爆发,逐步演变为金融危机并向国外扩散。
特别是2008 年9 月份以来,国际金融形势急剧变化,迅速演变成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并加速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从发达国家向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蔓延,全球性经济衰退的风险越来越大。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遭受的最严重的外部经济冲击,经济增速下滑已经成为中国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
因此,笔者在阐述金融危机的国际传染机制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这次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据此提出了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
一、国际金融危机的主要传染机制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纵观金融危机发生的历史,从1636 - 1 637 年荷兰郁金香泡沫破灭一直到目前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频率和力度都在不断加深,对世界经济的危害日益严重。
尤其在目前金融自由化、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金融市场也呈现出较高的相关性。
因此,金融危机很容易由一国传染到另一国,而且还会造成各国和地区之间的连锁反应,即“金融危机传染”。
金融危机的传染机制涉及金融系统、投资和消费、实体经济部门、社会信用等社会经济生活各个领域,是一种多方面的综合效应。
总结分析历次金融危机,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种传染机制。
(一) 贸易传染机制贸易传染机制是指一个国家的金融危机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贸易,恶化另一个与其贸易关系密切的国家的国际收支以及经济基础运行状况。
贸易传染机制主要是通过价格效应和收入效应得以实现的,即一国发生危机通常会造成货币贬值,这既增强了对直接或间接贸易国家市场的价格竞争优势,又使得国内经济(国民收入) 相对减少,从而减少了国外的进口。
关于金融危机形势政策论文

关于金融危机形势政策论文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我国的社会经济稳步提升,经济金融形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金融危机形势政策论文,一起来看看吧!关于金融危机形势政策论文篇1关于目前经济金融形势的分析与政策建议摘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我国的社会经济稳步提升,经济金融形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虽然我国的经济已经从经济危机的影响下走了出来,并得到了稳固发展,但是在经济运行当中,一些问题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金融形式。
本文就关于目前经济金融形式做一些分析与研究,并针对经济运行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政策与建议。
关键词:经济金融形式;分析;政策;建议我国经济在过去两年当中呈现出了良好的增长势头,这也深刻影响着我国当前的经济金融形式。
现如今,我国国民经济运行良好,据权威部门统计,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较去年相比增长了10.3%,增速达到了1.1个百分点。
而在这样的建设成果当中,我们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就是如何在巩固的前提上促发展。
一、目前我国经济金融形式分析(一) 实施节能减排策略以及转型产业结构的速度慢当前,我国的经济结构趋于不合理,浪费了大量的资源,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使得我国在社会经济上只能低效生产运用,那些污染以及能耗高的企业根本找不到与自身相适合的转型方向,以致于长时间处在污染和能耗过高的状态当中,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环境与经济发展。
(二) 扩内需实施艰难虽然我国的经济整体提升势头良好,但是部分行业在生产以及经营上有着许多困难,使得这些企业都出现了亏损,民间资本尚欠火候。
随着物价的不断提升以及人民币增值的速度日趋加快,人们群众的消费信心越来越低下,国民消费没有得到根本性的增长。
(三) 国际环境紧张当前,金融风险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这就使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步履维艰,高失业率不断提升,贸易保护主义开始盛行,社会保障以及就业问题的发展方向一片迷茫。
与此同时,我国的劳动力持续增多,供应量远远大于企业的需求量,就业形势异常严峻。
江浙沪利用外资状况比较分析

江浙沪利用外资状况比较分析江苏、浙江和上海是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地区。
从利用外资规模、外资来源分布、产业分布和引资方式四个方面摸清了江浙沪地区利用外资的总体状况,并做了比较分析,得出结论,最后对浙江省利用外资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标签:江浙沪;FDI;比较分析F74江苏、浙江和上海位于长三角地区的中心地带,自然条件优越。
改革开放以来,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三地成为了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地区,在吸引外资方面都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
但是一直以来,浙江省在利用外资方面与江苏省、上海市有着一定的差距。
从区位优势看,江苏、浙江和上海具有相似性。
从利用外资的规模与结构看,两省一市既有相似之处,又存在明显差异。
本文试图摸清两省一市利用外资的总体状况,并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对浙江省利用外资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1 江浙沪利用外资的总体状况1.1 利用外资规模在FDI流入的总体规模方面,截至2011年底,浙江累计合同利用外资金额1929.7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金额986.6亿美元;江苏分别是5509.75亿美元和2533.61亿美元;上海分别是1952.27亿美元和1190.28亿美元。
1979年至2011年,全国实际利用外国直接投资11643.92亿美元,浙江、江苏、上海分别占其中的8.5%、21.8%、10.2%。
2011年,江苏、上海、浙江分别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21.3、126.01、116.7亿美元,占全国外商直接投资流入总量的比例分别是27.7%、10.9%、10.1%,在全国31个省市排名中,分别位居第一、第三、第四。
由此可见,在利用外资的总体规模上,江苏最大,上海次之,最后是浙江。
在外商直接投资的大项目方面,2011年,江苏新批及净增资3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762个,上海全年批准总投资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外商直接投资项目256个。
截止2011年,世界500强有400多家进入了长三角地区,合同外资近1500亿美元,其中200多家入驻上海,超过1/3的外资企业落户江苏,同期在浙江投资的世界500强仅仅54家。
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的研究

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的研究1997年,浪潮般的亚洲金融危机席卷了亚洲区域,影响广泛,对经济也造成了深刻的影响。
中国作为亚洲区域里最大、最复杂的经济体之一,自然也受到了它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将探讨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
一、贸易和投资亚洲金融危机引起的信贷收缩和货币贬值在当时席卷了亚洲区域,但它对中国的贸易和投资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因为中国的经济构成和贸易环境比起亚洲其他国家更为多元化,所以它在危机中的险情和舒适程度也不尽相同。
中国造成了世界经济的增长,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出口。
危机当时,亚洲几乎所有出口国的出口均受到了影响,但是中国由于内需消费的增加和全球市场份额的增加,因此在经济下滑期间仍然能够保持与出口相关的经济增长。
中国做为亚洲地区主要出口国家之一,它对于其他国家的贸易也显示出了鲜明的影响。
因为中国已经成为主要的跨国公司的投资目标,这些公司不会被贸易和市场的波动所打击,因此只是放缓了部分投资,而不是完全取消。
国内市场也成为了外国投资者进入中国的门槛,因此,贸易和投资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并没有对中国造成太大影响。
二、汇率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中国及其他国家的货币受到了严重影响,一个巨大的因素是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
从根本上讲,亚洲金融危机的动机是减少由美元固定的美元汇率造成的货币驱动的外汇风险。
大量的资金在这种情况下流入美国,但是这种扭曲依赖美元的货币组织使得亚洲经济体不得不进行出口转移和抑制内部消费的措施。
但是,中国深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
这种影响反映在人民币对美元的变化中,它的贬值增加了出口和下游贸易公司的吸引力,同时减少了外汇储备。
不过,在中国政府的审慎监管和外汇储备的稳健管理下,人民币并没有跌破合理水平。
三、国内金融市场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国内金融市场的影响是深刻的。
在此期间,中国面临着最大的挑战是金融风险的控制和化解。
中国许多银行和企业都曾经拥有一大批未清偿外债,和拥有高风险的隐藏性债务。
从江浙老板“跑路”看中小企业发展

摘要今年来中小企业已经感受到了寒冬来临的气息,一些中小企业,因各种困难处于倒闭、停产、半停产状态。
究其原因,是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遇到融资难、用工难和成本高等问题使其发展举步维艰。
要破除难题,不仅需要国家的政策扶持,更要中小企业加紧转型升级脚步,以求长久发展。
关键词中小企业困难政策转型升级当人们为国民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感到欣喜之时,也把更多的目光、更深的关切投向中小企业。
改革开放三十年经历了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三十年,我们国家的中小企业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没有一家私有企业,现在为止是已经有4600多万中小企业,这么庞大的群体,创造我国经济的奇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作用。
更为重要的是解决就业,保障民生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应该说看到我们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积极向上为国家和社会作出的贡献,十二五开局之年党中央和国务院确定了我国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落脚点。
与宏观经济总体表现良好不同,今年以来,“资金链断裂”、“老板跑路”、“企业倒闭”……种种不利消息缠绕着中小企业。
而关于中小企业发展困难的问题每年都在呼吁,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里?一、中小企业身陷倒闭潮(一)温州老板“跑路潮”6月中旬,位于温州乐清柳市镇新光工业区内的浙江天石电子有限公司猝然倒闭,厂区内值钱物品被职工以及债主们搬抢一空,老板逃之夭夭。
这是短短2个月时间内,温州第四家倒掉的企业。
全国工商联近期的一份调研报告称,工业小企业将陷入继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又一轮发展困境。
因为炒股出现亏损,浙江天石电子有限公司老板叶建乐逃往荷兰。
未经证实的消息称,2011年以来,温州企业主逃跑的有7个,间接逃跑的有70个。
事实上,在当前银根收紧的背景下,温州的工业企业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
此前,温州市经贸委监测的15大行业数据显示,1-3月出口导向型行业销售产值和出口交货值,同比分别下降7%和17%。
金融危机影响

金融危机影响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金融市场的波动性也增加了不少。
金融危机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对经济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1.金融系统的动荡金融危机容易引发金融体系的动荡,进而对实体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例如,金融机构的倒闭可能导致资金链断裂,给企业的融资环境带来困难,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经营。
此外,金融危机也可能导致信贷供应的收紧,企业难以获得资金支持,加剧了经济的下行压力。
2.全球贸易的减缓金融危机通常会伴随着全球性的经济衰退。
在这种情况下,国际贸易量通常会受到严重影响。
由于需求减弱和不稳定的金融环境,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放缓甚至停滞,进而造成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困境。
这种减缓对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就业产生了负面影响。
3.投资和消费的下降金融危机可能导致投资和消费的下降。
在金融危机期间,投资者通常会趋向于保守,对于投资项目的信心降低,资本的流动性减弱。
消费者也会倾向于削减开支,降低消费水平,进一步抑制经济增长。
4.就业和社会问题的加剧金融危机对就业市场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大量企业破产、倒闭,导致大量员工失业,进而带来贫困和社会不稳定的问题。
失业率上升可能会导致社会的不安定,增加社会矛盾和不平等。
尽管金融危机对经济造成了很多负面的影响,但也可以从中寻找到一些潜在的机遇和挑战。
1.重视金融监管金融危机敲响了金融监管的警钟,促使各国加强金融监管体系的建设。
通过建立更加完善的金融监管制度和规则,可以有效遏制金融市场的风险,并降低金融危机的发生概率。
2.培育金融创新金融危机也促使各国注重金融创新,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金融危机后,许多国家加大了对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以推动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转型,促进可持续发展。
3.促进经济合作金融危机对全球各国的经济都带来了影响,因此促使各国加强经济合作,寻求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的办法。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对我市工业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对我市工业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发表时间:2008-12-18 15:52:56今年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多变,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金融海啸,商品价格大幅波动,股市暴跌,银行倒闭,有100年历史的美国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宣布破产。
金融海啸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冲击,对我市工业经济的影响亦逐步显现:一、当前经济形势下受影响主要行业的发展状况分析鹤山市有纺织、制鞋、印刷、金属制品、电气机械及器材、化工等六大支柱行业,从今年1-9月份的生产完成情况看,金融海啸对我市的纺织业和制鞋业影响较大,1-9月份纺织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39287万元,同比下降了13.87%,我们对纺织业的6个重点监测企业中,下降的有5个,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达63.43%;制鞋业1-9月份完成工业总产值144443万元,同比下降了0.28%,6个重点监测企业中亦有5个产值下降,下降幅度最大有35.89%。
从纺织业和制鞋业的行业结构进行分析,这两个行业有如下特点:(1)传统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低的企业居多,高技术含量的企业极少;(2)缺乏自主品牌,制鞋业以贴牌生产为主,抗风险能力较弱;(3)中小型企业多,缺乏带动行业发展龙头企业;(4)出口企业占了较大的比例。
由此可见,当前经济形势对我市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贴牌生产企业、小型企业和出口企业影响较大。
二、影响我市工业产业发展主要因素1、市场环境转差,部分企业在经营亏损的状况下苦苦支撑,个别实力较差的企业关停、倒闭。
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增速明显放缓,企业特别是出口企业订单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
据我市部分出口企业反映,订单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0%,厂家只有缩小生产规模,减少一线工人和管理人员,有的企业在经营亏损下艰难地维持运作。
由于企业的经营环境差,鹤山市沙坪街、雅瑶镇等镇(街)已有部分规模较少的企业出现了关停、倒闭的现象。
2、商品价格大幅波动,企业经营无所适从。
去年至今年上半年,原油等原材料价格大幅攀升,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企业生产产品提价有限,企业利润空间减少甚至亏损经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危机对江浙工业经济影响的差异分析[摘要]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世界各国的经济几乎毫无例外地遭受打击。
在中国,江苏和浙江这两个地理位置相连且同处长三角的省份,工业经济明显地显示出了不同的衰退和复苏轨迹。
本文利用2008年3月至2010年4月江浙两省宏观经济运行的月度数据,探讨金融危机对两省工业经济影响的差异,并从需求结构层面解析差异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 金融危机工业经济需求因素差异
距金融危机的爆发已经过去两年多时间了,在危机冲击下,受到打击的各国经济开始逐渐复苏并且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
在我国,即便是地理位置相连,且同处长三角地区的江苏省和浙江省,也显示出不同的影响特征,尤其是在工业经济上的差异最为明显。
本文拟利用2008年3月至2010年4月江浙宏观经济运行的月度数据,基于需求因素来探讨金融危机对两省工业经济影响的差异,为研究江浙两地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完善两地的经济结构提供
理论依据。
一、危机下江浙工业经济运行的总体差异分析
从2008年3月至2010年4月江浙宏观经济运行的总体上分析,我们发现,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江浙两省的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均有较大程度地下降。
2008年江苏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2%,增幅比2007年回落4.7个百分点,而浙江省2008年同比增长10.1%,比2007年回落7.8个百分点;2009年,江苏省规
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6%,比2008年高出0.4个百分点,而浙江省同比增长6.2%,比2008年进一步回落3.9个百分点。
仅此我们可以看出,金融危机对浙江工业经济的影响要明显大于江苏省。
同时,通过比较江浙两省在2008年3月至2010年4月期间的宏观经济运行的月度数据,可以明显发现,2009年1月之前,江浙两省的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均出现了持续的下跌。
2009年2月开始,两省的工业增长率开始呈现不同的上升趋势,江苏以稳定的增长速度保持工业经济的发展。
而浙江的增长速度则出现了激烈的波动,甚至在2009年3月出现了1.0%的负增长,在2010年的2月增长率从上一月的25.3%迅速下降为6.7%,继而又回到17.3%的增长速度。
二、危机下江浙工业经济的具体差异分析
(一)从轻重工业结构分析
结合图1(江苏省)和图2(浙江省),从工业类型角度看工业增加值增长率的差异,2009年2月之前,两省的轻、重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均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并且浙江省的轻、重工业增长速度的变化步调基本保持一致。
进一步的观察可以看出,工业增加值增长率是以2009年2月为转折点,在此之前,江苏省的轻工业增长速度明显高于重工业,而浙江省则正好相反。
之后,两省的重工业表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增长速度远远超过轻工业。
图1:江苏省工业经济增长率的轻、重工业分析
图2:浙江省工业经济增长率的轻、重工业分析
(二)从企业类型结构分析
通过数据的对比我们发现,私营企业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在江浙工业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大,因此,我们将通过它们增长率的变动情况来分析危机对它们影响的差异。
通过图3可以看出,前一时期江苏省的外商港澳台投资增长率持续下滑,从2008年3月的18.7%下降到2.7%,然而,私营工业增长率却在小幅下降后开始稳步提高,成为拉动江苏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由此可见,在金融危机对江苏省私营工业的影响并不是最大,私营工业经济增长基本保持稳定。
图3:江苏省工业增长率的企业类型分析
而浙江省的情况有所不同,在工业经济衰退与复苏的不同时期,其私营工业、港澳台投资工业与外商投资工业增长率变动的同步性特征非常明显。
由于其经济发展格局是以私营工业为主,因此可以从图中看出,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私营工业增长率成为了浙江省工业增加值增长率的强劲拉动力。
图4:浙江省工业增长率的企业类型分析
三、需求因素分解
我们通过消费、投资与出口的数据对比,从一个侧面大致看出推动经济增长(或衰退)的力量对比。
(一)江浙需求结构的比较
限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我们将根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总额三者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值来考察需
求的结构,具体见表1。
表1:需求结构比较(2009年度)单位:亿元
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江苏34457.3 11484.12 13613.8292 18949.88
浙江22990.35 8622.27 9076.4553 10742.32
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值江苏0.333 0.395 0.550
浙江0.375 0.395 0.467
从表1可以看出,在江苏省和浙江省的需求结构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第一,两省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所占份额最大,即投资需求所占份额最大,说明投资对两省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最为明显,但是相比之下,江苏的投资份额明显大于浙江。
第二,江苏的出口需求份额与浙江持平,但是相对于消费需求而言,江苏的出口需求远大于消费需求。
(二)消费、投资和出口对江浙工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分析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来分析消费、投资和出口对江浙工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
利用2008年3月至2010年4月间两省工业经济运行的月度数据,在e-views软件上运行,比较分析得出:金融危机以来,江苏省工业增加值对消费的弹性为0.4556,对投资的弹性为0.1474,对出口的弹性为0.3406。
浙江省工业增加值对消费的弹性为0.4326,对投资的弹性为0.2847,对出口的弹性为0.3742。
也就是说,浙江工业增加值对投资和出口的弹性明显
高于江苏省。
四、结论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危机下江浙两省工业经济发展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及其原因主要有:
在总体差异方面,一段时间的下降之后,江苏以稳定的增长速度保持工业经济的发展,而浙江的增长速度则出现了激烈的波动。
在工业类型方面,危机期间江苏省的轻工业增长速度明显高于重工业,而浙江省则正好相反,但经济复苏期间,两省的重工业表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增长速度远远超过轻工业。
在企业类型方面,江苏省私营工业的影响并不是最大,私营工业经济增长基本保持稳定;而浙江省私营工业增长率却是工业增加值增长率的强劲拉动力。
在需求因素方面,危机期间浙江工业经济出现大幅衰退,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归结为其经济对出口的高度依赖性;而江苏工业经济的发展特点是保持了经济的内需与外需的平衡发展,这一发展差异应该也是在金融危机中两省工业经济产生较大差异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 李晓钟,张小蒂. 江浙基于fdi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比较[j] .中国工业经济,2007(12):102—109.
[2] 张二震,杨继军,张如庆. 金融危机下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转型问题探析[j]. 现代经济探讨,2009(5):40—43.
[3] 甄炳禧. 透视美国次贷危机及对我国的启示[j] .经济与管
理研究,2007(11):9—16.
[4] 张华,傅兆君. 江浙两省民营经济发展及创业环境比较[j].东南大学学报,2005(12):77—80.
[5] 施莹莹. 关于江、浙两地对外贸易发展的对比分析[j].现代经济,2008(13):84—87.
注:
本文为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资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