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玛·阿德尔曼的结构主义收入分配理论述评

合集下载

国内外居民收入分配理论研究的综述与评价

国内外居民收入分配理论研究的综述与评价

国内外居民收入分配理论研究的综述与评价[摘要]收入分配理论研究是经济学长期关注的命题。

本文梳理了国内外理论文献综述的居民收入分配理论研究,对收入分配理论的研究做了总结和评价。

[关键词]收入分配;经济增长;国外理论1 收入分配国外理论述评1.1 西方古典经济学从价值理论的角度研究收入分配斯密是最早的分配理论和价值理论——古典分配理论和古典价值理论的创立者。

在《国富论》中,一方面,斯密将重点放在了研究国民财富的创造上,他重视分工、对外贸易、资本积累和“看不见的手”在增进财富中的作用;另一方面,他提出了分配理论和具有明显二元性特征的价值理论。

李嘉图是古典分配理论和价值理论的完成者。

他不但在斯密的基础上,完成了更加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同时由于他把分配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主要课题,而且研究分配始终没有离开劳动价值论,李嘉图和斯密被马克思称赞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最优秀的代表人物”。

萨伊把斯密的价值与分配理论中的非科学成分——斯密教条分离出来并加以发挥,放弃和否定了劳动价值论,提出了“效用论”、“生产费用论”和“供求论”混杂在一起的价值理论,也提出了被马克思深刻批判过的“三位一体分配论”。

1.2 新古典主义与结构主义关于收入分配理论的分歧新古典主义与结构主义关于收入分配理论的分歧在于两者对经济增长过程中收入分配机制有不同的认识。

新古典主义具有信奉市场力量的传统,其收入分配理论依据“涓滴效应”,即经济增长带来的福利效果可以通过市场力量自动地从高收入阶层向低收入阶层扩散,因此,经济增长过程中收入差距的长期趋势是逐步缩小的。

结构主义指出要素市场上存在着结构性非均衡的可能,认为发展中国家市场不完全将使得用于不同部门的资本和劳动,其各自收入会有很大差别。

结构主义通常强调,现有制度会使得与增长相伴随的不平等得以强化和持久化,其原因在于富人与穷人接近资本的途径有很大的不同。

此外,初始禀赋和关系的不平等将导致来自人力资本投资和迁徙的收益不平等以及就业准入障碍的差异,进而带来进一步的两极分化。

收入分配理论的研究综述

收入分配理论的研究综述

收入分配理论的研究综述信息来源:财经信息网日期:2011-07-11 作者:[崔丹]经济学家对收入分配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

作为经济生活中的重要环节,分配问题不仅影响到经济能否健康发展,也关系到国家政治的稳定。

收入分配理论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完善,经济学家对其研究日渐深入,也得出了许多新的成果。

自库兹涅茨假说提出之后,研究重点集中于收入分配不平等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由于缺乏统一的实证分析结论,理论学家从多个角度研究两者相互影响的机制。

本文梳理了收入分配理论发展的历程以及取得的重要成果,并从政治经济机制、社会稳定机制、市场规模机制等介绍了相关问题研究的最新成果。

收入分配理论演进概述收入分配是经济学家十分关注的重要问题。

回顾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可以发现对收入分配理论的研究十分庞杂,从产生至今共经历了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以及当代的收入分配理论三个阶段。

古典经济学家曾对分配理论给予极高的重视,侧重于讨论土地、劳动和资本三种生产要素之间的收入分配。

威廉·配第最早提出了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命题。

此后,亚当·斯密将前者的理论作为研究社会财富创造和分配等问题的出发点。

而针对分配问题进行开创性研究的则是古典学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大卫·李嘉图。

他始终把收入分配作为研究中心,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主题正是商品在参与生产过程的各阶级间的分配规律。

新古典经济学家继承了古典经济学家从生产要素角度研究分配规律的传统,发展形成了成熟的生产要素分配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以边际生产力为核心研究收入分配,认为边际生产力决定生产要素之间的收入分配;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以均衡价格理论为核心研究收入分配,分析了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给,以及由此决定的工资、利息、利润和地租等一系列分配变量。

同时,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生产过程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揭示了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和体制变化同收入分配状况和趋势的内在关联。

马克思指出,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剩余价值规律促使资本集中、积聚以及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导致产业后备军队伍不断扩大,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有效需求不足。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市场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述评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市场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述评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市场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述评<a rel='nofollow' onclick="doyoo.util.openChat();return false;"href="#">内容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市场社会主义者在市场与社会主义相结合、兼顾平等与效率的各种模式中提出了各种分配方案:“以银行为中心”,通过“集中红利”和“分散红利”进行分配的方案;按证券分配企业利润的方案;按劳动者的工资和薪金分配企业红利的方案;按合作社经济效益分配收入的方案;通过民主方式分配企业利润的方案。

其分配理论的主要特征表现在批判资本主义分配制度、追求平等和效率、强调市场分配等方面。

这些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收入分配理论研究和实践进展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市场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市场社会主义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股重要思潮。

根据《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的解释,“市场社会主义是一种经济体制的理论概念(或模式),在这种经济体制中,生产资料公有或集体所有,而资源配置则遵循市场(包括产品市场、劳动市场和资本市场)规律。

”收入分配方式关系到社会主义平等价值目标的实现,因而成为每一个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模式的主要内容之一。

自从20世纪30年代“兰格模式”产生以来,市场社会主义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社会主义的收入分配理论进行梳理与分析,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对我国当前进行的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的基本内容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社会主义是在与新自由主义的新论战中脱颖而出的,其分配理论呈现出多种方案。

(一)“以银行为中心”且通过“集中红利”和“分散红利”进行分配的方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资深教授普拉纳?巴德汉在1992年发表的,被认为是引发美国市场社会主义复兴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文献《市场社会主义:恢复活力的案例》中,和罗默提出了“以银行为中心的市场社会主义”(Bank-Centric Market socialism)模式。

倒U型假说与收入分配不平等

倒U型假说与收入分配不平等

倒U型假说与收入分配不平等1955 年,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提出了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平等长期变动趋势的倒 U 型假说(Inverted-U Hypothesis)。

库兹涅茨在引证了普鲁士 1854~1875 年的数据资料论证了经济增长早期阶段收入分配不平等恶化的趋势之后,利用历史上的美国、英国和德国萨克森地区以及二战后一些国家的数据,阐述了经济发展初期收入分配不平等随经济增长得以改善的趋势:“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长期趋势可以假设为:在前工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经济增长早期阶段迅速扩大,尔后是短暂的稳定,增长的后期阶段则逐渐缩小。

”[1](p.18)我国经济学家陈宗胜在 1994 年提出了“公有制收入差别倒 U 型曲线”,指出,与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类似,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在低收入阶段的收入分配呈现出典型的平等特征;随着经济增长,中低收入阶段的收入分配差距开始逐步扩大,待进入中高收入阶段之后则逐步缓解。

[2]之后,陈宗胜根据我国市场化改革中所有制结构的变动,以“混合经济中收入差别倒 U 曲线的‘阶梯型’变异”理论解释了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跳跃性;[3]并预测出在“现有政策不变的前提下”,收入分配不平等扩大的趋势将在 21 世纪初叶末达到拐点进入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改善阶段。

[4]显然,库兹涅茨的倒 U 型假说和陈宗胜的“公有制收入差别倒 U 型曲线”以及“混合经济中收入差别倒 U 曲线的‘阶梯型’变异”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收入分配不平等随着经济增长“先恶化、后改善”。

对于谋求经济增长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倒 U 型假说的问题是:首先,这样的变动轨迹是否存在;其次,如果存在,促使收入分配平等从恶化到改善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逐步缩小。

[5]阿鲁瓦利亚利用 60 个国家[②]的样本资料的验证表明,库兹涅茨指数、阿鲁瓦利亚指数[③]和基尼系数三个数据都支持了“先恶化后改善”的趋势。

[6]表 1鲍克特检验:不同国家人均收入水平与基尼系数of Laof*1988 年美元。

收入分配原理

收入分配原理

收入分配原理
收入分配原理是指社会经济中对于国民收入的分配原则和规定。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收入分配原理。

1. 劳动贡献原则:根据个体的努力程度和工作时间来确定其收入水平。

这一原则认为,个体通过辛勤工作和付出努力所创造的产品或服务应该得到相应的回报。

2. 生产要素贡献原则:根据个体所拥有和提供的生产要素(如土地、劳动力、资本等)对社会经济产出的贡献程度来确定其收入水平。

根据这一原则,拥有和提供更多生产要素的个体应该获得更高的收入。

3. 均等原则:强调社会收入应该在全体人民之间均衡分配,以实现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

4. 边际贡献原则:根据个体对社会经济产出的边际贡献来确定其收入水平。

边际贡献指的是个体增加一单位产出对社会总产出的贡献。

5. 劳动价值论原则:根据个体所创造的劳动价值来确定其收入水平。

根据这一原则,个体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劳动价值越高,其收入也应该越高。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社会和经济体制下的收入分配原则可能存在差异。

此外,收入分配原则的制定和实施也受到政府政策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个人所得税与收入分配的文献综述

个人所得税与收入分配的文献综述

个人所得税与收入分配的文献综述目前关于个人所得税与收入分配的关系,国内外的学者早就关注到了这一问题,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并且在实践中形成了一些宝贵的经验,这些都值得我们虚心的学习,从而更好的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更好地发挥其在收入分配中的作用。

20世纪30年代之后,凯恩斯流派盛行。

凯恩斯在其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认为在不同经济周期时使用不同的措施应对是能够调节收入分配的问题的,他认为在存在工资刚性的情况下,当出现,经济衰退时就应当降低工资来达到刺激投资,促使经济复苏的目的。

与此同时为了克服有效需求不足,应当提高对富人个人所得税的征收。

20世纪70年代的边沁和穆勒父子则是主张功利主义。

边沁认为政府的最重要的目的是要实现全社会所有成员的效用最大化。

穆勒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为政府应当对社会收入进行分配,以实现社会的公平。

20世纪90年代的米德认为要改善收入分配不公的情况应当采用课征累进所得税,辅之以劳动所得的优惠,这样的政策效果将会更加显著,除此之外他还提出了其他一些税收方面的措施,希望能够实现社会分配公平的目的。

同时代的哈耶克则,对累进税制进行收入再分配来达到社会公平持怀疑态度。

哈耶克认为试图改变收入再分配不单是对民主的不负责任,同时还牵扯到政体方面的问题,所以他主张通过比例税制来完善收入分配问题,他认为累进税制过分强调重税,不利于资本的有效运转,从长远来看可能会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其很可能会使得社会的不公平长久持续的存在。

,世纪之初的弗里德曼主张通过负所得税来调整收入再分配以期望达到社会公平的目的。

弗里德曼认为政府过往所运用的累进所得税并没有解决收入再分配问题,所以他提出了征收负所得税观点。

一般来讲负所得税就是通过补贴穷人的收入来扩展所得税,而补充的数额就是穷人未曾使用过的所得税减免份额。

国内研究综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个人所得税功能及其对收入分配的作用研究。

区域经济学第四章

区域经济学第四章
⑴应用实例 发达国家:法国八个平衡大城市的建立、美国阿巴拉契亚地区增长中 心规划、英国英格兰东北部和苏格兰中部增长区规划、意大利南部巴 里-塔兰托-布林迪西工业综合体的建设。 发展中国家:波兰、捷克等东欧国家的工业综合体规划、拉丁美洲次 极增长中心的建设、 非洲农村增长中心的发展。 ⑵西欧强调部门增长极主张在规划区域建立大型现代化的推进型产业; 北美强调城市增长极,主张在规划区域建立城市中心,充分发挥其扩 散效应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⑶经长期实践发现:增长极战略在应用于萧条区域的振兴时是比较有效 的。但不发达地区开发过程中,增长极战略应用得并不理想,多数形 成了“飞地经济”。 区域经济学·第4章 13
区域经济学·第4章 5
第二节 空间结构非均衡论


一、循环累积因果原理
循环累积因果原理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瑞典经济 学家冈纳。缪尔达尔(G.Myrdal)在其《经济理论和不发达 地区》(1957)一书中提出,后经卡尔多(Kaldor)、迪 克逊(Dixon)和瑟尔沃尔(Thirlwall)等人发展而形成的 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区域经济学·第4章 3
第一节 经济结构非均衡论——不平衡增长理论
二、不平衡空间增长

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在一方面强调部门发展的不平 衡的同时,另一方面则强调区域发展的空间不平衡,而且 他认为,这种不平衡的空间增长的实现机制便是部门发展 的不平衡。关于不平衡的空间增长,他认为,“经济进步 并不会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地方,而一旦出现在某一处,巨 大的动力将会使得经济增长围绕最初的增长点集中”。这 是赫希曼不平衡扩建增长的的核心观点,在此基础上,他 又有两大理论贡献。

2、轴线开发理论:
轴线开发或称为带状开发是据点开发理论模式的进一步发展。该理论 认为,区域的发展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密切相关。将联系城市与区域的 交通、通讯、供电、供水、各种管道等主要工程性基础设施的建设适 当集中成束,形成发展轴,沿着这些轴线布置若干个重点建设的工业 区和城市,这样布局既可以避免孤立发展几个城市,又可以较好地引 导和影响区域的发展。 区域经济学·第4章 18

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精品文档资料

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精品文档资料

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述:一是,从哲学角度论述分配与生产的关系;二是,在《资本论》中论述的关于资本家(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包括银行资本家)、借贷资本家)、工人、土地所有者获得收入的原因分析;三是、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收入分配问题的论述。

这三个方面的关系是第一部分是基础,第二部分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下,收入分配方式的批评,第三部分是构建自己的收入分配理论。

1、这三个方面形成马克思收入分配的整体内容,马克思首先从哲学高度对生产与分配关系论述,奠定了他收入分配的哲学基础马克思说:“所谓分配关系,是同生产过程的历史规定的特殊社会形式,以及人民在他们生活的在生产过程中相互所处的关系相适应的,并且是由这些形式的关系产生的。

”1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分配关系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基础关系,至少可以总结出三个方面的论断:一是生产关系决定分配关系。

“在分配是产品分配之前,它是(1)生产工具的分配,(2)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个人从属于一定的生产关系)”2二是分配关系与生产关系具有同一性。

“分配关系本质上和生产关系是同一的,是生产关系的反面”3三是分配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

2、在哲学高度基础上,马克思在以劳动价值论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理论的剩余价值理论为理论基础,批判了“三位一体”公式基础和资本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三位一体公式是指“资本―利息,土地―地租,劳动―工资”4。

(1)马克思工资理论工资是劳动价值的货币表现,而劳动价值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第一、维持劳动所有者所需的生活资料价值。

“劳动力价值的最低限度或最小限度,……也就是维持身体所必不可少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5第二、劳动力的发展费用,这个费用是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变化的。

第三、劳动力的自然差别。

资本主义工人的工资就是以这三部分构成的,工人工资的三部分构成,这里分别记为C1、C2、C3,C1的量不会改变,改变的是这个量的价值,所以要考察C1的变化,需要可以固定量而用价格变化考察C1的变化,记为C1t=pt×q,且=。

收入分配与财富集中理论研究新进展

收入分配与财富集中理论研究新进展

涅茨 (1955)关于经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长与收入分配的倒 “ U”型假 说 , 引发了对收入分配和财富集中现象检验和解释 的热潮 。近年来 , 得益于各国经济数据库的不断完 善和计量经济学手段的日益进步 , 特别是 Saez、Atkinson和 Piketty等经济学家对这一领域的追踪研究 和比较研究 , 为收入分配和财富集中问题提供了
在 19世纪和 20世纪间的工业化历史进程中 , 西方国家尤其是英国和美国 , 其收入分配和财富集 中的变化趋势曾引起了广泛的争论 , 随后由此产生 的研究证明 , 从 19世纪早期开始 , 西方国家的收入 不平等差距确实在扩大 , 但在 20世纪初至 70年代 , 税前收入差距却在不断缩小 , 这一发展过程恰好符 合库兹涅茨假说 , Lindert(2000)认为其原因一方面 可归于政府主导的再分配过程的改进 , 另一方面则 归因于市场因素和经济增长的作用 。
此外 , Piketty& Saez(2003)认为社会规范的变 化和政治体制特征是解释近期收入不平等差距扩大 和高收入者所占财富份额增长的重要原因 , 这些因 素影响了包括美国 、英国和加拿大等英语国家 。而 Atkinson& Piketty(2007)在对欧洲大陆的研究中发 现 , 在欧洲的荷兰 、法国和瑞士等国家高收入者份额 却并没有呈现出明显的变化 。 Atkinson(2003)的研 究还发现 , 近期一些 OECD国家正面临着一些预算 压力 , 尤其是在社会保障和卫生保健等方面的压力 较大 。 公共政策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收入 分配过程 , 预算的压力能够导致税收的种类和收入 转移支付政策的改变 。为了缓解预算的压力 , 政府 有可能导致高收入所得税层级的边际税率的降低以 及利润和报酬的减少 。通过研究分析 , 我们可以看 出 , 所有国家的发展都是不尽相同的 , 尤其是在国家 政策方面 , 收入不平等并不简单是一般经济力量的 产物 , 它还受到我们所选择的政治体制和政策的影 响。

收入分配理论

收入分配理论

收入分配理论收入分配是指将社会总收入分配给不同的居民群体或经济单位的过程。

它涉及到社会公平、经济增长以及社会稳定等诸多因素,是经济学和社会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收入分配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理论、尼尔杜林-希克斯理论以及人力资本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的收入分配是不公平的。

资本家通过占有生产资料,与劳动者进行交换,从而实现剥削劳动者获取利润的目的。

在这个过程中,资本家将部分生产者剩余价值占为己有,而劳动者的劳动所得相对较低。

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理论认为,收入分配的不公平是由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所决定的。

只有通过消灭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实现公平的收入分配。

二、尼尔杜林-希克斯理论尼尔杜林-希克斯理论认为,收入分配取决于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和劳动的边际生产力。

资本的边际生产力表示每增加一单位资本对GDP的增加量,而劳动的边际生产力表示每增加一单位劳动对GDP的增加量。

尼尔杜林-希克斯理论认为,边际生产力决定了不同生产要素的收入份额。

资本的边际生产力高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时,资本家的收入份额相对较高;相反,劳动者的收入份额相对较低。

三、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个体的教育、技能和知识等人力资本对他们获取收入的贡献至关重要。

较高的人力资本意味着较高的收入水平,而较低的人力资本则意味着较低的收入水平。

人力资本理论强调,个体通过接受教育和培训来提高技能和知识水平,从而增加他们的收入。

这也体现了收入分配与个体努力和能力之间的关联。

结论收入分配理论涵盖了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理论、尼尔杜林-希克斯理论以及人力资本理论等多个方面。

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收入分配的原因和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没有一种理论能够完全解释收入分配的复杂性。

收入分配涉及到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包括制度安排、市场竞争、技术进步以及政府干预等。

繁荣与发展理论经济学论坛在开封举行

繁荣与发展理论经济学论坛在开封举行

《经 济 学动 态》 2 0( 科 年 第 n 期
重 庆交通 学 院财 经学 院李友 根副 教授重 点分析 了制 约 中 国西 部农 村劳动力转 移 的推拉 力 因素 。 他 认为 农 民 的问题 主要表 现 为就业 。 推动 农 民 进城 务 工 的主要 因 素 有 : 城乡 居 民 收人 差距 拉大 、 没 有农 活 可干 、 受 同龄人 的影 响 、 农村缺乏 发 展机 会等 。 阻碍 农 村 劳动力 转移 的 主要 因素 有 : 城 乡 户 籍制 度 与 传 统观念 、 农 用 土地 制度 、 春运 交通 成本 高。 要 加快农 村 劳 动力转 移 , 一 要改 革户籍 制度 , 二 要 改革 农村 土 地 承包 制 度 , 三 要 降低农 民的外 出成本 。
一要 为 以弱 势群 体 为主 体 的绝对 贫 困人 口 提供 基本
生活 条件 ; 二 要 向 以 收入 贫 困和 知 识 贫 困为 主体 的 相对 贫 困人 口 提 供基 本 生产条 件 。 反贫困战 略的实 施途径包括 强调扶贫创新 、 强化社会 服务 、 发展特 色产
业 、 重视教 育培训 、 依靠科技进步 、 推行刁濒信贷等 。
日 , 由河南 大 学 经 济 学 院 和 河 南 省 经 济 学 会 《资 本 论》研究 会发起 , 由 中 国社会科 学 院经 济 研 究 所 、 上 海财 经大 学海 派经 济学 研 究 中 心 、 《经 济学 动 态 》等 单位 作为 支持 单位 , 在 古城 开封联 合举 办 了“ 繁 荣 与 发展 理论 经济 学论坛 ” 。 来 自中国社科 院 、 中国人 民 大学 、 北 京 大 学 、 清华 大 学 、 南 开 大 学 、 吉林 大 学 、 武 汉大 学 、 上海 财经 大学 、 复旦 大学 、 福 建师 范大 学 、 四 川大 学 、 云南大学 、 南 京 师范 大学 、 江 西财 经大学 、 河

收入分配与经济发展战略

收入分配与经济发展战略
• 重要的是收入的相对份额
1.2.4 累退原则(达尔顿原则)
• 达尔顿(Dalton)1920年提出 • A的收入不多于B,A收入的一部分转移
给B,累退式收入分配 • 如果一个收入分配是由另一个分配经过
一系列的累退式转移得到的,前者一定 比后者更不平等
1.3 收入分配不平等度量的方法
• 收入范围系数 • 库兹涅茨比率 • 平均绝对差 • 变异系数 • 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1.1.2 功能分配与规模分配
• 什么是功能分配 • 什么是规模分配 • 为什么要区分功能分配与规模分配
什么是功能分配
• 国民收入在生产要素间的分配 • 土地——租金 • 劳动——工资 • 资本——利润
什么是规模分配
• 个人或家庭得到的分配 • 规模分配取决于拥有生产要素的种类、
数量和价格(第43页图)
2.1.1 什么是库兹涅茨倒U假说
• 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在经济增长初期恶 化,在经济增长达到中等水平到达顶峰, 然后随经济进一步增长而下降,变动轨 迹呈倒U型
2.1.2 库兹涅茨的推导
• 来自有限的统计数据 • 经济发展早期是普鲁士的数据* • 经济发展后期是美、英、德(萨克森地
区)的数据* • 发展中期对比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 穷人一方面营养不良,另一方面受教育 有限,这都使人力资本无法提高,强化 分配不平等
三、贫困问题
• 贫困的概念 • 贫困的衡量指标 • 贫困产生的原因 • 发展中国家贫困的现状 • 贫困的功能性影响
3.1 贫困的概念
• 贫困线 • 确定贫困线需要考虑的问题
3.1.1 贫困线
• 在特定的社会、特定时间的最低的、 “可接受”的经济享受水平
1.1.1 短期分配与长期分配

爱尔玛·阿德尔曼对发展经济学的贡献

爱尔玛·阿德尔曼对发展经济学的贡献


的 写 作在 文 献 资料 方 面
得到
美国加
州 大 学戴
维斯分校
பைடு நூலகம்
.
J
E d w ar d T ay l or 教 授 的 大 力 支持 。
137
图揭 示 “ 经 济 增 长 如 何 与 经 济 、 政 治 制度 和 社 会 文 化 价值结构 相 互作 用 ” 而展 开 的 。 本文 将从她 对 发 展 经 济学 现状 的批 评 与 改 进建 议 、 对 收人 分 配 理 论 的 修正 、 在发 展经济学 领 域推进制度分析方法 和 可计 算 一般 均衡 模 型 ( t h e C o m p u t a b le G e n e r a l E q u ilibr iu m , C G )E 等 方面 来 阐 释 她 对发 展 经 济学 的 贡 献 。
a F r o e b
K o b a y a s h i ( 1 9 9 6 ) , “ N a iv e , bi a s e d , y e t B a y e s ia n :
i J C e a n u r i e s in t e : P r e t s e le e t iv e l y P r o d u e e d e v id e n e e ? ”
0
V A : N a t io n a l C e n t e r fo r S t a t e C o u r t s .
W il l ia m s b u r g ,
P o s n er ,
.
R
( 197 3 , 1 97 7 , 198 6 , 199 2 , 19 98 )
,
E e o n o m ie
· 国 外经 济学家评介 ·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考点训练:考点46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考点训练:考点46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考点训练:考点46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师、办公室工作人员等“新中产阶级”在西方日益增多,逐渐取代小企业主、小农场主等“老式中产阶级”而居主导地位,这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经济,科学的日益科层化……密切相关。

新中产阶级“居主导地位”的原因是()A. 新旧中产阶级划分标准的变化B. 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和发展C. 经营者革命提高了劳动者素质D.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推行4、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政府经济政策的特点是承认“货币也重要”,把货币政策作为调控经济的经常性手段,同时坚持政府干预经济的必要性,认为通过政府干预才能加快经济的恢复。

这反映了克林顿政府经济政策( )A. 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B. 有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特点C. 凯恩斯主义占主流地位D. 仍然倾向于“自由放任”政策5、撒切尔夫人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首相,曾有媒体以“新保守主义”来形容她,认为她当政期间一连串的改革行动是要将英国带回到亚当?斯密时代。

下列措施中最有可能是其实施的是()A.减少政府公共开支与征税 B.重要产业收归国营C.使用财政政策来调控经济 D.扩大失业救济范围6、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

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

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A.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 B.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C.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 D.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7、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该材料所反映的年代是( )经济实体美国苏联日本欧共体联邦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国民2775 940 1067 2907 888 691 461 542生产总值二战后世界主要经济实体的国民生产总值(单位:10亿美元)A. 1945年B. 1951年C. 1980年D. 1993年8、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海外支出费用激增,国内黄金储备急剧减少。

要素分配论的历史演进

要素分配论的历史演进

要素分配论的历史演进
要素分配论(FactorTheory)是指在经济学中,研究生产要素(如土地、劳动力、资本)的分配原理和规律的一种理论。

其历史演进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古典经济学阶段(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家提出了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是创造一切价值的唯一因素,劳动所得应占全部收益的绝大部分。

资本和土地的收益则仅限于其使用价值和边际收益,不能占据全部收益的主导地位。

2.马克思主义阶段(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者否定了劳动价值论,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

他们认为,资本是生产的基础,应该占有生产收益的主导地位。

同时,马克思主义者强调了阶级斗争,认为生产要素的分配是阶级斗争的结果,只有通过阶级斗争才能实现生产要素的公平分配。

3.新古典主义阶段(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把生产要素的分配问题归结为市场的供求关系。

他们提出了边际生产力理论,认为生产要素的报酬应该等于其边际生产力。

这一理论强调市场对生产要素分配的决定作用,也为现代企业利润分配提供了理论基础。

4.现代制度经济学阶段(20世纪中叶至今):现代制度经济学家认为,生产要素的分配问题是由制度和规则所决定的。

他们从制度和规则的角度研究了企业、家庭和政府等不同组织形式中生产要素的分配问题,并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和理论。

此外,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新的分配理论,如相对收入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收入不平等理论等,对要素分配论的研究不断拓展和深化。

1/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评论 2004年第6期ECON OMIC REVIEW N o16 2004爱尔玛・阿德尔曼的结构主义收入分配理论述评马 颖 摘要:爱尔玛・阿德尔曼对结构主义经济发展思路的主要理论贡献之一,在于她推进了结构主义思路的收入分配理论。

这表现在,她明确地划分了收入分配政策与消除贫困的政策二者之间的区别以及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与收入均等化政策的差异,并且提出了“均等化增长”的经济发展战略的构想;此外,她还对库兹涅茨“倒U曲线”作了重要的修正。

关键词:爱尔玛・阿德尔曼 结构主义收入分配理论 评价 爱尔玛・阿德尔曼(Irma Adelman)是美国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农业与资源经济学系教授。

鉴于她对经济发展理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2003年荣获“美国经济学会杰出资深会员奖”。

本文仅就她的收入分配理论作一述评。

一、以“消除贫困”为目标的经济发展战略阿德尔曼在20世纪70年代完成的一系列著述中,把“消除贫困”提升到“发展战略”的高度来理解。

她明确地提出的一个命题是,“均等化增长”有助于消除贫困。

她认为,以劳动密集型为特征的高速增长是把各种利益广泛传播开来的一个必要条件,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借助于某种使人们的技艺和才智密集性地加以利用的增长战略。

这种战略不仅集聚了大量的人力资本,而且成功地实现了将“平等”和“增长”结合在一起的“均等化增长”。

为了使分析更加清晰,阿德尔曼觉得有必要在“平等”、“增长”、“均等化增长”、“消除贫困化”这四个概念之间作出区分。

“平等”、“增长”和“消除贫困化”这三者都是“均等化增长”的特例。

“平等”居于一个极端,在“增长”起辅助作用的前提下,如果仅仅把“平等”看做一个目标,实际上就意味着“正义”和“公平”才是最为重要的目标,而“绝对福利”却不是。

若是仅仅把“增长”视为一个目标,那么,这个目标则居于另一个极端。

她主张用发展的目标来取代“自我持续增长”的目标,只有在这个前提下,“增长”才会被看做是减少贫困的工具。

“消除贫困化”如同“均等化增长”一样,涉及“平等”与“增长”在某种程度上的加权组合;但由于“消除贫困化”强调个人福利的动态方面和非物资方面,所以,它更倾向于处在“平等”一边。

“消除贫困化”意味着发展的基本目标不仅在于使穷人达到体面的生活水准,而且还在于创造经济的和其他方面的条件,使穷人及其子女持续不断而又均等地获得自我实现的各种机会。

因此,实现“消除贫困化”目标需要制度的变迁。

阿德尔曼是最早明确地提出把发展目标界定为“消除贫困化”的发展经济学家之一。

在她看来,这一目标包含经济的和非经济的含义,不仅要消除物资上的贫困,而且同等重要的是,还要消除以社会的、政治的和精神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贫困化;“消除贫困化”不仅涉及平等问题,还涉及需要创造有助于平等不断改进的诸条件。

因此,“消除贫困化”这一目标的最终实现,要求有一个分阶段来实现的动态的系列过程,其中,每一个阶段的目标旨在使总体目标集当中的部分子集达到最优。

她发现,那些实行市场经济并同时实现了加速经济增长和改进穷人收入状况双重目标的国家和地区(如以色列、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台湾),基本上都遵循着一条极为相似的动态的战略序列:在第一阶段上,实行激进的资产再分配,分配的重点放在土地的再分配上,同时对金融资本的使用和进一步的积累施加(最低限度的)限制。

这一阶段也许是负增长率的时期,但对于确立起经济的和政治的各种制度条件(这些条件能够保证随后的经济增长不再是高度不均等的)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阶段是大规模人力资本积累的阶段,积累的数量远远超过当前对技术的需求。

这一阶段内,人力资本的所有权被重新配置,人力资源基数在增大,在为下一阶段孕育了经济机会的同时,还增加了政治压力。

在该阶段上,这五个国家或地区都曾经出现过相对较低的经济增长率,而且在随后的时期内,甚至伴随着政治不稳定、社会冲突和动乱。

第三阶段是人力资源密集型增长模式的阶段。

当对人力资源的投资完成之后,要想继续推行“消除贫困化”战略,需要通过推行劳动密集型增长战略来提升后续阶段的经济增长率。

这意味着,在小国,必须将经济发展向出口导向的方向引导;而在大国,工业化应当更加侧重于向满足国内需求的方向引导,特别是当更为平等的增长模式促成了普通民众的消费市场的形成,以及当找到了更适宜的进口替代技术的时候就更是如此。

阿德尔曼指出,对于“消除贫困化”来说,两种极端的经济发展战略在理论上都有可能成立:要么一开始就促进经济增长,到后来再进行收入再分配并推进教育;要么一开始就进行收入或资产的再分配并推进教育,以后再来促进经济增长。

前一种战略在历史上典型地由除美国和日本之外的发达国家所遵循;后一种战略在过去20年内主要由成功地实现了均等化增长的国家和地区所遵循。

为了更快地消除贫困化,她力主广泛而审慎地运用“再分配和教育居先”的战略,这是因为一旦缓慢增长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过去之后,向相对高的发展阶段的转变可望在短期内完成。

发达国家曾经奉行的“增长居先”的模式确实最终使穷人获得利益,但这一过程同她所提到的五个成功的案例(只用了20年时间)相比要长得多(大约用了两代人或更多代人的时间)。

当作为达到收入分配均等化先决条件的第一和第二阶段过去之后,将迅速推进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化分阶段地与适度同步的农业发展相结合,是使再分配资产的经济价值完全实现乃至真正地消除贫困化的关键所在。

阿德尔曼在具体地分析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化”的战略时,将韩国作为一个典型的实例来剖析。

她在和谢尔曼・罗宾逊合写的《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分配政策:韩国案例研究》一书中指出,有两种战略使得经济增长能够与收入分配均等化保持同步。

第一种战略是韩国在1964年至1973年间所推行的出口导向并同时兼有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增长战略。

要想使这一战略在改进收入分配和缓解贫困方面取得成功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存在着大量的受过良好教育或有技术的劳动力;第二个条件同农业部门的贸易条件有关,即当农业贸易条件的自然过程出现上摆趋势时,应当使该上摆过程得以强化,或者至少不使它受到阻碍,而当出现下摆趋势时,则应当设法使之逆转。

只要乡村的穷人构成为贫困人口中的绝大部分时,消除贫困化的过程就必须持续下去。

然而,要维持消除贫困化的政策并不容易,因为来自城市要求农业贸易条件下降的压力势必加大,同来自乡村要求提高贸易条件的压力相比,来自城市的压力更具有高度的组织性。

总的来看,来自城市的压力将受到抵制,这是因为有利于农业贸易条件的转变,必将同劳动密集型出口战略给乡村穷人带来利益的过程相伴随。

只要农业贸易条件得以改善而且与劳动力相关的初始条件得以满足,即使在一个封闭的大国经济中,推行以国内市场为导向来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战略,也会给穷人带来利益。

第二种战略强调的是乡村发展。

其成功也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相对均等地分配土地并在租赁安排上体现公平;二是在维持农业价格方面作出某种制度安排。

他们进而写道,要想成功地履行这两种均等化增长战略中的任何一种,都要以满足实行这两种战略的先决条件和政策框架为前提。

在那些不能满足这些先决条件的国家,可能会导致与原先意图相反的结果。

例如在巴西,由于受过教育的劳动力比例太低,虽然也实行过劳动密集型出口战略,但结果是,收入分配状况比实行出口战略之前还要更糟。

二、改变收入不平等状况的政策工具阿德尔曼对改进收入不平等状况的研究,集中地反映在她与罗宾逊合写的《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分配政策:韩国案例研究》一书中。

他们列举了被认为对发展中国家收入分配具有正效应的七种政策工具:第一,对产品和劳务实行直接配给。

归于这一类的最重要的政策,是在住房、医疗、教育等领域中,对政府劳务进行配置以及对稀缺的、为维系生命所必需的商品实行配给。

第二,生产要素的直接配给。

按补贴利率对信贷实行配给和对外汇实行配给,是影响生产和收入结构以及增长过程的主要政策工具。

归于这一类别之下的政策工具,还包括政府对基础设施和生产性企业的直接投资。

第三,直接转移支付。

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政府转移支付的规模较小,因此,“大家庭”式的私人转移支付就成了重要的再分配机制。

第四,公共工程。

城乡就业计划和公共投资为增加就业机会和提高穷人的收入提供了非市场机制。

第五,通货膨胀。

这是一种常常被用来在部门和集团(特别是政府)之间对储蓄和财富进行再配置的工具。

第六,财富的再分配。

减少在基本的生产要素所有权分配中的不平等,是许多发展中国家政治活动的一个基本目标。

财富再分配的特殊含义,在于本国国民同外国国民、厂商之间、私人部门和政府部门之间所有权的再分配。

财富分配不平等所造成的最重要的影响,并不是来自收入分配中的诱致性不平等,而是来自政治权力分配的不平等,由此导致拥有政治权力的人可以直接利用或操纵收入再分配工具。

第七,跨代转移支付。

这是一种对遗产继承、对获得教育和工作机会的途径进行管制的方法,它是长期内决定收入和财富再分配的重要因素。

在上述七种政策工具中,第一至第四种工具是边际主义者反贫困措施中的常用武器,它们不能反映出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而第六和第七种政策工具就其本质而言是长期的,它们所反映的是潜在的、更为根本性的变动。

阿德尔曼和罗宾逊从对韩国的分析中得出了两个重要的观察结果:第一,规模收入分配的时间路径具有显著的稳定性;第二,不同的收入接受者的行为对于政策干预的反应是极其敏感的。

由此出发,可以认为,在无需过多地增加平等的前提下,政府的经济政策就成了一种对不同职业和社会各阶层中贫困(及财富)的分布范围进行重新组合的极为强有力的工具。

在他们看来,这两个观察结果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重要含义:第一,工资份额的上升并不一定意味着收入分配更为均等,也不一定意味着经济中贫困的分布范围缩小了。

第二,由于社会经济各阶层之间的关系在政治上极为重要,因此,从政治角度考虑,政府处理功能性收入分配的能力更为重要。

第三,如果在反贫困方面不付出巨大努力,使之比发展中国家通常所考虑到的范围还要广泛得多的话,则在平等方面以及在缩小贫困的分布范围和降低贫困的程度方面,就不会有显著的改进。

第四,功能性收入分配对于政策干预尤为敏感,处理不当可能会引起严重的社会动乱。

他们感到吃惊的是,在韩国,大多数反贫困计划最终使富人和中等收入阶层所得到的利益多于穷人(尽管设计该计划的目的,不仅在于使该计划的初始影响非常特定地有利于低收入阶层,而且还在于使它的执行过程中不存在贪污、腐化、资金挪作他用等问题),他们由此得出了使收入分配恶化要比使收入分配改进容易得多的结论。

值得特别提到的是,阿德尔曼和罗宾逊专门讨论了几种有利于改善乡村农民收入分配状况的政策工具。

它们是:第一,改善农业贸易条件。

农业贸易条件在决定乡村家户收入方面至关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