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三维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中外历史大事年表(32张PPT)

合集下载

2013【三维设计】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四课件第一单元第2课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

2013【三维设计】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四课件第一单元第2课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

业泰
败速者国基
提示:表现了唐太宗晚年具有非常深刻的反省意识和能
力。为了能将国基与帝业稳固下去,他对继承者提出了终其 一生总结出的为君之道,特别是作为封建帝王应该拥有的品
德和修养,对国家、百姓的责任。由此可以说明唐太宗的确
是我国古代历史上非常杰出的政治家。 返回
返回
一、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有哪些? 1.战争的方式 629年,派李 和李靖等大将分别讨伐骚扰边境的少数
返回
二、如何认识唐太宗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
作用?
(1)唐太宗的励精图治为中国封建社会鼎盛局面的出现奠 定了坚实的经济、政治基础。唐太宗统治时期,社会稳定,经 济发展,阶级矛盾缓和,这就为社会鼎盛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坚 实的基础。
(2)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同周边各民族之
间的联系,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加强了民族融合,使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入了鼎盛时期。 返回
二、“贞观之治”的出现 1.唐太宗的措施 (1)善于用人,选贤任能:选官不拘一格,重用敢于进谏 的 魏征 、能谋善断的房玄龄和杜如晦。 (2)“存百姓”:实行 休养生息 政策,不夺农时,推行均 田制,轻徭薄赋。 (3)慎用刑法:从 民本 的思想出发,制定《唐律》。 (4)以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制,提高 进士科 的 地位。 2.表现 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和发展, 封建文化 向高 峰发展。 返回
[特别提醒]
唐太宗是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在推动
我国封建社会发展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唐太宗吸取隋亡
教训总结经验,及时调整统治政策,出现“贞观之治”的
局面,使唐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的一个大国。晚年虽有过 失,但唐太宗的历史功绩是主要的,功大于过。

高中历史必修1《附录一 中外历史大事年表》94人教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1《附录一 中外历史大事年表》94人教PPT课件
A.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 B.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 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 D.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
为解决财政困难,清政府放宽了民间办厂的限 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初步发展
甲午战后的民族觉醒
(2012•全国卷•30)1895年,身为状元的张謇开始筹办纱厂,他称 自己投身实业是“捐弃所恃,舍身喂虎”。这反映出张謇( ) A.毅然冲破视商为末业的传统观念 B.决心投入激烈的民族工商业竞争 C.预见到国内工商业发展前景暗淡 D.具有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冒险精神
“实业救国”思潮兴起,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初步发展
甲午战后的民族觉醒
(2014•全国Ⅱ卷•28)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 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 “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A.英国加紧了对华经济掠夺 B.九江地区农业走向衰落 C.近代农业商品化生产加速 D.民族工业开始出现繁荣
外来冲击推动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中国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国掠夺原料的产地
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的开启
(2015•全国Ⅰ卷•28)奕䜣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 “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 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这反映了( ) 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 C.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判 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
(2016•全国Ⅰ卷•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 柴、洋布等日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 表明( ) A.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三维设计】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单元 第4讲 备考演练经典化 新人教版必修1

【三维设计】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单元 第4讲 备考演练经典化 新人教版必修1

【三维设计】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二单元第4讲备考演练经典化新人教版必修1(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1·潮州模拟)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1660年迎回查理二世与1688年迎立威廉的相同目的是( )A.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B.镇压人民革命运动C.恢复君主专制统治D.向封建势力妥协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

1660年资产阶级迎回查理二世,目的是希望他能稳定国内形势,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秩序;1688年“光荣革命”目的在于以不流血的形式使政权重新转移到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手中。

答案:A2.1762年,英国议员约翰·威尔克斯主持的《苏格兰人报》刊出谴责政府对外政策并攻击国王乔治三世的文章,英王授意政府将其逮捕并指使下院通过决议剥夺其议员资格。

英王的做法( )A.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支持B.违背了《权利法案》规定C.正当行使了英王的权力D.维护了英国政府的权威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权利法案》对国王权力做出了限制,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解散、逮捕议员等。

答案:B3.(2011·临沂模拟)19世纪中期,英国开始改革选举制度,除先后大幅放宽选举人的限制,也调整了选区。

这一现象的主要背景是( )A.圈地运动 B.工业革命C.责任制内阁形成 D.政党政治完善解析:适应工业革命后,城市兴起,工业资产阶级强烈要求获得政权的需要,议会进行了多次改革,这些改革都是工业革命推动的产物。

答案:B4.(2011·大连模拟)83岁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问谷歌英国总部,谷歌为了迎接女王的到来,特意在其英国首页为女王设计了一个特别的“Google”涂鸦:字母“g”变成了女王的头像侧面,而且字母“e”的顶部还有女王的皇冠。

以上材料信息说明了英国女王( )A.由议会选举产生B.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临朝理政”C.在礼仪上、形式上至高无上,在国事活动中享有荣誉和尊严D.不掌握行政权力,但要对议会负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英国君主立宪制内容的掌握,君主立宪制下的英王,虽然没有实权,但却是国家的象征,在国事活动中享有荣誉和尊严。

三维设计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二 必知的6大热点

三维设计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二 必知的6大热点

[典例精析] (2012·开封模拟)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紧急救济 法国范围 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这说明罗斯福政府为
克服危机而力图
A.将临时救济与制度保障相结合 B.将紧急救济与促进就业相结合 C.将促进生产与刺激消费相结合 D.将以工代赈与维护稳定相结合
现民族独立,国家不能走向富强,所以民生问题就不可
能解决)。 (3)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不能。新政的实行只能缓 和矛盾,只要是资本主义制度存在,资本主义固有的根 本矛盾就不能解决。战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建立社
会福利制度。
(4)稳定物价,保障民生(发展经济)。
[背景材料]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
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和谐发展。
[知识链接]
1.中国古代传统的民本思想:孔子主张“德政爱民”,孟
子提出“民贵君轻”。 2.近代资产阶级的民生主义:孙中山三民主义理论中的民 生主义。 3.国外重要民生措施和政策:罗斯福新政的社会救济、社
会保障、以工代赈;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社会福
利政策。 4.新中国建国以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曲折发展;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③海峡两岸的经济联系日益
④合作共赢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B.②③④ D.①②③④
A.①②③ C.①③④
解析:“台湾江苏周暨首届苏台经贸合作论坛”这种形
式为两岸交流提供了新的渠道,①应选。“签订了年度
双向旅游十万人次的合作计划,更带来突破三十亿美元 的对台采购”这能够反映出③海峡两岸的经济联系日益 密切,④合作共赢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③④应选。 ②“‘一国两制’得到台湾民众的大力拥护”从材料中
看不出,也不符合史实,排除②。正确答案为C。

2017-2018学年《三维设计》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二教学案:第2单元 第1课 英国议会与王权矛盾的激化

2017-2018学年《三维设计》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二教学案:第2单元 第1课 英国议会与王权矛盾的激化

一、资本主义在封建社会母体中孕育1.条件(1)地理位置: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处于大西洋航运的中心线上。

(2)海外政策:都铎王朝积极开拓海外贸易,推动传统工业发展。

(3)国内政策:随着制呢业的发展,羊毛需求量骤增,圈地运动大规模兴起。

2.表现(1)工业:出现手工工场、资本主义工业出现并发展。

(2)农业:农村出现资本主义农场和牧场。

(3)商贸:工农业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海外贸易迅速发展。

3.影响(1)政治:形成了新兴资产阶级和与资本主义联系密切的新贵族;13世纪,随着议会力量的增强,他们当中很多人成为议会成员。

(2)外交:16世纪末,英国打败西班牙,成为海上强国。

(3)宗教:出现了反映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宗教派别——清教。

(4)思想:反对“君权神授”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在不断滋长;民主权利意识愈发强劲。

[深化认知]新贵族与传统贵族相比,主要“新”在经营方式上,即采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经营农场和牧场。

也可理解为资产阶级化的贵族,与资产阶级有共同的经济政治利益。

二、向君主呈递《权利请愿书》1.原因(1)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极大地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①政治:宣扬“君权神授”,推行专制统治。

②经济:推行王室操纵的垄断制度。

③宗教:迫害“清教徒”。

④财政:企图通过增税来解决危机。

(2)查理一世因为税收问题使国王与议会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3)国王与议会的关系、国王与法律孰轻孰重的问题,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政治斗争的焦点。

2.目的抗议和约束查理一世的胡作非为。

3.内容(1)此后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随意征收捐税。

(2)拿不出具体罪状,不得随意逮捕任何人。

(3)和平时期不能随意实行军事法,军队不得驻扎在民居。

4.结果查理一世违心同意了请愿书,但又于1629年将议会解散。

三、提交《大抗议书》1.背景(1)查理一世的反动统治:①实行无议会的国王个人统治。

②迫害人民和清教徒。

③在征税问题上更加肆无忌惮。

④对苏格兰人民也实行宗教迫害。

高考历史总复习一轮——《三维设计》历史知识结构

高考历史总复习一轮——《三维设计》历史知识结构

2016年高考历史总复习一轮——《三维设计》历史知识结构模块单元课时治文明历程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课时:夏商周的政治制度第二课时: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第三课时: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第四课时:明清皇权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第一课时: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第二课时: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第三课时: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第四课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五课时: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第三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第一课时: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第二课时:“一国两制”统一祖国第三课时: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四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和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第一课时: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第二课时:维护奴隶主统治的罗马法第三课时: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第四课时:美国的联邦制第五课时: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洲大陆的扩展第五单元: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和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一课时: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第二课时: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第三课时:两级对峙格局的形成第四课时: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和当今的世界政治格局模块二:经济成长历程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一课时: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第二课时:享誉世界的手工业第三课时:商业的发展第四课时: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第七单元: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一课时: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第二课时: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第三课时: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第四课时:日益进步的交通和通信工具与大众传媒的发展第八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一课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第二课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第三课时: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第九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一课时:新航路的开辟第二课时:殖民扩张和掠夺第三课时:欧美的工业革命第十单元: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一课时: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第二课时: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三课时: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第四课时:战后的经济改革与挫折第十一单元: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第一课时: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第二课时: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第三课时: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模块三:文化发展历程第十二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一课时:百家争鸣第二课时:董仲舒的新儒学和“罢黜百家”第三课时:宋明理学第四课时: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第十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和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一课时:“发明和发现的国度”第二课时:古代中国的文学和艺术第三课时:“从开眼看世界”到维新变法第四课时: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第十四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和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第一课时: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第二课时:毛泽东思想和新时期的理论成果第三课时: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第十五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一课时: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第二课时:14~16世纪西方人文主义的复兴第三课时:启蒙运动的兴起和发展第十六单元:近现代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第一课时:物理学的长足发展和追寻生命的起源第二课时:从蒸汽时代到互联网时代第三课时:多姿多彩的世界文学和音乐艺术第四课时:流派纷呈的世界美术和蓬勃发展的影视艺术模块四:选修系列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1讲:中国古代的改革第2讲:欧洲历史上的改革第3讲:近代亚非国家的改革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第1讲:近代西方的政治民主化进程第2讲:近代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1讲: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第2讲:第二次世界大战及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第3讲: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及和平与发展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1讲:中外的政治家、思想家和科学家第2讲:近现代的革命领袖《历史材料题答题思路和方法探究》导学案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附录一---中外历史大事年表教学课件 (共30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附录一---中外历史大事年表教学课件 (共30张PPT)
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 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 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2017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 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
唯物史观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而对历 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
季札出使途经徐国,知道徐国国君对他的佩剑十分 喜爱,只因要出访他国,未能相赠。季札返回途中至 徐,徐君已死,他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随 从认为这样做没有意义,季札说,我当初知道徐君喜 爱我这把剑,“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背)吾心
哉”。其父吴王寿梦认为诸子中季札年龄最小却有贤 能,指定他继承王位。寿梦死后,吴国人坚决要求季 札即位,但季札坚拒,“弃其室而耕”,最终王位由 其长兄继承。季札被历代儒者尊崇为“贤人”。
时空观念:考查新中国成立后的工资制度改革,与新 中国成立后的历次经济体制改革(1956年计划经济体
制确立和1978年经济体制改革)基本对应。
2017年全国新课标Ⅰ卷第47题: 公元前544年,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郑、卫、晋
等中原诸国。季札对于各国贵族视为“文明”象征的 乐舞与诗歌,皆能一一点评,得其精髓;对于各国政 治现状,他也能做出准确的研判。各国原本视江南为 蛮荒之地,为“文身断发”的“夷人”聚居之处,季 札的到来让他们眼界一开。
(5)让学生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 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了解历史教材中主要时间的呈现方式
时间呈现的方式主要有: (1)古代纪年法包括皇帝年号纪年、干支 纪年、生肖纪年等方式; (2)近现代纪年主要是采用公元纪年,也 有晚清、清末民初、民国纪年等; (3)对于公元前、公元对应的年代,一个 世纪所对应的年代,世纪初期、中期、后期、 末期,前半期和后半期,等等,都要有清晰的 定位。

2013届高考历史三维设计一轮复习:第十单元第二十讲提能力创(精)

2013届高考历史三维设计一轮复习:第十单元第二十讲提能力创(精)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2·银川模拟)“全会对于中央在二中全会以来十个月的工作表示满意。

……所有这一切,都为全党把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准备了良好条件。

”这段文字摘自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重要会议的公报。

关于这次重要会议的正确说法是()①高度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②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③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④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任务的完成A.①③ 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此次会议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据此可以直接排除②;党的指导思想拨乱反正任务的完成是在1981年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据此排除④。

答案:A2.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

”后一个“改变组织方式”是指() A.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实现土地归农民所有解析:注意“后一个‘改变组织方式’”,特指邓小平进行的改革,联系所学知识不难判断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答案:C3.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被称为建国后中国的第二轮“土地革命”。

下列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B.这改变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C.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D.这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解析:A、B、D三项分别指出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质、分配方式和作用,都是正确的。

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获得了土地的经营权,而没有获得土地的所有权,由此可以判断C是错误的,故答案为C。

答案:C4.下表反映的是1952~1984年中国部分年份主要农产品的产量(单位:百万吨)。

造成1978年后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C.经济政策的调整D.农业集体化的实行解析:1978年后中国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主要是因为中国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故选C。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说课课件31张PPT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说课课件31张PPT

六、教学设计——总体设计
1.首先围绕主旨设置问题,构建教学思路。在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基本史实基础 上,结合史实逻辑,设置问题,层层推进,实施教学,构建历史线索。
2.其次,聚焦方法,阅读材料,培养核心素养。教师在课堂上对材料进行释读, 示范研究方法。是帮助学生形成历史思维,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
七、板书设计

政 权

更 迭
西晋短命而亡
政权更迭及其特点分析
东晋统治长久
西晋统治问题 少数民族内迁
动荡与发展的关系再识 门阀政治
江南开发
北朝奠定统一基础
动荡与融合的辩证理解
民族融合 孝文帝改革

族 统一
交 融
目 录
课标分析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
课标分析
理论依据:课程目标是指课程 学习要达到的目的。它是确定课 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 基础。
“通过把握三国至唐朝 前期分和更迭的历史脉络, 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融、 区域开发、制度创新以及 中外交流的历史意义,以 及思想文化领域中的新成 就。”
高中教科书
差异表现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 初中教科书以文学作
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 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品《三国演义》引入,
分立与民族交融)
辅以三顾茅庐、闻鸡
第16课 三足鼎立
三国与西晋
起舞等成语故事,以
通俗易懂的语言展开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 和北方各民族的内迁
文本叙述:高中教科 书则以纲要的形式勾 勒起了三国两晋南北
过程强化学生由材料到结论的能力,即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
六、教学设计—— 新课教学

【三维设计】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4课 维护和平的尝试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

【三维设计】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4课 维护和平的尝试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

2.外交活动 (1)出席国际经济会议:1922年4月,苏俄代表团出席 在意大利热那亚举行的国际经济会议 ,初步打破了苏俄建 国以来的孤立境地。 (2)签订《拉巴洛条约》: ①内容:规定两国在 法律 上互相承认,恢复外交关 系;双方放弃战争赔款;发展两国的经贸关系。 ②影响:打破了西方国家孤立苏俄的企图,实现了不 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和平共处。
3.历史教训 (1)必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才能有效制止战争和侵略。 (2)坚持各成员国平等的原则,防止大国操纵。 [特别提醒] 国联顺应了世界整体的发展趋势,是近代 以来解决国际争端方式的伟大改革,为后来联合国的成立提 供了宝贵的经验。国联长期被大国操纵,缺乏普遍性和权威 性,成为英法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最终未能制止二战的 爆发。
4.作用 (1)积极: ①它有利于巩固欧洲的 和平秩序 。 ②是第一个提出放弃把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国际条约, 其中体现的 尊重和平 、摒弃武力的思想有一定进步意义 。 ③为和平解决国家之间的争端,奠定国际法中的 互不 侵犯原则 ,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基础。 (2)消极: ①对侵略者并没有强大的约束力。 ②列强借助各自的“ 保留条件 ”,为以后发动战争埋 下了伏笔。
(3)在运行机制上,盟约规定大会和行政院的决议需要 遵循“全体一致”的原则才能通过,这样,参加国联的任何 一国都可以阻挠决议通过,使制裁侵略成为一句空话。
(4)国联还规定了委任统治制度,维护凡尔赛体系和英 法霸权,违背了世界上广大中小国家的意愿,以致它不可能 发挥一个世界组织应有的作用。
(5)从实际上看,国联没有起到维护世界和平的真正作 用。
四、《非战公约》的签订 1.背景 (1) 法国 地位削弱,希望争取美国对其安全提供某种保证。 (2)美国出于避免卷入 欧洲纠纷 和提高美国国际地位的考 虑,决定缔结一项多边的非战公约。 2.签订 1928年8月,美、德、法、比、英、意、日、波、捷等15国 在巴黎作为创始国签订《 非战公约 》。 3.内容 规定了 和平 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的原则。

三维设计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一 必明的5大误区

三维设计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一 必明的5大误区

尚群,中和。
(2)原因:社会大变革。秦始皇焚书坑儒,思想高度专制;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大一统。 (3)铁器的使用,推动了农业的发展,进而带来整个文明的 进步。
[走出误区] 抓材料主旨,获取解读有效信息解答非选择题的五
步曲。
(1)读。阅读理解材料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目的前提,一般 采取读两遍的方法。第一遍通读材料,粗知要略,理 解立意主题。第二遍根据问题再回头读材料。 (2)找。最大限度找到有效信息,这是解答材料解析题的
材料2: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 总因也。„„我中国学界之光明,人物之伟大,莫盛于 战国,该思想自由之明效也„„ ——梁启超:《保教非所以尊孔论》1902年 材料3:有人说,中华文明的演进,是物质文明的发展, 特别是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基础性、决定性的作用。
请回答:
(1)概括材料1中古代中华文明的思想内涵。
制时没有出现。
答案:A
类型三
[失误探因]
对概念的时空定位不准确
历史概念所界定的时间、空间都是确定的,即发生
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如果对历史概念的解答缺乏准
确的时空定位,很容易造成误判。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
原因在于对教材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时空因素出现混
淆所导致的。
[纠错蓝本]
[例3]
(2012·天津市河东区一模)从17世纪中期开始,伴
备选项逐一对照,对两者的逻辑关系进行推理,选出最 深刻、最本质、最广泛的选项。三是定性分析法。根据 题干所提供的内容,对概念的性质、本质等属性进行界 定,分清是政治概念、经济概念等,做出判断。
[成功应用]
1.(2012·青岛质检) 著名诗人贺敬之在《十年颂歌》 中写道:“我们难忘的/一九五八呵/我们的/千万座/ 小高炉/烧起来/烧起来/看我们/几千万/钢铁大军/伟 大的创举——‘小土群’!”这首“颂歌”反映的历 史事件是 A.“一五”期间的工业化建设 B.三大改造 ( )

2013年《三维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学科方法篇(129张PPT)

2013年《三维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学科方法篇(129张PPT)

知暴力革命是必然的选择。故答案为C。
[答案] C
2.二审:对材料进行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分析
由于受时代局限性以及记录者的政治立场、阶级立场和认 知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材料记录的史实、陈述的观点等可 能存在真与伪、正与误的区别;材料中表述的内容也可能只涉 及表面现象。因此,对材料应综合分析,认清其本质。
双基的基础上,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构建历史网络体系,
实现知识的重组与整合。“简化知识”是指将历史知识概括、 简要化,将教材主干知识“由厚变薄”。突出面和线,以面、 线适当带点,做到纲举目张。
“网化进程”是指抓点理线,将历史发展进程线索化、
网络化、要点化。从历史的整体出发,按历史发展的阶段
串线。做到“点”清、“面”广、“线”通。
有的放矢。
【例证】
(2011·广东高考)有学者认为:“古代雅典政
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下列雅典民主政治鼎
盛时期的史实,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
A.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B.居民中奴隶数量多于自由民
(
)
C.有不少功勋卓著的公民经陶片放逐法被流放国外 D.五百人议事会的成员以抽签方式从10个选区中选出
【例证】
(2012·安徽高考)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
“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 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 蔓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其主要观点是 ( )
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
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 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 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 [解析] 材料说明英国殖民地对英国廉价商品的需求,刺
【例证】
(2012·江苏高考)下图是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

【三维设计】-高中历史 第一部分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同步导学 新人教版必

【三维设计】-高中历史 第一部分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同步导学 新人教版必

【三维设计】2013-2014高中历史第一部分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同步导学新人教版必修3(含解析)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背核心语句1.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在它的指引下中国发生了辛亥革命,成为20世纪初期引领中国社会前进的旗帜。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三民主义思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3.新三民主义发展了旧三民主义,反帝反封建思想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体现了孙中山与时俱进的品格。

记知识纲要一、三民主义的提出1.背景(1)社会状况:19世纪末,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国面临瓜分危机。

(2)阶级状况: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

(3)实践状况:各种不同改良主张或方案屡屡碰壁。

2.提出(1)1905年,孙中山提出同盟会纲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2)不久,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这个纲领进一步阐发为“三民主义”。

3.内容4.评价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1)性质:是孙中山受到美国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思想启迪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

(2)进步性:①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

②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

(3)局限性: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和阶级局限。

[教材P79“学思之窗”问题提示]孙中山为什么主张进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这三种革命和三民主义是什么关系?提示:(1)为了反对清政府的民族压迫,实现民族独立,要进行民族革命;为了反对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要进行政治革命;为了避免贫富悬殊,解决农民困难,要进行社会革命。

(2)民族革命即“民族主义”,政治革命即“民权主义”,社会革命即“民生主义”。

三种革命是孙中山对三民主义的具体阐释,是实现三民主义的手段,三民主义又是完成这三种革命的理论基础。

【人教版】2012高考历史《三维设计》三轮复习课件必修二第十单元第20讲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人教版】2012高考历史《三维设计》三轮复习课件必修二第十单元第20讲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史料研习] 材料 1: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 100 多 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从 1953 年我国完成战后 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 资源的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 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 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3.政策调整 (1)方针: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 调整 、巩固、充实、
提高”的方针。 (2)结果
①从1962年起,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 ②到1965年, 调整 任务基本完成。
三、国民经济的劫难 1.原因:1966年,中国爆发了“ 文化大革命 ”,动乱由思
想文化领域、政治领域扩展到 经济领域 。
2.探索失误 (1)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①提出:1958年中共 八大二次 会议。 ②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地建设社会主义。 ③影响:全国掀起“ 大跃进 ”的高潮。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①“大跃进”运动:要求大办 工业 、大办 农业 。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财产统一核算、分配,大办 公共食堂 ,吃饭不要钱。 ③危害:国民经济出现混乱,导致我国1959~1961年的 严重 经济困难 。
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 (4)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 工业化
奠定了初步基础。
3.三大改造
(1)时间:1953~1956年底。
(2)内容 ①农业:农民参加 农业生产合作社 。
②手工业: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对民族资本主义实行 国家资本主义
的和平赎买政策。 (3)实质: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 (4)意义:标志社会主义 经济体系 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人教版】2012高考历史《三维设计》三轮复习课件必修一第二单元第3讲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人教版】2012高考历史《三维设计》三轮复习课件必修一第二单元第3讲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命题角度] 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方面,古代雅典却在
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建立了高度发达的民主政治制度, 给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利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 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及评价仍是值得关注的命题视角。
[命题预测]
1.布鲁图是罗马帝国时期迦太基城里的一个铁匠,他向贵
族卡西借了20个金币,并立契约30天以后归还。但30天
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
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
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
A.重视法律程序
B.保留习惯旧俗
C.强调法官至上
D.体现人人平等
[解析] 本题考查罗马法的相关内容,旨在考查学生对有 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地理解,并合理整合,形成综合性 的信息解读的能力。从材料信息看,依据罗马法,法官审 理案件,必须依据法律条文,公民向法官提出申请,法官 才能受理,这说明罗马法非常注重法律程序。 [答案] A
——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法学阶梯》第二篇第 1 条
材料 2:一切债务,以应给付的物清偿,或经债权人同意以他 物代为清偿而消灭。债务是由债务人清偿或由第三人代为清 偿,不论债务人知情与否,无关宏旨,因为第三人既代为清偿, 不论债务人知情与否,甚或违背其意愿,债务人仍免除其债务。 主债务人清偿时,替他作保的一切人因而免去其债务,相反的 情形也是一样,即若保证人清偿,不但他本人而且主债务人也 免去其债务。
有人从古希腊文明繁盛的条件得出结论:地 域是决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这种结论为 何不确切?
(1)希腊环海而居的独特地理环境和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对希 腊文明起了很大的作用,形成了独特的海洋文明,说明了 地理环境对古希腊文明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65年第一艘轮船、1866年试办邮政、1877年有线电报、
1882年电话、1896年电影放映、1906年无线电报; 铁路的发展




清后期(公元1840~1912年) 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设厂自救”
“实业救国”;
清后期: (1840~ 1912年) 1898年维新变法运动; 1898年义和团运动兴起;
1949年渡江战役,解放南京,国民政府覆灭,新
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中华民国(公元1912~1949年) 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 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苏俄新经济政策(1921~1928); 1929~1933年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1933~1939);
1936年斯大林模式形成; 1937年毕加索创作《格尔尼卡》; 1944年7月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1955年华沙条约成立;
外 1956年赫鲁晓夫改革;

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共同体成立;
1961年美国发动越南战争;不结盟运动形成;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1964年勃列日涅夫改革; 1967年欧共体成立;二战后美国等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
70年代美国经济陷入“滞胀”, 凯恩斯主义失灵

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1949); 建国初期三大政治制度(1954~1956年); 改革开 放前: (1949~ 1978年)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三大外交方针; 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一五计划开始;
1954年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1954年日内瓦会议; 1955年万隆会议; 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制定正确路线,三大改造基 本完成;双百方针;
孙中山逝世; 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1927年4月蒋介石“四一二”政变;


1927年7月汪精卫“七一五”政变;
南昌起义;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 中华民国: (1912~ 1949年) 1927年10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1928年近毛泽东思想的形成(1928~1945);
春秋时期: 铁犁牛耕开始出现并逐步 公元前6世纪初~公元 (公元前 770~公元 推广; 出现冶铁(春秋晚期); 前594年,梭伦改革; 公元前509年,罗马共
前476年)
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 和国建立;
兴起百家争鸣。 老子、孔子、《诗经》 公元前6世纪末,克利 斯提尼改革




都江堰和郑国渠;


1958年“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李四光 和科教文事业的发展; 1961年“八字方针”; 改革开放前: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文化大革命 (1949~ (1966~1976); 1978年) 1967年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 1970年“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附录 中外历史大事年表

远古时期 夏:公元前

尧舜禹实行禅让制


先秦:远古~公元前221年
禹建立夏朝,夏启开始王位世袭
2070年
商:公元前

汤建立商朝,实行宗法制,神权 和王权结合; 甲骨文 田制;甲骨文;金文
1600年
西周:公元前 分封制和宗法制;青铜时代;井 1046年




分封制和宗法制遭到破坏, 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 县制出现; 城邦出现;
公元前27年, 罗马帝国建
前202~公
元9年)
立(帝国时期,
万民法作用 逐渐显现)
行于汉魏),草书出现(汉初)




州郡县制度;一牛挽犁、王景 东汉: 治黄;水排、青瓷已出现;蔡
(25~220年) 伦改进造纸术(东汉);楷(真、
正)书形成,行书形成 灌钢法;草市出现;“书圣”王 魏晋南北朝: 羲之(东晋)完成《兰亭序》; (220~589年) 儒学受到挑战但儒学吸收佛、
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
1932年日本制造一· 二八事变; 1934~1936年红军长征; 1935年1月遵义会议;


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935年12月 一二· 九运动、瓦窑堡会议;
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长征到甘肃会宁等地,
中华民国: 长征结束; 1937~1945年抗日战争; 1937年8~11月淞沪会战; 1937年8月洛川会议:全民族抗战; 1937年9月国共合作实现; 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 1938年台儿庄战役;
(1912~
1949年)


1940年下半年百团大战;
1945年4~6月中共七大召开,日本宣布投降; 双十协定签字; 中华民国: (1912~
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
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 1947年6月刘(伯承)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948年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1949年1月北平解放;
1949年)
外 1945年联合国成立; 1946年世界银行成立; 1947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 1948年关贸总协定实施;

美国研制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1946),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
1947年冷战开始,杜鲁门主义;
1948年朝鲜半岛先后成立大韩民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1949年北约组织成立
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至今)


17世纪初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 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687年牛顿创立经典力学;
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 1721年责任内阁制形成;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启蒙运动高潮伏尔泰、孟德斯鸠、
卢梭、康德;


美国1787年宪法;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前221~公元589年 秦朝:(公元 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形成;郡 前221~公 元前206年) 县制推行至全国;皇帝制、三公九 卿制
(西汉初)郡国并存,丞相位高权重;
西汉:(公元 汉武帝设中朝;独尊儒术;牛耕普 及(汉代),曲柄锄、耦犁、井渠、田 庄;冶铁业用煤炭;全国商业中心 形成;造纸术发明;隶书(成熟并通
李贽反正统思想
16~17世纪,欧洲宗教改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活跃;明清小说;明 明末清初 清工商业市镇发展;都市中的商业区相当繁华 康熙(1662~1722年)时期:平定三藩、1681年收复
清前期:
(1664~ 1840年鸦 片战争前)
台湾、1689年《尼布楚条约》、平定准噶尔部叛乱; 发明粉彩瓷 雍正(1722~1735年)时期:军机处设置——君主专 制达到顶峰;粉彩瓷器烧制技术达到顶峰;一度 “开闽省洋禁”、允许浙江“一体贸易”; 京剧: 乾隆时期“四大徽班”进京;正式形成于道光时期 (1840)左右; 1839年虎门硝烟




中书省、行省制度、宣政
院;
元朝:(1271~
1368年)
青花瓷技术成熟; 海外贸易比较发达; 元曲关汉卿;
13世纪后半期, 英国的议会制 度开始萌芽
赵体;
王祯木活字、转轮排字盘




明、清前期(公元1368~1840年鸦片战争前) 明太祖废丞相制(废中书 省);明成祖设内阁制; 14~16世纪,意大利文艺 复兴:薄伽丘创作《十日
海禁政策;蚕桑、棉花经 谈》;
明朝: (1368~ 1644年) 济作物扩大,出现烟草、 1487年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马铃薯、玉米等;江南出 1492年哥伦布航队到达美
现最早资本主义萌芽;会 洲;
馆与商帮(徽商、晋商); 1519~1522年麦哲伦的船 铜活字印刷;自动爆炸火 队实现环球航行;
药武器;
唐朝:
(618~907年)
合一;唐诗繁荣;书法发展;雕版印刷
《金刚经》、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个封建国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公元907~1368年)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加强;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北宋:(960~
1127年)
词的兴起:柳永、苏轼; 书法(宋四家,行书); 文人画、风俗画(《清明上
年至今) 1984年成功发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
1984年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展开; 1985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8年邓小平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河图》);
王安石变法
中 国
理学集大成:朱熹; 李清照、辛弃疾、陆游; 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推广至闽粤等地区;
外 国
冶铁用煤(石炭);
南宋: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1127~ 五大名窑(地方瓷窑体系);
1279年) “瓷都”(景德镇);
重农抑商有所放松; 商业经济发展;
出现最早纸币(交子);
海外贸易发展迅速、造船业发达
战国时期:
(公元前 475~公 元前221 年)
淬火钢件; 土地私有制以法律形 式确立商鞅首倡“重
公元前449年,罗马颁布
《十二铜表法》;
公元前443~公元前429年, 伯里克利改革-雅典民主
农抑商”政策秦国郡
政治“黄金时代”; 县制形成孟子、荀子、 公元前5~公元前4世 庄子、韩非子、墨子、 纪, 欧洲人文主义起源 《楚辞》
中 中华民国(公元1912~1949年)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和《临时约法》; 日,清帝退位;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1912~1919); 1915年陈独秀《青年杂志》标志新文化运动开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