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必修三学习效果检测 第2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合集下载

人教版本高中地理必修3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考试测试卷 详解

人教版本高中地理必修3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考试测试卷 详解

人教版本高中地理必修3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考试测试卷 详解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测试卷一、单选题(共20小题)对比遥感图像发现,近年来我国新增土地最快的黄河三角洲,湿地增加幅度减小。

读下图回答以下三题。

1.近年来,黄河三角洲湿地增长幅度减慢的原因不可能是( ) A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取得成效 B . 小浪底水利工程蓄水拦沙C . 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发挥作用D . 渤海风浪强度增加下图为“某植被类型的景观素描图”。

据图回答以下三题。

2.有关该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A . 该森林生态系统发育的典型土壤是棕壤 B . 河流水量丰富,夏季为汛期,冬季为枯水期 C . 该森林生态系统正遭受严重破坏D . 雨季来临时草木茂盛,百花盛开,旱季草木凋零,一片荒芜 3.关于黄土高原位置和降水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 . 黄土高原地处内陆,降水较少,季节变化也较小B . 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东部季风区的中纬度地带,地理位置处在沿海向内陆、高原向山地过渡的区域C . 黄土高原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暴雨D . 黄土高原多数地区年降水量在600毫米以上,主要属于地形雨 读“我国某区域沙漠和草原分布示意图”,完成以下三题。

4.导致该区草场载畜量出现差异的因素主要有()①年降水量①海拔①荒漠化程度①人口密度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大风呼呼刮,平地起黄沙,无风三尺土,沙撵人搬家”,甚至造成“穷荒绝漠鸟不飞,万碛千山梦犹懒”的景观,这是几年前吉林省西部地区的真实写照。

据此完成以下两题。

5.吉林省西部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荒漠化B.水土流失C.酸雨D.生物多样性减少河西走廊属于甘肃省率先脱贫奔小康的地区之一,也是西部大开发的热点地区。

该地区在经济发展中资源利用不合理,防护林网建设滞后。

民勤县在20世纪50年代种植的沙枣林至今已有近一半消失,风沙肆虐,土地荒漠化严重。

人教版地理必修3检测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2章学习成效检测含答案

人教版地理必修3检测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2章学习成效检测含答案

第二章本章整合提升基础测试一、单项选择题依照国家林业局防治沙漠化治理中心透露,我国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域风沙带目前已达到270万平方千米左右,占我国陆地国土面积的30%。

目前沙化土地在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地域13个省区市已形成一条西起塔里木盆地,东至松嫩平原西北,东西长约4 500千米,南北宽约600千米的风沙带。

据此回答1~2题。

1.近些年来我国土地荒漠化的要紧缘故是( B )A.降水量减少,蒸发旺盛所致B.人类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所致C.气候干旱、沙丘不断向农牧区推动所致D.全世界气温升高,蒸发加重,地面植被死亡所致【解析】最近几年来我国土地荒漠化的要紧缘故是人为因素,如过度放牧、过度樵采等造成植被破坏。

2.我国荒漠化防治的最高整治目标是(C)A.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B.扭转正在进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C.求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D.恢复自然环境【解析】我国荒漠化整治目标是成立既防治荒漠化、又增进经济持续进展的防治体系,求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

以下图为“三江源自然爱惜区散布略图”。

读图完成3~4题。

3.三江源地域生态脆弱的要紧缘故是(A)A.地形较高,气候严寒B.冰川众多,湿地广布C.地形崎岖,交通不便D.深居内陆,远离海洋【解析】三江源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生态环境脆弱。

4.三江源地域湿地广布,其具有的重要价值突出表现为(C)①为人类提供了丰硕的农副产品②为鸟类等动物提供了充沛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空间③调蓄了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河流的洪水④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⑤具有进展农业的庞大潜力⑥具有较高的旅行价值A.①③⑤B.①②③C.②④⑥D.④⑤⑥【解析】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修养水源、调剂气候的作用,同时仍是重要的旅行资源。

5.(2016·绍兴高二检测)以下图是我国四个限制开发的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关于其生态建设要紧方向,表达正确的选项是(B)A.①封沙育草,修养水源B.②操纵开发强度,改善湿地C.③大力植树造林,提高草场载畜量D.④禁止超载过牧,退牧还草【解析】考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方法,①大小兴安岭地域,大力植树造林;②三江平原改善湿地;③阴山北部禁止超载放牧,退牧还草;④黄土高原植树种草,修养水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测试卷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测试卷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测试卷一、单选题重庆某大学的“沙变土”技术,是在沙子中掺入植物纤维黏合剂和水,搅拌后让沙子具有类似土壤的功能。

该项技术已在乌兰布和沙漠东部推广运用,3000亩试验地农作物长势喜人。

图1为该试验地位置示意图。

据图文材料完成1~3题。

1.与土壤比较,沙地缺少的功能主要是A.固定根系B.保水保肥C.保热保气D.团粒结构2.最适合推广该技术来发展农业生产的沙漠化地区是A.①B.②C.③D.④3.植物根系在“沙变土”技术应用过程中的首要作用是A.稳定沙丘B.减弱蒸发C.提供有机质D.滋生微生物【答案】1.B 2.B 3.A月牙泉是甘肃省敦煌市的一处著名旅游景点,近几十年来,月牙泉水位大幅度下降,水域面积也逐渐缩小。

月牙泉恢复补水工程是《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综合规划(2011-2020年)》中七大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工程规划在党河河道建立人工湿地,形成永久性自然补水工程,通过河道湿地回补地下水,遏制敦煌盆地水位下降,适度恢复月牙泉水位。

应急治理工程的实施,使月牙泉在去年和今年两年先后多次出现“二泉相映”奇特景观,月牙泉“起死回生”。

图2为月牙泉及周围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为了防止移动沙丘对月牙泉的破坏,需优先通过恢复植被来固沙的区域为()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5.月牙泉补水工程采取河道湿地回补地下水的方式,其优势是().A.增加补给量B.缩短补给距离C.净化补给水源D.减少途中损耗【答案】4.C 5.D治沟造地是陕西省延安市对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在传统打坝淤地的基础上,集耕地营造、坝系修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图3)。

据此完成6~8题。

6.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治沟造地更加关注A.增加耕地面积B.防治水土流失C.改善人居环境D.提高作物产量7.推测开展治沟造地的地方①居住用地紧张②生态环境脆弱③坡耕地比例大④农业生产精耕细作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8.治沟造地对当地生产条件的改善主要体现在A.优化农业结构B.方便田间耕作C.健全公共服务D.提高耕地肥力【答案】6.C 7.C 8.B非洲的萨赫勒地区(图4)是世界上最贫瘠的地区之一。

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第二章测评(时间:90分钟,总分值:100分)一、选择题(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森林界线简称林线,指高纬度地区或高山,由于低温(月平均气温最高在7℃以下)和风及土壤等条件而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线。

以下图是我国局部地区林线海拔分布图。

据此完成第1~2题。

1.影响我国东北地区林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B.地形C.夏季风D.海陆位置2.以下有关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主要环境问题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甲地——石漠化B.乙地——沙漠化C.丙地——水土流失D.丁地——土地次生盐渍化1题,结合图示分析,纬度越高,热量条件越差,林线越低。

第2题,丙地位于黄土高原,主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

2.C下表为我国土地荒漠化开展情况表,据此完成第3~4题。

3.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迅速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①气候变暖,降水减少②冬季风强劲,沙尘暴频发③过度放牧,草场被破坏④过度开垦,土地退化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4.以下治理我国土地荒漠化的措施,可行的是( )①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均实行退耕还林②温带草原牧区推行定居、轮牧③露天矿区采取表土填埋复植④西北地区大力开展灌溉农业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4.C甘肃永昌县喇叭泉林场,位于石羊河一级支流西大河流域中段,是永昌县北部的主要生态防护屏障。

但20世纪90年代开始,树木随着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而大量死亡。

2003年起,林场在规划改造区域,实施外围乔木、灌木和内部枸杞、沙棘(白榆)配置(如图)的林带建设。

据此完成第5~6题。

5.喇叭泉林场树木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A.生活能源短缺,过度砍伐B.全球变暖,蒸发量增加C.西大河上游人口、经济规模扩大D.植被新陈代谢,群落自然更替6.喇叭泉林场树木大量死亡的明显影响是( )A.可开垦耕地面积增加B.荒漠化范围缩小C.区域土壤肥力增加D.固定的沙丘再度被激发或活化5题,喇叭泉林场位于干旱区,植被依靠地下水生存,上游引水过多,林场来水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致使树木死亡。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阶段质量测评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阶段质量测评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阶段质量测评(二)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点分布表]考点题号荒漠化的防治1、2、3、4、5、6、7、8、9、25、26水土流失的治理10、11、12、13、14、15、16、27森林的开发和保护17、18、19、20、21、28湿地的开发和保护22、23、24、29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读我国不同省区某生态环境问题分布面积图,回答1~2题.1.该生态环境问题最可能为()A.沙漠化B.红漠化C.森林锐减D.石漠化答案A解析从图中可知,新疆和内蒙古该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可以判断出该生态环境问题为沙漠化。

2.内蒙古该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流水侵蚀B.盐碱化C.冻融作用D.风力侵蚀答案D解析内蒙古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其荒漠化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为风力侵蚀.流水侵蚀多发生在气候湿润的地区;冻融作用一般在高寒区常见;盐碱化多分布于华北和西北灌溉面积大、蒸发较旺盛的地区。

下图是位于干旱地区的民勤县东湖镇正新村,治沙村民利用装入沙子的编织袋构成的沙障。

读图完成3~4题。

3.村民构筑沙障的主要目的有()①削弱风力②增加旅游景观③截留水分④压沙造林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C解析村民构筑沙障可以削弱风力,①正确;构筑沙障没有旅游功能,不能增加旅游景观,②错误;沙障阻挡地表水,截留水分,③正确;沙袋压住沙子,固定沙子有利于造林,④正确.4.沙产业是积极利用沙漠、戈壁的土地和风光资源,在科学技术的支撑下,变沙害为沙利,向沙漠要效益的新兴产业。

下列适合在宁夏发展的沙产业有()①沙生中药材产业②沙区生态经济林产业③沙区粮食产业④沙漠旅游休闲业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D解析沙漠中有珍贵的中药材,可以发展中药材产业,①正确;沙区生态经济林产业既有经济效益,又有防风作用,②正确;沙区粮食产业破坏植被,会加剧荒漠化,③错误;沙漠旅游休闲业可以增加收入,又不破坏环境,④正确。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测试卷【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测试卷【答案+解析】

第 1 页 共 13 页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测试卷一、单选题(共20小题)下图为新疆和田地区人口增长、耕地扩大所产生的影响关联图,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1.导致图示地区荒漠化问题加剧的人类活动原因有( )①燃料短缺 ①砍伐森林 ①不合理灌溉 ①盲目扩大耕地 ①风沙侵袭 ①人口和贫困问题 A . ①①①B . ①①①C . ①①①D . ①①近年来,黄河中游地区的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作出了巨大贡献。

尤其是以淤地坝为龙头的“亮点工程”的建设,带动了流域水土保持工作全面开展。

结合下图完成以下两题。

2.淤地坝具有拦泥、蓄水、缓洪、淤地、增产、增收等综合功能,可谓一举多得。

图中淤地坝应建在( )A . ①处B . ①处C . ①处D . ①处下图是“我国某河流干流区域位置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特征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与1985-2000年对比,该流域2000-2010年水体面积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蒸发量加大,下渗严重B.耕地面积扩大,农田灌溉增大C.城镇规模过大,需水量增大D.林地、草地减少,涵养水源能力差4.为了加强水土保持,甲、乙、丙、丁四地段中,最应退耕还林(草)的是()A.甲B.乙C.丙D.丁读“我国西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5.乙地区反映该地绿洲萎缩迹象的是()A.地表反射率下降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C.地表盐碱度升高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下图为“某植被类型的景观素描图”。

据图回答以下三题。

6.有关该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地区的人文地理特征,以下叙述正确的是()①一般是世界人口稀疏地区之一①交通发达,对外联系便利①农业发达,高度机械化①适宜热带作物种植生产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第2页共13页。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第2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第2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5小题每题3分共计45分)1.关于贝加尔湖的说法正确的是(()A. 湖面封冻期为1~5月B. 水体更新速度较快C. 湖区气温年较差较大D. 水资源丰富利用率高【答案】A【解析】2.(1)甲河河口湿地的沉积物中矿物表面吸附磷含量较其上游河段大的主要原因是()2.(2)坦噶尼喀湖表层5—9月磷的浓度较高的主要原因是()2.(3)据调查世界上80%的淡水鱼类都曾在坦噶尼喀湖中被发现其主要原因是()A. 地表径流量大B. 湿地降解作用强C. 工农业污水量大D. 河口淤泥沉积多【答案】D【解析】(1)由题可知进入水体各种形态的磷沉淀进入水体沉积物通过再悬浮和分解等过程释放到上覆水体细粒径沉积物与吸附在沉积物矿物表面的磷含量呈正相关甲河河口湿地的沉积物中矿物表面吸附磷含量较其上游河段大的主要原因是河口淤泥沉积多细粒径沉积物多 D正确地表径流量大不一定河口淤泥沉积多 A错误湿地降解作用吸附磷含量应减少 B错误工农业污水量大不能表示细粒径沉积物多 C错误故选D【答案】B【解析】(2)河湖中的沉积物是水体中磷的重要源头和汇集的场所农业生产化肥农药残留雨季大气沉降带来营养盐不是水体中磷的重要源头 A、D错误坦噶尼喀湖表层5—9月磷的浓度较高的主要原因是偏南风使深水层营养盐上涌释放到水体中的磷增多 B正确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 5—9月份是枯水期 C错误故选B【答案】C【解析】(3)世界上80%的淡水鱼类都曾在坦噶尼喀湖中被发现其主要原因是湖泊深长水体容量较大多种鱼类都能找到适宜的生存空间 C正确湖泊中是淡水鱼湖泊磷等盐类含量很高不是种类多的原因 A错误种类多与人迹罕至、人类破坏较小关系不大 B错误纬度低、气温高、生长较快不是种类多的原因 D错误故选C3.土地荒漠化造成的危害有A. 地质灾害频次增多土壤盐渍化加剧B. 土地生产能力下降植被荒芜C. 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加剧D. 臭氧层破坏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答案】B【解析】土地荒漠化指的是土地退化土地的生产能力下降造成的危害有土地生产能力下降植被荒芜 B对不会导致地质灾害频次增多 A错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是土地荒漠化的原因 C错臭氧层破坏与土地荒漠化无关 D错4.2019年有“地球之肺”之称的亚马孙雨林爆发了一场大火烟雾覆盖了巴西近一半国土当地空气质量堪忧且在植被恢复期内亚马孙河径流量可能也会发生一些变化据此亚马孙河径流量可能发生变化的原因是()A. 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B. 降水更多转化为地面径流C. 当地水分蒸发量增大D. 亚马孙河河道淤积加重【答案】B【解析】2019年亚马孙雨林的大火破坏了大量植被使得火灾区域植被覆盖率下降涵养水源功能下降下渗减少使得降水更多转化为地面径流在植被恢复期内亚马孙河径流量发生变化 B符合题意排除A 在植被恢复期内火灾区域气温变化不大当地水分蒸发量变化对径流量影响不大排除C 亚马孙河河道淤积加重与径流量大小变化关联度不大排除D 故选B.5.雨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主要表现在()A. 生物残体分解快B. 植物生长速度快C. 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D. 群落以高大的乔木为主【答案】C【解析】雨林中土壤贫瘠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因此地上植被成为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而这又正是最容易遭受人类破坏的部分雨林植被一旦被毁养分遭受强烈淋洗很快丧失地表植物很难恢复整个生态系统就会陷于崩溃 C正确生物残体分解快、植物生长速度快、群落以高大的乔木为主是生态系统功能强大表现ABD错误6.(1)导致三种草地地上生物量低于地下生物量的主要原因是()6.(2)黑土滩、退化人工草地、未退化天然草地对应的序号分别是()6.(3)针对黑土滩的治理下列措施合理的是()①设置围栏禁牧②禁捕食草动物③设置草方格沙障④补播草种A. 强风B. 低温C. 干旱D. 过度放牧【答案】B【解析】A、强风不受导致三种草地地上生物量低于地下生物量的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B、低温是导致三种草地地上生物量低于地下生物量的主要原因故正确C、该地由于海拔高气温低所以干旱不是导致三种草地地上生物量低于地下生物量的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D、三江源地区是我国的自然保护区不存在过度放牧现象不符合题意【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活根生物量比例可作为草地退化与否的敏感性指标极度退化的天然草地被称为黑土滩读图Ⅱ中活根生物量最少所以应为黑土滩因为人工草地退化前比天然草地植株密度大所以退化后的人工草地死根生物量比天然草地的生物量大活根生物量比未退化的天然草地少即Ⅰ为退化的人工草地Ⅲ为未退化的天然草地【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黑土滩为极度退化的天然草地三江源地区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是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的治理黑土滩应从合理放牧实行圈养种植牧草故①④正确禁捕食草动物可能会导致某些物种泛滥成灾导致生态失衡故②错误草方格沙障主要是治理风沙天气对交通设施的影响故③错误所以该题选D7.近几十年来咸海面积不断萎缩其主要原因有()A. 植被破坏蒸发旺盛B. 河流汇入水量减少C. 气候干燥降水稀少D. 河流泥沙大量人湖【答案】B【解析】8.下列有关图示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A. 海拔高气候寒冷生态脆弱B. 图中黄河流程最长河源区面积最大C. 人口少民族众多影响经济发展D. 距海远深居内陆致使该区以荒漠和草原景观为主【答案】A【解析】9.(1)推测卓乃湖区域全年主要风向为()9.(2)卓乃湖湖区风沙活动频繁的原因是()A. 东北风D. 东南风【答案】B【解析】【答案】D【解析】10.下列荒漠的分布与其主要成因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 拉丁美洲南端东岸地区的荒漠﹣﹣地形B. 阿拉伯半岛上的荒漠﹣﹣在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下C. 南美洲西海岸的热带荒漠逼近赤道地区﹣﹣地形D. 我国塔里木盆地中的荒漠﹣﹣深居内陆【答案】C【解析】A、拉丁美洲南端东岸地区位于安第斯山脉的背风坡降水少气候干旱形成荒漠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B、阿拉伯半岛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气流下沉或者风向从大陆吹来水汽含量少降水少气候干旱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C、南美洲西海岸的热带荒漠逼近赤道地区主要是受秘鲁寒流的影响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观点错误故正确D、我国塔里木盆地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受海洋的影响小周围为山地阻挡湿润气流所以降水少荒漠广布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11.丹顶鹤每天迁徙时段多在10 00~15 00 并常常避开广阔的森林和水域如果一定要经过时也要寻找最为狭窄的空地通过其原因是因为()A. 食物较丰富觅食较容易B. 风力较大便于飞行C. 天气晴朗飞行视野好D. 上升气流显著【答案】D【解析】12.(1)塔里木河下游出现断流引发下游()12.(2)大西海子水库对下游生态补水主要来源于()①大气降水②地下水③冰雪融水④湖泊水12.(3)生态补水后对下游自然地理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是()A. 变质作用增强B. 物理风化增强C. 化学风化增强D. 生物风化增强【答案】B【解析】(1)塔里木河下游断流下游地区来水减少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减弱同时风沙活动增强物理风化增强.变质作用属于内力作用与下游断流没有关系故选B【答案】C【解析】(2)读图可知天山山脉存在高山冰雪融水塔里木河深居内陆降水较少因此大西海子水库的补水一部分来源于上游高山冰雪融水一部分来自博斯腾湖调水故【答案】A【解析】(3)对下游进行生态补水后台特玛湖水量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加 A正确不能提升胡杨树涵养水源的能力 B错误生态补水水源来自博斯腾湖使得其水量减少不利于其生态环境的改善 C错误该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是各地理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生态补水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脆弱的生态环境 D错误故选A13.(1)图中A、B两地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别是()13.(2)治理图中B处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是()A. 草场退化、水土流失B. 湿地破坏、石漠化C. 土地盐碱化、水土流失D. 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答案】C【解析】【答案】D【解析】14.(1)材料反映出该区域水循环的各个环节()14.(2)该区域地下径流非常丰富的原因是()14.(3)该区域()A. 下渗量等于地下径流量B. 蒸发量小于540mmC. 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D. 地表径流远大于430mm【答案】B【解析】(1)该区域降水量1400mm 径流总量860mm 其他包括蒸发、蒸腾及人为引用水等约为540mm 降水量>径流量+蒸发量 C错 B对从图中可以看出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基本相等约为430mm D错但实际上地表水下渗过程中土壤及植物会吸收一部分水分因此地下径流量不能等于下渗量且地下径流可能还有地下水的补给 A错故选B【答案】A【解析】(2)喀斯特地区地表多裂隙地表水沿裂隙大量下渗形成地下暗河因此喀斯特地区地下水丰富地表水缺乏故选A【答案】D【解析】(3)据图可知该地区冬、春季降水很少且位于喀斯特地区地表水下渗严重而使地表水资源缺乏形成严重的旱灾故选D15.黄土高原地区轮荒制度盛行的结果是()①稳定和提高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②土地表土流失土壤肥力衰竭③林草植被遭破坏林草种源能再生④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答案】D【解析】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16.(1)简述伊比利亚半岛南部地区的地形和降水特征16.(2)分析该区域小流域鱼类群落保护价值较高的原因16.(3)分析修筑水坝后鱼类群落的保护价值发生的显著变化16.(4)有人提出该地区应尽量将水坝修筑在干流试为该观点提出论据【答案】(1)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起伏较大西南部为低地该区域为地中海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冬季多雨夏季干燥【解析】(1)伊比利亚半岛南部地区为地中海气候降水量季节(和年际)变化大由图可知该地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且地势起伏较大【答案】(2)小流域环境封闭性、独立性更强鱼类数量、品种较少且多特有珍稀物种该区域流域多独立入海且小流域支流少鱼类群落难以(进入其他流域)寻觅到替代的生境小流域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一旦被破坏不利于鱼类群落的保护和恢复【解析】(2)小流域环境的独立性更强多稀有物种由材料可知该区域流域多独流入海且小流域支流少鱼类群落难以找到替代的生境较小的生态系统一般脆弱性也较高【答案】(3)修筑水坝阻碍鱼类洄游激流水域减少、消失部分鱼类数量锐减乃至(功能性)灭绝鱼类群落保护价值整体降低修筑水坝使得(无论流域大小)水流(都能保持)平稳不同规模流域的水环境差异减小随流域面积的变化产生的鱼类群落保护价值差异大幅度减小【解析】(3)修筑水坝破坏了急流影响了鱼类洄游修筑水坝后不同规模流域的水环境差异减小导致鱼类群落保护价值差异减小【答案】(4)干流水量大且稳定性更高有利于(蓄水等)开发利用干流流域面积大鱼类群落的平均保护价值较低支流环境更脆弱应减轻支流开发强度干流筑坝部分鱼类可以游入支流找到替代生境【解析】(4)主要是从干流的利用价值较高保护价值较低、生态稳定性较高等角度分析17.科尔沁左翼后旗行政区划属于内蒙古自治区面积1.1万km^2 年降水量400mm左右地处农牧交错地带 2015年总人口近41万当地冬春多沙尘暴仅2008-2013年约6650km^2的草地中有562km^2转变为耕地有353km^2转变为林地约2700km^2的耕地中有190km^2转变为林地有265km^2转变为草地约664km^2的林地中有225km^2转变为耕地有217km^2的转变为草地分析并说明科尔沁左翼后旗当地土地利用与沙尘暴之间的关联性【答案】当地人口较为稠密土地过度开垦生产方式落后致使当地的耕地、林地、草地频繁转换破坏了地表植被覆盖生态恶化大陆性气候区年降水量少土地极易沙化故在冬春大风作用下多沙尘暴【解析】科尔沁左翼后旗行政区人口较为稠密土地过度开垦生产方式落后致使当地的耕地、林地、草地频繁转换破坏了地表植被覆盖生态恶化大陆性气候区年降水量少土地极易沙化为沙尘暴提供了沙源该地冬春多大风天气在风力作用下多沙尘暴18.(1)简述阿姆河、锡尔河引水灌溉对沿岸土地的影响18.(2)说明喀拉湖和凯拉库姆水库水位变化的原因18.(3)分析咸海面积萎缩对区域农业生产产生的危害【答案】(1)引水灌溉使地下水水位升高蒸发旺盛水中的矿物盐分在地表不断积累导致土壤盐碱化【解析】(1)由所学知识可知干旱地区如果引水灌溉不合理会使地下水水位升高由于蒸发旺盛导致水中的矿物盐分在地表不断积累导致土壤盐碱化土地退化【答案】(2)喀拉湖全球变暖流域内降水增加气温升高冰川融水量增加入湖水量增加水位上升凯拉库姆水库凯拉库姆水库上游的锡尔河流域人口增加灌溉面积扩大灌溉引水量增加导致入湖水量减少湖水水位下降【解析】(2)由图示信息可知喀拉湖位于中亚内陆地区全球变暖流域内山前降水增加气温升高冰川融水量增加导致入湖水量增加水位上升凯拉库姆水库锡尔河上游的水注入凯拉库姆水库由于人口增加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使入湖水量减少水位下降【答案】(3)沙尘暴多发导致绿洲地区土地退化·农田生产力下降植被退化草地沙化影响畜牧业发展【解析】(3)由所学知识可知湿地面积缩小使干旱地区风沙天气增加风沙危害多发导致绿洲地区土地退化农牧业生产力下降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高中地理学业质量测评二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学业质量测评二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学业质量测评:学业质量测评(二)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点分布表]考点题号荒漠化与水土流失1、2、3、4、5、6、7、8、9、10、11、12、13、27、29(3)森林和湿地的开发和保护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8、29(1)(2)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中央,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

沙漠中的沙丘顶部多流沙,植被较少,而沙丘底部植被相对丰富。

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年降水量70~150 mm,主要集中在5~9月,年蒸发量2 000 mm以上,冬季一般有20~30 cm深的稳定积雪覆盖。

下图为沙漠中某沙丘剖面图,据此完成1~2题。

1.沙丘土壤水分最丰富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答案 A解析由材料可知,冬季一般有20~30 cm深的稳定积雪覆盖,积雪冬季不会融化,次年,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是沙丘土壤水分最丰富的季节,故A项正确。

2.位于沙丘间平地处的梭梭等植被,可以有效地( )A.增加降水,调节气候B.涵养水源,增加土壤水分C.防风固沙,保护农田D.保持水土,减轻洪涝灾害答案 B解析尽管丘间平地有梭梭等植被分布,但植被稀疏,对调节气候作用不大,A项错误;丘间平地地势低平,土壤水分条件较好,植被对涵养水源有一定作用,B项正确;该地位于沙漠中,没有农田分布,C项错误;该地水分条件差,外力作用以风力为主,很少有洪涝灾害,D项错误。

石漠化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的喀斯特地区,因土壤严重侵蚀导致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

石漠化是贵州省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下表为贵州某地区地形坡度与土壤厚度的实测数据统计表。

读表完成3~5题。

人教版地理必修3检测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2节检测含答案

人教版地理必修3检测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2节检测含答案

第二章第二节一、单项选择题1.丛林的首要价值体此刻( A )A.改善生态环境B.为工业提供原料C.为人类提供食物D.为建筑业提供木材【解析】丛林的首要价值体此刻对生态环境的改善。

2.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留比较完整的原始丛林位于(C)A.东南亚地域B.非洲刚果河流域C.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D.加拿大的北部【解析】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的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留比较完整的原始丛林。

3.丛林被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主若是因为丛林具有(A)①调剂气候、稳固大气成份②修养水源、维持水土③繁衍物种④保护生物多样性⑤净化空气,美化环境⑥抽烟除尘,防风固沙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④⑤⑥C.①②③⑤⑥D.①②⑤⑥【解析】丛林具有调剂气候、稳固大气成份、修养水源、维持水土、繁衍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抽烟除尘、防风固沙等功能。

4.关于雨林的全世界环境效应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B)A.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深刻地阻碍着地球大气的碳氧平稳B.茂盛的雨林植被能减弱雨水对地表的冲洗,起到维持水土的作用C.雨林能起到类似海绵的作用,增进水循环、调剂水平稳D.雨林是世界上繁衍物种最多、爱惜时刻最长的场所,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解析】茂盛的雨林植被能减弱雨水对地表的冲洗,起到维持水土的作用,但这种作用只是区域性的,而非全世界性的。

5.若是亚马孙雨林被毁,将可能造成的阻碍是(A)①大气中CO2含量增多,全世界气候变暖②全世界水循环和水量平稳将受到重大阻碍③本地生态环境将可能恶化④雨林地域物种灭绝速度将大大加速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雨林一旦被毁,它所具有的“大自然的总调度室”的功能将会失去,环境将会被严峻破坏。

(2017河北衡水中学模拟)哈尼族要紧聚居在红河、澜沧江沿岸和无量山、哀牢山地带。

他们勤劳勇敢,擅长开垦梯田。

以下图为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示用意。

这一生态系统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丛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可持续进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检测新人教版必修3(2021学年)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检测新人教版必修3(2021学年)

2017秋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检测新人教版必修3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秋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检测新人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秋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检测新人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读全球荒漠分布示意图,完成第1~2题。

1全球荒漠分布地区主要受哪几种气候类型控制?()①热带季风气候②热带沙漠气候③温带大陆性气候④亚热带季风气候A.①②ﻩB。

②③ﻩC.③④D。

①④2我国西北沙漠化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不包括( )A。

温带大陆性气候,风力作用强B.高原、盆地为主,沙漠、戈壁面积广大C。

外流河为主,河网密集D。

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答案:1。

B 2。

C解析:依据图示,荒漠主要分布在降水较少的热带沙漠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河网稀疏,以内流河为主.3沙漠中植被的出现可对沙丘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主要作用机制是()A.降低风速进而增加风沙流对地表的侵蚀B.增加风沙流中颗粒物的含量而减少堆积C。

促进风沙流携沙能力的增强而增大侵蚀D.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形成沉降答案:D解析:沙漠中植被的出现可对沙丘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作用机制是降低风速,降低风沙流携沙能力,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形成沉降,从而增加堆积。

土壤盐渍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及受海水倒灌的海滨低地区域.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

读图,完成第4~5题。

人教版地理必修3检测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1节检测含答案

人教版地理必修3检测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1节检测含答案

第二章第一节一、单项选择题中国现有荒漠化土地万平方千米,其中风蚀荒漠化万平方千米,土壤盐渍化万平方千米,冻融荒漠化万平方千米。

荒漠化土地要紧散布在以下图所示的9个省区,共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99%,据此回答1~3题。

1.荒漠化土地面积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省区简称)( B )A.内蒙古、甘、藏、青B.新、内蒙古、藏、青C.青、藏、内蒙古、新D.新、藏、甘、青【解析】从图中提供的数据可知B选项正确。

2.冻融荒漠化土地要紧散布在(D)A.甘肃、河北B.新疆、内蒙古C.陕西、宁夏D.青海、西藏【解析】冻融荒漠化土地要紧散布在高寒地域,在我国要紧散布在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域。

3.荒漠化的防治要因地制宜,在塔里木盆地地域,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方法有(B) A.大面积植树造林B.成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体系C.扩大绿洲农业的种植面积D.扩大退耕面积【解析】塔里木盆地地处西北内陆,降水较少,不宜大面积植树造林,也不宜扩大绿洲农业的种植面积,而应成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体系,避免绿洲退化为荒漠。

以下图为新疆塔里木河下游绿洲环境转变示用意,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甲表示(C)A.土地盐碱化严峻B.沙丘移向绿洲C.河流水量减少D.冰川融水减少5.综合治理和爱惜塔里木盆地绿洲的合理方法是(B)A.禁止经济活动B.节约并合理用水C.增强矿产开发D.大力进展畜牧业【解析】第4题,气候变干与用水量增加均阻碍河流补给,使河流水量减少。

同时,河流水量减少会使地下水位下降。

C正确。

第5题,节约和合理用水是干旱地域爱惜生态环境、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方法之一,B正确。

(2016·河北百校联盟监测)以下图景观示意我国某区域生态环境治理中采取的某类工程方法。

读图,完成6~7题。

6.该景观常见于(A)A.黄土高原B.云贵高原C.南方低山丘陵地域D.华北平原7.以下图四幅示用意中能正确反映上图景观的是(C)A.①B.②C.③D.④【解析】第6题,读图可知,图中景观表示的鱼鳞坑,要紧散布在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域,主若是为防治陡坡水土流失而修建的生态爱惜工程,故应该为黄土高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本章整合提升基础测试一、单项选择题根据国家林业局防治沙漠化管理中心透露,我国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风沙带目前已达到270万平方千米左右,占我国陆地国土面积的30%。

目前沙化土地在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地区13个省区市已形成一条西起塔里木盆地,东至松嫩平原西北,东西长约4 500千米,南北宽约600千米的风沙带。

据此回答1~2题。

1.近些年来我国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B)A.降水量减少,蒸发旺盛所致B.人类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所致C.气候干旱、沙丘不断向农牧区推进所致D.全球气温升高,蒸发加剧,地面植被死亡所致【解析】近年来我国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因素,如过度放牧、过度樵采等造成植被破坏。

2.我国荒漠化防治的最高整治目标是(C)A.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B.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C.求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D.恢复自然环境【解析】我国荒漠化整治目标是建立既防治荒漠化、又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防治体系,求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

下图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分布略图”。

读图完成3~4题。

3.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是(A)A.地势较高,气候寒冷B.冰川众多,湿地广布C.地形崎岖,交通不便D.深居内陆,远离海洋【解析】三江源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生态环境脆弱。

4.三江源地区湿地广布,其具有的重要价值突出表现为(C)①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②为鸟类等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空间③调蓄了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河流的洪水④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⑤具有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⑥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A.①③⑤B.①②③C.②④⑥D.④⑤⑥【解析】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作用,同时还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5.(2016·绍兴高二检测)下图是我国四个限制开发的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关于其生态建设主要方向,叙述正确的是(B)A.①封沙育草,涵养水源B.②控制开发强度,改善湿地C.③大力植树造林,提高草场载畜量D.④禁止超载过牧,退牧还草【解析】考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①大小兴安岭地区,大力植树造林;②三江平原改善湿地;③阴山北部禁止超载放牧,退牧还草;④黄土高原植树种草,涵养水源。

读下图,回答6~9题。

6.图示地区属于我国的(D)A.黄土高原B.柴达木盆地C.天山D.内蒙古高原7.为解决该地区能源短缺的问题,正确的措施是(B)A.兴建小水电站B.利用风力发电C.营造速生薪炭林D.修建核电站8.造成该地区荒漠化的原因是(B)A.过度樵采B.过度放牧C.过度农垦D.水资源利用不当9.防治该地荒漠化的最有效措施是(C)A.扎设草方格沙障固沙B.消除地表疏松沙质沉积物C.恢复荒漠区自然植被D.改善荒漠区局部小气候【解析】从景观图上可以看到蒙古包、牛羊等典型草原特征,应该属于内蒙古高原地区。

该地区降水较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资金缺乏,小水电站、薪炭林、核电站建设不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当地风力较大,适合风力发电。

当地主要生产活动是放牧,过度放牧能造成草场荒漠化。

荒漠化的最有效治理措施是恢复其地表自然植被。

下图是“植被、风速与输沙率的关系图”。

读图,回答下题。

10.图中反映出(B)A.同一植被条件下,输沙率与风速呈负相关B.同一风速条件下,输沙率与植被呈负相关C.在植被覆盖度为10~20%时,风速对输沙率的影响较小D.输沙率与植被、风速的关系不明显【解析】图中显示同一风速条件下,植被覆盖度越高、输沙率越低,即输沙率与植被呈负相关,所以防治荒漠化的相应措施是提高植被覆盖率。

(2017·江西上饶模拟)北半球季风气候区内某湖泊与其外流河干流存在“吞吐”关系。

下表为该湖泊水位和TSS(TSS为总悬浮质,是指在水流中悬浮运动的泥沙量)通量随季节变化统计表,流入为正、流出为负。

读表回答11~12题。

11.下列对该湖泊TSS通量变化产生的影响叙述,错误的一组是(D)①湖畔土壤肥力下降②湖泊航运条件变差③湖泊湿地生物多样性增多④湖泊调蓄功能不断改善⑤湖泊对周围局地气候调节作用减弱A.①②④B.①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③④12.该湖泊可能位于我国(A)A.华北平原B.长江中游平原C.珠江三角洲D.四川盆地【解析】第11题,从表中数据可看出,该湖泊TSS通量总体为正,说明湖泊泥沙不断增加,湖畔由于泥沙淤积而土壤肥力升高,故①错误;泥沙淤积而湖泊面积减小,会使湖泊湿地功能弱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故③错误;湖泊泥沙淤积而蓄水量变小,则调蓄功能减弱,故④错误。

第12题,该湖泊水位从6月开始升高,7、8月达到最大,表明该时段河流水补给湖泊,而季风区河流水补给以降水为主,则该地降水以7~8月为主,结合我国东部雨带推移规律,可判断该湖泊可能位于华北平原。

二、综合题13.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①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是__过度垦殖、放牧,使植被破坏严重__。

(2)图中②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__气候干旱,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__;为防治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我国正在上述地区进行巨大的生态工程建设为__“三北”防护林工程__。

(3)西北地区最主要的外力作用形式是(B)A.流水作用B.风力作用C.冰川作用D.波浪作用(4)④地区出现水土流失的最主要原因是__夏季多暴雨,土质疏松,植被破坏__。

【解析】__我国荒漠化的土地分布较广,不同地区荒漠化的成因不同,西北地区主要是风力作用形成的。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是自然和人为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原因主要是夏季多暴雨,土质疏松,人为原因是人类活动造成植被破坏。

14.下图阴影部分是世界热带雨林分布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热带雨林主要分布规律是__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__。

(2)A、B、C、D四地热带雨林区降水多的共同原因是什么?(3)找出下列地理事实的内在联系,在下列方框中填序号,说明它们的关系。

①大气中CO2含量增加;②全球气候变暖;③海平面上升;④森林面积减少;⑤两极冰川融化;⑥淹没沿海低地。

(4)F所在区域是目前地球上保存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区,试分析该区域能保存大面积热带雨林的原因。

并说明当前造成F地热带雨林毁坏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分别是什么?【答案】(2)信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或岛屿);受暖流影响,信风变湿润;湿润的信风在沿海形成地形雨。

(4)亚马孙河流域周围全都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水平均不高,因为丛林的阻隔和湿热环境的影响,一直未被开发;生活在其中的印第安人生产生活方式落后,人口很少,对自然索取不多。

根本原因: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发展需求。

直接原因:过度的迁移农业;商业性伐木;采矿、修路、城镇建设,开辟大型农业牧场。

【解析】(1)由图示知全球雨林的分布规律。

(2)四地均位于大陆东岸,受暖流及信风影响,在迎风坡降水多。

(3)结合各要素间联系填写。

(4)雨林的保护是全人类应共同参与的活动,也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知能提升一、单项选择题读“我国西北地区不同程度荒漠化土地分布图”,完成1~4题。

1.近50年来我国土地荒漠化严重的原因是(B)A.降水量减少,蒸发旺盛B.人类生产活动与生活活动不当C.字母A处的荒漠是人为原因造成的D.全球气温升高,地面植被死亡【解析】近50年来由于人类生产活动与生活活动不当,滥垦、滥伐、滥牧严重,导致我国土地荒漠化严重。

2.下列荒漠中,比较容易治理和利用的是(D)A.由于自然原因形成的荒漠B.塔克拉玛干沙漠C.原生沙质荒漠和砾漠D.水分和植物条件相对较好的荒漠【解析】水分和植物条件较好的地区植被较易成活,在荒漠中,荒漠化比较容易治理和利用。

3.在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D)A.地表覆盖着深厚的疏松沙质沉积物B.降雨量小,持续干旱促进土地荒漠化的进程C.大风日数多且集中,为风沙活动提供了动力条件D.人类活动中的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解析】在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由于人类的滥垦、滥伐、滥牧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4.导致科尔沁草原沙化土地出现连片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是(A)A.农牧交错带过度垦殖B.过度樵采破坏固定沙丘的植被C.牧区严重超载放牧,导致草地退化D.水资源利用不当,浪费严重【解析】科尔沁草原位于农牧交错带上,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草场退化、甚至沙化。

亚马孙河流域形成了高大密集的以乔木为主的雨林群落。

据此完成5~7题。

5.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区别于其他生态系统的优势表现在(B)①光合作用强烈②生物循环旺盛③雨林群落的生产力高④养分集中在地上的植物体内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③④【解析】热带雨林的生态系统养分主要集中在植物体内是其不利条件。

6.雨林群落高大茂密的原因是(A)①热量充足②水分丰沛③生长季节连续④土壤肥沃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解析】热带雨林由于光热水资源充足,并且常夏无冬,生长季节连续,所以林木高大茂密。

7.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A)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②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③雨林植被的吸收作用强烈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由于热带雨林所在地区常年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循环旺盛,所以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很容易带走土壤中的养分。

(2015·南昌高二检测)读“某区域图”,回答8~9题。

8.楼兰古城在两千多年前曾是塞外水乡、林草茂密的绿色王国和丝路重镇,楼兰古城消失的原因主要是(C)A.位于丝绸之路,战争频繁B.位于大陆内部,降水稀少C.过度樵采和灌溉用水增多,土地荒漠化D.风力侵蚀作用强9.N为塔里木盆地的内陆湖,M为湖边的小绿洲,N湖泊的主要补给水源与M绿洲盐碱化最严重的季节是(C)A.地下水夏季B.冰雪融水春季C.冰雪融水夏季D.地下水秋季【解析】楼兰古城地处我国塔里木盆地中,当地的河流湖泊多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但因为古城内的人们过度樵采和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了当地荒漠化现象的产生。

长期以来,塔里木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据此回答10~11题。

10.在一年中,塔里木河最大径流量一般出现在(C)A.6月B.7月C.8月D.9月11.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下列方案合理的是(D) A.上中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B.人工加速冰川消融,增加河水的补给C.下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D.上中游和下游地区均衡利用河水【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北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和利用。

第10题,塔里木河的补给为冰雪融水,7月该地区温度最高,但冰雪融水转化为径流要有一个过程,因而最大径流量出现在8月。

第11题,开发利用塔里木河要兼顾全局利益,注意生态保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