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故人庄》解析

合集下载

孟浩然七言绝句八首

孟浩然七言绝句八首

孟浩然七言绝句八首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字浚川,号东篱,被誉为“东篱之诗人”。

他的诗作多以田园为题材,写景抒怀,表现了他对自然和生活的深情眷恋。

他的诗歌清新自然,清丽唯美,深受后人的喜爱。

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他的七言绝句,被誉为优美的诗篇之一。

孟浩然的七言绝句总共有八首,每一首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这些诗篇凝练而优美,展现了孟浩然优雅的诗歌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第一首《春晓》描述了清晨春光的美丽和生机勃勃的景象,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诗中“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描绘了春天清晨人们从睡梦中醒来,感受到春光的熏染。

整首诗简洁明了,充满了活力和生机。

第二首《宿建德江》描绘了夜晚江畔的景色和诗人的思念之情。

诗人追忆往事,思念远方的亲人,凭着情感看着远方的青山绿水。

这首诗表达了孟浩然对家乡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充满了凄美和怀念。

第三首《秋登宣城谢朓楼》描绘了秋天登高楼望景的美妙体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沉思。

诗中的“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描绘了秋天的美景和人们对自然的感慨之情,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第四首《夕洛阳道》写景抒怀,描绘了夕阳下洛阳道的美丽景象和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诗中“柳色新花多,行人夕独过”描绘了夕阳下的洛阳道,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诗人感慨时光的流逝,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深深的思考。

第五首《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描绘了诗人在山房宿泊的情景和对友人迟迟不到的失望。

诗中“松颜雪鬓悲,丁当不来音”表达了诗人的心情和对友情的珍惜,充满了人情味和感动。

第七首《折杨柳》描述了诗人在霜雪之中折杨柳的情景和对自然的赞美。

诗中“群泪染青衫,旧梦无长还”描绘了折杨柳的情景,充满了离别的伤感和对自然的赞美。

诗人用简练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深深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敬仰。

第八首《渭城曲》写景抒怀,描绘了诗人对渭城的美丽景色和对家乡的思念。

《过故人庄》课件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过故人庄》课件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过故人庄》课件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选自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具体章节为第三单元《过故人庄》。

详细内容包括:诗词的朗读、生字词的学习、诗句的理解、诗意的把握、背景文化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1. 熟练朗读并背诵《过故人庄》,理解诗句的大意,感受诗人的情感。

2. 掌握生字词,了解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3. 了解作者陶渊明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体会古代文人的田园生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诗句中的一些生僻字词,诗句的理解与感悟。

教学重点:诗词的朗读、背诵,生字词的学习,诗意的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实践情景,引导学生体会与朋友相聚的美好时光,进而引出《过故人庄》这首诗的主题。

2. 诗词朗读:播放PPT,展示《过故人庄》的全文,带领学生一起朗读,注意停顿、重音、语调等。

3. 生字词学习:讲解诗句中的生字词,让学生在课本上标注并跟读。

4. 诗句理解:逐句解释诗句,分析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5. 例题讲解:挑选一句诗句,进行深入剖析,引导学生学会如何鉴赏诗句。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例题,分析其他诗句,巩固所学知识。

7. 诗意把握: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理解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8. 背景文化了解:简要介绍作者陶渊明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加深学生对诗句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诗句:将《过故人庄》的诗句书写在黑板上,突出重点字词。

2. 生字词:在诗句旁边列出生字词,方便学生记忆。

3. 解析: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句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根据课堂所学,分析下列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并说明其作用。

(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2)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2. 答案:(1)修辞手法:对仗。

作用:形象地描绘了庄园美景,营造出宁静、和谐的气氛。

(2)修辞手法:借代。

2020年中考真题古诗阅读赏析分类汇编含答案

2020年中考真题古诗阅读赏析分类汇编含答案

2019年古诗词阅读赏析汇编【北京中考】(二)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①》,完成10-11题。

(共5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①【蜀州】有的版本写作“蜀川”。

10.这是一首送别诗。

朋友将远赴蜀州,离别之际,诗人以两人共同的境遇“①”宽解友人,并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劝慰鼓励友人。

全诗既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的②之情,也表现了诗人③的人生态度。

(3分)11.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一作“随风”)直到夜郎西”,与本诗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的都是对朋友的深厚情谊。

请你结合诗句内容,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各自是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

(2分)答:10.【答案】宦游人,不舍、依依惜别,乐观豁达【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内容、作者情感和人生态度,难度易。

①从诗中“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判断诗人共同的境遇“宦游人”;②送别诗表达的情感为不舍、依依惜别;“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11.【答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友谊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抒发作者乐观豁达的情感;“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运用寄情于景和拟人的手法,作者借“明月”寄托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体现了对友人的忧虑、关切、同情和不舍。

【天津中考】5.下面对《渡荆门送别》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D )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A.首联点题,写出诗人乘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将到楚地游览。

B.“山随平野尽”一句,“随”“尽”两个字,让静止的山峦富于动态。

C.颈联描摹的朗月映照下的夜景和黄昏的天边云霞,宛如两幅图画,令人陶醉。

D.诗人在尾联直抒胸臆,借自己对家乡之水的恋恋不舍,抒发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过故人庄》完美版课件

《过故人庄》完美版课件

《过故人庄》完美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过故人庄》这首古诗。

教学内容选自教材第chapter 章节中的古典诗词部分,详细内容为对《过故人庄》的全文解读、背景分析、意境赏析以及相关的文学常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过故人庄》,体会诗中所表达的友情、思念之情。

2. 分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提高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3. 了解唐代诗人孟浩然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培养对古代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诗中意象、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重点:背诵《过故人庄》,体会诗人的情感,提高古典诗词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邀请两位同学扮演故人,进行简短对话,展示过故人庄的场景,引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展示:展示PPT课件,呈现《过故人庄》全文,并进行逐句解读。

3. 例题讲解:分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结合具体诗句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读其他类似诗句。

5. 背诵与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背诵《过故人庄》,讨论诗中的情感表达。

六、板书设计1. 《过故人庄》2. 诗人:孟浩然3. 诗句解读:具体诗句及解读4. 意象与修辞手法:列表呈现5. 重点知识:用不同颜色粉笔标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对《过故人庄》进行仿写,要求运用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 答案示例:参照课文,给出一个具体的示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孟浩然的其他诗作,了解唐代文化背景,提高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3.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操性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1. 意象:诗中的“青山”、“绿水”、“落霞”等自然景物,以及“故人庄”这一特定场景,都是诗人借以抒发情感的意象。

古诗《过故人庄》课件

古诗《过故人庄》课件

古诗《过故人庄》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内容选自教材第八章《诗海漫步》第二节,详细内容为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通过对这首古诗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古代诗人的交往风俗,感受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同时品味诗歌的艺术魅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朗读和背诵《过故人庄》,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掌握诗歌的基本分析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友人的真挚情感,引导学生珍惜友谊,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诗歌意境的理解和把握,诗歌表现手法的分析。

教学重点:诗歌内容的理解,朗读与背诵,诗歌情感的体会。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友谊的故事,引出本课的主题——珍惜友谊,进而导入新课《过故人庄》。

2. 朗读: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教师进行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节奏和情感。

3. 讲解:分析诗歌的背景,详细讲解诗歌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4. 例题讲解:分析诗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讲解诗人如何通过景物描绘表达情感。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诗句,描绘自己心中的美好景色,并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过故人庄》2. 诗人:孟浩然3. 诗歌意境:描绘美好景色,表达深厚友谊4. 重点词语:绿树、青山、故人、庄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课堂所学,分析诗句“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表现手法,并阐述其意义。

2. 答案:这句诗通过描绘诗人与友人相聚的场景,运用对比手法,突显了友谊的珍贵。

同时,通过“开轩面场圃”和“把酒话桑麻”两个动作,展现了诗人的豪爽与闲适,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真挚情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朗读、练习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较好地理解了诗歌内容,体会了诗人情感。

《过故人庄》优秀课件

《过故人庄》优秀课件

《过故人庄》优秀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古诗文阅读与欣赏》,教材的章节为《过故人庄》。

详细内容包括对古诗的朗读、理解、赏析,以及对作者陶渊明的生平简介和创作背景介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过故人庄》的朗读技巧,感受古文的韵律美;2. 理解古诗的字面意义,深入挖掘诗中的意境,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3. 了解作者陶渊明的生平事迹和创作背景,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古诗中意境的理解和赏析。

教学重点:朗读技巧的掌握、古诗意义的理解、作者生平与创作背景的介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件:《过故人庄》原文、插图、作者简介、创作背景等;2. 学生用书:《语文》教材;3. 录音机、音响设备:播放古诗朗读录音。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实践情景,引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过故人庄》。

2. 朗读:播放古诗朗读录音,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随后,邀请学生上台示范朗读,并指导朗读技巧。

3. 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古诗,理解字面意义,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诗中的意境。

4. 赏析:讲解古诗的写作背景,分析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诗中的意境。

5. 例题讲解:以一首与《过故人庄》意境相近的古诗为例,讲解如何分析古诗的意境。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分析一首古诗的意境,并进行分享。

7. 作者介绍:简要介绍作者陶渊明的生平事迹,帮助学生了解古诗的创作背景。

六、板书设计1. 《过故人庄》2. 内容:朗读技巧诗句理解作者介绍创作背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首古诗的意境,写出自己的感悟。

示例作业题目:《静夜思》意境分析。

答案示例:通过对《静夜思》的阅读和分析,我感受到了诗人李白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描绘了诗人夜晚看到月光照在床前,联想到家乡的雪景,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2. 课后拓展:收集陶渊明的其他作品,了解其创作风格,下节课进行分享。

过故人庄全文解析 过故人庄古诗意思

过故人庄全文解析 过故人庄古诗意思

过故人庄全文解析过故人庄古诗意思
《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具",准备;"鸡黍",农家待客的丰盛饭菜。

此联意为:老朋友准备了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去乡下他的家中做客。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绿树环抱村庄,青山在城外平斜。

"合",指环绕。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推开窗对着晒谷场和菜园,边饮酒边闲聊耕作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等到重阳节那天,我还要来这里饮酒赏菊花。

一个普通的农庄、一顿寻常的农家菜,诗中对这次相聚似乎只是信口道来,没有任何雕饰,而且这种平易近人的风格却正与诗中朴实的田园生活和谐一致,显得亲切有味,宛如闲话家常一般,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还有一种清新的田园味道。

各诗句之间平衡均匀,共同构或了一个完整的意境,不着痕迹地将清幽秀美的农村风光和淳朴真挚的情感融为一体。

(《唐诗三百首》)。

《过故人庄》教案设计

《过故人庄》教案设计

《过故人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过故人庄》。

(2)理解并掌握诗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分析并欣赏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文内容。

(2)运用想象和联想,体验诗中的意境,提高审美能力。

(3)学会通过朗读、表演等形式,表达自己对诗文的理解和感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故人、故土的深厚感情,培养热爱家乡、珍惜友谊的价值观。

(2)了解古代农村的生活场景,体验其中的淳朴民风,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3)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好,珍惜当下,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二、教学重点1. 诗文的朗读与背诵。

2. 诗中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理解与运用。

3. 诗文意境的体验与感悟。

三、教学难点1. 诗中古代农村生活场景的理解。

2. 诗中蕴含的深厚情感的体会。

3. 朗读与表演的技巧指导。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内容。

2. 运用想象和联想,让学生体验诗中的意境,提高审美能力。

3. 通过朗读、表演等形式,让学生表达自己对诗文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诗文的朗读录音、相关图片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等学习用品。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诗人孟浩然及本诗的背景,激发学生对诗文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阅读诗文,理解诗文大意,体会诗文情感。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理解诗文内容。

4. 意境体验: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体验诗中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情感。

5. 情感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本诗的理解和感悟,讨论诗中的情感内涵。

七、课堂练习1. 朗读练习:让学生朗读诗文,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把握。

2. 背诵练习:让学生背诵诗文,提高记忆力和表达能力。

3. 写作练习:以“访友”为主题,让学生发挥想象,写一篇访友的经历。

《过故人庄》教案设计

《过故人庄》教案设计

《过故人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过故人庄》。

(2)理解并掌握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分析并欣赏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运用朗读、讨论、小组合作等方法,深入解读诗歌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和热爱。

(2)感受友谊的珍贵,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理解和句子翻译。

2. 诗歌的意境和情感的分析和欣赏。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

2. 诗歌情感的深入解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诗人孟浩然的背景和诗歌风格。

(2)提问学生对友谊的理解和感受,引发学生对诗歌主题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注意字词的读音和语气。

(2)学生通过注释和词典辅助理解诗歌内容。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 探究学习:(1)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析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各小组汇报探究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 诗歌欣赏:(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的感受和体会。

6. 课堂小结:五、作业设计:1. 学生回家后背诵《过故人庄》。

2. 学生写一篇关于友谊的短文,结合诗歌内容和个人感受。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是否有所提高,以及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的积极性和合作学习的态度。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背诵诗歌的情况和对作业短文的完成质量。

3. 学生自评和互评:鼓励学生自我反思学习过程,互相评价学习成果。

七、教学资源:1. 教材:《过故人庄》诗歌文本。

过故人庄(精美PPT)课件

过故人庄(精美PPT)课件

过故人庄(精美PPT)课件
背生疽疮且愈,时逢王昌龄来访,与之相与甚欢,“食鲜疾动“而卒。作者终 生布衣,喜欢爱好漫游,而以隐居者闻名。继小谢(灵运)之后,是开唐代山 水田园诗之先,诗风与王维相近,后人以“王孟“并称。其诗大都表现隐居情 趣,以孤清恬淡见长,生前和身后都享有盛名。 词语解析: “具“,准备。 “黍“,小米。“ “郭“,外城。 “轩“,窗子。“面”,对着。“场圃“,场地和菜园。 “把酒”,端着酒杯。“话“,闲谈。“桑麻“,农作物。
过故人庄(精美PPT)课件
“就“,亲 近,观赏。
老朋友杀鸡 煮黍,
准备了丰盛 的菜Biblioteka ,我应这盛情 的邀请,来到了朋友 的农家。
放眼望去,
碧绿的树木, 将村庄合绕,
城外青山横 躺,
与田园相互 依斜。
试译如下:
过故人庄(精美PPT)课件
打开窗户,
那木桌竹椅,
整齐地摆放 在谷场,
我们坐下后,
喝着浓烈的 美酒,
过故人庄(精美PPT) 课件
演讲人
过故人庄(精美PPT)课件
《过故人庄》是作者早期隐居鹿门山时的作品。作者把田园写得十分恬静,清静而 幽闲的环境,闲雅的生活以及故人的情谊,这种田园生活的悠然快乐,这种有如世 外桃园的场景是大多数人所向往的日子。 请看原文: 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作者简介: 孟浩然(六百八十九年——七百四十年),湖北襄阳县人。他四十岁前,住在襄阳 附近的鹿门山读书做诗,曾经前往吴越等地漫游。四十岁到京城长安参加殿试,考 取进士,但是未被录取。其时张九龄任荆州知府,招为幕僚,不久归家乡。
过故人庄(精美PPT)课件

公开课《过故人庄》优秀完整精品课件

公开课《过故人庄》优秀完整精品课件

公开课《过故人庄》优秀完整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过故人庄》,内容包括诗歌的全文解析,着重分析诗歌的意境、修辞手法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具体章节为第二单元“古诗苑”,围绕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展开。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熟读《过故人庄》,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掌握作者表达情感的手法。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激发他们对古诗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诗歌的意境、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感悟诗人的情感,并运用到自己的文学创作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件:包括诗歌原文、注释、图片、例题等。

2. 纸质教材:学生用书、教师用书。

3. 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故人相聚的故事,引发学生对“过故人庄”的思考,进而导入新课。

2. 诵读:让学生齐读《过故人庄》,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 讲解:详细解析诗歌的全文,分析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作者情感。

4. 实践: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首短诗,表达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5. 例题讲解:分析一首与《过故人庄》风格相近的古诗,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鉴赏。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另一首古诗,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过故人庄》2. 诗歌原文3. 重点词语解释4. 诗歌意境分析5. 修辞手法分析6. 作者情感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以“过故人庄”为题,创作一首短诗。

2. 答案示例:过故人庄,绿树掩映处,红尘喧嚣外,心境如诗。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惟愿故人,安康无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课堂表现,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孟浩然的其他诗作,深入了解其创作风格,提高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诗歌意境的分析2. 修辞手法的讲解3. 学生创作实践的指导4. 作业设计的深度和广度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践性详细补充和说明:一、诗歌意境的分析在分析《过故人庄》的意境时,应重点关注诗人如何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来表现内心的情感。

过故人庄解析

过故人庄解析

过故人庄解析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全唐诗》卷一六〇)【赏析】这是一首很朴实的诗,读来格外亲切。

开笔即写田家“具鸡黍”以邀友的淳朴,下面的绿树及青山则可见村庄美好的环境,写环境实质仍脱不开人,其中一个“合”字,既写出村庄的形,亦写出村庄远离市闹的温馨与安宁。

之后“开筵”二句最为亲切,也最能见出田家如常生活的景况。

据“绿树”“待到”二句可知时令乃夏秋之际,主客二人食“鸡黍”而把酒与话,既不吟风弄月,亦不谈什么仕途官道或遇与不遇,只道“桑麻”诸事,想来氛围一定轻松,情意也浓浓,所以诗人说他重阳节还要来,来“就”菊花。

“就”,既言赏菊,亦言伴菊而饮,此中有不凡情趣。

“就”菊一语,可见客非俗客,主非俗主,所以才成为“故人”。

此诗之朴实,一来自情味,一来自笔墨。

诗人之笔从始至终皆很老实,不弄词语的花架势,亦无所谓的托旨,叙事也不故弄玄虚,只一板一眼,很自然,也很舒畅。

许是我自小在农村长大,分外熟悉绿树围绕青山一抱的村庄风光,也分外熟悉乡人“具鸡黍”以待客的欢乐,还有那“场圃”更是少时游戏之乐园,所以尤觉此诗百读不厌,也觉得此诗与其说是诗人写得好,不如说是村庄的恬静及村人的淳朴成就了此首好诗。

孟浩然笔下写田家、山家、渔樵的诗很多,但很少有能与此诗相匹敌者,也很少有能读出此诗中那种家常与畅快者。

诗人还有一首《秋登兰山寄张五》云:“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这首诗所写是他邀友人来“就”菊花,写得也很朴实,也颇具乡村生活气息,然与《过故人庄》相比,也不得不屈居于次了。

陶渊明《归园田居》里有“时复墟曲人,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句,此诗“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里的情味,似毫不逊陶诗。

《过故人庄》 文章解析

《过故人庄》 文章解析

《过故人庄》文章解析过故人庄过故人庄是一首作者不详的唐代诗歌,描绘了诗人经过故人庄园的情景,流露出对逝去的友谊的思念和感慨。

这首诗通过描绘庄园的景色,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

本文将对《过故人庄》进行解析,剖析其中的艺术特点和主题。

首先,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庄园之中。

诗中写道:“草色新绿叶初长,晨雾朦胧湿庭堂。

”这一描述展示了春天的景象,新绿的草地和朦胧的晨雾让人感受到了清新而宁静的氛围。

接着诗句写道:“久别之后君家改,肠断君家弟兄亡。

”这里用“久别”和“改”来表达诗人与庄园的分别之感,再通过“弟兄亡”表达了作者对已故朋友的思念之情。

通过这种真切、感人的描写,诗人让读者能够感同身受,共鸣于诗中的情感。

其次,诗人通过对庄园的描绘,间接传达出对友情变幻莫测的思考。

诗中写道:“建德松筠抱危根,安知兰棹信常安。

”这里的“建德松筠”和“兰棹”分别象征着朋友之情和美好的时光。

通过表达“抱危根”和“信常安”,诗人将对友情的这种坚定和信任转化为直接的物象,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和对逝去友情的感慨。

正是通过这种反差的描写,诗人使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友情的宝贵和变化无常。

最后,诗中也融入了对生命和人生的思考。

诗中写道:“委地无人今古多,桃花也笑春风和。

”这里的“委地无人”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感触,“桃花也笑春风和”则以桃花的笑靥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感恩。

通过这样的写法,诗人深情而含蓄地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价值的思考。

正是这种从微观描写中塑造的抽象意境,使得该诗在表达人生哲理的同时不失诗意和美感。

综合起来,《过故人庄》是一首以庄园为背景,抒发对逝去友情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的诗歌。

通过描绘庄园的景色,诗人巧妙地展现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并跳跃出具体的场景,提出了对友情和人生的深刻反思。

这首诗以其深邃而思想性强的艺术形象,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韵味悠长的诗意,成为唐代诗歌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过故人庄》中的田园风光、友情与人生感悟

《过故人庄》中的田园风光、友情与人生感悟

《过故人庄》中的田园风光、友情与人生感悟
《过故人庄》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一首佳作,它描绘了田园风光、友情和人生感悟。

首先,诗中的田园风光引人入胜。

诗人用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绿树环绕的村落和青山横斜的景象,表现出田园的宁静与美丽。

这种自然风光不仅令人心旷神怡,也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其次,诗中的友情真挚动人。

诗人通过故人邀请他到田家做客的情节,表达了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这种友情是真诚的、纯粹的,没有世俗的纷扰和利益的纠葛,让人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

最后,诗中的人生感悟深邃悠远。

诗人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悟。

他追求的是一种淡泊名利、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让他感到内心世界的和谐与平衡。

同时,他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感慨,让人反思自己的人生道路和价值取向。

总的来说,《过故人庄》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诗歌,它通过田园风光、友情和人生感悟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这首诗不仅具有
艺术价值,也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让人在欣赏美的同时,也能思考人生的真谛。

过故人庄解析

过故人庄解析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注释】
①过: 拜访。

②故人: 老朋友。

③庄:田庄。

④具: 准备, 置办。

⑤鸡黍:指鸡和黄米饭,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食。

⑥至: 到。

⑦合: 环绕。

⑧郭: 古代城墙有内外两重, 内为城,外为郭。

这里指村庄的外墙。

⑨斜(xiá) : 倾斜(xié)之意。

因古诗需与上一句押韵, 所以应读xiá。

⑩开:打开, 开启。

⑪轩:窗户。

面: 面对。

⑫场圃: 场, 打谷场、稻场;圃, 菜园。

⑬把酒:端着酒杯,指饮酒。

⑭桑麻: 桑树和麻,这里泛指庄稼。

⑮重阳日: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古时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

⑯就菊花: 指饮菊花酒、赏菊花。

就:靠近, 指去做某事。

【译文】
老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要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

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

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

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过故人庄》唐诗鉴赏

《过故人庄》唐诗鉴赏

《过故人庄》唐诗鉴赏《过故人庄》唐诗鉴赏【原文】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活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赏析】孟浩然的诗有什么特点呢?闻一多说“淡到看不见诗”(闻一多《孟浩然》),沈德潜称“语淡而味终不薄”(《唐诗别裁》),黄生云:“诗以信口道出,笔尖几不着点墨,浅之至而深,淡之至而浓,老之至而媚。

”(《唐诗摘抄》)一句话,孟诗平易质朴而至性至情,浅淡随和而至深至浓。

《过故人庄》就体现了孟诗的这一特色《过故人庄》八句四联,完整地描写了作者访问老友农庄的详细经过。

题材的选择几乎是触目即是,信手拈来,不刻意剪裁增补,不精心虚构巧饰,全诗呈现出一派地道天然的农家本色。

语言表达明白如话,行云流水。

主客之间不拘形式,不拘礼节,随心任性,倾心交谈,凸现了知音知心的至情至性。

可是,细细体味,我们却能透过平实随意的题材内容和平淡晓畅的语言表达深深体味到诗歌潜在的曲折微妙和诗人隐抑不发的诗韵情致。

首联写诗人应邀赴约。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遣词造语毫无渲染,有约即至,招之即来,简简单单,随随便便。

没有虚情假意的推托拒绝,没有冠冕堂皇的繁文缛节,没有铺排挥霍的热闹排场,取而代之的是田家鸡黍的盛情款待,故旧知心的坦诚相待和绿树青山的自然亲近。

这种有邀即至的描写渲染了一种轻松自如、无拘无束的交流氛围,也展示了主客之间情深意重、心心相印的深厚情谊。

耐人寻味的是朋友待客“具鸡黍”而非“烹羊宰牛”(李白待友之道),何也?其间大有深义。

这两句化用了一个典故。

《论语?微子》记载,孔子的学生子路曾向一位荷锄丈人探问孔子的行踪,丈人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指孔子)!”说罢,径自锄草,不理子路了。

子路呆立一旁,不知所措。

当晚,丈人留宿子路,并且“杀鸡为黍而食之。

”次日,子路见了孔子,把这件事告诉了孔子。

孔子说:“隐者也。

”叫子路返回去解释一下,子路再到丈人家,丈人已走,他就对丈人的儿子说,“不仕无义”,孔子谋仕是“行其义也,”因此,虽然“道之不行,已知之矣”,但孔子仍要谋仕。

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古诗词阅读理解

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古诗词阅读理解

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古诗词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过故人庄》一诗,完成下面小题。

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五言___________。

2.这首诗共有几联对仗?回答正确的一项是()A.一联B.两联C.三联D.四联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通过首联“故人”待客之盛,尾联“我”重阳之约,表现出主客间深挚的友情。

B.本诗中间四句描绘了一幅村外青山、村边绿树、村内谷场、田野桑麻的田园风景图。

C.本诗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文笔浓郁而生动,意境深远而富有哲理。

D.本诗将主客情谊之淳、田园风景之淳、农家生活之淳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淳美意境。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陶渊明,西晋著名诗人,他的诗以写田园生活和山水景色见长,被誉为“田园诗人”。

B.杜甫的诗歌记录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出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爱国之情。

C.白居易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琵琶行》是一种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

D.李清照的《声声慢》通篇写“愁”,抒写词人在国破家亡遭受劫难后的忧愁苦闷。

【答案】1.律诗2.B3.C4.A【解析】1.本题考查对诗歌体裁的把握能力。

诗歌的体裁主要分为古代诗歌和新诗两类,古代诗歌又可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古风),近体诗又分为格律诗、绝句、词、曲。

格律诗又分为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本诗符合格律诗的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七言句,本诗每句5字,属于五言律诗;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对仗;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律诗通常押平声韵,本诗每联的尾字“家、斜、麻、花”均押“a”韵。

2.本题考查把握律诗基本特点的能力。

题干要求分析本诗有几联对仗,作答本题,必须要识记律诗的基本特点,即颔联、颈联必须对仗,但也不能因为惯性思维,忽略了首联和尾联的对仗可能。

孟浩然最著名的20首诗,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最著名的20首诗,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最著名的20首诗,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

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

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

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

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1,《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千古名句解析: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一整首都可以作为名句,春意盎然的景色中,鸟语花香,却因一夜风雨,花落如雨,睡梦中醒来,见到此情此景,不禁感慨作诗。

创作背景:《春晓》这首小诗,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

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

整首诗的风格就像行云流水一样平易自然,然而悠远深厚,独臻妙境。

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在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涵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

孟浩然早年隐居鹿门山,后入长安谋求官职,考进士不中,还归故乡。

《春晓》即是他隐居鹿门山时所作。

2,《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千古名句解析: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诗人描写田园风光,鸡黍、田家、绿树、青山、苗圃、桑麻、菊花。

等到重阳节看菊花也不错。

心情悠闲真好。

创作背景: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

通过写田园生活的风光,写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全文十分押韵。

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

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

以亲切省净的语言,如话家常的形式,写了从往访到告别的过程。

其写田园景物清新恬静,写朋友情谊真挚深厚,写田家生活简朴亲切。

这首诗是孟浩然隐居鹿门山时,对上姓田的朋家做客这件事的描写。

【经典诗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经典诗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经典诗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出处】出自唐•盂浩然《过故人庄》【释义】绿树环抱,显得自成一统,别有天地;郭外的青山依依相伴,则又让村庄不显得孤独。

【解析】原诗为:&ldquo,经典语句;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称盂浩然的诗“语淡而味终不薄”。

也就是说,读盂诗,应该透过它淡淡的外表,去体会内在的韵味。

《过故人庄》在盂诗中虽不算是最淡的,但它用省净的语言,平平地叙述,几乎没有一个夸张的句子,没有一个使人兴奋的词语,也已经可算是“淡到看不见诗”(闻一多《盂浩然》)的程度了。

盂浩然是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县)人,盛唐早期的著名诗人,与李白同时而年长。

李白这些晚辈大诗人都对这位前辈尊敬有加。

李白曾有诗篇赞美盂浩然道:“吾爱盂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盂浩然出身门第不高,难有腾达机会,自己也不是很喜欢投机钻营,故直到五十来岁,尽管诗名传天下,却始终还是一介布衣。

当时诗人王维在朝廷任重职,一天,盂浩然正在王维官署时,皇帝突然驾临。

因为事先没有通报,盂浩然不免有点慌乱,爬到床底下躲了起来皇帝进来后,知道官署里还有客人。

王维瞒不过,只好把盂浩然叫了出来。

皇帝对盂浩然说:你的大名我也早就听说过了,不知道你最近可有些什么新作?这是盂浩然一辈子都难得的好机会,于是献上这么一首诗道:北阙休上书,南山归蔽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唐玄宗看了很不高兴。

说道:君为大才,我非明主。

不是我不用你,是你从来都没有找过我。

现在你在诗中却言我抛弃你,这叫人如何说起?你还是归你的南山(唐人好隐居长安郊外的终南山,以此作为升官捷径,故南山有隐居之义)去好了!就这一句话,把盂浩然一辈子的仕途都给堵死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语译:
老朋友宰了鸡又煮黄米饭,要我做客到田家,翠绿的树林将村庄环抱,城外的青山掩映,一脉迤逦横斜。

推开了长窗,正对着宽阔的场院;我们把杯对饮,唠一唠农家的家常。

待到九月九日佳节重阳,我一定再来,将你新酿的菊花酒儿品尝。

赏析:
这是件人人都可遇的生活琐事,但其中朴茂渊永的情趣,却非诗人不能写出。

鸡黍是平常之物,田舍是平常之所,然而故人来邀却别有情趣,诗人则带着真诚的喜悦一路行来,望中所见,山树无染,一片青绿,远近相映,清新怡人。

这清澄的自然景色,进一步淘洗了诗人的真扑情愫,使他的盎漾情兴益发不可掩抑。

因此进得屋来,他要开轩面场圃,继续呼吸田野清新的空气,并与故人一起,借着村酿的助力,兴致勃勃的谈起了有关生计的桑麻之事。

这种由醇厚的情意而生发的勃勃意趣,使诗人深感欢会的短暂,于是又与主人相约,等重九日菊花盛开时再来就饮。

诗至此,已不复知是酒之醉人,抑是情之醉人。

纪昀评王孟诗品有云:“王清而远,孟清而切。

学王不成,留为空腔;学孟不成流于浅语”(《瀛奎律髓》引)。

切而能清,实由于情兴朴茂。

诗至切近,则易滞着色相,流于琐碎;诗情朴茂,又易冲涌而出,流于粗率。

中唐时姚合、白居易分别常有此二病,然孟诗却能化实为虚,借助切而不滞的诗歌形象,将朴茂之情化为悠远的意韵,纪昀以“切”、“远”相对,似未为笃论。

本诗并不缕述田庄风情,而只以淡笔轻染,在应邀的过程中传送出恬淡神韵。

如“绿树村边合”隐见绿树环合中的庄院,显示出一种静谧之美;“青山郭外斜”,则借助远景中的一脉青山,用“斜”字从广度将景物引展开去,静谧中顿现开阔清旷。

故读孟诗如品清茗,入口平和,而细味之,则方觉味外之味无尽。

孟诗以“自然冲和”胜,但自然并非不假思索,孟诗的自然浑融中实具草蛇灰线的结构之妙。

此诗题为“过”,即访,却由访前之“邀”领起,由邀而行,由行而至,迤逦写来,落到访友把酒,衍为访后相约,这“访”虽写得极简,却因访前所感所见而意兴勃发,又因访后相约而余音绕梁。

一个“就”字遥应起笔“邀”字,由被动而“至”,到主动来“就”,因而把“访”故人之情升华为旷放的野人之兴。

其他如“绿”浓“青”淡之分状远树近山,“斜”字应“合”之深得画理,“酒”字下探引出“菊花”,均见提炼之功。

而由提炼返之自然,则是王孟诗派的极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