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解剖实验报告
青蛙解剖实验报告

青蛙解剖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 学习青蛙的结构、解剖方法和器官位置。
2. 了解扁桃体和肝脏的结构和功能。
二、实验仪器和材料仪器:手术剪、显微镜材料:青蛙1只、解剖剪、解剖刀、手术刀片、手套、盐水、卡板、滴管、移液管、虫钳、溶液瓶、盛装细胞器官的小玻璃瓶。
三、实验步骤1. 静置:在50ml盛装盐水的小瓶中加入安乃近药片5mg左右,让青蛙进入麻醉状态。
2. 准备:穿上手套,将青蛙放在卡板上,用虫钳轻轻将青蛙固定在卡板上。
3. 开始解剖:用解剖剪剪开腹部,从中线处开始,顺着下腹部一直剪到脚趾处。
剪开后就可以看到青蛙的内脏了。
4. 手术刀片:取出手术刀片,沿着腰部的中线切开腹腔,注意不要切到内脏。
切开后将其侧开。
5. 观察肝脏:观察肝脏,肝脏有三个叶,左叶、右前叶、右后叶,这三个叶的连接处是肝门,肝门里有肝动脉、肝门静脉和肝管。
肝脏起到重要的代谢和解毒作用,是人体最大的脏器之一。
6. 观察扁桃体:在肝脏的下方可以看到扁桃体,它是一种免疫器官,主要作用是防止身体受到外来致病菌的侵袭。
7. 用显微镜观察肝脏细胞:将一片肝脏组织放在盛装细胞器官的小玻璃瓶中,滴上少量盐水,加入少量酒精进行固定。
然后用移液管将固定好的组织放在显微镜上,放大视野观察肝脏细胞的构造和功能。
8. 清洁工作:实验结束后,清洁实验器具和工作台,尤其是应该认真清洁手术剪、手术刀片和解剖刀等器具。
四、实验结果和分析1. 解剖出的青蛙内脏清晰可见,肝脏、肺、心脏等器官位置可以清晰的看到。
2. 肝脏是可以分为左叶、右前叶、右后叶三个叶片的,它们通过肝门相连接,肝门内还有其他的细胞器官。
3. 扁桃体位于肝脏下方,它是一种重要的免疫器官。
4. 在显微镜下观察肝脏细胞,可以看到它们具有一定的吞噬有害物质的能力。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了解了青蛙的解剖结构和解剖方法,以及肝脏、扁桃体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同时,还学会了如何用显微镜观察组织细胞,进一步加深了对生命科学的理解。
解剖青蛙实验报告

解剖青蛙实验报告引言:在生物学教学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解剖青蛙是初级生物学实验中常见的一项实验,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力和科学思维的有效方式。
本文将对解剖青蛙实验所采取的步骤和实验结果进行详细描述。
实验材料:实验所使用的材料包括一只新鲜的青蛙、手套、解剖刀、显微镜、手术剪、注射器、图钉、解剖盘、实验报告模版等。
步骤一:外部解剖首先,我们戴上手套,将新鲜的青蛙放置在解剖盘上。
用手持的显微镜观察青蛙的外部特征,包括四肢、眼睛、口腔和鼻孔等。
仔细观察后,我们开始进行外部解剖。
首先,使用手术剪将青蛙的前肢和后肢剪断,使其无法活动。
然后,用注射器注射少量生理盐水到青蛙体内,以保持其身体湿润。
接下来,使用解剖刀从腹部切开青蛙的腹肌,并将其沿着腹部剖开。
步骤二:内部解剖在青蛙的腹部剖开后,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其内部结构。
首先,我们观察青蛙的消化系统。
青蛙的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肠和肛门。
我们用图钉固定青蛙的嘴巴,然后使用解剖刀小心地切开口腔。
通过放大镜观察,我们可以看到青蛙的舌头和牙齿。
然后,我们将刀片插入食道并沿胃腔切开,观察到胃的位置和结构。
接下来,我们将注意力转向青蛙的循环系统。
青蛙的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
我们用手术剪小心地剪开青蛙的胸腔,露出心脏。
通过显微镜观察,我们可以看到心脏有三个腔室:两个心房和一个心室。
利用注射器,我们可以将一些染色剂注入青蛙的心脏,以观察血液的循环路径。
最后,我们将目光转向青蛙的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
通过小心地切开腹部,我们可以看到青蛙的肺部和肾脏。
我们用显微镜仔细观察青蛙的肺泡结构和肾小球结构,以了解其呼吸和排泄功能。
结论:通过解剖青蛙的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青蛙的内部结构和器官功能。
我们观察到了青蛙的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并对其结构和功能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这个实验不仅提高了我们对青蛙生物学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我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亲自操作,我们不仅仅坐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解,而是亲身体验了科学实验的乐趣和学习的过程。
解剖青蛙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青蛙的内部结构,掌握解剖青蛙的方法和技巧。
2. 认识青蛙的主要器官和系统,了解它们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实验原理青蛙是两栖动物,具有典型的脊椎动物内部结构。
通过解剖青蛙,可以观察到其内部器官的形态、位置和相互关系,了解其生理功能。
三、实验材料1. 青蛙一只2. 解剖刀、镊子、解剖剪、解剖板、解剖针、生理盐水、纱布等3. 解剖图谱、实验指导书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将青蛙置于解剖板上,用解剖剪剪开青蛙的腹部皮肤,暴露内脏器官。
(2)用解剖针轻轻挑开内脏器官周围的结缔组织,使内脏器官分离。
(3)用生理盐水清洗内脏器官,去除血迹和污物。
2. 解剖过程(1)观察心脏:将心脏取出,观察其形态、颜色和大小,记录心跳次数。
(2)观察肺脏:将肺脏取出,观察其形态、颜色和大小,记录肺泡数量。
(3)观察肝脏:将肝脏取出,观察其形态、颜色和大小,记录肝脏叶的数量。
(4)观察胃和肠:将胃和肠取出,观察其形态、颜色和大小,记录胃的皱褶和肠的长度。
(5)观察肾脏:将肾脏取出,观察其形态、颜色和大小,记录肾脏的叶和血管分布。
(6)观察生殖器官:观察雄性青蛙的睾丸和雌性青蛙的卵巢,记录其形态和大小。
(7)观察神经系统:观察脊髓、脑和神经分布,记录神经的走向和分布。
(8)观察肌肉系统:观察青蛙的肌肉分布,记录肌肉的名称和位置。
3. 实验结果(1)心脏:呈椭圆形,颜色为红色,心跳次数为每分钟60-80次。
(2)肺脏:呈粉红色,有多个肺泡,肺泡数量较多。
(3)肝脏:呈棕红色,有多个叶,叶间有血管分布。
(4)胃和肠:胃呈囊状,有皱褶,肠较长,颜色为粉红色。
(5)肾脏:呈红色,有多个叶,叶间有血管分布。
(6)生殖器官:雄性青蛙的睾丸呈椭圆形,雌性青蛙的卵巢呈囊状。
(7)神经系统:脊髓位于脊柱中央,脑位于颅腔内,神经分布广泛。
(8)肌肉系统:青蛙的肌肉分布广泛,包括骨骼肌和内脏肌。
青蛙解剖观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青蛙的内部结构,掌握青蛙的解剖学知识。
2. 通过解剖青蛙,加深对脊椎动物内部结构层次的认识。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实验材料1. 青蛙尸体(雌雄不限,体长约为10-15厘米)。
2. 解剖器械:解剖剪、解剖镊、解剖针、解剖刀、解剖板等。
3. 显微镜及显微镜配件。
4. 水平仪、解剖盘、解剖剪、解剖镊、解剖针、解剖刀、解剖板等。
5. 水溶液:生理盐水、碘酒、酒精等。
三、实验步骤1. 解剖准备- 将青蛙尸体放在解剖板上,用解剖剪剪开皮肤,暴露肌肉和内脏。
- 用解剖镊和剪刀将肌肉与内脏分离,注意不要损伤内脏。
2. 内脏观察- 观察心脏:心脏呈长椭圆形,位于胸腔中央,分为左右两个心房和两个心室。
- 观察肝脏:肝脏呈红褐色,位于腹腔左侧,分为左右两个叶。
- 观察胃:胃呈囊状,位于腹腔前部,分为贲门、胃体和幽门。
- 观察小肠:小肠呈长管状,位于腹腔中部,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 观察大肠:大肠呈短管状,位于腹腔后部,分为盲肠、结肠和直肠。
- 观察生殖器官:雌蛙的卵巢位于腹腔左侧,呈囊状;雄蛙的睾丸位于腹腔左侧,呈球形。
3. 神经系统观察- 观察脊髓:脊髓位于脊柱中央,呈圆柱状,分为前角、侧角和后角。
- 观察脑:脑位于颅腔内,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
- 观察神经:观察脑神经和脊神经的分布,了解神经系统的功能。
4. 骨骼系统观察- 观察颅骨:颅骨由多个骨头组成,包括顶骨、颞骨、枕骨等。
- 观察脊柱:脊柱由多个椎骨组成,分为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尾椎。
- 观察四肢骨骼:观察前肢骨骼和后肢骨骼,了解骨骼系统的功能。
5. 显微镜观察- 观察心脏切片:观察心脏的瓣膜、心肌纤维等结构。
- 观察肝切片:观察肝脏的肝小叶、肝细胞等结构。
- 观察肠切片:观察小肠的绒毛、肠腺等结构。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青蛙内脏结构完整,各器官功能正常。
2. 神经系统分布合理,功能完善。
3. 骨骼系统结构稳定,支持身体运动。
青蛙解剖实验报告心脏

一、实验目的通过解剖青蛙心脏,观察其结构特点,了解心脏的形态、大小、位置、血管连接等,并掌握心脏的基本生理功能。
二、实验材料1. 健康青蛙一只2. 解剖盘3. 解剖剪4. 解剖镊5. 生理盐水6. 纱布7. 显微镜(可选)三、实验步骤1. 青蛙麻醉:将青蛙放入广口瓶中,加入少量乙醚,轻晃瓶子使其昏迷。
2. 解剖青蛙:将青蛙仰卧固定在解剖盘上,用解剖剪沿腹中线剪开皮肤,分离肌肉,暴露内脏。
3. 心脏位置定位:观察心脏位置,心脏位于腹腔中部,背靠脊椎,前接肺脏,后连肝脏。
4. 心脏表面观察:用解剖镊提起心脏,观察其外形、大小、颜色。
正常心脏呈红色,表面光滑,质地柔软。
5. 心脏内部结构观察:- 心房:用解剖剪剪开心房,观察心房内部结构。
心房分为左心房和右心房,左心房较小,右心房较大。
- 心室:用解剖剪剪开心室,观察心室内部结构。
心室分为左心室和右心室,左心室壁较厚,右心室壁较薄。
- 瓣膜:观察心脏瓣膜,包括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
瓣膜的作用是防止血液逆流。
6. 心脏血管连接观察:- 左心房:左心房通过二尖瓣与左心室相连。
- 右心房:右心房通过三尖瓣与右心室相连。
- 左心室:左心室通过主动脉瓣与主动脉相连,将血液泵送到全身。
- 右心室:右心室通过肺动脉瓣与肺动脉相连,将血液泵送到肺部。
7. 心脏生理功能讲解:-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负责将血液泵送到全身各个部位。
- 心脏通过心脏瓣膜保证血液单向流动,防止血液逆流。
- 心脏的收缩和舒张是心脏泵血的基本机制。
四、实验结果通过解剖青蛙心脏,观察到心脏具有以下特点:1. 心脏位于腹腔中部,背靠脊椎,前接肺脏,后连肝脏。
2. 心脏呈红色,表面光滑,质地柔软。
3. 心脏分为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
4. 心脏瓣膜保证血液单向流动。
5. 心脏通过主动脉和肺动脉将血液泵送到全身和肺部。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青蛙心脏的结构特点、血管连接和生理功能。
实验四 蛙的形态观察和内部解剖

8、神经系统和感官 、
三、作业及思考题
1、填写蛙内部解剖图。 、填写蛙内部解剖图。 2、思考总结脊椎动物由水生向陆生转变所面临的 、 矛盾、 矛盾、两栖类对陆地生活的初步适应以及在适应 上尚不完善的特征。 上尚不完善的特征。 3、预习 、
口咽腔
内鼻孔 犁鼻齿
颌齿
喉门
舌
舌根
蛙的淋巴系统
尾杆骨尖端 后淋巴心
肺静脉 肺动脉
喉门 肺囊内壁褶皱
蛙肺的结构
体动脉(动脉干) 体动脉(动脉干) 动脉圆锥 前大静脉
肺静脉
心房
静脉窦
心室
后大静脉
蛙心脏背面观
排泄系统
输卵管 牟氏管 脂肪体 蟾蜍毕氏器 性逆转 肾上腺 精巢 卵巢 肾脏 吴氏管 吴氏管(中肾管) 吴氏管(中肾管) 子宫 膀胱 泄殖腔
uterus 蟾 蜍 生 殖 系 统
3、通过观察蛙的外形、皮肤、骨骼和肌肉系统,了解 通过观察蛙的外形、皮肤、骨骼和肌肉系统, 两栖动物如何由水生发展到陆生生活。 两栖动物如何由水生发展到陆生生活。
二、实验内容
(一)外形观察 体形、皮肤、头、躯干、四肢、泄 殖腔孔
(二)内部观察
1、咽部观察 、
舌、内鼻孔、外鼻孔、耳咽管孔、喉门、 内鼻孔、外鼻孔、耳咽管孔、喉门、 食管孔和犁齿、颌齿。 食管孔和犁齿、颌齿。
实验四 蛙的形态观察和内部解剖Fra bibliotek一、实验目的: 实验目的:
1、通过对蛙内脏器官的观察,了解两栖动物在摄食 、通过对蛙内脏器官的观察, 方式,营养呼吸以及血液循环系统方面的主要特征。 方式,营养呼吸以及血液循环系统方面的主要特征。 2、通过观察了解两栖动物对环境适应的特点。 通过观察了解两栖动物对环境适应的特点。
青蛙的解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观察并掌握青蛙的内部结构,了解其器官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通过解剖实验,加深对生物学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材料1. 青蛙(1只)2. 解剖盘3. 解剖针4. 解剖剪5. 镊子6. 生理盐水7. 记录本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 将青蛙放入生理盐水中浸泡片刻,使其麻醉。
- 将青蛙放在解剖盘上,用解剖剪沿腹中线剪开皮肤,将腹部皮肤翻起。
2. 内脏器官观察- 观察心脏:心脏呈暗红色,位于腹腔中央,左右两心房之间有心脏瓣膜,将心脏取出,观察其内部结构。
- 观察肝脏:肝脏呈红褐色,位于腹腔右侧,将肝脏取出,观察其内部结构。
- 观察脾脏:脾脏呈暗红色,位于腹腔左侧,将脾脏取出,观察其内部结构。
- 观察胃:胃呈灰绿色,位于腹腔左侧,将胃取出,观察其内部结构。
- 观察小肠:小肠呈淡红色,位于腹腔中部,将小肠取出,观察其内部结构。
- 观察大肠:大肠呈灰白色,位于腹腔右侧,将大肠取出,观察其内部结构。
3. 消化系统观察- 观察口腔:口腔位于头部,观察其形状和结构。
- 观察咽:咽位于口腔后方,观察其形状和结构。
- 观察食道:食道位于咽后方,观察其形状和结构。
- 观察胃:胃位于食道下方,观察其形状和结构。
- 观察小肠:小肠位于胃下方,观察其形状和结构。
- 观察大肠:大肠位于小肠下方,观察其形状和结构。
4. 呼吸系统观察- 观察鼻腔:鼻腔位于头部,观察其形状和结构。
- 观察喉:喉位于鼻腔下方,观察其形状和结构。
- 观察气管:气管位于喉下方,观察其形状和结构。
- 观察肺:肺位于胸腔内,观察其形状和结构。
5. 循环系统观察- 观察心脏:心脏位于腹腔中央,观察其形状和结构。
- 观察动脉:动脉位于心脏周围,观察其形状和结构。
- 观察静脉:静脉位于动脉周围,观察其形状和结构。
6. 泌尿系统观察- 观察肾脏:肾脏位于腹腔后部,观察其形状和结构。
- 观察输尿管:输尿管位于肾脏下方,观察其形状和结构。
解剖青蛙观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和掌握解剖青蛙的基本技能和步骤。
2. 观察青蛙的内部结构,了解其器官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 增强对动物解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实验材料与工具1. 实验材料:青蛙尸体、解剖器械(解剖剪、镊子、解剖刀、解剖盘等)、生理盐水、显微镜等。
2. 实验工具:解剖台、放大镜、记录本、笔等。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青蛙尸体放在解剖盘上,用生理盐水清洗干净。
2. 解剖青蛙:- 从腹部开始,用解剖剪剪开皮肤,暴露腹部肌肉。
- 沿着腹部中线剪开肌肉,暴露腹腔内脏器官。
- 解剖心脏:观察心脏的四个腔室、瓣膜和出入血管。
- 解剖肺:观察肺的结构和功能。
- 解剖肝脏:观察肝脏的形状、大小和功能。
- 解剖胃:观察胃的形状、大小和功能。
- 解剖小肠:观察小肠的结构和功能。
- 解剖大肠:观察大肠的结构和功能。
- 解剖肾脏:观察肾脏的形状、大小和功能。
- 解剖生殖系统:观察生殖器官的形状、大小和功能。
3. 观察内脏器官:- 使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内脏器官的细微结构。
- 记录观察到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4. 实验总结:整理实验记录,撰写实验报告。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心脏:青蛙心脏由四个腔室组成,分别是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
心脏瓣膜保证了血液的单向流动。
心脏的出入血管分别为肺动脉、肺静脉、主动脉和腔静脉。
2. 肺:青蛙肺由许多肺泡组成,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很薄,有利于气体交换。
3. 肝脏:青蛙肝脏呈红褐色,具有代谢、解毒和储存营养物质等功能。
4. 胃:青蛙胃分为前胃和后胃,具有消化食物的功能。
5. 小肠:青蛙小肠较长,内壁有皱襞和绒毛,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6. 大肠:青蛙大肠较短,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电解质。
7. 肾脏:青蛙肾脏呈红褐色,具有过滤血液、生成尿液等功能。
8. 生殖系统:青蛙生殖系统包括卵巢、睾丸、输卵管和输精管等器官。
五、实验讨论1. 通过解剖青蛙,我们了解了青蛙的内部结构和器官系统的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级应心班《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内容一、人体基本组织得观察(一)实验目得观察并掌握人体四大基本组织得结构特点及功能。
(二)实验材料四大基本组织得永久装片;显微镜(三)实验要求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各种组织得基本特征。
注:实验前请复习四大基本组织得结构特点与功能。
二、人神经系统得形态观察(一)实验目得1.观察脊髓得形态结,了解脊神经得组成。
2.观察脑干得得形态结构与脑神经进出脑干得部位,了解脑干中得主要神经核团与纤维束得位置。
3.观察间脑、小脑与大脑得形态结构,辨认大脑半球得主要沟、回与分叶。
(二)实验材料脊髓模型;脑干模型;人脑模型;脊髓横切片;显微镜(三)实验要求观察各模型加深对神经系统得认识;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脊髓横切片。
注:实验前请复习神经系统得结构组成与功能。
三、反射弧得分析与脊髓反射得观察(一)实验目得1.通过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得蛙,成为脊蛙)分析屈肌反射得反射弧得组成部分,探讨反射弧得完整性与反射活动得关系。
2.观察脊髓得反射活动并研究脊髓反射中枢活动得若干特征。
(二)实验原理(三)材料与方法 1 材料1、1 实验动物青蛙1、2 器材蛙类手术器械1套,铁支架,电刺激器,刺激电极,秒表,棉球,纱布,培养皿2个,烧杯 1、3 药品 0、5%硫酸,1%硫酸 2 试验方法与步骤2.1.制备脊髓动物:取青蛙一只,用剪刀横向插入口腔,从鼓膜后缘处剪去颅脑部,保留下颌部分。
以棉球压迫创口止血,然后用止血钳夹住下颌,悬挂在铁支架上。
2.2.正常脊髓反射得观察2.3.搔扒反射:将浸以0、5%硫酸得小滤纸片一块,贴在青蛙腹部下段得皮肤上,可见四肢向此处搔扒,直到去掉滤纸片为止,之后用清水冲洗皮肤。
2.4.反射时得测定:用培养皿分别盛0、5%与1%硫酸溶液,将青蛙左后肢得脚趾尖浸于硫酸溶液中,同时用秒表记录从浸入时起到发生屈腿发射所需得时间,即反射时。
观察后立即将该足趾浸入清水中浸洗几次,然后用纱布拭干。
按上法重复三次,求其平均值,此值即为反射时。
2、5 将两对电极连接到刺激器 2、6 反射弧得分析2、6、1 剥去左肢皮肤:在左侧后肢趾关节上方,将皮肤作一环状切口,将足部皮肤剥掉。
2、6、2 1%硫酸刺激左趾尖,观察腿部活动情况。
2、6、3 1%硫酸刺激右趾尖,观察腿部活动情况。
2、6、4 1%硫酸滤纸片贴在左小腿切口上面得皮肤上,观察活动情况。
2、6、5 分离右侧大腿背侧坐骨神经干,两侧结扎,中间剪断,1%硫酸刺激右趾尖,观察腿部活动。
2、6、6 刺激神经两端:以连续方式分别刺激右侧坐骨神经中枢端与外周端,观察腿部反应。
2、6、7 破坏脊髓:以探针捣毁青蛙脊髓后,以连续方式分别刺激右侧坐骨神经中枢端与外周端,观察腿部反应。
2、6、8 刺激腓肠肌:直接刺激右侧腓肠肌,观察有何反应。
(四)实验结果 1 正常脊髓反射得观察1、1 搔扒反射:四肢向贴滤纸处搔扒。
1、2 屈肌反射及对侧伸肌反射并测定反应时表1 反射时得测定硫酸浓度刺激部位项目结果(s)ⅰⅱⅲ0、5% 1%左脚趾左脚趾屈肌反射屈肌反射6 10 57 5 37 5 平均值3.反射弧得分析表2 剥去左脚踝皮肤至脚趾后得观察处理项目1%硫酸刺激左脚尖 1%硫酸刺激右脚尖 1%硫酸滤纸贴在左小腿切口上皮肤表3 不同处理方式得活动观察处理项目剪断右侧坐骨神经后刺激右趾尖先单独刺激坐骨神经中枢端后单独刺激坐骨神经外周端破坏脊髓,重复上面步骤得刺激刺激右侧腓肠肌(五)讨论由结果1,我们得知,在脊髓动物得皮肤接受伤害性刺激时,受刺激一侧得肢体出现屈曲得反应,关节得屈肌收缩而伸肌驰缓(即舒张),称为屈肌反射。
屈肌反射具有保持性意义。
屈肌反射得强度与刺激强度有关,试验中用0、5%硫酸给以左脚趾尖微弱刺激,引起屈肌反射。
如果刺激强度加大,则膝关节及髋关节也可发生屈曲。
如刺激强度更大,则可以同侧肢体发生屈肌反向得基础上出现对侧肢体伸直得反射活动,称为对侧伸肌反射。
对侧伸肌反射就是姿势反射得之一,具有维持姿势得生理意义,动物一侧肢体屈曲,对侧肢体伸直以支持体重。
屈肌反射就是一种多突触反射,其反射弧传出部分可通向许多关节得肌肉。
实验用0、5%硫酸刺激脊蛙时,会出现防御性屈腿反射,即为搔扒反射。
从实验中瞧到,蛙在没有脑而只有脊髓得情况下,可以出现搔扒反射,证明无头青蛙得脊髓存在反射活动。
观察结果无反应无反应反应均无反应反应观察结果无反应屈肌反射屈肌反射由表2中结果,得知典型得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与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引起反射得首要条件就是反射弧必须保持完整。
把左侧足部皮肤剥掉后,破坏了脚掌与脚趾皮肤中得感受器,反射弧不完整,不能引起屈腿反射。
1%硫酸刺激右脚趾有屈腿反射且反应快,就是因为右侧腿得反射弧完整。
在切口上方皮肤贴硫酸滤纸,因切口上方得感受器完好,有一个完整得反射弧,可引起屈腿反射。
剪断右侧坐骨神经后,用1%得硫酸连续刺激右趾尖,我们可以观察到无屈腿反射,这就是由于反射弧得传入神经破坏,造成反射弧不完整,不能完成完整得反射活动。
连续刺激坐骨神经中枢端,然后外周端,增加强度,我们可以得出下面得结论:未捣毁脊髓时刺激坐骨神经中枢端无反应但对侧出现收缩反射,说明坐骨神经就是传入神经。
刺激中枢端无反应就是因为传出神经被剪断反射弧不完整,所以无屈肌反射活动出现。
刺激外周端得时候,下肢部分有反应而无反射。
发生反应就是因为腓肠肌就是由传出神经腓神经直接支配。
不能发生发射就是因为传入神经被切断,反射弧不完整。
这两个实验说明了坐骨神经就是混合神经,既可传出又可传入。
以探针捣毁青蛙得脊髓,重复电刺激,分别先后刺激坐骨神经中枢端与外周端,均无反应,这就是由于反射活动需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得参与才能完成。
当脊蛙捣毁脊髓后,故均不能完成简单或复杂得反射。
直接刺激右侧腓肠肌时,腓肠肌发生收缩反应,但不就是完整得反射,因为刺激直接传入效应器,而不就是沿着“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这完整得路径完成屈肌反射得,所谓得反射应包括以上路径得五个部分。
(六)结论反射弧得任何部位受到破坏,均不能实现完整得反射活动。
篇二:青蛙解剖实验设计青蛙解剖实验设计实验目得:通过对青蛙得系统解剖了解最先开始陆地生活得蛙类为适应陆地生活所具有得一系列进化现象,体会生命进化演变得过程。
实验方法:观察、触压、解剖,与鲤鱼解剖进行对比解剖实验。
实验材料:活青蛙实验用具:解剖盘、解剖刀、解剖镊、解剖剪、骨嵌、镊子。
(解剖针、胶皮手套、毁髓针、棉花)实验猜想假设:1.青蛙得骨骼系统出现了关节得分化、有骨髓,关节之间没有韧带联系。
2.肌肉与骨连接不依靠韧带,只就是简单得附着关系。
3.有肋骨,但就是骨骼系统骨化程度低,保留许多软骨。
4.肌肉出现肌束得分化,但分化程度不高。
5.青蛙皮肤与结缔组织存在联系,依靠内分泌腺支配其作用,并有腺体不断分泌粘液保持皮肤湿润。
6.口腔没有牙齿、有舌头,有唾液腺、口通过食管直接与胃相连,有初步得吞咽消化。
7.胰脏、肝脏与胃相连,与肠道共同构成消化系统,肠道没有明显分化。
8.肝脏起到血液仓库作用,就是全身血液第二枢纽。
9.心脏与肺共同构成肺循环,表皮分布有大量毛细血管。
10.肌肉组织中血管分布稀疏。
11.鼻腔一定分化,有气味感受器,与口腔相连帮助呼吸。
12.有两个肾,与静脉相连13.有淋巴循环系统,没有胸腺。
14.神经系统对肌肉控制作用强。
15.尿道、肛门、生殖道没有分化,位于同一个口道。
16.没有泪腺、有眼睑、眼球可以转动,但就是视神经不发达。
17.脑与脊髓直接连接,没有垂体,没有下丘脑。
18.心脏两房一室没有房室瓣,其中一个心房与肺相连就是静脉血输入端。
19.两腿得肌肉较前肢发达许多,有关节、肌肉之间存在一种特殊得连接方式使得青蛙腿部爆发力强。
20.脚趾之间有薄膜连接。
21.有听力系统。
实验操作:(实验过程中注意记录不熟悉得结构、组织、器官)1.用镊子一只脚插入青蛙顶骨,毁坏其脑与脊柱得连接处死。
2.观察青蛙表皮,脱去胶皮手套,触摸,研究其性质。
3.使青蛙置于解剖盘内,腹面朝上,左侧向上,用解剖刀轻轻划开腹部皮肤,用镊子拨开,露出肌肉,观察腹主动脉得位置,确定切开部位,避开神经,小心打开腹腔。
4.从口腔开始,寻找消化系统脉络(可用牙签或口腔直钩做辅助),观察消化系统连接工作方式及其脉络途径。
5.由鼻腔、食管、肺、皮肤、心脏血管为一个整体观察蛙类呼吸循环机制。
6.以心脏为起点观察循环系统得整体途径,尤其就是主动静脉、重要得毛细血管。
7.将呼吸系统同循环系统联系在一起,观察两系统间得协调。
8.观察肝、胆、脾、胃、肾之间得联系方式。
9.观察泌尿系统与循环系统之间得协调关系。
10.尝试将循环、呼吸、泌尿、消化四个系统剥离开,观察各自得特点并重点观察四个系统之间得协调机制。
11.剥离观察过并已熟知得器官,识别并研究剩余组织器官,并观察其在体内得作用。
(在该过程中留意神经得分布 and 剥离过程中保证器官得完整性)12.观察青蛙得泄殖系统,并注意研究其生殖细胞得形成、受精方式等。
13.头部解剖,移开顶盖骨,观察青蛙脑得形态,极其与脊柱得联系。
14.研究鼻腔、耳道、眼睛在头部得位置以及其内部构造。
15.完整地剖离肌肉与骨架脊柱得连接,期间观察清楚肌肉与骨架得链接以及肌神经与脊柱得联系。
(保证神经得完整性,观察整个脊脑神经得构造与分布)16.观察青蛙骨架及肌肉,重点研究前后肢肌肉以及肌肉与骨架得连接方式。
实验过程:(1)准备好活蛙及各类实验装置。
(2)用双毁髓法处死活蛙。
操作如下:左手握蛙,使其背部向上。
用食指按压其头部前端拇指按其背部,使头前俯。
右手持解剖针自两眼之间沿中线向后端触划,当触到一凹陷处即枕骨大孔所在部位,将针垂直刺入枕骨大孔。
然后将针尖向前刺入颅腔,在颅腔内搅动毁脑。
直到蛙后肢及腹部肌肉完全松弛。
(3)将处死得蛙腹面朝上置于解剖盘内,展开四肢。
用大头针分别钉住四肢。
左手持镊,夹起腹面后腿基部之间泄殖腔稍前方得皮肤,右手持剪剪开一切口,由此处烟腹中线向前剪开皮肤,直致下颌前端。
然后在肩带处向两侧剪开并剥离前肢皮肤,在股部作一环形切口,剥去皮肤至足部。
青蛙解剖实验设计青蛙解剖实验设计青蛙解剖实验设计青蛙解剖实验设计实验目得实验目得实验目得实验目得:通过对青蛙得系统解剖了解最先开始陆地生活得蛙类为适应陆地生活所具有得一系列进化现象,体会生命进化演变得过程。
实验方法实验方法实验方法实验方法::::观察、触压、解剖,与鲤鱼解剖进行对比解剖实验。
实验材料实验材料实验材料实验材料:活青蛙实验用具实验用具实验用具实验用具::::解剖盘、解剖刀、解剖镊、解剖剪、骨嵌、镊子。
(解剖针、胶皮手套、毁髓针、篇三:解剖实验报告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不同频率刺激对肌肉收缩得影响一.目得要求1.掌握蛙类双毁髓得试验方法;2.掌握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标本得制作方法;3.观察不同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形式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