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韩愈《答李翊书》中为人与为文的现代意义

合集下载

韩愈《答李翊书》阅读答案

韩愈《答李翊书》阅读答案

韩愈《答李翊书》阅读答案引导语:韩愈在《答李翊书》表达了这样的意思:德是文章的内核,文是德之载体,或者说是外在的表现形式。

韩愈《答李翊书》阅读答案答李翊书韩愈1六月二十六日,愈白。

李生足下:生之书辞甚高,而其问何下而恭也。

能如是,谁不欲告生以其道?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况其外之文乎?抑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于其宫者,焉足以知是且非邪?虽然,不可不为生言之。

2生所谓“立言”者,是也;生所为者与所期者,甚似而几矣。

3抑又有难者。

愈之所为,不自知其至犹未也;虽然,学之二十余年矣。

始者,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

处若忘,行若遗,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

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其观于人,不知其非笑之为非笑也。

如是者亦有年,犹不改。

然后识古书之正伪,与虽正而不至焉者,昭昭然白黑分矣,而务去之,乃徐有得也。

4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汩汩然来矣。

其观于人也,笑之则以为喜,誉之则以为忧,以其犹有人之说者存也。

如是者亦有年,然后浩乎其沛然矣。

吾又惧其杂也,迎而距之,平心而察之。

虽然,不可以不养也,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终吾身而已矣。

5问于愈者多矣,念生之言不志乎利,聊相为言之。

愈白。

阅读题22、“两汉之书”指两汉的史书,高中我们学过的`课文有司马迁的 (篇目)(1分)23、对“其观于人,不知其非笑之为非笑也”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我看待别人,不把别人的非难和讥笑放在心上。

B、把文章拿给别人看时,不把别人的非难和讥笑放在心上。

C、我看待别人,不把别人的非难和讥笑放在心上。

D、把文章拿给别人看时,不了解别人非难和嘲笑的原因。

24、第8段中,韩愈提出了写作准则。

(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25、通读全文,列举作者之所以会答复“答李翊书”的原因。

的原因。

(3分)26、结合原文,从学习方法的角度谈谈韩愈“学之二十余年”经历给你的启示。

(4分)参考答案:22 . ( 1 分)( (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等23 . ( 2 分)B24 . ( 2 分)“惟陈言之务去”25 . ( 3 分)李栩来信的文辞立意很高,提问的态度谦卑恭敬,还考虑到他的意图不在于功利。

答李翊书韩愈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答李翊书韩愈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答李翊书韩愈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李翊书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得意门生,他给韩愈写了一封信,并附上了一篇自己创作的作品。

下面是对李翊书这封信和作品的原文翻译及赏析。

李翊书给韩愈的信:臣翊书学无不尽力也,才淺学浅,曷足以當門下赐观十五字。

盖名大贤也,非贤愚能识之,翊书荷命般矣,良由贤愚不能辨耳。

《会少离》时维夏汛,乃蒙韩伯之宥命者三。

庶景递肃陈以翼遗德,蚕于肆于湟水,羊牧织于安平;倀犊雀时,胡麻稷之秀实,辄拱租单位,irquirunt之诵坐地者而数之曰:“擢者乃敬之。

”俨乎乘民者若低犬豕,而无有伤敬隐者舍之者尤。

肅绪缗互愈多,契尽数时检鞅,溉成浚,亩无属者敢致私者释考史去。

赏析:首先,这封信展现了李翊书对学问的敬重和自谦之态度。

他坦承自己才浅学浅,不足以领会韩愈所赐观的十五字,表达了对韩愈真知灼见的佩服。

他对自己能得到韩愈的赏识感到荣幸,认为自己之所以受赏是因为韩愈的明智决策,而非因为自己有多么出色。

这种自谦而又尊重师长的态度体现了传统儒家的学问倡导。

其次,李翊书的作品《会少离》以夏天汛期为背景,描绘了人们在丰收季节的安乐生活。

文中通过描述耕种、养蚕、放牧、织布等景象,展现了社会秩序的良好和人民生活的富裕。

诗中还提到了擢租、监考、征收赋税等官方行为,这表明了韩愈的治理严明和工程建设的兴盛,进一步强调了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在这篇作品中,李翊书运用了生动的描写手法和丰富的视角展示了夏季生活的丰富与多样性。

他通过描写人们的耕作、牧羊和织布等日常活动,展现出社会秩序的井然和人民生活的幸福。

同时,他也不忘提及官吏的负责任之态度和公正无私之行为,体现了韩愈所倡导的治理理念。

总的来说,李翊书给韩愈的信以及他的作品《会少离》表达出对韩愈的尊敬和钦佩,同时也展现了韩愈治理的成果和社会的繁荣。

这篇作品既表达了作者对韩愈的敬意,也展现了他对韩愈治理成果的认同。

它是李翊书在韩愈庇佑下的创作,同时也向人们展现了唐代社会的繁荣和和谐。

论韩愈“以文为诗”对后世“以文为词”之影响

论韩愈“以文为诗”对后世“以文为词”之影响

论韩愈“以文为诗”对后世“以文为词”之影响陆有富【摘要】“Yi Wen Wei Shi”is an important concept of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 ,introduce prose syn‐tax ,composition in poem ,w hich aims to combat the rule of the poem .Xin Qiji ,Chen Weisong put prose of the word rule syntax ,argumentative ,narrative into Ci -poem creations .So that not only enhancing the artistic expression of the ci -poem ,but also improving the status of the ci -poem .%“以文为诗”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一个重要的概念,主张诗歌创作中引进或借用散文的字法、句法、章法等,其目的是对抗诗歌格律所表现出的程式化而采取的一种诗体革新手段。

诗词虽属不同文体,后来之辛弃疾、陈维崧等人的“以文为词”就是受到了“以文为诗”的启发,将散文之字法、句法、议论、叙事、文气等引入词体创作之中。

这样不仅解放了词体,增强了词的艺术表现力,同时也提高了词体的地位。

【期刊名称】《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5页(P5-9)【关键词】韩愈;辛弃疾;陈维崧;以文为诗;以文为词【作者】陆有富【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228在文体破立之际汲取艺术滋养是传统文体演进的方式之一。

这样的承创虽不大为传统眼光所接受,但其破体之实践却给凝滞形式的文体带来了生气。

韩愈“以文为诗”之创作方法便是对抗诗歌格律所表现出的程式化而采取的一种写作手段。

浅论韩愈“气盛言宜”的为文观

浅论韩愈“气盛言宜”的为文观

现代知识分子的为文立言与古人相差甚大,他 诸多有名诗人、词人的大作都与独特气势相关。韩愈
们在为人立言上有一定程度的缺失。韩愈的“气盛言 在《答李翊书》最后说,有志学习古人的人必为今人
宜”之论对现代文人有众多启迪。
所弃,这实在是一种悲哀。不妨做个假想:倘若在学
(一)勿急于求成,抒气盛之言
习古人立言之说后,又能创作出属于个人的独特立言
远意义。
首先“道明”,而前者又为后者服务,韩愈提倡古文,
一、“气盛言宜”之溯源
主要因为古文是明道的。由“文以明道”可知,韩愈
“知言”是为文者对文章鉴赏能力的表述,“养 认为要写好文章,首先就得将作者的道德修养提高。
气”是为文者内在的道德品行修养。韩愈上承孟子的 明代方孝孺的《与舒君》中论及“盖文与道相表里……
韩愈用精湛的笔调,为人们论述了文人应有的 验,善于在前人的基础上创新出奇,才不会导致自己
“气”之所在,“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的文章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作家的道德修养提高后,文章的思想也会明显提高。
(三)显个人气势,品气盛言宜
三、“气盛言宜”对现代文人的启示
独抒个人气势是解读韩愈思想的一大扩展学习。
由于现实的禁锢,当代文人急于求得真理,将 气势,那么这些讥笑学古之人还有何种理由呢?韩愈
自身的物质利益放到首位,因此知识分子们所应存的 提出文章的气势是来自于作家的仁义道德修养,也就
个人修养之气往往不易显露。子曰:“君子病无能焉, 是说要想写出“仁义之人,其言蔼如”的文章,要想
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诚然,此种高度一般人无法达到, 达到“古之立言者”的写作境界就得在道德修养的基
是急于求成的表现,这往往不能使人们做出大的成就。 语言和情节的独特性就更为浅显易懂,现代作家鲁迅

韩愈《答李翊书》阅读答案

韩愈《答李翊书》阅读答案

《韩愈《答李翊书》阅读答案.doc》引导语:韩愈在《答李翊书》表达了这样的意思:德是文章的内核,文是德之载体,或者...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https://m./wenxue/hanyu/190465.html下载说明: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文档或者wps打开进行编辑;2. 若打开文档排版布局出现错乱,请安装最新版本的word/wps 软件;3. 下载时请不要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否则会导致无法下载成功;4. 网页上所展示的文章内容和下载后的文档内容是保持一致的,下载前请确认当前文章内容是您所想要下载的内容。

付费下载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限时特价:6.00元/篇原价20元免费下载仅需3秒1、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copy839点击复制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3、将验证码输入下方框内,确认即可复制联系客服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温馨提示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我知道了咨询客服×常见问题•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3、如何联系客服?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网站在线小助理”,及时联系客服解决。

请把【付款记录详情】截图给客服,同时把您购买的文章【网址】发给客服。

客服会在24小时内把文档发送给您。

(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韩愈《答李翊书》原文和译文

韩愈《答李翊书》原文和译文

韩愈《答李翊书》原文和译文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

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下面我们一起来阅读韩愈《答李翊书》原文和译文。

欢迎大家阅读!韩愈《答李翊书》原文和译文原文六月二十六日,愈白。

李生足下:生之书辞甚高,而其问何下而恭也。

能如是,谁不欲告生以其道?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况其外之文乎?抑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于其宫者,焉足以知是且非邪?虽然,不可不为生言之。

生所谓“立言”者,是也;生所为者与所期者,甚似而几矣。

抑不知生之志:蕲胜于人而取于人邪?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邪?蕲胜于人而取子人,则固胜于人而可取于人矣!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则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

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抑又有难者。

愈之所为,不自知其至犹未也;虽然,学之二十余年矣。

始者,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

处若忘,行若遗,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

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其观于人,不知其非笑之为非笑也。

如是者亦有年,犹不改。

然后识古书之正伪,与虽正而不至焉者,昭昭然白黑分矣,而务去之,乃徐有得也。

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汩汩然来矣。

其观于人也,笑之则以为喜,誉之则以为忧,以其犹有人之说者存也。

如是者亦有年,然后浩乎其沛然矣。

吾又惧其杂也,迎而距之,平心而察之,其皆醇也,然后肆焉。

虽然,不可以不养也,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无迷其途,无绝其源,终吾身而已矣。

气,水也;言,浮物也。

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

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虽如是,其敢自谓几于成乎?虽几于成,其用于人也奚取焉?虽然,待用于人者,其肖于器邪?用与舍属诸人。

君子则不然。

处心有道,行己有方,用则施诸人,舍则传诸其徒,垂诸文而为后世法。

答李翊书名词解释

答李翊书名词解释

答李翊书名词解释
《答李翊书》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书信体论说文。

李翊曾写信向韩愈请教写文章的方法,韩愈在回信中,以自己学习古文的经历现身说法,阐明了从事古文创作的基本途径。

韩愈在这篇文章中提出了“气盛言宜”的写作理论,强调文章要有气势,要敢于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不能畏首畏尾。

同时,韩愈也强调了文章的语言要准确、鲜明、生动,不能含糊不清、模棱两可。

这篇文章是韩愈文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韩愈《答李翊书》中为人与为文的现代意义

论韩愈《答李翊书》中为人与为文的现代意义

论韩愈《答李翊书》中为人与为文的现代意义一、引论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韩愈的《答李翊书》是其极为重要的一篇倡导其古文理论的文论作品。

书中,韩愈对李翊所问的“立言”之事进行了回复。

李翊以立言问于韩昌黎,不过是想要知道如何写作古文,韩愈却借此之问,演绎了一篇及其精彩的文字。

《答李翊书》的研究,目前学界多集中在论述其体现的“文”和“道”之关系、“唯陈言之务去”及“气”与“言”之关系三个方面。

本篇论文则从为人与为文的关系出发,论述韩愈的文学思想之现代意义。

二、为人与为文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也是中唐时期的诗文大家。

他崇儒学,辟佛老,反骈赋,提倡继承先秦两汉散文的悠长,以古文闻名一世。

韩愈的议论文内容广博,体裁不拘一格,立意新颖,观点鲜明。

苏轼在《潮州韩文公庙碑》称其“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

后人尊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贞元十七年,韩愈写了《答李翊书》一文,是指导一个叫李翊的年青人如何写作的一封信。

其中包含了他的主要文论思想:(1)文以明道,韩愈认为学习古文的目的和写作目的都在于“明道”;(2)不平则鸣,其说是对司马迁“发愤著书”思想的进一步发挥;(3)含英咀华、闳中肆外;(4)气盛言宜;(5)陈言务去。

这些在《答李翊书》中表现得最为充分。

除以上内容外,文章还论述了为人与为文、立行于立言之间的关系。

开始,作者与李翊首先探讨的是“蕲胜于人而取于人邪?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邪”问题。

韩愈认为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是为文的前提。

他在《答李翊书》的开头说:“生之书辞甚高,而其问何下而恭也!能如是,谁不欲告生以其道?道德之归有日矣,况其外文乎?”由此可见,他认为德是文章的内核,文是德之载体,或者说是外在的表现形式。

这和他所一贯倡导的“文以载道”说是相一致的。

那么,“道”和“文”怎样能相促相长,达到较高的水准呢?他在《答李翊书》的第二段形象的论述了这个问题,他说:“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则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竢其食,加其膏而希其光。

《答李翊书》原文、译文及注释

《答李翊书》原文、译文及注释

《答李翊书》原文、译文及注释原文:答李翊书唐代-韩愈六月二十六日,愈白。

李生足下:生之书辞甚高,而其问何下而恭也。

能如是,谁不欲告生以其道?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况其外之文乎?抑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于其宫者,焉足以知是且非邪?虽然,不可不为生言之。

生所谓“立言”者,是也;生所为者与所期者,甚似而几矣。

抑不知生之志:蕲胜于人而取于人邪?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邪?蕲胜于人而取于人,则固胜于人而可取于人矣!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则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

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抑又有难者。

愈之所为,不自知其至犹未也;虽然,学之二十余年矣。

始者,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

处若忘,行若遗,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

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其观于人,不知其非笑之为非笑也。

如是者亦有年,犹不改。

然后识古书之正伪,与虽正而不至焉者,昭昭然白黑分矣,而务去之,乃徐有得也。

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汩汩然来矣。

其观于人也,笑之则以为喜,誉之则以为忧,以其犹有人之说者存也。

如是者亦有年,然后浩乎其沛然矣。

吾又惧其杂也,迎而距之,平心而察之,其皆醇也,然后肆焉。

虽然,不可以不养也,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无迷其途,无绝其源,终吾身而已矣。

气,水也;言,浮物也。

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

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虽如是,其敢自谓几于成乎?虽几于成,其用于人也奚取焉?虽然,待用于人者,其肖于器邪?用与舍属诸人。

君子则不然。

处心有道,行己有方,用则施诸人,舍则传诸其徒,垂诸文而为后世法。

如是者,其亦足乐乎?其无足乐也?有志乎古者希矣,志乎古必遗乎今。

吾诚乐而悲之。

亟称其人,所以劝之,非敢褒其可褒而贬其可贬也。

问于愈者多矣,念生之言不志乎利,聊相为言之。

愈白。

对照翻译:六月二十六日,愈白。

六月二十六日,韩愈言。

从《答李翊书》中看韩愈的为文之道-精选文档

从《答李翊书》中看韩愈的为文之道-精选文档

从《答李翊书》中看韩愈的为文之道一、闳中肆外韩愈认为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是为文的前提。

他在《答李翊书》的开头说:“生之书辞甚高,而其问何下而恭也!能如是,谁不欲告生以其道?道德之归有日矣,况其外文乎?”由此可见,他认为德是文章的内核,文是德之载体,或者说是外在的表现形式。

这和他所一贯倡导的“文以载道”说是相一致的。

如,他在《争臣论》一文中说:“君子居其位,则思死其官;未得位,则思修其辞以明其道。

我将以明道也,非以为直而加人也。

”在《答李秀才书》中说:“愈之所志于古者,不惟其辞之好,好其道焉耳。

”那么,“道”和“文”怎样能相促相长,达到较高的水准呢?他在《答李翊书》的第二段形象的论述了这个问题,他说:“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则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竢其食,加其膏而希其光。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要写好文章,不要只是想去寻找一盒能让东施变西施的外用美丽霜,不要被狭隘的功利所驱谴,而要像为树养根,给灯加油那样,去加强道德修养,有了教高的道德水准,诗之树、文之灯才根深叶茂、光焰万丈!有了较高的道德修养,就有了经济苍生的使命感,就有了悯难怜弱的同情心,就有了正道直言的方正人格,遇不平则鸣,有愤激则书,敢于为民请命,敢于为一切正义和真理摇旗呐喊、奔走呼号。

金银财色不能动其心,酷刑利刃不能钳其口。

想不说话是多么难的一件事呀,何需挖空心思、搜肠刮肚、冥搜虚饰以敷缀其文呢?二、学养修文但“德”是不是天生可致,文是不是因道生可不学而能?不是,韩愈在《原性》一文中虽然提出了“性三品”说,在此说中,他认为人性是秉天命而成的,人性有上、中、下三品,教育只能在等级差别之内发生作用,但并不是说因此就不需要教育和学习。

教育和学习的作用是:对于上品的人,教育能使其先天具有的仁义善性得到发扬光大,使君为圣明之君,臣为忠孝之臣;对于中品的人,可引导他向上品靠拢,也可引导他向下品靠拢,这部分人存在着被改造的可能性,教育和学习对这部分人的改造起着重要作用,这部分人占社会的大多数。

答李翊书文言现象详解

答李翊书文言现象详解
答李翊书
韩愈
【说明】
这封信是韩愈在文学理论方面一篇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他在介绍自己学习古文的经验中,阐述了创作中的若干重要问题。第一,他提出了“气盛言宜”的文气说,强调文章的形式取决于内容,而内容又取决于作家的思想修养。第二,他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的主张,在语言运用上力求独创新颖。
这正是韩愈古文理论的两个方面:前者是韩愈的文学创作观,主张文道兼备而以道为主;后者是韩愈的文体改革论,力求创造一种融化古人语言材料而又适合反映现实表达思想的新文学语言。
谁不欲告生以其道?(以,介词,介绍对象,相当于“把……”,句中“以其道”这个介宾词组作补语,翻译成现代汉语时要挪到动词“告”前面作状语)
抑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于其宫室者。
(抑,连词,表示轻微的转折,相当于“可是”。所者,都是结构助词。“所”与“谓”组成“所字词组”,表示“说的”,“者”字与“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于其宫室”组成“者字词组”,表示“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于其宫室”的人,“所字词组”“者字词组”都是名词性短语,二者是“定中”关系)
这种主张对于古文运动的发展,对于反对六朝以来的形式主义的绮靡文风,是具有重要作用的。
六月二十六日,愈白②。李生足下③:生之书辞甚高,而其问何下而恭也④。能如是,谁不欲告生以其道⑤?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况其外之文乎⑥?抑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入于其宫者⑦,焉足以知是且非邪⑧?虽然,不可不为生言之。
注释
生所谓“立言”者,是也①;生所为者与所期者,甚似而几矣②。抑不知生之志,蕲胜于人而取于人邪③?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邪?蕲胜于人而取于人,则因胜于人而可取于人矣!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则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④。奶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⑤。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⑥。

论韩愈《答李翊书》中为人与为文的现代意义

论韩愈《答李翊书》中为人与为文的现代意义

论韩愈《答李翊书》中为人与为文的现代
意义
论韩愈《答李翊书》中为人与为文的现代意义【摘要】:韩愈的《答李翊书》是唐德宗贞元十七年给李翊的复,是一篇书体论说文。

文中围绕"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叙述了自己治学为文的经历,提出了"气盛言宜"(内容决定形式)、"务去陈言"(致力于创新)等文学主张。

从具体分析韩愈自我论述中为人与为文的关系出发,以"无望速成""无诱势利"为切入点,解读韩愈的为文之道,并以此阐释其为文之道对于当今知识分子的启示意义。

《答李翊书》读后感800字_初三优秀作文

《答李翊书》读后感800字_初三优秀作文

《答李翊书》读后感800字_初三优秀作文《答李翊书》是一本非常有启发性的书籍。

这本书是一个对话体的小说,是作者于2014年秋季与李翊先生的一次书信往来。

在书中,作者从自己对人生、心灵以及人际关系的思考出发,向李翊先生请教了一系列问题。

通过他们的对话,读者能够从中获得许多深刻的思索和启示。

读完《答李翊书》,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人生的真谛在于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作者在书中反复追问,“什么是人生的真谛?”而李翊先生给出的回答是:“善良、宽容、真诚和智慧。

”这让我深思,我们常常被金钱、权力和名利所困扰,却忽视了真正让人快乐的东西。

也许,我们应该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培养一种平静、满足的心态,才能真正体会到人生的真谛。

这本书也提醒了我要关注并珍惜人际关系。

在书中,作者对李翊先生说:“我曾经被一部分人深深地伤害过,以至于我对他们有些失望,甚至有些恨意。

”而李翊先生告诉作者:“我们应该尽量释放仇恨,学会宽容。

”这让我明白,恨意只会让我们自己陷入痛苦之中,而宽容和理解才是解开纷争的关键。

人际关系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学会更加关心他人,换位思考,并用宽容和理解来处理好人际关系。

这本书还让我认识到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知识和智慧。

作者在书中问道:“什么是智慧?”李翊先生回答说:“智慧应该包含宽容、真诚和清晰的思考。

”我深受此言感动,我们应该不断追求知识,提升自己的智慧,以便在人生的路上做出明智的选择。

也许,通过广泛阅读和不厌其烦的思考,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他人,并为人生的每一步做出正确的抉择。

《答李翊书》这本书给了我许多思考的启示。

人生的真谛在于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而宽容和理解是维系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我们还应该通过不断追求知识和智慧,为人生的每一步做出正确的选择。

这些都是我在读完《答李翊书》后所得到的宝贵经验。

我相信,这本书对于每一个读者来说都是一次深入思考和自我反省的机会,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和解决人生中的困惑和挑战。

从《答李翊书》中看韩愈的为文之道

从《答李翊书》中看韩愈的为文之道

从《答李翊书》中看韩愈的为文之道一、闳中肆外韩愈认为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是为文的前提。

他在《答李翊书》的开头说:“生之书辞甚高,而其问何下而恭也!能如是,谁不欲告生以其道?道德之归有日矣,况其外文乎?”由此可见,他认为德是文章的内核,文是德之载体,或者说是外在的表现形式。

这和他所一贯倡导的“文以载道”说是相一致的。

如,他在《争臣论》一文中说:“君子居其位,则思死其官;未得位,则思修其辞以明其道。

我将以明道也,非以为直而加人也。

”在《答李秀才书》中说:“愈之所志于古者,不惟其辞之好,好其道焉耳。

”那么,“道”和“文”怎样能相促相长,达到较高的水准呢?他在《答李翊书》的第二段形象的论述了这个问题,他说:“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则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竢其食,加其膏而希其光。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要写好文章,不要只是想去寻找一盒能让东施变西施的外用美丽霜,不要被狭隘的功利所驱谴,而要像为树养根,给灯加油那样,去加强道德修养,有了教高的道德水准,诗之树、文之灯才根深叶茂、光焰万丈!有了较高的道德修养,就有了经济苍生的使命感,就有了悯难怜弱的同情心,就有了正道直言的方正人格,遇不平则鸣,有愤激则书,敢于为民请命,敢于为一切正义和真理摇旗呐喊、奔走呼号。

金银财色不能动其心,酷刑利刃不能钳其口。

想不说话是多么难的一件事呀,何需挖空心思、搜肠刮肚、冥搜虚饰以敷缀其文呢?二、学养修文但“德”是不是天生可致,文是不是因道生可不学而能?不是,韩愈在《原性》一文中虽然提出了“性三品”说,在此说中,他认为人性是秉天命而成的,人性有上、中、下三品,教育只能在等级差别之内发生作用,但并不是说因此就不需要教育和学习。

教育和学习的作用是:对于上品的人,教育能使其先天具有的仁义善性得到发扬光大,使君为圣明之君,臣为忠孝之臣;对于中品的人,可引导他向上品靠拢,也可引导他向下品靠拢,这部分人存在着被改造的可能性,教育和学习对这部分人的改造起着重要作用,这部分人占社会的大多数。

韩愈《答李翊书》原文

韩愈《答李翊书》原文

韩愈《答李翊书》原文韩愈《答李翊书》原文《答李翊[yì]书》是唐德宗贞元十七年(801年)韩愈给李翊的复信,是一篇书信体论说文。

李翊曾向韩愈请教写文章的技巧,韩愈写了这篇文章作答。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韩愈《答李翊书》原文,欢迎参考~韩愈《答李翊书》原文和译文原文六月二十六日,愈白。

李生足下:生之书辞甚高,而其问何下而恭也。

能如是,谁不欲告生以其道?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况其外之文乎?抑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于其宫者,焉足以知是且非邪?虽然,不可不为生言之。

生所谓“立言”者,是也;生所为者与所期者,甚似而几矣。

抑不知生之志:蕲胜于人而取于人邪?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邪?蕲胜于人而取子人,则固胜于人而可取于人矣!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则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

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抑又有难者。

愈之所为,不自知其至犹未也;虽然,学之二十余年矣。

始者,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

处若忘,行若遗,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

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其观于人,不知其非笑之为非笑也。

如是者亦有年,犹不改。

然后识古书之正伪,与虽正而不至焉者,昭昭然白黑分矣,而务去之,乃徐有得也。

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汩汩然来矣。

其观于人也,笑之则以为喜,誉之则以为忧,以其犹有人之说者存也。

如是者亦有年,然后浩乎其沛然矣。

吾又惧其杂也,迎而距之,平心而察之,其皆醇也,然后肆焉。

虽然,不可以不养也,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无迷其途,无绝其源,终吾身而已矣。

气,水也;言,浮物也。

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

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虽如是,其敢自谓几于成乎?虽几于成,其用于人也奚取焉?虽然,待用于人者,其肖于器邪?用与舍属诸人。

君子则不然。

处心有道,行己有方,用则施诸人,舍则传诸其徒,垂诸文而为后世法。

如是者,其亦足乐乎?其无足乐也?有志乎古者希矣,志乎古必遗乎今。

答李翊书原文及赏析

答李翊书原文及赏析

答李翊书原文及赏析答李翊书原文及赏析原文:六月二十六日,愈白。

李生足下:生之书辞甚高,而其问何下而恭也。

能如是,谁不欲告生以其道?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况其外之文乎?抑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于其宫者,焉足以知是且非邪?虽然,不可不为生言之。

生所谓“立言”者,是也;生所为者与所期者,甚似而几矣。

抑不知生之志:蕲胜于人而取于人邪?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邪?蕲胜于人而取于人,则固胜于人而可取于人矣!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则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

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抑又有难者。

愈之所为,不自知其至犹未也;虽然,学之二十余年矣。

始者,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

处若忘,行若遗,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

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其观于人,不知其非笑之为非笑也。

如是者亦有年,犹不改。

然后识古书之正伪,与虽正而不至焉者,昭昭然白黑分矣,而务去之,乃徐有得也。

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汩汩然来矣。

其观于人也,笑之则以为喜,誉之则以为忧,以其犹有人之说者存也。

如是者亦有年,然后浩乎其沛然矣。

吾又惧其杂也,迎而距之,平心而察之,其皆醇也,然后肆焉。

虽然,不可以不养也,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无迷其途,无绝其源,终吾身而已矣。

气,水也;言,浮物也。

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

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虽如是,其敢自谓几于成乎?虽几于成,其用于人也奚取焉?虽然,待用于人者,其肖于器邪?用与舍属诸人。

君子则不然。

处心有道,行己有方,用则施诸人,舍则传诸其徒,垂诸文而为后世法。

如是者,其亦足乐乎?其无足乐也?有志乎古者希矣,志乎古必遗乎今。

吾诚乐而悲之。

亟称其人,所以劝之,非敢褒其可褒而贬其可贬也。

问于愈者多矣,念生之言不志乎利,聊相为言之。

愈白。

赏析:韩愈认为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是为文的前提。

他在《答李翊书》的开头说:“生之书辞甚高,而其问何下而恭也!能如是,谁不欲告生以其道?道德之归有日矣,况其外文乎?”由此可见,他认为德是文章的内核,文是德之载体,或者说是外在的表现形式。

答李翊书知识点总结

答李翊书知识点总结

答李翊书知识点总结答李翊书知识点总结《答李翊书》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书信体论说文。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答李翊书》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阅读。

《答李翊书》知识点总结题解李翊是唐贞元十八年(802)进士,李翊是唐贞元十八年(802)进士,曾跟随韩愈学习古文,习古文,贞元十七年他曾写信向韩愈请教关于古文创作的问题,本文是韩愈答复他的信。

的问题,本文是韩愈答复他的信。

韩愈的古文运动唐代散文最重要的现象是“古文运动”的兴起。

所谓“古文” 唐代散文最重要的现象是“古文运动”的兴起。

所谓“古文” 是相对于盛行于六朝、在唐代仍占据主导地位的骈体文( 是相对于盛行于六朝、在唐代仍占据主导地位的骈体文(故又称时文” 而言,指先秦两汉的不讲究骈偶的散文。

“时文”)而言,指先秦两汉的不讲究骈偶的散文。

以韩愈为代表的古文运动具有两重意义。

一方面,以韩愈为代表的古文运动具有两重意义。

一方面,它是一种儒学复兴运动。

在这一层意义上,韩愈等人所提出的理论,学复兴运动。

在这一层意义上,韩愈等人所提出的理论,是强调文章要贯穿儒道的精神,具有阐发儒道的作用,章要贯穿儒道的精神,具有阐发儒道的作用,而取消文学的独立价从而也就取消了南朝已经出现的对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分。

值,从而也就取消了南朝已经出现的对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分。

虽然他们的实际创作并不那么简单,他们的实际创作并不那么简单,但这种理论却反映出文学观念的退在另一层意义上,古文运动也是文体改革运动。

步。

在另一层意义上,古文运动也是文体改革运动。

骈文是一种形式非常精致、表达很不自由、一般人难以写好的文体。

式非常精致、表达很不自由、一般人难以写好的文体。

特别是到了南北朝后期和唐代,骈文写作的讲究越来越多、束缚也越来越大,南北朝后期和唐代,骈文写作的讲究越来越多、束缚也越来越大,已经不适合作为普遍使用的文体。

所以,以更自由灵活、已经不适合作为普遍使用的文体。

所以,以更自由灵活、能够充分表达思想感情的散体文来取代它的主导地位,是时代的需要,表达思想感情的散体文来取代它的主导地位,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文学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答李翊书》三题

《答李翊书》三题

作者: 陈春啸
出版物刊名: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106-109页
主题词: 韩愈;《答李翊书》;三题;“文”;“气”;古文运动;作文;文道合一;务去陈言;为文之道
摘要: <正>一、关于“文”和“道”本文在论述为文之道时,首先提到的
是“文”和“道”的关系,即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韩愈对李翊说:“能如是,谁不欲告生以其道?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况其外之文乎?”意思说:你能象这样,谁不愿意把所懂得的道理告诉你呢?(你有才干而又能谦虚地向别人请教作文章的道理,那末)道德的归于你就快了,何况道德之外的作文章的道理呢?很显然,韩愈认为,道德是文章的根本,文章是道德的表现。

读韩愈读后感500字

读韩愈读后感500字

读韩愈读后感500字篇一:读韩愈作品有感读韩愈作品有感“一个人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当他与百姓利益,与社会进步连在一起时就价值无穷,就被社会所承认。

”这是作家梁衡对韩愈的评价,是韩愈为官的写照。

他的为官之道从侧面可反映出韩愈本人有极高的素养,这与他在文学上的造诣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韩愈作品良多,《进学解》和《师说》带给我的影响尤为深刻。

《进学解》一开始,就以精炼明快的语句,说出“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业的精进在于勤劳,荒疏在于嬉戏,德行的成就在于深思,毁坏在于因循苟且。

这句千古名言道出了学习成败的规律,成为大家熟悉的格言,那个“勤”字和“思”字,也曾激励过多少读书人,下过多少功夫而最终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业。

纵观古今有学问有成就人的作为,向我们昭示了这样一条规律,就是天道酬勤。

是的,求知识,做学问,来不得半点轻佻,半点浮躁,半点投机。

而必须是忍得寂寞,甘坐冷板凳,一本书一本书地读,一张卡片一张卡片地写,一个格子一个格子地爬,才幸许有所收获。

韩愈在《进学解》中还列举了不同木材有不同的用途,有良匠可以各尽其材。

不同的药材能治不同的疾病,良医可以用其特性治病,可以药尽其用。

接着列举了古代圣贤虽各有所长,但均未能见用。

说明不论什么样的人都有特长,但材有高低,术有短长,只要有识才之人,就可以用其所长,发挥作用,否则未能见用,不是人才不好,而是不遇明世。

这不仅教会我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把自己的闪光之处勇敢地呈现在大众的视野里,还有些倡导国家知人善任,善于发现培养人才的意味。

拜读完大家韩愈的《师说》,心中感触颇深。

的确,尊师重教是学问探讨上一个恒久的主题,不管是古人还是今人。

做学问之人必须谨记切不可闭门造车,固步自封,而应该虚心向他人学习。

文章的一、三两段中韩愈谈到了古人的从师之道,可以总结它的核心为“古之学者必有师”“圣人无常师”,古代的知识渊博之人必定有自己的老师,正如韩愈所说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韩愈《答李翊书》中为人与为文的现代意义
一、引论
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韩愈的《答李翊书》是其极为重要的一篇倡导其古文理论的文论作品。

书中,韩愈对李翊所问的“立言”之事进行了回复。

李翊以立言问于韩昌黎,不过是想要知道如何写作古文,韩愈却借此之问,演绎了一篇及其精彩的文字。

《答李翊书》的研究,目前学界多集中在论述其体现的“文”和“道”之关系、“唯陈言之务去”及“气”与“言”之关系三个方面。

本篇论文则从为人与为文的关系出发,论述韩愈的文学思想之现代意义。

二、为人与为文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也是中唐时期的诗文大家。

他崇儒学,辟佛老,反骈赋,提倡继承先秦两汉散文的悠长,以古文闻名一世。

韩愈的议论文内容广博,体裁不拘一格,立意新颖,观点鲜明。

苏轼在《潮州韩文公庙碑》称其“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

后人尊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贞元十七年,韩愈写了《答李翊书》一文,是指导一个叫李翊的年青人如何写作的一封信。

其中包含了他的主要文论思想:(1)文以明道,韩愈认为学习古文的目的和写作目的都在于“明道”;(2)不平则鸣,其说是对司马迁“发愤著书”思想的进一步发挥;(3)含英咀华、闳中肆外;(4)气盛言宜;(5)陈言务去。

这些在《答李翊书》中表现得最为充分。

除以上内容外,文章还论述了为人与为文、立行于立言之间的关系。

开始,作者与李翊首先探讨的是“蕲胜于人而取于人邪?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邪”问题。

韩愈认为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是为文的前提。

他在《答李翊书》的开头说:“生之书辞甚高,而其问何下而恭也!能如是,谁不欲告生以其道?道德之归有日矣,况其外文乎?”由此可见,他认为德是文章的内核,文是德之载体,或者说是外在的表现形式。

这和他所一贯倡导的“文以载道”说是相一致的。

那么,“道”和“文”怎样能相促相长,达到较高的水准呢?他在《答李翊书》的第二段形象的论述了这个问题,他说:“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则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竢其食,加其膏而希其光。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要写好文章,不要只是想去寻找一盒能让东施变西施的外用美丽霜,不要被狭隘的功利所驱谴,而要像为树养根,给灯加油那样,去加强道德修养,有了教高的道德水准,诗之树、文之灯才根深叶茂、光焰万丈!有了较高的道德修养,就有了经济苍生的使命感,就有了悯难怜弱的同情心,就有了正道直言的方正人格,敢于为一切正义和真理摇旗呐喊、奔走呼号。

韩愈在这篇写给李翊的信中,高扬儒家崇古思想的旗帜,要求青年儒生能够把学习的目标确定为“蕲至于古之立言者”,刻苦钻研,不求速成,“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

有别于后世漏儒,韩愈的崇古不是泥古,而是法古,所以他在追述自己的求学经历时,重点强调了自己在研读古籍时“惟陈言之务去”,致力于“识古书之正伪与虽正而不至焉者”的精细工夫。

更为可贵的是,他指出自己在学问已达到很高境界(“浩乎其沛然”)后,仍不废怀疑精神,“迎而距之,平心而察之”,最终得到淳一的道学。

作为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韩愈的文章说理透彻,气势充沛,结构谨严,语言精炼。

他的《答李翊书》是文论史上的力作,阐述了为人与为文、立行与立言之间的关系以及道德修养对治学为文的重要
性。

这种关系的讨论,对于当今的知识分子依然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现实意义
上世纪90年代以降,我国的知识分子传统道德操守观念在价值观多元化和物质诱因的冲击下日趋消解殆尽。

知识分子带着世纪末的怅惘和失落、紧张和惶惑以及对传统道德操守宗教般的膜拜和对经济冲击的不抗拒的灵肉之痛来到了21世纪。

“在新世纪里,知识分子如何做到既要适应环境又要在确证自己的身份已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时代课题。

”“追溯历史直至远古,迄未发现与现实相似之处;往昔之光倘不投向未来,则人类心灵将陷于混饨迷茫。

变革是近代中国历史的重大主题。

变革不仅是变化,而是一场巨大的、无法估量的历史转换,它冲垮了一切反对者的抵御,超出并越过了企图给它以限制和定向的道路,荡涤了面对的制度和个人。

生活在十九世纪后半叶和20世纪前半叶的中国人凭本能就可以理解托克维尔对古代政体的悼亡之意:中国知识分子不论是濒临灭亡的传统的捍卫者还是批判者,都比任何人更具有一种毁灭性的精神困惑。

”杰罗姆?格里德尔的话,道出了中国近几十年来,实际的行动人物和观念人物之间的悲欢离合有发人深省之处。

回过头来看看我们这个时代,在这样一个信息交流过分发达,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逐渐分离的时代,我们反而不能接上我们伟大的先人那富有生机的神经。

我们也许有太多可以学习的东西,但属于信仰的知识,从来都只有一种,我们自然不必像韩愈那样去皓首穷经,但我们不能不像他所说的那样去寻找一种达到心灵平静的哲学。

在文人看来,只有一种学习,那就是人格的学习,任何知识如不能有益于人格的增进,那就是不是好的知识。

这也正是韩愈在这篇文章里告诉我们的方法。

四、结论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对于当代的中国知识分子而言,重要的不是去担心自己没能名扬中外,而是应关注自我学识的深度广度,关心国家前途与百姓疾苦。

《大学》首章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在一个对人类古老道德传统迷茫的时代,面对现代化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我们感到无所适从——我们需要一种基础,这种基础应能够巩固近代人类现代化成果,而不致使它毁于一旦。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重新阐述韩愈《答李翊书》中论述为人与为文的关系,是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

参考文献:
\[1\]韩湖初,陈良运.古代文论名篇选读\[M\].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351
\[2\]邱华栋.六本书\[M\].中国工人出版社,2011.69.
\[3\]杰罗姆.格里德尔.新东方\[J\].1998,(02).
\[4 \]钱穆.论语新解\[M\].三联出版社,2010.410.416.
\[5\]朱熹.大学\[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