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江苏仪征月塘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第21课《苏州园林》(第2课时)(无答案)(苏教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 苏州园林(第2课时) 精品导学案 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 苏州园林(第2课时) 精品导学案 苏教版

第21课苏州园林(第2课时)●重点:1.学习使用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2.体会本文说明中糅合记叙、议论的表达技巧,以及本文表达方式灵活多变、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

1.苏州园林中亭台轩榭等建筑的布局和其他地方有何不同?示例:苏州园林与我国传统建筑不同。

传统建筑布局特点是“对称”,而苏州园林则“故意回避”。

亭台轩榭等建筑的布局突出自然之趣,决不讲究对称。

2.苏州园林主人造假山和池沼的原因是什么?池沼的安排有何讲究?示例:可以怡情山水,使人仿佛置身山间,让人暂时忘却尘世的喧嚣和烦忧!池沼大都引用活水,池沼设计因地制宜,桥梁安排决不雷同,河岸边沿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3.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的特点是什么?示例:高树与低树、落叶树与常绿树、季节不同的花树的相间映衬,没有修剪得像西式宝塔样的松柏和阅兵式似的道旁树,注意中国画的审美观点。

问题一:作者在描绘苏州园林的美时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1.作比较:在介绍布局的时候,将苏州园林内亭台轩榭的布局跟宫殿和住宅相比,突出了苏州园林讲究“自然之趣”的特点。

2.举例子:第二自然段,以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图画中”的例子,说明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3.摹状貌:第五自然段中,对苏州园林树木的栽种和修剪着眼在画意的描摹等。

4.引用说明:第四自然段中,引用了古诗句“鱼戏莲叶间”,形象地写出了人们在池边观赏的入画的一景,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5.打比方:“有几个园林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形象地表现出苏州园林所蕴含的艺术美和自然之美。

教学建议:对于本文的说明方法和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老师一定要做必要的指导,设计一些题目来促进学生们掌握。

问题二:本文语言准确、生动、周密、精炼,请简要分析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学法指导:本文的语言优美,同学们要注重朗读,调动自己的眼、口、耳、脑共同活动进行阅读,这有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第21课《苏州园林》教案(苏教版初二上) (10)doc初中语文 (1)

第21课《苏州园林》教案(苏教版初二上) (10)doc初中语文 (1)

第21课《苏州园林》教案(苏教版初二上)(10)doc初中语文 (1)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讲明事物的方法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的结构美。

2学习本文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从反复诵读和重点词句赏析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3运用多种媒体,创设丰富情境,通过调动学生合理互动的想象,引导学生感知园林的画意美。

教学要点、难点:1、作者是如何抓住苏州园林的特点,并突出那个特点的。

2、严谨的结构层次,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

3、合理互动的想象、苏园画意美的感知。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古人曾经有句对联讲得好:〝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可见苏州园林可谓天下第一了。

俗语讲:〝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足以讲明苏州之美。

苏州的园林艺术历史悠久,现存园林远那么上千年,近那么四五百年,全城有一百多处园林,能够讲是集历代江南园林艺术之大成。

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分不代表了宋、元、明、清四代不同的艺术风格。

叶圣陶先生从观赏者的角度,抓住苏州园林的差不多艺术特点,作了具体而生动的讲明。

二、显示教学目标三、课文导学:师范读一二两段,幻灯显示摸索咨询题: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体印象是什么?苏州园林在设计理念上表达了如何样的总体特点?明确:a、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阻碍。

标本地位决定了苏州园林值得鉴赏、不该错过。

b、务必使游玩者不管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为了达到〝完美的图画〞的目的,作者认为设计者和匠师们从哪几个方面下了功夫?明确:为了达到〝完美的图画〞的目的要做到四个〝讲究〞: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衬托,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让我们一起进入苏州园林,观赏苏州园林美景图片,讲讲在这些图片中你看到了哪些景物?看后的感受又是如何?(配乐播放苏州园林美景图片)〔学生自由发言谈感受,教师作适当点评〕小结:同学们都各抒己见,谈了自己的感受,苏州园林总能让游玩者为之图画的完美,内涵的博大精深而折服。

【精品】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苏州园林》教案苏教版

【精品】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苏州园林》教案苏教版

《第21课苏州园林》教案知识目标:1、积累掌握“轩榭、丘壑、嶙峋、镂空、因地制宜、重峦叠嶂”等词语。

(A)2、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

(A)能力目标:1、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培养说明文的阅读能力,初步学写说明文。

(A)2、揣摩语言,体会说明中糅合记叙、议论,表达方式灵活多变、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

(B)情感目标:2、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特别是苏州园林的艺术成就,领会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A)重点:1.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

2.揣摩语句,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难点:1.能懂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2.理解中国绘画与园林建筑的联系。

教学方法:讲授、合作探究教学过程:A层一、预习·导学(通读课文2—3遍)A.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轩.榭()丘壑.()嶙峋.()栏.杆()叠嶂.()池zhǎo() zhēn()酌 lòu()空 jiàn()赏 qiáng()薇A.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工.细(精巧,精致)珠光宝.气(宝石)B轩榭.(建筑在台上的房屋)重峦叠嶂.(形状像屏障的山峰)C池沼.(人工修造的小池子)因地制宜.(适当)D上品.(等级,品级)别具匠心..(精巧的心思)A.根据课文,辨析词义,选择填空。

(1)谁如果要(鉴别鉴赏欣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放过。

(2)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好完美美好)的图画。

(3)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靠依傍依赖)的,实际是隔而未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加深了景致的深度。

(4)墙壁白色。

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魔方砖,浅灰色和白色(对比对衬对称)。

B.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1)池沼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2)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第21课《苏州园林》教案(苏教版初二上) (3)doc初中语文 (1)

第21课《苏州园林》教案(苏教版初二上) (3)doc初中语文 (1)

第21课《苏州园林》教案(苏教版初二上) (3)doc初中语文 (1)教学目的:1.明白得讲明事物的特点2.了解讲明事物的层次教育目标:1.使学生认识祖国江山壮美、历史悠久、文化辉煌2.使学生认识我国人民的高度聪慧和制造才能,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学艺术的情感教学重点:1.从几个方面讲明事物的特点2.总讲分讲的结构层次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入新课〔教育重点○1〕同学们,我们都明白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文化。

我国拥有许多让我们引以自豪的山川大河名胜古迹,有谁能讲出几个?-北京的长城、故宫、桂林山水……有句俗语讲得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以什么闻名?-西湖,那么苏州呢?-园林,同学们也许我们未曾到过苏州园林,那么今天就让我们随着叶圣陶老先生的笔,插上想象的翅膀,一起去游玩一下苏州园林,一饱眼福。

二.介绍作者〔教育重点○2〕叶圣陶,原名绍钧,字圣陶,一字行,江苏苏州人,闻名文学家,作家,教育家,编辑家,作品收在«叶圣陶集»里。

他写自己的故乡,表达他对故乡的爱恋和热爱之情,假如让我们写写我们的故乡,也会把对故乡的热爱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吗?--会。

三.生字生词〔出示小黑板〕轩榭〔xuān xiè〕丘壑〔hè〕嶙峋(lín xún ) 镂空〔lòu kōng〕重峦叠嶂〔zhàng〕标本:保持原样,通过专门制作供学习、研究、参考的动物、植物、矿物。

鉴赏:鉴不,观赏。

败笔:写字写得不行的笔。

重峦叠嶂:形容层层叠叠,山连着山。

雷同:不该相同反而相同。

玲珑:器物精巧细致。

四.把握单元教学要求和本文学习重点,要紧结合摸索题1~2完成:重点○1:从几个方面讲明苏州园林的特点--摸索○1重点○2:总讲分讲的结构层次。

--摸索○2 五.划分层次一.<1>介绍苏州园林的地位--"标本"二.<2~9>从几个方面介绍苏州园林的特点--处处入画三.<10>总结全文--回味无穷六.分析课文〔一〕分析第一部分〔1〕:学生齐读并摸索这一部分哪个词最能讲明苏州园林的地位。

第21课《苏州园林》教案(苏教版初二上) (4)doc初中语文 (1)

第21课《苏州园林》教案(苏教版初二上) (4)doc初中语文 (1)

第21课《苏州园林》教案(苏教版初二上) (4)doc初中语文 (1)一、教学目标:1、领会苏州园林的画意美,激发学生爱美爱国。

2、了解作者的思路,把握文章总讲和分讲的结构层次。

3、学习本文多样性的语言。

二、教学设想:1、本文着笔于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有专门强的概括性。

理清作者思路,了解文中总讲和分讲的自然结合,是教学重点和难点。

2、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是画意美,教学时应尽可能将有关文字还原成画面。

3、本文以讲明为主,有时也穿插使用了议论、描写等多样性的语言表达方式,教学时应适当分析。

4、本文的语言专门有特色,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认真领会,认真辨析。

5、教具:可出示苏州园林图片。

6、布置预习:粗读课文,抓住本文的讲明中心,划分课文段落;借助工具书弄明白生字词。

三、教学时数:二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要点:正音正字,补充解词,分段,讲析。

二、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苏州是个有悠久艺术传统的历史名城,全城有一百多处园林〔种植花草树木、供人游赏休息的风景区〕,能够讲是集历代江南园林艺术之大成。

这篇艺术性专门强的讲明文就概括讲明了苏州园林的差不多特点。

作者叶圣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他原籍江苏苏州吴县,对苏州园林专门熟悉,又有深刻的研究,因此写得专门有特色。

2、检查预习,出示小黑板正音正字,补充解词。

补充解词:①因地制宜:依照各地不同的情形规定适宜的方法。

②标本:本意是通过整理而储存原形的动物、植物、矿物等实物样品,供观摩、研究之用;文中借来形象地讲明苏州园林的价值③败笔:字写得不行的一笔;画画得不行的部分;诗文中写得不行的词句。

④图案:有装饰意味的花纹或图形,以结构整齐、匀称、调和为特点。

⑤重峦叠嶂:重重叠叠的山峰。

峦,小而尖的山;嶂,直立如屏障的山峰。

文中指假山堆叠的形状。

⑥俯仰生姿:有的向下,有的向上,形成各种美好的姿势。

⑦珠光宝气:珍宝与美玉发出的光辉。

⑧闲适:闲静舒服。

⑨鲜艳照眼:鲜鲜艳丽,使人眼明目亮。

江苏省连云港市岗埠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苏教版教案第21课 苏州园林

江苏省连云港市岗埠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苏教版教案第21课 苏州园林
1、定义: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说明事物或阐释事理为主要内容,它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特点、功能,或者解释事物的含义、原理、关系、演变等。
2、分类:说明文根据说明对象可以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3、特征:说明事物必须抓住事物的特征。
“特征”,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主要标志,抓住了特征也就抓住了事物的本质。
(1)请对出“江南园林甲天下”的下联?(苏州园林甲江南)
(2)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体印象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引出苏州园林的?
明确:a、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标本地位决定了苏州园林值得鉴赏、不该错过,即:窥苏州园林之一斑,见各地园林之全豹!
B、用作比较的方法,通过与其他地方的园林比较,说明苏州园林是各地园林的标本。
鉴jiàn赏轩xuān榭xiè池沼zhǎo丘壑hè嶙lín峋xún庸俗yōng着眼zhuó琢zhuó磨镂lòu空 蔓màn延
蔷qiáng薇wēi斟zhēn酌zhuó相间jiàn单调diào
因地制宜别出心裁重峦叠嶂俯仰生姿诸如此类别具匠心
(四)自主式阅读课文
指导学生阅读说明文应从下面儿方面人手?(明确说明文的对象,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有哪些,理清说明的顺序,找出说明的方法,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
(3)①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设计理念)是什么?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一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②(操作方法)如何体现出出入画的原则?
为了达到“完美的图画”的目的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这四个“讲究”,涉及苏州园林的总的设计原则,又从大处体现了苏州园林的图画美,也极好的领起了下面几段的分别说明。

第21课《苏州园林》教案(苏教版初二上) (9)doc初中语文 (1)

第21课《苏州园林》教案(苏教版初二上) (9)doc初中语文 (1)

第21课《苏州园林》教案(苏教版初二上) (9)doc初中语文 (1)课标要求1. 领会苏州园林的诗情画意美,激发学生爱美爱国。

2. 了解作者的思路,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讲明事物的组织方法。

3. 学习抓住事物特点,由总到分的讲明顺序;学习本文多样性的语言。

、品味准确生动的讲明语言;学习把握作比较、举例子的讲明方法。

4. 培养学生在占有一定材料的基础上〔或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概括事物的共同特点的能力。

[学法点悟]1、摒弃旧传统\"串讲\"教学模式。

设计\"课前积存--创设情形导入--自由式阅读--合作式解读--探究式拓展\"五大环节。

实施过程中以学生的自感、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制造性。

2、这是初一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讲明文,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把握阅读讲明文的方法,明确讲明对象是什么,分析讲明对象的特点有哪些。

3、本文着笔于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有专门强的概括性。

理清作者思路,了解文中总讲和分讲的自然结合;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是画意美,教学时应尽可能将有关文字还原成画面。

4、本文以讲明为主,有时也穿插使用了议论、描写等多样性的语言表达方式,学习时应适当分析。

5、本文的语言专门有特色,学习时要引导学生认真领会,认真辨析。

[整体感知]本文是篇介绍园林建筑艺术的讲明文。

文章高度概括了苏州园林建筑的成就,详细介绍了园林建筑的布局,分析了园林建筑的原理。

作者采纳了由总到分的逻辑顺序,恰当地运用了多种讲明方法,写得情文并茂、趣味盎然。

从整体上把握全文,摸索:1、本文讲明的对象是什么?抓住了苏州园林建筑上的什么特点来写的?2、从整体上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讲明的?局部又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讲明的?[疑难解析]质疑:文中"自然之趣"的"趣"的意思是什么?解惑:山水园林建筑结构布局自然和谐带给人们的美感和乐趣。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苏州园林》课堂活动导学案 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苏州园林》课堂活动导学案 苏教版

课堂随笔:课堂随笔:【反馈练习】1.给加点字注音。

轩榭..()()..()丘壑.()斟酌着.眼()池沼.()嶙峋..()()镂.空()称.心()蔷薇..()()2.用•标出下列词语中的四个错别字,并订正在下面的横线上。

玲珑自出新裁标本鉴赏珠光宝气因地治宜琢摩重峦叠嶂败笔雷同俯抑生姿任其自然3.按照上下文的语言环境,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1)假如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标本:(2)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

阅历:(3)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的照片。

斟酌:(4)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也别具匠心....。

别具匠心:阅读下面的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①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②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③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④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⑤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⑥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4.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第________句。

5.选出对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表述正确的一项()A.从整体到部分B.从主要到次要C.从概括到具体D.从原因到结果6.本段中以苏州园林与__________作比较,突出说明了。

7.文中画线的句子属于________的表达方式,它的作用是。

8.文中加点词“多种”用得准确,简要说明这个词在句中的表达作用。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江苏扬州个园,是一座独具风格的名园。

它是清嘉庆、道光年间两淮盐总黄至筠在明代寿芝园旧址上兴建起来的。

当时园中遍植翠竹,盖取东坡诗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瘦,无竹使人俗。

”以示主人不俗。

又因竹叶形状很像一个“个”字,故名“个”园。

个园以四季假山的堆叠精巧而著名。

第21课《苏州园林》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 (10)doc

第21课《苏州园林》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 (10)doc

《苏州园林》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方法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的结构美。

2学习本文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从反复诵读和重点词句赏析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3运用多种媒体,创设丰富情境,通过调动学生合理互动的想象,引导学生感知园林的画意美。

教学要点、难点:1、作者是如何抓住苏州园林的特征,并突出这个特征的。

2、严谨的结构层次,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

3、合理互动的想象、苏园画意美的感知。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古人曾经有句对联说得好:“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可见苏州园林可谓天下第一了。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足以说明苏州之美。

苏州的园林艺术历史悠久,现存园林远则上千年,近则四五百年,全城有一百多处园林,可以说是集历代江南园林艺术之大成。

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分别代表了宋、元、明、清四代不同的艺术风格。

叶圣陶先生从欣赏者的角度,抓住苏州园林的基本艺术特征,作了具体而生动的说明。

二、显示教学目标三、课文导学:师范读一二两段,幻灯显示思考问题: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体印象是什么?苏州园林在设计理念上体现了怎样的总体特点?明确:a、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标本地位决定了苏州园林值得鉴赏、不该错过。

b、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为了达到“完美的图画”的目的,作者认为设计者和匠师们从哪几个方面下了功夫?明确:为了达到“完美的图画”的目的要做到四个“讲究”: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让我们一起进入苏州园林,欣赏苏州园林美景图片,说说在这些图片中你看到了哪些景物?看后的感觉又是如何?(配乐播放苏州园林美景图片)(学生自由发言谈感受,教师作适当点评)小结:同学们都各抒己见,谈了自己的感受,苏州园林总能让游览者为之图画的完美,内涵的博大精深而折服。

第21课《苏州园林》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 (12)doc

第21课《苏州园林》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 (12)doc

《苏州园林》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掌握“轩榭、嶙峋……”等词语;2、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领会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3、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苏州园林特点;4、理清行文思路,明确说明顺序,;情感与价值目标:5、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点目标1、3、4难点目标3、4教学过程:一、导入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苏州园林》。

二、新授(一)齐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

(二)课堂小测:轩榭(xuānxiè)丘壑(hè)雕镂(lòu)嶙峋(línxún)池沼(zhǎo)模(mú)样鉴赏:对艺术品或文物的欣赏和评价。

因地制宜:根据具体地形,设计或选择适合的事物。

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三)作者简介:叶圣陶(1894-1988)原名绍钧,字圣陶,以字行。

江苏苏州人。

作家、教育家、编辑家。

代表作品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倪焕之》、《多收了三五斗》等。

(四)简介苏州园林:首先让学生明白,“苏州园林”不是某个园林的名称,而是指苏州这个地方的园林群体。

比较出名的有这些园林: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留园、网师园、怡园。

(五)划分结构层次,理清全文思路,把握作者的说明要点及说明顺序:1、划分结构层次,理清全文思路。

提示:(1)再读课文,概括每段大意;(2)同桌、小组讨论完成结构层次划分;(3)全班订正。

2、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3、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怎样的?明确:1、见下板书。

2、课文从游览者的角度来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这就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文章是先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再从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方面来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苏州园林(第一课时)》导学案 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苏州园林(第一课时)》导学案 苏教版

苏州园林(第一课时)一、目标导航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特别是苏州园林的艺术成就;2.了解本文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3.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苏州园林时的顺序。

重点:了解本文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

难点: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

二、预习导学1.一读课文,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完成下列练习。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轩榭..()池沼.()重峦叠嶂.()嶙峋..()..()镂.空()斟酌(2)文学常识积累。

本文作者是原名,我国现代著名、、、。

写有著名长篇小说,童话集、。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因地制宜:自出心裁:别具匠心:俯仰生姿:2. 二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试对出“江南园林甲天下”的下联。

(2)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体印象是什么?3. 三读课文,思考问题并写出你的疑问。

(3)本文抓住了苏州园林建筑上的什么特征(共同特征)来写?我的疑问:三、课堂互动探究(一)交流讨论“预习导学”部分的知识点。

(二)在预习的基础上朗读课文,合作学习,理解下列问题。

1.为了体现苏州园林“完美的”的总特征,作者认为设计者和匠师们在哪几个方面下了功夫?2.除了在以上几个大的方面下了功夫外,在细微处又是如何精心设计的呢?3.综上所述,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

(四)深入探讨,细心揣摩。

1.“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这里四个排比的句子的次序能不能任意调换?为什么?2.苏州园林讲究图画美,文中介绍“建筑物”和“假山池沼”时分别突出了它的什么样的画面美?3.这是一篇写建筑物的说明文。

本文为什么采用逻辑顺序,而不采用空间顺序?(五)总结。

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作者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通过周密的观察,从中概括出,抓住了苏州园林不同中的共同点,进而围绕这个中心,把各种景物综合分成几个类型和方面,分别加以介绍和说明,做到了以一统百。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苏州园林》教案2 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苏州园林》教案2 苏教版

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特别是苏州园林的艺术成就,领会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2.了解说明文常用的一些说明方法,初步学写说明文。

3.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培养学生按事物本身规律组织材料,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能力。

4.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培养说明文的阅读能力,初步学写说明文。

5.揣摩语言,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说明中糅合记叙、议论,表达方式灵活多变、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

6.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

2.揣摩语句,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1.理解绘画与园林建筑的联系。

2.搞清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教具多媒体或小黑板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识记字词2.作者简介及写作缘由。

3.朗读课文,找出说明对象。

4.理清文章结构,划分段落层次,归纳段意。

一、目标导学1.导语:有人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苏州园林,名闻全国,誉满世界。

距今约二千四百年的夫差的馆娃宫,便是苏州第一座园林。

现存的园林近则四五百年,远则上千年,可谓源远流长。

苏州园林究竟有几处,尚无确切的统计,现存园林近二百处,无怪乎人们称苏州为“园林城市”。

让我们随着叶圣陶老先生去观赏那富有诗情画意的园林吧。

2.展示“学习目标”二、自主学习(一)自学提纲1.初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1)给加点字注音轩榭.池沼.对称.丘壑.嶙峋..镂.空斟酌..阑.干蔷薇..重峦.叠嶂.(2)解释词语:因地制宜:自出心裁:重峦叠嶂:丘壑:斟酌:俯仰生姿:2.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3.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找出本文的说明对象(2)理清文章结构,划分段落层次,归纳段意(二)自主学习(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回)(三)自学检测第1题(强调字音字形的识记,千万不要为了节省时间而一晃而过。

八年级语文上册 21《苏州园林》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21《苏州园林》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苏州园林》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方法,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的结构美。

2、学习本文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从反复诵读和重点词句赏析中,体会文章语言美。

3、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法导航】说明文学习的“十五字”方法:明对象、理顺序、抓特征、找方法、品语言。

生成问题途径:看目标、看预设、看习题、悟文本。

【知识链接】:作者介绍:叶圣陶(1894年-1988年),原名叶绍钧,字秉臣,汉族人,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倪焕之》。

叶圣陶曾担任多项职务。

解放后,叶圣陶曾担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

他也是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委员、民进中央主席。

文体知识介绍1、说明文的顺序(1)时间顺序。

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

具体次序:操作程序、发展变化等。

标记词:表时间的词语。

(2)空间顺序。

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

具体次序:从外到内、从上到下、从远到近、从左到右、东西南北中等。

标记词:表方位的名词。

(3)逻辑顺序。

说明事理。

具体次序:先主后次、先总后分、先因后果、从现象到本质、由特征到功用、由一般到特殊、由概括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等。

注意:说明文的顺序,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可以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它顺序。

2、说明文的方法(1)打比方:用熟悉的具体事物来比喻所说明的复杂抽象的事物。

(比喻词)(2)列数字: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的最精确、最有说服力的方法。

(数据)(3)举例子:举一些通俗易懂、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例子说明抽象事理或事物。

(例如、譬如、又如等)(4)作比较:用熟悉的事物比较,可比较相同点或不同点。

(**比**,**和**一样,**是**的多少倍)(5)下定义:用准确精练的语言科学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1《苏州园林》导学案2(新版)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1《苏州园林》导学案2(新版)苏教版

第二十一课苏州园林(第二课时)一、目标导航学习目标:1.了解本文的说明方法;2.体会本文说明语言的准确性;3.了解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生动透彻地表现事物的特征。

重点:了解本文的说明方法;体会本文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难点:了解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生动透彻地表现事物的特征。

二、预习导学1.梳理学习说明文的一般方法。

阅读说明文应从下列几个方面人手:明确说明的对象是什么;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有哪些;理清说明的顺序;找出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常见的说明方法有:说明文的语言特点:2.一读课文,找出文章第5段中说明、描写、议论的语句。

3.二读课文,假如由你来介绍苏州园林,你准备如何介绍?三、课堂互动探究(一)交流讨论“预习导学”部分的知识点。

(二)在预习的基础上朗读课文,合作学习,理解下列问题。

1.第5段中,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注意了什么?2.第6段中,在苏园里安排“镂空的花墙、无所依傍的廊子、一面大的镜子……”这样做想达到什么目的?3.完成或达到了四个讲究后苏州园林就可以处处完美了吗?4.第7、8、9三节也在说明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什么在第2节不加提示(如四个“讲究”)?5.苏州园林各个角落都注意画意美,门和窗简朴而别具匠心。

苏州园林的彩绘也“自出心裁”。

这几节是紧紧围绕“处处入画”的说明中心来说明的,而且巧妙地照应了第一段中的哪一句。

6.文章最后一段文字是否多余?为什么?(三)再读课文,找出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并体会其作用。

(四)三读课文,找出本文用词准确、周密的句子,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示例】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分析:“不仅”说明堆叠假山还是要有技术性的,只不过苏州园林假山的堆叠,更多的是体现出“艺术性”。

(五)体会本文运用描写和议论表达方式的作用。

第5段中的5、6句第4句的后半句(六)总结1、本文由地说明了各具特色的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表现了对苏州园林的之情。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苏州园林)教案 苏教版 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苏州园林)教案 苏教版 教案

?“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用打比方的方法形象说明亭台轩榭等建筑的布局突出自然之趣,是美术画,照应了“完美的图画”。

2、重点品读第4节,分析语言的准确、形象,体会假山、池沼配合出的图画美。

提问:接下来我们来看假山和池沼这个点,请同学们阅读思考:作者是怎样说明假山和池沼的美的?(1)假山重峦叠嶂——造型假山竹木掩映——搭配设计者、匠师——胸中有丘壑游览者——身在山间品味句子:(预设)“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

”..是技术..而不仅A、删词法: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是技术。

B、换词法: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技术..。

”..而不仅是艺术体会艺术与技术的区别:艺术:指有创造美的方式方法。

技术:指生产操作方面的技能。

重峦叠嶂:形容层层叠叠,山连着山的情形。

写出了假山在小巧玲珑的园林中,从平地突兀而起,层层叠叠的景象。

(2)池沼提问:池沼是如何讲究配合的?你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读出了“美”?宽敞的作为全园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因地制宜成河道模样的与桥梁配合——绝不雷同河岸与石头花草配合——高低屈曲水与莲、鱼配合——入画一景品味词句:预设示例:1、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大多:不排除少数例外,更增加语言的准确性。

活:让池沼增添了一份灵动,生机。

2、“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安排:动词,强调设计感,说明这桥梁不仅为了实用,还为了美观。

决不雷同:坚决不。

十分肯定的语气,强调了桥梁的富于变化,也是为了避免对称,更增其美感。

3、高低屈曲:写出了石岸高低起伏、曲折回环的走式,符合某某园林追求自然之趣的设计目的,显得灵动、富于变化。

4、“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玲珑:表现了湖石小巧秀美的特点。

布置:说明是有意为之,写出了设计者的匠心。

5、鱼戏.莲叶间:引用诗句,一个“戏”字将鱼儿那种调皮、玩耍、游戏的神韵、灵气都写出来了,表现出一种动态美,让人不由得联想到“似与游者相乐”的快乐情景。

语文初二上人版第21课(苏州园林)学案

语文初二上人版第21课(苏州园林)学案

【一】学习目标1、能结合全文中心句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能依照全文内容和结构理清说明顺序。

2、能区别中心句和支撑句,并能说出支撑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3、感知说明文语言的多样化,体会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二】学有所得1、感知说明文语言的多样化,体会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三】自助内容1、作者简介。

叶圣陶,原名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编辑家。

出身贫寒,中学毕业后即从事教育和编辑工作,解放前当过小学、中学、大学老师。

解放后历任出版总署副署长,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人大常委会常委,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委员等职。

1921年发起“文学研究会”,1928年发表了长篇小说《倪焕之》。

要紧作品有《隔膜》、《稻草人》、《多收了三五斗》。

2、朗读课文,完成词语。

轩榭〔〕重峦叠嶂〔〕〔〕镂空〔〕斟酌〔〕相间〔〕模样〔〕对称〔〕庸俗〔〕丘hè〔〕zhuó磨〔〕jiàn赏〔〕màn延〔〕línxún()解释以下词语。

因地制宜:别具匠心:自出心裁:3、自主学习,问题研讨。

〔1〕认真阅读课文,划出每一小节的重点句。

〔2〕本文作为一篇说明文,你觉得苏州园林的总特征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3〕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要紧表达在哪四个方面?〔课文原句〕〔4〕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全文的结构特点是什么?【四】课堂流程〔略〕【五】课后续助1、判断以下语句使用的说明方法。

〔1〕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如何样,右边也如何样。

苏州园林可不讲究对称,看起来有意幸免似的。

〔〕〔2〕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美,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3〕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4〕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美这是高度的图案美〔〕(5)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6〕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确实是一幅好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园林》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说明方法,把握全文说明顺序。

2.理解语言特点。

【活动方案】
活动1:参照阅读第3自然段的方式,自读第4至6自然段。

要求:分别归纳中心(大意),分析说明方法和语言特点。

可以把全班分为三组,每组侧重研读一段,然后交流、讨论。

提示:
(1)分析过程中,应注意分说与总说的内中联系,时时顾及本文的“文眼”(图画之美)。

(2)各段中,强调中心的词语,大致分为两类:一是绝对肯定的,话讲得不留余地,如“那是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二是述其大概,讲带有倾向性的特色,但话讲得留有余地,不排除特例,如“大多引用活水”。

(3)要多读课文。

语言方面的妙处,往往不读是体会不深的。

活动2:略读第7至9自然段。

一方面,联系第2自然段的总说的内容,辨明它们与全文中心的关系;另一方面,可以与第3至6自然段相比较,辨明它们在全文中的位置,从而理解先写主要内容、后写次要内容的说明顺序。

活动3:全文学习小结。

(1)深入理解总说与分说的一致性,从而把握本篇结构严谨、条理分明的特点。

(2)语言准确严密,处处紧扣中心、强调和突出中心。

(3)在表达方面,以说明为主,综合运用了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以概括的说明介绍园林,以生动的描写形容景物,以简短的议论分析原理,结合多种说明方法,把苏州园林的特征说得明确突出,又生动形象。

活动4:拓展延伸,深入探究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苏州园林是我国园林建筑中的一朵奇葩,它体现了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思想。

试画出文中表现苏州园林设计者和匠师们为了创造人与环境的协调美,刻意追求自然之趣的语句,结合课文中的例子,畅谈自己的感受。

【链接阅读】
苏州园林知识小卡片
1.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苏州古典园林符合世界文化遗产标准第1、2、3、4、5条,将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为典型例证的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中国四大名园是: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留园。

3.现存苏州最大的私家园林是明代的拙政园,占地78亩。

拙政园的命名,有什么寓意呢?
明代御史王献臣因中年解官归里,仕途失意,所以借用西晋潘岳《闲居赋》中“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之文,取“拙政”两字命园,实寓自我解嘲,超然物外之意。

4.苏州园林中,往往在壁面上镶嵌大镜,它的妙用:游人在镜中可以清晰地观赏到对面的山水花木、亭台楼阁,无形中扩大了视觉空间,使园景显得更加丰富深邃。

这种利用明镜借景的方法,也是苏州园林中常用的艺术手段。

5.汉字中与“园”含义相近的六字:囿、圃、苑、院、庭、墅。

6.山、水、花木、建筑,是构成古典园林的四大物质要素。

7.苏州园林中的家具陈设品种丰富,式样繁多,大致可分为六大类:桌案、凳椅、几架、床榻、橱柜、屏座。

8.苏州四大古典园林按时间顺序排列是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

课堂随笔:
【反馈练习】
1.给加点字注音。

轩榭
..()()..()丘壑.()斟酌
着.眼()池沼.()嶙峋
..()()
镂.空()称.心()蔷薇
..()()
2.用•标出下列词语中的四个错别字,并订正在下面的横线上。

玲珑自出新裁标本鉴赏珠光宝气因地治宜
琢摩重峦叠嶂败笔雷同俯抑生姿任其自然
3.按照上下文的语言环境,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假如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标本:
(2)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
..。

阅历:
(3)他们斟酌
..着光和影,摄成称心的照片。

斟酌:
(4)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也别具匠心
....。

别具匠心:
阅读下面的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①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②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③落叶树与常绿树
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
..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④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⑤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⑥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4.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第________句。

5.选出对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表述正确的一项()A.从整体到部分B.从主要到次要
C.从概括到具体D.从原因到结果
6.本段中以苏州园林与__________作比较,突出说明了。

7.文中画线的句子属于________的表达方式,它的作用是。

8.文中加点词“多种”用得准确,简要说明这个词在句中的表达作用。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江苏扬州个园,是一座独具风格的名园。

它是清嘉庆、道光年间两淮盐总黄至筠在明代寿芝园旧址上兴建起来的。

当时园中遍植翠竹,盖取东坡诗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瘦,无竹使人俗。

”以示主人不俗。

又因竹叶形状很像一个“个”字,故名“个”园。

个园以四季假山的堆叠精巧而著名。

步入个园大门,便见湖石傍门,修竹繁茂,石笋参差,恰似“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此即个园春景,稍前又有生肖之假山石,皆在似与不似之间,与整个“春山”和竹林相映成趣。

“春”去“夏”来,绕过“宜雨轩”,眼前豁然开朗。

在浓阴环抱的荷花池畔,一座六七米高的太湖石假山出现在面前,这就是“夏山”。

过石桥,进石洞,只觉得藕荷飘香,苍翠生凉。

转过“鹤亭”,是座“一”字形长楼,循楼而去,“秋从夏雨声中入”,长廊尽头便是“秋山”。

秋山全用黄山石堆叠而成,构思大胆,用石泼辣,相传为大画家石涛杰作。

看此山,山势巍峨,峰峦起伏,又见古柏斜伸,红枫遍植,钟乳石挂,石桥俨然,气象果然不同一般。

设若晴天薄暮时分,秋山面迎夕照,一红如染,“秋高气爽”的诗情画意顿时溢出。

步下秋山,过“透风漏月亭”,迎面是一组由白色石英石堆叠而成的“冬景”。

一只只“雪狮”似顽皮的孩子用残雪堆就。

山脉、山顶“终年积雪”。

南面有一堵白围墙,墙上开了四排风洞,使人不寒而觉寒。

9.解释下面短语中加点的词。

(1)石笋参差
..:
(2)石桥俨然
..:
10.扬州“个园”得名的原因是。

11.文中最能概括个园特点的一句话是。

12.本文介绍个园,是按顺序写的,表明这一顺序的词语主要有:、、、、。

13.从文中可以看出个园的建造所追求的是春之、夏之、秋之、冬之。

(各填一字)
14.本文的结构形式是。

15.说明语言有平实和生动之分。

本文多用的语言来说明。

试以“个园春景”一段为例谈谈其语言运用的妙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