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笔镗录
绍派伤寒三部六病和主要方剂
绍派伤寒三部六病和主要方剂***绍派伤寒,把机体假作六个层次。
太阳经主皮毛,主胸中,阳明经主肌肉,主脘中。
少阳经主腠理,主胸膈,太阴经主四末,主大腹,少阴经主血脉,主小腹。
厥阴经主筋膜,主少腹。
比如,小肚子没知觉,治肾灵,真准!再比如:某人说腿疼痒,什么地方疼痒呢?用手指按掐肌肉,感觉肌肉束的表面痒,用手指越掐越解痒。
治肝灵,神准!又比如,手指尖怕冻,脾阳虚。
绍派伤寒,将内与外各分六个层次,并融寒温于一炉。
历时十几代人才完成此辨证体系。
【丁庆学:伤寒六病辨证诠释】摘录:我认为刘绍武先生的部六病辨证中关于六经的定位更为合理。
表部指人体体表,包括头面和四肢,表阳证主要表现在头面发热,表阴证主要表现在四肢末端的发凉。
因为阳主升,阴主降,阳主热,阴主寒,故表阴之四肢末端发凉正合厥阴之本意,《灵枢·阴阳系日月》云:“此两阴交尽,故日厥阴。
”厥者,极也。
当阴极之时,故称厥阴。
厥阴为两阴交尽之所,阴尽阳生之处,其表现为四肢末端发凉。
关于伤寒六经辨证,有从经络解析,有从八纲解析,有从开阖枢解析,历代医家均有不同认识,解析角度不同,仔细读来又确实各有其道理,然待及临床,常常无所适从,疗效欠佳,本人仔细研读古今伤寒论医籍,结合临床实践,逐步认识到“天下大道,莫不至简”,故解析六经当从简,不应从繁。
解析六经从简者有二人:一是刘绍武先生的三部六病辨证,二是胡希恕先生的六经八纲辨证。
两种辨证方法进行对比分析见下表。
病位胡希恕表证半表半里证里证阳证阴证阳证阴证阳证阴证太阳病少阴病少阳病厥阴病阳明病太阴病刘绍武表部病枢部病里部病阳证阴证阳证阴证阳证阴证太阳病厥阴病少阳病少阴病阳明病太阴病一、共同点上表看,六经八纲辨证与三部六病辨证的共同点都是把人体疾病分为三部分,每个部分均可分阴阳两种属性,故有六经病。
这三部疾病的具体内容如下。
1、表部病正邪交争于人体的体表,腠理、皮肤、肌肉、筋骨、肺泡之间等均属于表部。
(注:因喉、肺泡等与外界相通,寒温之邪犯肺,应归属于表证。
伤寒笔镗录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人身的营卫皆在太阳经部位。
卫行脉外,主皮毛。
营行脉内,主奏理的毛细血管。
卫为阳气,秉受肺金辛凉收敛之性。
风为阳邪,其性疏泄。
中风就是风邪伤了太阳之表。
风邪入侵人体后,首伤的便是卫气。
因风性疏泄,且为阳邪。
卫为阳气,其性收敛。
此有同气相求及异气相争之义。
风邪伤了卫气后,欲行其疏泄之令。
人体卫气必定不会服从,就会行使收敛之本性与之相抗争。
这是风邪想疏泄,卫气却收敛。
二阳相加,毛孔紧闭,营血就会内郁不发。
脉外热气大增,蒸发脉内的营血,血为液体,受其热力蒸发,汗便会出来。
汗一出来,卫气便会更加虚弱,收敛之性不能当令,风邪便会攻过卫气这道防线,入到脉内。
这时主观感受便会恶寒。
其"恶"字的主观感受见第一条文。
这时才可以说是中风。
张锡纯在太阳病的桂枝汤中引入胸中大气一说。
张氏认为胸中大气与营卫息息相通的,为营卫之大都会。
我曾试过细心推敲。
觉得张锡纯的见解非常的独到。
人秉天地之气而生,本就为一小天地。
《黄帝内经》以三焦划分天人地。
《灵兰秘典论篇》谓: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而人身一点命火动,一周气流,温熙周身。
气存分三,上有胸中大气,中当为中气,下为肾中元气。
卫与肺气同主皮毛,且秉受肺金之性。
而营血虽与肝疏泄之性分不开,但其血及阳热多来自心脉。
由此可想到营卫与心肺之阳及胸中大气之关系。
如此一来,卫气被伤,营阴外泄则胸中大气必然虚损。
上一条提纲已经谈过刘力红博士对"脉"字的释义。
有一句是"脉无阴水无以成,脉无阳火无以动。
"今胸中大气已虚损,其动力必然会减弱。
所以脉缓。
"脉缓",就是脉来得比较迟缓。
刘渡舟说"既然是太阳病,脉缓就是脉浮而缓。
"这个观点我是绝对赞同的。
此条条文的证候排列是非常有深意的。
先是发热,继之是汗出,再是恶风,最后形成脉缓的脉象。
敖氏伤寒金镜录
敖氏伤寒金镜录敖氏伤寒金镜录以敖烈(字廷炬)临床心得而编成,分上、下两集,后增入《经验续录》和《质疑录》。
上集收载医论6篇,每篇先有原文,再注释或阐发,其间又有论者对前贤名言的推崇及自己的见解;下集收载医案78则,皆为临床真实记录,反映了敖氏对临床治疗的高度艺术性。
一曰辨脉法。
全书立44门,详论54脉,提纲挈领,不杂支蔓,堪称诊脉专书。
二曰辩证法。
全书立17门,选辑古代名家辨证法81条,补入书中,论辨甚详,多可引以为鉴。
三曰治症法。
全书设9门,共载方药233首,重复药物仅占少数,为后世方书所仅见。
四曰药物法。
全书立18门,将古今药物加以归纳,虽未言其出处,然不着方名,亦不标出处,却保留了许多实用的药物,至今仍为人们所采用。
五曰剂量法。
此法系敖氏晚年的临床经验之谈。
他认为药剂最重要的是配伍。
所谓配伍,即“相使”“相须”“相畏”“相恶”“相反”“相杀”“相使”“相畏”等十六字诀,在此基础上总结了36个剂量的意义与临床应用,颇值借鉴。
!)三曰温热病之要,莫于顾护胃气。
治症切勿汗吐下攻。
气血虚弱者不可骤进辛温大热,已见燥象者,禁用苦寒清热,服药后大便泄泻,非燥胜火也,亦系胃气太弱,宜调养和中为主,方用异功散或理中汤加减调理。
(见《活人心统》)?。
卷二》,本书多方整理,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出版,张志聪校订。
四曰食疗法,乃综合诸家之说而成。
“方药合参,药食并举,有补无泻,有守有破”,“可久可速,非药饵能及也”。
“用之得当,殊胜药饵,饮食固不足恃,终胜药饵。
且能提高胃口,使精力日增,何患小儿厌食也。
”又曰:“…实验充分,证据确凿,与一切盲从师说者迥然不同,对纠正旧时的庸俗观点,丰富祖国医学宝库,有积极意义,应予表扬和肯定。
其所列方药,经过本校教授一再删改、斟酌,可取可用,不致遭到误导。
”?。
刘绍武-三部六病伤寒论杂病论
太阳病篇太阳病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发热而恶寒。
2.太阳病,葛根汤主之。
前证悉具,项背强,四肢痹痛者,葛根汤亦主之。
3.太阳病,项背强,四肢痹痛,无汗,小便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者,葛根汤主之。
4.病人头项痛微强,自汗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脉浮缓,或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5.太阳病桂枝汤证悉具,项背强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不项背强,但漏汗不止,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6.桂枝汤证悉具,微喘者,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主之;喘家作,本汤亦主之。
7.太阳病,体痛,脉紧,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8.麻黄汤证悉具,身重者,麻黄加术汤主之。
9.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而热多寒少。
以其未能得小汗出,身必痒。
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若一日再发者,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太阳杂病10.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
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11.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12.病人一身尽痛,发热,日晡所剧者,可与麻杏薏甘汤。
13.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14.肢节疼痛,或身体羸瘦,脚肿如脱,头眩短气者,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15.四肢肿,小便不利,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脉浮弱,自汗恶风者,防己茯苓汤主之。
若脉浮紧,无汗者,甘草麻黄汤主之。
16.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稍稍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
17.黄汗之为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脉自沉,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宜芪芍桂酒汤主之。
黄汗之病,两胫自冷,假令发热,此属历节。
食已汗出,又常暮卧盗汗出者,此劳气也。
若汗出已,反发热者,久久其身必甲错;发热不止者,必生恶疮;若身重,汗出已辄轻者,久久必身,即胸中痛,又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此为黄汗,桂枝加黄芪汤主之。
敖氏伤寒金镜录
敖氏伤寒金镜录第一‧白苔舌舌见白苔滑者。
邪初入里也。
丹田有热。
胸中有寒。
乃少阳半表半里之证也。
宜用小柴胡汤、栀子豉汤治之。
【介按】白色为寒,表症有之,里症有之,而虚症实症亦有之。
凡风寒湿邪,国中皮腠,即为白苔。
寒湿本系阴邪,白为凉象,故舌苔白色。
如白滑而腻者,湿与痰也。
白滑浓腻者,湿痰与寒也。
惟薄白如无,则为虚寒。
白如积粉,则湿热或痰热也。
因肺主卫、主气、又主皮毛,而太阳经亦主一身之表。
凡受风寒,先入皮毛,内应于肺,其舌无苔而润,或微白而薄,或浮白薄滑。
外证必恶寒发热,而口不渴,此是风寒初感也。
治宜辛温解表。
如苔白而燥刺者,外证初在微寒,继即发热不已,此是温邪在肺,治宜辛凉清解。
如苔白而粘腻者,外证必发热、头重,身痛而口不渴,此是湿邪在于气分也,治宜解肌去湿。
如舌苔白燥、或白而边红。
外证见发热口渴。
咳嗽喉痛。
此是风温入肺。
治宜轻清凉解。
如苔白中带红。
外证头痛身热。
口苦、眼赤、胁痛、耳鸣、脉象浮弦而数者。
太阳之邪已入少阳也。
治宜清解少阳。
或白苔浮滑,带腻、带涨,刮之有净、有不净者。
亦有尖白根黄者,是邪在少阳经之半表半里也。
至若此苔系是白滑而边淡红,邪在半表半里膈膜之间。
即《金匮要略》所谓“舌上如苔。
丹田有热,胸上有寒,渴欲得饮而不能饮,则口燥烦也”之候。
故用小柴胡汤以达膈膜之邪,即栀子豉汤亦为清热达邪之良剂也。
小柴胡汤柴胡(四钱)黄芩甘草人参(各二钱)半夏(二钱)上咀,每服一两。
水一钟半。
姜三片。
枣一枚。
煎至一钟,温服。
【介按】程应旄曰。
方以柴胡疏木。
使半表之邪得从外宣。
黄芩清火,使半里之邪得从内攻。
半夏豁痰饮。
降里气之逆。
人参补久虚。
助生发之气。
甘草佐柴、芩、调和内外。
姜枣佐参、夏、通达营卫。
相须相济。
使邪无内向而外解也。
栀子豉汤(从金匮要略新补)栀子(十四枚)香豉(四合绵裹)上二味。
以水四升。
先煮栀子得二升半。
纳豉煮取一升半。
去滓,分二服。
【介按】山栀味苦性寒。
其子色赤象心。
其花色白象肺。
故为从肺入心。
敖氏伤寒金镜录
敖氏伤寒金镜录元杜本 原序 伤寒一症。
传变不常。
有本传、越经传、巡经传、巡经得度传、误下传、表里传、上行传、顷刻之间。
生死系焉。
可以寄人死生者。
惟医焉耳矣。
夫何脉理玄妙。
七表八里九道。
形似难辨。
此庸医所以接踵而杀人者多也。
元、若敖氏抱独见之明。
着《金镜录》一书。
只以舌证。
不以脉辨。
其法浅而易知。
试而辄效。
诚千载不偶之秘书也。
惟黑舌之症。
稍有未尽。
如舌之黑而紫、黑而湿润、黑而濡滑、黑而柔软、皆寒症也。
黑而肿、黑而焦、黑而干涩、黑而卷缩、黑而坚硬、黑而芒刺、黑而拆裂、皆热症也。
学医者推类以尽其余。
则庶几矣。
予在南都。
偶得此书。
深珍重之。
后会副宪笃斋汤公。
出是编示之。
极称其善。
已命工梓行会稽郡矣。
予患天下之人。
未尽知也。
复梓之以广其传云。
赐同进士出身大理寺左寺正陈楠书 原序 伤寒一书。
自汉张仲景先生究其精微。
得其旨趣。
乃万世之龟鉴也。
论中梓讹难明。
晋叔和成其章序。
成无己《明理论》。
刘河间五运六气。
参同仲景钤法。
则病之所变。
预可知也。
阴阳传变汗瘥图局。
曰汗、曰吐、曰下。
死生吉凶棺墓图局。
曰死、曰生。
随治随效。
如附应声。
则万举万全矣。
元敖氏辨舌三十六法。
传变吉凶。
深为妙也。
舌乃心之苗。
心君主之。
官应南方赤色。
甚者或燥、或涩、青、白、黑。
是数者,热气浅深之谓。
舌白者,肺金之色也。
由寒水甚而制火。
不能平金。
则肺自甚。
故色白也。
舌青者,肝木之色也。
由火甚而金不能平木。
则肝木自甚。
故色青也。
色青为寒者讹矣。
仲景法曰:“少阴病。
下利清谷。
”色青者,热在里也。
大承气汤下之。
舌黄者,由火甚,则水必衰。
所以一水不能制五火而脾土自旺。
故色黄也。
舌红为热。
心火之色也。
或赤者,热深甚也。
舌黑亦言为热者。
由火热过极。
则反兼水化。
故色黑也。
五色应五脏固如此。
敖氏以舌白者邪在表。
未传于里也。
舌白苔滑者。
痛引阴筋。
名脏结也。
舌之赤者。
邪将入也。
舌之紫者。
邪毒之气盛也。
舌之红点者。
火之亢极也。
舌之燥裂者。
热之深甚也。
或有黑圈黑点者。
【《康平本伤寒论》全文】
【《康平本伤寒论》全文】伤寒卒病论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
望齐侯之色。
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
怪当今居世之士。
曾不留神医药。
精究方术。
上以疗君亲之病。
下以救贫贱之厄。
中以保身长全。
以养其生。
但竞逐荣势。
企踵权豪。
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
崇饰其末。
忽弃其本。
华其外而捽其内。
皮之不存。
毛将安附焉。
哀乎趋世之士。
又驰竞浮华。
不固根本。
卒然遭邪风之气。
婴非常之疾。
患及祸至。
而方震栗。
降志屈节。
钦望巫祝。
告穷归天束手受败。
赉百年之寿命。
持至贵之重器。
委付□医。
而恣其所措。
咄嗟呜呼。
厥身已毙。
神明消灭。
变为异物。
幽潜重泉。
徒为啼泣。
痛夫举世昏迷。
莫能觉悟。
不惜其命。
若是轻生。
彼何荣势之云哉。
而进不能爱人知人。
退不能爱身知己。
遇灾值祸。
身居厄地。
蒙蒙昧昧。
惷若游魂。
忘躯徇物。
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余宗族素多。
向余二百。
建安纪年以来。
犹未十稔。
其死亡者三分有二。
伤寒十居其七。
感往昔之沦丧。
伤横夭之莫救。
乃勤求古训。
博采众方○注撰用素问九卷。
八十一难阴阳大论。
胎胪药录。
并平脉辨证。
为伤寒卒病论。
虽未能尽愈诸病。
庶可以见病知源。
若能寻余所集。
思过半矣。
夫天布五行。
以运万类。
人禀五常。
以有五藏。
经络府俞。
阴阳会通。
玄冥幽微。
变化难极。
自非才高识妙。
岂能探其理致哉。
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
中世有长桑扁鹊。
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
下此以往。
未之闻也。
观今之医。
不念思求经旨。
以演其所知。
各承家技。
终始顺旧。
省疾问病。
务有口给。
相对斯须。
便处汤药。
按寸不及尺。
握手不及足。
人迎趺阳。
三部不参。
动数发息。
不满五十。
短期未知决诊。
九候曾无髣髴。
明堂阙庭。
尽不见察。
所谓窥管而已。
夫欲视死别生。
实为难矣。
孔子云。
生而知之者上。
学则亚之。
多闻博识。
知之次也。
余宿尚方术。
请事斯语。
汉长沙守南阳张机着晋大医令王叔和撰次伤寒例凡春气温和。
夏气暑热。
秋气漓冷。
冬□冰冽。
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
○注冬时严寒。
万类深藏。
君子固密。
则不伤寒。
触冒之者。
乃名伤寒耳。
伤寒笔镗录(第六条)
伤寒笔镗录(第六条)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这一条主要讲的是伤寒类证,是温病。
温病一说,千百年来,争议颇大。
尤其是温病学派的出现。
这个暂且不讨论。
这里的太阳病并非指温病是太阳表证。
而是要来与太阳病作比较,辨认。
与太阳中风,太阳伤寒鉴别开来。
因为这个温病的证与太阳病很像。
都可能会出现头痛,发热,脉浮的情况。
唯一不同的是温病发渴,太阳表病没有发渴。
如果有,哪怕是鞋传入阳明化热了。
所以'口渴'这个证非常的关键。
试观六经提纲,唯有厥阴风木有'口渴'的证。
因此这是解决温病的一个关键。
历代医家对温病的认识大多来源于《内经》的生气通天论篇;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这一句话,或是'冬不藏精,春必病温。
'王叔和在误解《内经》的情况下于《伤寒论》序例中妄加条例'冬时中即病着,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下变为暑病。
'这句话用黄元御的话说就是:'注《伤寒》者,数十百家,无不背仲景而遵叔和。
伪例一出,流祸至今,存心仁者,曷能默而已乎。
'在'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这句话上,仲景之后,只有黄元御能体悟明切,洞若观火。
言:'阳生于春而长于下,收于秋而藏于冬。
冬时地下之温暖者,阳气之密藏也。
人于此际,宜顺天时,以藏阳气。
蛰藏者,肾精之职,精密则阳藏矣。
冬不藏精,阳气疏泄,天当极寒之际,人行盛暑之令,相火炎蒸,精液消亡,是谓冬伤于寒。
此缘冬时肾精不秘,阳火飞腾,伤其寒水蛰藏之令气,非感冒寒邪。
冬时不病也。
一交春夏,木火司气,内热逾增,偶因风寒侵伤,郁其内热,则为温病。
'黄元御此言甚为之精辟。
所谓冬伤于寒,并不是说在冬天感受风寒之邪,而是言寒的本气之性,封藏之性。
此句话应读作'冬伤于藏,春必病温。
'在冬天的时候伤害了封藏之性,因冬天太阳寒水主令,因而封存在肾水里面的阳火没有升发。
伤寒寻源
<篇名>伤寒寻源书名:伤寒寻源作者:吕震名朝代:清年份:公元1644-1911年<目录><篇名>序属性:余既为吕君村作传。
从其子小茂才索君遗箸。
得内经要论一卷。
伤寒寻源三卷。
受而读之。
因忆与君交念年。
辄能仿佛君况。
君治病之暇。
好饮酒。
善弈棋。
余常过君。
几上纵横残帙。
一编烂然。
则所箸伤寒寻源也。
床头越酿一瓮。
旁几楸枰一奁。
二弈友见客至。
辄避去。
窗半破。
风吹有声。
短童发 .侍侧室中。
懒不治。
日惟孜孜箸书。
是三卷。
上下二卷皆成书。
中卷详诸证候。
犹有未备。
盖未竟作也。
君之驱使草木。
如其弈下子。
无一闲着。
而其嗜医。
殆甚于其嗜酒。
技也而进于道宜哉。
夫三坟言道。
书阙有间唐令列医学付之执技之流。
荐绅先生罕言之。
去古日远。
说益淆杂。
人命至重。
可为寒心。
君是书庶不背古亟为检校以行于世。
要论一卷。
尚俟续刊。
\x咸丰甲寅长夏吴县潘遵祁识。
\x<目录><篇名>自序属性:医学始于内经。
而仲景伤寒论。
实为羽翼内经之书。
内经阐发天人奥旨。
非寻常能测其涯。
仲景就人一身之表里腑脏。
推阐阴阳。
搜抉病机。
此以人道合天道。
使学人有切实下手工夫。
不止为伤寒立法也。
而其书以伤寒命名者。
盖以病之最繁而善变者莫如伤寒。
伤寒及杂证。
总在六经上辨认。
能解得六经辨证之法。
虽繁剧如伤寒。
尚不为多岐所眩。
而杂症即一以贯之。
故学医者必从此问津。
乃不迷于所行。
惜其书散亡于兵燹之余。
经王叔和裒辑成帙。
后之学人墨守叔和序例之说。
以为凡伤寒之病。
多从风寒得之。
殊不知伤寒不必尽属寒因。
若风若湿若温若热。
皆统辖于伤寒二字内。
仲景大法井井。
本有矩可循。
特以序次错综。
必待善悟者触类旁通。
方能得其神髓。
浅尝之辈。
未经深求。
于是执麻黄桂枝治风寒之成法。
而概施之于温热病误矣。
及其既误。
遂谓仲景之法。
宜于风寒不宜温热。
于是谈温热者接踵而起。
补方造论。
非无可采。
然舍仲景而言温热。
究属一家之论。
必仍向仲景讨根源。
而伤寒之面目始全。
《伤寒论》笔记之欧阳体创编
《伤寒论》1.2.我国第一部辨证论治的专书是——东汉末年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张机)所著的《伤寒论》。
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它的出现标志着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确立。
3.被后人尊为医中之圣的医家是——张仲景4.张仲景奋发学医——“乃勤求苦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4.《伤寒杂病论》——包括《伤寒》、《金匮》两部分,伤寒主论外感热病,兼论内伤杂病;《金匮》主论内伤杂病,兼论外感热病5.《伤寒论》全书十卷,共397条,22篇,113方(实际为112方,其中有一方只有方名,没有药物)6.《伤寒论》有两种版书,一是宋版本,二是成注本。
宋版本原刻本已佚失,今有明代赵开美的复刻本,又称赵刻本。
成注本是金代成无己注解的。
原书杂病部分后经整理为《金匮要略》7.《伤寒论》的价值——一是创立了六经辨证的体系。
二是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
三是立法严谨,处方精湛,具有典范作用。
8.《伤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如《内经》所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难经》所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狭义的伤寒是指外感寒邪,感而即发的疾病,是五种中的伤寒。
如《伤寒论》所说:“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9.六经——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而言10、既是辨证的纲领,又是论治的准则,是指———《伤寒论》的六经。
11.六经病证的纲领———⑴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⑵阳明之为病,胃肠实是也。
⑶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⑷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⑸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⑹阙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
下之利不止。
12.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阴阳为总纲,表、实、热属阳,里虚、寒属阴。
古本伤寒精研(上)
古本伤寒精研(上)村长按:大家学伤寒喜欢看论述脉症的条文,喜欢论述有方子的条文,其实在平脉法的章节中那些既无方又无脉症而是论病成因的条文尤其重要。
村长喜欢从无声处发现惊雷,抛砖引玉,帮助大家来理解里面的精华部分。
讲的虽然是专业内容,小白可能听的会有些吃力,村长尽量用大家比较容易理解的话来论述,中医知识本来就很难讲,能讲透更难。
学中医根本就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也不是方症对应的事情,也不是你学几个方子就去治病的事情。
经方中医不是某种意义上的传统中医,经方是中医的大乘正宗,是天地的大道在人世间的体用,所有的理法都是古圣人观察天地自然,观察六气五运变化中所得来的。
古圣人上以观天之道,而后执天之行再惠及黎民。
中医乃慈悲之道,急功近利者不可学也,心不怀天下者不可学也。
文章分上下两次载完阴阳大论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冰冽,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
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周密,则不伤于寒。
触冒之者,则名伤寒耳。
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
以伤寒为病者,以其最盛杀厉之气也。
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
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
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者,皆由冬时触寒所致,非时行之气也。
村长浅注:伤寒是属于即时性的,就是说你这边着凉了,一两天内就会开始发烧感冒,发生是很快的,不是伏气要隐藏很长时间才会发,伤寒是既触既发。
温病不是这样的发病流程,我们拿春温来说,春温这个病是因为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或者是冬不藏精,春必温病,伤于寒或不藏精发病原理不一样。
既然是冬伤于寒,为什么伤寒之后没有即刻发病呢?此时说的伤寒和我们说的太阳病伤寒概念是不一样的,此时说的伤寒是指你冬天没有避寒就暖,身体被寒气慢慢的侵蚀了。
冬天阳气是不生发的,所以说这一层寒一直在身体里,要等到春天来的时候,阳气生发的时候,身体才会把寒气给你往外驱赶。
我举个再简单的例子给大家理解!比如你冬天手上被冻到生了冻疮,身上起了冻疮,冬天很难好的,一直收不了口。
伤寒论类方汇参民国·左季云
《虫类药的应用》、《章次公医案》、《用药经验》、《现代中医临床新选》、《卢氏药物阐述》、《王孟英医案》、《疑难病证倚细辛》、《临证辨象》、《内症观察笔记》读书、临证、写作这三要素缺一不可。
《伤寒论类方汇参》左季云桂枝汤类桂枝汤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
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
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276条)。
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
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372 条)。
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386条)。
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42条)。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
手足激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
若汗出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下之,脉浮者不愈。
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
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而愈,宜桂枝汤。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五味,咬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服己,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
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梁梁,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
若不汗,更服依前法。
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
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
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
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按桂枝汤一方,乃调和阴阳,彻上彻下,能内能外之方,非仅治仲景原文所论病条而已。
想仲景立法之日,当是邪之在太阳卫分时说法,就未言及别证皆可以用得。
吴谦《伤寒神秘精粹录》写本介绍
吴谦《伤寒神秘精粹录》写本介绍
孟庆云
【期刊名称】《中医药文化》
【年(卷),期】2013(8)6
【摘要】《伤寒神秘精粹录》,一卷,清代吴谦(如敬)著。
未曾刊刻,为稿抄本,现存于《国家图书馆稿抄本丛书》中。
抄本无序跋,仅在书名下记有“宛平吴谦如敬公著”。
由是而知著作人名吴谦,字如敬,抄书人是作者的晚辈。
作者与奉敕辑纂《医宗金鉴》的吴谦,同名而字异。
【总页数】3页(P42-44)
【作者】孟庆云
【作者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092
【相关文献】
1.从《镜中释灵实集》释录看东亚写本俗字研究——兼论东亚写本学研究的意义
2.敦煌写本《伤寒论·辨脉法》考析
3.S.202《伤寒论》写本校证
4.从《敖氏伤寒金镜录》读出的专注精神回应《舌诊开山之作〈敖氏伤寒金镜录〉》
5.浅析吴谦治伤寒学的特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桂枝汤证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伤寒论》第一条,世称之为太阳病的提纲。
《伤寒来苏集》将此条文作为病机条文来看待,我认为也当如此。
此条文共讲了三个脉证。
一,脉浮,一头项强痛,一恶寒。
三个脉证之中,脉浮在第一,仲景先师此举必有深意,不可忽视。
太阳之经,位人体之表。
张锡纯谓:"太阳经又为表中之表,其经之大都会在背,而实则为周身之外廓,周身之营血卫气皆赖其卫护报合,且具有充分之热力,为营卫外感之内侵。
"张锡纯将太阳经喻为外廓,非常确彻。
廓古代泛指城池之外墙。
用于护城抗敌。
外感若想侵犯人体,必先从外墙之太阳经开始。
敌兵攻城,城内必会出兵护其城墙,保其家园。
人身之病理变化也当如此。
是而正气外越,抗邪于体表。
此时正气(营卫气血)在表抗邪,脉也当在表,表现出浮脉来。
而这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刘渡舟称为表证。
脉字之精义,刘力红在其写的《思考中医》一书中论之甚详。
由此表现出刘力红博士深厚的功底。
脉象变化,实为人身正气变化。
正气在外,脉当浮之,正气在里,脉当沉之。
故此刘渡舟教授非常强调"有一分浮脉就有一分表证。
"而这浮脉往往可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一锤定音。
刘力红博士提到六经提纲条文中唯有太阳与少阴对脉象更加强调,而其余四经则没有言脉,皆为言证。
这点就说明仲景先师把脉浮放在第一的重要性。
《思
考中医》谓:"脉乃水月相合,阳加于阴谓之脉。
脉无阴水无以成,脉无阳火无以动。
所以,一个水,一个火,一个阳,一个阴,就构成这个脉的关键要素。
而太阳主水,为阳中之太阳;少阴为水火之藏。
太少的这个含义正好与脉义相契合。
故曰:脉合太阳,脉合少阴。
以此亦知脉的变化最能反映太阳少阴的变化。
"
表证的第二个证是头项强痛。
刘渡舟谓"头为诸阳之会,是阳经都会于头。
但是每一经都有它的侧重。
阳明在头额,少阳在头角,太阳在头项。
头为三阳之通位,而头项则为太阳之专位。
虽然三阳经病都可以出现头痛,但是只有头痛项强属于太阳所专有的。
这是它的一个特殊性。
"难怪刘渡舟说此证是主证。
刘老临床以善抓主证闻名。
此义甚为之精。
那么"项"的具体位置呢?刘力红说法最合我意。
项就在枕下凹陷处。
除刘力红之说外,我认为此处为凤府,凤池穴所在。
与太阳经关系甚密。
池,字义多为水塘,湖,护城河等等。
都是储水的地方。
太阳又主水,为太阳寒水。
与之相联系,是否有关联,不用再说。
前面讲到张锡纯将太阳经喻为人身之外廓,即如城池之外墙。
此时自然就会与护城河相联想。
古时之城池,之所以称为城池,是因为除城外,还有池。
便是护城河。
在城墙周围都有一条河围绕着城,想要进城就必须先过河。
若有敌人攻城,便拉起吊桥。
形成一道保护的。
所以此处为邪气侵体的一个重要渠道。
形成表证中最为敏感
的部位。
所以说此处于理于义均符合刘力红之说。
第三个证是恶寒,"头项强痛而恶寒。
"在这句话里一定要注意的"而"字。
"而"字有承上启下的意思。
在这里将第二个证"头项强痛与恶寒证候联系在一起。
《伤寒论》中的条文字序都有一定的深意。
在这里先有头项强痛后有恶寒,再联系上面的项处所处之位及凤池穴,不难知道邪气侵体,攻破凤池穴这道防线,伤了太阳之气,人之营卫皆在太阳部位。
凤池一破,首伤的必是卫气。
卫气则行其收敛之本性。
故而感觉恶寒。
且体表受邪,太阳开机必然受阻。
而致阳气不能温熙肌表。
在这里,刘力红提到了主观感受。
"恶"字的主观感受,"恶"是发自内心的一种主观感受。
比如你厌恶某一件事,某一个人,某一种行为等等。
不一定就是一个人,一件事,一种行为可恶。
此不过是个人的主观意识。
所以说这个寒不一定是体温降低的一种实质性的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