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者及其理性
理性行动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和联合行为模型
理性行动理论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 健康行为、消费者行为、组织行为等。
在消费者行为领域,理性行动理论被用于解释消 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帮助企业了解消费者的购 买动机和决策过程。
02
CATALOGUE
计划行为理论
理论概述
理性行动理论
该理论认为个体行为是由其意志决定的,而意志又受到个体对行为的态度和主观规范的 共同影响。
为。
02
该理论认为个体行为是由个体理性决策和主观规范共同决定的 ,其中个体理性决策基于对行为结果的预期和价值判断,而主
观规范则受到社会和个体因素的影响。
03
联合行为模型强调个体行为的复杂性和动态性,认为个体 行为是随着时间和情境的变化而变化的。
理论框架
理性决策
个体基于对行为结果的预期和价 值判断,进行理性决策,决定是 否采取某一行为。
理性行动理论强调了认知过程和决策过程在行为产生中的 重要性,认为个体对行为的态度和主观规范是影响行为意 向和行为的两个重要因素。
03
理性行动理论在研究个体行为、特别是态度与行为关系方 面具有重要影响,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健康行为、 消费者行为、组织行为等。
理论框架
01
理性行动理论认为个体对行为 的态度和主观规范共同决定了 个体的行为意向,而行为意向 又直接决定了行为。
02
个体对行为的态度是指个体对 执行某一行为的正面或负面评 价,它受到个体对行为结果的 信念和结果评价的影响。
03
主观规范是指个体在决策过程 中感知到的社会压力或规范, 它受到重要他人或团体的影响 。
理论应用
在健康行为领域,理性行动理论被用于解释和 预测各种健康行为,如戒烟、减肥、锻炼等。
在组织行为领域,理性行动理论被用于研究员工的工 作态度和行为,以及组织文化和组织变革等方面。
后现代社会理论梳理--科尔曼
科尔曼的理性行动理论有三个主要目标:(1)提供一种以个人理性为基础的社会行动理论,并以此将社会科学的微观理论和宏观理论结合起来;(2)建立各种数学模型,以说明社会系统中微观与宏观相互过渡的各种途径,从而以演绎性、形式化的理论预测和解释社会系统的行动;(3)深入、全面地分析各种形式的社会行动,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法人行动。
基本行动:最基本的行动是两个行动者交换资源,以此来满足双方的利益,这也是人际互动或行动者相互依赖的起因。基本行动是任何行动系统的基础,科尔曼正是以此为基点来扩展他的理性行动理论的。
2.系统行动层次
社会均衡:科尔曼参照经济学理论结构引入了“社会均衡”和“社会最优状态”两个概念。社会均衡是在多次交换过程中逐渐实现的。按经济学的理论来说,行动者之间的交换是使双方都获利而又不受损失,这些利益在交换之前是无法得到的,如果这些交换稳定在某种状态而不再改变交换形式或交换比率,那么社会就达到了某种均衡状态。由于不同的交换率和每个人的获利比率不同,所以社会均衡点可以有多个。社会均衡不是平均状态或理想状态,而是一种相对状态,即相对于不稳定、不均衡的交换而言。一般来说,处于均衡状态的交换不起交换之前的资源方能配所达到的利益满足程度要高。
2.对结构功能主义的批判
科尔曼认为,结构功能理论是在系统行动的层次上应用社会目的论或功能论进行解释,这容易导致循环论证和宿命论。而理性行动理论是建立在个人行动具有目的性这一基础上的,但它对于系统行动的解释并非仅仅以个人目的为原因,因而避开了目的论或功能论的循环论证。另一方面,以个人理性行动为基础的多层次解释是既考虑到个人行动的原因是要满足个人的利益,又考虑到个人在人际交往、群体、组织和制度中的行动是受到后者制约的,并在种种制约下选择适当的行动方案,因而避开了宿命论和唯意志论两个极端。
第4讲 科尔曼的理性行动理论
• 3) 法人行动的困境
•
囚徒困境—在现代法人结构中,由于各种职位之间缺乏沟通和共
• 识,个人依据理性选择原则很有可能采取相互不合作的行动;
• 公共物品困境—某些成员缺乏动机为创造公共物品或消除公共灾
• 难作出贡献,他们宁愿坐享其成。(生产队—承包制)
理性行动理论的贡献
• 1. 理论贡献 • (1) 提供了一种将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社会行动
• 2. 对法人组织的分析
• 1)自然人与法人
• 法人是通过自然人将其权利转让给一个共同的权威机 构而形成的,法人行动的目标是为这些自然人获取共同利 益,法人行动涉及由个人选择到社会选择的过程。所谓社 会选择是依据众多个人的利益和意愿作出集体决策。但法 人行动的实施不是由自然人各自行动,而是靠一套职位 (或等级)结构执行的,这与自然人的行动不同。
(1)基本行动的要素 • 1) 行动者、资源和利益 • 行动者都有一定的利益偏好,并且都试图控制能满足自己利益的 • 资源。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行动者并不能控制能满足自己利益的所有 • 资源,许多资源是由其他人控制着;同样,行动者也控制着其他人所 • 需要的某些资源。这样,最基本的行动是两个行动者交换资源,以此 • 来满足双方的利益,这也是人际互动或行动者相互依赖的起因。基本 • 行动是任何行动系统的基础,两人的社会交换也是一些社会理论(如 • 霍曼斯、布劳的“交换理论”)的基础。
• 释,既考虑到个人行动的原因是要满足个人的利益,又考虑到个人在人际交
• 往、在群体、组织、制度中的行动是受到后者制约的,并在种种制约下选择适当的行
• 动方案,因而避开了宿命论。
• 2) “理性人”的理论视角
• 与帕森斯的“社会人”、韦伯的“组织人”不同,理性行动理论把现代社会的人作 为具有
行动理论
行动理论社会学上的行动是指“面向他人或假设他人所采取的行动”,换句话说,就是“在社会场景中,即在与他人的密切关联中所采取的行动”。
西方社会学中,没有那一个理论家自称自己的理论是行动理论,但每一个社会理论家的理论都涉及到行动的理论,但对行动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马克思:把行动理解为劳动。
马克思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看到的行动是理性的,秩序是压制性的。
他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行动只是“自私自利的计算”。
个体虽然没有在道德上相互渗透,但是并不意味着不存在超个人的秩序。
这种秩序是以压制性的方式实现的,是由资产阶级通过种种安排建立的。
这种秩序并不是霍布斯所说的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战争,而是阶级对阶级的战争。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指出,由于对象的商品化,行动就变成了没有主观情感的工具性行动,人们之间的关系也以商品形式出现。
资本家没有主观目的,他的唯一动机就在于扩张交换价值,也只有在交换价值成为他的全部考虑时他才成为资本家,所以资本家是物化的人,因为商品决定着他的每一个行动,仿佛是商品而不是人具有“意志”。
无产者也以类似方式对待自身,他的改造世界的能力成为可供交换的商品,他与同伴的关系成为一种工具性的关系。
资本主义竞争规律造成了外在于资本家和工人的秩序,而且竞争使得资本运动出现难题,步入危机。
——理论框架中排除了个体意图。
韦伯:诠释社会学的开山祖师把“行动”及关于行动的研究引入社会学领域,是最早倡导行动理论的人,他的行动理论是(刺激——主观理解——反应)S—A—R。
他主要研究的是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人类行动者们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所采取的行动的主观目的。
认为凡缺乏主观目的的行动都不在社会学的视野之内。
他把个人及其行动看做基本单位,看做“原子”,个人是有目的的行动的最高限度和唯一载体,诸如“国家”、“社团”、“封建制度”等等概念指的是人类相互作用的某些范畴。
所以,社会学的任务就是要把这些概念一律简化为“可理解的”行动,简化为参与者个人的行动。
行为主义政治学的名词解释
行为主义政治学的名词解释行为主义政治学是一种研究政治行为及其影响的学科。
它强调通过观察和分析个体行为来理解政治过程和决策。
本文将对行为主义政治学涉及的一些重要概念进行解释和探讨。
一、理性行动者模型理性行动者模型是行为主义政治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它认为政治行为是基于有理性的个体的选择和利益最大化。
它假设选民、政治家、利益集团等参与者在做出政治决策时会权衡各种因素,包括个人利益、意识形态、经济福利等。
理性行动者模型认为,个体的政治行为是能够被预测和解释的,它帮助研究人员理解为什么人们会支持某个政党或某项政策。
二、社会资本社会资本是指由社会关系和网络所形成的资源。
在行为主义政治学中,社会资本被看作是促进政治参与和合作的重要因素。
它包括社交网络、信任关系、社区参与等。
有较高社会资本的社会通常能够产生更多民主参与和积极的政治行为。
而缺乏社会资本的社会则可能面临政治不稳定和决策困难。
三、政治社化政治社化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获得政治知识、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过程。
行为主义政治学强调政治社化对个体政治行为的影响。
这个过程通常开始于家庭、学校和媒体等社会机构,他们通过传递政治信息和价值观来塑造个体的政治意识形态和行为准则。
政治社化对选民的政治意见和党派偏好产生深远影响,也决定了个体对政治参与的态度。
四、公众舆论公众舆论是指在社会中形成的普遍共识和声音。
行为主义政治学强调公众舆论对政治决策的重要性。
政治家和决策者经常会关注公众的态度和意见,并适应舆论的需要来确保政策的合法性和支持度。
公众舆论可以通过民意调查、媒体报道、社交媒体等方式进行测量和表达。
五、政策制定政策制定是行为主义政治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领域。
它涉及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通过决策过程来制定和实施政策。
行为主义政治学强调利益集团、政治家及其他参与者的行为和决策是政策的主要驱动力。
通过对这些行为的研究,政策制定者可以更好地了解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和挑战。
六、选民行为选民行为是行为主义政治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理性选择理论:做出让自己满意的决定_人生哲理
理性选择理论:做出让自己满意的决定理性选择理论:做出让自己满意的决定理性选择理论:理性选择理论认为,理性行动是根据既定信仰达到既定目标的工具性行动;行动者是利己主义的;引发行动的理性选择的诱因等级序列是有限的。
对于人类行为的解释,社会科学家一直没有确切的定论(如果有,那其他人也不用研究了)。
不过基本上,社会科学家将人类行为选择的成因归为两大派:理性与非理性。
前者是经济学家的预设,后者则广被其他社会科学研究者所采纳。
经济学家认为人都是理性行动者,根据私利最大化做出选择。
亚当?斯密认为人的理性在于其透过各项利益的比较后,选择以最小牺牲满足自我最大利益需求。
然而社会学家却有不同意见。
像是帕累多便提出“非逻辑行动”对社会行动的影响;阿罗尔认为人是有限理性(而非经济学者所假设的完全理性);韦伯则将理性细分为工具理性(计算理性,也就是经济学者所谈的理性)、价值理性、传统理性等项目,强调非工具理性在社会行为选择上的重要性。
宗教学者更认为道德规范等力量在人类选择所产生的作用力。
1960年代以后,社会交换论和理性选择学派崛起,强调社会行为者的理性选择。
以理性选择研究人类的社会行为。
例如奥尔森(01son.M)用于分析集体行动。
贝克(Becker,G.S.)用于分析政治和法律、犯罪与惩罚以及婚姻和家庭等社会现象。
科曼(Coleman,J.)以理性选择理论为基础点,发展出新的社会行动理论,成为理性选择学派的代表人物。
理性选择理论认为,个人是自身最大利益的追求者。
在特定情境中有不同的行为策略可供选择时,人在理智上相信不同的选择会导致不同的结果,而人在主观上对不同的选择结果有不同的偏好排列。
理性选择认为人类(社会行为者)的选择基准为效用最优化或效用最大化,也就是说,理性的行动者趋向于采取以最小代价取得最大收益的行动。
不过大抵上来说,社会行为者的理性与非理性决定行动的讨论,以美国学者法兰西斯福山在《诚信》一书开头所下提出的诠释最为中肯。
对社会学理论中“行动”研究的研究综述
对社会学理论中“行动”研究的研究综述对社会学理论中关于“行动”的研究做综述,挑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四个理论进行比较研究。
意在说明社会学理论不是一种亘古不变的理论体系,而是动态发展,不断更新的理论体系,在解释某一现象时不同理论会有不同的视角。
行动理性选择布尔迪厄一、韦伯:社会行动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axWeber)认为有意识、有目的的行动是社会学研究的对象。
他认为,社会学应该在两个层面上理解社会,即行动者自身的意图和行动者的集体行动。
(乔纳森特纳&邱泽奇,2001)作为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人,每一个举动,每一个行为都是对社会的一种反应。
社会学认为,人们的行动具有社会性,这表现为人们的行动是有目的,指向他人,并以他人符合自己预想的反应为目的。
所以,社会行动必须具有以下两个因素:第一,行动者赋予其行动以主观意义,即行动者有行动的动机;第二,行动者主观意识到自己的行动与他人的联系。
韦伯将社会行动分为四类:目的理性行动、价值理性行动、情感性行动和传统行动。
目的理性行动,以目的作为行动的主要目标,通过认真的计算,利用何种手段可以顺利的达到自己的目的是这种行动的核心。
价值理性行动,为了追求某种价值,比如伦理上的、宗教上的而采取的行动。
情感行动指的是,这类行动是基于情绪或者情感而采取的行动;传统行动指的是,由传统的、约定俗成的习惯而决定的行动。
以上所述的四类行动类型都属于韦伯的理想类型,事实上,我们日常的行动很少是这类行动中的某一类。
二、帕森斯:行动理论帕森斯(TalcottParsons)是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但其理论框架源自他的行动理论。
帕森斯认为,行动的最基本特征是具有意志性和目标导向性,这一点他继承了韦伯的观点,但在分析社会行动的时候,他摒弃了韦伯的分类方式,提出其单位行动理论。
单位行动具有不同的要素,在不同的版本分析中,要素的种类也不同,本研究将其分为四个要素。
第一,是行动者,行动者指的是个人在行动之前会思考,并能在思考的过程中产生行动结果。
行动理论的名词解释
行动理论的名词解释行动理论(Action Theory)是指研究人类行动的一种哲学与心理学理论。
它探究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的目标设置、行动决策和行动执行的过程。
行动理论的目的在于解释人类的行动动机和行为结果,并试图为人类行为提供理性的解释。
本文将对行动理论的相关概念进行解释和探讨。
1. 行为(Action)行为是指个体有意识地采取的行动,是个体响应内外刺激的结果。
在行动理论中,行为被视为一种目的性的行动,其背后可能存在特定的需求、动机或目标。
2. 情境(Situation)情境指的是个体所处的环境和条件,它对个体的行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情境可以包括个体所处的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等因素。
个体的行动往往受到情境的限制和引导。
3. 目标(Goal)目标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下追求的结果或意向。
目标可以是具体的、明确的,也可以是抽象的、模糊的。
行动理论认为,个体的行动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进行的,目标驱动着个体的行动。
4. 执行计划(Action Plan)执行计划是指个体在实现目标时所制定的详细计划和策略。
执行计划通常包括目标设定、资源调配、行动顺序、时间安排等方面。
它对个体的行动起到了指导和规划的作用。
5. 动机(Motivation)动机是指个体内在的、驱使其行动的力量或心理状态。
行动理论认为,动机是个体行为的基础,它可以来自内部的需求、欲望,也可以来自外部的奖励、惩罚。
个体的动机决定了其对行动目标的积极性和努力程度。
6. 自我调节(Self-Regulation)自我调节是指个体对自身行为进行控制和调节的过程。
在行动理论中,自我调节是指个体通过设定目标、监控行动过程,并根据反馈信息进行修正和调整。
自我调节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个体的行动效果和执行能力。
7. 反馈(Feedback)反馈是指个体在行动过程中获得的关于行动结果的信息。
反馈可以来自内部,如个体的感受和体验,也可以来自外部,如他人的评价或物质奖励。
第七讲_理性行动理论
2、理性行动的目标
三个目标: 提供一种以个人理性为基础的社会行动理论,并 以此将社会科学的微观理论和宏观理论结合起来; --现有的社会科学研究中中都比较薄弱 建立各种数学模型,以说明社会系统中微观和宏 观相互过渡的各种途径,从而以演绎性、形式化 的理论预测和解释社会系统的行动 深入、全面地分析各种形式的社会行动,特别是 现代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法人行动
2、后现代性
后现代性也主要指的是一种在传统的“现代性”之后形成, 并且在基Ian本精神或运作原理方面与传统的现代性有着 根本不同的社会文化模式。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围绕后现代性主题展开的讨论主 要包括:“现代性是否已经或正在成为过去?”“我们是 否真的正在进入一种与以往的现代性很不相同的新的社会 文化状态?”“如果评价我们正在进入的社会文化状态?” 等。 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西方文献中,“后现代性”主要指 的是一种其内在精神与传统的现代文化十分相异的“后现 代文化”。之后逐步进入社会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后 现代”“后现代性”“后现代社会”等概念频繁出现。 “后现代社会正在来临”的宣称在西方学术界广泛流行病 为许多人接受,对很多人来说后现代性也演变成后现代社 会的同义词。
理性选择 霍曼斯的小群体交换理论 格兰诺维特的网络结构理论 科尔曼的系统内部分析
理性选择研究在社会学中的视角转换
最重要的变化是从经济学的微观研究走向了微观与宏观结 合的研究 格兰诺维特在《弱关系的力量》一文中就指出“当前社会学 理论的一个基本欠缺就是没有令人信服的方式把微观层次 的互动与宏观层次的互动模式联系起来。”他把求职放在 社会网络关系中开展研究,其实质就是要揭示微观的个人 选择行为在宏观的社会结构中是怎样展开,目的是要回答 “微观与宏观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科尔曼“以低于系统水平上的行动和倾向性为基础揭示系统 行为,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较低水平移动至系统水平的 问题”。 两个方面入手:扩大合理性与效益两个基本概念,从经济人 扩大到理性人;把理性选择行为放到社会系统中考察 法人与组织的理性选择
科尔曼理性选择理论评述
科尔曼理性选择理论评述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对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进行深入评述。
作为社会学领域的重要理论之一,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自提出以来,就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该理论主张,个体的行为是在理性指导下进行的,个体在行动时会根据自身利益进行权衡和选择。
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为我们理解社会现象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同时也为社会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工具。
本文首先将对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进行详细的介绍,包括其基本概念、主要观点和理论框架。
随后,本文将对该理论的优势和贡献进行评述,包括其在解释社会现象、推动社会学研究方面的积极作用。
本文也将对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进行反思和批判,探讨其存在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本文将对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探讨其在未来社会学研究中的可能发展方向。
通过对科尔曼理性选择理论的评述,本文旨在帮助读者全面、深入地理解该理论,同时也希望能够为后续的学术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科尔曼理性选择理论的核心观点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在社会科学领域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其核心观点主要围绕着“理性行动者”的假设而展开。
他认为,社会系统中的个体行动者都是理性的,他们在行动时会根据自身利益和目标进行权衡和选择。
这种理性不仅仅体现在物质利益的追求上,还包括对情感、价值观和社会认同等因素的考虑。
科尔曼强调,行动者的理性选择行为受到其所处社会结构的制约和影响。
他认为,社会结构是由一系列的社会关系、社会规范和制度等因素构成的,这些因素会影响行动者的选择范围和决策过程。
因此,在分析行动者的理性选择行为时,需要考虑到其所处的社会结构背景。
科尔曼也提出了“社会最优”的概念,即理性行动者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社会互动和合作,可以达到一种社会最优的状态。
他认为,这种社会最优状态的实现需要依赖于社会结构的合理安排和制度的有效设计。
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核心观点在于强调行动者的理性选择和社会结构的制约作用,以及通过社会互动和合作实现社会最优的可能性。
理性选择理论述评
理性选择理论述评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对理性选择理论进行全面的述评。
理性选择理论,作为社会科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框架,自其诞生以来就对社会科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该理论主张个体在做出选择时,会基于自身的偏好和利益进行理性的计算与权衡,从而选择最符合自身利益的行为。
本文将从理性选择理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应用领域以及面临的挑战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对该理论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本文将对理性选择理论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明确其内涵和外延。
在此基础上,回顾理性选择理论的发展历程,梳理其从产生到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及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和观点。
本文将探讨理性选择理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包括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分析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和研究成果。
本文还将对理性选择理论面临的挑战进行梳理,包括理论自身的局限性、实证研究的困境以及与其他理论的对话与碰撞等,以期对该理论的未来发展提出展望。
通过对理性选择理论的全面述评,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理论框架和丰富的案例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理论的核心观点和应用价值,同时也希望能够激发读者对该理论的进一步思考和探讨。
二、理性选择理论的基本框架理性选择理论,作为社会科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起源于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设,并逐渐扩展到政治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
其基本框架主要包括理性行动者、偏好最大化、选择约束和结果预测四个核心要素。
理性选择理论假设行动者是理性的。
这意味着行动者在做出决策时,会全面考虑各种可能的结果,并基于自身的偏好和利益来做出最优选择。
理性行动者具备完全的信息和计算能力,能够准确评估各种选择的可能后果。
理性选择理论强调行动者会追求偏好最大化。
这意味着行动者会根据自己的偏好体系,选择那些能够带来最大满足感的行动方案。
偏好体系可能是多元的,包括物质利益、社会地位、情感满足等多个方面。
再次,理性选择理论指出行动者的选择会受到一定的约束。
这些约束可能来自于行动者的个人条件、社会环境、法律法规等多个方面。
2024年理性行动与计划行动理论基础
在探讨2024年理性行动与计划行动的理论基础时,我们首先需要回顾行为经济学和心理学领域的一些关键概念和理论框架。
这些理论为我们理解个体行为、决策制定以及群体动力提供了重要的洞见。
1.理性行动理论理性行动理论(Rational Action Theory, RAT)是一种描述和解释人类行为的经济学和心理学模型。
该理论假设人类行为是理性的,即个体在面临选择时,会根据已有的信息和自身的偏好,最大化自己的效用或利益。
RAT的核心在于个体的效用函数和决策规则。
效用函数衡量了不同选择对个体的吸引力,而决策规则则决定了如何根据效用函数来做出选择。
在RAT中,个体的理性行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信息处理:个体在做出决策之前,会收集、处理和评估相关信息。
△目标设定:个体会有意识地设定目标,并据此调整行为。
△成本-收益分析:个体会在选择之间进行比较,权衡每个选择的预期成本和收益。
△风险评估:个体能够评估不同选择所带来的风险,并据此做出决策。
然而,RAT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它假设个体的偏好和效用函数是稳定的,且个体能够完全了解所有的选择和后果,这在现实中往往难以实现。
2.计划行动理论计划行动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是由心理学家伊扎德·费因(Azjen I.)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意图是预测行为的最重要因素。
TPB假设,个体的行为意图受到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态度:个体对特定行为的积极或消极评价。
△主观规范:个体感知到的社会对某种行为的期望或压力。
△感知行为控制:个体对自己实施该行为的能力的感知。
根据TPB,如果个体对某种行为的意图高,并且有足够的实施行为的能力,那么他们很可能会采取行动。
TPB在解释和预测健康行为、环保行为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3.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Social Cognitive Theory, SCT)由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提出,该理论强调社会环境、个人行为和信念之间的相互作用。
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
理论简介
自西方文明发源以来,“理性”一词就成为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主题,成为贯穿西方文明历程的核心概念。 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勒内·笛卡尔(Rene Descartes)的理性典范,从启蒙运动对理性的高扬到后现代对理 性的批判和重建,无论是古典时期的智者,还是当今学者,对“理性”存在诸多争议,或褒或贬,或拒斥或认同, 理性概念的核心地位都不曾动摇。它作为西方社会发展的特质,成为众多理论的焦点,成为多种理论样式的思想 立场和思想源泉。韦伯的理性化思想、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哈贝马斯的沟通理性等等,理性成为众多社会学 理论流派的核心概念。理性选择理论正是结合了西方文明的理性特质和西方社会的现实生活而生成的。它是当今 社会科学具有广泛影响力和较强解释力的思想工具,成为具有很大发展潜力和思想空间的研究方向。
局限性
科尔曼的理论贡献是不能遮蔽的,它不仅对社会学的难题— —微观与宏观的结合作了理论尝试和经验分析, 也对社会学的研究层次(如法人行动等一些中观层的课题)给出了启示。此外,它对社会学开展与经济学的对话提 供了基础和空间,有利于社会学由边缘走向中心。但其理论在发展过程中,未加限制地把目的理性扩展到经济行 为以外的社会行为上,扩及到宏观的社会系统研究上,必将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和局限。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贡献
科尔曼理性选择理论在现代经济社会学界已经产生了广泛影响,科尔曼往往成了理性选择理论的代名词。其 理论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科尔曼揭示了经济社会学理论新的发展方向。正如他自己在这本书的序言里所明示的那样,“本书充 分意识到重建社会需要相应的理论知识,并力图使书中内容满足这一需求。只有特定的社会理论,而并非任何社 会理论均可满足上述需求。其原因在于创建社会组织不仅需要有关系统活动的知识,而且需要了解系统组成部分 的活动是怎样结合在一起的,因此,此种社会理论需求方法论上的个体论。由于获得上述知识必须以理论与研究 的密切结合为基础,此种方法论上的个体论必须促进这一结合。创建社会组织是具有某种目的的行动,因此其理 论基础必然是理性行动理论或具有目的性的行动理论。”经济社会学100年来的发展历程充分表明它应当不断吸 收经济学、社会学理论中最新的研究成果,以丰富自己的学科体系。
亚里士多德论人类欲望的三种形式及其统一
亚里士多德论人类欲望的三种形式及其统一【外国伦理思想】亚里士多德论人类欲望的三种形式及其统一陈玮(摘要]亚里士多德在《论灵魂》中提出了一个多层次的欲望概念,并在其道德哲学研究中对这个概念作出了进一步的发展.他区分了一般而论的欲望和具体的欲望形式,前者通常被认为是灵魂中与理性相对的部分,后者则根据其目标以及追求方式的不同而区分为欲求,冲动和想望.其中,想望作为一种特殊的欲望,本身便包含了对价值的敏感并且自然地与理性判断一致.本文试图指出,一般而论的欲望概念难以为人类行为的多重动机及其相互间的竞争关系给出恰"-3的说明,而一种经过区分的欲望概念则突破了理性与欲望对立的传统思路,不仅使我们对人性的复杂具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同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观察人类行为并对其作出恰当的道德评价.(关键词]亚里士多德欲望理性灵魂不自制(中图分类号]B82-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539(2011)03—0068—06 欲望被认为是人类灵魂内部有别于理性的部分.但是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仅仅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欲望,既不充分,也不恰当.事实上.人类的欲望(orexis)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具有不同的层次.例如,只要留心观察人们的日常行为,我们就会发现,一个正常人在实际生活中既具有饮食男女等多种基本欲望,同时对于知识或艺术也怀有欲望,这些欲望无疑是不同的.更进一步说,即使是饮食男女这种与肉体快乐有关的欲望之间,也存在着差异.有的欲望是一个正常的,健康的人所自然拥有的基本欲望;有的欲望则是对快乐的沉溺甚至邪恶的欲求.考虑到这一点,亚里士多德将总体层面上的欲望(orexis)进一步划分为三个不同的部分:欲求(epithumia)①,冲动(thumos)②和*作者简介:陈玮,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博士生(北京100875).①与orexis这个一般意义上的"欲望"概念不同,epithumia特指那些与肉体快乐相关的欲望.英语文献中通常以ap—petency或desire来对应orexis,而以appetite来翻译epithumia,尽管后者在英语传统中有时也用来指求知欲.需要说明的是,在翻译《论灵魂》时偶尔也用desire来翻译epithumia,并且在相关的注释中指出,亚里士多德本人对于orexis的用法并不总是一致.参见:Aristotle,DeAnima,本文将thumos译为"冲动",刘小枫另译为"血气".后者很准确地抓住了thumos一词所包含的男性的,与战争有关的竞争性的肯定意涵,同时也表达了该词本身具有的"怒气"与"愤怒"的含义.从《荷马史诗》中我们已经得知,古希腊人特别强调人的情感的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并认为这种表达和一种阳刚的,忠诚与勇敢的品质相关,而这种品质在古代希腊无疑被认为是最积极的好品质之一.但是thumos一词在上述含义之外,仍具有"意志","意愿"等内涵.这些意思与boul~sis具有更为紧密的关系,这也是亚里士多德将它们一并作为orexis的三种具体表现的原因.但是"血气"的译法显然无法表达这个内涵.考虑到本文所讨论的是亚里士多德对于行动者心理状态的描述,而非与习俗或政治相关的个人品性,因此我选择"冲动"的译法.68重欠』2011年第3期想望(boulesis)①,并试图说明人类欲望本身具有的这种复杂性正是人类道德行为之复杂性的重要根源之一.在《论灵魂》中,亚里士多德对人类的欲望作出了明确区分:"因为欲望包括欲求,冲动和想望."_1] 而这些不同形式的欲望并非始终是一个一致的整体,它们之间会产生冲突,"欲望(orexeis)之间可能互相冲突,一旦理性和欲求(epithumiai)发生对立就会出现这种情况"[1'.在他看来,我们通常所说的与理性相对的那个"欲望"是一个一般性的概念.玛莎?纳斯鲍姆在《善的脆弱性》一书中对该词作了出色的词源解释:orexis一词的动词oreg6本来的意思是指"伸出手",后来衍变出"去得到某物","抓住某物","伸展自身以获得某物"以及"瞄准某物"等一系列含义.纳斯鲍姆指出,在亚里士多德之前,orexis一词并没有出现在哲学文献中,出现的只是该词的动词形式②.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亚里士多德之所以要复活这样一个古老而朴素的动词,发展出一系列名词性用法并赋予其新的意涵,是为了给我们平时所说的渴望或欲求的方面引入一个较新的概念层次,即一般性的欲望概念③.根据我的理解,亚里士多德之所以按照这种方式来界定并发展欲望概念,一方面是为了在整体上维持它与理性相对的位置,另一方面又要使它能够在更为具体的层面延展,从而区分出更多的,指向不同目标的欲望.这种考虑不仅表明了亚里士多德已经意识到人类的欲望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甚至含混的整体,需要对之加以细致区分;更为重要的是,这个一般性的欲望概念的引入(以及之后对于具体的欲望形式的区分)暗示了亚里士多德试图为解释人类行动中理性与欲望的关系提出新的思路.我将在后文中详细探讨这一点.在引入orexis表达一般层面的欲望并以此更新了我们关于欲望的概念之后,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将欲望区分为三种.这三种欲望之所以能够相互区分开来,是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目标并且各自以不同的方式与其目标相联系.与其他两种形式的欲望相比,欲求(epithumia)是最容易理解的一种欲望.根据罗念生,水建馥编纂的《古希腊语汉语词典》,epithumia这个希腊语单词的含义被翻译为"渴望"——尤其指性方面的渴望,而纳斯鲍姆也认为,这个词在古希腊的文本中较为常见,且主要是指那些与身体的本能欲望联系最密切的渴求[2].因此,我们可以合理地将欲求理解为在吃,喝,性活动等方面的欲望.这些欲望是人类作为活的动物体而自然具有的本能欲望,也是人类与其他动物所共有的欲望.如果像上文所说的那样,我们可以把整体性的欲望(orexis)理解为一个人主动地趋向某物,想要获得它,那么欲求无疑是这个人对于食物,饮品以及性活动等事物的欲望,它是人类最自①boul~sis,原意为意愿,意图,也有遗嘱的意思.这个词本来的含义其实与后来英文中的will更为接近,但是在使用中同时具有希望(甚至是对那些不存在的事物)的意思,在这个意义上又包含有一些wish的内涵.有中译据此将其译作希望(参见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注,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64—67页).由于考虑到boul~sis在亚里士多德的语境中被用以指称一种自身即具有理性因素的特殊欲望,为了强调这一点并使之与其他的欲望相区别,本文将之翻译为想望,兼取思考与希望之义.⑦参见玛莎?纳斯鲍姆:《善的脆弱性》,徐向东,陆萌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372—373页.在那里,她说:"在亚里士多德之前,'欲望'这个词据说只是出现在一个地方——在德谟克利特可疑的伦理学残篇中……这个词完全没有在柏拉图的着作中出现过(除了《论定义》这部伪造的和晚期的着作外),一般来说,在散文和诗歌作者那里我们也见不到这个词.类似没有出现的词是orekton和orektikon(欲望的对象和欲望的要素).当然,oregesthai这个动词确实已经出现过.但是,甚至在柏拉图那里(在他那里,这个动词罕见地在《法律篇》中出现了五次,在其他地方出现了七次),这个词似乎保留了它的原始含义,即'伸出手去抓'和'想抓住'."③参见玛莎?纳斯鲍姆:《善的脆弱性》,第372—375页.事实上,纳斯鲍姆进一步指出,oreg6这个动词自荷马以来一直都用以表示身体上的"抓取"含义,然而在某些作者如欧里庇得斯和修昔底德那里,这个词的含义发生了向内在的心理领域的转移.纳斯鲍姆鉴别出这个词所表达的最为关键的两个方面:第一,这个词具有极强的指向性,它强烈地指向一个对象;第二,该词表达了十分明确的主动含义.在这个意义上,oreg6所表达的"想要"的意涵与柏拉图在《会饮》中所提出的理解不同,这里的"想要"并不仅仅是一种出于匮乏而引起的渴望,而是一种同时兼具了主动性的渴望.我认为,纳斯鲍姆的这个解读对于我们恰当理解亚里士多德有关欲望的观点是极其重要的.692011年第3期量篷欠』然也最直接的精神状态,是人类的动物本能的体现,属于亚里士多德用"触觉"来加以涵括的那个领域①.对此,亚里士多德在《论灵魂》中做出了一个备受争议的断言②:他认为,一切动物在具有感觉能力(确切地说是触觉能力)之后,就会自然地具有相应的欲望.也就是说,当一个动物感觉到温暖,甜蜜等快乐的感觉之后,它就会自然地具有相应的欲望去追求那个令它感觉到快乐的事物.反之亦然.严格说来,亚里士多德所给出的这个断言主要针对的就是动物x,l-于满足基本需求的进食与饮水的欲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那种以欲求的形式呈现出来的欲望.冲动(thumos)与欲求一样,也属于非理性的部分.相较于对欲求和想望的论述而言,亚里士多德有关冲动的论述并不充分,关于这种欲望的目标究竟是什么,亚里士多德的说明也不够清晰[33.这样我们就很x~x,-j冲动提出一个明晰而确切的概述. 根据我的理解,亚里士多德所谓的"冲动"是欲望的一个中间层次,其目标在于诸如荣誉,勇气,援助朋友并向敌人复仇等这些政治生活中的善事物.当然,按照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的相关论述来理解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冲动或许是不恰当的[4],但是我们确实能从他对这种欲望的构想中窥见柏拉图的身影——这个身影始终隐藏于亚里士多德关于人类欲望的思考之中.他们两人大概都会认为,如果一个人渴望在战场上获得荣誉,如果他渴望狠狠地打击伤害了自己的城邦与朋友的敌人,那么,控制着这个人的灵魂的正是那种作为冲动的欲望.这种欲望肯定不同于欲求,因为它非但不会以饮食和性方面的满足与快乐作为目标,反而会迫使行动者宁愿放弃有关身体方面的基本快乐(甚至会牺牲生命)来获得荣誉或者胜利,以实现冲动的满足.另一方面,冲动又与想望不同,因为它不像后者那样,总是能够与理性判断保持一致.我们已经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得知,欲求对于一个人的行为具有直接而强烈的影响.当一个人对于饮食或者性爱的欲求强过了他的理性判断时,这个人就会跟从欲求而不是跟从理性行动.在这一点上,冲动与欲求是相似的.很多人在冲动的主导下会伤害甚至损毁那些由理性判断为对自己而言是善的事物,最极端的例子就是由于义愤而宁愿牺牲自己,付出生命.冲动作为一种中间状态的欲望确实介乎其他两种欲望之间(或者也可以说像柏拉图那样,认为它介乎灵魂的两端之间),它既愿意听从理性的召唤又往往无法实际服从理智的引导,既不像欲求那样服膺于生理快乐的力量又同欲求一样无法跟从理性而控制自身.就像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样:冲动(hothumos)在某种程度上似乎是听从逻各斯的,不过没有听对,就像急性子的仆人没有听完就急匆匆地跑出门,结果把事情做错了.它又像一只家犬,一听到敲门声就叫,也不看清来的是不是一个朋友.[53需要注意的是,亚里士多德对冲动的说明存在着模糊之处③.因为荣誉,复仇等政治生活中的善事物同样可以构成另一种欲望(即想望)的目标——只要一个人是从理智上做出判断,认为报复敌人对自己而言是善的.因此,仅仅指出冲动的目标不足以界定这种欲望本身.不仅如此,"冲动"还关系到某种非常复杂的"不自制"(akrasia)情形.一般说来,不自制指的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坏欲望(例如酗酒)压制了他的理智判断(酗酒对身体和家庭都有害),导致他做出了与其深思熟虑的判断相反的行为(在某个聚会上过量饮酒).在这种情形中,行动者被认为处于理性和欲望分裂甚至矛盾的境地中:他的欲望指向一种不恰当的目标,或者以①参见,l147b2O一1148b15,i149a20--25,1149b26—35以及1154a10—20Ed,—water,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1984,—137,,,.有关亚里士多德的"触觉"概念是否过于狭窄,相关争论见'SEthics,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88,—108.以及C. ,"AristotleonTemperanee",inThePhilosophicalReview,,1988:(OCt.),—542.②,414bl一20,—32.相关批评参见&III,0xford:0xfordUniversityPress,1993,—93.③纳斯鲍姆曾经对此提出批评,认为亚里士多德"在任何地方都没有对冲动的对象,冲动与理性及快乐的关联,及其各种类型与表现等问题给出一个足够清晰的分析".参见'SDeMotuAnimalium:TextwithTranslation,CommentaryandInterpreatativeEssay,Princeton:PrincetonUniversityPress, 1978,.70量天J2011年第3期一种不恰当的方式指向某个目标,而他的理性推理则为其判断出什么是真正的善.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七卷开篇,亚里士多德提到了一种与此相反的不自制¨6],即索福克勒斯的着名悲剧《菲勒克忒忒斯》中阿喀琉斯的儿子涅俄普托勒墨斯所处的困境.他的理智判断表明自己应该对可怜的菲勒克忒忒斯说谎,骗走他手中的武器,再把他抛在海岛上任其孤零零地饿死.因为只有这样做,他才能继承父亲的声誉,击败敌人并拯救城邦.但是涅俄普托勒墨斯的冲动迫使他对菲勒克忒忒斯说了实话, 因为诚实与正直构成了他的欲望的目标.这个例子暗示了仅仅将冲动理解为对于荣誉和勇敢的渴望可能是有问题的,因为这样我们就很难判断一个人当下的灵魂状态,无法确定他是否处于某种程度的不自制,从而也就不能对他的行为作出恰当的评价.而且,如果他最终服从了冲动而做出与理性判断相违背的行为,放弃了骗取武器的计划,却因此而被认为是不自制的,那么我们的常识以及道德感无疑会强烈地反对甚至谴责我们所得出的这个结论:这个人是诚实而正直的,他的同情心和坦诚不应该为他招来"不自制"的恶名.亚里士多德仅仅使用了一个"高贵"(kalos)的概念来描述涅俄普托勒墨斯,以此将这种情况排除在不自制的范围,从而略显潦草地打发了这个实际上相当重要的难题.这种潦草处理部分地可以归因于他对"冲动"的界定不够明确.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据此认为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是粗糙的或者有致命的漏洞.事实上,亚里士多德对这个问题的处理向我们揭示了"冲动"这个概念本身的复杂性,其复杂之处部分在于这种欲望超出了个体的界限,突出地反映了他人与自我,城邦与个人,政治荣誉与个体道德之间的种种复杂关系.这些关系有其和谐一致的一面,也有彼此冲突的一面.而在这个问题上,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与古代希腊的传统道德观念以及当时的日常道德信条有所不同.按照这些观念和信条,在公共生活中,"扶助朋友,打击敌人"以及"奋勇杀敌"作为崇高的美德是应受赞扬的].在维护城邦整体利益的前提下,某些道德上有争议甚至近乎残忍的行为是可以容忍的①.就此而言,亚里士多德与苏格拉底,柏拉图采取了一致的立场.与这样一种"扶友损敌","快意恩仇"的道德观念相比,他们更注重个体内在的自我省思,更加内敛沉静.在他们看来,个人的美德并不是由城邦的利益来界定的,日常道德所赞扬的那种英雄式的好战以及对荣誉的热爱只是美德概念的一个部分,这种品质不能代表美德的全部,更不能凌驾于其他优秀品质之上.对正义的尊崇,对生命本身的爱护以及对智慧的追求构成了这些哲学家的美德概念的核心.因此,亚里士多德对"冲动"的理解与当时的日常道德观念之间是具有张力的.这一张力导致了他对"冲动"的论述较之其他两种欲望而言更为模糊,但是这种模糊或许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因为对于实际的人类生活而言,有些事情与境遇的确是复杂而模糊的.试图以一种概念来概括以至澄清这些复杂的现象尽管是一种良好的理论追求,但同时也是危险的.②想望(boulesis)则是与理性最为接近的欲望.亚里士多德对想望的说明具有三个层次的内容,散落在三个彼此关联的文本《尼各马可伦理学》,《修辞学》与《政治学》之中.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 亚里士多德首先对想望作了一个较为概括的说①无论在古希腊的文学作品中还是在当时的日常观念中,我们都可以发现这样一种倾向:人们承认甚至赞赏那种以他人利益和生命为代价的爱国热情,并因此宽容那些对敌人甚至某些立场中立的弱者所施行的冷漠与残酷.索福克勒斯在《菲勒克忒忒斯》中尖锐地指出了这一点,并揭示了这种道德观念可能导致的某种深层的不道德.亚里士多德对这部戏剧的重视或许可以说明他对当时希腊日常道德观念的不满与担忧,同时也说明为什么他会在冲动与理性之间,再鉴别出来一个更高层面的欲望.更为深入和具体的讨论,可参见阿德金斯:《荷马史诗中的伦理观》,以及《荷马:错误和道德过失》,载刘小枫,陈少明编:《荷马笔下的伦理》,温洁等译,华夏出版社2010年版,第51—109页.②这个问题实际上揭示了人类存在者(无论他是高贵的还是卑渺的)所面对的一个终极困境,在什么意义上我们能够对我们置身其间的这个世界具有真正的知识与正确的道德判断?如何理解这个困境,如何理解亚里士多德面对这样一种困境所做出的认识与探讨,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究的问题,也足以构成另一篇论文的主题.本文仅仅指出这一点,因为它有助于我们充分地注意并理解亚里士多德对冲动的构想.7】2011年第3期量欠』明Nlc44~.在他看来,想望是欲望中最接近理性的一个部分,它趋向人类生活中那些较高层面的目标.这些目标既可以是现实中存在的事物(例如健康或幸福),也可以是不可能存在的事物(例如永生);既可以指向行动者自身能够达到的目标(例如行动者本人在一次竞赛中获胜),也可以指向其自身能力范围之外的事物(例如行动者希望自己所喜欢的运动员在某场比赛中获胜).也就是说,想望指向的是某个目的,而非实现目的之手段.在《修辞学》和《政治学》中,亚里士多德对"想望"提出了两个进一步的说明.在《修辞学》中,亚里士多德明确指出,想望所关注的目标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欲望所趋向的目标,而是特指那些善的事物.作为欲望的一个构成部分,想望与其他两种欲望一样,所关注的目标都是行动者本人有所需要或者偏好的事物.不仅如此,作为一种较为特别的欲望,想望自身也包含了对价值的敏感性.我们可以设想一个人对于永生或是战争胜利具有想望,另一个人则对这两个目标具有欲求或冲动,这两个人尽管渴望同样的目标,但他们的欲望本身所具有的内涵与性质是不能等同的.前者想望永生或胜利,是因为他相信这二者自身具有真正的价值.而后者欲求永生是出于人类作为动物的求生本能,对胜利具有冲动则是因为他热爱获胜所带来的荣誉.可见,对一个事物的想望意味着出于正确的理由,按照恰当的方式对其有所追求.因此,亚里士多德认为,"想望(boulesis)是对善的欲望(agathouorexis~);因为没有人会去想望(bouletai)某件事物, 除非他认为该事物是善的;无理性的欲望(orexeis) 则包括愤怒和欲求(org~kaiepithumia),,[8].更进一步说,想望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前理性的"价值判断.在此我们可以对《政治学》中的一段话稍加考虑:"因为小孩子们生来即具有了冲动,想望与欲求,而推理与努斯(nous)则要逐步发展以至养成."[g]从人类的生长过程来看,欲望自然地先于理性而产生.如果想望的确能够促使行动者对善的事物有所敏感并且展开追求,那么即使一个人尚未对于"什么是善"发展出一个充分的,牢靠的理性认识,但只要他具有了想望,就能够做出一个正确的行为亚里士多德在此所暗示的这个观点相当重要,因为通过承认理性与欲望在某种极为天然的层面上彼此一致,而一个对于善的欲望同样能够保证行动者做出正确的行为,亚里士多德就能够说明:对于孩童甚至对于缺少生活经验和道德上稚嫩的年轻人来说,自我控制或者说合乎道德地行为是如何可能的.不仅如此,这个观点也有助于发展出一种更加深刻的"欲望"概念,使其不再仅仅作为人类灵魂中接近本能的部分而与理性相对立,而是具有更宽广的范围和更丰富的内涵.需要注意的是,尽管亚里士多德指出人类欲望具有三个层面的内容,但他并不主张欲望(以及人类灵魂)可以被设想为彼此分离的几个部分.在《论灵魂》中,他多次强调说,欲望具有三个层次并不意味着欲望(以及灵魂)就不是一个整体]("'.相反,他倾向于认为,灵魂不宜于被设想为相互分离的几个部分,或者被认为具有彼此无关的几种能力,而是具有连贯性,就像理性能够在欲望的某个部分找到合理的成分一样,欲望也能以一种特别的形式,在理性的部分中寻得一席之地.亚里士多德的这种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看作是对柏拉图的灵魂学说的一个回应.在《理想国》第四卷中,柏拉图提出了一个着名的论证,以此说明人类灵魂由三个不同的部分构成.首先,他分析了某些正当口渴,却又不愿意去饮水的人的灵魂状态,认为其中必定存在着(至少)两种相反的力量,使他们既有一个饮水的渴望同时又不去实现那个渴望.同时,他预设了一个前提,即同一事物的同一部分对于同一个对象不可能做出截然相反的举动.因此他认为,灵魂中必然存在着截然相反的力量使得一个人在具有一个渴望的同时又会去反对这个渴望,也就是说,灵魂中至少存在着两个部分(理性与欲望),它们彼此相反甚至相互冲突.不仅如此,柏拉图继续指出,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灵魂中还存在着一种中间性的力量,它听从理性的召唤,就像卫士服从城邦的统治者或者狗儿听从它的主人一样.柏拉图使用"冲动"①的英译本将这个短语译作"adesireforgood",,TPCompleteWorksofAristotle, Princeton:PrincetonUniversityPress,1984,—79.72量天J2011年第3期(thumos)来称呼这种力量,认为它就是那个辅佐理性战胜欲望的第三方.因此,柏拉图认为,灵魂内部分为理性,冲动和欲望三个部分,当各部分和谐一致时就产生了我illS,为正义的那种美德,若三部分争斗不休则会陷人恶的泥沼[4](坤针对柏拉图的这种观点,亚里士多德有如下表述:"现在有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是在什么样的意义上谈论灵魂的那些部分,以及它们有多少部分.因为在一种意义上它们似乎是无限的,而不只是某些人所说的那些如理智计算(1ogistikon),情感(thu-mikon)和欲求(epithum~tikon),也不仅仅只是另外一些人所说的理性和非理性的部分."[1](所谓。
行动者理论在社会经济研究中的应用
行动者理论在社会经济研究中的应用导言:行动者理论是一种关注个体行为和决策的理论框架,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
本文旨在讨论行动者理论在社会经济研究中的应用,探讨其对经济体制、市场行为以及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影响。
1. 行动者理论的基本原理行动者理论认为,个体行为的决策是以理性为基础的,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利益和目标来做出选择。
个体在作出决策时会考虑到外部环境、社会规范和他人行为的影响。
因此,行动者理论主张将个体置于研究的中心,从个体的角度出发来解析社会经济现象。
2. 行动者理论对经济体制的影响行动者理论通过研究个体在经济体制中的行为方式,对经济体制产生了重要影响。
传统经济学中的理性经济人模型通常假设个体以完全理性的方式做出决策,忽略了其内在的动机和行为习惯。
而行动者理论通过将个体的非理性因素纳入考虑,使得经济体制的分析更加全面和真实。
3. 行动者理论对市场行为的解析在研究市场行为时,行动者理论关注个体在市场交易中的决策过程和动机。
行动者理论认为,市场主体在作出交易决策时会受到个人利益、信息不对称和社会规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通过分析个体的行为和决策过程,行动者理论可以更好地解释市场中的价格形成、交易规则和市场竞争等问题。
4. 行动者理论对社会交往的观察行动者理论还对社会交往中的行为进行了深入观察和解析。
个体在社会交往中会考虑到自身的形象、他人的期望和社会规范等因素。
行动者理论通过对社会交往中的个体行为和决策过程的分析,揭示了社会交往中的非理性行为、合作行为以及对他人行为的反应等现象。
5. 行动者理论在政策制定中的应用行动者理论在政策制定和实施中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传统的政策制定通常基于理性经济人模型,忽略了实际个体行为中的非理性因素。
而行动者理论通过更加准确地描述个体行为,可以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在社会福利政策、环境政策和金融监管等领域,行动者理论能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更为科学的参考。
结语:行动者理论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对社会经济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七讲_理性行动理论
三、科尔曼的理性行动理论
科尔曼(James S. Coleman,1927-1995),研 究生阶段指导老师拉扎斯费尔德和默顿。 20世纪60年代创建了霍普金斯大学社会关系学系 1992年当选美国社会学会主席 80年代以前科尔曼主要是以经验研究和政策研究 著称,有著名的“科尔曼报告”(《教育机会的 平等》) 1990年《社会理论的基础》
第七讲 理性行动理论
一、理性问题之争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问题是20世纪西方思想 界和社会学理论界争论的最重要的问题之 一。“理性”是其争论的核心问题之一。 20世纪70年代开始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问题:“如何 评价现代性”?“现代性是否已经或正在 成为过去?”“我们是否真的正在进入一 种与以往的现代性很不相同的新的社会文 化状态?”
2、理性行动的目标
三个目标: 提供一种以个人理性为基础的社会行动理论,并 以此将社会科学的微观理论和宏观理论结合起来; --现有的社会科学研究中中都比较薄弱 建立各种数学模型,以说明社会系统中微观和宏 观相互过渡的各种途径,从而以演绎性、形式化 的理论预测和解释社会系统的行动 深入、全面地分析各种形式的社会行动,特别是 现代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法人行动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西方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现代性”问题 之争,是被称之为“后现代主义”者的理论家与其批评者之争。 前者包括德里达、巴尔特、拉康、利奥特、福柯、布希亚等, 后者包括丹尼尔· 贝尔,哈贝马斯、亚历山大等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文学艺术和建筑设计 等领域出现的一股思潮,很快波及到哲学和社会科学领域 其主要的观点是汲取了尼采等人的观点,对现代性进行了批评 和攻击。他们指责启蒙思想家以理性设计为基础而建构起来的 现代社会或“现代性”,认为是一项“失败的工程”,有必要 从根本上加以否定和“解构”,而代之以一种完全不同的、多 元文化并存为特征的另类的文明或生活方式。 理性是现代性的理论基石:现代社会之正当,是因为它符合人 类的理性;现代社会之可行,也是因为他出于人类的理性。现 代社会的正当性和可行性都建立在人们对理性信仰的基础上。
理性行为理论
理性行为理论(TRA)与计划行为理论(TPB)理性行为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TRA)又译作“理性行动理论”,是由美国学者菲什拜因(Fishbein)和阿耶兹(Ajzen)于1975年提出的,主要用于分析态度如何有意识地影响个体行为,关注基于认知信息的态度形成过程,其基本假设是认为人是理性的,在做出某一行为前会综合各种信息来考虑自身行为的意义和后果。
TRA的理论模型,如下图:该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由行为意向合理地推断,而个体的行为意向又是由对行为的态度和主观准则决定的。
人的行为意向是人们打算从事某一特定行为的量度,而态度是人们对从事某一目标行为所持有的正面或负面的情感,它是由对行为结果的主要信念以及对这种结果重要程度的估计所决定的。
主观规范(主观准则)指的是人们认为对其有重要影响的人希望自己使用新系统的感知程度,是由个体对他人认为应该如何做的信任程度以及自己对与他人意见保持一致的动机水平所决定的。
这些因素结合起来,便产生了行为意向(倾向),最终导致了行为改变。
理性行为理论是一个通用模型,它提出任何因素只能通过态度和主观准则来间接地影响使用行为,这使得人们对行为的合理产生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该理论有一个重要的隐含假设:人有完全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但是,在组织环境下,个体的行为要受到管理干预以及外部环境的制约。
因此,需要引入一些外在变量,如情境变量和自我控制变量等,以适应研究的需要。
X计划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是由多属性态度理论(Theory of Multiattribute attitude)与理性行为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Ajzen& Fishbein,1980; Fishbein & Ajzen,1975)所结合发展出来的,由于理性行为理论假设行为的发生,皆能够由个人的意志所控制;可是实际的情况下,个人对行为意志控制往往受到许多其它的因素所干扰,而大大的降低了理性行为理论中对个人行为的解释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织中自由余地的主要来源: 1)特殊技能或难以被替代的职能; 2)控制与环境的联系; 3)掌握信息传递网络; 4)对组织规则可以做出解总结
• 1、行动者很少有明确的目标,而严密的计划则更 少:行动者的计划和目标是多重的,或多或少是 含混的,或多或少是不明言的,或多或少是矛盾 的。 • 行动者在行动过程中会改变目标和计划,会在途 中舍去其中一些目标和计划,发现另一些目标和 计划。 • 认为行动者的行为总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即由明 确的主体通过筹划所传递的、作为从一开始就已 确立的目标而发生作用的行动,既是虚幻的又是 错误的。
•
• •
(4)行动者的行为总有两面性:进攻性 和防御性。 进攻性:为了提升地位而抓住机遇; 防御性:为了维护和扩大自己的自由余地 和行动能力。
•
(5)行动者天生具有“策略本能”。这意 味着,他们的行为不应仅仅归于以往的社会 化,而且应归于他们对行动领域诸多机遇和 制约力量的感知,应归于他们对于游戏中其 对手或多或少直觉性的预期,应归于他们对 其各自短期利益或长远利益的相应理解。 策略概念的实用价值在于,它既适用于 看上去最为理性的行为,也同样适用于看似 完全无规律的行为。分析家在日益控制这种 行为的情绪和情感关系背后,发现一些规律 性,这些规律只有相对于某个策略才有意义。
第五讲 行动者及其理性
• 决策分析的基本假设:个体在工作中的行 为从来不会被完全限定。
• 为了达到其个人的目标而追求理性决策的 个体是一个自由行动者。 • 请同学们思考下,什么是“理性决策”?
※当人们使用理性决策这一术语时,必须明白这个术 语所指的意思: ◎人们只有站在使自己站在一个寓于已定情境和已 定约束中的行动者立场上,才能比较恰当地运用理性决 策这样的术语;(人们总是习惯通过个人的个体特征来 推断其决策行为,而这恰恰是不够的——个体从来不仅 仅作为一个组织成员,他在组织外也有属于他自己的联 系和利益,而这些同样会影响他的决策 EG出身简朴的 初等文化程度的大家庭父亲VS出身富裕和具有较高文化 水平的年轻单身者)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组织中的个体不是可以 无拘无束地随意行事的。事实上,组织结构以多种方法 限制着有关行动者能够选择的理性形式。
当我们研究的起点从组织开始转移到“行 动者”时,尤其是当我们意识到组织中存 在众多“行动者”这一事实时,我们将发 现: “有限理性”得到了重新的理解; “利益”这一维度将得到全新的理解;
• 这实际上要求我们在实际研究中,形成一 种如此独特的方法论: 1)将行动者置身于行动环境之中——分析 者对具体情境的悉心关注; 2)以“利益相关”行为为线索,观察行动 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互动和策略。
•
2、行动者的行为是积极的。在行动者的 行为总是受拘束、受限制的同时,他们的 行为却是永远无法直接加以确定的,即使 是被动消极,那也始终是某种意义上的选 择的结果。
• • •
(3)行动者的行为总具有某种意义。 人们不能认为,行动者的行为总有明确的目标, 但也不能反过来认为,他们的行为可能都不是 理性的。 一方面,行动者的行为理性,不是相对于一些 目标而言的,而是相对于一些机遇和一些能够 说明这些机遇特征的背景而言的。另一方面, 行动者的行为理性,是相对于其他行动者的行 为、相对于他们的决策以及在他们之间建立起 来的游戏而言的。
让我们来快速浏览一组案例
案例一、生产流水线工人的行为方式 • 隐瞒生产能力 • 小组规范的作用 • 新成员的规范习得
案例二:会计事务所职员的行为方式
• • • • 简单的组织构成 紧张的人际关系 上级:官僚主义 中层:报喜不报忧、科长与科室成员的联 盟
案例三、工业垄断企业工人的行为方式
• 车间主任、机器维修工、车间工人 • 车间主任与机器维修工的公开冲突 • 机器维修工与车间工人的矛盾关系:表面 很好,实际紧张;
• 通过上面的案例,我们很自然的提出一个问题:行 动者能够“出场”的条件是什么? • 聚焦“自由余地”:从某种程度来看,组织成员总 是可以为自己保留最低限度的自由,而且为了能在 组织中生存和发展,他总是无法制止自己去利用这 个最低限度的自由(自由余地)。从组织决策分析 的角度看,几乎在绝大多数的组织中,行动者会利 用他们的自由余地。 • 简单的来说,这里的自由余地是指行动者为自己的 战略行为所留有的一种可协商的余地,而这种可协 商的余地一般是那些不可替代的稀有资源。